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通信行業 行業研究|深度報告 衛星通信是以空間衛星作為中繼載體的一種通信方式,可突破距離和地理環境的限衛星通信是以空間衛星作為中繼載體的一種通信方式,可突破距離和地理環境的限制,實現較大范圍的覆蓋以及建立應急場景下的信號傳輸。制,實現較大范圍的覆蓋以及建立應急場景下的信號傳輸。衛星通信可以作為傳統移動通信的補充,在無法建設基站或者基站遭到破壞的場景下建立通信鏈路,可用于航空、航海、應急等特殊場景。低軌小型化和規模制造技術大幅降低行業進入門檻。低軌小型化和
2、規模制造技術大幅降低行業進入門檻。伴隨互聯網、物聯網的普及,機載、船載、空間中繼等通信需求日益增加,衛星通信逐步進入低軌化、小型化時代。2017 年,在入軌衛星中,低軌衛星已超過高軌衛星數量。1)低軌小型衛星具)低軌小型衛星具備成本優勢:備成本優勢:相比于大衛星,小衛星在研制周期、研制成本、發射成本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2)規模制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規模制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低軌星座中的微小型衛星,體積較小,功能更加專一并且標準化程度更高,因此成千上萬顆小衛星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低軌資源有限,低軌資源有限,全球低軌衛星發展持續火熱,中國入局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全球低軌衛星發展持續火熱,中國入局
3、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1)海外方面,多方參與衛星組網浪潮中,包括馬斯克的 Space X 星鏈計劃、英國通信公司 OneWeb、亞馬遜 Kuiper、加拿大 Telesat、俄羅斯 Sphere、德國 Rivada、韓國三星等衛星星座計劃。截至 2022 年 5 月 18 日,星鏈發射總數已達 2653 顆,其網絡目前已覆蓋 25 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 14.5 萬用戶提供服務。2)國內方面,在2020 年啟動的新基建計劃中,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疇。近年來,我國航天、電子等部門分別啟動了鴻雁、虹云和天象等低軌星座衛星互聯網工程建設計劃。2020 年 9 月,中國以“GW”公司名
4、義向 ITU 提交星座頻譜申請,計劃發射衛星總數量達到 12992 顆,隨后 2021 年成立被譽為中國版“星鏈”的星網公司。根據計劃,第一顆星網衛星將在 2024 年上半年發射。衛星產業鏈自上而下清晰,可以劃分為上游衛星制造、火箭制造、衛星發射,中游衛星產業鏈自上而下清晰,可以劃分為上游衛星制造、火箭制造、衛星發射,中游衛星衛星服務服務、地面設備制造,下游行業應用。、地面設備制造,下游行業應用。1)衛星由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構成。其中,衛星載荷環節包括天線、轉發器等系統以及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等。在元器件領域,相控陣 T/R 芯片主要由鋮昌科技等民企和中電科 13 所、55 所等國企提供。2)地面
5、設備包括對衛星進行跟蹤、遙測及指令的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以及用戶終端。衛星服務企業需要為下游行業客戶提供各類型的衛星服務,在產業鏈中的角色類似于電信運營商。地面設備制造領域參與的民營企業相對較多,包括華力創通、海格通信、北斗星通等。3)商業航天的下游主要分為通信、導航和遙感三大類別。其中衛星導航主要企業包括華測導航、合眾思壯等。我國通信業實行牌照制,目前僅有中國衛通、中國電信等少數幾家持有衛星通信業務牌照,建議關注致力于衛星制造領域星載 T/R 芯片研發的鋮昌科技(001270,未評級)及專門從事衛星制造的中國衛星(600118,未評級),卡位賽道優勢的衛星通信服務企業中國衛通(601698,未
6、評級)及港股衛星通信服務的稀缺標的亞太衛星(01045,未 評 級),終端設備制造商華 力 創 通(300045,未評級)、海格通信(002465,未評級)、信科移動-U(688387,未評級),主營衛星導航的華測導航(300627,未評級)、北斗星通(002151,未評級)、合眾思壯(002383,未評級)。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衛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衛星發射運力不及預期,政策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核心觀點 國家/地區 中國 行業 通信行業 報告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2 日 證券分析師 張穎 021-63325888*6085 執業證書編號:S086051
7、4090001 香港證監會牌照:BRW773 聯系人 王婉婷 聯系人 周天恩 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建議關注衛星通信:通信行業 2023 年 7 月第 1 周周報 2023-07-10 5G 商用四年,6GHz 頻段歸屬確定,建議關注設備商等產業鏈相關廠商:通信行業 2023 年 6 月第 5 周周報 2023-07-04 工信部將 6GHz 頻段劃分用于 5G/6G 系統,建議關注設備商等產業鏈相關廠商 2023-06-27 衛星互聯網:6G 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衛星互聯網產業系列報告一 看好(維持)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
8、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 目 錄 一、衛星通信介紹.6 衛星通信 VS 傳統移動通信 7 二、衛星通信應用場景.8 航空通信 8 海上通信 9 應急通信 10 三、衛星通信行業變化.10 四、全球衛星星座規劃及現狀.12 4.1 低軌小型化和規模制造技術大幅降低行業進入門檻.12 4.2 國外通信衛星建設情況.13 Starlink 14 4.3 國內通信衛星建設情況.15 中國星網 15 中國北斗 16 五、衛星產業鏈及標的.17 5.1 衛星產業鏈.17 5.2 相關標的.18 鋮昌科技 18 中
9、國衛通 20 亞太衛星 21 華力創通 22 海格通信 23 信科移動 24 華測導航 25 北斗星通 26 合眾思壯 28 六、投資建議.29 SUeXgYgVkWaZCX9YlYaQaO9PsQmMnPpMjMmMrOjMoPmP7NmMxOxNnQsMvPrNpM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3 風險提示.29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
10、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4 圖表目錄 圖 1:衛星通信的空間段(按軌道分類).6 圖 2:衛星通信包括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6 圖 3:機載衛星地球站的組成單元.8 圖 4:海上通信方式示意.9 圖 5:應急衛星通信應用解決方案示例.10 圖 6:通過車載站可快速組建應急通信網絡.10 圖 7:6G 的六大典型場景.11 圖 8:6G 能力指標體系.11 圖 9:全球通信衛星入軌數量(顆).12 圖 10:OneWeb 小衛星概念圖.13 圖 11:OneWeb 衛星生產流水線.13 圖 12:在軌運行的 2097 顆星鏈衛星高度分
11、布.14 圖 13:北斗系統的“三步走”戰略.17 圖 14:衛星通信產業鏈.17 圖 15:2010-2021 年全球衛星產業鏈市場規模(億美元).18 圖 16:鋮昌科技收入及同比增速.19 圖 17:鋮昌科技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19 圖 18:鋮昌科技相控陣 T/R 芯片收入(按應用領域,單位:億元).19 圖 19:鋮昌科技相控陣 T/R 芯片毛利率(按應用領域).19 圖 20:中國衛通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20 圖 21:中國衛通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0 圖 22:中國衛通現有衛星資源.21 圖 23:亞太衛星營收及凈利潤.22 圖 24:亞太衛星毛利率及凈利率.22 圖 25:
12、華力創通營收及凈利潤.22 圖 26:華力創通 2022 年營收結構.22 圖 27:海格通信營收及利潤.23 圖 28:海格通信分業務毛利率.23 圖 29:海格通信 2022 年營收結構.24 圖 30: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功能架構示意圖.24 圖 31:信科移動營收及同比增速.24 圖 32:信科移動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4 圖 33:華測導航營收及同比增速.25 圖 34:華測導航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5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
13、頁的免責申明。5 圖 35:華測導航 2022 年營收結構.26 圖 36:華測導航分業務毛利率.26 圖 37:北斗星通營收及同比增速.28 圖 38:北斗星通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8 圖 39:合眾思壯營收及同比增速.28 圖 40:合眾思壯凈利潤及同比增速.28 表 1:衛星通信的信號傳輸依賴于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6 表 2:低軌衛星系統和高軌衛星系統對比分析.7 表 3:衛星通信與蜂窩通信對比分析.7 表 4:在不同頻段上實現衛星通信的差異.8 表 5:衛星通信在客艙場景的應用.9 表 6:衛星分類比較.12 表 7:海外各國企業的主要衛星星座規劃.13 表 8:Starlink 系
