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礎材料行業: 全產業鏈剖析挖掘零碳建筑王者-220612(4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工業基礎材料行業: 全產業鏈剖析挖掘零碳建筑王者-220612(40頁).pdf(4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 證券研究報告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全產業鏈剖析全產業鏈剖析,挖掘挖掘零零碳建筑碳建筑王者王者 華泰研究華泰研究 建筑與工程建筑與工程 增持增持 ( (維持維持) ) 建材建材 增持增持 ( (維持維持) ) 研究員 方晏荷方晏荷 SAC No. S0570517080007 SFC No. BPW811 +(86) 755 2266 0892 研究員 黃穎黃穎 SAC No. S0570522030002 SFC No. BSH293 +(86) 21 2897 2228 研究員 張藝露張藝露 SAC No.
2、S0570520070002 +(86) 10 6321 1166 行業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重點推薦重點推薦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目標價目標價 (當地幣種當地幣種)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鴻路鋼構 002541 CH 56.12 買入 精工鋼構 600496 CH 5.28 買入 蘇文電能 300982 CH 52.47 買入 中國建筑 601668 CH 9.28 買入 北新建材 000786 CH 43.09 買入 資料來源:華泰研究預測 2022 年 6 月 12 日中國內地 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建筑節能專題三建筑節能專題三:光伏建筑光伏建筑、鋼結
3、構、節能服務發展潛力大鋼結構、節能服務發展潛力大 我們在 6 月 9 日發布的建筑節能專題二:零碳建筑開啟進程中已對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零碳建筑發展所處階段及未來發展路徑進行闡述分析,本篇報告作為 專題三 進一步梳理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 并選取政策力度、市場空間、行業利潤率、競爭格局等維度進行橫向比較,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從建筑建材企業受益角度判斷, 各環節排序如下 (括號內為預估 “十四五”行業需求 CAGR) : 光電玻璃 (20%) 節能玻璃 (20%) 遮陽材料 (15-20%) 鋼構制造(10-15%)節能服務(10-15%)光伏建筑施工(0-5%) ,重點推薦鴻路鋼構、精工鋼構、蘇
4、文電能、中國建筑、北新建材。 裝配式對減碳貢獻較小,但政策推廣目標明確,鋼構制造受益彈性大裝配式對減碳貢獻較小,但政策推廣目標明確,鋼構制造受益彈性大 裝配式領域在較為明確的政策目標下,對于施工環節主要是工藝替代,不構成增量市場,但構件制造行業則是裝配式模式帶來的新增環節,有望迎來千億級增量市場,其中鋼構制造行業受益彈性大。21 年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為 7.0%,在公建投資需求轉暖及替代 PC 的驅動下,我們預計“十四五”市場需求年均增速 10-15%左右。從供給端看,雖然鋼構制造行業壁壘不高且毛利率較低,但管理瓶頸制約中小企業規模擴張意愿,龍頭具備成本和規模交付的優勢。裝配式裝修當
5、前無全國層面針對性政策目標,需求尚未大幅增長,玩家剛剛起步,行業不成熟,且尚無統一的產品標準。 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是建筑運營節能重要手段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是建筑運營節能重要手段 雖然通用規范具有全文強制性,但一方面標準提升針對的是建筑各結構綜合性能,存在一定權衡選擇空間,且僅涉及部分區域部分建筑類型,因此政策面對于節能玻璃、遮陽材料、保溫材料的增量市場帶動較小,但由于節能玻璃、功能性遮陽材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和節能效果,雖然 21 年市場規模僅 100-300 億,但若滲透率提升較快,則“十四五”需求年均增速有望達20%。從供給端看,節能玻璃和功能性遮陽行業在中高端產品中,龍頭集中度較高,壁
6、壘相對較強。保溫材料 21 年市場規模近 2000 億,但提標影響較小,我們認為新材料發展能否突圍更值得關注。 萬億級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材料彈性大工程彈性小萬億級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材料彈性大工程彈性小 光伏建筑具有較強的政策助力, 通用規范要求新建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系統,且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我們預計“十四五”非住宅屋面光伏市場約8650億, 其中新建、 改造市場4659/4082億, 對應建安投資1186/1010億。我們認為對于工程企業,市場增量彈性較小,主要來源于存量改造,新建建筑更多是 B
7、IPV 替代原有屋頂或幕墻,安裝集成壁壘不高,渠道是主要價值體現。對于材料商,光伏建筑的快速放量帶動的增量市場彈性較大,但恐將面臨產能集中投放、競爭格局惡化的問題,成本控制力是核心優勢。 建筑節能服務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建筑節能服務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 節能服務包含內容較多, 節能降碳效果顯著, 潛在市場空間較大, 根據 EMCA預計 2025 年行業產值 1 萬億,“十四五”年均增速 10%-15%。政策以試點鼓勵為主,行業的發展有賴于項目經濟性驅動,由于業務模式主要是合同能源管理,從業主角度看無需前期投資的情況下意愿較強,但對節能服務企業融資能力、節能挖
8、潛技術等要求較高,隨著行業快速發展,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及跨界入局者顯著增加,競爭日益加劇,但擁有較好技術、融資能力的頭部企業有望獲得資源集聚,提升市場份額。 風險提示:對建筑各環節節能優化分析存在遺漏或偏差,技術進步超預期導致對部分環節產業發展判斷出現偏差。 (25)(11)31630Jun-21Oct-21Feb-22Jun-22(%)建筑與工程建材滬深30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 3 核心邏輯. 3 區別于市場的觀點 . 3 建筑節能:建筑節能:BIMBIM、裝配式、綠色建
9、材齊發力、裝配式、綠色建材齊發力 . 4 設計是關鍵,信息化是重要保障,BIM 加快推廣 . 4 裝配式政策目標明確,鋼構制造受益彈性大 . 7 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是建筑運行節能重要手段 . 10 節能玻璃:預計 22-25 年用量需求 CAGR 約 20%,Low-E 玻璃政策強制力不強 . 11 遮陽材料:需求增加+滲透率提升,預計功能性遮陽 22-25 年銷售額 CAGR 約 23% . 14 保溫材料:本輪標準提升帶動增量市場較小,新材料能否突圍更值得關注 . 15 建筑產能: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建筑產能: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 20 光能利用日益成熟,成本優化推動
10、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高速增長 . 20 政策大力支持,非戶用光伏有望率先發展 . 22 “十四五”屋頂/幕墻 BIPV 市場預計分別為 1455/500 億 . 24 材料彈性大工程彈性小,建筑企業重在渠道價值 . 27 節能服務: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節能服務: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 . 28 零碳建筑零碳建筑產業鏈:玻璃產業鏈:玻璃/ /鋼構增速快,節能服務潛力大鋼構增速快,節能服務潛力大 . 33 重點推薦公司:重點推薦公司: . 36 鴻路鋼構(002541 CH,買入,目標價:56.12 元) . 36 精工鋼構(600496 CH,買入,目標價:5.2
11、8 元) . 36 蘇文電能(300982 CH,買入,目標價:52.47 元) . 36 中國建筑(601668 CH,買入,目標價:9.28 元) . 36 北新建材(000786 CH,買入,目標價:43.09 元) . 37 風險提示. 37 pOqPoPpMzRrMoMtQwPpNmN6MdNbRsQpPsQoMlOoOpRjMoPpM9PnNwPuOnOmOvPsOzQ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核心邏輯核心邏輯 建筑業碳排放占全國排放總量超過 50%,發展零碳建筑對我國實現碳中和意義重大,本
12、篇報告立足于零碳建筑,全面梳理產業鏈各環節,并選取政策力度、市場空間、行業利潤率、競爭格局等維度進行橫向比較,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從建筑建材企業受益角度判斷,各環節排序如下 (括號內為預估 “十四五” 行業需求 CAGR) : 光電玻璃 (20%) 節能玻璃 (20%) 遮陽材料 (15-20%) 鋼構制造 (10-15%) 節能服務 (10-15%) 光伏建筑施工 (0-5%) 。 考慮到光電玻璃可能在 22-24 年進入產能集中投放階段,行業恐將面臨產能過剩、競爭格局惡化的問題;節能玻璃雖然需求增速較快,但占玻璃生產商收入和利潤占比較少,故我們重點推薦:鴻路鋼構(鋼構制造龍頭,具備擴產壁壘)
13、 、精工鋼構(鋼結構施工龍頭,具備品牌及工商業渠道優勢,裝配式、BIPV 多點開花) 、蘇文電能(EPCO 龍頭,配電網建設需求旺盛,節能服務大有可為) 、中國建筑(房建施工龍頭,BIPV 渠道資源最豐富) 、北新建材(石膏板龍頭,裝配式建筑優勢材料) 。 區別于市場的觀點區別于市場的觀點 1) 市場市場目前聚焦于光伏建筑和節能材料, 可能忽略了節能服務領域的市場潛力目前聚焦于光伏建筑和節能材料, 可能忽略了節能服務領域的市場潛力。 根據 EMCA,需求端,節能服務產業在“十四五”期間有望實現年均 10%-15%的增速,至 2025 年末,節能服務總產值預計達到 1 萬億元; 供給端, 雖然眾
14、多投資者、 從業者涌入節能服務行業,導致競爭加劇,整體行業盈利能有有所下降,但 2020 年以來行業整合加速,國內領先企業及區域領先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逐步增強,技術整合速度加快,在資本理性、逐利的本能作用下,全產業資源向頭部集中,這類企業的業務實現較快增長。 2)市場市場對雖然對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從未對各環節減碳效率、對雖然對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從未對各環節減碳效率、投資價值進行過綜合比較,可能導致分析的片面性與局限性投資價值進行過綜合比較,可能導致分析的片面性與局限性。本報告首次以零碳建筑為研究對象,在對全產業鏈梳理后,選取定性、定量可比角度進行
15、跨行業橫向比較,我們分析認為,光伏建筑雖經濟性尚有不足,但政策強制力度較大,市場空間大、 “十四五”增速較高(20-25%) ,對材料彈性大但競爭恐加劇,對工程彈性影響??;節能材料方面,由于建筑節能標準提升針對的是綜合性能,存在一定權衡選擇空間,且僅涉及部分區域部分建筑類型,因此政策面對于節能玻璃、遮陽材料、保溫材料的增量市場帶動較小,但由于節能玻璃、功能性遮陽材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和節能效果,若滲透率提升較快,則“十四五”年均增速有望達 20%,且從供給端看,節能玻璃和功能性遮陽行業在中高端產品中,龍頭集中度較高,壁壘相對較強。裝配式整體產業鏈已度過高速發展階段,且市場認知度高,可能忽略了鋼結
16、構模式在替代效應疊加下,仍有較好景氣度,且供給端,構件制造龍頭具備一定擴產護城河。綜合比較后,我們認為從建筑建材企業受益角度判斷,各環節排序如下(括號內為預估“十四五”行業需求 CAGR) :光電玻璃(20%)節能玻璃(20%)遮陽材料 (15-20%) 鋼構制造 (10-15%) 節能服務 (10-15%) 光伏建筑施工 (0-5%) 。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4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建筑節能建筑節能:BIM、裝配式、裝配式、綠色綠色建材齊發力建材齊發力 設計設計是關鍵,是關鍵,信息化信息化是是重要保障,重要保障,BIM 加快推廣加快推廣
17、前端設計是實現零能耗建筑的關鍵,不同的建筑設計將造成能耗的前端設計是實現零能耗建筑的關鍵,不同的建筑設計將造成能耗的較大較大差別。差別。在邁向零能耗建筑的過程中,根據能耗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表現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三種形式。超低能耗建筑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初級表現形式,通過被動式設計降低建筑冷熱需求,通過主動技術措施提升能源系統的能效。在這個過程中,前端被動式設計對建筑性能有決定性影響,將影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在實現室內舒適度的同時降低建筑能耗,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建筑節能手段。 我國已將建筑節能設計納入強制性要求我國已將建筑節能設計納入強制性要求,建筑信息化是實現節能減排的
18、重要保障,建筑信息化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保障。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2021,后文簡稱通用規范)中,指出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設計能耗水平應在 2016 年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分別降低30%和 20%,碳排放強度應降低 40%。通過優化建筑設計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量,為實現零碳建筑助力。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難以直接判斷建筑設計的優劣。例如,加大外窗面積可改善自然采光,但在冬季夜間將增大熱量消耗,同時在夏季由于太陽光輻射通過窗戶進入室內致使空調能耗增加。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不同的方案進行詳細模擬測試和比較。
19、 圖表圖表1 1: 被動式設計節能思路被動式設計節能思路 圖表圖表2 2: 居住建筑被動式節能設計策略居住建筑被動式節能設計策略 資料來源:我國居住建筑被動式節能優化設計研究進展與展望1,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我國居住建筑被動式節能優化設計研究進展與展望,華泰研究 BIM 技術是建筑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建筑設計的效率和品質,使得相關節能設技術是建筑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建筑設計的效率和品質,使得相關節能設計措施快速準確應用。計措施快速準確應用。我國的建筑信息化開始于九五時期的“甩圖板”工程,算量計價軟件、電子投招標的推廣帶動了建筑行業信息化的進一步落地。BIM 技術帶來建筑信息
20、化的第二次變革,使得建筑行業邁向基于三維模型設計和建造的全新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從業人員僅依靠符號文字形式圖紙進行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工作方式,實現在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提高質量與效率。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BIM 技術通過流程化、數字化和參數化的方式實現協同設計,減少各單位間的協作成本,同時通過軟件和插件應用實現碳排放監測和能耗實時管理,進而確定最佳節能設計方案,保障項目建設的經濟、節能以及質量目標得以實現。 國家及地方相繼出臺國家及地方相繼出臺 BIM 推進政策,十四五規劃指明發展新方向。推進政策,十四五規劃指明發展新方向。2011 年,住建部發布的2011-2015 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21、第一次將 BIM 納入信息化標準建設的重要內容,2016 年住建部發布2016-2020 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BIM 成為十三五建筑業重點推廣的五大信息技術之首。在住建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首次提到 BIM標準體系的搭建,并指出要加快推進 BIM 技術在工程全壽命期的集成應用,到 2025 年基本形成 BIM 技術框架和標準體系。 各省市也相繼出臺 BIM 推廣應用文件。 在深圳印發的 關于加快推進 BIM 技術應用的實施意見(試行)中,要求自 2022 年起新建(立項、核準備案)市區政府投資和國有資金投資建設項目、市區重大項目、重點片區工程項目全面實施 BIM技術應用,濟
22、南市人民政府也計劃 2023 年新建住宅建筑實現 100%BIM 交付。 1 鞏新枝,賈晨陽.我國居住建筑被動式節能優化設計研究進展與展望J.建筑節能,2022,50(1):25-3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5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3: 我國我國 BIM 相關國家相關國家及地方政策、及地方政策、標準梳理標準梳理 時間時間 部門部門 相關文件相關文件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國家政策 2011 年 5 月 住建部 2011-2015 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第一次將 BIM 納入信息化標準建設內容。 2014 年 7 月 住建部 關于推進建
23、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 推進建筑信息模型在設計、施工和運維中的全過程應用,探索開展白圖代替藍圖、數字化審圖等工作。 2015 年 6 月 住建部 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 指出 2020 年末實現 BIM 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新立項項目集成應用 BIM 的項目比率達 90%。 2016 年 8 月 住建部 2016-2020 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BIM 成為“十三五”建筑業重點推廣的五大信息技術之首。 2016 年 12 月 國務院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 2017 年 2 月
