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工信安全:2024-2025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報告(5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CIC工信安全:2024-2025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報告(55頁).pdf(5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2025 年 2 月洞察系列報告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工信安全智庫”系列報告編委會主任:蔣艷副主任:黃鵬成員:李強馮媛殷利梅楊志鋒王花蕾申畯劉丹孫倩文付偉胡思洋王慧嫻閆寒馬瑞敏王丁冉王蕊編寫組撰稿:王宏潔王蕊審稿:李強馮媛王花蕾王慧嫻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序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經過 60 余年的發展與積淀,在智庫研究方面形成了豐碩的積累。2018 年 9 月,中心推出“工信安全智庫”品牌,立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需求
2、,圍繞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任務,聚焦網絡安全、數字經濟、軟件產業、產融合作等重點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智庫研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提供智力支持?!肮ば虐踩菐臁弊?2019 年開始陸續推出“研判”“洞察”“瞭望”“指數”“案例”“編譯”等系列研究報告,圍繞黨和政府決策急需的相關重大課題和關鍵問題,開展形勢研判、專題調研、國際跟蹤、景氣測度、案例分析、報告翻譯等方面的持續研究,為主管部門預見走勢、把握機遇、應對挑戰、謀劃戰略提供參考。本次推出的 2024-2025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以風險投資、IPO、并購交易、新三板掛牌、市值監測等角度為切
3、入點,闡述了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總體情況,對 2025 年面臨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旨在為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由于成稿倉促,加之水平有限,報告中難免有疏漏和錯誤之處,懇請批評指正。編寫組2025 年 2 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摘要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及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支撐與物質基礎,是保障國防建設和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發揮著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產業升級“助推器”的重大作用。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
4、產業投融資市場呈現“頭部集聚、結構分化、技術驅動”的特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與半導體硬科技雙引擎拉動下,我國電子信息領域以 30.4%的投融資事件占比領跑全行業。全年共發生股權投資事件 518 起,同比下降 16.7%;投資規模1599.97 億元,雖同比下降 11.0%,但較 2022 年仍增長 1.3%,市場進入“量縮價穩”的新階段。與此同時,美元資本退出、早期創新不足、區域發展失衡等問題凸顯。在政策嚴把上市入口關,IPO 節奏階段性收緊的情況下,2024年A股共有24家電子信息企業成功上市,同比下降 57.14%;募資總額 183.65 億元,同比下降 82.27%。并購重組與新三板掛
5、牌成為資本退出的重要通道,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全年共完成并購事件 563 起,同比小幅增長 1.62%;涉及交易總金額達 1019.4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0.02%。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數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22.47%,通過新三板轉板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建議進一步優化資本供給結構,對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早期“卡脖子”項目提供更大力度資本支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引導資金接續投入;進一步提升行業企業質量,引導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實現估值與業績的再平衡。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目
6、錄一、總體情況一、總體情況.1(一)股權投資情況.11.資本市場下行壓力緩和,電子信息產業融資規模領跑.12.交易金額均值逐年上升,優質項目吸金能力不斷增強.43.早期項目數量占比下降,美元融資數量規模大幅縮水.9(二)資本退出情況.131.IPO 總量延續收縮態勢,新股數量和募資規模均銳減.132.并購交易市場逐步回暖,行業整合重組不斷提質增速.173.新三板掛牌量質共提升,助力化解一級市場退出僵局.21(三)股票市場情況.231.電子信息指數筑底修復,四季度后市場迎來強勁反彈.232.細分賽道表現分化顯著,通信設備指數連續三年領漲.253.上市企業超過七成盈利,半導體龍頭個股市值超萬億.2
7、6二、二、風險挑戰風險挑戰.28(一)資本供給結構變化,早期創新活力受限.28(二)資本退出渠道收窄,壓力傳至募投環節.29(三)估值偏離歷史中樞,泡沫存在碎裂風險.30三、形勢研判三、形勢研判.30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一)技術周期與資本周期共創結構性機遇.30(二)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共促高質量發展.31(三)國產替代與出海機遇創造新增量需求.31四、四、對策建議對策建議.34(一)進一步優化資本供給結構,激活早期創新生態.34(二)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引導資金接續投入.34(三)進一步提升行業企業質量,消化過高估值泡沫.35參考文獻參考文獻.36202
8、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2024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市場呈現“頭部集聚、結構分化、技術驅動”的特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與半導體硬科技雙引擎拉動下,我國電子信息領域以 30.4%的投融資事件占比領跑全行業。全年共發生股權投資事件 518 起,同比下降 16.7%;投資規模 1599.97億元,雖同比下降 11.0%,但較 2022 年仍增長 1.3%,市場進入“量縮價穩”的新階段。與此同時,美元資本退出、早期創新不足、區域發展失衡、資本退出通道不暢等問題凸顯。一、總體情況(一)(一)股權投資情況股權投資情況1.
9、資本市場下行壓力緩和,電子信息產業融資規模領跑資本市場下行壓力緩和,電子信息產業融資規模領跑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地緣政治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地緣政治風險升級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風險升級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全球創業投資市場經歷深度回調,全球創業投資市場經歷深度回調,進入進入 2024 年四季度后開始企穩回暖,確立年四季度后開始企穩回暖,確立“L 型型”復蘇拐點復蘇拐點。Crunchbase 數據顯示,全球創業投資季度投資總額從 2022 年一季度的 1727 億美元持續下行至 2023 年四季度的 690 億美元,累計降幅達 60.1%。202
10、4 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資浪潮和半導體硬科技賽道雙引擎拉動下,全球創業投資總額止跌回升至接近 3140 億美元,增幅約為 3%(見圖 1)。其中,有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向了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公司,較 2023 年的 5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80%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受益于美聯儲暫停加息周期帶來的風險偏好修復及美股 IPO 退出渠道的改善,2024 年四季度全球后期項目融資額環比激增 74.7%至 566 億美元。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資料來源:Crunchbase,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 2022 年至 20
11、24 年全球創業投資市場情況2024 年年我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呈現波動調整態勢國股權投資市場呈現波動調整態勢,市場活躍度與資,市場活躍度與資金規模均較金規模均較 2023 年有所收縮年有所收縮。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投資事件 8408 起,同比下降 10.4%;剔除偶發性極值案例后的投資總金額為 6036.47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10.3%(見圖 2)。投資規模降幅與 2023 年的 25.8%相比有所收窄,表明下行壓力正不斷緩和;單筆交易均值由 2024 年一季度的 0.77 億元上升至四季度的 0.96 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反映出市場資金和資源正加速向頭
12、部項目集聚。其中其中,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始終是資本青睞的熱門標的?;A性、先導性產業,始終是資本青睞的熱門標的。根據投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發生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PE/VC)事件數量占全行業比重為 30.4%,對應投資規模比重為27.4%(見圖 3),兩項指標均為全行業之最,且投資規模占比與 2023年相比進一步提高。資料來源:清科研究中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2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股權投資
13、市場情況資料來源:CVSource 投中數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3 2024 年我國 PE/VC 市場各行業投資數量與規模占比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2.交易金額均值逐年上升交易金額均值逐年上升,優質項目吸金能力不斷增強優質項目吸金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我國電子信息領域股權股權投資事件數量呈投資事件數量呈收縮態勢收縮態勢,而而受到大額受到大額投資投資項目影響,投資規模在各季度間有劇烈起伏。項目影響,投資規模在各季度間有劇烈起伏。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統計,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共發生股權
14、投資事件 518 起,同比下降 16.7%;投資規模 1599.97 億元,雖同比下降 11.0%,但較 2022 年仍增長 1.3%,市場進入“量縮價穩”的新階段(見圖 4)。在宏觀經濟環境承壓背景下在宏觀經濟環境承壓背景下,投資機構持續強投資機構持續強化風險管控化風險管控,投資策略由規模擴張轉向戰略聚焦投資策略由規模擴張轉向戰略聚焦。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股權投資市場單筆交易均值分別為 2.19、2.89 和3.0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18.8%;億元級及以上交易數量占比穩定維持在 50%左右,且該部分融資金額所占比重連年增加,三年分別為 95.6%、96.6%