14、統發射方案.14 表 9:國內主要衛星互聯網星座規劃.15 表 10:北斗系統服務體系.16 表 11:鋮昌科技主要產品類型及特點.19 表 12:北斗星通主營業務及產品.26 表 13:合眾思壯主營產品.29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6 一、衛星通信介紹一、衛星通信介紹 衛星通信衛星通信是是以空間衛星作為中繼載體的一種通信方式。以空間衛星作為中繼載體的一種通信方式。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轉發或發射無線電波,實
15、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航天器之間通信的一種通信系統,包括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臻g段可以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或中、低軌道衛星,作為通信中繼站,提供網絡用戶與信關站之間的連接。地面段通常包括信關站、網絡控制中心和衛星控制中心,用于將移動用戶接入核心網,以及控制整個通信網絡的正常營運。用戶段由各種用戶終端組成,包括手持、車載、艦載、機載終端等。圖 1:衛星通信的空間段(按軌道分類)圖 2:衛星通信包括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 數據來源:衛星通信導論,頭豹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衛星通信的信號傳輸同樣依賴于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其中以 C 頻段、Ku 頻段
16、和 Ka 頻段使用最為廣泛。C 頻段和 Ku 頻段主要用于衛星廣播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Ka 頻段則主要用于高通量衛星,提供海上、空中和陸地移動寬帶通信。表 1:衛星通信的信號傳輸依賴于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 頻段標號頻段標號 頻段范圍頻段范圍 L 1-2 GHz S 2-4 GHz C 4-8 GHz X 8-12 GHz Ku 12-18 GHz Ka 27-40 GHz V 40-75 GHz 數據來源:CSDN,東方證券研究所 低軌衛星具有時延低、損耗小等優勢,低軌衛星具有時延低、損耗小等優勢,更適用于個人全球通信更適用于個人全球通信。通信衛星的常用軌道主要包括地球靜止軌道(GEO,也稱
17、“高軌”)、低地球軌道(LEO)、中地球軌道(MEO)、太陽同步軌道(SSO)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等。其中,LEO軌道高度小于2000km,盡管單星覆蓋能力較弱,但可以通過幾十到上百顆衛星星座組網實現全球范圍的無縫覆蓋,有效補足高軌衛星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7 在南北極的空白。除此之外,低軌衛星最重要的優勢在于時延更低,支持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而且其鏈路損耗更小,對終端的處理能力要求更低,因而利于終端小型化和高
18、速數據傳輸。表 2:低軌衛星系統和高軌衛星系統對比分析 性能指標性能指標 低軌系統低軌系統 高軌系統高軌系統 軌道高度 300-2000km 35786km 系統壽命 受基礎器件制約,壽命約 5-10 年 壽命約 15 年 容量大小 單一衛星容量小,系統容量高 單一衛星容量大 覆蓋范圍 單一衛星覆蓋范圍極小,多衛星組成的網絡可覆蓋全球,復雜地形區域的通信也將得到保障 單一衛星覆蓋范圍大,但復雜地形通信困難,且南北兩極存在通信盲區 終端協同 地面終端需配置伺服跟蹤系統和拋物面形式的雙天線(或相控陣天線)地面終端已實現高度集成化、技術水平成熟,并向消費端加速滲透 系統時延 時延短,約 20ms,兩
19、衛星間時延約 6.7ms 時延長,約為 270ms 鏈路能力 上行鏈路能力是 GEO 的 10 倍以上 由于空間鏈路損耗高,上行鏈路能力有限 軌道頻率資源 近地頻率協調難度大,設計領地所屬權問題 頻率協調機制成熟且完善,協調難度低 建設成本 前期建設成本高,但帶寬邊際效用高,單位成本優勢明顯 多步建設系統成本低,但遠距離通信成本高 用途 對地觀測、測地、通信等 導航、通信、氣象觀測等 數據來源:孫晨華等高低軌寬帶衛星通信系統特點對比分析,頭豹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衛星通信 VS 傳統移動通信 與傳統的蜂窩通信相比,衛星通信最大的不同在于中繼媒介是衛星而非地面基站。與傳統的蜂窩通信相比,衛星通
20、信最大的不同在于中繼媒介是衛星而非地面基站。優勢 1:衛星通信波束覆蓋范圍較廣,因而打破了距離限制;優勢 2:衛星通信突破了通信地理環境的限制,甚至不受兩點間的自然災害和人為事件的影響。表 3:衛星通信與蜂窩通信對比分析 衛星通信衛星通信 蜂窩通信蜂窩通信 中繼媒介 通信衛星 地面基站 通信距離 長,最遠超過 1 萬公里 短,需多跳實現遠距離傳輸 覆蓋范圍 大,幾十或百顆衛星即可實現全球覆蓋 小,僅中國便需要上百萬站基站才能實現大部分覆蓋 傳輸時延 幾百毫秒 5G 可實現幾毫秒的時延 應用場景 航空通信;船只通信;應急通信等 數據來源:鮮棗課堂,新華網等,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21、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8 二、衛星通信應用場景二、衛星通信應用場景 對于無線通信而言,不同頻段對應不同的傳輸帶寬,決定了不同的適用場景。頻率越高往往擁有更大的帶寬空間,意味著更大的數據通量和更高的速率。表 4:在不同頻段上實現衛星通信的差異 頻段標號頻段標號 頻段范圍頻段范圍 帶寬帶寬 特點及適用場景特點及適用場景 L 1-2 GHz 185MHz 以窄帶信息為主 S 2-4 GHz 2100MHz C 4-8 GHz 1500MHz 帶寬
22、小。雨衰遠小于 Ku/Ka 頻段,適用于通信質量要求嚴格的業務,如電視、廣播 X 8-12 GHz 2.18GHz Ku 12-18 GHz 2.6GHz 受地面干擾小,適用于移動應急通信業務 Ka 27-40 GHz 2.6GHz 高速衛星通信、寬帶數字傳輸等業務 數據來源:CSDN,東方證券研究所 航空通信 航空場景的衛星通信航空場景的衛星通信用戶段分為駕駛艙型、客艙型、通用航空型等三類機載站。用戶段分為駕駛艙型、客艙型、通用航空型等三類機載站。駕駛艙型機載站接入衛星移動通信網,通常使用 L 頻段,以傳輸空中交通管理、飛行監測等窄帶信息為主要業務,實現與空管中心的信令交互??团撔蜋C載站接入
23、高通量衛星通信網,使用 Ka/Ku 頻段,通過信關站接入互聯網。通用航空型機載站接入寬帶專用衛星通信網,主要使用Ku頻段,承擔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醫療救護等突發事件處置的應急通信任務。以客艙場景為例,在民航客機中,客艙型機載站作為與互聯網連接的邊界節點,通過終端接口設備連接客艙內部 Wi-Fi 設備,為旅客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目前,許多衛星通信運營商之間已簽署漫游接入服務協議,允許所屬衛星地球站的網間漫游,為客艙 WiFi 服務的大規模應用創造了便利條件。海外:海外: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是世界主要客艙型機載站的供應商,擁有 JetWave 機載站系列產品,可提供高速率、全球無縫覆蓋的客艙 WiFi
24、 服務,已應用于德國漢莎航空、新西蘭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法國泰勒斯公司、日本松下航空電子公司也已開啟機載寬帶衛星通信的應用。國內:國內:1)2020.7,中國首架搭載中國衛通中星十六號機載站的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首航成功,搭載中國衛通基于中星十六號的機載站;2)2022.9,中國電科航空電子公司發布國內首款基于相控陣天線單元的 Ka 頻段客艙型機載站。與傳統機械天線相比,該型號機載站總重量減輕 50%、高度降低 80%,未來可適用于衛星互聯網。圖 3:機載衛星地球站的組成單元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
25、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9 數據來源:衛星應用微信公眾號,東方證券研究所 表 5:衛星通信在客艙場景的應用 駕駛艙型駕駛艙型 客艙型客艙型 通用航空型通用航空型 使用頻段 L 頻段 Ka/Ku 頻段 Ku 頻段 主要業務 以傳輸空中交通管理、飛行監測等窄帶信息為主,實現與空管中心的信令交互 為旅客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承擔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醫療救護等突發事件處置的應急通信任務 采用的衛星系統 國際移動衛星公司(Immarsat)第四代衛星通信網(BGAN)、銥衛星通信網 Immarsat“全球快訊”、國際通信衛星公司(Intels
26、at)Epic NG、衛訊-1、衛訊-2、亞太 6D 等 數據來源:衛星應用微信公眾號,東方證券研究所整理 海上通信 海上通信用于實現船只之間、船只與陸地之間的短消息收發、話音調度等基本服務和船舶預警、海上通信用于實現船只之間、船只與陸地之間的短消息收發、話音調度等基本服務和船舶預警、視頻監控等高級服務。視頻監控等高級服務。海上通信主要分為天基通信、空基通信、岸基通信,其中天基通信不受船只位置影響,可滿足全球海域的常態化周期通信需求。天基通信:通過低軌通信衛星轉發實現??蓪崿F大范圍的捕捉,滿足全球海域的常態化周期通信需求??栈ㄐ牛和ㄟ^攜帶通信載荷的無人機作為中繼站在附近海域上空駐留的方式實現
27、。覆蓋范圍較小,需要船只的位置信息,可作為海域應急通信的補充。岸基通信:在重點海域近岸端部署基站等方式。地理位置相對固定、穩定性強,但僅適用于近岸端通信場景。圖 4:海上通信方式示意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0 數據來源:CSDN,東方證券研究所 應急通信 應急衛星通信主要用于搶險救援、公安應急、大型安保、維穩處理等應急事件的現場指揮調度。通過車載站和衛星便攜站可以快速組建現場應急指揮網,將突發現場的視頻、音頻和其他數據送
