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及企業競爭格局研究報告(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中國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及企業競爭格局研究報告(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 年深度行業分析研究報告 3 正文正文目錄目錄 一、奧比中光:一、奧比中光: AI 3D 視覺感知整體技術方案提供商視覺感知整體技術方案提供商 . 6 1、主營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 . 6 2、近三年業績波動較大,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 7 3、研發投入力度大,股權激勵維護團隊穩定 . 9 二、二、3D 視覺感知:生物識別、視覺感知:生物識別、AIoT 和工業領域穩步發展,消費電子和汽車是中長期布局方向和工業領域穩步發展,消費電子和汽車是中長期布局方向 . 11 1、市場規模:多樣化應用場景推動 3D 視覺感知商用空間增長 . 11 (1)生物識別領域:3D
2、 刷臉支付率先規模商用,智能門鎖等場景有望增長 . 13 (2)AIoT 領域:潛在待挖掘領域眾多,3D 看房、服務機器人已有落地應用 . 16 (3)消費電子領域:蘋果、華為引領 3D 感知技術在手機端應用,未來有望在中高端機普及 . 16 (4)工業領域:從單場景到全產線賦能, 柔性生產對 3D 視覺感知系統提出更高要求 . 18 (5)汽車領域:激光雷達、車外身份識別、車內交互等應用具備長期空間 . 19 2、競爭格局:海外廠商占據高端市場絕大多份額,國產產品性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21 (1)消費級企業:尚未形成穩定格局,以競爭合作關系為主 . 21 (2)工業級企業:市場由海外廠商
3、主導,國產化需求有待拓展 . 22 三、公司:身處全球三、公司:身處全球 3D 感知技術第一梯隊,業務布局和產業化能力突出感知技術第一梯隊,業務布局和產業化能力突出 . 23 1、技術優勢: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與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 . 25 2、產業鏈優勢:業務布局和產品應用領域全面,集聚全球供應鏈和頭部客戶資源 . 26 四、募投項目:全面提高四、募投項目:全面提高 3D 視覺感知技術,拓展核心技術應用場景視覺感知技術,拓展核心技術應用場景 . 29 圖表圖表目錄目錄 圖 1:公司歷史沿革 . 6 圖 2:主要產品類型 . 7 圖 3:2018-2022Q1 公司收入、凈利潤及增速(億元) .
4、 7 圖 4:2018-2022Q1 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 7 圖 5:2021 年公司收入構成(分產品) . 8 4 圖 6:2021 年公司收入構成(分應用領域) . 8 圖 7:2018-2021 公司分產品毛利率 . 8 圖 8:2018-2022Q1 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 8 圖 9:2019-2021 成本結構占比 . 9 圖 10:2019-2022Q1 公司研發費用(萬元) . 9 圖 11:2018-2022Q1 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 9 圖 12:2021 年公司員工專業結構 . 10 圖 13:2021 年公司員工學歷結構 . 10 圖 14:2D 成像與 3D 視覺對比
5、 . 11 圖 15:3D 成像傳感器模組及元器件示例 . 12 圖 16:全球 3D 成像和傳感市場規模預測(百萬美元) . 13 圖 17:2014-2020 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及增速 . 14 圖 18:2020Q2 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占比 . 14 圖 19:支付寶“蜻蜓”刷臉支付終端 . 14 圖 20:微信支付“青蛙”支付終端. 14 圖 21: 2015-2020 中國智能門鎖市場供需概況(萬套) . 15 圖 22: 2015-2019 中國智能門鎖市場規模(億元)及增速 . 15 圖 23:全球 3D 成像和傳感市場規模預測(百萬美元) . 15 圖 24: 201
6、9 年智能門鎖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占比 . 16 圖 25: TCL X7S 3D 人臉識別智能門鎖 . 16 圖 26:全球商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億美元) . 16 圖 27: 智能體測儀利用 3D 視覺感知技術構建人體模型 . 16 圖 28:TOF 成像原理 . 17 圖 29:結構光成像原理 . 17 圖 30:工業三維掃描儀 . 18 圖 31: 搬運機器人 . 18 圖 32:全球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萬臺)及增速 . 19 圖 33: 2015-2022 中國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億元)及增速 . 19 圖 34:TOF 方案激光雷達示意圖 . 19 圖 35:FMCW 方案激光雷達示意圖
