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2025重塑電信思維模式:“云+AI”助力通信服務提供商重構網絡優勢研究報告(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IBM:2025重塑電信思維模式:“云+AI”助力通信服務提供商重構網絡優勢研究報告(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研究洞察 重塑電信思維模式“云+AI”助力通信服務 提供商重構網絡優勢2IBM 通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優先,幫助通信服務提供商在整個價值鏈中推動業務和交付轉型,從而釋放新的收入潛力。我們的解決方案有助于優化網絡運營;在客戶、員工、邊緣設備等各個領域提供差異化體驗;以及加強網絡安全。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如何提供幫助1序言電信行業正急劇轉型,2025 年成為云與 AI 深度融合網絡的關鍵轉折年,掀起三重變革浪潮。AI 躍遷。電信行業 AI 部署呈現爆發式增長。GSMA Intelligence 的數據顯示,從 2023 年到 2024 年,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的商用
2、部署激增 4 倍。AI 應用的快速推進,既源于技術信任的提升,也因運營商對部署 AI 的緊迫壓力。價值重構。在與全球運營商的深度合作中,我們洞察到一個顯著轉變:提升用戶體驗和開拓多元收入已成為電信高管的戰略核心。網絡不再只是成本負擔,而是轉型成為“創新引擎”。AI 賦能下,從優化運維到催生新服務,其用例層出不窮。從 GPU 服務化到 AI 工廠,再到 AI 解決方案售賣,新興 AI 業務模式正迅速落地并成為增長動力。投資回報。盡管通信服務提供商(CSP)素以審慎評估新技術著稱,但 AI 部署似乎并未因投資回報率(ROI)問題受阻。即使收益尚未可知,電信行業高管已普遍達成共識:AI 必須投,也值
3、得投。雖有諸多新變革,但電信行業始終面臨著幾個核心命題的拉鋸。關于“網絡承載 AI”抑或“AI 賦能網絡”的爭論仍在持續。誠然,AI 技術能夠助力網絡優化,提升其性能和運營效率;但同樣確定的是,沒有強大的網絡基礎架構,AI 也難以真正落地。這種雙重需求恰恰為運營商創造了歷史性機遇:以精準投資為支點,既能撬動網絡價值,又可盡享 AI 紅利。然前路絕非坦途?;ヂ摶ネy題與安全隱憂仍居行業關注之首。AI 用例日益豐富,其全局價值正逐步浮現。這一變革期,相關指導將幫助電信行業高管厘清方向、應對挑戰。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重塑電信行業思維模式:通信服務提供商如何用云與 AI 贏得網絡新優勢。本報告基
4、于 750 位行業高管的調研數據與 14 位電信行業負責人的深度訪談,不僅提煉了前沿洞察,更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助力電信行業于關鍵時刻加速躍遷。這是一份行動號召,呼吁電信高管重塑思維模式,重構網絡架構,把握云與 AI 融合所帶來的非凡機遇。Peter Jarich GSMA Intelligence 負責人2通信服務提供商(CSP)利用混合多云架構部署模式,27%的負載已遷移至公有云。然而,互通難題、供應商鎖定風險和商業價值模糊,阻礙云原生網絡的發展,而這恰恰是通信服務提供商未來轉型的關鍵所在。在 AI 應用方面,出于數據安全顧慮與技術迭代焦慮,多數通信服務提供商躊躇不前。雖然 60%的
5、通信服務提供商已利用傳統 AI 進行網絡性能監控,但在其他用例中,AI 的滲透率不足五成。生成式 AI 的網絡部署更是鳳毛麟角。55%的網絡高管表示,他們在過去 12 個月內曾遭遇網絡安全攻擊或漏洞事件。但領軍的云智應用者們已展現出顯著優勢,其安全事件發生率比同行低 45%,并更早享受到云技術對網絡安全的賦能紅利。頗具諷刺的是,網絡變現被高管們公認為最大挑戰,卻始終徘徊在戰略優先級末位。5G 和開放 API 日趨成熟,在云與 AI 的賦能下潛力無限,但若不能以云原生思維重構創新協作體系,變現困局或將持續無解?!斑@絕非簡單的云與 AI 技術疊加,而是一場以全新架構重塑客戶服務與運營模式的深層變革
6、。我們勝利在望,但真正突破需要徹底轉變思維?!盨hyam MardikarReliance Jio,移動業務總裁兼集團首席技術官摘要3破立之間:電信行業的傳承與革新技術風暴正席卷而來,5G、IoT、云和 AI 正聯手重塑通信的底層邏輯。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IBV)的最新調研指出,電信網絡高管正身處傳統系統、新興技術與安全挑戰交織的復雜局面,在創新與風控之間小心權衡、步步為營。我們對全球 750 位網絡高管開展了調研,并對 14 位來自頂尖電信企業的首席技術官、戰略負責人和領域專家進行了深度訪談,結果顯示:通信服務提供商正全力推進網絡現代化,以提供無縫性能、創新服務和卓越體驗。未來三
7、年,高管們預計在云實施方面的網絡投資將增加近 20%,傳統 AI 將增加 16%,生成式 AI 將增加近 19%。然而,這個素以“穩中求進”著稱的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英國沃達豐云戰略與架構首席企業架構師 Iain Wilkinson 表示:“通信服務提供商如今面臨兩難:既要快速上線 CNF(云原生網絡功能)等新功能,又要確保核心網絡服務穩定可靠。過去強調少變即穩,而今天流行自動、低風險的持續更新,這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文化沖突?!鳖I先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已率先破局。調研顯示,他們將云與 AI 深度融入網絡架構,在性能、安全、擴展性與運維成本等方面實現全面躍升。將云與 AI 作為戰略核心,其運營
8、利潤率大幅領先同行。未來三年,高管們預計在云實施方面的網絡投資將增加近 20%,傳統 AI 將增加 16%,生成式 AI 將增加近 19%。4要復制這種成功,其他通信服務提供商不能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而是重塑思維方式,勇于試錯、善于合作、主動創新。本報告將深入探討三大核心議題,指引通信服務提供商,以前瞻視角把握主動、化解挑戰、實現領跑。第一部分 云智賦能:網絡轉型的進擊與桎梏。第二部分 安全突圍:網絡防御的升級之戰。第三部分 價值覺醒:網絡變現的破局時刻。每一部分最后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助力通信服務提供商制勝未來。定義公有云技術:由第三方托管的數據中心提供的彈性云服務,包括計算、存儲、開
9、發平臺及應用,用戶可按需調用,部署靈活。私有云技術:專為單一組織打造的云環境,既可本地部署,也可托管在第三方數據中心,具備更高的安全性與控制力。虛擬化:通過軟件創建出的“虛擬計算環境”,可模擬物理服務器、存儲與網絡等硬件資源,實現靈活調度與資源隔離。電信云:為電信行業量身打造的云架構,基于軟件定義技術與彈性調度能力,幫助通信服務提供商迅速擴展服務、敏捷響應網絡需求,并高效管理集中與邊緣資源。5G 獨立組網:專為 5G 打造的通信網絡,依托云原生 5G 核心網與無線架構,真正實現端到端的 5G 體驗。5第一部分重塑網絡架構電信云正成為未來 AI 驅動網絡的核心樞紐。通信服務提供商究竟在乘勢而上,
