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 度 報 告 【 行 業 證 券 研 究 報 告 】 通信行業 云會議,新賽道 深度梳理海外云會議巨頭成長史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云會議云會議需求集中爆發,未來有望高速成長需求集中爆發,未來有望高速成長。a)新冠疫情催生非接觸式的“云 會議” 需求集中爆發。 以騰訊、阿里、 華為為代表的 ICT 巨頭以及億聯、會暢、 好視通、小魚易連等為代表的云會議企業也紛紛宣布疫情期間開放其免費產 品, APP 下載量飛升,相關云服務器快速擴容。b)與傳統專網會議系統相 比,云會議優勢顯著。 c)云會議作為新興行業未來增速可觀,將打開更大的 行業空間。 海外:企業通信巨頭發展的啟示。海外:企業通信巨頭發展
2、的啟示。通過對 WebEx、ZOOM、微軟三家企業云 會議業務的興衰歷史進行復盤,不難得出以下結論:a)云會議在海外發展歷 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網絡視頻會議和專網會議。云會議也正在朝著企業協 同辦公的方向進行發展。b)海外會議平臺份額集中,海外會議平臺份額集中,產品、技術、市場三者產品、技術、市場三者 均是云會議行業的制勝法寶。均是云會議行業的制勝法寶。ZOOM 的快速成長源自于將三者完美的結合, 哪家企業能夠做好產品體驗以及市場渠道銷售是奪取市場的重要因素。c)國國 內企業內企業加入海外巨頭生態圈, 亦能分享行業紅利。加入海外巨頭生態圈, 亦能分享行業紅利。 海外巨頭在全球依然能夠獲 得較
3、高份額,亦能為相應的生態合作伙伴產生積極的業績貢獻。例如億聯與微 軟、ZOOM 均有合作。 國內:巨頭跑步入場,各類廠商優勢不同。國內:巨頭跑步入場,各類廠商優勢不同。 a)新興技術被用戶接受離不開行 業機遇的助力,也將催生一個時代獨角獸企業的快速崛起。當前正值中國引領 5G、一帶一路出海、以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云會議將被用戶快速認知。目前 國內云會議市場的玩家主要分為互聯網巨頭、 通信設備巨頭和傳統視頻會議勢 力三大類,三大類廠商的競爭優勢和戰略不盡相同(詳細比較見正文)。目前 巨頭入場紛紛建立自己的生態圈,尋求合作伙伴,而非帶來擠壓效應。巨頭入 場將有效提升用戶對于新技術的認知,從而促進行
4、業的快速發展。b)外資巨 頭進入并不會壟斷國內市場, 和傳統 IaaS 云計算的格局類似, 會有一定份額, 但不會是壟斷性的頭部玩家。這主要與政策、牌照、云節點的位置部署有關。 預計未來外資巨頭在國內的客戶,依舊以跨國企業等為主。c)我們預計中國 云會議平臺也可能走向相對集中的份額;但出于特定行業的需求,如安全保密 性、業務流程適配等,各家廠商仍會發展自己的云平臺以給客戶提全套的會議 解決方案。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云會議行業將面臨 5G、一帶一路出海、疫情催生遠程辦公需求爆發等歷史發 展機遇,在此背景下國內 ICT 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快速擴容。 預計國內云會議
5、平臺也會走向相對集中的份額, 但另一方面出于特定行業的需 求,各家廠商仍會發展自己的云平臺以給客戶提全套的會議解決方案。我們建 議關注率先布局領域的上市公司億聯網絡(300628, 增持), 會暢通訊(300578, 未評級),齊心集團(002301,未評級),星網銳捷(002396,買入),以及其他相 關標的蘇州科達(603660,未評級),二六三(002467,未評級)。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云會議市場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過于激烈 行業評級 看好看好 中性 看淡 (維持) 國家/地區 中國 行業 通信行業 報告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1 日 行業表現行業表現 資料來源:WIND
