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 證券研究報告 汽車汽車 華為華為汽車業務汽車業務:智能汽車開啟智能汽車開啟星辰大海星辰大海 華泰研究華泰研究 汽車汽車 增持增持 (維持維持)汽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 增持增持 (維持維持)研究員 宋亭亭宋亭亭 SAC No.S0570522110001 SFC No.BTK945 +(86)10 6321 1166 聯系人 陳詩慧陳詩慧 SAC No.S0570122070128 SFC No.BTK466 +(86)21 2897 2228 行業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華泰研究 重點推薦重點推薦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2、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目標價目標價 (當地幣種當地幣種)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長安汽車 000625 CH 21.30 買入 星宇股份 601799 CH 194.69 買入 保隆科技 603197 CH 78.91 增持 伯特利 603596 CH 87.49 買入 科博達 603786 CH 81.35 買入 拓普集團 601689 CH 88.58 買入 文燦股份 603348 CH 44.55 增持 資料來源:華泰研究預測 2023年10月31日中國內地 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華為強勢市場能力及黑科技,支撐進軍汽車的底氣華為強勢市場能力及黑科技,支撐進軍汽車的底氣 華為的強資源稟賦是進軍汽車業務的
3、充足底氣:市場能力上,華為手機業務積累了充足用戶洞察和智能產品塑造經驗,并在國內具有較高品牌認可度和成熟廣闊的手機營銷渠道;技術能力上,華為自研鴻蒙系統賦予智能座艙強大的車機能力,同時華為自動駕駛研發能力位于國內前列,HUAWEI ADS 2.0有望在年底實現全國的城區 NCA 無圖方案;組織架構上,目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是華為的一級架構,執行力更加扁平高效。問界銷量向上驗證智選模式跑通,看好更多問界銷量向上驗證智選模式跑通,看好更多 OEM 加入智選車朋友圈加入智選車朋友圈 華為與車企合作模式包括華為供標準化零件的零部件合作模式,華為與車企合作開發智能化、車企主導車型設計制造的 HI
4、模式(如極狐sHI 版、阿維塔 11),以及華為參與產品設計、提供軟硬件、合作產品會在華為門店銷售的智選車模式(如問界 M5/M7/M9、智界 S7)。我們認為智選車模式最大化了華為與車企合作的優勢互補,軟硬一體的盈利能力更強,目前問界銷量持續向上驗證了智選模式已跑通,我們看好問界的成功打樣助力華為智選擴大車企朋友圈,短期或成為華為汽車業務的主要合作路線。新車密集上市開啟新產品周期,華為新車密集上市開啟新產品周期,華為-賽力斯賽力斯/華為華為-奇瑞或創更多增量奇瑞或創更多增量 23Q4-24 年華為合作車型儲備充足,奇瑞和賽力斯在市場定位和產能更占優,或有更大增量:市場容量看,華為-奇瑞有純電
5、轎跑智界 S7、EHY/EH5、奇瑞定位純電和增程的星紀元 ES&ET、E05,瞄準 15-30 萬元主流價格帶,該市場約年銷 700 萬輛;問界 M9&M8 定價 30 萬元+,該市場約年銷 220萬輛;華為與江淮合作,預計 24 年進軍高端純電 MPV,MPV 市場年銷約 100萬輛。產能看,22 年底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藍谷乘用車產能為45/300/37/52 萬輛(奇瑞包括商用車和在建),奇瑞綜合制造能力更強。渠道看,問界/奇瑞/江淮/北汽藍谷終端數量為 1109/870/527/213 家,賽力斯借助華為渠道更優,全流程環節合作意向最強。中觀微觀利好頻出,中觀微觀利好頻出,看好看
6、好華為汽車業務華為汽車業務產業鏈產業鏈的增量機會的增量機會 我們認為在行業層面的 L3 智能化加速演進、企業層面的智選模式跑通、新車密集上市催化不斷等多重利好下,華為產業鏈有望獲業績增量和估值溢價的雙重收益。我們看好與華為合作的整車投資機遇,關注長安汽車,以及華為汽車業務產業鏈,我們看好星宇股份/瑞鵠模具/保隆科技/伯特利/科博達/文燦股份的投資機會。區別于市場的觀點區別于市場的觀點 市場對華為進軍汽車業務的發展潛力存在認知差。當前智能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逐漸成為用戶購車決策核心影響因素,但傳統車企缺乏芯片和軟件研發基礎、初創企業資源有限難以長期投入底層技術研發,而華為科技能力強大,其智選車模
7、式可更好發揮華為品牌和銷售渠道的優勢,并在問界上已驗證跑通,目前合作伙伴拓展到奇瑞和江淮,我們看好華為智選車模式不斷擴大傳統 OEM 合作范圍,創造廣闊的產業鏈投資機遇。風險提示:華為自動駕駛 ADS2.0 推廣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芯片量產風險;華為智選以及 HI 相關車型銷量不及預期風險;車企合作發生變動風險以及后續智選合作車企的拓展。(14)(7)1815Nov-22Mar-23Jun-23Oct-23(%)汽車汽車零部件滬深30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 汽車汽車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強大資源稟賦,支撐華為進軍汽車的底氣強大資源稟賦,支撐華為進軍汽車
8、的底氣.3 技術力與品牌力強大,賦能智能汽車.3 組織架構多輪變革,執行扁平高效.5 渠道優勢引領行業,店均效能有待提高.7 基于一大架構和三大平臺,賦能車企七種產品基于一大架構和三大平臺,賦能車企七種產品.9 1 架構+3 平臺+7 產品,賦能傳統車企智能化.9 華為 CCA 架構:以通信+計算為核心,集成功能域和區域.10 智能駕駛:MDC 平臺+ADS 算法為核心競爭力.11 智能座艙:鴻蒙車機+麒麟計算平臺構成豐富生態.15 問界訂單超預期,驗證智選車模式跑通問界訂單超預期,驗證智選車模式跑通.17 華為汽車業務=零部件模式+HI 模式+智選車模式.17 問界驗證智選車模式,或吸引更多
9、車企.19 華為汽車業務或超預期,看好供應鏈增量機會華為汽車業務或超預期,看好供應鏈增量機會.21 長安汽車:000625CH,買入,目標價 21.30 元.21 星宇股份:601799CH,買入,目標價 194.69 元.22 保隆科技:603197CH,增持,目標價 78.91 元.22 瑞鵠模具:002997CH,增持,目標價 41.40 元.23 伯特利:603596CH,買入,目標價 87.49 元.24 科博達:603786CH,買入,目標價 81.35 元.24 拓普集團:601689CH,買入,目標價 88.58 元.25 文燦股份:603348CH,增持,目標價 44.55
10、元.25 新泉股份:自主飾件優質供應商,全球布局謀新章.26 滬光股份:汽車線束頭部供應商,新能源車迎高壓線束量價齊升機遇.26 巨一科技:新項目投入擾動短期盈利,Q3 盈利承壓.26 菱電電控:動力電控自主廠商,新能源和國產替代共驅業績向上.26 常青股份:奇瑞與江淮沖壓件供應商,或充分享受客戶車型放量.27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28 DZ8ZtV8ZpXFYhUtU8O8Q8OpNqQtRnOfQmNnMeRnNpObRmNmMNZnPxOuOsRrQ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 汽車汽車 強大資源稟賦,支撐強大資源稟賦,支撐華為進軍汽車的底氣華為進軍汽車
11、的底氣 我們認為華為傳統業務增速放緩以及汽車業務發展前景大且與智能手機業務共通性強,為我們認為華為傳統業務增速放緩以及汽車業務發展前景大且與智能手機業務共通性強,為華為進軍汽車業務的主要原因:華為進軍汽車業務的主要原因:內因:行業增速放緩內因:行業增速放緩+美國制裁致使傳統業務有所承壓,華為急需開辟全新增長曲線。美國制裁致使傳統業務有所承壓,華為急需開辟全新增長曲線。過去三十年間,華為以運營商業務為起點,又以智能手機切入消費者業務,并基于云計算推動企業業務發展。自 2019 年受到美國制裁以及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2021 年華為營收出現明顯下滑,華為急需尋找新的增量賽道和業務。智能汽車
12、業務既是華為擴大自身業務飛輪的平滑演進,也是華為全新增長曲線的驅動與支撐業務。外因外因:智能汽車空間具星辰大海想象力,與智能手機發展路徑共性大智能汽車空間具星辰大海想象力,與智能手機發展路徑共性大。智能汽車市場是華為所選擇的重要賽道,智能汽車賽道當前呈現出以下特點:全球汽車產業規模大,有上萬億產值,市場規模足夠大。汽車電動化處于快速提升時期,而智能化趨勢又進一步打開“藍海市場”;同時行業格局也在重塑,車企和科技公司有能夠發展智能汽車的優勢。智能汽車與智能手機相似度較高,且存在大量創新點,讓科技型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圖表圖表1:華為業務發展演進歷程華為業務發展演進歷程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13、 華為華為跨界造車的底氣何在?跨界造車的底氣何在?我們認為市場對華為品牌底色和技術力以及資源稟賦存在認知差,我們認為市場對華為品牌底色和技術力以及資源稟賦存在認知差,其作為手機制造商切入作為手機制造商切入汽車賽道的優勢在于:汽車賽道的優勢在于:技術力與品牌力強大,賦能智能汽車技術力與品牌力強大,賦能智能汽車 華為在華為在 ICT 領域的技術積累有望為進軍汽車行業提供有力支持。領域的技術積累有望為進軍汽車行業提供有力支持。隨著智能化趨勢加速,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從傳統功能性車型向智能化車輛的演變,同時引發產業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重新構建,熟練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 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企業有望
14、在本輪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智能時代,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下,華為不僅在 ICT 行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產品和技術優勢,而且多年來一直在積極布局汽車產業。因此,可以期待華為的智能汽車業務將迎來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其過去所積累的價值和專業知識。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4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2:顛覆式發展之下,顛覆式發展之下,ICT 企業迎來汽車產業新機遇企業迎來汽車產業新機遇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全球范圍內,華為擁有超過 10 億終端設備連接,手機用戶超過 7.3 億人,同時華為具備較強的品牌
15、效應和品牌認可度,為汽車業務奠定了良好的用戶基礎和品牌認知。持續的研發投入持續的研發投入積累了豐富的人才資源積累了豐富的人才資源:華為堅定地將每年超過銷售收入的 10%用于研發投入。截至 2022 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 9773 億元,研發團隊人員數量超 11.4 萬人,已超過總員工人數的 55%。構建構建萬物互聯萬物互聯的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華為基于鴻蒙生態系統推出了“1+8+N”生態布局,其中,“1”表示華為手機是主要入口,“8”表示 4 個大屏幕設備入口(PC、平板、智慧大屏、車載設備),以及 4 個非大屏幕入口(耳機、音響、手表、眼鏡)?!癗”表示泛物聯網硬件構成的華為 HiLink
