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開拓藍海深耕存量升級模式-20200710[22頁].pdf

編號:12037 PDF 22頁 1.2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研報】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開拓藍海深耕存量升級模式-20200710[22頁].pdf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開拓藍海開拓藍海,深耕存量,深耕存量,升級模式,升級模式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中信證券研究部中信證券研究部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肖斐斐肖斐斐 首席銀行分析師 S1010510120057 彭博彭博 銀行分析師 S1010519060001 我們認為,支付機構未我們認為,支付機構未來來機遇在于:機遇在于:1)開拓藍海,開拓藍海,強化強化產業產業支付支付和跨境支付和跨境支付 布局;布局;2)深耕存量深耕存量,強化,強化 C 端端流量流量向高毛利金融業務向高毛利金融業務的的“二次引流二次引流”;3)升)升 級模式,級模式,從靜態業務轉向動態數據挖掘

2、,推進征信、數據科技、企業從靜態業務轉向動態數據挖掘,推進征信、數據科技、企業 SaaS 等等 多元“智能”產品。多元“智能”產品。 第三方支付:估算交易規模超過第三方支付:估算交易規模超過 300 萬億萬億/年年。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9 年全國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為主的電子支付業務規模 2857 萬億,其中銀行、 第三方支付機構處理規模分別為 2607 萬億/250 萬億 (未包含紅包類等娛樂性產 品)。我們估計,寬口徑下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線上移動支付、線下移動 支付規模分別約 60 萬億/25 萬億/190 萬億/34 萬億。下文我們按照支付產業鏈 的三個主要參與機構模式,來

3、分析細分行業經營格局。 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1)行業格局:頭部集中)行業格局:頭部集中?!皥鼍邦l率=流 量”邏輯下,支付寶和財付通成功將電商和社交的場景及客戶,轉化為 C 端支 付賬戶流量。 先發優勢和客戶粘性筑成護城河, 細分市場 CR 2 均持續處于 80%+ 水平。2)盈利模式:手續費分潤與二次)盈利模式:手續費分潤與二次引引流流兩條線兩條線。賬戶機構的手續費分潤目 前在 1-2左右,用戶增長速度放緩,未來看費率提升的可能。支付奠定客戶 與賬戶基礎,看好支付業務向高毛利金融業務的“二次引流”。3)經營現狀:)經營現狀: 平穩樂觀平穩樂觀。國內支付用

4、戶布局趨于完成,螞蟻金服和騰訊金融收入增長樂觀。 收單機構:從商戶收單邏輯,到產業支付思維收單機構:從商戶收單邏輯,到產業支付思維。1)行業格局:分散行業格局:分散。較薄的利 潤率水平, 加之賬戶側大機構介入意愿較弱的歷史背景, 使得國內收單行業格局 分散(估計目前 CR 5 不足 60%)。2)盈利)盈利模式:模式:從費率分潤到增值收入從費率分潤到增值收入。收 單機構的手續費分潤目前在 1.5左右(若考慮代理分潤絕對水平將更低),商 戶增值業務為主的產業支付為盈利新方向,包括營銷管理、資金管理、財稅費控 等。3)經營)經營現狀:現狀:頭部頭部機構機構相對受益相對受益。2019 年拉卡拉、匯付

5、天下凈利潤同比 +35%/+39%,移卡盈利轉正,多元化收入強化可持續增長基礎。 清算機構:特許經營,坐擁流量。清算機構:特許經營,坐擁流量。1)行業格局:特許權)行業格局:特許權下的壟斷格局下的壟斷格局。目前, 國內支付清算領域已經形成銀聯司職銀行跨行清算、 網聯司職第三方支付機構與 銀行業務清算的格局。 2019年, 銀聯、 網聯處理交易量分別為189.4萬億元/259.9 萬億元。2)盈利模式:剛性費率下,以量取勝)盈利模式:剛性費率下,以量取勝?!?6 費改”后,銀聯在商戶手 續費中的分潤比例不超過 0.65(單筆 6.5 元封頂),根據當前交易量簡單匡 算轉接業務收入貢獻將穩定在百億

