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業教育系列報告(一):從產業升級角度看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性和路徑 Table_Industry 教育行業 Table_ReportTime2019 年 10 月 31 日 范欣悅 社服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 S1500521080001 15201927096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 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 投資策略報告 行業名稱行業名稱 行業行業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看好看好 上次評級上次評級 看看好好 范欣悅 社服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 執業編號:S1500521080001 聯系電話:15201927096 郵 箱: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
2、URITIES CO.,LTD 北 京 市 西 城 區 鬧 市 口 大 街9號 院1號 樓 郵編:100031 從產業升級角度看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從產業升級角度看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性和路徑必然性和路徑 2023 年 01 月 14 日 本期內容提要本期內容提要:Table_Summary 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第二、三產業對 GDP 增長的貢獻逐步提升,帶來就業人員逐步從第一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這就需要促進居民教育水平和就業技能的提升。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加值保持較高的增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3、新能源等重點領域迅速發展,互聯網對服務業的滲透提速,并逐漸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高技術產業的平均薪酬較其他行業更加豐厚,更容易吸引人才進入,在就業人員轉型的時期需要相應的職業技能相關的培訓,職業教育重要性愈發凸顯。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我們認為,無論是學歷職業教育,還是非學歷職業教育都會越發貼合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提供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的公司有望更加受益。落實在職業教育行業量化層面,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生額的不斷增加(政策不斷支持)、相應專業報到率的提升(需求旺盛);非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報名人數的
4、增加(需求旺盛)、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1)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在學校數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招生數快速增長,體現民辦中職吸引力逐步提升。中職升學路徑拓展,隨著“職業高考”的推行和完善,中職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的機會增加,渠道更加通暢。2)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19 年 6 月教育部批準了首批 15 所民辦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隨后職業本科數量不斷增加,截止 21 年末本科職業大學達到 32 所?!笆奈濉币巹澨岢?,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5、2025 年達到 60%、2035 年達到65%,我們預計生額和招生人數在中長期維度有望穩步提升。3)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益。目前主要涉足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如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聚焦職業技術培訓,粉筆比較側重職業考試培訓,中公教育以招錄類考試為核心,輻射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術培訓。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職業教育行業的投資機會,學歷職業教育聚焦辦學質量高的民辦高教和致力于提升文化+技能的民辦中職,非學歷職業教育短期聚焦業績彈性較大的公司,中長期聚焦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公司。建議重點關注
6、:中教控股、希望教育、科德教育、行動教育、傳智教育、中國東方教育、中公教育。風險因素:風險因素:高技術制造業、新興服務業投入和貢獻提升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下行,就業率低迷的影響。教育政策具有變動的可能性。1UoWbViXfUmNyQoM8OaO7NmOmMsQpMiNqQrQfQqRqO9PmMvMNZqNuMvPpNoM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3 目 錄 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6 第二、三產業貢獻提升,帶來人才的涌入.6 高技術制造業、新興服務業不斷崛起,職業教育凸顯重要性.7 高技術產業有較強的就業吸引力.11 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
7、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13 國家多次發文鼓勵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13 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14 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17 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23 總結和投資建議.25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26 風險提示.26 表 目 錄 表 1:職業教育政策.13 表 2: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26 圖 目 錄 圖 1 GDP 增長貢獻率.6 圖 2 對 GDP 增長的拉動.6 圖 3 就業人員占比.7 圖 4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7 圖 5 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 圖 6 裝備制
8、造業增加值增速.8 圖 7 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9 圖 8 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同比增速.9 圖 9 集成電路產量及同比增速.10 圖 10 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10 圖 11 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11 圖 12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12 圖 13 21 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同比增速.12 圖 14 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14 圖 15 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占比.15 圖 16 中等職業學校數.15 圖 17 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16 圖 18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及同比增速.16 圖 19 民辦中等職