16、生態。圖表圖表3:華為華為 1+8+N 戰略戰略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5 汽車汽車 2013 年起華為年起華為深耕智能網聯領域,積累深厚深耕智能網聯領域,積累深厚。2013-2015 年為業務萌芽期,公司從車載通信模塊入手,逐步進入了車聯網行業;2016-2018 年為聯創研發期,以 5G 車聯網為核心,與多家汽車制造商展開廣泛的聯創合作,拓展技術邊界;2019 年以來為最近幾年的落地推廣期,智能汽車業務逐漸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大力推動智能網聯產品的前裝量產,并與各大車企展開深度合作。圖表圖表4:華為華為造車歷程梳理造車歷程
17、梳理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組織架構多輪變革,執行扁平高效組織架構多輪變革,執行扁平高效 自 2019 年以來,華為汽車業務架構發生了三次比較大的變動,目前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是華為的一級架構,體現出華為對于汽車的業務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第一階段:2019 年 5 月 27 日,任正非簽發關于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通知文件,批準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簡稱車 BU),隸屬于 ICT 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該文件指出:“華為不造車,聚焦 ICT 技術,成為面向汽車的增量 ICT(ICT 全稱為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即信息通
18、信技術)部件供應商,幫助企業造好車?!苯涍^一年多的發展,華為智能汽車業務已經發展出五大核心產品部門,包括:智能駕駛產品部、智能座艙產品部、智能網聯產品部、智能電動產品部和智能車云產品部,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架構基本成型。第二階段:2020 年 11 月,華為刊發關于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文件,正式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業務管轄關系從 ICT 業務管委會調整至消費者業務管委會,并且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 ICT 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6 汽車汽車 第三階段:2021 年,華為智能汽車業
19、務架構第三次調整,華為集團組織架構更加扁平化。華為取消消費者管委會,在 ICT 基礎設施業務以外,設立終端 BG、數字能源、華為云計算、海思、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五大一級部門。這五大部門均涉及華為智能汽車的相關業務,終端業務涉及汽車座艙系統以及智選車業務;華為云計算業務涉及車云服務;數字能源業務涉及汽車電機、電池熱管理、充電等;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是公司面向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主要與 HI 模式有關;海思涉及汽車芯片;此外 ICT 業務也涉及到雷達、車載光解決方案、AR-HUD 等業務。最新(最新(2023 年年 9 月)高管調整月)高管調整:2023 年 9 月華為對汽
20、車業務相關高管進行調整,調整后華為車 BU 核心管理層包括:終端 BG CEO 以及車 BU 董事長余承東、光產品線總裁以及車 BU CEO 靳玉志、車 BU CSO 王軍以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智能駕駛領域總經理李文廣。渠道和研發人員:渠道和研發人員:華為智選車業務在渠道布局上也初具規模,截至 2022 年底,用戶中心和體驗中心已經超過 1,000 家,覆蓋超過 230 座城市,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自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成立以來,截止 2022 年底研發投入超 30 億美元,研發團隊達到 7,000人的規模。圖表圖表5:2019年,智能汽車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解決方案BU
21、成為公司重要的一級業務部門成為公司重要的一級業務部門 圖表圖表6:2020 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劃歸消費者業務管委會管理劃歸消費者業務管委會管理 資料來源:華為年報、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華為年報、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7:2021 年,華為公司內與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均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年,華為公司內與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均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資料來源:華為年報、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7 汽車汽車 渠道優勢渠道優勢引領行業,引領行業,店均效能店均效能有待提高有待提高 問界終端銷售門店問界終端銷售主要包括體驗中心和
22、 AITO 用戶中心兩大類。根據各品牌官網,問界銷售網點達到 1109 家(截止 2023 年 6 月底),其中問界用戶中心有 206 家,體驗中心(商超店)有 903 家,相較于其他新勢力企業和特斯拉具有明顯的渠道優勢。在渠道硬件條件上,問界也有明顯優勢。AITO 用戶中心大多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幾乎所有的店面都要求 A 級店,甚至 S 級,對應至少 800 平方米以上的銷售區面積。體驗中心主要由華為手機門店改建,數量達 903 家,并且大多選址有優勢。圖表圖表8:各車企各車企品牌銷售網點比較品牌銷售網點比較 注:時間截止到 2023 年 6 月底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電動汽車觀察家、華泰研
23、究 圖表圖表9:問界終端銷售主要包括體驗中心和問界終端銷售主要包括體驗中心和 AITO 用戶中心兩大類用戶中心兩大類 圖表圖表10:問界問界 A級與級與 S 級用戶中心規格要求級用戶中心規格要求 注:時間截止到 2023 年 6 月底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電動汽車觀察家、華泰研究 資料來源:電動汽車觀察家、華泰研究 店均效能方面,問界比同行落后。店均效能方面,問界比同行落后。在終端銷售渠道方面,雖然問界在渠道數量和硬件方面具備優勢,但月度平均單店銷售效能卻表現不佳,排名在主流新勢力汽車品牌中倒數第一,與特斯拉相差較大??赡苁艿揭韵乱蛩氐挠绊懀?)銷售團隊能力不足:汽車銷售需要專業的銷售人員,
24、而華為的體驗中心通常是由原本從事手機銷售的人員改建而成,之前并沒有銷售汽車的經驗。這導致銷售團隊的專業能力相對有限,難以有效推動汽車銷售。2)售后服務不足:賽力斯的車型原來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而問界定位為中高端車型。由于不同定位,售后服務體系可能相對薄弱,未能滿足中高端車型車主的需求。這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策,因為高端車終端用戶通常期望更高水平的售后支持。3)渠道之間協調不暢:在問界的銷售模式中,華為負責銷售,賽力斯負責交付和售后服務。不同渠道(例如體驗中心和用戶中心)之間,以及不同團隊(經銷商和華為銷售團隊)之間可能存在協調不暢的情況。這可能導致內部沖突和協作不足,從而妨礙了銷售效能的提
25、升。02004006008001,0001,200特斯拉極氪理想蔚來小鵬問界網點數量華為體驗中心華為體驗中心AITO用戶中心AITO用戶中心門店類型華為旗艦店/華為體驗店專營用戶中心門店定位銷售引流銷售引流/交付/售后運營方式向消費者提供產品咨詢新車試駕體驗掙取銷售服務費銷售:銷售服務費交付:交付服務費售后:配件&工時費模式優勢零庫存資金投入小利潤穩定零庫存利潤穩定,交付&服務業務量大級別級別SA臨街面寬(m)3026層高(m)76.5室內總面積(m2)40003200銷售區面積(m2)1050800交付區面積(m2)400300服務區面積(m2)25502100專用停車場面積(m2)2600
26、2500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8 汽車汽車 CARE 服務戰略以及渠道整合。服務戰略以及渠道整合。針對上述所提及的售后服務以及渠道協調問題,問界已經意識到相關問題并采取措施。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協調,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決定成立“針對不同銷售渠道的協調,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決定成立“AITO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全面負責營銷、銷售、交付、服務、渠道等業務的端到端閉環管理,有望避免渠道之間的內耗,提高單店效能。而根據晚點的報道,華為將進一步加深對問界銷售端的控制,對銷售策略、工作流程進行把控,問界所有銷售人員將
27、加入華為全資子公司,成為華為的編外員工。而針對售后服務的薄弱,而針對售后服務的薄弱,2023 年年 9 月月正式發布正式發布 CARE 服務戰略,服務戰略,CARE 分別代表 Customer(用戶為中心)、Active(主動)、Respect(尊重)、E-service(數字化),進入智慧汽車服務 3.0 時代,并承諾權益透明、有諾必達、不捆綁銷售、服務透明、鈑噴服務終身質保。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9 汽車汽車 基于一大架構和三大平臺,賦能車企七種產品基于一大架構和三大平臺,賦能車企七種產品 1 架構架構+3 平臺平臺+7 產品產品,賦能傳統車企智能化,
28、賦能傳統車企智能化 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宗旨是: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增量部件,向車企客戶和行業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助力汽車產業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升級,賦能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首選部件供應商。為此華為秉持平臺+生態的戰略,形成了:一個架構、三大平臺、七大產品領域。其中一個架構指的是“計算+通信”的 CCA 架構,在此基礎上開放智能汽車數字平臺 iDVP、智能駕駛計算平臺 MDC 和 HarmonyOS 智能座艙平臺 CDC三大平臺,形成起七大產品領域:智能車云服務、智能網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控、智能車載光、智能電動。圖表圖表11:華為華為智能車業務模式智能車業務模式