28、至指揮中心,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實現對突發事件的決策支持、指揮調度、應急聯動、資源調配、信息發布等功能。圖 5:應急衛星通信應用解決方案示例 圖 6:通過車載站可快速組建應急通信網絡 數據來源:凱瑞得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凱瑞得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三、衛星通信行業變化三、衛星通信行業變化 ITU 無線電部門通過無線電部門通過 6G 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蚣芎涂傮w目標建議書。據中國信通院消息,2023 年 6 月 12 日-22 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電通信部門 5D 工作組(ITU-R WP5D)第 44 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如期完成了IMT 面向 2030 及未來發展
29、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這將有利于 6G 全球統一標準的形成。建議書是 6G 綱領性文件,描繪了 6G 目標與趨勢,提出了 6G 的典型場景及能力指標體系。6G 典型場景:6G 在 5G 三大場景基礎上增強和擴展,包含沉浸式通信、超大規模連接、極高可靠低時延、人工智能與通信的融合、感知與通信的融合、泛在連接等 6G 六大場景。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1 6G 目標:建議書提出面向 2030 及未來的 6G 系統將推動實現包
30、容性、泛在連接、可持續性、創新、安全性、隱私性和彈性、標準化和互操作、互通性等七大目標,支撐構建包容性的信息社會,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G 能力指標:建議書定義了 15 個能力指標,即連接數密度、移動性、時延、可靠性、定位精度、峰值速率、用戶體驗速率、頻譜效率、區域流量密度、感知相關指標、AI 相關指標、安全隱私韌性性能指標、可持續性性能指標、覆蓋、互操作。圖 7:6G 的六大典型場景 圖 8:6G 能力指標體系 數據來源:C114,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C114,東方證券研究所 2023 年年 6 月月 27 日,業界翹首以盼的日,業界翹首以盼的 6GHz(6425-7125MHz
31、)歸屬與使用終于塵埃落定。)歸屬與使用終于塵埃落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 62號,以下簡稱劃分規定)于 7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在本次劃分規定修訂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率先在全球將 6425-7125MHz 全部或部分頻段劃分用于 IMT(國際移動通信,含 5G/6G)系統。6GHz 頻段是中頻段僅有的大帶寬優質資源,兼顧覆蓋和容量優勢,特別適合 5G 以及未來 6G 系統的部署,同時可以發揮現有中頻段 5G 全球產業的優勢。此次以法規形式確定其規則地位,有利于穩定 5G/6G 產業預期,推動 5G/6G 頻譜資源全球或區域劃分一致,為 5
32、G/6G 發展提供所必需的中頻段頻率資源,促進移動通信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同時,劃分規定支持衛星互聯網和物聯網可持續發展。同時,劃分規定支持衛星互聯網和物聯網可持續發展。在 150MHz 和 400MHz 頻段分別設立衛星水上移動和衛星移動業務規則條款,在 17.7-19.7GHz 和 27.5-29.5GHz 頻段引入衛星動中通地球站使用,在 37.5-51.4GHz 中部分頻段明確了低軌與高軌衛星系統共用條件??倳浉白辖鹕綄嶒炇铱疾炜倳浉白辖鹕綄嶒炇铱疾?6G。7 月 6 日下午,習總書記在紫金山實驗室考察調研,詳細了解推進 6G 等重大科技任務攻關情況。紫金山實驗室于 2018 年成
33、立,是江蘇省和南京市共同推進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面向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行業重大科技問題等為使命,開展前瞻性、基礎性研究。衛星互聯網技術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技術實驗衛星成功發射。7 月 9 日 19 時 0 分,長征二號丙/遠征一號 S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后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與以往相比,此次任務遠征一號 S 上面級采用新型曲面柵格過渡段,該部段減重 35%,提升了火箭運載能力。測量系統首次采用天地基一體化測控模式,可自由切換天基與地基測控時間,具備全程無盲區測控能力,任務適應性得到極大提升。通信行
34、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2 四四、全球衛星、全球衛星星座星座規劃及現狀規劃及現狀 4.1 低軌小型化和規模制造技術大幅降低行業進入門檻 伴隨互聯網、物聯網的普及,機載、船載、空間中繼等通信需求日益增加,衛星通信進入以高通量衛星、中低軌星座等技術系統為平臺,以互聯網應用為服務對象的衛星互聯網發展階段。衛星通信行業最大的成本來自于產業鏈上游的“衛星制造”與“火箭制造”環節。我們認為低軌小型化的行業發展趨勢與規模制造技術兩個方面將促進
35、行業快速發展。圖 9:全球通信衛星入軌數量(顆)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東方證券研究所 低軌小型衛星具備成本優勢:衛星按照“濕質量(自身質量+燃料質量)”劃分為大衛星、小衛星、微小衛星、納衛星和皮衛星。相比大衛星,小衛星在研制周期、研制成本、發射成本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與此同時,近年來可回收火箭技術快速發展,也為行業商用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表 6:衛星分類比較 傳統大衛星傳統大衛星 傳統小衛星傳統小衛星 小衛星小衛星 微小衛星微小衛星 納衛星納衛星 皮衛星皮衛星 濕質量(kg)1000 500-1000 100-500 10-100 1-10 0.1-1 研制周期 5-8 年 一年左右 研制成本
36、(萬美元)5000 2000-5000 400-2000 100-400 100 20 發射成本(美元)數千萬至數億 快舟火箭每公斤載荷運載成本在 1 萬美元左右 數據來源:搜狐網,新華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規模制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早期高軌同步軌道衛星大多采用“定制”的研發模式,每顆衛星負載模塊多,體積大,研發與發射成本都很高,且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而低軌星座中的微小型衛星,體積較小,功能更加專一并且標準化程度更高,因此成千上萬顆小衛星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OneWeb 與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合作,世界首次使用流水線生產微小衛星,其衛星僅有行李箱大小,重量低于 150kg。OneWeb 公司投資
37、8500 萬美元在佛羅里達010203040506020142015201620172018LEOMEOGEO高橢圓軌道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3 州建立新型衛星制造廠,工廠占地 14 畝,產能達到每天生產 4 顆衛星,不僅為 OneWeb 自己制造,還打算承接來自其他運營商或客戶的小衛星制造業務。圖 10:OneWeb 小衛星概念圖 圖 11:OneWeb 衛星生產流水線 數據來源:Airbus 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38、數據來源:Airbus 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4.2 國外通信衛星建設情況 當前,全球低軌衛星發展持續火熱,多方參與衛星組網浪潮中當前,全球低軌衛星發展持續火熱,多方參與衛星組網浪潮中,包括馬斯克的 Space X 星鏈計劃、英國通信公司 OneWeb、亞馬遜 Kuiper、加拿大 Telesat、俄羅斯 Sphere、德國 Rivada、韓國三星等選手相繼規劃了宏大的衛星發射計劃。截至2022年5月18日,星鏈發射總數已達2653顆,其網絡目前已覆蓋 25 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 14.5 萬用戶提供服務。OneWeb 于 2019 年 2 月發射首批 6 顆試驗衛星,目前在軌衛星數量已達 4
39、28 顆。表 7:海外各國企業的主要衛星星座規劃 國家國家 公司公司 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規劃數量(顆)規劃數量(顆)規劃建成年份規劃建成年份 軌道高度軌道高度 頻段頻段 美國 Space X Starlink 11926 2027 年 1130km Ku/Ka/V 美國 亞馬遜 Kuiper 3236-590km/610km/630km Ka 美國 波音 NGSO 2956 2022 年 1200km V 美國 Viasat 288 已提交提案 Ka/V 美國 蜂群技術公司 SpaceBee 150-英國 OneWeb OneWeb 第一階段:648 第二階段:720 第三階段:1280 20