7、 . 19 圖 36:EEL 型激光二極管 . 20 圖 37:VCSEL 垂直腔面發射器 . 20 5 圖 38:PD、APD、SPAD 原理圖 . 20 圖 39:全球 2016-2040 年自動駕駛滲透率(%) . 20 圖 40:全球激光雷達行業規模(億美元) . 20 圖 41:公司產品下游應用領域 . 23 圖 42:公司業務拓展戰策略 . 23 圖 43: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戶 . 24 圖 44:2021 年公司直銷/經銷收入占比 . 24 圖 45: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布局 . 24 圖 46:公司 3D 視覺傳感器及底層核心芯片達到量產時間軸 . 26 圖 47:OPPO
8、FindX 3D 個性美顏攝像頭 . 27 圖 48:魅族 18Pro 3D 深感探測器 . 27 圖 49:貝殼 VR 看房場景生成 . 27 圖 50:奧比中光與微軟共研 ToF 技術 . 27 圖 51:工業級應用主要產品 . 28 表 1:核心技術人員持股比例及主要科研成果 . 10 表 2:不同應用場景對 3D 視覺的性能要求 . 12 表 3:生物識別方法與特點 . 13 表 4:ToF 與結構光技術路線對比 . 17 表 5: 搭載 ToF/LiDAR 機型匯總 . 17 表 6:消費級應用企業競爭情況對比 . 21 表 7:工業級應用企業競爭情況對比 . 22 表 8:公司主要
9、采購模式 . 25 表 9:全棧式技術能力與核心技術 . 25 表 10:擬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單位:萬元) . 29 表 11:2018-2024 年公司收入及毛利率預測 . 30 表 12:奧比中光盈利預測 . 30 表 13:估值對比表 . 31 附:財務預測表 . 32 6 一、一、奧比中光奧比中光: AI 3D 視覺感知整體技術方案提供商視覺感知整體技術方案提供商 1、主營、主營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 公司成立于公司成立于 2013 年,年,是一家以是一家以 AI 3D 傳感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傳感技術為核心的
10、科技創新型企業。公司總部設立在深圳,在上海、西安和美國均設有分部。公司在國內率先開展 3D 視覺感知技術系統性研發,是全球少數幾家全面布局結構光、iToF、雙目、 dToF、Lidar 以及工業三維測量六大 3D 視覺感知技術的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為為 3D 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在消費電子、生物識別、產和銷售,產品在消費電子、生物識別、AIoT、工業三維測量等領域實現了商業應用。、工業三維測量等領域實現了商業應用。 圖圖 1:公司歷史沿革:公司歷史沿革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創始人黃源浩,螞蟻集團是第
11、二大股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創始人黃源浩,螞蟻集團是第二大股東。創始人黃源浩及其控制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有公司 39.7%的股份,并持有 68.6%的表決權。公司經歷數輪融資,引入大客戶螞蟻集團入股。2018 年年 5 月月,公,公司司獲由螞蟻金服領投的超獲由螞蟻金服領投的超 2 億美元的億美元的 D 輪融資輪融資,截止,截止 2021H1,螞蟻集團持股比例為,螞蟻集團持股比例為 13.56%。大客戶入股彰顯了公司的技術實力及業內重要地位,并為未來逐步拓展下游合作打下基礎。 2016 年:聯發科聯發科戰略入股奧比中光,公司完成 C 輪融資。 2017 年:奧比中光完成 C+輪融資,投資
12、方包括賽富亞洲、松禾資本等。 2018 年:奧比中光宣布完成超過 2 億美金的 D 輪融資,螞蟻金服領投螞蟻金服領投。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公司主要產品包括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其中,其中 3D 視覺傳感器為主要產品類型,消費視覺傳感器為主要產品類型,消費級、工業級產品級、工業級產品收入占比收入占比有提升趨勢。有提升趨勢。2021 年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 76.65%、16.44%、4.41%。 3D 視覺傳感器:視覺傳感器:由深度引擎芯片、深度引擎算法、通用或專用感光芯片、
13、專用光學系統、驅動及固件等組成的精密光學測量系統,可以采集并輸出 “人體、物體和空間”的三維矢量信息; 消費級應用設備:消費級應用設備:基于 3D 視覺傳感器的功能特點,結合特定消費級場景應用需求,設計并開發的一體化設備產品; 工業級應用設備:工業級應用設備:面向工業領域高精密檢測、測量需求,應用工業三維測量技術設計并開發的一體化成套設備 7 圖圖 2:主要產品類型:主要產品類型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2、近三年業績波動較大,目前尚未實現盈利近三年業績波動較大,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近近三三年年收入收入總體呈增長態勢總體呈增長態勢,波動較大。,波動較大。2018-2022Q1,公司營業收入