15、和 97.0%,頭部項目虹吸效應持續增強(見圖 5)。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4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投融資情況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5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5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投融資交易金額分布情況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共發生十億元級別及以上的投融資事件 28 起(見表 1),合計金額超千億元。從行業分布看,前十大融資事件均來自半導體行業,并以 21 起融資事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展現出資本市場對國家戰略的強力支
16、持。其中,最大一筆融資交易由北京市屬國企北京電控集成電路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于 2024 年 11月獲得,所獲 199.9 億元戰略融資將用于投資建設總額 330 億元的12 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表 1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十億元級別及以上融資事件(按融資金額排序)序序號號融資融資企業企業交易交易日期日期融資融資類型類型總部總部地區地區融資金額融資金額(億)(億)細分細分領域領域投資投資機構機構1北電集成2024-11-16戰略融資北京市199.9半導體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亦莊國投),北京中發助力貳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天津京東方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等
17、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6序序號號融資融資企業企業交易交易日期日期融資融資類型類型總部總部地區地區融資金額融資金額(億)(億)細分細分領域領域投資投資機構機構2長電科技2024-11-12股權轉讓無錫市江陰市116.91半導體磐石香港有限公司3長鑫科技2024-03-29股權融資合肥市巢湖市108半導體工融金投(北京)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工商銀行),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建材基金),兆易創新,中銀投資(中投公司),廣州科集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安徽和壯高新技術成果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方正和
18、生)等4八億時空2024-03-28股權轉讓北京市房山區100.9半導體北京首鋼基金有限公司(首鋼基金),北京京西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京西創業)5皖芯集成2024-09-26戰略融資合肥市瑤海區95.5半導體晶合集成,工融金投(北京)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工商銀行),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農銀金融投資(中投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交銀投資)6長鑫新橋2024-09-06戰略融資合肥市包河區82.2半導體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肥產投集團)7紫光展銳2024-06-03E 輪上海市浦東新區40半導體上海浦東引領區國泰君安科
19、創一號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泰君安),廣州國資國企創新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越秀產業基金),北京京國管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國管),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投),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交銀投資)等8芯聯先鋒2024-01-10股權融資紹興市越城區38.5半導體紹興富浙越芯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產投),芯聯集成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7序序號號融資融資企業企業交易交易日期日期融資融資類型類型總部總部地區地區融資金額融資金額(億)(億)細分細分領域領域投資投資機構機構9京隆科技2024-05
20、-14并購蘇州市吳中區36.56半導體通富微電,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園豐資本),上海國資國企綜改試驗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國新基金),蘇州欣睿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星云榮呈投資)10海力士無錫2024-10-16A 輪無錫市新吳區4.58半導體無錫產業11芯愛科技2024-01-15戰略融資南京市浦口區25半導體北京融匯陽光潤澤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融匯資本),比亞迪,越秀產業基金,高遠盛世資本12信息管線2024-09-29股權融資上海市浦東新區20.7通信設備中銀投資(中投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工融新動能股權投資基金
21、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工商銀行),工融金投(北京)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國工商銀行)等13紫光展銳2024-11-29E+輪上海市浦東新區20半導體元禾璞華14時代光電2024-12-13股權融資北京市海淀區17.72光學光電子航天電子15海光信息2024-05-18股權轉讓天津市濱海新區17.58半導體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盛泉恒元投資有限公司(盛泉恒元),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財通證券),J.P.MORGANSECURITIESPLC,深圳市康曼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康曼德資本),上海金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金澹資產),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基金),民生證券股
22、份有限公司(民生證券)等16士蘭集科2024-12-12戰略融資廈門市海滄區16半導體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士蘭微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8序序號號融資融資企業企業交易交易日期日期融資融資類型類型總部總部地區地區融資金額融資金額(億)(億)細分細分領域領域投資投資機構機構17大唐半導體2024-08-24并購北京市海淀區15.92半導體大唐投資控股發展(上海)有限公司18良業環境技術2024-04-19戰略融資北京市15光學光電子山東光視科技創新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山東良創碧水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然道控股),深圳建鑫天然環境基金企業(有限合伙)
23、(天然道控股),山東建融中天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然道控股)19信利仁壽2024-04-03股權轉讓眉山市仁壽縣10.97電子元器件信利光電20創芯微2024-10-23并購深圳市龍崗區10.6半導體思瑞浦21芯崳半導體2024-12-25并購上海市浦東新區10.04電子化學品華海清科22大富科技2024-09-25股權轉讓蚌埠市禹會區10.01通信設備中國信達(信達資本),蚌埠市遠大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遠大創新創投)23熙泰科技2024-02-07A 輪蕪湖市弋江區10光學光電子蕪湖市瑞丞戰新產業貳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瑞丞基金),蕪湖市興眾風險投資有限公司(興眾風投)
24、,眉山天府新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眉山天投),四川制造業協同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四川興川重點項目投資基金),坤言資本,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建設投資)24星曜半導體2024-06-27B 輪溫州市龍灣區10半導體溫州灣新區產業投資平臺,中移資本25芯馳科技2024-07-12C 輪北京市10半導體亦莊國投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9序序號號融資融資企業企業交易交易日期日期融資融資類型類型總部總部地區地區融資金額融資金額(億)(億)細分細分領域領域投資投資機構機構26芯盟科技2024-07-15B+輪嘉興市海寧市10半導體湖北省科技投
25、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科技投資),武漢光創新興技術一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光谷產業投資),珠海市招贏共贏成長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招銀國際資本),合肥精確芯擎智能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精確資本),普華資本等27芯粵能半導體2024-09-26A 輪廣州市南沙區10半導體廣州南沙人工同智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南沙產投),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二期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粵財基金),社?;馂硡^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深圳)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創投),深圳市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深創投)等28麥歌恩微電子2024-12-06并購上海市長寧區10半
26、導體納芯微,蘇州納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納星創投)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3.早期項目數量占比下降,美元融資數量規模大幅縮水早期項目數量占比下降,美元融資數量規模大幅縮水在融資階段方面,在融資階段方面,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影響,資本求穩避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影響,資本求穩避險情緒升溫險情緒升溫,部分投資機構和新募集創投基金的投資策略趨于保守部分投資機構和新募集創投基金的投資策略趨于保守,相較于早期、長期項目,更傾向于選擇短期內可實現收益的成熟項相較于早期、長期項目,更傾向于選擇短期內可實現收益的成熟項目。目。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統計
27、,除未公開融資輪次的事件外,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中早期投融資項目(B 輪及 B 輪之前)數量占比為 61.0%,與 2023 年相比下降超七個百分點(見圖6)。在全部投資機構中,深創投(16 項)、毅達資本(15 項)、元禾控股(12 項)、同創偉業(12 項)、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0項)等機構投資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數量位居前五。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6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投融資事件輪次分布在融資幣種方面,近年來在融資幣種方面,近年來美國對華投資限制不
28、斷加劇,電子信美國對華投資限制不斷加劇,電子信息領域首當其沖,中國內地企業美元投融資數量與規模大幅縮水。息領域首當其沖,中國內地企業美元投融資數量與規模大幅縮水。2023 年 8 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公司對中國半導體和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項目投資。在投資禁令壓力下,紅杉資本和紀源資本這兩家中國最大的美國風險投資機構剝離了中國業務。全球領先的金融數據庫 Dealogic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風險投資行業的外國資本投資同比下降約60%至37億美元,僅為 2021 年最高值的 10%。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統計,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僅有 7 起