6、水平以上。未來,網聯或步入收費階段,亦有 望分享第三方支付規模和結構紅利。 行業展望:開拓藍海,深行業展望:開拓藍海,深耕存量。耕存量。1)擁抱產業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2B 端產業支付大有可端產業支付大有可 為。為??赡苈窂綖?,賬戶端巨頭以 C 端撬動 B 端,提升零售商戶價值貢獻;收單 端機構扎根垂直支付領域,通過定制化服務拓寬護城河。2)2C 端強化數據資端強化數據資 產,創新數字金融產品產,創新數字金融產品。支付業務強化客戶粘性,有助于向高毛利金融業務引 流,亦有益于創新數字金融產品。3)跨境布局帶來新業務空間??缇巢季謳硇聵I務空間。頭部機構借海 外布局實現生態復制,收單機構借跨

7、境支付探索業務藍海,全球支付網絡建設。 4)業務業務模式持續模式持續迭代迭代升級升級。從靜態業務轉向動態數據挖掘,料將推進征信、數 據科技、企業 SaaS 等多元“智能”產品。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目錄目錄 第三方支付:技術演進和場景變遷的產物第三方支付:技術演進和場景變遷的產物. 1 行業格局:百萬億規模市場,移動支付占比持續提升 . 1 參與機構:賬戶側、收單側與清算機構的競合. 3 盈利模式:商戶支付手續費,多方機構分潤 . 4 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 . 4 行業格局:雙寡頭格局,馬太效應延續 . 4 盈利模

8、式:傳統分潤面臨瓶頸,二次引流或帶來新增長 . 5 經營情況:規模布局完成,盈利平穩樂觀 . 8 收單機構:從商戶收單邏輯,到產業支付思維收單機構:從商戶收單邏輯,到產業支付思維 . 10 行業格局:格局分散,趨勢集中 . 10 盈利模式:從費率分潤到增值收入 . 11 經營現狀:頭部機構相對受益,收單以外收入占比提升 . 12 清算機構:特許經營,坐擁流量清算機構:特許經營,坐擁流量 . 13 行業格局:特許權下的壟斷格局 . 13 盈利模式:剛性費率下,以量取勝 . 14 行業展望:開拓藍海,深耕存量行業展望:開拓藍海,深耕存量 . 15 擁抱產業互聯網,2B 端產業支付大有可為 . 16

9、 獲客黃金期步入尾聲,2C 端重在“二次變現” . 16 復制與網絡,跨境布局帶來新業務空間 . 17 業務模式有望持續迭代升級. 18 oPqPpPnRmPtMtNpMrQoNnR7N9R6MmOqQnPmMeRrRqPfQqRnO7NqRnNvPoMmNuOmPsN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插圖目錄插圖目錄 圖 1:第三方支付與傳統支付模式比較 . 1 圖 2: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 2 圖 3:疫情影響下,預計 2020 年第三方支付規模增速放緩至 6%左右 . 3 圖 4: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參與機構 . 3 圖 5:第三方移動

10、支付市場份額(2020Q1) . 5 圖 6:第三方綜合支付市場份額(2020Q1) . 5 圖 7: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已進入穩定期 . 5 圖 8: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亦相對穩定 . 5 圖 9:與美國相比,國內電子支付滲透率已經處于較高水平 . 6 圖 10:以騰訊為例,更重要的是支付業務向其他高毛利金融業務引流 . 6 圖 11: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 . 7 圖 12:互聯網消費信貸滲透率. 7 圖 13:天弘基金代表的自營業務收入保持總體穩定 . 8 圖 14:螞蟻金服代銷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 8 圖 15:根據第三方數據,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共同滲透率達到 93.8% .

11、8 圖 16:根據阿里集團許可使用費及軟件技術服務費收入測算螞蟻金服稅前利潤情況 . 9 圖 17:除 2020 年一季度疫情影響外,金融科技其企業服務收入貢獻在持續提升 . 10 圖 18:2018 年全球前十大收單機構交易筆數 . 10 圖 19:拉卡拉歸母凈利潤及增長 . 12 圖 20:匯付天下歸母凈利潤及增長 . 12 圖 21:移卡歸母凈利潤及增長. 12 圖 22:拉卡拉收入結構 . 13 圖 23:匯付天下收入結構 . 13 圖 24:銀聯及網聯平臺清算業務情況 . 14 圖 25: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 14 圖 26:螞蟻金服在全球支付網絡方面已取得的進展 . 18 表格目

