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19年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5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前瞻:2019年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52頁).pdf(5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19年年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發展趨勢報告深 圳 前 瞻 產 業 研 究 院2019年9月前言前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叭斯ぶ悄堋币辉~最初是在1956年美國計算機協會組織的達特矛斯(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人工智能是一門綜合了計算機科學、生理學、哲學的交叉學科,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2015年以來,人工智能在中國國內獲得快速發展,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步入新階段。2017-
2、2019年,人工智能連續三年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人工智能迅速從國家層面上升至戰略高度。這說明,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走過了萌芽階段與初步發展階段,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并且更加注重應用落地。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國內人工智能產業上中下游格局也逐漸清晰。其中,上游提供基礎能力,中游將基礎能力轉化成人工智能技術,下游則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特定行業中。深圳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工智能行業研究小組,長期關注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動態,積極參與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舉辦的會議活動,結合人工智能行業的產業鏈結構、市場發展現狀、投資情況及典型案例,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做出前瞻性分析,并發布2019年
3、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工智能行業研究小組1.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2.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整體市場發展分析3.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投資現狀及趨勢分析4.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典型創業企業案例分析5.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CONTENTS目錄目錄中國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1-1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結構1-2 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層分析1-3 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層分析1-4 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層分析1 1- -1 1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結構鏈結構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人工智能產業鏈包括三層: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其中
4、,基礎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主要是研發硬件及軟件,如AI芯片、數據資源、云計算平臺等,為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及算力支撐;技術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以模擬人的智能相關特征為出發點,構建技術路徑;應用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延伸,集成一類或多類人工智能基礎應用技術,面向特定應用場景需求而形成軟硬件產品或解決方案。人人工工智智能能產產業業鏈鏈結結構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計算硬件計算硬件計算系統技術計算系統技術數據數據算法理論算法理論開發平臺開發平臺應用技術應用技術AI芯片云計算大數據5G通信數據采集標注分析機器學習算法類腦算法基礎開源框架技術開放平臺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智能語音智能醫療智能醫療疾病預測藥物
5、挖掘遠程診斷醫療影像智慧金融智慧金融智能客服金融監管智能投顧貸款評估智慧智慧教育教育虛擬課堂遠程輔導智能問答作業批改智慧交通智慧交通車輛檢測車輛識別交通控制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智能物聯家居機器人智能門鎖智能照明智慧零售智慧零售智能物流智能配貨無人商店智能收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產品檢測智能運維智能供應鏈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傳感器1 1- -2 2 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層分析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層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基礎層基礎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主要是研發硬件及軟件,如AI芯片、數據資源、云計算平臺等,為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及算力支撐。主要包括計算硬件(AI芯片、傳感器)、計算系統技術(大數據
6、、云計算和5G通信)和數據(數據采集、標注和分析)。人工智能產業鏈基礎層構成及代表企業人工智能產業鏈基礎層構成及代表企業AI芯片大數據云計算5G通信數據采集標注分析計算系統技術計算硬件數據基礎層1 1- -3 3 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層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層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技術層技術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以模擬人的智能相關特征為出發點,構建技術路徑。主要包括算法理論(機器學習)、開發平臺(基礎開源框架、技術開放平臺)和應用技術(計算機視覺、機器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基礎開源框架技術開放平臺計算機視覺自然語音理解智能語音人工智能產業鏈技術層構成及代表企業人工智能產
7、業鏈技術層構成及代表企業機器視覺算法理論開發平臺應用技術技術層1 1- -4 4 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層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層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應用層應用層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延伸,集成一類或多類人工智能基礎應用技術,面向特定應用場景需求而形成軟硬件產品或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醫療、金融、教育、交通、家居、零售、制造、安防、政務等領域。應用層智能醫療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零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產業鏈應用層構成及代表企業人工智能產業鏈應用層構成及代表企業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整體市場發展分析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整體市場發展分析2-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政策分析2-2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
8、狀分析2-3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發展分析2 2- -1 1- -1 1 國家層面人工智能國家層面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政策行業發展政策分析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時間時間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2015年7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將人工智能列為其11項重點行動之一。具體行動為: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主要目標是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能在智能
