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23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7頁).pdf

編號:139543 PDF  DOCX 27頁 755.82K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23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7頁).pdf

1、 1 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中信銀行 截至 2022 年底,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 2.8 億人,占全國人口的 19.8%,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 2.1 億人,占全國人口的 14.9%。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進行了部署安排。習近平總書記 2021 年重陽節前夕對老齡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完

2、善老齡工作體系,強化基層力量配備,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要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落實好老年優待政策,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發揮好老年人積極作用,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營造老年友好型金融消費環境、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是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體現。特別是隨著 1960 年以后出生的群體逐步進入老年期,我國老年金融消費者規模進一步擴大,呈現出新的需求和特點。為進一步了解老年人金融消費需求,切實維護老年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信銀行共同組織開展了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研究?;诜e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

3、家戰略和全生命周期視角的老齡金融發展,本報告將老年金融消費者界定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購買、使用金融機構銷售的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 50-59 周歲準老年人及60 周歲以上老年人。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中國老齡科學研本報告數據來源于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和中信銀行聯合組織開展的“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究中心和中信銀行聯合組織開展的“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項調查。益保護”專項調查。調查對象為 50 周歲及以上的中國公民,調查時點為 2022 年 8 月 1 日,樣本覆蓋 28 個省市,共收集有效問卷 1436 份,其中女性 677 人,男性 759 人,50-59 歲準老年人人數占比超過

4、一半(51.1%)。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情況、權益保護狀況、金融消費狀況及維權狀況四個板塊。調查主要發現如下:3 一、老年金融消費者金融消費狀況 (一)養老儲蓄規劃(一)養老儲蓄規劃 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應該在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應該在 3030-5050 歲進歲進行養老儲蓄規劃,備老意識較強。行養老儲蓄規劃,備老意識較強。具體來看,養老儲蓄規劃呈性別、婚姻狀況、子女狀況、儲蓄和銀行業務知識完備度等差異。從未結婚、無子女、具備儲蓄與銀行卡知識的女性老年金融消費者比其他受訪者的養老儲蓄規劃時間更早。圖 1-1:老年人對開始存養老錢的年齡認知 17.76%31.69%30.85%1

5、4.48%5.2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30歲以前30-40歲40-50歲50-60歲60歲以后 4 圖 1-2:不同性別老年人養老儲蓄規劃 圖 1-3:婚姻狀況與養老儲蓄規劃 男女30歲以前17.26%18.32%30-40歲30.30%33.23%40-50歲32.15%29.39%50-60歲14.76%14.18%60歲以后5.53%4.87%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已婚離婚喪偶從未結婚30歲以前17.18%15.52%21.65%44

6、.44%30-40歲32.07%27.59%28.87%33.33%40-50歲31.67%25.86%25.77%16.67%50-60歲14.17%22.41%15.46%5.56%60歲以后4.91%8.62%8.25%0%0.00%10.00%20.00%30.00%40.00%50.00%5 圖 1-4:子女狀況與養老儲蓄規劃 圖 1-5:不同知識儲備的老年人養老儲蓄規劃 17.54%31.74%30.72%14.64%5.36%23.21%30.36%33.93%10.71%1.79%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

7、00%30歲以前30-40歲40-50歲50-60歲60歲以后有子女沒有子女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具備儲蓄知識缺乏儲蓄知識具備銀行卡知識缺乏銀行卡知識30歲以前30-40歲40-50歲50-60歲60歲以后 6 (二)金融消費意愿(二)金融消費意愿 調查顯示,擔心虧損是受訪者不愿意進行金融消費調查顯示,擔心虧損是受訪者不愿意進行金融消費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65.0%65.0%)。)。高齡(41.9%)、從未有過正式工作(51.3%)和身體不太健康(43.1%)的受訪者金融消費意愿相對較弱。圖 1-6:老年人不

