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能科股份-聚焦智能制造伴隨工業互聯落地揚帆起航-20200225[2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能科股份-聚焦智能制造伴隨工業互聯落地揚帆起航-20200225[22頁].pdf(2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聚聚焦智能制造, 伴隨工業互聯落地揚帆焦智能制造, 伴隨工業互聯落地揚帆 起航起航 智能電氣起家,戰略轉型智能制造。智能電氣起家,戰略轉型智能制造。公司以智能電氣業務起家,為 客戶提供工業電氣節能系統解決方案和能源管理系統平臺解決方案兩 大類產品。 自 2017 年起, 憑借著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前瞻性的布局, 公司將戰略重心逐漸轉移并致力于成為領先的服務于高端制造業的智 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確立了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電氣雙輪驅動的戰 略方向。公司設立制造運營管理(MOM)團隊、數字化工藝自動化產 線(PA)團隊、仿真測試與服務(STS)團隊等,并成功并購聯宏科 技,打造“智能制造”全產業
2、鏈條。 智能制造逐漸發力,公司迎來高速增長。智能制造逐漸發力,公司迎來高速增長。公司作為智能制造行業的 領先者,目前形成了電氣設備和智能制造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受益 于公司業務轉型和下游客戶的優勢, 以及完成對上海聯宏的并購, 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 5.2 億元,同比增長 93.22%,實現歸母凈利 潤 0.56 億元,同比增長 208.37%,業績繼續高速增長。公司于 2020 年 2 月 3 日發布 2019 年業績預增公告, 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預計增加 歸母凈利潤 3549.78 萬元到 4564.00 萬元,同比增加 70%-90%;預計 增加扣非后歸母凈利潤 4290.0
3、0 萬元到 5148.25 萬元, 同比增加 100% 到 120%。 工業互聯網開啟萬億市場空間, 數字化工業軟件系統不可或缺。工業互聯網開啟萬億市場空間, 數字化工業軟件系統不可或缺。 2019 年 12 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指出,預計 2019 年我國工業 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 8000 億元。 按照國務院物聯網領導小組長鄔賀銓 院士提出的 1%行業增值概念: 預估早期工業互聯網能夠給這個行業帶 來 1%的增值。2019 年,中國工業增加值超越 31 萬億,占全球 28% (統計局) , 2020 年后每年 1%的邊際增效相當于工業互聯網給我國帶 來 3352 億元的工業增值。數
4、字化工業軟件系統是制造業信息化的核 心,貫穿智能制造系統的各個層級。 公司智能制造聚公司智能制造聚焦四大行業,深耕龍頭企業。焦四大行業,深耕龍頭企業。公司未來將重點聚焦 軍工、高科技電子、汽車和通用機械四大領域,深耕各行業產業鏈。 憑借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在智能制造領域已經建 立起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奠定了行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市場先發地位, 并于 2018 年 12 月入選我國首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 條件名錄。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龍頭優質客 戶,通過對知名龍頭客戶的服務,不但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Tabl e_Ti t l e 2020 年年
5、02 月月 25 日日 能科股份能科股份(603859.SH) Tabl e_BaseI nf o 公司深度分析公司深度分析 證券研究報告 系統集成及 IT 咨詢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增持增持-A 首次首次評級評級 6 個月目標價:個月目標價: 元元 股價(股價(2020-02-25) 38.98 元元 Tabl e_Market I nf o 交易數據交易數據 總市值(百萬元)總市值(百萬元) 5,424.16 流通市值 (百萬元)流通市值 (百萬元) 4,929.10 總股本(百萬股)總股本(百萬股) 139.15 流通股本 (百萬股)流通股本 (百萬股) 126.45 12 個月價格區間個
6、月價格區間 18.49/38.98 元 Tabl e_C hart 股價表現股價表現 資料來源:Wind資訊 升幅升幅% 1M 3M 12M 相對收益相對收益 45.31 60.32 73.72 絕對收益絕對收益 46.54 64.75 81.17 夏廬生夏廬生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450517020003 021-35082732 彭虎彭虎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450517120001 楊臻楊臻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450518080005 Tabl e_R eport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22% -10% 2% 14% 26% 38% 50% 62
7、% 2019-022019-062019-102020-02 能科股份 系統集成及IT咨詢 2 和后續持續服務的空間,也為公司對市場產業鏈開拓奠定了良好基礎。 并購聯宏發揮協同效應,公開增發布局并購聯宏發揮協同效應,公開增發布局數字孿生。數字孿生。2018 年 8 月 14 日,公司公布資產重組預案,以 2.14 億元收購聯宏科技 100%的股權。 聯宏科技是一家專注于為汽車、機車、通用機械、消費電子、航空航 天、船舶等機械制造業領域內的廣大用戶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全產品 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產品工程解決方案(PLM)及全方位信息咨詢服務 的公司。2019 年 1 月 30 日,公司發布公開增發,擬
8、發行不超過 2500 萬股,募集資金 3 億元。其中基于數字孿生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協同平 臺擬使用 1.34 億元、高端制造裝配系統解決方案 0.76 元進一步加碼 發展智能制造業務。 投資邏輯:投資邏輯:我們預計公司 2019 年2021 年的收入分別為 8.51 億元 (+108.6%) 、10.82 億元(+27.2%) 、15.85 億元(+46.4%) ,歸屬上 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91億元 (+79.7%) 、 1.26億元 (+38.5%) 、 2.14 億元(+69.5%) ,對應 EPS 分別為 0.8 元、1.11 元、1.88 元,對 應 PE 分別為 49 倍、3