6、、東方證券研究所 證券分析師 張穎 021-63325888*6085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14090001 聯系人 蔡超逸 021-63325888-3136 相關報告 疫情影響下通信行業的投資機遇: 2020-02-05 疫情催生視頻通信行業新機遇: 2020-02-05 云計算 Capex 回暖,產業重回景氣向上周 期: 2019-12-02 優選云產業成長,把握 5G 正當時: 2020 年度通信行業投資策略 2019-11-25 IDC 系列報告二:還原 IDC 行業的真實盈 利能力: 2019-11-07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
7、新賽道 2 目 錄 1. 云會議需求集中爆發,未來有望高速成長 . 5 1.1 疫情催生云會議需求集中爆發 . 5 1.2 云會議較傳統會議系統優勢顯著 . 5 1.3 云會議行業未來增速可觀 . 7 2. 海外:企業通信巨頭發展的啟示 . 7 2.1 Cisco WebEx:網絡視頻會議的開路先鋒 . 8 2.2 ZOOM:網絡視頻會議的后起新秀 . 10 2.3 微軟:網絡視頻會議的行業老兵 . 13 3. 國內:巨頭跑步入場,各類廠商優勢不同 . 14 3.1 互聯網:阿里擁有純正的 To B 基因 . 15 3.2 互聯網:騰訊從 To C 進軍 To B . 16 3.3 通信設備:
8、華為戰略協同布局 . 17 3.4 相關上市公司 . 19 3.5 未來國內會議平臺格局判斷 . 19 4. 相關企業介紹 . 20 4.1 億聯網絡 . 20 4.2 會暢通訊 . 21 4.3 齊心集團 . 23 4.4 星網銳捷 . 25 5. 投資建議 . 27 風險提示 . 27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3 圖表目錄 圖 1:傳統會議系統與云會議系統網絡架構比較 . 6 圖 2: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 . 7 圖 3:ZOOM 發展歷程 . 10 圖 4:ZOOM 云視訊平臺支持場景豐富 . 11 圖 5:ZOOM 產品差異化定價
9、. 11 圖 6:ZOOM 營收情況 . 11 圖 7:ZOOM 歸母凈利潤情況 . 11 圖 8:ZOOM 被評為 2018 年最好用的視頻會議廠商 . 13 圖 9:微軟 Teams 產品的前世今生. 14 圖 10:阿里釘釘發展歷程 . 15 圖 11:釘釘軟件“五大在線” . 16 圖 12:騰訊會議產品功能 . 17 圖 13:騰訊會議產品序列及收費情況 . 17 圖 14:騰訊會議合作伙伴 . 17 圖 15:WeLink 產品界面示意圖 . 18 圖 16:億聯網絡營收構成 . 20 圖 17:SIP 話機業務營收情況 . 20 圖 18:億聯云視訊生態圈 . 21 圖 19:V
10、CS 業務營收情況 . 21 圖 20:會暢通訊發展歷程 . 21 圖 21:會暢通訊營收情況 . 22 圖 22:會暢通訊歸母凈利潤情況 . 22 圖 23:會暢通訊云視頻解決方案特點 . 22 圖 24:會暢通訊營收構成 . 22 圖 25:會暢教育智享云課堂架構 . 23 圖 26:齊心集團營收情況 . 24 圖 27:齊心集團歸母凈利潤情況 . 24 圖 28:齊心集團毛利構成 . 24 圖 29:齊心好視通關鍵核心技術 . 24 圖 30:星網銳捷營收情況 . 25 圖 31:星網銳捷歸母凈利潤情況 . 25 圖 32:星網智慧業務布局 . 26 圖 33:銳捷網絡云課堂及云辦公產品
11、示例 . 26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4 圖 34:銳捷網絡智慧醫院建設布局 . 27 圖 35:銳捷網絡醫療云桌面解決方案 . 27 表 1:近期部分企業云會議相關業務發展情況 . 5 表 2:自建式會議系統與云會議系統優劣比較 . 6 表 3:海外云會議巨頭比較 . 8 表 4:WebEx 在中國地區服務收費情況 . 8 表 5:2006 年前云會議領域相關并購案 . 9 表 6:國內云會議廠商優劣勢比較 . 14 表 7:釘釘收費方式. 16 表 8:華為 WeLink 服務收費 . 18 表 9:相關上市公司橫向比較 . 19 表
12、 10:星網銳捷營收拆分 . 25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5 1. 云會議需求集中爆發,未來有望高速成長 1.1 疫情催生云會議需求集中爆發 近日, 新冠疫情不期而至。 在疫情期間, 為減少疾病傳染可能性, 各級政府相繼出臺疫情防控政策, 要求各企業靈活工作方式,關鍵時期,盡量安排職工在家辦公。 在此背景下,在此背景下,非接觸式的“非接觸式的“云會議云會議”需求”需求凸顯凸顯。以騰訊、阿里、華為為代表的 ICT 巨頭以及億聯、 會暢、好視通、小魚易連等為代表的云會議企業也紛紛宣布疫情期間開放其免費產品。 云會議需求正在集中爆發:云會議需求
