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年)(45頁).pdf

編號:120894 PDF 45頁 7.4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深圳證券交易所: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年)(45頁).pdf

1、1ETF 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 年)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2引言中國 ETF 市場自 2004 年推出,經過 19 年的發展歷程,已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ETF 作為投資工具,以其費用低廉、持倉透明、風格穩定、交易便利的特點,受到各類投資者的認可。截至 2022 年底,深滬兩市共上市 734 只非貨幣 ETF 產品,資產規模共計 13390 億元,比 2021 年末增長 2399 億元,漲幅 21.83%,數量和規模均創下新高。展望 2023 年,ETF 市場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ETF 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全面注冊制下 ETF 投資優勢凸顯,ETF 生態圏的日趨完善進

2、一步提升 ETF 吸引力,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 ETF 發展帶來新契機。另一方面,ETF的投資者認知度與市場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提升,ETF 基礎規則與配套機制仍需完善,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為介紹 2022 年 ETF 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進一步增進ETF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對ETF市場的了解,特發布本白皮書。本白皮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聯合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編制。3目目 錄錄引言.2一、ETF 發展特征與趨勢.5(一)ETF 產品發展歷程.5(二)ETF 市場整體發展

3、情況.51.ETF 數量規模共創新高.52.新發 ETF 規模較大.63.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84.行業主題 ETF 規模占比擴大.9(三)各類型 ETF 發展情況.101.寬基 ETF 逐步多樣化、特色化.102.醫藥主題 ETF 規模上升幅度最大.113.策略 ETF 集中于紅利和成長類.124.跨境 ETF 延續高增長態勢.135.債券 ETF 發行規模激增.156.商品 ETF 規模有所萎縮.15二、ETF 市場面臨新機遇與挑戰.18(一)ETF 市場面臨的主要機遇.181.ETF 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1842.全面注冊制下 ETF 投資優勢凸顯.183.ETF 生態圈的日趨完善

4、進一步提升 ETF 吸引力.194.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 ETF 發展帶來新契機.19(二)ETF 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201.ETF 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202.ETF 配套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空間.203.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20三、2023 年創新產品研究展望.20(一)深市寬基 ETF.21(二)REITs ETF.21(三)商品期貨 ETF.21(四)主動管理型 ETF.22(五)FOF ETF.22(六)多倍及反向 ETF.22附件 1:全球 ETF 市場發展情況.23附件 2:深市特色 ETF 產品案例摘編.365一、ETF 發展特征與趨勢(一

5、)ETF 產品發展歷程2004 年 12 月,國內第一只 ETF(上證 50 ETF)成立。2005 至 2006 年,上證 50ETF、深證 100ETF、上證 180ETF和中小 100ETF 分別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至此,國內 ETF市場正式誕生并逐步發展。隨著指數化投資實踐的深入,2012 年 5 月,首批兩只滬深 300ETF 上市并成為融資融券標的。同年,首批跨境 ETF易方達恒生 H 股 ETF 和華夏恒生 ETF 成立,ETF 配置走向海外。此后幾年,各類型 ETF快速發展。隨后,ETF 品種更加豐富,2013 年債券 ETF(國債 ETF)和商品 ETF(黃金 ETF)推出

6、并實施日內回轉交易,填補了ETF 市場中低風險投資品種的空白。2015 年,首批滬港通ETF 上市,跨境基金產品開始實施日內回轉交易。2019 年,境內首批商品期貨 ETF 在深交所上市,ETF 對大類資產的覆蓋漸趨完善。(二)ETF 市場整體發展情況1.ETF 數量規模共創新高數量規模共創新高截至 2022 年底,深滬兩市共上市 734 只 ETF 產品(非貨幣),資產規模共計 13390 億元,較 2021 年末增加 2399億元,漲幅 21.83%,數量和規模均創下新高。其中,深市ETF(非貨幣)規模增加 1078 億元,漲幅 41.81%。2022 年兩市非貨幣 ETF 成交金額共 1

7、3.04 萬億元,ETF 市場發展已進入快車道。6圖 1 境內 ETF 規模(億元)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2.新發新發 ETF 規模較大規模較大2022 年,全市場共新發 142 只 ETF,成立規模 1499 億元。其中,深市新發 ETF 成立規模 792 億元,占比 53%。圖 2 新發 ETF 數量和規模分布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7新發 ETF 年底規模排名前 5的產品包含 1只政金債 ETF、1只創業板50ETF和3只中證1000ETF。其中首批政金債ETF作為創新產品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而中證 1000E

8、TF 得益于2022 年 7 月中金所上市中證 1000 股指期貨和期權,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市場機構關注。表 1 2022 年規模排名前 5 的新發 ETF數據來源:Wind,億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存量ETF產品中規模增長排名前5的非貨幣產品均為寬基指數,包括科創 50ETF、滬深 300ETF、中證 1000ETF,以及兩只分別投資于香港、美國科技市場的跨境 ETF。8表 2 2022 年規模增長排名前 5 的存量 ETF(非貨幣)數據來源:Wind,億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3.行業集中度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持續提升隨著 ETF 市場規模效應逐步顯現,