12、錄表格目錄 表 1:第三方支付業務主要構成(2019N) . 2 表 2:“96 費改”后,第三方支付的分潤模式 . 4 表 3:中國消費金融發展歷程 . 7 表 4:支付寶及財付通在國內用戶的滲透水平已趨于飽和 . 8 表 5:部分收單機構已積極布局產業支付領域 . 11 表 6:中國銀聯股份轉讓情況 . 15 表 7:銀聯與網聯比較 . 15 表 8:產業支付與消費支付對比 . 16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1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技術演進和技術演進和場景變遷的產物場景變遷的產物 第三方支付:估算交易規模超過第三方支付:估算交易規模超過 300 萬

13、億萬億/年年。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9 年全國 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為主的電子支付業務規模 2857 萬億,其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 處理規模分別為 2607 萬億/250 萬億(未包含紅包類等娛樂性產品) 。我們估計,寬口徑下 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線上移動支付、線下移動支付規模分別約 60 萬億/25 萬億/190 萬億/34 萬億。 行業行業格局:百萬億格局:百萬億規模市場規模市場,移動支付占比持續提升,移動支付占比持續提升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興起興起源于非現金源于非現金支付業務支付業務的發展的發展。貨幣支付和銀行轉賬方式,分別代表了 傳統的第一方支付(收款方)和第二方支付(收

14、款方、銀行)模式。隨著非現金支付尤其 是電子支付的出現,第三方支付模式逐步興起。所謂“第三方”是指不同于收款方和銀行 的第三方支付類機構,其參與到支付流程的資金結算和信息清算過程中來。 圖 1:第三方支付與傳統支付模式比較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 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經歷了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經歷了“線下“線下、線上、線上到線下、線上、線上到線下”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第三方支付模式 的演變,既代表了支付技術的演進,也代表了支付場景的變遷: 銀行卡銀行卡收單業務收單業務興起興起。 相較于最早商業銀行與銀聯的參與, 2010 年 6 月央行 非 金融機構支付管理辦法對非金融機構從事收單業務實行準入許

15、可模式后1,第 三方支付機構快速進入。截至 2019 年末,持有銀行卡收單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 構數量約 110 家。 互聯網化催生互聯網化催生互聯網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支付和移動支付。2012 年以前,電商興起后線上支付規模 大幅增加,同時 C2C 模式對擔保交易的需求,促使互聯網支付快速發展。2012 年后,移動 3G 技術的遍及使得支付場景由電腦端向手機端轉移,大型互聯網平 臺公司“All in 無線”戰略下,移動支付對互聯網支付的取代作用不斷顯現。 1 非金融機構支付管理辦法將第三方支付服務分為四類:網絡支付、預付卡發行和受理,銀行卡收單,其他支付業務,從 事相關業務的機構需獲得支付業務

16、許可證進行持牌經營。 付款方收款方 貨幣 第一方支付第一方支付第二方支付第二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 付款方收款方 銀行 付款方收款方 第三方 支付機構 銀行 清算機構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2 移動移動支付線下化支付線下化趨勢趨勢。場景方面,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互聯網巨頭通過高額補貼 開拓 O2O 市場,也使得支付業務經歷了“線上到線下”的過程。技術方面,條 碼支付的推出與普及,便利了移動支付的“面對面”支付流程(2011年7月1 日,支付寶推出了條碼支付產品) ,2019 年二維碼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 33.6 萬億(艾瑞咨詢) 。此外,基于 NF

17、C 的線下移動支付亦有快速增長。 估計估計 2019 年年第三方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第三方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約約 310 萬億萬億。結合艾瑞咨詢數據,測算 2019 年線下銀行卡收單、 線上互聯網及移動支付、 線下移動支付全年交易規模分別約 60 萬億/25 萬億/190 萬億/34 萬億(從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體系運行情況報告看,2019年非銀行支付 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249.9萬億元2) 。其中,自 2013 年以來,移動支付絕對規模與規 模占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反映了以上場景和技術的變遷。 表 1:第三方支付業務主要構成(2019N) 第三方支付業務種類第三方支付業務種類 牌照牌照 牌照數量牌

