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數據:2025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43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績數據:2025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43頁).pdf(43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內容摘要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明確提出,要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本報告立足于權威統計數據,通過政策演進、合作主體解析、典型案例實證三維度,系統解構中外合作辦學的內在邏輯與時代價值,為研判全球教育治理體系變革提供參考。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前言當長江遇見密西西比河,當未名湖對話牛津塔,教育文明的碰撞正激蕩出前所未有的創新能量。中外合作辦學作為教育開放的“活體實驗室”,幾十載耕耘已從政策試驗田成長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戰略支點。從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的破冰之舉,到教育強
2、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的頂層設計,政策迭代如同精密齒輪,驅動著合作辦學從“規模增長”向“價值創造”轉型。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明確提出,要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要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與此同時,世界局勢風云變幻,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當前,中外合作辦學正經歷從規模驅動向質量賦能、從要素整合向規則制定的歷史性跨越。站在 2025 年的時空坐標回望,中外合作辦學已超越單純的教育供給。在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與教育對外開放戰略持續深化的雙重驅動下,中外合作辦學已逐步演變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創新升級的重要引擎。本報告立足于權威統計數據,通過
3、政策演進、合作主體解析、典型案例實證三維度,系統解構中外合作辦學的內在邏輯與時代價值,為研判全球教育治理體系變革提供參考。目錄第一章 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脈絡.1第一節 探索期(1978-1994 年).1第二節 建設期(1995-2002 年).2第三節 完善期(2003-2015 年).2第四節 深化期(2016 年至今).3第二章 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分析.5第一節 本科層次合作辦學概覽.5第二節 內地高校情況分析.7第三節 境外高校情況分析.13第三章 研究生層次中外合作辦學分析.17第一節 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概覽.17第二節 內地高校情況分析.20第三節 境外高校情況分析.26第四章 中
4、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典型案例.29第一節 長三角地區:高水平辦學先行先試.29第二節 大灣區:粵港澳深化合作.33第三節 海南?。壕惩廪k學開放先鋒.371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一章 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脈絡中外合作辦學,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境外教育機構依法于中國境內開展,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在經濟全球化與教育國際化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已成為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戰略支點與創新實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經歷了探索期、建設期、完善期和深化期四個發展階段,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合作辦學道路。自 200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頒布以來,中外合作
5、辦學政策體系歷經二十余年演進,逐步形成涵蓋審批備案、質量評估和風險防控的多維度監管框架。第第一一節節 探探索索期期(1 19 97 78 81 19 99 94 4 年年)19781994 年,以服務國家需求為核心在改革開放實用主義影響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復歸常態并致力于培養對外開放初期急需的國際化人才。政府對高校自發探索中外合作辦學基本上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中立態度。1985 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強調推進辦學體制由單一國有向一主多元轉型、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因此高校在聘請外籍教師講學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的自主權。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在中美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下,南京大學與約翰
6、斯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創辦文化研究中心便是一項杰出的國際交流成果。為落實 1992 年十四大提出的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國務院在 1993 年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對 20 世紀 90 年代至 21 世紀初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其中第一款第九條指出“加強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支持高校開拓對外交流渠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原國家教委”)跟進發布了關于境外高校赴華辦學問題相關通知??偟膩砜?,這一時期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目標以服務國家需求為核心,政策供給比較有限且零散,高校僅能從一些全局性政策中尋求參考依據,因此政策具有探索性特征。鄒伯駿.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變遷的歷史制度主義分析
7、J.高等理科教育,2024,(06):20-29.2第第二二節節 建建設設期期(1 19 99 95 52 20 00 02 2 年年)以規范辦學秩序為重心世紀之交,中外合作辦學數量從 1995 年 70 余個增至 2002年末的 700 余個,但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須國家出臺政策法規予以引導和糾偏。原國家教委在 1995 年出臺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全文共五章、四十三條,對中外合作辦學設置、審批、監管等操作層面事項提出了規范要求。2001 年 12 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啟了經濟發展深度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在服務貿易總協定等國際軟法的框架下,英美
