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2024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上市報告(256頁).pdf

編號:160477 PDF  PPTX 256頁 32.33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2024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上市報告(256頁).pdf

1、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上市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趙廣君 趙廣君,目前上海市趙廣君,目前上海市經信委,正經信委,正處,負責管理上海產業處,負責管理上海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轉型升級投資基金,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上海辦公,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上海辦公室負責人。管理近室負責人。管理近300家上海行業協會和民非組織等。精通企家上海行業協會和民非組織等。精通企業估值。業估值。復旦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技復旦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學博士,專業方向:金融投資術經濟學博士,專業方向:金融投資。曾在國內著名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工作,上海市級部門與曾在國

2、內著名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工作,上海市級部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科創板”工作核心單位聯絡員,上海股權工作核心單位聯絡員,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審核委員會、注冊委員會委員。托管交易中心審核委員會、注冊委員會委員。作為主要編制人參與作為主要編制人參與“上海上海先進制造先進制造業十業十四四五規劃五規劃”、上、上海制造業發展海制造業發展“十三五十三五”規劃規劃,“中國制造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上海行動綱要要”等重大產業規劃。等重大產業規劃。熟悉上海及國內外產業與金融對接專注研究本市人工智能、熟悉上海及國內外產業與金融對接專注研究本市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

3、性能醫療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性能醫療器械、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械、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等,以及專精特新、以及專精特新、科技創新型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項目。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項目。編著國內第一本編著國內第一本“上市科創板上市科創板”書籍書籍第一部分上海和長三角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新興產業體系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總書記對上海產業經濟發展的把脈定向總書記對上海產業經濟發展的把脈定向明確中央對上海經濟的期待n繼續做大經濟總量,提升國際經濟中心地位 和全球經濟治理影響力n統籌科

4、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指明上海經濟發展的方向n防止資源、資金、資產脫實轉虛,防止產業結構形態虛高n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明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總書記在上??疾?。圖為在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參觀上??萍紕撔鲁晒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科創和產業融合,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n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關于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做強綠色制造業

5、,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摘自習近平總書記部分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關于新型工業化 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2023年9月27至28日,黨中央召開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關于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總體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形成新質

6、生產力,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鏈式創新鏈式創新”帶動重點產業整體性突圍帶動重點產業整體性突圍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產業創新加速從“點狀突破”向“鏈式創新”升級,帶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障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岸蟆眻蟾鎸ㄔO“二十大”報告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了新要求:提出了新要求:二十大:建設二十大: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重大

7、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新的增長引擎增長引擎。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

8、新部署、新要求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 2023年12月2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金壯龍部長就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 12 個方面重點任務。1、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深入實施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全面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強化應用牽引,加快技術攻關突破和成果應用。3、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啟動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4、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5、鞏固提升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強鏈補鏈延鏈,提升全產業競爭力。6、加快培育新興

9、產業,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點;出臺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瞄準人形機器人等產業,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培育重點產品、拓展場景應用。7、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統籌“建、用、研”各項工作,加快布局智能算力設施,加強6G預研。8、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開展工業數字化碳管理試點,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全面推廣綠色制造。9、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多渠道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深入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等系列活動。10-12、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布局,支持部屬高?!半p一流”建設,提升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202

10、4年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良好開局2024政策取向2024“十個新”n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n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成功建造,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總裝下線等n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n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n全年新增稅費優化超2.2萬億元n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今年GDP預計增長5%)n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今年開始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n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n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

11、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n涉企政策要注重與市場溝通、回應企業關切n新質生產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n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n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n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人工智能+”行動n新型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n新型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n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n新型城鎮化n房地產發展新模式n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政府工作報告“10大任務之首”: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

12、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n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n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n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n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n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n弘揚工匠精神n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n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n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n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n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n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

13、體經濟深度融合n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n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瘧胣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n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n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近年來,上海及長三角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近年來,上海及長三角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上海近年圍繞高端制造業建設出臺的重要政策上海近年圍繞高端制造業建設出臺的重要政策發布時間名稱2022.6上海市瞄準新賽道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促

14、進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2022.10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此外,還有全球動力之城、設計之都、化妝品、民用航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政策文件2021.7上海市先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2.10總書記對上海產業發展的指示總書記對上海產業發展的指示2019年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堅持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戰略定位,努力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地位2020年聚焦關鍵領域發展創新型產業,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國家工

15、信部國家工信部近期正加緊編制高端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制造業增長極相關相關政策,將為上海產業進一步提供有力支持。落實國家戰略要求,打造上海產業新高地貫徹總書記對上海產業要求,落地產業地圖,塑造產業地標,推進產城融合,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遵循產業生長周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核心競爭力。面向市場主體需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聚焦高端產業領域創新型企業落滬和發展,在給用地載體、支持資金、市場空間、綜合服務等方面,集中強化各類要素資源有效供給。從土地按需供應、基金招商激勵、企業成長獎勵、二次開發貼息、園區宿舍配置、產業配套倉儲等方面拿出具有穿透力的政策措施。優化產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為市場主體放權賦能,做精