8、愿意進行金融消費的原因 表 1-1:各年齡段的老年人金融消費意愿 年齡分組年齡分組 不愿意不愿意 10%10%以以下下 20%20%以以下下 30%30%以以下下 40%40%以以下下 60%60%以以下下 80%80%以以下下 5050-5454 13.50%21.74%25.40%22.65%10.53%3.66%2.52%5555-5959 19.19%23.57%24.58%20.54%6.06%5.39%0.67%6060-6464 22.17%20.69%27.59%15.27%7.39%5.42%1.48%怕虧錢,65.02%擔心急需用錢時,錢拿不出來,15.17%想,但是不會,

9、6.50%家人不同意,4.02%其他,9.29%怕虧錢擔心急需用錢時,錢拿不出來想,但是不會家人不同意其他 7 6565-6969 21.67%28.57%23.15%16.26%4.93%4.93%0.49%7070-7474 41.55%19.01%14.08%14.79%4.93%4.93%0.70%7575-7979 35.00%26.25%15%16.25%6.25%0%1.25%8080 歲以上歲以上 41.89%16.22%14.86%16.22%2.70%6.76%1.35%總計總計 22.49%22.63%22.98%18.80%7.17%4.53%1.39%圖 1-7:按工

10、作狀況分類的老年人金融消費意愿 不愿意10%以下20%以下30%以下40%以下60%以下80%以下離休21.92%23.29%17.81%21.92%9.59%4.11%1.37%退休24.45%23.09%22.27%18.31%5.46%5.19%1.23%仍在工作12.55%21.86%26.72%21.46%10.73%4.86%1.82%從未有過正式工作51.33%22.12%17.70%7.96%0.88%0.00%0.00%其他33.33%25.00%8.33%20.83%8.33%0.00%4.17%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

11、0%金融理財資金占養老財富的最高上限金融理財資金占養老財富的最高上限離休退休仍在工作從未有過正式工作其他 8 圖 1-8:按健康狀況分類的老年人金融消費意愿 (三)金融產品選擇(三)金融產品選擇 調查顯示,半數調查顯示,半數以上以上受訪者受訪者通過和家人商量或聽從通過和家人商量或聽從專業人士建議的方式進行金融產品投資專業人士建議的方式進行金融產品投資;資金安全性;資金安全性(77.6%77.6%)是)是受訪者選擇金融產品時受訪者選擇金融產品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考慮的最主要因素;老年金融消費者最看重的三項金融產品增值服務分別是老年金融消費者最看重的三項金融產品增值服務分別是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管理服

12、務(2 27 7.0 0%)、購物優惠()、購物優惠(2 20 0.1 1%)和優先掛號)和優先掛號(1 18 8.9 9%)。)。在金融產品種類上,受訪者主要投資產品為基金(29.9%)、保險(29.0%)、股票(26.5%)和國債/債券(21.2%)。分群體來看,50-59 歲、經濟寬裕和高學22.34%18.44%26.63%43.06%33.33%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非常健康比較健康一般不太健康很不健康不愿意金融消費 9 歷受訪者更青睞于股票和基金類產品,身體不健康的受訪者傾向于

13、保險類產品。圖 1-9:影響老年人選擇金融產品的因素 圖 1-10:老年人所看重的金融產品增值服務 77.65%50.42%44.99%25.07%47.77%19.92%4.32%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7.02%18.87%13.02%20.06%8.8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健康管理服務優先掛號旅游購物優惠教育、講座 10 圖 1-11:老年人對各類金融產品的投資情況 圖 1-12:按年齡分類的老年人金融產品投資情況 26.53%21.17%29

14、.94%29.04%6.89%7.94%8.9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金融產品金融產品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60歲以下60-6465-6970-7475-8080歲以上 11 表 1-2:按經濟狀況分類的老年人金融產品投資情況 經濟自評經濟自評 股票股票 國債國債/債債券券 基金基金 保險保險 外匯外匯 貴金屬貴金屬 其他理財產其他理財產品品 很寬裕 15.22%15.46%8.60%9.11%15.15%14.91%8.59%比較寬裕 52