18、照數量 年交易規模年交易規模 1、銀行卡收單 銀行卡收單 110 預計約 60 萬億左右 2、互聯網支付 互聯網支付 62 約 25 萬億左右 3、移動支付 #線上移動支付 移動電話支付 48 約 190 億左右 #線下移動支付 二維碼支付 33.6 萬億 NFC 支付 345 億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 2: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 注:2013-17 年數據取自艾瑞咨詢2018 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 報告,2018-19 年數據根據艾瑞咨詢第三方支付行業季度數據進行計算 展望:展望:預計預計第第三方三方支付支付規模增速

19、規模增速收斂趨勢不變,疫情影響收斂趨勢不變,疫情影響下下 2020 年年增速或降至增速或降至 6% 左右。左右。結合第三方預測(艾瑞咨詢) ,我們預計 2020 年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線下銀行卡 收單交易規模同比增速分別為 10.2%/5%/-10%, 相對而言, 線下第三方支付業務受疫情影 響更大。上述假設下,預計全年第三方支付規模增速將由上年的 9.3%下降至 5.9%。 2包含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量, 以及支付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量, 但不包含紅包類等娛樂性產品的業務 量。 51.8%53.0% 59.1% 39.5% 32.2% 22.8% 19.3% 38.9%

20、26.8% 20.1% 15.3% 12.8% 10.2% 8.0% 8.6% 19.9%20.6% 45.1% 55.0% 66.9% 72.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其他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3 圖 3:疫情影響下,預計 2020 年第三方支付規模增速放緩至 6%左右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參與機構參與機構:賬戶側賬戶側、收單側、收單側與與清算機構清算機構的的競合競合 第第三方

21、支付三方支付的的交易過程涉及交易過程涉及賬戶機構賬戶機構、收單機構及清算類機構、收單機構及清算類機構。無論線下收單,亦或 是互聯網或移動支付,基本模式都涉及三類機構: (1)賬戶機構賬戶機構:C 端用戶用以支付的“錢包”,既可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虛擬賬 戶,也可以是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快捷支付完成支付交易) 。代表性機構為支 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 。 (2)收單收單機構:機構:即受理機構,負責對接 B 端商戶,確認交易的真實性,并將收到的 付款結算后轉至商戶賬戶。該類機構主要包括銀聯商務、拉卡拉、匯付天下、樂刷等。早 期收單方式以 POS 收單為主,近年來二維碼等條碼收單業務比重上

22、升。 (3)清算機構:)清算機構:負責支付過程中的資金清算、交易對賬等職能,并收取一定的清算 手續費。其中,銀聯主要承擔銀行卡收單等清算職能。2017 年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成立后, 開始承擔互聯網支付的清算功能,目前網聯清算暫不收費。 圖 4: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參與機構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Logo 來自各公司官網) 118% 96% 121% 68% 30% 9% 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 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

23、第三方支付總規模YoY 清算機構清算機構收單收單機構機構 付款方付款方 賬戶機構賬戶機構 商戶商戶 基于虛擬賬戶 基于銀行賬戶 快捷支付 清算處理 交易對賬 清算處理 交易對賬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4 盈利盈利模式模式:商戶支付手續費,多方:商戶支付手續費,多方機構機構分潤分潤 第三方第三方支付產業鏈支付產業鏈的的盈利模式, 即對盈利模式, 即對商戶商戶收取收取的的手續費手續費進行進行分潤分潤。 在傳統支付過程中, 賬戶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均以交易手續費收入為主。一般由收單機構向商戶收取一 定比例的手續費,并與賬戶機構、清算機構進行分成。 “96

24、 費改”后費改”后,第三方第三方賬戶支付手續費賬戶支付手續費具備費率優勢具備費率優勢。 “96 費改”主要對銀行卡收單 費率進行了規定,對于第三方支付賬戶的手續費目前沒有明確標準,一般由賬戶機構和收 單機構通過協商進行分成。目前在網絡支付的清算過程中,網聯暫不收取手續費,因此通 過第三方賬戶支付的手續費較銀行卡支付低 0.2%-0.3%,具備費率優勢。 表 2: “96 費改”后,第三方支付的分潤模式 銀行卡收單銀行卡收單 移動移動支付支付(基于基于銀行卡)銀行卡) 移動移動支付(支付(基于基于虛擬虛擬賬戶)賬戶) 發卡行 借記卡: 不高于 0.35% (單 筆不超過 13 元) 貸記卡:不高