8、等發達國家將中外合作辦學界定為可營利的教育服務貿易且外方高??梢蕴岢鲎罨輫龅葪l件,這一法條釋義給我國維護教育主權帶來了風險,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未將國際條約納入我國法律淵源,這就意味著此項國際軟法不適用于我國,因此中、外法條在跨境教育界定上存在模糊空間,亟須出臺法規予以填補。為及時化解涉外辦學風險,教育部下發緊急通知,責令中外合作辦學相關活動仍需遵守暫行規定??偟膩砜?,這一時期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目標以規范辦學秩序為重心,政策內容關照操作層面辦學審批等工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體系,因此政策變遷具有建設性特征。第第三三節節 完完善善期期(2 20 00 03 32 20 01 15 5 年年
9、)2003 年2015 年,我國中外合作辦學以保障辦學質量為主線。21 世紀以來,國際貿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中外合作辦學作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主力軍備受關注并獲得快速發展,其總量十余年間從 2002 年的 700 余個增至 2014 年的2200 余個。為紓解中、外法條關于跨境教育界定銜接不暢的難題,2003 年醞釀已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以下簡稱辦學條例)問世,自 2003 年 9月起施行并沿用至今。辦學條例由八章、六十四條組成,內容涵蓋了中外合作辦學申請、設立至變更、終止的生命全周期,因而被稱為中外合作辦學“基本法”。2004 年,教育部出臺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
10、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由六章、六十三條組成,在操作層面對 辦學條例 重要條目作出法理闡釋。此后教育部接連出臺 教育部關于做好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復核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對中外合作辦學3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工作實施監管并給予指導。如 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強調辦學者對招生錄取、培養過程、資源引進等工作加強管理,并對課程建設提出“四個三分之一”底線要求。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對中方高校低水平重復辦學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計劃推進“兩個平臺”和“兩個機制”建設。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方案構建了本科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評估指標,提出在試點
11、實施、逐步推進的基礎上實現評估常態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是邁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第一份綱領性教育規劃,其中第三部分“體制改革”強調要擴大教育開放、鼓勵高校探索多種方式引進和利用優質教育資源,為后續深化中外合作辦學政策體系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偟膩砜?,這一時期中外合作辦學政策供給及時且充足,政策目標以保障辦學質量為主線、兼顧持續規范辦學秩序,政策內容具有理論的廣度又能夠關照辦學實踐的全生命周期。日趨成熟的中外合作辦學政策體系的主體框架為推進其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供了法治保障,因此政策變遷凸顯完善性的特征。第第四四節節 深深化化期期(2 20 01 16 6 年年
12、至至今今)2016 年以來,中外合作辦學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軸。在新時期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更加注重提質增效,肩負深化落實“走出去”辦學、推動國際教育完善人文交流機制等重要使命。2016 年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 為開創更有質量、更高水平、更具活力的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謀劃了前進方向,要求將完善制度改革、推進評估認證、強化退出機制作為中外合作辦學“提質增效、服務大局、增強能力”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牽引下,“魯班工坊”“雙一流”大學海外校區等中外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成果相繼落地。2020 年公共衛生危機阻滯了跨境教育資源流動,在地國際化
13、成為創新教育國際化模式的有效抓手,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提出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項任務,即:完善法律制度,推進修訂辦學條例;創新工作機制,改進審批方式;鼓勵試點先行,適當放寬辦學主體限制。在新發展格局下,2023 年教育部、海南省政府印發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南自4由貿易港辦學暫行規定 為境外高校在指定區域設立新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提出了指導意見,助力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輻射效應。2023 年適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 10 周年,通過“魯班工坊”推進中外高等職業教育合作辦學被確定為新時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重點工程。近些年,中外合作辦學
14、政策目標始終以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軸,政策體系和框架在漸進調適中不斷深化完善。5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二章 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情況第第一一節節 本本科科層層次次合合作作辦辦學學概概覽覽當前,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包含“合作設立機構”與“合作舉辦項目”兩種形式?!昂献髟O立機構”又分為“具有法人資格(獨立法人)”與“不具有法人資格(非獨立法人)”兩類。非獨立法人機構屬于國內大學的二級學院,無獨立高考招生資格,學院內專業均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若參與計劃內高考招生,需納入所在院??傮w招生計劃。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下同)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公布了本科層次中
