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光伏產業鏈及細分龍頭全梳理-220722(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光伏行業:光伏產業鏈及細分龍頭全梳理-220722(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光伏未來會怎樣?產業鏈及細分龍頭全梳理!光伏未來會怎樣?產業鏈及細分龍頭全梳理! 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光生伏特效應(即:光伏效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發電形式。 1938 年法國科學家貝克雷爾發現了光伏現象,自此光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此后光伏行業經歷早期的發展熱潮,也遭遇過 20 世紀 80 年代的行業低谷。近年來行業發展迅速,全球新增裝機量從 2008 年的6.27GW 增長到 2020 年的 126.84GW,12 年時間增長了近 20 倍!2013 年2020 年期間,中國新增
2、裝機容量總和占亞洲市場的 63.33%,占全球新增裝機總量的 40.60%,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 硅料、硅片、金剛線、石英砂、膠膜、電池片、組件、逆變器,這些產業鏈環節上都有哪些龍頭公司?市占率如何?光伏發電技術路線走勢如何?未來哪些公司具有先發優勢?行業競爭是否激烈?前景如何? (注:GW 是 gigawatt 的縮寫,常用來表示發電裝機容量。中文寫做吉瓦,1 吉瓦=10 億瓦=1000 兆瓦=1 百萬千瓦。) 一、一、行業現狀行業現狀 1、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非常有優勢光伏發電的成本已經非常有優勢 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推動光伏成為領先發電技術。2009-2021 年光伏發電成本
3、下降了 90%,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全面領先其他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技術。 光伏+儲能解決方案的成本競爭力開始優于燃氣電站。隨著儲能成本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招標應用可再生能源+儲能綜合發電模式。而且,可再生能源+電池存儲的協同應用模式也為電網調峰調頻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2、在脫碳驅動下,全球光伏發展迅速在脫碳驅動下,全球光伏發展迅速 行業研究報告 慧博智能投研 2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在全球脫碳的大趨勢下,光伏發電的成本優勢凸顯,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增量可再生能源。2021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 302GW,光伏
4、新增裝機 168GW,占比 56%??墒?,從存量的角度看,2021 年全球發電量中,光伏發電占比僅 3.7%,可見,提升空間巨大。2021 年全球 GW 級市場 17 個,未來預計將快速提升。今年以來,海內外光伏需求持續旺盛,2022 年 1-5 月,我國累計新增光伏裝機 23.71GW,同比增長 139%;2022 年 1-5 月,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累計出口金額 192.5 億美元,同比增加 95.9%。 二、二、政策環境政策環境 1、2022 年國內光伏政策梳理年國內光伏政策梳理 2、“十四五十四五”期間各省期間各省/市市/區的新增光伏裝機規劃統計區的新增光伏裝機規劃統計 3XAUUXBUF
5、XQX4WDVaQcM9PmOpPsQnPjMmMpQfQoMnP7NqRoRwMrQqNwMpNyR 3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海外部分國家海外部分國家/地區光伏政策梳理:地區光伏政策梳理: 4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三、三、產業鏈分析產業鏈分析 1、概況概況 光伏產業可以分別為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和光伏系統等環節,其中硅料與硅片環節為產業上游,電池片與光伏組件為行業中游,下游為發電系統。 在硅料環節,工業硅被提純成為光伏級多晶硅料;在硅片環節,多