10、還是漸失先機?5G 獨立組網落地,為通信服務提供商帶來投資回報新契機,也讓“云技術采納”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印度 Reliance Jio 移動業務總裁兼集團首席技術官 Shyam Mardikar 表示:“5G 不僅帶來速度提升,更打破了通信、計算與存儲的邊界,它將三者合為一體,重塑了電信行業的云概念?!睘閷崿F 5G 的商業價值,通信服務提供商不斷將核心網絡操作遷移至云端,此舉不僅帶來財務回報,也加速 AI 與自動化能力落地。在彈性云架構的支撐下,AI 賦能的性能監測、預測分析與實時自動化將更高效,同時助力通信服務提供商優化資本投入。此外,云的可編程能力帶動開發者生態繁榮,助推服務快速上線、
11、垂直應用落地與定制功能部署,為網絡變現策略注入全新可能。從技術到運營的全方位提升,正成為通信服務提供商實施關鍵計劃的重要驅動力。79%的網絡高管將“提升性能”作為未來三年的首要目標,這也促使他們將“網絡現代化”視為緊隨其后的核心任務。對高可靠、強韌性連接的需求,驅動通信服務提供商采用混合云戰略,整合本地基礎架構、私有云、公有云及邊緣計算(見圖 1)?!疤摂M化筑基,云化啟航,自動化賦能,AI 點睛,這是通信產業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盨rinivasa KalapalaVerizon 技術及產品開發高級副總裁圖 1 通信服務提供商利用混合云架構部署網絡功能。Figure 1CSPs are tak
12、ing a hybrid cloud approach for network functions.61%私有云和本地基礎架構27%公有云11%邊緣計算各位置部署網絡功能百分比注:由于四舍五入,百分比總數不等于 100%。6盡管公有云發展迅速,但考量性能表現、運營透明度、安全合規與隱私問題等諸多因素,許多通信服務提供商在公有云部署核心網絡功能持審慎態度。美國 Verizon 技術和產品開發高級副總裁 Srinivasa Kalapala 斷言:“我們的網絡架構專為極致性能而生.公有云雖具成本優勢,卻難以在可靠性與運營敏捷性上與私有云比肩?!比欢?,與行業巨頭的審慎姿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型通信
13、服務提供商(年收入 1000 萬至 1 億美元)正以破竹之勢擁抱云端變革,其公有云網絡功能部署比例高達 44%,這折射出截然不同的戰略思維:重視速度與成本效益,而非拘泥于風險防控(見圖 2)。圖 2 中小型通信服務提供商加速布局公有云。按組織收入劃分的公有云網絡功能百分比1000 萬至 1 億美元1 億美元至 5 億美元44%35%23%20%公有云5 億美元至 100 億美元100 億美元至 200 億美元7突破云化轉型的重重壁壘網絡高管指出,缺乏跨云平臺標準(63%)、供應商鎖定風險(58%)、以及商業價值模糊(53%),是其組織推進云部署的三大難題。南非 MTN 集團首席信息官 Niko
14、s Angelopoulos 表示:“部署云服務不能盲目求新,必須步步為營、精準落地,與組織的長期愿景同頻共振?!辈糠滞ㄐ欧仗峁┥掏ㄟ^部署解耦架構應對供應商鎖定問題,即將硬件與軟件分開采購,實現多廠商協同。這種架構雖賦予運營商更大靈活性,但也帶來了新的互通難題。尤其當供應商采用封閉系統或專有 API 時(請參見第 8 頁觀點:“Open RAN:破繭之路,道阻且長”)。Jio 的 Mardikar 表示:“很多供應商打著云原生旗號,卻用封閉技術棧套牢客戶。這實質是偽云化,既限制靈活性,更背離上云的初衷?!盓choStar 旗下 Boost Mobile 的云服務副總裁 Kevin Plunk
15、ett 透露,他們不得不自主承擔系統集成商角色,處理電信業務云化所需的各種軟件集成。他指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組建精通云與自動化的專家團隊,而非依賴傳統電信人才,倒逼大型供應商真正實現云原生轉型?!痹贫宿D型三大核心障礙63%云服務商缺乏跨云平臺標準58%供應商鎖定風險53%商業價值模糊8Open RAN:破繭之路,道阻且長觀點開放無線接入網(Open RAN)是一種開放式架構,允許軟硬件按 O-RAN 聯盟制定的行業統一標準進行構建,實現真正的開放與兼容。借助這一架構,通信服務提供商可自由組合軟硬件,實現高靈活度的網絡定制與部署。然而,業界對其發展前景呈現兩極分化。近一半(48%)受訪高管
16、表示,Open RAN 尚處早期階段,目前保持觀望;稍多于三分之一(37%)則視其為戰略要務,已率先嘗試部署。在深入訪談中,我們同樣發現這種態度的分化,Vodafone 則是其中率先實踐的代表。Open RAN 負責人 Francisco Martn Pignatelli 解釋:“我們五年磨一劍,如今已構建起成熟的生態系統。技術瓶頸突破后,規模部署將成為新挑戰?!睋?,Vodafone 正計劃在英國 2600 個站點全面部署 Open RAN。EchoStar 旗下 Boost Mobile 公司的 Plunkett 表示,Open RAN 在安全性上優于封閉系統:“代碼公開、接口透明,使得漏
17、洞掃描與修補速度比傳統運營商快數倍?!迸c此同時,也有部分通信服務提供商尚未將 Open RAN 列入戰略考量。印尼 Indosat 技術戰略企業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 Amit Kumar 認為:“現有測試尚未證明 Open RAN 具備規模經濟效益,大規模部署暫不可行?!盝io 的 Mardikar 表示:“正如 4G 大規模 MIMO 歷經代際更迭才成熟,電信行業的新技術通常需要一整代的演進才能實現規?;瘧?。同理,Open RAN 雖前景廣闊,但更可能在 6G 時代成為行業主流?!薄半m需完善技術細節,但 Open RAN 如今已完全具備規?;渴鸬哪芰??!盕rancisco Martn Pi
18、gnatelliVodafone 集團 Open RAN 負責人9以電信云為基,推進 AI 創新云架構為 AI 部署提供了所需的擴展性、靈活性與算力,使其能高效處理海量數據、訓練復雜模型,并進行大規模低延遲推理。AI 雖炙手可熱,但在電信網絡中的應用仍較有限。雖然 60%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已利用傳統 AI 進行網絡性能監控,但在預測維護(46%)、工單自動化(46%)與網絡規劃(43%)等場景中的應用仍不普遍,生成式 AI 的網絡部署更是鳳毛麟角。為何躊躇不前?61%的高管認為,數據安全與隱私問題是 AI 應用的最大障礙。此外,53%的高管認為技術變革過快難以跟上,51%則坦言他們尚未制定適用于
19、網絡的 AI 戰略。47%的高管也對組織內部 AI 人才短缺表示擔憂。他們表示,其網絡團隊中僅有 26%的成員具備傳統 AI 技能,而精通生成式 AI 技能的更是低至 13%。如今組織正嘗試將員工與具備專業能力的智能體 AI 配對合作,協同執行復雜任務。這種人才缺口迫使組織對網絡工程師進行 AI 培訓,同時調整崗位架構,有效實現人機協作。1德國電信(DT)技術戰略副總裁 Ahmed Hafez 表示:“網絡數據極其復雜,單純堆積數據科學家并無助益。如果他們不了解這套體系,反而會事倍功半。與其讓數據科學家跨界學習網絡技術,不如賦能網絡工程師掌握 AI 技能。這樣的轉型路徑更高效、更務實?!鳖I先的