9、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快信息網絡新技術開發應用,重點突破大數據和云計算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操作系統、高端工業和大型管理軟件、新興領域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4月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工業機器人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5月“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
10、行動實施方案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創新平臺,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基礎核心技術有所突破,總體技術與產業發展與國際同步,應用及系統級技術局部領先。2016年7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其中人工智能方面,重點發展大數據驅動的類人智能技術方法,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類人智能方向取得重要突破。2016年9月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重點發展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車載設備、智能醫療健康設備、智能服務機器人、工業級智能硬件設備等。2016年11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發展人工智能,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
11、滲透。具體包括:加快人工智能支撐體系建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應用,鼓勵各行業加強與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實現智能化升級。截至截至2019年年7月國家層面人工智能月國家層面人工智能政策政策匯總(一)匯總(一)2015年以來,人工智能在國內獲得快速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步入新階段。2019年,人工智能連續第三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繼2017、2018年的“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關鍵詞后,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使用了“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等關鍵詞 。從從“加快加快”、“加強加強”到到“深化深化”,說明
12、說明我國的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已經走過了萌芽階段與初步發展階段已經走過了萌芽階段與初步發展階段,下個階段將下個階段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并且更加注重應用落地并且更加注重應用落地。2 2- -1 1- -1 1 國家層面人工智能國家層面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政策行業發展政策分析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時間時間政策名稱政策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17年3月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全國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要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發展智能制造
13、作為主攻方向。2017年7月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確定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人工智能寫入十九大報告,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
14、融合。2017年12月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從推動產業發展角度出發,結合“中國制造2025”,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相關任務進行了細化和落實,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和集成應用為重點,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8年3月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2018年4月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萍紕撔麦w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
15、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2018年11月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通過在人工智能主要細分領域,選拔領頭羊、先鋒隊,樹立標桿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9年3月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能升級為智能+,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特別是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要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
16、濟。2019年3月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特點,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2019年6月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突出了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這一主題,強調了和諧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隱私、安全可控、共擔責任、開放協作、敏捷治理等八條原則。截至截至2019年年7月國家層面人工智能月國家層面人工智能政策政策匯總(二)匯總(二)2 2- -1 1- -2 2 各地區人工智能各地區人工智能規劃目標匯總規劃目標匯總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此
17、外,在國家層面政策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適合本地發展環境的人工智能“十三五”相關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和相關產業規模的發展目標,加快當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據前瞻對制定了具體產業規模發展目標省市的整理,中國12個省市2020年的規模目標達到4290億,遠遠超過國家層面制定的目標1500億。2020年中國年中國12省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目標匯總(單位:億元)省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目標匯總(單位:億元)省市省市核心產業規模核心產業規模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備注備注全國全國1500
18、10000北京500/中關村人工智能規劃目標河北2001000遼寧60400吉林50400黑龍江50400上海1000/浙江50050002022年規劃目標安徽130450福建2001000湖北100500武漢人工智能規劃目標廣東5003000四川100050002022年規劃目標2 2- -2 2- -1 1 中國人工智能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行業市場規模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成為國內人工智能市場最成熟的兩個領域。自2015年開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逐年上升,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5年到2018年復合平均增長率為5
19、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36%)。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415.5億元。2015-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單位:億元)112.4141.9237.4415.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 2- -2 2- -2 2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應用領域分析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應用領域分析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2019年5月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19)數據,截至2019年2月,人工智能企業廣泛分布在18個應用領域,其中企業技術集成與
20、方案提供、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平臺兩個應用領域的企業數占比最高,分別達到15.7%和10.5%。15.70%10.50%9.80%9.40%7.70%6.70%6.70%6.40%5.80%4.40%4.40%3.20%2.80%2.70%1.70%0.80%0.80%0.40%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應用領域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應用領域分布(單位:%)資料來源: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 2- -2 2- -3 3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層次與技術分析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層次與技術分析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布局側重應用層和技術層。截至2019年2月,應用層人工智能企業占比最高,為7