16、店小二服務。借鑒兄弟省市經驗,創新突破高質量發展瓶頸在用地指標、工業上樓、技術改造、廠房物業、創新平臺、人才激勵等方面,向兄弟省市政策標準看齊。結合上海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在國企引領帶動、場景建設示范、“三首”創新應用、智能工廠覆蓋、數字化轉型、供應鏈協同、制度型開放等方面,力爭形成特色創新做法。注重聯動市級部門、各區、園區、企業力量,在特殊階段加碼發力,促進政策直達暢享。創新性創新性落地性落地性引領性引領性“十三五”工業總產值從億元提高到億元,平均增速“十三五”工業增加值從億元提高到億元,平均增速“十三五十三五”發展成效發展成效新世紀以來,上海制造業經歷了快速發展到平穩發展的過程,產業規模先

17、后突破(2003年)、(2007年)、(2010年)三大臺階。2020年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完成“十三五”目標“十三五十三五”發展成效發展成效中央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強調制造業的基礎支撐作用,樹立發展導向、提振發展信心。深圳工業占比38%,蘇州“十四五”目標40%以上。德國制造業從2018年的22.65%提高到2030年的25%。國家高質量發展評價,將制造業比重作為正向考核指標,上海(25%)、北京(11%)、天津(30%)作為一類地區,制造業比重30%及以上為滿分。保持與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造業比重,力爭增速高于“十三五”,繼續發揮對全市經

18、濟的支撐作用。上海:三個三個1/41工業占全市GDP的1/4工業稅收占全市稅收收入的1/4工業從業人員占全市的1/4占全市比重占全市比重一個一個1/32工業研發投入占全市的39%一個一個2/33生產性服務業占全市服務業63%一個一個3/44總部經濟中制造業企業設立的總部占75%上海工業各項指標占比情況上海工業各項指標占比情況資料來源:經公開數據整理分析百百-千千-萬億級產業萬億級產業 優質企業梯隊優質企業梯隊全市5家制造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各行業形成一批領軍企業、鏈主企業上市企業215家專精特新企業4332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6家超5000億行業:汽車、機械、電子 超3000億行業:輕

19、工、石化超1000億行業:電力、鋼鐵、醫藥1000億以下行業:煙草、紡織、船舶、有色、建材AI+,智能硬件、云計算、大數據,北斗+、AR/VR.強大制造業是上海作為特大城市的獨特優勢強大制造業是上海作為特大城市的獨特優勢 紐約、倫敦保留制造業企業的服務環節 東京保持了較高的制造業比重,集聚了從事精密機械,金屬加工的中小型企業,是新興制造業的代表上海培育一批百千萬億級產業集群和優質企業上海培育一批百千萬億級產業集群和優質企業“上海制造上海制造”品牌全力打響品牌全力打響名品:推廣203個首臺套裝備、35個首版次軟件、51個首批次材料,推出多項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名企:3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20、16家(次)企業獲得全國質量標桿,6家企業和機構獲得市長質量獎,48家企業和產品獲得“上海品牌”認證,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超過500家。名家:16人入選上?!扒擞媱潯?,72人入選上海領軍人才計劃。名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20個,推出 40個市級特色產業園區。關鍵戰略領域創新突破關鍵戰略領域創新突破C919國產大型客機成功首飛,CR929寬體客機啟動設計,ARJ21支線客機開展商業運營大型郵輪開工建設,國家重型燃氣輪機試驗基地啟動建設,建成全球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參與墨子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等航天發射任務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兩個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上海產業地圖覆蓋一二三

21、次產業,明確16個區、5個戰略區域、53個特色園區的發展重點,規劃了35個重點行業的空間布局,共有138張產業現狀圖和產業未來圖(https:/ 推進建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累計建設30多個100億級以上、250多個10億級以上項目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146億元,技術改造投資占比達到60%以上 制造業投資從2018年3月開始,連續40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產業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產業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園區單位土地工業總產值從67.4億元/Km3提高到76.7億元/Km3,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80%產業結構調整5973項、成片調整重點區域51個

22、,涉及土地8.2萬畝,節約標準煤149萬噸 綠色制造不斷深入,開發設計116項綠色產品,建設100家綠色工廠、20個綠色園區、11條綠色供應鏈“十三五”以來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7%。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 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營業收入從2015的25171億元提高到2020年30552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從58.7%提升到63.5%;40家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單位土地面積營業收入達到319億元/平方公里 服務型制造:累計認定服務型制造46家示范企業、27個示范項目、17個示范平臺和2個示范區 在線新經濟、新生代互聯網快速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

23、規模,年均增速超過12%文化創意產業年均增長超過10%。打響上海制造品牌打響上海制造品牌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打響上海服務品牌上海部分制造業和服務業產品占全國比重上海部分制造業和服務業產品占全國比重資料來源:上海市經信委整理17.5%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30%電梯產量占全國比重33%機器人產量占全國比重60%第三方支付份額占全國市場比重70%本地生活服務占全國市場比重80%優選買菜占全國市場比重90%網絡文學占全國市場比重2021年上海部分產品占全國比重百分比存在問題存在問題近幾年布局的新動能行業正在孕育中,傳統優勢制造業仍需優化結構和升級成勢新增長動力有待激發土地、人才、資金、數據等資源需進一

24、步優化配置、高效流通,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緊缺,產業、科技和金融尚未高效循環互動產業要素保障有待強化產業創新能級有待提升制造業研發投入需持續加大力度,產業鏈仍需“補鏈固鏈強鏈”存在問題存在問題具有強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領軍企業和影響力的制造品牌尚有欠缺產業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重大項目有待儲備建設制造業投資需持續保持有力增長立足“十四五”,必須聚焦重點,著力緩解制約制造業做大做強的瓶頸問題,全方位、全要素強化制造業發展保障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十四五十四五”發展形勢發展形勢美國:再工業化、美國優先德國:工業4.0戰略法國:新工業法