9、ETF 規模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的管理規模均突破千億。截至 2022 年底,境內共有 52家基金公司已發行非貨幣 ETF 產品,其中排名前 10 位的基金公司合計管理規模達到 1.06 萬億元,市場份額占比近八成。規模排名前三和前五的基金公司合計市占率達到 42.94%、58.04%。9表 3 2022 年非貨幣 ETF 規模排名前 10 的基金公司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4.行業主題行業主題 ETF 規模占比擴大規模占比擴大2018 年以來,行業主題 ETF 成為新發行 ETF 主力,575只新上市 ETF 中,

10、行業主題 ETF 共 449 只,占比 78%,規模占 ETF 總規模比例近 40%。10圖 3 行業主題 ETF 幾乎已占我國 ETF 市場的半壁江山2021 年 ETF 規模分布2022 年 ETF 規模分布數據來源:Wind新發 ETF 數量結構累計 ETF 數量結構數據來源:Wind(三)各類型 ETF 發展情況1.寬基寬基 ETF 逐步逐步多樣化多樣化、特色化特色化寬基 ETF 早期發展迅速,滬深 300、上證 50、創業板等主要寬基指數布局相對完善,同一指數有多個產品同時跟蹤,先發優勢、規模優勢顯著。2020 年以來,傳統寬基指數 ETF11發行放緩,新發產品多集中于多樣化、特色化

11、的新指數。2021年,新發行寬基 ETF 以科創創業 50 指數為代表,相關 ETF合計發行份額約 197.7 億份。2022 年,小盤風格逐漸受到重視,多只跟蹤國證 2000 指數與中證 1000 指數的 ETF 產品發行。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場寬基 ETF 共 146 只,總規模 5653億元,較 2021 年底增加 912 億元,增長率 19.23%。圖 4 寬基規模(億元)和數量的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2.醫藥醫藥主題主題 ETF 規模上升幅度最大規模上升幅度最大2013 年以來,行業主題類 ETF 快速豐富,覆蓋行業由最初的消費、能源、制

12、造、金融和地產擴大到了傳媒、電子、通信和國防軍工等十余個行業。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場行業主題 ETF 共 384 只,總規模 4659 億元,較 2021 年增加385 億元,增長率 9.00%。12圖 5 行業主題 ETF 規模(億元)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其中,ETF 產品規模最大的行業集中于金融地產、制造和科技等領域。2022 年,除金融地產相關 ETF 規模下降 98億元外,其余行業板塊規模均有所上升,醫藥板塊規模上升幅度最大,達 167 億元。圖 6 各類行業主題 ETF 產品規模(億元)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13、 月 31 日3.策略策略 ETF 集中于紅利和成長集中于紅利和成長類類2018 年以來,伴隨著整個 ETF 市場蓬勃發展,國內策13略 ETF 市場也加速成長,其中上證紅利指數 ETF、深證紅利指數 ETF 貢獻了主要市場增長量。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場策略 ETF 共 59 只,總規模 357 億元,較 2021 年增加 49 億元,增長率 15.94%。圖 7 策略 ETF 規模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按照策略因子分類,ETF 跟蹤的策略指數可以分為市值因子、紅利因子、成長因子、價值因子、低波動因子、基本面因子、質量因子等,目前市場上的策略

14、 ETF 主要集中于紅利因子和成長因子,相關 ETF 共 21 只,總規模 252 億元,占所有策略 ETF 的 70.47%。4.跨境跨境 ETF 延續高增長態勢延續高增長態勢自 2012 年首批跨境 ETF 發行上市以來,跨境 ETF 發展不斷加速,在 2021 年達到頂峰,當年全市場共發行 54 只跨境 ETF。截至 2021 年底,跨境 ETF 總市場規模達 1141 億元,產品覆蓋美國、香港、日本、德國、法國等全球多個地區。2022 年跨境 ETF 延續了 2021 年的高增長態勢,全市場新發14跨境 ETF31 只,覆蓋港股科技、港股寬基、美股生物科技、納斯達克 100 等領域。截

15、至 2022 年底,跨境 ETF 共 109 只,總規模 1971 億元,較 2021 年增加 830 億元,增長率 72.74%。圖 8 跨境 ETF 規模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從行業分布來看,跨境 ETF 中跟蹤互聯網行業的 ETF占比達 38%,其中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 50 指數最受歡迎,從規模集中度來看,頭部效應明顯。圖 9 跨境 ETF 的產品格局按跟蹤指數分類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155.債券債券 ETF 發行規模激增發行規模激增國內債券 ETF 發展總體而言仍處于起步階段。2013 年 3月,我國第