21、5.20%;技術層居第二位,占比為22.00%;基礎層企業占比最少僅為2.8%。從人工智能企業核心技術分布來看,以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和推薦為核心技術的企業占比最高,分別為21.30%、17.20%。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層次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層次分布(單位:%)資料來源: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核心技術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核心技術分布(單位:%)應用層75.20%技術層22.00%基礎層2.80%0.40%2.00%3.40%4.00%5.10%5.80%6.40%8.10%8.30%8.60%9.40%17.20%21.30%區塊
22、鏈智能芯片其他視覺識別無人機圖形圖像識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硬件其他人臉、步態、表情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推薦大數據/云計算2 2- -2 2- -4 4 中國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分析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分析資料來源:WIPO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統計數據,2018年中美日三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占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總數的75%。中國專利數量領先,美國和日本,專利數量占比為37%,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最領先的國家。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專利申請分布情況(單位:年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專利申請分布情況(單位:%)中國37%美國25%日本13%德國9%韓
23、國3%其他13%2 2- -2 2- -5 5 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研究中國人工智能學術研究現狀現狀分析分析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4月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數據報告,2009年至2018年,近10年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論文發表量逐年增加,中國占比逐年增加,2018年達27.4%。中國是發表AI論文最多的國家,近十年發表9萬余篇,占近10年全球AI論文發表總量的22.7%。位列中國之后,發表AI論文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印度、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從被引論文量來看,近10年來,中國在AI領域的高被引論文注數量漲勢明顯,2018年中國高被引論文數量占全球總量的45%。美國是全球高被引論文總量最多
24、的國家,其次是中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資料來源: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09-2018年累計全球人工智能論文發表量國家分布情況(單位:年累計全球人工智能論文發表量國家分布情況(單位:%)中國22.70%美國20.40%印度5.80%德國5.50%日本5.50%英國5.00%法國3.70%韓國3.70%意大利3.60%加拿大3.60%2 2- -2 2- -6 6 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分析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分析相對國外,我國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學科和專業加快推進,多層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形成。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
25、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萍紕撔麦w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2018年,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得首批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截至2019年1月底,我國已有59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其中32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學院,19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8所高校同時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另外,一些龍頭企業與頂尖高校(獨立或聯合)聯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或重點實驗室。中國龍頭企業與高校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匯總中國龍頭企業
26、與高校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匯總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企業企業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企業企業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合作或共建人工智能學院科大訊飛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百度(北京)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湖南師范大學湘江人工智能學院南寧學院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河南財政金融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曠視科技(北京)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江西應用科技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重慶科創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深蘭科技(上海)中南大學-深蘭科技人工智能學院騰訊科
27、技(深圳)深圳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江蘇理工學院深蘭人工智能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聊城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2 2- -2 2- -6 6 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分析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分析2017-2018年中國新建人工智能學院匯總年中國新建人工智能學院匯總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序號序號學院名稱學院名稱成立時間成立時間地區地區序號序號學院名稱學院名稱成立時間成立時間地區地區1 1湖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6年4月湖北省1616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5月天津市2 2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技術
28、學院2017年5月北京市1717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5月浙江省3 3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7年5月上海市1818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5月黑龍江省4 4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2017年5月廣東省1919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6月北京市5 5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7年11月江蘇省2020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兩江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6月重慶市6 6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7年11月陜西省2121浙江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6月浙江省7 7北京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7年12月北京市2222北京
