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同咨詢行業洞察零售與快消行業2021年8月發布消費市場的格局分消渠道的發展趨勢資本對消費板塊的關注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引言 2010-2019年期間,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平均每年增長2.8萬億元。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疫情導致國內消費市場規模萎縮約為4.8萬億元。疫情后,國內消費市場快速回暖。2021年1至6月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11,904億元,較去年疫情期間同比增長23.0%,與2019年度非疫情期間同期數據對比增長8.55%。疫情期間,食品板塊成為線上業務的引流熱點,線上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6%。疫情帶來的消費習慣變化將長期影響市場的競爭格局。大型電商企業通過收購介
2、入線下賣場,線下傳統渠道大力投資數字化建設與電商業務,新零售成為電商企業與傳統零售渠道正面競爭的“新戰場”。食品(含煙酒)、服裝與日用品等快消品占居民消費總額的42.61%,其中食品一項就占居民消費總額的 29.61%,增長空間巨大。近期,隨著包裝食品與預制菜板塊的快速崛起,大量資本涌入,優質標的投資機會難求,估值高啟。零售與快消行業 1點擊下方圖標,了解相關詳情消費市場的格局(1/5)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2020年國內快消市場萎縮規模:2010-2019年期間,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平均每年增長2.8萬億元;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疫情導致消費市場規模萎縮約為4.8萬億元;2021年1-6月社會消
3、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2010-2021年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同比增長(%)0450,00020%10%0%15%5%-5%-15%450,00050,000100,000300,000200,000150,000158,008187,206214,433242,843271,896332,316366,262380,987411,649391,981211,904350,000250,000201020142018201220162020201120152019201320172021.6300,931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零
4、售與快消行業 2消費市場的格局(2/5)疫情后國內快消市場的恢復速度:去除疫情因素影響后,自2014年起每年居民消費支出較上年漲幅平均約為8.5%;同期,每年CPI漲幅約為2%;綜合考慮,每年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帶來的人均消費漲幅度約為6.5%。20142020年居民消費增長趨勢 人均消費支出漲幅(%)CPI漲幅(%)-4%4%8%12%0%201420172015201820162019202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人均消費支出漲幅(%)9.61%8.43%8.90%7.08%8.36%8.59%-1.62%CPI漲幅(%)2.00%1.40%2.00%1.
5、60%2.10%2.90%2.50%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消費升級推動消費增長零售與快消行業 3消費市場的格局(3/5)居民消費主要構成(%)食品 服裝 日用品 居住 交通通信 教育娛樂 醫療保健 其他快消食品發展空間巨大:食品(含煙酒)、服裝與日用品等快消品占居民消費總額的42.61%;食品一項就占居民消費總額的 29.61%,增長空間巨大。2.43%6.91%6.09%7.92%29.61%22.50%13.37%11.17%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食品板塊是消費的最大賽道零售與快消行業 4消費市場的格局(4/5)國貨消費品牌的強勢崛起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帶來國產消費品牌的強勢崛起。消
6、費變遷史:美國與日本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時,消費品牌迎來集中崛起的機遇70-80年代,一大批食品/餐飲企業誕生,多個知名品牌走向國際化80-90年代,消費熱潮催生多家連鎖便利店和餐飲企業各消費產業類頭部品牌不斷涌現,2015年起國貨新品牌崛起,創造萬億市值零售業態發生巨變,線上誕生數個巨頭,線下出現新興業態1968年1974年1969年1975年1977年1982年1978年1984年1985年1988年1987年1990年1999年1999年2000年2007年2001年2016年1996年2015年1993年2014年1999年2007年2010年2018年2015年2015年2018年