25、國計劃中國:中國制造2025美國德國日本中國中國法國韓國英國第一方陣第一方陣第二方陣第二方陣第三方陣第三方陣全球產業創新全球產業創新主要主要的熱點趨勢的熱點趨勢Gartner2024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全民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信任、風險、安全管理機器客戶增強型互聯員工隊伍智能應用AI增強開發行業云平臺平臺工程持續威脅暴露面管理可持續技術德勤2024科技趨勢超越蠻力計算作為增長催化劑的生成 AI空間計算和工業隱喻從 DevOps 到 DevEx:賦予工程經驗捍衛現實:合成媒體時代的真相Science雜志2023年度十大產業創新突破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的來臨AI輔助天氣預報的發展減肥藥GLP-1

26、有望戰勝肥胖抗體療法在減緩阿爾茨海默病取得進展抗擊瘧疾的新希望疫苗Mosquirix地球的碳泵正在減速運行尋找天然氫源的熱潮在全球機構中系統性改變職業早期科學家的待遇接近美洲遠古人類定居的歷史真相巨型黑洞合并產生的信號在無聲轟鳴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數智技術新能源航天航空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3ChatGPTSpot&Atlas機器人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鴻蒙操作系統中國空間站RTS,S/AS01瘧疾疫苗無人駕駛航空器鋰離子動力電池共同點: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布局方向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布局方向美國戰略規劃產業創新要點無盡前沿法案(預算:五年約1100億美元)國家“十四五”規劃高科技戰略2025科學技術創

27、新基本法中國德國日本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先進軟件開發 機器自動化與先進制造 高性能計算、半導體和先進計算機硬件 量子計算和信息系統 生物、醫療、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 先進能源、電池和工業效能 先進通信技術 自然和人為災害防御 網絡安全、數據存儲和數據管理技術 先進材料科學、工程學和其他重點領域 新一代人工智能 產業數字化轉型 集成電路 量子信息 基因與生物技術 現代能源系統 網絡通信 深空深地深海和極地探測 人工智能 工業4.0、智能化與數字化 微電子 量子技術 現代生命科學 清潔能源 衛星通信和衛星遙感 人工智能 數字化戰略 超級計算機 量子技術 生物技術 清潔能源 超5G(1)人工智能(

28、2)產業數字化轉型(3)集成電路與高性能計算機 (4)量子技術(5)生命科學(6)先進能源(7)先進通信(8)其他共同點:(1)方向高度一致(2)集中于人工智能、芯片、生物、能源、材料等前沿科技“模式創新模式創新”帶動帶動傳統行業傳統行業全方位升級全方位升級 新興技術呈現“交叉融合、群智賦能”態勢,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智化、綠色低碳兩個轉型,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制造業組織模式、生產方式和產業形態。全球打響“算力大戰”CUDA生態英偉達的護城河n軟硬一體:英偉達使CUDA平臺與GPU芯片緊密結合,讓GPU可編程,把應用領域從游戲、3D圖像處理擴大到整個加速計算領域。n制造+服務

29、:軟件層提供強大的并行計算開發環境,鏈接全球400萬+開發者,形成更加全面、更具黏性的價值鏈條。n市值暴漲:從1999年上市到現在,股價漲幅1000倍,成為全球第六大公司。蘋果VR頭顯眼鏡nApple Vision Pro,蘋果首個空間計算設備,AR 與VR 融合的混合現實設備n透視效果,眼球追蹤和手部追蹤,高清顯示屏,體驗更真實n無縫鏈接的蘋果生態,新穎的交互方式產業發展面臨的三重挑戰產業發展面臨的三重挑戰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調整 美國對我國先進制造業遏制打壓不斷升級 全球范圍內關于綠色低碳、6G、新能源汽車、數據安全等規則博弈日趨激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美日澳等10國成立

30、6G技術聯盟美國芯片和科學法案新能源汽車“反補貼調查”低低技技術術中中低低技技術術中中高高及及高高技技術術印度:將勞動密集型工業,如紡織服裝、皮革等定為重點工業領域巴西:創建東北部中心、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中心、濕地中心和水資源中心印度:建設國家投資和制造區俄羅斯:遠景研究基金會加拿大:“聯邦基礎設施計劃”瑞典:“再工業化”戰略,引導企業將高新技術應用于傳統領域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英國:英國工業2050日本:制造業白皮書韓國:未來增長動力計劃美國: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NNMI)、芯片法案、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英、韓、以色列等均建立多個云計算、

31、新能源等創新中心法國:“未來十年投資計劃(PIA)”法國:向制造商注資,然后將其生產廠遷回國內印度:發展國有企業,公共事業部門,特別是國防和能源行業英國:綠色經濟轉型計劃:政府和企業合作基本原則和方向類基本原則和方向類具體舉措類具體舉措類政府協調市場政府協調市場政府建立公司實體政府建立公司實體印度:國家制造業政策日本:日本制造業競爭策略、日本制造業 巴西:“工業強國計劃”、英國:制造業的五大策略美國: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印度:簡化和優化管理改善商業環境美國:降低監管和非關稅壁壘,出口信貸;稅收俄羅斯:共有技術轉讓法法國:國家持有企業股權所所有有國家政策基本上只是通過規劃、戰略對制造業進行方向引導

