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神奇生物在哪里-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022)(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綠色和平:神奇生物在哪里-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022)(36頁).pdf(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 內容撰寫周薇 陳書凌 李小溪內容支持最世界負責任的旅行特別致謝在此,特別鳴謝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保護地研究團隊、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對本指南的大力支持。感謝愛棲自然,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窮游網及最世界旅行,科普博主李昂(ID:李昂杜父魚)、瘦駝(ID:瘦駝),上海野鳥會小梟,科普作家花蝕等機構和專家在專業內容方面給予的寶貴建議。發布時間:2022年6月聲明本指南提供了有限的基礎性知識和建議,供大家在長島的十個有居民島(南五島、北五島)開展娛樂性觀察活動時參考。如希望開展更加專業的觀察活動,例如深入觀測斑海豹等動植物或探訪無居民島等,建議與
2、專業人士同行,并事先向相關部門報備,提前閱讀更加充分的背景資料。本指南由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北京辦公室(以下簡稱“綠色和平”)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共同發布。本項目已備案。本指南為基于有限時間內公開可得信息研究和專家咨詢意見匯整產出的成果。除標明引用的內容以外,綠色和平對本指南的文字、數據、圖表依法享有著作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如需引用本指南中的數據及圖表,請注明出處。由于信息獲取渠道的局限性,綠色和平、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不對指南中所含涉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作任何擔保。本指南資料收集時間為2022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05 月 30 日,研究期間之外,各信息平臺上公開的環境
3、信息如有被更改或增加的信息不被包括在本指南中。如本指南中相關環境信息存在與真實信息不符的情況,歡迎與我們溝通聯系:greenpeace.org。本指南僅作環保公益和信息分享目的使用,不作為公眾及任何第三方的投資或決策的參考,綠色和平、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亦不承擔因此而引發的相關責任。綠色和平致力于以實際行動推進積極改變,保護地球環境并為創造綠色及和平的未來提出解決方案。綠色和平具有政治獨立性,不介入關于領土爭端議題的討論。綠色和平發布的示意圖均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不代表綠色和平的政治立場。內容校對張安琪 宋筱 林柏岸設計排版劉幾凡/共生領域 Harry Zhang 賈森迪 3目錄神奇生
4、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為什么是長島? . 1長島代表性生態系統 . 2長島標志性動物海洋動物 . 3長島標志性動物陸地動物 . 8長島常見植物陸生植物 . 11長島常見植物海洋植物 . 13長島不可錯過的特色景觀 . 16長島自然觀察建議 . 20做負責任的旅行者 . 25海洋類國家公園,就是海洋公園? . 29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 為什么是長島?被大自然眷顧的海島長島, 又名長山列島, 隸屬于山東省煙臺市, 位于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 黃渤海交匯處。 長島包括151個海島, 呈南北縱列于渤海海峽, 記錄有海陸空生物3500多種, 珍稀瀕危物種集聚程度高。根據已有的科考
5、資料, 長島有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溫帶海洋-淺海濕地-島陸生態系統, 是黃渤海生態系統最為多樣和完整的區域之一, 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 過去幾十年, 長島先后建立了多個不同類型和級別的保護地。 目前, 長島正在積極創建國家公園。長島保存著國際罕見的海島黃土和黃渤海分界砂洲等地質遺跡, 紛繁豐富的各類地質地貌景觀在國內實屬罕見, 還有北方海域最早的媽祖廟和原始社會村落遺址, 具有極高的科研、 歷史和文化價值, 是生態觀察和探險觀光的理想之地。 2長島代表性生態系統島陸生態系統長島的島陸生物群落和環境與陸地生態系統的相似, 覆蓋有良好的植被, 并棲息著一定數量的陸生動物, 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與島陸環境共