29、美元融資,與 2022 年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1的 27 起相比大幅減少;總金額 54748 萬美元,僅為 2022 年同期的 58.6%(見圖 7)。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7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美元投融資情況在細分賽道方面,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的投融在細分賽道方面,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的投融資熱度分化顯著資熱度分化顯著,但總體結構較為穩定但總體結構較為穩定(見見圖圖 8)。其中其中,半導體領半導體領域的投融資熱度最高域的投融資熱度最高、交易金額均值最大交易金額
30、均值最大。2024 年我國半導體領域共有 302 家企業進行了 317 次融資,平均交易金額為 4.17 億元,融資事件數量占電子信息領域總數超過 60%。具體而言,芯片設計領域的融資事件數量與融資金額最多,占比均超過 45%,其次分別是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分立器件、集成電路制造、集成電路封測、集成電路設計等細分領域。光學光電子領域的投融資熱度光學光電子領域的投融資熱度增長最快增長最快、產業集中度最高產業集中度最高。隨著 5G、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快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2速發展,光學光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帶動非上市投融資數量較大幅度增長。202
31、4 年我國光學光電子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57 起,相比于 2023 年的 47 起增長超 20%。消費電子領域處于早期消費電子領域處于早期融資階段的項目最多。融資階段的項目最多。2024 年我國消費電子領域處于早期融資階段(種子輪、天使輪、A 輪)的項目占比高達 64.1%。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8 2022 年至 2024 年電子信息領域細分賽道投融資數量占比在區域分布方面,在區域分布方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投融資呈現出了呈現出了高度高度區域區域集聚性集聚性。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統計,2024 年廣東(115)、江
32、蘇(113)、上海(61)、浙江(58)、北京(41)等地的電子信息企業獲投項目數量位列前五,五省市合計占比超 75%(見圖 9),形成明顯的“第一梯隊”。其中,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得益于成熟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和密集的科技企業布局,對資本形成“虹吸效應”,凸顯長三角與珠三角作為全國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區的絕對優勢。上海、北京作為全國兩大經濟中心,持續發揮資源、人才、政策、要素等方面的優勢,在電子信息領域頭部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安徽(29)、四川(23)、福建(15)、湖北(13)位列“第二梯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3隊”,依托逐步構建區域性創新生態,成為資本關注的次級
33、增長極。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9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省市獲投項目數量(二)(二)資本退出情況資本退出情況1.IPO 總量延續收縮總量延續收縮態勢態勢,新股數量,新股數量和和募資募資規模規模均均銳減銳減2024 年我國延續上一年度對首發上市企業的強監管要求,出臺了資本市場歷史上第三個“國九條”,即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更高的上市標準、更嚴格的上市輔導質量要求和更合規的上市公司環境。隨著相關配套政策的相繼落地,資本市場以強監管、防風險、提質量為主線,嚴把上市入口,力求從源頭上實現上市公
34、司質量提升。在此背景下在此背景下,2024 年我國各行業年我國各行業 IPO 的總量呈現顯著的收縮趨勢。的總量呈現顯著的收縮趨勢。Wind 數據顯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4示,2024年A股IPO數量為100家,比2023年的313家下降了68.1%;募資總額為 673.53 億元,比 2023 年的 3565.39 億元下降了 81.1%。2024 年 A 股終止 IPO 的企業數量達 430 家,遠高于 2023 年的 245家,創歷史新高。具體到電子信息領域,2024 年 A 股共有 24 家電子信息企業成功上市,盡管數量較上年同比下降了 57.14%,但
35、在 A 股全部行業中仍保持領先位置,占比達 24%;募資總額 183.65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82.27%,占比達 27.27%(見圖 10)。資料來源:來覓,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0 2023 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首發上市情況從區域分布來看從區域分布來看,2024 年廣東省以 9 家首發上市企業數量(占比 37.5%)與 56.23 億元的募集資金總額(占比 30.62%)領跑全國電子信息產業(見表 2),政策支持與產業鏈協同效應突出。從細分領從細分領域來看域來看,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首發上市企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10 家)、電
36、子元器件(6 家)、光學光電子(5 家)、消費電子(2家)、通信設備(1 家)等 5 個行業中。從上市板塊來看從上市板塊來看,科創板憑借對“硬科技”企業的大力支持,成為我國半導體企業上市的首選板塊,首發上市的 10 家半導體企業中,有 8 家選擇在科創板上市;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5創業板著力服務于優質成長性創新創業企業,成為我國電子元器件和光學光電子企業上市的首選板塊;北證則更多服務于中小規模企業,首發上市企業平均募集資金規模僅為 2 億元。表 2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首發上市情況序號序號企業簡稱企業簡稱總部地區總部地區上市板塊上市板塊上市日期上市日
37、期募資總額募資總額(億元)(億元)細分領域細分領域1盛景微江蘇省滬深主板1 月 24 日9.61半導體2美信科技廣東省創業板1 月 24 日4.05電子元器件3成都華微四川省科創板2 月 7 日15.00半導體4諾瓦星云陜西省創業板2 月 8 日16.29光學光電子5上海合晶上海市科創板2 月 8 日15.00半導體6龍旗科技上海市滬深主板3 月 1 日15.6消費電子7戈碧迦湖北省北證3 月 25 日2.00光學光電子8星宸科技福建省創業板3 月 28 日6.81半導體9廣合科技廣東省滬深主板4 月 2 日7.37電子元器件10燦芯半導體上海市科創板4 月 11 日5.96半導體11歐萊新材
38、廣東省科創板5 月 9 日3.84半導體12利安科技浙江省創業板6 月 7 日3.98光學光電子13綠聯科技廣東省創業板7 月 26 日8.8消費電子14龍圖光罩廣東省科創板8 月 6 日6.17半導體15國科天成北京市創業板8 月 21 日5.00光學光電子16成電光信四川省北證8 月 29 日0.92通信設備17拉普拉斯廣東省科創板10 月 29 日7.13半導體18強達電路廣東省創業板10 月 31 日5.31電子元器件19萬源通江蘇省北證11 月 19 日3.46電子元器件20壹連科技廣東省創業板11 月 22 日11.92電子元器件21聯蕓科技浙江省科創板11 月 29 日11.25
39、半導體22勝業電氣廣東省北證11 月 29 日1.64電子元器件23佳馳科技四川省科創板12 月 5 日10.83光學光電子24先鋒精科江蘇省科創板12 月 12 日5.71半導體資料來源:Wind、來覓,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024 年我國新股發行強化全流程嚴監管,資本市場嚴把準入關口,從源頭提升了上市公司質量。在政策引導下,新發行股票質量在政策引導下,新發行股票質量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6得以提高得以提高,破發現象得到顯著改善破發現象得到顯著改善。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 24 只新發行股票中,僅上海合晶一只股票破發
40、,其余股票均錄得正收益,平均首日漲幅達 202.3%(見表 3),新股首日的強勁表現反映出市場對行業前景的樂觀預期。其中,漲幅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先鋒精科”(533.84%)、“勝業電氣”(405.92%)和“強達電路”(387.93%),這些企業聚焦于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等細分領域,其技術壁壘與國產替代邏輯成為驅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此外,高價發行的“諾瓦星云”(首發價 126.89 元)首日飆漲 202.62%,收盤價達 384 元,表明市場對高估值科技企業的接受度有所提升,其業務涉及 AI 芯片設計契合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浪潮,凸顯行業熱點對股價的催化作用。表 3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首
41、發上市企業首日表現情況序號序號企業簡稱企業簡稱首發價(元首發價(元)首日收盤價(元)首日收盤價(元)首日漲跌幅首日漲跌幅1盛景微38.1858.9554.40%2美信科技36.5168.9388.80%3成都華微15.6919.6925.49%4諾瓦星云126.89384.00202.62%5上海合晶22.6621.23-6.31%6龍旗科技26.0051.9299.69%7戈碧迦10.0022.71127.10%8星宸科技16.1648.10197.65%9廣合科技17.4351.88197.65%10燦芯股份19.8649.70150.25%11歐萊新材9.6025.87169.48%12
42、利安科技28.30127.00348.76%13綠聯科技21.2145.55114.76%14龍圖光罩18.5034.9088.65%15國科天成11.1435.65220.02%16成電光信10.0020.10101.00%17拉普拉斯17.5867.91286.29%18強達電路28.18137.50387.93%19萬源通11.1652.88373.84%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7序號序號企業簡稱企業簡稱首發價(元首發價(元)首日收盤價(元)首日收盤價(元)首日漲跌幅首日漲跌幅20壹連科技72.99206.99183.59%21聯蕓科技11.2550.98
43、353.16%22勝業電氣9.1246.14405.92%23佳馳科技27.0868.00151.11%24先鋒精科11.2971.56533.84%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并購交易市場逐步回暖,行業整合重組不斷提質增速并購交易市場逐步回暖,行業整合重組不斷提質增速2024 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并購重組的政策措施,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并購重組的政策措施,為并購市場的活躍發展提供重要支持。為并購市場的活躍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國務院“國九條”核心政策指引下,6 月、9 月證監會分別發布“科創板八條”和“并購六條”,鼓勵上市
44、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加強產業整合或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并購重組市場高質量發展。12 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鼓勵央企積極開展有利于提高投資價值的并購重組。在在 A股股 IPO 階段性收緊的情況下,企業上市融資與投資機構退出面臨較階段性收緊的情況下,企業上市融資與投資機構退出面臨較大壓力,并購重組成為資本退出的重要通道,四季度以來我國并購大壓力,并購重組成為資本退出的重要通道,四季度以來我國并購交易市場不斷回暖。交易市場不斷回暖。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24 年我國企業參與的并購案例數總量為 2335 起,同比下降 12.
