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數字電網:數字賦能,電網添翼數字電網:數字賦能,電網添翼 數字電網系列研究二數字電網系列研究二 2022年12月14日 分析師:殷中樞分析師:殷中樞 執業證書編號:執業證書編號:S0930518040004S0930518040004 聯系人:劉滿君聯系人:劉滿君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從調控角度從調控角度:隨著電力系統規模和復雜程度的提升,對源網荷儲可靠連接與有效互動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云物移智鏈”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使得電源、電網和負荷進行統一在線協同控制成為可能。以需求側資源利用為基礎,以源網荷儲以需求側資源利用為基礎,以源網荷儲協同互
2、動服務平臺為紐帶,以市場化交易機制為動力協同互動服務平臺為紐帶,以市場化交易機制為動力,賦能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賦能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從信創角度從信創角度:能源和數字融合技術將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傳感、邊緣計算、智能量測、儲能系統集成、智慧用能、可調節負荷互動響應終端、能源路由器等關鍵技術高度依賴芯片與信息系統建設高度依賴芯片與信息系統建設,通過國產化替代通過國產化替代保證核心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保證核心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投資方面投資方面:資源接入、信息聚合、能源調控、業務應用多環節受益,建議關注:(1)實體電網和數字系統融合,終端感知與計量環節;(2)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并舉
3、,自動化與工控;(3)數字賦能與管理優化并進,虛擬電廠、調度控制、電力交易平臺建設。1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政策變化風險、電力市場建設不及預期。WWaXpWpVfWqUoN8O9RaQpNrRtRmOeRoPpNjMpOrM7NpPwPwMoPtRxNqRqQ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 數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數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 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 2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3 電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未來或聚焦能源安全與雙碳電改:具有鮮明的時代
4、特征,未來或聚焦能源安全與雙碳 資料來源:國務院、發改委 第一階段第一階段(1978(1978-19861986年年)解決電力供應嚴重短缺問題解決電力供應嚴重短缺問題 推行“集資辦電”,解決電力建設資金不足問題推行“集資辦電”,解決電力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對集資新建的電力項目按還本付息的原則核定電價水平,打破了單一的電價模式,培育了按照市場規律定價的機制。第二階段第二階段(1987(1987-20022002年年)解決政企合一問題解決政企合一問題 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20字方針和“因地因網制宜”的電力改革與發展
5、方針。將電力聯合公司改組為電力集團公司,組建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五大電力集團。1997年1月16日,中國國家電力公司成立,隨后原電力工業部撤銷。第三階段第三階段(2002(2002-20142014年年)廠網分開與電力市場化初步發育階段廠網分開與電力市場化初步發育階段 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5號文),提出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16字方針并規劃了改革路徑。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電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推進全國聯網,構建政府監督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
6、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第四階段第四階段 (2015(2015年至今年至今)市場化步伐加快市場化步伐加快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確定了“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的改革基本路徑以及“放開兩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體制框架。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結構正在轉型升級,電力體制改革必須要與其他領域改革一起不斷推進和深化,新一輪電改搭建起來了市場化改革的架構,為未來打下基礎。在歷史各時期,我國電力行業發展都面臨不同的問題,電力體制改革的目的也各異。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1 1)集資辦電,解決電力)集資辦電,
7、解決電力供應問題;(供應問題;(2 2)政企分開,解決政企合一問題;()政企分開,解決政企合一問題;(3 3)廠網分開,打破壟斷;()廠網分開,打破壟斷;(4 4)放開兩端,推進電力市場化。)放開兩端,推進電力市場化。在新形勢下,我國將聚焦能源安全與雙碳能源安全與雙碳,不斷深化改革,解決新能源的時空錯配問題與電價的資源配置問題。圖圖1 1: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主要發展階段: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主要發展階段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4 電網趨勢:數字技術賦能能源革命,數字電網是重點電網趨勢:數字技術賦能能源革命,數字電網是重點 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白皮書(2020年)電網是我國的核心資產,