29、資料來源:華為、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12:華為汽車業務華為汽車業務業務七大領域業務七大領域 領域領域 具體內容具體內容 智能車云 提供相關云服務 智能網聯 通信基帶芯片;C-V2X 模組;T-Box 車載以太開關;邊緣服務器 智能座艙 CDC 平臺(麒麟芯片+HOS 鴻蒙系統);顯示硬件(車載大屏、AR-HUD、儀表盤);音響系統 智能駕駛 MDC 計算平臺(昇騰芯片/鯤鵬芯片+AOS 系統);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算法 智能車控 VDC 計算平臺(適配 NXP/英飛凌等多種 MCU+VOS 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熱管理系統等 智能車載光 車載超級顯示;智能車燈 智能電動 Dr
30、iveOne 智能電驅系統;車載充電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樁充電模塊 資料來源:華為、華泰研究 截止 2022 年底,華為已上市 30 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已經發貨近 200 萬套部件,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智能車云、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網關、激光雷達、算力平臺、ARHUD、T-Box 等產品與解決方案。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0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13:華為布局華為布局 30+智能化部件智能化部件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華泰研究 華為華為 CCA 架構架構:以通信以通信+計算為核心,集成功能域和區域計算為核心,集成功能域和區域 當前當前汽車電
31、子電氣架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級。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級。華為認為,到 2030 年,電子電氣架構將演進為中央計算平臺+區域接入+大帶寬車載通信的計算和通信架構。傳統的分布式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無論是算力還是傳輸速率已經無法滿足智能汽車發展的需求,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正向功能更集中、算力更高、OTA 升級更快的域內集中式乃至中央集中式架構升級。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開發難度,域控制器聚焦于通過增加軟件特性實現產品增值。圖表圖表14: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域控升級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域控升級 資料來源:畢馬威報告聚焦電動化下半場 2023、華泰研究 華為推出功能域和區域集中的
32、華為推出功能域和區域集中的 CCA架構,引領電子電氣架構發展方向架構,引領電子電氣架構發展方向。華為基于自身的ICT技術積累,推出了全棧式智能車解決方案 CCA 架構,其以“計算+通信”為核心,集成了“功能域”和“區域”,其 CCA 架構具體包括:(1)高性能車載中央計算平臺、(2)大帶寬多協議通信技術、(3)創新無線通信技術、(4)架構分層解耦、SOA(面向服務的架構)的軟件架構、(5)車控功能整車協同化,數據智能融合。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1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15:統一統一 CCA 架構架構的實現條件的實現條件 資料來源:華為、華泰研究 智能駕駛智
33、能駕駛:MDC 平臺平臺+ADS 算法為核心競爭力算法為核心競爭力 智能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逐漸成為用戶購車決策核心影響因素。智能駕駛滲透率不斷提升,逐漸成為用戶購車決策核心影響因素。根據高工智能汽車,2020年以來 L2 及以上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迅速,L2 級及以上 ADAS 滲透率從 2019 年的 3.64%迅速提升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34.90%。高速和城市 NOA 等高階智駕功能正逐漸影響用戶購車決策,根據 2023 年 8 月億歐智庫調研,41.1%和 28.1%的用戶在購車時會將高速 NOA和城市 NOA 功能作為主要參考因素,51.8%和 65.6%的用戶會將其作為次要參
34、考因素。我們認為在智能化加快成為汽車核心競爭力下,傳統車企缺乏芯片和軟件研發基礎、初創企業資源有限或難以投入技術的長期迭代,選擇與以華為為代表的 ICE 巨頭合作,或成為傳統車企快速追趕智能化競爭的捷徑。華為的智能駕駛業務布局兩點主要包括:智能駕駛平臺 MDC 平臺和華為智能駕駛 ADS 算法。華為智能駕駛平臺:華為智能駕駛平臺:MDC 平臺。平臺。MDC(Mobile Data Center:移動數據中心)平臺是華為智能駕駛的核心,定位為智能駕駛的計算平臺,是實現智能駕駛全景感知、地圖&傳感器融合定位、決策、規劃、控制等功能的汽車“大腦”。MDC 平臺共有四個產品,分別是 MDC 300F、
35、MDC 210、MDC 610、MDC 810,其中 MDC 300F 主要是用在商用車上,另外三個用于不同級別的乘用車智能駕駛。此外在硬件層面,華為擁有自研的攝像頭+激光雷達+4D 雷達,能夠獲取第一手的底層感知數據。圖表圖表16:華為華為 MDC 平臺共四款產品平臺共四款產品 資料來源:焉知汽車、華泰研究 CCA架構的五個條件架構的五個條件具體內容具體內容高性能車載中央計算平臺高性能車載中央計算平臺、是軟件定義汽車的基石。具體而言包括:大算力融合芯片、確定性 低 時 延、高 速 并 發 處 理 技 術、硬 件 虛 擬 安 全 分 區(Hypervisor)、應 用 程序 間FFI(Free
36、domFromInterference)。大帶寬多協議通信技術大帶寬多協議通信技術,構建軟件定義汽車的車載網絡。隨著車載功能的集中化演進,接入方式和通信模式也將發生質的改變,大帶寬車載通信技術會成為主流,其關鍵技術包括:大帶寬銅纜通信、車載光通信和確定性時延。創新無線通信技術創新無線通信技術,使能車內設備高質量互聯。面向2030年,車載無線通信技術將打破車內設備通信的邊界,通過無線替代有線,打破了傳統汽車線束設計。架構分層解耦、SOA(面向服務的架構)的軟件架構架構分層解耦、SOA(面向服務的架構)的軟件架構下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為了滿足常用常新OTA持續升級要求,SOA基于服務分層解耦的通用軟
37、件架構逐步形成共識,有助于智能汽車應對場景復雜多變、功能持續迭代。車控功能整車協同化,數據智能融合車控功能整車協同化,數據智能融合,提升駕乘安全體驗。動力底盤逐步演進到完全線控化,控制功能從機械執行部件分離,將進一步消除控制時延,做到控制器內部1ms調動,輸出即執行,控制功能實現整車協同化。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2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17:華為華為 MDC 平臺硬件架構平臺硬件架構 資料來源:Vehicle、華為 MDC 白皮書、華泰研究 MDC 平臺遵循平臺化與標準化原則,包括模塊硬件層、自適應軟件平臺層和應用層,并提供配套工具鏈及端云協同服務。MDC
38、 平臺通過軟硬件解耦,一套軟件架構,不同硬件配置,可以支持 L2+L5 的平滑演進,能應用于乘用車(如擁堵跟車、高速巡航、自動代客泊車、RoboTaxi)、商用車(如港口貨運、干線物流)與作業車(如礦卡、清潔車、無人配送)等多種應用場景。圖表圖表18:華為華為 MDC 軟件軟件 資料來源:Vehicle、華為 MDC 白皮書、華泰研究 華為華為 ADS1.0 與與 ADS2.0 升級升級。華為 ADS1.0 量產的第一款車是極狐S,這款車 HI 版本上市時間直至到 2022 年 5 月。2023 年 4 月 16 日,華為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發布了其最新的 ADS2.0 產品,首款搭載量
39、產的是問界 M5 車型。此外根據汽車之心的報道,未來華為 ADS3.0 有望實現點對點的供給,將從用戶進到小區車庫開始到公司下車的車庫里為止一整個鏈路完全打通,同時可靠性和安全性會大幅度地提升,大幅度降低人為接管的比例。與 ADS1.0 相比,ADS2.0 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1)傳感器和硬件傳感器和硬件降本降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都出現不同程度數量減少,此外智駕域控處理器芯片算力也從 400TOPs 降為 200TOPs。由于傳感器和硬件上的“減法”,使得 ADS2.0 的單車成本有明顯的降低,預計未來隨著華為在自動駕駛算法上持續更新迭代,有望使得單車端的傳感器進一步減配,成本進
40、一步降低。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3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19:華為華為 ADS1.0 和和 ADS2.0 硬件對比硬件對比 資料來源:vehicle、華泰研究 (2)算法算法迭代:有圖無圖都能開。迭代:有圖無圖都能開。華為 ADS2.0 采用了 BEV 算法,基于導航地圖結合道路拓撲網絡推理,實現導航地圖和真實世界的匹配,減少了對于高精地圖的依賴。主要特點是 GOD2.0 和 RCR2.0 算法:“看得懂物”的“看得懂物”的 GOD2.0(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可以識別通用障礙物白
41、名單外的異形物體,障礙物種類精細識別(如區分救護車、警車等),識別率高達 99.9%。華為采用的方式其實和特斯拉是類似的 Occupancy networks,不過華為很好地利用了其搭載的激光雷達,某種程度上降低了純視覺感知對于算法算力的高要求,這也是 ADS2.0 在算力上下降的前提條件?!翱吹枚贰钡摹翱吹枚贰钡?RCR 2.0(Road Cognition&Reasoning,道路拓撲推理網絡),道路拓撲推理網絡),實現導航地圖和現實世界的匹配。華為采用與特斯拉類似的視覺算法技術,確定車輛行駛在車道內,根據人類使用的 SD 導航地圖提供的路線信息以及路口視覺感知信息,RCR 來推理路口
42、車道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領航輔助。圖表圖表20:華為華為 ADS2.0 降低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降低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華泰研究 華為ADS1.0華為ADS1.0華為ADS2.0華為ADS2.0變化變化激光雷達激光雷達31外部感知攝像頭外部感知攝像頭1311其中:前視42周視(側面前后視)44后視11環視44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63超聲波雷達超聲波雷達1212艙內攝像頭DMS艙內攝像頭DMS11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處理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處理器MDC 610 Pro(即MDC 810)MDC 610400 TOPs200 TOPs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
