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報告 慧博智能投研 空間計算行業深度:空間計算行業深度:相關設備、相關設備、關鍵要素關鍵要素、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產業鏈及相關公司深度梳理 目前人與硬件之間的交互越來越自然,越來越貼近人使用工具的自然習慣。同時新的交互硬件總能生長出最適配的計算平臺,且軟硬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因此交互硬件與計算平臺是相輔相成的,在可以預見的下一代交互硬件 VR/AR/MR 之上,也一定會適配全新的計算平臺。最有潛力接棒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就是“空間計算平臺”,將全面顛覆平面計算的范疇,幫助人實現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連
2、通與融合的計算過程。今年 6 月,蘋果召開 WWDC 2023 開發者大會,發布首款混合現實頭顯設備 Vision Pro,標志著空間計算時代的開啟。本報告將從空間計算的概念和作用入手,詳細闡述什么是空間計算。同時,講解空間計算設備的初級和未來形態,并探討空間計算的顛覆性和必然性。接下來,我們將深入研究發展空間計算平臺的關鍵技術要素,分析空間計算設備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和相關公司。最后,我們將探討空間計算對行業賽道和企業陣營所帶來的變革,展望未來空間計算的發展方向。希望這些內容能夠激發大家對空間計算的興趣并加深對其的認識。目錄目錄 一、空間計算概述.1 二、空間計算的顛覆性和必然性.5 三、空間
3、計算平臺關鍵要素.8 四、空間計算設備產業鏈分析.11 五、相關公司.20 六、陣營與主賽道分析.26 七、未來展望.28 八、參考研報.36 一、空間計算一、空間計算概述概述 1、空間計算概念空間計算概念 如何理解空間:1)人和計算機所處的物理空間;2)計算機擁有的信息層面對應的虛擬空間。如何理解計算:1)決定虛擬空間信息的呈現;2)控制真實物理空間的物體。2/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狹義的空間計算平臺是一種虛擬現實(狹義的空間計算平臺是一種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混合現實(MR)以及更自然的人機
4、)以及更自然的人機交互界面,機器保留并處理真實空間和真實空間的物體。交互界面,機器保留并處理真實空間和真實空間的物體??臻g計算平臺可以實現:1)允許創建虛擬信息并且把他們投射到真實空間中(Virtual Space-Real Space,AR);2)允許用戶把真實空間或者真實空間的物體數字化放進機器(Real Space-Virtual Space,VR/MR)??臻g計算將人所處的真實空間和計算機擁有的虛擬空間更好地融合,定義了一種人機交互新范式。廣義的空間計算平臺是信息廣義的空間計算平臺是信息-環境耦合系統,通過所在環境與信息之間的耦合實現對于真實環境時空屬環境耦合系統,通過所在環境與信息之
5、間的耦合實現對于真實環境時空屬性的控制。性的控制??臻g計算平臺可以測量真實時空屬性并將其轉化為信息,對于獲取到的時空信息進行信息層面的操作,根據計算機的指令對真實空間的物體進行操作控制改變時空屬性??臻g計算平臺可以實現的操作包括:空間計算平臺可以實現的操作包括:1 1)測量時空屬性測量時空屬性(Measuring Space-time):獲取時空屬性并將其轉換為信息,如測量距離、角度、持續時間、面積,密度和曲率等;2 2)操縱時空屬性操縱時空屬性(Manipulating Space-time):獲取信息并且改變時空屬性,和時空屬性測量互為逆過程,例如移動設備、改變曲率、局部擴展或收縮空間或改
6、變局部物理特性;3 3)計算模式計算模式(Computing Pattern):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抽象的、信息層面上的操作,包括純計算機計算方面的內容、不和物體直接接觸的傳感器(如聲光傳感器或 LED 元件)間的信息傳遞等環節;4 4)物理演化物理演化(Physical Evolution):真實空間物理系統的時空屬性變化遵循客觀規律,空間計算平臺對于時空屬性的程序控制需要考慮客觀物理規律前提。rUjXaXrVmZqVcZsUoYkXaQcM8OtRpPpNpMkPoPtReRpNoQbRpOpPwMoPsNMYrMmO 3/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
7、告研究報告 2、空間計算的作用空間計算的作用(1)空間計算,定義人機交互新范式空間計算,定義人機交互新范式 空間計算定義人機交互新范式,將機器中的空間(虛擬空間)和空間中的機器(物理空間)更好地聯系在一起,讓機器成為人生活工作中更全面的伙伴??臻g計算能夠:1)解決計算設備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體積的沖突:)解決計算設備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體積的沖突:將計算設備呈現的虛擬空間無限延伸;2)提供更直觀的顯示和更自然的交互:)提供更直觀的顯示和更自然的交互:顯示:計算設備信息呈現,整體朝著更接近直觀更貼近真實的方向演繹(文字2D 圖像的 2D 顯示3D 圖像的 2D 顯示),空間計算設備具有的 3D 圖像
8、的 3D 顯示,擺脫了原先 2D 平板屏幕的限制,提供更貼近真實更直觀的信息呈現;交互:計算設備的人機交互方式整體朝著更自然的方式演繹(PC:鍵盤鼠標觸控,手機:按鍵觸控),空間計算手動交互替代原先操作手柄控制可類比手機從按鍵到觸控交互方式的轉變,實現空間維度的人和虛擬信息零距離,眼動交互引領交互再升級,眼睛不僅可以被動接受信息的顯示同時可以主動地控制信息的呈現,實現更為自然直接的人機交互;3)實現虛擬空間和真實物理空間的融合:)實現虛擬空間和真實物理空間的融合:以二維平板屏幕作為主要呈現方式的傳統計算設備(PC、智能手機等),受限于屏幕的二維顯示,人和計算設備擁有的虛擬空間是分立的;以 Qu
9、estPro 為代表的VR 設備盡管擁有 Pass-through 功能,可以通過兩個紅外攝像頭+1 個高分辨率的彩色攝像頭合成三維視圖,但是整體三維重建效果一般,視圖扭曲且分辨率低,人和真實物理空間是分立的;以 Vision Pro 為代表的空間計算機通過三維顯示實現虛擬空間的無限延伸,以及通過多傳感器+攝像頭+低延遲計算+高分辨率顯示實現真實環境的實時重建,實現了虛擬空間和真實空間的融合;4)創建更深層次的連接:)創建更深層次的連接:通過將計算設備的使用者帶到相同的虛擬空間創造和非同一物理空間的人的連接,實現跨越空間的緊密連接;空間計算平臺可以拍攝 3D 立體的照片和視頻,真實地重現回憶,
10、還原感受,實現跨越時間的緊密連接。(2)空間計算,開啟萬物智能新世界空間計算,開啟萬物智能新世界 4/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空間計算廣義范疇上是一種信息環境耦合系統,以環境信息和用戶意圖為輸入,以呈現給用戶的虛擬信息和作用在真實空間物體的操作指令為輸出,實現直接、復雜的反饋回路,人、環境、空間計算設備形成相互耦合的有機系統。3、空間計算設備、空間計算設備(1)腦機接口是空間計算設備的遠期形態腦機接口是空間計算設備的遠期形態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計算機
11、或其他電子設備之間建立的不依賴于常規大腦信息輸出通路(外周神經和肌肉組織)的一種全新通訊和控制技術?!澳X機接口”的定義=“腦”+機“+”接口”。即,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用于信息交換的連接通路。從長遠的角度看,能夠認為腦機接口是空間計算設備的遠期形態,在操控上完全體現人腦意識操控虛擬現實操作的無縫無感的切換。人類通過感知能力感受環境并且傳遞給大腦,感知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等。腦機接口通過電信號模擬,可以完全替代人類的感覺器官的,都是以電信號的模式在傳導。從計算機的處理功能角度,能夠認為腦機接口是通過模擬、整合、增強的邏輯與人腦完全融合的。它先模擬人腦
12、計算,再整合人腦提高整體的計算能力,在生物學意義上能夠增強神經網絡計算能力。5/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Apple Vision Pro 是初級空間計算設備的典型代表是初級空間計算設備的典型代表 蘋果在 WWDC發布會上表達了 Vision Pro 的定位是首款可佩戴的空間計算設備,以及產品劃時代的意義Vision Pro 會將用戶帶入空間計算的時代,其底層邏輯是空間計算平臺。站在蘋果的視角,個人計算時代的設備,例如 PC 和 Mac,解放了個人的計算負擔,使人能專注于創造;移動計算時代的設備,例如 iPhone,iPad 這樣的手
13、機和平板,以人為結點,有效鏈接了世界,使得信息傳遞更為方便快速;那么蘋果所提出的空間計算,則是解構和再造了空間,使人能有機會進入到多維時空中。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空間計算,Apple Vision Pro 集成了以下三種能力。立足當下來看,能夠認為 Apple Vision Pro 是目前初級空間計算設備的一個典型代表。1)是超高像素顯示能力。是超高像素顯示能力。蘋果用雙 4K 顯示面板實現了 8K 的超高清分辨率,像素總數達到了 2300 萬。在這樣的基礎上,保證了視覺沉浸感的兩大核心指標,即視場角 FOV 和角分辨率 PPD,同時達到了良好的用戶體驗所需要的指標門檻。2)是物理現實體驗的能力。
14、是物理現實體驗的能力。蘋果利用 m2 芯片的圖像處理能力,以及 R1 芯片的傳感器協同能力,通過十余個攝像頭,多個傳感器和麥克風,實現了對周圍環境的信息采集和 3D 重建,來實現虛擬物體和真實世界的融合。尤其是突出了其對 VST(影像透視)功能的看重,通過 VR 相關的技術基底實現了 MR的體驗。3)是人機認知交互的能力。是人機認知交互的能力。蘋果 Vision Pro 充分使用眼球追蹤、人臉識別和手勢識別技術,并通過外屏幕顯示面部表情,一方面保證了在現實環境下周圍人的友好交互,另一方面又顯著提升了虛擬環境下認知沉浸體驗。二、二、空間計算的顛覆性和必然性空間計算的顛覆性和必然性 1、計算升維是
15、一種時代顛覆,計算升維是一種時代顛覆,PC 到手機的變遷無法與之類比到手機的變遷無法與之類比 6/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升維,對于人類而言意義重大。升維,對于人類而言意義重大。人類是生存于四維時空的三維生物,可以理解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人類與世界的交互方式,人類感知世界與處理信息的方式是三維的。人類的文明能夠超越基因的沉淀而延續與傳承,關鍵的是通過間接知識或間接經驗代代相傳。人類的文明能夠超越基因的沉淀而延續與傳承,關鍵的是通過間接知識或間接經驗代代相傳。直接經驗是指由親身參加或實地實踐所獲得的知識,是三維+時間的完整體驗。間接