6、同構成相對完整的島陸生態系統。淺海濕地生態系統長島淺海濕地生態系統位于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帶, 受潮汐影響, 環境梯度明顯。 這里包括沿岸潮間帶、沙灘、 基巖、 海藻場和海草床等多種生態環境類型。海洋生態系統長島海洋生態系統是典型的溫帶海洋生態系統, 主要由橫穿渤海海峽的多條水道和海島周邊海域所組成的棲息地, 及生活其中的各種海洋生物共同構成。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3 長島標志性動物 海洋動物 4長島海域是黃渤海海洋動物的集中分布區, 海洋動物群落豐富, 物種多樣性水平極高, 根據長島科考報告記載, 長島共有海洋動物911種, 可謂黃渤海海洋生物的
7、 “聚寶盆” 。1.西太平洋斑海豹 (Phoca largha) 西太平洋斑海豹, 隸屬于哺乳綱、 食肉目、 海豹科、 斑海豹屬, 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海域。 斑海豹在中國的分布范圍集中在渤海和黃海, 其中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世界上最南端的斑海豹繁殖區。斑海豹身體呈紡錘型, 四肢短小, 五趾間有十分發達的蹼。 其周身生有細密短毛, 毛皮富有光澤, 腹部呈乳白色, 背部多呈灰黑色,并有不規則的棕灰色或棕黑色斑點。 新生斑海豹則身披白色絨毛, 出生15天左右, 會開始褪胎毛, 并在5-10天內完全褪盡。斑海豹生活在溫帶、 寒溫帶海洋中, 除產崽、 休息和換毛季節需
8、到冰上、 沙灘或巖礁上之外, 其余時間多在海中游泳、 取食或嬉戲。通常每年11月, 斑海豹穿越渤海海峽, 陸續進入渤海遼東灣結冰區臥冰產崽, 每胎只產一崽; 產崽后, 雌雄斑海豹會組成小家庭, 共同哺育幼崽, 待一個月左右的哺乳期結束后, 幼崽有了獨立生活能力, 小家庭就會解散。 次年5月, 斑海豹游出渤海, 向東遷徙。 長島海域是它們關鍵的洄游通道和索餌場, 斑海豹在長島停留的時間通常為每年3月至5月。 長島設有廟島群島海豹省級自然保護區。2.東亞江豚 (Neophocaena sunameri)東亞江豚, 隸屬于鯨目、 鼠海豚科、 江豚屬,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海洋哺乳動物學會2011
9、年發布的名錄將江豚分為兩種: 印度-太平洋江豚 (易危) 和窄脊江豚 (瀕危) 。 窄脊江豚又有兩個亞種長江江豚 (極危) 和東亞江豚。東亞江豚頭部較短, 近似圓形, 額部稍微向前凸出, 吻部短而闊, 上下頜幾乎一樣長, 牙齒短小, 沒有背鰭。東亞江豚身體總體呈灰白色, 背面和側面呈藍色, 腹部較蒼白, 有一些形狀不規則的灰色斑。東亞江豚主要生活在黃渤海海域近海岸線的淺水區, 長島當地人稱它們為 “江豬” 。 每年, 約有2000頭東亞江豚追逐洄游魚群穿越長島海域進行遷徙, 它們出現的高峰時段為4月、9月和10月。長島標志性動物 海洋動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5 3.虎鯨 (Orc
10、inus orca)虎鯨, 隸屬于鯨目、 海豚科、 虎鯨屬, 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虎鯨是海豚科成員里體型最大的一種, 頭部呈圓錐狀, 沒有突出的嘴喙, 身體體色主要由黑與白兩種對比分明的色彩組成, 位于腹面的白色區域自下顎往后延伸至尾部處, 在全黑的胸鰭之間變得狹窄, 尾鰭腹面亦為白色。 背部與體側皆為黑色?;ⅥL是高度社會化的群居動物,擁有發達的大腦和以家庭為單位的復雜的群體結構, 鯨群往往由經驗豐富的年長雌鯨領導。 虎鯨在黃海北部海域出現較多, 在渤海海峽也有出現。 虎鯨除食大型魚類外, 常常成群地追逐海豹、 海豚等海獸, 甚至襲擊大型的須鯨類。它們會追逐餌料魚類、 江豚、 海豹等動物
11、進行遷徙, 因此偶爾也出現在長島海域。4.莫氏海馬 (Hippocampus mohnikei)莫氏海馬又叫日本海馬, 隸屬于輻鰭魚綱、 海龍目、 海龍科、 海馬屬,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莫氏海馬體形很小, 側扁, 腹部突出, 軀干呈七棱形, 尾部呈四棱形而卷曲。 其吻部呈管狀, 很短, 鼻孔很小, 每側兩個, 無齒。 全身無鱗, 呈暗褐色, 頭上吻部及體側有斑紋。莫氏海馬是一種小型魚類, 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較高, 喜棲息于水質較好的海域, 常見于沿海及內灣的海藻場和海草床中。 它們時而以尾部纏在海藻或海草上, 時而緩慢直立游動。 65.松江鱸 (Trachider