15、.23%52.63%53.02%48.68%51.52%45.61%50.00%大致夠用 29.13%30.59%35.81%40.05%30.30%36.84%39.06%有些困難 3.15%0.99%2.56%1.92%2.02%2.63%1.56%很困難 0.26%0.33%0.00%0.24%1.01%0.00%0.78%總計 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圖 1-13:按文化程度分類老年人金融產品投資情況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

16、0%大學??萍耙陨细咧?技校/中專初中小學不識字 12 圖 1-14:按健康狀況分類老年人金融產品投資情況 (四)風險認知與承受能力(四)風險認知與承受能力 調查顯示,受訪者風險認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在調查顯示,受訪者風險認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在性別、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等方面呈現出性別、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等方面呈現出較大差異。較大差異。具體來看,男性風險承受能力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認同“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的比例越高;經濟狀況越好的群體對“高收益伴隨高風險”認同度越高;身體狀況健康的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強。股票國債/債券基金保險外匯貴金屬其他理財產品非常健康35

17、.16%29.30%32.23%27.11%8.42%9.16%8.42%比較健康26.64%22.13%33.20%31.42%7.79%8.88%8.88%一般22.10%15.30%21.81%26.91%4.82%4.82%10.48%不太健康16.67%9.72%27.78%22.22%1.39%9.72%4.17%很不健康0%16.67%33.33%33.33%16.67%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3 圖 1-15:不同性別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 圖 1-16: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對“高收益伴隨著高風

18、險”的認同情況 32.28%42.25%46.51%42.39%17.65%13.29%3.56%2.07%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男女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虧損最多可以承受 10%以內的虧損最多可以 10%-30%的虧損最多可以承受 30%及以上的虧損不識字小學初中高中/技校/中專大學??萍耙陨戏浅Y澩?0.00%29.33%32.96%32.93%41.82%贊同46.67%42.22%45.56%50.85%45.76%一般31.11%20.44%15.19%12.59%9.32%不贊同0

19、.00%7.11%5.56%3.63%3.11%非常不贊同2.22%0.89%0.74%0.00%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4 圖 1-17:不同經濟狀況老年人對“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的認同情況 圖 1-18:不同健康狀況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差異 很寬裕比較寬裕大致夠用有些困難非常贊同70.25%35.84%28.62%22.58%贊同23.97%50.08%48.71%35.48%一般4.96%11.36%16.72%25.81%不贊同0.83%2.56%5.47%16.13%非常不贊同0.00%0.16%0.48%0.00%

2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非常健康比較健康一般不太健康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虧損37.36%30.46%47.03%50.00%最多可以承受 10%以內的虧損43.59%50.14%35.98%36.11%最多可以 10%-30%的虧損15.38%16.39%14.45%13.89%最多可以承受 30%及以上的虧損3.66%3.01%2.55%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5 (五)金融知識儲備(五)金融知識儲備 調查顯示,擔心資金安全(調查顯示,擔心資金

21、安全(47.1%47.1%)和缺乏金融知識和缺乏金融知識與投資技巧與投資技巧(41.8%41.8%)是)是受訪者在金融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受訪者在金融消費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受訪者主要困難。受訪者最缺乏的最缺乏的五項五項金融知識金融知識分別分別是是:投資投資知識知識(54.6%54.6%)、財務規劃知識、財務規劃知識(45.1%45.1%)、保險知識、保險知識(37.3%37.3%)、數字金融知識數字金融知識(36.6%36.6%)和糾紛解決知識和糾紛解決知識(33.8%33.8%)。受訪者主要從以下五個渠道了解金融知識和信息:看電視(50.0%)、手機短視頻(44.4%)、金融從業人員介紹(3