16、經驗是指從別人或書本那里學習得來的知識,受技術水平所限,多以文字、書本等一、二維為載體體現,在提升了傳播效率的同時也犧牲了信息密度。文字是一維的,圖片是二維的,視頻是二維+時間,無論哪一種載體,相比直接知識和經驗都是一種降維。降維過程損失了必要信息。因此,升維的重要意義重大。升維的重要意義重大。以三維信息作為載體最接近人類的真實體驗,相比二維信息顯著提升了傳播效率與傳播精度,將間接知識傳播過程中在形成與傳播的過程中的損耗降至最低。從宏大敘事的視角來說,接近人類的真實體驗/符合人類的交互習慣,有助于提升全人類文明的進步效率;從技術普及的視角,對推進技術平民化至關重要。例如計算機的發明與普及。計算
17、機可以看做是人腦的延伸,將信息、知識、文化抽象化,并以計算機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處理,成為人類重要的生產工具。最早的計算機是服務于科研人員及軍事領域的實驗室產品,圖形界面取代代碼命令后,二維的圖文相比一維的代碼更易為用戶理解。從一維到二維(屬于平面計算的范疇),計算機完成了普及的使命一般的用戶可以無障礙完成基礎操作,經過訓練的用戶可以使用各種計算機軟件完成更高階操作,如制圖、建模、開發等。從二維到三維(從平面計算到空間計算),這種放大效應將更加顯著。以使用 AutoCAD 進行機械制圖為例,最終的呈現效果其實是取決于“創意本身”以及“使用軟件將創意復現在圖紙上”兩大層面,而其中“復現”的層
18、面,將三維的模型投影在二維的平面,其實是需要較高的學習成本與理解成本,也會受到軟件本身能力的制約。若戴上 MR 眼鏡在空間計算平臺進行制圖的場景,在三維空間構建三維模型,一切將變得直觀且立體,用戶可以更加專注于“創意本身”,軟件能力與操作準則不再是限制,用戶使用計算機的可處理對象將進一步擴充,與計算機的交互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升維也是契合于元宇宙的一種思維方式。升維也是契合于元宇宙的一種思維方式。Meta所構筑的元宇宙理想中,人是直接可以在虛擬世界當中生存的,虛擬世界是可以有無限多個的,而現實世界只有一個,甚至可以認為是虛擬世界的一個實例,因此整體看虛擬世界比現實世界更為重要
19、。但在蘋果的空間計算邏輯中更加以“現實”為本,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幾乎是同等重要的關系。Apple Vision Pro 選擇了 VST的技術路線,基于現實世界疊加虛擬信息,將虛擬世界視作現實世界的擴展和補充,第一步是在三維的虛擬世界中增加二維的屏幕,第二步是脫離二維的屏幕在虛擬世界中直接展示 3 維的虛擬信息。從這個視角比較,Meta的元宇宙理想或許是更有野心的,但蘋果在當下更好地實現了現實與理想的平衡。從平面到空間的計算升維,是用新的成體系技術,對老的技術體系進行“降維打擊”。從平面到空間的計算升維,是用新的成體系技術,對老的技術體系進行“降維打擊”。因為平面計算是建立在平面坐標系+時間上的
20、二維信息,與三維計算(三維坐標系+時間,其實是 4 維信息)相比在信息獲取量、輸出量和計算負擔等方面存在數量級的差距。平面計算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和產品體系,但空間計算的技術和產品需要迭代升級,并可能帶來全新的輸入、輸出和計算方式,這種老的技術體系向新的技術體系的進化有可能是完全的顛覆,這種顛覆性,可以看作是新技術體系對老技術體系的降維打擊。這種過渡的顛覆性,不論從技術、產業鏈、還是思維模式層面,都不能用過去的經驗類比。這種過渡的顛覆性,不論從技術、產業鏈、還是思維模式層面,都不能用過去的經驗類比。在過渡期失敗的,有兩輪典型的案例。第一輪是蘋果 PC成功轉型做手機,iPhone 重新定義了硬件、i
21、OS 重新定義了軟件生態;谷歌硬件失敗了但 Android 軟件生態成功了;而聯想、惠普等一眾老牌 PC 廠商都失敗了,同時也有華為、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廠商強勢崛起。第二輪是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的崛起,老牌汽車 7/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廠商在智能電車的大趨勢下正在面臨嚴峻考驗,而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卻后來居上、漸入佳境。所謂的壟斷巨頭也是時代所造就的,在上一輪的競爭當中取得絕對優勢,但是往往也可能過于“路徑依賴”,在技術、產業鏈、商業思維等層面因循守舊,而會被下一代的新興力量“降維打擊”。2、空間計算的時代必
22、將到來空間計算的時代必將到來 平面計算的技術和體驗已然見頂。平面計算的技術和體驗已然見頂。據發改委網站數據統計,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12.1 億臺,同比下降 11.3%,出貨量前五家企業市場占有率總和為 69.9%。其中,小米出貨量為 1.5 億臺,同比下降 19.8%,市場占有率為 12.7%;OPPO出貨量為 1.0億臺,同比下降 22.7%,市場占有率為 8.6%;Vivo 出貨量為 1.0 億臺,同比下降 22.8%,市場占有率為 8.2%??梢哉f,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見頹勢,而這其實是智能手機背后的平面計算所能提供的用戶體驗已經遇到了顯而易見的發展瓶頸,需要空間計需要空間
23、計算帶來破局機會。算帶來破局機會??臻g計算的技術和體驗拐點已經到來,空間計算的技術和體驗拐點已經到來,Apple Vision Pro 就是標桿產品。就是標桿產品。在 PC 時代與智能手機時代,蘋果已經多次證明過其定義行業拐點的成功經驗1984 年推出的 Macintosh、2007 年推出的 iPhone,2023 年發布的 Vision Pro 有望再次書寫歷史。這一輪空間計算浪潮之下,蘋果具有看準未來及塑造未來的能力。這一輪空間計算浪潮之下,蘋果具有看準未來及塑造未來的能力??礈饰磥淼哪芰?,指的是蘋果 Vision Pro 預測并描繪了一個全新的空間計算概念,是具備跨時代屬性的。塑造未來
24、的能力,指的是蘋果有能力預測一代又一代的標桿式產品并有能力把這些預測變成行業的共識和現實。蘋果在個人計算和移動互聯時代都曾推出過顛覆性的產品:在個人計算,也就是 PC 時代,蘋果于 1984 年推出了 Macintosh;而在移動互聯時代,蘋果在 2007 年推出的 iPhone,更是顛覆了業內一眾鍵盤手機。這次,蘋果自然也期待 Vision Pro 能成為其定義的空間計算時代的顛覆性產品。站在蘋果的視角,個人計算時代的設備,例如 PC 和 Mac,解放了個人的計算負擔,使人能專注于創造;移動計算時代的設備,例如 iPhone,iPad這樣的手機和平板,以人為結點,有效鏈接了世界,使得信息傳遞
25、更為方便快速;那么蘋果所提出的空間計算,則是解構和再造了空間,使人能有機會進入到多維時空中。8/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蘋果推出蘋果推出 Vision Pro 之后,硬件已經不是制約空間計算能力的主要因素。之后,硬件已經不是制約空間計算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顯示、光學、圖像、追蹤定位等方面,部分現有 VR 產品的硬件參數是可以等同甚至是可以優于 Apple Vision Pro 的。目前,制約空間計算的核心矛盾不是硬件而是算力。Vision Pro 問世之前,VR 長期以來是互聯網公司的邏輯,Vision Pro 出來之后,就回歸到硬件公
26、司的邏輯。過去 VR 行業長期由 Meta 引領,而 Meta 做硬件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邏輯,重視用戶數量的增長而犧牲一定程度的用戶體驗。而蘋果 Vision Pro 將引領行業重新回到硬件公司的邏輯,以用戶體驗為優先,更加關注硬件設計方面的核心能力。當設備的顛覆性(屏幕替代性)得到初步顯現后,將引發產業鏈的當設備的顛覆性(屏幕替代性)得到初步顯現后,將引發產業鏈的跑步追趕,行業將進入跑步追趕,行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時代。高速增長時代。三、空間計算平臺關鍵要素三、空間計算平臺關鍵要素 空間計算技術包含三維重構、空間感知、用戶感知、空間數據管理、5G/云網與空間計算。而空間計算的關鍵要素就在于如何理
27、解環境信息和用戶意圖。1、如何理解環境如何理解環境 以 Vision Pro 為例,其通過大量攝像頭傳感器、專屬 R1 芯片的應用實現低延時、高質量的環境信息感知和三維重建。真實環境的三維重建主要通過傳感器獲得環境信息,然后通過信息處理實現三維重建。真實環境的三維重建主要通過傳感器獲得環境信息,然后通過信息處理實現三維重建。從環境信息的獲取方式來看,三維重建技術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從環境信息的獲取方式來看,三維重建技術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接觸式環境信息獲取主要利用儀器觸頭直接碰觸待測目標,如機械式的三坐標測量儀就是此類三維重建技術,非接觸式環境信息獲取通常被分為主動視覺和被
28、動視覺兩個類型,主動視覺主要通過特殊的光學儀器向視覺場景中投射特 9/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殊的結構光,然后通過檢測這些投射光在目標表面的圖像,或者計算回收反射信號的時間來進行深度信息獲取的三維重建技術,被動視覺直接利用視覺傳感器從客觀外界獲取相關信息,然后在相關約束條件下,通過信息處理算法計算出目標的三維坐標信息。10/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從三維重建算法來看,三維重建算法主要分為基于傳統多視圖幾何和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維重建算法:從三維重建算法來看,三維重建算法主要分為基于傳統多
29、視圖幾何和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維重建算法:多視圖幾何法是描述同一場景從不同視角下獲取的多幅圖像與物體之間投影關系的幾何模型,多視圖幾何理論把在數學中的推導引入到計算機視覺中,主要包括射影變換、小孔成像以及捆綁調整等的推導,為圖像的三維重建提供了理論依據。通常,多視圖幾何法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不同層次的射影變換(兩層攝影變換、三層射影變換等)、攝像機模型中的內外參數的求取、三維坐標計算等,該方法還涉及一些三維重建中基本的數學公式表達,例如,基礎矩陣、本質矩陣和 N 視點關系等;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維重建算法,14 年開始 Eigen 團隊第一次使用卷積神經網絡(CNN)用于三維重建,三維重建領域的深度學習應