8、在保證電力供應安全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電網的發展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的深度融合,能源轉型的數字化、智能化特征進一步凸顯,以適應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并網和消納要求、支撐分布式能源、儲能、電動汽車等交互式、移動式設施廣泛接入。數字技術賦能后的電網,可有效的促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持續提高能源供給清潔化、終端消費電氣化、系統運轉高效化水平。圖圖2 2:電網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關系:電網發展與科技進步的關系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5 電網趨勢:數字技術賦能能源革命,數字電網是重點電網趨勢:數字技術賦能能源革命,數字電網是重點 傳統電力系統(發電機主導)傳統電力系統
9、(發電機主導)高慣量、強阻尼 源隨荷動源隨荷動 新型電力系統(變流器主導)新型電力系統(變流器主導)低慣量、弱阻尼 源荷互動源荷互動 資料來源:中國西電,構網型高壓直掛大容量儲能并網技術,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3 3:新型電力系統的特征:新型電力系統的特征 以數字化支撐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為核心和基礎,以需求側資源利用為基礎,以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服務平臺為紐帶,以市場化交易機以數字化支撐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為核心和基礎,以需求側資源利用為基礎,以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服務平臺為紐帶,以市場化交易機制為動力制為動力,賦能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賦能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隨著電力系統“雙高”、“雙峰”特征凸顯,面對加速推進
10、能源清潔轉型的強烈信號,以及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并網、分布式電源和微電網接入等多重挑戰,需要充分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來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6 數字電網: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數字電網: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 新型電力系統特點新型電力系統特點 新型電力系統的變化新型電力系統的變化 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 清潔低碳清潔低碳 形成清潔主導、電為中心的能源供應和消費體系,生產側實現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消費側實現高效化減量化電氣化 電源結構 電源結構有可控連續出力的煤電裝機主導,向強不確定性、弱可控處理強不確定性、弱可
11、控處理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占主導轉變 環節更多 需要融合全量數據需要融合全量數據 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各環節緊密銜接、協調互動,海量對象廣泛接入、密集交互,打破了傳統電網業務依賴分環節、分條塊數據應用的邊界,需要統籌匯聚、應用全網采集控制數據,應對新能源處理不確定帶來的平衡難題 安全可控安全可控 新能源具備主動支撐能力,分布式、微電網可觀可測可控,大電網規模合理、結構堅強,構建安全防御體系,增強體統韌性、彈性和自愈能力 負荷特性 復合特性有傳統的剛性、純消費型,向柔性、生產與消費柔性、生產與消費兼顧型轉變 范圍更廣 需要統籌采控裝置需要統籌采控裝置 新能源廣泛接入是新型電力系統涉及的采集控制對象規
12、模更大,且逐步向配電側和用戶側延伸和下沉,大量對象單點容量低、位置分散,需要統籌采集控制裝置的管理,優化配置策略,提升采集的控制有效性 靈活高效靈活高效 發電側、負荷側調節能力強,電網側資源配置能力強,實現各類能源互通互濟、靈活轉換,提升整理效率 電網形態 電網形態由單向逐級輸電為主的傳統電網,向包括交直流混聯大電網、微電網、交直流混聯大電網、微電網、局部直流電網和可調節負荷的能源互聯局部直流電網和可調節負荷的能源互聯網網轉變 隨機性更高 需要強化控制手段需要強化控制手段 新型電力系統的電源側和負荷側均呈現強隨機性,需要統籌優化拓展現有控制方式,應用多種控制策略、控制渠道,建立靈活、可靠、經濟
13、的控制手段 智能友好智能友好 高度數字化、智慧化、網絡化,實現對海量分散發供用對象的智能協調控制,實現源網荷儲各要素友好協同 技術基礎 技術基礎有同步發電機為主導的機械電磁系統,向由電力電子設備和同步機電力電子設備和同步機共同主導的混合系統轉變 時效性更強 需要保障實時交互需要保障實時交互 新型電力系統業務的開展,建立在源網荷儲全環節海量數據實時匯聚和高腰處理的基礎上,對數據采集、傳輸、儲存、應用提出了更高的時效性要求,需要統籌提升感知采集頻率以及計算算力、網絡通道和安全防護,共同提供支撐 開放互動開放互動 適應各類新技術、新設備以及多元負荷大規模接入,與電力市場緊密融合,各類市場主題廣泛參與
14、、充分競爭、主動相應、雙向互動 運行特性 運行特性由源隨荷動的實時平衡模式、大電網一體化控制模式,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非完全實時平衡模式、大電網非完全實時平衡模式、大電網與微電網協同控制模式與微電網協同控制模式轉變 服務更多元 需要實現電碳并重需要實現電碳并重 新型電力系統的采集控制,在支撐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也要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的邏輯,需要統籌電、碳數據采集和相關應用需求,支撐碳監測、碳核查和碳交易等應用 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互動開放等基本特征 新型電力系統的變化新型電力系統的變化:隨著雙碳加速推進,能源生產加速清潔化、能源消費高度電氣
15、化、能源配置日趨平臺化、能源利用日益高效化 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新型電力系統為什么需要數字技術:需要融合全量數據、需要統籌采控裝置、需要強化控制手段、需要保障實時交互、需要實現電碳并重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白皮書 表表1 1:新型電力系統變化及對數字電網需求:新型電力系統變化及對數字電網需求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7 國網:數字化探索多年,引領我國各時期電網發展國網:數字化探索多年,引領我國各時期電網發展 智能電網:智能電網:以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實現