20、通信服務提供商通過深入部署 AI,充分證明了“云就緒”所帶來的敏捷與彈性資源,正是實現復雜 AI 能力的關鍵(請參見第 11 頁觀點“引領 AI 浪潮的通信服務提供商”)。領先通信服務提供商在 AI 應用上全面領跑:網絡性能監測應用達 69%(高于同行的 59%),于網絡規劃應用達 62%(遠超同行的 40%),更有 54%已將生成式 AI 引入網絡規劃,是同行的兩倍(見圖 3)?!癆I 計算規模將迎來指數級增長數據流量也將增長數百倍。AI RAN 將成為核心引擎,基站在空閑時也能運行 AI 推理,從而優化網絡覆蓋與資源分配?!盌aisuke Furukawa軟銀集團統一云和平臺部門高級總監1
21、020%24%27%網絡性能監控網絡設備預測性維護新站點部署規劃傳統 AI生成式 AI云技術領軍組織同行云技術領軍組織同行69%59%47%38%47%46%43%27%24%網絡規劃網絡服務工單自動化62%40%55%44%54%33%31%垃圾信息管理64%47%47%38%各用例中采用傳統 AI 或 生成式 AI 的百分比31%“組織必須建立一套有序的 AI 培訓體系,在全公司普及 AI 知識,培養探索精神,為迎接技術變革蓄能?!盡iguel FernandezTelecom Argentina 首席技術官圖 3 云技術領軍組織,也在 AI 應用上遙遙領先。11觀點引領 AI 浪潮的通信
22、服務提供商前沿通信服務提供商正搶先部署 AI 與生成式 AI,開拓智能網絡新格局。印度 Reliance Jio 旗下 Jio Platforms 高級副總裁 Aayush Bhatnagar 闡釋了 AI 如何成為其運營與戰略體系的核心:“我們將 AI 深度嵌入運營與戰略體系。自主研發的 AI 平臺 Jio Brain 覆蓋三大核心模塊:實時 AI 優化網絡、近實時 AI 處理 IT 流程、非實時 AI 支撐數據決策?!崩?,Jio 利用 AI 進行根因分析,提前預判并預防潛在故障,有效控制運營成本。Jio 借助智能體 API 打造高度個性化客戶體驗,進一步增強客戶黏性與品牌忠誠度。通過將
23、Jio Brain 與能源管理系統深度整合,Jio 推動無線網絡的智能節能與綠色轉型。德國電信在生成式 AI 應用方面已率先突圍,多個用例已落地。DT 技術高管 Ahmed Hafez 表示,生成式 AI 支持多個用例,涵蓋智能客服、編碼協助工具,以及 RAG 智能系統(用于攻克復雜問題)。Hafez 指出,光纖到戶(FTTH)聊天機器人是 DT 生成式 AI 的亮點項目之一,它能為第三方施工人員提供實時合規指導,涵蓋地形、天氣與挖掘深度等關鍵限制條件。他們還將生成式 AI 作為協同助手,用于解讀 3GPP 行業標準,幫助工程師更高效地理解與執行復雜的技術規范。Hafez 表示:“我們始終從實
24、際問題出發,先嘗試簡單邏輯(如 if-then),再考慮預測型 AI,最后才是生成式 AI。這樣做可以避免技術過度使用,控制系統復雜性與成本?!薄按蠖鄶?AI 的價值在于提效增質,而非取代員工?!盇hmed Hafez德國電信技術戰略副總裁12云智融合,筑基未來。向云驅動、AI 賦能的網絡轉型并非易事,它往往涉及預算調整、風險管理和運營文化的變革。但對通信服務提供商而言,這至關重要,既能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又能構筑長期競爭優勢。5G+AI 驅動下,通信服務提供商必須制定明確的“云戰略”,靈活混用公私云資源,最大化業務價值與運營效率。行動指南重構網絡,重塑人才。高管預計,云計算相關技能需求將
25、在 2027 年接近翻番,從當前的 30%增至 59%。引入云計算與自動化領域專家,協同網絡技術人才,助力構建敏捷響應、靈活適配市場變化的智能網絡。引入云財務運營(FinOps)理念,讓每一分云支出都清晰可控,為 AI+云投資提供堅實的商業論據與 ROI 保障。采納開放標準與 API 設計理念,構筑高彈性、強互通的網絡生態。生成式 AI,精準賦能。從沙盒測試起步,強化數據治理,與熟悉電信性能紅線的 AI 供應商開展深度合作。制定精細策略,利用檢索增強生成(RAG)和微調等技術,助力現有大型語言模型(LLMs)適配特定行業和企業需求。2 新一代智能技術 Agentic-RAG,憑借“懂場景、會應
26、答”,革新通信服務提供商的網絡事件處理方式。3 在特定場景下,小型語言模型(SLMs)更具可控性與高效性,別讓“大”遮住了“巧”的光芒。開放生態,勠力同心。拒絕“偽開放”,合同中必須寫明:遵循開放標準、接口規范透明、API 文檔完備。發起跨廠商測試與認證項目,讓“互通互聯”不再停留在紙面。聯合同行,形成統一戰線,共同提升議價力,推動互操作標準真正落地為行業共識。讓互操作標準成為長期戰略,并借助成功案例向供應商彰顯其重要性。13第二部分 筑牢網絡安全防線數字化浪潮下,網絡安全事件頻發正侵蝕行業信任根基,掣肘云與 AI 創新發展。技術可臻智能,體驗可至個性,然無信任,則萬般科技皆成空談,而安全漏洞
27、,恰是信任的最大敵人。2024 年接連爆發的安全事件,讓通信服務提供商敲響警鐘:它們是網絡攻擊的“重災區”。從針對美國執法部門的監聽入侵,到破壞法國網絡基礎設施,再到比利時、澳大利亞電信企業的數據泄露,2024 年全球通信服務提供商幾乎無一幸免。4 安全事件成本飆升,一次大規模泄露平均損失達 3.75 億美元,通信服務提供商已無法承受“安全欠賬”。5調研顯示,55%的網絡高管表示,他們在過去 12 個月內曾遭遇網絡安全攻擊或漏洞事件。這類攻擊不僅帶來經濟損失,更破壞了用戶信任,影響其對 5G 網絡、物聯網及 AI 應用的信心和采納意愿。面對如此高壓的安全形勢,42%的高管認為,網絡安全是未來三
28、年內最棘手的挑戰。開放式混合云架構更加靈活,但也要求通信服務提供商守護跨環境數據安全;而引入多供應商和開放網絡,讓攻擊面急劇擴大。然而當前安全防護存在明顯短板:僅 36%的組織實施季度安全審計,21%僅進行半年度滲透測試。等同于讓金庫不上鎖,卻幻想資產安然無恙。面對不斷升級的威脅,通信服務提供商必須配備更靈活高效的安全工具與應對體系?!拔覀兇蛟炝艘粋€統一的網絡安全核心體系,確保從檢測、響應到備份的全流程防護協調一致?!盇mit KumarIndosat 技術戰略企業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55%的網絡高管表示,他們在過去 12 個月內曾遭遇網絡安全攻擊或漏洞事件。14化守為攻,云智融合重構安全防御體
29、系數據顯示,積極采用云技術的組織在實現收入增長的同時,其安全防護能力也獲得顯著提升。過去一年,其安全事件發生率較同行低 45%。Boost Mobile 高管 Plunkett 強調,云原生架構是提升網絡抗攻擊能力的關鍵:“我們借助開放式云架構,持續推進實時安全防護?!被谠频?AI 安全體系,通信服務提供商擺脫傳統被動防御,邁向“發現-分析-處置”三位一體的實時自動化安全機制。調研顯示,傳統 AI 在安全檢測應用中逐漸普及,已有 59%的高管將其列為 AI 的主要用例。垃圾信息管理(33%)與欺詐管理(31%)是生成式 AI 在的兩大主要用例。與其零打碎敲,不如平臺聯動。從碎片化安全工具向統
