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2014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綜述報告(1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自然資源部:2014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綜述報告(17頁).pdf(1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2 - 2014 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綜述 2014 年,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干部職工緊緊圍繞改革發展大局, 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取得新發展。測繪服務總值保持穩定增長, 測繪資質單位數和從業人員數持續增加,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一、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一)從(一)從國家層面看國家層面看,2014 年,國家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實施創新驅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
2、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對加快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之后,國家又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 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與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二)從)從國家國家局局層面層面看看,2014 年,國家局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狠抓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的貫徹落實,注重頂層設計,突出問題導向,- 3 - 強化創新驅動,積極推進
3、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各項改革發展工作。聯合發展改革委出臺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提出產業發展總體要求、重點領域,明確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修訂并印發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和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將傾斜航攝、地面移動測量、地理信息軟件開發、地理信息監理等新型服務業態納入測繪資質管理;出臺關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 。指導籌建了我國首支支持地理信息企業發展的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權投資基金,以支持企業發展。 (三)從地方(三)從地方政府政府層面看層面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測繪地理信息管理體制不斷完善, 重慶市測繪地理信息局正式掛牌并增設地理國情監測處,湖南省國土資
4、源廳(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已有基礎測繪處、測繪行業管理處的基礎上新增地理信息處,河南、河北、江西、云南等地管理體制建設也取得新進展。地方政府積極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截至 2014 年末,已有 17 個?。▍^)政府出臺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黑龍江、湖北、山東等 13 個省區已經建成或正在啟動地理信息產業園(基地)建設。天津、河北、安徽、湖南、廣西、甘肅、山西等地正在籌建地理信息產業園區或北斗產業園。 二、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成效顯著 (一)測繪服務總值(一)測繪服務總值穩定穩定增長,增長,總量逼近總量逼近 700 億元億元 - 4 - 2014 年測繪地理
5、信息行業完成的服務總值持續增長,達到696.02 億元,比上年增加 79.13 億元,同比增長 12.8%;其中測繪資質單位完成服務總值 679.91 億元,同比增長 12.1%。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不動產統一登記、地下空間測繪等一系列國家重大項目和工作的啟動;國產系列遙感衛星發射應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產業化進程的加快; 測繪地理信息社會化應用力度的加大以及測繪地理信息轉型升級, 新型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需求不斷增加,都是推動服務總值的持續增長的有利因素。 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統計數據范圍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單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及其所屬單位,全
6、國所有測繪資質單位。 487.36 541.22 616.89 696.02 477.34 530.23 606.46 679.91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1201220132014億元 圖圖1 2011-2014年完成服務總值情況年完成服務總值情況 行業 資質單位 - 5 - (二)從業人員(二)從業人員數量數量持續持續增加,增加,總數接近總數接近 35 萬人萬人 2014 年末, 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從業人員 34.91 萬人, 比上年末凈增加 1.72 萬人,同比增長 5.2%;其中測繪資質單位從業人員達到 34.55 萬人, 比上年末凈增加 1.69 萬人,