16、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高電網大范圍優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高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實現電力遠距離、大規?;渲觅Y源能力,實現電力遠距離、大規模輸送。輸送。2009 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綜合運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管理技術,將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裝置,分布式能量儲存裝置和各種類型負載構成的新型電力網絡、石油網絡、天然氣網絡等能源節點互聯起來,以實現能量雙向流動的能量對等交換與共享網絡。2016 泛在電力物聯網:
17、泛在電力物聯網:充分應用“大云物移智鏈”“大云物移智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個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大力提升數據自動采集、自動獲取、靈活應用能力,對內實現“數“數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對外廣泛連接內外部、上下游資源和需求,打造能源互聯網生態圈,適應社會形態、打造行業生態、培育新興業態,支撐“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聯網企業建設。2019 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承載著能源轉型的歷史使命,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
18、、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支撐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支撐,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基本特征的電力系統。2021 國網國網:從2009年構建堅強的智慧電網,解決經濟發展電力大規模輸送問題;到2016年的能源互聯網,對現代能源體系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入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再到2019年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和2021年新型電力系統,以順應數字經濟和“雙碳”的發展趨勢。20202020年,國網在數字新基建領域投入年,國網在數字新基建領域投入247247億元;億元;
19、20212021年年1212月月1313日日,國網發布的“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國網發布的“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主要用來部署電網數字化主要用來部署電網數字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云網、智慧能源綜合服務、能源互聯網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云網、智慧能源綜合服務、能源互聯網5G5G應用、電力人工智能應用、能源應用、電力人工智能應用、能源區塊鏈應用、電力北斗應用。區塊鏈應用、電力北斗應用。資料來源:國家電網 圖圖4 4:國家電網數字化探索:國家電網數字化探索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8 國網:新型電力系統
20、數字技術支撐體系國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白皮書 國網國網:2022年7月23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白皮書,從背景意義、目標原則和體系框架全面闡述了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支撐體系,展示了以數字技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路徑方案。圖圖5 5: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南網:南網:20192019年首次將數字化轉型提升到戰略高度年首次將數字化轉型提升到戰略高度 成立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 發布云大物移智專項規劃
21、南網云上線 2019.6-7 發布第四次工業革命對電網轉型影響報告 2018.12 2019.5 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南網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版)2019.9 人工智能平臺上線 2019.4 孟振平董事長發表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以數字化推進電網企業戰略轉型署名文章,正式拉開了數字南網建設序幕 2019.1 孟振平董事長在南方電網公司工作會議室第一次把數字化轉型升級到公司戰略高度,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支撐公司“三商”轉型的重要戰略路徑 互聯網平臺上線 旁站式數據中心升級為底座式數據中心 客戶服務平臺上線 2019.12 2020年中 孟振平董事長在公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技術驅動、業務需求驅
22、動的“雙驅動”構想 南網“智瞰”、“智搜”上線 2020.12 2021年7月,發布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促進“三商”轉型行動方案 2021年11月,參加“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成果展”,充分展示以數字電網助力數字政府建設相關成果 2021.7-11 2021.1 啟動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促進三商轉型研究 2020.11 發布數字電網白皮書 2021.4-5“數字中國”峰會數字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專家研討會 2021.6 南方電網公司電網(資產域)管理平臺上線。圍繞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新一代電網管理平臺在功能上實現了“業務全覆蓋、流程全貫通、數據全共享”三大突破 公司數
23、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促進管理及業務變革行動方案(2020年版)2020.10 2020.8 運營管理平臺上線 南網:南網:走在數字電網變革前列。走在數字電網變革前列。2019年南網首次將數字化轉型提高到戰略高度,同年,全面建成基于云數一體的數字化基礎平臺,成立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2020年深化平臺應用推動業務變革;2021年數字電網建設促進三商轉型。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 圖圖6 6:南方電網數字化探索:南方電網數字化探索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0 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 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與“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與“43214321”實施方案
