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號:大 中 小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與公共充電樁使用情況調查報告2023-03-16 中國消費者協會目錄一、逐步解決“車樁比不協調”的充電難題-1-二、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與公共充電樁使用情況調查-3-(一)聚焦新能源汽車消費、充電樁使用及發展趨勢-3-(二)全國范圍內線上線下收集13425份問卷-4-三、9條主要結論-8-(一)國產新能源汽車備受歡迎,以純電動汽車為主,使用年限多在3年以內-8-(二)受訪者普遍認可新能源汽車,使用自有充電樁、充電時間短的用戶推薦度高-10-(三)公共充電樁的充電距離和等候時間總體較短,提升了充電便利性,但不同渠道的受訪者群體所反饋的公共充電樁社區覆蓋率調查結果存
2、在差異-14-(四)充電樁安全性、結算便捷性滿意度較高,充電價格、結算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升-16-(五)充電APP品牌較分散,不同品牌推薦度差異明顯-17-(六)充電樁報修及時性、服務響應滿意度均超78%-20-(七)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政策普及率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整體較為支持-21-(八)消費者期望充電省時省錢又便利-22-(九)無固定車位、場地有限、物業不允許或不配合、基礎設施配套不成熟等是充電樁安裝難的主要痛點-24-四、3方面調查具體發現-26-(一)購買新能源汽車是全方位考量的結果-26-(二)充電頻率、時長、支付方式等具有普遍特點-28-(三)充電設施有待完善,服務體驗還有待
3、提高-31-五、6條相關建議-35-(一)合理評估充電設施,科學布局充電樁建設-35-(二)完善電價調控機制,提高結算準確性-35-(三)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提升充電效率和續航能力-36-(四)加強日常運維服務,提升充電便利性-36-(五)解決樁源被占問題,減少充電資源浪費-37-(六)加大行業監管力度,保護消費者權益-37-一、逐步解決“車樁比不協調”的充電難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
4、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直面臨著“車樁比不協調”的問題,充電設施不完善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紛紛出臺了相應的充電樁補貼政策,以促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中央明確要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是指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補給的各類充換電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
5、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明確提出要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國辦發202039號),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突破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瓶頸,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提升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在此背景下,為深入了解居民對新能源電動汽車(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及公共充電樁的滿意度情況,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國消費者協會組織專項調研,對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與公共充電樁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下簡
6、稱調查),并提出相關工作建議,現將調查結果總結如下:二、新能源電動汽車消費與公共充電樁使用情況調查(一)聚焦新能源汽車消費、充電樁使用及發展趨勢調查內容主要分為4部分,一是新能源汽車使用情況;二是充電樁建設、使用情況及感知情況;三是公共充電樁運營管理及服務響應滿意度情況;四是新能源汽車及公共充電樁發展前景展望及意見建議。調查指標詳見下表2.1。調查對象年齡均在18歲以上,分為2類人群,第一類是有充電樁使用體驗的人群,第二類是尚未使用過充電樁的人群。第一類人群回答問卷的所有問題,第二類人群僅回答受訪者基本信息和新能源汽車及公共充電樁發展前景展望及意見建議的相關問題。表2.1 問卷調查指標(二)全