7、 同比增長 5.1%。測繪資質單位從業人員數占全行業的 99.0%。資質單位是吸納就業的主要力量,測繪資質單位中事業單位年末從業人員 11.40 萬人、企業 23.15 萬人,占資質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比重分別為33.0%、67.0%,企業所占比重上升 0.7 個百分點。 (三)(三)深化改革效果顯現深化改革效果顯現,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逐步逐步提高提高 2014 年,國家局著力推進新型基礎測繪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地方多省區分別在深化地理信息交29.45 30.85 33.19 34.91 29.06 30.49 32.86 34.55 2024283236201120
8、1220132014萬人 圖圖2 2011-2014年末從業人員數量情況年末從業人員數量情況 行業 資質單位 - 6 - 換共享、推進民用遙感衛星統籌利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加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 加強測繪成果管理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加速,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2014 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勞動生產率(人均測繪服務總值)為 21.23 萬元,同比增加 1.97 萬元,增長 10.2%,增速提高了 2.9 個百分點;其中測繪資質單位勞動生產率為 20.97 萬元, 同比增加 1.26 萬元, 增長 6.4%, 增速提高了 1.2 個百分點。 三、測繪地理信息
9、行業發展呈現的特點 (一)(一)仍保持較快發展仍保持較快發展,增速,增速有所回落有所回落 17.25 17.95 19.26 21.23 17.5 18.73 19.71 20.97 048121620242011201220132014萬元/人 圖圖3 2011-2014年年人均測繪服務總值人均測繪服務總值數量情況數量情況 行業 資質單位 - 7 - 2014 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整體發展仍保持穩定增長,但與上年相比,測繪服務總值和從業人員數量增速有所放緩。測繪服務總值增速回落 1.2 個百分點,其中測繪資質單位完成服務總值增速回落2.3個百分點; 從業人員數量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其中測
10、繪資質單位從業人員數量增速回落 2.7 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受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影響,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整體發展平穩趨緩。 (二二)測繪資質單位數量不斷增加)測繪資質單位數量不斷增加,結構進一步優化,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4 年末,全國測繪資質單位總數達到 1451314510 家,比11657 11595 12512 13261 14040 14510 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12500130001350014000145001500020092010201120122
11、0132014家 圖圖4 2009-2014年末測繪資質單位數量情況年末測繪資質單位數量情況 - 8 - 上年末增加 473470 家。其中甲級單位 822821 家,比上年末增加3837 家;乙級單位 25422540 家,比上年末增加 182180 家;丙級單位 4959 家,比上年末增加 294 家;丁級單位 6190 家,比上年末減少 41 家。丁級單位近年來首次出現減少,主要由于 2014年全國開展了新一輪的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工作, 部分單位因不符合規定被依法注銷測繪資質,其中大部分為丁級單位。甲、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占資質單位總數的比重分別為 5.7%、17.5%、34.2%、4
12、2.7%,甲乙級資質單位總數的比重同比有所增長,增長 0.8 個百分點,實力較強的資質單位比重逐漸增加,結構進一步優化。 - 9 - (三三)甲級資質單位)甲級資質單位持續持續穩居市場主體地位穩居市場主體地位 2014 年末,甲級測繪資質單位共有 822821 家,僅占資質單位總數的 5.7%,但完成的服務總值卻達到了 360.98 億元,占全部資質單位服務總值的比重高達 53.1%,比重進一步提高,提高了 2.1 個百分點。甲級單位憑借其在人員素質、技術力量、產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 依舊牢牢占據著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的主體地位。同時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龍頭企業均為甲級單位,其中 26家單位的服務總
13、值在 2 億元以上(見表 2) ,比上年增加 2 家,合計完成服務總值 91.29 億元,占甲級單位完成服務總值的577 613 691 745 784 821 1803 1899 2072 2193 2360 2540 3757 3772 4037 4346 4665 4959 5520 5311 5712 5977 6231 6190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家 圖圖5 2009-2014年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數量情況年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數量情況 甲級 乙級 丙級 丁級 - 10 - 25.3%,占全部資質單位
14、服務總值的 13.4%。 表表 1 2014 年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年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經濟運行經濟運行情況情況比較比較 資質等級 單位數 測繪服務總值 年末從業人員 數量 (家) 所占比重 (%) 數量 (億元) 所占比重 (%) 數量 (人) 所占比重 (%) 甲級 822821 5.7% 360.98 53.1% 108884 31.5% 乙級 25422540 17.5% 170.98 25.1% 106974 31.0% 丙級 4959 34.2% 96.73 14.2% 77440 22.4% 丁級 6190 42.7% 51.21 7.5% 52213 15.1% 表表 2 201