12、mus fasciatus) 俗稱 “花鼓魚” 或 “花花娘子” 的松江鱸, 隸屬于輻鰭魚綱、 鲉形目、 杜父魚科、 松江鱸屬, 廣泛分布在中國、 日本九州及朝鮮半島等地。 它們喜歡生活在清潔、 有微流的水體中, 白天潛伏在水底, 夜間活動, 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松江鱸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魚, 體型延長, 頭大、 寬而平扁, 軀干近圓筒形, 向后逐漸細小, 胸鰭寬大, 背鰭連續, 背側呈褐色, 腹部為白色。 繁殖季節時, 成魚鰓蓋膜上各有兩條橘紅色斜帶, 酷似兩片鰓葉, 因此得名 “四鰓鱸” 。松江鱸是典型的降海洄游性魚類, 其產卵場在河口附近的海域, 親魚會洄游到近海海域產下魚卵, 幼魚則到
13、江河中成長。 長島是很多洄游性魚類進入渤海產卵或游離渤海南下的必經之路。 過去幾十年里, 由于過度捕撈、 水域污染、 在洄游路線上攔河筑壩等因素, 松江鱸種群在中國的分布區曾急劇縮小。6.許氏平鲉 (Sebastes schlegelii)許氏平鲉, 就是人們在魚市上經常見到的“黑魚” , 也是主要的垂釣魚種, 隸屬于輻鰭魚綱、 鲉形目、 鲉科、 平鲉屬, 分布于中國黃海和東海、 朝鮮半島、 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南部。許氏平鲉身體延長, 頭大側扁, 眼大而突出,口大且斜裂。 上下頜和鰓蓋骨無鱗。 鰭棘發達,背鰭連續, 始于鰓孔上方, 臀鰭則位于背鰭鰭條下方, 腹鰭始于胸鰭基底下方, 尾鰭后緣圓凸。
14、 身體背部為灰褐色, 腹面偏灰白色, 各鰭則呈灰黑色。 胸鰭、 尾鰭及背鰭鰭條部常有小黑斑。 許氏平鲉的背鰭、 臀鰭、 鰓蓋上均有尖利的棘刺, 會刺傷人, 被刺的創口會紅腫、 劇痛。許氏平鲉是近岸兇猛的肉食性底層魚類, 底棲生活于水質清澈的巖礁區和泥沙底質水域, 它們沒有遠距離洄游的習性, 也不善集群。 長島設有許氏平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島標志性動物 海洋動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7 7.皺紋盤鮑 (Haliotis discus hannai)皺紋盤鮑, 隸屬于腹足綱、 原始腹足目、 鮑科、 鮑屬, 是國內鮑魚的主要經濟物種, 以味道鮮嫩、 營養價值高而享譽全國。 皺紋
15、盤鮑分布于中國北部沿海, 在長島海域尤其豐富, 長島北五島周邊海域均有分布, 并設有長島皺紋盤鮑光棘球海膽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皺紋盤鮑貝殼中等大而堅實, 呈橢圓形。 體螺層極大, 上有一列突起和小孔, 殼面被這列突起和小孔分成左右兩部分。 殼表面整體呈綠色或棕褐色, 生長紋明顯。 殼內面則呈銀白色且具有珍珠光澤。皺紋盤鮑喜晝伏夜出, 夜間外出覓食, 快到天明時返回穴中。 它們對生活海域水質要求較高, 要求水質清澈、 潮流暢通, 喜棲息于巖礁底質, 主要以海藻為食。8.光棘球海膽 (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光棘球海膽又名 “大連紫海膽” , 隸屬于海膽綱, 拱齒目
16、、 球海膽科、 球海膽屬。 在中國, 光棘球海膽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黃海一側海域, 以及渤海海峽的部分島礁周圍。 長島設有皺紋盤鮑光棘球海膽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光棘球海膽是中國可食用的海膽之一, 成體表面以及大棘的色澤均為黑紫色, 管足的色澤為紫色或紫褐色, 大棘為針形, 較粗壯。光棘球海膽依靠棘刺行走, 行動緩慢, 白天一般藏在石縫中, 夜晚出來覓食,主要以各種海藻和浮游生物為食。 光棘球海膽喜歡生長在高鹽水域和溫冷巖石海域, 其生長速度與生長海域的水溫密切相關。9. 皮氏蛾螺 (Buccinium perryi)皮氏蛾螺被長島人俗稱為 “牛?!?, 隸屬于腹足綱、 新腹足目
17、、 蛾螺科、 渦屬螺屬。 皮氏蛾螺貝殼呈卵圓形, 殼質薄而易破損, 足部肥大且無法縮回殼內。 因其外形和足部與太平洋鮑類似, 又俗稱為 “假鮑魚” , 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海洋經濟貝類。在中國, 皮氏蛾螺主要分布于黃渤海北部海域, 喜歡棲息在水深20至50米的軟泥質海底。 8長島標志性動物 陸地動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9 長島陸生動物共計1091種, 包括昆蟲類702種, 鳥類369種, 哺乳類8種, 爬行類7種, 兩棲類5種。1.無斑雨蛙 (Hyla immaculata)無斑雨蛙, 隸屬于無尾目、 雨蛙科、 雨蛙屬動物, 體型小, 頭寬大于頭長, 吻圓而高, 吻棱明顯, 鼻孔與吻
18、端相近, 鼻間距小于眼間距, 舌卵圓且厚。 無斑雨蛙指端均有具橫溝的吸盤, 后肢較短, 足趾端亦有具橫溝的吸盤。無斑雨蛙喜歡曬太陽, 親水, 冬眠, 身體顏色會隨季節而變化, 主要以蛛形動物及膜翅類為食, 常棲息于山澗小溪流、 稻田、 池塘旁邊的草叢下或石縫間。除無斑雨蛙外, 長島的兩棲動物還有金線側褶蛙、 中國林蛙、 黑斑側褶蛙、 中華蟾蜍, 分布在南長山島、 北長山島、 大黑山島、 小黑山島、 砣磯島、 大欽島和大竹山島。2.廟島蝮 (Gloydius lijianlii)廟島蝮, 隸屬于爬行綱、 有鱗目、 蝰科、 亞洲蝮屬。 廟島蝮有劇毒, 是長島脫離大陸后在島上特化出來的一個新物種,