14、分別為 2.10/5.97/2.59/4.74/0.83 億元,2018-2021 復合增長率 31.3%。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在于 1)公司 3D 視覺感知技術持續創新迭代,2)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拓展。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滑,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受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影響線下零售受到較大沖擊,3D 視覺感知在線下支付應用場景的滲透率放緩。隨著疫情影響減弱,隨著疫情影響減弱,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年公司營業收入逐漸得到逐漸得到恢復?;謴?。 行業商業化初期疊加高研發投入,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行業商業化初期疊加高研發投入,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18-2022Q1 公司凈利潤
15、分別為-0.99/-5.01/-6.28/-3.36/-0.66 億元,目前尚未實現正盈利。盈利能力主要受商業化進程和期間費用兩方面因素影響。首先,首先,從商業化從商業化進程來看,進程來看,行業目前處于市場發展初期,僅在部分領域率先實現規?;瘧?,營業收入及毛利規模還相對較小。其其次,次,從期間費用來看,公司從期間費用來看,公司持續保持高強度研發費投入,持續保持高強度研發費投入,同時同時實施多次股權激勵,實施多次股權激勵,導致短期營業毛利規模還無法覆蓋中長期布局投入需求,呈現持續虧損。 圖圖 3:2018-2022Q1 公司收入公司收入、凈利潤、凈利潤及增速(億元)及增速(億元) 圖圖 4:2
16、018-2022Q1 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營業收入主要源自營業收入主要源自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的銷售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的銷售,其中其中 3D 視覺傳感是收入主要組成部視覺傳感是收入主要組成部分,分,2019-2021 年占比為 86.8%/71.3%/76.7%。隨著 1)疫情影響減弱,線下支付場景需求恢復;2)服務機器人、智能門鎖細分場景滲透發展,2021 年公司 3D 視覺傳感器收入上升。此外,隨著公司不斷完善產品系列,消費級和工業級應用設備的收入金額也呈穩定
17、增長趨勢。 -600%-400%-200%0%200%400%-10.00-5.000.005.0010.0020182019202020212022Q1收入歸母凈利潤收入增速(右軸)歸母凈利潤增速(右軸)-300%-250%-200%-150%-100%-50%0%50%100%20182019202020212022Q1凈利率毛利率 8 圖圖 5:2021 年年公司收入公司收入構成構成(分產品)(分產品) 圖圖 6:2021 年公司年公司收入構成(分應用領域)收入構成(分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不同產品毛利率差距較大,綜合毛利率不同產品毛利率
18、差距較大,綜合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動存在一定波動。2018-2022Q1 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34.2%/59.4%/ 57.6%/48.2%/46.3%,2020 年與 2019 年基本持平,2021 年及 2022Q1 有所回落。毛利率波動主要受年度收入結構毛利率波動主要受年度收入結構變動的影響變動的影響,手機、智能門鎖等成本敏感客戶需求提升造成 2021 年毛利率降低。分產品來看,分產品來看,工業級設備、工業級設備、3D 視視覺傳感器是覺傳感器是公司公司毛利率較高的產品毛利率較高的產品,2021 年 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的毛利率分別為50.3%/33.6%/
19、64.3%。截止截止 2021 年底,年底,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圖圖 7:2018-2021 公司公司分產品分產品毛利率毛利率 圖圖 8:2018-2022Q1 可比公司可比公司毛利率毛利率對比對比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主營業務成本以直接材料為主,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占比自主營業務成本以直接材料為主,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占比自 2020 年顯著增加。年顯著增加。2021 年度公司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占比為 68.1%/3.0%/28.9%。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占比較低的原