9、5 倍、21 倍。我們認為隨著工業互聯網規模即 將進入規模發展階段,公司業務有望迎來快速增長,首次覆蓋,給予 “增持-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發展不及預期;公司新項目和新 客戶拓展不及預期。 (百萬元百萬元)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主營收入主營收入 229.0 408.0 850.8 1,082.4 1,585.0 凈利潤凈利潤 38.1 50.7 91.1 126.2 214.0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元元) 0.27 0.36 0.80 1.11 1.88 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元元) 4.71 5.10 6.95 7.91 9
10、.55 盈利和估值盈利和估值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市盈率市盈率(倍倍) 142.2 107.0 48.6 35.1 20.7 市凈率市凈率(倍倍) 8.3 7.6 5.6 4.9 4.1 凈利潤率凈利潤率 16.7% 12.4% 10.7% 11.7% 13.5% 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 5.8% 7.1% 11.6% 14.0% 19.7% 股息收益率股息收益率 0.1% 0.1% 0.3% 0.4% 0.6% ROIC 9.7% 10.8% 17.6% 12.0% 13.7% 數據來源:Wind 資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預測 rQtMoOtPmRoQpN
11、rQpQwPsN6McMbRsQrRsQqQkPpPmOiNsQpQ8OpPzQwMqQpRwMmMxP 3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能科股份: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能科股份: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 . 5 1.1. 電氣設備起家,公司戰略轉型成效顯著 . 5 1.2. 公司戰略轉型效果顯著,智能制造業務迎來高速增長 . 6 1.3. 專業背景團隊,股權結構集中 . 7 1.4. 研發投入持續上升 . 8 2.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智能制造市場空間廣闊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智能制造市場空間廣闊. 9 2.1. 工業 4.0 是全球共識,我國政策
12、大力支持 . 9 2.2. 我國面臨制造業被動升級轉型,其中制造業信息化是關鍵 . 12 2.3. 工業軟件是制造業信息化的核心 . 13 3. 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深耕四大行業龍頭客戶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深耕四大行業龍頭客戶. 15 3.1. 依托多年產業經驗,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實施服務. 15 3.2. 聚焦四大行業,深耕龍頭企業 . 16 3.3. 并購上海聯宏,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 . 16 3.4. 增發進一步拓展智能制造業務 . 17 4.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18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公司發展歷程. 5 圖 2:能科股份收入占比圖(2018) . 6 圖 3:智能制造
13、業務占比發展. 6 圖 4:公司 2015-2019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 . 7 圖 5:公司 2015-2019 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 7 圖 6: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 . 7 圖 7:公司股權結構圖 . 8 圖 8:能科股份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 . 9 圖 9:可比公司研發投入對比. 9 圖 10:工業制造業發展路徑 . 9 圖 11: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 . 12 圖 12: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 12 圖 13:中國制造業所處位臵 . 12 圖 14:與美國比較的單位勞動力成本(美國為 100) . 12 圖 15:中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情況. 13 圖 16:行業痛點
14、在業務方向上的分布 . 13 圖 17:智能制造系統. 14 圖 18:全球工業軟件市場規模. 15 圖 19: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 15 圖 20:公司數字孿生技術示意圖 . 18 表 1:公司智能電氣業務介紹. 5 4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表 2:公司子公司情況 . 8 表 3:各國智能制造政策,均提出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 10 表 4:國家智能制造相關產業政策.11 表 5:智能制造給企業帶來的直觀效應. 13 表 6:工業軟件劃分. 14 表 7:公司智能制造業務介紹. 15 表 8:公司募投項目情況(萬元). 17 表 9:高端制造裝配系統解決方案. 18 5 公
15、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1. 能科股份: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能科股份: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索控欣博通電氣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12 月。2011 年,公司更名為能科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16 年 12 月 26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A 股正式掛牌上市,是高端制造業內領先的智能制造與智能電氣系統供應商。 1.1. 電氣設備起家,公司戰略轉型成效顯著電氣設備起家,公司戰略轉型成效顯著 公司以智能電氣業務起家,為客戶提供工業電氣節能系統解決方案和能源管理系統平臺解決 方案兩大類產品。2015 年,公司跟隨行業趨勢及客戶需求,設立控股子