40、29 年 1200km Ku/Ka 俄羅斯 Sphere 380 2028 年 通信:高軌互聯網、遙感:中低軌-加拿大 Telesat LightSpeed 298 2023 年開始 1248km/1000km Ka 加拿大 AAC Clyde Kepler 140 2022 年-Ku/Ka 德國 Rivada 網絡 Rivada 600 2028 年(2024 年開始)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4 韓國 三星 三星 460
41、0-1400km 數據來源:鋮昌科技招股書,東方證券研究所 Starlink Starlink 是由是由 Space X 于于 2015 年推出的衛星項目,計劃在年推出的衛星項目,計劃在 2019 年至年至 2027 年間向距離地表年間向距離地表 300-600km 的區域內發射的區域內發射 11926 顆衛星,旨在通過覆蓋全球的衛星星座網絡為用戶提供高速、低延顆衛星,旨在通過覆蓋全球的衛星星座網絡為用戶提供高速、低延遲的互聯網覆蓋。遲的互聯網覆蓋。目前,Starlink 系統建設方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完成位于 550 公里的4408 顆衛星發射任務,計劃在 2024 年 3 月建設整個系
42、統 50%,2027 年 3 月全部建設完成;第二階段完成位于 340公里的 7718顆衛星發射任務,計劃在 2024年 11月建設完成 50%,2027年11 月全部建設完成。根據艾瑞咨詢,為便于計算,忽略2019年已發射的120顆衛星,從2020年初開始建設,在2024年底發射 50%,在 2027 年底全部建設完畢。Starlink 星座系統發射方案如下:表 8:Starlink 系統發射方案 建設期建設期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發射衛星數量(顆)1193 1193 1193 1193 1193 3180 3180 3180 運載
43、火箭數量(枚)20 20 20 20 20 33 33 33 在軌衛星數量(顆)1193 2386 3579 4772 5965 7952 9939 11926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東方證券研究所 截至 2022 年 4 月 17 日,已發射的 2301 顆星鏈衛星中在軌正常運行的有 2097 顆,其中 82%(1716 顆)衛星已進入 550km 的預定軌道,除預定軌道在 340km 的衛星外,其余衛星多處于軌道爬升過程中。圖 12:在軌運行的 2097 顆星鏈衛星高度分布 數據來源:衛星應用微信公眾號,東方證券研究所 目前用戶終端數已超目前用戶終端數已超 25 萬。萬。自 2020 年 1
44、0 月 SpaceX 開啟星鏈互聯網服務以來,至 2021 年 11月,用戶數增長至 14 萬,用戶月均增長量 1.1 萬。據官網報道,2021 年底,受硅芯片短缺的影響,SpaceX 推遲了星鏈用戶終端的生產,用戶增長速度緩慢,到 2022 年 1 月僅增長 0.5 萬。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5 2022 年 2 月 15 日,星鏈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公開發布,星鏈用戶終端數量增長至 25萬。在終端套件售價及服務
45、費用方面,星鏈套件的現貨價格已從 499 美元漲到 549 美元,而預約訂單的價格則升至 599 美元。而星鏈每月服務價格從 99 美元漲到 110 美元。發射成本持續下降。發射成本持續下降。隨著 SpaceX 利用新一輪融資修建了大型制造工廠,星鏈衛星定型后開始大規模標準化量產,單顆衛星的制造費用也在從 100 萬美元級迅速降低到幾十萬美元級。權威航天媒體 Spacenews 等甚至預測 SpaceX 有能力把星鏈單星成本做到 25 萬美元級別。4.3 國內通信衛星建設情況 在在 2020 年啟動的新基建計劃中,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疇。年啟動的新基建計劃中,衛星互聯網首次被
46、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疇。近年來,我國航天、電子等部門分別啟動了鴻雁、虹云和天象等低軌星座衛星互聯網工程建設計劃。與衛星互聯網相比,低軌衛星物聯網的投資和政策門檻相對較低,民營企業與衛星互聯網相比,低軌衛星物聯網的投資和政策門檻相對較低,民營企業具有一定發展優勢具有一定發展優勢。國電高科天啟衛星物聯網是國內第一個民營衛星物聯網系統。2019 年 9 月 8 日,國電高科天啟衛星物聯網系統正式上線提供服務。2021 年 7 月 19 日天啟物聯網星座 15 星發射成功,重返時間達1.5小時。2022年底前,天啟衛星物聯網將完成全部 38顆衛星的組網,屆時將實現物聯網星座系統的全球覆蓋,時間分辨率
47、達到實時,地面終端的功耗低至 0.05 瓦。航天科工也如期推進“行云工程”第二階段衛星制造及發射任務,屆時中國和周邊地區衛星重返時間將達到 30 分鐘。表 9:國內主要衛星互聯網星座規劃 公司公司 星座名稱星座名稱 規劃數量(顆)規劃數量(顆)星座類別星座類別 中國星網 星網計劃 12992 寬帶通信 航天科技 鴻雁 320 寬帶通信 銀河航天 銀河 2800 寬帶通信 航天科工 虹云 156 寬帶通信 航天科工 行云 80 通信 北京國電高科 天啟 38 通信 和德宇航 天行者 66 通信 歐科微 翔云 28 通信 數據來源:立鼎產業研究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中國星網 中國中國版“星鏈”版“星
48、鏈”星網正式成立。星網正式成立。2021 年 4 月 26 日,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是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中央企業,也是中央批準成立的唯一一家從事衛星互聯網設計建設運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也被外界譽為中國版“星鏈”。2020 年 9 月,中國以“GW”公司名義向 ITU 提交星座頻譜申請,計劃發射衛星總數量達到 12992 顆,并將它們逐漸構建成一張星網。從目前已經發布規劃的星座計劃數量來看,大部分已經發射了試驗星,但暫未實現衛星組網。未來,中國星網公司將成為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的“帶頭人”。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
49、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6 星網衛星有望于星網衛星有望于 2024 年上半年發射。年上半年發射。我國星網衛星發射基地位于海南文昌市東郊鎮,2022 年 7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年底前1號工位竣工,第一個衛星預計將在 2024年上半年發射,我國發射星網衛星有望將進入快車道。低軌空間資源有限,衛星發射勢在必行。低軌空間資源有限,衛星發射勢在必行。由于衛星軌道和頻譜資源有限,國際電信聯盟(ITU)衛星頻率及軌道使用權采用“先登先占”原則。據業界統計,低軌空間只能容納約 6 萬顆衛星,到 2029
50、 年,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 5.7 萬顆低軌衛星,若目前已獲批準的通信星座全數建設完畢,地球低軌的有效資源將所剩無幾。根據 ITU 要求,提交申請后的 7 年內必須發射第一顆衛星,9 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10%,12 年內必須發射總數的 50%,14 年內必須全部發射完成。中國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于 2020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北斗系統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北斗系統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北斗一號系統北斗一號系統,解決有無,解決有無:于 1994 年啟動建設,2000 年投入使用;發射 3 顆 GEO 衛星;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51、。北斗二號系統,區域無源:北斗二號系統,區域無源:2004年啟動建設,2012年投入使用;發射 5顆 GEO衛星、5顆IGSO衛星、4顆 MEO衛星共計 14顆;在北斗一號的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北斗三號系統,全球服務:北斗三號系統,全球服務:2009 年啟動建設,2020 年投入使用;3GEO+3IGSO+24MEO構成的混合導航星座;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本導航(定位、測速、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服務,同時可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和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表 10:北斗系統服務體系 服務類型服務類型 信號信號/頻
52、段頻段 播發手段播發手段 全球范圍 定位導航授時 B1I、B3I 3GEO+3IGSO+24MEO B1C、B2a、B2b 3IGSO+24MEO 全球短報文通信 上行:L 下行:GSMC-B2b 上行:14MEO 下行:3IGSO+24MEO 國際搜救 上行:UHF 下行:SAR-B2b 上行:6MEO 下行:3IGSO+24MEO 中國及周邊地區 星基增強 BDSBAS-B1C、BDSBAS-B2a 3GEO 地基增強 2G、3G、4G、5G 移動通信網絡 互聯網絡 精密單點定位 PPP-B2b 3GEO 區域短報文通信 上行:L 下行:S 3GEO 注:(1)中國及周邊地區即東經 75
