《和君咨詢:2025“更懂中國”——國資國企的“十五五”高水準規劃報告(4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和君咨詢:2025“更懂中國”——國資國企的“十五五”高水準規劃報告(43頁).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迎接“十五五”,有備而來“五年規劃”作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治理工具,不僅是國家進行經濟社會發展宏觀調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政府對市場進行監管和調控、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國有企業對未來五年發展的長遠謀劃。整體來看,我國已編制和實施完成十三個五年規劃,進入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年,即將面臨五年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編制被提上日程?!笆逦濉弊鳛槲覈虻诙€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二個五年規劃,面臨新的時期,結合國內外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未來“十五五”規劃的編制也有新的關注點,為本文研究之意。和君咨詢重溫了五年規劃的歷史起源、演進特征,探析了劇變的“十五五”環境,并
2、對“十五五”重要發展議題進行了前瞻性探討,形成本次“更懂中國”國資國企的“十五五”高水準規劃,為“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參考。和君研究 更懂中國 前言CONTENTS目錄迎接中國特色五年規劃劇變的“十五五”環境 關注 10 項重要發展議題 和君研究,更懂中國免責聲明 1.1 五年規劃的歷程與特色 1.2 發展變遷迎接新的時代 -2-5-12-15-34-37-41-22-23-24-25-26-27-28-29-30-31-2.1 多重挑戰交織疊加 2.2 國有經濟在提質增效中攻堅克難 3.1 國有資本布局調結構 3.2 多元化集團穿越周期 3.3 “兩類公司”新使命 3.4 城投的市場化
3、再轉型 3.5 產業金融的功能發揮 3.6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3.7 產業資本與基金集群 3.8 整合重組與市值管理 3.9 體制機制改革再深化 3.10 管控和監管與時俱進 4.1 和君集團成立 25 年,實力聲譽卓著4.2 擁有業內第一個真正組織化運作的國資研究體系01030405021迎接中國特色五年規劃01220世紀30年代,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并開始實施五年規劃。鑒于蘇聯取得的輝煌成就,很大一部分國家借鑒其經驗,迅速編制實施各自國家的五年規劃。20世紀70年代之后,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或地區紛紛放棄指導性規劃,而我國仍在堅持使用“規劃”這一治理工具;中國五年規劃主要對國家重
4、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規劃時間實施成效事件意義1928-1932 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五年規劃的歷程與特色1.五年規劃起源圖 1 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并開始實施五年規劃圖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第一篇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二篇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
5、新優勢第三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四篇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七篇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第九篇 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第十篇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第十一篇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十二篇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第十三篇 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四篇 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第十五篇 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第十六篇
6、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第十七篇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第十八篇 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第十九篇 加強規劃實施保障資料來源:信息檢索;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3資料來源:五年規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發展;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我國從建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十四輪五年規劃,作為后發工業國,制定五年規劃是實現趕超的重要途徑。其中,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主要是“一五”到“五五”計劃。2.五年規劃是實現趕超的重要途徑圖 3“一五”計劃到“五五”計劃概覽改革開放新時期主要是“六五”計劃到“十二五”規劃,該階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7、建設時期,是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重要轉軌過渡期。圖 4“六五”計劃到“十二五”規劃概覽資料來源:五年規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發展;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4圖 5“十三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概覽黨 的 十八 大 以后,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開始了由大向強全面建設時期,“十四五”規劃強調要形成以創新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方式,以解決發展不足和不平衡的問題,致力于實現生產力的整體性飛躍。資料來源:五年規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發展;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5發展變遷迎接新的時代1.規劃演進特征2.巨大成就從1953年“一五”計劃實施以來,每一個五年規劃的完成,都標志著中國式現代化邁上