22、9.8%)、家人介紹以及朋友熟人介紹(39.1%)。選擇金融機構講座活動和社區活動的比例分別為 26.0%和 21.1%。圖 1-19:老年人金融消費難點 37.60%30.43%32.03%31.82%41.78%16.09%32.45%47.1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6 圖 1-20:老年人缺乏的金融知識類別 圖 1-21:老年人獲取金融知識與信息的渠道 人民幣知識,16.57%財務規劃知識,45.13%保險知識,37.26%投資知識,54.60%貸款知識,23.54%儲蓄知識,1

23、6.09%數字金融知識,36.56%銀行卡知識,13.37%個人信用知識,18.18%糾紛解決知識,33.77%防騙知識,27.86%其他,3.06%人民幣知識財務規劃知識保險知識投資知識貸款知識儲蓄知識數字金融知識銀行卡知識個人信用知識糾紛解決知識防騙知識其他看電視,50.00%手機短視頻,44.43%金融從業人員介紹,39.83%家人介紹,39.07%朋友熟人介紹,33.29%金融機構講座活動,25.97%社區活動,21.10%老年大學課程講座,13.09%無任何渠道,4.46%其他,4.39%看電視手機短視頻金融從業人員介紹家人介紹朋友熟人介紹金融機構講座活動社區活動老年大學課程講座無任

24、何渠道其他 17 二、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 (一)權益保護認知(一)權益保護認知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調查顯示,受訪者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等權益者權益保護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等權益保護相關法律和政策的知曉率分別為保護相關法律和政策的知曉率分別為 6 65 5.7 7%、7 79 9.7 7%、6262.5 5%。從金融消費者八項權利知曉率來看,“自主選擇權”“自主選擇權”知曉率最高(知曉率最高(83.4%83.4%),其次是“信息安全權”(),其次是“信息安全權”(8 81 1.1 1%)、)、“知情權”(“知

25、情權”(8 80 0.4 4%)和“公平交易權”()和“公平交易權”(8 80 0.2 2%)、)、“受“受尊重權”(尊重權”(7 79 9.1 1%)、)、“財產安全權財產安全權”(7 75 5.7 7%)和)和“依法依法求償權求償權”(7 74 4.9 9%),“受教育權”(),“受教育權”(7 70 0.3 3%)的知曉率最低。)的知曉率最低。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三項權利是“財產安全權”(80.2%)、“知情權”(53.1%)和“自主選擇權”(39.3%),而“信息安全權”(24.4%)則是目前最有待提升的方面。圖 2-1:老年人對于金融消費者八項權利指標的知曉情況 75.70%80.43

26、%83.36%80.22%74.93%70.33%79.11%81.06%60.00%65.00%70.00%75.00%80.00%85.00%18 (二)金融風險辨別能力(二)金融風險辨別能力 調查顯示,男性(調查顯示,男性(74.0%74.0%)、高學歷()、高學歷(86.1%86.1%)、仍在)、仍在工作(工作(82.6%82.6%)、退休前有工作單位)、退休前有工作單位、經濟狀況經濟狀況寬裕的受寬裕的受訪者訪者詐騙辨別能力詐騙辨別能力較強較強。從未有過正式工作的受訪者從未有過正式工作的受訪者(42.5%42.5%)詐騙辨別能力較弱。)詐騙辨別能力較弱。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詐騙

27、辨別知識普及力度,并且對詐騙辨別能力較弱的群體進行針對性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受訪者甚至沒有甄別金融廣告、產品及服務信息真偽的意識。表 2-1:不同性別老年人詐騙辨別能力 性別性別 會辨別金融廣告、服務會辨別金融廣告、服務信息的真偽信息的真偽 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辨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辨別別 沒有意識到這些信息沒有意識到這些信息需要辨別需要辨別 男男 74.04%10.80%15.15%女女 66.91%18.02%15.07%總計總計 70.68%14.21%15.11%19 圖 2-2:不同學歷的老年人詐騙辨別能力 圖 2-3:不同離退休情況老年人的詐騙辨別能力 不識字小學初中高中/技校/中專