15、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 1280 余個。目前中國內地有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 185 個,合作辦學項目 1008 個(已停止招生、退出辦學、合并等情況不納入統計)。這些機構中,當前有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 11 家機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也就是說這 11 家機構是獨立的普通高等學校,可以單獨發放學歷學位證書。其中,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是教育部 2024 年 4 月新批準設立的內地與中國香港合作辦學的學校。表 2-1本科層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辦學機構內地高校境外高校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利物浦大學昆山杜克大學武漢大學杜
16、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萬里學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汕頭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溫州肯恩大學溫州大學肯恩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6項目方面,與普通本科教育類似,合作辦學中工科專業規模持續領跑。開設最多合作辦學項目的專業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51 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9 個)、土木工程(44 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電
17、子信息工程也是合作辦學項目中的熱門專業。表 2-2本科層次合作辦學項目專業數量 Top10序號專業總計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51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93土木工程44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55會計學326電子信息工程307金融學278視覺傳達設計258學前教育2510軟件工程22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7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第二二節節 內內地地高高校校情情況況分分析析據統計,當前共有 546 所內地高校參與舉辦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占本科及以上層次普通高等學校的 40.9%。其中 166 所高校有合作辦學機構,497 所高校參與了合作辦學項目。圖 2-1內
18、地高校參與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情況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從內地高校的所在省市看,河南高校在參與合作辦學數量上領先全國,共參與設立了 14 個合作辦學機構和 117 個合作辦學項目。江蘇和山東高校位列第 2 和第 3 位。分別有 18 和 16 個機構,91 和 85 個合作辦學項目。除西藏自治區外,各省市均有高校參與合作辦學。普通高等學校數量來自于數據教育部 2024 年 6 月公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8圖 2-2各省市高校參與合作辦學情況統計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雙一流”高校中,109 所高校參與了本科層次合作辦學。其中,68 所學校參與設立了
19、合作辦學機構,88 所學校參與了合作辦學項目。機構方面,大連理工大學和上海大學分別有 3 個合作辦學機構,是設立合作辦學機構最多的內地高校。項目方面,河南大學設立了 10 個合作辦學項目,是參與合作辦學項目最多的高校。其次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鄭州大學,兩所學校分別有 1 個機構和 8 個項目。西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數量超過 5 個。表 2-3“雙一流”高校參與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 Top50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河南大學11011哈爾濱工業大學189鄭州大學189西南大學167華東理工大學156北京理工大學235北京郵電大學235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359 中外合作辦學
20、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2-3“雙一流”高校參與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 Top50(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北京交通大學145河北工業大學145南京郵電大學145蘇州大學145中國農業大學55大連理工大學314中國傳媒大學224北京化工大學134東北大學134東北師范大學134哈爾濱工程大學134海南大學134山東大學134同濟大學134武漢理工大學134西南財經大學134西南交通大學134中國海洋大學134南京中醫藥大學44云南大學44上海大學33電子科技大學213上海交通大學213西安交通大學213成都理工大學123東華大學123貴州大學123江南大學12310表 2-3
21、“雙一流”高校參與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 Top50(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廈門大學123中南大學123中央民族大學123北京林業大學33東北農業大學33湖南師范大學33上海財經大學33天津工業大學3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3延邊大學33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非“雙一流”高校中,98 所高校參與設立了合作辦學機構。其中,上海理工大學、浙江萬里學院、深圳大學、東莞理工學院、重慶工商大學各有 2 家合作辦學機構。浙江萬里學院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合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深圳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及東莞理工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合辦的
22、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為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表 2-4部分非“雙一流”高校設立合作辦學機構情況機構名稱學校名稱合作學校上海理工大學中德國際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德國科堡應用技術與藝術大學、德國富特旺根應用技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上海理工大學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英國利茲大學、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英國索爾福德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萬里學院英國諾丁漢大學11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2-4部分非“雙一流”高校設立合作辦學機構情況(續表)機構名稱學校名稱合作學校浙江萬里