24、國務院 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 2018 年 3 月 交通運輸部 關于推進公路水運工程BIM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 推動 BIM 在公路水運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 2018 年 5 月 住建部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BIM 應用指南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新建、改建、擴建等項目的 BIM 創建、使用和管理的相關規定 2018 年 11 月 住建部 “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技術標準 提出有條件的城市可在 BIM 應用的基礎上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近期(至 2020年)可應用虛擬現實(VR)、城市信息模型
25、(CIM)、大數據技術,建立規劃、建設、管理精細化應用模型。中遠期(至 2035 年)可應用物聯網、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城市實時監控模型,智能響應城市服務需求。 2022 年 1 月 住建部 “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 提出以建設世界建造強國為目標,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質量安全可控、標準支撐有力、市場主體有活力的現代化建筑業發展體系。 國家及行業標準 2016 年 12 月 住建部 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國家標準 對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項目全壽命期的各個階段建立、共享和應用進行統一規定,包括模型的數據要求、模型的交換及共享要求、模型的應用要求、項目或企業具體實施的其他要求等,其
26、他標準應遵循統一標準的要求和原則。 2017 年 5 月 住建部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國家標準 面向施工和監理,規定其在施工過程中該如何使用 BIM 模型中的信息,以及如何向他人交付施工模型信息,這包括深化設計、施工模擬、預加工、進度管理、成本管理等等方面。 2017 年 10 月 住建部 建筑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國家標準 與 IFD 關聯,基于 Omniclass,面向建筑工程領域,規定了各類信息的分類方式和編碼辦法,這些信息包括建設資源、建設行為和建設成果。 2018 年 12 月 住建部 建筑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國家標準 含有 IDM 的部分概念,也包括設計應用方法。規定了交付準備
27、、交付物、交付協同三方面內容,包括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架構(單元化),模型精細度(LOD),幾何表達精度(Gx),信息深度(Nx)、交付物、表達方法、協同要求等。另外,該標準指明了“設計 BIM”的本質,就是建筑物自身的數字化描述,從而在 BIM 數據流轉方面發揮了標準引領作用。 2018 年 12 月 住建部 建筑工程設計信息模型制圖標準行業標準 進一步深化和明晰 BIM 交付體系、方法和要求,為 BIM 產品成為合法交付物提供了標準依據。 2019 年 5 月 住建部 制造工業工程設計信息模型應用標準國家標準 專門面向制造業工廠和設施的 BIM 執行標準, 內容包括這一領域的 BIM 設計標
28、準、 模型命名規則,數據該怎么交換、各階段單元模型的拆分規則,模型的簡化方法,項目該怎么交付,還有模型精細度要求等。 2021 年 9 月 住建部 建筑信息模型存儲標準國家標準 基于 IFC,針對建筑工程對象的數據描述架構(Schema)做出規定,以便于信息化系統能夠準確、高效地完成數字化工作,并以一定的數據格式進行存儲和數據交換。 區域政策 2015 年 5 月 深圳市建筑工務署 深圳市建筑工務署 BIM 實施管理標準 全國首個政府公共工程 BIM 實施綱要和標,實施綱要為市建筑工務署全面推行BIM 應用做了頂層設計,管理標準則從政府公共工程的管理層面,明確了 BIM 組織實施的各方職責及協
29、同方式、成果交付標準等,并為 BIM 項目實施過程提供指導。 2016 年 6 月 濟南市城建委 關于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意見 自 2016 年起至 2017 年底在城建計劃、各類政府投資工程以及大型市政工程中,增加BIM 技術應用,同時形成具備可推廣的經驗和方法,培養一批具有 BIM 技術應用能力的企業。 2019 年 12 月 深圳市住房與建設局 房屋建筑工程招標投標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標準 業務標準規定了設計和施工 BIM 招標投標的基本流程和提交物,招標方、投標方、評標方各自的工作內容,相關軟件應提供的功能;數據交換標準規定了設計和施工 BIM投標提交物的格式,包括
30、用于招標投標階段 BIM 數據交換的 GMS 格式。 2019 年 12 月 廣州 CIM 建設試點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的通知 圍繞 BIM 應用范圍及要求、 BIM 配套費用、 BIM 應用審核和監管等事項作出明確規定。 2020 年 5 月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開展全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圖BIM審查工作的通知(試行)(征求意見稿) 全省新建房屋建筑工程 (不含裝飾裝修) 施工圖自 2020 年 6 月 1 日起分階段實施 BIM審查,申報施工圖審查時應提交 BIM 模型。 資料來源:住建部,國務院,交通運輸部,
31、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6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在政策及在政策及建筑節能增效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建筑節能增效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我國 BIM 未來市場空間廣闊。未來市場空間廣闊。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2020 年我國 BIM 市場規模為 119.1 億元,同比增速 35%,2017-2020 年 CAGR 為31%,高于 TransparencyMarket 統計的全球 BIM 市場 16%的 CAGR。2015 年住建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 2020 年底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
32、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 BIM 應用。根據建設通大數據研究院的統計,截至 2022 年 3 月 24 日,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數量達 10,217 家。從 BIM投入來看,主要包括購置、咨詢培訓和維護升級支出,銳觀咨詢統計數據中施工企業每年BIM 投入約為 123 萬元, 華經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中 2021 年施工企業 BIM 投入超過 100萬的企業占比最高,為 44.84%。此外,中國建筑業協會、廣聯達(002410 CH)聯合發布的中國建筑業企業 BIM 應用分析報告指出,施工企業在 BlM 上的投入以每年 30%左右的速度增長。我們假設企業數量維持 10,217 家不變,按照每家企業
33、BIM 系統每年投入 150萬以及 30%的年增長率計算, 預計 2022/2023/2024 年我國 BIM 的市場規模為 153/199/254億元。 圖表圖表4: 全球全球 BIM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 圖表圖表5: 2020 年我國年我國 BIM 市場規模約市場規模約 119.1 億元億元,同比同比+35% 注:上述全球市場數據選用兩家不同機構數據來源,以做參考 資料來源:MarketsandMarkets,TransparencyMarket,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華泰研究 BIM 中游行業壁壘較高,中游行業壁壘較高,運維環節有望產生長期運維環節有望產生長期價值價值。我國
34、BIM 產業鏈參與主體包括上游設備服務供應商、中游設計商和咨詢商、下游施工商: 上游供應商提供設備、 原材料等要素,上游供應商提供設備、 原材料等要素, 其中云平臺作為 BIM 廠商的硬件, 其成本占比約 2%,供應商較為集中,但服務差異不大,議價能力有限,主要供應商即阿里、騰訊、華為;BIM技術平臺提供圖形引擎, 圖形引擎是開發 BIM 項目管理平臺的關鍵部分, 以國際廠商為主,國產化率有待提升,代表企業廣聯達、云建信、Autodesk;軟件公司技術對業務數據的貢獻能力有限,未來外包模式預計將逐步轉化為自有模式,與中游進行融合。 工程設計商和工程設計商和 BIM 咨詢商位于產業鏈中游,咨詢商
35、位于產業鏈中游,主要負責將 BIM 應用于建筑設計,提供總體設計、咨詢等相關服務,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是 BIM 的發起點,通過 BIM 應用連接上下游,BIM 設計模型的質量、可靠性、規范性和復用性對后期模型的深化以及整體工程量的影響較大。中游環節具有較高的壁壘,一方面,新進入者面臨著較為嚴格的資質認證,需要具備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專項工程設計、 建筑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等資質。 另一方面,BIM 要求具有綜合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使用人員除了必須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外,還必須深入了解行業的業務流程、管理標準、相關技術和應用環境,并能針對不同層級、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合理規劃設計。此外,應用 BIM
36、的企業需要根據業主的個性化需求制定綜合解決方案,包括前端設計、中端項目實施及后續運維服務,業主在招標的過程中通常要求供應商在 BIM 領域具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只有長期服務于應用領域的企業才有機會培養出兼具行業知識和項目建設經驗的專業人才,并能提供專業綜合的解決方案。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未上市)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未上市) 、華陽國際(002949 CH) 、華建集團(600629 CH)等是我國 BIM 應用領域的先行者。 37 40 43 47 50 54 28 32 37 43 50 58 010203040506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Marketsan
37、dMarketsTransparencyMarket(億美元)051015202530354002040608010012014020162017201820192020(%)(億元)中國BIM市場規模yoy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7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BIM 下游下游需求主體是需求主體是施工方施工方, 需求內容包括運維、 培訓、 咨詢和產品, 施工方通過, 需求內容包括運維、 培訓、 咨詢和產品, 施工方通過深化深化 BIM設計模型以生成施工圖設計模型以生成施工圖 BIM 模型,并負責模型,并負責 BIM 模型中項目數據信息的收集與更新等
38、。模型中項目數據信息的收集與更新等。下游施工方與中游設計方保持密切聯系對于項目的成功推進和交付具有重要作用,BIM 模型中的數據信息在各階段的共享互通能有效地降低設計變更成本、節約項目資源和規避風險。BIM 運維的基礎是 BIM 施工管理,因此施工階段產生的數據未來有望在 BIM 運維階段創造長期價值,但由于當前 BIM 依舊停留在普及階段,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BIM 運維市場規模在 2020 年應用場景中僅占 4.7%。 圖表圖表6 6: B BIMIM 產業鏈產業鏈 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華泰研究 裝配式政策目標明確,裝配式政策目標明確,鋼構制造鋼構制造受益受益彈性大彈性大 根據 CABE
39、E,建筑施工階段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量的 1%,約占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的2%,雖然在整體建筑碳排放中占比相對較小,但是由于一方面施工活動在短時間內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施工中可以更加節省建筑材料、對設備和系統進行優化選擇,并對后期的運維管理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減排同樣重要,各國紛紛實施推廣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相比傳統現澆建筑,其在建造和拆除階段可顯著降低碳排放,根據根據中建科技,裝配式建筑在建造過程可實現碳減排中建科技,裝配式建筑在建造過程可實現碳減排 10%-20%。 圖表圖表7 7: 現澆建筑和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的碳排放量對比現澆建筑和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的碳排放量對比 階段階
40、段 裝配式建筑碳排放(裝配式建筑碳排放(kg/m2) 現澆建筑碳排放(現澆建筑碳排放(kg/m2) 節碳量(節碳量(kg/m2) 生產 312.71 301.26 -11.47 運輸 4.21 3.29 -0.92 施工 8.32 28.26 20.06 合計 325.24 332.91 7.67 注:以寧波同套型、層數、建筑面積的兩種建造方式的住宅項目為例 資料來源: 基于碳排放模型的裝配式混凝土與現澆建筑碳排放比較分析與研究2,華泰研究 2 曹西, 繆昌鉛, 潘海濤. 基于碳排放模型的裝配式混凝土與現澆建筑碳排放比較分析與研究J. 建筑結構, 2021, 51(S02):5. 免責聲明和披
41、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8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我國建筑工業化起步較晚,目標及標準確定后迎來快速發展。我國建筑工業化起步較晚,目標及標準確定后迎來快速發展。2017 年住建部出臺 “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 ,方案規定:到 2020 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 其中重點推進地區、 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分別大于 20%、 15%和 10%,到 2025 年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達 30%。 同年 12 月發布 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 ,我國裝配式迎來快速發展。根據住建部,2018-2020 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年全國新開工
42、裝配式建筑面積 CAGR達達 57.9%,20 年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年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 20.5%,較,較 19 年提升年提升 7.1pct,較大幅度超過,較大幅度超過了政策要求的了政策要求的 15%以上的目標。以上的目標。2021 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達 7.4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18%,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 24.5%,較 20 年繼續提升 4.0pct。 根據結構體系劃分,裝配式建筑大致可分為預制混凝土結構(PC) 、鋼結構(PS)和木結構三大類,目前主流結構仍以目前主流結構仍以 PC 為主,在住宅中滲透率較高,而鋼結構則主要應用在大為主,在住宅中滲透率較高,而鋼
43、結構則主要應用在大跨度廠房、體育館、超高層辦公樓等工業和公共建筑??缍葟S房、體育館、超高層辦公樓等工業和公共建筑。根據住建部,2019 年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中,PC 結構占比 65%,鋼結構占比 31%;2021 年 PC 結構占比 66%,鋼結構占比28%, PC 由于其成本優勢、 住宅使用接受度較高等原因仍領先發展。 但從碳排放角度來看,但從碳排放角度來看,鋼結構優于鋼結構優于 PC 結構,結構,根據孟昊杰 2018 年 11 月在論文裝配式建筑施工碳排放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對秦皇島青年公寓案例項目的測算,鋼結構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量約為 PC結構的 56%,此外鋼結構材料相比 PC 具備較
44、好的可回收性可實現間接節能降碳,基于此政策對于鋼結構支持力度漸大。 圖表圖表8: 2021 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 7.4 億億,同比同比+18% 圖表圖表9: 2021 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約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約 66%采用混凝土結構采用混凝土結構 資料來源:住建部,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住建部,華泰研究 按照裝配式建筑交付流程來看,產業鏈主要分為設計、制造和裝修三大環節。按照裝配式建筑交付流程來看,產業鏈主要分為設計、制造和裝修三大環節。傳統建筑的建設程序為設計-主體結構-二次結構-裝修水電,裝配式建筑雖然沒有改變大類劃分,但在前端的設計環節增加了構件深化設計,在中端的施
45、工環節增加了工廠構件制造,區別于傳統設計可在施工環節進行差錯變更, “零變更”的目標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環節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前端設計環節掌握核心技術以及科技運用成熟的企業更容易形成競爭壁壘,而構件的交付能力和成本優勢則是制造環節最核心的競爭力,裝配式裝修尚處于起步階段。 圖表圖表1010: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競爭格局和核心競爭力對比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競爭格局和核心競爭力對比 供需格局供需格局 競爭格局競爭格局(2021 年年) 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 設計 有效供給不足 高度分散,單體龍頭市占 1.5% 軟件及設計方式,方案經濟性,過往業績,地域,自研軟件 PC 制造 不同區域差異較大,整體行業目前
