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瞻產業研究院出品20202020年年中國中國紀錄片紀錄片行業行業研究研究報告報告0102030405紀錄片行業概念及發展因素紀錄片細分領域發展現狀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紀錄片代表性投資方運營分析目目 錄錄CONTENT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紀錄片行業概念及發展因素紀錄片行業概念及發展因素1.1 紀錄片行業相關概念1.2 紀錄片行業發展因素01011.1 紀錄片概念:真人真事,引人思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邵澤宇:紀錄片定義新談紀錄片(Documentary)最早由英國紀錄電影大師格里爾遜提出,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
2、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是一種具有審美價值并且起到審美認知、審美教育、審美娛樂作用的影視藝術類型。紀錄片分類紀錄片分類紀錄片電視紀錄片紀錄電影新媒體紀錄片按制作平臺及傳播途徑劃分1.1 紀錄片概念:“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保持紀實精神資料來源:倪祥保:應該努力為紀錄片定義根據格里爾遜對紀錄片的定義,紀錄片具有像檔案、文獻一樣保存某種生活與事件真實狀況的功能,可以用來進行教育和宣傳;它不僅能鍛造生活素材,更具教育人們和幫助社會的功能;紀錄片的根本任務在于“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即便有再強烈的教育設想和廣告任務,但決不可以去捕風捉影,也就是要始終
3、保持紀實精神不動搖。紀錄片功能紀錄片功能進行教育和宣傳保存某種生活與事件真實狀況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創造性地運用素材教育人們和幫助社會鍛造生活素材1.2 紀錄片行業發展因素:政策、技術、受眾需求紀錄片行業發展影響因素紀錄片行業發展影響因素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紀錄片行業的發展與政策推進密不可分。2010年,我國紀錄片行業開始了轉折性變化,其標志便是廣電總局的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外,紀錄片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術,紀錄片行業發展取決于受眾對紀錄片的觀看需求。政策推進政策推進政策推進行業整體發展,為行業發展制定明確方向,提供相應扶持措施為相關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推動紀錄片國產化、優質化技
4、術迭代技術迭代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紀錄片樣態的革新。在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時代下,促使紀錄片行業出品形態多元化受眾需求受眾需求紀錄片蘊含高濃度知識內容和深層次內容吸引了大批高品質的受眾,行業滿足受眾需求不斷提升出品質量,有利于紀錄片行業發展1.2.1 紀錄片行業政策推進:紀錄片產業化進程開啟于2010年資料來源:艾瑞咨詢我國紀錄片產業化進程開啟于2010年。2010年,隨著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了紀錄片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與主要任務,構建了紀錄片整體市場體系及發展戰略;2013年,“加強版限娛令”下發,為紀錄片占領“時間”與“空間”,大大加快了我國紀錄片產業化的速度。相關政策
5、的出臺使得我國紀錄片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中國有關促進紀錄片行業發展的政策時間軸中國有關促進紀錄片行業發展的政策時間軸2010年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構建紀錄片發展體系與戰略2011年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人才扶持項目扶持紀錄片生產創作2012年2013年2018年2015年廣播影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廣播影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形成版權保護環境關于做好關于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加強版限娛令關于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關于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
6、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2018-2022年,開展編制百部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工作百人百部中國夢短紀錄片扶持計劃百人百部中國夢短紀錄片扶持計劃促進微紀錄發展1.2.2 紀錄片行業技術迭代:從攝影器材便攜化至數字技術創作資料來源:王家東:技術驅動與新媒體時代紀錄片的發展樣式中國中國 “紀錄片”技術演變歷程“紀錄片”技術演變歷程聲音的出現、輕便攝影器材、聲畫同步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出現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紀錄片樣態的革新。如今,全球正處于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時代下,數字拍攝與制作技術、計算機虛擬成像技術、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技術、航拍、VR等新媒體技術紛紛進入到紀錄片創作領域,使當下紀
7、錄片多元形態并存。小巧、易于操作的攝影器材,助于記錄沿途各種各樣的攝制環節和事件影片拍攝時,同時記錄下演員在現場最真實的表演狀態、對白及現場空間環境聲利用數字特效完成無法直接拍攝的畫面,使紀錄片的創作表現手法得到豐富“互聯網+”視野下的紀錄片制作,引領紀錄片制作開始進入用戶互動時代VR紀錄片是交互型紀錄片發展的新類型,其把制作紀錄片的控制權交給觀眾,互動性加強航拍在紀錄片中得到廣泛應用,給人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帶來刺激的觀感1.2.3 紀錄片行業受眾畫像:以我國的新中產階層為主資料來源:2019紀錄片內容及用戶報告紀錄片蘊含高濃度知識內容和深層次內容吸引了大批高品質的受眾。調查顯示,我國紀錄片的
8、受眾中有82%年齡在18-35歲;有74%受眾的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有55%的受眾月薪在7000-20000元之間,說明紀錄片受眾群體主要以我國的新中產階層為主。中國紀錄片受眾按年齡、收入、教育水平人群畫像(單位:中國紀錄片受眾按年齡、收入、教育水平人群畫像(單位:%)33%34%15%5%12%年齡結構18-25歲26-30歲31-35歲36-40歲41-45歲10%21%26%29%6%1%2%4%收入水平結構30003000-49995000-69997000-89999000-1999920000-2999930000-50000500004%4%18%66%7%1%教育程度結構高中
