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純電動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熱點話題調研(1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純電動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熱點話題調研(18頁).pdf(1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2019 年 4 月 致謝致謝 BestEV 最優電動車項目在能源基金會的支持 下于 2015 年底啟動,并在之后工作中也獲得了洛 克菲勒兄弟基金會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感謝 BestEV 伙伴一直以來對項目的支持與幫 助,感謝參與本次調研的消費者代表。 報告作者報告作者 王雯雯,安鋒,張冉 報告聲明報告聲明 本調研內容不代表資助方及支持方觀點,報告所有 結果僅供研究參考,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 Innovation Center for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 7 號財
2、富公寓 A 座 27H 室 郵編:100020 電話:0086 10 65857324 傳真:0086 10 65857394 郵件: 熱點話題調研一:純電動汽車購買意愿調查熱點話題調研一:純電動汽車購買意愿調查 中國自 2013 年開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至今,已經進入了第六個年頭,這期間純電動 汽車經歷了多輪更新換代, 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態度也在慢慢發生改變。 為了了解目前消費 者對電動汽車的認可程度,我們于 2019 年 4 月發起了購買意愿調查。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 2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191 份,本次調查采取了隨即調查的方式, 主要在網絡發放調查問卷。 對問卷答案進行分析所得核心
3、結論如下: 目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關注度在不斷增加,購買目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關注度在不斷增加,購買/關注電動汽車的核心群體具有以下關注電動汽車的核心群體具有以下 特性:在限牌城市受政策影響、中青年、本科以上學歷、有孩子家庭;特性:在限牌城市受政策影響、中青年、本科以上學歷、有孩子家庭; 本問卷為全國范圍發放, 樣本分布于多個城市, 北京、 河北所占比例較高, 分別為 23%、 19%; 樣本年齡段分布于 26 歲-40 歲區間較多, 占比達 62.3%; 學歷以本科為主, 占比為 44%; 三人家庭組成占比較高,達 42.4%;可以看出具有上述屬性的群體為目前關注電動汽車的核 心群體。收入水
4、平以個人年收入 5 萬-20 萬,家庭年收入 10-50 萬區間為主。 圖 1-0 樣本組成 4.7% 20.4% 33.0% 29.3% 10.0% 1.6% 1.1% 18歲以下18-2526-3031-4041-5051-6060歲以上 年年 齡齡 組組 成成 15.18% 25.65% 43.98% 10.47% 4.71% 高中及以下??票究拼T士博士 學學 歷歷 組組 成成 2.09% 24.61% 42.41% 21.99% 8.90% 1人2人3人(2大人1孩子) 4人(2大人2孩子)5人及以上 家家 庭庭 組組 成成 部分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是用于家庭第二輛用車家庭第二輛用車。
5、車輛用途主要是日常通勤。車輛用途主要是日常通勤。 調查中, 計劃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中約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已有汽油車, 并計劃將電動汽車作為 家庭第二輛用車。 10 萬萬-15 萬為消費者最愿意接受的電動汽車價格區間, 占比達萬為消費者最愿意接受的電動汽車價格區間, 占比達 37.7%; 5 萬萬-10 萬區間次萬區間次 之,之,占比占比 24.6%; 所調查樣本中,38%的消費者表示對電動汽車愿意接受的價格區間為 10 萬-15 萬;約 25%的消費者表示可接受價格區間為 5-10 萬,占比;16%的消費者愿意購買 15 萬-20 萬區間 的電動汽車。 圖 0-1 消費者可接受的電動汽車價格區
6、間 消費者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已經上市半年更傾向于購買已經上市半年以上的車型以上的車型,新上市車型新上市車型次之次之 對于要購置的電動汽車車型,53%的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已經上市半年以上的車型,經 過市場的考驗,加上已購車主的經驗分享,更能判別出可靠的車型;當然,考慮目前電動汽 車市場更新換代頻繁,一些消費者(占比 36%)更愿意購買新上市的車型。 圖 0-2 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的電動汽車車型 8.38% 24.61% 37.70% 16.23% 7.85% 5.24% 5萬以下 5萬-10萬 10萬-15萬 15萬-20萬 20萬-30萬 30萬以上 36% 53% 9% 2% 新上市的車型