19、是中國特有種, 主要分布于山東長島和膠東半島山區。 長島的大黑山島因擁有豐富的蝮蛇資源, 被稱為中國第二大蛇島。廟島蝮體型較粗大, 成體全長超過80厘米, 頭為三角形, 頸細, 尾較短。 身體背部呈棕褐色或黃褐色, 背部兩側有較規則的深色圓斑, 一直延伸至尾端, 腹面則為淺米褐色, 密布棕褐色細點, 從頸部到尾部逐漸增多。廟島蝮喜樹棲, 4月上旬至10月中旬為其活動期, 島嶼種群有 “夏眠” 習性, 以食鳥類為主, 也食鼠類。 幼蛇則多于夜間活動, 捕食蜈蚣。3.黑尾鷗 (Larus crassirostris)黑尾鷗, 隸屬于鸻 (hng) 形目、 鷗科、 鷗屬, 中型水禽。 黑尾鷗是典型的
20、遠距離飛行適應型海鳥, 它們在近海和海岸帶開闊的水面上空做大范圍巡航, 掠食在水面漂浮或水下半米內的魚類等。黑尾鷗的頭、 頸、 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個下體全為白色, 背和兩翅則為暗灰色, 尾基部白色, 端部黑色, 并具白色端緣, 喙尖端具紅色和黑色斑。 黑尾鷗常成小群集群營巢, 通常營巢于人跡罕至的海岸懸崖峭壁的巖石平臺上, 也營巢于海邊小島和海岸附近、 內陸湖泊和沼澤地中的土丘上。 喜鳴叫, 發出響亮的 “aaa” 聲。長島的車由島、 高山島、 砣磯島等島嶼是黑尾鷗重要的繁殖地, 每年的4-8月份有數不勝數的黑尾鷗在這里繁殖后代, 最早于4月下旬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2枚, 偶爾多至3枚。 1
21、04.黃嘴白鷺 (Egretta eulophotes)黃嘴白鷺, 隸屬于鵜形目、 鷺科、 白鷺屬, 中型涉禽, 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黃嘴白鷺是夏候鳥, 有結群營巢、 修建舊巢和與池鷺、 夜鷺、牛背鷺混群共域繁殖的習性。雌雄黃嘴白鷺的羽色相似, 通體白色, 嘴、頸、 腳均長。 夏季時, 黃嘴白鷺的嘴為橙黃色, 腳黑色, 頭頂至枕部有多枚細長白羽組成的叢狀羽冠, 背部生有蓑狀長羽延伸出尾端, 前頸基部的蓑羽垂至下胸。 冬季時, 則嘴部呈暗褐色, 下嘴基部為黃色, 腳為黃綠色, 背、 肩和前頸均無蓑狀長羽。 通常安靜無聲, 受驚時會發出低沉的 “呱、呱” 聲。時值夏日, 在長島高山島西側的灌
22、木林中可見百余只黃嘴白鷺筑巢、 繁衍后代, 它們常漫步在海邊, 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 也吃蝦、 蟹、 蝌蚪和水生昆蟲等。 直到秋季, 它們才會離開, 南遷越冬。5.獵隼 (Falco cherrug)獵隼是一種旅鳥, 隸屬于隼形目、 隼科、 隼屬, 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主要生活在內陸草原和丘陵地區, 棲息于山區開闊地帶、 河谷、 沙漠和草地。獵隼是體大且胸部厚實的淺色隼, 叫聲似游隼但較沙啞, 上體多褐色而略有橫斑, 與翼尖的深褐色相呼應, 胸部有清晰的點狀斑。 下體則偏白, 狹窄翼尖為深色, 尾部有狹窄的白色羽端。 獵隼主要以中小型鳥類、 野兔、 鼠類等動物為食, 在無林或僅有少許
23、樹木的曠野和多巖石的山丘地帶, ??梢云骋娝鼈円宦佣^。長島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唯一具有海島獨特地理條件、 以猛禽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每年遷徙通過這里的猛禽數量和密度都極大。 長島候鳥保護環志中心站記錄了44.3%的中國猛禽種類。長島標志性動物 陸地動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1 長島常見植物 陸生植物 12長島地處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 區域生態環境復雜多樣, 植物多樣性豐富, 有針葉林、 落葉闊葉林、 針闊混交林、 疏林、 灌叢、 灌草叢、 草甸、 鹽生和沙生植被八種植被類型, 喬木、 灌木、 藤本和草本四種植物生活型。1.小葉樸 (Celtis bungeana)小葉樸
24、是樸樹的一種, 因其葉比樸樹葉小而得名, 同時因其球果成熟時呈藍黑色又名 “黑彈樹” , 隸屬于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蕁麻目、 榆科、 樸屬。 小葉樸喜光, 稍耐陰, 耐寒, 喜深厚、 濕潤的中性粘質土壤, 多生長在海拔150-2300米的路旁、 山坡、 灌叢或林邊。在長島高山島的山頂生長著一棵樹齡達百年的小葉樸, 這里也是長島的海拔最高點, 附近的漁民早已將這棵樹當作海上的航標。2.白頭翁 (Pulsatilla chinensis)白頭翁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隸屬于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毛茛科、 白頭翁屬, 又叫奈何草、 粉乳草、 白頭草、 老姑草等。 白頭翁4-5月開花,