9、中專??票究拼T士/MBA/雙學位博士注:統計時間2017.1.1-12.31,2018.9.10-2018.9.30,n=5161.2.3 紀錄片行業受眾需求:擴充知識面,內容發人思考資料來源:2019紀錄片內容及用戶報告在受眾觀看紀錄片需求上,超過68%的受眾觀看紀錄片是以放松心情、擴充知識面為目的,也有66%的受眾是為了獲取社會熱點和新聞資訊;在受眾觀看紀錄片后二次傳播的主導因素上,59%的受眾認為具有社會意義才會引發二次傳播;在風格偏好上,超過60%的受眾認為內容深刻、發人思考最為重要。中國紀錄片中國紀錄片受眾觀看受眾觀看紀錄片動機、紀錄片動機、傳播傳播因素、風格偏好分析(單位:因素、風
10、格偏好分析(單位:%)45%58%66%68%69%獲取學習/工作干貨休息娛樂/打發時間獲取社會熱點/新聞資訊擴充知識面/從更多的角度了解世界放松心情觀看動機57%58%59%社會熱點引發思考具有社會意義傳播因素48%51%64%觀點角度,新穎獨特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內容深刻,發人思考風格偏好注:統計時間2017.1.1-12.31,2018.9.10-2018.9.30,n=516紀錄片行業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現狀2.1 紀錄片行業發展歷程2.2 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2.3 紀錄片產業鏈0202資料來源:楊旭:反映時代變遷順應發展潮流60年中國紀錄片創作特征研究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歷程中國紀錄片
11、產業發展歷程2.1 紀錄片行業發展歷程:交織著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縱觀我國紀錄片行業的發展歷程,其始終交織著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多重合力,不同時期又有各自的主導邏輯,在發展軌道上不斷疊加新的驅動力。政治絕對主導階段(19381976年)審美驅動力疊加階段(1977-1998年)市場驅動力疊加階段(1999-2009年)產業驅動力疊加階段(2010年-至今)中國紀錄片產業鏈已經形成,涉及紀錄片創意、制作、市場推廣、播放全流程,形成了多種產業主體分工明確、協作互補的產業格局。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扶持,互聯網介入,紀錄片出現“微紀錄”、“新媒體紀錄片”等新紀錄片形式,拓寬了紀錄片發展空間。2000
12、年,楊瀾創立陽光衛視,亞洲首家歷史紀錄片頻道開播;2002年,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成立。國內其他電視臺也緊跟改革步伐,相繼對原有紀錄片、專題片制作部門進行市場化改革。1978年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引領經濟社會大踏步向前發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多元融合與借鑒。1990年,我國紀錄片創作進入以個人化表達為主的創作繁榮期,同時以“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為基礎的紀實美學創作風格得以確立。1952年國務院第13次會議報告對我國紀錄片的創作題材做了更為具體詳細的規定:“應加強選擇題材的計劃性,題材的選擇必須密切配合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需要,迅速地反映國家建設事業和革命
13、斗爭的偉大勝利”2.2 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產業上升階段,增速趨緩平穩資料來源: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2014-2019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值(單位:億元,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值(單位:億元,%)中國紀錄片產業化進程自2010年開啟,經過5年的高速增長階段后,從2016年開始進入低速增長階段。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同比增長9.4%;年生產總值約66.60億元,同比增長3.3%,增長幅度是近10年來最低值。整體來看,我國紀錄片產業仍在上升階段,增速雖緩但較為平穩。30.046.852.260.364.566.649.40%55.76%11.63%15.37%6.
14、95%3.34%0%10%20%30%40%50%60%70%01020304050607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紀錄片年生產總值(億元)生產總值增長率(%)2014-2019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投入(單位:億元,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投入(單位:億元,%)19.2030.2434.7339.5346.0250.3612.3%57.5%14.8%13.8%16.4%9.4%0%10%20%30%40%50%60%70%010203040506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億元)同比增長(%)2.2.1 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生產總量和成
15、本整體增長資料來源:CRDC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中國紀錄片生產每小時成本(單位:萬元,中國紀錄片生產每小時成本(單位:萬元,%)隨著各主體對紀錄片生產投入的加大,加速我國紀錄片產業生產進程。2014-2018年我國紀錄片年生產總量不斷提升,2018年我國紀錄片生產總量達到2.4萬小時。除了在數量上增長外,我國紀錄片的制作質量也不斷提升。從我國紀錄片生產每小時成本來看,也呈現出整體增長的趨勢。2018年,我國紀錄片生產每小時成本為26.3萬元。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量(單位:萬小時,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量(單位:萬小時,%)1.41.92.22.32.427.3%35.7%15.8%4.5%4.3%0%
16、5%10%15%20%25%30%35%40%00.511.522.5320142015201620172018紀錄片生產總量(萬小時)同比增長(%)21.424.823.725.726.34.4%15.9%-4.4%8.4%2.3%-10%-5%0%5%10%15%20%05101520253020142015201620172018紀錄片生產每小時成本(萬元)同比增長(%)2.2.2 紀錄片行業發展現狀:投資主體多元化,新媒體后勁足資料來源: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從生產投入看,2019年體量排序由高到低依然是電視臺、新媒體機構、民營公司、國家機構,但占比再次發生了變化。2019年,我