32、,不過多干涉市場各國都把高技術行業列為未來發展重點制造業仍是全球產業競爭的焦點,制造業仍是全球產業競爭的焦點,各國主要通過規劃、戰略等從方向上指導、通過研發支持和建立創新各國主要通過規劃、戰略等從方向上指導、通過研發支持和建立創新中心等來激勵制造業發展,在市場和公司方面干涉力度不大,只是發揮引導和服務作用;各國都把高技中心等來激勵制造業發展,在市場和公司方面干涉力度不大,只是發揮引導和服務作用;各國都把高技術行業列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點。術行業列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點。資料來源:各國政府網站;中國知網;商業評論;中冶賽迪分析“十四五十四五”發展形勢發展形勢四次工業革命四次工業革命 以信息技術為

33、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推動產業向網絡化、智能化縱深發展,涌現更多的新興領域和發展模式,數字化、融合化、服務化成為重要方向 中國順應全球產業更替轉移軌跡,成為世界工廠,實施中國制造戰略,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前四次產業鏈、價值鏈重構前四次產業鏈、價值鏈重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微笑曲線武藏曲線莞爾曲線微笑曲線:價值鏈曲線兩端提升是發展方向,兩端越長越好,越高越好武藏曲線:制造業組裝、制造階段的流程有較高的利潤,而零件、材料以及銷售、服務的利潤反而較低。莞爾曲線:生產制造環節增加研發投入,通過技術研發和專利申請實

34、現利潤提高,使微笑曲線變得較為平緩。增加生產制造環節的研發投入,提升制造附加值,改變傳統生產在外、研發和銷售服務在內增加生產制造環節的研發投入,提升制造附加值,改變傳統生產在外、研發和銷售服務在內的發展思路,推動更多制造環節在大城市內部的重要空間布局的發展思路,推動更多制造環節在大城市內部的重要空間布局財富驅動(美國)投資驅動(中國)創新驅動(上海)特點靠財富在原有環境下持續創造所得,靠大量并購來創造財富美國自從金融危機后,也越來越重視技術創新驅動和實體經濟發展大量投資拉動鐵公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關鍵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據波士頓咨詢2018年報告,中國勞動力成本接近美國1/5,勞動生產效率是美國

35、的1/10技術創新、創新人才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堅持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并以產業創新特別是制造業創新為主體力量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4.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60.2 件,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 3558件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14 個,初步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李政道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機構上海強化創新策源功能:上海強化創新策源功能:制造業是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體力量制造業是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體

36、力量資料來源: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十四五十四五”發展形勢發展形勢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發展思路發展思路發展主線:高 端 化 數 字 化品 牌 化強創新廣賦能固基礎鑄品牌創集群發展方針:主要目標主要目標 產業基礎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產業重點領域從國際“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長三角產業協同進一步提升,為打造成為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堅實基礎。更多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上海制造”成為具有

37、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名片,基本建成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和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主要指標主要指標三大先導產業規模倍增在2019年上海方案基礎上實現規模倍增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臺/萬人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化突破數量300項工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已供應工業用地,達到80億元/平方公里韓國(710)、新加坡(638)、德國(322),我國189臺/萬人。本市112家重點企業機器人使用密度383臺/萬人。主要指標主要指標類別序號指標名稱單位屬性2025年目標經濟密度1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預期性基本穩定2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預期性三分之二3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

38、先導產業規模-預期性翻一番4工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值萬元/人預期性超過405工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值(已供應工業用地)億元/平方公里預期性806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約束性完成本市目標創新濃度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預期性全國前列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件/億元預期性1.5以上9國家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個預期性900左右10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化突破數量項預期性300品牌顯示度11制造業世界500強企業家預期性4左右12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個預期性50左右13品牌引領示范企業項預期性200數字化轉型14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臺/萬人預期性提高10015

39、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預期性80%16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個預期性100億17數字化標志性應用場景個預期性1000以上18標桿性智能工廠家預期性200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三大先導產業三大先導產業六大重點產業六大重點產業新賽道新賽道未來產業未來產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 三大先導產業是六大重點產業的子集,是將六大重點產業中承擔國家戰略、體現引領功能的細分領域,放在了更加突顯的位置,承擔先鋒隊的功

40、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是電子信息的細分領域,生物醫藥是生命健康的細分領域)新賽道和未來產業是“3+6”新型產業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增長動能,將不斷豐富和拓展上海產業發展的內涵。構建以構建以三大先導三大先導產業為引領、產業為引領、六大重點產業六大重點產業為支撐、為支撐、新賽道新賽道產業加速壯大、產業加速壯大、未來產業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的前瞻布局的“3+6”新型產業體系新型產業體系類別類別產業產業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未來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新賽道三大先導產業三大先導產業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集成電路 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和材料等生物醫藥 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等制藥,

41、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制造和服務人工智能 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人機協同、算力服務等六大重點產業六大重點產業電子信息 集成電路、下一代通信、新型顯示及超高清視頻、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智能傳感;工業互聯網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生命健康 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以及健身康復器材、營養保健品;健康服務、醫藥流通、智慧醫療等汽 車 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出行服務、汽車金融等后市場服務高端裝備 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新能源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系統集成、運維服務先進材料 化工新材料、精品鋼材、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大宗材料貿易、材料設計及檢測鑒定等時尚消費品 時尚服飾