8、了新臺階。歷年五年規劃在規劃性質、規劃程序、規劃目標和規劃體系等方面不斷發展完善,其演變特征也是有跡可循的。以規劃為趕超的途徑成效明顯??v覽過往規劃成效,目前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截至2023年,全國GDP折合17.88萬億美元。聯合國(UN)與世界銀行(WB)數據(美元折算)顯示,2014年中國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繼美國之后第二個躋身超10萬億美元經濟體。中國GDP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10萬億美元用了14年,美國用了31年。中國在20年內必將全面超越美國。圖 6 我國五年發展規劃演進特征資料來源:五年規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發展;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6同時,我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階
9、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均GDP排名全球第63位,但若按人口中位數計算則超過世界中位數較多。作為后起的發展中國家,早期采取了工業趕超的戰略,后期服務業快速發展,目前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轉型,其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已經成為當前產業發展的重心。從“十四五”中期評估來看,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實體經濟根基鞏固壯大。兩年多來,完整產業體系和全鏈條產業鏈更加鞏固,實體經濟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產業發展向中高端穩步邁進。圖 8 1960-2023 年中國人均 GDP 增長(美元)3.產業發展變遷圖 9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實體經濟根基鞏固壯大圖 7 196
10、0-2023 年中國 GDP 增長(億美元)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官網;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官網;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7圖 10 1952-2023 年我國產業結構變遷(%)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成效初顯。兩年多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發展新優勢不斷塑造。未來,側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秉承創新驅動要素為核心,加速實現生產力整體飛躍,形成新質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將助推我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十五五”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圖 11 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成效初顯資料來源:choice;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
11、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關于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圖 12 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 2035 年)劃定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8圖 13 “一五”到“十四五”區域發展變遷圖 14 “十五五”新的時代特征和里程碑意義4.區域發展變遷5.“十五五”,二十大后的新起點打破塊狀限制,促進區域經濟統籌協調發展。面向“十五五”,將面臨新發展階段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新目標和新任務,具有新的時代特征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資料來源:信息檢索、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
12、源:信息檢索、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11劇變的“十五五”環境0212多重挑戰交織疊加全球宏觀正經歷非典型變化,面臨低增長、貿易爭端、經濟政策、地緣政治、局部沖突、債務危機等問題,對主要產業鏈、供應鏈帶來了多重挑戰。1.宏觀挑戰如影隨形 (1)全球主要經濟體低增長態勢不改圖 15 2011-2025 年全球經濟實際 GDP 增長(%)13 (2)地緣政治和各國經濟政策形勢多變,甚至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圖 16 2000-2024 年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EPU 指數)(3)全球都在經歷產業代際轉換 (4)中國在碎片化的全球經濟和技術浪潮下持續提升影響力圖 17 1960-2024 年不同時期全球市
13、值最高的十家公司排名圖 18 碎片化的全球經濟和技術浪潮14圖 19 中國經濟特征變化圖 20 全球 GDP 增速與國有經濟發展3.國有經濟規模發展的逆周期性國有經濟的收縮或擴張與經濟發展的周期性緊密相關,國民經濟管理的逆周期性干預帶動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與收縮。(1)國有化浪潮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受馬歇爾計劃影響,為盡快恢復經濟,英法德等歐洲國家普遍采取政府干預經濟政策,催生一波大規模國有化浪潮。(2)國有化改革推行: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的兩次石油危機引起經濟嚴重滯脹,導致各國政府減少經濟干預,普遍推行私有化,降低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3)國有化交錯調整:受各國政府管理干預,國