13、正在集中爆發: 1)APP 下載量下載量飛升飛升。截止 2 月 9 日,蘋果 app 下載量榜單前三位分別為釘釘、騰訊會議和企業 微信;而華為應用商城騰訊會議和釘釘分列第三和第七。 2)服務器出現宕機,云端緊急擴容。服務器出現宕機,云端緊急擴容。據公開報道,開工第一天,釘釘曾一度出現宕機。釘釘于 2 月 3 日和 2 月 4 日緊急擴充 2 萬臺云服務器,以確保視頻會議、群組直播、辦公協作等功能。無 獨有偶,從 1 月 29 日開始到 2 月 6 日,騰訊會議每天都在進行資源擴容,日均擴容云主機接近 1.5 萬臺,8 天總共擴容超過 10 萬臺云主機,共涉及超百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 表 1:近
14、期部分企業云會議相關業務發展情況 企業名稱 相關業務發展情況 騰訊 日均擴容云主機 1.5 萬臺,8 天總共擴容超過 10 萬臺 釘釘 緊急擴充 1 萬臺云服務器,下載量全網第一 華為云 日均新增企業 5000 家、承接會議 8 萬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1.2 云會議較傳統會議系統優勢顯著 云會議是基于云計算技術云會議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一種新型的一種新型會議形式。會議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過小程序、APP、或軟件端,登陸 賬號,進行簡單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開展電話會議、視頻會議、數據及文件共享、投屏、 甚至更復雜的文檔協同編輯、電子白板共享等功能。近年來,云會議逐步成
15、為視頻會議領域的一種 新興業務形態。 云會議以“云”云會議以“云”+“端”的方式實現?!岸恕钡姆绞綄崿F。以視頻會議為例,企業會議系統可以劃分為傳統本地部署和 云會議兩類。過去,企業需要自建部署會議系統,以本地的 MCU(多點控制單元)為核心,將三 方以上的會議室通過 MCU 接入會議;對于高清要求或者并發數極大的情況下,甚至要求專網支持 會議系統。 云會議包括 “云端” 和 “終端” 兩部分, 云端通常由供應商在云端各節點服務器上部署, 實現音視頻壓縮解析、通信的功能,用戶只需使用賬戶接入。云會議接入模式更加多樣化,能夠更 加方便實現如會議室、電腦、手機等各種終端之間的整合協作,擴展性更好。
16、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6 圖 1:傳統會議系統與云會議系統網絡架構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方證券研究所 與傳統與傳統自建自建會議系統相比,會議系統相比, 云會議優勢顯著。云會議優勢顯著。 云會議與傳統自建式會議系統相比較, 優勢非常明顯。 從用戶角度來看: 成本方面,企業不再需要付出管理系統搭建初期的一次性開支(MCU、專網)和日常維護 IT 系統團隊的費用; 接入方面也更加靈活方面,可以實現各類終端之間的協作整合,擴展性更好。 從提供服務的云廠商角度來看: 云平臺采用 SaaS 的收費模式,用戶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套餐組合,比如需要購
17、買多少個使用賬 號、會議需要同時多少方在線并發、通話時長等等,按月或年進行收費。用戶到期后如需使用則繼 續續費。這樣的收費模式下,云平臺企業收入的可預見性更高。 表 2:自建式會議系統與云會議系統優劣比較 傳統傳統自建式自建式會議系統會議系統 云云會議會議系統系統 系統模式系統模式 管-端 路由解析服務器等管理平臺和終端都在企業內部 云-端 路由解析服務器等管理平臺在云端,企業只需接入 采購方式采購方式 自行采購搭建 合約租賃 前期投入前期投入 大,需要一次性投入服務平臺與設備,改造網絡 少,只需要按月收費 維護費用維護費用 高,需要專門的機房與系統管理人員 少,整體系統由服務商提供 擴展性擴