42、、特色食品、智能輕工;時尚創意、工業設計等數字經濟 數字新產業、數據新要素、數字新基建、智能新終端等綠色低碳 極致能效、低碳冶金、氫能產業、碳交易和碳金融、碳捕集及應用、智能電網等元 宇 宙 全息顯示、未來網絡、VR/AR/MR終端、3D圖像引擎等領域,元宇宙+工廠、醫療、文娛、辦公等場景智能終端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交互、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信創終端等腦機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治療、智能計算、通用AI、XR科技、量子科技、6G技術、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深海探采、空天資源利用、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非硅基芯材料等新型產業體系的具體內涵新型產業體系的具體內涵“3

43、+63+6”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分類分類重點產業重點產業細分領域細分領域三大先導三大先導產業產業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和材料等生物醫藥生物醫藥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醫療器械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人機協同、算力服務等 制造業主要領域制造業主要領域緊密相關緊密相關的服務業領域的服務業領域六大六大重點重點產業產業電子信息電子信息集成電路、5G及下一代通信設備、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智能傳感軟件和信息服務、工業互聯網等生命健康生命健康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身康復器材、營養保健品健康服務、醫藥流通等汽汽 車車新能源汽車、智

44、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出行服務、汽車金融等后市場服務高端裝備高端裝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智能制造裝備、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系統集成服務、智能運維等先進材料先進材料石油化工、精品鋼材、前沿新材料、關鍵戰略材料鋼鐵、化工等大宗商品貿易、設計檢測等時尚消費品時尚消費品紡織服裝、綠色食品、輕工制品時尚創意、工業設計等構建“3+6”新型產業體系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 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發展重點:發展重點:發揮三大先導產業引領作用發揮三大先導產業引領作用落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個“上海方案”,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三大先導產業力爭在2019年“上海方案”的基礎上實現

45、規模倍增芯片設計:加快突破高端高端處理器芯片、存儲器芯片、微處理器芯片、圖像處理器芯片,推動骨干企業設計能力進入3nm及以下,打造國家級EDA平臺,支持新型指令集、關鍵核心IP等形成市場競爭力裝備材料:加強裝備材料創新發展,突破光刻設備、刻蝕設備等集成電路前道核心工藝設備,提升12英寸硅片、高端掩膜板、光刻膠、濕化學品、電子特氣等基礎材料產能和技術水平制造封測:支持12英寸先進工藝生產線建設和特色工藝產線建設,爭取產能倍增,加快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發展;發展晶圓級封裝、2.5D/3D封裝、柔性基板封裝、系統封裝等先進封裝技術一、集成電路一、集成電路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備自主發展能力、具有全球

46、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創新高地。躋身全球四大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美國硅谷、韓國京畿道、臺灣新竹)“一體兩翼”:以浦東集成電路創新帶為一體,向南北兩翼延伸布局,覆蓋張江、臨港、嘉定、化工區等重點區域 特色產業園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張江)、東方芯港(臨港)、電子化學品專區(化工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嘉定)等集成電路-產業鏈圖譜核心詞:卡脖子國產替代;門類眾多;耗資巨大,周期長,皇冠;舉國之力集成電路市場設備:設備:下游大幅擴產,國產化率提升可期(短板理論,國產下游大幅擴產,國產化率提升可期(短板理論,國產28納米,臺積電、英特爾、三星晶圓制納米,臺積電、英特爾、三星晶圓制造領先,國內設備北方華創、中

47、微半導體)造領先,國內設備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中國大陸占據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約四分之一,技術仍處于追趕狀態。先進半導體設備技術仍由美歐日等國主導,其中美國的等離子刻蝕設備、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設備、檢測設備、測試設備、表面處理設備等設備的制造技術位于世界前列;荷蘭則是憑借ASML的高端光刻機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在刻蝕設備、晶圓清洗設備、涂膠顯影設備等方面,日本同樣極具競爭優勢。全球半導體設備細分市場競爭格局集成電路市場材料:材料:國產替代尚處早期,日本領先(住友、信越等),未來空間廣闊國產替代尚處早期,日本領先(住友、信越等),未來空間廣闊半導體制造環節所需用到的材料大概可分為以下8類,其中

48、硅片在材料成本占比最大,達33%,其次為電子特氣、光掩膜版、光刻膠、拋光材料等。整體來看,我國半導體材料能力較為薄弱,硅片作為主要材料國產化率約20%,大尺寸硅片國產化率仍處低位,ArF光刻膠僅南大光電通過客戶驗證,EUV光刻膠暫無國內廠商可量產,其他如拋光材料、濕電子化學品等國產化率也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全球晶圓制造材料產品結構國內半導體材料領域國產化情況集成電路市場EDA:國內國內EDA企業相繼上市,國產化由點向面突破企業相繼上市,國產化由點向面突破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是指利用計算機軟件完成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仿真、驗證等流程的設計方式,融合了圖形學、計算數學、微電子學,拓撲邏輯