28、大學??萍耙陨蠒鎰e24.44%50.67%62.59%73.85%86.13%不知道如何辨別35.56%23.56%18.89%13.08%6.21%無辨別意識40.00%25.78%18.52%13.08%7.66%0%10%20%30%40%50%60%70%80%90%100%離休退休仍在工作從未有過正式工作其他會辨別78.08%66.53%82.59%42.48%62.50%不知道如何辨別15.07%15.85%5.87%37.17%25.00%無辨別意識6.85%17.62%11.54%20.35%12.5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

29、0.00%70.00%80.00%90.00%20 圖 2-4:不同經濟狀況的老年人詐騙辨別能力 (三)金融風險辨別方式(三)金融風險辨別方式 調查顯示,受訪者更傾向通過與家人朋友討論辨別調查顯示,受訪者更傾向通過與家人朋友討論辨別金融信息真偽(金融信息真偽(4 45 5.0 0%)。此外,企業資質(此外,企業資質(41.4%41.4%)、金)、金融營銷宣傳人員資質(融營銷宣傳人員資質(31.3%31.3%)以及金融牌照()以及金融牌照(29.9%29.9%)等官方信息對于老年人辨別詐騙信息幫助等官方信息對于老年人辨別詐騙信息幫助較大。較大。不同受教育水平受訪者金融風險辨別方式存在差異。受教育

30、水平較低的受訪者通過與家人朋友討論進行詐騙辨別的比例相對其他方式更高。很寬裕比較寬裕大致夠用有些困難很困難會辨別88.43%77.12%64.15%37.10%66.67%不知道如何辨別3.31%9.76%18.81%35.48%0.00%無辨別意識8.26%13.12%17.04%27.42%33.33%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1 圖 2-5: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詐騙辨別方式 (四)防詐騙認知(四)防詐騙認知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當前養老詐騙現象時有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當前養老詐騙現

31、象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詐騙手法日新月異(70.70.5 5%)。而對于如何有效減少詐騙,受訪者認為加大宣傳防詐騙力度(70.1%)、加重對犯罪者的處罰力度(63.6%)和加強金融教育(60.9%)是較為有效的手段。不識字小學初中高中/技校/中專大學??萍耙陨贤ㄟ^企業資質辨別11.11%20.00%32.22%39.47%61.08%通過金融營銷宣傳人員資質辨別6.67%17.33%28.52%32.69%40.58%看金融牌照辨別4.44%16.00%22.59%27.60%44.93%通過與家人朋友討論辨別13.33%39.56%41.85%46.25%51

32、.14%其他2.22%1.33%2.96%4.84%9.94%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2 圖 2-6:老年人易受詐騙的原因 圖 2-7:老年人防詐騙的建議 70.47%46.66%45.61%40.04%46.31%22.42%39.21%3.4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占比占比70.13%60.93%63.65%50.35%46.66%35.65%33.50%3.62%0.00%10.00%20.00%30.00%40.00%50.00%

33、60.00%70.00%80.00%占比占比 23 三、老年金融消費者維權狀況 (一)被詐騙狀況(一)被詐騙狀況 調查顯示,約一成(調查顯示,約一成(1 11.41.4%)受訪者在過去三年中遇)受訪者在過去三年中遇到過金錢詐騙。這部分群體在最近的一次被詐騙經歷中,到過金錢詐騙。這部分群體在最近的一次被詐騙經歷中,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占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占 42.3%42.3%。電話詐騙的比例為 57.1%,短信和微信的比例為 33.7%和 29.5%。從被詐騙的原因來看,“想賺錢”是最常見的心理因素(37.4%),“太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26.4%)、“從眾心理”(25.8%)、“內心孤單”(10