6、晶硅料被加工成為單晶硅棒或多晶硅錠,再經過截斷、開方、切片等工藝,得到單晶硅片或多晶硅片;在電池片環節,硅片經過制絨清洗、擴散制結、刻蝕、化學氣相沉積和絲網印刷、燒結等步驟,得到硅基光伏電池片;在組件環節,光伏電池片將與光伏膠膜、光伏玻璃背板等組裝在一起,得到可以應用于下游光伏電站的光伏組件。電池片是太陽能發電的核心部件,通常分為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電池片,由于晶體硅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工藝成熟、原料儲量豐富等優點,因此目前晶體硅電池片占有主要市場份額,并且以單晶硅為主。 2、上游上游 (1)硅料:龍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硅料:龍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根據統計,2021 年國內多晶硅有效產能
7、前四廠商分別為大全能源、通威股份、協鑫科技、新特能源,CR4 市占率為 66%。隨著 CR4 擴產提速,成本與品質優勢加持下,龍頭市占率呈加速提升趨勢,預計2023 年 CR4 市占率有望達到 84%。 5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硅片:雙寡頭格局穩固硅片:雙寡頭格局穩固 龍頭廠商紛紛布局大尺寸產品,大尺寸硅片成為光伏行業發展趨勢。單晶 182 硅片作為當前的主流尺寸硅片,整體產量最大,單晶 210 硅片需求在增加。大尺寸硅片在硅片端可以降低單位長晶成本,在電池、組件、系統環節可以攤薄單瓦非硅成本,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2
8、021 年,182mm 及 210mm 尺寸合計占比由 2020 年的 4.5%迅速增長至 45%,預計 2022 年將接近 75%。 硅片環節,隆基綠能、TCL 中環雙寡頭格局穩固。按照產量口徑,隆基綠能和 TCL 中環市占率合計超過 50%。2020 年以來,龍頭企業擴產步伐加快。預計 2022 年,隆基綠能形成單晶硅片產能 130GW,TCL 中環形成單晶硅片產能 140GW。垂直一體化廠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至 2022 年分別形成硅片產能 50GW、43GW。隨著新建產能的釋放以及大尺寸產品的快速迭代,強者恒強的產業趨勢愈加顯著。 (3)金剛線:競爭格局穩定,細線化進程加速金剛線:競爭
9、格局穩定,細線化進程加速 6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國內金剛線市場呈現一超多強格局,龍頭一體化布局成本優勢突出。2021 年美暢股份市占率約 61%,高測股份、恒星科技、岱勒新材等企業市占率在 5%以上。美暢股份在成本控制、產能規劃、客戶結構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龍頭地位穩固,隨著各廠商技術工藝不斷進步,同時裝機高速增長帶來新增金剛線需求,豐富客戶結構,各家規模效應逐漸凸顯,與龍頭的盈利差距有望逐漸縮小。 高價硅料+N 型電池需求增長加快金剛線細線化進程。金剛線細線化是下游降本增效需求的必然趨勢,目前行業單晶硅用金剛線主流線徑
10、已下降至 40m,頭部企業 38m、36m 產品已大批供貨,隨著 N型電池硅片需求規模的提升,細線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同時由于細線對產品抗拉強度性能要求提高,鎢絲線徑可達 35m 以下,優于碳鋼絲線,且具備進一步細化的空間,鎢絲作為金剛線母線材料的產業化應用有望加速。 (4)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長,未來供給偏緊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長,未來供給偏緊 光伏石英坩堝對原材料純度及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國內企業快速成長。光伏坩堝用石英砂純度需達到99.998%,高于光伏玻璃對純度的要求。海外廠商主要為尤尼明和 TQC,由于其礦源均在美國,受到礦產類型及環保要求限制,擴產難度較大。國內供應商以石英股份為主,公
11、司目前總產能約 4 萬噸,隨著新建產能爬坡以及規劃產能穩定推進,預計 2023 年底將超過 6 萬噸,市占率大幅提升。 硅片大型化趨勢加快+N 型電池進入產業化階段,石英坩堝需求快速增長。硅片大型化趨勢下,石英坩堝的尺寸增大,重量也相應增加。N 型硅片對于硅料純度要求更高,導致 N 型硅片更頻繁地更換石英坩堝,單位耗量增加。光伏裝機高速增長,由于需求結構性變化,石英需求增速高于行業增速,我們預計2022-2025 年對光伏高純石英石需求分別為 6.9、9.9、12.9、16.9 萬噸,2021-2025 四年 CAGR 為43%。 3、中游中游 7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