53、度至 135 度,北緯 10 度至 55 度。數據來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服務體系(1.0 版),東方證券研究所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7 圖 13:北斗系統的“三步走”戰略 數據來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為發布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通信的智能手機華為發布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通信的智能手機Mate 50,可發送,可發送19個字符個字符。2022年9月6日,華為全新發布 Mate 50 手機,支持北斗短
54、報文功能。北斗短報文是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獨特功能,類似于“短信息”,可發布短信同時實現定位,在沒有移動通信信號的的惡劣環境中,比如在海洋、沙漠、野外等地方,或是通訊鏈路臨時中斷等應急場景下,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相關專家表示,北斗三號建成后,短報文功能大大加強,從一次只能發送 120 個漢字,到現在可以發送1000 個漢字。此前,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大多需要通過專門的北斗終端才可使用,該功能在手機上的應用可大大增加其應用范圍,降低其應用成本。五五、衛星產業鏈及標的、衛星產業鏈及標的 5.1 衛星產業鏈 衛星產業鏈分為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和運營服務和下游應用。衛星產業鏈分為衛星制造、衛星發
55、射、地面設備制造和運營服務和下游應用。衛星制造:行業的最上游,具有衛星物權的企業向衛星整星的設計制造廠商提出要求,由其向衛星零部件廠商采購,然后進行生產,最后交付完整的衛星產品。完整的衛星產品通過火箭搭載,由發射服務廠商將衛星運送至預定的軌道運行。衛星由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構成。其中,衛星平臺包括結構系統、供電系統、推進系統、遙感測控系統、姿軌控制系統、熱控系統以及數據管理系統等;衛星載荷環節包括天線分系統、轉發器系統以及其它金屬/非金屬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等。在元器件領域,相控陣T/R芯片主要由鋮昌科技、中電科 13 所及 55 所提供。衛星服務和地面設備制造環節是產業鏈的中游。地面設備包括對衛星
56、進行跟蹤、遙測及指令的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以及用戶終端。衛星服務企業需要對在軌衛星進行實時監測,并對地面空間段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為下游行業客戶提供各類型的衛星服務。在產業鏈中的角色類似于電信運營商。地面設備制造領域參與的民營企業相對較多,包括華力創通、海格通信、北斗星通等。商業航天的下游主要分為通信、導航和遙感三大類別。其中衛星導航主要企業包括華測導航、合眾思壯等。圖 14:衛星通信產業鏈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8 數據來
57、源:SIA,東方證券研究所 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服務占產業鏈絕大部分產值。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服務占產業鏈絕大部分產值。根據第三方 SIA 統計,衛星產業的市場規模從 2010 年 1680 億美元到 2021 年 2790 億美元,復合增速達 4.72%。2021 年整個全球商業航天市場規模達到 3860 億美元,其中衛星產業鏈占比約 72%,其他非衛星的航天產業占比 28%。在衛星產業中,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服務業規模分別達到 1420億美元和1180 億美元,占比 50.9%和 42.3%。圖 15:2010-2021 年全球衛星產業鏈市場規模(億美元)數據來源:SIA,智研咨詢,東方證
58、券研究所 5.2 相關標的 鋮昌科技 國內少數能提供相控陣國內少數能提供相控陣 T/R 芯片完整解決方案及宇航級芯片完整解決方案及宇航級芯片研發、測試及生產的企業。芯片研發、測試及生產的企業。公司是和而泰子公司,于 2022 年 6 月上市,技術團隊深耕相控陣 T/R 芯片領域多年,技術背景深厚。公司目前已系統性掌握相控陣 T/R 芯片的核心技術,其產品作為國家裝備型號的核心芯片,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已形成較強的先發優勢。近年來公司相繼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型號的研制任務、國101310771137118612291274127712871265123011781180516529754912101
59、810601134119812521303135314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衛星服務業地面設備制造業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19 家“核高基”重大專項任務、國 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先后參與多家科研院所及下屬單位的產品型號開發工作。圖 16:鋮昌科技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 17:鋮昌科
60、技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聲放大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及相控陣用無源器件等,頻率可覆蓋 L 波段至 W 波段,可應用于衛星互聯網、5G 毫米波通信、安防雷達等場景。表 11:鋮昌科技主要產品類型及特點 放大類芯片放大類芯片 幅相控制類芯片幅相控制類芯片 無源類芯片無源類芯片 具體產品 低噪聲放大器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收發多功能芯片 數控移相器芯片、數控衰減器芯片、數控延時器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 開關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 采用工藝 GaAs、GaN 工藝 GaAs、硅基工藝 特
61、點 具有高電子遷移率、高壓高功率密度等優勢 GaAs 工藝產品在功率容量、功率附加效率、噪聲系數等指標上具備優勢;硅基工藝芯片產品在集成度、低功耗和量產成本方面具備優勢 尺寸小、插損低 數據來源:鋮昌科技招股書,東方證券研究所 相控陣相控陣 T/R 芯片貢獻絕大部分收入。芯片貢獻絕大部分收入。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78 億元,同比增長 31.69%。相控陣 T/R 芯片貢獻絕大部分收入占比 93.82%,同比增長 35.03%,且地面相控陣雷達領域 T/R 芯片銷售額增加,占營收比重提升。2022 年,公司研發費用為 4,328.26 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45.29%,研發投入
62、占營業收入比例 15.58%。圖 18:鋮昌科技相控陣 T/R 芯片收入(按應用領域,單位:億元)圖 19:鋮昌科技相控陣 T/R 芯片毛利率(按應用領域)0%20%40%60%80%100%120%00.511.522.53營業收入(億元)同比-50%0%50%100%150%200%250%300%00.20.40.60.811.21.41.61.8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0 數據來源:wind
63、,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軍工領域稀缺軍工領域稀缺的的民營民營企業。企業。國內具有相控陣 T/R 芯片研發和量產的單位主要為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以及少數具備三、四級配套能力的民營企業。從事軍品研發的企業需獲得相關資質且認證周期長,公司已獲得研發和生產經營所需的完整軍工資質。相控陣天線可實現波束賦形,利于低軌衛星通信。相控陣天線可實現波束賦形,利于低軌衛星通信。由于低軌衛星相對地面并非是靜止狀態,因此過去的機械天線要跟蹤快速運轉的衛星、與其進行持續連接非常困難,信號十分容易中斷,而相控陣天線則無需機械轉動。相控陣天線由天線陣、饋電網絡和波束控制器三部分組成,其原理是
64、通過控制饋給陣列天線中各個天線元信號的幅度和相位,控制輻射主波束的指向,從而實現波束的快速掃描和跟蹤,相位變化速度可達毫秒量級。此外,通過波束賦形,相控陣天線可將發射能量集中,提高接收功率和能量使用效率。此外,通過波束賦形,相控陣天線可將發射能量集中,提高接收功率和能量使用效率。普通系統在所有方向輻射近似相等的能量,天線周圍的 3 個 UE 設備均能接收到一定能量,但其他方向上的能量則會被浪費。而多波束經過賦形后,在 UE 方向上輻射的能量要比其他方向強得多,可以有效減少能量的浪費。中國衛通 主營業務為衛星空間段運營及相關應用服務,主要應用于衛星通信廣播。主營業務為衛星空間段運營及相關應用服務
65、,主要應用于衛星通信廣播。中國衛通成立于 2001 年 11 月 27 日,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主營業務為衛星空間段運營及相關應用服務,主要應用于衛星通信廣播,公司通過投資、建設和運營通信廣播衛星及配套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為用戶提供廣播電視、通信、視頻、數據等傳輸服務。公司是我國唯一擁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被工信部列為國家一類應急通信專業保障隊伍。公司經營效益穩健,歸母凈利增速較高。公司經營效益穩健,歸母凈利增速較高。近五年公司營收在 27 億元左右波動,2022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9.21 億元,同比增長 61%。近三年毛利率