43、務必一起閱讀。14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21:華為華為 GOD 感知算法感知算法 資料來源:vehicle、華泰研究 (3)智駕)智駕功能功能:更加豐富。:更加豐富。雖然華為 ADS2.0 在傳感器和算力上做減法,但是由于其算法上的重要迭代,其能夠實現的智駕功能更加豐富了。根據佐思汽車研究,將 ADAS 功能分為兩類:主動安全類和舒適類功能,并對比 ADS2.0(問界 M5)和 ADS1.0(極狐S),發現:主動安全功能方面,ADS2.0 新增低速緊急制動、異形物緊急制動和緊急車道保持;舒適類功能方面,ADS2.0 新增城區車道巡航輔助增強和哨兵模式。圖表圖表22:華為華為 ADS2.0 的智能
44、駕駛功能更加豐富的智能駕駛功能更加豐富 資料來源:佐思汽車研究、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5 汽車汽車 智能座艙智能座艙:鴻蒙車機鴻蒙車機+麒麟計算平臺麒麟計算平臺構成豐富生態構成豐富生態 華為智能座艙由麒麟芯片、鴻蒙操作系統、鴻蒙華為智能座艙由麒麟芯片、鴻蒙操作系統、鴻蒙 OS 軟硬件生態構成,以芯片算力為基礎,軟硬件生態構成,以芯片算力為基礎,以座艙以座艙 OS 為核心,搭載華為生態提供先進的智能體驗。為核心,搭載華為生態提供先進的智能體驗。HarmonyOS 3 智能座艙為用戶帶來流暢升級的車機操作系統,實現一個主機支持前后五屏流暢并發的頂級
45、享受,而即將落地的 HarmonyOS 4 全新換代升級,涵蓋六音區聲源定位,通過模塊化架構、分層化開發、即插即用的外設平臺實現多人多設備、多屏幕多應用相連接的交互體驗。麒麟芯片麒麟芯片 經歷了從寒武紀 IP 授權到自主研發崛起的過程,主要用于手機和車載娛樂系統等終端設備。華為最近發布了麒麟 710A 芯片,以進軍汽車座艙領域。麒麟 710A 在麒麟 710 的基礎上經過了 CPU 的降頻處理,時鐘頻率從原來的 2.2GHz 降至 2.0GHz,這款芯片由中芯國際代工生產,采用了 14 納米工藝。目前,華為已發布車規級芯片麒麟 9610A,相較于上一版麒麟 990A 算力有了顯著提升達到 20
46、0kDMIPS,超越主流座艙芯片高通 8155,使芯片算力能夠滿足車載應用需求。鴻蒙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 鴻蒙是華為針對各種終端設備開發的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采用了微內核架構。這一系統經過了長達 10 年的研發,有著 4000 多名研發人員的參與。它基于相同的系統能力,支持多種終端設備的分布式應用理念,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工作站、車載娛樂系統等等,為各種場景提供全面的服務能力。鴻蒙鴻蒙 OS 在華為的全場景智能化戰略中扮演著重要的紐帶角色,它實現了人與物聯網設備之間的緊密連接。華為在云端和終端設備上擁有鯤鵬、麒麟、昇騰等多款強大的芯片,這為其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當這些芯片與高
47、效的鴻蒙 OS 相結合時,它們將形成一個強大的合力,有助于完善華為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產業布局。鴻蒙 HarmonyOS 智能座艙是首個車載 OS 內核,在超低時延和功能安全方面實現國產超越,能實現艙內艙外無縫流轉,目前 HarmonyOS 車機搭載的應用市場已經打造了 50+鴻蒙精品應用和 150+鴻蒙隨享應用,涵蓋導航、音樂、游戲、視頻、新聞、充電等多方面,實現與 app 智能互聯互通。鴻蒙生態鴻蒙生態 鴻蒙系統以“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可分可合,自由流轉”“統一生態,原生智能”三大核心技術理念構建萬物智聯。其中“統一生態,原生智能”能夠將 HarmonyOS 與 OpenHarm
48、ony 統一生態,HarmonyOS 提供 AI 車機操作系統軟件平臺化能力,把 API 開放(目前,HarmonyOS 基礎 API16000+,車域增強能力 API2000+),供開發者快速集成,打造差異化的服務和應用體驗。已有問界 M5/M7、極狐阿爾法 S HI、阿維塔 11、北汽魔方、幾何 G6/M6 等多款車型搭載華為座艙生態系統,150 位軟硬件開發商加入,實現鴻蒙生態系統一次開發,多款上車,常用常新,持續發展。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6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23:華為華為 Harmony OS 車機操作系統為一套面向“車”的操作系統車機操作系
49、統為一套面向“車”的操作系統 資料來源:華為、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24:華為鴻蒙生態華為鴻蒙生態核心技術理念核心技術理念 資料來源:華為、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7 汽車汽車 問界訂單超預期,驗證智選車模式跑通問界訂單超預期,驗證智選車模式跑通 華為汽車業務華為汽車業務=零部件模式零部件模式+HI 模式模式+智選車模式智選車模式 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根據參與度的高低,可以分為三種商業模式:零部件模式、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根據參與度的高低,可以分為三種商業模式:零部件模式、HI 模式和智模式和智選車模式。選車模式。零部件模式下華為參與度最低,相當于傳統零部件
50、模式下華為參與度最低,相當于傳統 Tier1 廠商,合作伙伴眾多。廠商,合作伙伴眾多。在這種模式下,華為向主機廠提供各種標準化零部件,包括 MDC 平臺、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網關、激光雷達、算力平臺、ARHUD、T-Box 等產品與解決方案,截止 2022 年底,華為已經上市 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發貨近 200 萬件。在這一模式下,華為的相關合作伙伴眾多,包括寶馬、奔馳、奧迪、長安、比亞迪、長城等國內外車企。Huawei Inside 模式(模式(HI 模式)華為參與度較高,但產品體驗仍由主機廠負責,相當于模式)華為參與度較高,但產品體驗仍由主機廠負責,相當于 Tier 0.5 企業。企業
51、。在 HI 模式下,華為和車企雙方的優勢資源進一步整合,為主機廠提供汽車全棧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并且車身將會打上 HI 標識。但是主機廠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華為主要提供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產品體驗由主機廠負責。HI 模式下合作方包括北汽極狐(已轉為智選模式)、長安阿維塔、廣汽埃安(2023 年 3 月退出 HI模式)。智選模式智選模式下下華為參與程度最高,可以認為是華為參與程度最高,可以認為是 Tier 0 企業企業,合作合作伙伴逐漸增多伙伴逐漸增多。在智選模式下,華為向主機廠提供零部件及解決方案支持(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并深度參與產品、整車設計,并且提供
52、銷售網絡渠道支持。智選模式當前合作伙伴主要包括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極狐(由 HI 模式轉入),具體來看:其中賽力斯和華為合作主要有 SF5/M5/M7/M9 車型;華為奇瑞合作有純電轎跑智界 S7、EHY/EH5;華為與江淮合作,預計 24 年進軍高端純電 MPV,MPV 市場約年銷 100 萬輛;華為與北汽合作的智選車型還未發布。智選模式下,華為占據主導地位,不僅提供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并對于產品設計、體驗層層把關,能夠充分發揮華為優勢。圖表圖表25:華為汽車業務華為汽車業務三種三種商業商業模式模式一覽一覽 三種路線三種路線 零部件模式零部件模式 HI 模式模式 智選車模式智選車模式 合
53、作方式 提供標準化零部件,如 AR-HUD、電機等 提供智能汽車全棧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等 提供零部件及解決方案支持,深度參與產品、整車設計,以及提供銷售網絡渠道 本質及參與程度 Tier 1,參與度最低 Tier 0.5,參與度較高 Tier 0,參與度最高 合作車企及車型 寶馬、奔馳、奧迪、長安、比亞迪、長城等 北汽極狐(已轉為智選模式)、長安阿維塔、廣汽埃安(已退出)賽 力 斯SF5、問 界M5/M7/M9、奇瑞、江淮、北汽 資料來源:華為官網、華泰研究 比較三種模式,我們認為:(1)在零部件模式下,華為主要是多家零部件企業強強聯合,如與華陽合作研發 HUD、與均勝
54、電子合作座艙域控等,零部件模式其實也是后續兩種模式的基礎。在零部件供應商模式下,建議關注符合智能化趨勢的相關合作伙伴。(2)HI 模式和智選模式,我們認為類似華為內部不同方案的競爭。從當前兩種合作模式的不同車型的銷量和市場反饋來看,HI 模式表現較為平淡,而智選模式中新問界 M7 和將要發布問界 M9訂單火熱,根據問界官微,截止 10 月 25 日,問界 M9 預訂已突破 15000 臺。(3)由于智選模式可以更好發揮華為品牌、產品定義以及銷售渠道的優勢,智選模式合作伙伴從最初的賽力斯,不斷擴大范圍,吸引了奇瑞和江淮的加入,而且北汽極狐也升級為智選模式。綜上智選模式或是華為未來幾年的優先戰略。
55、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8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26:華為汽車業務華為汽車業務三種三種合作合作模式模式情況情況 華為合作模式華為合作模式 合作車企合作車企 品牌品牌 車型車型 合作板塊合作板塊 零部件供應模式 一汽 奔騰 紅旗 EOS EHS6 智能電動 智能座艙 吉利 吉利 博越 Pro、星瑞 智能座艙 吉利 領克 領克 05 智能座艙 吉利 沃爾沃 XC90 智能座艙 上汽 通用五菱 新寶駿 Kiwi 智能駕駛 上汽 飛凡 R7 智能座艙 上汽 大通 EUNIQ5.、EUNIQ5 智能電動 奇瑞 捷途 大圣 智能駕駛 奔馳 奔馳 S 級 智能網聯 寶馬
56、寶馬 7 系 智能網聯 比亞迪 比亞迪 宋 PLUSEV 智能電動 福田 TBD TBD 智能駕駛、智能網聯 大眾 保時捷 奧迪 帕拉梅拉 Q7 智能網聯 智能駕駛、智能網聯 合眾 哪吒 哪吒 5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 東風 東風 乘龍 T7、M3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 HI 模式 北汽 極狐 阿爾法 SHI 版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 長安 阿維塔 阿維塔 11 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 智選模式 賽力斯 賽力斯 智選 sf5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銷售渠道 賽力斯 問界 M5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內外設計、銷售渠道 賽力斯 問界 M7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內外設計、