17、國電視臺紀錄片生產投入占比由2018年的47.81%降為45.93%,而新媒體由2018年的23.97%增長到25.81%,新媒體平臺已經維持了2年生產投入主體第二名的位置,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整體來看,我國紀錄片生產投資主體趨于合理和多元。2015-2019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投入分主體結構(單位: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投入分主體結構(單位:%)61.00%53.18%53.45%47.81%45.93%16.39%16.67%12.98%10.77%11.00%16.56%18.63%18.39%17.45%17.26%6.07%11.52%15.18%23.97%25.81%201520162
18、01720182019電視紀錄片各級政府機構民營公司新媒體2.3 紀錄片產業鏈:資金-制作-傳播付費紀錄片產業紀錄片產業鏈鏈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紀錄片產業鏈清晰,上游主要為紀錄片投資方及有廣告投放需求的廣告主對紀錄片制作提供資金支持;中游為紀錄片制作和傳播主體,傳統的有電視臺、各級政府機構,如今有新媒體機構入局;而硬件設施服務商、營銷服務商等也為紀錄片產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制作主體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傳播主體 電視臺 各級政府機構 電視頻道 電影院線服務支持 新媒體 民營公司廣告主用戶 新媒體 服務組織 硬件設施 營銷服務廣告費用投資方支持支持2.3.1 紀錄片行業制作模式:推進
19、制播分離,發展多元制作模式資料來源:孫輝:紀錄片的版權營銷及保護 艾瑞咨詢中國紀錄片行業制作模式中國紀錄片行業制作模式目前,我國紀錄片制作播出仍主要為“制播一體化”模式。但隨著我國不斷出臺紀錄片發展相關方面的保護政策,推進我國實現制播分離,逐漸形成紀錄片版權內容創作主體化。多方紀錄片機構可進行合作,實現機構雙方的經濟共贏,有效降低了紀錄片創作的成本,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紀錄片作品。多元制作多元制作制片主體獨立自主完成制片全部過程,對制片機構要求高,版權完全歸屬自制方獨立自主制作獨立自主制作一方向另一方購買素制作與傳播主體之間進行合作,根據項目投材或成品,進行再制作及運作。填補片源的便利途徑,可
20、帶來穩定數量的作品外購素材外購素材/成片成片“電視臺出資 + 社會力量制作”的制作生產模式,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紀錄片市場。這種模式讓電視臺和社會制作機構各取所需、各顯所長,實現資源和利益的最大化委托承包制作委托承包制作制作與傳播主體之間進行合作,是大型紀錄片制作的首選模式,可有效整合大量資源。即可保證出品質量,又能較為高效地將成品投入市場。多方聯合制作多方聯合制作2.3.2 紀錄片行業傳播模式:“金字塔”結構,傳播渠道立體化資料來源:CRDC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中國紀錄片行業傳播模式中國紀錄片行業傳播模式目前,我國紀錄片播出平臺呈現出“金字塔”結構:頭部為傳統媒體央視、省級衛視等大
21、型電視臺紀錄頻道;腰部為我國主流視頻網站及二更等新媒體內容機構、社交媒體;底部則為抖音、快手等UGC短視頻平臺。我國紀錄片傳播渠道愈發立體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迅速普及,不僅使紀錄片傳播更加碎片化,微紀錄的實踐也更加普遍,同時也給紀錄長片的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推廣手段以各大電視臺為主的傳統媒體是紀錄片傳播的中堅力量,電影院線則為紀錄片傳統傳播渠道的重要補充伴隨著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紀錄片傳播渠道愈發立體化,各大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構成的新媒體成為新興勢力電視臺影院新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2.3.3 紀錄片行業盈利模式:廣告為主要來源,盈利比例不高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 艾瑞咨詢中國紀錄片行業盈利模式
22、中國紀錄片行業盈利模式相對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動輒上億元的收入,紀錄片的回報往往僅有幾十萬元或者幾百萬元,能夠達到千萬元級別收入的紀錄片鳳毛麟角。2019年,中國紀錄片行業的盈利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主要以廣告銷售、版權售賣、IP授權及衍生品開發等為主,廣告銷售為主要收入來源,占比超過50%。2.3.3 紀錄片行業盈利模式:廣告投放33%33%33%31%27%25%24%22%22%19%33%48%30%31%35%30%34%21%26%27%廣告商品作為道具在視頻中出現視頻片頭/片尾鳴謝出現廣告品牌以品牌為背景/基礎拍攝的視頻正片中,視頻人物使用產品場景中有商品擺放/logo露出在視頻
23、放映前播出的廣告視頻角落/下方出現的廣告視頻播放中間插入廣告小劇場正片中,視頻人物推薦商品/品牌視頻暫停時出現廣告品牌logo對廣告不反感對商品感興趣資料來源:2019紀錄片內容及用戶報告受受眾對紀錄片廣告態度(單位:眾對紀錄片廣告態度(單位:%)注:統計時間2017.1.1-12.31,2018.9.10-2018.9.30,n=51640%40%31%31%與情節結合的深度植入方式品牌回想度場景中軟廣對產品購買興趣度提升目前,我國紀錄片行業收入來源仍為廣告銷售。調查顯示,受眾普遍對片頭/片尾的鳴謝廣告、場景中商品擺放、視頻角貼等干擾性較低的廣告不感到反感,而與情節結合的深度植入方式品牌回想
24、度高達40%,軟廣能使產品購買興趣度提升31%。2.3.3 紀錄片行業盈利模式:IP開發資料來源:孟婷:媒體融合生態下紀錄片IP開發的再思考“舌尖系列”“舌尖系列”IP商業價值商業價值“話說”系列算作我國最早的紀錄片 IP,于1983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播出后反響熱烈,于是有了話說運河,兩部紀錄片都成為我國紀錄片史上的經典之作。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一躍成為當時我國最成功的紀錄片IP。繼“舌尖”系列之后,“國寶”系列、“風味”系列、人生一串等熱門 IP 相繼涌現,對我國紀錄片行業進行 IP開發和品牌運營提供了發展思路和無限的想象空間。IIIIII第一部創造超過2億的商業利益第二部獲得超
25、過8000萬的廣告費第三部拍出超過1億的冠名費紀錄片細分領域發展現狀紀錄片細分領域發展現狀3.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3.2 紀錄片電影發展現狀3.3 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03033.1 電視紀錄片:紀錄型電視專題報道類節目,真實且紀實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視紀錄片指紀錄型的電視專題報道類節目,是運用電子采錄設備和手段,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新聞題材,作比較系統完整的紀實報道。運用新聞鏡頭,客觀真實的記錄社會生活,客觀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著重展現生活原生形態的完整過程,排斥虛構和扮演的新聞性電視節目形態。電視紀錄片特點電視紀錄片特點真實性電視紀錄片要求制作者在真實的基礎或前提下,以真誠