12、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1)電池片:電池片:N 型電池有望接替型電池有望接替 P 型電池型電池 2021 年,新建量產產線仍以 PERC 電池產線為主,PERC 單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 23.1%,同比僅提升 0.3pct。P 型單晶硅 PERC 電池理論轉換效率極限為 24.5%,傳統的 P 型電池使用硼摻雜的硅片基底,初始光照后容易形成硼-氧對,在硅片基底中捕獲電子以形成復合中心,從而導致光致衰減,這些因素導致 P 型 PERC 單晶電池效率較難再有大幅度的提升。 N 型電池轉換效率高,有望接替 P 型電池成為主流技術。N 型電池硅片基底摻磷,幾乎沒有硼-氧對形
13、成的復合中心損失,光致衰減得到極大優化。據德國知名太陽能研究所(ISFH)在 2019 年的報告分析,以 Topcon 和 HIT 為代表的 N 型電池理論極限效率遠高于 P 型 PERC 電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逐漸成熟,N 型電池有望實現更高的量產電池效率,N 型電池的效率會逐步和 P 型電池拉開差異。 N 型電池技術路線主要有 TOPCon、HJT、IBC 等。TOPCon 與 HJT 實現效率提升的方式都是通過鈍化降低少子表面復合速率。但 TOPCon 通過隧穿氧化層,HJT 通過沉積非晶硅薄膜,方式差異導致各自工藝差別,從而導致兩者商業化成本的差值。在量產成本上,能兼容 PERC
14、 生產線的 TOPCon 比 HJT領先一步。IBC 的轉換效率最高,且可與 TOPCon/HJT 等其他晶硅技術疊加,但量產難度較大,設備投資額較高。 電池技術路線及相關公司產能情況總覽:電池技術路線及相關公司產能情況總覽: 8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組件:渠道和品牌壁壘增強,龍頭向垂直一體化組件:渠道和品牌壁壘增強,龍頭向垂直一體化+全球化發展全球化發展 1)全球競爭體系下渠道和品牌壁壘增強全球競爭體系下渠道和品牌壁壘增強 隨著全球光伏裝機增速趨緩,組件環節品牌和渠道效應越來越強。全球前 5 名組件制造商基本維持穩
15、定,2021 年,隆基、天合、晶澳、晶科、阿特斯排名前五,CR3 占比為 49%,CR5 占比為 69%。預計至2022 年,CR3 占比提升至 50%,CR5 占比提升至 70%。 行業垂直一體化程度加深,組件龍頭議價能力提升。全球光伏裝機多點開花,有利于國際化經營能力高、銷售渠道覆蓋廣的光伏企業發揮優勢,擴大海外市場份額。組件使用周期一般為 20 年以上,對組件質量有較高要求,因此品牌背書成為下游客戶考慮的重點。品牌、銷售渠道需要長期的建設,頭部企業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 2)行業龍頭向垂直一體化行業龍頭向垂直一體化+全球化方向發展全球化方向發展 組件龍頭垂直一體化布局。光伏行業各龍頭間技術
16、差異不大,晶硅技術路線難以顛覆,因此垂直一體化成為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行業龍頭紛紛布局硅片-電池片-組件一體化產能。截至 2021 年底,隆基綠能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 105GW/37GW/60GW;晶科能源分別達到 32.5GW /24GW/45GW;晶澳科技分別達到 30GW/24GW/40GW;天合光能分別達到 7GW/35GW/50GW。 9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受海外貿易保護政策影響,我國光伏企業海外投資建廠節奏加快。據 CPIA 統計,我國已有近 20 家光伏企業通過合資、并購、投資等方式在海
17、外布局產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其中,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在東南亞地區一體化產能布局相對領先。 (3)膠膜:膠膜:龍頭廠商存在顯著的盈利能力優勢,行業高集中度有望延續龍頭廠商存在顯著的盈利能力優勢,行業高集中度有望延續 白色增效 EVA 膠膜及 POE 膠膜產品具有性能優勢,尤其是對雙面雙玻組件的增益作用,未來技術迭代產品滲透率將逐步提升,2021 年白色增效 EVA 膠膜、POE 膠膜及共擠型 POE 膠膜市占率分別約 24%、9%、14%,至 2025 年非透明 EVA 膠膜占比有望提升至 54.5%。 目前光伏膠膜行業呈現一超多強局面,福斯特