25、 果實屬于瘦果,小而多且密集, 表面覆被長柔毛, 聚合呈現出白色毛絨頭狀, 這樣的形態特點或許正是 “白頭翁” 這一中文名的靈感來源。白頭翁耐寒耐旱, 多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 林緣或干旱多石的坡地,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 華北以及陜西、 安徽、 江蘇、 湖北、 四川等地, 在長島也是廣布種。3.檉柳 (Tamarix chinensis)檉 (chng) 柳, 又稱垂絲柳, 西河柳, 西湖柳、 紅柳、 陰柳, 隸屬于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堇菜目、 檉柳科、 檉柳屬, 喜生長于河流沖積平原, 海濱、 灘頭、潮濕鹽堿地和沙荒地。檉柳的老枝直立, 暗褐紅色, 光亮, 幼枝稠密細弱, 常開展而下垂
26、, 紅紫色或暗紫紅色, 有光澤; 嫩枝繁密纖細, 懸垂。 每年開花兩、 三次; 春季總狀花序側生于去年生小枝; 夏秋總狀花序生于當年生枝頂端。 蒴果圓錐形。檉柳野生于中國遼寧、 河北、 河南、 山東、 江蘇 (北部) 、安徽 (北部) 等地, 栽培于中國東部至西南部各地, 并廣布于長島。長島標志性動物 陸地植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3 長島常見植物 海洋植物 14長島及其周邊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植物資源, 對長島海域的初步科學考察, 共發現海洋植物242種, 其中大型底棲海洋藻類有123種。長島的大型海洋植物 (海藻和海草) 分布廣 、 種類多、 生物量大, 海藻場和海草床連片或呈
27、斑塊狀分布, 構成長島海洋植物群落最為明顯的特征。 大型海洋植物不僅能改善水質, 也為海洋動物提供了索餌場、 產卵場和避難所。 長島是中國北方已發現的大型海藻種類最多、 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后一片海藻場。 在南北隍城島、 小欽島、 砣磯島及南五島周邊均有機會觀察到大片的海草或海藻。2.孔石莼 (Ulva pertusa)孔石莼 (chn) , 俗稱海白菜, 海菠菜或海青菜等, 隸屬于綠藻門、 綠藻綱、 石莼目、石莼科、 石莼屬。 其幼體為綠色, 長成時顏色加深為碧綠色, 成熟時顏色稍帶黃色。 體形變異很大, 有卵形, 橢圓形, 披針形和圓形等等, 但多不規則。 邊緣略有皺或稍呈波狀。 體表面常有大
28、小不等的圓形或不規則的孔, 隨著藻體的成長, 幾個小孔可進一步裂為一個大孔。 孔石莼生長在中、 低潮帶或低潮線附近的巖石上或石沼中, 海灣中較多。 孔石莼全年均可生長, 在長島的各個島嶼都有分布。1.海蒿子 (Sargassum confusum)海蒿子, 隸屬于褐藻門、 褐藻綱、 墨角藻目、 馬尾藻科、 馬尾藻屬, 藻體呈褐色, 固著器盤狀, 主干圓柱狀, 單生, 少數雙生或三生。 多年生, 成熟藻體側生枝一般在冬春季節凋落, 晚春自初生分枝生長側生枝。 海蒿子是中國黃海、 渤海沿岸各地習見種, 分布廣 , 多生長于潮間帶的石沼中或低潮線下深處的巖石上。長島標志性動物 海洋植物神奇生物在哪里
29、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5 3.鼠尾藻 (Sargassum thunbergii)鼠尾藻, 隸屬于褐藻門、 褐藻綱、 墨角藻目、 馬尾藻科、 馬尾藻屬, 藻體為暗褐色, 形似鼠尾而得名。 鼠尾藻生長于潮帶巖石或水洼石沼中, 全年生長, 可以較長時期地暴露在水面上。 它們廣泛分布于長島的各個島嶼, 富含營養, 是海參、 鮑魚等海洋動物的天然優質飼料。除了上述三種藻類之外, 長島還廣泛分布有海帶、 裙帶菜、 海蘿、 石花菜、 紫菜、 蜈蚣藻、 多管藻、 羊棲菜、 銅藻、萱藻、 海黍子、 裂葉馬尾藻等多種藻類。4.紅纖維蝦形草 (Phyllospadix iwatensis)紅纖維蝦形草, 隸屬于被
30、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澤瀉目、 鰻草科、 蝦形草屬, 是多年海生沉水草本,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 “易?!?物種。 紅纖維蝦形草通常生長在海流相對緩慢的海域, 和其他海藻混生, 在長島各個島嶼周邊海域都有分布, 以南五島居多。紅纖維蝦形草植株本身的根莖較為粗短,植株基部位置常纏結有紅棕色毛狀纖維, 根系發達, 葉呈線形, 邊緣有時呈鋸齒狀。 繁殖期植株具果序1枚, 果序整體呈彎蝦形。 果實類型為小堅果, 較扁, 馬掌形。 小堅果較扁, 馬掌形, 果實前端具兩翅, 翅內側具有密生的長鬃毛, 能夠輔助錨定在固著物上。長島共發現海洋被子植物四種, 除紅纖維蝦形草之外, 另外三