29、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7月北京市8 8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1月上海市232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7月江蘇省9 9湖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1月湖北省2424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7月北京市1010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3月江蘇省2525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7月江蘇省1111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2018年4月河北省2626煙臺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7月山東省1212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4月吉林省2727南京郵電
30、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9月江蘇省1313天津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4月天津市2828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2018年10月遼寧省1414清華大學&南京市南京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4月江蘇省2929福州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10月福建省1515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5月吉林省2 2- -3 3- -1 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分布區域分布前瞻人工智能產業分布熱力圖顯示,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四大都市圈。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數據,截至2019年2月,中國共有745家人工智能企業,
31、從地域分布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都市圈人工智能企業占比分別為44.8%、28.7%、16.9%、2.6%。前前瞻人工智能產業分布熱力圖瞻人工智能產業分布熱力圖44.80%28.70%16.90%2.60%7.0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其他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區域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區域分布(單位:%)資料來源: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 2- -3 3- -1 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分布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分布截至2019年2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川渝四大都市圈人工智能企業占全國745家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的93%。具體從人工智能企業層次數量
32、區域分布來看,京津冀地區的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企業數量均最多,分別為14家、76家、248家,共有338家;長三角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位居第二,為212家,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企業數量分別為3家、41家、168家;珠三角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位居第三,為126家,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企業數量分別為3家、31家、92家;川渝地區的人工智能數量最少,三層次企業數量僅為19家。資料來源: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人工智能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企業層次數量區域分布(單位:層次數量區域分布(單位:家家)1433176413152481689213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基礎
33、層技術層應用層2 2- -3 3- -1 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區域分布區域分布資料來源: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截至2019年2月,在各省市自治區中,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四川省、湖北省。在各城市中,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43.20%16.90%14.90%8.30%5.10%2.00% 1.90% 1.50% 1.20% 0.90% 0.80% 0.70% 0.50% 0.50% 0.40% 0.30% 0.10% 0.10% 0.10% 0.10% 0
34、.10% 0.10%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省市自治區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省市自治區分布(單位:%)43.20%14.90%12.20%7.20%2.70% 2.60%1.90% 1.70% 1.50% 1.30% 1.10% 0.80% 0.70% 0.70% 0.50%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南京市廣州市成都市蘇州市天津市武漢市廈門市長沙市寧波市西安市重慶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城市分布(單位: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城市分布(單位:%)2 2- -3 3- -2 2 北京市人工智能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北京在人工智能政策方面優勢明顯。自 2016 年以來,北
35、京發布多項相關政策文件以及服務措施,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率先發力,開展人工智能政策先行先試,提出對AI領軍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政策,鼓勵與硅谷等國際機構開展合作。2017年底,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除了上述兩大政策,北京還成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北京市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匯總北京市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匯總時間時間政策政策內容內容2016年4月關于促進中關村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
36、多條措施促進中關村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全球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加大智能機器人前瞻布局;加快推動智能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產業化;深入推動智能機器人產品應用推廣;支持智能機器人企業創制標準和申請專利;大力推動智能機器人創業孵化;積極吸引國際頂級智能機器人企業和研究機構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大力推進智能機器人企業集聚發展;集聚國際一流的智能機器人高端領軍人才和團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設國際化智能機器人展示交流平臺。2017年9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 年)到2020年,中關村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全球創新要素高
37、度集聚、創新主體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50家以上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對相關產業帶動規模超過五千億元;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2017年12月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關鍵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若干重大原創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標志性成果。2019年2月關于申請建設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函指出試驗區建設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
38、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發揮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帶動全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還建議北京市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領域國內頂尖研究機構眾多、專家團隊聚集等優勢,加大人工智能研發部署力度,強化原始創新,擴大應用示范,力爭在人工智能理論、技術和應用方面取得一批國際領先成果。2019年5月關于加快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創新引領發展的十五條措施包括強化原始創新能力提升、集中支持關鍵技術源頭創新、鼓勵發展早期和長期投資等。2 2- -3 3- -2 2 北京市人工智能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北京研發優勢明顯,在軟件平臺、無人駕駛等領域領跑全國,企業重點集中在應用層領域,重點聚