16、一只債券 ETF 成立,債券 ETF 自此開始了相對曲折的發展歷程。2013、2014 年分別發行 95 億元和 67 億元,此后三年幾乎未有發行,直到 2018 年發行量才再度上升至約 130 億元,2019 年進一步增至 155 億元,但 2020 年發行量迅速萎縮,2021 年再次出現零發行的情況。然而,進入2022 年,債券 ETF 發行規模激增,達到創紀錄的 243 億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存續且已成立的債券 ETF 共 17 只,數量和規模都不及整體債券基金的 1%。圖 10 當前債券 ETF 存量結構(規模:億元)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17、 月 31 日6.商品商品 ETF 規模有所萎縮規模有所萎縮2013 年以來,所有商品 ETF 均為黃金 ETF,而 2019 年底商品投資領域新發的 3 只商品期貨類 ETF(豆粕 ETF、有色期貨 ETF 和能源化工 ETF)為商品 ETF 注入了新鮮血液。162022 年以來,受國際形勢波動、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息等因素影響,商品 ETF 規模整體有所萎縮。截至 2022 年底,全市場商品期貨 ETF 共 19 只,總規模 221 億元,較 2021 年減少68 億元,下降率 23.42%。圖 11 商品 ETF 規模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首批黃

18、金 ETF 成立于 2013 年,分別在深交所(易方達黃金 ETF)、上交所(國泰黃金 ETF、華安黃金 ETF)上市。截至 2022 年底,黃金 ETF 共計 16 只,相較于 2021 年增加4 只。2022 年新上市 4 只 ETF 掛鉤標的均為上海金(合約代碼:SHAU),并在深交所上市。截至年底,黃金 ETF 合計規模達 207 億元,比 2021 年下降 70 億元,下降率 25.14%。17圖 12 黃金 ETF 規模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目前國內有三只商品期貨 ETF,均成立于 2019 年,并在深交所上市,分別為華夏飼料豆粕期貨

19、ETF、大成有色金屬期貨 ETF、建信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期貨 ETF。截至年底,商品期貨 ETF 規模合計為 13 億元,比 2021 年上升 2 億元,上升率 18.40%。圖 13 商品期貨 ETF 規模和數量變化數據來源:Wind,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18二、ETF 市場面臨新機遇與挑戰(一)ETF 市場面臨的主要機遇1.ETF 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服務國家戰略屬性不斷增強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新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增長點相繼出現。ETF 作為安全透明高效的投資工具,能夠便利投資者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進行價值發現,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近年來,各種細分領域的行業主題 E

20、TF 相繼發行,在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重點發展領域、支持國家戰略落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以中證機床 ETF 為代表的主題ETF,為擁有科技服務能力的企業賦能,助力我國優質公司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意義。去年,交易所進一步豐富“雙碳”基金,首批 8 只中證環交所碳中和 ETF 不僅為投資者進行綠色投資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也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綠色轉型升級的能力。未來繼續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政策重點支持、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相關領域的產品,如自主科技創新、低碳產業、風光儲一體化、安全領域等,對于促進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將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通過資本市

21、場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國家戰略發展。2.全面注冊制下全面注冊制下 ETF 投資優勢凸顯投資優勢凸顯隨著 A 股全面注冊制的落地,ETF 的投資優勢將更加凸顯。一方面,全面注冊制下,上市公司數量會進一步增加,投資個股的難度也會相應加大,需要采用專業方法甄別優質19投資標的;另一方面,隨著股票數量的持續增加,上市和退市都將成為常態,而優質的上市公司仍是指數上行的核心推動力。資本市場本身優勝劣汰的機制與指數基金定期調整、優選領域龍頭企業的邏輯相一致。因此,更多普通投資者可能更傾向于通過 ETF 進行指數化投資。3.ETF 生態圈的日趨完善進一步提升生態圈的日趨完善進一步提升 ETF 吸引力吸引力2

22、022 年,衍生品標的不斷豐富,深交所先后上市創業板ETF 期權、中證 500ETF 期權和深證 100ETF 期權,上交所上市交易中證 500ETF 期權,中金所上市交易中證 1000 股指期權。期權品種的豐富為現貨持倉提供了保險功能,進一步滿足了市場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需要,有利于機構開發更多收益增強、風險中性類產品,契合不同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和風險偏好,進一步完善了 ETF 生態圈,豐富了 ETF 投資交易方式,有助于增強 ETF 市場韌性,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促進 ETF 市場進一步發展。4.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轉型為 ETF 發展帶來新契機發展帶來新契機近年來,基

23、金和券商投顧業務逐步從“賣方時代”邁向“買方時代”,隨著買方投顧模式的發展,大量具備較高投資水平的買方投顧機構為投資者提供了專業的輔導和服務。ETF 因其費用低廉、交易便捷、投資透明等特征,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于資產配置和波段交易等多種場景,為投資者取得實際收益。未來隨著股票市場有效性進一步增強,主動權益基金的超額收益將會有所下降。ETF 將更加受到投顧機構的青睞,投顧業務也將成為未來 ETF 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20一。(二)ETF 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1.ETF 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從整體市場規???,截至 2022 年末,境內非貨幣 ETF規模合計約 1