25、于 0.45% 賬戶機構與發卡行協商分潤 無 賬戶機構 無 市場調節,一般為 0.1-0.2% 市場調節,一般為 0.1-0.2% 收單機構 市場調節 市場調節,0.15%左右 市場調節,0.15%左右 清算機構 不高于 0.065%(單筆不 超過 6.5 元),由支付機 構和發卡機構各支付一半 清算費率享受一定折扣 無 總計總計(商戶(商戶費率費率) 0.6%左右左右 0.3%-0.4%左右左右 0.3%-0.4%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信證券研究部 注:對于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 構、慈善機構刷卡交易,不收取發卡機構及清算機構手續費 本篇報告接下來的三部分內

26、容,我們將圍繞支付產業鏈的三類機構賬戶機構、收 單機構和清算機構進行展開,重點分析細分行業格局和商業模式。 賬戶機構賬戶機構:場景場景為王為王,流量,流量致勝致勝 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賬戶機構:場景為王,流量致勝。1)行業格局:頭部集中)行業格局:頭部集中。 “場景頻率=流量”邏 輯下,支付寶和財付通成功將電商和社交的場景及客戶,轉化為 C 端支付賬戶流量。先發 優勢和客戶粘性筑成護城河,細分市場 CR 2 均持續處于 80%+水平。2)盈利模式:手)盈利模式:手續續 費分潤與二次費分潤與二次引引流流兩條線兩條線。賬戶機構的手續費分潤目前在 1-2左右,用戶增長速度放 緩,未來看費率

27、提升的可能。支付奠定客戶與賬戶基礎,看好支付業務向高毛利金融業務 的“二次引流” 。3)經營現狀:平穩樂觀)經營現狀:平穩樂觀。國內支付用戶布局趨于完成,螞蟻金服和騰訊 金融收入增長樂觀。 行業格局:行業格局:雙寡頭雙寡頭格局格局,馬太效應延續馬太效應延續 賬戶賬戶機構的機構的商業商業邏輯邏輯:場景場景頻率頻率=流量。流量。作為 C 端電子“錢包”的功能(基于虛擬 賬戶或銀行卡賬戶) ,賬戶機構的經營邏輯是,通過豐富的場景、高頻的使用,提升錢包 交易業務的流量,同時提升客戶的粘性。相比而言,我們認為互聯網電商巨頭、互聯網社 交頭部平臺由于具備場景和頻率優勢,因而更容易布局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側。

28、巨頭巨頭掌握流量入口帶來掌握流量入口帶來雙寡頭雙寡頭市場市場, CR2 持續持續處于處于 80%+。 根據易觀 Analysys 數據,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5 2019 年第三方移動綜合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大巨頭的市占率分別達 48.4%和 33.6%(尤其在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二者市占率合計達到 93.9%) 。背靠電商場景(支付 寶)和社交場景(財付通)的兩大巨頭,通過線上和線下支付業務的協同推進,已形成穩 定的行業格局,我們預計在先發優勢和客戶粘性作用下,未來行業馬太效應或仍將持續。 圖 5: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2020Q1) 資

29、料來源:易觀 Analysys,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 6:第三方綜合支付市場份額(2020Q1) 資料來源:易觀 Analysys,中信證券研究部 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傳統分潤傳統分潤面臨瓶頸面臨瓶頸,二次引流二次引流或或帶來帶來新增長新增長 賬戶機構的收入主要包括手續費分潤和增值服務收入,隨著用戶規模增速下降,支付 手續費收入增長潛力有限,未來增值服務收入將成為賬戶機構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 1. 支付支付手續費手續費分潤分潤:規模邊際規模邊際增長趨緩增長趨緩,未來看費率提升未來看費率提升可能可能 規模效應看,規模效應看,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和使用時長用戶數量和使用時長增長增長已接近瓶頸已

30、接近瓶頸,支付類支付類客戶引流潛在客戶引流潛在 空間收窄空間收窄。根據 QuestMobile 數據,2019 年以來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及用戶使用時長增 長均出現明顯下滑,移動用戶滲透率已達到瓶頸。頭部賬戶機構的客戶數量亦反映出潛在 空間收窄趨勢:2019 年,騰訊商業支付 MAU 已經超過 8 億,占 QQ 用戶/微信用戶數比 例分別為 104%/67%。 圖 7: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已進入穩定期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 圖 8: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亦相對穩定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 支付寶, 55.0% 財付通, 38.9% 壹錢包, 1.1% 京東金