23、學院德國品牌應用科學大學聯合學院浙江萬里學院德國品牌應用科學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大學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學院深圳大學法國南特高等商學院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聯合學院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現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波蘭華沙人文社科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重慶工商大學美國韋德恩大學數據說明:*為獨立法人機構。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項目上,上海師范大學是參與合作辦學項目數量最多的非“雙一流”高校,河南科技大學、青島大學數量緊隨其后。東北財經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原工學院等高校參與
24、合作辦學項目數量在 5 個以上,在非“雙一流”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表 2-5參與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5 的非“雙一流”高校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上海師范大學1010河南科技大學189青島大學178東北財經大學167青島科技大學167中原工學院167長春大學156南京工業大學156福建師范大學15612表 2-5參與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5 的非“雙一流”高校(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156黑河學院66上海對外經貿大學66河南工業大學66上海理工大學235河北科技大學145常州工學院145福建農林大學145魯東大學145河南理工大學145湖北工業
25、大學145湖北大學145長春師范大學55吉林外國語大學55常州大學55江蘇理工學院55河南師范大學55商丘師范學院55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13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第三三節節 境境外外高高校校情情況況分分析析中外合作辦學的境外合作伙伴選擇是影響辦學質量的重要維度。從合作高校的國家和地區分布來看,總數上,美國高校是當前合作辦學的主要合作對象。其次是英國高校和俄羅斯高校。值得注意的是,在設立合作機構方面,英國高校超越美國,成為內地高校的主要合作伙伴。圖 2-3本科層次合作辦學境外高校國家和地區分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14與此同時,法國、德國的歐
26、洲傳統科教強國高校也是重要的合作方。尤其是在科技應用領域,德國高校是內地高校的重要合作伙伴,與德國高校的 58 個合作中,48 個是與各類應用技術大學的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此外,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的一批高校與內地高校合作辦學數量較多?;始夷珷柋纠砉ご髮W、格里菲思大學、臥龍岡大學等與內地大學的合作數量均在 5 個以上。表 2-6參與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5 的境外高校學校名稱2024 ARWU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301-40088格里菲思大學201-30077臥龍岡大學301-40077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77赫特福德大學901-1000167考文垂大學1
27、67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201-300347曼徹斯特大學5277香農理工大學-中部中西部66查爾斯特大學901-100066塔斯馬尼亞大學301-40066英屬哥倫比亞大學4766紐約理工學院66都柏林理工大學55利莫瑞克大學145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55迪肯大學201-30055維多利亞大學(澳大利亞)145詹姆斯庫克大學301-400145梅澤堡應用技術大學55布拉戈維申斯克國立師范大學55庫克學院5515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2-6參與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5 的境外高校(續表)學校名稱2024 ARWU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西俄勒岡大學55亞利桑那大學
28、151-200145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145南安普敦大學151-200145南威爾士大學55斯旺西大學501-60055提賽德大學55威爾士班戈大學601-700145數據說明:2024ARWU 為 2024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縮寫;“”表示未上榜,暫無排名參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軟科?!半p一流”建設高校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也更青睞于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據統計,由“雙一流”高校開展的合作辦學中,超 100 個合作機構和項目的合作對象在 2024軟
29、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24ARWU)中排名前 500。140 余個項目的合作對象在2024ARWU 中排名前 1000 名,占全部合作近五成。五成合作伙伴未上榜,暫無排名參考。圖 2-4本科層次合作辦學境外高校 2024ARWU 排名分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軟科。16其中,上海紐約大學是外方學校排名最高的獨立法人機構,合作方紐約大學在2024ARWU 中位列全球第 31 位。中國農業大學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舉辦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中國農業大學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舉辦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和華中科技大學與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合作舉辦生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項
30、目是外方學校排名最高的合作辦學項目,康奈爾大學和巴黎薩克雷大學在2024ARWU 中并列全球 12 位。17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三章 研究生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情況第第一一節節 研研究究生生層層次次合合作作辦辦學學概概覽覽截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下同)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公布了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 290 余個。目前中國內地有中外(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 96 個,合作辦學項目 192 個(已停止招生、退出辦學、合并等情況不納入統計)。機構中,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 12 家機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中,長江商學院的境外合作對