20、因制造費用占比較低的原因在于,在于,公司生產模式以委托加工為主,自主生產所需生產人員和固定資產相對較少。隨著隨著 2020 年年 7 月公司自建的奧日升工廠投入使用,月公司自建的奧日升工廠投入使用,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占比較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占比較 2019 年顯著增加。年顯著增加。 3D 視覺傳感器77%消費級應用設備16%工業級應用設備4%其他3%生物識別62%AIoT30%消費電子3%工業三維測量5%其他0%0%20%40%60%80%1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3D 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工業級應用設備其他合計0%20%40%60%80%100%120%2018年2
21、019年2020年2021年2022Q1寒武紀睿創微納云從科技平均值奧比中光 9 圖圖 9:2019-2021 成本結構占比成本結構占比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3、研發投入力度大,股權激勵維護團隊穩定研發投入力度大,股權激勵維護團隊穩定 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部分可比公司。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高于部分可比公司。2019-2022Q1,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 62.1%/110.7%/81.7%/105.5%。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除寒武紀之外的可比公司,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除寒武紀之外的可比公司,主要系公司始終
22、以研發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所致。低于寒武紀的原因在于寒武紀研發費用中包含較大金額的流片費用。由于公司在芯片端、應用算法端、車用激光雷達端等領域的研發投入著眼于中長期布局,銷售端收入轉化存在一定時滯,造成短期持續虧損。 在芯片端研發投入方面,在芯片端研發投入方面,公司在 2019-2021 年投入研發的 MX6600 深度引擎芯片(進入量產階段) 、iToF 感光芯片(待量產) 、AIoT 數字算力芯片、dToF 感光芯片、高分辨率結構光專用感光芯片等多款芯片均不是現有產品搭載芯片,預計陸續在 2021 年底及以后交付研發端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或獨立銷售; 在應用算法研發投入方面,在
23、應用算法研發投入方面,公司從事的三維掃描應用算法開發/骨架算法開發/SLAM 算法開發等均投入較大,但在報告期仍未完全形成產品化,進而未能產生銷售收入; 在車用激光雷達方面,在車用激光雷達方面,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但實現批量量產銷售仍需要數年時間。 圖圖 10:2019-2022Q1 公司研發費用(萬元)公司研發費用(萬元) 圖圖 11:2018-2022Q1 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重視研發團隊建設,重視研發團隊建設,實施實施股權激勵股權激勵保障保障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核心技術人員穩定。公公司擁有一支以光學測量為基礎,芯
24、片設計、算法等多學科交叉的優秀核心團隊。創始人黃源浩先生是國際知名光學測量專家、國內創始人黃源浩先生是國際知名光學測量專家、國內 3D 視覺感知技術領域的領視覺感知技術領域的領軍人才,軍人才,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核心團隊成員大多具有十多年從業經驗,建立了公司的核心人才優勢和特色。截止截止 2021 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 643 名,占比名,占比 62.79%,其中博士 58 名,國家級人才計劃 1 名、廣東省珠江人才 7 名、各類 深圳市高層次人才 16 名。公司公司對核心技術人員進行對核心技術人員進行多次多次股權激勵股權激勵,2019 年、年、2020 年年、2021