45、0%;涉及交易總金額超 6000 億,同比下滑近四成。其中,第四季度并購案例數量共計563起,環比上升5.6%;交易規模達1829.10億元,環比上升59.7%,政策效力逐步顯現。在此背景下,在此背景下,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并購市場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并購市場呈現出呈現出“量穩量穩質升質升”的的活躍態勢活躍態勢,全年共完成并購事件 563 起,同比小幅增長 1.62%;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8涉及交易總金額達 1019.4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0.02%。交易金額增速顯著高于事件數量增速,表明單筆交易規模有所增長,行業整合不斷加速。其中,第四季度交
46、易金額占全年的 35.5%,反映出企業對 2025 年技術升級與市場擴張的提前布局。整體來看,并購交易以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優化整合為主,也包括大型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海外市場的投資布局。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1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并購交易情況在大額交易方面,在大額交易方面,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共發生單筆交易金額超 10 億元的大額并購事件 23 起(見表 4),主要集中在半導體(10起)、通信設備(5 起)和消費電子(3 起)等細分領域,涉及總金額超 600 億元人民幣(含美元交易換算),交易事件數量與交易金額較
47、2023 年均有所增長,頭部效應愈發顯著。并購動因主要包含以并購動因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技術升級與產業鏈整合,下三方面:一是技術升級與產業鏈整合,如紫光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完成對新華三集團有限公司 30%股份的收購,交易完成后,紫光股份持有的新華三股份比例由 51%增加至 81%,將有利于紫光股份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19進一步強化產業布局、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資本二是資本優化與資產重組,優化與資產重組,如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通過重整引入外部資金,使得公司的流動性壓力得到緩解,資產負債結構得以優化,為后續經營
48、提供了資金支持,退市風險警示有望撤銷。三是市場拓展與國際化布局,三是市場拓展與國際化布局,如江波龍子公司收購 SMART Brazil 81%股權及 SMART Modular 81%股權,交易完成后,江波龍在海外的供應鏈能力將顯著提升,海外存儲業務得以進一步拓展,公司在全球存儲器市場的競爭力將不斷加強。表 4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大額并購交易事件(按交易金額排序)交易時間交易時間交易事件交易事件交易標的交易標的交易金額交易金額涉及行業涉及行業9 月 5 日紫光股份子公司收購新華三30%股權新華三 30%股權21.4 億美元通信設備11 月 14 日長電科技控制權變更長電科技22.54
49、%股權116.91 億人民幣半導體9 月 25 日長電科技子公司收購晟碟半導體80%股權晟碟半導體80%股權6.24 億美元半導體12 月 17 日世運電路 25.90%股權權益變動世運電路25.90%股權33.94 億人民幣電子元器件7 月 13 日天合光能 5.0000%股權權益變動天合光能5.0000%股權22.75 億人民幣光學光電子10 月 16 日大唐電信出售聯芯科技 100%股權,大唐半導體56.38%股權,成都信息 80.00%股權,江蘇安防 30.82%股權,大唐節能20.00%股權,大唐智能卡 14.37%股聯芯科技 100%股權;大唐半導體 56.38%股權;成都信息80
50、.00%股權;江蘇安防 30.82%股權;大唐節能20.00%股權;大唐智能卡22.13 億人民幣通信設備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0交易時間交易時間交易事件交易事件交易標的交易標的交易金額交易金額涉及行業涉及行業權14.37%股權3 月 26 日芯聯集成增資芯聯先鋒獲其部分股權芯聯先鋒部分股權22.1 億人民幣半導體12 月 31 日*ST 合泰重整*ST 合泰部分股權19.14 億人民幣消費電子5 月 18 日海光信息 1.20%股權詢價轉讓海光信息1.20%股權17.58 億人民幣半導體12 月 13 日士蘭微子公司士蘭集科增資擴股士蘭集科部分股權16 億人
51、民幣半導體4 月 22 日江波龍子公司收購 SMARTBrazil81%股權及SMARTModular81%股權SMARTBrazil81%股權;SMARTModular81%股權2.05 億美元電子元器件12 月 31 日*ST 通脈進行重整*ST 通脈部分股權14.46 億人民幣通信設備10 月 22 日深天馬 A7.30%股權權益變動深天馬 A7.30%股權13.79 億人民幣光學光電子5 月 14 日合眾思壯子公司出售 HemisphereGNSS100%股權HemisphereGNSS100%股權1.75 億美元通信設備2 月 1 日士蘭微與其他方增資士蘭明鎵獲其 31.58%股權士
52、蘭明鎵31.58%股權12 億人民幣半導體6 月 15 日瀾起科技 2.2%股權權益變動瀾起科技 2.2%股權11.64 億人民幣半導體11 月 6 日思瑞浦發債收購創芯微 100%股權創芯微 100%股權10.6 億人民幣半導體3 月 9 日勝利精密出售南京德樂 100%股權南京德樂 100%股權10.36 億人民幣消費電子4 月 25 日亨通光電子公司亨通高壓引入新戰略投資者亨通高壓5.27%股權10.3 億人民幣通信設備10 月 29 日捷捷微電定增收購捷捷南通科技30.24%股權捷捷南通科技30.24%股權10.16 億人民幣半導體5 月 24 日傳音控股 1.00%股傳音控股10.1
53、3 億人民幣消費電子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1交易時間交易時間交易事件交易事件交易標的交易標的交易金額交易金額涉及行業涉及行業權詢價轉讓1.00%股權12 月 6 日納芯微及子公司直接及間接收購麥歌恩 100%股權麥歌恩 100%股權10 億人民幣半導體3 月 30 日亨通光電子公司引入新戰略投資者亨通高壓5.41%股權10 億人民幣通信設備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3.新三板掛牌量質共提升,助力化解一級市場退出僵局新三板掛牌量質共提升,助力化解一級市場退出僵局IPO 節奏階段性收緊后節奏階段性收緊后,新三板因其
54、相對較低的準入門檻和靈,新三板因其相對較低的準入門檻和靈活的融資機制,活的融資機制,成為優質成為優質企業企業股權融資退出股權融資退出的重要選擇的重要選擇。近年來,新三板市場熱度不斷攀升,新增掛牌企業數量從 2022 的 270 家增長至 2023 年的 326 家,再躍升至 2024 年的 350 家。其中,2024 年 9月的新增掛牌企業數量達到了 68 家,刷新了近五年的月度新增掛牌企業數量紀錄。具體到電子信息領域,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統計,從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數量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分別為 34 家、45 家和 51 家,年均復合增
55、長率約為 22.47%。這表明電子信息領域資本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新三板掛牌來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與此同時,企業的平均年營收也顯著增長,從 2022 年的 3.55 億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4.80 億元,反映出在技術進步、市場需求擴大以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電子信息行業整體規模的快速擴張以及企業盈利能力的顯著增強。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2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2 2022 年至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情況2024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51
5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營收規模差異顯著,從 2744.96 萬元至 29.30 億元不等1,總體上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超六成企業(32 家)營收低于 5 億元,體現了新三板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企業凈利潤表現同樣分化明顯,但除紫光國芯外凈利潤均為正值,其中昂盛達、卓??萍?、恒道科技、海菲曼、高特股份、杰理科技等企業的凈利潤率超 20%,反映出行業整體處于高景氣周期;企業范圍覆蓋全國 12 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廣東、江蘇各以 13 家掛牌企業數量領跑全國,行業整體呈現出頭部聚集、區域集中的特點。除了幫助企業融資及實現資本退出外,新三板的轉板上市機制除了幫助企業融資及實現資本退出外,新三板的轉板上
57、市機制還豐富了掛牌公司上市路徑,打通了中小微企業成長壯大的上升通還豐富了掛牌公司上市路徑,打通了中小微企業成長壯大的上升通1營收及利潤數據來源于企業 2023 年財報。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3道,加強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聯系。道,加強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機聯系。在滬深交易所 IPO 審核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杰理科技、宸芯科技、科視光學、小鳥科技等企業已由原申報創業板/科創板 IPO 轉為通過新三板掛牌路徑,借助新三板轉板機制向北交所遞表,體現多層次資本市場銜接機制下的上市路徑戰略調整。表 5 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營收超 5 億元)(
58、按總營收金額排序)企業簡稱企業簡稱掛牌日期掛牌日期主辦券商主辦券商總營收總營收(萬元萬元)凈利潤凈利潤(萬元萬元)總股本總股本(萬股萬股)所屬地區所屬地區杰理科技2024-08-01國泰君安293055.4462297.5739995.50廣東省華來科技2024-01-24國投證券104489.158066.556000.00天津國容股份2024-09-24東方證券95228.549669.0314517.97河南省紫光國芯2024-06-25中信建投91364.20-19890.9610613.51陜西省生力材料2024-07-26西部證券83578.886019.4010497.58湖南省
59、拓普泰克2024-07-24廣發證券77207.437737.634623.59廣東省卓英社2024-03-25廣發證券76486.084542.775434.93山東省沛城科技2024-09-20國泰君安73288.519344.495000.00廣東省紫江新材2024-07-08國投證券71138.729023.655938.30上海銀河電力2024-12-30廣發證券67774.3810186.769905.00廣東省尚研科技2024-10-15申萬宏源61553.944954.344800.00廣東省科金明2024-07-09浙商證券61434.724510.572752.75廣東省蘅
60、東光2024-09-03招商證券61336.446452.855782.15廣東省冠優達2024-08-02東吳證券60917.004318.908355.00江蘇省安特磁材2024-09-27國信證券59260.816965.126000.00浙江省華宇電子2024-10-23華創證券57812.594202.056344.81安徽省世紀數碼2024-01-12東方證券57124.525134.463334.00河南省舟海智能2024-09-09東吳證券55066.051283.811133.33重慶夏瑞科技2024-08-16中金公司50733.893973.926000.00廣東省資料來
61、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三)(三)股票市場情況股票市場情況1.電子信息指數筑底修復,四季度后市場迎來強勁反彈電子信息指數筑底修復,四季度后市場迎來強勁反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42024 年,受國際國內諸多復雜因素的疊加影響,投資者信心不足、悲觀情緒較為嚴重,A 股市場緩慢尋底修復,于 9 月中旬迎來了階段性的最低點。電子信息產業相對電子信息產業相對 A 股市場整體具有更大的波動股市場整體具有更大的波動率,指數震蕩更為明顯。率,指數震蕩更為明顯。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電子信息產業指數2顯示,自 1 月 2
62、日至 2 月 5 日,電子信息產業指數下跌27.72%,大幅低于滬深 300 指數(期間累計跌幅為 6.59%)、上證指數(期間累計跌幅為 9.10%)和中證 500 指數(期間累計跌幅為 17.88%)(見圖 13,以 2024 年首個交易日開盤價為基準對此后數據進行歸一化)。隨后增量資金入場救市,政策利好不斷釋放,電子信息產業指數快速反彈后進入橫盤調整狀態。9 月中下旬,隨著美聯儲降息決議的落地,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出臺,A 股市場迎來了強勁反彈,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指數10 個交易日的反彈幅度接近 50%。進入四季度,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電子信