31、融, 0.7% 易寶, 0.5% 快錢, 0.5% 聯動優勢, 0.5% 百度錢包, 0.3% 蘇寧支付, 0.3% 其他, 2.2% 支付寶, 48.4% 騰訊金融, 33.6% 銀聯商務, 7.2% 快錢, 6.1% 通聯支付, 1.3% 易寶支付, 0.9% 環迅支付, 0.8% 其他, 1.7% , 0.0% , 0.0% -0.8% -0.6%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1.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2018-01 2018-03 2018-05 2018-07 20

32、18-09 2018-11 2019-01 2019-03 2019-05 2019-07 2019-09 2019-11 2020-01 2020-03 (億人) 月活躍用戶月增速(右軸) 341.2 349.6 358.2 359.8 372 22.6% 11.8% 6.0% 7.3% 9.0% 0% 5% 10% 15% 20% 25%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2018Q42019Q12019Q22019Q32019Q4 (分鐘) 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同比增速(右軸)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6 滲透率看,

33、滲透率看,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滲透率已處于較高水平。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滲透率已處于較高水平。從貝恩咨詢 2018 年所作的 調查情況看,國內常用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已經處于絕對優勢低位。相比而言, 美國的主流支付方式中,仍是以信用卡、現金和借記卡為主,未來仍有更大的電子支付滲 透空間。 圖 9:與美國相比,國內電子支付滲透率已經處于較高水平 資料來源:Bain,Research New retail banking NPS survey 2018 注:上述比例為各種支付方式的使用率情況 可能的方向:可能的方向:議價權議價權集中進而提升費率議價集中進而提升費率議價。相對于收單機構,賬戶機構市

34、場份額集 中, 頭部機構有很強的議價能力。 支付寶和微信未來或通過增加支付業務手續費分成比例, 提高支付業務收入。 2. 多元化收入多元化收入:發揮支付的二次引流作用發揮支付的二次引流作用 除自身手續費分潤外,支付業務對于賬戶機構而言的更重要作用在于,發揮金融業務 的入口作用(夯實用戶+賬戶基礎) ,進而向高毛利的金融業務二次引流。具體包括: 圖 10:以騰訊為例,更重要的是支付業務向其他高毛利金融業務引流 資料來源:騰訊控股財報,微眾銀行財報,艾媒數據,中信證券研究部 注:用戶數據截至 2019 年 4% 17% 30% 81% 84% 52% 54% 64% 0%20%40%60%80%1

35、00% 其他第三方支付 Apple Pay 手機銀行 信用卡 借記卡 現金 支付寶 微信支付 APP傳統支付 2% 3% 3% 6% 6% 7% 9% 53% 59% 79% 80% 44% 0%20%40%60%80%100% 其他第三方支付 Facebook Square Google Zelie Venmo Apple Pay Paypal 支票 借記卡 現金 信用卡 APP傳統支付Paypal 其他金融業務用戶 #理財通用戶數1.5億+ #微粒貸累積用戶2800萬 支付業務用戶 #商業支付MAU 8億 騰訊社交用戶 #QQ用戶7.68億 #移動QQ用戶6.94億 #微信&WeChat1

36、2.03億 國內互聯網人群 #中國互聯網用戶8.02億 #中國手機用戶數10.9億 二級引流 IM+SNS支付 一級引流 IM+SNS獲客 三級引流 支付其他金融 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2020.7.10 7 消費金融:消費金融:規范監管后,步入良性發展期規范監管后,步入良性發展期 經過經過 2017 年以來的嚴監管后,消費金融步入良性發展階段年以來的嚴監管后,消費金融步入良性發展階段。我國消費金融行業大規 模發展起于 2009 年, 首批 4 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成立。 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 大型電商、 消費分期平臺等互金公司進一步促進了消費金融的發展?;ヂ摼W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過程 中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隨著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出臺,無特定場景的 網絡小貸受到壓縮,國內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進入整頓期。 表 3:中國消費金融發展歷程 時間時間 時期時期 特征特征 1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報】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研究:開拓藍海深耕存量升級模式-20200710[22頁].pdf)為本站 (LuxuS)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