30、一安全平臺演進,是釋放 AI 安全潛力的關鍵。IBM IBV 關于安全平臺化的最新調研顯示,57%的電信高管表示,復雜性是他們在安全運營中面臨的最大阻礙。組織平均需管理來自 39 家供應商的 107 種網絡安全解決方案。.6 傳統分散式安全解決方案集成度低、成本高昂;而借助統一安全平臺+AI 能力,通信服務提供商可以簡化體系、統一策略,提效降本。7通信網絡的集中式與分布式協同架構通信服務提供商正面臨網絡安全戰略的關鍵抉擇:如何在集中管控與分布式防護之間取得最優平衡?與安全平臺類似,集中式管控可提升網絡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推動建立整體、協同的防御體系。Vodafone 的 Wilkinson 指
31、出:“安全是全組織的戰略任務,由首席技術官直接督導。我們設立專項團隊,不僅保障自有網絡,更為像 Netflix 這樣的第三方應用保駕護航?!北M管平臺化趨勢明顯,但發現近三分之二的通信服務提供商仍未實現安全治理的集中統一。8 日本軟銀公司統一云和平臺部高級總監 Daisuke Furukawa 認為,對分布式安全的需求不會消失:“云服務正逐步滲透進低延遲、高帶寬的關鍵場景,如航空、鐵路、醫療與自動駕駛,去中心化是必然趨勢,這也意味著安全防護必須 本地部署、本地響應?!蓖ㄐ欧仗峁┥绦枰鶕湔w云戰略、風險承受能力及安全專業水平,打造混合式安全架構。構建“集中管控,分布執行”的混合安全架構,能夠
32、實現魚與熊掌兼得之效:既享集中式威脅情報平臺的全網態勢感知與智能響應之利,又持邊緣節點的敏捷自治與靈活調控之便?!熬W絡安全不是附屬品,而是貫穿我們網絡工程體系的基石?!盨imon NortonVodafone 歐洲數字網絡和運營支撐系統負責人15安全即增長:構筑數字業務的新盈利引擎安全體系不僅護航業務,還能釋放收入新潛力。在 5G 與邊緣計算等數據密集型領域,穩健的安全體系通過云與 AI 服務催生新收入來源。根據安全平臺化調研數據顯示,60%的電信高管認為近兩年的網絡安全投資已帶動了營收增長,而 72%認為安全是創新不可或缺的驅動力。9 用戶信任的構建基石在于數據的安全傳輸,這要求部署具備 A
33、I 賦能的威脅監測系統、采用軍事級加密協議,并通過云原生架構實現端到端的韌性防護。數字業務要想行穩致遠,必須構建由 AI 驅動、治理有度、審計到位的全鏈路安全體系?!鞍踩谰€,必須未雨綢繆。投資、研發與生態協作缺一不可。我們將目光投向前沿,推進量子安全部署:從核心網起步,防范中間人攻擊,并加速推進量子安全技術在企業級 5G 及邊緣計算場景的規?;瘧??!盇ayush BhatnagarJio Platforms 高級副總裁,Reliance Jio16行動指南莫以安全為賭注,當以技術護信任。當前網絡威脅呈現智能化、復雜化趨勢,攻擊者已開始利用 AI 技術發動精密攻擊。10 量子計算的發展更將對
34、現有加密體系構成根本性挑戰。11 在預算緊縮與監管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強化安全防護已成為保障業務連續性、維護客戶信任的關鍵所在。運營商必須認識到,安全投入不僅關乎風險防控,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踐行“按需設計”的混合策略,構建云智安協同防護體系。以業務成果為導向12 網絡架構不是先建再補漏洞,安全必須內嵌在架構決策的每一環。實施零信任架構,建立持續驗證機制;強化身份管理與網絡分區,有效阻斷橫向滲透;運用云原生技術,加強對第三方 API 的管控。同時,需建立供應商安全評估機制,定期審核云服務及網絡功能虛擬化(NFV)提供商的安全狀況,確保全鏈路防護無死角。利用平臺統一安全體系,實現集中
35、管理與流程標準化。集成化的安全平臺能夠統一納管威脅情報、事件響應、合規審計等核心功能,實現跨云、本地和邊緣環境的一體化管控。13 IBM IBV 的安全平臺化調研顯示,采用平臺化解決方案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安全投資回報率可達 108%,遠超未采用者的 43%,在降低運營復雜度的同時,大幅提升安全效能。14前瞻布局,利用 AI 和量子安全構建預防性安全機制。利用 AI 賦能安全系統,加快威脅識別、搶占先機防守。探索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實現安全漏洞自動化修復。加強安全團隊 AI 工具應用培訓,深化即時工程與智能體框架的實操能力。未雨綢繆應對未來威脅,例如量子計算引發的加密風險。15 進行風險評估,
36、識別加密標準薄弱的系統,并升級至合規加密庫。投資門檻65%競爭壓力50%客戶接受度低53%業務模式模糊55%監管限制56%技術復雜58%17第三部分突破網絡變現困局5G 技術與開放 API 日益成熟,加之云計算與 AI 賦能,通信服務提供商迎來網絡變現的新機遇。新服務驅動的網絡創收機遇已然顯現,然而眾多通信服務提供商仍困守傳統 B2C(企業對消費者)模式,難覓突破。頗具諷刺的是,網絡變現被高管們公認為最大挑戰,卻始終徘徊在戰略優先級末位。這種兩難局面正在競爭激烈、快速演進的市場中扼殺增長潛力。阻礙何在?投資壁壘首當其沖,主要源于 5G 獨立組網對硬件和軟件全面升級的需求(見圖 4)。技術瓶頸、
37、監管約束和業務模式障礙緊隨其后。這些挑戰使通信服務提供商陷入兩難:既深知 5G 變現關乎財務前景,又因缺乏清晰的盈利路徑而躊躇不前。猶豫不決可能導致投資進一步收縮,最終陷入惡性循環。頗具諷刺的是,網絡變現被高管們公認為最大挑戰,卻始終徘徊在戰略優先級末位。FIGURE 4 網絡變現壁壘:多重困境交織。18云端智啟,變現新途云與 AI 的雙擎驅動是現代電信網絡的基石,助力通信服務提供商在數智浪潮中脫穎而出。云與 AI 協同,不僅賦能實時智能、降本增效,還支持個性化定制服務,助推通信服務提供商迎合市場變化,實現價值飛躍。通信服務提供商強調,網絡現代化和云、AI 以及生成式 AI 之間協同部署,正在
38、構建服務創新的黃金三角,其技術融合構建創新服務,孕育高附加值的數字化服務,開辟可持續變現的路徑。其將云的優勢歸納為三大核心價值:加速創新周期(61%)、提升服務品質(58%)、開拓盈利藍海(58%)。我們的行業訪談同樣印證這一趨勢。印度 Bharti Airtel 數字服務首席商務官 Abhishek Biswal 指出:“云化轉型的三大競爭優勢已成行業共識:架構彈性可擴展、部署效率呈指數級躍升、洞察能力兼具低成本與高精度,三大引擎正持續催化該領域的投資熱潮?!盩elecom Argentina 的 Fernandez 表示:“云化是網絡數字化轉型的基石,驅動業務與運營同步升級?!薄白儸F的核心
39、在于發掘能重塑價值鏈的創新用例,而 AI 正是突破想象邊界的變革引擎?!盢ikos AngelopoulosMTN 集團首席信息官5G 和開放 APL,為網絡變現開辟全新路徑作為 3GPP Release 18 的核心成果,5G-Advanced 標志著 5G 技術進入成熟期,其三大突破性能力,即 AI 網絡智能中樞、高精度定位與自我修復,正在重構產業邊界。(請參見第 19 頁觀點:“5G 與 API 生態概覽”)借助上述技術,通信服務提供商得以在自動駕駛、IoT、實時風控等多個新興領域搶占先機,打造差異化服務。16 與云基礎架構深度融合,能夠利用安全擴展機制保障用戶數據,同時針對高需求市場加
40、速服務創新。全球 5G 市場將實現爆發式增長,規模從 2023 年的 983 億美元躍升至 2028 年的 4277 億美元,而 5G 獨立組網市場預計將從 2025 年的 449 億美元飆升至 2034 年的 4.7 萬億美元,展現驚人的指數級發展潛力。17 6G 技術預計于 2030 年問世,通信服務提供商能夠依托 5G-Advanced 解決方案,借由 AI 深度融入網絡架構各層級,實現業務價值。與此同時,電信 API 市場也迎來爆發式增長,規模將從 2023 年的 3209 億美元躍升至 2028 年的 6649 億美元。18 Open API 項目,如 Linux 基金會的 CAMA