46、供需增速都較快,未經歷產能出清 整體高度分散,短腿行業,不同區域競爭格局差異很大,龍頭市占率不到3% 成本,交付能力 鋼構制造 16 年后行業產能經歷過出清,小企業退出較多, 當前需求快速反彈期供給略小于需求 高度分散,基本無運輸半徑限制,龍頭市占率不到 5% 成本,交付能力 裝修 當前需求尚未大幅增長, 但若政策推動需求出現大幅增長,短期供不應求 行業不成熟,玩家剛剛起步 成本、設計-生產-安裝一體化服務能力,主材產能和降成本能力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40.4%80.6%44.6%50.5%17.6%0%10%20%30%40%50%60%70%80%90%012345678201
47、620172018201920202021(億)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yoy0%10%20%30%40%50%60%70%80%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其他20192020202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9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我們根據住建部規定的 2025 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鋼結構行業“十四五”規劃提出的 2025 年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 15%以上的目標,測算測算 2025年末裝配式產業鏈市場規模預計達年末裝配式產業鏈市場規模預計達 2.58 萬億,萬億,“十四五十四五”期間期間 CAGR 約約 7.6%,其中鋼
48、結構模式雖成本仍有劣勢,但在建筑節能減排方面具備較大優勢,雙碳目標下有望獲得政策青睞,“十四五”CAGR 約 17.5%;裝配式裝修由于剛處于發展初期,基數較低,有望隨著產業成熟迎來較快增長,“十四五”CAGR 約 16.6%。主要假設如下: 1)2021 年新建建筑面積 30.2 萬億,考慮到 22 年房地產受政策調控影響,商品房新建建筑竣工面積預計會進一步下滑(22 年 1-4 月為-11.9%) ,公共建筑受穩增長影響,需求預計有所改善,假設綜合影響下 22 年新建建筑面積增速-8.0%,2023-2025 年增速恢復至常規增速水平-2.0%; 2)2025 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
49、建筑面積為 30%,“十四五”期間勻速實現; 3)2025 年鋼結構模式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達 15%,以 3.0/5.0/6.0/7.6pct 的速度提升,關于 PC、PS 造價預測,假設成本分為直接成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 、間接成本(組織措施費、管理費、規費) 、利潤和稅金四大類,參考住建部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數據對各項成本進行假設測算,詳見華泰建筑 2020 年 6 月 2 日發布報告鋼結構高景氣,細分滲透加速提升 ; 4) 根據行業經驗, 傳統建筑設計的單平米收費在 30-40 元 (對應建筑單平造價的 1%-2%) ,而裝配式建筑額外增加的深化設計和精細化設計部分可增
50、加每平米設計費約 10 元;根據行業經驗,2019 年裝配式裝修單價預計 2500 元/,假設在產品迭代下每年下降 8%,詳見華泰建筑 2020 年 11 月 15 日發布報告成長看裝配式,大藍籌現供給側機會 。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0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11: 根據政策目標,預計“十四五”期間裝配式產業鏈市場規模根據政策目標,預計“十四五”期間裝配式產業鏈市場規模 CAGR 約約 7.6% 2019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建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311,940 306,829 3
51、02,041 277,878 272,320 266,874 261,536 yoy -1.6% -1.6% -8.0% -2.0% -2.0% -2.0% 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開工建筑面積(%) 13.40% 20.50% 24.50% 25.88% 27.25% 28.63% 30.00% 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41,800 62,900 74,000 71,901 74,207 76,393 78,461 yoy 44.6% 50.5% 17.6% -2.8% 3.2% 2.9% 2.7% 單位面積設計費(元/平方米) 40 40 40 40 40 40 40 裝配式建筑設計
52、市場規模(億元) 167.2 251.6 296.0 287.6 296.8 305.6 313.8 yoy 50.5% 17.6% -2.8% 3.2% 2.9% 2.7% PC 結構占比(%) 64.6% 68.4% 66.2% 68.6% 63.6% 57.6% 50.0% PC 結構新建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27,000 43,000 49,000 49,340 47,212 44,019 39,230 PC 結構單位造價(元/) 2,553 2,439 2,396 2,412 2,429 2,445 2,463 PC 結構工程市場規模(億元) 6,894 10,488 11,742
53、11,902 11,466 10,764 9,661 yoy 52.1% 12.0% 1.4% -3.7% -6.1% -10.2% PS 結構占比(%) 31.1% 30.2% 28.4% 31.4% 36.4% 42.4% 50.0% PS 結構新建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13,000 19,000 21,000 22,561 26,995 32,374 39,230 PS 結構占新建建筑面積比(%) 4.2% 6.2% 7.0% 8.1% 9.9% 12.1% 15% PS 結構單位造價(元/) 2,943 2,884 3,068 3,082 3,096 3,110 3,125 PS 結構
54、工程市場規模(億元) 3,826 5,480 6,443 6,953 8,358 10,069 12,260 yoy 43.2% 17.6% 7.9% 20.2% 20.5% 21.8% 裝配式工程市場規模(億元) 10,720 15,968 18,186 18,855 19,823 20,834 21,921 yoy 49.0% 13.9% 3.7% 5.1% 5.1% 5.2% 裝配式裝修占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 10.83% 11.43% 13.00% 15.00% 20.00% 25.00% 30% 裝配式裝修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4529 7188 9620 10785 14841
55、 19098 23538 裝配式裝修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 1.45% 2.34% 3.19% 3.88% 5.45% 7.16% 9.00% 裝配式裝修單價(元/平米) 2,500 2,300 2,116 1,947 1,791 1,648 1,516 裝配式裝修市場規模(億元) 1132 1653 2036 2100 2658 3147 3568 yoy 46.0% 23.1% 3.2% 26.6% 18.4% 13.4% 裝配式產業鏈市場規模 12019 17873 20517 21243 22778 24286 25803 yoy 48.7% 14.8% 3.5% 7.2% 6
56、.6% 6.2% 資料來源:Wind,住建部,華泰研究預測 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是建筑運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是建筑運行行節能重要手段節能重要手段 根據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 ,建筑運行階段能耗主要來自暖通空調系統、生活熱水系統、照明及電梯系統,不考慮農村建筑,我們估算暖通空調、生活熱水、照明及電梯能耗分別占比 48%/15%/8%。 1) 暖通空調系統通過交換冷熱能量的形式實現空調對環境的溫度、 濕度以及通排風的作用,其中 70%以上的暖通空調系統能耗是由于圍護結構的傳熱造成。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蓄熱放熱能力是影響暖通系統能耗的主要因素, 通過改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可以實現節能。 圍護結構主要涉及
57、外墻、 內墻、 門窗、 屋面和地面, 其中, 窗戶是一種特殊組件,其傳熱系數通常是建筑其他組件的 5 倍,熱損失約占圍護結構總熱損失 40%-70%,外墻和屋面的熱損失占比約 20%-40%。在節能手段上,改善門窗絕熱性能可以使用更換窗框材料、使用節能玻璃、采取遮陽措施,外墻和屋面保溫可以設置保溫層、使用保溫材料和防水材料。 2) 生活熱水系統是建筑給排水設計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熱源、散熱設備、控制系統、管路系統等,其能耗主要與熱源和管路系統有關,通過使用高能效鍋爐、太陽能等熱源以及節能管材可以降低這一環節能耗。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1 工業工業/
58、/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3) 照明系統是由照明控制裝置及控制軟件、燈具、光源等設備構成,以實現特定區域照明功能的系統。我國照明系統用電量占整個社會的用電量超 10%,其主要能耗由燈具產生,照明系統節能可以通過選用 LED 燈、低壓熒光燈等節能照明器材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等方式實現。 4) 電梯系統主要包括電氣控制系統、曳引系統、導向系統等,電梯是高層建筑最大能耗設備之一。據中國電梯協會測算估計,我國平均每部電梯每天耗電量約 40kWh,約占整個建筑能耗的 5%,電梯系統節能主要通過對電梯內部系統進行調整升級的方式實現,包括加裝電能回饋裝置、采用永磁無齒型曳引機等。 圖表圖表1212: 建筑運行階段
59、不同環節的節能手段及涉及的建筑材料建筑運行階段不同環節的節能手段及涉及的建筑材料/ /節能產品節能產品 環節環節 主要節能手段主要節能手段 涉及的建筑材料涉及的建筑材料/ /節能產品節能產品 暖通空調系統 外墻和屋面保溫:設置保溫層、使用保溫材料 保溫材料 改善門窗絕熱性能:更換窗框材料、使用節能玻璃、采取遮陽措施 節能玻璃、遮陽材料 生活熱水系統 使用高能效熱源:高能效鍋爐、太陽能集熱、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 高能效鍋爐、 新能源采暖設備 選取具有阻力系數小、耐熱、保溫、耐腐蝕等性能的管材 節能管材 照明及電梯系統 使用節能照明器材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節能照明器材 電梯內部系統調整升級:加裝
60、電能回饋裝置、采用永磁無齒型曳引機等 節能電梯 資料來源:華泰研究 我們主要聚焦建筑運行階段節能要求提升對建筑材料的影響,我們主要聚焦建筑運行階段節能要求提升對建筑材料的影響,故故以下將重點分析以下將重點分析優化優化暖通暖通空調系統涉及的節能玻璃、遮陽材料空調系統涉及的節能玻璃、遮陽材料和保溫材料和保溫材料。 節能玻璃節能玻璃:預計預計 22-25 年年用量用量需求需求 CAGR 約約 20%,Low-E 玻璃政策強制力不強玻璃政策強制力不強 門窗是圍護結構中散熱量最大的部分,是建筑節能的關鍵突破口,具有低投入、高產出的門窗是圍護結構中散熱量最大的部分,是建筑節能的關鍵突破口,具有低投入、高產
61、出的經濟效益,改善方式多樣。經濟效益,改善方式多樣。門窗保溫環節,建筑造價 5%-10%的節能成本可實現 30%-75%的節能收益。一般通過更換窗框材料、選用優質密封條、改善窗墻比、使用節能玻璃、采取遮陽措施可以改善門窗的絕熱性能,有效降低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的熱傳導。玻璃是門窗的主要組成部分, 占據了門窗主要的傳熱量, 自國務院 2008 年頒布 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來,各地推行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節能玻璃逐步替代普通單層玻璃,有效減少建筑門窗熱量散失,降低制冷制熱設施能耗。根據南玻集團 2020 年報,我國節能玻璃使用率尚不足 15%, 通用規范新標準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外窗傳熱系數較舊標準
62、分別下浮0%-20%和 20%-40%,有望推動節能玻璃需求量提升。 若若 2025 年新建建筑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至年新建建筑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至 50%,存量建筑年平均改造率,存量建筑年平均改造率 1%,則,則 2022-2025 年節能玻璃需求面積復合增速預計年節能玻璃需求面積復合增速預計 20%。新建建筑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2021 年我國民用建筑竣工面積 36.8 億, 門窗用玻璃占建筑面積比采用建筑企業玻璃消耗面積/房屋竣工面積測算約 28%,據此估算 21 年窗戶需求預計約 10.2 億,節能玻璃使用率近似為26%。假設 22-25 年民用建筑3竣工面積增速為 0%,25 年節能
63、玻璃使用率提升至 50%,則25 年新建建筑市場節能玻璃需求預計達到 5.1 億,22-25 年 CAGR 約 18.3%。存量改造方面,根據住建部,2020 年存量民用建筑面積約 378 億,按照既有節能玻璃使用率 15%測算,則節能玻璃應用面積約 11.3 億,預計剩余改造需求空間約 94 億。 3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2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1313: 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有望帶動市場需求增長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有望帶動市場需求增長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
64、5E 民用建筑房屋竣工面積(億) 35.1 36.8 36.8 36.8 36.8 36.8 門窗用玻璃占建筑面積(%) 28% 28% 28% 28% 28% 28% 新建建筑玻璃需求(億) 9.7 10.2 10.2 10.2 10.2 10.2 新建建筑節能玻璃使用率(%) 25% 26% 32% 38% 44% 50% 新建建筑節能玻璃需求(億)新建建筑節能玻璃需求(億) 2.4 2.6 3.2 3.9 4.5 5.1 存量民用建筑面積(億) 377.8 414.5 451.3 488.1 524.9 561.6 既有節能玻璃使用率(%) 15% 17% 19% 22% 24% 27%
65、 節能玻璃應用面積(億) 11.3 13.9 17.2 21.0 25.5 30.6 存量待改造玻璃需求(億) 94 93 92 91 90 90 當年民用建筑面積改造率(%) 1% 1% 1% 1% 當年改造建筑節能玻璃需求(億)當年改造建筑節能玻璃需求(億) 0.2 0.3 0.9 0.9 0.9 0.9 節能玻璃需求(億)節能玻璃需求(億) 2.60 2.91 4.16 4.78 5.39 6.01 注:假設 1)門窗用玻璃占建筑面積=建筑企業材料消耗:玻璃/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節能玻璃使用率=(中空玻璃+夾層玻璃)產量/建筑企業材料消耗:玻璃;3)2020 年存量民用建筑面積=累計建
66、成節能建筑面積/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比例 資料來源:Wind,住建部,華泰研究預測 圖表圖表1414: 若若 2525 年新建建筑年新建建筑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至節能玻璃使用率提升至 5 50 0% %,存量年均改造率,存量年均改造率 1%1%,則,則 2222- -2525 年年需求需求 C CAGRAGR 預計預計 2020% % 2025 年新建建筑節能玻璃滲透率年新建建筑節能玻璃滲透率 30% 40% 50% 60% 70% 2022-2025 年年均存量建筑改年年均存量建筑改造率造率 0.0% 1.3% 8.9% 15.1% 20.5% 25.2% 1.0% 8.1% 14.5% 1
67、9.9% 24.7% 29.0% 3.0% 17.9% 22.9% 27.4% 31.5% 35.2% 5.0% 24.9% 29.1% 33.0% 36.6% 39.9% 10.0% 35.7% 39.1% 42.3% 45.2% 48.0% 資料來源:華泰研究預測 Low-E 玻璃是未來節能玻璃的應用主流。玻璃是未來節能玻璃的應用主流。節能玻璃是指具有保溫隔熱特性的玻璃,主要包括中空玻璃、熱反射玻璃、夾層玻璃、Low-E 玻璃等。其中相較傳統玻璃,Low-E 玻璃節能效用和成本效用良好。節能方面,根據我國 Low-E 節能玻璃推廣應用現狀分析4中測算, 以全國每年新安裝門窗 4 億平方米測
68、算, 若均采用 Low-E 玻璃, 相較于普通中空玻璃,每年可節能標準煤 870 萬噸,減少 NOX和 SO2/ CO2 排放量 8/2100 萬噸;成本方面,Low-E 中空玻璃較普通中空玻璃價格高 25%,假設門窗用玻璃占建筑面積的 20%,使用 Low-E 中空玻璃可節省 60%以上的采暖和制冷費用,以 100m2房屋計算,大約 2.8 年即可收回采用 Low-E 玻璃所增加的成本,長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圖表圖表1515: 不同玻璃性能對比不同玻璃性能對比 玻璃名稱玻璃名稱 透光率(透光率(%) 遮陽系數(遮陽系數(Sc) 傳熱系數(傳熱系數(W/(m *)) 單片透明玻璃 89 0
69、.99 5.8 單片綠著色玻璃 73 0.65 5.6 單片灰著色玻璃 43 0.69 5.6 彩釉玻璃 - 0.32 5.8 透明中空 81 0.87 2.7 綠著色中空 66 0.52 2.7 單片陽光控制鍍膜 40 0.55 5.1 陽光控制鍍膜中空玻璃 37 0.44 2.5 單銀 Low-E 中空玻璃 46 0.39 1.8 雙銀 Low-E 中空玻璃 50 0.31 1.7 三銀 Low-E 中空玻璃 43 0.32 1.6 資料來源:玻璃工業網,華泰研究 4 張萌, 陳旭, 秦松,等. 我國 LowE 節能玻璃推廣應用現狀分析J. 中國建材, 2018(11):3. 免責聲明和披
70、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3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我國滲透率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但當前政策強制力不高。我國滲透率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但當前政策強制力不高。目前我國 Low-E 玻璃主要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領域,根據行業調研,截至 2021 年預計滲透率不足 15%,與海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德國/韓國/波蘭 Low-E 玻璃使用率分別達 92%/90%/75%,隨著節能減排政策持續推進,建筑節能要求不斷提高,Low-E 玻璃在普通公共建筑、民用住宅領域的需求有望不斷增長,但政策強制力不高。歐美等國家的 Low-E 玻璃滲透率很高主要得益于其政策上的