15、4 年完成測繪服務總值年完成測繪服務總值在在 2 億元以上億元以上的資質單位的資質單位 序號序號 單位名稱單位名稱 完成測繪服務總值完成測繪服務總值(萬元)(萬元) 1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13867.0 2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91350.5 3 中國地圖出版社 48103.5 4 廈門億力吉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2726.0 5 武漢市測繪研究院 42658.3 6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902.0 7 天津市測繪院 34706.1 8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33866.4 9 福州市勘測院 32076.0 10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31297.4 11 南京市測繪勘
16、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9800.0 - 11 - 12 大連九成測繪信息有限公司 28095.8 13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8000.0 14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27907.0 15 西安煤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27755.6 16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青島市基礎地理信息與遙感中心) 27193.4 17 深圳市凱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883.9 18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責任公司 25338.8 19 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25300.0 20 廣東省國土資源測繪院 25125.2 21 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23622.9 22 長江空間信息技術工
17、程有限公司(武漢) 23000.0 23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2500.0 24 上海市測繪院 21796.4 25 北京東方道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1044.8 26 山東正元數字城市建設有限公司 21000.0 (四四)企業是測繪資質單位的主要力量)企業是測繪資質單位的主要力量, 民營企業發展較快, 民營企業發展較快 從 單 位 性 質 來 看 , 2014 年 末 測 繪 資 質 單 位 中 企 業1036710366 家,占資質單位總數的 71.4%,比上年提高 1.8 個百分點;企業年末從業人員 231465 人,占資質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 67.0%,比上年提高 0.
18、7 個百分點;企業完成服務總值 437.79億元,占資質單位服務總值的 64.4%,人均服務總值達到 20.29萬元,企業在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4 年末,資質單位中的民營企業共 70427041 家,比上年增加 662661 家,占資質單位總數的 48.5%,比上年提高 3.1 個百分點;完成服務總值 208.46 億元,比上年增加 38.15 億元,占所有資質單位完成服務總值的 30.7%,比上年提高 2.6 個百分點;人均服務總值為 17.64 萬元,比上年增加 1.43 萬元。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民營企業發展較快,但總體發展水平仍較低,其主要原- 12 - 因
19、是民營企業大多集中在丙丁級資質單位, 民營企業想取得較高水平的發展,除了自身不斷增強實力外,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五)主營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的資質單位)主營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的資質單位是是行業發展的中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堅力量 2014 年,主營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的資質單位共 8268 家,占資質單位總數的 57.0%; 完成服務總值 454.85億元, 增長 15.9%,占全行業完成服務總值的 65.4%,比上年提高 1.8 個百分點;人均服務總值達到 24.18 萬元。主營業務為測繪地理信息的資質單位最能代表行業的發展情況, 是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各項改革發展工作積極推進和 國務院辦
20、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的最直接受益對象。 (六六)測繪資質單位區域)測繪資質單位區域間發展不平衡間發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依然存在 從人均測繪服務總值來看(見圖 7) ,2014 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97 萬元的省份共有 9 個, 其中東部地區 6 個、 中部 1 個、西部 2 個。從年末資質單位數量來看(見圖 8) ,2014 年末超過600 家的省份共有 8 個, 分別為四川、 河南、 山東、 河北、 江蘇、云南、湖北、廣東,其中東部 4 個、中部 2 個、西部 2 個。從年末從業人員數量來看(見圖 9) ,2014 年末大于 16000 人的省份共有 7 個,分別為四
21、川、北京、河南、湖北、山東、廣東、河北,其中東部 4 個、 中部 2 個、 西部 1 個。 雖然從人均測繪服務總值、 主營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的資質單位包括完全從事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的測繪資質單位和從事多種業務但以測繪地理信息業務為主的測繪資質單位。 區域劃分具體見圖 6,東部地區指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十一?。ㄊ校?;中部地區指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八??;西部地區指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十二個?。▍^、市) ;下同。 - 13 - 年末資質單位數量和年末從業人員數量的比較可以看出,
