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特斯拉專題系列報告(一):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車市格局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20200209[3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特斯拉專題系列報告(一):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車市格局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20200209[33頁].pdf(3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伐謀伐謀-中小盤主題中小盤主題 1 / 33 2020 年 02 月 09 日 中小盤主題-休閑零食系列深度 (三) :休閑零食第一大品類,烘焙 行業跑馬圈地正當時-2020.1.9 中小盤主題-VR 專題系列深度 (一) :華為入局重塑生態,VR 產業 二次騰飛-2019.12.23 中小盤主題-休閑零食系列深度 (二) :海外借鑒,國內亟待龍頭崛 起-2019.12.13 特斯拉專題系列報告(一) :特斯拉專題系列報告(一) : 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車市格局,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車市格局,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 中小盤主題中小盤主題 任浪(分析師)任浪(分析師) 徐慧雄(分析師)
2、徐慧雄(分析師) 劉強(分析師)劉強(分析師) 證書編號:S0790519100001 證書編號:S0790519110003 證書編號:S079052001001 國產特斯拉價格仍有較大下降空間國產特斯拉價格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單位產能資本開支比美國工廠低 65%,預計當上海工廠 產能爬坡完成后,單位產能資本開支的下降可使特斯拉單車成本下降 5.2%。根 據特斯拉的人工成本占比數據, 結合上海薪酬水平, 我們測算出中國工資水平的 下降可使特斯拉上海工廠成本下降 6%。結合單位產能資本開支的下降、人力成 本下降等因素, 假設特斯拉中國工廠保持與美國工廠相同毛利率, 那么在中性
3、預 測下(假設三電系統成本下降 10%,非三電零部件下降 20%) ,國產 Model 3 售 價可降至 20.99 萬元(不含補貼) ,較目前的 29.99 萬元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格局特斯拉有望重塑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格局 隨著 Model 3 和 Model Y 未來產能爬坡逐步完成,成本、價格進一步下降,我們 測算, 兩者在國內具有百萬量級的潛在市場。 特斯拉國產對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影 響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國產特斯拉降價后,以 BBA 為主的豪華品牌將最先受 到沖擊,若特斯拉 Model 3 進一步降價(如低于 25 萬元) ,由于性能優勢與出色 的經濟性,很
4、可能會沖擊到 20 萬以內的經濟型轎車。另一方面,特斯拉國產, 對自主新能源汽車企業形成極大的示范效應與競爭效應, 將因此推動自主新能源 車企進一步加快產品的升級迭代步伐。我們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形成 “外資先發領先,自主加速趕超”的局面,核心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 先企業沒有相當長時間的積累, 后發企業追趕難度低; 中國有著極豐富的工程師 資源,可以進一步提升追趕速度;中國完整、自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也為 自主品牌車企的成長提供了極肥沃的土壤。 產業鏈迎來歷史性機遇,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產業鏈迎來歷史性機遇,看好從零到一的機會 特斯拉的國產給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包括從
5、01(如自動駕駛等)、1 N(如三電系統等)、 NN+1(以傳統汽車零部件行業為主, 如內外飾件、 各類結 構件等)。本篇報告我們聚焦于從 01 的機會,重點推薦智能駕駛和碳化硅功率 器件這兩個細分行業。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的迭代非常迅速,目前搭載特斯拉 Autopilot 3.0 硬件的車型,在不久的未來可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在特斯拉的引 領下,未來輔助(自動)駕駛行業有望迎來高速成長期。特斯拉 Model 3 首次將碳 化硅功率器件用于電動車, 碳化硅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傳導和開關損耗, 提升系 統效率, 從而可以提升整車續航里程。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擴張以及碳化 硅滲透率的提升,碳化硅
6、行業有望迎來高速擴張期,根據 Yole 的測算,到 2024 年 SiC 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接近 20 億美元,2018-2024 年復合增速達 29%。 受益標的:德賽西威、四維圖新、受益標的:德賽西威、四維圖新、中科創達、中科創達、斯達半導斯達半導、揚杰科技等、揚杰科技等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幅度過大。 相關研究報告相關研究報告 中小盤研究團隊中小盤研究團隊 開 源 證 券 開 源 證 券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中 小 盤 主 題 中 小 盤 主 題 中 小 盤 研 究 中 小 盤 研 究 中小盤主題中小盤主題 2 /
7、33 目目 錄錄 1、 特斯拉國產:新起點,新機遇 . 5 1.1、 國內政策環境更加友好 . 5 1.1.1、 動力電池規范條件廢止,國產特斯拉可享雙重優惠 . 5 1.1.2、 補貼退出在即,有競爭力車企將勝出. 5 1.2、 國產后單車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 7 1.2.1、 資本開支下降可帶動特斯拉成本下降 5.2% . 7 1.2.2、 人工成本降低將帶來生產成本下降 6% . 7 1.2.3、 國產特斯拉價格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9 2、 特斯拉國產:重塑中國汽車競爭格局 . 10 2.1、 百萬輛級市場待挖掘 . 10 2.1.1、 Model 3 在美國 5 年期持有成本比肩凱美瑞