71、強制規定,根據歐洲平板玻璃協會 2005 年的報告,1991 年歐洲各國宣布于1995 年強制采用 Low-E 中空玻璃后, Low-E 中空玻璃的市場占有率直線上升。 而我國主要通過整體建筑技術的提升實現節能要求,并未對該單一產品做出強制應用要求,且我國氣候區域較多,對于寒冷和嚴寒地區外窗傳熱系數限值要求多小于 2.0,對 Low-E 有較強需求,但夏熱冬暖、夏熱冬冷、溫和地區基本均大于 2.0,普通玻璃即可滿足需求。 供給端,供給端,Low-E 節能玻璃作為中高端產品,節能玻璃作為中高端產品,龍頭龍頭產能產能集中度約集中度約 25%。相比于普通玻璃的生產,節能玻璃需要經過更難的深加工,在技
72、術水平和資金投入上要求更高,往往小廠生產出來的玻璃品控無法保證,因此節能玻璃是玻璃產業鏈中較為中高端的產品。市場參與主體主要是臺玻集團(1802 TW) 、信義玻璃(0868 HK) 、旗濱集團(601636 CH) 、南玻 A(000012 CH) 、耀皮玻璃(600819 CH) 、金晶科技(600586 CH)等傳統龍頭企業,2021年 TOP5企業 Low-E產能市占率約為 25%。 此外據南玻集團公告, 其高品質節能環保 Low-E中空玻璃在國內高端市場占有率超 40%。 圖表圖表1616: 2 2021021 年年 L Lowow- -E E 玻璃產能分布玻璃產能分布 資料來源:卓
73、創資訊,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17: Low-E 玻璃主要生產企業主要產品及產能玻璃主要生產企業主要產品及產能 主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企業 主要產品主要產品 Low-E 年年產能(截止產能(截止 21 年底)年底) (萬平米(萬平米/年)年) 南玻 A 公司節能玻璃主要分為浮法玻璃和工程玻璃兩種,其中浮法玻璃包括超白玻和普白玻;工程玻璃包括 Low-E玻璃、夾膠玻璃、鋼化玻璃、彩釉玻璃、減反射玻璃、晶玉玻璃、康灰易潔玻璃。 2100 旗濱集團 公司從事玻璃產品制造與銷售,包括優質浮法玻璃原片、節能建筑玻璃(各種離線 LOW-E 低輻射鍍膜玻璃、鋼化玻璃、夾層玻璃、中空玻璃、在線鍍膜玻璃、離線陽光控制
74、鍍膜玻璃等)、高鋁電子玻璃、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光伏新材料等玻璃產品。 2790 耀皮玻璃 公司的建筑加工玻璃業務產品主要有離線低輻射鍍膜、節能中空、安全夾層、彩釉等建筑加工玻璃。 1680 北玻股份 公司深加工玻璃主要包括鋼化玻璃、中空玻璃、夾層玻璃、Low-E 玻璃以及由鋼化玻璃或夾層玻璃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復合玻璃產品,即高強度安全隔音中空玻璃、高強度節能低輻射鍍膜中空玻璃、高強度結構玻璃等等。 900 信義玻璃 公司主要生產低輻射鍍膜玻璃(LOW-E 玻璃)、熱反射鍍膜玻璃、中空玻璃、鋼化玻璃、夾層玻璃、彩釉玻璃等高檔節能玻璃產品。 5000 臺玻集團 公司產品覆蓋建筑玻璃、汽車玻璃、裝飾
75、玻璃、玻璃纖維、玻璃容器食器、加工玻璃(離線鍍膜、在線鍍膜、LOW-E、中空、夾膠、鋼化、彩釉、銀鏡)等領域。 5100 金晶科技 公司擁有雙工藝生產鍍膜玻璃的技術和能力,擁有超白浮法玻璃和超白壓花玻璃的產線和產能,擁有單銀、雙銀、三銀、導電膜、減反射玻璃等產品系列。 2000 (其中 1000 萬平米計劃 22 年中期投產)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及 2021 年報,卓創資訊,華泰研究 臺玻集團8%信義玻璃7%旗濱集團4%南玻A3%耀皮玻璃3%北玻股份1%其他74%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4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遮陽遮陽材料材料:需求增加需
76、求增加+滲透率提升,預計功能性遮陽滲透率提升,預計功能性遮陽 22-25 年年銷售額銷售額 CAGR 約約 23% 建筑遮陽能夠降低空調制冷和采暖能耗,通過遮陽的設置可以防止陽光輻射直接進入室內建筑遮陽能夠降低空調制冷和采暖能耗,通過遮陽的設置可以防止陽光輻射直接進入室內, 在節能的同時有效的改善室內環境在節能的同時有效的改善室內環境,且投資少經濟性較強,且投資少經濟性較強。根據建筑遮陽行業協會,窗戶遮陽節約能耗約是建筑能耗的 10%到 24%,但用于遮陽的建筑投資不足 2%。因此良好的遮陽設計不僅是影響建筑形體和美感的關鍵要素,還節省能耗降低成本。 根據根據遮陽設施的安裝位置不同可分為三種,
77、即外遮陽、內遮陽和中遮陽。遮陽設施的安裝位置不同可分為三種,即外遮陽、內遮陽和中遮陽。外遮陽的優點是太陽輻射在遮陽層上所產生的熱量停留在建筑外部,散熱性好,缺點是保護維護比較難;內遮陽優點是安裝方便、安全,不破壞建筑外立面,且因構件位于室內,便于維護和清潔。窗玻璃中置式遮陽兼具外遮陽和內遮陽的特點,遮陽設施通常位于雙層玻璃的中間,與窗框及玻璃組合成為整扇窗戶,有著較強的整體性,一般是由工廠一體生產成型。 圖表圖表1818: 三種遮陽方式比較三種遮陽方式比較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華泰研究 近年遮陽材料行業銷售額維持小幅增長,2021 年遮陽材料行業銷售額 6564
78、.4 億元,2019-2021 年復合增速約 4.9%,根據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協會,到 2025 年國內建筑遮陽行業銷售額預計可達到 11582 億元,對應對應 21-25 年年 CAGR 約約 15.3%。遮陽行業主要包含五大類產品:布藝窗簾、功能性遮陽產品、外遮陽產品、配套產品和竹草藤麻窗簾,其中布藝其中布藝窗簾為主要產品,窗簾為主要產品,21 年年市場份額約市場份額約 92.3%。 圖表圖表19: 2021 年年遮陽材料行業銷售額遮陽材料行業銷售額 6564.4 億元億元 圖表圖表20: 布藝窗簾為主要遮陽產品,布藝窗簾為主要遮陽產品,21 年市場份額約年市場份額約 92.3% 資料來源:
79、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華泰研究 0246810121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72018201920202021(%)(億元)遮陽行業銷售額yoy布藝窗簾94.1%功能性遮陽產品3.3%外遮陽產品1.0%配套產品1.3%竹草藤麻窗簾0.2%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5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功能性遮陽材料具備多種功能,是建筑節能的重要補充。功能性遮陽材料具備多種功能,是建筑節能的重要補充。相對于傳統遮陽材料,功
80、能性遮陽材料具備遮陽、調光、節能、防污、阻燃等多種功能,建筑在采用功能性遮陽材料后,太陽輻射強度由 100%下降為 14%-35%,功能性遮陽材料有效阻斷了太陽產生的熱空氣與建筑物之間的對流,同時過濾眩光,獲取自然光線,提高視覺舒適度,符合國家綠色建材的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此外,由于功能性遮陽材料的生產用料少,適用于批量自動化生產,因此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較低。 在節能需求提升的趨在節能需求提升的趨勢勢下,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滲透率有較高的提升空間下,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滲透率有較高的提升空間。我國功能性遮陽行業起步較晚,尚處于發展階段,市場滲透率較低,2021 年我國功能性遮陽產品銷售額為
81、216.3 億元,同比 4.0%,在整體建筑遮陽行業的滲透率僅為 3.30%。但功能性遮陽產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是建筑遮陽主流產品, 普及率和更換率較高, 根據 ISIB World 數據,2011 年美國功能性遮陽產品滲透率達 79%, 其中 75%為居民消費。 我國未來滲透率有較高提升空間,根據中國建筑遮陽行業協會的預測,到 2025 年國內功能性建筑遮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 500 億元,2022-2025 年均復合增速為 23.3%,滲透率提升至 4.87%。 圖表圖表21: 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規模及同比增速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規模及同比增速 圖表圖表22: 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滲
82、透率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市場滲透率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建筑遮陽材料分會,華泰研究 我國功能性我國功能性遮陽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形成三大梯隊遮陽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形成三大梯隊。據中國建筑遮陽材料協會統計,2021 年我國功能性遮陽材料企業數量達到 3000 家,其中規模以上(3000 萬元以上)收入規模企業 180 余家。 我國建筑遮陽行業中參與競爭的廠商根據規模、 技術水平、 產品質量、毛利率、目標市場分為三個層次明顯的梯隊,第一梯隊面向中高端市場,產品質量高、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毛利率水平較高,約有十余家公司,
83、占有 20%的市場份額,其中三家龍頭企業玉馬遮陽、西大門、先鋒新材 2021 年市場份額約為 5.4%。第二梯隊為中等規模公司,約占據 30%-40%的市場份額。第三梯隊則是數量眾多的作坊式企業,產品主要供應國內低端市場,以價格競爭為主要競爭方式,毛利率較低,占據 40%-50%的市場份額。 保溫材料保溫材料:本輪標準提升帶動增量市場較小,新材料本輪標準提升帶動增量市場較小,新材料能否能否突圍更值得關注突圍更值得關注 外墻和屋面是外墻和屋面是僅次于僅次于門窗熱量損失較多門窗熱量損失較多的部分,的部分,改善其保溫能力也改善其保溫能力也是當前建筑工程領域主是當前建筑工程領域主流節能技術之一流節能技
84、術之一。提升外墻和屋面的保溫能力主要通過設置保溫層、使用保溫材料實現。與此前的標準相比, 通用規范中對部分地區公共建筑、夏熱冬冷居建、夏熱冬暖居建、溫和居建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要求顯著提升。 01234567891001002003004005006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5E(%)(億元)功能性遮陽產品銷售額yoy0%1%2%3%4%5%6%201720182019202020212025E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6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2323: 通用規范與舊標中各地區外墻熱傳系數對比通用規范與舊標中各地
85、區外墻熱傳系數對比 外墻(傳熱系數外墻(傳熱系數 KW/(K)(限值)(限值) 建筑類型建筑類型 地區地區 通用規范(通用規范(72%) 舊標(舊標(60%) 體形系數體形系數0.3 0.3體形系數體形系數0.5 體形系數體形系數0.3 0.3體形系數體形系數0.5 甲類公共建筑 嚴寒 A、B 區 0.35 0.30 0.38 0.35 嚴寒 C 區 0.38 0.35 0.43 0.38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夏熱冬暖地區 0.7 1.5 0.8 1.5 通用規范(通用規范(65%) 舊
86、標(舊標(50%)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體系系數體系系數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居住建筑 夏熱冬冷 A 區 0.6 1.0 0.40 1.0 1.5 0.40 0.8 1.0 夏熱冬冷 B 區 0.8 1.2 0.40 1.0 1.5 0.40 0.8 1.0 夏熱冬暖 A 區 0.7 1.5 2.0K2.5,D3.0(僅適用南區) 夏熱冬暖 B 區 0.7 1.5 或 1.5K2.0,D2.8 或 0.7K1.5,D2.5 或 K0.7 溫和 A 區 0.6 1.0 0.45 1.0 1.5 0.45 0.
87、8 1.0 溫和 B 區 1.8 2.0 注:1)括號中數字為節能率;2)本表僅列示發生變化的地區建筑類型指標。 資料來源:各類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2424: 通用規范與舊標中各地區屋面熱傳系數對比通用規范與舊標中各地區屋面熱傳系數對比 屋面(傳熱系數屋面(傳熱系數 KW/(K) 通用規范(通用規范(72%) 舊標(舊標(60%) 建筑類型建筑類型 地區地區 體型系數體型系數0.3 0.3體型系數體型系數0.5 體型系數體型系數0.3 0.32.5 夏熱冬冷地區 0.40 0.40 0.50 夏熱冬暖地區 0.40 0.50 0.80 乙類公共建筑 夏熱冬冷地區 0.60 0.
88、70 夏熱冬暖地區 0.60 0.90 通用規范(通用規范(65%) 舊標(舊標(50%) 體型系數體型系數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熱惰性指標熱惰性指標 D2.5 居住建筑 夏熱冬冷地區 0.40 0.4 0.80 1.00 0.4 0.50 0.60 夏熱冬暖地區 0.40 0.4K0.9,D2.5 或 K0.4 溫和 A 區 0.40 0.45 0.80 1.00 0.45 0.50 0.60 注:1)括號中數字為節能率;2)本表僅列示發生變化的地區建筑類型指標。 資料來源:各類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華泰研究 保溫板材逐步替代保溫砂漿,保溫板材逐步替代保溫砂漿,EPS 板及巖棉為當前
89、主流應用板及巖棉為當前主流應用,其中,其中 EPS 約占約占 70-80%。外墻保溫材料將氣體限制于保溫材料內的泡孔、層間等空間內,利用氣體的低導熱性質,使之不能形成對流傳熱,從而實現保溫隔熱的效果。保溫材料主要分為砂漿和板材兩大類,我國保溫行業發展初期保溫系統較為單一,多使用保溫砂漿,然而砂漿類保溫材料導熱系數過高,無法滿足北方和嚴寒地區的保溫需求,因此主要用于建筑內分割供暖以及非供暖房間的分割墻以及保溫要求較低的南方地區。后期隨著保溫材料的不斷發展以及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保溫砂漿逐步被保溫板材替代。保溫板材主要分別有機、無機兩大類,其中有機保溫材料以模塑聚苯板(EPS)為代表,無機保溫材料
90、以巖棉為代表。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7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2525: 保溫材料拆分保溫材料拆分 無機無機 有機有機 砂漿砂漿 種類種類 ?;⒅榉阑鸨厣皾{,復合硅酸鹽保溫砂漿等 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等 性能性能 保溫隔熱、防火、耐老化 保溫隔熱、造價偏低、安全性較低、防火性能較差 板材板材 種類種類 巖棉、泡沫玻璃、膨脹珍珠巖等 模塑聚苯板、硬泡聚氨酯板、擠塑聚苯乙烯等 性能性能 保溫隔熱、防火性能優秀、吸水率高、結構安全性低 保溫隔熱、結構穩定、吸水性低、防火性能較差 資料來源:建科節能,華泰研究 當前節能標準的提升水平基本
91、可以通過當前節能標準的提升水平基本可以通過增加保溫材料厚度來實現,增加保溫材料厚度來實現, 按照按照 21 年保溫材料市場年保溫材料市場規模規模,預預計帶動計帶動增量市場增量市場 81 億元。億元。我們根據前文梳理的通用規范中對外墻和屋面熱傳系數限值的要求,測算各類地區不同建筑需要增加的保溫材料厚度,及由此帶動的增量市場空間,假設: 1) 為簡便計算, 選取體形系數0.3 或者熱惰性指標 D2.5 情況下規范要求及變化近似代表同地區同類建筑要求; 2)建筑氣候分區,按照省級行政單位近似劃分以便統計區域建筑面積; 3)外墻面積/建筑面積約 0.6,屋面面積/建筑面積約 0.1; 4) 截至 20
92、20年末, 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超過 238億, 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超過 63%,剩余存量待改造面積 140 億,假設未來 10 年改造完成,年均改造 14 億; 5)所有建筑均采用 EPS 保溫材料,當前市場價 11490 元/噸(230 元/m )測算近似材料市場增量。 圖表圖表2626: 外墻熱工性能提升預計帶動保溫材料年度增量市場外墻熱工性能提升預計帶動保溫材料年度增量市場 5 55 5 億元億元 甲類公共建筑甲類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 嚴寒嚴寒 A、B 區區 嚴寒嚴寒 C 區區 夏熱冬暖地區夏熱冬暖地區 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 溫和溫和 A 區區 溫和溫和 B 區區 外墻熱傳
93、系數限值變化外墻熱傳系數限值變化 W/(K) -0.03 -0.05 -0.10 -0.3 -0.4 -0.2 材料類型材料類型 導熱系數(導熱系數(25),),W/(mK) 通用規范厚度(通用規范厚度(mm) 膨脹聚苯板(EPS) 0.037 105.7 97.4 52.9 52.9 61.7 20.6 巖棉帶 0.044 125.7 115.8 62.9 62.9 73.3 24.4 真空絕熱板 0.008 22.9 21.1 11.4 11.4 13.3 4.4 聚氨酯板 0.024 68.6 63.2 34.3 34.3 40.0 13.3 材料類型材料類型 導熱系數(導熱系數(25)
94、,),W/(mK) 較舊標增加厚度(較舊標增加厚度(mm) 膨脹聚苯板(EPS) 0.037 8.3 11.3 6.6 15.9 24.7 2.1 巖棉帶 0.044 9.9 13.5 7.9 18.9 29.3 2.4 真空絕熱板 0.008 1.8 2.4 1.4 3.4 5.3 0.4 聚氨酯板 0.024 5.4 7.3 4.3 10.3 16.0 1.3 保溫材料厚度較舊規增加幅度保溫材料厚度較舊規增加幅度 8.6% 13.2% 14.3% 42.9% 66.7% 11.1% 假設均采用 EPS(元/) 230 21 年新建建筑外墻面積(萬) 564 1008 4175 88742
95、4210 12226 年均新建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年均新建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 36.3 存量建筑外墻面積(萬) 17018 27512 60483 1217271 52274 138155 外墻年節能改造規模(億) 5.6 年均存量建筑改造外墻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年均存量建筑改造外墻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 18.5 資料來源:Wind,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 , 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 ,華泰研究預測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8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2727: 屋面屋面熱工性能提升預計帶動保溫材料
96、年度增量市場熱工性能提升預計帶動保溫材料年度增量市場 26.226.2 億元億元 甲類公共建筑甲類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 嚴寒嚴寒 A、B 區區 嚴寒嚴寒 C 區區 寒冷地區寒冷地區 夏熱冬暖地區夏熱冬暖地區 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 溫和溫和 A 區區 屋面熱傳系數限值變化屋面熱傳系數限值變化 W/(K) -0.03 -0.05 -0.05 -0.10 -0.4 -0.4 材料類型 導熱系數(導熱系數(25),),W/(mK) 通用規范厚度(通用規范厚度(mm) 膨脹聚苯板(EPS) 0.037 148.0 123.3 92.5 92.5 92.5 92.5 巖棉帶 0.044 176.