24、”實施方案 圖圖7 7: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 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南網數字化轉型思路:基于云平臺的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實施“4321”建設方案。建設四大業務平臺:建設四大業務平臺:即電網管理平臺、客戶服務平臺、調度運行平臺、企業級運營管控平臺;建設三大基礎平臺:建設三大基礎平臺:即南網云平臺、電網數字化平臺、物聯網平臺;實現兩個對接:實現兩個對接:即對接國家工業互聯網、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建設完善一個中心:建設完善一個中心:即公司統一的數據中心。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 數
25、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數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 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 11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2 實體電網和數字系統融合:數字系統計算推演、最小精準采集數字系統計算推演、最小精準采集;利好利好電表、傳感器、通訊設備、邊緣計算建設電表、傳感器、通訊設備、邊緣計算建設 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并舉:控制系統采用工控技術路線控制系統采用工控技術路線,信息系統應用“云大物移智鏈”信息系統應用“云大物移智鏈”等數字化技術;利好利好工控設工控設備,數字技術軟硬件備,數字技術軟硬件 數字賦能與管理優化并進:數字技術在源網荷儲協同互動在源網
26、荷儲協同互動、電力交易電力交易、清潔能源消納清潔能源消納應用,對管理模式進行升級調整,提升協同合作、資源配置、運營服務和監控分析等能力;利好利好虛擬電廠、云平臺建設、電力調度及消納建設、電力交虛擬電廠、云平臺建設、電力調度及消納建設、電力交易平臺建設易平臺建設 電碳并重:電力系統碳監測、碳計量、碳交易;電力系統碳監測、碳計量、碳交易;利好利好碳監測設備與服務、碳交易平臺建設碳監測設備與服務、碳交易平臺建設 數字技術 連接 算力 數據 智能 數字電網 優化采集感知 加強共建共享 加強數據管理 提升業務質效 技術支撐 實體電網和數字系統融合 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并舉 數字賦能與管理優化并進 電碳并重
27、 數字電網:數字技術支撐與投資利好方向概覽數字電網:數字技術支撐與投資利好方向概覽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數字技術支撐體系白皮書 圖圖8 8:數字技術對數字電網的支撐:數字技術對數字電網的支撐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3 投資空間:數字基建占電網投資約投資空間:數字基建占電網投資約4 4-5%5%,未來或將提升,未來或將提升 國網國網:2020年數字新基建投資為247億,數字新基建占電網總投資比重約5.4%,“十四五”電網總投資約2.23萬億元;南網南網:“十四五”期間,規劃電網投資約6700億元,其中數字化規劃超260億元,占比約3.9%。需要指出的是,數字經濟的要求是隨經
28、濟形勢而變,“雙碳”任務的階段性矛盾點亦是隨發展不斷調整的,當前比歷史需要指出的是,數字經濟的要求是隨經濟形勢而變,“雙碳”任務的階段性矛盾點亦是隨發展不斷調整的,當前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對經濟轉型的要求都更迫切。上任何一個時期對經濟轉型的要求都更迫切。圖圖1010:電力數字化升級改造及電力數字化服務:電力數字化升級改造及電力數字化服務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單位:億元 圖圖9 9: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歷史投資: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歷史投資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202021E2022E202
29、3E2024E2025E電力數字化服務電力數字化升級改造37002470275031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國網投資 南網投資 數字化基礎設施 業務應用 調度控制 電力交易 營銷 基建管理 設備管理 數據中臺 5G通信 北斗導航 人工智能 區塊鏈 云平臺 物聯網 共性能力建設共性能力建設 狹義數字化投資 廣義數字化投資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0252025年、年、20302030年輔助服務費用將達到年輔助服務費用將達到1371.01371.0億元億元/年、年、1906.21906.2億元億元/年年。
30、調頻、備用的比例與各省的電源結構、負荷特性、區域聯絡水平有關,一般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越高,調頻服務需求越大;新能源裝機占比越高,備用服務需求越大。我們假設2025年、2030年輔助服務費用占全社會電費的2.5%和3.0%,其中調頻、備用占全社會電費的比例為2.0%和2.5%,平均銷售電價取600元/MWh,調頻與備用的比重分別參考2018年南方區域、東北區域的1:4和1:5,預測2025年、2030年調頻費用分別為219.4億元/年、264.8億元/年,備用費用分別為877.4億元/年、1323.8億元/年。表表2 2:輔助服務費用預測(:輔助服務費用預測(20252025年、年、2030203
31、0年)年)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新型電力系統深度研究二(2022/06/16)14 服務空間:從輔助服務市場看電網服務市場空間服務空間:從輔助服務市場看電網服務市場空間 資料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預測;單位:億元 圖圖1212:輔助服務費用(調頻:輔助服務費用(調頻+備用)預測備用)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年鑒,光大證券研究所繪制;單位:萬千瓦(左)圖圖1111:各區域新能源裝機與輔助服務費用占比(:各區域新能源裝機與輔助服務費用占比(20182018年)年)0%5%10%15%20%25%30%35%02000400060
32、0080001000012000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華中南方占比裝機容量風電(左)光伏(左)電費占比(右)新能源裝機占比(右)新能源電量占比(右)747.9 1371.0 1906.2 249.3 219.4 264.8 498.6 877.4 1323.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212025E2030E輔助服務費用調頻費用備用費用 20202020 20212021 2025E2025E 2030E2030E 全社會用電量(萬億千瓦時)7.51 8.31 9.14 10.59 最大負荷(億千瓦)12.3 13.92 16.4 19.8 新能源裝機占比 2