24、.35 萬億元,約占整體非貨幣公募基金市場規模的 8.88%,遠低于美國 ETF 占共同基金和 ETF 總規模比例22.66%,表明國內 ETF 市場整體還有較大發展空間。2.ETF 配套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空間配套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空間境內 ETF 市場誕生以來,配套機制不斷優化完善,隨著投資者群體快速增長,ETF 呈現出與場外基金不同的功能定位與產品特征,而市場也對 ETF 相關機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 ETF 在發行上市、交易和申贖機制、流動性服務、費用和風險監控等方面機制的進一步深化,將會進一步降低市場機構運行成本,提升投資者投資效率。3.長期資金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愿意來、留得住”的市

25、場環境還待優化的市場環境還待優化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A 股市場中的社?;?、基本養老金、企職業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占比均有較大提升空間。但長久以來入市意愿不強、“耐心資本”不足等因素制約了長期資金的入市。下一步,可以進一步采取措施優化市場環境,鼓勵投資機構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長期資金的入市意愿。三、2023 年創新產品研究展望近年來,ETF 市場整體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從市場發21展來看,2023 年產品創新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探索:(一)深市寬基 ETF深市目前已經發布了創業板指、深證 100 指數等市場影響力較高的寬基指數,一方面為衡量不同維度的深市基礎市場表

26、現提供了業績基準,另一方面也以 ETF 為載體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市場參與工具。2023 年,隨著 A 股全面注冊制的落地,深市主板的受關注度也在持續提升,市場對于開發深市核心寬基指數的訴求不斷提高。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深市寬基指數和 ETF 體系,完整覆蓋深市主板等市場板塊,立足深市特色市場定位,與現有深市寬基指數形成互補,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對于深市核心資產的配置需求。(二)REITs ETF國內 REITs 產品自 2021 年正式推出后持續擴容并逐步走向常態化發行,當前上市公募 REITs 已達 24 只,發行規模合計 783.61 億元。REITs 展現出了高穩定性、高股息率的特點,與股票和

27、債券資產相關性較弱,尤其是在 2022 年權益市場震蕩下行、理財贖回潮的背景下,REITs 收益情況相對穩定,是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標的。整體來看,推出 REITs ETF 的條件日趨具備。(三)商品期貨 ETF商品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長期與債券、股票等傳統資產保持極低的相關性、甚至是負相關關系。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拉動大宗商品需求,全球供應鏈矛盾加劇等大環境下,將商品資產打包以 ETF 進行投資存在較大市場需求,22也可以作為抗通貨膨脹的重要投資工具。(四)主動管理型 ETF過去 3 年,全球主動化 ETF 產品快速發行,雖然規模上與被動產品仍有較大差距,但主動產品在

28、所有 ETF 中的數量占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成為 ETF 市場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強型 ETF 是境內 ETF 市場向主動管理邁進的一次重要嘗試,目前境內市場已存續運作 13 只增強型 ETF,指數涵蓋滬深 300、中證 500、中證 1000、創業板、科創板等主流寬基,此類產品的成功運作進一步提升了境內投資者對主動ETF 的認知與認可程度。(五)FOF ETFFOF ETF 是以其他 ETF 為主要投資標的的 ETF。這類產品本身以ETF形式上市交易,同時底層投資的資產也是ETF,一方面承繼底層 ETF 費用低廉、風格統一、類別豐富的優勢,另一方面自身存在高透明度和高流動性特征,可以更好地

29、服務于投資者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六)多倍及反向 ETF多倍及反向 ETF 是通過投資金融衍生品,如期貨合約或互換合約進行結構搭建,采用現金申贖,實現跟蹤對應標的指數或資產的多倍收益或者反向收益的交易所交易型基金。研究探索推出多倍及反向 ETF 產品,將有利于豐富場內多元化投資工具、進一步豐富投資者指數化投資選擇。23附件 1:全球 ETF 市場發展情況一、全球 ETF 市場概況由于透明性較高、流動性較好、風險分散等特點,經過20 余年的發展,ETF 已在全球數十個國家成功運作,成為一類重要的投資產品。據 ETFGI 統計,截至 2022 年底,全球ETF 共計 9537 只,整體管理規模近

30、9 萬億美元,并呈現以下特征:(一)被動型股票基金規模接近主動型股票基金規模根據 ICI2022 年報告,過去十年全球被動指數型基金管理規模發展迅速,從 2011 年占全球基金管理規模的 20%提升至 2021 年的 43%,規模已接近主動管理基金規模。圖 1 全球被動指數型基金管理規模逼近主動管理基金規模數據來源:ICI Fact Book 2022 年(二)ETF 總規模加速增長后小幅回落自 2008 年以來,ETF 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過去十年復合增長率達 16.8%。但在 2022 年,ETF 規模整體減少 10.1%,24主要原因是全球權益資產表現較弱,市場對后市預期存在悲觀情緒。其中