41、RA、GSMA 的 Open Gateway 以及 TM Forum 的 Open AI 倡議,正推動網絡能力開放訪問,這要求通信服務提供商必須構建強大的開發者生態來支持可擴展的解決方案。19 將 API 作為提升運營效率和增強對外服務能力的關鍵能力已成為行業普遍實踐。Vodafone 的 Wilkinson 指出:“我們正在構建全網 API 層,通過網絡即服務(NaaS)模式,有效簡化 5G 獨立組網、SDN(軟件定義網絡)和 Open RAN 的復雜架構。利用 AI 抽象化技術,網絡運營商能夠同時向內部業務部門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服務?!?9愛立信與全球運營商攜手合作,成立 Aduna 等合
42、作項目,致力于打通運營商網絡接口,加速網絡能力的商品化與變現進程。20 在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本土 API 聯盟的建立使運營商能夠聚合用戶資源,實現全國標準化的網絡統一接入服務。Indosat 的 Kumar 強調:“此類戰略合作能夠顯著提升運營商的市場競爭力?!蓖ㄐ欧仗峁┥讨鲃油诰蚓W絡 API 機遇,構建創新型商業模型,從而將其轉化為收益。超 21.9 億全球 5G 連接324全球 5G 連接605G 獨立組網項目價值運營商參與 GSMA Open Gateway API 區域分布百分比6%中東和北非5%撒哈拉以南非洲6%拉丁美洲26%南亞和東南亞21%歐洲4%美國和加拿大27%中國4%
43、東北亞$427.7 B2028 年,全球 5G 服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7 T2034 年,5G 獨立組網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9.7 B2028 年,5G IoT 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664.9 B2028 年,電信 API 市 場 規 模 預 計 將達到5G 與 API 生態概覽21觀點20調整商業模式,開辟變現新賽道通信服務提供商根據區域市場特性,采取多元化的變現策略(請參見第 22 頁觀點:“因地制宜的網絡變現策略實踐”)。部分通信服務提供商借助 5G 與網絡 APS 構建新型消費生態,但這場技術變革動搖了傳統訂閱模式的盈利基礎。通信服務提供商亟需構建 AI 驅動的動態定價體系,利用技
44、術革新突破傳統收費模式的桎梏。Verizon 的 Kalapala 指出:“實現服務靈活性與盈利性的動態平衡,需雙軌并行,即短期依托技術突破,長期構建新的商業模式?!盩elstra 等通信服務提供商正實施核心能力聚焦戰略,優化產品組合,打造安全可靠、規?;倪B接服務。澳大利亞 Telstra 產品與技術戰略轉型高管 Nathan Gumley 表示:“在數字經濟浪潮沖擊下,通信服務提供商面臨歷史性抉擇,是固守 20 世紀綜合服務模式,還是重構數字生態核心價值。這既驅動行業通過業務多元化開辟增長曲線,更創造了回歸通信本質、打造專業壁壘的戰略契機?!盝io 的 Mardikar 建議電信運營商深耕
45、垂直行業特性,開辟新的變現機會。調研數據顯示,電信高管已達成戰略共識,政府、醫療健康、銀行和金融三大垂直領域構成網絡變現的黃金賽道。當前通信服務提供商與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協同,重塑金融生態。從支付到賬戶服務,手機端金融正在加速拓展。22 Verizon 的 Kalapala 指出,欺詐與隱私風險高企,促使客戶對“安全服務”的付費意愿顯著提升,這將直接催化未來兩年內 API 商業模式的變現模式發展。安全將是成功的關鍵,構建云端智能防護體系與實時反欺詐網絡,成為組織變現賽道的決勝秘籍。破繭重生,打造數字時代的文化競爭力引擎把握網絡變現機遇,通信服務提供商須以云原生思維破局。勇于試錯、敢擔風險、敏捷轉
46、向 Vodafone 歐洲數字網絡負責人 Simon Norton 指出:“在技術變革的狂潮中,快速適應與靈活轉向至關重要??焖僭囧e、不斷迭代、敢于承認失敗,是成功的關鍵?!盝io 的 Mardikar 表示:“通信服務提供商需要的不是技術升級,而是認知革命。不僅要采用云或 AI 技術,更要借助它們重構客戶服務與運營方式?!盜ndosat 的 Kumar 認同道:“通過與客戶建立穩固的信任關系,我們將重新定位運營商角色,成為增值服務的提供者,開辟升級銷售與附加變現機會?!笨萍祭顺北加肯蚯?,而協同之力更顯關鍵。Telstra 的 Gumley 指出,向 eSIMS 的轉型為合作帶來了全新機遇:“
47、eSIM 標準迭代正在觸發協作范式革命。這場變革既像解鎖創新矩陣的通行證,更是構建數字生態共同體的基石,最終實現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價值重構?!薄拔磥碓鲩L的雙引擎,在于變現場景的深度培育與 API 體系的智能協同。這種轉型需要全行業延續 CPaaS 革命期的協作基因,再造數字服務新紀元?!盇bhishek BiswalBharti Airtel 數字服務首席業務官21顛覆傳統,網絡變現的破局新范式。勇者制勝就在今朝。當通信服務提供商將安全、云與 AI 深度融合為數字基石時,變現困局便化為機遇之海。唯有堅持問題導向、前瞻布局創新解決方案,同時兼具生態協作能力與云原生思維的通信服務提供商,方能在這場數
48、字化浪潮中勇立潮頭。行動指南競合共生。MTN 集團首席信息官 Angelopoulos 指出:“行業要共贏,必須共建?!笔紫?,與本地市場的運營商結盟,整合統一市場,共同開拓可持續變現機遇。其次,進行跨界結盟,攜手非常規合作伙伴,共創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產品及服務。采用以外驅內的思維方式,解決客戶痛點。確保安全是首要任務,包括建立嚴格的數據治理協議與合規措施,以增強合作伙伴間的信任基礎。始于最小的可行生態系統,厘清合作各方受益機制,搭建治理框架促進協作共贏。借力初創企業激活創新思維。大型通信服務提供商可轉型為網絡創新的孵化平臺。向開發者開放現網 5G 測試環境、提供免費接入服務,大幅降低技術驗證
49、門檻。初創企業可利用該平臺開發創新應用;作為回報,通信服務提供商可要求質量達標或收入分成。與初創公司共同開發 AI 工具,聚焦預測分析、網絡安全加固及客戶體驗優化三大領域。全球開發者賦能,舉辦國際黑客松及創新挑戰賽,定向攻克遠程醫療、智慧農業等垂直行業痛點。同時,中小型通信服務提供商可考慮與其他運營商及本地產業集團組建協作聯盟或聯合體,以整合資源、共享測試設備并共資助開發者計劃。推動行業標準化建設。積極投身電信 API 標準化進程,重點發力三大方向:一是主導開源生態建設,積極參與 CAMARA 開源計劃、GSMA Open Gateway 項目和 TM Forum 開放 API 計劃,推動行業