18、、海優新材、斯威克與賽伍技術位列行業前四,2021 年行業 CR4 超 85%,且龍頭福斯特市占率超過 50%。 龍頭廠商存在顯著的盈利能力優勢,行業高集中度有望延續。相較于三四線小廠商,光伏膠膜龍頭具有明顯的盈利能力優勢。以福斯特與賽伍技術為例,兩者光伏膠膜業務存在約 12%的毛利率差異,以及約9%的凈利率差異。 10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逆變器:海外需求旺盛,微型逆變器加速國產替代逆變器:海外需求旺盛,微型逆變器加速國產替代 光伏逆變器出口需求保持高增。2022 年 5 月,我國逆變器出口金額約 5.86 億美元
19、,同比增長 49%;2022 年 1-5 月,我國逆變器出口金額約 24.4 億美元,同比增長 43%。 微型逆變器安全可靠性高,國產微逆全球市場份額有望快速提升。微型逆變器、關斷器均可以對單塊或數塊光伏組件進行獨立精細化控制,實現逆變、關斷、功率優化等功能。全球微逆市場 TOP3 企業依次為 Enphase、昱能科技、禾邁股份。根據測算,2021 年 Enphase、昱能、禾邁的全球市占率分別約為74.5%、12.3%、10.5%,CR3 高達 97%。 4、下游下游 (1)光伏發電技術發展推動成本快速下降光伏發電技術發展推動成本快速下降 目前的光伏電站成本主要由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構
20、成,由于光伏發電不消耗燃料,因此運維成本較低。電站建設成本由非技術成本、關鍵設備成本、建安費用和組件成本構成,其中組件成本占 46%左右,非技術成本約 14%,關鍵設備成本和建安費用合計占 40%。目前單晶 PERC 大尺寸電池技術日趨成熟,光電轉換效率不斷提高,每瓦光伏組件所需原材料和制造成本均實現下滑,同時高轉換效率的電池組件也能節省電站面積,減少發電站的建設成本,光伏發電成本實現大幅下降。根據潤陽股份招股書數據,2020 年全球光伏平準化發電成本較 2010 年下降約 85%,并且最低中標記錄也不斷刷新。根據根據 CPIA 數據,2021 年全投資模型下地面光伏電站在 1,800 小時、
21、1,500 小時、1,200 小時、1,000小時等效利用小時數的平準發電成本分別為 0.21、0.25、0.31、0.37 元/度,與全國脫硫燃煤電價平均值 0.3624 元/度相當。 (2)分布式光伏占比逐漸提升分布式光伏占比逐漸提升 11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2021 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并網機量為 107.5GW,占裝機總量的 35%,相對于 2016 年的 13%具有明顯提升。從新增裝機量看,2021 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為 29GW,占新增裝機總量的 53%,占比首次超過集中式裝機,
22、在我國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等政策的導向下,分布式光伏將保持較好的成長性。 四、四、市場規模市場規模 1、亞洲地區發展迅速,中國是目前最大市場亞洲地區發展迅速,中國是目前最大市場 早期全球光伏產業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2011 年歐洲光伏新增裝機量占全球總量的 74%,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歐洲地區對電力的需求也放緩,光伏裝機速度開始下降。此后亞洲和北美地區的裝機量開始逐漸增長,2013 年亞洲新增裝機量占全球的 52.34%,首次超過歐洲地區。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數據,2013 年2020 年期間,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總和占亞洲市場的 63.33%,占全球新增裝機總量的40.60%,中國市場已經是
23、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日本、印度、越南和韓國也是亞洲光伏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歐洲地區目前仍然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市場地位,其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烏克蘭、比利時在 2020 年的累計裝機件均超過 5GW。北美地區主要以美國為主,2020 年北美新增裝機容量為 16.11GW,其中美國貢獻比例達 92.44%,2020 年墨西哥累計裝機量為 5.64GW。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 年中國、美國、越南、日本、澳大利亞新增裝機量占全球的 35.1%、15.35%、8.78%、4.82%、4.82%和 3.59%。 2、我國光伏產業規模全球第一,行業景氣度保持較高水準我國光伏產業規