7、2016年2016年2016年零售與快消行業 5消費市場的格局(5/5)貨幣政策對消費市場的影響M0流通貨幣M1狹義貨幣供應量+儲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居民消費資金從樓市流向消費市場,將推高CPI水平M0+企業活期存款M1+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定期存款資產投資進口海外投資匯率企業產投CPI:消費品與服務PPI:工業品資產價格:樓市、股市、收藏品進口貨物收購資產/股權零售與快消行業 6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1/4)疫情對消費品價格的影響2020年1-9月份不同品類產品的價格變化指數(%)疫情對消費品價格影響的趨勢:2019年度,消費產品價格與2018年同期相比基本都呈上升趨勢;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
8、情對復工復產的影響,食品供給短缺,價格呈大幅上漲趨勢。同時,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肉類價格漲幅較大,也是導致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2020第二季度起,生產相對回歸正常,食品與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順勢回落。同時,受國內肉豬存欄量進一步回升的利好影響,肉類價格下降,導致第三季度起食品價格漲幅收窄;但是,疫情后非生活剛需商品(如服裝、紡織品與休閑用品)受庫存壓力上升與消費動力下降的雙重影響,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呈現降價趨勢。食品 飲料、煙酒類商品 日用品 化妝品 服裝、鞋帽 紡織品 體育娛樂用品 價格平均指數-5%0%1月4月7月2月5月8月3月6月9月5%2%10%3%15%4%20%5%0%1%數據
9、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零售與快消行業 7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2/4)疫情期間線上零售業務增長趨勢過去三年線上2C業務增長趨勢(%)疫情期間線上2C業務的熱點趨勢:疫情期間,在傳統零售業遭受巨大打擊的同時,線上零售業務依然保持增長,盡管增速較以往年度有所放緩;疫情期間,食品類板塊成為線上業務的引流熱點,較2019年同期增長36%,且在后疫情時代無放緩跡象;疫情期間,受消費者對于疫情不確定性的擔憂,消費者對于非剛需類的消費持謹慎態度。因此,穿類業務增速呈大幅度回落趨勢。實物商品 吃類商品 穿類商品 用類商品2020年1-9月線上食品銷售增速(%)時間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同期增速26.4
10、%32.7%36.7%38.8%38.8%38.2%35.4%35.7%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10%20%30%28%44%23%28%21%29%19%15%17%36%3%20%40%50%0%2018.1-92019.1-92020.1-9零售與快消行業 8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3/4)疫情期間線下零售渠道的分化傳統零售渠道的銷售量(%)疫情期間線下分銷渠道的分化趨勢:疫情期間,受消費者對于疫情不確定性的擔憂,消費者對于非剛需類的消費持謹慎態度。因此,百貨店與專賣店等非生活剛需類產品分銷渠道業務下降明顯;疫情期間,消費者更加關注生活必需品的質量與品牌。因此,消費者開始轉向大型連鎖超市進
11、行消費。10%-10%-20%-30%-40%5%-5%-15%-25%-35%0%8%1%2%2%2%2%-35%-29%-24%-14%-17%-7%4%3%3%1%1%7%7%7%-1%超市 百貨店 專賣店2019年Q12019年Q32020年Q12019年Q22019年Q42020年Q22020年Q3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零售與快消行業 9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4/4)疫情后快消市場的快速復蘇2019年-202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對比(億元)疫情后國內消費市場的恢復速度:2020年,自第一季度疫情帶來斷崖式下降后,2020年4月隨著大規模復工復產后,中國消費市場也快速回暖,