26、、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創作紀實性電視紀錄片本質屬性。是一種與真實的聯系,是一種風格,一種表現手法3.1.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民營機構每分鐘投資額最高資料來源:CDRC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2018年,我國各類機構制作的非欄目化紀錄片作品每分鐘投資額最高達到35.7萬元,為民營機構作品,同比上升78.5%!另外,中央電視臺(不包括央視紀錄頻道)非欄目化作品最高達每分鐘6.3萬元,同比持平;省級電視機構非欄目化作品最高達每分鐘22.2萬元,同比上升53.1%;紀錄片專業頻道作品最高達每分鐘15.4萬元。2017-2018年中國年中國各類機構制作的非欄目化紀錄片作品每分鐘投資額(各類機構制作的非欄
27、目化紀錄片作品每分鐘投資額(單位:萬元)單位:萬元)6.414.515.417.36.322.215.435.7中央電視臺(不包括央視紀錄頻道)省級電視機構紀錄片專業頻道民營機構2017年2018年3.1.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生產集中在專業紀實頻道、央視和省衛資料來源:CDRC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我國電視紀錄片生產主要集中在專業紀實頻道、央視和省級衛視。省級衛視中較重視紀錄片的有江蘇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等,每年維持著較為穩定的產能,約3000-5000萬元的投入。2018年,我國省級以上電視機構制作紀錄片時長達到1.8萬小時,播出紀錄片時長為6萬小時,其中央視和省級衛視播出紀錄片時長均
28、為1.7萬小時,紀錄片專業頻道為2.6萬小時。中國省級以上電視機構中國省級以上電視機構制作和播出紀錄片制作和播出紀錄片時長(時長(單位:萬小時)單位:萬小時)中國電視紀錄片播出時長來源主體(單位中國電視紀錄片播出時長來源主體(單位:萬小時):萬小時)1.751.912.201.601.805.56.17.06.76.020142015201620172018制作紀錄片時長(萬小時)播出紀錄片時長(萬小時)1.332.101.701.702.672.001.801.702.102.903.102.602015201620172018央視頻道省級衛視紀錄片專業頻道3.1.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央
29、視播出時段以白天為主,衛視為凌晨資料來源:CDRC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根據2018年國廣電發布的“每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全年在19:30-22:30時段播出國產紀錄片總量不得低于7小時”規定,從央視和衛視在2016-2018年的19:00-21:59 時段播出紀錄片時長走勢來看,各頻道播出時長的變化不大。2018年,央視頻道播出紀錄片的高峰集中在06:00-11:59 和12:00-18:59,而省級衛視播出紀錄片的高峰集中在02:00-05:59。2018年中國央視和衛視各時段紀錄片播放時長(單位:小時)年中國央視和衛視各時段紀錄片播放時長(單位:小時)央視頻道和衛視黃金時段紀錄片播放時長(單
30、位:小時)央視頻道和衛視黃金時段紀錄片播放時長(單位:小時)265220302109171317011620201620172018央視頻道省級衛視06:00-11:5912:00-18:5919:00-21:5922:00-01:5902:00-05:59央視頻道省級衛視3.1.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省級衛視電視紀錄播出區域分布不均勻資料來源:CDRC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根據地理位置將各個省級衛視進行片區劃分,2018年省級衛視頻道紀錄片播出總量排在第一梯隊的有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播出總量在1200小時以上;排在第二梯隊的有廣東衛視、四川衛視、旅游衛視,播出總量皆超過800小時;大部分衛視
31、均在第三梯隊,播出總量在200-800小時;而第四梯隊是未達到每天必須播出至少30分鐘國產紀錄片要求的衛視頻道。2017-2018年年中國中國按按地區地區劃分省級衛視頻道紀錄片播出劃分省級衛視頻道紀錄片播出總量情況(總量情況(單位:小時)單位:小時)地區地區頻道名稱頻道名稱2017年2017年2018年2018年地區地區頻道名稱頻道名稱2017年2017年2018年2018年地區地區頻道名稱頻道名稱2017年2017年2018年2018年山東衛視335.9343.7寧夏衛視810.5651.2吉林衛視402.3137.8江蘇衛視890.11247.1新疆衛視508.2709.4黑龍江衛視824
32、.8276.6安徽衛視421.9342.7青海衛視505.4450.3湖北衛視452.8452.8浙江衛視1310.51440.2陜西衛視450.8573.2湖南衛視708.7369.3東南衛視476.5536.7甘肅衛視248.8431.6河南衛視389.0305.9東方衛視611.9440.2四川衛視1165.2858.9江西衛視653.7572.2北京衛視407.0303.8重慶衛視465.5666.2廣東衛視1081.8955.3天津衛視238.7139.1云南衛視729.6729.6深圳衛視565.6565.6河北衛視256.9226.1貴州衛視332.2319.9旅游衛視667.5
33、841.3山西衛視226.9261.5西藏衛視245.8/廣西衛視763.4604.1內蒙古衛視409.7154.2東北地區遼寧衛視434.8291.5東北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3.1.1 電視紀錄片發展現狀:央視紀錄片收視率貢獻度上升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 尼爾森網聯海量融源收視率2018年,從各節目類型對央視頻道的收視貢獻來看,紀錄片節目的收視貢獻達到10.09%,排名第五;對省級衛視頻道的收視貢獻來看,紀錄片節目的收視貢獻只有2.25%,這與紀錄片在衛視頻道播出的時間段有著一定的關系。2017與與2018年央視和省級衛視頻道各節目類型對頻道組的年央視
34、和省級衛視頻道各節目類型對頻道組的貢獻率對比(單位:貢獻率對比(單位:%)20172017年年20182018年年節目類型節目類型收視貢獻收視貢獻節目類型節目類型收視貢獻收視貢獻電視劇類55.88電視劇類46.42綜藝娛樂類22.80綜藝娛樂類24.27新聞/時事類9.87新聞/時事類10.98生活類4.23生活類4.70專題/教育4.13電視導購3.01紀錄片類2.56紀錄片類2.25體育類1.09電影類1.61青少年類0.83專題/教育類1.58雜類0.47體育類0.84電影類0.28青少年類0.5520172017年年20182018年年節目類型節目類型收視貢獻收視貢獻節目類型節目類型收
35、視貢獻收視貢獻新聞/時事類27.67新聞/時事類22.12綜藝娛樂類20.37電視劇類17.47電視劇類13.11綜藝娛樂類13.36專題/教育類10.59體育類11.16電影類9.94紀錄片類10.09體育類8.58電影類8.26紀錄片類6.73專題/教育類4.86生活類2.97法治類4.10音樂類1.97生活類3.06法治類1.71青少年類2.823.2 紀錄電影:“非虛構影片”,對現實進行描述或重建的電影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紀錄電影是指所有那些排除虛構,而對現實進行描述或重建的電影?!胺翘摌嬘捌笨衫斫鉃榧o錄電影的同義語,所拍攝的對象必須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不容許虛構,運用電影手