57、銷售渠道 賽力斯 問界 M9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內外設計、銷售渠道 奇瑞 智界 智界 S7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內外設計、銷售渠道 江淮 NA NA 智能座艙、智能電動、內外設計、銷售渠道 資料來源:電動邦、華泰研究 圖表圖表27:智選模式和智選模式和 HI 模式車型以及發布時間模式車型以及發布時間 模式模式 車企車企 開始合作時間開始合作時間 車型以及發布時間車型以及發布時間 智選 賽力斯 2019 年 1 月 SF5,2021 年 4 月 M5 EREV,2021 年 12 月 M7 EREV,2022 年 7 月 M5 EV,2022 年 9 月 M5 智駕版,2023 年 4 月 M
58、7(新),2023 年 9 月 M9,預計 23Q4 奇瑞汽車 2022 年 智界 S7,2023 年 11 月 另一款車型,2024E 江淮汽車 2022 年 2024E 北汽 2023 年 2024E HI 北汽藍谷 2019 年 1 月 極狐 HI 版,2021 年 5 月 長安汽車 2020 年 11 月 阿維塔,2022 年 8 月 注:華為在 2023 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發布會上宣布北汽極狐升級為智選合作模式 資料來源:電動邦、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19 汽車汽車 圖表圖表28:華為汽車業務三種模式在華為汽車業務三種模式在消費品、科技
59、品、工業品屬性消費品、科技品、工業品屬性分類下的對比分類下的對比 消費品屬性消費品屬性 科技品屬性科技品屬性 工業品屬性工業品屬性 產品定義產品定義 渠道營銷渠道營銷 智能駕駛智能駕駛 智能座艙以及智能座艙以及其他其他 生產質量生產質量 產能布局產能布局 智選模式智選模式 由主機廠完成 HI 模式模式 零部件模式零部件模式 注:表示可以利用華為的優勢,表示可以部分利用華為的優勢,表示不可以利用華為的優勢 資料來源:華泰研究整理 問界驗證問界驗證智選車模式智選車模式,或吸引更多車企,或吸引更多車企 智選模式也并非一番風順,也經歷一波三折,最終走通。具體來看:階段階段 1:與賽力斯合作推出與賽力斯
60、合作推出 SF5,市場反應平淡。,市場反應平淡。由于智選模式下,車企需要讓渡一部分的利潤以及話語權,所以并不是所有車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大潮下轉型很好的主機廠)都愿意與華為進行合作。2019 年 1 月,華為和賽力斯達成智選車模式合作;2021 年,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智選車 SF5 發布,但市場反應平平。階段階段 2:問界銷量不俗,打通智選模式,并吸引奇瑞、江淮和北汽加入問界銷量不俗,打通智選模式,并吸引奇瑞、江淮和北汽加入。華為和賽力斯合作推出問界品牌,并先后在 2021 年和 2022 年發布 M5 和 M7 車型,在問界與華為采取智選車模式的合作中,華為掌握問界的電動化供應鏈,并為問界
61、的智能化配置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同時問界直接負責自身的制造和售后環節。2022 年問界銷量逐漸攀升驗證了智選模式初步走通,有望吸引更多智能化能力較薄弱的傳統車企與華為合作。2020 年年底,奇瑞和華為簽署合作協議加入華為智選模式,并于 2022 年 9 月,奇瑞正式對外公布了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品牌計劃;在 2023 年年初,江淮和華為智選車合作的工廠開始投標建設,預計合作的MPV車型將沖擊百萬元級別的超高端汽車市場;2023年北汽極狐也升級為智選模式,智選模式車企朋友圈不斷壯大。圖表圖表29:2022 年至今問界年至今問界 M5 和和 M7 月度銷量情況月度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乘聯會、華泰研究
62、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問界月度銷量(輛)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0 汽車汽車 階段階段 3:新問界新問界 M7 訂單火爆,市場對于智選模式預期很高。訂單火爆,市場對于智選模式預期很高。但是 2023 年以來由于新能源補貼退坡以及價格戰壓力等,問界 M5 和 M7 車型在 2023 年月銷量有所回落。不過隨著華為重金改造 M7 車型、智能駕駛算法從 ADS1.0 升級為 ADS2.0,
63、座艙系統也不斷升級,一系列的措施下,新問界 M7 發布上市首月,大定累計突破 60000 臺。并且 M9 車型還未發布,在 2023 年 10 月 25 日預訂已經突破 15000 臺,不過當前問界銷量數據還未體現出這一點,主要受限于產能不足交付較慢。后續華為還將與奇瑞、江淮以及北汽合作推出的智選車型,市場對于智界 S7 等相關智選車型預期銷量較高。從產能、渠道以及合作意向比較四家合作車企。從產能、渠道以及合作意向比較四家合作車企。從產能看,22 年底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藍谷乘用車產能為 45/175/37/52 萬輛,奇瑞綜合制造能力更強。從渠道看,問界/奇瑞/江淮/北汽藍谷終端數量為
64、1109/870/527/213 家,問界借助華為渠道更勝一籌。從合作意向上,賽力斯在產品設計、配合度、供應鏈等全流程環節的合作意向最強;相比之下,江淮在銷量規模及各項能力上相對奇瑞弱勢,有望在合作上給予更多資源傾斜。圖表圖表30:問界問界、奇瑞、江淮和北汽藍谷產能比較、奇瑞、江淮和北汽藍谷產能比較 圖表圖表31:問界問界、奇瑞、江淮和北汽藍谷終端網點比較、奇瑞、江淮和北汽藍谷終端網點比較 注:產能數據:江淮、賽力斯和北汽藍谷均為 2022 年報數據,其中北汽藍谷為新能源車產能;奇瑞產能包含商用車和在建產能,由 Marklines 網站整理得到 資料來源:各公司年報、Marklines、華泰研
65、究 注:賽力斯和北汽藍谷數據截止 23 年 6 月底,奇瑞和江淮為 23 年 10 月數據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電動汽車觀察家、車主之家、華泰研究 階段階段 4:中長期來看,華為直接制造整車的可能性不大。中長期來看,華為直接制造整車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華為一再重申,華為汽車業務目的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增量部件,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首選部件供應商。另一方面,整車制造屬于重資產業務,主機廠一般投資高、毛利率低,華為缺乏相關汽車制造經驗,貿然進入未必是上策。而智能化浪潮和價格戰的背景下,一些主機廠亟需快速彌補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劣勢,不被市場淘汰,但是本身資金和技術等又不足以支
66、撐自研。而在智選模式下,華為不僅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等產品,并把控車型的產品定義,并提供銷售支持,已經處于主導地位。如果智選模式下問界、智界以及未來會推出的其他車型銷量能夠熱銷,華為應該不必直接制造整車。050100150200250300350賽力斯(問界)奇瑞江淮北汽藍谷產能(萬輛)(萬輛)02004006008001,0001,200賽力斯(問界)奇瑞江淮北汽藍谷網點數量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1 汽車汽車 華為汽車業務或超預期,看好供應鏈增量機會華為汽車業務或超預期,看好供應鏈增量機會 當前問界訂單持續超預期、更多車企加入華為“汽車朋
67、友圈”、智能化成為汽車核心競爭點的趨勢確立,我們認為華為汽車業務發展有望持續超預期,相關產業鏈有望獲業績增量和估值溢價的雙重收益。我們看好與華為合作的整車投資機遇,關注長安汽車,以及華為汽車業務產業鏈,我們看好星宇股份/瑞鵠模具/保隆科技/伯特利/科博達/文燦股份的投資機會。具體到華為供應鏈業績彈性上,我們重點關注 23Q4/24 年華為收入占比較大,將受益于智選系列熱銷收獲業績彈性的企業,包括星宇股份(24 年占比 15%)、保隆科技(11%)、瑞鵠模具(13%)、文燦股份(10%)等。同時華為-江淮產業鏈近期存在利好催化,市場對華為-江淮產業鏈的關注度提升。近日江淮的瑞風 RF8 開啟渠道
68、招商,其定位為中大型公商務兼家用的插混 MPV,該車采用麒麟 9610A 智能芯片和鴻蒙 4.0 系統,配備 15.6 寸超大華為智慧屏,是全球首款搭載華為鴻蒙座艙的智能 MPV 車型。RF8 預計 11 月 17 日開幕的廣州車展上正式開啟預售,將在今年 12 月份正式上市,根據官方此前公布的 MUSE 架構新產品規劃,將在 2025 年 4 月和 2026 年 12 月推出兩款全新 MPV 車型。我們認為,江淮汽車是華為的戰略合作車企,如投入車型數量、銷量預期增加,市場關注度及預期提高,但目前尚未有具體的華為車型信息,持續關注具體業務進展。圖表圖表32:華為華為汽車業務汽車業務產業鏈標的產
69、業鏈標的梳理及業績彈性測算梳理及業績彈性測算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華泰研究整理與預測 長安汽車:長安汽車:000625CH,買入買入,目標價目標價 21.30 元元 公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11 月即將發布阿維塔月即將發布阿維塔 12 值得期待值得期待。8 月 16 日,深藍汽車與華為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展開合作。8 月 17 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全面持續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11 月 12 日,阿維塔 12 將上市,四驅版本搭載華為 DriveONE 雙電機系統,阿維塔 12 基于 CHN 智能電動車技術平臺打造,搭載Harmon
70、yOS 華為鴻蒙車機系統以及華為高階智駕系統 ADS 2.0。我們認為,公司與華為簽署戰略協議,合作關系持續深化,華為最新電動智能化技術有望持續賦能深藍、阿維塔等品牌,產品競爭力大幅增強,加速公司新能源轉型。江淮2025華為產業鏈標的華為產業鏈標的配套車型配套車型配套產品配套產品單車價值量單車價值量對應對應23年收入年收入23年收入占比年收入占比對應對應24年收入年收入 24年收入占比年收入占比智界S7、EHYLED大燈、ADB大燈1500-4000元0.450%64%問界M9LED、ADB大燈10000-20000元1.62%15.611%保隆科技保隆科技智界S7、EHY空懸總成(選配)、T
71、PMS、傳感器4500-5500元0.30%34%智界S7、EHY無線充電、AR-HUD300-2000元0.00%1.962%問界M5、M7、M9AR-HUD、NFC鑰匙模塊、無線充電等300-3000元2.03%3.54%智界S7、EHY前端模塊、芯片冷卻1300-1500元0.20%2.82%問界M5、M7、M9電機油冷器、冷卻管路、水冷板1300-1500元0.71%2.032%新泉股份新泉股份智界S7、EHY保險杠、內飾板等1500 2000元0.30%43%文燦股份文燦股份問界M5、M7、M9動力系統殼體、車身結構件1000-6000元2.54%7.310%拓普集團拓普集團問界M5
72、、M7、M9減震塔、輕量化底盤、熱管理等6000-8000元63%124%伯特利伯特利智界S7、EHYEPB、盤式制動1500-1800元0.20%3.03%瑞鵠模具瑞鵠模具智界S7、EHY前減震塔、一體化后底板1800-2500元0.32%413%明新旭騰明新旭騰問界M5、M7、M9座椅真皮900-1100元0.76%1.510%華依科技華依科技智界S7、EHY慣導模塊900-1100元0.153%220%滬光股份滬光股份問界M5、M7、M9高低壓線束5000-7000元4.7614%10.1521%常青股份常青股份智界S7、EHY、江淮沖壓件900-1000元2.156%4.510%巨一科