31、種為鰻草、 叢生鰻草和日本鰻草, 均隸屬于鰻草科、 鰻草屬。 16長島不可錯過的 特色景觀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7 復雜的地質構造條件外加黃、 渤海洋流等外動力的長期作用下, 長島規模宏偉的海蝕地貌與海積地貌得以形成, 國內罕有, 被地質專家稱為東方奇觀。 同時, 豐富的遺跡類型與地質遺跡資源讓長島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海島, 位于此處的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唯一的海島型國家地質公園。長島分布有53處主要地質遺跡點(群) , 包含世界級2處, 國家級13處, 省級23處。1.黃渤海分界線世界地質奇觀礫石嘴由礫石堆積而成, 是一端與陸地相連、 另一端向海灣方向伸展的鏈狀地貌體。 黃
32、渤海分界線是長島最著名的礫石嘴, 長山尾海洋地質遺跡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便位于此處。長島縱貫渤海海峽, 分黃、 渤海于東西兩側。 黃渤海的天然分界線位于長島南端, 有長約2公里的S形礫脊,宛如彎曲的銀龍臥入海中。 礫脊西邊 (渤海) 為礫石和卵石, 東邊 (黃海) 為滾石、 漂石和卵石, 兩側水深不一、 顏色不同, 是非常罕見的海積地質地貌, 堪稱世界地質奇觀。2.龍爪山聚仙洞世界罕見的石英巖海蝕洞海蝕洞是長島諸島中典型的海蝕地貌地質遺跡景觀, 各島共計有40余處、 上百個石洞, 其中位于長島大黑山島的龍爪山聚仙洞, 是罕見的在堅硬的石英巖中形成的巨大海蝕洞。聚仙洞高出海面20米, 進深83米,
33、 可乘小舟直接入內, 感受洞內流水潺潺, 高穹陡懸。 洞內有一天然形成的廳堂, 傳說此處是八仙聚會議事所在, 島民也叫它 “聚仙堂” 。3.龍爪山海蝕棧道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海蝕棧道之一海蝕棧道是一類特殊的海蝕地貌遺跡類型, 位于長島大黑山島龍爪山的海蝕陡崖上, 長大約1.5公里, 高3米左右, 像一條古棧道嵌在斷崖腰部, 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的天然海蝕棧道之一。由于巖層中的頁巖、 板巖和石英巖質地不同, 抗風化能力和抗海蝕能力也有所差異, 從而形成了龍爪山海蝕棧道。 巖層的垂直節理裂隙相當發育, 景觀乃世界罕見。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 184.九丈崖國家級地質遺跡點海蝕崖是長島最主要的地質
34、遺跡景觀, 在長島有百余處, 高10-208米不等, 崖壁多垂直海面, 險峻巍峨。 位于北長山島的九丈崖集山、 海、 礁、 崖、 洞及古跡于一體, 崖壁直立, 有些地方出現大于90度的傾斜, 在國內海邊景觀中獨一無二。九丈崖底, 可見九疊石景觀, 為典型的海蝕柱地貌, 石疊石給人遙遙欲墜之感。 因長期受海浪沖蝕, 柱和崖之間的裂隙不斷加大, 最終與崖分離而形成, 所以當地人也會把九丈崖和九疊石并稱為 “母子崖” 。5.砣磯硯老礦坑中國稀有的硯中極品長島的砣磯島 “以硯聞名、 以石為景” , 島上開采砣磯硯原石的老礦坑, 正是長島重要的巖礦石產地類地質遺跡。 砣磯石質地堅硬, 表面熠熠閃光, 紋
35、如雪浪, 雕琢成硯后, 又名 “金星雪浪硯” 。砣磯硯始于北宋, 盛于明清, 研不起沫, 油潤而不吃墨, 可謂中國硯中佳品。 砣磯硯選料極其不易, 加工時切頭去尾, 取石心方可做成上品。 隨著原料減少, 砣磯硯的收藏價值日益提高。 目前, 已嚴禁開采砣磯硯臺石。6.大黑山島北莊遺址海島上第一個史前村落長島歷史悠久, 在島內黃土層中人們相繼發現了豐富的古文化遺物和遺址。 20世紀70年代以來, 考古工作者先后發現古遺址24處, 古墓群8處, 各類文物1.1萬余件。大黑山島北莊遺址, 是一處距今6000-7000年的史前母系社會村落遺址, 這里曾挖掘出眾多公元前6500年的人類古化石, 是長島形成
36、時期最早、 埋藏最豐富的古遺址, 也是中國東部地區迄今發現的歷史最悠久、 內容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遺址。長島不可錯過的特色景觀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19 7. 平流霧、 海滋幻象、 海市蜃樓 可遇不可求的海上奇觀長島地處渤海海峽, 水汽條件充沛, 在適宜的氣象條件下, 會出現各種海上奇觀, 其中以平流霧相對多見。 平流霧多發生在冬春時節, 降雨過后, 暖濕空氣遇冷凝結成霧, 使人感覺如臨仙境。海市蜃樓多出現在春夏之交, 雖然鮮有人見, 但長島卻因是中國海市蜃樓出現最頻繁的地域, 得 “海上仙山” 之稱。 相較海市蜃
37、樓, 在長島南部諸島, 更常見的是海滋幻象, 它是指海面上的實體在特殊的自然條件下, 造成視覺上的漂浮變形, 就像哈哈鏡。8. 海上日出與日落 日出黃海, 日落渤海因長島地理位置特殊, 有時海平面上會出現 “雙日” 、 “大日” 、 “小日”和“殘日” 等獨特的日出日落景觀, 有時還能讓人一天之內看到黃海日出、 渤海日落。推薦日出觀賞地: 北長山島月牙灣, 南北長山島的跨海大橋, 南長山島望夫礁、 仙境源 (王溝村) 、 林海峰山景區。推薦日落觀賞地: 北長山島九丈崖, 南北長山島的跨海大橋, 南長山島黑石嘴村、連城村海邊、 林海峰山景區。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 20