7、已經上市半年以上的車型 僅用作占號,便宜小車型 二手車 與傳統汽車相比,消費者認為電動汽車的優勢優勢在于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操控性佳操控性佳、沒有尾氣污染沒有尾氣污染; 劣勢劣勢在于技術尚不成熟技術尚不成熟,續航焦慮難以解決續航焦慮難以解決,且二手車殘值低且二手車殘值低等。 優勢: 劣勢: 圖 0-3 消費者眼中電動汽車的優勢與劣勢 希望電動汽車改進的方向希望電動汽車改進的方向:保障保障續航與充電續航與充電 圖 0-4 消費者希望電動汽車改進方向 53.40% 58.12% 59.69% 53.40% 35.60% 25.65% 25.13% 1.05% 污染少,環保 運行平穩、發動機噪音小
8、 使用成本低 動力性強,好操控 安全系數高 政策補貼多 不限行限購 其他 43.46% 42.93% 51.31% 44.50% 39.79% 47.12% 12.04% 2.09% 技術不夠成熟 購車成本較高 殘值低,二手車難以出手 售后保修不便 充電不便 續航里程不夠,冬季表現差 故障率高,安全性低 其他 結論結論 通過調研, 消費者目前對電動汽車的購買動力主要來源于政策驅動; 偏向購買低價位車 型主要用于占號, “剛需”用戶則聚焦于價格 15 萬左右的車型,對于 20 萬以上車型消費者 比較謹慎,主要源于電動汽車技術尚未成熟,更新換代快,殘值低等因素。除了價位,消費 者對續航和充電便利性
9、的關注度始終最高,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熱門話題調研二熱門話題調研二:關于補貼退坡的看法關于補貼退坡的看法 2019 年 3 月 26 日,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政策發布,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進入 新的階段,手握新能源指標的消費者(尤其是北京剛發布了新一年的搖號指標)正處在觀望 的階段, 首批購車的車主們面臨著車輛更換的階段, 對于這些消費者而言是如何應對新形勢 下電動汽車的購車/用車選擇?作為消費者對行業、對政策有怎樣的需求建議?BestEV 作為 第三方平臺,發起了調查,希望以公開、公正的角度反饋消費者真實觀點。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 70 份,回收有效問卷 54 份,本次調
10、查采取了隨機調查的方式,主 要在微信社群發放調查問卷。所調查樣本量中,電動車主 46 人占比 85%,尚未購置電動車 8 人占比 15%。76%的樣本來自于北京。 樣本組成樣本組成 已購置車輛的樣本中,20%的車主于 2015 年購入,11%的車主購于 2016 年,31%的車 主購于 2017 年,33%車主購于 2018 年,5%的車主購于 2019 年,代表車型品牌有北汽新能 源、江淮、奇瑞、比亞迪、長安、廣汽等,自 2017 年起所購置品牌的多樣性增加。 圖 2-0-1 樣本組成 購車初衷購車初衷 對于消費者而言,尤其是在限牌城市的消費者,73%的車主購買電動汽車都是源自牌照 政策,9
11、%的消費者選擇用于家庭的第二輛代步車,出于環保理念購置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還 是少數群體,僅占 7%;另有 7%的車主是出于個人愛好而購買。部分車主也提到使用成本低 也是他們選擇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 圖 2-0-2 購車初衷 補貼大幅度退坡,對消費者而言是利還是弊?補貼大幅度退坡,對消費者而言是利還是弊? 50%的消費者表示,補貼退坡是件好事,能夠驅動車企認真造車,讓電動汽車回歸市場 公平競爭,優勝劣汰。 圖 2-0-3 50%消費者認為補貼退坡利好 24%的消費者持中立觀點,認為補貼是政府與車企之間的游戲規則,本質上與消費者沒 有關系,在購車這件事上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圖 2-0-4 24%消費
12、者對補貼退坡中立觀點 26%的消費者認為對自己是不利的事情,補貼降低意味著購車成本提升,而車本身的質 73% 7% 9% 7% 5% 牌照政策 電動汽車愛好 家用第二輛代步 支持環保出行 其他 量短時間也提升不上去。 圖 2-0-5 26%消費者認為補貼退坡利差 對于電動汽車,消費者最對于電動汽車,消費者最關注的屬性始終是續航表現,其次為三電系統關注的屬性始終是續航表現,其次為三電系統、駕駛性能、駕駛性能。 圖 2-0-6 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關注的屬性 對于續航,對于續航,超過 1/3 的消費者還是希望續航越高越好,38.9%的消費者認為 400-500km 的續航足以滿足日常需求,不必一味追求