73、技巨一科技江淮智能裝備線-2.085%2.55%菱電電控菱電電控江淮EMS700-900元1.617%214%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汽車之家、中汽協、華泰研究星宇股份星宇股份華陽集團華陽集團銀輪股份銀輪股份銷量預測智界S7EHY(代號)問界M5問界M73.583問界M920231.503.43.30.1【華泰汽車】華為智選產業鏈標的梳理聯系人:宋亭亭/王立獻/張碩/陳詩慧/李思佳2024128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2 汽車汽車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3-25年收入分別為1495/1991/2174億元,歸母凈利分別為115/84/109億元,EPS 分別為
74、 1.16/0.85/1.10 元。Wind 一致預期下可比公司 23/24 年 PE 均值 28/20倍,考慮到公司盈利穩健,新能源轉型處放量階段,我們給予公司 24 年 25 倍 PE,上調目標價為 21.30 元(前值 16.65 元),上調為“買入”評級。風險提示:消費需求弱,供應鏈短缺,公司新能源轉型進展不及預期等。星宇股份:星宇股份:601799CH,買入買入,目標價目標價 194.69 元元 華為智能車燈蝶變,華為智能車燈蝶變,ADB 配置率有望迎突破配置率有望迎突破 23Q3 公司歸母凈利同環比雙增:公司歸母凈利同環比雙增:Q3 公司實現營收 28 億元(yoy+25%,qoq
75、+12%),歸母凈利 3.15 億元(yoy+6.24%,qoq+19.73%),Q3 新勢力交付爬坡持續推高收入,將迎 DLP車燈新增量,主要系合資品牌穩健表現、自主品牌奇瑞出口持續強勁,理想、小鵬 G6、銀河 L7 等新勢力車型交付上量。新勢力及自主品牌新車矩陣也有望推動公司 24H1 新能源業務持續取得突破,預計 24H1 收入占比有望超 35%。Q3 凈利率環比提升,利潤增速暫受信用減值影響:毛利率為 21%,環比-0.81pct;凈利率為 11%,同環比分別-2.0/+0.7pct。其中 Q3 信用減值損失達 3274 萬元,同比增多近 4000 萬元,主要系核心客戶奇瑞收入增長較快
76、,應收款項減值計提提升所致。華為華為 XPixel 攪動車燈風云,智能屬性或促攪動車燈風云,智能屬性或促 ADB 風口成型風口成型。年底上市的問界 M9 將首搭華為 XPixel 智能車燈,融合 DLP、ADB、ISD 交互大燈,從而實現跟車、變道、窄道通行場景下的照明路徑切換,轉向光毯、車道安全指引、以及地面投影等進階功能。我們認為Huawei XPixel 的上車將加速定義車燈的“智能件”屬性,成本適中、能夠滿足精準照明等部分智能功能的 ADB 車燈,或將成為后續智能車的首選乃至必選配置。星宇星宇 ADB 量產落地進程領先,高價量產落地進程領先,高價值量配套華為智選。值量配套華為智選。星宇
77、的 ADB 大燈技術和項目儲備均具優勢,包括蔚來 EC6、ES6、ET5 等車型從 23 年開始已貢獻增量,在華為智選系列更深度布局,基本覆蓋 23H2 起所有新車,供應 ADB、DLP 等高價值量車燈,收入彈性顯著;奇瑞智界系列配套 LED 及 ADB 車燈,ASP2000-4000 元不等。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公司將充分發揮 20 萬+中高端新勢力的高份額優勢,釋放強成長性,我們預期23H2/24H1 新能源營收占比有望分別突破 20%/35%。23-25 年 11.7/16.5/22.2 億的利潤預測,給予 24 年 34 倍 PE,目標價 194.69 元。風險提示:下游客戶整車產銷不
78、及預期,短期內新產品盈利能力不及預期。保隆科技:保隆科技:603197CH,增持增持,目標價目標價 78.91 元元 空懸提速起勢,空懸提速起勢,ADAS 業務整裝待發業務整裝待發 營收同環比均提升,空懸業務有望進入快增通道營收同環比均提升,空懸業務有望進入快增通道。公司 Q3 營收保持同環比增長:1)優勢 TPMS 業務國內份額提升持續兌現;2)國內自主品牌傳感器項目陸續進入出貨階段;3)空懸業務收入繼續受益于核心客戶,包括理想、騰勢等車型的交付爬坡。毛利率環比提高,毛利率環比提高,降本增效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持續推進。23Q3 公司毛利率 28.15%,同比-0.21pct,環比+0.75pc
79、t,或系下游降價傳導帶來的邊際影響較 Q2 有所消退、產品結構優化、新興業務產能利用率爬坡所致。新獲自主品牌空懸系統項目定點,預計新獲自主品牌空懸系統項目定點,預計 25H1 量產量產。保隆科技 9 月 25 日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國內某自主品牌主機廠的定點通知書,將為其全新平臺項目供應空氣懸架系統。項目生命周期為 5 年,生命周期總金額將超過人民幣 4.7 億元,平均年化收入約 9400 萬元。公司預計項目于 2025年上半年開始量產。23年 10月,公司公告與蔚來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針對空氣彈簧、儲氣罐、TPMS、輪速傳感器,光雨量傳感器等產品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在速度位置角度類傳感
80、器、攝像頭類產品和雷達產品等進行合作探討,并在蔚來供應鏈近地化、低碳化、數字透明化以及全球化四大維度進行深度合作。我們認為,公司強勢產品線在新勢力品牌中份額較高,高配套價值量與智能車熱銷加持下,未來業績增量值得期待。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3 汽車汽車 空懸產品在手訂單豐富,有望進入快速放量期空懸產品在手訂單豐富,有望進入快速放量期。公司的空懸系統核心技術能力持續增強,業務由空氣彈簧、儲氣罐等零部件向集成減振器、控制器、空氣供給單元的總成類系統產品延展。帶動單車配套價值上行的同時,我們認為集成化能力有望進一步強化公司的項目開拓實力。截至 9 月 12 日,
81、公司已獲得 15 個空簧減振器總成及獨立式空簧項目定點,2個空懸控制器項目定點,1 個空氣供給單元(ASU)項目定點,及 35 個儲氣罐項目定點,覆蓋理想、蔚來、比亞迪等自主優質客戶。我們看好 23-25 年公司空懸業務收入進入快增通道,預計三年收入 CAGR 超 120%。同時規模效應及產線效率優化下,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智能化戰略大有可為,智能化戰略大有可為,ADAS 產品或成全新增長極產品或成全新增長極??諔覙I務以外,智駕滲透率提升將為公司帶來更多機遇:1)未來 L3 級自動駕駛落地,或推動直接式 TPMS 搭載率繼續上行,擴大公司 TPMS 發射器業務規模;2)光雨量、速度位置類等傳感
82、器需求將快速擴張,公司傳感器業務有望依賴國內智能車實現放量增長;3)智能感知產品提供純增量,公司的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3M 環視系統、行泊一體域控產品均已獲新項目定點。ADAS 系列產品落地將為公司打造更具技術壁壘的新增長極。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 2023-2025 年凈利潤為 4.5/5.8/7.5 億元,給予公司 24 年 28.8 倍PE,目標價 78.91 元(前值 68.01 元),維持“增持”評級。風險提示:下游整車產銷不及預期;新業務拓展進度不及預期。瑞鵠模具:瑞鵠模具:002997CH,增持增持,目標價目標價 41.40 元元 訂單交付擴張疊加汽零批產釋放業績訂
83、單交付擴張疊加汽零批產釋放業績 Q3 利潤快增:利潤快增:Q3 收入同環比收入同環比+9.4%/-7.7%,歸母凈利同環比歸母凈利同環比+25.7%/+35.7%??鄯菤w母凈利同環比+43.6%/+34.7%至 0.56 億元,Q3 利潤快增。Q3 毛利率改善或系低基數/新業務產能爬坡,計提減值準備略影響利潤:盈利能力上,23Q3 毛利率同環比+5.8/+9.5pct 至29.2%,Q1-Q3 毛利率同比-0.24pct 至 24.0%,Q3 環比改善明顯可能系 Q2 公司海運費、材料費增加使得毛利率基數低,且新業務產能爬坡改善毛利率。裝備業務在手訂單飽滿奠定豐厚利潤基盤裝備業務在手訂單飽滿奠
84、定豐厚利潤基盤,輕量化業務放量塑造第二增長極輕量化業務放量塑造第二增長極。公司基本盤制造裝備業務客戶覆蓋 BBA/大眾/本田/福特/通用等強勢外資,奇瑞/吉利/長城/廣汽/紅旗等主流自主,T 客戶/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受益奇瑞/蔚來等客戶擴產+海外客戶新增越南印度新勢力,在手訂單飽滿,22 年底訂單 30.3 億元(訂單確認收入一般需 14-24 個月)。切入汽車零部件業務,綁定奇瑞帶來業績彈性。切入汽車零部件業務,綁定奇瑞帶來業績彈性。公司強資源稟賦支撐從沖壓模具到一體壓鑄件和輕量化賽道的跨界可行性,獲奇瑞定點已證明能力,靜待良率和產能利用率爬升釋放彈性:1)客戶:沖壓模具廠商比單一壓鑄件廠
85、商更早介入車型設計開發,潛在客戶合作黏性更強;2)工藝:深耕白車身自動化產線,奠定鋁材料和大型件制造 know-how;3)位置:安徽汽車產業集群中心,大型結構件運輸優勢&貼近核心車企產能基地。2023.10.17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奇瑞為公司重要輕量化客戶,公司已供應奇瑞智界 S7/星際元 ES 及相關車型的部分沖壓模具/產線/零部件,并在建設輕量化二期項目,新增多條一體化壓鑄產線。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公司配套奇瑞客戶業績彈性充足且在手訂單飽滿,我們預計 23-25 年利潤為2.2/3.3/4.3 億元,給予公司 23 年 36 倍 PE,對應目標價 41.40 元。風險提示:新客戶拓展不及
86、預期;原材料漲價超預期;技術研發風險。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4 汽車汽車 伯特利:伯特利:603596CH,買入買入,目標價目標價 87.49 元元 智能電控收入高增智能電控收入高增,有序擴產迎增量有序擴產迎增量 2023 年年 Q1-Q3 實現營收實現營收 51.05 億元(億元(yoy+38.58%),歸母凈利),歸母凈利 5.95 億元(億元(yoy+24.42%););其中 Q3 實現營收 20.11 億元(yoy+28.05%,qoq+26.08%),歸母凈利 2.39 億元(yoy+21.10%,qoq+30.56%)。23Q3 公司毛利率
87、22.61%,同比+0.82pct,環比小幅下降0.14pct。公司經營效率逐步優化,23Q3 銷售/管理費率分別為 1.12%/2.18%,同比分別-0.13pct/-0.29pct,環比分別持平/-0.88pct;研發費率同環比+0.39pct/-0.59pct 至 5.66%。Q3 公司實現凈利率 12.17%,同比-0.53pct,環比+0.36pct,其中信用減值損失 2882 萬元,同比增多約 2400 萬元,或系核心客戶收入規??焖僭鲩L,導致應收款計提壞賬金增加所致。若剔除信用減值損失影響,則 23Q3 凈利率可達到約 13.2%。訂單釋放收入高增,線控制動首獲國際車企配套。訂單
88、釋放收入高增,線控制動首獲國際車企配套。23Q3 公司營業收入同環比高增,我們認為主要系 EPB、WCBS 等電控制動項目落地起量,核心客戶如奇瑞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分業務看,智能電控產品 Q3 銷量達 101 萬套,同比+72%,環比+27.5%,其中 EPB 和 WCBS產品分別新增 5、12 項定點項目,WCBS 首次突破國際車企定點,6 年生命周期內總計供應約 44 萬臺;傳統盤式制動器銷量同比+24%,環比+28.4%至 78.2 萬套,新增 33 項定點;輕量化制動零部件銷量 227.7 萬套,同環比分別+12.4%/15.6%。我們看好公司在手訂單釋放推動營收高增,同時保持優異訂單