36、段反映生活真實。根據題材和表現方法的不同,紀錄電影可分為時事報道、文獻、傳記、自然和地理等種類。紀錄電影特點紀錄電影特點“非虛構影片”排除虛構,對現實進行描述或重建的電影真實存在運用電影手段反映生活真實3.2.1 紀錄電影發展現狀:2019年紀錄電影缺失高票房影片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 國家電影局 DOCO熱紀錄紀錄電影作為紀錄片產業中的重要一極,2014年出現快速增長局面,隨后出現放緩但在2018年再次掀起一股小高潮。2019年,我國紀錄電影缺失高票房影片,總票房創下近幾年新低,僅為1.49億元,降幅達72%。2019年,我國紀錄電影生產制作合計47部。如果將北美紀錄電影市場視作參照
37、,其紀錄電影市場發展已經進入穩定期,一般紀錄電影票房占總票房的0.4-1.2%,那么我國紀錄電影至少要在3-4億的基本體量。2014-2019年中國紀錄電影總票房及生產制作數量(年中國紀錄電影總票房及生產制作數量(單位單位:億元,:億元,部部)7.226.931.982.705.301.49243829445747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紀錄電影總票房(億元)紀錄電影產量(部)3.2.1 紀錄電影發展現狀:國產紀錄電影票房大幅下滑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 國家電影局電影票房信息系統2019年,我國共24部紀錄電影獲得公映許可。其中,19部上映院線的國產紀錄電影票房
38、為5319萬元,遠低于2018年5.25億元的票房收益。2019年,我國國產紀錄電影缺失單片票房過億元的電影,四個春天是2019年唯一一部票房超過1000萬元的國產紀錄電影。2019年我國紀錄電影票房500萬元以上的國產片共5部,成梯隊均勻分布在500-1200萬元區間之內。中國國產紀錄電影公映數量及票房(中國國產紀錄電影公映數量及票房(單位單位:萬元,部):萬元,部)注:數據以自然年進行統計,每年有公映記錄的紀錄片未必是當年出品的新片。由于存在跨年上映和重復上映的情況,因此存在同一部電影重復計入不同年度數據的情況713111016191815.03163.07795.036317.85250
39、6.35319.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246810121416182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上映國產紀錄電影數量(部)國產紀錄電影票房(萬元)20192019年年票房(萬元)票房(萬元)20182018年年票房(萬元)票房(萬元)四個春天1147.0厲害了,我的國48056.3變化中的中國生活因你而火熱936.2藏北秘嶺:重返無人區2057.6燃點864.2出山記588.7港珠澳大橋755.2您一定不要錯過527.8零零后514.1生活萬歲490.7中國國產紀錄電影票房中國國產紀錄電影票房TOP5對比(對比(單位單位:萬元)
40、:萬元)3.2.1 紀錄電影發展現狀:進口紀錄電影表現優異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 國家電影局電影票房信息系統2019年,我國紀錄電影進口片上映5部,票房達到9584萬元。第一名為中國臺灣的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一部全程記錄式的演唱會電影,作為定位精準的音樂人IP衍生產品,其票房達到5022萬元;而第二名是徒手攀巖,在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項的加持下,其票房達到3641萬元。對比2018年我國進口紀錄電影來看,2019年我國進口紀錄電影表現較好。中國進口紀錄電影公映數量及票房(中國進口紀錄電影公映數量及票房(單位單位:萬元,部):萬元,部)注:數據以自然年進行統計,每年有公映記錄的紀錄片未必
41、是當年出品的新片。由于存在跨年上映和重復上映的情況,因此存在同一部電影重復計入不同年度數據的情況1625474.030345.7821.59584.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12345672016201720182019上映進口紀錄片電影上映數量(部)進口紀錄片電影票房(萬元)20192019年年票房(萬元)票房(萬元)20182018年年票房(萬元)票房(萬元)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5022.0帝企鵝日記2:召喚(法國)539.5徒手攀巖3641.0愛貓之城(土耳其、美國、德國)282坂本龍一:終曲502.2他們已不再變老376.4卡斯拉:為愛而聲
42、334.2中國進口紀錄電影票房中國進口紀錄電影票房TOP5對比(對比(單位單位:萬元):萬元)3.2.1 紀錄電影發展現狀:中端產品正在良性生長階段資料來源: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紀錄電影票房在300-1000萬元區間的紀錄電影合計有18部(含進口紀錄電影),其中15部是2014年后上映的作品,10部是最近兩年上映的作品。近兩年,我國紀錄電影票房在300-1000萬元區間的紀錄片在明顯增長,說明我國紀錄電影市場中端產品正在良性生長階段,為我國紀錄電影市場勃興埋下鋪墊。中國紀錄電影市場中端中國紀錄電影市場中端產品出品情況(產品出品情況(單位單位:萬元,:萬元,%)最近
43、2年10部2014年后15部最近30年18部3.3 新媒體紀錄片:以新媒體為主要傳播平臺和途徑的紀錄片資料來源:張楚煬:新媒體紀錄片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新媒體紀錄片是指以新媒體為主要傳播平臺和途徑的紀錄片,具體包括視頻網站自制紀錄片、商業定制紀錄片和用戶自制(UGC)紀錄片。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主要指運用數字、網絡等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媒介形態。新媒體紀錄片不僅是傳播媒介的變化,更是創作內容、受眾、技術的全面革新。新媒體新媒體紀錄片特點紀錄片特點雙向互動的精準化傳播用戶根據個人喜好可以進行節目訂閱,視頻平臺根據大數據分析
44、也將用戶可能感興趣內容進行個性化的主頁推送網站紀錄片內容差異化導向新媒體平臺除了購買國際熱門精品制作的紀錄片外,還依托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品牌定位進行差異化紀錄片內容的制作3.3.1 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三大平臺產能創新高資料來源:數娛夢工廠 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2019年,我國新媒體平臺的紀錄片產能創了新高:優酷全年播出700小時紀錄片,其中原創紀錄片260個小時,占比35%;騰訊視頻自制紀錄片23部,約占全年新上線項目的1/3,其中主控生產15部,聯合出品8部;嗶哩嗶哩投資金額過億元,出品并上線紀錄片16部,合計55.6小時。2018年中國新年中國新媒體平臺自制及參與出品媒體平臺自制
45、及參與出品紀錄片情況紀錄片情況平臺平臺片名片名累計播放量累計播放量聯合出品方聯合出品方優酷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1.1億知了青年三日為期3498萬知了青年這!就是舞者1.8億燦星制作灌籃吧!兄弟1.3億日月星光騰訊王朝8249萬(2期)BBC Studios風味人間4.0億(4期)稻來傳媒風味實驗室1.0億(20期)稻來傳媒生命里1981萬云集將來紀實72小時(中國版)2.0億稻來傳媒/NHK了不起的村落2尋色之旅5411萬知了青年嗶哩嗶哩神奇的月球38.1萬BBC人生一串4427.7萬旗幟傳媒歷史那些事587.8萬(6期) 無奇不有影視2019年中國新年中國新媒體平臺自制及參與出品媒體平臺自制及