8、 . 11 2.1.2、 Model3/Y 在中國潛在需求或達百萬輛 . 12 2.2、 特斯拉有望改變中國乘用車行業競爭格局 . 13 2.2.1、 沖擊傳統乘用車價格體系 . 14 2.2.2、 推動自主新能源汽車加速升級迭代. 14 2.3、 特斯拉驅動汽車供應商重構 . 20 2.3.1、 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迎來新機遇. 20 2.3.2、 新產品,新體系 . 21 3、 看好特斯拉帶來的從零到一的機遇 . 22 3.1、 智能駕駛:拐點即將到來 . 22 3.1.1、 特斯拉領跑自動駕駛行業 . 22 3.1.2、 自主品牌車企有望持續跟進 . 23 3.1.3、 ADAS、高精度
9、地圖將迎來高增長 . 24 3.2、 碳化硅功率器件:破土而出 . 26 4、 受益標的 . 28 4.1、 德賽西威:L3 級智能駕駛產品將于 2020 年量產 . 28 4.2、 四維圖新:五位一體業務布局構建“智能汽車大腦” . 29 4.3、 中科創達:智能汽車高增長,5G 落地迎來新契機 . 29 4.4、 斯達半導:國內 IGBT 模塊領域領跑者 . 30 4.5、 揚杰科技:戰略布局碳化硅產品 . 30 5、 風險提示 . 31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 2016-2019H1 低端產品在純電動乘用車總銷量中占比逐步下降 . 6 圖 2: 特斯拉折舊&攤銷在總成本中占比約 10
10、% . 7 圖 3: 特斯拉上海工廠單位產能資本開支比美國低 65% . 7 圖 4: 特斯拉美國工廠成本構成估算 . 9 圖 5: 特斯拉 Model 3 物料成本拆分估算 . 9 圖 6: 73.8 萬輛特斯拉搭載了 Autopilot 2/3 硬件系統 . 10 圖 7: 特斯拉自動駕駛行使里程加速增長 . 10 圖 8: 美國特斯拉 Model 3 銷量超過其競品 . 11 中小盤主題中小盤主題 3 / 33 圖 9: 62%特斯拉 Model 3 以舊換新車主來自非高級車 . 11 圖 10: 特斯拉 Model Y 已開啟預售 . 13 圖 11: 28-42 萬價格區間乘用車(中
11、國)銷量約 150 萬輛 . 13 圖 12: 17-28 萬價格區間乘用車(中國)銷量約 380 萬輛 . 13 圖 13: 北京奔馳毛利率遠高于戴姆勒全球綜合毛利率. 14 圖 14: 2012 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廠商 . 15 圖 15: 2018 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前五廠商 . 15 圖 16: 2013-2019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 . 16 圖 17: 蔚來、小鵬、威馬新能源汽車銷(交付)量 . 16 圖 18: 比亞迪漢 EV 風阻系數僅有 0.233 . 17 圖 19: 比亞迪漢 EV 外觀 . 17 圖 20: 比亞迪“刀片電池” (單體電池)設計圖 . 17 圖
12、21: “刀片電池”電池模組排布方式示意圖 A . 18 圖 22: “刀片電池”電池模組排布方式示意圖 B . 18 圖 23: 蔚來 EC6 外觀 . 18 圖 24: 小鵬 P7 外觀 . 19 圖 25: 2018 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分布 . 20 圖 26: 2018 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排名. 20 圖 27: 中國乘用車市場進入存量時代 . 21 圖 28: 自主汽車零部件企業市場份額遠低于外(合)資 . 21 圖 29: 特斯拉 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 搭載了兩顆特斯拉自研芯片 . 22 圖 30: 特斯拉 12 個超聲波雷達的監控
13、范圍 . 23 圖 31: 特斯拉 8 個攝像頭和 1 個前置雷達的探測范圍. 23 圖 32: 自動(輔助)駕駛領域主要傳感器全球市場規模加速擴張(億元) . 25 圖 33: 高精度地圖在 L3 級自動駕駛中不可或缺 . 26 圖 34: 全球碳化硅行業發展時間線 . 27 圖 35: 預計 2018-2024 年全球 SiC 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 29% . 28 表 1: 特斯拉 Model 3 上工信部推薦目錄 . 5 表 2: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逐年退坡 . 6 表 3: 歷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車型 . 7 表 4: 特斯拉公司人均薪酬約 9.3 萬美元/年 . 8 表
14、5: 2018 年特斯拉員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約為 22.9% . 8 表 6: 海馬汽車成本結構 . 9 表 7: 國產特斯拉 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或仍有 20%以上降價空間 . 9 表 8: 特斯拉自動駕駛芯片持續升級迭代 . 10 表 9: 特斯拉百英里能耗水平在純電動車行業領先 . 11 表 10: 特斯拉 Model 3 持有成本(5 年 7.5 萬英里)比肩凱美瑞 LE . 12 表 11: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經濟性領先奧迪 A4L 2019 款 40TFSI 進取型 . 12 表 12: 中國乘用車(尤其是中高端車)價格顯著高于美國市場 . 14 表 13
15、: 智能手機、傳統燃油車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核心廠商對比 . 15 表 14: 主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概況 . 16 表 15: 蔚來 EC6 與特斯拉 Model Y 主要參數對比 . 19 表 16: 小鵬 P7 核心參數亮眼 . 20 表 17: 特斯拉給部分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 21 中小盤主題中小盤主題 4 / 33 表 18: 特斯拉(潛在)供應商迎來發展良機 . 21 表 19: 特斯拉硬件持續升級 . 23 表 20: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硬件配置 . 23 表 21: 我國自動駕駛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 24 表 22: 不同自動駕駛傳感器性能差異顯著 . 24 表 23: 不同級別自動(輔助)駕駛對地圖的需求不同. 26 表 24: 碳化硅特性顯著優于其他半導體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