63、息產業迎來了新的市場需求爆發期,特別是在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汽車電子、智能終端等高成長性領域的投資熱度大幅提升,投資者對這些領域的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2024年年初至年末,電子信息產業指數累計上漲 21.51%,表現優于三大股指,滬深 300 指數(期間累計漲幅為 14.85%)、上證指數(期間累計漲幅為 12.75%)和中證 500 指數(期間累計漲幅為 5.42%)。2該指數將本報告范圍內的 543 只電子信息個股以 2024 年 1 月 1 日為基期、1000 點為基點,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法進行計算得出。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5資料來源:Wind,國
64、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3 2024 年電子信息產業指數與三大指數走勢2.細分賽道表現分化顯著,通信設備指數連續三年領漲細分賽道表現分化顯著,通信設備指數連續三年領漲2024 年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分化較為顯著(見圖14,以 2024 年首個交易日開盤價為基準)。受全球 5G/6G 部署、衛星通信技術突破等利好因素影響,通信設備指數在 2023 年 26.28%漲幅的基礎上繼續以 36.32%的增速領漲,已連續三年增速第一(見表6)。電子元器件以 30.93%的增速緊隨其后,反映出電子信息產業鏈中上游零部件的需求旺盛。半導體指數在 AI 算力需求激
65、增、全球芯片周期觸底回升影響下,扭轉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趨勢,以最大的波動體現了半導體產業的強周期屬性。2024 年消費電子指數 16.19%的增速與 2023 年 21.04%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緩,顯示出終端消費的需求疲軟。而在原材料價格波動、行業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下,電子化學品(-2.34%)成為唯一負增長的指數。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6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圖 14 2024 年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走勢表 6 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歷年回報率指數名稱指數名稱2019 年年2020 年年202
66、1 年年2022 年年2023 年年2024 年年通信設備20.47%-6.91%6.22%-18.88%26.28%36.32%電子元器件59.99%34.37%21.23%-33.10%4.96%30.93%其他電子52.80%46.11%30.22%-20.92%3.66%27.43%半導體119.84%61.29%33.32%-37.11%-5.60%27.22%消費電子93.42%37.95%7.56%-40.44%21.04%16.19%光學光電子48.88%13.63%4.14%-37.04%20.35%5.93%電子化學品42.96%40.71%19.76%-24.17%6.4
67、4%-2.34%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3.上市企業超過七成盈利,半導體龍頭個股市值超萬億上市企業超過七成盈利,半導體龍頭個股市值超萬億從成分個股的流通市值方面看,我國電子信息領域的行業構成主體為中小型企業,市值百億元以下的小型企業占比超 62%,市值千億元以下的中小型企業占比超 97%(見表 7)??傮w來看,我國電子信息領域 77.35%的上市企業處于盈利狀態。各細分賽道中,半導各細分賽道中,半導體行業的集中度最高,且呈持續提升態勢。體行業的集中度最高,且呈持續提升態勢。2024 年新增中芯國際、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
68、資情況分析27海光信息等兩家市值超 3000 億元企業,6 家千億元以上大型企業的合計市值超 1.44 萬億元,占半導體全行業 159 家企業總市值的比重超 35%。以人工智能芯片為主營業務的寒武紀 2024 年市值增長近四倍,但其經營虧損為 4.47 億元,雖然與 2023 年同期的 8.76 億元虧損相比有明顯減少,但仍未實現盈利。其在虧損狀態下能夠實現市值四倍增長,顯示出資本市場對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領先地位的認可,以及對其未來營收預期的高度看好。從行業估值水平分析,從行業估值水平分析,市場對特定科技賽道存在非理性估值溢價風險。市場對特定科技賽道存在非理性估值溢價風險。半導體板塊內部分企
69、業估值嚴重溢價,如帝奧微、格科微、中科飛測等企業 2024 年底的滾動市盈率分別為 7462.65、5271.23、3000.69;此外,光學光電子領域亦存在類似高估值現象,如利亞德、盛洋科技、實益達等企業 2024 年底滾動市盈率超 1000 倍,行業整體估值已偏離歷史中樞。表 7 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成分個股流通市值分布指數名稱指數名稱成分個成分個股總計股總計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小型企業市盈市盈率率TTM2024-12-313000-6000億元億元1000-3000億元億元500-1000億元億元100-500億元億元100 億元億元以下以下半導體15924
70、7757188.57光學光電子91012226659.26消費電子88134206037.91通信設備87022245955.37電子元器件55005153529.8電子化學品3200092354.09其他電子3100062535.26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8表 8 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前 20 成分個股流通市值變化情況(按最新總市值排序)成分成分個股個股收盤價收盤價(元元)2024-01-01收盤價收盤價(元元)2024-12-31總市值總市值(億元億元)2024-01-01總市值總市值
71、(億元億元)2024-12-31市值變化市值變化市盈市盈率率TTM2024-12-31細分領域細分領域工業富聯15.1221.503,003.71534,271.622742.21%18.82消費電子中芯國際53.0294.622,121.39043,644.674471.81%195.80半導體海光信息70.98149.791,649.81523,481.6260111.03%184.48半導體立訊精密34.4540.762,466.85502,950.133919.59%23.31消費電子寒武紀-U134.96658.00562.23592,746.8654388.56%-358.97半導
72、體北方華創245.71391.001,302.61652,084.505260.02%38.06半導體中興通訊26.4840.401,185.95121,797.683951.58%20.58通信設備京東方 A3.904.391,457.37501,639.651212.51%34.18光學光電子中際旭創112.91123.51906.47111,384.752852.76%29.91通信設備韋爾股份106.71104.411,297.06431,269.7546-2.11%49.55半導體中微公司153.60189.16951.21321,177.263223.76%76.49半導體藍思科技
73、13.2021.90657.78611,091.250665.90%29.16消費電子傳音控股138.4095.001,116.28621,083.3330-2.95%19.50消費電子TCL 科技4.305.03807.5005944.587816.98%44.37光學光電子歌爾股份21.0125.81718.6267897.146224.84%35.30消費電子鵬鼎控股22.3236.48517.9217845.811063.31%24.75電子元器件新易盛49.32115.58350.1321819.2387133.98%43.01通信設備瀾起科技58.7667.90669.123877
74、7.311916.17%65.03半導體滬電股份22.1239.65422.1397760.541080.16%31.59電子元器件三環集團29.4538.51564.4085738.043130.76%36.14電子元器件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二、風險挑戰(一)(一)資本資本供給供給結構結構變化變化,早期創新活力受限,早期創新活力受限2024 年,盡管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整體投融資規模領跑全行業,但中早期(B 輪及之前)項目數量占比(61.0%)較 2023 年下降超 7個百分點;且中早期項目的平均融資金額僅為 0.81 億元,不及成熟項目平
75、均融資金額(6.65 億元)的八分之一。億元級及以上項目的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9融資金額占總金額的比重連年增加,至 2024 年已增長至 97.0%,頭部項目的虹吸效應持續強化,估值膨脹嚴重擠壓中小創新主體生存空間。其中深層次的矛盾在于,宏觀經濟環境承壓背景下,部分投資機構受考核機制限制,更加偏好中后期風險較低、能夠更快退出變現的項目。而早期項目融資占比持續走低,短期內將會加劇中小創新主體的融資困境,長期來看或將在技術演進、產業安全和生態創新層面帶來系統性連鎖風險。(二)(二)資本資本退出渠道收窄,退出渠道收窄,壓力傳至募投環節壓力傳至募投環節隨著我國創投市
76、場逐步由快速發展期進入高質量發展期,前期規??焖贁U張帶來的資本退出壓力逐漸顯現。據和訊網統計,考慮到往年的投資規模和創投資金 5-7 年的退出周期,2018 年至今有總計超過 6 萬億的創投資金正在或逐漸面臨退出問題。這一壓力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背景下愈發凸顯,企業 IPO 上市難度不斷加大,資本退出通道逐步收緊,退出周期不斷延長,萬億規模的退出“堰塞湖”已然形成。2024 年以來,深創投等國內多家創投機構密集向被投企業發起訴訟,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與被投企業觸發回購條款或對賭協議有關,反映出技術轉化周期與資本回報周期的深層沖突。一級市場資本退出周期延長疊加二級市場波動加劇形成雙重壓力,引發創投生態
77、鏈的多米諾效應,加速傳導至募資端和投資端。在募資端,據投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4 年我國 PE/VC 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接近腰斬,降至近十年谷底。在投資端,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 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事件數量與金額同比均下降超十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0個百分點。資金流動性的降低或將引發創投機構的生存危機,致使資本市場募資融資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弱,甚至進一步將金融風險放大傳導至實體部門。(三)(三)估值偏離歷史中樞,泡沫存在碎裂風險估值偏離歷史中樞,泡沫存在碎裂風險當前,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市盈率均處于較高歷史分位(見表 9),其他電
78、子、光學光電子、電子化學品等指數的市盈率超 50 倍,半導體指數的市盈率更是接近 90 倍,遠遠超過全 A股 15.16 倍市盈率的平均水平,也顯著高于美國高成長股指納斯達克100 指數 39.60 倍的市盈率。本報告跟蹤的 543 只電子信息領域個股中,有 150 只個股的市盈率超 100 倍,21 只個股的市盈率超 1000 倍。反映出資本對技術突破和國產替代進度的過度樂觀預期,高估值與盈利增速錯配可能引發泡沫碎裂及市場急劇下跌等風險。表 9 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各細分賽道指數近五年市盈率 TTM指數指數2020-122021-122022-122023-122024-12歷史中樞歷史中樞20
79、24 偏離度偏離度半導體半導體96.7262.5235.3768.0588.5770.2526.09%其他電子其他電子49.9253.9823.2249.3759.2647.1525.68%光學光電子光學光電子54.5118.7627.9170.3855.3745.3922.00%電子化學品電子化學品60.036637.8355.4354.0954.68-1.07%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45.834.8626.4332.3737.9135.476.87%通信設備通信設備40.4840.7925.3729.7835.2634.342.69%消費電子消費電子40.4439.5322.931.729.
80、832.88-9.35%資料來源:Wind,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三、形勢研判(一)(一)技術技術周期周期與與資本周期共創結構性機遇資本周期共創結構性機遇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正迎來技術迭代與資本流動的周期性同頻共振,雙重周期疊加將重塑產業競爭格局。技術側技術側,人工智能領域,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1大模型訓練效率飛速躍升,工業 AI 質檢準確率突破 99.5%,正重塑智能制造的生產范式。5G/6G 通信技術形成代際跨越,時延壓縮至0.1 毫秒量級,催生空天海地一體化網絡新場景。存算一體芯片突破馮諾依曼架構桎梏,能效比提升 10
81、倍以上,為邊緣計算開辟新賽道。量子計算領域,我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實現105 量子比特操控,計算速度比當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千萬億倍。物聯網領域,2024 年我國物聯網終端用戶數突破 30 億,加速實現人、機、物泛在連接。資本側,資本側,全球資本在低利率環境下積極尋找高成長性賽道,美聯儲降息周期與國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推動中國資產的全球吸引力不斷提高。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Global SWF)數據,2024 年中國從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公共養老基金管理的基金中吸引了103億美元的投資,與2023年的85億美元相比增長21.18%。從行業分布來看,人工智能、互聯網、新