30、用迅速發展,在數據處理、幾何推斷、結構推理、語義理解等多個層次為三維重建帶來深刻變革。11/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如何理解人如何理解人 通過感知用戶面部、人體姿態等方式來理解人。面部感知面部感知包含人臉關鍵點檢測、人臉識別、人臉重建及眼球追蹤;人體姿態感人體姿態感知知包含人體姿態估計、手勢的識別和姿態追蹤;其他感知與驅動其他感知與驅動包含語音交互、空間音頻等。如 Vision Pro 利用眼動交互可以通過目光瞄準和手勢確認的方式控制遠處物體,也可以通過目光瞄準的方式實現輸入交互。四、空間計算設備產業鏈分析四、空間計算設備產業鏈分析
31、1、空間計算設備空間計算設備的重要部件的重要部件(1)光學模組:方案各有千秋,平衡輕薄與清晰度兩大關鍵需求光學模組:方案各有千秋,平衡輕薄與清晰度兩大關鍵需求 在空間計算設備結構中,光學模組作為連接顯示屏和人眼的重要橋梁,是最為關鍵的組件之一,直接影響到最終的顯示效果與使用體驗。光學技術的發展緩慢,一直是 VR/AR/MR 快速擴張的瓶頸之一。當前的主流光學模組主要包括非球面透鏡、菲涅爾透鏡、Pancake 三種方案,實際應用中廠商會在極致輕薄與極致清晰之間作一定取舍。非球面透鏡通暢有著更清晰的成像質量、更高的放大率與更廣的視野,但透鏡的厚度與重量較大。Pancake 折疊光路方案則在輕薄度上
32、領先,通過多片光學鏡片讓光路多次折返,從而縮小整個光學模組總長,但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偽影”、損失光效,影響最終成像效果。前沿的超表面/超透鏡方案有望平衡輕薄與清晰度兩大需求。超表面透鏡能利用納米結構聚光進而達到避免色差出現的平面,且能形成特定的重復模式模擬折射光線的復雜曲率,使其沒有傳統透鏡笨重,并能在減少畸變的情況下改善聚焦光線的能力。12/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顯示面板:技術持續演進,顯示面板:技術持續演進,Micro-OLED 預計成為中期行業主流預計成為中期行業主流 早期 VR 頭戴式設備大部分采用普通 LCD,而后逐漸被
33、 OLED 取代。2016 年前后,OLED 技術嘗試用于 VR 設備中,并一度成為 VR 設備生產商的首選。2018 年以后,Fast-LCD 技術的出現讓 LCD 逐漸成為主流選擇。自 2022 年起,顯示方案進一步迭代,Apple Vision Pro 使用硅基 OLED 顯示方案,Quest Pro 使用 Mini LED 背光的 Fast LCD 顯示面板等。Micro OLED 具備性能參數、工藝制造等多維優勢有望成為行業主流。Micro OLED 光源模塊是通過使用氣相沉積將 OLED 沉積到襯底上而產生的,具有 OLED 自發光、薄、輕、視角大、響應時間短、發光效率高等優異特性
34、,而且更容易實現高 PPI(像素密度)、體積小、易于攜帶、功耗低等應用效果,特別適合應用于近眼顯示設備。從性能參數看,相比 Fast-LCD 和 Micro LED,硅基 OLED 色彩表現要更強,沉浸體驗更好。對比 LCD 屏幕來說,由于其擁有黑矩陣的工藝,因而限制了 LCD 的 PPI 提高,即便像素密度提高到 1000ppi 以上也難以完全消除紗窗效應;對比 Micro LED 來說,尚存在工藝和產業化問題,成熟度不夠高,而且也可能會存在像素點亮度不一致的問題。從工藝制造看,其技術工藝主要分為單晶硅光刻的基底驅動層技術和 OLED 蒸鍍技術。對于單晶硅光刻的基底驅動層技術而言,硅基OLE
35、D 采用的是 28nm、55nm、或者 180nm 成熟的 CMOS 工藝,其工藝難度要遠低于目前的頂級光刻單晶硅技術。13/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Micro LED 有望成為遠期最佳顯示方案。Micro LED 指在一個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 LED 陣列,如 LED 顯示屏每一個像素可定址、單獨驅動點亮,可看成是戶外 LED 顯示屏的微縮版,將像素點距離從毫米級降低至微米級。通過巨量轉移技術,將微米等級的 RGB 三色 Micro LED 搬到基板上,形成各種尺寸的 Micro LED 顯示器。Micro LED 的芯片到了肉
36、眼難以分辨的等級,可以直接將 R、G、B三原色的芯片拼成一個像素點,變成“一個像素”的概念,不再需要濾光片和液晶層。Micro LED 用到的自主發光器件,即 LED 半導體燈珠,是一個正負極性明確、體積形狀固定的固體小顆粒燈珠,再通過“巨量轉移”技術平面化集成大量的微小 LED 燈珠器件?!熬蘖哭D移”技術是 Micro LED 產業獨有技術,難以從其它相關產業獲得巨大的技術幫助。目前,Micro LED 巨量轉移技術依然處在實驗室攻關階段。(3)背光技術:背光技術:MiniLED 背光背光 LCD 為超高清顯示可行方案為超高清顯示可行方案 LED 背光源由直流驅動,工作電流易控制光電轉換效率
37、接近 100%,在相同的照明效果下比傳統的光源節能 80%以上。且使用壽命很長,基本都在傳統背光源的 10 倍以上,甚至可以高達 10 萬小時。LED是固態發光源,啟動電壓比較低,防震性好,色域寬廣等等。另外 LED 還具有在線編程亮度可控、靈活多變的特點。LED 背光主要有側入式背光、直下式背光、Mini LED 三種方案。側入式背光:側入式背光:在液晶面板側面封裝傳統 LED 背光模組,通過導光板折射的光線透過液晶面板層得以顯示。側入式背光的 LED 燈珠通常是幾十顆,光線不均勻,無法實現區域調光,其優點是面板較薄。14/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
38、告研究報告 直下式背光:直下式背光:將 LED 背光板配置在液晶層下,LED 燈珠可均勻分布在液晶層背面,背光板可進行區域分割,各區域單獨控制光線明暗,從而提高對比度,實現 HDR(高動態亮度范圍)顯示,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其缺點是面板較厚,分區數量有限。Mini LED:背光將傳統 LED 芯片縮小,背光源燈珠由原來的幾十顆、幾百顆變成數千顆、數萬顆,分區數量也能從幾十、幾百個增加到幾千、幾萬個,每個區域對應多個像素點,結合區域調光技術,對背光源進行更加精細化的亮暗控制。Fast-LCD 與 Mini LED 相結合,不僅可以很好的解決漏光難題,也能夠進一步提升 Fast-LCD 在高對比度
39、、高刷新率、高亮度等方面的性能,輔以 HDR 功能,將更好地發揮 VR 產品近眼超清顯示的畫質要求。(4)攝像頭:數量顯著增加,攝像頭:數量顯著增加,VST、面追及眼追、空間定位各司其職、面追及眼追、空間定位各司其職 攝像頭可以看做是空間計算設備的“眼睛”,攝像頭品質和功能是良好用戶體驗的關鍵。從每個設備上攝像頭數量來看,2022 年下半年上市的 VR 設備標配 6 顆以上的攝像頭,旗艦產品至少 8 顆攝像頭,且攝像頭的數量仍有增加的趨勢。Apple Vision Pro 配備了 12 顆攝像頭,包括 2 組 RGB 主相機、4 組下視角相機(2 組近乎垂直向下,兩組斜向下)、2 組外側視角相
40、機、以及 4組眼球追蹤紅外相機(頭顯內側)。RGB 攝像頭:攝像頭:用于拍攝外部影像,和內部顯示模組提供實時的立體視覺,提供一種透視的效果。讓 VR一體機擁有 AR 設備的能力,可以虛實結合,已經成為標配攝像頭。VST 圖像的清晰程度取決于 RGB攝像頭的采樣能力:1、RGB 攝像頭是現在 VST 顯示畫面清晰度的瓶頸;2、攝像頭本身是帶視場角的,15/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所以需要用 2 顆 RGB 攝像頭以降低邊緣畸變;3、需要機器識別算法對 RGB 攝像頭拍出來的畫面進行調整優化已達到最佳顯示效果。眼動追蹤攝像頭:眼動追蹤攝像頭:
41、眼動追蹤技術早期主要由外設配件來輔助完成,逐步發展成為 VR 的集成配置器件,通過內置眼動追蹤模塊,VR 實現了動態注視點渲染功能(DFR)以及自動瞳距調整(Auto-IPD),在設備的多人共享場景下發揮了一定作用。各大廠商均有在眼動追蹤方向有所研究,但其推出的硬件產品所搭載的眼動追蹤功能還是以與眼動技術提供商合作為主。目前最常見的方案是以瑞典眼動追蹤廠商Tobii 為代表的技術提供商所采用的瞳孔角膜反射法。該方案下的眼動追蹤主要由眼動攝像機、光源和算法共同完成。光源發射紅外光在眼角膜反射形成閃爍點,眼動攝像機捕捉眼睛的高分辨率圖像,再經由算法解析,實時定位閃爍點與瞳孔的位置,最后借助模型估算
42、出用戶的視線方向和落點。面部追蹤攝像頭:面部追蹤攝像頭:用于捕捉使用者的面部表情甚至重建使用者的面部。這是為了以后元宇宙的交流更加自然,更加像現實中的體驗。這個功能會用 2 顆微光紅外眼球跟蹤攝像頭,1 顆嘴部動作捕捉攝像頭來實現。6DoF 攝像攝像頭:頭:用于感知環境,捕捉手部動作,實現最重要的人機交互方式。經過一個聯合標定的過程建立一個 SLAM 地圖,用來人手在這個 SLAM地圖中的運動情況。標定的算法與空間算法上的差異會導致用戶使用中體驗的差別,在 VR 世界中進行球類游戲和其他需要跟蹤精準的手部動作的應用中會體現得比較突出。(5)傳感器:重要性凸顯,傳感器:重要性凸顯,dToF Li
43、DAR 有望成為標配方案有望成為標配方案 16/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普通的彩色相機拍攝到的圖片能看到相機視角內的所有物體并記錄下來,但是其所記錄的數據不包含這些物體距離相機的距離。僅僅能通過圖像的語義分析來判斷哪些物體離我們的遠近,但是并沒有確切的數據。而深度相機則恰恰解決了該問題,通過深度相機獲取到的數據,能準確知道圖像中每個點離攝像通過深度相機獲取到的數據,能準確知道圖像中每個點離攝像頭距離,這樣加上該點在頭距離,這樣加上該點在 2D 圖像中的圖像中的(x,y)坐標,就能獲取圖像中每個點的三維空間坐標。坐標,就能獲取圖像中每個點的
44、三維空間坐標。通過三維坐標就能還原真實場景,實現場景建模等應用。Apple Vision Pro 配備了 5 個傳感器。三維重建技術三維重建技術中,中,ToF(time-of-flight,飛行時間)的概念扎根于深度傳感器,飛行時間)的概念扎根于深度傳感器,指采用像素陣列來獲取整個場景的高分辨率深度分布。而 LiDAR 主要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是根據發射光和反射光之間的飛行時間來直接估計目標距離。也就是說,如果從測量原理來看,所有的 LiDAR 都是 ToF。因此,ToF LiDAR 通常指的是那些基于測量發射和反射光之間的飛行時間來獲得高分辨率場景深度通常指的是那些基于測量發射和反射光之間的
45、飛行時間來獲得高分辨率場景深度/目標距目標距離分布的傳感器。離分布的傳感器。ToF 深度傳感器代表公司有微軟 Kinect-2,PMD,SoftKinect,聯想 Phabdeng。ToF 方案又可進一步細分為 dToF 與 iToF。dToF 和 iToF 的原理區別主要在于發射和反射光的區別。dToF 的原理比較直接,即直接發射一個光脈沖,之后測量反射光脈沖和發射光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就可以得到光的飛行時間。而 iToF 的原理則要復雜一些,在 iToF 中,發射的并非一個光脈沖,而是調制過的光。接收到的反射調制光和發射的調制光之間存在一個相位差,通過檢測該相位差就能測量出飛行時間,從而估