39、焦在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終端產品、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等垂直應用領域。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北京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月北京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基礎層11%技術層31%應用層58%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北京市月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45%13%11%7%7%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終端智慧醫療智慧教育自動駕駛智能家居2 2- -3 3- -3 3 廣東省廣東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
40、016年4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東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全國數據應用先導區和大數據創業創新集聚區,搶占數據產業發展高地,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2018年3月,廣東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研究部署下一步科技創新工作,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8-2030年)(征求意見稿)以大會材料的形式出現在會場,并提出“成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典范之都和戰略高地”的目標,根據規劃廣東將分“三步走”。 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分別提出了到202
41、0年和2023年的發展目標。廣東省人工智能廣東省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匯總相關政策匯總時間時間政策政策內容內容2016年4月廣東省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支持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創新。2018年3月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8-2030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成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典范之都和戰略高地”的目標。根據規劃,廣東將分“三步走”: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綜合競爭力要位居全國前列,包括產業核心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創新型產業集群,產業核心規模
42、突破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科技創新前沿領地,智能經濟與智能社會取得跨越性發展。2019年5月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到2020年,我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技術創新能力和應用示范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一批特色開放創新平臺打造成為行業標桿,人工智能成為助推我市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產業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新建10家以上創新載體,組織實施20個以上重大科技產業發展項目,引進培育35個國際頂級人工智能團隊、510家
43、技術引領型研究機構,培育10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到2023年,我市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取得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研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的標桿,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應用先導區。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建成20家以上創新載體,培育20家以上技術創新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龍頭企業,打造10個重點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2 2- -3 3- -3 3 廣東省廣東省人工
44、智能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深圳作為廣東省的人工智能企業主要聚集地,創新創業活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深圳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應用層的消費終端、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自動駕駛、AR/VR等領域,技術層只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局部領域有所突破。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深圳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月深圳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基礎層7%技術層24%應用層69%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月深圳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55%10%6%5%4%機器
45、人、無人機等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自動駕駛AR/VR2 2- -3 3- -4 4 浙江浙江省人工智能省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浙江省制定了人才十二條政策,2017年7月發布浙江省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十二條政策,提出用五年的時間,集聚50位國際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500位科技創業人才、1000位高端研發人才、100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10萬名技術人才。2017年12月的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2年,培育20家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形成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500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以上,為浙江人工智能產業領先全
46、國打下基礎。2019年1月,浙江省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超前系統布局,優化頂層設計,增強原創能力,務實核心基礎,發展人工智能軟硬件及智能終端產品,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完善公共支撐體系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需求深度融合,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浙江浙江省人工智能省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匯總相關政策匯總時間時間政策政策內容內容2017年7月浙江省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十二條政策加快聚集人工智能人才隊伍,集聚50位國際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500位科技創業人才、1000位高端研發人才、100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10萬名技術人才
47、。2017年12月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22年建設成全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引領區,形成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500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以上。2019年1月浙江省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未來浙江省將從包括技術、硬件、產品、應用、人才等各個方面來發展人工智能,爭取到2022年,在關鍵領域、基礎能力、企業培育、支撐體系等方面取得顯著進步,成為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引領區、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創新發展新高地。2 2- -3 3- -4 4 浙江浙江省人工智能省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是首個提出并探索“城市大腦”的中國城市