9、業教育招生數及同比增數.17 圖 20 中職升學路徑.17 圖 21 高等學校的分類.18 圖 22 本科職業大學發展歷程.18 圖 23 本科職業大學新增數量.19 圖 24 本科職業大學的來源.19 圖 25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 圖 26 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20 圖 27 2021 全國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1 圖 28 ??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及同比增速.22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4 圖 29 民辦和公辦本科招生數及同比增速.22 圖 30 民辦和公辦??普猩鷶导巴仍鏊?23 圖 31 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23 圖 32
10、中公教育、粉筆、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的主營業務.24 圖 33 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集中度.24 圖 34 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25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5 投資聚焦 報告亮點報告亮點:詳細闡述了我國產業升級現狀,并做出產業升級對職業教育板塊發展趨勢的研判,文中詳細梳理了我國處于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升級的進程中,隨著部分傳統產業的轉移和退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職業教育來滿足新增就業要求;還就職業教育及其細分板塊的未來發展方向做出分析。投資邏輯投資邏輯: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我
11、國不僅處于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升級的進程中,還處于高技術制造業、新興服務業投入和貢獻逐步提升的關鍵時期,更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撐,隨著部分傳統產業的轉移和退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職業教育來滿足新增就業要求。因此,我們認為,無論是學歷職業教育,還是非學歷職業教育都會越發貼合這個方向,提供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的公司有望更加受益。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我們認為,無論是學歷職業教育,還是非學歷職業教育都會越發貼合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提供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的公司有望更加受益。落實在職業教育行
12、業量化層面,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生額的不斷增加(政策不斷支持)、相應專業報到率的提升(需求旺盛);非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報名人數的增加(需求旺盛)、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分細分行業來看:1)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在學校數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招生數快速增長,體現民辦中職吸引力逐步提升。中等職業教育撤并優化,學校數量不斷收縮。中職升學路徑拓展,隨著“職業高考”的推行和完善,中職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的機會增加,渠道更加通暢。2)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
13、毛入學率提升。19 年 6 月教育部批準了首批 15 所民辦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隨后職業本科數量不斷增加,截止 21 年末本科職業大學達到 32 所?!笆奈濉币巹澨岢?,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2025 年達到 60%、2035 年達到 65%,我們預計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將帶動生額及招生數增長。3)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目前主要涉足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如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聚焦職業技術培訓,粉筆比較側重職業考試培訓,中公教育以招錄類考試為核心,輻射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術培訓。我們預計未來職業
14、技術培訓有望更加貼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6 產業結構升級驅動就業結構變遷,職業教育為重要橋梁 第二、三產業貢獻提升,帶來人才的涌入 第二、三產業對 GDP 增長的貢獻逐步提升,拉動也占據主導地位,帶來就業人員逐步從第一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但 21 年第一產業就業人員比重 22.9%較 GDP 增長貢獻比重 6.5%高 16.4pct,意味著第二、三產業將進一步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員,這就需要促進居民教育水平和就業技能的提升。圖圖 1 GDP 增增長貢獻率長貢獻率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 對對 GDP 增長的拉動增長的
15、拉動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7 圖圖 3 就業人員占比就業人員占比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高技術制造業、新興服務業不斷崛起,職業教育凸顯重要性 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加值保持較高的增速,且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逐步提升。21 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8.2%/12.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 15.1%/32.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6、、新能源等重點領域迅速發展,如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產量高速增長,21 年增速達到 152.5%/37.5%。高技術制造業對于制造技術和技能的要求比傳統制造業更高,因此在就業人員轉型的時期需要相應的職業技能相關的培訓。圖圖 4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速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10%20%30%40%50%60%70%80%90%100%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2021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0.05.010.015.020.025.0
17、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111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8 圖圖 5 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6 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246810121416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
18、業增加值比重(%)0246810121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9 圖圖 7 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8 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同比增速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28293031323334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61.2%40.0%51.2%66.2%7.9%17.3%152.5%0%20%40%60%80%10