46、計出距離。從原理上來看,iToF 的最大問題就在于最大測距距離和測距精度之間的矛盾。而 dToF 相較于 iToF 來說難度要大許多。dToF 的難點在于要檢測的光信號是一個脈沖信號,因此檢測器對于光的敏感度比非常高。常見的 dToF 傳感器實現是使用 SPAD(single-photon avalanche diode,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PAD 的工作區域位于二極管的擊穿區附近,當單個光子進入 SPAD 后就會產生大量的電子-空穴對,從而 SPAD 能檢測到非常微弱的光脈沖。從器件角度來看,SPAD 的集成度要低于普通的 CMOS 光傳感器,因此 dToF傳感器的 2D 分辨率較差。dT
47、oF 的傳統熱門應用是車載 LiDAR。如前所述,dToF在車載的 LiDAR 中主要實現的是高 2D 分辨率的測距。在車載應用中,dToF 的關鍵指標包括測距距離、距離分辨率、2D 分辨率以及抗干擾性。由于車載 LiDAR 對于測距距離(100m 以上)和抗干擾性的要求,相關的 ToF傳感器基本是 dToF 占主導。目前,車載 LiDAR dToF已經可以實現 200m 以上的測距距離,而在 2D 分辨率上已經可以實現 1M以上的像素數。以上兩個指標的提升主要取決于器件工藝和激光光源,預計 2D 分辨率會在未來幾年內快速提升。17/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
48、|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隨著近幾年深度傳感器和 LiDAR 的發展,dToF 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光傳感器像素來看,dToF 目前也可以使用 CMOS 工藝實現,并且已經可以實現不錯的 2D 分辨率。隨著 ARVR 等新應用的興起,消費電子領域對于深度傳感器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消費電子領域傳統上是 iToF 的天下,因為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中對于 ToF傳感器的最大測距距離需求較低(數米之內),而對于 2D 分辨率和成本的需求則較高。然而,隨著 dToF 技術,尤其是高集成度 CMOS SPAD 的發展,dToF 正在從高端進入消費電子市場。2、制約空間計算的核心矛盾是算力制約空間計算的核心矛盾
49、是算力 從純硬件參數的角度從純硬件參數的角度對比對比現有現有 VR 產品的硬件參數,在涉及顯示、光學、圖像、追蹤定位等方面,是可產品的硬件參數,在涉及顯示、光學、圖像、追蹤定位等方面,是可以等同甚至是可以優于以等同甚至是可以優于 Apple Vision Pro 的。顯示:的。顯示:預計 Apple Vision Pro 可實現等效 3400 x3400單眼的清晰度,支持 90Hz 刷新率;而 Pimax Crystal、Var jo Aero、Meta Quest 3 也能夠實現2880 x2880、2880 x2720、2064x2208 單眼的清晰度,支持 90-120Hz 刷新率。光學
50、:光學:Apple Vision Pro 采用 Pancake 光學模組,支持自動瞳距調節,通過雙攝像頭實現 Passthrough 功能;其余空間計算設備在光學模組的選擇上包含 Pancake、非球面透鏡、菲涅爾透鏡,多數也都支持自動瞳距調節,有Passthrough 功能。圖像:圖像:Apple Vision Pro 目前的水平與垂直視場角未知,其余設備的水平視場角在95-110 之間,垂直視場角在 73-104 之間。Apple Vision Pro、PimaxCrystal、Var jo Aero 均支持動態注視點技術。追蹤定位:追蹤定位:多數設備采用 6DoF Inside-out
51、追蹤定位方案,支持眼部追蹤、臉部追蹤、手勢識別等。通過對硬件參數的比較,能夠發現,目前制約空間計算的核心矛盾是算力。目前制約空間計算的核心矛盾是算力。而有效解決這一矛盾,取決于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原始算力的不斷進步,是原始算力的不斷進步,這取決于上游芯片供應鏈上 CPU+GPU 核心參數的不斷優化。另一方面,算法是對算力的使用效率優化,算法是對算力的使用效率優化,這取決于下游整機、軟件等廠商在算法與軟件層面的優化能力。目前,空間計算設備的主流算力形態有如下三種目前,空間計算設備的主流算力形態有如下三種:蘋果體系(準一體式):蘋果體系(準一體式):M2(App+圖像計算)+R1(多傳感器輸入
52、)體系。1)M2 具有 8 個 CPU 內核,分為 4個性能內核和 4個能效內核。性能內核提供 192KB 指令緩存、128KB 數據緩存和 16MB 共享二級緩存。效率內核要小一些,僅提供 128KB 令緩存、64KB 數據緩存和 4MB 共享緩存。此外,18/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SoC集成了一個具有 16 TOPS 峰值性能的高速 16核神經網絡加速器,用于 AI 計算加速。2)預估 R1是一顆低功耗低延遲的多模態傳感器融合計算芯片,其上定制了傳感器常用的算子電路,并且具備NPU 來支持基于 AI 的傳感器算法。R1 處理器目前可
53、集中處理來自陀螺儀、加速度計、氣壓計和麥克風的多模態數據,并增加了慣性測量單元(IMU)、藍牙 5.1、超寬帶(UWB)和攝像頭(包括運動捕捉和光學跟蹤)傳感器數據的多模態計算支持。據蘋果稱,新的 R1 芯片可減少 VR 中的暈動癥,其多模態處理時間僅為 12 毫秒。高通體系(一體式):高通體系(一體式):通過 XR2Gen2 單一芯片實現。Qualcomm Snapdragon XR 一、二代芯片系統在VR 一體機當中占據極高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 VR 一體機的普及。Wintel 體系(分體式):體系(分體式):結合 PC 的顯卡和 CPU,通過 Intel/AMD+Nvidia/A
54、MD+頭顯內置的芯片(如 Qualcomm)架構來實現。19/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五、相關公司五、相關公司 1、立訊精密:蘋果核心組裝廠商,積極布局立訊精密:蘋果核心組裝廠商,積極布局 XR 產業鏈產業鏈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于 2010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公司專注于連接線、連接器、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于 3C(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企業級設備、汽車
55、、醫療等領域。公司采用外延并購的方式迅速擴大業務,從 2010年開始,先后收購了多家科技公司。2011 年,立訊精密收購昆山聯滔電子一半以上股權,借此進入蘋果的供應鏈;2016 年,立訊精密并購專攻聲學技術的蘇州美特,精準切入蘋果的聲學供應鏈,抓住了為 AirPods 提供系統級組裝服務的機會。目前,立訊精密是蘋果手機三大組裝廠商之一。公司目前在消費電子、汽車、通信、醫療產業深度聚焦和發展,通過從零件、模組到系統的業務整合,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多元化布局各類產品線。從公司財務數據來看,2022 年,立訊精密營業收入分別為 2140.28 億元,同比增長 39.03%;歸母凈利潤為 91.63 億元
56、,同比增長 29.60%。分產品看:2022 年,立訊精密消費性電子營業收入 1796.67 億元,營收占比同比減少 3.51pct 至 83.95%;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業收入 128.34億元,營收占比同比增加 3.88pct 至 6.00%;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業收入 112.80 億元,營收占比同比增加 0.77pct 至5.27%;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業收入 61.49 億元,營收占比同比增加 0.18pct 至 2.87%;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收入 40.98億元,營收占比同比減少 0.71pct 至 1.91%。未來幾年消費電子業務仍將占據公司重要位置,相關產品包括智
57、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顯示等,無論是核心零部件或整機系統組裝,公司均已具備完整的綜合能力,并已為新產品/新業務做好充分準備。其中,在 AR/VR/MR 領域,公司目前在聲、光、電、熱、磁以及核心零部件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未來將著力進行完整的產品深度布局,圍繞著除芯片以外的核心部件,提供全產業鏈的整合。2、賽騰股份:蘋果頭部供應商,賽騰股份:蘋果頭部供應商,3C+半導體設備引半導體設備引領業績增長領業績增長 蘇州賽騰精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于 2017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通過不斷外延并購,公司已經
58、形成了涵蓋 21/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消費電子、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業務布局。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涉及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及鋰電池等業務領域,適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零部件、鋰電池、大尺寸硅片等。公司自動化設備已成功覆蓋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三大行業,并積極拓展光伏、動力電池等賽道。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產品包含自動化組裝和檢測兩大類,其中檢測設備可對來料尺寸、外觀、功能等進行高精度快速檢測,主要包括氣密性測試、平面度檢測、按鍵測試、間隙檢測設備等;自動化組裝裝備可實現裝配、貼合、覆膜、包裝
59、等一系列自動化操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產品包括汽車發動機 IMS 傳感器裝配線、電機轉子組裝線等組裝線;子公司賽騰菱歐主要產品涉及 PCB 板壓裝檢測線、灌碳測試線、全自動凸輪式汽車安全帶鎖扣裝配檢測線等多種裝配線、檢測線。在半導體領域,公司的子公司 Optima 成功推出晶圓包裝機、倒角輪廓機、倒角粗糙度量測、晶圓字符檢測機、晶圓激光打標機、晶圓激光開槽機等設備。從公司財務數據來看,受益于蘋果 TWS 耳機的放量,公司 2022 年實現營收 29.30億元,同比增長26.36%。分產品看:2022 年,賽騰股份消費電子業務營業收入 24.52 億元,同比增加 30.39%;半導體業務營業