25、 年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年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 5.5/4.6/1.1 億億元元。股權激勵政策有利于維護核心技術人員穩定,維護公司長期穩定發展。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92020202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0%20%40%60%80%100%12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19202020212022Q1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0%100%200%300%400%500%20182019202020212022Q1寒武紀睿創微納云從科技平
26、均值奧比中光 10 圖圖 12:2021 年年公司員工專業結構公司員工專業結構 圖圖 13:2021 年年公司員工學歷結構公司員工學歷結構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表表 1:核心技術人員持股比例及主要科研成果:核心技術人員持股比例及主要科研成果 姓名姓名 職務職務 科研成果及對公司具體貢獻科研成果及對公司具體貢獻 黃源浩 董事長 總經理 核心技術人員 擔任廣東省珠江團隊及深圳市孔雀團隊帶頭人,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級、省級及市級等科研項目 10 項,參與出版專著兩部,在 Optics Letters 等著名期刊發表論文 20 余篇,并多次應邀做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27、特邀報告,曾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分會主席、學術委員會成員以及十多個國際性刊物審稿人。作為主要技術發明人累計申請專利 359 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 244件,PCT 專利 46 件,美國專利 14 件),授權專利 142 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 93 件、美國專利 7 件) 肖振中 董事 首席技術官 核心技術人員 參與國家 863 項目 1 項(項目副組長),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 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鍛壓制件及其模具光學三維幾何量檢測規范”,在國內外知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10 余篇。在公司任職期間,主持定義公司技術路線,組織研發大量底層核心技術,包括 2014 年帶隊開發公司第一代深度引擎
28、算法。作為核心人員參與國家級、省級及市級等科研項目近 10項,作為主要技術發明人累計申請專利 328 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 224 件,PCT 專利 40件,美國專利 10 件),授權專利 129 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 84 件、美國專利 5 件) 梅小露 高級副總裁 核心技術人員 曾在中科院作為主要開發者參與龍芯二號高性能處理器運算單元的設計與開發,擁有超 15 年的芯片設計開發工作經驗,精通 ARM、PowerPC 及 X86 架構,熟悉超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及復雜片上系統的設計開發。作為主要技術發明人累計申請專利 20 件,授權專利 7 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省重大專項、市
29、級政府科研項目等 3 項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公司公司打造了打造了 3D 視覺感知技術視覺感知技術體系,體系,包含結構光、iToF、雙目、dToF、Lidar 以及工業三維測量等六種主流 3D視覺感知技術路線,形成了系統開發、芯片設計、算法研發、光學設計、軟件開發、量產技術等全棧式核心技術。根據客戶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協同發展,提供一站式產品服務。根據客戶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協同發展,提供一站式產品服務。 研發人員65%管理人員15%銷售人員11%供應鏈人員9%博士7%碩士26%本科47%大專及以下20% 11 二、二、3D 視覺感知:生物識別、視覺感知:生物識別、AIoT 和工業領域穩
30、步發展,消費電子和汽車和工業領域穩步發展,消費電子和汽車是中長期布局是中長期布局方向方向 1、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多樣化應用場景推動多樣化應用場景推動 3D 視覺感知視覺感知商用空間增長商用空間增長 3D 視覺視覺感知感知技術是技術是指指通過通過 3D 視覺傳感器視覺傳感器,采集視野內空間每個點位的三維采集視野內空間每個點位的三維坐標坐標信息,通過算法復原智能獲取三維信息,通過算法復原智能獲取三維立體成像立體成像。相較于僅能提供紋理/色彩信息的 2D 成像技術,3D 視覺感知技術可以獲取更多精準的三維信息,從而能夠測量物體空間形貌、幾何尺寸、位置體積、表面角度等特征,使各類終端能夠實現更加復