49、學、材料學及人工智能等技術。EDA軟件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上游基礎工具,貫穿于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是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基礎支柱之一。全球EDA軟件競爭格局我國EDA軟件市場自給率偏低集成電路政策支持為鼓勵半導體產業發展,突破產業瓶頸,我國出臺等多項政策支持半導體行業發展,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應對國外技術出口管制風險,多家中國半導體企業也增加了材料國產化率要求,加快了國產半導體材料研發進度。1隨著5G、智慧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得以在眾多領域實現快速與全面布局,正逐步驅使全球半導體產業從韓國、中國臺灣向中國大陸轉移。目前,我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50、,并且繼續保持最快的增速。2半導體核心材料技術壁壘極高,國內絕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市場被美國、日本、歐洲、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海外廠商所壟斷。目前,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在靶材、電子特氣、CMP拋光材料等細分產品已經取得較大突破,各主要細分領域國產替代空間廣闊,預計將促進我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3政策利好行業發展政策利好行業發展半導體市場增長帶動行業發展半導體市場增長帶動行業發展國產替代加速促進行業發展國產替代加速促進行業發展集成電路政策支持重點集成電路設計領域:高性能處理器和FPGA芯片;存儲芯片;智能傳感器;工業、通信、汽車和安全芯片;EDA、IP和設計服務.如業務范圍涉及多個領域,僅選擇其

51、中一個領域進行申請.選擇領域的銷售(營業)收入占本企業集成電路設計銷售(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財稅政策商務部提出要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政策。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支持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境內再投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引導外商投資投向集成電路、數字經濟、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研發、現代物流等產業,推動高端高新產業外商投資集聚發展。投融資政策IPO政策研究開發政策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和軟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加快境內上市審核流程,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通暢相關企業原始股東的退出渠道。聚焦高端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關鍵

52、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商務部提出要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政策。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支持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境內再投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引導外商投資投向集成電路、數字經濟、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研發、現代物流等產業,推動高端高新產業外商投資集聚發展。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和軟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加快境內上市審核流程,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融資,通暢相關企業原始股東的退出渠道。聚焦高端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關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探索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

53、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二、生物醫藥二、生物醫藥 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臨床資源集中臨床資源集中國際化程度高國際化程度高 全球排名前20的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中,分別有18家、17家在滬設立中國區總部或研發總部 39家三甲醫院、360多家醫院、5000多家各類衛生機構 7萬名醫生、23萬名衛生技術人員 6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及54家擁有臨床試驗資格的醫療機構 每年2.8億人次門急診服務,近400萬人次住院服務,開放床位數超過12 萬張推進思路推進思路:“張江研發+上海制造”。推動研發成果就

54、地轉化和產醫融合,促進生物制品、創新化學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以及智慧醫療等多領域全面發展。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優勢顯著,為產業提供優質發展環境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優勢顯著,為產業提供優質發展環境生物醫藥生物醫藥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建設生物醫藥領域重點實驗室,布局一批基礎研究和轉化平臺開展重大科技攻關,推進關鍵原材料、高端原輔料、重要制藥設備及耗材、精密科研儀器等裝備和材料的研發創新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建立市-區-園區、區-區生物醫藥產業對接制度,加強藥品醫療器械許可持有人/注冊人制度下的合同委托模式(CMO/CDMO)發展,提高創新成果在本市轉化率推動產醫深度融合:提升臨床研究能力和轉化水平,支持

55、醫企聯合建設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若干個產醫融合創新示范基地,促進創新藥物、創新醫療器械的應用推廣強化醫療物資應急保障:加強疫苗、治療性藥物、應急體外診斷試劑(IVD)檢測、高端診療設備等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的研發與產業化到2025年,基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高地“1+5+X”:以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為核心,建設臨港、奉賢東方美谷、金山金海岸、寶山北上海、南虹橋等特色產業園區。培育徐匯楓林、普陀桃浦、松江G60等一批特色載體三、人工智能核心詞:產業圖譜“范式創新范式創新”帶動新興產業顛覆式爆發帶動新興產業顛覆式爆發 人工智能技術從基礎理論、底層架構、系統設計等呈現全鏈突破,“

56、核爆點”呼之欲出。時間時間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備注備注2015.12OpenAI成立,獲1億美元融資(非營利性AI研究實驗室)融資2018.06GTP-1問世(第一代生成式預訓練模型,1.1億個參數)技術2019.02GTP-2問世(第二代生成式預訓練模型,15億個參數)技術2019.07微軟向OpenAI 融資 10 億美元融資2020.05GTP-3問世(第二代生成式預訓練模型,1750億個參數)技術2021.07微軟、黑石等向OpenAI 融資 30 億美元融資2022.11ChatGPT問世(對話式模型,2個月內月活用戶破1億人)技術2023.01微軟向OpenAI 融資約100億美元融資

57、2023.03GPT-4(第二代生成式預訓練模型,18000億個參數)技術2023.11GPT-4 Turbo(交互更強大)技術2024.02Sora問世(人工智能文本生成視頻大模型)技術當前OpenAI估值超800億美元(10個月內估值增長了近2倍)估值OPENAI技術迭代周期不斷縮短,估值呈指數級上升非營利組織OpenAI,Inc持股平臺投資人員 工持股持股OpenAI Global營利組織OpenAl Global作為營利組織,51%股權歸非營利組織OpenAI Inc、各類投資人和員工共同持股的持股平臺,49%股權歸微軟設置“利潤上限”:投資回報限制在原始金額的100倍,多賺的部分投回