48、,依靠阿里巴巴、??低暤绕髽I產業優勢,以“城市大腦”應用為突破口,在智慧零售、智能家居、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層面呈現聚集效應。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杭州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月杭州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基礎層10%技術層30%應用層60%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月杭州杭州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機器人50%智慧醫療11%自動駕駛6%智慧交通5%AR/VR5%智慧零售4%智慧教育3%智慧安防3%智慧交通3%其他10%2 2
49、- -3 3- -5 5 上海市上海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7年11月,上海市發布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2020年年和2030年的發展目標。2017年12月,上海市為貫徹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推進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加快人工智能產品市場推廣和應用,發布上海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項支持實施細則。2018年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辦法”包含22條人才建設、數據開放與應用、產業協同、產業布局、政府引導及投融服務的政策支持。上海市人工智能
50、上海市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匯總相關政策匯總時間時間政策政策內容內容2017年11月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實現人工智能重點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其中,智能駕駛產業規模達300億元,智能機器人產業規模達200億元,智能硬件產業規模達200億元,智能軟件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智能核心芯片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應用于工業和消費電子的高端智能傳感器實現產業化突破,填補國內空白。到2030年,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發展高地。2017年12月上海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項支持實施細則為貫徹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
51、推進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加快人工智能產品市場推廣和應用2018年9月關于加快推進上海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圍繞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術、推進示范應用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2條具體舉措?!?2條”AI新政特別注重用足、用好現有的各類政策,加大資金、項目、服務等統籌集成。2 2- -3 3- -5 5 上海市上海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分析行業發展分析上海市約64%的企業集中在應用層,上海人工智能產業以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自動駕駛為重點,部分企業已擁有國內先進的計算機視覺、AI芯片制造等技術。資料來源: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上海市人工智能各
52、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月上海市人工智能各產業鏈企業數量比重(單位:%)基礎層8%技術層28%應用層64%截至截至2019年年6月月上海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市人工智能產業重點應用場景比重(單位:%)61%7%7%4%4%機器人等智能終端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智能家居AR/VR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投資現狀及趨勢分析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投資現狀及趨勢分析3-1 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規模分析3-2 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分析3-3 中國人工智能融資項目分析3 3- -1 1 中國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規模人工智能投資規模分析分析資料來源: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從全球市場來看,人工智能的火熱,離不開
53、背后資本的助力。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4月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數據報告,融資規模方面,2018年Q2以來全球領域投資熱度逐漸下降。2019Q1全球融資規模為126億美元,環比下降3.08%;其中,中國領域融資金額為30億美元,同比下降55.8%,在全球融資總額中占比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個百分點??梢?,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融資數量方面,2016年以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巨額投資次數累計達114起,在全球居首位。2016-2019年年Q1全球及中國全球及中國人工智能融資規模(單位:億美元)人工智能融資規模(單位:億美元)12023075508
54、52051552601301601551401268014025201510565140651008575302016Q1 2016Q2 2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2017Q3 2017Q4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全球(億美元)中國(億美元)3 3- -1 1 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規模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規模分析從地區分布來看,中美兩國依然占據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主要份額。2019年第一季度,中美融資金額及筆數合計占比分別為59%、60%。具體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美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金額分別為30億美元、44億美
55、元,融資數量分別達103起、83起。304410383020406080100120中國美國融資金額(億美元)融資數量(起)2019年年Q1中美人工智能融資情況對比(中美人工智能融資情況對比(單位單位:億美元,起):億美元,起)資料來源: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3 3- -2 2 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分析值得說明的是,在融資輪次中,種子天使輪融資占比進一步縮減,2019Q1僅為11.3%;B-E輪融資占比由2018年的23.2%提升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32.3%。這說明隨著人工智能市場板塊的逐漸成熟,種子輪/天使輪投資占比逐漸降低,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后移。2016-
56、2019年年Q1全球人工智能全球人工智能B-E輪融資占比(輪融資占比(單位單位:%)14.9%15.1%23.2%32.2%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Q1資料來源: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3 3- -2 2 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分析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輪次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8年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額過年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額過10億元以上融資項目(單位:億元)億元以上融資項目(單位:億元)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涌現出不少大額融資項目,億元以上投資就達到百件以上。其中融資額過10億元的有11個,包括商湯科技、優必選、曠視科技等熱門賽道上的明星項目??梢婋m然總體融資額
57、較2017年明顯增長,但事實上大量的資金被集中投放到了較為成熟中后期項目,甚至僅僅被細分領域的巨頭收入囊中,資本向頭部集中的趨勢明顯。公司名稱公司名稱融資輪次融資輪次融資額(億元)融資額(億元)商湯科技D輪193.75地平線機器人B輪88.60優必選C輪80.80曠視科技D輪78.55寒武紀科技B輪27.00依圖科技C+輪25.48碳云智能戰略投資23.50云知聲戰略投資22.85出門問問D輪15.83Geek+B+輪15.75云從科技B+輪13.503 3- -3 3 中國人工智能融資項目分析中國人工智能融資項目分析從全球融資情況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單筆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共