46、參與出品紀錄片情況紀錄片情況原創紀錄片260個小時,占比超35%播出紀錄片播出紀錄片700700小時小時主控生產15部,聯合出品8部自制自制紀錄片紀錄片2323部部出品并上線紀錄片16部,合計55.6小時紀錄片紀錄片投資金額過億元投資金額過億元3.3.1 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紀錄片社交媒體提及量大幅上升資料來源:2018年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報告隨著新媒體對紀錄片產業的全面影響,相關數據呈現明顯增長。2018年我國全網紀錄片網媒關注總量、微博提及總量、視頻點擊總量及微信公眾號刊發總量與2017年相比均有大幅提升:微博提及量增幅高達257%, 活躍紀錄片視頻點擊量、網媒關注度增幅均在100%以上
47、,微信公眾號刊發量的增幅達到63%。2017-2018年中國全年中國全網紀錄片網媒關注度、微博提及量網紀錄片網媒關注度、微博提及量、視頻、視頻點擊量、微信刊發點擊量、微信刊發量情況(單位:萬條,億次,萬篇)量情況(單位:萬條,億次,萬篇)13.4237.518.918.247.8282.330.746.7微博提及量(十萬條)網媒關注度(萬條)微信公眾號刊發推文量(萬篇)活躍記錄片視頻點擊量(億次)201720183.3.1 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主題主線和美食節目持續霸屏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近年來,我國紀錄片產量最高的主要有兩類:一是迎合國家主題主線宣傳需求的作品,二是迎合市場需求的
48、美食紀錄片。從舌尖上的中國開始,美食紀錄片在我國持續風靡,2019年依然呈高密度霸屏狀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我國至少上線18部美食紀錄片,這類題材更容易吸引互聯網用戶。2016與與2018年受網民歡迎紀錄片不同類型對比(單位:年受網民歡迎紀錄片不同類型對比(單位:%)43%33%9%9%4%2%2016年年歷史社會人物軍事人文文化、探險、紀實真人秀等45.6%14.2%9.8%7.2%5.9%4.3%3.6%3.5%5.9%2018年年美食生活觀察人文歷史改革開放社會發展人物文化自然景觀其他紀錄片代表性投資方運營分析紀錄片代表性投資方運營分析4.1 代表性電視臺紀錄片運營分析4.2 代表
49、性民營公司紀錄片運營分析4.3 代表性新媒體平臺紀錄片運營分析04044.1 代表性電視臺紀錄片運營分析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2019年,電視臺的生產總投入為23.13億元,同比基本持平。自2016年1月1日,湖南金鷹紀實衛視正式開播,我國形成了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上海紀實頻道、北京紀實頻道和湖南金鷹紀實頻道四家衛星頻道的電視臺紀錄片新格局。2015-2019年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年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中國電視臺紀錄頻道競爭格局中國電視臺紀錄頻道競爭格局18.4218.4721.1322.0223.130.3%14.4%4.2%5.0%
50、0%2%4%6%8%10%12%14%16%051015202520152016201720182019生產投入規模(億元)同比增長(%)國家級省級4.1.1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里程碑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開播,為第一個全國播出的國家級紀錄片頻道,是我國電視紀錄片發展歷程上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里程碑。在生產模式上,形成了以頻道自制為基礎,以聯合制作和社會委托制作為主,以國際合作為補充的片源組織形式。2013年,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發起的中國紀錄片制作、播出聯盟相繼成立。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制作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制作模
51、式模式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運營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運營機制機制生產模式頻道自制節目改編委托制作聯合制作購買引進頻道僅負責節目生產與播出的相關工作,無經營權及人事權廣告經營權歸中央電視臺廣告中心所有,廣告中心統一進行廣告招標版權銷售等盈利模式及市場營銷手段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負責以中心制為主轉變成中心制與頻道制并行的組織架構運營廣告版權4.1.1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創新改版,注重融合傳播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2019年10月21日,央視紀錄頻道迎來改版創新播出,打造“長、中、短、微”不同紀錄片形態,注重融合傳播,進一步提升央視紀錄頻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數據顯示,改版后央視紀錄頻道收視份額整
52、體大幅提升。2019年11月20日,“央視頻”App正式上線,實現資源的打通互聯。憑借強大的產業優勢和體制創新優勢,央視紀錄頻道不斷向全媒體和全產業鏈方向發展。2019年央視年央視紀錄頻道改版后市場情況(單位:紀錄頻道改版后市場情況(單位:%)較前一周同期上升48%改版改版開播首日收視率開播首日收視率環比上升9.2%改版首周全天平均收視改版首周全天平均收視較改版前最高增幅達62.3%新改版新改版9 9大首播時段收視大首播時段收視央視紀錄頻道代表紀錄片央視紀錄頻道代表紀錄片4.1.2 上海紀實頻道:數次創新變革,打造經典品牌欄目資料來源:上海紀實頻道公眾號上海紀實頻道是我國第一家紀錄片專業電視頻
53、道, 于2002年1月1日正式開播,發展至今將近20年的歷史,經歷了數次創新改革,形成了從全國平臺、宣傳高地,逐漸過渡到精品制作、綜合體系優勢的展現。紀實頻道打造了紀錄片編輯室檔案往事大師等經典品牌欄目,節目形式反映歷史、人文、地理、自然、社會題材。上海紀實上海紀實頻道發展頻道發展歷程歷程20022002 1月1日,紀實頻道正式開播,成為全國第一家紀錄片專業頻道20142014 6月16日,紀實頻道上星播出,成為全國第一家上星開播的地方紀錄片頻道20152015 成立了云集將來公司,嘗試以新媒體的運營方式建立起用戶渠道20192019 4月15日,SMG紀錄片中心揭牌成立,將以前分散在集團各頻
54、道、機構的紀錄片生產力量匯集起來,形成專業化紀錄片“生產中心” 6月16日,紀實頻道改版,取消欄目制編排方式,以不同類型、題材的項目支撐黃金檔時段20202020 與藝術人文頻道整合調整為紀實人文頻道上海紀實頻道代表紀錄片上海紀實頻道代表紀錄片全國第一個紀錄片欄目全國紀錄片欄目的銷售冠軍開啟了高端文化紀錄片的里程碑之作單集節目網絡播放量最高超3500萬次4.1.2 上海紀實頻道:改版升級,走在創新發展的前列資料來源:上海紀實頻道公眾號 廣電總局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2015年,上海紀實成立了云集將來公司,嘗試以新媒體的運營方式建立起用戶渠道。2019年6月16日紀實頻道改版播出,創新黃金時