31、象并非高校,而是李嘉誠(環球)基金會。長江商學院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成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表 3-1碩士及以上層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辦學機構內地高校境外高校上海紐約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利物浦大學昆山杜克大學武漢大學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萬里學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汕頭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東莞理工學院香港城
32、市大學溫州肯恩大學溫州大學肯恩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長江商學院汕頭大學李嘉誠(環球)基金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項目方面,20 個項目為博士研究生培養項目。由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雙18一流”高校,福建農林大學等非“雙一流”高校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與境外高校合作舉辦。表 3-2博士層次合作辦學項目項目名稱內地學校/單位境外學校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管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中國人民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與比利時列日大學合作舉辦農學和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比利時列日大學福建農
33、林大學與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合作舉辦植物保護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福建農林大學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與荷蘭蒂爾堡大學合作舉辦金融學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中央財經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舉辦農業與生命科學博士教育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與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舉辦創新與領導力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英國斯特靈大學寧波大學與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合作舉辦臨床醫學與生命科學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寧波大學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舉辦管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上海交通大學
34、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沈陽大學與英國皇家農業大學合作舉辦環境風險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專業博士學位教育項目沈陽大學英國皇家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合作舉辦醫學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上海交通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浙江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舉辦酒店及旅游管理博士學位教育項目浙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19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3-2博士層次合作辦學項目(續表)項目名稱內地學校/單位境外學校溫州醫科大學與瑞典隆德大學合作舉辦臨床醫學專業(轉化醫學)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溫州醫科大學瑞典隆德大學溫州醫科大學與韓國全南國立大學合作舉辦藥學專業博士學位教育項目溫州醫科大學韓國全南國立大學南方醫
35、科大學與葡萄牙里斯本大學學院合作舉辦公共衛生政策與管理博士學位教育項目南方醫科大學里斯本大學學院福州大學與臺灣元智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福州大學臺灣元智大學福州大學與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福州大學意大利羅馬第三大學、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與葡萄牙ISCTE里斯本大學學院合作舉辦管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項目電子科技大學葡萄牙 ISCTE 里斯本大學學院西南財經大學與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合作舉辦金融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西南財經大學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與烏克蘭基輔國立工藝設計大學合作舉辦設計學專業博士學位教育項目陜西
36、科技大學烏克蘭基輔國立工藝設計大學清華大學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舉辦公共衛生博士學位教育項目清華大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20第第二二節節 內內地地高高校校情情況況分分析析據統計,當前共有 155 所內地高校參與舉辦中外及內地與港澳臺合作辦學。其中82 所高校有合作辦學機構,113 所高校參與了合作辦學項目。圖 3-1內地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情況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從內地高校的所在省市看,北京高校在參與合作辦學數量上領先全國,共參與設立了 14 個合作辦學機構和 44 個合作辦學項目。浙江和上海高校位列第 2 和第 3 位。
37、分別有 12 個機構,27 和 21 個合作辦學項目。而在合作辦學機構數量上,江蘇高校以 15家機構的數量領跑全國。21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圖 3-2各省市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情況統計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雙一流”高校中,72 所高校參與了研究生層次的合作辦學。其中,44 所學校參與設立了合作辦學機構,55 所學校參與了合作辦學項目。機構方面,上海交通大學有 4個合作辦學機構,是設立合作辦學機構最多的內地高校。項目方面,清華大學設立了12 個合作辦學項目,是參與合作辦學項目最多的高校。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兩所學校分別有 8 個和 6 個項目