14、有經濟呈現交錯調整發展特征,如英國政府推行私有化政策,國有企業處于不斷縮減趨勢;法國政府則持續進行私有化、國有化交替運作,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比重保持波動性變化。中國經濟正從增量經濟進入存量經濟,企業挑戰隨之而來,轉型難度加大。2.中國經濟進入存量經濟資料來源:世界銀行、Choice、國外國有經濟的發展歷程及六大特點;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15圖 21 2012-2023 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變化情況(萬億元)1.中國國有企業經營績效呈現韌性增長中國國有企業營收規模波動攀升,國有經濟運行質量狀況明顯改善,利潤總額總體穩中有升。國有經濟在提質增效中攻堅克難16圖 23 不同國家世界 500 強中國有企
15、業占比(2024,%)2.世界 500 強中的國企占比情況從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國有企業情況來看,共有16個國家的115家國有企業上榜,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國有企業數量占比較多。圖 22 2012-2023 年中央和地方國企利潤總額對比(萬億元)資料來源:財政部官網整理;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從世界 500 強榜單看國資國企兩大新變化;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國家國家性質世界 500 強上榜企業國有企業數量占比沙特阿拉伯發展中國家11100%泰國發展中國家11100%波蘭發展中國家11100%印尼發展中國家11100%哥倫比亞發展中國家11100%馬來西亞發展中國家11100%中國發展中國家1
16、338967%俄羅斯發展中國家5360%印度發展中國家9556%墨西哥發展中國家4250%巴西發展中國家9222%意大利發達國家5120%韓國發達國家15213%法國發達國家24313%德國發達國家2927%美國發達國家13911%173.深化改革進入制度攻堅階段圖 24 二十大的新圖景圖 25 對于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出“四個明確”圖 26 六大具體任務及具體表述資料來源: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基于二十大的新圖景,更深入的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更完善的中國現代企業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黨的二十屆三中
17、全會提出“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為國企改革首位任務,是“十五五”國資國企改革的主線,并細化為六項具體任務。18圖 27 2012-2023 年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變化情況(%)圖 28 2012-2022 年中央和地方國企資產負債率對比(%)4.經營質效面臨承壓資產負債水平波動起伏。經過多年努力,國有企業債務風險顯著下降,但“十五五”的債務風險或又將有所抬升。5.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一是國有經濟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整體資產收益率偏低,國有經濟運行效率有待提高,自2012年以來
18、,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由高速逐步轉為中高速,國有企業凈資產利潤率和總資產報酬率持續回落。二是國有經濟在聚焦產業引領上有待加強。我國國有經濟布局與中央要求的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還有明顯差距。三是國有經濟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效果有限。從近十多年的數據來看,國有企業數量在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分布穩中有降,變動幅度不大,西部地區的國有資本占比上升幅度不大,僅增加不到1%。四是對創新研發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與上市公司和領先民營企業相比,特別是在R&D經費投入和新產品開發經費支出兩個方面,多數國有資本并未顯示出對于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的強大支持效應和著力推進態勢。資料來源:財政部官網整
19、理;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資料來源:財政部官網整理;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19圖 29 地方國有資本布局面臨的問題五是國有資本海外布局有待優化整合。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雙循環”發展戰略,國資布局優化也從國內延展到國際領域,但仍集中于高鐵、核電等少數產業領域,對于戰略性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其他子產業涉足較少。此外,地方國有資本布局也還存在一系列更加個性化的挑戰。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21關注 10 項重要發展議題03223.1 國有資本布局調結構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國有資本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優化國有資本功能布局,完善國有資本空間布局,統籌國有資本企業布局,更好發揮國有資本在
20、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國有企業可充分利用內生式、外延式增長方式,承接政府及國資委“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規劃與安排。圖 30 政府及國資委如何體系化開展國有資本優化布局與結構調整圖 31 國有企業如何承接政府及國資委“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和君國資研究中心分析233.2 多元化集團穿越周期多數大型國企集團面臨“局部主動再聚焦”和“部分進一步多元”的雙向結構調整選擇。對于更多元的布局,有圍繞存量延伸多元和布局非相關多元兩大路徑,采用包括行業與業務領域細分的多重篩選模型確定未來更多業務的機會。圖 32 大型集團多元業務組合調整框架圖 33 圍繞存量延伸
21、多元和布局非相關多元兩大路徑243.3 “兩類公司”新使命以兩類公司為抓手,改組或新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運營公司,授權兩者對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同時賦予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不同的功能定位?!皟深惞尽备哔|量發展模型綜合各級各地實踐,未來兩類公司將圍繞高質量發展理念,業務發展與產業化、資本化深度結合,并夯實管理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與核心功能。圖 34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定位圖 35 “兩類公司”高質量發展模型253.4 城投的市場化再轉型基礎設施為產業主體提供發展環境,通過產業投資發展產業縱深,為產業主體提供金融、科創等服務,通過資本運作與資產