89、開拓能力,持續提高 EPB、線控制動、輕量化等產品的市場份額。產能有序推進產能有序推進,大底盤大底盤+輕量化業務增量可期。輕量化業務增量可期。公司加速全球產能布局,23H1 國內線控制動第4、5 條產線投產,H2 將新增第 6 條產線,于墨西哥建成 400 萬件輕量化零部件的年產能。公司另有多條產線于 23 年開始投建,包括墨西哥 50 萬套卡鉗產能及二期輕量化項目國內 20萬套卡鉗/30 萬套 EPS 產線/30 萬套 EPS-ECU 產線三期輕量化基地。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3-25 年凈利潤為 8.7/11.7/15.1 億元??杀裙?24 年 Wind 一致預期PE 均值為
90、 28.7 倍,考慮到公司在手訂單充沛,給予公司 24 年 31.7 倍 PE,目標價 87.49元。風險提示:國內大排量摩托車市場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出口不及預期??撇┻_:科博達:603786CH,買入買入,目標價目標價 81.35 元元 Q3 業績環比高增,預計規模效應體現業績環比高增,預計規模效應體現 23Q3 營收環比增長主要系燈控穩定放量、車身域控爬坡、北美客戶貢獻營收環比增長主要系燈控穩定放量、車身域控爬坡、北美客戶貢獻。燈控業務受益于大眾集團全球維度產量穩定向好。一汽大眾 Q3 產量環比 Q2+2%至 45.2 萬輛;上汽大眾Q3 產量環比 Q2+31%至 33.9 萬輛
91、;歐洲大眾 7、8 月產量 34.8/28.7 萬,表現較 Q2 較弱。此外海外福特、雷諾的燈控項目也在放量中。車身域控/底盤控制器配套理想、比亞迪貢獻新增量,尤其是理想 L7、L8 持續月銷過萬,使車身域控營收爬坡迅速。我們預計 23 年底盤控制/車身域控產品營收有望突破 6 億元。下半年北美大客戶營收貢獻也開始體現。品類擴張邏輯持續兌現,智能域控將成為公司重要增長極。品類擴張邏輯持續兌現,智能域控將成為公司重要增長極。23H1,公司新增天窗玻璃變色控制器、智能保險絲盒等新業務品類,并進一步拓寬域控領域的能力邊界。23 年 4 月,科博達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發智駕域控及整體解決方案。
92、截至 23H1,參股企業上??撇┻_智能科技已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座艙域控制器領域獲得 2 個項目定點。我們認為,在底盤、智駕、車身、中央域的布局完善下,公司有望形成集成化域控解決方案,打造全新增長極。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預計 23-25 年凈利潤分別為 7.6/10.4/14.0 元,給予公司 24 年 32 倍 PE,目標價 81.35 元,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下游整車行業產銷不及預期;新項目開拓速度不及預期。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5 汽車汽車 拓普集團:拓普集團:601689CH,買入買入,目標價目標價 88.58 元元 Q2 業績高增,機器
93、人業務或譜新章業績高增,機器人業務或譜新章 底盤系統、內外飾業務訂單釋放,驅動營收快速增長底盤系統、內外飾業務訂單釋放,驅動營收快速增長。23H1 公司營收同比較快增長,我們認為系海外核心客戶產銷穩健增長,國內新能源客戶配套產品體系擴張,價量齊升貢獻收入增量。展望后市,我們看好在核心客戶新車型催化、蔚來/理想等新增戰略合作車企的單車配套價值量上行等因素提振下,營收保持可觀增速。平臺化、模塊化供應鑄就核心競爭力,聚焦核心客戶戰略合作平臺化、模塊化供應鑄就核心競爭力,聚焦核心客戶戰略合作。公司長期采取大客戶經營模式,聚焦與核心客戶群的戰略合作:起步階段依托一汽大眾、上汽通用的零部件國產化推進加速發
94、展;17 年切入特斯拉供應鏈并逐步增加產品配套,充分受益上海工廠擴產;22年以來公司陸續與華為智選車、蔚來、理想等品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加速配套自主新勢力,同時單車配套價值將大幅上行,目前為 M9 配套金額可達 2 萬元。未來自主新能源也有望復制歷史大客戶對公司業績的顯著拉動作用,成為增長重要引擎。項目進展順利,機器人事業部有望譜寫新章。項目進展順利,機器人事業部有望譜寫新章。在“2+N”八大產品體系以外,公司于 7 月宣布成立機器人事業部,有望構建出全新增長曲線。從技術能力上,公司已具備電機自制能力,以及電機、減速機構、控制器的整合經驗,且運動執行器樣品現已獲得核心客戶認可,單機價值量可達
95、數萬元。而據中報披露,該項目或于 24Q1 進入量產爬坡階段,公司將于 23 年內形成 4 套產線(累計 10 萬臺產能)的安裝建設,后續有望將年產能提至百萬臺,成長空間值得期待。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 23-25 年歸母凈利潤 22.7/32.6/44.9 億元,給予 23 年 PE43x 估值,對應目標價 88.58 元。風險提示:新項目拓展不及預期;海外配套項目進度不及預期。文燦股份:文燦股份:603348CH,增持增持,目標價目標價 44.55 元元 基本面底部逐步爬出基本面底部逐步爬出,靜待利潤釋放靜待利潤釋放 23Q1-Q3 實現營收 38.20 億元(yoy-1.75%
96、),歸母凈利 4970 萬元(yoy-80.78%),扣非凈利 4022 萬元(yoy-83.58%)。其中 Q3 實現營收 12.59 億元(yoy-12.98%,qoq-2.33%),歸母凈利 0.36 億元(yoy-70.78%,qoq+227.27%)??蛻襞女a加快客戶排產加快+新車預售超預期,規模效應釋放下國內業務或迎基本面反轉新車預售超預期,規模效應釋放下國內業務或迎基本面反轉。我們認為公司國內業務或隨重要客戶排產恢復、新車型預售超預期,釋放規模效應進而改善盈利面,如蔚來以價換量、銷量有所回暖,23 年 1-9 月蔚來銷量達 11 萬輛,同比+33%;23 年 9 月賽力斯新能源車
97、銷量環比+64%至 1 萬輛+,據 AITO 汽車官方,10 月 25 日新車問界 M9 預訂已破 1.5 萬臺。23 年 5 月起公司的新能源訂單逐步回升、新定點不斷,1H23 獲國內某知名鋰電池廠 2 個混動車鋁壓鑄電池盒定點,總額 14-15 億元,公司預計 4Q24 量產,此外公司獲得某客戶 22 個電機電控定點。23H2 公司 4 個一體化壓鑄結構件項目陸續量產,目前公司計劃定增 35 億元補充了產能和資金,有望加快在手訂單的業績釋放。海外業務支出增加使利潤短暫承壓,靜待產能爬坡修復基本面海外業務支出增加使利潤短暫承壓,靜待產能爬坡修復基本面。百煉集團的墨西哥重力鑄造工廠有老舊設備在
98、升級換代,高負荷開工率使產品交付有所延遲,進而公司質量成本支出增加;同時外百煉集團的人工薪酬、能源成本、原材料價格在報告期內波動較大,亦使利潤承壓。而公司墨西哥工廠在手訂單充足,雖墨西哥第三工廠當前虧損,但其已完成一期廠房建設,目前在設備采購安裝調試和員工儲備,靜待其產能爬坡修復盈利面。投資建議: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3-25 年凈利潤為 1.9/4.4/6.6 億元??杀裙?24 年 Wind 一致預期PE 均值為 22 倍,考慮到公司國內外經營均在邊際轉好,或迎來業績反轉,我們給予公司24 年 27 倍 PE,目標價 44.55 元,維持“增持”評級。風險提示:新客戶拓展不及預期;材料漲
99、價超預期;一體壓鑄技術風險。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6 汽車汽車 新泉股份:自主飾件優質供應商新泉股份:自主飾件優質供應商,全球布局謀新章全球布局謀新章 深入配套新能源優質車企,客戶放量催化業績成長深入配套新能源優質車企,客戶放量催化業績成長。繼傳統車時代與吉利、上汽、奇瑞、一汽、廣汽達成良好合作以來,公司建立了成熟的生產及成本控制體系,由此在新能源車產業蓬勃發展之際,快速切入頭部新勢力品牌供應鏈,斬獲比亞迪、理想、蔚來、極氪等品牌項目定點,并成功為國際電動車企業實現配套。2020-2022 年間,新能源車客戶的放量為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催化之一,其儀表
100、板總成的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從 5.6%提升至13.95%,22 年國際電動車企及比亞迪分別成為公司第二、第五大客戶。我們認為公司配套客戶資源優質,有望持續受益于下游關鍵客戶的產銷擴張,擷取更多市場份額。不斷完善戰略布局,海內外產能有序釋放。不斷完善戰略布局,海內外產能有序釋放。公司依賴自身在全國范圍內 19 個城市的近客戶產能布局,在技術能力之外,構筑了快速響應、優質服務的重要優勢。23 年 8 月,公司再次發行可轉債,募資 11.6 億元,投向上海智能制造基地擴建,及合肥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達產后累計將新增 80 萬套儀表板總成及 20 萬套門內護板總成產能,以滿足兩地整車工廠的增量需求。同
101、時公司正推進墨西哥工廠的量產工作,加速培育東南亞和北美市場。我們預計國內外產能持續建設與有序釋放將提升公司配套能力與響應速度,為公司業務量與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提供支撐。滬光股份滬光股份:汽車線束頭部供應商,新能源車迎高壓線束量價齊升機遇汽車線束頭部供應商,新能源車迎高壓線束量價齊升機遇 23Q1-Q3 公司收入同比+1.71%至 23.67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235.64%至-0.23 億元;23Q3 收入同環比+1.02%/+26.05%至 9.55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6.38%至 0.18 億元,環比盈利轉正。23Q3 公司第一大客戶上汽大眾銷量同比-13%,而公司的北美大客戶和國內
102、新能源客戶放量較好,收入實現穩健增長。利潤端上,公司 23Q3 毛利率同環比+0.46ppt/+1.17ppt 至 12.69%,歸母凈利環比轉正,可能系重慶工廠量產爬坡。得益于新能源東風,斬獲多家主流新能源客戶高壓線束定點,步入量價齊升通道。得益于新能源東風,斬獲多家主流新能源客戶高壓線束定點,步入量價齊升通道。公司為國內汽車線束頭部廠商,近年來搭乘新能源東風,開發了高壓線束領域,持續開拓了理想、問界、智己、美國 T 客戶等優質客戶的多個高壓線束定點,客戶排產加速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巨一科技巨一科技:新項目投入擾動短期盈利,新項目投入擾動短期盈利,Q3 盈利承壓盈利承壓 23Q1-Q3 公司收
103、入同比+8.2%至 23.43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190.45%至-0.88 億元;23Q3收入同環比+16.1%/+6%至 8.62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413.86%至-1.08 億元,環比虧損進一步放大。23 年 Q1-Q3 毛利率為 13.62%,凈利率為-3.76%,23Q3 毛利率同環比-7.98/-3.93pct 至 10.02%。電驅和裝備雙輪驅動發展,廣泛拓展客戶在手訂單充足。電驅和裝備雙輪驅動發展,廣泛拓展客戶在手訂單充足。截止 23H1,公司裝備業務在手訂單達 57 億元,同比+3%,公司裝備業務深度配套 T 客戶和新能源車新勢力,客戶優質保證業績穩健增長。同時電機
104、電控業務 23H1 因部分客戶放量不及預期,交付量同比有所下滑,而公司新增了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新定點,公司電驅業務和裝備業務的成本和技術協同優勢顯著,斬獲了多家頭部客戶訂單,有望受益于新能源車企開放第三方外包趨勢,市場份額持續提升。菱電電控菱電電控:動力電控自主廠商,新能源和國產替代共驅業績向上動力電控自主廠商,新能源和國產替代共驅業績向上 23H1 公司收入同比+30.9%至 4.72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47.72%至 0.31 億元,毛利率同比-15.81pct 至 27.23%;23Q2 收入同環比+26.3%/+3.4%至 2.40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環比-47.59%/+24.