38、。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數量超過 5 個。表 3-3“雙一流”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統計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上海交通大學4812清華大學1212浙江大學257西安交通大學167電子科技大學156北京理工大學235中國傳媒大學235天津大學14522表 3-3“雙一流”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統計(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上海大學314南開大學134中國美術學院13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4同濟大學213寧波大學123華中師范大學123貴州大學123北京大學33復旦大學33湖南師范大學3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2東南大學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2北京交通
39、大學112北京化工大學112北京師范大學112中國政法大學112哈爾濱工業大學112華東理工大學112華東師范大學112南京大學112南京理工大學112武漢大學11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2中山大學112西北工業大學112中國人民大學2223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3-3“雙一流”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統計(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中央財經大學22南京師范大學22福州大學22中國農業大學11北京體育大學11中央民族大學11中國科學院大學11大連理工大學11東北林業大學11蘇州大學11南京郵電大學11河海大學11南京農業大學11華中科技大學11武漢理工大學11華
40、中農業大學11海南大學11北京科技大學11北京郵電大學11首都師范大學11北京外國語大學11太原理工大學11東北大學11大連海事大學11東華大學11上海外國語大學11上海財經大學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124表 3-3“雙一流”高校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統計(續表)學校名稱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中國礦業大學11南昌大學11中南大學11華南理工大學11重慶大學11四川大學11西南交通大學11西南財經大學11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非“雙一流”高校中,83 所高校參與設立了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機構。其中,汕頭大學有 2 家合作辦學機構,分別是長江商學院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項目上
4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溫州醫科大學是參與合作辦學項目數量最多的非“雙一流”高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緊隨其后。在非“雙一流”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表 3-4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2 的非“雙一流”高校中方高校機構項目總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45溫州醫科大學145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33汕頭大學22中國民航大學112河北大學112燕山大學112長春理工大學112南京工業大學112江蘇師范大學112浙江師范大學11225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表 3-4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2 的非“雙一流”高校(續表)中方高校機構項目總計杭州師范大學112浙江工商大學112山東師范大
42、學112深圳大學112北京語言大學22天津理工大學22天津師范大學22華東政法大學2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2云南財經大學22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26第第三三節節 境境外外高高校校情情況況分分析析從合作高校的國家和地區分布來看,總數上,美國高校是當前合作辦學的主要合作對象,其次是法國和英國高校。在設立合作機構方面,英國和法國高校超越美國,成為內地高校的主要合作伙伴。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的高校也是重要的合作方。圖 3-3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境外高校國家和地區分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27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中國香港、新加坡的一批高校與內地高校合
43、作辦學數量較多。香港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研究生層次與內地大學的合作數量均在 7 個以上,在全球高校中與內地高校聯系較為緊密。表 3-5參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3 的境外高校學校名稱2024ARWU合作辦學機構合作辦學項目總計香港理工大學151-20099新加坡國立大學6877香港中文大學101-150134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701-80044弗林德斯大學401-50044阿爾伯塔大學101-150213法國國立民航大學213圣光機大學213雷丁大學401-500123羅馬第一大學101-150123紐約理工學院123亞利桑那州立大學151-200123班尼迪克大學33堪培拉
44、大學801-90033魁北克大學-席庫提米33馬里蘭大學-大學城5833數據說明:2024ARWU 為 2024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縮寫;“”表示未上榜,暫無排名參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軟科。研究生層次的合作辦學既是高校拓展國際資源的重要手段,也對合作雙方的辦學能力、學術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統計,由“雙一流”高校開展的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中,99 個機構和項目的境外合作伙伴在 2024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24ARWU)中排名前 500。120