31、,資金流出最多的是權益類 ETF,其次為商品類 ETF。圖 2 全球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底(三)中國 ETF 市場日趨重要從國家及區域分布來看,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 ETF 市場,共有 2931 只 ETF,整體規模逾 6.3 萬億美元,占整體市場份額比例超過 70%;歐洲是規模第二大的 ETF 市場,主要產品注冊地為愛爾蘭和盧森堡,歐洲 ETF 合計規模 1.3 萬億美元,約占全部 ETF 份額的 15%。得益于中國 ETF 市場的蓬勃發展,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 ETF 占比近年來有所上升,合計管理規模超過 5670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

32、中國 ETF 總規模 2289 美元,約占除日本以外亞太地區 ETF總規模的 40%。25表 1 全球 ETF 市場分布情況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二、各類型 ETF 發展情況ETF 推出后,由寬基 ETF、行業 ETF 和風格 ETF 等基礎類型逐步拓展至新興市場跨境 ETF、債券 ETF 和黃金 ETF等品類。其后,市場也開始探索開發另類品種,例如杠桿反向 ETF 和期權策略 ETF 等,使得 ETF 市場整體呈現百花齊放態勢。目前,境外 ETF 的投資標的包括股票、債券、期貨、商品、期權、房地產等多種資產,投資范圍涵蓋全球各個市場。從產品類型分布來看,

33、截至 2022 年底,股票 ETF 是占比最高的類型,規模在 ETF 總規模中占比高達 72.9%;債券ETF 次之,占比 17.6%;商品 ETF 也越來越受投資者重視,占比 2.7%。26圖 3 全球各類資產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底(一)權益類 ETF 規模占比大、細分類型多權益類 ETF 是 ETF 中占比最大的類別,權益類 ETF 可以細分為寬基 ETF、行業 ETF、風格 ETF、Smart Beta ETF和 ESG ETF 等。由于通脹壓力上升及市場震蕩,權益ETF2022 年整體資金凈流出,但防御型策略的 ETF 受到市場的青睞,尤其是

34、具有防御屬性的紅利、價值和波動策略 ETF獲得較大的凈流入。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共有 1275 只 SmartBeta ETF,資產規模近 1.26 萬億美元。27圖 4 全球市值加權和 Smart Beta ETF2022 年資金流出對比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圖 5 全球 Smart Beta ETF2022 年增加規模(百萬美元)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2019 年以來,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及疫情的影響,ESG 投資概念發展勢頭迅猛。截至 2022 年底,全球 ESG ETF 產品規模合計超過 4000 億美元,保持了 2021

35、年的增長態勢,過去十年年化復合增長率為 31.7%。28圖 6 全球 ESG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二)固收類 ETF 增量以國債 ETF 為主固收類 ETF 發展稍晚于權益類 ETF,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后得到快速發展。2008 年至 2018 年,長達十年的美元量化寬松政策促進了固收類 ETF 的高速發展,基金管理人積極布局綜合債、國債、市政債、公司債等 ETF,并催生出各種創新的固收類 ETF,例如抵押支持 ETF、高收益債券 ETF、通脹保護 ETF、固定到期日 ETF 和優先股 ETF 等。隨著美國在 2022 年進入新一輪加

36、息周期,資金流入增速放緩,資金偏好具有低風險特征的國債類 ETF。截至 2022 年底,美國市場固收類 ETF 合計管理規模 1.29 萬億美元,與 2021 年相比規模增長 1.38%,其中規模增長最大的是國債類 ETF,其次為地方市政債 ETF。29圖 7 美國固收類 ETF 規模數據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2 年底圖 82022 年美國各類固收類 ETF 資產凈流入情況數據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2 年底30(三)商品 ETF 增長迅速、品種豐富全球商品類 ETF 品種豐富,不僅已覆蓋農產品、能源、貴金屬、工業金屬等各細分品種,還包含錨定大宗商品的多倍和反向

37、ETF。商品 ETF 的發展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2022年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貴金屬價格有一定承壓,使2022 年商品 ETF 整體呈現凈流出態勢。同時,由于地緣政治引起的糧食危機,2022 年商品類 ETF 中僅農產品類 ETF規模逆勢增長。圖 9 美國商品 ETF 規模數據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2 年底31圖 10 美國各類商品 ETF2022 年資產凈流入情況數據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2 年底(四)主動管理型 ETF 中權益類規模首次超越固收類主動管理型 ETF 是對投資組合進行主動管理而非跟蹤指數被動構建投資組合的 ETF。2019 年以前,由于實時