33、4.1%26.7%37.8%46.1%新能源發電量占比 9.5%11.7%21.3%27.5%全社會電費(萬億元)4.51 4.99 5.48 6.35 輔助服務費用占比 0.8%1.5%2.5%3.0%輔助服務費用(億元輔助服務費用(億元/年)年)360.5360.5 747.9747.9 1371.01371.0 1906.21906.2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5 應用場景:從源網荷儲電力系統到電力系統數字孿生體應用場景:從源網荷儲電力系統到電力系統數字孿生體 資料來源:華為、安永,電力數字化2030 圖圖1313:數字電力系統應用場景:數字電力系統應用場景 根據華為、安永發布的
34、電力數字化報告:在電力供給側、電網側、需求側的“源網荷”電力系統中,詳細梳理了如何通過數字化邊端、泛在通訊網、算力和存儲、算法及應用等數字化使能技術的24個應用場景。這些場景可以總結為:發電側數字化、發電側數字化、輸變電數字化、配網數字輸變電數字化、配網數字化、電力調度、綜合用能管理、碳管理化、電力調度、綜合用能管理、碳管理6大領域。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6 數字技術:如何滿足各種電力應用場景數字技術:如何滿足各種電力應用場景 數字化技術對應場景數字化技術對應場景 發電側數字化發電側數字化 輸變電數字化輸變電數字化配網數字化配網數字化 電力調度電力調度 綜合用能管理綜合用能管理 碳管
35、理碳管理 全周期數字全周期數字孿生孿生 遠程智能遠程智能智能巡線智能巡線 智能變電站智能變電站 多源配網多源配網自愈配網自愈配網智能電網智能電網虛擬電廠虛擬電廠 智能園區智能園區 智慧樓宇智慧樓宇 碳交易碳交易 碳普惠碳普惠 數字化邊端 邊緣采集邊緣采集 控制終端控制終端 泛在通信網絡 地面通訊地面通訊 衛星通訊 算力和存儲 云資源平臺云資源平臺 云邊端協同云邊端協同 空間計算 區塊鏈 算法和應用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圖計算與高級分析 資料來源:華為、安永,電力數字化2030,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表表3 3:數字技術能力如何滿足各電力應用場景:數字技術能力如何滿足各電力應用場景 數字邊緣采集、終
36、端控制,地面通訊,云資源平臺、云邊端協同,人工智能數字邊緣采集、終端控制,地面通訊,云資源平臺、云邊端協同,人工智能,6種數字化技術應用場景最多,也最為重要。電力調度、配網數字化、發電側數字化電力調度、配網數字化、發電側數字化,是“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里需要優先優化的問題。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7 發電側數字化:從單一電廠提效到消納統籌多能互補發電側數字化:從單一電廠提效到消納統籌多能互補 資料來源:華為、安永,電力數字化2030 資料來源:中國西電,構網型高壓直掛大容量儲能并網技術,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 圖圖1414:數字化電站規劃建設、計劃生產和運營維護:數字化電站規劃建設、計
37、劃生產和運營維護 圖圖1515:消納統籌多能互補:消納統籌多能互補 (1 1)電站生產、運維提效)電站生產、運維提效:利用新型狀態監測設備、通過電站智能巡檢、完善監測平臺建設,實現電站統一的數據采集、分析和解決方案制定。(2 2)電站規劃、建設模擬)電站規劃、建設模擬:按照電子圖紙開展工程施工,采用最優方式實施建設,可縮短工期,做好各環節協同。(3 3)消納統籌、多能互補)消納統籌、多能互補:通過電網對消納能力及接入方案進行綜合設置,指導發電資源、調節資源能夠更好的進行調度,促進消納。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8 輸變電數字化:智能巡檢、操作排除安全隱患輸變電數字化:智能巡檢、操作排除安
38、全隱患 (1 1)輸電線路智能巡視)輸電線路智能巡視:南網全網配備南網全網配備80008000架無人機架無人機,110kV以上線路覆蓋率95%,全年機巡88.7萬公里,占比約70%;全網500KV及以上線路三維數字化通道、無人機覆蓋率100%,配置2.1萬套輸電在線監測終端,全網500kV及以上線路外部隱患終端覆蓋率100%。(2 2)變電站巡視、操作、安全智能化)變電站巡視、操作、安全智能化:機器巡視為主、人工檢查型巡視為輔的巡視模式、“調度監控中心替代”的遠方操作模式等。圖圖1616:輸變電數字化思路:輸變電數字化思路 1.51.491.21.31.20.960.8600.511.5220
39、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跳閘率(次/百公里 年)29.630.533.636.139.340.142.6010203040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人均維護線路長度(千米)圖圖1717:輸電線路數字化后跳閘率:輸電線路數字化后跳閘率 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 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19 配電數字化:多源接入高效運營與配網自愈配電數字化:多源接入高效運營與配網自愈 利用“云大物移智鏈”技術,實現配電網資產管理智能化、現場作業數字化、電網運行智慧化、生
40、產決策智慧化利用“云大物移智鏈”技術,實現配電網資產管理智能化、現場作業數字化、電網運行智慧化、生產決策智慧化 (1 1)多源配網運營)多源配網運營:隨著高比例分布式電源和多樣化負荷的接入,城市配電網將呈現出“有源”、“多向”、“雙高”的特征。未來未來將繼續規范接入標準、推動一二次設備融合、提升邊緣計算能力、推進光纖通訊,同時結合虛擬電廠方案,推動配網側高效運營。將繼續規范接入標準、推動一二次設備融合、提升邊緣計算能力、推進光纖通訊,同時結合虛擬電廠方案,推動配網側高效運營。(2 2)自愈配網調控)自愈配網調控:全面感知監測能力、提高通訊能力、提高AI解決問題能力。(3 3)網荷友好互動)網荷
41、友好互動:友好滿足各類電源和用能設施接入需要,實現客戶側可調節負荷設備的即插即用,柔性聯接。資料來源:曾凱文,虛擬電廠的電網應用場景探討 圖圖1818:多源配網高效運營:多源配網高效運營 圖圖1919:配網數字化支持系統:配網數字化支持系統 資料來源: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常規調節資源 常規調節資源 調調控控層層 聚聚合合層層 資資源源層層 電力交易市場電力交易市場 中調中調 地調 需 求 側 響 應 平 臺 大用戶大用戶 中小型負荷聚合商中小型負荷聚合商 大型資源聚合商大型資源聚合商 大用戶調控支持系統 配電自化主站系統(市縣)商業樓宇商業樓宇 充電設施
42、充電設施 光伏光伏儲能儲能虛擬電廠 省地縣、營配調多層級的協調調控體系 電力調度:智能電網調度與含虛擬電廠調度體系電力調度:智能電網調度與含虛擬電廠調度體系 20 資料來源:東方電子,虛擬電廠及需求響應試點建設整體解決方案 圖圖2020:包含虛擬電廠的調控體系:包含虛擬電廠的調控體系 (1)智能電網調度:提升電力預測的可靠性電力預測的可靠性,和調度部門的指令傳達、操作鏈接等數字化水平,實現高效頂層電力調度。(2)虛擬電廠:通過數字化軟件聚合分散而各自獨立的電源、儲能、可控負荷電源、儲能、可控負荷,更精準的解決電力調度存在的問題。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電網調度系統電網調度系統 虛擬電廠虛