45、 個項目的合作對象在 2024ARWU 中排名前 1000 名,占全部合作近六成。四成合作伙伴由于非高?;蛭瓷习?,暫無排名參考。28圖 3-4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境外高校 2024ARWU 排名分布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軟科。圖 3-5本科層次與研究生層次合作辦學境外高校 2024ARWU 排名分布對比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信息平臺、軟科。29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四章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典型案例第第一一節節 長長三三角角地地區區:高高水水平平辦辦學學先先行行先先試試長三角地區歷來是我國經濟、科技、教育重鎮。這里誕生了一批赫赫有名的中外合辦大學。一
46、、上海紐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成立于 2012 年,是經教育部批準,在上海市及浦東新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由華東師范大學和紐約大學合作創辦的中國第一所中美合辦研究型大學,也是紐約大學全球體系中具有學位授予資格的三大校園之一。圖 4-1上海紐約大學前灘校園30上海紐約大學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依托紐約大學的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致力于奉獻卓越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當中具有變革意義的“試驗田”,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世界公民。上海紐約大學的本科教育突破傳統意義的專業邊界,運用國際高等教育界最前沿的跨學科創新培養理念,精心設計了一套適合上海紐約大學學生
47、發展的課程體系。據介紹,上海紐約大學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本科四年的前兩年主要對學生進行通識核心課程的培養,通過社會文化、自然科學、數學、算法思維、語言及寫作等六大課程板塊,著力打造堅實完整的知識基礎、訓練嚴謹活躍的思維能力,以及培養全面開闊的學術視野,讓學生接受完整的人類文明核心知識學習,接觸各個學科領域的內容及發展趨勢,從而可以充分認識自身學業興趣和特長,更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專業或方向。在完成前兩年的學業之后,上海紐約大學的學生可以到紐約大學全球體系當中的其他校園和學習中心進行為期一至兩個學期的海外學習。作為國際上最早開展大規模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紐約大學在全球六大洲的 16 個主要城市
48、建立了三個有學位授予資格的校園和 13 個海外學習中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需要和學業興趣選擇海外學習的城市與教學點,無縫接入紐約大學質量統一的全球課程、師資和教育資源,以及更多全球輔修專業,進一步充實頭腦,開闊眼界,實現既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研究生培養上,學校將在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學科和專業領域開展碩士、博士以及非學歷教育。所有研究生專業與項目均與紐約大學相關院系合作,充分利用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內豐富、優質的學術資源,培養地點上包括上海、紐約和全球其他地區。31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二、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于 2004 年成立,是中國第一所經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法人
49、資格和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提供本科與碩、博研究生教育。注冊學生人數近 1 萬名,師生來自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是第一批擁有國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中外合作大學。7 門學科上榜 2024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5 門學科進入 ESI 全球前 1%學科榜單,超 40 位學者入選“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圖 4-2寧波諾丁漢大學校園學校擁有諾丁漢大學商學院(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理工學院三大學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中國)擁有歐洲質量改進體系(EQUIS)最高標準的五年期認證和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理工學院有 12 個本科專業獲得國際權威專業認證。人文社科學院始終走在教學與
50、研究領域的前沿,致力于培養國際性專業人才和領導者。據介紹,學校已與遍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160 所海外一流院校建立密切交流合作關系。寧波諾丁漢大學長期致力于為在校生創造豐富的海內外學習機會。32三、昆山杜克大學昆山杜克大學由美國杜克大學與中國武漢大學聯合創辦,于 2013 年 9 月獲得中國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昆山杜克大學于 2014 年 8 月迎來了首批學生。圖 4-3昆山杜克大學校園美國杜克大學是私立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838 年,于 1924年正式命名為杜克大學。除了本科階段的通識博雅和工程學教育之外,杜克大學還開設了文科、理科、商科、神學、工程、環境、法律、
51、公共政策、醫學和護理等學科領域的碩士項目和職業發展項目。杜克大學共有 15,000 多名本科生、碩博士生和職業教育生在讀。昆山杜克大學通過提供最高水平的跨學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培養學生成長為全球范圍內不同專業、學術和社會領軍人才打下堅實基礎。作為學校教育核心的四年制通識博雅本科學位項目,其課程體系以知識集成和多學科融合為鮮明特色,匯聚中國、美國乃至全球的先進教學方法與價值觀,并推崇追求卓越和學術自由的文化氛圍。學校世界級的教師團隊秉持知識服務社會的宗旨,將學生培養與創新的學術和科研相結合。作為一所中美共建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昆山杜克大學致力于將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思想傳統與經驗有機融合,
52、弘揚跨文化溝通理解、協同創新以及跨國合作。33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第二二節節 大大灣灣區區:粵粵港港澳澳深深化化合合作作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由深圳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共同設立的合作辦學高校。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位列合作辦學排行榜第 1,全國參考排名48 位。學校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大學的辦學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并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圖 4-4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目前,來自