66、區間為 36%-40%,境內市場是毛利的主要來源。圖 20:中國衛通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 21:中國衛通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0.000.501.001.502.002.50201920202021星載地面艦載車載機載30%40%50%60%70%80%90%201920202021星載地面機載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1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衛星資源、頻段資源豐富,空
67、間監測體系完善。衛星資源、頻段資源豐富,空間監測體系完善。衛星資源:截至 2022 年底,公司運營管理著中星系列、亞太系列共 15 顆商用通信廣播衛星。公司中星 6B/6C/6D/9 號/9B 以及亞太 6C 等衛星承擔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助力廣播電視高清化發展。衛星監測網絡:公司在北京西北旺、北京沙河、香港大埔設立測控中心,在河北懷來、新疆喀什、海南??诘鹊亟⒘藰I務運行監測網絡,測控在軌衛星的狀態,并實時監測信號傳輸的質量。轉發器頻段資源:涵蓋 C 頻段、Ku 頻段以及 Ka 頻段等,其中 C 頻段、Ku 頻段的衛星轉發器資源達到 540 余個,Ka 頻段的點波束達到 26 個,信號覆蓋包括
68、中國全境、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圖 22:中國衛通現有衛星資源 數據來源:中國衛通官網,東方證券研究所 亞太衛星 提供一站式的衛星轉發服務以及廣播、衛星通信、電信港、數據中心服務。提供一站式的衛星轉發服務以及廣播、衛星通信、電信港、數據中心服務。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于 1992 年成立,是亞太地區的地區衛星運營商,提供一站式的衛星轉發器服務以及廣播、衛星通信、電信港、數據中心服務。公司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控股股東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4%-3%-2%-1%0%1%2%3%4%5%051015202530營業收入(億元)同比0%1
69、0%20%30%40%50%60%70%0246810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2 營收及利潤情況。營收及利潤情況。2019-2021 年,轉發器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下行壓力顯著且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營收有所下降。2022 年,轉發器市場持續低迷,但公司不斷加大市場開發力度,2022 營收同比增加 2.16%。同時,公司降本取得成效,毛利率小幅回升。圖 23:亞太衛星營收及凈利潤 圖 24:亞太衛星毛利率
70、及凈利率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亞太亞太 6E 衛星項目衛星項目擬于擬于 2023 年年至至 2024 年初年初提供服務提供服務。公司目前操作五顆在軌衛星,包括亞太 6 號、亞太 7 號、亞太 9 號、亞太 5C 以及亞太 6C 衛星,分別定點于東經 138 度、134 度、76.5 度及 142 度地球同步軌道位置。覆蓋包括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島國等地區的約占世界 75%的人口。公司于 2020 年開展亞太 6E 衛星項目,于 2021 年內在香港成立亞太星聯衛星有限公司作為聯營公司。亞太 6E 衛星采用東方紅三號 E 衛
71、星平臺并搭載高通量載荷,適合提供寬帶衛星業務并具備較高性價比,該衛星于 2022 年完成建造并于 2023 年 1 月成功發射,預計于 2023 年至 2024 年年初提供服務。華力創通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衛星應用、仿真測試和雷達信號處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衛星應用、仿真測試和雷達信號處理。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6 月 1 日,具備完整的國防軍工準入資質和北斗用戶終端研發和分理服務資質,是高新技術和“雙軟”認證企業。2018 年,公司獲得國內首批天通衛星移動終端入網牌照,是首批軍工體系四證齊全企業。圖 25:華力創通營收及凈利潤 圖 26:華力創通 2022 年營收結構
72、 02468101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營業收入(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0%10%20%30%40%50%60%7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毛利率(%)凈利率(%)-4-20246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36.6%18.0%15.7%12.2%5.1%12.5%衛星導航雷達通信仿真應用開發及系統集成機電仿真測試產品軌道交通應用代理及其他業務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
73、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3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衛星應用、仿真測試和雷達信號處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衛星應用、仿真測試和雷達信號處理。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6 月 1 日,具備完整的國防軍工準入資質和北斗用戶終端研發和分理服務資質,是高新技 術和“雙軟”認證企業。2018 年,公司獲得國內首批天通衛星移動終端入網牌照,是首批軍工體系四證齊全企業。衛星應用領域:衛星應用領域:全面參與了北斗導航、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的系統建設,圍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
74、統的建設開展相關的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及應用推廣,“芯片+模塊+終端+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的產業格局日趨完善。是國內少數同時掌握“衛星通信+衛星導航”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應急管理、地災監測、交通運輸、民用航空、國防裝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仿真測試領域:仿真測試領域:在仿真測試領域,公司依托核心技術著力構建仿真與測試相關的平臺軟件開發能力、系統集成能力、硬件模塊開發能力,致力于打造針對武器裝備和高端制造的通用化仿真測試平臺及解決方案。同時,公司借助虛擬現實、仿真可視化、數字孿生、高性能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針對裝備研制、訓練仿真、仿真應用展示等具體需求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雷達信號處
75、理領域:雷達信號處理領域:在雷達信號處理領域,專注于雷達、通信、電子對抗和復雜電磁環境領域,為國防軍工用戶提供先進的信號處理產品及解決方案,產品分別是:型號裝備配套類產品,包括雷達信號處理機,雷達偵察干擾機、高速信號處理組件、高速信號存儲組件、上下變頻組件等。海格通信 軍工無線通信領軍企業、北斗導航產業龍頭。軍工無線通信領軍企業、北斗導航產業龍頭。公司于 2010 年上市,是中國第一家軍工業務整體IPO 上市的軍工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公司主要業務覆蓋“無線通信、北斗導航、航空航天、軟件與信息服務”四大領域,是無線通信與北斗導航裝備研制商、電子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行業領先的軟件和信息服務
76、供應商,連續 17 年入選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圖 27:海格通信營收及利潤 圖 28:海格通信分業務毛利率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公司重點聚焦無線通信業務和北斗導航業務。公司重點聚焦無線通信業務和北斗導航業務。010203040506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收(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0%20%40%60%80%20182019202020212022無線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北斗導航業務泛航空綜合毛利率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
77、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4 1)無線通信業務:無線通信業務:全頻段覆蓋的傳統優勢企業,是無線通信裝備種類最全的單位之一。公司主導產品覆蓋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集群、多模智能終端和系統集成等領域,實現天、空、地、海全域布局,是從單機設備到網絡系統集成的先行者,是參加國慶 70周年大閱兵的通信裝備系列最多的單位之一;是多個重大系統項目的技術總體單位;是國內擁有全系列天通衛星終端及芯片的主流廠家;是軍、警、民用數字集群裝備序列和體制齊全的單位、警用數字集群(PDT)行業標準制定單位之一、鐵路 5G-R 標準組成員單位