24、模全球第一,行業景氣度保持較高水準 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光伏產業享受到技術面優勢和政策面紅利,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逐步得到全球市場的認可,取得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優勢,已經具備全球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中國光伏裝機量增長迅速,2021 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量為 306.56GW,同比增長 21%,連續 7 年全球第一。2021 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 5300 萬千瓦,連續 9 年穩居世界首位。從零部件環節來看,2021 年我國多晶硅產量 50.5 萬噸,同比增長 28.8%,連續 11 年全球第一。2021 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為 182GW,連續 15 年全球第一。2021 年我國硅片產量為
25、227GW,同比增長 40.7%,我國電池片產量為 198GW,同比增長46.9%。由此可見,我國光伏產業規模處于全球絕對的領先地位。我國 2021 年新增裝機量為 54.93GW,同比增長 14%。2022 年一季度,我國光伏裝機量同比增長 22.9%,我國光伏行業仍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12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五、五、競爭環境競爭環境 1、光伏產業各環節具有較高的集中度光伏產業各環節具有較高的集中度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數據,2021 年多晶硅行業 Top5 產量平均為 8.5 萬噸,合計市占率 86.7%;硅片行業to
26、p5 平均產量超過 38GW,合計市占率 84%;電池片行業 TOP5 平均產量超過 21GW,合計市占率53.9%;組件行業 top5 平均產量超過 23GW,合計市占率 63.4%??傮w而言,光伏各細分環節具有較高的集中度,其中多晶硅環節和硅片環節更為明顯。 2、電池片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但行業競爭加劇電池片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但行業競爭加劇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 年我國電池片行業 CR5 為 53.9%,CR5 平均產量超過 21GW,同比增長 67.2%,國內產量 5GW 以上的企業為 11 家。從集中度來看,近年來 CR5 集中度逐漸提升,2021 年略有放緩,集中度相對
27、于組件、硅片等環節較低。2021 年行業上游出現漲價,據 PV InfoLink 統計,2021 年底 166mm、182mm、210mm 主流尺寸硅片均價較年初分別上漲 55%、46%、46%,而相應尺寸的電池均價僅分別上漲 22%,19%,16%,行業盈利能力下降。同時下游組件等企業的新電池片產能在下半年逐步釋放,疊加單晶 PERC 產能過剩,專業電池片生產商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利潤端存在壓力。 根據 PV Infolink 統計數據,2021 年全球前五大電池片制造商為通威、愛旭、潤陽、中宇和潞安,與2020 年相比,中宇和潞安的排名出現對調,行業前三比較穩定。2021 年通威股份高純度晶
28、硅產量全球第一,國內市占率 22%,電池出貨量連續 5 年全球第一,預計 2023 年通威股份高純晶硅產能將達到 35萬噸,電池產能將達到 80-100GW,繼續引領行業發展。除去電池片專業制造商以外,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組件生產商在光伏產業鏈多個環節進行布局,也具有電池片產能,但主要以自用為主,對外銷售較少。 六、六、發展趨勢發展趨勢 1、海外需求海外需求 海外需求旺盛,能源獨立訴求不斷加碼。歐洲市場受俄烏戰爭影響光伏裝機需求不斷超預期,美國關稅政策邊際向好,進一步驗證海外市場難以擺脫中國光伏制造;巴西、東南亞、中東非等新興市場需求加速啟動。預計 2022 年海外光伏裝機
29、將達 160GW,同比增長約 40%。 13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歐洲市場:受俄烏戰爭影響,歐洲光伏裝機需求持續超預期。5 月 18 日,歐盟委員會“RepowerEU”能源計劃正式發布:1)建議將 2030 年可再生能源的總體目標從 40%提高到 45%;2)到 2025 年光伏發電能力翻倍,到 2030 年安裝總量達到 600GW(2021 年底 165GW);3)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逐步實現新建公商業及住宅建筑上義務安裝光伏組件的目標,同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布推文,提議到 2025 年實現該目標。 美國市場:美