82、能源、電動汽車、高端制造、生物醫藥是國外主權財富基金在華投資最多的領域。技術與資本的雙輪驅動將不斷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國產替代”向“全球創新策源地”躍遷。(二)(二)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共促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共促高質量發展在產業政策方面,在產業政策方面,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在工業領域中的支撐、引領和賦能作用,2024 年國家各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多措并舉,系統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創新、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2構建全方位政策支撐體系(見附表 1、附表 2)。在推動大規
83、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電子信息制造業 2023-2024 年穩增長行動方案關于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引導下,形成“基礎升級產業提質開放突破”的立體化驅動體系,通過設備迭代撬動產能升級、產業鏈優化保障發展韌性、數字技術賦能全球競爭,系統性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演進。在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完善、核心技術持續突破、數智化場景深度落地的協同作用下,行業呈現生產穩定增長、投資規模擴大、出口韌性增強的全面發展態勢,成為穩增長的關鍵引擎。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數據顯示,2024 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8%,實現營業收入 16.19 萬億元(+
84、7.3%)、利潤總額 6408 億元(+3.4%)。在資本市場政策方面在資本市場政策方面,2024 年我國圍繞“嚴監管”與“強支持”雙主線推出一系列制度性改革(見附表 3)。一方面,針對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強化監管,包括修訂檢查規定、強化發行準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并通過退市制度加速市場出清。同時,針對財務造假等問題,提出了多項監管措施,并構建了跨部門追責體系。另一方面,通過結構性工具和創新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如推出促進創業投資的政策、拓寬私募基金退出渠道、強化科創板改革等。央行也推出政策增加流動性,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這些政策旨在防范系統性風險,同時促進資本流向新生產力領域。到 2025 年初,
85、已有 20余項細則落地,形成了全鏈條監管框架,為資本市場服務現代化產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3業體系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三)(三)國產替代與出海機遇創造新增量需求國產替代與出海機遇創造新增量需求一方面,一方面,2024 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加,半導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加,半導體、電子設備與元器件等關鍵技術領域的體、電子設備與元器件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卡脖子”問題愈發顯現,問題愈發顯現,國產替代已成為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唯一選擇,國產替代已成為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唯一選擇,也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86、的重要機遇也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5 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高達 3440 億元人民幣,超過前兩期總和,宣告我國史上規模最大半導體投資基金的正式落地,標志著我國在半導體產業領域的進一步深入布局。將為半導體行業帶來更多的資金投入和研發動力,有助于國內芯片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芯片代工、高端封裝、高頻寬記憶體、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等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有望迎來新增長機遇。在政策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我國半導體產業正在加速突支持、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我國半導體產業正在加速突破外資技術封鎖,國產技術逐步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
87、破外資技術封鎖,國產技術逐步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摩根士丹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2024 年中國的半導體自給率為 22%,2026年將進一步升至 25%。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自主品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自主品牌的崛起,的崛起,2024 年我國消費電子企業不斷突破從渠道到商標再到品牌年我國消費電子企業不斷突破從渠道到商標再到品牌的出海,為企業國際傳播力的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礎。的出海,為企業國際傳播力的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是在智能硬件、通信設備、新能源、半導體、汽車等領域,我國企業通過收購、合作、海外建廠等方式,不斷加大國際市場的布局,推動品牌
88、全球化,提升國際話語權。安永與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聯合發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4布的中國消費電子和家電行業趨勢報告(2024)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的中心,貢獻全球超過 22%的銷售份額。谷歌與凱度公司聯合發布的2024 凱度 BrandZ 中國全球化品牌50 強 顯示,2024 年中國品牌整體實力大幅提升,品牌力增長 17%,創下歷年新高;其中,智能設備和汽車品牌表現尤為突出,分別增長 61%和 51%。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 年我國電子元件、集成電路、光電技術和汽車等商品的出口金額較上一年度分別增長 6.7%、18.7%、10.8%和
89、 16.5%。以消費電子為代表的中國出海企業,正將“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制造商形象,不斷轉變為“中國智造”的高端品牌形象。四、對策建議(一)(一)進一步優化資本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本供給結構,激活早期創新生態,激活早期創新生態一是完善政府引導基金考核體系一是完善政府引導基金考核體系。增設早期項目投資比例、技術專利轉化率等考核指標,推動國有資本向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種子期、天使期項目傾斜。二是二是構建政銀擔風險共擔機制。構建政銀擔風險共擔機制。構建“財政補助+創業投資+科技信貸”風險共擔機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增信和快速代償功能,進一步分散降低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風險。三是三是完善完善
90、“產學研產學研融融”協同協同生態生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聯合龍頭企業設立產業創新基金,定向孵化硬科技項目,為初創企業提供技術驗證、訂單導入等配套支持,并通過“分階段注資+里程碑考核”機制降低早期投資風險。(二)(二)進一步進一步深化深化資本資本市場改革市場改革,引導資金接續投入引導資金接續投入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5一是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一是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加快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試點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平臺與 S 基金聯動機制,支持國有資本以“優先股回購”方式承接私募股權基金份額。二是優二是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準入機制化多層次資本
91、市場準入機制。針對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硬科技企業設定差異化上市標準,縮短技術轉化周期與資本回報周期的錯配。三是建立長期資金引入機制三是建立長期資金引入機制。鼓勵社?;?、險資等以“母基金+直投”模式參與創投,同時試點“耐心資本”專項計劃,對符合國家戰略的領域延長投資考核周期,降低短期退出壓力。(三)(三)進一步進一步提升行業企業質量提升行業企業質量,消化過高估值泡沫消化過高估值泡沫一是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是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對電子信息產業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瞄準產業鏈堵點難點卡點,有組織推進戰略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努力實現原始創新重大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二是完善市場估值約束
92、機制二是完善市場估值約束機制。建立電子信息細分領域動態市盈率預警指標,對偏離度超過閾值的公司強制披露技術商業化進展與盈利改善路徑。三是加速行業出清與整合三是加速行業出清與整合。支持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并購重組,淘汰低效產能,同時嚴控跨界資本跟風炒作概念,引導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實現估值與業績的再平衡。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6附表 1 2024年至2025年2月我國各部門發布電子信息產業相關政策文件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 年 1 月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從技術創新、產品突破、企業培
93、育、場景開拓、產業競爭力等方面,對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 6 大重點方向提出發展目標:到 2025 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到2027 年,未來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部分領域實現全球引領。2024 年 3 月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顯示、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4 年 3 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務院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
94、、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2024 年 7 月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 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從持續優化高效開放統一的準入環境、積極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進一步打造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著力構建便捷可靠優質的服務環境四個方面優化信息通信行業營商環境。2024 年 7 月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統籌安排 3000 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
95、等設備更新和汽車、家電、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7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 年 8 月關于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支持數字貿易細分領域和經營主體發展,推進數字貿易制度型開放,完善數字貿易治理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加快發展通信、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導航等領域對外貿易。2024 年 8 月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夯實物聯網絡底座、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深化智能融合應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系統推進移動物