78、,是廣電網絡地面數字電視發射機主要供應商;正積極參與當前國家快速推進的衛星互聯網重大工程項目,全方位布局衛星通信領域。2)北斗導航業務:北斗導航業務:率先實現“芯片、模塊、天線、終端、系統、運營”全產業鏈布局,是“北斗+5G”應用領先者。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無線電導航研發與制造的單位,始終與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同頻共振,緊跟衛星導航設備及芯片研制,具備核心技術優勢,擁有國內領先的高精度、高動態、抗干擾、通導一體等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北斗全產業鏈研發與服務能力。公司突破了北斗三號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體制,構建起芯片競爭優勢,是特殊機構市場北斗三號芯片型號最多、品類最齊全的單位,公司實現了北斗三
79、號終端在特殊機構市場全方面布局;著力推進“北斗+5G”技術融合和關鍵成果轉化,有效布局交通、電力、能源、林業、應急、漁業等行業市場,開辟北斗時空大數據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應用。圖 29:海格通信 2022 年營收結構 圖 30:應急指揮通信系統功能架構示意圖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海格通信年報,東方證券研究所 信科移動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提供商。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設備提供商。公司是 3G 時代就全面投入自主創新移動通信技術和標準研發的廠商之一,擁有功能完備序列齊全、形態豐富的4/5G商用產品。公司全資子公司大唐移動在我國通信運營商主設備集采中多次中標
80、。在中國移動最新主設備集采中,在 700M 和2.6GHz/4.9GHz 中標份額均位列第四??毓晒蓶|為中國信科,實控人為國資委??毓晒蓶|為中國信科,實控人為國資委。中國信科是由郵科院和電科院聯合重組而成,公司作為中國信科旗下移動通信業務的承載主體,是集團唯一從事4/5G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天饋設備及室分設備以及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的企業。圖 31:信科移動營收及同比增速 圖 32:信科移動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無線通信45.2%軟件與信息服務40.0%北斗導航業務7.8%泛航空5.9%其他業務1.1%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
81、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5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華測導航 國內高精度導航定位產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國內高精度導航定位產業的領先企業之一。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多年來專注于高精度導航定位技術的研發、制造和產業化推廣。公司圍繞“一個核心、兩個平臺、三大應用”實施戰略布局:專注高精度導航定位核心技術,持續打造高精度定位芯片技術平臺和全球星地一體增強網絡服務平臺,應用方向包括導航定位授時、測繪與地理信息、封閉和半封閉場景的無人駕駛。圖 33:華測導航營收及同比增速 圖 34
82、:華測導航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一個核心:指高精度導航定位核心技術。公司擁有自主可控毫米級/厘米級高精度算法,具備高精度 RTK(實時差分定位)、PPP、靜態解算、網絡 RTK、精密定軌技術、組合導航定位技術、多源融合定位技術等技術能力。兩個平臺:1)全球星地一體增強網絡服務平臺:滿足測量測繪、位移監測、精準農業、國土資源調查、智慧城市管理等對高精度定位需求的服務,還能覆蓋海洋、沙漠等地基增強系統難以覆蓋的區域,實現空地一體化增強服務。2)高精度定位芯片技術平臺:以高精度GNSS 芯片、板卡、模組、天線等基礎器件為主。已經
83、研發出高精度 GNSS 基帶芯片“璇璣”、多款高精度 GNSS 板卡、模組、天線等基礎器件,突破“卡脖子”技術。-20%-10%0%10%20%30%40%50%02040608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營收(億元)同比-400%-200%0%200%400%600%800%-20-15-10-50520182019202020212022 2023Q1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0%5%10%15%20%25%30%35%40%45%0510152025營收(億元)同比-30%-20%-10%0%10%20%30%40%50%60%00.511.522.533.54歸母
84、凈利潤(億元)同比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6 三大應用:1)測繪與地理信息:包括測量測繪、位移監測、實景三維等場景。2)封閉和半封閉場景的無人駕駛:無人機航測、海洋測繪、農機自動駕駛、工程機械高精度智能導航控制等。3)導航定位授時:乘用車自動駕駛、港口/礦區/園區等無人商用車,各類機器人等。圖 35:華測導航 2022 年營收結構 圖 36:華測導航分業務毛利率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
85、方證券研究所 北斗星通 北斗核心器件龍頭。北斗核心器件龍頭。公司成立于 2000 年,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經過 20 余年的發展,已成長為國內北斗領域核心元器件(芯片、板卡、天線等)龍頭公司。公司集聚了“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北京市科技領軍人才等一批業內一流人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發成果,其衛星導航芯片、板卡、天線等基礎產品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公司主業分類包括芯片及數據服務、導航產品、陶瓷元器件、汽車電子。公司主業分類包括芯片及數據服務、導航產品、陶瓷元器件、汽車電子。1)芯片及數據服務:芯片業務是公司的核心優勢業務,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地位;2)導
86、航產品:北斗星通開拓了我國首個北斗民用規?;瘧?,公司自主開發的衛星導航產品全面領跑行業,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及 社會發展各領域。導航產品業務是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3)陶瓷材料與元器件:是全球少數同時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微波陶瓷材料、低溫共燒陶瓷(LTCC)和高溫共燒陶瓷(HTCC)材料制備工藝技術并實現器件規?;圃炫c應用的廠商之一;4)汽車智能網聯業務主要包括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表 12:北斗星通主營業務及產品 業務業務 產品或服務產品或服務 具體產品具體產品 芯片及數據服務 芯片 模塊 41.02%35.68%18.87%4.42%建筑與基建資源與公用
87、事業地理空間信息機器人與無人駕駛0%10%20%30%40%50%60%70%20212022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7 板卡 高精度云服務 海洋漁業 導航產品 天線 國際代理 信息裝備 數據采集終端 陶瓷元器件 陶瓷元器件 陶瓷基板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
88、責申明。28 汽車電子“一體”智能座艙等 數據來源:北斗星通年報,東方證券研究所 芯片及數據服務業務快速增長。芯片及數據服務業務快速增長。2019 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受公司資產減值 7.08 億元影響,導致歸母凈利潤部分減少 6.28 億元。2022 年,公司實現收入 38.16 億元,同比下降 0.9%,主要是由于股權轉讓方式處置了三家公司,剔除并表因素后收入增長約19.31%,其中芯片及數據服務業務同比增長 28%;實現歸母凈利潤 1.45 億元,同比下降 28%,主要是并表因素疊加高精度云服務和消費類芯片業務投入加大所致。圖 37:北斗星通營收及同比增速 圖 38:北斗星通歸母凈利
89、潤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合眾思壯 國內最早進入衛星導航領域公司之一。國內最早進入衛星導航領域公司之一。公司是國內進入衛星導航定位(GNSS)領域最早、技術儲備最深厚、產業布局最完備的公司之一,是中國僅有的實現了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公司擁有北斗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掌握從天線、基帶到算法到星基增強的完整技術體系。公司擁有首款四通道 GNSS 射頻芯片+支持星基增強芯片+高可靠引擎,并推出我國首套星基高精度增強系統中國精度系列。圖 39:合眾思壯營收及同比增速 圖 40:合眾思壯凈利潤及同比增速-5%0%5%10%15%20%25%30%3
90、5%40%051015202530354045營收(億元)同比-800%-600%-400%-200%0%200%-8-6-4-2024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29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表 13:合眾思壯主營產品 業務業務 2022 年營收占比年營收占比 主要產品主要產品 北斗高精度 45.6%板卡、芯片、天線和算法打造高精度核心競爭力,主要應用于測