53、世界各地的 10000 多名優秀學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學。2014 年成立以來,學校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現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數據科學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公共政策學院和人工智能學院八個學院以及一個研究生院。34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注重國際交流和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目前,學校已與 150多所境外名校開展實質性交流與合作,遍布世界 30 個國家和地區,各類國際合作項目超過 250 個。在校學生中具有境外學分學習經歷的比例超過 60%,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據介紹,學校已建立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師資隊伍,截至目前,已面向全球招聘引進了 650 多名國際知名優秀學者和研究人員,其中
54、包括諾貝爾獎得主 5 名,各國院士超40 名,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SIAM)、美國運籌學和管理學研究協會(INFORMS)、國際計算機學會(ACM)等國際知名專業技術協會會士超 40 名。目前引進的教師 100%具有在國際一流大學執教或研究工作經驗,是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富有創新精神和教書育人熱忱的優秀教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以來,以創新驅動為指引,以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為導向,研究領域契合了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涵蓋了地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信號與信息處理、類腦研究、生物醫藥、生物信息、先進材料、新型電子元器
55、件、智能電網、新型網絡、金融物流等。35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二、北師香港浸會大學北師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BNBU”)成立于 2005 年,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內地第一所創新的博雅型大學,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市。秉承博雅教育辦學理念,北師港浸大致力于為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開辟一條新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雙修、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的新時代學子。圖 4-5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師港浸大實施英文教學,學術標準接軌國際,設立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貫通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學校被納入廣東省高水平
56、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獲批設立數學和統計學兩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并成立以兩院院士為核心的高等研究院。目前,北師港浸大已有 2 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 個專業(應用經濟學)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 4 個學科(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傳播學)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有 9 門課程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36北師港浸大面向全國 28 個?。ㄗ灾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招生,同時招收外國學生。學校設有工商管理、人文社科、理工科技和文化與創意學院,以及通識教育學院和研究生院,設立 13 個系,在約 30 個本科專業(
57、方向)招生,并開設研究型和授課型研究生專業,在校生逾萬人。本科畢業生獲頒北師港浸大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近年來,本科畢業生逾八成選擇深造,選擇深造的畢業生逾八成進入全球前百強大學。大多數深造畢業生學成歸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就業的畢業生備受世界 500 強企業、政府機構等企事業單位的認可,創業的畢業生中有人入選福布斯 30 歲以下精英榜等,也有人在公益路上發光發熱。37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第第三三節節 海海南南省?。壕尘惩馔廪k辦學學開開放放先先鋒鋒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在海南省,中國教育對外開放發展樹立起了新
58、標桿。中國境內首個境外高校獨立辦學項目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于2023 年 9 月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正式開學。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簡稱海南比科大)是德國公辦高校首個在中國大陸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總投資約 10.49 億元,一期規劃用地 18.38 萬平方米(275.8 畝),總建筑面積 10.7 萬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納 2500 名學生。該校已于 2023 年 9 月首屆正式開學,過渡期辦學地址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項目建成交付后,學校將結束過渡辦學,正式來到洋浦永久校址。圖 4-6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永久校址效果圖海南省省長劉小明在??跁姷聡?/p>
59、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校長施沃茵一行時表示,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是中國境內第一所境外高校獨立辦學項目,是體現德國先進教育理念的平臺,是展示中國教育對外開放成果的窗口,也是增進中德兩國人文教育合作交流的橋梁。38海南比科大引入德國比科大的“實踐嵌入式”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海南比科大是中國與德國在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領域合作的燈塔項目,作為海南省重點建設高校,得到中德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學校創辦期間受到德國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資助。海南省人民政府和儋州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資金和用地方面給予了鼎力支持。39 中外合作辦學分析報告(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