43、擬電廠 可調資源可調資源 三級調控架構三級調控架構 暫態建模暫態建模 響應特性分析響應特性分析 精細化劃分精細化劃分 緊急協同控制緊急協同控制 系統架構系統架構 多維度控制策略多維度控制策略 實施方案實施方案 實時信息交互實時信息交互 安全交互安全交互 VPPVPP參與緊急控制參與緊急控制 信息信息上報上報 信息信息上報上報 指令指令下發下發 指令指令下發下發 VPPVPP參與電網調控參與電網調控 VPPVPP資源整合優化和控制資源整合優化和控制 分布式資源特征提取分布式資源特征提取 調峰調峰 發電機發電機/儲能儲能/能能量塊量塊/多組功率曲多組功率曲線線 調壓調壓 無功參考值設定無功參考值設
44、定 戴維南等值戴維南等值 調頻調頻 慣量支持慣量支持 一次:下垂控制一次:下垂控制 二次:功率分配二次:功率分配 調節范圍、速率提取調節范圍、速率提取 調節空間投影理論調節空間投影理論 調節成本提取調節成本提取 參數規劃理論參數規劃理論 分布式資源動分布式資源動態聚合態聚合 信息整合信息整合 優化調度優化調度 中長期中長期 日前日前 實時校正實時校正 +電力調度:包含虛擬電廠聚合商的調控體系電力調度:包含虛擬電廠聚合商的調控體系 21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虛擬電廠市場運營機制與價值分配 圖圖2121:虛擬電廠是靈活火電、儲能外最重要的調度解決方案:虛擬電廠是靈活火電、儲能外最重要的調度解決方案
45、 虛擬電廠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亞太地區虛擬電廠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咨詢機構P&S預計,全球虛擬電廠市場將從2016年的1.92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1.88億美元,年均復合增率超30%。據國家電網測算,若通過建設煤電機組滿足其經營區5%的峰值負荷需求(2020年國網區域最大負荷約8.75億千瓦,5%即4375萬千瓦),電廠及配套電網投資約4000億元;若建設虛擬電廠,建設、運維和激勵的資金規模400億570億元,折合9001300元/千瓦。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虛擬電廠需要計量、通訊、調度三大核心技術:虛擬電廠需要計量、通訊、調度三大核心技術: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實現最
46、優調度智能調度決策是虛擬電廠的核心能力。以供定調、以價定調。統一終端與標準協議助力遠程調度與控制對聚合的各類電源及儲能設備的全面感知、精準計量和高效通信,可以為虛擬電廠運營商的智能調度決策提供數據基礎,通訊協議統一。電力調度:虛擬電廠中的計量、通訊、調度技術電力調度:虛擬電廠中的計量、通訊、調度技術 邊緣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技術:可實現數據邊緣化處理,降低VPP中心處理節點的壓力 5 5G G通信技術:通信技術:可實現高容量、高速率的信息傳輸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可為VPP提供公開、透明、高效、安全的交易平臺 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可實現負荷及可再生能源等構成主體和電價的精準預測 邀約型
47、 交易型 自治型 22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虛擬電廠市場運營機制與價值分配 圖圖2222:虛擬電廠是電力系統和分布式資源之前的橋梁:虛擬電廠是電力系統和分布式資源之前的橋梁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3 產品類型產品類型 20212021年價格年價格 上一代價格上一代價格 提升提升 1 A級單相費控智能電表(遠程+開關內置)255 168 52%2 A級單相智能物聯電表(遠程+電能質量)578 146 296%3 B級三相費控智能電表(遠程+開關內置)630 440 43%4 B級三相智能物聯電表(遠程+電能質量)940 389 142%5 C級三相智能物聯電表 590 400 48%6
48、 D級三相智能電表 1560 1200 30%7 能源控制器(4G/脈沖/控制/485/反竊電/GPS)3500 940 272%8 臺區智能融合終端 4700 3500 34%9 單相物聯表選配:非介入式負荷識別模組 225 10 三相物聯表選配:非介入式負荷識別模組 350 在新一輪電表招標中,為適應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需求,智能電表開始普遍實行IR46新一代國際標準。相比上一代電表,除了實行“雙芯”(計量芯片+管理芯片)外,還增加了遠程抄表及電能質量監測等功能,單表價格普遍提升30%-50%,個別型號提升幅度接近300%。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推進,電表作為最基礎的感知系統,數據加密要求越來越高,
49、功能的也將逐步豐富,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空間。智能電表:提升感知和通訊能力重要基礎智能電表:提升感知和通訊能力重要基礎 圖圖2323:電表與通訊設施、云端系統鏈接:電表與通訊設施、云端系統鏈接 表表4 4:智能電表價值量提升:智能電表價值量提升 資料來源:炬華科技公司公告,光大證券研究所整理;單位:元/只 資料來源:炬華科技公司公告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4(1 1)電力、電網體系面對較為急迫的)電力、電網體系面對較為急迫的調度、消納、安全問題:調度、消納、安全問題:發電預測、虛擬電廠、發電預測、虛擬電廠、智能電網調度、配網運營、韌性配網智能電網調度、配網運營、韌性配網調控、電轉氫儲能
50、,是未來重點,且隨時新能源不斷接入和數字化不斷深入呈現更快速增長。調控、電轉氫儲能,是未來重點,且隨時新能源不斷接入和數字化不斷深入呈現更快速增長。(2 2)智能巡檢、智能變電站、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發電設備運維、遠程智能集控)智能巡檢、智能變電站、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發電設備運維、遠程智能集控等已經推進一段時間。(3)更遠的未來看,V2GV2G、智慧家庭、碳普惠、智慧家庭、碳普惠等的推進,真正實現新的數字電力體系??偨Y:優先調度、消納、安全,最終形成數字電力體系總結:優先調度、消納、安全,最終形成數字電力體系 資料來源:華為、安永,電力數字化2030 圖圖2424:電力數字化典型場景:電力數
51、字化典型場景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目目 錄錄 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歷史進程:電改背景與數字轉型 數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數字電網:研究框架與涉及領域 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投資建議:數字電網標的全梳理 25 風險分析風險分析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6 虛擬電廠:和儲能比較看估值差異虛擬電廠:和儲能比較看估值差異 領域領域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收盤價(元)收盤價(元)市值市值 凈利潤(億元)凈利潤(億元)PEPE CAGR(21CAGR(21-2424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1A2021