7、國范圍內線上線下收集13425份問卷綜合采用線上調查和現場調查兩種方式收集問卷。一是線上渠道,在全國范圍內收集有效問卷12386份。二是線下渠道,通過調查員現場訪問新能源汽車車主獲取相關信息,在北京市、廣東省、河南省等地收集有效問卷共1039份。調查結束時,兩類渠道共收集有效問卷13425份,覆蓋廣東省、河南省、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市、江蘇省等31個地區,全部樣本的地區、年齡、職業等分布情況如下:表2.2 有效樣本區域分布?。ㄗ灾螀^、直轄市)樣本量(個)百分比廣東省429332.0%河南省205415.3%內蒙古自治區152711.4%黑龍江省8196.1%上海市4233.2%北京市4193.1
8、%山東省4193.1%湖北省3672.7%江蘇省3342.5%浙江省333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451.8%河北省2371.8%湖南省2351.8%遼寧省2171.6%安徽省2031.5%山西省2001.5%重慶市1671.2%福建省1531.1%陜西省1341.0%?。ㄗ灾螀^、直轄市)樣本量(個)百分比廣西壯族自治區1321.0%四川省1160.9%江西省990.7%云南省700.5%天津市630.5%貴州省580.4%吉林省410.3%甘肅省220.2%海南省200.2%寧夏回族自治區140.1%青海省60.04%西藏自治區50.04%總計13425100.00%受訪者年齡以26-35
9、歲為主,占比51.1%,其次是36-50歲,占比35.0%。圖2.1 有效樣本年齡分布受訪者男性占比70.2%,女性占比29.8%。圖2.2 有效樣本性別分布受訪者受教育程度以大學???、大學本科為主,占比分別為34.7%、31.4%;其次是高中/中專/技校,占比25.3%。圖2.3 有效樣本學歷分布受訪者中以私營企業人員、國有企業人員為主,占比分別為30.7%、27.8%,其次是事業單位人員,占比17.3%。圖2.4 有效樣本職業分布三、9條主要結論(一)國產新能源汽車備受歡迎,以純電動汽車為主,使用年限多在3年以內如圖3.1所示,受訪者1使用的新能源汽車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比亞迪、特斯拉和
10、北汽,占比均在10%以上,其中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品牌為比亞迪,占比30.7%。圖3.1 受訪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如圖3.2所示,過半受訪者選擇純電動汽車,其次是混合動力汽車,占比36.3%,兩種均涉及的占比10.2%。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71.4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4.1萬輛,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新能源汽車銷量的75.8%。由此可知,當前純電動汽車占據新能源車的主導地位。圖3.2 受訪者選擇的新能源汽車類型如圖3.3所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長在1-3年左右,其中購買時長在1-2年的占比最多,達到44.4%;購買時長在5年以上的比
11、例較少,不足2%。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普及推廣力度,相繼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政策性文件,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逐年增加,購買意愿也逐步提高。圖3.3 受訪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長(二)受訪者普遍認可新能源汽車,使用自有充電樁、充電時間短的用戶推薦度高如圖3.4所示,受訪者一般通過自有充電樁、共享充電樁以及小區或公司內的公共充電樁充電,占比在22%-26%之間,15.4%的受訪者在小區外路邊的公共充電樁等地充電,部分受訪者在商場、影院等地附帶的公共充電樁充電。A:自家安裝了充電樁,在家充電B:自家沒有安裝充電樁,借用、共享鄰居私人充電
12、樁C:在小區、公司(單位)內公共充電樁充電 D:在小區外路邊公共充電樁充電E:在商場、影院等附帶的公共充電樁充電F:在加油站的公共充電樁充電 G:其他圖3.4 受訪者新能源汽車充電經歷如圖3.5所示,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使用方面,95.1%的受訪者已經安裝了廠家隨車贈送的充電樁,4.9%的受訪者未安裝,主要原因是沒有固定車位、物業或小區不同意安裝、沒有場地等。圖3.5受訪者安裝隨車贈送充電樁的比例如圖3.6所示,未安裝隨車贈送充電樁的受訪者中,一二線城市未安裝充電樁的比例較高,分別占比38.5%、33.1%,未安裝原因主要為沒有固定車位、場地限制、電容量不夠、小區或物業不允許等原因;三四線城市
13、未安裝的比例相對較低,未安裝原因主要為小區或物業不允許安裝、無固定車位、安裝成本貴等。圖3.6 不同城市受訪者未安裝私人充電樁比例如圖3.7所示,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推薦度2為60.7%,NPS(凈推薦值)3高達52.2%,表明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向身邊的人推薦新能源汽車的意愿度高,這一結果也與當下新能源汽車使用量快速增長的態勢較為吻合。圖3.7 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推薦情況4如圖3.8所示,對于充電經歷不同的受訪者,推薦度在55.8%-67.3%之間不等,凈推薦值在45.7%-60.3%之間不等。其中,自有充電樁的受訪者推薦度和凈推薦值最高,分別為67.3%和60.3%;隨后是自家沒有安裝