18、展性 差,擴展時企業需要購買高價值的設備 好,企業只需要增加購買服務 安全性安全性 高,服務器在內部 有一定隱患,服務器在云端,有泄露和被攻擊隱患 數據來源:搜狐科技、東方證券研究所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7 1.3 云會議行業未來增速可觀 網絡部署成本下降網絡部署成本下降、 商業活動日漸復雜等因素刺激行業需求、 商業活動日漸復雜等因素刺激行業需求。過去受限于網絡帶寬環境要求高、設 備采購成本昂貴等不利因素,視頻會議只在大型政企、高端金融行業、跨國企業中廣泛應用。而現 在使用和部署成本的下降, 商業活動日漸復雜, 企業接入終端多樣化也激發
19、出企業協同辦公的需求, 部署一套擴展性更好的會議系統逐漸在企業活動中成為剛需。 視頻會議視頻會議作為新興行業作為新興行業增速增速可觀,可觀,云會議云會議將打開更大的行業空間。將打開更大的行業空間。據第三方機構統計,中國視頻會 議市場規模由 2014 年的 52.3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160.2 億元,增長了兩倍多,于該 4 年間實 現 32.3%的年均復合增長。未來伴隨著云會議、硬件成本下降等因素的的帶動下,行業在一定規模 情況下,仍將維持 26.2%的復合增速增長。 圖 2: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沙利文,東方證券研究所 2. 海外:海外:企業通信巨頭發展企業通信巨頭發展
20、的啟示的啟示 在本章,我們對 WebEx、ZOOM、微軟三家企業云會議業務的進行了梳理。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結 論: 云會議在海外發展歷史悠久,云會議在海外發展歷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網絡視頻會議和專網會議。最早可以追溯到網絡視頻會議和專網會議。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 會議形式也逐步云化,即發展為如今的云會議。伴隨商業活動日漸復雜,云會議也正在朝著 企業協同辦公的方向進行發展。 每個每個時代獨角獸的誕生都有特定的歷史機遇。時代獨角獸的誕生都有特定的歷史機遇。如果將云會議的發展劃分為兩個十年,那么第 一個十年屬于獨角獸 WebEx, 它幸運地趕上了 90 年代末 21 世紀初美國企業全球化的浪潮,
21、以及 911 突發事件的催化;第二個十年屬于獨角獸 ZOOM,它幸運地趕上了 MOOC (慕課) 在全球地興起,抓住了 PC 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切換的歷史機遇;海外會議平臺份額集中,海外會議平臺份額集中, 產品產品、技術、市場三者均是云會議行業的制勝法寶。、技術、市場三者均是云會議行業的制勝法寶。ZOOM 的快速成長源自于將三者完美的 結合,如今中國企業基本突破平臺技術,哪家企業能夠做好產品體驗以及市場渠道銷售將成 為奪取市場的重要因素。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8 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加入海外巨頭生態圈, 亦能分享行業紅利。加入海外巨頭生態圈
22、, 亦能分享行業紅利。 思科 WebEx 和微軟深耕行業二十多年, 在行業內享有很高的品牌聲譽和客戶積累,我們預計在未來海外巨頭在全球依然能夠獲得較 高份額,亦能為相應的生態合作伙伴產生積極的業績貢獻。 表 3:海外云會議巨頭比較 WebEx ZOOM 微軟 Teams 收入體量 10 億美元 3 億美元 - 網絡架構 全球自建 22 個數據中心 托管到 AWS 等公有云 基于微軟 Azure 云 最大并發數 最大承諾 3000 方并發 3000 10000 優勢 性能穩定 功能完善 與思科網絡路由交換及硬件終端協同 低價 界面更簡單,更好解決視頻會議 的基礎需求; 性能穩定 功能完善 支持
23、Office 最低檔付費 8 方,675 元/月 100 方,1 個主持人,15 美元/月 36 元/戶/月 在中國業務 由科天云運營(思科和 TCL 合資公 司,TCL 控股) 由代理商運營 由 Office 365 全球版運營,不在 微軟云 Azure 的中國合作方世紀 互聯中 中國數據中心 北京/廣州 取決于代理商 Teams 業務在國內無數據中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2.1 Cisco WebEx:網絡視頻會議的開路先鋒 WebEx,中文名即網訊,中文名即網訊,是網絡視頻會議的開路先鋒是網絡視頻會議的開路先鋒。WebEx 公司成立于 1996 年,2000 年 7
