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打造綠色生態城區典范(28頁).ppt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科技助力打造綠色生態城區典范(28頁).pptx(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科技助力打造綠色生態城區典范,韓繼紅 博士、教授級高工上海市建科院綠色建筑與城區專家工作室 首席專家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住建部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常務副主任 國家綠色建筑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副主任鄭州 2019.08.28,需求與挑戰,目錄 CONTENT,創新及成果,實踐和成效,3,綠色化可持續的人居理想,中國綠色進階,新時代目標全面綠+高質量,需求與挑戰:,需求與挑戰:全國綠色生態城區進展,截至目前,全國在標準出臺前已有22個國家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標準出臺后,已有2批共4個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級綠色生態城區標識認證授牌。同時,全國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綠色
2、生態城區建設。,上海已出臺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DG/TJ08-2253-2018江蘇、安徽、湖北等紛紛出臺相應的指導文件,地方標準/指導文件為因地制宜、體現特色提供依據。,DG/TJ08-2253-2018 2018年5月1日實施,首個地方性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上海綠色生態城區標準,標準特色:突出城市特點與發展特色構建評價標準體系,推動政策:關于推進本市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滬府辦規【2018】24號 2018年9月29 市住建委、規土局、發改 委、財政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進展情況:,上海市綠色生態城區創建地圖,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或梳理儲備的綠色生態城區共計27個。,需求與挑戰:上
3、海綠色生態城區進展,實施建筑全領域綠色倍增/質量提升行動滿足人民群眾對建筑舒適性、健康性不斷提高的要求,需求與挑戰: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 第三版),愿景初心,生活舒適健康環境綠色生態文化特色傳承,綠色生態城區,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Green Eco-city,Better Life,需求與挑戰:面向2035新一輪城市規劃建設,規劃規劃方法合理性規劃方法缺乏理論、指標要求過高、不切實際在實際建設中難以實施落地,需求與挑戰,建設技術規范適宜性缺乏系統的面向一級、二級開發建設的適宜綠色生態技術體系及實施指南,管理保障措施有效性有待構建面向多主體、全過程的高效監管制
4、度和管控措施,問題分析,綠色生態城區進入實施關鍵期,需要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和管控模式,10,先后主編(參編)國家及地方標準共計23項。,“十五”以來,作為科技主力軍承擔國家及上??萍贾雾椖?50項,相關科技成果 100 余項,獲部市級科技進步獎 36 項。,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濱江綜合體建設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世博園區南市電廠綜合改造和能源中心建設關鍵技術 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滬上生態家技術展示和運營評估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崇明生態低碳建設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大型園區
5、智慧管理和低碳節能關鍵技術開發與集成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智能化生態建筑技術集成 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與應用 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城鎮建筑綜合能效提升關鍵技術與應用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居住區風環境與室內自然通風關鍵技術研究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建立與應用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綠色超高層建筑評價技術細則研究2013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面向運營實效的綠色建筑集成設計優選方法研究與應用 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
6、-20142016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城市既有建筑可持續改造利用成套技術與應用 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城鎮人居環境改善與保障綜合科技研發與示范2012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大型園區能源與環境智慧管控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2014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5,綠色建筑引領,5,綠色園區創新,4,重大工程示范,組團建筑綠色性能提升規劃設計關鍵技術與應用2017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世博新能源展示關鍵技術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低碳智慧支撐,大型園區能源與環境智慧管控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2014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綠色城市模式基于CIM的綠色