16、公司能科瑞元并開 始發展智能制造。伴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公司在電動汽車智能充電領域取得 重大進展,并在 2015 年形成了工業電器節能系統集成業務、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系統集成業 務、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業務三大業務板塊相對獨立發展、相互支撐的局面。自 2017 年起, 憑借著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前瞻性的布局,公司將戰略重心逐漸轉移并致力于成為領先的 服務于高端制造業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確立了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電氣雙輪驅動的戰 略方向。公司設立制造運營管理(MOM)團隊、數字化工藝自動化產線(PA)團隊、仿真 測試與服務(STS)團隊等,并成功并購聯宏科技,打造“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條。
17、 圖圖 1:公司發展歷程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智能電氣作為公司的傳統業務,主要以電氣傳動、機械傳動、自動化控制、數據采集等方面 技術優勢為基礎,分為工業電氣產品與系統、充電電源與系統、電能質量產品與系統和能源 管理系統四大類。 表表 1:公司智能電氣業務介紹:公司智能電氣業務介紹 主要類別主要類別 簡介簡介 主要應用領域主要應用領域 工業電氣產品與系統工業電氣產品與系統 主要面向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煤炭礦山、電力新能源等行業,以智能配電、傳動 電控、數據通信為核心 技術,通過提供節能電氣設備與技術服務,實現從生 產設 備控制、生產過程監控、工藝運行優化到節能增 效
18、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石化、鋼鐵、石油、礦冶 充電電源與系統充電電源與系統 向電動汽車市場提供包含充電樁、充電站及相應軟件系統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 電力系統、城市交通 電能質量產品與系統電能質量產品與系統 通過有源濾波器等產品及控制軟件系統,協助客戶解決電能質量問題 石化、電力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 建立能源監控、管理系統,協助客戶進行整體能耗優化 石化、礦冶、鋼鐵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從下游應用領域來看,冶金行業和礦山行業去產能和能源結構優化使得一些粗放型企業進入 改造和整理期,其中冶金行業在改善環保和產品結構對新技術應用需求催生了該市場的復蘇, 6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
19、股份 大功率變頻器國產化替代被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并采納;2018-2021 年期間,中石油和中石 化組織建設的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陜京四線工程、中俄天然氣工程、川氣東送工程等項目陸 續開工建設,這些機會給大功率變頻器帶來了一定的市場需求;伴隨著國家兩機專項(航空 發動機和燃機)2000 億的投資,我國新建試驗臺和在役試驗臺服務、虛擬測試試驗臺在未 來也將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充電設備的投資需求,也 對公司智能電源相關業務帶來發展機會。 電氣設備與智能制造電氣設備與智能制造雙輪驅動雙輪驅動,智能制造成為未來增長點,智能制造成為未來增長點。根據 2018 年收入構成來看
20、,公 司業務呈現“電氣設備”和“智能制造”雙輪驅動模式,公司智能電氣設備業務收入占比 46.48%, 同比增長 51.17%; 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業務收入占比 53.52%, 同比增長 110.75%, 均實現高速發展。其中智能制造業務過去 3 年 CAGR 達到 392%,并已在營收上超過公司老 牌業務電氣設備,成為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展驅動因素和利潤增長點。 圖圖 2:能科股份收入占比圖(能科股份收入占比圖(2018) 圖圖 3:智能制造業務占比發展智能制造業務占比發展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1.2. 公司戰略轉型效果顯著,智能制造業務迎來高
21、速增長公司戰略轉型效果顯著,智能制造業務迎來高速增長 公司作為智能制造行業的領先者,目前形成了電氣設備和智能制造雙輪驅動的經營模式。受 益于公司業務轉型和下游客戶的優勢,以及完成對上海聯宏的并購,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 實現收入 5.2 億元,同比增長 93.22%,實現歸母凈利潤 0.56 億元,同比增長 208.37%,業 績繼續高速增長。公司于 2020 年 2 月 3 日發布 2019 年業績預增公告,與上年同期相比公 司預計增加歸母凈利潤 3549.78 萬元到 4564.00 萬元,同比增加 70%-90%;預計增加扣非 后歸母凈利潤 4290.00 萬元到 5148.25 萬元
22、,同比增加 100%到 120%。 智能制智能制 造系統造系統 集成集成 53.4% 智能電智能電 氣設備氣設備 46.6% 0% 20% 40% 60% 80% 100% 2015201620172018 智能制造系統集成 智能電氣設備 7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圖圖 4:公司公司 2015-2019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前三季度營業收入 圖圖 5:公司公司 2015-2019 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公司綜合毛利率一直以來均穩定在 50%左右,2019 年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46.5%下降到
23、 41.2%,預計主要是毛利率偏低的聯宏科技并表以及項目結構影響所致。 圖圖 6: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1.3. 專業背景團隊,股權結構集中專業背景團隊,股權結構集中 公司控股股東為祖軍,擔任公司現任董事長,持股比例為 19.93%。公司實際控制人、一致 行動人為祖軍、趙嵐、于勝濤,三人分別擁有計算機通信、有機化工與化工機械技術專業背 景。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三人合計持股比例為 48.01%,股權結構穩健集中,保證了公司 的行動統一。浙江中科東海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持股 5.34%。另一組一致行動人為龔軍、曹麗 麗夫婦,二人為近期收購的