38、長島自然 觀察建議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1 1. 觀察小技巧(1) 認真觀察發現生物后, 不要急于查詢圖鑒, 先盡量獨立觀察生物的特點。多角度的觀察。 觀察生物的正面、 側面、 背面等不同角度, 以及形態、 顏色、 花紋、 叫聲、 行為等不同方面的特點。 留意自己通常不會注意的地方, 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此外, 也可以試著將類似的生物個體進行比較, 尋找它們的異同點。調動不同的感官。 除了依靠眼睛, 也可以有意識地利用聽覺、 嗅覺等來觀察目標生物和感受周邊的環境。尋找自然界里的聯系。 在關注某個個體或某種生物的同時, 也注意觀察不同生物之間的互動、 生物與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
39、系。如果在出行中沒有見到自己期望見到的生物、 或者無法辨識出見到的物種, 都不必焦慮,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精彩, 多走多看多留心, 逐步積累自己的經驗。(2) 觀察筆記除了拍照之外, 還可以用文字或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觀察時注意到的內容, 文字筆記可以加強記憶, 還能用來記錄照片難以記錄的信息, 例如觀察時的天氣、 發現生物的過程、 生物的行為習性, 以及自己聯想到的問題等。如果希望系統性地記錄觀察筆記, 一般來說, 筆記中應包括以下要素: 記錄人、 時間、 地點 (包括經緯度、 海拔) 、 天氣、 生物的種類、 數量、 形態、 行為, 以及觀察到的具體內容和特殊現象。(3
40、) 觀察后戶外行程結束后, 記得整理好自己記錄的照片、 錄音、 文字筆記。 可以通過生物觀察的公開網站 (如中國觀鳥記錄中心數據庫http:/) 檢索其他觀察者的觀察記錄, 與自己的結果進行比較。注意清潔保養用過的裝備, 延長裝備的使用壽命, 也便于下次出門時再次使用。分享觀察記錄, 支持科學研究。 可以參與科學機構發起的物種監測、 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建設等項目, 分享自己的觀察記錄, 協助完善自然本底數據, 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決策和行動提供支持。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 222. 觀察裝備(1) 觀察工具作為自然觀察的輔助工具, 通??梢詼蕚渫h鏡 (推薦使用便攜雙筒望遠鏡, 一般選擇710倍
41、的即可) 、 照相機、 錄音設備 (手機錄音軟件等) 、 放大鏡、 手套、 測量工具、 物種圖鑒、 筆和筆記本 (如果是防水紙做的筆記本更好, 也可以使用相關的移動應用程序) 等。 此外, 可以根據需要和自己的條件, 帶上長焦鏡頭 (拍攝鳥、 獸) 、微距鏡頭 (拍攝花、 蟲等小型生物) 、 三腳架等。如果準備夜間觀察, 可以提前攜帶電筒, 但注意不要用強光照射動物??梢詼蕚溆糜谟^察小型魚類、 蝦蟹、 昆蟲等生物的觀察盒、 小抄網、 小鐵鏟、 水桶等, 但注意觀察后請將生物放歸自然, 不要隨意采集、 捕捉野生生物。(2) 穿著服裝在戶外活動建議穿著長袖、 長褲、 有系帶的寬檐帽、 舒適防滑的戶
42、外鞋或溯溪鞋, 以做好防護措施。 盡可能穿著接近自然環境色的服裝, 避免鮮亮的顏色。(3) 其他裝備雨具、 墨鏡、 水壺; 足夠的水、 干糧以補充水分和體力; 手機防水套和用于存放物品的防水袋, 以免在海邊活動時不小心將手機等物品浸入海水中造成損失; 根據自己的需要攜帶登山杖、 護膝等裝備; 暈船藥、 抗過敏藥、創可貼、 急救包等個人藥品; 自帶垃圾袋, 以便在缺少公共垃圾桶的地方暫時存放垃圾。(4) 知識和信息儲備可以提前閱讀或觀看與目的地相關的書籍、 紀錄片、 科普視頻等, 了解當地的生物和生態系統概況。 書籍例如常見海濱動物野外識別手冊 、 黃渤海軟體動物圖志 、 黃渤海魚類圖志 、 黃
43、渤海的棘皮動物 、 黃、渤海及東海常見大型海藻圖鑒 、 有毒、 藥用及危險魚類圖鑒 、 中國鳥類觀察手冊 、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 紀錄片如 蔚藍之境 ; 科普視頻如 “博物君” 等自然博物向科普自媒體發布的有關內容??梢栽谑謾C上提前下載 “形色” 、 “識魚” 、 “識蝦蟹” 、 “懂鳥” 等應用程序, 或者提前收藏對應的微信小程序, 在野外時遇到不認識的生物時, 可以利用這些應用程序輔助識別物種。去海邊觀察之前, 提前查詢當地的潮汐時間表。 許多生物的活動規律與潮汐密切相關, 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長島自然觀察建議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3 3. 保護自然(1) 不
44、隨意采集、 捕捉、 買賣野生生物我們觀察的是自然界中的花鳥魚蟲, 而不是籠中的鳥獸, 請讓生物生活在自己的自然家園里。 不要隨意的采集、 捕捉野生生物。 移走自然環境中的生物會影響其所在生態系統的平衡, 此外, 即使只是采摘植物的一部分,都可能會威脅到整個植株的生命。 根據長島當地管理規定, 擅自采集國家或者省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 獵捕、 販賣鳥類、 蛇類等野生動物, 損毀鳥巢或者采拾、 買賣鳥蛋等都屬于違法行為。(2) 不破壞自然環境盡量不要破壞或改變當地生境, 例如在陸上活動時盡量不破壞植被, 在潮間帶活動時盡量不踩踏、 破壞生物分布密集的小生境。長島海灘邊的 “球石” 是普通石塊經過千萬