38、披露持倉,基金管理人對發展權益類主動 ETF 態度較為謹慎,不愿意將具有較高超額收益的策略應用于主動權益 ETF,存續的主動權益 ETF 也持續面臨 Alpha 稀釋問題,獲得超額收益難度較大,因此全球主動 ETF 主要集中在固收類資產。2019年,美國 SEC 首次批準了非透明主動管理 ETF,有效促進了主動 ETF 發展。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共有 1878 只主動 ETF,合計資產規模 4876 億美元,其中權益類主動管理 ETF 規模合計 1884 億美元,規模占比逾 53%,首次超過了固收類主動 ETF。32圖 11 全球主動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

39、022 年底圖 12 全球主動 ETF 資產類型分布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底(五)另類 ETF 投資標的不斷創新近年來,ETF 投資標的不斷創新,2015 年第一只加密貨幣 ETF 推出(Bitcoin Tracker One-SEK)。其后,加密貨幣ETF 產品的數量和多樣性穩步增加,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33全球共有 166 只加密貨幣 ETF,總規模 3.7 萬億美元,較 2021年底降低 59.34%,其規??s水主要是由于加密貨幣資產貶值。圖 13 全球加密貨幣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多倍反向 ETF 是以

40、獲取標的指數杠桿倍數或者反向杠桿倍數收益為投資目標的 ETF,主要分為正向 2 倍、3 倍和單倍反向、反向多倍。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共有 1235 只多倍反向 ETF,合計管理規模為 1065 億美元。多倍反向策略可以運用在各類資產,其中權益類多倍反向 ETF 規模最大,合計約為 883 億美元;次之是商品類多倍反向 ETF,合計規模為 96.5 億美元。34表 2 多倍反向 ETF 在各類資產的規模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底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風險對沖在各家機構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基于期權(Option-Based)投資策略的ETF 因其損益結構的多樣性、

41、資金使用的高效性、與傳統策略的低相關性等獨特優勢,逐漸贏得更大市場份額。隨后,期權策略基金的發展開始提速。截至 2022 年底,美國基于期權策略的共同基金和 ETF 產品數量合計達 228 只,規模超過 573 億美元。其中,美國期權策略 ETF 共 189 只,總規模377 億美元。35圖 14 全球期權策略 ETF 規模及數量變化數據來源:ETFGI,截至 2022 年 11 月底36附件 2:深市特色 ETF 產品案例摘編一、易方達創業板 ETF創業板 ETF(159915)跟蹤創業板指,該指數由深交所創業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 100 只股票組成,以綜合反映創業板市場的整體表現。創業板

42、指發布于 2010 年 6 月,截至 2022 年底,已經運行 12 年有余。創業板指伴隨創業板的發展與改革,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核心指數。此外,指數經過 12 余年的積累,已沉淀出一批具備產業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公司,行業龍頭的聚集一方面保證了指數整體收益增速,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業績穩定性。創業板 ETF 作為投資創業板指的重要基金產品,已經成為投資者參與創業板的重要工具。截至 2022 年底,創業板ETF 以高端制造為中樞,對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醫藥等新經濟賽道覆蓋完整,體現出較強的成長性。同期,創業板ETF 期權于 2022 年三季度上市,上市后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功能穩步發揮,

43、有利于創業板 ETF 生態圈的完善,促進了ETF 流動性、規模及市場深度的提升。多樣化的投資者和資金持續流入 ETF 現貨市場,也間接提升了 ETF 及對應成份股的定價效率,機構和長期資金參與創業板意愿提升,最終助力創新產業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展望 2023,創業板 ETF 將持續受益于中國經濟高質量37發展政策,伴隨中國經濟的回暖,產品創新成長的屬性將愈加突出,是投資者參與創業板投資不可或缺的快捷工具。此外,創業板 ETF 期權市場的平穩運行,一方面給投資者資產配置提供對沖工具,降低凈值波動,持續引流中長期資金,實現資本市場對創新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創業板 ETF

44、 生態圈的生命力,或衍生出新的投資策略,吸引更多元化的資金參與創業板市場投資。(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二、華夏中證 1000ETF華夏中證 1000ETF(159845)是首只深交所成立上市的中證 1000ETF,截至 2022 年底,基金規模為 62.11 億元,是深交所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中證 1000ETF,為投資者投資我國高質量成長的中小企業提供了靈活方便、費用低廉的方式。中證 1000 作為中小盤指數代表,收益彈性和波動率較高的特征較為明顯。在中小盤成長風格占優以及震蕩反彈市場下,中證 1000 指數往往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仡欀凶C 1000指數表現,自 2021 年以來,市場

45、風格從大盤藍籌逐步向中小盤成長風格切換,中證 1000 指數的收益大幅跑贏滬深 300指數且優于中證500指數。夏普比例優于中證500和滬深300指數。2022 年初,市場大幅回調,中證 1000 回撤明顯。但自 4 月 27 日震蕩反彈以來,中證 1000 又跑出了較高的收益,38凸顯指數彈性與活力,能夠及時捕捉市場行情。展望 2023 年,在政策持續定向發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背景下,中小盤股票或迎靈活上攻。小市值公司估值相對更低,指數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安全邊際較高,業績彈性更大,更有利于估值修復。目前指數盈利水平已經企穩,隨著疫情后經濟回暖、新興行業的景氣度回升,預計中證 1