60、收入 2.91 億元,同比增加 34.30%;新能源業務營業收入 1.80 億元,同比減少 16.73%。公司于 2011 年通過蘋果合格供應商認證,公司的自動化設備主要應用于蘋果終端產品的組裝、檢測過程中,目前應用的范圍主要包含手機、手表、無線耳機、平板電腦和售后服務等領域。公司積極開拓蘋果 MR 相關產線設備,并于前期已經配合客戶進行相關自動化檢測、組裝類設備的研發,且從 2022 年開始逐步交付相關設備給下游 OEM 廠商。3、華興源創:華興源創:Micro OLED 檢測設備國內領先檢測設備國內領先 華興源創成立于 2005 年 6 月,于 2019 年成為全國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61、。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 年公司進軍半導體檢測,2020 年公司通過并購歐立通進軍智能穿戴領域。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LCD 與 OLED 平板顯示及微顯示、半導體、可穿戴設備、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為客戶提供從整機、系統、模塊、SIP、芯片各個工藝節點的自動化測試設備。22/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從公司產品結構來看,公司在平板和半導體檢測板塊產品十分豐富,在平板檢測業務保持業內領先水平,MiniLED、Micro-LED 及 Micro-OLED 等
62、新一代顯示檢測技術儲備不斷升級;半導體檢測業務包括測試機、分選機、AOI 缺陷檢測設備在內的多個標準設備也陸續進入量產。消費電子檢測及自動化設備業務是目前收入主要來源,半導體檢測設備業務份額有望繼續提升。根據公司公告,2022 年公司消費電子檢測及自動化設備業務營收 15.08億元,同比增長 0.92%,占總營收 64.98%;半導體檢測設備制造業務營收 5.66億元,同比增長 35.55%,占總營收 24.39%。新型顯示技術檢測業務方面,華興源創目前在 Mini LED、Micro LED 及 Micro OLED 三條技術路線上均有技術儲備并且還在繼續投入研發,其中 Micro OLED
63、 系列檢測設備已獲得下游客戶索尼及終端客戶驗證,并且獲得終端客戶首條試驗線訂單,邁出了批量出貨的第一步,也是領先市場的第一步。華興源創領先于行業在 Micro OLED 檢測設備進行布局,此次接獲行業量產訂單,隨著 Micro OLED 在AR/VR 應用中的普及,華興源創的盈利能力有望再度提高。23/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4、杰普特:國內激光巨頭,杰普特:國內激光巨頭,XR 光學檢測設備市場廣闊光學檢測設備市場廣闊 深圳市杰普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年,于 2019 年成功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激光器
64、、激光/光學智能裝備和光纖器件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激光核心技術為基礎,打造激光與光學、測試與測量、運動控制與自動化、機器視覺等技術平臺,圍繞消費電子、泛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療等重點領域,為客戶提供全品類、各波段、不同模式的光纖激光、固體激光、超快激光等產品,激光精密焊接、脆性材料精密加工、半導體模組檢測及標刻、被動元器件、FPC/PCB 打孔等專用設備技術解決方案。公司生產的各類核心激光器及激光/光學智能裝備產品已獲得北美公司、M 公司、英特爾、國巨股份、厚聲電子、意法半導體、順絡電子以及寧德時代、比亞迪、一汽弗迪等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半導體、光電元器件及動力電池頭部廠商的認可
65、。從公司的財務數據來看,2022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73 億元。杰普特是蘋果光譜檢測領域的核心供應商,其智能光譜檢測機自 2014 年進入蘋果公司供應鏈,對象從iPad 逐步拓展到 iPhone,用于檢測 Airpods 2 的設備 2019 年也實現交付。公司 XR 檢測設備主要用于XR 產品光學校準,該設備能夠進一步降低 XR 產品的成像畸變,有效減輕佩戴 VR/AR 設備時產生的眩暈感,增加長時間使用舒適度。截至 2022 年底,該產品已獲得北美 A 客戶的訂單且完成大部分產品交付驗收,并已與客戶溝通下一代檢測設備檢測需求,同時公司也在持續接洽新客戶。隨著 XR 產品的不斷普
66、及,XR 檢測設備將會有更多的市場空間。5、長盈精密:積極投入長盈精密:積極投入 XR 領域,多元化布局相繼投產領域,多元化布局相繼投產 長盈精密成立于 2001 年 7 月,于 2010年登陸創業板,以產品設計、精密模具設計和智能制造為核心競爭力,緊跟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的步伐,不斷拓展完善業務及產品體系,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終端零組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智能裝備及系統集成的規?;圃炱髽I。2018-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且增速逐年提高,2022 年營收 152.03億元,同比+37.6%,主要因公司消費電子業務與新能源業務雙重驅動。海外大客戶助力增長,非手機業務持續發力
67、。海外大客戶助力增長,非手機業務持續發力。公司最開始為國內安卓系廠商提供金屬外觀結構件,前期受益于國產手機規模增長以及金屬后蓋滲透率提高,業績快速增長。隨著國內手機結構件市場進入瓶頸期,公司開始積極進行戰略轉型??蛻艚Y構方面,公司將客戶重心由國內轉向海外,不斷加深和北美大客戶、三星、谷歌、亞馬遜和特斯拉等海外巨頭的合作;產品結構方面,公司不斷開拓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業務,非手機業務營收占比逐漸提高。公司是大客戶筆電機殼重要供應商之一,未來份額有望不斷提高。公司是大客戶筆電機殼重要供應商之一,未來份額有望不斷提高。公司于 2018 年正式切入北美大客戶的筆電機殼供應鏈,給北美大客戶的筆電供應
68、 D 面,2021 年已經實現了 A、C、D 面全套同時供貨。大客戶筆電機殼現有供應商包括可成、鴻準、鎧勝,長盈是最先進入其供應鏈的大陸供應商,近年來部分臺系廠商逐漸退出大客戶筆電機殼供應鏈,長盈作為新進入者有望搶占更多份額。24/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積極投入積極投入 XR 領域,多元化布局相繼投產。領域,多元化布局相繼投產。根據公司年報,在 XR 領域,公司已經和多個核心客戶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并于 2022 年取得了元宇宙行業重要客戶的供應商資格,參與了行業所有頭部客戶主要 XR 產品的研發,目前有多個國內外重點客戶的項目在研發
69、或量產中,同時公司是北美大客戶 MR頭顯結構件主要供應商之一。此外,在新能源領域,公司新能源業務產能逐步釋放,位于四川宜賓、四川自貢、江蘇常州、福建寧德的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基地均已投產。在高壓電連接領域,公司 2022 年重點進行江蘇蘇州新廠區和越南廠區的產能建設及客戶認證工作,同時開發有效客戶 5 家,新項目陸續進入量產。6、兆威機電:掌握微型傳動核心技術,助力布局消費電子新賽道兆威機電:掌握微型傳動核心技術,助力布局消費電子新賽道 兆威機電成立于 2001 年,2020年上市,主要產品為微型傳動系統、精密零件和精密模具等,公司主要為通訊設備、智能手機、汽車電子、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個人護
70、理、智慧醫療等諸多領域的客戶提供定制化微型傳動系統和精密注塑件,合作者包括德國博世、華為、比亞迪、長城、羅森伯格、iRobot等知名下游企業。公司主要從事微型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同時積極對微型驅動系統研發和市場開拓進行布局,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子、智慧醫療、消費電子、工業裝備、智能家居等。公司產品的運行原理是通過控制算法將指令傳達至機械傳動結構,將微型電機的動能轉化為適配產品需要的運動模式,從而實現終端產品的有效運動控制。公司積極探索智能消費電子應用場景,其微型驅動控制系統以小體積、大力矩被很多需要小空間和布線要求的產品需要,如 VR/AR/MR、云臺、無人機等,其磁感應系統、瞳距調
71、節驅動系統、頭部自動松緊裝置、智能眼鏡隱藏式微型揚聲器均可以用于 MR 頭顯之中。25/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7、榮旗科技:榮旗科技:AI 智能檢測技術業內領先智能檢測技術業內領先 榮旗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于 2023 年登陸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重點面向智能制造中檢測和組裝工序提供自主研發的各類智能裝備,公司現已成為國內智能制造、智能檢測領域的重要企業之一。公司重點面向智能制造中檢測和組裝兩大工序,主要產品:視覺檢測裝備、功能檢測裝備、智能組裝裝備。近年來,公司選擇智
72、能制造發展最快的消費電子行業作為重點市場,在視覺檢測、功能檢測等工藝環節實現了重大突破,占據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現已成為蘋果、亞馬遜產業鏈的重要設備供應商,并為華為、谷歌、Facebook、寧德時代等品牌提供智能裝備。在 XR 領域,公司 2016 年開始為亞馬遜提供包括智能眼鏡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零部件檢測、組裝設備的研發制造服務。針對智能眼鏡,公司主要產品系眼鏡前框、內腿和鏡片等結構部件的檢測、組裝設備/治具。2019 年,公司向消費電子又一知名企業提供用于鏡片外觀和光學性能的檢測裝備,進行相關裝備的方案設計工作。2022 年,公司取得 Facebook 正式供應商資格,為其智能眼鏡成品組