97、0 146.7 110.0 110.0 110.0 110.0 真空絕熱板 0.008 32.0 26.7 20.0 20.0 20.0 20.0 聚氨酯板 0.024 96.0 80.0 60.0 60.0 60.0 60.0 材料類型材料類型 導熱系數(導熱系數(25),),W/(mK) 較舊標增加厚度(較舊標增加厚度(mm) 膨脹聚苯板(EPS) 0.037 15.9 17.6 10.3 18.5 46.3 46.3 巖棉帶 0.044 18.9 21.0 12.2 22.0 55.0 55.0 真空絕熱板 0.008 3.4 3.8 2.2 4.0 10.0 10.0 聚氨酯板 0.0
98、24 10.3 11.4 6.7 12.0 30.0 30.0 保溫材料厚度較舊規增加幅度保溫材料厚度較舊規增加幅度 12.0% 16.7% 12.5% 25.0% 100.0% 100.0% 假設均采用 EPS(元/) 230 21 年新建建筑屋面面積(萬) 141 252 1034 1044 14790 702 年均新建建筑屋面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年均新建建筑屋面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 17.3 存量建筑屋面面積(萬) 4254 6878 19023 15121 202879 8712 屋面年節能改造規模(億) 1.0 年均存量建筑改造屋面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年均存量建筑改造屋面
99、保溫材料市場增量(億元) 8.9 資料來源:Wind,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 , 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 ,華泰研究預測 就外墻保溫來看,僅依靠增加保溫材料厚度恐無法滿足節能標準持續提升的要求,節能效就外墻保溫來看,僅依靠增加保溫材料厚度恐無法滿足節能標準持續提升的要求,節能效果趨弱經濟性下降,且過度增厚亦可能出現安全脫落問題,氣凝膠、真空絕熱板以及保溫果趨弱經濟性下降,且過度增厚亦可能出現安全脫落問題,氣凝膠、真空絕熱板以及保溫裝飾一體板等快速發展,逐步替代傳統外墻保溫材料。裝飾一體板等快速發展,逐步替代傳統外墻保溫材料。根據辦公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厚度優化研究分析,雖然地區和保溫材料的選
100、擇會對節能效果有所影響,但能耗隨著保溫層厚度的變化趨勢及節能效果基本相同,通常呈現先迅速下降后趨于平穩甚或緩慢上升,案例辦公建筑顯示,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保溫材料在 0-100mm 范圍內時,下降趨勢較明顯,厚度為 100mm 時,節能率基本可以達到 10%左右,此后保溫材料厚度增加節能效果逐漸減弱,而在夏熱冬暖地區總能耗從 60mm 厚度左右就開始上升。此外,隨著節能效果趨弱,盡管部分地區建筑物持續增加保溫層厚度仍可繼續降低能耗,但投資費用的增長會導致經濟性下降,且質量施工難度的增加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圖表圖表2828: 不同地區辦公建筑各類外墻保溫材料不同地區辦公建筑各類外墻
101、保溫材料最優最優經濟厚度經濟厚度 最優經濟厚度(最優經濟厚度(mm) 地區地區 代表城市代表城市 EPS XPS 巖棉巖棉 嚴寒地區 長春 168 94 98 寒冷地區 青島 122 68 71 夏熱冬冷地區 長沙 89 51 53 夏熱冬暖地區 福州 17 9 12 資料來源: 辦公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厚度優化研究5,華泰研究 5 劉方舟,聶金哲,李德英等.辦公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厚度優化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7):5.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19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我國外保溫市場階段性行業競爭格局仍以區域化小散企業為主,重點保溫
102、企業的收入規模我國外保溫市場階段性行業競爭格局仍以區域化小散企業為主,重點保溫企業的收入規模較小,市場占有率較低較小,市場占有率較低, 其中保溫裝飾一體板技術壁壘較高,頭部效應明顯。其中保溫裝飾一體板技術壁壘較高,頭部效應明顯。保溫材料的生產幾乎沒有技術壁壘,且政策在防火安全、節能保溫等基礎要求上對具體材料并無明顯偏向,導致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而且生產成本較低,小企業完全可以通過租賃廠房來進行生產,再加上行業缺乏統一的監管體系和應用標準,市場上存在大量小企業通過低價競爭來存活,小企業通常通過偷工減料來進一步壓縮成本,導致市場上充斥大量不達標的保溫材料。目前外保溫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東方雨虹,亞
103、士創能、魯陽節能等,其中東方雨虹(002271 CH)以臥牛山節能為主要子公司開展保溫業務,亞士創能(603378 CH)以保溫裝飾一體板、真金板等保溫材料銷售為主,魯陽節能(002088 CH)以巖棉銷售為主。而相較于傳統外墻保溫材料,保溫裝飾一體板行業具有更高的技術壁壘,競爭格局好于傳統保溫材料,頭部企業市占率較高。 屋面兼具保溫隔熱、防水、空間封閉等多種功能,防水保溫一體化板有望成為屋面保溫體屋面兼具保溫隔熱、防水、空間封閉等多種功能,防水保溫一體化板有望成為屋面保溫體系的發展方向。系的發展方向。依據保溫層、防水層和結構層之間的關系,屋面系統可劃分為正置式屋面系統、倒置式屋面系統、保溫-
104、結構層復合系統、蓄水系統、種植隔熱系統等。其中正置式是傳統的屋面保溫方式,倒置式屋面雖然造價較貴,但在建筑運行的過程中有諸多優勢。防水性能上,主流保溫系統在保證防水性能的協同方面存在設計與施工方面的種種不足,無論是倒置式屋面構造還是正置式屋面構造均存在防水層破損時下部層次“串水”的問題, 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保溫功能上, 傳統的倒置式屋面構造完全將保溫層暴露在防水層上方,保溫層易進水、吸水,降低了隔熱效果;而正置式屋面雖然將保溫層置于防水層下方,但一旦防水層破損,也會一定程度降低保溫隔熱效果。一體板將防水層和保溫層復合成有機整體,施工時通過防水粘結砂漿與基層牢固粘結,使保溫層與基層、保溫層與
105、防水層之間均可以消除竄水層,達到了“皮膚式”的防水效果。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0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建筑產能建筑產能: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光伏建筑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光能利用日益成熟,成本優化推動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高速增長光能利用日益成熟,成本優化推動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高速增長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小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地溫熱源熱能、海洋能等,包括太陽能、風能、小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地溫熱源熱能、海洋能等,其中與建筑較為相關的主要是太陽能、風能、地溫熱源熱能及生物質能。其中與建筑較為相關的主要是太陽能
106、、風能、地溫熱源熱能及生物質能。太陽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包括光熱應用和光電應用;風能除了自然通風等被動式利用,與建筑物的結合主要體現在高層建筑物之間或樓頂應用小型風力發電;地源熱泵是利用淺層地能進行供熱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術,因其具有穩定、儲量大、分布廣泛等特點,在建筑供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地熱主要用于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方面;生物質能開發潛力巨大,在建筑中的應用主要體現為農村沼氣利用、城市垃圾焚燒熱電聯產等。由于被動式利用主要體現在建筑設計環節,本章主要分析主動式利用情況,其中太陽能在建筑中應用與建筑建材企業更為相關,因此本章將聚焦于此重點討論。 圖表圖表2929: 可再生能源在
107、建筑中應用情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情況 資料來源:2020 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運行狀況報告,太陽能熱發電行業藍皮書 2021,國家能源局,華泰研究 根據根據通用規范通用規范 ,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 ,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太陽能系統可分為太陽能熱利用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太陽能光伏光熱(PV/T)系統,均可安裝在建筑物外圍護結構上。根據住建部“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中推動太陽能建筑應用部分,根據太陽能資源條件、建筑利用條件和用能需求,統籌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應用,宜電則電,宜熱則熱。其中,提出在城市酒店、學校和醫院等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積極推廣太
108、陽能光熱技術。 太陽能熱利用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供暖系統、太陽能供暖空調等復合應太陽能熱利用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供暖系統、太陽能供暖空調等復合應用系統。用系統。在傳統的熱水領域,已進入存量時代趨于飽和;太陽能采暖處于起步階段,漸成為行業利潤增長以及市場拓展的新空間,但更多是利于足太陽能集熱產品側;在熱發電方面,根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發現,相較光伏、風電、核電和燃煤系統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太陽能熱發電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最低,但當前太陽能光伏系統以技術成熟和高滲透率獲得市場更高青睞。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1
109、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3030: 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技術對比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技術對比 技術特點技術特點 光熱發電光熱發電 光伏發電光伏發電 發電原理 利用太陽光中的熱能轉化為動能并使用汽輪機進一步轉化為電能實現發電的過程。 利用太陽光中的可見光形成光電子,使用半導體吸附并形成電流從而實現發電的過程。 可利用太陽能資源 30% 60% 年發電小時數(h) 儲能:4000-5000;不儲能:1000-2000 1000-2000 占地面積(m2/MW) 35-40 35-30 轉換效率 12-25% 10-20% 應用范圍 與火力發電有著共性,同樣適合集中式大規模發電 適合小規
110、模,分布式發電 儲能系統 通過一些介質如熔鹽,水等材料進行熱儲能,使用壽命長,損耗小 使用電池進行電能儲存,使用壽命短、損耗大. 全球技術水平 槽式、塔式技術已相對成熟 技術成熟應用 全球產業化 產業化初步形成 產業化程度較高 國內技術水平 863、973 項目等多個實驗項目以及一些示范項目啟動帶來了積累 國內企業已經掌握晶電池核心技術 國內產業化水平 未形成產業化 產業化程度較高 目前發電成本(美元/干瓦時) 0.12-0.3 0.10-0.15 未來發電成本(美元/千瓦時) 0.04-0.06 0.04-0.10 目前建設成本(美元/千瓦) 4200-8400 2000-2500 未來建設
111、成本(美元/千瓦 1500-2500 1000-1800 優勢 儲熱成本低且效率高、年發電小時數長,與其他熱發電可有效契合 技術和產業相對成熟 劣勢 對地理條件要求較高 生產和維護過程存在污染,且穩定性有待提高 資料來源:CSP PLAZA,華泰研究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指光伏建筑,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指光伏建筑, 光伏建筑包括 BAPV (建筑物應用光伏) 和 BIPV (建筑光伏一體化)兩種類型,均歸屬于分布式光伏,其中 BAPV 由于其附加屬性,比較適合既有建筑改造,對于新建項目,BIPV 則更具經濟性和環保性,作為建筑體一部分在美觀、使用壽命、受力、防水、維護等方面均擁有優勢。 近
112、年隨著光伏成本快速下降,近年隨著光伏成本快速下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具備經濟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具備經濟性,裝機容量快速增長。裝機容量快速增長。據能源局和光伏行業協會,近 10 年來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千瓦平均造價下降 75%,2021 年全投資模型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 1800 小時、1500 小時、1200 小時、1000 小時等效利用小時數的 LCOE 分別為 0.19、0.22、0.28、0.33 元/kWh。目前國內分布式光伏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北、河南、浙江等省份,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具有經濟性。2016-2021 年分年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布式光伏裝機容量 CAGR 達達 59.
113、8%, 截至 2021年底, 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 107.5GW,當年新增裝機容量 29.2GW,其中根據用戶分,2021 年戶用/工商業光伏分別新增裝機21.6/7.4GW,同比+113%/+37%。根據結合方式分,若按照 N-TechResearch 數據,2021年全球 BIPV 新增裝機規模約 1.925GW,我國大約 400MW 左右,約占當年國內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的 1.4%。 圖表圖表3131: 光伏建筑包括光伏建筑包括 B BAPVAPV 和和 B BIPVIPV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
114、必一起閱讀。 22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3232: BAPVBAPV 原理原理 圖表圖表3333: B BIPVIPV 原理原理 資料來源:光伏建筑發展與經典案例6,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光伏建筑發展與經典案例,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34: 2016-2021 年年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累計累計裝機容量裝機容量 CAGR 約約 59.8% 圖表圖表35: 中國戶用中國戶用/工商業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成本持續下降工商業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成本持續下降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IRENA Renewable Cost Database,華泰研究 政策大力支持,政策
115、大力支持,非戶用非戶用光伏有望率先發展光伏有望率先發展 光伏建筑光伏建筑按照應用場景可以分為光伏屋頂、幕墻、遮陽板等按照應用場景可以分為光伏屋頂、幕墻、遮陽板等,采用不同的安裝方式、安裝在不同的部位、通風條件不同,都會對發電效果產生影響,根據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傾斜安裝在屋頂位置,可能效果較好,功率可以實現 0%損失。光伏發電光伏發電系統系統根據電池材料,根據電池材料,可分為晶體硅電池和薄膜太陽電池,可分為晶體硅電池和薄膜太陽電池,目前由于晶硅組件較高的發電效率和成本優勢,市場份額占比大約 95%,但薄膜組件具有透光性、弱光發電、衰減少、質量輕、對安裝角度要求低于晶硅組件等特點,因此在光伏建筑
116、部分應用場景下具有優勢。 圖表圖表3636: 光伏建筑光伏建筑一體化一體化應用廣泛應用廣泛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華泰研究 6 李慶黨,和學泰,李子良等.光伏建筑發展與經典案例J.建筑技術開發,2022,49(4):6.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GW)集中式分布式集中式YOY(右)分布式YOY(右)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
117、1820192020(美元/kw)戶用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成本工商業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成本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3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3737: 建筑光伏主要安裝位置建筑光伏主要安裝位置 圖表圖表3838: 不同安裝方式和通風條件下太陽能電池的效不同安裝方式和通風條件下太陽能電池的效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華泰研究 戶用戶用光伏光伏迎來迎來快速增長快速增長,當前滲透率當前滲透率仍仍較低較低約約 1.4%,若滲透率達若滲透率達 10%,累計戶用裝機預計,累計戶用裝機預計467.
118、5GW。2021 年新增戶用光伏新增裝機 21.6GW,同比增長 113%,在當年新增裝機占比達到 39%,其中山東、河北、河南三省的新增規模合計 16.4GW,占比達 76%。我國戶用光伏行業起步較晚,2013 年開始發展,2017 年為爆發元年,2018 年受光伏補貼下降的“531”新政影響市場下行,2019 年在能源局出臺積極政策后逐漸恢復,2020 年以來由于經濟性提升、政策補貼力度較高、電網服務持續優化、普通大眾認知和接受度提升、分布式安裝商群體日益成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迎來快速增長。我國戶用光伏的應用場景主要在我國戶用光伏的應用場景主要在農村,農村,采用采用 BAPV 方式,方式,
119、根據統計局,2020 年我國鄉村戶數約為 1.87 億戶,截至 2021年末戶用光伏累計安裝量預計超過 255 萬套,滲透率約 1.4%,根據光伏盒子對各省戶用裝機和裝機戶數的統計,我們選用 2021 年裝機規模前八?。ê嫌嬚伎傃b機比 92.3%)戶均裝機的平均值 25kw,若滲透率達到 10%,累計戶用裝機可達 467.5GW。 圖表圖表39: 2021 年年戶用戶用光伏新增裝機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同比增長 113% 圖表圖表40: 2021 年年山東省新增戶用光伏裝機山東省新增戶用光伏裝機 763 萬萬 kw,居全國第一居全國第一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光伏
120、盒子,華泰研究 非戶用非戶用光伏建筑特別是光伏建筑特別是 BIPV 現階段主要受政策驅動現階段主要受政策驅動,政府建筑、公共建筑、廠房等建筑,政府建筑、公共建筑、廠房等建筑物的屋頂光伏系統有望率先發展物的屋頂光伏系統有望率先發展。盡管光伏建筑理論上已具備較好經濟性,不考慮補貼的情況下,以 BIPV 為例,項目平均回收期 9-10 年,但行業處于發展初期,與建筑結合的相關產品,存在安全性、經濟性、熱工屬性、工程標準體系等問題待完善驗證:1)光伏發電特性與建筑用能協同技術不完善; 2) BIPV 相關產品、 工程標準體系不健全, 甚至缺失; 3)建筑光伏發電系統檢測認證能力不足;4)產品設計生產,
121、對建筑安全、防火等性能考慮不足;5)建設、使用、業主等相關方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6)收益分配及并網、隔墻售電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 (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51015202520172018201920202021(%)(GW)戶用光伏新增裝機yoy0510152025303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江西福建江蘇(kw)(萬kw)戶用裝機戶均裝機(右)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4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4141: 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國家層面對光伏建筑
122、加大政策推進雙碳目標提出以來,國家層面對光伏建筑加大政策推進 年份年份 部門部門 政策名稱政策名稱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14 年 6 月 國務院 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 鼓勵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 2014 年 9 月 國家能源局 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系統開展建筑屋頂及其他場地光伏發電應用的資源調查工作,綜合考慮屋頂面積、用電負荷等條件,編制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劃;充分利用具備條件的建筑屋頂資源,鼓勵屋頂面積大、用電負荷大、電網供電價格高的開發區和大型工商企業率先開展光伏發電應用;完善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標準和
123、質量管理。 2016 年 11 月 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4-2020 年) “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重點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實施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 2016 年 12 月 國家能源局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 繼續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到 2020 年建成 100 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園區內 80%的新建建筑屋頂、50%的已有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 2016 年 12 月 發改委、國家能源局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繼續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集中區域規?;茝V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201
124、7 年 3 月 住建部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二五”時期,實施 398 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裝機容量 683 兆瓦?!笆濉睍r期,鼓勵開展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力爭到 2020 年,全國城鎮新增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 1000 萬千瓦以上。 2017 年 12 月 發改委 關于 2018 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自用電量, 免收隨電價征收的各類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并網服務費。 2018 年 4 月 住建部、能源局等多部門 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在有條件的城鎮建筑屋頂(如政府建筑、公