13、高續航。 圖 2-0-7 消費者調查:電動汽車多少續航滿足出行需求 77.8% 24.1% 31.5% 55.6% 22.2% 24.1% 9.3% 5.6% 20.4% 1.9% 1.9% 續航表現 外觀內飾 駕駛性能 三電系統 空間及舒適性 安全性能 智能系統 品牌價值 價格 售前售后服務 其他 35.20% 22.20% 16.70% 9.30% 11.10% 1.90% 3.70% 500以上 450-500 400-450 350-400 300-350 250-300 200-250 隨著電動汽車的逐步普及,尤其在限購城市,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態度也在發生著改隨著電動汽車的逐步普及,
14、尤其在限購城市,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態度也在發生著改 變:變: - 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在逐步上升接受度和認可度在逐步上升,相應地對電動汽車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也在提高; 圖 2-0-8 消費者理想中電動汽車屬性 -對比于最初的里程焦慮,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續航問題; 圖 2-0-9 純電動車主觀點變化 電動汽車使用過程中,哪些問題得到改善?哪些問題依然存在?電動汽車使用過程中,哪些問題得到改善?哪些問題依然存在? 續航、充電始終是電動汽車應用上的痛點問題,充電設施在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滿足 使用需求,三四線小城市發展更加緩慢 圖 2-0-10 純電動車主使用感受 消費者說:使用環節,除
15、了不限行限購,還希望有怎樣的優惠政策? 使用環節充電是一個關鍵的制約因素, 一方面私家充電樁難以安裝, 公共充電樁建設不 足,另一方面在公共充電站還要面臨油車占位、停車費貴、環境條件差等問題。消費者們表 示至少能在充電停車收費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政策。 圖 2-0-11 純電動車主提出政策建議 獲取電動汽車信息,獲取電動汽車信息,更愿意采用哪個渠道信息?更愿意采用哪個渠道信息? 消費者更傾向于征求車友的意見和建議來選購汽車, 對于媒體的測評和報道持有一定的 質疑。 圖 2-0-12 消費者更信任的信息獲取渠道 11.1% 24.1% 16.7% 7.4% 25.9% 13% 1.9% 車企 汽車
16、媒體 車評人 工信部 車友社群 第三方平臺 其他 結論結論 綜上,隨著電動汽車的逐步普及,尤其在限購城市,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態度也在發生著 改變: 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在逐步上升,相應地對電動汽車的要求也在提高; 消費者甚至是已購車的車主, 仍有部分人對電動汽車認知存在欠缺, 很多人還是延續 油車的使用習慣和評判標準來對待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質量本身還存在很多問題,小毛病比較多,引起很多車主詬病,有很大進步 空間; 由于充電設施不夠完善,充電便利性不足,消費者們對續航的要求比較高,但在實際 應用中并不一定是最經濟的選擇;應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若要增加電動汽車普及度, 還需要一方面要提
17、升產品質量, 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消費者 宣傳及使用環節政策支持。 熱門話題調研三熱門話題調研三:電動汽車安全風險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電動汽車安全風險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近年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不斷上漲。 與此同時, 電動車汽車起火事件也不斷被媒體和公眾爆出。2018 年電動汽車起火事件已報道的有四十 余起,除了起火事件,斷電趴窩、剎車失靈、充電故障、零部件損壞等問題不斷出現,電動 汽車的安全性問題已經引發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吐槽及行業的關注。 電動車的安全風險會如何 影響消費者的購車、用車行為? 2018 年 12 月 BestEV 聯合中國清潔交通伙伴關系 CC
18、TP 對 電動車主/潛在車主進行調研。 此調研共獲取有效問卷 210 份,采取了網絡隨機調查的方式。所調查樣本量包括電動車 主 58.6%,租賃用戶 9%,計劃購買者 12.9%,不打算購買者 19.5%。 圖 3-1 樣本組成 有有 45%的電動車主及租賃用戶表示出現過安全故障,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電池方面的電動車主及租賃用戶表示出現過安全故障,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電池方面 問題、充電問題、制動系統故障問題、充電問題、制動系統故障 圖 3-2 電動汽車車主調查:出現過怎樣的安全問題 *其他包括動力故障、轉向柱鎖死、爆胎、控制面板故障、行車電腦故障、傳感器誤報等 出現故障時出現故障時 82%的