19、0%120%140%160%18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新能源汽車產量YoY(萬輛)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0 圖圖 9 集成電路產量及同比增速集成電路產量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工業和信息化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新興服務業增長顯著。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快速增長,1621 年的 CAGR 達到 13.7%?;ヂ摼W對服務業的滲透提速,并逐漸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如全年網上零售額 1621 年的 CAGR 達到 20.5%。新興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人才需求的迅速擴大,推動
20、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需求提升。圖圖 10 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54.0%42.6%12.9%24.4%22.6%1.3%-0.7%57.4%10.3%14.4%11.2%12.4%7.1%21.2%18.7%11.2%8.9%29.6%37.5%-10%0%10%20%30%40%50%60%7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集成電路產量YoY(億塊)0246810121416182020172018201920202021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請閱
21、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1 圖圖 11 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高技術產業有較強的就業吸引力 高技術產業的平均薪酬較其他行業更加豐厚,更容易吸引人才進入。從 21 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及金融業位居前三,達到整體平均工資的1.52 倍。這三個行業均屬于高技術產業的范疇,豐厚的薪酬對于就業人員有較強的吸引力,參與相關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的意愿就越強。0%5%10%15%20%25%30%35%0.002.004.006
22、.008.0010.0012.0014.00全年網上零售額可比口徑YoY(萬億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2 圖圖 12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13 21 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同比增速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5.410.89.212.57.611.020.210.85.415.19.110.315.26.66.511.112.711.711.10.05.010.015.020.025.0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
23、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萬元)10.9%12.2%11.7%7.4%8.3%9.2%13.5%11.6%9.8%13.1%8.8%10.3%8.5%3.0%7.4%4.6%9.9%4.7%6.6%0.0%5.0%10.0%15.0%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
24、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1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同比增速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3 我國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于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 國家多次發文鼓勵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 近年來,國家多次發文鼓勵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在 22 年 12 月發布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 中明確提出“優先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高端儀器、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25、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梢姼叨酥圃旌头者@些符合產業升級趨勢的重點領域的職業教育有望充分受益。表表 1:職業教育政策:職業教育政策 時間時間 政策政策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22 年 12 月 21 日 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 完善職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招生計劃由各地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中統籌安排。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
26、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2022 年 12 月 14 日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體系,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2022 年 10 月 7 日 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 鼓勵各類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積極參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推進學歷教育學習成果、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建立國家資歷框架。2021 年 10 月 12 日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到
27、 2025 年,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辦學格局更加優化,辦學條件大幅改善,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 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2020 年 9 月 16 日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強化中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鞏固??聘呗毥逃闹黧w地位,穩步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推動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重。資料來源:國務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學歷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都是現代職業教育非常重要的參與者。針對學歷職業教育,國務院
28、提出“以中等職業學校為基礎、高職??茷橹黧w、職業本科為牽引,建設一批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銜接培養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钡?,有望促進民辦中職、民辦高教的發展。針對職教培訓,提出“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確立了技術技能培訓、職業資格培訓的重要地位。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4 圖圖 14 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 資料來源:粉筆招股書,