14、充電樁,借用、共享鄰居私人充電樁,推薦度和凈推薦值分別為60.7%、52.1%;推薦度和凈推薦值相對較低的,是沒有自有充電樁(受訪時在小區外路邊公共充電樁充電)的受訪者。A:自家安裝了充電樁,在家充電B:自家沒有安裝充電樁,借用、共享鄰居私人充電樁C:在小區、公司(單位)內公共充電樁充電 D:在小區外路邊公共充電樁充電E:在商場、影院等附帶的公共充電樁充電F:在加油站的公共充電樁充電圖3.8 不同充電經歷受訪者的推薦度、凈推薦值對于充電時長不同的受訪者,推薦度在57.4%-62.8%之間不等,凈推薦值在48.1%-55.2%之間不等。其中,充電時長在2小時以內的受訪者推薦度、凈推薦值較高;充電
15、時長超過4小時的受訪者凈推薦值則相對較低。圖3.9 不同充電時長受訪者的推薦度、凈推薦值除此以外,自有充電樁受訪者的各項滿意度(充電樁充足性、布局合理性、充電價格、結算準確性等方面)均高于選擇其他受訪者??芍惭b私人充電樁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充電需求,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便利性以及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三)公共充電樁的充電距離和等候時間總體較短,提升了充電便利性,但不同渠道的受訪者群體所反饋的公共充電樁社區覆蓋率調查結果存在差異如圖3.10所示,在網絡問卷調查中,七成受訪者表示所在社區配置了公共充電樁;而在現場問卷調查時,受訪者主要分布在商場、酒店、城市道路邊等配置了公共充電樁的區域,其中
16、45.5%表示所在社區有公共充電樁。圖3.10 受訪者所在社區公共充電樁比例如圖3.11所示,超七成受訪者距離公共充電樁3公里之內,21.9%的受訪者距離公共充電樁3-5公里,極少數受訪者距充電樁的距離超過5公里。圖3.11 受訪者與社區公共充電樁的距離如圖3.12所示,在公共充電樁的排隊等候方面,40.9%的受訪者表示隨到隨充,從來不用排隊;39.8%的受訪者表示多數時候不用等,16.3%的受訪者表示少數時候需要排隊。圖3.12 公共充電樁排隊等候情況具體來看,如有排隊等候充電的情況,如圖3.13所示,18.0%的受訪者表示排隊等候時間超過半小時,余下82.0%的受訪者表示排隊等候時間小于半
17、小時。圖3.13 公共充電樁排隊等待時間情況(四)充電樁安全性、結算便捷性滿意度較高,充電價格、結算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如圖3.14所示,受訪者對充電樁安全性、結算便捷度、階梯型定價機制合理性較為滿意,滿意度5均在80%以上;其次,充電樁布局的合理性滿意度為79.6%;隨后是充電樁配置充足性、充電收費價格的滿意度,分別為74.5%、72.6%;滿意度最低的是結算的準確性,為60.0%。由此表明,受訪者在充電收費價格和結算準確性方面期待較高,期望進一步優化充電收費價格,提高結算準確性。圖3.14 受訪者認為公共充電樁的各項滿意度對于公共服務充電樁點位額外收取停車費的合理性,如圖3.15所示,近七
18、成受訪者認為公共服務充電樁點位額外收取停車費較為合理,24.3%的受訪者認為不合理,7.4%的受訪者認為需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圖3.15 受訪者認為公共服務充電樁點位額外收取停車費的合理度(五)充電APP品牌較分散,不同品牌推薦度差異明顯如圖3.16所示,五成受訪者安裝了2款充電APP,25.9%的受訪者安裝了1種,17.9%的受訪者安裝了3種,4.9%受訪者安裝了4種及以上。圖3.16 受訪者安裝充電APP的數量如圖3.17所示,受訪者常使用查詢或使用的充電樁軟件排在前幾位的分別為國家電網(e充電33.7%)、云快充(27.3%)、星星充電(26.3%)、特來電(20.0%)、南方電網(
19、17.9%)、小桔充電(15.2%)等。除了本次調查涉及的20個充電樁軟件品牌外,目前市場上還有“快電”、“星絡充電”等全國性的聚合充電平臺,通過數據的聯通讓車主可以僅憑“一個碼”就能在全國各大品牌充電站充電,這種模式打破了充電末梢“互不來電”的堅固壁壘,也是新能源充電市場重要的組成之一。圖3.17 受訪者最常用的充電樁軟件如圖3.18所示,從受訪者對各品牌充電運營商的推薦度與凈推薦值來看,凈推薦值基本與推薦度成正比。受訪者對特來電、蔚景云、星星充電、國家電網(e充電)、依威能源、萬城萬充等的推薦度較高,均在57%以上;尤其是特來電品牌推薦度高達59.2%,凈推薦值也達到了48.5%,高出其他
20、品牌運營商。部分品牌如上汽安悅、蔚來、樁到家、開邁斯等,受訪者的品牌推薦度和凈推薦值相對較低,推薦度在34.3%-49.1%,凈推薦值在17.4%-38.8%。圖3.18 受訪者對品牌充電運營商的推薦度與凈推薦值(六)充電樁報修及時性、服務響應滿意度均超78%如圖3.19所示,受訪者對充電樁損壞或故障情況報修及時性的滿意度為78.3%,其中,41.8%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滿意,36.5%的認為比較滿意。另外,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占到了3.9%和0.9%。圖3.19 受訪者對充電樁損壞或故障情況報修及時性的滿意度如圖3.20所示,受訪者對公共充電樁品牌服務響應滿意度為79.4%,4.0%的受訪者認