31、雜的功能。目前主流目前主流 3D視覺感知技術包括結構光、視覺感知技術包括結構光、iToF、雙目、雙目、dToF、Lidar、工業三維測量等。、工業三維測量等。 圖圖 14:2D 成像與成像與 3D 視覺對比視覺對比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3D 視覺感知技術視覺感知技術經歷了以下幾個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發展階段:階段: 1)萌芽階段:萌芽階段:3D 視覺感知技術最早應用于工業領域,視覺感知技術最早應用于工業領域,主要用于工業設備與零部件的高精度三維測量以及物體、材料的微小形變測量。代表產品為德國高慕公司的 ATOS 系列三維掃描儀和 ARAMIS 三維形變測量系統、瑞典??怂箍档?Prim
32、eScan 掃描儀、美國 CSI 公司的 VIC-3D 系列掃描儀等。 2)起步階段:起步階段:2010 年以來,年以來,隨著底層元器件、核心算法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底層元器件、核心算法等技術的快速發展,3D 視覺感知技術逐漸由工業領域向消視覺感知技術逐漸由工業領域向消費級領域推廣。費級領域推廣。國外的微軟、谷歌分別于 2010 年和 2013 年基于結構光技術推出 3D 視覺感知產品 Kinect 和RealSense;國內奧比中光于 2015 年量產了基于結構光的消費級 3D 視覺傳感器 Astra。 3)初級發展階段:初級發展階段:隨著隨著 3D 視覺感知技術視覺感知技術在功耗、成本、
33、體積等方面不斷在功耗、成本、體積等方面不斷迭代優化,應用領域逐漸向智能手機、移迭代優化,應用領域逐漸向智能手機、移動支付、動支付、AIoT 等等方向方向擴展。擴展。2017 年,蘋果發布 iPhone X,最早搭載了前置 3D 結構光視覺傳感器。這標志著 3D 視覺感知技術在消費級領域開始規?;占?。 4)快速增長階段:)快速增長階段:2018 年以來,3D 視覺感知在技術刷臉支付、智能門鎖、3D 看房等領域加速落地,同時技術路線也越來越豐富:iToF 技術:技術:華為、魅族等廠商相繼搭載基于 iToF 技術的后置 3D 視覺傳感器。dToF 技術:技術:2020年蘋果在其 iPad Pro
34、及 iPhone 12 Pro 中搭建了全新的基于 dToF 技術的 Lidar 掃描儀。激光雷達:激光雷達:Waymo 搭載激光雷達及多傳感器的無人駕駛汽車已進行多年測試。雙目視覺:雙目視覺:大疆創新的無人機如 Phantom Pro/Pro+、Mavic 2 Pro/Zoom 等型號產品搭載了雙目視覺系統,通過圖像測距來感知障礙物。 3D 視覺感知技術的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在消費電子、生物識別、視覺感知技術的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在消費電子、生物識別、AIoT、工業三維測量等領域已有實際場景應用,、工業三維測量等領域已有實際場景應用,未來將在未來將在自動駕駛汽車、工業機器人、醫療自動駕駛汽車、工
35、業機器人、醫療等更多下等更多下游應用領域進行拓展。游應用領域進行拓展。 在消費電子領域,在消費電子領域,通過在智能手機、平板設備、電視等智能終端設備上搭載 3D 視覺傳感器,可以使其具備 3D人臉識別解鎖、沉浸式交互、體感交互等能力,從而帶來更安全、更好的用戶體驗; 12 在生物識別領域,在生物識別領域,通過在線下支付終端、智能門鎖/門禁等設備上搭載 3D 視覺傳感器,可以實現更安全、更精準的 3D 刷臉支付和解鎖; 在在 AIoT 領域,領域,3D 視覺傳感器可以被搭載在 3D 空間掃描設備、服務型機器人、AR/VR 設備等終端上,以實現傳統 2D 相機無法實現的功能,例如三維重建、避障導航
36、等; 在工業三維測量領域,在工業三維測量領域,3D 視覺感知技術可以被用來實現微米級的工業掃描、工業檢測等功能。 圖圖 15:3D 成像傳感器模組及元器件示例成像傳感器模組及元器件示例 資料來源:麥姆斯咨詢,招商證券 表表 2:不同應用場景對不同應用場景對 3D 視覺的性能要求視覺的性能要求 3D 視覺感知視覺感知主要技術主要技術 最佳測量距離最佳測量距離 分辨率分辨率 測量精度測量精度 主要適用場景主要適用場景 結構光 5m 高 近距:高 中遠距:低 手機前置、刷臉支付、刷臉門鎖、服務機器人、安防監控、屏下 3D 結構光等 iToF 3.5m 中 近距:中 中距:高 手機前置、后置、掃地機器
37、人、AR/VR、門禁等 dToF 5m 低 近距:低 遠距:高 手機后置、平板后置、掃地機器人等 雙目 15m 高 低 汽車側面、室外機器人、智能安防等 Lidar 2 的效果:一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不同技術路線在算法、架構、芯片、光學方面可以互相借鑒,使技術指標達到最優;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同技術路線也可進行組合,完成單項技術難以滿足的行業應用。 公司技術實力顯著,榮獲多項專利獎項。公司技術實力顯著,榮獲多項專利獎項。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計申請專利 1190 項,其中中國發明專利693 項、美國專利 27 項、PCT140 項;取得授權專利 471 項,其中中國發