7、生態城區多維實現,從空間、時間、技術三個維度與CIM結合,以實現綠色生態城區的高效規劃、建設和運營,針對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目標,創新綠色生態城區的規劃方法、技術體系、管控模式及運營管控信息平臺,建立一套基于全壽命期的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管控體系。,綠色生態建設管控模式,融合雙評價生態本底診斷方法,綠色建筑星級因子規劃方法,生態規劃動態設計優化方法,生態景觀,綠色生態城區綜合管控體系,綠色生態建設管理性文件,應用需求層操作模塊,城區運維管控示范展示模塊,基于CIM的綠色生態城區三維實現,海綿城市,固廢資源,綠色建筑,智慧管理,綠色人文,綠色交通,能源資源,創新成果已先后服務于青島中德生態園、廣
8、州南沙明珠灣起步區、臨港低碳示范、武漢中央商務區等30余個項目,規劃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融合雙評價生態本底診斷方法,綠色建筑星級因子規劃方法,生態規劃動態設計優化方法,建立了綠色建筑星級因子評估模型,篩選了影響因子,明確其權重,形成了綠色建筑星級因子規劃方法。,通過動態優化設計的手段,融合綠建、能源、交通、環境等子系統,為綠色生態城區規劃提供更加“可視化、可感知”規劃方案。,基于“雙評價”體系,結合不同規模項目生態特點,提出中小尺度城區的生態診斷方法。,創新成果共獲部市級科技進步獎19項;獲授權專利23項,軟件著作14項,發表論文200+以上,其中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數有100項。,因地制宜
9、綠色建筑,技術創新綠色交通,需求導向能源利用,韌性智慧海綿城市,循環利用固廢資源,安全格局生態景觀,高效智能智慧管理,以人為本綠色人文,綠色生態建設管控模式,綠色生態城區綜合管控體系,綠色生態建設管理性文件,建立了多層次綠色生態城區的建設管控流程模式。,建立了面向全壽命期的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管控體系。,制定了涵蓋審查各階段的與關鍵指標落實相關的各項管理型文件。,創新成果深化服務了既有項目,包括陳家鎮低碳國際生態社區、莘莊工業區西區、青島中德生態園等在內的過程管控工作,按照該套管理模式實施,可規范項目企業的開發建設行為,支撐指標實施落地。,應用層需求操作模塊,運維管控展示模塊,基于CIM的綠色生態
10、城區三維實現研究,搭建了城區全過程管控數據化信息平臺。實現了規劃信息流、建設信息流、運營數據流等的快速分析與傳遞。,實現了綠色生態建設管控模式的可視化交互界面,清晰、直觀而便捷的查閱與瀏覽功能。,構建城市建筑群三維動態空間模型,為城市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提供精確化、數字化解決方案。,創新成果融入了“互聯網+”概念,平臺集成了綠色生態建設成果展示、相關技術審核管理、資訊推廣等,實現綠色生態建設管控模式的可視化交互界面。,19,需求導向下發展模式轉變,未來綠色生態城區通過面向運營的規劃實施,來實現細節的精細,質量的保障!,建立CIM城市智慧信息模型來實現城市的精致發展與管理,建立可感知的需求目標體系
11、探索以人文本的規劃策略,需求導向下綠色生態城區全壽命周期建設管控落實,需求導向目標體系,全過程質量建設保障,智慧智能化精細管理,嚴格參照全部環節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實施,累積綠色城區項目30余項,規劃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綠色建筑500余項,建筑面積近7000萬平方米,包括上海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青島中德園等;主/參編23部國家/地方的綠色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2014/2019、上海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等。,SRIBS:綠色生態城區實踐與成效,作為行業科技研發主力軍和綠色低碳系統服務商,全力支撐:在建綠色生態城區的整體提升與評估新建綠色生態城區的全壽命期智慧實現
12、,低碳建設導則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管理綠色生態示范工程及綠色建筑全面建設,國內首個、國家最高三星級運營標識綠色生態城區國家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上海市首批低碳發展實踐區,全過程綠色生態城區技術支撐,將綠色生態的理念要求融入項目,專注以人為本,以實現“可感知綠色低碳生活”為愿景,通過產城融合、環境健康、交通便捷、資源節約、建筑綠色、智慧互動等八個方面,打造一個能夠讓公眾切身感受到的綠色生態城區。構建“一級開發-二級地塊-運營管理”的全過程規劃保障體系,引導生態實施與建設,以此來助力項目達到上海及國家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目標。,全國首批規劃設計標識綠色生態城區上海市首批綠色生態城區試點項目2017年度上海市城
13、鄉規劃表揚獎,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建設管控模式建立明確了生態園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方綠色生態咨詢機構”的管理構架,建立了園區“規劃-建設”全過程的建設管控模式。制訂了充分發揮綠色青島中德生態園綠色生態建設管理辦法、青島中德生態園綠色生態施工管理技術導則、青島中德生態園綠色生態設計導則、青島中德生態園綠色生態運營管理導則等技術指導文件;建立管理體系,推進宣傳和實施,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專項規劃編制構建了以碳減排為導向的低碳規劃技術,基于世博園區碳減排目標的預測,對世博園區進行了低碳生態規劃,編制了包括綠色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水資源利用、生態景觀、固體廢棄物六大專項規劃。建設導則編制適
14、編制了適用世博園區各片區的開發建設導則,包括區域導則與綠色建筑導則兩個部分,根據專項規劃中的低碳生態目標,從區域與地塊兩個方面,分別為一級市政開發、二級地塊開發提供了技術引導。示范工程建設對當代藝術博物館進行了6大技術的綠色化改造。對既有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能源中心項目優化。專項規劃獲得:上海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技術標準編制制定了崇明陳家鎮低碳國際生態社區建設導則和崇明縣陳家鎮低碳國際生態社區建設管理辦法,構建了村鎮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程、低碳河道技術標準、低碳社區生活垃圾管理的建設標準和運行規范、崇明低碳社區綠化配置技術導則與景觀綠化綜合評價規范等標準規范。核心技術應用新能源汽車應用技術、雨水利用與徑流污染控制技術設計、有機生活垃圾厭氧氣化固體殘渣好氧穩定成套技術、高功效低成本的新型城市特殊環境綠化技術以及低維護城鎮特殊環境綠化成套配置技術等。示范工程建設完成了涉及建筑、道路以及綠化等多項示范工程的建設任務,將課題所研究的多項核心技術合理應用于其中。,未來展望,科技助力,我們一直在路上!,韓繼紅 博士、教授級高工 聯系方式:Email:Website:http:/,攜手打造 綠色未來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