50、標準統一;二是引領智能技術標準制定,向 3GPP 和 IETF 等組織提交 AI 網絡架構技術提案,建立標準預研與商用驗證的雙向閉環;三是筑牢安全可信根基,以可信 AI 賦能云端網絡服務新范式。22觀點因地制宜的網絡變現策略實踐23市場成熟度、監管環境與客戶需求,合力驅動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變現策略:“網絡變現仍是運營商面臨的戰略難題,在低收入市場尤為顯著盡管多數地區仍將電信定位于基礎民生服務社會發展正催生消費范式轉型,民眾日益傾向通過電信服務獲取金融科技、遠程醫療、數字教育等增值功能,這正逐步叩開價值變現的新藍海?!盇mit KumarIndosat 技術戰略企業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企業級應用驅
51、動:依托 5G 專網與 API 技術,為制造業、物流等行業定制解決方案。利用先進的 API 應用進一步支撐網絡即服務(NaaS)模式落地。消費者服務與公共部門項目:在創新與 GDPR 等嚴格治理框架中取得平衡。協作式 API 計劃助力跨運營商服務發展。消費者驅動的應用場景:如游戲與物聯網,部分通信服務提供商利用應用內小額支付實現 5G 變現,同時 API 市場助力統一開發者接入。靈活定價吸引客戶。同時,與主流設備商(如諾基亞、愛立信和華為)以及非營利組織(如電信基礎設施項目)建立戰略合作,從而降低資本支出和運營的復雜度。北美地區歐洲地區亞太地區新興市場23“電信云原生業務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技術
52、架構本身,而在于其孕育的 快速試錯-持續迭代 的新型組織基因。決定市場響應速度與業務增長動能的核心要素,是云平臺構建的智能自動化能力矩陣,而非簡單的技術棧云化遷移?!盜ain WilkinsonVodafone 集團云戰略與架構首席企業架構師 總結通信服務提供商在現代通信時代,積極規劃其發展路徑,利用云與 AI 雙引擎助推其前進發展。云與 AI 構成的戰略雙擎,既構筑起抵御網絡威脅的智能防線,更為創新服務提供可信根基。此時的通信網絡已超越傳統連接管道,進化為能隨需賦能的數字服務沃土,能夠通過云端智能引擎精準捕捉用戶需求,開辟出高價值變現新航道。前瞻布局云與 AI 融合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將通過重
53、構網絡價值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先機。24作者Rahul KumarIBM Consulting 高級合伙人兼副總裁,全球電信和媒體行業負責人,IBM 行業研究院成員 CoughlanIBM TME 行業工程師兼全球首席技術官 Chachra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全球電信行業負責人 專家貢獻者我們衷心感謝以下人員為本報告做出了寶貴貢獻:Peter Jarich,GSMA Intelligence;Mara Andronescu-Pora,IBMMarketing;Sourav Banerjee,IBM Consulting;Luiz Bourdot,Claro;Jeronimo Martinez
54、Campins,IBM Consulting;Jamie Chard,IBM Consulting;Bill Daigneault,IBM Consulting;Vivian de Cassia Lopes,IBM Marketing;Enrique Fernandez de Alarcon,IBM Consulting;Jeremy Foy,IBM Consulting;David Karpel,IBM Marketing;Alexandra Kelly,IBM Marketing;Priya Kurien,IBM IBV;Bill Lambertson,IBM Infrastructure
55、;Andrew Maguire,IBM Technology;Katia Braga Moreira,IBM Technology;Matt Miller,IBM Marketing;Sanil Nambiar,IBM Software;Linda Oberhoff,IBM Technology;Tomoko Oka,IBM Consulting;Harish Pani,IBM Consulting;Gerhard Parham,IBM IBV;Prashant Singh Parihar,IBM Consulting;Richard Patterson,IBM Technology;Vij
56、Prasad,IBM Consulting;Veena Pureswaran,IBM IBV;G.S.Raghavan,telecom industry expert;Mariano Alvaro Rombola,IBM Technology;Jayathura Samarakoon,IBM Consulting;Matilda Tanascov,IBM Marketing;Ian Thomas,IBM Consulting;和 Luis Ernesto Valli,IBM Consulting。我們還要感謝 IBM IBV 分析研究中心人員:Steve Ballou,KathleenMart
57、in,和 Hebatallah Nashaat,以及 IBM IBV 編輯和設計團隊成員:Joanna Wilkins,Angela Finley,和 Sara Aboulhosn。25研究和分析方法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牛津經濟研究院,針對來自全球 25 個國家的 750 名電信行業高管開展了一項訪談式調研。受訪者包括首席技術官、首席網絡官,網絡規劃與架構、網絡運營、無線接入網絡、核心網絡、網絡安全、網絡工程、服務保證、網絡 IT 系統和網絡變現部門的負責人。根據受訪者對云計算對網絡特性影響的評價以及其組織對 AI 技術的部署情況,進行了雙階段聚類分析。聚類變量包括八項網絡性能指標(評分
58、范圍從-100%到+10,000%):網絡性能、安全性、可擴展性、靈活性、可靠性、可用性、維護成本和部署時間。此外,分析還考慮了組織在 17 個網絡管理領域(從網絡規劃到現場服務運營)部署傳統 AI(包括機器學習)和生成式 AI 的用例數量。這種聚類方法確定了一個獨特的領先細分市場,其在云計算應用中取得顯著收益,且廣泛部署傳統 AI 與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以優化網絡運營。訪談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我們精心挑選了 14 位電信行業領先企業的高管,與他們進行了一對一訪談,以更深入地驗證和分析調研結果。他們的專業知識反映在本報告中,本報告也引用了他們的觀點。關于研究洞察
59、研究洞察致力于為業務主管就公共和私營領域的關鍵問題提供基于事實的戰略洞察。洞察根據對自身主要研究調查的分析結果得出。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26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M IBV)自創建以來持續提供有研究支持和技術支持的戰略洞察,幫助領導者做出更明智的業務決策。憑借 IBM 在商業、技術和社會交叉領域的獨特地位,我們每年都會針對成千上萬高管、消費者和專家展開調研、訪談和互動,將他們的觀點綜合成可信賴的、振奮人心和切實可行的洞察。需要 IBV 最新研究成果,請在 上注冊以接收 IBV 的電子郵件通訊。您可以在 Twitter 上關注 IBMIB