46、000 指數走勢將會有較強的盈利支撐。(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三、華安創業板 50ETF華安創業板 50ETF(159949)聚焦于創業板的科技龍頭公司,其代表性行業及公司如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等高景氣賽道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2022 年,華安創業板 50ETF 持有人戶數超過 15 萬戶,份額從 60 億份增長至 109 億份,份額增長 81%;基金規模從 88億元增長至 112 億元,規模增長 28%。日均成交量 8.5 億元。從規模和流動性來看均居深市 ETF 前列。ETF 納入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開通后,華安創業板 50ETF 目前是其中唯一跟蹤創業板 50 指數的 ET

47、F。2023 年,隨著經濟的企穩回升,以創業板 50ETF 為代表的創業板核心公司將有望迎來經營業績的提升。當前創業板50 指數的 PE 值為 40 倍左右,處于過去十年估值 17%分位,投資性價比較高。(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39四、易方達深 100ETF深證 100ETF(159901)跟蹤深證 100 指數,該指數由深交所上市的市值大、流動性好的 100 只股票組成,匯聚深市主板和創業板龍頭企業,創新成長屬性明顯,長期業績較為突出,是投資者分享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紅利的優質工具。深證 100 指數基期為 2002 年 12 月 31 日,經過 20 年新陳代謝,已經成長為深市旗艦指數,是

48、深交所“1+2”核心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易方達深證 100ETF 是深市首只上市 ETF,也是易方達基金管理的第一只 ETF 產品,已平穩運行 16 年,已成為深市核心資產的重要配置工具之一。,深證 100ETF 以新經濟產業為中樞,跟隨產業政策不斷迭代,覆蓋電力設備、電子、醫藥設備等行業,創新藍籌特色愈發突出。2022 年四季度,深交所上市深證 100ETF 期權,以深證 100ETF 為掛鉤標的,是管理深市創新藍籌股票市場風險的重要工具。此次深證100ETF期權的平穩推出,有利于進一步引導資金增加對“藍籌+創新”雙重屬性的股票、尤其是深證 100ETF 的配置,助力優質上市公司吸引穩定的中

49、長期投資群體、獲得更好的成長發展機會。展望 2023,深證 100ETF 將持續受益于發展與安全主線,始終代表著創新發展的方向,是投資者參與產業升級投資機遇不可缺少的工具。深證 100 指數創新藍籌的鮮明特色,使得深證 100ETF 期權能夠滿足投資者差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與現40有市場品種形成良好互補。同時,期權產品體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深證 100ETF 期權市場的平穩運行將有助于產品創新穩步推進,吸引更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深度參與。(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五、華夏芯片 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 ETF(15999

50、5)是深交所目前規模最大的行業主題 ETF,截至 2022 年底,基金規模達到 204.01億元,全年凈流入近 30 億元。芯片產業處于整個電子信息產業鏈的頂端,是各種電子終端產品得以運行的基礎,被廣泛地應用于 PC、手機及平板電腦、消費電子、工業和汽車等終端市場。芯片產品作為整個產業的核心和關鍵,是電子終端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決定性構件。近年來,芯片產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國產替代進程助力半導體景氣度提升,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對芯片產業產生巨大需求。一方面,手機微創新持續提升存量市場中對于半導體的需求;另一方面,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物聯網持續發展,帶動芯片產業需求增長。芯片 ETF 跟蹤國證半導

51、體芯片指數,近五年的累計收益率遠超市場基準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鍵配置境內芯片產業的基礎工具,分享我國芯片行業持續發展的紅利。展望2023 年,國家頂層設計致力于解決芯片等“卡脖子”關鍵領域,41逐步通過國產替代以實現自主可控,中國的半導體芯片產業有望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保持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和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六、匯添富消費 ETF2022 年,消費 ETF(159928)日均成交金額 1.7 億元,份額凈增長 8.4 億份,資金凈流入約 9 億元。至年末,消費 ETF規模達到 109.4 億元,持有人戶數超過 10 萬人,分別是五年前的 7 倍和 30 倍

52、,成為深交所流動性最好、規模最大、深受投資者歡迎的行業指數 ETF 之一,也成為了第一批納入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 ETF 產品,獲得北向資金的增持。雖然受國內外多重宏觀因素影響,2022 年我國 GDP 仍實現 3%的正增長,經濟總量也首次站上 120 萬億關口,特別是年末需求收縮問題出現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變動顯示消費進入逐步復蘇的初期。主要消費品在需求整體收縮的背景下,保持了良好的需求剛性,主要消費指數全年回調幅度略小于大盤,估值回落至近十年合理區間。展望 2023 年,國內經濟企穩回升跡象明顯,居民收入增速修復趨勢確定。(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七、華夏恒生 ETF華夏恒