58、公司用于研發OpenAI的創新模式的創新模式目標:打造以AI大模型為核心的創新引擎以大模型為核心的產品與應用,通過提供API接口,使開發者能在各種應用場景中運用大模型,無須進行模型訓練和優化。團隊:高水平青年人才顛覆傳統研發模式協作:善于與領軍企業協同共創生態:“資金+技術+戰略”賦能初創企業成立OpenAI創業基金,規模1億美元,投資AI創業企業。啟動“融合計劃”,幫助第三方工程師使用定制化OpenAI模型AI創新產品,提供100萬美元股權投資。Sam Altman等核心團隊是業內公認的“企業家+工程師+科學家”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實現了商業發展、工程化和技術研發三位一體。團隊平均年齡為32

59、歲。微軟從資金、算力、云計算方面給予了OpenAI全方位的支持,讓OpenAI擁有強大后備資源和海量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投資及招商重點政策支持產業基礎層企業:芯片產業基礎層企業:芯片、傳感器、傳感器產業技術層企業:計算產業技術層企業: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機視覺、語音識別產業應用層企業:人工產業應用層企業: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城市企業投入度排名(系數*0.4)公共事業投入度排名(系數*0.6)總排名上海市211北京市122深圳市3103廣州市494重慶市565武漢市836杭州市687蘇州市958南京市779合肥市10410城市科研投入度得分基礎設施建

60、設投入度得分戰略基礎平臺項目投入度得分招商引資投入度得分總排名北京市0.220.080.110.381上海市0.240.080.110.142深圳市0.120.120.030.153廣州市0.030.170.030.044杭州市0.030.080.030.105重慶市0.010.080.110.016西安市0.080.030.060.017武漢市0.050.060.060.018蘇州市0.050.050.030.029成都市0.020.080.020.0310人工智能發展環境由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研發環境和組織環境組成。從排名情況來看,上海(88.26)、北京(86.80)和深圳(84.05)

61、城市人工智能環境支撐力分值遠高于其他城市。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投入度及排名情況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環境指數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上海發展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已形成從基礎算法、核心芯片、智能軟硬件產品到行業應用的全棧產上海發展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已形成從基礎算法、核心芯片、智能軟硬件產品到行業應用的全棧產業鏈,全場景賦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業鏈,全場景賦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啟動建設,打造“智能+”產業高地全國最完整的人工智能研發體系人工智能研發體系,以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機構為核心聯動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市級創新中心發布全國首個省市級人

62、工智能政策文件首個省市級人工智能政策文件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國首款7nm GPGPU芯片、芯片、全球首款云端視覺云端視覺推理定制推理定制SoC芯片芯片在滬研發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關于中國中國AI發展的全景發展的全景論文國內先行探索人工智能治理規范人工智能治理規范,首先發布人工智能安全與法治導則、出版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藍皮書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全國領先,已開放測試道路達560公里,企業數量和牌照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企業數量和牌照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是

63、在建中亞洲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建設全國第一個“陸、海、空無人系統綜合示范陸、海、空無人系統綜合示范區區”,東海大橋率先開展無人駕駛海鐵聯運上線全國第一套全國第一套UTO“全自動無人駕駛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系統,申通地鐵打造國內運營里程最長且具備最高等級全自動無人駕駛的軌道交通線路上海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人工智能發展的10個國內第一個國內第一推進前沿基礎研究:支持開展人工智能數學基礎等前沿理論研究,推動計算機視覺等通用技術突破,重點建設若干具有標志意義的大規模算法模型,形成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重大成果大力發展核心產業:發展智能芯片、智能軟件、智能駕駛、智能硬件、無人系統等產業,自主研發通用智能

64、芯片、高性能專用智能芯片、框架軟件等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建設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自主可控開源算法平臺、超大規模開放算力平臺等高水平開放式創新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品落地應用上海人工智能發展重點上海人工智能發展重點促進全面賦能應用:圍繞醫療、教育、交通、商貿、金融、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場景應用“揭榜掛帥”,打造一批標桿性應用示范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東帶東帶:張江人工智能島,加快“由島擴區”;臨港新片區信息飛魚,建設國際數據港,建設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開展增值電信業務開放及跨境數據流通試點等西帶西帶:徐匯西岸智慧谷,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65、”生態;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加快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創新項目在滬落地發展獨角獸初創壯大戰略合作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微軟-儀電創新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集聚重點企業11001100家,占全國20%20%左右2021年產業規模約30003000億元,產業人才占全國33.733.7%連續舉辦五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打響全球化品牌,在全國形成了領先優勢形成多層次的優質企業群體,創新資源豐富形成多層次的優質企業群體,創新資源豐富構建“3+6”新型產業體系集成電路人工智能

66、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 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命健康時尚消費品發展重點:發展重點:著力打造六大高端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六大高端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智慧出行汽車集成電路下一代通信設備新型顯示及超高清視頻物聯網及智能傳感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民用航空航天及空間信息智能制造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高端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端裝備服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健康產品生命健康服務生命健康化工先進材料精品鋼材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先進材料服務先進材料時尚服飾特色食品智能輕工創意設計時尚消費品推動制造向服務延伸發展,提升六大重點產業對全市經濟支撐作用電子信息電子信息下一代通信