38、明專利授權 167 項、美國專利授權 9 項。公司先后承擔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面向服務機器人的三維視覺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 “3D 視覺感知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等國家級、省級重大項目建設任務。 “微型 3D 智能傳感器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獲 2020 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 ; “3D 視覺芯片及全平臺兼容的高分辨率光學測量系統”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結構光深度相機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獲得“深圳市科技進步獎技術開發類一等獎”等。 圖圖 46:公司:公司 3D 視覺傳感器及底層核心芯片達到量產時間軸視覺傳感器及底層核心芯片
39、達到量產時間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2、產業鏈產業鏈優勢優勢:業務布局和:業務布局和產品產品應用領域應用領域全面,集全面,集聚全球供應鏈和頭部客戶資源聚全球供應鏈和頭部客戶資源 公司是全球公司是全球 3D 視覺傳感器重要供應商之一,在產業鏈方面具有先發優勢。視覺傳感器重要供應商之一,在產業鏈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在上游供應鏈在上游供應鏈方面方面,公司得到了全球性知名廠商的合作支持;在下游客戶方面,在下游客戶方面,公司積累了一批行業龍頭客戶,且在一些細分行業逐步成為行業標配產品。由于客戶在硬件結構設計及軟件算法調試方面需要與公司產品進行專項適配,有助于形成客戶粘性。 良性客戶關系反向推動公
40、司產品升級迭代。良性客戶關系反向推動公司產品升級迭代。由于 3D 視覺感知技術正處于行業應用初期,很多龍頭客戶與公司合作共同進行風險開發,并優先選擇成熟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有助于促進公司對磁粉行業的理解,提高產品性能,進一步拉大公司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27 在生物識別領域,在生物識別領域,公司是該領域先行的硬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在金融支付領域,公司是該領域先行的硬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在金融支付領域,公司在 2017 年開始為支付寶提供硬件支撐,2018 年助力支付寶率先實現線下 3D 刷臉支付的大規模商用,具有百萬級量產經驗。2019 年,公司與中國銀聯共建“3D 視覺聯合實驗室” ,
41、推動 3D 視覺感知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創新。在新興的在新興的 3D 人臉智能門人臉智能門鎖、門禁行業鎖、門禁行業,公司與凱迪仕、德施曼等超 50 家行業企業達成合作,業務處于快速增長中。 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已為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已為 OPPO、魅族批量供應手機前、后置、魅族批量供應手機前、后置 3D 視覺傳感器,技術視覺傳感器,技術經驗經驗豐富。豐富。2018 年,公司為OPPO Find X 提供 3D 結構光技術,使其成為繼蘋果 iPhoneX 后全球第二款量產超百萬臺搭載 3D 視覺傳感器的智能手機。2020 年,公司為魅族 17Pro 提供 ToF 系統解決方案,優化其 3D 深
42、感探測性能;2021 年 ,公司為魅族5G 旗艦新機 18Pro 提供 ToF 一站式量產方案,進一步提高深度引擎性能和 AR 應用功能。此外,公司正在加快屏下3D 視覺感知技術方案、增強型 ToF 技術方案等技術研發。 圖圖 47:OPPO FindX 3D 個性美顏攝像頭個性美顏攝像頭 圖圖 48:魅族魅族 18Pro 3D 深感探測器深感探測器 資料來源:OPPO,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魅族,招商證券 在在 AIoT 領域,公司已服務全球超過領域,公司已服務全球超過 1000 家客戶,在家客戶,在 3D 空間掃描、服務機器人等場景形成較為成熟的規?;瘧???臻g掃描、服務機器人等場景形成較為
43、成熟的規?;瘧?。在在 3D 空間掃描領域,空間掃描領域,公司為 Matterport、貝殼如視的網上 VR 看房提供 3D 視覺傳感器的批量供貨,并為惠普Sprout Pro 一體機提供 3D 視覺傳感器。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公司是國內主要 3D 視覺傳感器提供商,代表客戶有Jabil(捷普)、優必選、云跡、普渡等頭部機器人企業。公司用于智能機器人的結構光產品已實現批量供應,iToF、dToF 產品處于待量產狀態。此外,公司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并于此外,公司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并于 2021 年與微軟達成合作,共同研發一系列基于微年與微軟達成合作,共同研發一系列基于微軟軟 Azu