24、子公司上海聯宏創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持有公司 3.27% 的股權。除此之外,公司不存在持股比例超過 5%的股東。公司目前擁有 14 家子公司,業務 涵蓋進出口貿易、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生產和銷售電氣設備、電力電子設備等。 -20% 0% 20% 40% 60% 80% 100% 0 1 2 3 4 5 6 2015201620172018 2019前三季 度 營業總收入(億元,左軸) 同比(%,右軸)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0 0.1 0.2 0.3 0.4 0.5 0.6 2015201620172018 2019前三季 度 歸母凈利潤(億元,
25、左軸) 同比(%,右軸) 0% 10% 20% 30% 40% 50% 60% 20152016201720182019 銷售毛利率(%) 銷售凈利率(%) 8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圖圖 7:公司股權結構圖公司股權結構圖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表表 2:公司子公司情況:公司子公司情況 序號序號 子公司子公司 主營業務主營業務 持股比例(持股比例(%) 2019H1 凈利潤(萬元)凈利潤(萬元) 直接 間接 1 能科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 進出口貿易 100 1155.18 2 北京瑞德合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100 303.32 3 北京瑞德普德軟件技術有限
26、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100 56.83 4 上海能傳電氣有限公司 生產和銷售電氣設備、電力電子設備等 55 166.66 5 上海能傳軟件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55 -143.33 6 北京能科瑞元數字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70 305.37 7 北京瑞智合創科技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70 608.25 8 北京能科瑞康節能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100 136.26 9 北京博天昊宇科技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100 -0.05 10 能科控股(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軟件技術開發與服務 100 -244.22 11 上海能隆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智
27、能設備銷售 70 -283.04 12 上海聯創宏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系統集成、計算機軟硬件的銷售 100 830.01 13 江蘇聯創宏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系統集成、計算機軟硬件的銷售 100 -204.79 14 聯宏創能信息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貿易 100 312.74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1.4. 研發投入持續上升研發投入持續上升 公司的戰略轉型和行業優勢離不開對研發的持續高投入。公司研發投入連續多年持續增加, 2018 年,公司研發支出為 1.16 億元,同比增加 169.8%。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也持續 高速增加,201
28、8 年達到 28.5%。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能科股份的研發投入一直處于行 業領先水平。 9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圖圖 8:能科股份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能科股份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 圖圖 9:可比公司研發投入對比可比公司研發投入對比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資料來源:Wind,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2.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智能制造市場空間廣闊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智能制造市場空間廣闊 2.1. 工業工業 4.0 是全球共識,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是全球共識,我國政策大力支持 德國于 2013 年 4 月提出 “工業 4.0” 的概念, 其核心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
29、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被稱為“工業 4.0” ,主要相對于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 “工業 1.0”是 18 世紀開始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 2.0”始于 20 世紀 初,依靠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 “工業 3.0”是 20 世紀 70 年代后,依靠電子系統和信息技術 實現生產自動化。為了與“工業 3.0”時代的集大成者美國競爭,德國迫切希望引領新一輪 工業革命,因而提出發展“工業 4.0” 。 圖圖 10:工業制造業發展路徑工業制造業發展路徑 資料來源:安信證券研究中心整理 除德國外,各國也都針對下一次工業革命提出了相應政策。2011 年 6 月,美國正
30、式啟動“先 進制造伙伴計劃”,基本確立了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發展思路。2013 年 1 月,發 布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初步設計 ,組建美國制造業創新網絡(NNMI) ,集中力量推動數 0% 5% 10% 15% 20% 25% 30% 0 0.2 0.4 0.6 0.8 1 1.2 1.4 20152016201720182019前三季度 研發支出(億元,左軸) 研發支出/營業收入(%,右軸) 0% 10% 20% 30% 2015201620172018 2019前三季度 能科股份 用友網絡 東軟集團 機器人 克來機電 賽摩電氣 10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