60、V,或 通 過 https:/ibm.co/ibv-linkedin 在 LinkedIn 上聯系我們。訪問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中國官網,免費下載研究報告:https:/ IBM,我們積極與客戶協作,運用業務洞察和先進的研究方法與技術,幫助他們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關于 GSMA IntelligenceGSMA 智庫(GSMA Intelligence)是全球通信移動運營商獲取數據、分析和預測結果的權威來源,也是權威行業報告和研究的發行機構。從阿富汗到津巴布韋,GSMA 智庫的數據覆蓋了全球各個國家的所有運營商集團、網絡和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是目前最準確、最完整的行業
61、指標集,內容包括每天更新的數以萬計的數據點。GSMA 智庫提供的數據被各大運營商、供應商、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和第三方行業參與者用于指導戰略決策和長期投資規劃,被視作業界參考指標,并作為權威口徑在傳媒發布。GSMA 智庫的分析師和專家團隊圍繞一系列行業主題,定期發布前瞻性的研究報告。相關報告借助生成式 AI 重塑電信行業:分辨信號與噪聲的 7項關鍵策略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和 TM Forum 聯合出品。2024 年 6 月。https:/ 商業價值研究院和 GSMA Intelligence 聯合出品。2023 年 9 月 https:/ 飛躍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和 GSMA Intelli
62、gence 聯合出品。2024 年 2 月 https:/ 備注和參考資料1 5 Trends for 2025:Ignite innovation with people-powered AI.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December 2024.https:/ibm.co/business-trends-20252 Martineau,Kim.“What is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IBM Research Blog.August 22,2023.https:/ Lanne,Fabien.“Revolutio
63、nizing the 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NOC)with Agentic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LinkedIn.November 19,2024.https:/ 10 Biggest Cyber Attacks of 2024&25 Other Attacks to Know About!”Cyber Management Alliance.January 20,2025.https:/www.cm- recent cyber-attacks on the telco section.”Wisdiam.Ju
64、ly 31,2024.https:/ 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 2024.IBM Security and the Ponemon Institute.July 2024.https:/ Hughes,Mark and Karim Temsamani.Capturing the cybersecurity dividend:How security platforms generate business valu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ith Palo Alto Networks.Ja
65、nuary 2025.https:/ibm.co/unified-cybersecurity-platform.Unpublished data for 60 CSP executives.7 Unify your fragmented security: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with platformization.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ith Palo Alto Networks.May 2024.https:/ibm.co/next-gen-platform-cybersecurit
66、y8 Hughes,Mark and Karim Temsamani.Capturing the cybersecurity dividend:How security platforms generate business valu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ith Palo Alto Networks.January 2025.https:/ibm.co/unified-cybersecurity-platform.Unpublished data for 60 CSP executives.9 Ibid.10 Mo
67、rgan,Lisa.“GenAIs Impact on Cybersecurity.”Information Week.November 7,2024.https:/ Harishankar,Ray,Dr.Sridhar Muppidi,Michael Osborne,Dr.Walid Rjaibi,and Dr.Joachim Schaefer.Security in the quantum computing era:The risk is real,the need is now.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December 2022.https:/
68、ibm.co/quantum-safe-encryption12 From chaos to cash:How hybrid by design creates business valu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May 2024.https:/ibm.co/from-chaos-to-cash13 Unify your fragmented security: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with platformization.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