44、re 云計算平臺的前沿云計算平臺的前沿 ToF 攝像頭新品,預計將于攝像頭新品,預計將于 2022 年實現量產。年實現量產。 圖圖 49:貝殼貝殼 VR 看房看房場景生成場景生成 圖圖 50:奧比中光與微軟共研奧比中光與微軟共研 ToF 技術技術 資料來源:貝殼如視,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在工業三維掃描領域,公司擁有多項核心技術,打破歐美國家大型工業企業的壟斷。在工業三維掃描領域,公司擁有多項核心技術,打破歐美國家大型工業企業的壟斷。公司產品覆蓋汽車工業、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等 10 多個學科領域的科研、教學、生產和在線檢測場景,其中 2019 年推出的 Tube Qualif
45、y 三維光學彎管檢測系統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彎管零件光學 3D 檢測系統,并成為全球三大汽車彎管生產企業之一日本三櫻的設備供應商。 28 圖圖 51:工業級應用主要產品:工業級應用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在汽車應用領域,在汽車應用領域,目前公司在研和優化的車載產品和應用場景有三類:1)用于智能駕駛的基于自研 SPAD 芯片的全固態面陣式激光雷達;2)感知車身周圍 3D 信息的 360 度 3D 環視系統;3)用于車外身份識別、車內駕駛員安全檢測以及車內交互。 29 四、募投項目:全面提高四、募投項目:全面提高 3D 視覺感知技術視覺感知技術,拓展拓展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應用場景應用
46、場景 公司擬發行不超過公司擬發行不超過 40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萬股人民幣普通股,擬募集資金擬募集資金 18.9 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億元,實際募集資金 12.4 億元,億元,扣除發行費后余額扣除發行費后余額投向投向 3D 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和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本次募集資金將在全棧式研發能力和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 3D 視覺感知技術的創新投入。一方面,實現核心技術持續迭代創新;另一方面,拓展更多應一方面,實現核心技術持續迭代創新;另一方面,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打造應用生態。用場景,打造應用生態。圍繞現有主營業務核心技術持續進行研發投入,鞏固
47、現有主營業務的底層技術優勢,拓展新的技術應用場景,保證商業可持續性。 表表 10:擬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單位:萬元):擬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單位:萬元) 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募集資金投資方向 投資總額投資總額 占比占比 1 3D 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 179,262.03 94.63% 2 補充流動資金 10,000.00 5.37% 合計 189,262.03 100.00% 資料來源:奧比中光,招商證券 3D 視覺感知技術應用處于視覺感知技術應用處于市場市場發展初期發展初期,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根據 Gartner 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圖的分析,3D視覺感知逐漸步入大規模產業化前的
48、重要發展階段,隨著成本下降和技術成熟,未來細分領域應用增長空間廣闊。從 2D 向 3D 躍遷技術跨度極大,現階段行業正處于大力投入期,需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公司已搭建公司已搭建 3D 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為技術研發投入的有效轉化提供保障。為技術研發投入的有效轉化提供保障。公司人才資源豐富,擁有一支由芯片、算法、光學、軟件、機電設計等專業背景人才組成的 3D 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隊伍。公司專注3D 視覺感知研發,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的 3D 視覺感知技術體系。通過以上 3D 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公司將保障本次募投項目研發投入的高效轉化。 公司通過“深度公司通過“深度+廣度”雙向驅動,為本次募投項目科學規劃發展路徑。廣度”雙向驅動,為本次募投項目科學規劃發展路徑。公司通過“深度+廣度”雙向驅動對技術進行可持續布局與戰略儲備。在深度方面,在深度方面,重點在芯片、算法、光學等技術方向進行拓展及深化;在廣度方面,在廣度方面,全面布局六大主流 3D 視覺感知技術,未來將繼續在 dToF、Lidar 等技術方面持續研發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