96、聯網應用規模拓展和產業生態繁榮。2024 年 9 月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共同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優化整體布局、完善系統功能、改進發展模式,提升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系統整體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2024年11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提高物流數字化水平,鼓勵物流技術攻關,促進大數據、5G、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物聯網等電子信息產業相關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推動物流裝備研發、智慧物流系統集成創新和“人工智能+物流”發展。2024年11月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
97、公廳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合,以信息平臺建設為牽引,以智能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智慧應用場景為依托,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持續提升城市設施韌性、管理韌性、空間韌性,推動城市安全發展。2024年12月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推進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交通運輸系統平臺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管理,定期開展安全排查和風險評估,完善交通運輸科技資源共享服務體系。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8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
98、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年12月打造“5G+工業互聯網”512 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為推動 5G 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實現高質量新型工業化,方案聚焦于提升五大核心能力: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目標是到 2027 年,建設 1 萬個 5G 工廠和 20 個以上融合應用試點城市。措施涵蓋升級工業網絡體系、推廣5G 技術應用、強化技術創新、發展工業終端設備、加速 5G 工廠建設、壯大產業主體、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等。方案旨在降低綜合成本,促進技術融合,提升行業賦能,支持制造和網絡強國建設。2025 年 1 月關于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政
99、策國務院辦公廳為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需以機制創新為引領,推動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深度嵌入文化創作生產全流程,實現文化建設的數字化賦能與信息化轉型。通過搭建文化數據服務平臺等數字化基礎設施,構建文化領域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支持大模型研發應用,系統性提升文化內容生產效能。同時加速文化貿易數字化進程,強化數字文化內容創作與國際傳播能力,以數字技術打通文化產業鏈條,構建從內容生產、數據服務到跨境傳播的立體化發展格局。2025 年 2 月2025 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國務院辦公廳、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需加大引資穩資力度,通過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升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以及加
100、大服務保障力度,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適時進一步擴大電信等領域的開放試點,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39附表 2 2024年至2025年2月我國主要省市發布電子信息產業相關政策文件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 年 1 月關于印發 2024 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的通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財政局加強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關鍵突破,培育特色優勢產
101、業集群,提供資金支持。2024 年 2 月關于印發廣東省培育發展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的通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到 2030 年,在未來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未來電子信息企業培育初見成效,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初步搭建,在新一代網絡通信、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信息等領域引領全國,成為未來電子信息培育發展新高地。2024 年 4 月關于印發江蘇省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等推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分類培育優質企業。2024 年 5 月浙江信息通信行業現代化發
102、展創新賦能新型工業化實施方案(2024-2027年)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提升區塊鏈、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工業領域關鍵信息通信技術攻關和應用升級,優化升級信息基礎設施。2024 年 6 月湖北省信息通信行業 2024 年網絡和數據安全“荊楚護航”專項行動方案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為提升湖北省信息通信行業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水平,筑牢行業安全防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行業高質量發展,湖北省部署開展 2024 年網絡和數據安全“荊楚護航”專項行動。該行動旨在全面摸清行業網絡和數據資產底數,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加強監測處置與應急響應體系建設,同時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協同高效的網絡和數據安全防護
103、體系,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2024 年 9 月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四促進科創成果轉化落地,鼓勵牽頭部署低空經濟科技成果孵化器、加速器,孵化轉化一批創新成果、產品和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0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2027 年)部門技術。加強北斗、5G 等衛星通導遙技術應用,促進商業航天與低空經濟融合發展。2024年10月關于印發江西省大力培育電子裝備制造產業行動計劃(2024-2026 年)的通知江西工業和信息化廳為推動江西省電子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對電子信息產
104、業的支撐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特制定本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引導各地積極培育電子裝備產業,依托現有基礎推進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提升供給能力和水平。到 2026 年,力爭新引進上下游企業 30 家,培育營業收入超 10億元的電子裝備整機制造企業 5 家,打造 3 個特色電子裝備制造業試驗區,實現全省電子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 300 億元。2024年11月北京市關于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推動大企業聯合中小企業深化數智技術應用,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商業航天等前沿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方向,引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加強產學研用協作,打造未來
105、產業創新聯合體,圍繞未來產業領域建設一批未來產業育新基地,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對參與創新技術應用類場景建設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資金支持。2024年12月安徽省新型儲能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儲能領域,電子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體現在智能管理與場景創新:針對5G 基站、大數據中心等高能耗數字基礎設施,推動用戶側儲能建設,探索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型商業模式;依托智能電網管理系統,通過構網型儲能技術優化電力調度,支持源網荷儲一體化與多能互補;同時,開發電動汽車雙向充放電智能交互技術,強化儲能系統與電力市場的數字化協同,提升電網靈活性與能源利用效率,為數字社會構建穩定高效的能源
106、支撐體系。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1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年12月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財政局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鞏固和提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高精尖產業體系,增強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及資金管理效能,推進未來產業領域前沿和顛覆性技術攻關應用,構建未來產業發展生態,開展新型產業研發機構建設及工程化任務,推動戰略性、公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提升中試驗證和加工服務
107、能力,加速創新技術產品產業化進程。2025 年 1 月關于印發 2025 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 項目資金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 實施指南(第一批)的通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財政局2025 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將重點投向高精尖產業和未來產業,旨在支持企業調結構強能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通過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實現投資提質增效。具體實施方向包括集成電路設計產品首輪流片獎勵、機器人創新產品首試首用獎勵以及“創贏未來”項目獎勵等,以激發創新活力,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 年 1 月關于下達 2025 年
108、省級制造業當家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項目計劃的通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2025 年省級制造業當家重點任務保障專項資金(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已下達,要求各有關單位需增強績效意識,加強資金管理監督,按時完成績效目標,做好資金管理、績效自評及驗收考評工作,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2附表 32024 年至 2025 年 2 月我國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文件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 年 3 月首發企業
109、現場檢查規定(2024年修訂)證監會強調“申報即擔責”,規定在檢查過程中對撤回上市申請的企業“一查到底”,撤回上市申請不影響檢查工作實施,也不影響依法依規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并增加了不提前告知直接開展檢查的機制。2024 年 3 月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證監會著眼于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和加強投資者保護,圍繞打擊財務造假、嚴格規范減持、加大分紅監管、加強市值管理等各方關注的重點問題,提出了 4 個方面 18 項政策措施。同時,全面從嚴加強對企業發行上市活動監管,壓緊壓實上市公司、中介機構、交易所、證監會派出機構、證