73、裝生產線提供基于機器視覺的精密組裝對位、測試一體化設備。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鏡領域形成了治具、檢測裝備和組裝裝備的完整產品陣列,并服務于消費電子行業中的多家知名企業,結合 XR 細分行業高速發展這一行業趨勢,智能眼鏡裝備有望成為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又一個具備先發優勢的細分深耕領域。8、兆威機電:微型驅動系統龍頭,兆威機電:微型驅動系統龍頭,XR 與汽車電子成為新成長點與汽車電子成為新成長點 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于 2020年登陸深交所上市,是一家集設計、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微型驅動系統方案解決商。公司產品的運行原理是通過控制算法將指令傳達至機械傳動結構,26/36 202
74、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將微型電機的動能轉化為適配產品需要的運動模式,從而實現終端產品的有效運動控制。公司生產的微型傳動和微型驅動系統可廣泛用于汽車電子、智慧醫療、消費電子、工業裝備、智能家居等領域。公司產品、業務布局呈現多元化和垂直一體化的特點,綜合覆蓋零組件、模組與系統組裝。公司接下來重點圍繞汽車電子、智慧醫療、消費電子、工業裝備、智能家居等行業,做出針對行業賽道的零件 BU、傳動 BU、控制 BU 能力建設規劃,在技術層面,構建面向 5 大 MU(重點行業)的戰略控制點。在 XR 領域,公司的微型傳動系統在設備用自動調整裝置得到應用;公司具備從
75、硬件電路設計與制造、電控軟件開發、傳動方案設計、模具開發制造及齒輪箱批量制造的綜合能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微型傳動系統可應用于 XR 設備中的瞳距調節、屈光度調節、磁感應系統、頭部自動松緊裝置、震感調節等。最常見的是電驅瞳距(IPD)調節方案,VR 頭戴設備間距如果與使用者瞳距不匹配將導致視覺疲勞甚至眩暈,影響佩戴舒適度和清晰度,進而影響覆蓋人群的范圍和用戶使用時長,IPD 調節可以提高調節精確度,緩解 XR 設備佩戴眩暈感。公司產品已被 PICO 所采用并量產出貨。六、陣營與主賽道分析六、陣營與主賽道分析 1、Apple Vision Pro 發布對競爭格局的影響發布對競爭格局的影響
76、(1)MR 形態成為形態成為 XR 產品的主流形態產品的主流形態 MR 的 VR 和 AR 能力可以兼顧且可以自由切換,核心技術構架則為 VR+VST(Video See Thru)。展開來說,傳統意義上的 AR 公司所采用的是 Optical See Through,即 OST 方案,是指周圍環境反射的可見光穿過鏡片直接進入人眼成像,虛擬物體則直接顯示在在半透明的近眼顯示屏幕上,兩者疊加形成虛實結合的效果。OST 方案從理論上可以做的更輕便,更接近常見的眼鏡,但其本質特點是較小的視場角內的虛擬物體直接疊加在更大的自然視野內的真實環境的物體之上,無法真正實現虛實“無縫”融合的效果。OST 方案
77、的另外一個致命缺陷是它只能適用于狹義的 AR 模式,無法支持 VR 模式,通用性不足,不能成為真正的MR 產品。而 VST 模式則可以把周圍環境的信息全面采集,經過處理后,和虛擬的物體實現無縫的結合,再統一展示在完整的視野中。這樣在理論上才能保證虛實完美融合的可能性,同時保留了對真實環境進行加工和升級的可能性,也保證了在數字空間中再次傳播的一致性,顯然是更具通用性和可擴展性的一種模式。另外 VST方案可以同時兼容 VR 和 AR 兩種模式,顯然更符合 MR 的產品理念。行業內長期以來存在這兩條路線之爭。蘋果這次推出的 Vision Pro,是采用了 VR+VST的技術路線。VST 模式才能從理
78、論上真正保證優秀的用戶體驗,是實現 MR 的終極模式。該模式目前面臨的挑戰比如算力、體積和續航問題,都在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逐步解決中,但是 OST 模式有其底層產品邏輯上的致命缺陷,無法支持通用 MR 的未來。VR+VST 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代表通用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代表通用 MR 產品的核心形態和技術產品的核心形態和技術路線。路線。(2)樹立性能與體驗標桿樹立性能與體驗標桿 27/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主流 VR 設備的分辨率長期停留在 4K 以下,僅僅極少數 VR 設備如 Pimax 8KX、Pimax Crystal 等分辨率達 8K
79、水平,視覺沉浸感嚴重不足。Vision Pro 問世之后,將重新刷新用戶對于良好的視覺沉浸感的認知,倒逼廠商改善光學與顯示方案以提高分辨率。在視覺體驗之外,Apple Vision 在輸入、輸出方面的多項能力與配置,有望引領行業內產品跟進。比如空間視頻、空間音頻將成為普遍配置;眼動追蹤及面部追蹤、手勢識別將成為重點優化功能;現實互見與 Persna 數字人將迎來更多探索。2、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出貨量優先出貨量優先”VS 硬件公司硬件公司“性能優先性能優先”蘋果入局之后,整個 VR 市場暫時分成了兩條不同的戰線,分別對應通往終局的兩條不同的路徑。一條是蘋果和小派為代表的蘋果和小派為代表的“性
80、能先行、價格漸降性能先行、價格漸降”路徑路徑,這條路徑遵循硬件行業的基本商業邏輯和演進規律。另外一條則是 Meta 和字節主導的和字節主導的“出貨量先行,低價強推出貨量先行,低價強推”路徑路徑。雖然從終局思維的角度看,最后兩條戰線必將殊途同歸。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條戰線的將走出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從出貨量的角度看,目前第二條路徑占據了絕大多數,但這條路徑也面臨相當大的挑戰,最核心的問題是硬件性能局限。(1)出貨量先行,出貨量先行,低價強推低價強推 Meta 和字節主導的和字節主導的“出貨量先行,低價強推出貨量先行,低價強推”是典型的做互聯網平臺的邏輯,是典型的做互聯網平臺的邏輯,互聯網公
81、司做自己的通用硬件品牌。但是互聯網平臺業務和通用型硬件業務這兩個商業模式本身就是互斥的。作為一個通用平臺這種互聯網業務,尤其是大社交業務平臺,目標是 cover 百分之百的人群。而硬件天然是更分散的,同一個品牌、同一款產品不可能 cover 所有人的需求。Meta 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自己來做自己的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自己來做自己的 VR 硬件的主要目的在于:硬件的主要目的在于:扎克伯格要在互聯網從 2D 到 3D(也就是空間互聯網)這種代際轉移的過程中,確保自己不會掉隊實現,從而實現“安全”的跨越?!氨WC”在互聯網進入 3D 時代之后,自己能夠繼續“維持”甚至“強化”其行業龍頭地位。為達成這一戰
82、略目的,Meta 采取了所謂“垂直封閉策略”,把硬件、軟件、內容和用戶等 VR 行業發展所必需的、本來應該多家公司分別經營的業務資源整合在同一個公司下面,主動催生整個行業的爆發,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元宇宙時代大社交業務的種子用戶群體。當種子用戶群體的體量一旦跨越臨界質量,便可以通過強大的網絡效應,形成不可逾越的先發優勢。到時,再把這個社交軟件向其他硬件開放,形成跨硬件的大社交平臺。這樣就實現了通過“垂直封閉”的過渡性策略實現在最終“開放兼容”格局下的壟斷地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多個市場主體博弈結果的不確定性,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Meta 確實在 VR 整個行業的發展進
83、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加速作用。同屬互聯網社交巨頭的字節看到了這個策略背后的邏輯,Meta 收購 Oculus、字節收購 Pico,通過收購硬件公司補齊了硬件基因,寄希望于搶占下一代互聯網的硬件入口。(2)性能先行、價格漸降性能先行、價格漸降 而蘋果和小派為代表的蘋果和小派為代表的“性能先行、價格漸降性能先行、價格漸降”路徑,才是真正硬件公司去做消費級硬件產品的邏輯。路徑,才是真正硬件公司去做消費級硬件產品的邏輯。硬件的基因很難內部培養,因為硬件能力包含很多 know-how,不像軟件一樣“可顯式化”和“可攜帶”,其次硬件產品的開發和迭代周期要遠長于軟件,因此跟互聯網公司快速迭代的文化兼容性很低。2
84、8/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這個問題對 VR 硬件來說尤其突出,因為 VR 的技術門檻很高,而且跟手機行業關聯度不大。VR 所涉及到的技術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硬件、軟件、顯示、光學、傳感、傳輸、感知、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UI、OS、人機工學,空間音響、認知科學、心理學,甚至包括生理學和醫學的很多方面。而且 VR對這些技術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在手機領域是沒有的,或者要求是沒有這么高。由于 VR 發展時間尚短,因此產業鏈成熟度很低,ODM模式尚未出現,上述多領域的技術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整機廠商自己組織解決。因此,在當前這個階
85、段,VR 硬件業務的能力體系很難在互聯網公司內部培養,從手機行業跨界轉型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通過多款產品的迭代和積累才能完成,所以相關能力的獲取必須通過對相對成熟的完整 VR 業務體系的并購來實現。做消費電子產品的邏輯,首先要把核心性能指標做到“良好”的水平,能夠較好地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此時價格一定是偏高的,針對的是市場上對價格不敏感的 early adopters 形成一定的出貨量,在商業上達成一定意義上的成功(至少是較高的毛利率)。Apple Vision Pro 很有希望成為一個行業拐點產品。在這個基礎上,通過技術的迭代、供應鏈的完善,逐步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價格,從上往下逐次形成對不同層
86、級的消費者的分段滲透,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出貨量的增加,供應鏈整體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形成良性循環,最后實現對大部分消費者的滲透。大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耐用消費品(電子和汽車為典型代表)各自的發展都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這個演進的過程的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關底層技術進步的節奏和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節奏決定的。作為整機廠商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發揮較大的作用,但是很難在本質上大幅影響這個演進過程的節奏。七、未來展望七、未來展望 大模型 空間計算平臺,預計 24、25 年爆款將頻現。1、大模型大模型空間計算平臺:景氣上行的諸多方向空間計算平臺:景氣上行的諸多方向 以大模型(以大模型(ChatGPT)為代表的新