69、ith Palo Alto Networks.May 2024.https:/ibm.co/next-gen-platform-cybersecurity14 Hughes,Mark and Karim Temsamani.Capturing the cybersecurity dividend:How security platforms generate business valu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ith Palo Alto Networks.January 2025.https:/ibm.co/unifi
70、ed-cybersecurity-platform.Unpublished data for 60 CSP executives.15 Harishankar,Ray and Lory Thorpe.“Securing telecoms networks for the post-quantum era.”IBM Quantum Research Blog.October 23,2023.https:/ Torres,Andres.“5G at five,and whats next for mobile networks?”LinkedIn.December 11,2024.https:/
71、Services Market Size,Share,Growth Analysis,by Communication Type,End User,Application,Enterprises,and Region Global Industry Forecast to 2028.”Markets and Markets.June 2024.https:/ 5G Network Market Research Report:By Application,By Network Architecture,By End Use,By Deployment Model,and By Region F
72、orecast to 2034.”Market Research Future.January 2025.https:/ “Telecom API Market by Type of API,User,and Region Global Forecast to 2028.”Markets and Markets.November 2023.https:/ CAMARA:The Telco Global API Alliance website.Accessed January 14,2025.https:/camaraproject.org/;GSMA Open Gateway website
73、.Accessed January 14,2025.https:/ to Open APIs.”TM Forum website.Accessed January 14,2025.https:/www.tmforum.org/oda/open-apis/20“Historic API venture announces CEO.”Ericsson press release.January 8,2025.https:/ GSMA Intelligence data;“5G Services Market Size,Share,Growth Analysis,by Communication T
74、ype,End User,Application,Enterprises,and Region Global Industry Forecast to 2028.”Markets and Markets.June 2024.https:/ 5G Network Market Research Report:By Application,By Network Architecture,By End Use,By Deployment Model,and By Region Forecast to 2034.”Market Research Future.January 2025.https:/
75、IoT Market by Component,Network Type,Organization Size,Type,End Users and Region Global Forecast to 2028.”Markets and Markets.March 2023.https:/ API Market by Type of API,User,and Region Global Forecast to 2028.”Markets and Markets.November 2023.https:/ Open Gateway:State of the Market,H2 2024.GSMA
76、Intelligence.December 2024.https:/ Acosta,Jennifer,Stephen Rose,John J.Duigenan,and Priya Kurien.Telecoms and banks connect:Tapping into transactions and tech to grow revenue.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 in partnership with J.P.Morgan Payments and GSMA.February 2024.https:/ibm.co/telecoms-mobile
77、-financial-services23 Based on IBM internal expertise and interviews with glob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s.29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25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金和東路 20 號院 3 號樓 正大中心南塔 12 層 郵編:100020美國出品|2025 年 2 月IBM、IBM 徽標和 是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在世界各地司法轄區的注冊商標。其他產品和服務
78、名稱可能是 IBM 或其他公司的商標。以下 Web 站點上的“Copyright and trademark information”部分中包含了 IBM 商標的最新列表: 可能隨時對其進行更改。IBM 并不一定在開展業務的所有國家或地區提供所有產品或服務。本文檔內的信息“按現狀”提供,不附有任何種類的(無論是明示的還是默示的)保證,包括不附有關于適銷性、適用于某種特定用途的任何保證以及非侵權的任何保證或條件。IBM 產品根據其提供時所依據的協議條款和條件獲得保證。本報告的目的僅為提供通用指南。它并不旨在代替詳盡的研究或專業判斷依據。由于使用本出版物對任何企業或個人所造成的損失,IBM 概不負責。本報告中使用的數據可能源自第三方,IBM 并未對其進行獨立核實、驗證或審查。此類數據的使用結果均為“按現狀”提供,IBM 不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聲明或保證。12266d529a4b8297-ZHCN-00掃碼關注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