21、為不滿意,0.8%的受訪者認為很不滿意。圖3.20 受訪者對公共充電樁品牌服務響應的滿意度(七)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政策普及率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整體較為支持如圖3.21所示,14.7%的消費者6對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的相關政策非常了解,57.4%的消費者有所耳聞,16.7%的消費者表示購車后更加了解,11.3%的消費者表示完全不了解。應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消費者更充分、更直觀地了解行業發展及現行政策情況,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力進一步提升。圖3.21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相關政策的了解度如圖3.22所示,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工作,六成消費者持
22、支持態度,近三成保持中立,一成受訪者持反對態度。圖3.22 消費者對未來新能源汽車普及的態度(八)消費者期望充電省時省錢又便利如圖3.23所示,消費者較能接受的單次充電時間集中在1小時以內,占比52.6%,2小時以內的占比25.3%,8.8%的消費者能接受3小時以上的充電時間。圖3.23 消費者能接受的單次充電時間如圖3.24所示,消費者能接受的單次充電價格集中在30元以內,占比84.7%,其中10-20元占比35.4%,20-30元占比36.9%,30元以上的占比15.3%。圖3.24 消費者能接受的單次充電價格如圖3.25所示,對于設置公共充電樁的地理位置,消費者更希望在商超娛樂場所周邊(
23、34.6%)、交通樞紐周邊、(34.5%)、寫字樓周邊(31.7%)、社區聚集區域(28.7%)、室外停車場(23.2%)等地增設公共充電樁。圖3.25 消費者希望增加公共充電樁的地理位置如圖3.26所示,87.6%的消費者期望安裝快充充電樁(充滿約需0.5-2小時),12.4%期望安裝慢充充電樁(充滿約需6-10小時)。圖3.26 消費者更希望安裝的公共充電樁類型(九)無固定車位、場地有限、物業不允許或不配合、基礎設施配套不成熟等是充電樁安裝難的主要痛點如圖3.27所示,11.5%的消費者認為存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主要原因是沒有固定車位、老舊小區場地有限、物業不允許或不配合、基礎設施配套不成
24、熟等。圖3.27 消費者認為“充電樁進駐難、安裝難”的比例如圖3.28所示,一二線城市認為“充電樁進駐難、安裝難”的消費者比例較高,分別占比25.3%、47.1%,主要原因為老舊小區場地有限、物業不允許、沒有固定停車位等;三四線城市比例相對較低,主要原因為物業不配合、供電設施不足、老舊小區場地限制、安全因素等。圖3.28 不同城市消費者認為“充電樁進駐難、安裝難”的比例四、3方面調查具體發現(一)購買新能源汽車是全方位考量的結果1.新能源汽車購買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低碳環保、動力性能強、上牌容易、出行不限號如圖4.1所示,受訪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排在前五位的考慮因素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低碳環保,占比
25、37.0%;二是動力性能強,占比35.0%;三是上牌容易,占比30.8%;四是出行不限號,占比30.7%;五是駕乘體驗好,占比27.8%。除此以外,購車補貼政策、免車輛購置稅、用車成本低、安全系數高等方面,也是消費者考慮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圖4.1 受訪者選購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2.新能源汽車主要用于日常出行、上下班代步如圖4.2所示,受訪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日常出行、上下班代步和運營需要等方面,占比分別為45.5%、41.3%和13.0%。圖4.2 受訪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目的3.新能源汽車主流購買區間是10-20萬元如圖4.3所示,62.0%的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所期望的成
26、本范圍在10萬-20萬元,5萬-10萬元的占比18.8%,超過20萬元的占比24.0%。圖4.3 消費者期望的新能源汽車購車成本4.新能源汽車購買的主要決策依據是品牌廣告、銷量評價等方面如圖4.4所示,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時,最容易受以下因素影響:品牌廣告(34.1%)、銷量評價(33.5%)、搜索對比(25.6%)、到店咨詢(24.5%)、自媒體推薦(24.2%),除此以外,還有朋友推薦、家庭出行需要、達人測評等因素。圖4.4 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二)充電頻率、時長、支付方式等具有普遍特點1.充電頻率主要集中在4-6次/月如圖4.5所示,54.8%的受訪者每月充電頻率主要集中在4