22、管理,實現資本層面的產融結合,獲取資本溢價。通過整合核心資源,構建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產業投資商、園區綜合服務商三商融合發展、創新跨越。圖 36 城投公司市場化再轉型圖 37 建設運營商、產業投資商、園區綜合服務商三商融合發展、創新跨越263.5 產業金融的功能發揮大型國有企業早期從事金融業務快速擴張的傳統經驗已失效,產融發展進入新周期。新時代,立足“產業-金融-科技”循環,升級“產、融、投一體化”模式,充分發揮“產融互動”“融投互動”“投產互動”協同效應。圖 38 構建以風險閉環為核心的產融投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示意圖 39 “產業-金融-科技”循環與“產、融、投一體化”模式273.6 科
23、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各主體能力有待持續提升,協同效應尚未充分發揮。通過多方主體努力打造涵蓋多元化創新主體、整合資源的創新平臺、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等三層次的創新生態體系。大型國有企業通過制定科技創新具體目標,明確科技創新方向,搭建科技創新管理組織體系、項目管理體系、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建設人才隊伍以及創新文化,加快推動科技強企。圖 40 三層次的創新生態體系圖 41 全面系統的科技創新戰略及管理體系框架283.7 產業金融的功能發揮大型產業集團靈活運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方式,降低投資風險,建立復合投資能力和資源整合效率。產融基金互動助力新結構轉型??v覽世界級企業,普遍通過
24、資本投資促進主業與產業鏈聯動、推動產融投結合,并以此助力旗下上市公司市值。產業基金“全周期”聯動,有序形成圍繞不同成長期的“投資+服務”。圖 42 資本投資促進主業與產業鏈聯動、推動產融投結合圖 43 股權投資基金全周期鏈條投資示意圖293.8 整合重組與市值管理中央企業、地方國企、資本市場重組整合顯現國企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趨勢及顯著成效。目前國資國企重組進入一個頻發的階段,深化改革的迫切程度日益加深,分類推進重組整合正當時宜?!皠诱娓瘛?,推進國企經營性業務重組整合。突破性完成“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是“管資本”職能轉變的重要奠基石,是發揮國有資本功能性、提升國有資本效益的關鍵前提
25、,需要“動真格”取得突破性進展。挖掘國有企業資本運作經驗中的“投行”甚至“資管”價值,服務集團資產的增值乃至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圖 44 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圖 45 市值管理體系框架示意303.9 體制機制改革再深化通過“戰略-組織-機制”三位一體改革解決方案,為國企戰略轉型和管理改善的達成提供動力,推動發展、促進轉型。升級市場化的機制能力支撐,從人才到機制全面匹配轉型需要。圖 46 “戰略-組織-機制”三位一體改革解決方案圖 47 市場化的機制能力升級313.10 管控和監管與時俱進針對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總部應從管理架構、管理關系、管理工具一體化對管控體系進行升級。中國特色現
26、代企業制度是新時期集團管控轉型的基礎,基于外部環境下行與國資監管形勢,管控思想或應控風險大于促發展,優服務并強效能。圖 48 管控系統一體化升級圖 49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33和君研究 更懂中國0434和君咨詢成立 25 年,實力聲譽卓著和君始創于2000年,集團化發展架構,形成“一體兩翼”業務格局。當前已成為亞洲大型規模的管理咨詢機構,以綜合實力引領中國咨詢業發展。圖 50 和君“一體兩翼”業務格局與規模35積累了眾多獎項,以及領先客群的口碑聲譽。打造行業、專業、區域三條線的服務體系,針對客戶需求,制定可實施的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和君咨詢歷來重視總結原創商業思想和方法論,以思想見地獨樹商
27、業見解。圖 52 和君咨詢獲得的獎項及口碑(部分示意)圖 53 和君咨詢的專業著述、原創思想、原創觀點圖 51 和君咨詢三條線的服務體系36優秀黨建鑄就紅色競爭力:300+黨員,固本培元1+3黨建模式獲得高度認可。專業能力的發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催人向善的文化。和君必須秉持信念、堅持不懈地造就一種正道正業、催人向善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打造世界咨詢業界的“中國隊”,為用戶提供有實效的思想、知識、方法和方案,成為有代表中國智慧的專業服務和人才培養機構。圖 54 和君集團黨建活動與成就文化引領 造就中國底蘊37擁有業內第一個真正組織化運作的國資研究體系面向“十四五”評估、“十五五”規劃與
28、重大改革,和君經驗無與倫比。長期研究 更懂中國在國資國企發展的一系列關鍵職能與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圖 56 和君咨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示意圖 55 和君咨詢經過多年發展取得豐碩成就38持續合作積累和君咨詢已成為各類典型政府部門與國企機構的一致選擇。圖 57 和君咨詢服務各類型領先客戶圖 58 和君咨詢持續發布業內領先研究報告知識管理驅動我們大力投資于知識開發和KM數據庫,保持前沿洞察并發布領先報告。39圖 59 和君咨詢科學方法工具圖 60 和君國資咨詢服務“兩高一新”核心優勢科學方法工具促進達成戰略共識,充分“自上而下”貫穿式工作過程,才能更好地形成“有共識、可執行”。兩高一新優勢和君咨詢是各類國企和各級政府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40圍繞“產業-戰略-能力”提供“想清楚-說明白-做到位”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和君咨詢央國企咨詢服務架構41本研究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報告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的準則,以合法渠道獲得這些信息,盡可能保證可靠、準確和完整,但并不保證報告所述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不能作為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不能作為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無論是否已經明示或者暗示。本報告所載內容反映的是和君咨詢在最初發表本報告日期當日的判斷,本機構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內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但本機構沒有義務和責任去及時更新本報告涉及的內容。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