19、消費者首先要找的消費者首先要找 4S 店處理店處理(多選兩項)(多選兩項) 圖 3-3 電動汽車車主調查:出現故障后如何處理 消費者認為消費者認為,目前新能源車出現的安全風險主要歸因于目前新能源車出現的安全風險主要歸因于設計環節設計環節(技術水平、追求補(技術水平、追求補 貼) 、生產環節(質量把控)和使用環節(充電)貼) 、生產環節(質量把控)和使用環節(充電) 圖 3-4 電動汽車車主調查:安全風險歸因于哪個環節 提升新能源車的潛在安全性與可靠性,提升新能源車的潛在安全性與可靠性,消費者認為車企、安全監管部門、電池等零部消費者認為車企、安全監管部門、電池等零部 件制造商應負主要責任,協會及
20、媒體等平臺應負起監督責任件制造商應負主要責任,協會及媒體等平臺應負起監督責任 圖 3-5 電動汽車車主調查:提升安全問題有誰負責 不斷出現的電動車安全事件會否影響用不斷出現的電動車安全事件會否影響用/購車選擇?購車選擇? - 37%的電動車主認為,電動汽車安全事故是偶然現象,不會影響個人用車或購車選 擇;41%的電動車主認為,安全事故是部分品牌質量把控問題,以后購/換車會盡 量避免選擇相關品牌車輛; - 對于未購車的潛在消費者, 35%的人表示會避免選購出現安全事故的品牌車輛, 41% 的人表示對電動車安全性產生很大擔憂。 圖 3-6 電動汽車車主調查:安全問題是否會影響購車選擇 對于計劃購車
21、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首要顧慮對于計劃購車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首要顧慮在于在于充電困難充電困難 圖 3-7 消費者購車顧慮 對于對于不打算購買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質疑在于充電困難不打算購買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質疑在于充電困難、技術尚未成熟技術尚未成熟 圖 3-8 消費者不購買理由 車主觀點車主觀點 我們也對多位電動車主做了專訪,其中有車主在高速車輛突然斷電被嚴重追尾,有因各 種故障一年半返廠維修 26 次,有多次遇到半路趴窩等問題,他們對安全問題的認識總結如 下: 廠家/4S 店自身對電動車的各種故障也不清楚, 也是在摸索中, 更不愿意讓用戶知曉; 一些故障僅是因為一個小的 bug 造成,但是尋
22、找問題點的時候卻要花上很多時間和 人力成本; 22.2% 22.2% 37.0% 11.1% 7.4% 電池安全風險電池安全風險 技術不夠完善技術不夠完善 充電困難充電困難 迭代快,殘值低迭代快,殘值低 其他其他 存在安全風險存在安全風險 技術不夠成熟技術不夠成熟 充電困難充電困難 油車忠實用戶,堅決不考慮電動汽車油車忠實用戶,堅決不考慮電動汽車 租賃更加方便租賃更加方便 選擇地鐵、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選擇地鐵、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 其他其他 用戶對電車的認知也很有限,使用習慣多是從油車得來,一些使用事項及常見問題 沒有相關操作或處理經驗; 電車安全問題并不完全是技術瓶頸,部分車企為追求電池能量密
23、度,爭取補貼,而 放松了安全性能指標; 安全問題基本與充電樁沒有太大關系,充電樁多是操作故障 專家觀點專家觀點 除了消費者調研,我們也就相關話題與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了采訪交流,對目前安 全問題的原因總結如下: 電池產品測試周期驗證不足,測試驗證手段不完善。一般動力電池材料改進開發周 期需要 24-28 個月,實際情況下為了獲得補貼而盲目追求高比能量,忽略了客觀物 理現象,主機廠短時間內就要上市新車型,事故概率的提高是必然事件; 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本應采用化學方法,但部分主機廠和電池廠為了追求補貼簡單 粗暴的采用物理方法, 通過把該有的防護元器件去掉, 把隔膜、 電池箱減薄等手段, 提高能量
24、密度的同時大大增加了安全隱患; 部分主機廠和電池廠不具備生產有品質產品保障的能力,油車改裝的車型仍不在少 數,甚至有企業采用已淘汰的汽油車經過改裝,變身為電動汽車上市銷售,汽車該 有的質量把控尚未做好; 監管政策不完善,整車和充電領域的監管不足; 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 尤其是充電環節, 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產品事中事后監管不到位,透明度不足:目前車輛上市前的送檢車輛國家規定車企 為事故的第一負責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但也正是因此很多事故都在第一 時間被“處理”,事故發生后幾個小時內就會銷聲匿跡。 結論結論 通過本次調研,可以了解到,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確實存在,尤其是早期的車型。電動 車主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關注度在增高,但部分觀點仍需要加以校正。在安全方面,車企需 要承擔起主要責任,造好車是關鍵;同時需要政策加以監管。 對于國內自主品牌,隨著補貼逐步退坡,直至 2020 年完全退出,其價格優勢將不 再,如何與高品質的進口、合資品牌做抗爭?不再投機取巧,不再粗制濫造,腳踏實地 生產高品質汽車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