87、一輪)為代表的新一輪 AI 浪潮,正掀起新的產業革命。其景氣度及持續期取決于是浪潮,正掀起新的產業革命。其景氣度及持續期取決于是否會遷移至新的計算平臺上否會遷移至新的計算平臺上再次升維的空間計算平臺。再次升維的空間計算平臺。新一輪 AI 浪潮已經對現實世界形成了巨大的影響,但如果仍在移動互聯網框架內,那則只是對現有的產業進行升級與迭代,則是在存量空間中的零和博弈。未來以 Apple Vision Pro 為代表的 MR 眼鏡出現有望打開新的增量空間,一方面存在虛擬世界,在其上所有的場景都值得被建設一遍;另一方面虛擬與現實融合將產生更多交互關系,也將產生滿足新交互范式的內容。大模型大模型 空間計
88、算平臺,這一輪的創新周期是軟硬結合向前走,帶來乘數效應,不是簡單的加法??臻g計算平臺,這一輪的創新周期是軟硬結合向前走,帶來乘數效應,不是簡單的加法。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空間計算)、智能合約分別對應生產力、新空間(新平臺)、生產關系,軟硬結合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是各類技術涌現以及眾多企業接力賽的過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 現在涌現的是 AIGC,爆款產品形態是 ChatGPT,它實際上是先進的生產力,代表的是軟實力部分;智能硬件:智能硬件:開辟了新的空間入口,分布式垂直硬件改造了現實物理世界空間,相當于在現實物理世界疊加了一層智能維度;智能智能合約:合約:可以實現自動化的合約執行,從而降低
89、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改善生產關系。實際上智能合約確實是面向未來搜索的,基于讓人的創造力更加迸發的要素之一。29/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從時間發展順序來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行業發展脈絡大致為:2010 年,里程碑意義的產品 iPhone4發布,當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大幅增長 75%;2011年,微信這一現象級應用問世;2011-2015年,移動 App 內容與應用迎來爆發。2019 年移動互聯網紅利開始消退,此后下一代計算平臺正在醞釀發展。2020-2021 年已有小爆款 VR 內容(元宇宙內容的初級形態)出現,但當時更多爆款內容與應
90、用均處于探索期,行業中的大多數公司開始重視并入局。因此,若以 2021 年為 Web3.0/元宇宙的發展元年,預判真正的爆款內容或應用將滯后 1.5 年左右對應 2023 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涌現。2024、2025 年年AIGC、ChatGPT 會在虛擬現實世界中生產、制作、會在虛擬現實世界中生產、制作、供給一些新的內容、應用、場景,百花齊放。供給一些新的內容、應用、場景,百花齊放。但這一輪新計算平臺的內容、應用/場景的發展將不同于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只是影視、游戲內容從 2D到 3D 的簡單升級,還會帶來生產關系的重構與新的供需關系。AI 是下一代計算平臺的關鍵生產要素,當下新的供給范式 AIG
91、C 作為生產力,ChatGPT 作為其中的一種生產工具,未來也會出現更多的生產工具,這種生產方式比人的效率要高得多,滿足新一代計算平臺對供給量的大幅需求。這種新供給范式將帶來新產業及公司,舊產業及公司有被沖擊的風險,未來:未來:1)凡是移動互聯網掉隊的公司,大概率有凡是移動互聯網掉隊的公司,大概率有翻盤契機;翻盤契機;2)移動互聯網未能解決的領域,存在增量;)移動互聯網未能解決的領域,存在增量;3)后端基建、)后端基建、AI 部署是確定性景氣上行;部署是確定性景氣上行;4)圍繞新供給的變現模式,待定;圍繞新供給的變現模式,待定;5)場景與應用中,)場景與應用中,toB“逆人性逆人性”是增量;是
92、增量;6)場景與應用中,)場景與應用中,toC“順順人性人性”主要圍繞女性。主要圍繞女性。2、大模型大模型空間計算平臺:每個方向上可能出爆款的大致推演空間計算平臺:每個方向上可能出爆款的大致推演 每一代新計算平臺的發展,都伴隨著技術與工具的升級,并帶來各類創新的內容與應用。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最初幾年,各類 toC端的應用不斷涌現,如淘寶、微信、視頻平臺、手游等,其中絕大多數的熱門 App或應用都是屬于順人性產品。在互聯網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工程師會將人性的因素考慮進來。將產品分為兩大類:順人性產品與逆人在互聯網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工程師會將人性的因素考慮進來。將產品分為兩大類:順人性產品與逆
93、人性產品。順人性,性產品。順人性,即順應用戶的需求,更方便、更快捷的滿足人類基本的低層次欲望。順人性產品往往利用人性中本能的欲望來打造產品,以迎合人性,比如欲望驅使下的貪嗔癡的需求,越低層的需求市場 30/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越大,比較典型的就是游戲、長短視頻、打折優惠等這類產品。逆人性,逆人性,即通過某些手段克制人類某些原始的欲望,如貪嗔癡,目的則是為了滿足人類更高層次的需求。典型的逆人性產品主要集中在延遲滿足需求強的行業,比如教育與健康類的產品;以及需要自律管理需求的行業,比如各類辦公管理類的產品??v觀目前市場上的應用產品,發展迅
94、速、用戶規模強大的 toC端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順人性的產品,比如淘寶、抖音、游戲等應用,也迅速孕育出了很多互聯網大平臺。而一些逆人性產品發展速度則較為緩慢,比如 KEEP、教育、閱讀類的應用,相對來看逆人性產品在 toB 領域發展得較好。表面上看來,順應人性的生意與商業很容易功成名就、大獲全勝,而對抗人性的生意與商業默默無聞。表面上看來,順應人性的生意與商業很容易功成名就、大獲全勝,而對抗人性的生意與商業默默無聞。然而,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則帶來不一樣的變化。然而,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則帶來不一樣的變化。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率先對人們的“吃喝玩樂”領域進行了革新,尤其是在內容供給端,手游、長短視頻的發展
95、豐富了人們的精神娛樂,但這類“吃喝玩樂”的內容與應用多為順人性產品,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逆人性產品則發展的非常緩慢。當下,正處于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技術變革中,目前來看,這一輪 AIGC 的嶄露頭角,從 AI 繪畫到 ChatGPT,隨著應用場景的擴容,人們對 AIGC 商業化潛力的關注度,逐步從偏 C 端的娛樂,拓寬至工業、金融、教育等 B 端領域。一定程度上,AI 繪畫其實是屬于小 B 端的應用,ChatGPT 也在論文寫作、商業分析報告以及代碼編寫等領域展現出了非常的能力。AIGC 與 ChatGPT 的本質是 AI,AI 作為新的生產力工具而存在,從這個角度看,AI 對傳媒產業的影響,將顯著
96、不同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順人性產品跑得快的邏輯,預計AIGC 將率先革命化的應用/場景可能是逆人性產品。上網時代,順人性的爆款應用非常多,而上算時代,逆人性的應用會更加多,原因在于:1)AI 將著重率先改造移動互聯網未能解決的領域,存在增量;2)基于防御性目的,人們“主動”學習 AIGC 以提升自身生產力。這一輪 AIGC、ChatGPT 本身是生產范式的變化,若將 AI 看成是生產力,與人在工作上將成為競爭關系,當 AIGC 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的時候,如作畫、作曲、寫代碼、撰寫商業分析報告等,人們會擔憂自己在未來會被 AIGC 所替代,而出于防御性的目的,人們會倒逼自己去了解甚至是學習AIGC
97、。雖然逆人性產品在早期時的付費邏輯難走通,其最大的難點在于拉新與留存用戶,但當用戶逐漸接受、理解、掌握、熟悉這些逆人性產品之后,即付費邏輯一旦走通,長期來看,用戶的粘性提升也是非常顯著的。AIGC 將成為將成為 Web3.0/元宇宙時代的內容供給范式之一。元宇宙時代的內容供給范式之一。目前 ChatGPT、AI 繪畫均為 AIGC 的應用范疇。Web3.0/元宇宙時代內容快速增長,依靠 PGC/UGC 的供給有限,低成本高效率的 AIGC 將成為重要的內容供給方式之一。當前 ChatGPT、AI 繪畫的突出表現打開了人們對于 AI 生成式內容的想象空間。首先,在內容生產領域,一方面 AIGC
98、會帶動內容消費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 AIGC 帶來了生產成本的下降與效率的提升。從用戶角度看,下一代技術的發展主線是創造高質量的沉浸式內容,甚至是帶來多感官的時空體驗,如影視、游戲內容從 2D 升級為 3D,甚至是加入交互的功能,帶動互動劇的發展,使得游戲中的 NPC 交互更智能。但每一次內容形態的升級,都意味著創作門檻的巨大提升,背后是人工工作量與成本的增長。而 AIGC 正在改變內容生產方式,AIGC 已經具備文字、圖片甚至視頻內容的生成能力,在生成創意、內容創作等方面對創作效率的提升非常顯著,可以應用于影視、游戲、藝術創意等場景;甚至在專業領域,AIGC 可以用于構建三維模型、工業設計等
99、,能夠替代或輔助人工承擔繁瑣的工作,降低人工成本。31/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其次,在革新內容、降低成本的同時,AIGC 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場景,AIGC 對傳媒產業的影響會更加深入。關于 AIGC,目前行業的探討大多局限于內向思維,首先想到的是運營效率與成本,思考哪些環節可以利用 AI 提高來效率,哪些崗位的人員會被替代,這對應的都是成本項。其實以 ChatGPT 為代表的 AIGC 應用的成功地方在于對 C 端的開放與友好,以此反過來推動 B 端的開發與應用。因此,在內容之外,AIGC 應該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場景,會給整個產業鏈帶來