34、.4%)等也是被詐騙的重要原因。表 3-1:詐騙渠道統計 詐騙渠道詐騙渠道 百分比百分比 電話電話 57.06%短信短信 33.74%微信微信 29.45%QQ 等聊天軟件等聊天軟件 14.72%其他專門開發的網絡軟件其他專門開發的網絡軟件 14.11%(二)維權狀況(二)維權狀況 調查顯示,僅半數(調查顯示,僅半數(50.9%50.9%)受訪者在遭受詐騙后采)受訪者在遭受詐騙后采取了維權行動。向公安部門報警(取了維權行動。向公安部門報警(45.8%45.8%)和向消費者協)和向消費者協會等相關部門反映(會等相關部門反映(39.8%39.8%)是)是常見的維權常見的維權渠道渠道。增強維權意識與

35、暢通維權渠道是老年金融消費者降低經濟損失風險、提升維權滿意度的重要前提條件。24 圖 3-1:老年人維權渠道 四、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對策建議 (一)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一)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將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融入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過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融入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過程。程。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深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探索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在長壽時代大背景下,全社會要進一步樹立積極老齡觀、涵45.78%31.33%39.76%24.10%19.28%1

36、9.28%8.43%9.64%2.41%0.00%10.00%20.00%30.00%40.00%50.00%占比占比 25 養健康老齡化理念,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就個人而言,不僅要積極看待老年生活,更要積極做好人生規劃、打好健康基礎、做好養老財富儲備、提升財富管理能力?!梆B老錢袋子”不僅關乎老年人個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也關乎老年人家庭的和諧,更直接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一方面,要從國家制度安排、金融創新發展等外部因素“守護”全體老年人養老錢袋子,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更應從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等內

37、部因素提高“管理”養老錢袋子的個人能力。(二)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設,完(二)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設,完善老年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處理機制。善老年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處理機制。一是一是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設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設。在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明確金融機構向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時應遵循的目標和原則,釋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為老年人金融消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金融監管部門在制定相關專業法律法規時,可在老年人金融消費權益易受侵犯的高發領域,設置特殊風險防控舉措等。二是完善老年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處理機制,積極二是完善老年金融消費糾

38、紛多元化處理機制,積極 26 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需要多部門、多主體協同發力。同時還要積極引入老年協會、律師事務所、社區、民間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三是三是加大老年人的司法加大老年人的司法援助援助力度力度。老年人要加強風險防范,樹立正確的維權意識。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留存好相關證據并及時采取維權行動。司法機關可以探索建立專門的老年人司法援助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法律援助。(三)提升老年金融教育水平,豐富老年金融教育(三)提升老年金融教育水平,豐富老年金融教育內容,拓寬老年金融教

39、育渠道,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內容,拓寬老年金融教育渠道,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老年金融消費者教育活動。老年金融消費者教育活動。將老年教育與金融教育有機統籌起來,甚至可以打造金融相關的專業性老年大學。我國政府、金融機構、社區等相關部門應整合老年金融教育資源,滿足老年人金融知識學習需求。此外,應加強對老年人的家人或相關護理人員的金融宣傳教育,使其能夠幫助老年人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并做出恰當的金融決策。老年金融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四)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回應老年人金(四)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回應老年人金融需求,不斷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切實融需求,不斷豐富

40、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切實 27 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持續增強。金融機構要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以滿足老年金融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充分認識老年金融消費者群體的內部差異性,分級分類推出金融產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從而滿足老年金融消費者多元化金融消費需求。金融機構在自覺保障消費者八項權利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拓寬金融教育渠道,提升老年金融教育水平,多措并舉切實維護老年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五)加強科技賦能、數字賦能,助力保障老年金(五)加強科技賦能、數字賦能,助力保障老年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我國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應該成為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工具。監管部門要加快金融科技發展的相關舉措,引導金融科技推動老年金融消費經營理念及服務模式的重塑與轉型。隨著互聯網與通訊設備的普及,針對老年人的電信網絡犯罪手段花樣日益翻新。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應該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詐騙預警,從源頭上降低老年人被詐騙風險。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23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7頁).pdf)為本站 (漁人也)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