125、共建筑、商業建筑、廠房建筑、設施建筑等),建設獨立的“就地消納”分布式建筑屋頂光伏電站和建筑光伏一體化電站,促進分布式光伏應用發展。 2020 年 7 月 住建部、發改委等七部門 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 要求到 2022 年我國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 70%,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高。 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推廣可再生能源利用。 2021 年 3 月 住建部、能源局等多部門 六部門關于開展第二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的通知 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業,包括能夠提供先進、成熟的智能光伏產品、服務、系統平臺或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對建筑及城鎮領域智能光伏以及建筑一體化應用單個項目,裝
126、機容量不少于 0.1MW。 2021 年 5 月 住建部等 15部門 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 鼓勵新建廠房、 公共建筑等屋頂光伏比例和實施光伏建筑一體化開發等方式, 構建縣城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推廣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潔能源應用。 2021 年 6 月 國家能源局 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 為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擬在全國組織開展縣(市、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其中要求滿足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光伏可安裝比例不低于 50% ,學校、醫院等不低于 40% ,工商業分布式地不低于 30%,農村居民屋頂不低于 20%。 2021
127、年 9 月 住建部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 建筑碳排放計算明確成為建筑設計文件中的強制性要求,新建建筑應安裝太陽能系統,自 2022 年 4 月 1日起實施。 2021 年 10 月 國務院 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 2022 年 3 月 住建部 “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 開展高效智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利用、“光儲直柔”新型建筑電力系統建設。 2022 年 3 月 住建部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引導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制定更高水平節能標準,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規?;ㄔO,推動零碳
128、建筑、零碳社區建設試點。到 2025 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 0.5 億平方米以上。積極推廣太陽能光伏在城鄉建筑及市政公用設施中分布式、一體化應用,累計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 0.5 億千瓦。 資料來源:政府網站,華泰研究 “十四五十四五”屋頂屋頂/幕墻幕墻 BIPV 市場預計分別為市場預計分別為 1455/500 億億 屋頂光伏待開發資源豐富, 政策首次明確量化目標屋頂光伏待開發資源豐富, 政策首次明確量化目標。 2021 年 6 月, 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 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 ,明確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50%
129、;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40%;工商業廠房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30%;農村居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20%; 而 碳達峰行動方案 中首次提出, 到 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參考華泰環保與公用事業組 ( 分布式光伏: 下一個藍海市場 20220214) 測算, 2021/2025 年末屋頂總面積為 140/172億平方米,預計國內屋頂分布式光伏潛在裝機規模分別為 2256GW/2932GW,其中其中 2025年年工業工業/商業商業/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潛在裝機規模潛在裝機規模分別為分別
130、為 898GW/175GW/278GW。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5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42: 測算測算 2021/2025 年末屋頂光伏潛在裝機容量為年末屋頂光伏潛在裝機容量為 2256GW/2932GW 單位:單位:GW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30E 遠期遠期 總計總計 2,088 2,256 2,420 2,587 2,758 2,932 3,113 3,620 住宅 1,024 1,098 1,177 1,259 1,341 1,426 1,514 1,760 工業屋頂 63
131、6 695 744 794 845 898 953 1,108 商業建筑 122 131 142 153 164 175 186 216 公共建筑 196 213 228 244 261 278 295 343 占比占比 住宅 49.1 48.7 48.7 48.6 48.6 48.6 48.6 48.6 工業屋頂 30.5 30.8 30.7 30.7 30.7 30.6 30.6 30.6 商業建筑 5.8 5.8 5.9 5.9 5.9 6.0 6.0 6.0 公共建筑 9.4 9.4 9.4 9.4 9.5 9.5 9.5 9.5 注:1)不同屋頂結構類型(彩鋼屋頂、磚瓦結構屋頂、平面
132、混凝土屋頂)會導致可安裝光伏組件數量的差異;2)潛在裝機容量=屋頂總面積 x 光伏實際功率密度。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晶科能源招股說明書,華泰研究預測 “十四五十四五”非住宅非住宅新建新建/存量存量改造屋頂光伏裝機需求預計分別為改造屋頂光伏裝機需求預計分別為 114GW/104GW。屋面 BIPV方面,應用薄膜或晶硅均可,根據我們在華泰建筑建材( 建筑節能專題:薄膜 BIPV 春潮涌動20220406)報告中分析,當前屋面更適合采用晶硅。我們假設到 2025 年新建屋頂中工商業及公共建筑光伏安裝比例達50%, 存量屋頂光伏改造比例合計達9% (6.48億) ,并假設其中 BIPV 的滲透率持
133、續提升(新建建筑中比例更高) ,預計“十四五”我國屋頂光伏市場需求有望達 218GW。參考華泰環保與公用事業( 分布式光伏:下一個藍海市場20220214)測算,BAPV/BIPV 建造總成本分別為 4.10 和 4.61 元/W,我們假設此后每年降低 2%,則則“十四五十四五”期間期間非住宅非住宅屋面光伏屋面光伏市場有望市場有望達達 8650 億元億元,其中,其中新建、改造市場分新建、改造市場分別為別為 4659/4082 億元,億元,對應建安投資對應建安投資 1186/1010 億元億元。 圖表圖表4343: “十四五”我國十四五”我國非住宅建筑非住宅建筑屋頂光伏屋頂光伏需求預計需求預計
134、218GW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竣工面積(億平米)竣工面積(億平米) 12.61 12.08 12.07 12.25 12.14 屋頂面積 4.53 4.24 4.27 4.35 4.28 安裝光伏比例 20% 25% 30% 40% 50% 新增屋頂光伏(新增屋頂光伏(GW) 14.49 16.97 20.48 27.81 34.28 BIPV 滲透率 1% 5% 15% 25% 40% 新增 BIPV(GW) 0.14 0.85 3.07 6.95 13.71 存量屋頂面積(億平米)存量屋頂面積(億平米) 72 72 72 72 72 改造比例 1.0
135、% 1.0% 2.0% 2.0% 3.0% 改造屋頂光伏(改造屋頂光伏(GW) 11.52 11.52 23.04 23.04 34.56 BIPV 滲透率 0.5% 3% 5% 10% 15% 存量 BIPV 改造(GW) 0.06 0.35 1.15 2.30 5.18 合計屋頂光伏需求(合計屋頂光伏需求(GW) 23.70 28.49 34.30 43.94 52.71 其中屋頂 BIPV 需求(GW) 0.19 1.19 3.76 8.57 16.48 BAPV 建造成本(元/W) 4.03 3.95 3.87 3.79 3.72 BIPV 建造成本(元/W) 4.54 4.45 4.
136、36 4.27 4.19 屋頂光伏市場空間(億元)屋頂光伏市場空間(億元) 1049.15 1131.16 1704.91 1973.16 2647.61 其中 BIPV 市場(億元) 9.19 53.13 184.15 395.53 791.21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建筑裝飾協會,CPIA,華泰研究預測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6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4444: 分布式光伏電站成本拆解分布式光伏電站成本拆解 成本分類成本分類 成本項成本項 價格價格 單位單位 說明說明 光伏系統成本光伏系統成本 3.17 元元/W 組件價格 1
137、.92 元/W 2022 年 6 月 6 日組件價格 非組件成本 1.25 元/W 其中:逆變器 0.15 元/W 支架 0.21 元/W 電纜 0.23 元/W 電網接入 0.13 元/W 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 0.33 元/W 其他 0.2 元/W 建安成本建安成本 0.93 元元/W 直接材料費 0.44 元/W 間接管理費 0.44 元/W 施工利潤 0.05 元/W 假設 EPC 施工毛利率 5% BAPV 建造總成本建造總成本 4.10 元元/W BIPV 相較于 BAPV 減:支架系統 0.105 元/W BIPV 僅需要支座部件作為光伏組件的支撐或連接,假設成本減半 加:屋面防水
138、系統 0.2 元/W 壓型鋼板 0.22 元/W 彩鋼瓦產品約 25-40 元/平 屋頂檁條 0.2 元/W BIPV 建造總成本建造總成本 4.61 元元/W 運維成本運維成本 0.06 元元/W/年年 資料來源:CPIA,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 (2021 年 2 月發布) ,華泰研究 建筑物立面光伏建筑物立面光伏改造難度和成本較高,因此我們預測改造難度和成本較高,因此我們預測光伏幕墻當前光伏幕墻當前主要需求主要需求來源于來源于新建建新建建筑筑 BIPV 模式模式,根據華泰建筑建材( 建筑節能專題:薄膜 BIPV 春潮涌動20220406)分析測算,薄膜電池相比晶硅的優勢將在建筑立面體現得
139、更為突出,因此僅考慮其與建筑幕墻結合使用, 預計預計2022-2025年可安裝薄膜電池年可安裝薄膜電池BIPV的總建筑幕墻面積有望達的總建筑幕墻面積有望達3.55億億,“十四五十四五”期間薄膜期間薄膜 BIPV 幕墻的整體市場有望達幕墻的整體市場有望達 500 億元。億元。 圖表圖表4545: “十四五”我國薄膜“十四五”我國薄膜 B BIPVIPV 幕墻幕墻需求或達需求或達 5 50000 億億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竣工面積(億平米,除工業廠房)竣工面積(億平米,除工業廠房) 35.19 34.72 34.51 34.80 34.68 住宅 27.06
140、26.69 26.55 26.77 26.67 商業建筑 2.53 2.65 2.58 2.59 2.61 公共建筑 4.44 4.30 4.28 4.34 4.30 建筑立面面積(不包括北面)建筑立面面積(不包括北面) 住宅 8.12 8.01 7.97 8.03 8.00 商業建筑 0.76 0.80 0.78 0.78 0.78 公共建筑 1.33 1.29 1.28 1.30 1.29 幕墻滲透率幕墻滲透率 住宅 0.5% 0.6% 0.7% 0.8% 1.0% 商業建筑 40% 42% 45% 50% 55% 公共建筑 30% 32% 37% 45% 50% 可安裝可安裝 BIPV
141、面積(億平米)面積(億平米) 住宅 0.04 0.05 0.06 0.06 0.08 商業建筑 0.30 0.33 0.35 0.39 0.43 公共建筑 0.40 0.41 0.47 0.59 0.65 BIPV 滲透率滲透率 1% 5% 15% 25% 40% 薄膜薄膜 BIPV 幕墻需求(幕墻需求(GW) 0.10 0.52 1.71 3.37 6.01 薄膜幕墻價格(元薄膜幕墻價格(元/W) 4.60 4.51 4.42 4.33 4.24 薄膜薄膜 BIPV 幕墻市場測算(億元)幕墻市場測算(億元) 4.60 23.44 75.54 145.90 250.00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142、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華泰研究預測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7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材料彈性大工程彈性小材料彈性大工程彈性小,建筑企業建筑企業重在渠道價值重在渠道價值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我們認為光伏建筑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工商業、公共建筑的存量屋頂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我們認為光伏建筑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工商業、公共建筑的存量屋頂改造增加光伏系統,改造增加光伏系統,對于新建建筑而言,更多是使用 BIPV 替代原有屋頂或幕墻,預計可使得總投資增加 10%-20%。不論是存量改造采用 BAPV 或是新建采用 BIPV,建筑施工企業渠道價值和優勢更重于技術壁壘
143、,將成為重要的流量入口和產品集成商。而對于組件、輔材等材料商而言,光伏建筑的快速放量帶動的均為增量市場,彈性較大。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非住宅光伏建筑的主要競爭者包括建筑施工安裝企業、建筑鋼結構企業、建筑裝飾企業、光伏組件企業等,我們認為各方各有側重,光伏企業側重產品、建筑企業側重渠道。中長期來看,產品是核心競爭力,特別是 BIPV 組件兼具光伏發電和建材屬性,除了要考慮組件本身的發電效率還需要更好地適配各種類型的建筑,因此我們認為技術實力領先且已提前進場布局的企業有望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 而短期來看, 由于BIPV仍處在起步階段,因此渠道是核心,建筑企業具有豐富的客戶
144、資源,在項目開拓上或將擁有更強的主導權,我們認為已開展跨行業合作的雙方有望率先受益。 圖表圖表4646: 光伏建筑產業鏈各環節及參與主體光伏建筑產業鏈各環節及參與主體 資料來源:Wind,各家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8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節能服務:節能服務: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潛在市場空間廣闊,競爭加劇頭部效應漸顯 “雙碳雙碳”戰略推動節能服務市場需求提升,戰略推動節能服務市場需求提升,“十四五十四五”有望迎來中高速增長。有望迎來中高速增長。節能服務產業是指為項目或用能單位在節能減排方面提供節能服務和支
145、持的產業,根據客戶對能源的需求,借助于供給、分配及利用環節,提供盡可能有利于環境的,集前期節能診斷、節能改造設計、中期融資、工程實施運行和后期節能跟蹤服務為一體的產業,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2021 年為“碳中和元年”,為實現國家的雙碳戰略目標,各級政府持續發力出臺相關政策,拉動節能服務產業市場需求提升,為節能服務產業注入強大驅動力。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于 2022 年 4 月發布的2021 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 ,2012-2021 年節能服務行業總產值不斷提升,CAGR為 15.5%,2021 年總產值達 6069 億元,同比增速
146、 2.6%,若能消除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若能消除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節能服務產業在節能服務產業在“十四五十四五”期間有望實現年均期間有望實現年均 10%-15%的增速,至的增速,至 2025 年末,節能服務總年末,節能服務總產值預計達到產值預計達到 1 萬億元。萬億元。 圖表圖表47: 2012-2021 年節能服務行業總產值及增速年節能服務行業總產值及增速 圖表圖表48: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節能提效領域信心提振,節能提效領域信心提振,EMC 投資規模明顯加大。投資規模明顯加
147、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是節能服務行業的主要業務模式。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以契約形式約定節能項目的節能目標,為實現節能目標向用能單位提供必要的服務。用能單位以節能效益、節能服務費或能源托管費支付節能服務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潤。隨著節能服務行業的迅猛發展,EMC 項目投資也迅速增加。除 2019 年受供給側改革政策與取消 PPP 項目以獎代補政策的疊加影響下使得投資規模下滑 2.6%外, 近年來 EMC 投資規模同比增速約在 5%左右。 2021 年, 在“雙碳”政策下,用能行業迎來了由能源粗放管理向精細化使用的轉變,其中節能提效是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之一。在此背景下,節能提效領域信心提
148、振,投資速度明顯加快。2021 年 EMC投資金額達 1384.2 億元,同比增長 11.1%。 EMC 項目投資增加推動行業節能能力增長,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項目投資增加推動行業節能能力增長,節能減排效果顯著。2021 年 EMC 項目新增投資形成的年節約能力為 4,369 萬噸標準煤,形成年減排二氧化碳 10,748 萬噸。據2021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表示,新增年節能能力相當于節約 1.3 個三峽電站的發電能力,僅此一項就可以為國家節約電力投資約 3,000 億元??梢?,節能與提高能效是最直接、最優先、也是最經濟的減排方式。節能服務產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力量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149、。 0510152025303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億元)節能服務行業總產值同比增速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29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49: 2012-2021 年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金額及增速年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金額及增速 圖表圖表50: 2012-2021 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節能減排成效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節能減排成效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
150、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2020 年工業領域項目投資金額、節能貢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年工業領域項目投資金額、節能貢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按照不同的應用領域分為工業領域、公共設施領域以及建筑領域7。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大量資源與能源被消耗,給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壓力,讓更多的節能服務公司參與工業節能能夠更好提高行業節能水平。2020 年工業、公共設施、建筑領域 EMC 項目投資金額占比分別為 71%、14%和 15%,工業領域投資遙遙領先。從產值規模與貢獻的節能率來看,工業項目仍占主導地位。 2021 年建筑領域年建筑領域 EMC 項目數量占比首次過半,建筑節能或成未來重要增長
151、方向。項目數量占比首次過半,建筑節能或成未來重要增長方向。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2021 年對 1419 個 EMC 項目抽樣分析,工業領域項目占項目總數的 39%;公共設施項目占項目總數的 10%;建筑領域項目占項目總數的51%,其中公共機構建筑 29%,商業及工業建筑 22%。建筑領域項目數量大幅提升,占比由 2020 年的 43%提升至 2021 年的 51%。從項目投資金比與節能貢獻來看,建筑領域占比最小, 節能市場尚未有效釋放, 隨著建筑節能要求提升有望拉動建筑節能領域快速發展。 項目合同類型呈現多元化,工程類數量占比最多。項目合同類型呈現多元化,工程類數量占
152、比最多。合同能源管理具體合同類型較為靈活,包括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BT/BOO/BOT、工程總承包/節能工程、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設備購銷和融資租賃等。據2021 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 ,2021 年 1419 個項目抽樣分析中,工程總承包/節能工程類型個數最多占比 32.6%,節能效益分享型次之占比 24.3%,此外由于“十四五”首年客戶有較強的雙碳咨詢/規劃需求,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類項目占比顯著上升至 16.2%。 合同期方面, 抽樣項目平均合同期為 6.8 年。其中,節能效益分享型平均合同期 7.2 年,能源費用托管型平均合同期 9.2 年。 7工業領域,工業領
153、域,如冶金(鋼鐵、有色)、建材(水泥、玻璃、陶瓷等)、煤炭、電力、輕工(紡織、造紙等)、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等;建筑領域,建筑領域,如公共機構(政府機關、醫院、學校等)、商業建筑(寫字樓、商場、超市等)、工業建筑(工業廠房、工業區配套設施建筑等);公共設施領域,公共設施領域,如園區、城市道路、隧道、橋梁、地鐵、管網、熱力、燃氣、給排水、廣場、垃圾治理、綠化等。 (5)05101520253035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億元)EMC投資規模同比增速(1