58、16筆。其中中國企業獲投6筆,美國企業獲投4筆,以色列、新加坡、德國和阿根廷企業各獲投1筆??傮w看來,中國企業不管是數量還是所融資金的數量,均為第一。2019年年Q1全球主要人工智能企業融資情況(全球主要人工智能企業融資情況(單位單位:億美元,億人民幣):億美元,億人民幣)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時間時間金額金額國家國家地平線2019年2月6億美元中國360企業安全2019年1月9億美元中國萬國數據2019年3月1.5億美元中國明略數據2019年3月20億美元中國嘉楠耘智Canaan2019年3月數億美元中國影譜科技2019年1月6.8億人民幣中國Innoviz Technologies2019年3月
59、1.32億美元以色列MercadoLibre2019年3月7.5億美元阿根廷Grab2019年3月14.6億美元新加坡Wefox Group2019年3月1.25億美元德國Nuro 2019年2月9.4億美元美國Desktop Metal2019年1月1.6億美元美國SpaceX2019年1月2.732億美元美國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2019年1月4.62億美元美國資料來源:信通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典型創業企業典型創業企業案例案例分析分析4-1 精銳視覺4-2 曠視科技4-3 云知聲注:在2019年8月的全球人工智能創業者大會上,前
60、瞻對人工智能行業創業企業的核心領導人進行采訪,并以精銳視覺、曠世科技、云知聲三家企業作為典型創業案例進行分析。4 4- -1 1 精銳精銳視覺視覺- -致力于服務到制造業各個致力于服務到制造業各個細分細分行業行業精銳視覺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同方信息港B棟9樓,是專業從事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中的產業化應用,以及提供整套工業視覺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起源于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劉允才教授2000年創立的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視覺實驗室。輪次輪次融資時間融資時間融資金額融資金額投資方投資方A輪2018-09-214500萬人民幣架橋資本領投,同創偉業跟投Pre-A輪
61、2018-02-27數千萬人民幣梅花天使創投,同創偉業,宏石鑠金天使輪2017-03-30100萬人民幣投資方未披露精銳視覺融資歷程精銳視覺融資歷程資料來源:烯牛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4 4- -1 1 精銳精銳視覺視覺- -致力于服務到制造業各個細分行業致力于服務到制造業各個細分行業隨著人們意識到工業視覺在精確度和重復性上有人眼不可比擬的優勢以及核心技術的不斷完善,工業視覺的下游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精銳視覺主要產品包括視覺外觀檢測系統、三維視覺測量系統、視覺掃碼識別系統等跨行業通用的標準產品,以及可根據不同行業客戶需求定制化的非標視覺系統,為各領域的自動化集成商、設備商及終端制造業企業提供
62、智能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目前重點服務的領域有:手機、3C電子、PCB、汽車零配件、包裝、印刷、物流、家電、塑料、冶金等。精銳視覺產品與服務精銳視覺產品與服務鍵盤支架視覺高精度測量系統連接器智能視覺檢測系統三維視覺高精度檢測系統攝像頭模組智能視覺檢測機濾光片精選機-V代外包裝缺陷在線視覺監測系統鍵盤支架尺寸缺陷自動檢查機整機解決方案整機解決方案整線解決方案整線解決方案泛行業解決方案及服務泛行業解決方案及服務發動機墊片智能視覺檢測系統遙控器外觀缺陷智能視覺檢測系統藥瓶包裝智能視覺在線檢測系統印刷質量智能視覺檢測系統智能視覺讀碼系統智能視覺巡檢機器人系統鋼卷端面缺陷檢測系統外包裝缺
63、陷視覺檢測系統電子行業缺陷檢測五金行業缺陷檢測印刷行業缺陷檢測汽車電子行業缺陷檢測醫療行業缺陷檢測食品行業外觀檢測包裝行業質量檢測建筑行業尺寸測量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4 4- -2 2 曠視曠視科技科技- -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領域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級人工智能企業,在深度學習方面擁有核心競爭力。曠視是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的引領者。曠視商業化的第一款人工智能產品是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公司原創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則為其訓練算法和改進模型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基礎性支持。憑借強大
64、的軟硬件整合能力,曠視為客戶打造出了全棧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從而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等多個垂直應用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12011年年1010月月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2012年年8 8月月北京曠視科技獲得聯想之星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22012年年1111月月Face+上線20132013年年7 7月月北京曠視科技獲得創新工場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20132013年年1010月月Face+平臺3.0上線20142014年年1010月月Face+合作的 App 有14000 個,覆蓋的月活躍設備達到 4000 多萬臺2017
65、2017年年1010月月Face+正式完成C輪4.6億美金融資20192019年年1 1月月戰略升級,公司名稱從“Face+”改為“MEGVII”,以物流、制造、零售行業為起點,針對供應鏈場景進軍智能物聯網領域,發布機器人業務核心產品“河圖”。曠視科技發展歷程曠視科技發展歷程4 4- -2 2 曠視曠視科技科技- -將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曠視科技曠視科技人工智能產品人工智能產品-兩大系統兩大系統曠世洞鑒曠世洞鑒 智能城市管理操作系統曠視河圖曠視河圖 機器人網絡操作系統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智慧社區智慧社區交通樞紐交通樞紐海關邊檢海
66、關邊檢倉儲物流倉儲物流工廠制造工廠制造曠視洞鑒智能城市管理操作系統曠視洞鑒智能城市管理操作系統,基于世界領先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及視頻大數據分析引擎,以構建智慧城市大腦為核心目標,致力于通過邊緣計算和多元數據統一匯聚、分析、融合,構建起云端協同的城市管理數字化體系,深挖大數據潛能,實現城市的精細化管理與資源優化配置;曠曠視視河圖機器人網絡操作系統河圖機器人網絡操作系統,致力于機器人與物流、制造業務快速集成,一站式解決規劃、仿真、實施、運營全流程。河圖具備生態連接、協同智能、數字孿生三大特征,目前已連接曠視自主設計、生產的智能機器人以及多種接入設備,極大地降低了倉儲和制造作業中的規劃、實施、運營和維
67、護的成本,提升了整體效率。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4 4- -2 2 曠視曠視科技科技- -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曠視基于不同業務場景的子物聯網,打造了核心的硬件生態,智能傳感器MegEye、智能計算設備MegCube和智能機器人MegMaster系列硬件產品,在曠視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中為行業客戶提供閉環的商業價值。曠視科技曠視科技人工智能產品人工智能產品-核心硬件核心硬件MegEye感知系列感知系列MegCube計算系列計算系列MegMaster機器人系列機器人系列曠視M
68、egEye感知系列,是曠視自主研發的一系列AI智能感知硬件設備,搭載曠視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可實現全畫幅、全幀率的動態人臉檢測識別、高底庫實時比對識別、人員屬性識別等功能,被廣泛應用城市管理、交通卡口、樓宇園區等場景。曠視MegCube計算系列,是曠視自主研發的一系列AI智能運算硬件設備,內嵌曠視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持多路視頻流接入、大底庫、活體檢測、高密度人臉識別及比對、二次開發等功能,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有運算需求的場景。曠視MegMaster機器人系列,是曠視自主研發的一系列AI智能機器人硬件設備,基于曠視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及機器人技術,可實現搬運、分揀、托舉、存儲等功能,被廣
69、泛應用于物流倉儲、工廠制造等場景。4 4- -2 2 曠視曠視科技科技- -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將人工智能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曠視科技合作曠視科技合作伙伴伙伴曠視的智能解決方案和智能數據服務覆蓋移動互聯網、金融、安防、地產、零售、辦公等多個重要領域,并與中國移動、中信銀行、國藥集團、清華大學、杭州地鐵、OPPO、科捷物流等企業機構和政府部門實現了深度合作。4 4- -3 3 云知云知聲聲- -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企業資料來源:烯牛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輪次輪次融資時間融資時間融資金
70、額融資金額投資方投資方D輪2019-03-30未披露東方證券,中金公司,清和泉資本C+輪2018-07-196億人民幣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領投,中金佳成、中建投資本跟投C輪2018-05-111億美元中電健康基金領投,奇虎360、前海梧桐并購基金、漢富資本跟投戰略投資2017-08-173億人民幣京東金融,奇虎360,盈峰控股,川創投B+輪2016-04-23數千萬美元浙大聯創投資B輪2014-12-185000萬美元Qualcomm Ventures,啟明創投A輪2013-10-131億人民幣啟明創投,磐谷創投天使輪2012-10-011000萬人民投資方未披露云知聲融資歷程云知聲融資歷程云知