29、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優化,升學途徑擴充 我國在義務教育后實行“普職分流”,即部分初中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根據教育部 21 年的數據來看,初中階段畢業生 1587 萬人,其中 57%進入普通高中,41%進入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后的重要升學方向,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入口,國家十分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提出“大力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團辦學等措施,建設一批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和優質專業,注重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合格文化基礎的生源”。中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本科院校高等職
30、業培訓高等職業培訓考研大學英語考試(四六級)職業考試培訓職業考試培訓招錄類考試招錄類考試資格考試資格考試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招錄教師資格證金融及會計資格國家司法醫護資格建筑及工程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術培訓IT烹飪汽修美發1518歲18歲以上學歷職學歷職業教育業教育非學歷職非學歷職業教育業教育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5 圖圖 15 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占比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占比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中等職業教育撤并優化,學校數量不斷收縮。中等職業教育撤并優化,學校數量不斷收縮。北京、河南等多省都曾提出優化中等職業學校,調整
31、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采取撤銷、合并、劃轉等形式,整合一批“弱、小、散”學校,推動教育資源向優質學校集中。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從 08 年呈現減少的趨勢,其中民辦中等職業學校也從 09 年開始逐步縮減,截至 21 年末,全國共有 7294 所中等職業學校,其中民辦 1978 所。圖圖 16 中等職業學校數中等職業學校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教
32、育比例初中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比例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中等職業學校數(所)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6 圖圖 17 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回升,民辦增速更快。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回升,民辦增速更快。隨著中等職業學校的撤并優化,招生數在 0818 年呈下滑趨勢,并從 19 年開始回升,其中民辦招生更早開始回
33、升,且增速更快。近年來,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在學校數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招生數快速增長,體現民辦中職吸引力逐步提升。圖圖 18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及同比增速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民辦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所)-15%-10%-5%0%5%10%15%2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
34、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YoY(萬人)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7 圖圖 19 民辦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及同比增數民辦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及同比增數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中職升學路徑拓展。雖然各省有一些差異,綜合來看,目前中職畢業生主要升學途徑包括參加普通高考、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對口招生考試、中高職銜接五年制貫通培養來進入高等教育階段本科、??茖W校。隨著“職業高考”的推行和完善,以及“到 2025 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 10%”目標的提出,中職
35、畢業生進入本科學習的機會增加,渠道更加通暢,將帶來中職入學吸引力的提升,以及對中職學生文化課程要求的提高。圖圖 20 中職升學路徑中職升學路徑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高等職業教育:拓展本科職業大學,中長期受益于毛入學率提升-20%-10%0%10%20%30%40%50%02040608010012014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民辦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YoY(萬人)參加普通高考參加普通高考 取得高考資格,再參加全國統一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達到志愿學校錄取分數線。高職單招
36、高職單招 參加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升入高職院校就讀,參加單獨招生考試并被正式錄取后不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對口招生考試對口招生考試 滿足報名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均可參加對口招生考試,達到錄取分數線后進入本科或???。中高職銜接五中高職銜接五年貫通培養年貫通培養 又稱五年制高職、“3+2”,由省教育考試院根據考生的中考分數統一錄取,學生完成3年中職學習后,經考核合格轉錄到對應的高職就讀2年。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8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目前主要包括應用型本科學校、本科職業大學及高職???。根據 19 年 2 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中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37、6 月教育部批準了首批 15 所民辦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隨后職業本科數量不斷增加,截止 21 年末本科職業大學達到 32 所,來源包括高職院校升格、獨立學院轉設及高職院校與獨立學院合并轉設。應用型本科學校數量比較多,民辦本科學校大部分為應用型。圖圖 21 高等學校的分類高等學校的分類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國高職發展智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2 本科職業大學發展歷程本科職業大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中國高職發展智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9 圖圖 23 本科職業大學新增數量本科職業大學新增數量 資料來源:中國高職發展智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
38、圖 24 本科職業大學的來源本科職業大學的來源 資料來源:中國高職發展智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升帶動生額及招生數增長?!笆濉逼陂g,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 15 年的 40%提升至20 年的 54.4%,實現了從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的跨越?!笆奈濉币巹澓椭袊逃F代化 2035提出,202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60%,203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 65%。平均 18 歲開始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即 2335年高等教育的入學基數對應 0517 年出生,這期間出生人數每年均在 1500 萬以上,且穩中有增。因此,我們認為,生額和招生人數在中長期維度有望穩步提升。15710