110、監會機關發行監管全鏈條各相關方責任,維護良好的發行秩序和生態。2024 年 4 月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從總體要求、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加大退市監管力度,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加強交易監管,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 9 個方面提出政策部署,是繼2004 年、2014 年兩個“國九條”之后,國務院再次出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本次新“國九條”主要展現了三大特點:一是資本市場建設重心聚焦在權益市場;二是政策抓手從市場培育轉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上來;三是特別重視保障中小投資者權益和資本市場投資獲得感。2024 年 4 月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
111、意見證監會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逐步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大力削減“殼”資源價值,切實加強監管執法工作,更大力度落實投資者賠償救濟。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3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 年 4 月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證監會提出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完善私募基金監管辦法,豐富產品類型,推動母基金發展,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用。落實私募基金“反向掛鉤”政策,擴大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份額轉讓試點,拓寬退出渠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20
112、24 年 4 月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證監會調降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傭金分配比例上限;全面強化基金管理人、證券公司相關合規內控要求;明確基金管理人層面交易傭金信息披露內容和要求。2024 年 5 月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嚴格規范大股東減持,有效防范繞道減持,三是細化違規責任條款。此外,還強化了上市公司及董事會秘書的義務。2024 年 6 月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務院圍繞“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支持政策,鼓勵保險資金、社?;鸬乳_展長期投資,積極吸引外資創投基金,拓寬退出渠道,完善并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營造支持創業投資發
113、展的良好生態。針對創業投資特點實施差異化監管,落細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專業性機構發展,處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場化基金關系,充分發揮創業投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2024 年 6 月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證監會“科創板八條”進一步強化了科創板“硬科技”的定位,同時完善了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交易機制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增強對“硬科技”企業包容性的同時加強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全鏈條監管,為科技企業打造一個更為良好的投融資環境。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4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
114、24 年 7 月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證監會、公安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務院國資委堅決打擊和遏制重點領域財務造假,優化證券監管執法體制機制,加大全方位立體化追責力度,加強部際協調和央地協同,常態化長效化防治財務造假。打防并舉、標本兼治,深化公司治理,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增加基礎制度供給,從源頭防范造假發生。2024 年 9 月“924”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資本市場方面,一是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首期互換便利操作規模
115、5000 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同時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首期規模 3000 億元;二是研究設立平準基金;三是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包括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持續改善資本市場生態等;四是支持并購;五是指引上市公司依法做好市值管理。2024 年 9 月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中央金融辦、證監會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著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2024 年 9 月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
116、、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深化資本市場領域衍生品監管改革。完善資本市場領域衍生品監管規則,統一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開展衍生品交易的監管尺度和強度。健全資本市場領域交易報告庫,建立統一規范的機構、產品、交易識別體系,提高數據質量和可用性,推進報告庫間數據互通,為強化系統性風險監測監控提供支撐。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5發布時間發布時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年11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10 號市值管理證監會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引導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與投資者回報,證監會發布并實施指引,以增強公司質量為核
117、心,要求企業通過優化經營效率、合規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現金分紅等多元化手段合理反映內在價值,并明確董事會及高管責任,特別規定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需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長期破凈企業須披露估值提升計劃,同時嚴禁以市值管理名義實施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12月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高度重視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表現,切實維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規范開展市值管理工作;著力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通過積極開展有利于提升投資價值的并購重組、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主動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等措施,穩定投資者回報預期,完善增強
118、投資者信心的制度安排,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機制,并嚴守依法合規底線,確保市場運作規范有序。2024年1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 期貨經紀合同要素 等 5 項金融行業標準證監會修訂期貨經紀合同要素,細化期貨交易責任分配、風險控制等條款以保障投資者權益;制定證券期貨業信息系統備份能力規范,明確數據備份與容災能力指標,強化行業網絡安全韌性;推出 期貨公司邏輯模型標準,推動數據標準化處理與集中管理;發布區域性股權市場分布式數字身份技術規范,構建跨域身份認證與可信數據流通體系;統一企業、產品和投資者編碼規則,促進市場規范管理與投融資對接。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6發布時間發布時
119、間文件名稱文件名稱發布單位發布單位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4年12月關于進一步完善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個人所得稅有關征管服務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證監會稅務總局、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在充分研究論證基礎上,優化調整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個人所得稅納稅地點,通過稅收大數據實現“全國通辦”,在不增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辦稅負擔基礎上,促進稅源地與稅收入庫地更好匹配,提高納稅服務水平,促進限售股減持更加規范,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2024年12月關于切實審理好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最高人民法院、證監會該文件強調“積極拯救與及時出清”原則,要求嚴格篩選具備重整價值的上市公司
120、,對存在重大違法退市風險、拒不整改或違規占用資金的企業不予支持;明確建立司法與監管重大事項通報及會商機制,強化重整計劃合規性(如資本公積金轉增比例、股份鎖定期等須符合證監會規定),壓實信息披露主體責任,完善內幕交易防控措施,并細化重整案件管轄標準及執行要求,以保障債權人、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與資本市場健康發展。2025 年 1 月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高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股權投資的能力,拓寬政府投資基金退出渠道。2025 年 1 月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國務院為了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開
121、發行股票提供服務行為,特制定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規定。該規定已于 2025 年 2 月 15 日起開始施行。資料來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整理(2025 年 2 月)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47參考文獻1 清科研究中心.2024 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https:/ 年 1 月.2 投中研究院.投中統計:2024 年募資市場降至冰點 頭部機構出資減少 54%.https:/ 年 1 月.3 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 年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8%.https:/ 年 2 月.4 安永
122、.中國消費電子和家電行業趨勢報告(2024).https:/ 年 2 月.5 凱度KANTAR.2024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https:/ 年 6 月.6 和迅.6 萬億創投資金的退出之困.https:/ 年 8 月.7 crunchbase.Startup Funding Regained Its Footing In 2024 As AIBecame The Star Of The Show.https:/ 年 1 月.8 Global SWF.https:/ 年 1 月.2025 年“工信安全智庫”系列研究報告報告編號報告編號報告名稱報告名稱發布時間發布時間2025-dc-01世界主要國家商業航天競爭態勢及我國面臨挑戰2025 年 1 月2025-dc-022024-2025 年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投融資情況分析2025 年 2 月2019-2020 年度工業信息安全形勢分析本報告版權屬于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轉載、摘編、引用本報告文字、數據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聯系人:王蕊1861298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