100、增量。AIGC 內容、應用/場景落地及商業模型跑通之后,還有變現,變現指的則是與廣告、電商增值服務等相關的協同方,內容、應用/場景、協同方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優勢部分,在 AIGC 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優勢有望延續。從三個維度去對場景進行劃分,即技術要素是虛擬現實還是人機協同/共生,模式是 toC還是 toB/G,以及當要素與場景以產品或服務形式共同作用于的人性是順人性還是逆人性。建構出了未來建構出了未來 Web3.0/元宇宙的八大場景模型:元宇宙的八大場景模型:1)虛擬現實虛擬現實+toC順人性:各類娛樂類、社交類應用、內容、產品等;順人性:各類娛樂類、社交類應用、內容、產品等;2)虛擬現
101、實虛擬現實+toB/G順人性:各類辦公類、業務類應用、產品、服務等;順人性:各類辦公類、業務類應用、產品、服務等;3)人機共生人機共生/協同協同+toC順順人性:如家庭端的服務型機器人;人性:如家庭端的服務型機器人;4)人機共生人機共生/協同協同+toB/G順人性:如應用于醫療領域的腦機接口;順人性:如應用于醫療領域的腦機接口;5)虛擬現實虛擬現實+toC逆人性:如學生的網課、健身應用等;逆人性:如學生的網課、健身應用等;6)虛擬現實虛擬現實+toB/G逆人性:如考勤逆人性:如考勤/規規范類的應用、產品范類的應用、產品、服務;、服務;7)人機共生人機共生/協同協同+toC逆人性:如機器人管理員
102、類的應用、產品;逆人性:如機器人管理員類的應用、產品;8)人人機共生機共生/協同協同+toB/G逆人性:如管理類的應用、產品、服務。逆人性:如管理類的應用、產品、服務。場景與內容、應用、模式,是新計算平臺上,未來將跑出來的各類創新。場景與內容、應用、模式,是新計算平臺上,未來將跑出來的各類創新。其中,內容最具象,其次是各類應用;模式相對抽象;場景則是宏觀層面的切割方法,理論上場景能覆蓋所有的內容、應用、模式。內容是相對于文字(在線閱讀)、聲音(音頻)、圖片(動漫)、視頻(長視頻/短視頻/直播)而言的下一代新內容,目前看會兼具沉浸式、互動式等特征;應用指服務于用戶的各類獨立產品,如 PC 時代的
103、新浪、網易,智能手機時代的各類 App;模式則側重于運營邏輯,即獨特的經營、盈利模式等;場景則是能搶占用戶時長、可支配收入的各類新時空。32/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基于以上來看,應用/場景更多以技術面貌出現,會比內容的邏輯更順暢。AIGC 更利好應用與場景,最利好的并非內容,尤其是人們習慣性認為的重度內容(非重度游戲而是輕量化內容);從監管角度,更偏好應用場景類的技術型公司,而非內容型公司(待觀察)?;谏鲜鰣鼍暗谋举|,供給方根據自身技術稟賦選擇一種業務模式再設計具體的情節,交付于用戶后,用戶在其中投放自身時長與可支配收入;任何供給方的
104、供給,均能落入八大場景模型之一。元宇宙重構的時空,是 3D、沉浸式、互動式的、增加更多感官體驗維度的,故切割新時空的元宇宙場景們,用戶置身其中的體驗感更為突出,每增強一項,所有過往的場景都可以被重塑。在場景重塑的過程中,蘊藏著增量的機會。一是,關注 AIGC 等新技術對原有產業的顛覆式創新。當下移動互聯網所介入到現實物理世界中的部分,需要全部重新再“被定義”一遍,如購物 App 現在打開是圖文界面,3D 沉浸式與交互式的虛擬現實中,購物場景從商品展示的方式(不再是圖文形式)開始全部都需要重新定義。二是,新應用場景預計孕育出新巨頭的概率更大。歷次工業革命都會有一大批核心產業之外的受益群體,都會按
105、照創新的范式誕生出新的產業。在歷史上,對現有行業的顛覆常常來自于外部,能夠認為下一代新的科技巨頭將誕生于新的領域,而不是現有領域。3、大模型空間計算平臺:開源、大模型空間計算平臺:開源 VS 封閉兩種陣營封閉兩種陣營 個人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最初,人機交互是通過命令行實現的。在 70 年代末,隨著Apple II 問世,個人計算機逐漸興起。IBM 兼容機+DOS 操作系統,要從記憶中抓取命令字符。Apple Macintosh 問世,圖形用戶界面的出現改變了計算機的信息呈現和交互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簡單。Macintosh Mac OS 操作系統和微軟研發的 Windows 操作系統的
106、推出進一步推動了個人電腦的普及。90 年代初期的個人電腦市場操作系統主要由硬件廠家主導,硬件廠家可以一手包辦硬件設備與軟件操作系統。后來逐漸形成了以后來逐漸形成了以 Windows、Mac OS 和和 Linux 為主要操作系統的一超兩強格局。為主要操作系統的一超兩強格局。33/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34/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Symbian 與諾基亞曾一同成就了功能機的巔峰,也一同消弭于智能機的浪潮。iPhone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觸摸取代鍵盤成為人機交互的主流。iPhone
107、所搭載的 iOS 操作系統只能為蘋果硬件服務,市場上其他的硬件廠商必須選擇搭載其他操作系統來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谷歌組建 OHA聯盟,Android操作系統成為適配多元硬件的開放生態中最大的贏家。智能手機一超一強格局延續至今,基本是Android(70%),iOS(20%+),其他(10%-)。但近幾年,Android 份額下降而 iOS 份額提升,主要是蘋果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拉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鏖戰,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鏖戰,Android、iOS 突出重圍,分別代表著開源與閉源的兩種形態。突出重圍,分別代表著開源與閉源的兩種形態。iPhone 的閉環生態:自研芯片的閉環生態:自研
108、芯片+iOS+App Store。蘋果 iPhone 以“自研芯片+iOS 操作系統+App Store”構建軟硬件一體的閉環生態。閉環生態的突出優勢在于軟硬件整合程度高、可升級、安全性高。Android 的聯盟生態:開放硬件的聯盟生態:開放硬件+開源軟件。開源軟件。由于自身軟硬件能力的缺乏,Android 采取了與蘋果不同的開源策略建立聯盟生態:聯合手機制造商、軟件開發商、芯片制造商等多方勢力,共同成立 OHA(Open Handset Alliance,開放手持設備)聯盟,基于 Android 源代碼構建包含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程序在內的開源軟件框架,以實現 Android 系統與不同手
109、機終端及芯片間的兼容與適配,形成從“芯片+操作系統+應用+終端”的 Android 聯盟生態。OHA聯盟中成員可分為五類:通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商、半導體公司(芯片廠商)、軟件應用開發商、商業公司。近年來,近年來,iOS 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上有所增長,而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上有所增長,而 Android 面臨著同質化和用戶體驗待優化等挑戰。面臨著同質化和用戶體驗待優化等挑戰。閉環生態日臻純熟,閉環生態日臻純熟,iOS 與與 MacOS 全面融合。全面融合。統一化、平臺化是蘋果閉環生態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蘋果的生態策略是希望將手機、平板、電腦三款不同的硬件平臺融合,對應到執行層面是硬件、軟件(系統)
110、兩大維度齊齊發力。包括推出基于 ARM 架構的 M 系列芯片和實現 iOS、iPad OS、Mac OS 的全面融合。這使得蘋果的手機、平板和電腦具備了更高的整合性和一致性。在定義新交互范式的競爭中,目前微軟與蘋果再次相互角逐。在過去,蘋果曾經兩次定義硬件的交互方式,PC時代的 Apple Lisa 電腦,是首次采用圖形用戶界面(GUI)與鼠標的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時代,35/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 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iPhone 定義了觸控交互。在 50 年前,即個人電腦的發展初期,微軟與蘋果是 PC 互聯網時代的兩大科技巨頭,分別代表了軟件與硬件、封閉
111、與開源之間的競爭。50 年后的現在,微軟攜手 OpenAI 實現搶跑,迅速推進 AI 與各業務的協同,并開放 ChatGPT 的第三方插件的功能,加速 AI 在各行各業的落地商用。OpenAI 開放 ChatGPT的插件功能,意味著 ChatGPT不僅提供服務,還正在創建一個生態系統,使開發人員可以為用戶創建與分發他們自己的插件。這類似于蘋果的 App Store 通過允許第三方應用在其設備上繁榮起來,從而革新智能移動生態,ChatGPT的生態系統直接對標蘋果的 App Store。XR 需要一套全新的原生的操作系統。需要一套全新的原生的操作系統。專門基于 XR 特性設計的包含交互方式、應用模
112、式、內容分發的操作系統。XR 設備、內容有著區分于 PC或智能手機的顯著差異,3D 化、空間化、多任務等,對算力和功耗的要求也更苛刻?;诂F有 Android 系統改造的 XR 操作系統長期難以適應 XR 的發展需求。四大巨頭角逐操作系統霸主。復盤 PC及移動操作系統歷史,寡頭壟斷可能是最終格局。爭奪 XR 操作系統霸權的戰爭已經開始。下一代硬件仍在演進,但四家重要的參與者蘋果、微軟、谷歌和 Meta針對 VR、AR 頭顯提供操作系統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36/36 2023年年 12月月 25 日日行業行業|深度深度|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八、參考研報八、參考研報 1.安信證券-傳媒行業深度分析:以 Apple Vision Pro 為基準,圍繞空間計算的定性分析與定量比較,空間計算是一種時代顛覆且必然到來2.安信證券-電子行業:蘋果發布 Vision Pro,空間計算平臺開啟3.天風證券-消費電子行業研究周報:什么是空間計算平臺?4.招商證券-凌云光-688400-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加速追逐萬億賽道5.興業證券-消費電子行業:Vision Pro 拉開空間計算時代帷幕,引領新一輪創新周期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