39、0246810121416201920202021本科職業大學新增數量(所)22190510152025高職院校升格獨立學院轉設高職院校與獨立學院合并轉設本科職業大學數量(所)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0 圖圖 25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資料來源:Wind,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26 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我們對于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劃分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差異較大。各省由于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差異較大,如湖北、黑龍江21 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 7
40、0%,而貴州、青海、安徽、云南等省份在 50%左右,較全國平均 57.8%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認為毛入學率相對較低省份的高等學校有望獲取更多的生額傾斜和支持。21.0%22.0%23.0%23.3%24.2%26.5%26.9%30.0%34.5%37.5%40.0%42.7%45.7%48.1%51.6%54.4%57.8%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617 1584 1594 1608
41、 1615 1588 1604 1635 1640 1687 1655 1883 1765 1523 1465 1200 1062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出生人數(萬人)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1 圖圖 27 2021 全國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全國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資料來源:各省市教育廳、市教委等,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 專升本擴招效果顯著。20 年,教育部擴大普通學校專升本招生規
42、模,效果顯著,20/21 年??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同增 95%/19%,22 年全國專升本比例達到 20%,下一步將力爭讓更多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我們認為,高職(??疲┯型芤嬗谏龑W通道的暢通,職業本科有望受益于生額的增加。65.0%58.4%58.4%78.4%65.0%64.8%50.0%59.2%52.0%64.2%53.1%71.9%57.7%52.4%58.0%51.9%45.7%50.1%56.3%58.4%48.8%58.6%56.4%0.0%20.0%40.0%60.0%80.0%100.0%天津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
43、貴州云南西藏陜西青海寧夏新疆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全國57.8%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2 圖圖 28 ??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及同比增速??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民辦比公辦招生彈性更強。從招生情況來看,民辦本科/???1520 年招生數的 CAGR 為 3.0%/8.8%,高于公辦本科/??疲–AGR 為 2.5%/8.4%)。同時,考慮到民辦本科學校大多為應用型本科學校,本科職業大學以民辦居多,更加符合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導向,因此,我們認為,民辦的生額和招生的彈性會更大。圖圖 29 民辦和公辦本科招生數及同比增速民辦和公辦本科招
44、生數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94.61%18.60%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201920202021??破瘘c本科招生人數YoY(萬人)-4%-2%0%2%4%6%8%10%12%14%16%050100150200250300350民辦本科招生數公辦本科招生數民辦YoY公辦YoY(萬人)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3 圖圖 30 民辦和公辦??普猩鷶导巴仍鏊倜褶k和公辦??普猩鷶导巴仍鏊?資料來源:Wind,教育部,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非學歷職業教育:預計符合產業
45、升級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訓將更加受益 非學歷職業教育可以分為職業技術培訓、招錄類考試培訓和資格考試類培訓。其中職業技術培訓的市場規模最高,21 年超過 1500 億元,資格考試培訓市場規模近 400 億元,招錄類考試培訓規模超過 300 億元。目前主要涉足非學歷職業教育的公司,如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聚焦職業技術培訓,粉筆比較側重職業考試培訓,中公教育以招錄類考試為核心,輻射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術培訓。由于各公司在非學歷職業教育中側重的版塊和賽道不同,市場集中度較低,CR3 小于 10%。圖圖 31 21 年年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粉筆招股說明書,信達證券研發
46、中心 -20%-10%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民辦??普猩鷶倒k??普猩鷶得褶kYoY公辦YoY(萬人)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2215億元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術培訓1524億元職業考試培訓職業考試培訓691億元資格考試培訓資格考試培訓386億元招錄類考試培訓招錄類考試培訓305億元公務員考試培訓公務員考試培訓121億元事業單位考試培訓事業單位考試培訓116億元教師招錄考試培訓教師招錄考試培訓68億元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4 圖圖 32 中公教育、粉筆、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的主營業務中公教育
47、、粉筆、中國東方教育、傳智教育的主營業務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圖圖 33 21 年年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集中度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集中度 資料來源:粉筆招股書,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從國家政策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劃來看,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更符合導向。從國家政策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劃來看,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更符合導向。職業技術培訓和資格考試培訓在各個鼓勵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中有諸多提及,對于職業技術培訓,“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支持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在崗繼續教育制度