53、生 ETF(159920)是深交所目前規模最大的跨境ETF,截至 2022 年底,基金規模達到 163.44 億元,2022 年港股市場抄底熱情高漲,恒生 ETF 全年凈流入達 47 億元。42華夏恒生 ETF 成立于 2012 年 8 月 9 日,是境內最早的上市的跨境 ETF 之一,為境內投資者提供了布局香港市場的重要工具。產品平穩運作逾 10 年,緊密跟蹤恒生指數,基金份額穩步增長,成為市場熟知的跨境核心寬基 ETF?;鸶櫂说暮闵笖凳窍愀凼袌鲎钤?、最具代表性的股票指數,目前涵蓋了 12 個恒生一級行業,指數前五大行業依次為金融、資訊科技、可選消費、地產建筑和能源業。前五大行業權重均

54、較為集中,達到 85%。在 2021 年指數優化后,恒生指數中新經濟行業占比顯著提高,金融行業占比有所下降。展望 2023 年,港股流動性向好,中國經濟逐漸回升,預計將帶動港股基本面走強,業績提升有望成為港股 2023年重要驅動。(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八、廣發納指 ETF2022年,納指ETF(159941)規模由11.39億增長至114.77億,增長 103.38 億元,增幅 907.64%。規模增長主要來自投資者對于美股科技龍頭、消費龍頭以及生物科技公司等核心資產的信心,以及長期看好納指 100 中顛覆性、前瞻性和具有影響力的創新企業,即美股特征的資產。以美國納指 100為代表的高科

55、技企業依然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參考指標,納指100 長期盈利能力強,其前 10 大權重股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谷歌、臉書和英偉達等,由于均是各自領域引領者,其業務分布全球,因此受局部國家或地區的政策或43經濟波動影響相對較小,長期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較好的持續性。展望 2023 年,美聯儲加息步伐和預期將逐步降低,降低利率波動和金融市場風險,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將逐步提升?,F時通脹雖偏高但已有所緩和,緊縮周期可能接近尾聲,加息對股市不利的影響或逐步消除,美股科技公司 4 季報存在部分同比下降或不達預期,但受益于全球市場逐步回暖,美股科技公司 4 季報或觸底,近期交互內容革命應用 ChatGPT

56、極大刺激了美股科技公司預期應用,未來納指多空因素逐步演繹,結構性機會較多。納指 100 在諸多熱點主題前沿領域保持暴露,包括人工智能、自動化、5G、云計算、未來出行、半導體、綠色經濟、清潔能源等,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中有 62 家公司近期在 34 個顛覆性科技領域至少儲備 1 個或更多的專利,具備較強的創新性,通過配置納指 ETF 可以實現一鍵配置市場熱點主題的細分龍頭。納指 ETF 作為 A 股最大美股 ETF,受眾廣泛,成交活躍,與 A 股市場股債資產相關性低,近 10 年加入資產組合后能有效提升業績表現,具有了較高的資產配置價值,納指 ETF 給市場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工具。(廣發基金管理

57、有限公司提供)44九、廣發中概互聯 ETF2022 年,中概互聯 ETF(159605)規模由 21.01 億元增長至 58.68 億元,增長 37.67 億元,增幅 179.30%。規模增長主要來自于份額增長,其核心是投資者對于中概互聯底層資產的信心。展望 2023 年,在內地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中概互聯板塊上市企業業績復蘇動能強勁,或將驅動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站在長期的角度上當前板塊仍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由于歷史原因,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巨頭集中在中國香港和美國市場,而中概互聯 ETF 跟蹤的中國互聯網 30 指數即是覆蓋中國香港和美國市場上市的中國互聯網龍頭企業,對于想要投資上述兩地

58、上市的中國互聯網龍頭的投資者而言,中概互聯 ETF 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工具。(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十、華安國開債 ETF2022 年 8 月 8 日,華安國開債 ETF(159649)成立,成立規模 80 億元。10 月 24 日,華安國開債 ETF 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首只上市的國開債 ETF。華安國開債 ETF 投資于中債 1-5 年國開債指數,填補了我國債券 ETF 在國開債這一重要品種上的空白。截至 2022 年底,華安國開債 ETF 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額為 22.8 億元,成交量居深交所 ETF 第一名。2022 年 11 月 9 日起,華安國開債 ETF 可申報作為質押券參45與質押式回購,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投資者的投資交易需求。從投資標的上看,華安國開債 ETF 信用等級高,久期結構合理,風險收益較好。2023 年,華安國開債 ETF 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凸顯:一是作為重要場內資產配置工具的配置價值;二是基于高流動性、T+0 交易、可質押回購等優勢的場內現金管理工具的投資價值。(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深圳證券交易所:ETF市場發展白皮書(2022年)(45頁).pdf)為本站 (人生如夢)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