45、年海水沖刷、 沙石磨礪而形成的球狀圖文石。 為了保護球石資源,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 規定, 嚴禁拾撿、 帶離或者擅自采挖球石。(3) 盡量減少觸碰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往往不習慣與人類親近, 人類的觸摸會給動物帶來極大的干擾, 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 大多數野生動物的行為不可預測, 甚至有可能會襲擊人類。 觸摸野生動物還會增加病毒雙向傳染的風險。如果確有必要手持觀察一些小型魚類、 蝦蟹、 昆蟲等生物, 應盡量縮短接觸的時間, 保持動作輕柔, 避免對生物造成傷害。 注意安全, 不要隨意碰觸不熟悉的生物。 接觸海膽、 螃蟹等生物時應佩戴手套避免受傷。 觀察完畢后請將生物放歸原本的生活環境, 如需翻動
46、石塊觀察, 觀察完畢也應將石塊恢復原狀。(4) 不要喂食野生動物不要喂食野生動物, 包括向野生動物投喂食物、 利用食物吸引動物、 在野外故意或無心地留下食物。 喂食會擾亂動物自然的捕食模式并且會使動物養成依賴而不去學習捕食技巧, 習慣了被喂食的動物會跑到人類居住的地方偷食和侵害莊稼、 獵捕牲畜和家禽。(5) 不要驚擾野生動物在大自然中徒步觀察和體驗時, 謹記不可過度打擾。 請勿追逐、 驅趕或誘引野生動物, 請盡量保持安靜, 避免驚嚇它們, 讓它們自在地覓食與休息。 不要為了拍照或者更好地觀賞而追逐、 引誘動物, 更不要把幼崽帶離其父母。 拍攝野生動物時, 應采用自然光, 請謹慎使用閃光燈。 如
47、遇孵蛋或育雛中的野生動物, 應盡快離開。 觀察斑海豹、 鯨類、 鳥類等大型野生動物時, 請保持適當距離。(6) 不要隨意放生、 不要攜帶外來物種切勿隨意放生外來物種。 放生非本土物種, 或者在不適宜的生境中放生生物, 會擾亂當地生態平衡, 因購買放生生物而激發的消費需求還可能刺激非法盜獵行為。 24旅行中不要帶植物活體或種子以及動物活體上島。 如果攜帶寵物上島, 要嚴格約束寵物的行為、 避免寵物干擾當地的野生動物。(7) 不要貿然自行救助對于受傷的鳥類、 擱淺或受傷的大型海洋生物 (如鯨、 海豚、 海龜、 鯨鯊等) 、 落單的斑海豹幼崽等動物的救助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 貿然自行救助可能會對其
48、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 同時它們仍然屬于野生動物, 貿然接觸可能會有被攻擊的風險。 如果遇到上述情況, 請不要圍觀、 驚擾或急于救助, 應盡快聯絡當地警方、 森林公安或漁政部門, 交由專業機構進行救助, 不要貿然自行救助。(8) 注意保護珍稀瀕危物種的信息發現珍稀瀕危物種后, 不要隨意公開珍稀瀕危物種的位置, 也不要隨意公開野生動物繁殖的位置。4. 安全注意事項(1) 安全準備提前查詢天氣情況, 避免在大雨、 暴風等不利天氣情況下外出觀察, 避免雨后在濕滑的路線活動。 提前規劃好路線, 并將自己的行程告訴緊急聯系人。 建議兩人以上同行, 不要脫離同伴視野。(2) 與不熟悉的生物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觸
49、碰不認識的野生動植物。 有些生物如海膽、 水母、 芋螺、 鬼鲉等會釋放毒素刺傷人類。 與不熟悉的生物保持安全距離。 不要隨便吃野外的生物, 以免中毒、 感染病毒或寄生蟲。長島地區有蛇類分布, 經過高草灌木, 最好使用登山杖敲擊前行。 如果遇到危險的動物, 應及時避開和遠離, 并提醒同行人員。(3) 其他在潮間帶觀察要注意觀察好地形, 隨時注意潮汐動向, 避免漲潮被困。注意松動的礁石, 以免摔倒, 附著藻類或覆蓋泥沙的礁石通常會很滑, 也要格外小心。 不要去非開放浴場游泳, 不要冒險攀登孤立的巖礁。乘坐小艇出海時穿好救生衣, 遵守船上的安全規范。 如有暈船史, 提前服用暈船藥。 在船上不要長時間
50、使用望遠鏡, 可能造成暈船。不要光腳活動, 即使是在海邊也建議穿著鞋子, 避免被帶刺的生物、 尖銳的石塊等扎傷。長島自然觀察建議神奇生物在哪里 長島可持續觀察指南25 做負責任的旅行者 261. 出行(1) 低碳出行城市間交通首選火車、 高鐵或大巴, 減少搭乘飛機旅行。(2) 留意天氣變化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 暴雨、 強風等極端天氣的出現變得更加頻繁和劇烈, 提前查看天氣預報, 避免在不適宜的天氣出行。 如遇大風天氣, 海島的交通船會停航。2. 行李打包自帶洗漱用具、 水壺、 餐具、 環保袋等, 可以使用分裝瓶攜帶洗漱用品, 避免在旅行過程中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另外, 盡量延長非一次性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