154、0)(5)05101520253035404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萬噸)節能能力(萬噸標準煤)減排能力(萬噸二氧化碳)節能能力增速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0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51: 2020 年節能三大領域年節能能力占比年節能三大領域年節能能力占比 圖表圖表52: 2018-2020 年節能三大領域項目投資金額占比年節能三大領域項目投資金額占比 注:節能能力用萬噸標準煤衡量 資料
155、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53: 2021 年節能三大領域項目數量占比年節能三大領域項目數量占比 圖表圖表54: 2021 年節能服務項目合同類型占比年節能服務項目合同類型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5555: 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式簡介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模式簡介 類型類型 簡介簡介 合同能源管理類合同能源管理類型型 節能效益分享型 由節能公司提供資金和全過程服務,在客戶配合下實施節能項目,在合同期間與客戶按照約定的比例分享節能
156、收益;合同期滿后,項目節能效益和節能項目所有權歸客戶所有。 節能量保證型 客戶分期提供節能項目資金并配合項目實施。節能公司提供全過程服務并在合同中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量,且節能量效益能夠彌補所有項目還款額和一切為節能公司提供的檢測、檢驗、運行與維修服務費用。如果項目沒有達到承諾的節能量,按照合同約定由 EMCO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經濟損失。如果實現的節能量效益超過項目還款額,客戶和節能公司可以共享超額收益。 能源費用托管型 客戶委托節能公司進行能源系統的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能源托管費用;節能公司通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費用(扣除新增的管理費用),并按照合同約定擁有全部或者部分節省的
157、能源費。 BT/BOO/BOT BT:由節能公司融資、建設,項目建成后立即移交給公共部門,政府按項目的收購價格分期付款,其款項可來自于項目的經營收入;BOT 與 BT 方式不同的是,政府在獲得項目所有權后委托節能公司運營和管理該項目;BOO 是節能公司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許權,建設并經營某項基礎設施,但所有權歸節能公司,并不將此基礎設施移交給政府或公共部門。 工程總承包/節能工程項目 節能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對節能工程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或者設計、施工等階段實行總承包, 并對工程的質量、 安全、 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 技術咨詢/單項技術服務 節能根據用能單位對某一節能
158、技術課題的要求,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為用能單位提供技術選用的建議和解決方案或技術服務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工業領域7%公共設施領域7%建筑領域86%0%10%20%30%40%50%60%70%80%201820192020工業領域公共設施領域建筑領域工業領域39%公共設施領域10%商業及工業建筑22%公共機構建筑29%建筑領域51%節能效益分析型24.1%節能量保證型9.0%能源費用托管型13.1%BT/BOO/BOT3.9%工程總承包/節能工程項目32.7%技術咨詢/單項技術服務16.3%設備購賒0.8%融資租賃0.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
159、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1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眾多投資者、從業者涌入節能服務行業,從業規模不斷擴大。眾多投資者、從業者涌入節能服務行業,從業規模不斷擴大。據 EMCA 數據,1997 年全國最初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實施節能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只有三家(北京 EMCO、遼寧EMCO 與山東 EMCO) ,發展到 2005 年的 76 家,2012 年進一步發展發到 4175 家。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后,2012-2019 年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雖保持增長趨勢,但同比增速逐漸放緩。受雙碳政策影響,2021 年從事節能服務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增速實現提升,2021 年企業數量
160、達到 8725 家,同比增速 23.8%,能源供應商、產品提供商、環保服務商、新能源服務商、用能方、資本方等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及跨界入局者顯著增加;2021 年從業人員數量為 84.1 萬人,同比增速 9.8%。 圖表圖表56: 2012-2021 年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及增速年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及增速 圖表圖表57: 2012-2021 年節能服務從業人員及增速年節能服務從業人員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節能服務產業聚集效應顯現,布局與經濟發展、碳排放量密切相關。節能服務產業聚集效應顯現,布局與經濟發展、碳排放
161、量密切相關。2021 年公司數量最多的省/直轄市/自治區是北京(890 家) 、山東(840 家) 、江蘇(832 家) 、廣東(636 家)和上海(574 家) 。節能服務公司分布集中于經濟發達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城市群市場環境良好,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和整合資源進行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來,節能服務公司布局也向碳排放總量與強度雙高地區傾斜。 圖表圖表5858: 20212021 年節能服務公司聚集于三大城市群年節能服務公司聚集于三大城市群 圖表圖表5959: 20212021 年中國節能服務公司各省分布年中國節能服務公司各省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資料
162、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家)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左)同比增速新進入企業占比024681012141618010203040506070809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萬人)節能服務從業人員數量同比增速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北京江蘇上海河
163、北福建安徽天津四川陜西重慶吉林新疆貴州海南寧夏西藏(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2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行業資源逐步向頭部企業聚集, 競爭加劇后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行業資源逐步向頭部企業聚集, 競爭加劇后行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據 EMCA 數據, 2020年年產值 1 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占比由 2015 年的 4%提升至 9%,大中型企業占比提升。從競爭格局看,2020 年以來行業整合加速,國內領先企業及區域領先企業獲取資源的能力逐步增強,技術整合速度加快,在資本理性、逐利的本能作用下,全產業資源向頭部集中,這類企業的業務實現較快增長;
164、細分領域的排頭兵,例如“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雖然有些在規模上不占優勢,但依靠其技術門檻、高品質和差異化服務,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發展型企業是當前產業的大多數,公司已經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一定量穩定的客戶,處于不斷發展之中,但產品和服務存在同質化,市場競爭較為激烈。2021 年 EMCA 會員單位平均凈利率 8.4%,較 2020 年下降了 0.7pct。 圖表圖表6060: 20202020 年節能服務公司營業收入分布年節能服務公司營業收入分布 圖表圖表6161: 節能服務公司不同發展階段示意圖節能服務公司不同發展階段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
165、,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6262: 節能服務企業節能服務企業概覽概覽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節能服務業務簡介節能服務業務簡介 南網能源(003035 CH) 全國領先的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城市照明節能投資運營服務商,主要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 蘇文電能(300982 CH) EPCO 一站式電能服務商,同時具備電力設計服務、電力設備、電力施工及智能用電服務、光伏儲能一站式全產業鏈服務能力。 瑞納智能(301129 CH) 依托自有核心軟硬件產品,打造管網安全監測、熱力站智能控制、二網智能平衡、計量管控、室溫監測等涵蓋源、網、站、樓、戶
166、的智慧供熱全產業鏈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節能服務”的業務模式。 涪陵電力(600452 CH) 從事配電網節能業務,主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等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 華通熱力(002893 CH) 向用能單位或同行業企業提供節能服務,包括改造供熱設施和管網、改進排煙除塵系統、污染物達標排放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延華智能(002178 CH) 聚焦公共機構節能,歷年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技改項目累計超百個。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融資問題仍然是中小企業發展約束。融資問題仍然是中小企業發展約束。由于節能服務項目普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167、,該模式具有節能改造投資金額大、資金占用期限長的特點,因此資本實力和融資能力成為節能服務公司持續發展的必要能力。根據 EMCA,銀行信貸仍然是節能服務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渠道,21 年占比 49%,此外 35%的節能服務公司尚未獲得過外部融資,融資問題仍然是一大突出障礙,主要原因是其融資需求與現有金融產品不匹配,但相比于前幾年,成功融資企業的比例有所提高。融資成本雖有下降,但仍然較高,2021 年節能服務公司平均年化融資成本 7.5%,同比下降 1.0pct,其中,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比國有企業略高。 疫情影響、專業人才缺口較大、深度節能降碳挖潛技術難度和成本提高亦制約行業發展:疫情影響、專業人才缺口
168、較大、深度節能降碳挖潛技術難度和成本提高亦制約行業發展:1)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部分原材料上漲、用能單位附加條件增多導致節能公司經營成本、項目建設、運維和用工成本增加, 流動性緊張進一步加劇回款和債務問題; 2) “雙碳”為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對節能公司的知識和人才體系提出新的挑戰。節能服務公司技術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知識體系與理念有待更新,前瞻性和多元化人才需求迫切;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潛力大、效益好的優質項目大量實施,技術上挖潛的難度不斷提高,傳統技術類型的項目存在投資回收期長、效益低、風險大、競爭激烈等特點,節能服務公司需要開辟新的技術類型和藍海市場。 微型企業(年收入50
169、0萬以下)15%小型企業(年收入500-2000萬)24%中型企業(年收入2000萬-1億元)52%大型企業(年收入1億元以上)9%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3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零碳建筑產業鏈零碳建筑產業鏈:玻璃玻璃/ /鋼構增速快,節能服務潛力大鋼構增速快,節能服務潛力大 前文主要對零能耗/零碳建筑涉及到的全產業鏈進行了分析,重點闡述了與建筑建材相關的產業環節發展情況。在此基礎上,我們選取政策力度、市場空間變化、行業利潤率水平、競爭格局等維度對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橫向比較,且繪制了行業增速和集中度比較圖,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從建筑建材企業受益
170、角度判斷,各環節排序如下(括號內預估“十四五”行業需求 CAGR) :光電玻璃(20%)節能玻璃(20%)遮陽材料(15-20%)鋼構制造(10-15%)節能服務(10-15%)光伏建筑施工(0%-5%) 。 1) 前端設計是實現零碳建筑的關鍵,不同的建筑設計將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別,建筑信息化是重要保障,而 BIM 是重要應用方向之一,受政策推動加快推廣中,部分地區具有強制性。但 BIM 整體市場規模較小,21 年預計約 100-200 億,中期發展較快預計年均增速 30%左右, 運維環節有望產生長期價值, 短期推廣中, 對建筑企業的意義更多在于,長期服務應用領域的大型建筑設計院具備先發優勢,
171、有望在政策推進過程中獲得建筑設計市占率提升。 2) 裝配式領域在較為明確的政策目標下, 對于施工環節主要是工藝替代, 不構成增量市場,但構件制造行業則是裝配式模式帶來的新增環節,有望迎來千億級增量市場,其中鋼構制造行業受益彈性大,20 年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為 6.19%,在公建投資需求轉暖及替代 PC 驅動下, 預計“十四五”行業需求年均增速 10-15%左右。 從供給端看,雖然鋼構制造行業壁壘不高毛利率較低,但管理瓶頸制約中小企業規模擴張意愿,龍頭具備成本和規模交付的優勢。裝配式裝修當前無全國層面針對性政策目標,需求尚未大幅增長,玩家剛剛起步,行業不成熟,尚無統一產品標準。 3)
172、雖然通用規范具有全文強制性,但一方面標準提升針對的是建筑各結構綜合性能,存在一定權衡選擇空間,且僅涉及部分區域部分建筑類型,因此政策面對于節能玻璃、遮陽材料、保溫材料的增量市場帶動較小,但由于節能玻璃、功能性遮陽材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和節能效果,雖然市場規模較小,2021 年預計均在 100-300 億左右,但若滲透率提升較快,則“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有望達到 20%。從供給端看,節能玻璃和功能性遮陽行業在中高端產品中, 其龍頭集中度較高, 壁壘相對較強, 利潤率水平較高。 2021年保溫材料市場規模近 2000 億,但本輪通用規范節能率提升帶動市場增量較小,存量改造雖然需求較大超千億,但當前建
173、筑改造進度較慢,預計行業年均增速 0-5%,當前 EPS 板及巖棉為主流應用, 氣凝膠、 真空絕熱板以及保溫裝飾一體板等快速發展,若未來能形成替代之勢,則新材料或將具備較大市場。 4) 光伏建筑具有較強的政策強制力, 通用規范要求新建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系統,且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我們預計“十四五”非住宅屋面光伏市場約 8650 億,其中新建、改造市場4659/4082 億,對應建安投資 1186/1010 億。我們認為對于工程企業,市場增量彈性較小,主要來源于存量改造,新建建筑更多是 BIPV 替代原有屋頂或幕墻,預計總投
174、資增加 10%-20%,安裝集成壁壘不高,渠道是主要價值體現。對于材料商,光伏建筑的快速放量帶動的增量市場彈性較大,但恐將面臨產能集中投放、競爭格局惡化的問題,成本控制力是核心優勢。 5) 節能服務包含內容較多,潛在空間較大,預計 2025 年行業產值 1 萬億,“十四五”年均增速 10%-15%。政策以試點鼓勵為主,行業的發展有賴于經濟性驅動,由于業務模式主要是合同能源管理,從業主(用能主體)角度來看無需前期投資的情況下意愿較強,但對節能服務企業融資能力、節能挖潛技術要求較高,且在疫情反復下對用能主體生存條件、支付能力影響較大,導致節能服務公司業務開發難度提升,在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行業
175、內企業盈利能力、回款條件有所惡化,但對于擁有較好融資、技術能力的頭部企業有望獲得資源集聚。行業參與主體多且分散,跨界進入者增加,集中度低,20年以來整合加速,集聚效應、頭部效應逐漸顯現,技術是核心。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4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6363: 零能耗零能耗/ /零碳建筑全產業鏈比較零碳建筑全產業鏈比較 建筑環節建筑環節 重點領域重點領域 優化該環節對優化該環節對 建筑節能減碳影響建筑節能減碳影響 政策力度政策力度 市場空間市場空間 (2021 年年) 預計“十四五”預計“十四五”市場需求市場需求 CAGR 行業行業 毛
176、利率毛利率 競爭格局競爭格局 代表企業代表企業 建筑設計 BIM 設計環節重要性較高,全全生命周期節能減排影響較大。 部 分 地 區 具 有 強 制性。 100-200 億 30% 具有一定資質、經驗和人才壁壘,長期服務應用領域的大型建筑設計院具備優勢,有望在政策推進過程中實現建筑設計市占率提升。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未上市) 華陽國際(002949 CH) 華建集團(600629 CH) 建筑材料 節能玻璃 窗戶熱損失占比圍護結構總熱損失最高,約 40-70%,以建筑造價 5-10%的節 能 成 本 可 實 現30-75%的節能收益。 通用規范新標準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外窗傳熱系數較舊標準分
177、別下浮 0-20%和 20-40%, 寒冷和嚴寒地區外窗傳熱系數限值要求多低于 2.0,其他地區仍高于 2.0。 100-200 億 20% 30%左右 節能玻璃作為中高端產品,龍 頭 集 中 度 較 高 , 其 中Low-E 玻璃 TOP5 產能市占率約 25%。 臺玻集團(1802 TW) 信義玻璃(0869 HK) 旗濱集團(601636 CH) 南玻 A(000012 CH) 耀皮玻璃(600819 CH) 金晶科技(600586 CH) 遮陽材料 窗戶遮陽節約能耗約 是 建 筑 能 耗 的10-24%, 但用于遮陽的 建 筑 投 資 不 足2%。 通用規范要求夏熱冬暖、夏熱冬冷地區,
178、甲類公共建筑南、東、西向外窗和透光幕 墻 應 采 取 遮 陽 措施。 遮陽材料:6564 億 功能性遮陽材 料 : 216億 遮陽材料:15% 功 能 性 遮 陽 材料:20% 30-40%(高端) 功能性遮陽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形成三大梯隊。其中第一梯隊面向中高端市場,產品質量高、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毛利率水平較高,約有十余家公司占有20%的市場份額。 玉馬遮陽(300993 CH) 西大門(605155 CH) 先鋒新材(300163 CH) 保溫材料 不同地區效果不同,國外研究,最佳保溫層厚度 2-17cm,節能率 22-79%。 通用規范中對部分地區公共建筑、夏熱冬冷居建、夏熱冬暖居
179、建、溫和居建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要求顯著提升。 近 2000 億 0-5% 10-20% 外保溫市場階段性行業競爭格局仍以區域化小散企業為主,重點保溫企業的收入規模較小, 市場占有率較低, 其中保溫裝飾一體板技術壁壘較高,頭部效應明顯。 東方雨虹(002271 CH) 亞士創能(603378 CH) 魯陽節能(002088 CH) 建筑施工 PC 制造 裝配式建筑較傳統工藝可實現碳減排10-20%, 對全生命周期減排影響較小。 住建部要求到 2025年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達 30%,部分經濟發展較快地區要求更高。 鋼結構行業“十四五”規劃提出的 2025 年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
180、 15%以上的目標。 1000 億左右 0-5% 20-30% 整體高度分散,短腿行業,不同區域競爭格局差異很大,龍頭市占率不到 3%。 遠大住工(2163 HK) 上海建工(600170 CH) 鋼構制造 3500 億左右 10-15% 10-15% 高度分散,基本無運輸半徑限制,龍頭市占率不到 5%,管理瓶頸制約規模擴張,成本控制是核心。 鴻路鋼構(002541 CH) 裝配式裝修 2000 億左右 10-15% 15%左右 行業不成熟,玩家剛剛起步,尚無統一產品標準。 金螳螂(002081 CH) 亞廈股份(002375 CH) 北新建材(000786 CH) 建筑產能 光伏建筑 建筑節
181、能率 65%以上逐步需要增加可再生能源應用。 新建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系統。 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 50%。 光 伏 建 筑 :1000 億左右 光 伏 建 筑 :25% 光 伏 材 料 :20% 建 筑 施 工 :0-5% 光伏工程:15-20% 光電玻璃:10-30% 建筑企業, BAPV 安裝壁壘較低,BIPV 集成壁壘稍高,但目前起步階段,尚無統一標準產品,渠道是建筑企業的競爭力體現。 材料企業,成本控制是核心。 中國建筑(601668 CH) 森特股份(603098 CH) 東南網架(002135 CH) 精工鋼構(600496 CH) 能輝
182、科技(301046 CH) 信義光能(0968 HK) 福萊特(601865 CH) 亞瑪頓(002623 CH) 能源管理 節能服務 21 年合同能源管理新增投資 1384.2 億元,預計可節約國家電力投資 3000 億元。 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 到 2025 年實施合 同 能 源 管 理 項 目3000 個以上。 6069 億 10-15% 不同服務內容 差 別 較大,預計平均30-40%左右 多且分散,跨界進入者增加,集中度低,20 年以來整合加速,集聚效應、頭部效應逐漸顯現,技術是核心。 南網能源(003035 CH) 瑞納智能(301129 CH)
183、 涪陵電力(600452 CH) 華通熱力(002893 CH) 蘇文電能(300982 CH) 注:行業毛利率根據典型代表企業該類業務近 3 年毛利率平均水平估計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預測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5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圖表圖表64: 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行業增速和集中度比較圖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行業增速和集中度比較圖 圖表圖表65: 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行業增速和毛利率比較圖零碳建筑產業鏈各環節行業增速和毛利率比較圖 注:1)由于“光伏建筑施工”僅是施工一部分,對施工企業壁壘不高,故行業增速以“房建施工”行業預計