22、東部地區整體發展均優于中西部地區, 但從服務總值和人均服務總值增速來看,中部地區增速最快,分別增長 15.8%和 10%。 圖圖 6 區域劃分情況區域劃分情況 - 14 - 9.92 12.80 13.29 13.49 13.68 13.79 14.04 15.32 15.68 16.34 16.57 16.60 16.61 17.33 17.82 17.87 18.46 18.72 19.32 19.32 19.70 20.29 23.38 24.29 24.36 26.20 27.51 29.20 29.74 35.96 37.93 481216202428323640西藏 山西 甘肅 云
23、南 河南 江西 廣西 黑龍江 內蒙古 安徽 河北 海南 貴州 吉林 遼寧 新疆 山東 青海 陜西 寧夏 湖南 江蘇 重慶 浙江 四川 廣東 福建 湖北 天津 上海 北京 萬元 圖圖7 2014年各省測繪資質單位人均測繪服務總值情況年各省測繪資質單位人均測繪服務總值情況 - 15 - 33 99 106 117 164 169 173 287 330 385 431 438 441 465 493 501 517 539 546 558 563 590 598 622 641 709 742 748 774 849 882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西藏 寧
24、夏 青海 天津 海南 上海 重慶 北京 甘肅 新疆 貴州 陜西 福建 吉林 安徽 江西 山西 廣西 浙江 湖南 黑龍江 遼寧 內蒙古 廣東 湖北 云南 江蘇 河北 山東 河南 四川 家 圖圖8 2014年年末末各省測繪各省測繪資質單位數量資質單位數量情況情況 - 16 - 578 1943 2795 2815 6148 6181 6448 6655 7136 7428 7973 8514 8675 9896 10166 10401 10917 11038 11549 13476 13710 13962 14587 15054 16583 16982 17311 18941 19360 2407
25、4 24215 070001400021000西藏 寧夏 海南 青海 天津 重慶 新疆 上海 甘肅 貴州 吉林 福建 江西 安徽 廣西 黑龍江 內蒙古 山西 湖南 陜西 遼寧 云南 浙江 江蘇 河北 廣東 山東 湖北 河南 北京 四川 人 圖圖9 2014年末各省資質單位年末各省資質單位從業人員數量從業人員數量情況情況 - 17 - 四、促進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的建議 根據以上對 2014 年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總體情況和特點的分析,就促進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一)大力大力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認真落實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 ,加大簡政放權
26、、放管結合改革力度,逐步完善市縣級管理機構的行政職能,放權給市場、基層、社會組織和事業單位。積極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互聯網地圖安全監管能力,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創新工作方式,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做好測繪地理信息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和結果應用,提高測繪資質單位業務能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充分利用企業單位對市場更敏感、 競爭意識更強烈、 管理更靈活等特點, 鼓勵其引進、消化和吸收現代測繪技術、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率先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轉型升級。 (二)(二)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 面對全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增速放緩的局面,只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
27、的增長點,才能增強產業發展的后勁。國家把地理信息產業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要緊抓機遇,采取各種措施,推動產業發展。要貫徹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 年) ,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積極爭取各部門和各級政府對產業發展更多更大的關心支持, 把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 18 - 政策落到實處,大力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協調快速發展。穩定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充分發揮技術帶頭人和注冊測繪師的作用。 分析發展形勢, 研究發展戰略, 謀劃行業發展,積極爭取有關重大項目進國家、地方規劃。 (三)(三)積極積極促進融合發展促進融合發展 樹立“大測繪”觀,以更加開放、務實、包容的理念,充分利用系統上下、行業內外、政府市場、軍隊地方、國內國際等方面的資源,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聚力發展、借力發展、抱團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鼓勵產業單位參與大數據、物聯網、智能交通、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新型服務業態的融合發展, 引導其進一步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和創新思維、融合思維,深入研究行業政策、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 抓住有利時機, 推動跨產品類別、 跨業務范圍、跨行業領域的融合,推動地理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揮好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