52、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儲能 688248 南網科技 60.63 342 1.43 2.11 4.50 6.76 239 162 76 51 68%688676 金盤科技 39.00 166 2.35 2.91 4.92 7.60 71 57 34 22 48%002169 智光電氣 8.48 67 3.36 -0.50 2.15 4.37 20 31 15 9%002335 科華數據 52.09 240 4.39 4.89 6.59 8.44 55 49 36 28 24%688663 新風光 50.37 70 1.16 1.50 2.29 3.
53、41 61 47 31 21 43%600379 寶光股份 12.13 40 0.51 79 300376 易事特 7.65 178 5.15 35 虛擬電廠 300513 恒實科技 12.67 40 -1.85 1.23 1.60 1.93 32 25 21 301162 國能日新 89.13 63 0.59 0.77 1.03 1.35 107 82 62 47 31%000682 東方電子 8.87 119 3.48 4.36 5.66 7.11 34 27 21 17 27%300682 朗新科技 27.14 288 8.47 10.64 13.76 17.82 34 21 16 28
54、%300286 安科瑞 30.19 65 1.70 2.04 2.77 3.66 38 23 18 29%601778 晶科科技 5.39 156 3.61 4.06 6.39 8.02 43 38 24 19 30%300001 特銳德 16.48 172 1.87 2.50 4.34 6.54 92 69 39 26 52%資料來源:Wind,Wind一致性預期,股價日期:2022-12-06 表表5 5:儲能與虛擬電廠估值差異:儲能與虛擬電廠估值差異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7 領域領域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收盤價(元)收盤價(元)市值市值 凈利潤(億元)凈利潤(億元)PEPE
55、CAGR(21CAGR(21-2424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二次設備 600406 國電南瑞 26.73 1,789 56.42 66.62 78.25 91.12 32 27 23 20 17%000400 許繼電氣 21.14 213 7.24 8.84 10.92 13.68 29 24 20 16 24%601126 四方股份 15.15 123 4.52 5.67 7.02 8.48 27 22 18 15 23%600268 國
56、電南自 8.63 61 2.58 -24 配電數字化 688330 宏力達 69.39 69 4.13 4.71 5.75 6.54 17 15 12 11 17%600869 遠東股份 5.63 125 5.31 9.82 15.03 23.66 24 13 8 5 65%300062 中能電氣 6.44 36 0.23 159 603050 科林電氣 17.68 29 0.89 32 002350 北京科銳 7.43 40 1.09 37 002339 積成電子 7.18 37 -0.45 002090 金智科技 14.13 57 1.45 39 智能電表 300360 炬華科技 15.0
57、9 76 3.18 4.41 6.03 7.62 24 17 13 10 34%601222 林洋能源 8.92 184 9.30 8.38 11.70 14.81 20 22 16 12 17%603556 海興電力 18.54 91 3.14 6.00 7.07 8.66 29 15 13 10 40%688597 煜邦電力 16.33 29 0.36 0.91 1.29 1.60 79 32 22 18 64%300882 萬勝智能 16.63 34 0.65 52 智能巡檢 300853 申昊科技 24.03 35 1.80 20 688611 杭州柯林 49.63 28 1.01 1
58、.62 2.28 2.99 28 17 12 9 44%603666 億嘉和 38.21 79 4.83 5.18 7.11 9.31 16 15 11 9 24%能源綜合咨詢服務 003035 南網能源 6.10 231 4.74 6.20 7.75 9.69 49 37 30 24 27%600452 涪陵電力 14.13 129 5.05 7.06 8.12 9.44 26 18 16 14 23%300982 蘇文電能 52.38 73 3.01 3.68 4.87 6.31 24 20 15 12 28%300712 永福股份 53.18 99 0.41 1.47 2.70 4.14
59、 242 67 36 24 116%二次設備、配電數字化、智能電表、智能巡檢、能源綜合服務二次設備、配電數字化、智能電表、智能巡檢、能源綜合服務 資料來源:Wind,Wind一致性預期,股價日期:2022-12-06 表表6 6:二次設備、配電數字化、智能電表、智能巡檢、能源綜合服務公司估值表:二次設備、配電數字化、智能電表、智能巡檢、能源綜合服務公司估值表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8 電網相關通訊、軟硬件提供方電網相關通訊、軟硬件提供方 領域領域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收盤價(元)收盤價(元)市值市值 凈利潤(億元)凈利潤(億元)PEPE CAGR(21CAGR(21-2424 202
60、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電網通訊及軟硬件 600131 國網信通 16.69 201 6.77 7.97 9.39 11.16 30 25 21 18 18%002063 遠光軟件 7.55 120 3.05 3.69 4.46 5.34 39 32 27 22 20%300365 恒華科技 11.04 66 0.58 0.63 1.01 1.56 114 105 65 43 39%300183 東軟載波 13.46 62 1.33 47 資料來源:
61、Wind,Wind一致性預期,股價日期:2022-12-06 表表7 7:電網相關通訊、軟硬件公司估值表:電網相關通訊、軟硬件公司估值表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29 領域領域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收盤價(元)收盤價(元)市值市值 凈利潤(億元)凈利潤(億元)PEPE CAGR(21CAGR(21-2424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2021A2021A 2022E2022E 2023E2023E 2024E2024E 工控 300124 匯川技術 70.91 1,885 35.73 42.06 54.35 69.65 53