55、段內容,改版開播一周收視率上升15%,截至2019年7月,我國3家紀實頻道紀錄片收視前69位中有65部來自上海紀實頻道。在互聯網和新媒體背景之下,上海紀實走在創新發展的前列,持續為我國專業紀錄片頻道的發展提供參考藍本。2019年上海年上海紀實頻道改版后市場情況(單位:紀實頻道改版后市場情況(單位:%)上升15%改版開播第一周收視率改版開播第一周收視率上升40%女性觀眾收視率女性觀眾收視率上升150%1515- -2424歲觀眾收視率歲觀眾收視率上海紀實頻道,0.9420289862019年7月中國3家紀實頻道紀錄片收視前69位上海紀實頻道占比情況4.2 代表性民營公司紀錄片運營分析資料來源:中
56、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 杜艷琴:中國紀錄片市場環境與產業前景分析2019年,我國民營企業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8.69億元,同比增長8.1%。據統計,我國有200多家民營企業以公司或工作室的組織形式制作運營紀錄片業務,但僅有少數幾家機構運營情況良好,產品營業額能達到千萬規模。目前,我國民營機構主要以紀錄片承制為主營業務,在央視或各省級衛視、紀錄片頻道作為主打節目推出。2015-2019年中國民營公司紀錄片年中國民營公司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中國紀錄片相關民營公司競爭格局中國紀錄片相關民營公司競爭格局5.006.477.278.048.6929.4%12.4%10
57、.6%8.1%0%5%10%15%20%25%30%35%01234567891020152016201720182019生產投入規模(億元)同比增長(%)大型中小型非盈利4.2.1 三多堂:中國紀錄片第一股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紀錄片精品策略和市場化運營模式。2014年,三多堂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被譽為“中國紀錄片第一股”。公司主要從事系列紀錄片、企業品牌宣傳片及廣告片、紀實類欄目片等非虛構類影視節目的制作與發行、紀錄片IP孵化及著作權許可等衍生業務。紀錄片播出平臺主要以央視、各大省級衛視為主,主要發行合作方為良友(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三
58、三多多堂營業收入結構(單位:堂營業收入結構(單位:%)96.69%3.31%96.66%3.34%內環為2018年外環為2019年制作費收入紀錄片發行及其他收入紀錄片紀錄片制作模式制作模式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公司的力量與中央電視臺聯合投資制作.制作費.推廣:聯合攝制署名、貼片廣告.發行:電視臺發行權、網絡播映權、海外播映權.延伸產品:DVD、同名圖書晉商與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電影制片廠共同投資攝制.制作費.發行:海外發行權、電視臺播映權.延伸產品:DVD、同名圖書大國崛起分集承制.制作費.發行:海外發行權.延伸產品:DVD、同名圖書三多三多堂代表紀錄片制作和盈利模式分析堂代表紀錄片制作和盈利模式分
59、析4.2.2 稻來傳媒:從作品到IP、從美食到世界、從小眾到商業資料來源:喜力:陳曉卿和他的稻來,如何制造風味人間? 豆瓣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創辦。2018年, 稻來與騰訊視頻合作推出“風味”系列,再次收獲高口碑和點擊量。稻來傳媒從單一作品展示向持續IP輸出邁進,在拍攝手法上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為受眾帶來豐富的內容體驗和全新的視覺感受。未來,稻來團隊計劃向自然類紀錄片進軍,逐步形成多類型紀錄片的傳播矩陣。稻來傳媒“風味”系列紀錄片稻來傳媒“風味”系列紀錄片4.3 代表性新媒體平臺紀錄片運營分析資料來源:百度百科2019年,我國新媒體平臺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13億元
60、,同比增長17.8%。隨著國內媒體融合向制度與文化層面深入推進,紀錄片播放平臺得以拓展,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平臺,以及新崛起的嗶哩嗶哩都對優質頭部紀錄片內容趨之若鶩。平臺從簡單的版權購買,開始轉向精品內容創投,逐步豐富著與片方的合作方式,形成了版權購買引進、會員分成(和制作方分成)、聯合制作(共同出資)、自制等多模式并行的合作架構。中國紀錄片相關新媒體平臺競爭格局中國紀錄片相關新媒體平臺競爭格局1.834.006.0011.0413.00118.6%50.0%84.0%17.8%0%20%40%60%80%100%120%140%02468101214201520162017201820
61、19生產投入規模(億元)同比增長(%)2015-2019年年中國新媒體平臺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中國新媒體平臺紀錄片生產投入規模(單位:億元,%)視頻網站社交媒體4.3.1 優酷:內容生產、傳播以及營銷上開拓特有的產業化道路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2018年5月, 優酷成立了泛紀實中心,運營品類包括文化節目、紀錄片和紀實綜藝三部分,以紀實為核心,拓展其概念外延。在生產制作模式上,優酷選擇了外向型內容生產模式;在傳播策略上,優酷泛紀實內容采用“站內+ 站外”的立體式傳播路徑。優酷紀錄片在內容生產、傳播及營銷上開拓的特有產業化道路,為我國紀錄片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外向型生產
62、IP原創、委托制作聯合制作、聯合出品模式購買版權分賬模式優酷移動端、電腦客戶端和互聯網電視端外部渠道短視頻中心(微博、今日頭條、知乎、一點視頻、企鵝號等平臺)立體式傳播站內站外優酷泛紀實內容制作優酷泛紀實內容制作模式模式優酷泛紀實內容傳播優酷泛紀實內容傳播模式模式4.3.1 優酷:廣電總局年度國產紀錄片優秀播出機構資料來源:廣電視界2020年1月,優酷因在題材內容上守正創新,作為互聯網平臺首度獲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年度國產紀錄片優秀播出機構。數據顯示,2019年,優酷紀錄片總播放量超700小時,其中國產紀錄片播放量近500小時,占比超70%;原創紀錄片播放量近260小時,占比超35%。2019年
63、豆瓣8分以上的紀錄片一共有31部,優酷播出的紀錄片占據12席,位居新媒體平臺第一。2019年年優酷優酷紀錄片市場(單位:紀錄片市場(單位:%)優酷紀錄片播放量按原創紀錄片情況原創紀錄片其他優酷紀錄片播放量按國產紀錄片情況國產紀錄片其他70%35%優酷播出的紀錄片優酷播出的紀錄片豆瓣評分豆瓣評分被點亮的星球(中國版)9.6城門幾丈高9.3他鄉的童年9.1一百年很長嗎8.9對白讓我們和更好的你聊聊8.8?;韬?.7大地私宴8.6本草中華(第二季)8.3航拍中國(第二季)8.3稻米之路8.1可以跟你回家嗎8.0了不起的匠人20198.04.3.2 騰訊視頻:行業領先的制播一體網生紀錄片平臺資料來源:
64、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騰訊視頻騰訊視頻紀錄片發展歷程紀錄片發展歷程目前,騰訊形成了一套從用戶、品類、行業三大角度出發的“泛紀錄片戰略”,從購買版權到聯合出品,再到全產業鏈自制,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已打造成為了行業領先的制播一體網生紀錄片平臺。2018年,騰訊視頻紀錄片推出了“胖滾計劃” ,以此為軸心,推進自身與國內外紀錄片生產者和廠牌的深度合作,提高了紀錄片的市場空間和商業可能性。1.0時代 2014-2017 年,騰訊視頻先后與10余家國內機構合作,播出過舌尖上的中國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的盛會等紀錄片 2014年開始,騰訊視頻先后引進了 BBC、NGC、NHK等10多家國際制作播出機構的精品紀錄片