30、國光伏裝機需求有望超預期,組件相對國內溢價明顯。6 月 6 日,美國白宮正式宣布,將對進口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太陽能電池相關產品給予 24 個月的關稅豁免。從以上四個東南亞國家的組件進口規模,目前占到美國目前總安裝需求的 80%左右。 2、我國需求我國需求 (1)穩經濟政策重點推進大基地項目建設穩經濟政策重點推進大基地項目建設 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方案指出,到 2030 年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 455GW。其中,“十四五”時期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 200GW;“十五五”時期規劃建設風光基地總裝機約 255GW。 14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31、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裝機經濟性支撐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裝機經濟性支撐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 2021 年,我國分布式光伏裝機達到 29.2GW,同比增長 88.39%,占比提升至 55%,其中戶用光伏新增裝機達到 21.5GW 左右。在產業鏈價格相對高位的情況下,分布式光伏裝機經濟性更強。 15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展望展望 2021 年中國市場繼續領先,全球光伏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根據 IEA 數據,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 175GW,其中中國新增裝機量 54.9GW、美國新增裝機量 2
32、6.9GW、歐盟新增裝機量26.8GW,是全球前三大市場,中國仍然保持領先。根據 IRENA 預測,在現有各國的政策框架下,IRENA 預測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增加 0.9TW,達到 3.7TW。若要實現 2030 年全球升溫控制在 1.5 C 的目標,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需達到 10.8TW,2050 年進一步增長至 27.8TW,并占90%的電力份額。IRENA 在 2019 年預測全球 2030 年光伏累計裝機量可達到 2840GW,而 2021 年全球累計裝機量僅為 942GW,還有兩倍以上的成長空間。根據 CPIA 預測數據,2022 至 2030 年,全球光伏
33、年新增裝機量仍將保持增長,預計 2030 年新增裝機量為 315GW(保守)366GW(樂觀)。 4、小結小結 總體而言,全球光伏行業仍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同時各國也均推出較好的支持政策,未來行業持續增總體而言,全球光伏行業仍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同時各國也均推出較好的支持政策,未來行業持續增長的長的確定性非常高。確定性非常高。 七、參考研報七、參考研報 1. 浙商證券-2022 年下半年光伏行業投資策略:看好低估值賽道補漲,行業擁抱技術變革 16 / 16 2022 年年 7 月月 22 日日行業行業 | 深度深度 |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 華鑫證券-機械行業第 26 周周報:關注鋰電光伏板
34、塊技術升級帶來設備機會 3. 華西證券-機械行業高效光伏電池技術路線概述:技術布局百花齊放,高效電池產業化提速 4. 信達證券-機械設備行業光伏設備專題:光伏電池技術持續迭代 5. 中銀國際-光伏設備行業 2022 年中期投資策略:“雙碳”明確裝機需求,尋找 N 型技術變局行情 6. 興業證券-光伏行業 2022 年中期投資策略:雙碳時代,沐光而行 7. 廣發證券-行業比較新視野系列(七):擎畫中國 FAANG 投資圖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聯系電話:聯系電話:400400- -806806- -18661866 郵箱: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