91、量測繪終端、高精度智能手持終端、精準農業自動駕駛和數字化施工機械控制等領域。北斗移動互聯 33.7%打造時空信息“云+端”不斷完善“云+端”應用領域解決方案,通過軟件和系統帶動移動終端市場,為公共安全、民用航空、電力行業等領域提供硬件終端產品。時空信息應用 13.3%構建了以“中國精度”、“中國位置”、“中國時間”為基礎的時空基準服務體系和服務平臺 數據來源:wind,東方證券研究所 六、六、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我國通信業實行牌照制,目前僅有中國衛通、中國電信等少數幾家持有衛星通信業務牌照,建議關注致力于衛星制造領域星載 T/R 芯片研發的鋮昌科技及專門從事衛星制造的中國衛星,卡位賽道優勢的衛星
92、通信運營企業中國衛通及港股衛星通信運營的稀缺標的亞太衛星,終端設備制造商華力創通、海格通信、信科移動,主營衛星導航的華測導航、北斗星通、合眾思壯。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衛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衛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衛星的大規模生產、制造技術,成本控制方面遇到難點,從而導致產業的發展進度有可能落后我們的預期。衛星發射運力不及預期:衛星發射運力不及預期:建設低軌衛星通信網絡需要發射大量衛星,如果后期衛星發射能力提升緩慢,會導致衛星發射數量不及預期。政策不及預期:政策不及預期:衛星互聯網目前主要由國家層面推進建設,存在政策實施力度不及預期風險。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衛星互聯網屬于技術前沿領域
93、,有諸多技術問題尚待解決,若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可能影響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40%-30%-20%-10%0%10%20%30%0510152025營收(億元)同比-800%-600%-400%-200%0%200%-15-10-505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 衛星互聯網:6G空天地一體網絡的關鍵 有關分析師的申明,見本報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見分析師申明之后部分,或請與您的投資代表聯系。并請閱讀本證券研究報告最后一頁的免責申明。30 分析師申明 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研究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每位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研究分析師在此作以下聲明:
94、分析師在本報告中對所提及的證券或發行人發表的任何建議和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其個人對該證券或發行人的看法和判斷;分析師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與其在本研究報告中所表述的具體建議或觀點無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投資評級和相關定義 報告發布日后的 12個月內行業或公司的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公司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 買入: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15%以上;增持:相對強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 5%15%;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
95、-5%+5%之間波動;減持:相對弱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 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股票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相關信息。暫停評級 根據監管制度及本公司相關規定,研究報告發布之時該投資對象可能與本公司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情形;亦或是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股票的價值和價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股票給予投資評級等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股票的投資評級、盈利預測及目標價格等信息不再有效。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行業投資評級的量化標準:看好:相對強于市場基準
96、指數收益率 5%以上;中性: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5%之間波動;看淡:相對于市場基準指數收益率在-5%以下。未評級:由于在報告發出之時該行業不在本公司研究覆蓋范圍內,分析師基于當時對該行業的研究狀況,未給予投資評級等相關信息。暫停評級:由于研究報告發布當時該行業的投資價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缺乏足夠的研究依據支持分析師給出明確行業投資評級;分析師在上述情況下暫停對該行業給予投資評級信息,投資者需要注意在此報告發布之前曾給予該行業的投資評級信息不再有效。免責聲明 本證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本報告”)由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及發布。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
97、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本報告的全體接收人應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報告被轉發給他人。本報告是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客戶也不應該認為該信息是準確和完整的。同時,本公司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證券研究報告。本公司會適時更新我們的研究,但可能會因某些規定而無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證券研究報告之外,絕大多數證券研究報告是在分析師認為適當的時候不定期地發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
98、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作出邀請。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過去的表現并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未來的回報也無法保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本金。外匯匯率波動有可能對某些投資的價值或價格或來自這一投資的收入產生不良影響。那些涉及期貨、期權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場風險,因此并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
99、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報告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間或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所有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協議授權刊載或轉發的,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刊載或者轉發責任。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提示客戶及公眾投資者慎重使用未經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慎重使用公眾媒體刊載的證券研究報告。HeadertTable_Address東方證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號東方國際金融廣場 26 樓 電話:傳真:021-63325888 021-63326786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相關主管機關核準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據此開展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機構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正在或將要與本研究報告所分析的企業發展業務關系。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對報告的客觀性產生影響的利益沖突,不應視本證券研究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