27、-6次,20.9%的受訪者充電頻率每月7-9次,18.1%受訪者每月充電頻率為1-3次,6.2%受訪者每月充電在10次以上。圖4.5 受訪者每月充電頻率2.充電時間多在午后,充電時長主要在4小時以內如圖4.6所示,近五成受訪者充電時間段集中在12點-18點,17.67%的受訪者充電時間在18點-21點,10.57%的受訪者充電時間在9點-12點。大部分受訪者的充電時間相對較為固定,且集中在中午過后的時段。圖4.6 受訪者的充電時段如圖4.7所示,超八成受訪者的充電時長在4小時內,其中42.2%的受訪者充電時長在2小時以內,33.67%的在2-4小時,13.0%的在1小時以內,9.5%的充電時長
28、在4-6小時。圖4.7 受訪者的充電時長3.充電支付方式以微信、支付寶等為主如圖4.8所示,38.8%的受訪者通過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電子支付渠道進行充電付款,36.9%的受訪者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掃碼后的小程序支付充電費用,18.4%使用相關充電軟件進行支付,5.9%通過購買相關充電樁品牌的儲值卡或充值消費。圖4.8 受訪者的充電費用支付方式4.充電等待期間以玩手機、使用車載影音娛樂功能、研究車輛駕乘功能為主如圖4.9所示,38.1%的受訪者等待充電時用手機刷短視頻、刷劇、聽音樂等,34.7%的受訪者使用車載影音娛樂功能等;30.5%研究車輛駕乘功能技巧,與其他車主交流用車充電體驗和鍛煉跑步
29、的受訪者分別占26.9%和21.3%;除此以外,少部分受訪者選擇在車內睡覺、回家休息或購物逛街等。圖4.9受訪者等待充電時的狀態(三)充電設施有待完善,服務體驗還有待提高1.超七成受訪者未進行預充值,普遍希望統一收費標準如圖4.10所示,73.3%的受訪者沒有對充電軟件預充值,26.7%的辦理了預充值。圖4.10 受訪者預充值比例如圖4.11所示,83.2%的受訪者希望各運營商統一收費標準,12.5%的受訪者則對此持相反態度。圖4.11 受訪者對各運營商統一收費標準的看法2.站點少、不好找、樁不足是充電的主要痛點如圖4.12所示,在使用公共充電樁時,受訪者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可提供
30、的服務站點太少,占比35.8%;二是站點位置不好找,占比32.7%;三是站點充電樁數量少,不夠用,占比30.7%;四是停車費用高,占比25.6%;五是充電樁損壞數量多,不能使用,占比23.5%。除此以外,受訪者認為還存在停車位或停車空間狹小,充電車位被不充電的車輛或燃油車占用,充電操作過程復雜、不方便,連接后充不上電等問題。圖4.12 受訪者充電時遇到的主要問題3.近六成受訪者經常遇到充電樁損壞或故障的情況如圖4.13所示,31.4%的受訪者認為充電樁損壞或故障的情況非常多,27.7%的受訪者認為此類情況相對較多,僅6.1%認為基本沒有故障。在充電樁后期維護和保養方面,充電樁運營商還需加強后期
31、運營維護,確保充電樁的正常使用。圖4.13 受訪者遇到充電樁損壞或故障的情況4.充電樁App/小程序使用體驗還不足如圖4.14所示,在查詢或使用充電樁軟件時,受訪者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信息更新不及時(32.4%),信息系統有缺陷、使用狀態不準確(27.3%),導航系統不完善(27.1%),操作系統不順暢(24.5%),無法實現預約充電功能(22.3%)等。圖4.14 受訪者使用充電樁App/小程序時遇到的問題五、6條相關建議(一)合理評估充電設施,科學布局充電樁建設充電樁站點少、不好找、數量少是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主要痛點。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科學布局充電樁建設。一是各地區結合實際,充分
32、了解本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區域分布等情況,摸底現有的充電樁資源及其分布情況,合理評估充電樁使用需求,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科學布局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針對人口密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較大的社區、辦公樓宇、醫院、高速公路服務區等,滿足居民充電需求,打消消費者跨區域駕車的限制。二是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對于老舊小區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可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增加私人充電樁或在小區道路旁邊等地增設公用充電樁等方式,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緩解樁少、充電難的情況,方便居民近距離充電。三是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分析公共充電樁利用率情況,對于充電需求強、使用率高的地區,應強化充電樁區域的合理布局。四是對于公