24、月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由華人企業家朱敏先生和印度人蘇布拉先生共同成立。 2006 年, 思科以 23% 的溢價完成對 WebEx 進行收購, 總金額高達 32 億美元。 截止收購當年, WebEx 市場份額為 64%, 每月服務人數超過 3500 萬,收入約 3.8 億美元。 WebEx 采用 SaaS 收費模式,在中國區域免費提供同時支持 3 個參會方加入會議的基礎服務,更 高級別的服務需要額外進行收費。 表 4:WebEx 在中國地區服務收費情況 套餐套餐 價格價格 方數方數 基礎功能基礎功能 增值服務增值服務 MC3 免費試用 支持 3 個參會方加入會議 在線會議、銷售、訓練和支 持
25、,如同身臨其境 PSTN 電話會議語音包:600 元 /2000 分鐘 MC8 8100 元/年 支持 8 個參會方加入會議 MC25 12900 元/年 支持 25 個參會方加入會議 數據來源:科天云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注:WebEx 還可以提供更高并發方的服務定制化服務 復盤 WebEx 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思科收購前和思科收購后兩部分: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云會議,新賽道 9 收購前:收購前:行業與企業的戴維斯雙擊,快速成為行業與企業的戴維斯雙擊,快速成為絕對領導者絕對領導者。WebEx 這個階段擊敗對手包括微軟、 思科、IBM、
26、英特爾這樣的 ICT 巨頭,也包括 Netmeeting、Place Ware、WeLine 等該領域的新進 入者。我們認為 WebEx 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能夠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行業要素行業要素: 乘美國企業全球化之風并遇黑天鵝事件催化。: 乘美國企業全球化之風并遇黑天鵝事件催化。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 正值美國科技公司蓬勃發展,并開始全球化市場拓展,最優化資源配置。不少生產制造環節 開始向大陸、東南亞、東歐進行轉移,供應鏈更是遍布全球。在此背景下,管理、服務與技術 人員之間的溝通成本開始變高,WebEx 這類遠程協作軟件受到青睞。2001 年 911 后,時至 美國人不愿意
27、做飛機,同時經濟衰退也使得公司成本節約意識開始提高。WebEx 充分受益行 業機遇,2003 年被福布斯評為五年中成長最快的 25 家 IT 公司之一,并被列為“能夠改變世 界未來的十只股票”。 企業企業個性個性: 產品差異化定位。產品差異化定位。 區別于其競爭對手, WebEx 認為競品更加強調視頻圖像的傳輸, 而視頻傳輸過于突出人的表情, 弱化了人們所需要傳遞的信息; 基于此 Webex 的產品設計理 念則強調視頻傳輸的同時需要將應用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企業之間或者企業內部的商 業合作。比如波音公司分布在全球的工程師可以同時修改一個圖紙,或者企業在網上進行銷 售時可以同時讓買方和賣方共
28、享 PPT。 企業企業個性個性:穩定的數據傳輸能力。穩定的數據傳輸能力。為了保證自己的網絡服務質量,WebEx 在全球自建數據中 心,鋪建了一張專網,搭建了一張類似于電信增值業務的運營平臺。在全球帶寬發展不如現 在的當時,穩定的數據傳輸能力,這也是 WebEx 產品能夠擊敗競爭對手最為重要的競爭優 勢。 表 5:2006 年前云會議領域相關并購案 時間 企業名稱 收購者 股權比例 金額 1999 WebLine 思科 100% 3.25 億美元 2003 Place Ware 微軟 100% 2 億美元 2005 DataPower IBM 100%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收購后:收購后:走入龍頭企業的陷阱。走入龍頭企業的陷阱。WebEx 是思科布局企業統一通信重要棋子,也是思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