65、1.5時代 2017年年初,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成立,騰訊視頻由單純內容采購轉向全新的以中國內容為主的IP研發和聯合制作,直至完全獨立開發IP2.0時代 騰訊視頻紀錄片在“鎖定人群”和“打開品類”兩個方面進行著新的思考,提出了泛紀錄片戰略,促使騰訊視頻紀錄片選擇了全新的人群定位及更為貼合主流人群的對話方式,賦予了紀錄片更為廣闊的品類前景4.3.2 騰訊視頻:IP自制、題材創新及國際化傳播資料來源:中國紀錄片產業藍皮書騰訊騰訊視頻代表紀錄片制作模式和流量分析視頻代表紀錄片制作模式和流量分析騰訊視頻、央視紀錄頻道、BBC 聯合出品豆瓣評分 9.9點擊量 2.1億次國際成熟IP本土化點擊量 破億次自
66、助研發美食IP豆瓣評分 9.0點擊量 10.0億次IP自制、題材創新及國際化傳播的理念,是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打出的一套旨在生產高價值內容的組合拳。2017年,騰訊視頻與央視紀錄頻道、BBC聯手合作推出了藍色星球2、王朝等佳作;在IP自制上,騰訊打造出了“風味”系列IP,并發行至Netflix,為我國紀錄片的未來發展打造了一個開放、國際化的平臺。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5.1 紀錄片行業發展痛點5.2 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05055.1 紀錄片行業發展痛點:類型單一、市場化不足、人才缺失資料來源: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近10年來,我國紀錄片市場規模雖然出現大幅度增長,但是以定制市
67、場、委托制作市場為主的格局并沒有發生變化,通過節目交易(包括版權和播映權銷售、觀眾付費觀看)和廣告銷售達到盈利的紀錄片不多。在紀錄片類型和內容上,我國紀錄片類型依然相對單一,貼近受眾需求的紀錄片仍然缺失。0102030405用戶需求思維不足用戶需求思維不足市場中進行交易的實際上不是內容,而是制作機構的影像服務,生產背離傳播終端市場,與觀眾需求脫節,生產相對封閉,難以形成廣泛的影響力紀錄片類型相對單一紀錄片類型相對單一從功能上看,宣教紀錄片和商業紀錄片多,審美紀錄片少;從題材上看,政論、文化類紀錄片多,社會現實類偏少;從制作模式看,媒介平臺和商業機構制作的紀錄片居多,獨立紀錄片少盈利盈利能力缺動
68、力能力缺動力目前我國紀錄片行業尚未能真正打造出“生產銷售再生產”的良性循環,主要政府和企業的定制紀錄片支撐,盈利能力缺乏增長引擎,商業路徑仍待摸索IP開發成難題開發成難題2019年我國紀錄片市場上沒有出現新的IP亮點。雖然注重IP開發已成為行業共識,但如何如何既保留IP基因又避免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面臨著較大的開發難點專業人才匱乏專業人才匱乏互聯網視頻平臺主要依靠傳統電視媒體輸送紀錄片人才,大批電視紀錄片精英集體轉身投奔新媒體。人才加速流動折射出紀錄片人才匱乏的現實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痛點分析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痛點分析5.2 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內容年輕化、技術精細化、盈利多元化資料來源:2019
6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觀察我國紀錄片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鏈不斷完善和升級,目前轉向質量提升的階段,通過整合進行創新,通過創新創造價值。在融媒體時代,單一渠道的絕對優勢逐漸消失,內容為王的時代將要到來。未來,我國紀錄片行業將在內容形式上、制作技術上、觀看渠道上更加年輕化、精細化、多元化,助力我國紀錄片行業走向世界。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創作內容年輕化制作技術精細化傳播渠道國際化制作時長精簡化盈利模式多元化紀錄片在新媒體上受到年輕人熱烈歡迎,在創作上都呈現出人本取向、觀照個體的特質。以年輕用戶為主的彈幕視頻網站,創新了紀錄片的觀看和溝通場景,增強了年輕用戶與紀錄片的黏性關系,
70、紀錄片創作內容“年輕化”特點愈發凸顯隨著5G、Cloud、VR、AR、AI、4K等最新技術在紀錄片作品中的不斷運用,將對紀錄片影像語言的敘事表現力、影像生成方式和表現內容、結構方式和敘事創新、傳播與接受等方面的積極推動作用,讓我國紀錄片在制作品質和觀看體驗上更佳在國際傳播方面的價值和影響力日益凸顯,國際傳播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市場需求,成為中國紀錄片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與國際聯合制作內容將繼續增加,積極調整對外傳播語態及策略,用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小而美、輕量化、符合碎片化傳播的紀錄片出現,更符合年輕用戶觀看習慣,助力紀錄片受眾年齡的下沉。短紀錄片更能夠契合當下網民的內容消費習慣。在當下短視頻行業發展
71、迅猛的背景下,短紀錄片或將成為趨勢傳統紀錄片的主要盈利渠道有二,一是廣告收入,二是版權銷售。但“風味”系列的成功也引起了行業對IP價值的重新審視。以IP為核心打造“全場景深度消費內容”模式,延伸紀錄片內容IP價值將成為行業探索的重點掃碼獲取更多免費報告產業規劃產業規劃復合型專業團隊1300余項目案例產業研究產業研究持續聚焦細分產業研究22年園區規劃園區規劃首創招商前置規劃法+ 獨有園區招商大數據產業地產產業地產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精準產業資源導入特色小鎮特色小鎮領先申報經驗90+小鎮項目案例田園綜合體田園綜合體規劃+申報+融資+運營一體服務政府產業規劃資深智庫企業產業投資專業顧問中國產業咨詢領導
72、者投資/決策你需要前瞻的眼光!解讀全球產業變遷趨勢深度把握全球經濟脈動100000100000+ +資訊干貨 一手掌控10000+10000+行業報告 免費下載1000000+1000000+行業數據 精準把握500+500+資深研究員 有問必答10000+10000+全球產業研究 全面覆蓋365+365+每日產經動態 實時更新掃碼下載APP全球產業分析與行業深度問答聚合平臺看 懂 未 來 新 十 年 !前瞻產業研究院是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隸屬于深圳前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華園,主要致力于為企業、政府、科研院所提供產業咨詢、產業規劃、產業升級轉型咨詢與解決方案。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經濟學人APP是依托前瞻產業研究院優勢建立的產經數據+前沿科技的產經資訊聚合平臺。主要針對各行業公司中高管、金融業工作者、經濟學家、互聯網科技行業等人群,提供全球產業熱點、大數據分析、行研報告、項目投資剖析和智庫、研究員文章。前瞻經濟學人前瞻經濟學人讓你成為更懂趨勢的人報告制作: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方式:400-068-7188更多報告:https:/主創人員:李穎詩 / 朱茜 / 朱琳慧產業規劃咨詢:0755-3301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