33、共充電樁利用率較低的地區,應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充電樁使用效率,確保區域分布相對均衡。(二)完善電價調控機制,提高結算準確性本次調查發現,消費者對充電價格滿意度相對不高,充電結算還存在準確性不夠等問題,需加以重視和解決。消費者對階梯型定價機制較為認可,希望充電樁運營商能夠統一價格標準。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從完善電價調控機制等方面更好地滿足消費者訴求。一是充電樁運營商針對市政公用設施、寫字樓、小區、購物中心等不同場景布局的充電樁項目進行不同的商業模式探索和調整,對充電車輛數、充電時間、充電時長、充電頻率、充電樁利用率等數據實時監測,出臺充電費用標準明確告知消費者該充電樁的具體收費標準,避免發生結算
34、錯誤等情況,提高結算準確性。二是針對用電高峰期和低谷期,實行峰谷差異電價,更好統籌用電資源。(三)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提升充電效率和續航能力本次調查發現,消費者比較關注充電效率,希望縮短充電時間,緩解充電焦慮。為響應消費者的這一訴求,建議從關鍵技術攻關方面,提升充電效率和續航能力。一是新能源汽車廠商和相關技術提供商進一步加強技術攻關,建立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突破高壓快充等關鍵技術,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快充功能。二是充電運營商加強與技術服務商合作,在新建充電樁設施時統籌考慮加大快充樁布局,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提升充電效率。三是加強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創新,鼓勵新能源動力電池廠商加強電池技術研發,加快提
35、升核心競爭力,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續航里程,緩解“里程焦慮”。(四)加強日常運維服務,提升充電便利性本次調查發現,消費者在充電時遇到充電樁損壞或故障的情況較多,充電設施維護不到位、解決故障不及時、品牌服務響應能力不足等問題普遍存在,很多充電樁存在“有樁無電”的現象。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日常維護,提升充電便利性。一是充電樁運營商通過互聯網地圖服務平臺等多種渠道,及時發布公共停車場、加油站、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的設置狀態以及實時使用情況,為公眾提供實時、準確的信息查詢服務,方便用戶實時了解周邊的充電樁設施情況,避免耽誤時間,影響行程安排。二是對于充電樁損壞的情況,應及時安排相關人
36、員修理,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充電基礎設施設備技術完好、安全可用。三是進一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及其設置場所的日常安全檢查及管理,切實減少故障,提升充電便利性。(五)解決樁源被占問題,減少充電資源浪費本次調查發現,充電樁車位被燃油車占用的情況仍然存在,還有新能源車充滿電后未及時離開或??坑诔潆姌兜皇褂玫惹闆r,均會造成其他新能源汽車無法充電、浪費充電資源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減少充電資源浪費。一是在停車場地設置醒目的充電位標識,既有助于新能源車車主找到可充電車位,也能一定程度避免不知情的燃油車車主“誤停占位”。二是借助智能化技術或相關設施,如智能地鎖、閘機等,在充電站入口處
37、識別車輛是否為新能源車,對充完電不及時離開的收取超時占用費用等,避免亂停亂占,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六)加大行業監管力度,保護消費者權益本次調查表明,新能源汽車充電還存在收費標準不明確、結算不準確以及安裝私人樁不順利等情況。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行業監管力度,保護消費者權益。一是充電樁運營公司將充電價格、收費標準、充電槍頭技術標準、充電操作規程等信息明示給消費者,增強信息透明度和消費者信任度。二是對于用戶使用充電樁遇到的費用支付問題,如沒有充電卻扣費、重復扣費等,通過行業監管及充電樁運營公司、充電停車場內部管理等手段加以解決。三是對于安裝私人充電樁問題,相關部門加大協
38、調力度,對滿足安裝條件和安全條件的都應當支持安裝充電樁。四是若遇到物業不配合或其他業主阻撓等問題,及時溝通解決,消費者若遇到充電樁使用消費問題,可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維護自身權益。1受訪者指的是有充電樁使用體驗的人群,下同。2推薦度:選擇“9”和“10”的受訪者比例。3 NPS,指的是凈推薦值,具體算法為:選擇“9”和“10”的受訪者比例-選擇0-6的受訪者比例。4圖中1-10分代表推薦滿意度,10分為非常愿意推薦,1分為非常不愿意推薦,分數越高表示越愿意推薦。5滿意度指選擇“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下同。6消費者指的所有受訪者,包括有過充電樁體驗和沒有過充電樁體驗的人群,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