71、聲專注于物聯網人工智能服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領先的智能語音識別AI技術企業之一。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29日,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廈門均設有分公司。云知聲利用機器學習平臺,在語音技術、語言技術、知識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建立了領先的核心技術體系,這些技術共同構成了云知聲完整的人工智能技術圖譜。云知聲目前的合作伙伴數量超過2萬家,覆蓋用戶達2億,其中開放語音云覆蓋的城市超過470個,覆蓋設備超過9000萬臺。4 4- -3 3 云知云知聲聲- -智能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云知聲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云知聲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聰聰AI陪伴教育機器人嘀咕
72、-智能電話機器人行業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方案智能車載方案智慧醫療方案智慧教育方案兒童早教機器人方案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云知聲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主要有八類:行業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方案、智能車載方案、智慧醫療方案、智慧教育方案、兒童早教機器人方案、嘀咕-智能電話機器人、聰聰AI陪伴教育機器人。4 4- -3 3 云知云知聲聲- -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云知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云知聲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云知聲借助云計算平臺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廣泛在移動互聯網、智能家電、可穿戴設備、車載導航、醫療、教育、呼叫中心等領域,
73、實現用戶與設備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更大范圍的幫助傳統行業實現互聯網化。語音識別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義理解語音合成語音合成聲紋識別聲紋識別離線操控離線操控4 4- -3 3 云知云知聲聲- -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智能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云知聲平臺用戶云知聲平臺用戶云知聲平臺云知聲平臺優勢優勢全方位人工智能全方位人工智能一站式為您提供世界領先水平的語音、圖像、語義理解、翻譯、聲紋、指紋、人臉等多種智能技術。云、端、芯智能語音產品云、端、芯智能語音產品基于云知聲云平臺開發的移動應用、在線教育、智能客服、智能電視、智能芯片,讓用戶享受一站式智能
74、生活。完善的開發者支持完善的開發者支持全面的終端平臺支持,多種多樣的方案選擇,輕松上手的開發包,詳盡完整的文檔,專業有效的技術支持和精準的統計分析數據支撐。私有云私有云&定制化定制化可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儲存服務,完全掌控語音數據,能在純局域網內使用。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前景及趨勢分析5-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5-2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5 5- -1 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前景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隨著相關政策的加速落地,將促使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據前瞻
75、對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預測情況的匯總,樂觀估計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中性預測2020年我國AI市場規模在700-1000億元左右。國內外權威機構對國內外權威機構對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的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的預測(單位:億元,億美元)預測(單位:億元,億美元)機構名稱機構名稱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國內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10億元騰訊研究院800億元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990億元2018中國IT市場年會1600億元國外機構Ganter160億美元(約1040億元)CB Insights200億美元(約1300億元)
76、5 5- -1 1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發展趨勢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趨勢趨勢近年來,世界各國緊密出臺人工智能規劃、政策和投資計劃,從國家戰略層面強化人工智能布局,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將展現出新局面。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人工智能大國,未來將更加深度參與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合作競爭,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推動者。人工智能的國際競爭力將日益激烈人工智能的國際競爭力將日益激烈隨著人工智能逐漸普惠社會,人工智能安全風險和社會治理等問題將逐步提上日程。人工智能的社會問題將日益凸顯人工智能的社會問題將日益凸顯各國政府和產業界投入日益增長,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將帶來更多的新產品、新
77、服務,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產業規模將爆發式增長。人工智能的經濟潛力將逐步顯現人工智能的經濟潛力將逐步顯現類腦智能蓄勢待發,目前已有多國開始了“腦科學研究”;量子智能也將加快孕育,已成為全球公認下一代計算技術,將為人工智能帶來革命性發展機遇。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將持續突破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將持續突破全球層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趨勢全球層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趨勢5 5- -2 2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趨勢分析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未來十年都將是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普及的爆發期,人工智能產品制造在各領域中實現,人工智能不斷向日常生活滲透,產業
78、規模大幅提升。同時,人工智能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將帶動其他相關技術的持續進步,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性突破。隨著我國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人工智能行業向著健康化發展。未來,人工智能將呈現四個主要發展趨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趨勢在各領域中實現人工智能產品制造是未來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人工智能將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得到實現。在各領域中實現人工智能產品制造在各領域中實現人工智能產品制造人工智能將勞動密集型行業推向另一個高峰,成本大幅減低,效率大幅提高,但在解放勞動力的同時,對人的工作能力要求也大幅提升,許多崗位將被顛覆。人工智能
79、技術嚴重沖擊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智能技術嚴重沖擊勞動密集型產業2019年人工智能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提到鼓勵人工智能標準測試及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的建立,將解決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評估評測基本的框架的問題,進一步促進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的健康發展。人工智能行業向健康化發展人工智能行業向健康化發展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結合,將更小的設備和傳感器運行在更靠近計算機網絡外圍的地方,與智能設備結合逐漸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不斷向日常生活滲透人工智能不斷向日常生活滲透前瞻產業研究院是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隸屬于深圳前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華園,主要致力于為企業、政府、科研院所提供產業咨詢、產業規劃、產業升級轉型咨詢與解決方案。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經濟學人APP是依托前瞻產業研究院優勢建立的產經數據+前沿科技的產經資訊聚合平臺。主要針對各行業公司中高管、金融業工作者、經濟學家、互聯網科技行業等人群,提供全球產業熱點、大數據分析、行研報告、項目投資剖析和智庫、研究員文章。前瞻經濟學人前瞻經濟學人讓你成為更懂趨勢的人報告制作: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聯系方式:400-068-7188產業規劃咨詢:0755-33015070更多報告:https:/主創人員:徐爍 穆曉菲 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