105、86%至 0.17 億元,毛利率環比+3.67pct 至 29.03%。獲江淮獲江淮 MCU 開發通知,進一步開拓增程式電車市場。開發通知,進一步開拓增程式電車市場。23 年 10 月,公司自愿披露獲得江淮汽車發動機分公司的 MCU 開發通知,反映公司的相關項目已經通過測試和驗證階段、將進入量產階段。公司為國內領先發動機管理系統廠商,隨著增程式電動車銷量增長,MCU 和EMS 用量和單車價值量有望隨之增加,公司或迎來量價齊升機遇。同時公司已配套新能源主流客戶,且獲得江淮、廣汽的 MCU 開發通知。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7 汽車汽車 常青股份常青股份:奇瑞
106、與江淮沖奇瑞與江淮沖壓件供應商,或充分享受客戶車型放量壓件供應商,或充分享受客戶車型放量 23H1 公司收入同比+1.9%至 15.36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127.04%至 0.9 億元,毛利率同比+3.4pct 至 17.33%;23Q2 收入同環比-2.98%/-5.1%至 7.48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環比+20.27%/-30.2%至 0.37 億元,毛利率環比-6.37pct 至 14.06%。主營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車身主營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車身+底盤沖壓件,奇瑞江淮重要供應商。底盤沖壓件,奇瑞江淮重要供應商。公司主營汽車車身和底盤沖壓件,主要客戶為奇瑞和江淮,22 年奇瑞收入占比高達
107、 17%,公司沖壓件或隨奇瑞出口增加以及華為-奇瑞合作車型放量、江淮新車型上市迎來業績增長。商用車沖壓件業務上,因前期商用車景氣承壓處于虧損狀態,23 年起隨著商用車需求復蘇,公司商用車沖壓件業務有望逐步減虧。圖表圖表33:重點公司推薦一覽表重點公司推薦一覽表 收盤價收盤價 目標價目標價 市值市值(百萬百萬)EPS(元元)PE(倍倍)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當地幣種當地幣種)(當地幣種當地幣種)(當地幣種當地幣種)2022 2023E 2024E 2025E 2022 2023E 2024E 2025E 長安汽車 000625 CH 買入 15.43 21.30
108、153,055 0.79 1.16 0.85 1.10 19.53 13.30 18.15 14.03 星宇股份 601799 CH 買入 145.70 194.69 41,623 3.30 4.08 5.76 7.77 44.15 35.71 25.30 18.75 保隆科技 603197 CH 增持 63.50 78.91 13,451 1.01 2.13 2.74 3.55 62.87 29.81 23.18 17.89 伯特利 603596 CH 買入 76.19 87.49 32,214 1.65 2.06 2.76 3.58 46.18 36.99 27.61 21.28 科博達
109、603786 CH 買入 71.15 81.35 28,743 1.11 1.87 2.57 3.46 64.10 38.05 27.68 20.56 拓普集團 601689 CH 買入 65.28 88.58 71,942 1.54 2.06 2.95 4.08 42.39 31.69 22.13 16.00 文燦股份 603348 CH 增持 42.43 44.55 11,204 0.90 0.73 1.65 2.48 47.14 58.12 25.72 17.11 注:數據截至 2023 年 10 月 31 日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泰研究預測 圖表圖表34:報告提及公司報告提
110、及公司 公司名稱公司名稱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星宇股份 601799CH 保隆科技 603197CH 瑞鵠模具 002997CH 伯特利 603596CH 科博達 603786CH 拓普集團 601689CH 長安汽車 000625CH 新泉股份 603179CH 滬光股份 605333CH 巨一科技 688162CH 常青股份 603768CH 菱電電控 688667CH 賽力斯 601127CH 江淮汽車 600418CH 華為 未上市 奇瑞 未上市 資料來源:bloomberg、華泰研究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8 汽車汽車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華為
111、自動駕駛)華為自動駕駛 ADS2.0 推廣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推廣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2022 年 10 月,搭載華為智駕系統的極狐阿爾法率先在深圳開放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隨后華為又開放了上海、廣州和杭州,車型也新增了阿維塔 11 和問界 M5 智駕版。在 2023年 4 月發布的 ADS2.0 中,華為加入了 GOD(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其有些類似特斯拉OccupancyNetwork(占據網絡)。兩者的區別在于,華為借助了激光雷達來進一步提高精確性。華為在 ADS2.0 更加注重汽車的感知能力,減少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在商業落地規劃方面,華為計劃到今年 Q2 實現 5 個城市的城區 NC
112、A 落地(依賴高精地圖),Q3 實現 15個城市的落地(無圖),而 Q4 將增加至 45 個城市。自動駕駛(尤其是 ADS2.0 需要大量訓練)的落地可能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2)芯片量產風險。)芯片量產風險。華為汽車業務中需要用到大量芯片,尤其隨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進一步向中央式升級,其中的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芯片,對于芯片算力和更新迭代要求較高。若華為汽車業務放量后,存在著相關汽車芯片量產的風險;此外隨著同行芯片制程提高與算力的快速提升,華為芯片更新迭代速度可能會受到美國制裁的影響。3)華為智選以及)華為智選以及 HI 相關車型銷量不及預期風險。相關車型銷量不及預期風險。之前 HI 模式下的阿維
113、塔和極狐 HI 銷量表現平平,而智選模式下首款車型 SF5 銷量也不如人意,直至問界 M5,華為智選車型才開始逐漸放量。而 2023 年 9 月初發布的新款問界M7當前訂單狀況良好,2023年9月賽力斯第三周訂單1.3萬,M5和M7分別為1000/12000臺。截至 9.16 全國 M7 訂單共 8000,目前 M7 總訂單接近 2 萬單。2023 年 9 月,華為宣布了與奇瑞的首款智選合作車型智界 S7,以及 Q4 將會發布問界 M9 車型,可能存在一定的銷量不及預期的風險。4)車企合作發生變動風險以及后續智選合作車企的拓展。)車企合作發生變動風險以及后續智選合作車企的拓展。由于華為本身可提
114、供七大領域,幾乎全棧式解決方案,在與車企的合作過程中會占據較大的話語權,可能導致合作車企有所顧慮。如 2020 年上汽靈魂論:“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痹緩V汽埃安計劃與華為進行 HI 模式合作,推出 AH8 車型,但后續卻宣布退出 HI 模式,猜測可能是由于 HI 模式下華為話語權較大,而廣汽埃安本身銷量很大,HI 合作模式只是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廣汽埃安也希望能夠占據主導權;最終兩者退回到零部件合作模式。當然也有車企,比如極狐就從HI 合作模式升級到華為智選合作模
115、式。所以后續華為智選合作車企朋友圈的拓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尤其是銷量較大的車企可能更想要占據主導權。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29 汽車汽車 免責免責聲明聲明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人,宋亭亭,茲證明本報告所表達的觀點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對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個人意見;彼以往、現在或未來并無就其研究報告所提供的具體建議或所表迖的意見直接或間接收取任何報酬。一般聲明及披露一般聲明及披露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以下簡稱“本公司”)制作。本報告所載資料是僅供接收人的嚴格保密資料。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及其客戶和其關聯機構
116、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及其關聯機構(以下統稱為“華泰”)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以往表現并不能指引未來,未來回報并不能得到保證,并存在損失本金的可能。華泰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華泰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 FINRA 的注冊
117、會員,其研究分析師亦沒有注冊為 FINRA 的研究分析師/不具有 FINRA 分析師的注冊資格。華泰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購買或出售所述證券的要約或招攬。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華泰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績的數據代表
118、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華泰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影響所預測的回報。華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華泰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為該公司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或向該公司招攬業務。華泰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華泰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
119、新的義務。華泰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華泰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有關該方面的具體披露請參照本報告尾部。本報告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在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下不允許向其發送、發布的機構或人員,也并非意圖發送、發布給因可得到、使用本報告的行為而使華泰違反或受制于當地法律或監管規則的機構或人員。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無論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
120、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需在使用前獲取獨立的法律意見,以確定該引用、刊發符合當地適用法規的要求,同時注明出處為“華泰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中國香港中國香港 本報告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及其附屬法律規定的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的客戶進行分發。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
121、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獲得本報告的人員若有任何有關本報告的問題,請與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聯系。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0 汽車汽車 香港香港-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員或其關聯人士沒有擔任本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有關重要的披露信息,請參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網頁 https:/.hk/stock_disclosure 其他信息請參見下方“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美國美國 在美國本報告由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國監管規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發表與分發。華泰證
122、券(美國)有限公司是美國注冊經紀商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注冊會員。對于其在美國分發的研究報告,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根據1934 年證券交易法(修訂版)第 15a-6 條規定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人員解釋,對本研究報告內容負責。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聯營公司的分析師不具有美國金融監管(FINRA)分析師的注冊資格,可能不屬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的關聯人員,因此可能不受 FINRA 關于分析師與標的公司溝通、公開露面和所持交易證券的限制。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是華泰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任何直接從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收
123、到此報告并希望就本報告所述任何證券進行交易的人士,應通過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進行交易。美國美國-重要監管披露重要監管披露 分析師宋亭亭本人及相關人士并不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的高級人員、董事或顧問。分析師及相關人士與本報告所提及的標的證券或發行人并無任何相關財務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關人士”包括 FINRA 定義下分析師的家庭成員。分析師根據華泰證券的整體收入和盈利能力獲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不時會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戶出售及購買華泰證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
124、券研究所覆蓋公司的證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債券(包括衍生品)。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聯營公司,及/或其高級管理層、董事和雇員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證券(或任何相關投資)頭寸,并可能不時進行增持或減持該證券(或投資)。因此,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可能存在利益沖突。評級說明評級說明 投資評級基于分析師對報告發布日后 6 至 12 個月內行業或公司回報潛力(含此期間的股息回報)相對基準表現的預期(A 股市場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香港市場基準為恒生指數,美國市場基準為標普 500 指數),具體如下:行業評級行業評級 增持:增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超越基準 中性:中性:預計行業股票
125、指數基本與基準持平 減持:減持:預計行業股票指數明顯弱于基準 公司評級公司評級 買入:買入: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15%以上 增持:增持:預計股價超越基準 5%15%持有:持有:預計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15%5%之間 賣出:賣出:預計股價弱于基準 15%以上 暫停評級:暫停評級:已暫停評級、目標價及預測,以遵守適用法規及/或公司政策 無評級:無評級:股票不在常規研究覆蓋范圍內。投資者不應期待華泰提供該等證券及/或公司相關的持續或補充信息 免責聲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師聲明是報告的一部分,請務必一起閱讀。31 汽車汽車 法律實體法律實體披露披露 中國中國: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
126、咨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91320000704041011J 香港香港: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證監會核準的“就證券提供意見”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AOK809 美國美國:華泰證券(美國)有限公司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成員,具有在美國開展經紀交易商業務的資格,經營業務許可編號為:CRD#:298809/SEC#:8-70231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南京 北京北京 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28號華泰證券廣場1號樓/郵政編碼:210019 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盛胡同28號太平洋保險大廈A座18層/郵政編碼:100032 電話:86
127、25 83389999/傳真:86 25 83387521 電話:86 10 63211166/傳真:86 10 63211275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5999號基金大廈10樓/郵政編碼:518017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18號保利廣場E棟23樓/郵政編碼:200120 電話:86 755 82493932/傳真:86 755 82492062 電話:86 21 28972098/傳真:86 21 28972068 電子郵件:ht- 電子郵件:ht-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99 號中環中心 58 樓 5808-12 室 電話:+852-3658-6000/傳真:+852-2169-0770 電子郵件: http:/.hk 華泰證券華泰證券(美國美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國紐約公園大道 280 號 21 樓東(紐約 10017)電話:+212-763-8160/傳真:+917-725-9702 電子郵件:Huataihtsc- http:/www.htsc- 版權所有2023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