48、”;針對資格考試培訓,“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預計未來職業技術培訓有望更加貼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預計未來職業技術培訓有望更加貼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隨著高技術產業投資力度的加大和增加值貢獻的提升,這些產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增強,同時部分傳統產業會轉移或退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和技能培訓進入到高技術產業。因此,我們認為,高技術產業相關的技術和技能培訓有望在中長期體現出旺盛的需求,而布局這些賽道的職業技術培訓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術培訓招錄類考試培訓招錄類考試培訓資格考試培訓資格考試培訓中公教育中國東方教育
49、傳智教育粉筆3.1%1.8%1.4%93.7%中公教育中國東方教育粉筆其他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5 圖圖 34 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總結和投資建議 總結:總結:我國不僅處于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升級的進程中,還處于高技術制造業、新興服務業投入和貢獻逐步提升的關鍵時期,更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撐,隨著部分傳統產業的轉移和退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職業教育來滿足新增就業要求。因此,我們認為,無論是學歷職業教育,還是非學歷職業教育都會越發貼合這個方向,提供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專業和課程的公司有望更
50、加受益。落實在職業教育行業量化層面,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生額的不斷增加(政策不斷支持)、相應專業報到率的提升(需求旺盛);非學歷職業教育或將體現為報名人數的增加(需求旺盛)、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職業教育行業的投資機會,學歷職業教育聚焦辦學質量高的民辦高教和致力于提升文化+技能的民辦中職,非學歷職業教育短期聚焦業績彈性較大的公司,中長期聚焦符合產業升級人才需求的公司。建議重點關注:中教控股、希望教育、科德教育、行動教育、傳智教育、中國東方教育、中公教育。024681012141618202017201820192020202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請閱讀最后一
51、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6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 表表 2: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估值 所屬板塊所屬板塊 代碼代碼 公司公司 股價股價 EPS(元元)PE 市值市值 21A 22E 23E 21A 22E 23E 民辦高教 0839.HK 中教控股 11.15 0.54 0.62 0.87 20.64 18.05 12.85 267.96 1525.HK 建橋教育 3.69 0.43 0.53 0.63 8.57 6.90 5.84 15.30 1569.HK 民生教育 0.47 0.14 0.18 0.20 3.42 2.67 2.35 19.71 1969
52、.HK 中國春來 3.16 0.50 0.45 0.63 6.31 7.02 5.00 37.89 2001.HK 新高教集團 3.39 0.34 0.39 0.46 9.96 8.68 7.30 52.91 1981.HK 華夏視聽教育 1.20 0.04 0.19 0.19 29.98 6.23 6.36 19.85 1765.HK 希望教育 0.73 0.03 0.06 0.09 25.24 13.24 8.08 58.76 職業培訓/企業管理培訓 0667.HK 中國東方教育 5.45 0.13 0.19 0.27 41.04 28.34 19.96 118.74 605098.SH
53、行動教育 30.49 2.21 1.45 1.90 13.80 21.03 16.05 36.00 002607.SZ 中公教育 4.84-0.38-0.10 0.07-73.22 298.50 9616.HK 東軟教育 3.17 0.41 0.58 0.74 7.74 5.46 4.31 20.52 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股價為1月13日收盤價;股價、市值均采用人民幣計價;1HKD=0.88RMB;除行動教育、科銳國際外其余均為Wind一致預期 風險提示 長期出生率下滑的風險:長期出生率下滑的風險:長期來看,出生率的下滑帶來教育基數的減少。招生增長、學費提價不及預期的風險
54、招生增長、學費提價不及預期的風險:招生增長以及學費提價具有一定不確定性。教育行業的政策風險:教育行業的政策風險:教育政策具有變動的可能性。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7 Table_Introduction 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 范欣悅,CFA,曾任職于中泰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所在團隊 2015 年獲得新財富第三名、2016 年獲得新財富第四名。碩士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金融工程專業,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金融專業。機構銷售聯系人機構銷售聯系人 區域區域 姓名姓名 手機手機 郵箱郵箱 全國銷售總監 韓秋月 13911026534 華北區銷售總監 陳明真 15601
55、850398 華北區銷售副總監 闕嘉程 18506960410 華北區銷售 祁麗媛 13051504933 華北區銷售 陸禹舟 17687659919 華北區銷售 魏沖 18340820155 華北區銷售 樊榮 15501091225 華北區銷售 秘僑 18513322185 華北區銷售 李佳 13552992413 華東區銷售總監 楊興 13718803208 華東區銷售副總監 吳國 15800476582 華東區銷售 國鵬程 15618358383 華東區銷售 李若琳 13122616887 華東區銷售 朱堯 18702173656 華東區銷售 戴劍簫 13524484975 華東區銷售
56、方威 18721118359 華東區銷售 俞曉 18717938223 華東區銷售 李賢哲 15026867872 華東區銷售 孫僮 18610826885 華東區銷售 賈力 15957705777 華東區銷售 石明杰 15261855608 華東區銷售 曹亦興 13337798928 華南區銷售總監 王留陽 13530830620 華南區銷售副總監 陳晨 15986679987 華南區銷售副總監 王雨霏 17727821880 華南區銷售 劉韻 13620005606 華南區銷售 胡潔穎 13794480158 華南區銷售 鄭慶慶 13570594204 華南區銷售 劉瑩 151522832
57、56 華南區銷售 蔡靜 18300030194 華南區銷售 聶振坤 15521067883 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8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制作并發
58、布。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蛻魬斦J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是基于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
59、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
60、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戶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
61、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的各項風險并謹慎行事。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 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 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 300指數(以下簡稱基準);時間段:報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內。買入:買入: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20以上;看好:看好:行業指數超越基準;增持:增持: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520;中性: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5%之間;看淡:看淡:行業指數弱于基準。賣出:賣出:股價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