184、增速替代;2)節能玻璃行業 CR3 以 Low-E 玻璃產能CR3 近似替代 資料來源:Wind,各家公司年報,華泰研究預測 資料來源:Wind,各家公司年報,華泰研究預測 圖表圖表6666: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零碳建筑產業鏈主要上市公司零碳建筑產業鏈主要上市公司一覽表一覽表 設備設備/材料材料 設計咨詢設計咨詢 施工施工 運維運維 BIM 廣聯達(002410 CH) 中望軟件(688083 CH) 華陽國際(002949 CH) 華建集團(600629 CH) 中國建筑(601668 CH) 節能玻璃節能玻璃 臺玻集團(1802 TW)、信義玻璃(0869 HK) 旗濱集團(601636
185、 CH)、南玻 A(000012 CH) 耀皮玻璃(600819 CH)、金晶科技(600586 CH) 遮陽材料遮陽材料 玉馬遮陽(300993 CH) 西大門(605155 CH) 先鋒新材(300163 CH) 保溫材料保溫材料 東方雨虹(002271 CH) 亞士創能(603378 CH) 魯陽節能(002088 CH) 裝配式裝配式 PC 遠大住工(2163 HK) 上海建工(600170 CH) 華陽國際(002949 CH) 華建集團(600629 CH) 中國建筑(601668 CH) 上海建工(600170 CH) 裝配式裝配式 PS 鴻路鋼構(002541 CH) 華陽國際
186、(002949 CH) 華建集團(600629 CH) 精工鋼構(600496 CH) 裝配式裝修裝配式裝修 北新建材(000786 CH) 金螳螂(002081 CH)、亞廈股份(002375 CH)、全筑股份(603030 CH) 光伏建筑光伏建筑 晶硅:晶硅:隆基股份(601012 CH) 薄膜:薄膜:龍焱能源(未上市) 光電光電玻璃玻璃:信義光能(0968 HK) 福萊特(601865 CH) 亞瑪頓(002623 CH) 逆變器:逆變器:陽光電源(300274 CH) 支架:支架:中信博(688408 CH) 防水:防水:東方雨虹(002271 CH) 膠膜:膠膜:福斯特(60380
187、6 CH) 森特股份(603098 CH) 東南網架(002135 CH) 精工鋼構(600496 CH) 能輝科技(301046 CH) 晶科科技(601778 CH) 江河集團(601886 CH) 中國建筑興業(0830 HK) 節能服務節能服務 南網能源(003035 CH)、瑞納智能(301129 CH)、 涪陵電力(600452 CH)、 華通熱力(002893 CH)、蘇文電能(300982 CH) 資料來源:Wind,各家公司公告,華泰研究 光電玻璃光伏建筑施工裝配式鋼構制造遮陽材料節能玻璃節能服務0%10%20%30%40%50%60%70%5%10%15%20%25%202
188、1年CR3預計“十四五”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光電玻璃光伏建筑施工裝配式鋼構制造遮陽材料(高端)節能玻璃節能服務0%5%10%15%20%25%30%35%40%45%5%10%15%20%25%平均毛利率預計“十四五”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6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重點推薦公司重點推薦公司: 鴻路鋼構(鴻路鋼構(002541 CH,買入,目標價:,買入,目標價:56.12 元)元) 公司是全國鋼結構制造龍頭,受裝配式推動,行業長期需求向好,同時業主集中度提升對大型制造企業需求增強。公司自 18 年進入加產能階段,鋼結構產
189、能已從 17 年末約 100 萬噸,增加約 320 萬噸至 21 年末 420 余萬噸,產能利用率亦穩步上行,2021 年約 80.6%,同比+2.33pct,預計 22 年產能將達 500 萬噸。21 年公司新簽合同額約 228 億元,同比+31.46%,22Q1 新簽合同額約 60.13 億元,同比+14.71%,隨著穩增長逐步落地,復工復產加速,有望迎來產銷兩旺。我們維持公司 2022-2024 年 EPS 預測為 2.71/3.25/3.90 元??杀裙?22 年 Wind 一致預期均值 14.5xPE,考慮到裝配式鋼構市場發展更快及公司管理效益優勢突出,認可給予 22 年 20.7
190、xPE,維持目標價 56.12 元,維持“買入”評級。 (最新報告日期:20220428) 。 風險提示:毛利率改善進度不及預期;下游需求超預期下行。 精工鋼構精工鋼構(600496 CH,買入,目標價:,買入,目標價:5.28 元)元) 公司是鋼結構施工龍頭, 22Q1 實現營收/歸母凈利 37.12/1.79 億元, 同比+34.6%/+35.6%,22Q1 毛利率 (含運輸費影響)13.3%, 同比-1.8pct, 環比 21Q4 已明顯改善, 提升 1.1pct。22Q1 新簽訂單 45 億,同比+34%,其中公共/工業/EPC 及裝配式新簽 15/25/4 億,同比+11%/+57%
191、/+14%。公司積極利用自身渠道、經驗優勢切入分布式光伏賽道,3 月 16 日公告擬設立子公司負責分布式光伏 EPC 業務,3 月 30 日公告與東方日升綠電(未上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推出 BIPV 新產品。我們預計 22-24 年歸母凈利為 8.26/9.66/11.13 億,可比公司對應 Wind 一致預期平均 14.9 倍 PE,考慮到公司利潤率或受鋼價上漲影響較多,維持給予公司 22 年 12.9 倍 PE, 維持目標價 5.28 元, 維持 “買入” 評級。 (最新報告日期:20220501) 。 風險提示:鋼材價格大幅上漲,下游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回款不及預期。 蘇文電能(蘇文電
192、能(300982 CH,買入,目標價:,買入,目標價:52.47 元)元) 公司立足江蘇,面向全國,民營供用電 EPCO 一站式服務龍頭之一,是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和受益者。2021 年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扣非歸母 18.6/3.0/2.8 億元,同比+35.6%/+26.8%/+30.5%, 4 月 11 日公司發布定增預案, 擬募集 13.9 億元用于智能電氣設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電力電子設備及儲能技術研發、補充流動資金。我們認為持續增加在電力設備上的投資, 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產業布局, 加強EPCO業務的協同發展并降低生產成本;而在智能用電和儲能上的提前布局將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搶占
193、電力儲能行業的發展先機,實現高質量成長。我們預計 22-24 年歸母凈利為 3.9/5.0/6.5 億元,22-24 年 CAGR+29.2%??杀裙?22 年 Wind 一致預期均值 0.70xPEG,考慮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承壓,給予公司 22年 0.65xPEG,目標價 52.47 元,維持“買入”評級。 (最新報告日期:20220425) 風險提示:電力投資增長不及預期,省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應收賬款風險。 中國建筑(中國建筑(601668 CH,買入,目標價:,買入,目標價:9.28 元)元) 公司是全球建筑工程龍頭,我們認為短期行業景氣度改善有望提振公司工程及地產兩大主業估值,中長期
194、來看,公司市占率提升有望驅動實現年均 8%左右歸母凈利潤增長。公司2022 年 1-4 月新簽建筑業務合同 10451 億元,同比+16.6%,較 1-3 月提速 3.9pct,4 月單月新簽 2101 億元,同比+35.4%。我們認為公司 4 月建筑訂單再提速,顯示穩增長仍在加碼中,維持公司 22-24 年歸母凈利預測為 560/606/654 億,采用分部估值法,可比建筑/地產公司 22 年 PE 均值為 5.9x/7.3x,考慮到公司激勵、地產業務資產質量均領先可比,維持給予公司 22 年 293 億元建筑凈利/267 億元地產凈利 6x/8xPE,維持目標價 9.28 元,維持“買入”
195、評級。 (最新報告日期:20220516)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7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低于預期,地產/工程增速不及預期。 北新建材(北新建材(000786 CH,買入,目標價:,買入,目標價:43.09 元)元) 公司是全球石膏板龍頭,積極推動“一體兩翼、全球布局”戰略落地,在持續鞏固石膏板產業領先優勢的同時,增強輕鋼龍骨產業優勢,成立北新防水與北新涂料拓展兩翼新業務。公司 2022 年一季度收入/歸母凈利 46.1/5.6 億元,同比+10.5%/+7.3%。同時公司公告擬收購遠大洪雨 70%股權,進一步強化公司防
196、水板塊在華東及華北的競爭力,公司防水板塊全國布局繼續加碼,此外公司管理層持續優化,一體兩翼布局繼續推進,我們預計公司 22-24年歸母凈利為 40/46/53 億元??杀裙?22 年 Wind 一致預期均值 18xPE,給予公司 22 年18xPE,目標價 43.09 元,維持“買入”評級。 (最新報告日期:20220503) 風險提示:原料漲價超預期;防水業務整合不及預期;反壟斷政策風險波及。 圖表圖表6767: 重點推薦個股估值表重點推薦個股估值表 股價股價 目標價目標價 市值市值 EPS (元元) PE (倍倍) 公司代碼公司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評級評級 (元元) (元元) (億元
197、億元)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1 2022E 2023E 2024E 002541 CH 鴻路鋼構 買入 42.75 56.12 226.91 2.17 2.71 3.25 3.9 19.70 15.77 13.15 10.96 600496 CH 精工鋼構 買入 4.28 5.28 86.15 0.34 0.41 0.48 0.55 12.59 10.44 8.92 7.78 300982 CH 蘇文電能 買入 47.15 52.47 66.16 2.15 2.76 3.59 4.63 21.93 17.08 13.13 10.18 000786 CH 北新建材
198、 買入 29.80 43.09 503.47 2.08 2.39 2.75 3.16 14.33 12.47 10.84 9.43 601668 CH 中國建筑 買入 5.48 9.28 2,298.36 1.23 1.34 1.45 1.56 4.46 4.09 3.78 3.51 注:數據截至 2022 年 6 月 10 日,22-24 年 EPS 為華泰預測,以上盈利預測及上文推薦文字來自最新報告。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預測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對建筑各環節節能優化分析存在遺漏或偏差。對建筑各環節節能優化分析存在遺漏或偏差。建筑節能是系統性工程,涉及環節較多,可能存在遺漏導致分析比
199、較不全面,且各環節之間互相影響,獨立分析建筑節能率提升對各環節的影響可能存在對單一環節作用高估的情況。 技術進步超預期導致對技術進步超預期導致對部分環節部分環節產業發展判斷出現偏差。產業發展判斷出現偏差。建筑節能技術、產品范圍較廣內容較多,處于持續發展中,可能會出現更優的解決方案,影響對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8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免責免責聲明聲明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方晏荷、黃穎、張藝露,茲證明本報告所表達的觀點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對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個人意見;彼以往、現在或未來并無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
200、或所表迖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 一般聲明及披露一般聲明及披露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以下簡稱“本公司” )制作。本報告所載資料是僅供接收人的嚴格保密資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及其客戶和其關聯機構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 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為“華泰”)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
201、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以往表現并不能指引未來,未來回報并不能得到保證,并存在損失本金的可能。華泰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華泰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冊會員,其研究分析師亦沒有注冊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師/不具有 FINRA 分析師的注冊資格。 華泰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述證券的要約或招攬。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
202、,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華泰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 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華泰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影響所預測的回報。 華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華泰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為
203、該公司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或向該公司招攬業務。 華泰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華泰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華泰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華泰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 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有關該方面的具體披露請參照本報告尾部。 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
204、許向其發送、發布的機構或人員,也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因可得到、使用本報告的行為而使華泰違反或受制于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的機構或人員。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無論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需在使用前獲取獨立的法律意見,以確定該引用、刊發符合當地適用法規的要求,同時注明出處為“華泰證券研究所” ,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中
205、國香港中國香港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其附屬法律規定的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的客戶進行分發。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獲得本報告的人員若有任何有關本報告的問題,請與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聯系。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39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香港香港-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員或其關聯人士沒有擔任本報告中提及的公
206、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 有關重要的披露信息,請參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網頁 http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息請參見下方 “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 美國美國 在美國本報告由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國監管規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發表與分發。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美國注冊經紀商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注冊會員。對于其在美國分發的研究報告,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根據1934 年證券交易法 (修訂版)第 15a-6 條規定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解釋,對本研究報告內容負責。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聯營公司的分析師不具有美
207、國金融監管(FINRA)分析師的注冊資格,可能不屬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的關聯人員,因此可能不受 FINRA 關于分析師與標的公司溝通、公開露面和所持交易證券的限制。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任何直接從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收到此報告并希望就本報告所述任何證券進行交易的人士,應通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進行交易。 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分析師方晏荷、黃穎、張藝露本人及相關人士并不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 董事或顧問。分析師及相關人士與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并無任何相
208、關財務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關人士”包括 FINRA 定義下分析師的家庭成員。分析師根據華泰證券的整體收入和盈利能力獲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 及/或不時會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戶出售及購買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 。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 及/或其高級管理層、 董事和雇員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證券(或任何相關投資)頭寸,并可能不時進行增持或減持該證券(或投資) 。因此,投資者
209、應該意識到可能存在利益沖突。 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 6 至 12 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 (含此期間的股息回報) 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 (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 ,具體如下: 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增持:增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超越基準 中性:中性:預計行業股票指數基本與基準持平 減持:減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明顯弱于基準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買入: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15%以上 增持:增持: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5%15% 持有:持有:預計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15%5%之間 賣出:賣出:預計股價弱于基
210、準 15%以上 暫停評級:暫停評級:已暫停評級、目標價及預測,以遵守適用法規及/或公司政策 無評級:無評級:股票不在常規研究覆蓋范圍內。投資者不應期待華泰提供該等證券及/或公司相關的持續或補充信息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 40 工業工業/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 法律實體法律實體披露披露 中國中國: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 “證券投資咨詢” 業務資格, 經營許可證編號為: 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 華泰金融控股 (香港) 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證監會核準的 “就證券提供意見” 業務資格, 經營許可證編號為: AOK809 美
211、國美國: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成員,具有在美國開展經紀交易商業務的資格,經營業務許可編號為:CRD#:298809/SEC#:8-70231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京 北京北京 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28號華泰證券廣場1號樓/郵政編碼:210019 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盛胡同28號太平洋保險大廈A座18層/ 郵政編碼:100032 電話:86 25 83389999/傳真:86 25 83387521 電話:86 10 63211166/傳真:86 10 63211275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深
212、圳市福田區益田路5999號基金大廈10樓/郵政編碼:518017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18號保利廣場E棟23樓/郵政編碼:200120 電話:86 755 82493932/傳真:86 755 82492062 電話:86 21 28972098/傳真:86 21 28972068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99 號中環中心 58 樓 5808-12 室 電話:+852-3658-6000/傳真:+852-2169-0770 電子郵件: http:/.hk 華泰證券華泰證券(美國美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國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 10 號 41 樓(紐約 10001) 電話:+212-763-8160/傳真:+917-725-9702 電子郵件: Huataihtsc- http:/www.htsc- 版權所有2022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