62、45 35 27 25%002334 英威騰 8.47 66 1.82 600885 宏發股份 34.32 358 10.63 13.28 17.05 21.77 34 27 21 16 27%603416 信捷電氣 50.01 70 3.04 2.65 3.57 4.86 23 27 20 14 17%002979 雷賽智能 24.57 76 2.18 2.48 3.13 4.14 35 31 24 18 24%688698 偉創電氣 22.29 40 1.27 1.52 2.27 3.29 32 26 18 12 37%688395 正弦電氣 19.63 17 0.73 0.86 1.11
63、 1.40 23 20 15 12 24%300681 英搏爾 42.34 70 0.47 0.92 2.46 4.67 150 76 28 15 115%603728 鳴志電器 28.54 120 2.80 2.96 5.24 9.00 43 40 23 13 48%002851 麥格米特 25.94 129 3.89 4.68 6.92 9.45 33 28 19 14 34%工控類企業工控類企業 資料來源:Wind,Wind一致性預期,股價日期:2022-12-06 表表8 8:工控類公司估值表:工控類公司估值表 請務必參閱正文之后的重要聲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政策變化風險政策變化風險
64、電力行業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國家電力規劃有著密切聯系,直接影響電力行業投資。電力市場建設不及預期電力市場建設不及預期 電力市場建設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多方影響,各省省情與市場基礎不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推進或受制約。30 分析師:殷中樞 執業證書編號:S0930518040004 電話:010-58452063 郵件: 聯系人:劉滿君 電話:010-56513153 郵件: 電力設備新能源 研究團隊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專業審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規的信息,獨
65、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負責準備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任何關于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研究人員的個人觀點。研究人員獲取報酬的評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質量和準確性、客戶反饋、競爭性因素以及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體收益。所有研究人員保證他們報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具體的推薦意見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行業及公司評級體系行業及公司評級體系 買入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15%以上;增持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領先市場基準指數5%至15%;中性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與市場基準指數的變動幅度
66、相差-5%至5%;減持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場基準指數5%至15%;賣出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收益率落后市場基準指數15%以上;無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鶞手笖嫡f明:A股主板基準為滬深300指數;中小盤基準為中小板指;創業板基準為創業板指;新三板基準為新三板指數;港股基準指數為恒生指數。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創建于1996年,系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股份制證券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根據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
67、證券期貨業務許可,本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本公司經營范圍: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業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此外,本公司還通過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直接投資、期貨、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證券業務。本報告由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編寫,以合法獲得的我們相信為可靠、準確、完整的信息為基礎,但不保證我們所獲得的原始信息以及報告所載信息之準確性和完整性。光大證券研究所可能將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布該等更新。本
68、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發布時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蛻魬灾髯鞒鐾顿Y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不同時期,本公司可能會撰寫并發布與本報告所載信息、建議及預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可能會向客戶提供與本報
69、告中觀點不同的口頭或書面評論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資產管理子公司、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板塊可能會獨立做出與本報告的意見或建議不相一致的投資決策。本公司提醒投資者注意并理解投資證券及投資產品存在的風險,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建議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抉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屬機構就報告內容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信賴依據。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分發,僅向特定客戶傳送。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復制、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保留一切權利。招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