31、應用等先進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在美國、德國的影響下,包括日本、英國、法國、韓國、印度等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紛 紛制定智能制造政策,推動智能制造的深度發展。 表表 3:各國智能制造政策,均提出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各國智能制造政策,均提出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政策政策 國家國家 時間時間 政策目標政策目標 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 美國 2012年 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 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 工業工業 4.0計劃計劃 德國 2013年 建立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由分布
32、式、組合式的工業制造單元模塊,通過組件多組合、 智能化的工業制造系統應對以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新機器人戰略計劃新機器人戰略計劃 日本 2015年 將機器人與 IT 技術、大數據、網絡、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以機器人技術創新帶動制造業結構變革,繼續 保持日本機器人大國的領先地位,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增長 工業工業 2050戰略戰略 英國 2013年 傳統制造向“服務-再制造”轉型,通過應用智能化技術和專業知識,使機器人參與研究,更重要的是有仿 真的環境,可以更好地處理大規模數據應用,達到重振英國制造業的目標 新增長動力規劃新增長動力規劃 韓國 2009年 確定三大領域 17 各產業為發展重點
33、推進數字化工業設計和制造業數字化協作建設,加強對智能制造基礎開 發的正在支持。 印度制造計劃印度制造計劃 印度 2014年 以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和智慧城市為經濟改革戰略的三根支柱,通過智能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印度打造 成新的 “全球制造中心” 新工業法國新工業法國 法國 2013年 通過“一個核心,九個支點” 實現工業生產向數字制造、智能制造轉型,以生產工具的轉型升級帶動商業 模式變革,為“未來工業”提供支撐 中國制造中國制造2025 中國 2015年 加快推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強化工業基礎能力,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 標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安信證券研究中
34、心 獲政策大力支持獲政策大力支持,市場空間廣闊,市場空間廣闊。繼德國“工業 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后,我國 在 4G 商用次年(2015 年)提出了“中國制造 2025”計劃,旨在加快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指 導,其中提出了創新、綠色和智能的主要思想,是中國版的“工業 4.0” 。2016 年,工信部、 財政部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 年) ,要求 2020 年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 實現數字化轉型,2025 年智能制造至成年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中 國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 確定了兩大時間點和十個重要任務。我國的一系列產業政策和 措施紛紛落地,大力推動
35、了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高速發展,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11 公司深度分析/能科股份 表表 4:國家智能制造相關產業政策:國家智能制造相關產業政策 時間時間 發文單位發文單位 文件名稱文件名稱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15 年年 5 月月 國務院 中國制造 2025 到 2020 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 30%,產品 生產周期縮短 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 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 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2015 年年 7 月月 國務院 關于積極推進“互聯 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36、以智能工廠為發展方向,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加快推動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工業機器 人、增材制造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推進生產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和基礎 數據共享。 2016 年年 5 月月 國務院 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 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 見 到 2025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融合“雙創”體系基本完備,融合發展新 模式廣泛普及,新型制造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 2016 年年 8 月月 質檢總局、 國家標準 委、 工信部 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 質量提升規劃 到 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 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 90%以上,裝備制造業標準整體大幅 提升,質量品牌建設機制基本形成。 2016 年年 9 月月 工信部 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 南(2016-2020) “十三五”器件通過數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試點示范,推動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 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 2016 年年 9 月月 工信部、 財 政部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2016-2020 年) 到 2020年,智能制造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