12、并于2020年9月增速回正,全年消費市場規模較去年相比下降4.78%;但是,疫情帶來的消費習慣變化,長期影響市場的競爭格局,2021年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020年疫情期間同比增長23.0%,較2019年度同比增長8.55%。2019年(億元)2020年(億元)2021年(億元)1-2月3月12月11月10月9月8月7月6月5月4月80,000030,00010,00040,00060,00020,00050,00070,000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零售與快消行業 10分銷渠道的發展趨勢(1/3)趨勢一:以消費者為核心,重新定位人、貨、場傳統模型:以企業為核心,確定渠道和銷售模型新零
13、售:以消費者為核心,確定產品和體驗零售與快消行業 11企業為中心:企業的競爭優勢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需要什么渠道戰略:在哪里賣渠道戰略:比較并確定渠道產品戰略:性價比導向產品戰略:比較并確定產品目標客戶:如何贏取更多客戶企業目標:精準對接分銷渠道的發展趨勢(2/3)趨勢二:數字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正在實施數字化轉型的疫情后,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數量進一步提升。正在界定數字化轉型的構建完成,尚未實施的58%29%13%零售與快消行業 12分銷渠道的發展趨勢(3/3)趨勢三:線上、線下渠道模糊化主要零售商多業態全渠道發展零售與快消行業 132017大賣場沃爾瑪華潤萬家歐尚永輝大潤發百聯家樂福卜蜂蓮
14、花小超市標準超市品類專營店現購自運便利店精品超市電商創新業態資本對消費板塊的關注(1/2)包裝食品與飲料板塊估值穩步上升上證消費指數上證380消費指數上證綜指CN80消費指數指數表現截止日期:2021-07-205年1個月最新收盤18929.36漲跌幅(%)0.01成交金額(億元)173.095年年化收益(%)25.213個月年至今1年3年6,0002016-07-2012,00018,0009,00015,00021,00024,0002017-04-192018-01-092018-10-102019-07-052020-04-012020-12-25指數表現截止日期:2021-07-20
15、5年1個月最新收盤2989.12漲跌幅(%)-0.07成交金額(億元)173.095年年化收益(%)3.183個月年至今1年3年2,0002016-07-202,4002,8002,2002,6003,0003,2002017-04-192018-01-092018-10-102019-07-052020-04-012020-12-25指數表現指數表現截止日期:2021-07-20截止日期:2021-07-205年5年1個月1個月最新收盤15492.81最新收盤8161.56漲跌幅(%)0.82漲跌幅(%)0.41成交金額(億元)60.03成交金額(億元)609.445年年化收益(%)16.0
16、75年年化收益(%)17.583個月3個月年至今年至今1年1年3年3年6,6003,4002016-07-202016-07-2010,0006,0005,00014,0008,0008,0004,00012,0007,00016,0009,00018,00010,0002017-04-192017-04-192018-01-092018-01-092018-10-102018-10-102019-07-052019-07-052020-04-012020-04-012020-12-252020-12-25零售與快消行業 14資本對消費板塊的關注(2/2)投資趨勢零售與快消行業 15估值水平高
17、:二級市場食品與飲料板估值高啟,推動一級市場估值水平融資體量大:較以前年度相比,明星項目單體融資規模明顯放大疫情“紅利”消失:2020年疫情“紅利”在2021年正逐步消失,大量包裝食品企業增長放緩二級市場價值回歸:上市后估值逐步回歸,盈利性與增長的持續性是重要考量的標準 2021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版權所有?!癎rant Thornton(致同)”是指Grant Thornton 成員所在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服務時所使用的品牌,并按語境的要求可指一家或多家成員所。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是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 Ltd(GTIL,致同國
18、際)的成員所。GTIL(致同國際)與各成員所并非全球合伙關系。GTIL(致同國際)和各成員所是獨立的法律實體。服務由各成員所提供。GTIL(致同國際)不向客戶提供服務。GTIL(致同國際)與各成員所并非彼此的代理,彼此間不存在任何義務,也不為彼此的行為或疏漏承擔任何責任。本出版物所含信息僅作參考之用。致同(Grant Thornton)不對任何依據本出版物內容所采取或不采取行動而導致的直接、間接或意外損失承擔責任。致同咨詢零售與快消行業小組行業領導合伙人武建勇 電話+86 10 8566 5931郵箱 赫榮成 總監電話+86 10 8566 5073郵箱 董慧慧 合伙人電話+8610 8566 5600郵箱 黃美燕 總監電話+852 3987 1261郵箱 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