67、設備新型顯示及超高清視頻物聯網及智能傳感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打造技術先進、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通信芯片、模組、終端、元器件和網絡等5G、IPv6、WiFi發展內容下一代通訊1新型顯示2物聯網及傳感器3軟件和信息服務4建設通訊研發制造產業高地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2025年目標超高清視頻中小尺寸顯示屏數字內容供給RFID、NFC等感知技術硅基MEMS加工技術、非硅模塊化集成等工藝技術傳感器規?;瘧没A軟件、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等工業互聯網遠程辦公、在線文娛、生鮮電商零售等在線新經濟建設國內領先的超高清顯示集

68、聚區和“5G+8K”應用示范區產業規模達到700億元打造成為全國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涌現一批新業態、新模式,營業收入超過1.5萬億元電子信息: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高端化發展電子信息: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高端化發展,進一步向研發設計、中高端制造、市場營銷等價值鏈高端環進一步向研發設計、中高端制造、市場營銷等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節延伸,提高產業鏈主導能力,延伸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提高產業鏈主導能力,延伸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生命健康全產業鏈創新藥研發制造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健康產品生命健康服務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生命健康產業發展

69、重點及目標生物制品、化學藥、中藥等,以及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植介入器械等發展內容創新藥和高端醫療器械1智能健康產品2生命健康服務3制造規模達到2400億元2025年目標智能健身器材、可穿戴設備、健康體檢設備、康復輔助器具、營養保健品等家庭服務機器人研發服務外包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形成種類豐富、功能多樣的產品體系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形成產業能級高、示范應用廣、業態模式新的健康服務體系抗體、體外診斷試劑創新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影像設備生命健康:把握全球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生命健康:把握全球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強化制造基礎支撐,加快新型健康養老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強化制

70、造基礎支撐,加快新型健康養老產品和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智慧健康服務品和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智慧健康服務生命健康-創新藥產業圖譜生物健康-創新藥現狀創新藥上市渠道:主要為科創板和港股已跌破發行價的港股創新藥企業(部分)104.98241.36308.52425.74883.751113.58611011502833335220200400600800100012002016年年2017年年2018年年2019年年2020年年2021年年2016-2021年中國生物醫藥領域投融資情況投融資金額(億元)投融資金額(億元)投融資事件(起)投融資事件(起)數據截止2022年5月投融資情況生物健康

71、-創新藥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單抗、雙抗單抗、雙抗投資及招商重點ADC(抗體偶聯藥物)(抗體偶聯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細胞和基因治療多肽多肽PROTAC(蛋白水解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向嵌合體)政策支持生物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圖譜核心詞:國產替代;高值;三類器械證生物健康-醫療器械產業圖譜(續)IVD投資及招商重點影像影像+內窺鏡內窺鏡心血管心血管骨科骨科+齒科齒科+眼科眼科政策支持生物健康-醫療器械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汽車汽車實現萬億級產業規模,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智慧出行汽車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汽車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高性能動力電池、高功率密度驅動電機及

72、控制系統燃料電池汽車(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充換電設施、加氫站建設發展內容新能源汽車1智能網聯汽車2智慧出行3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2025年目標車載視覺系統、激光/毫米波雷達、車規級芯片等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和應用場景網約汽車、租賃汽車等“人車路網端云”協同的基礎設施汽車金融總體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達到國際領先,實現特定場景的商業化運營汽車出行及后市場服務規模達到1萬億元,實現制造+服務兩個1萬億汽車產業基礎雄厚汽車產業基礎雄厚上海是汽車產業重鎮,年產量280多萬輛,占全國1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車占20%,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67萬輛,正在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

73、范城市群。特斯拉是全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創造了當年開工、建成、投產、交付的速度,ModelY國產化率達到了90%以上汽車:推動新能源化、智聯化、共享化發展,提升研發設計、試驗試制、智能制造、出行服務等全產業鏈汽車:推動新能源化、智聯化、共享化發展,提升研發設計、試驗試制、智能制造、出行服務等全產業鏈能級,培育壯大新勢力車企,實現萬億級產業規模,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能級,培育壯大新勢力車企,實現萬億級產業規模,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原材料生產與加工核心零部件整車制造上游上游中游中游下游下游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電池福耀玻璃江蘇曠達奧特佳車身及其附件大洋電機方正電機江特電

74、機電機國軒高科萬向錢潮亞太電機電控天納克三花智控米其林底盤均勝電子立訊精密銀輪股份汽車電子乘用車特斯拉比亞迪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商用車中通客車宇通客車金汽車團比亞迪安源客車福田汽車專用車比亞迪東風汽車江淮汽車迪馬股份龍馬環衛華菱星馬金嶺礦業華友鈷業鎳鈷錳銀河鋰業贛鋒鋰業碳酸鋰當升科技德方納米正極材料貝特瑞杉杉股份負極材料星源材質中材科技隔膜新宙邦多氟多電解液芯原股份江森自控電芯與PACK核心詞:彎道超車;全面替換,雙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投資及招商重點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政策支持123國務院: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投資建設運營模式。財政部:財政支持“雙碳”重磅

75、文件出爐,大力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積極參與電動汽車等領域國際標準制定。456工信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組織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新能源及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擬納入2022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教育部:加快儲能和氫能人才培養及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材料端企業:如正負極材材料端企業:如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芯與料、隔膜、電芯與PACK,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三電系統企業:電池三電系統企業:電池(動力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電池)、電機、電控(BMS-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逆變器逆變器-IGBT)其他核心部件企業:底盤其他核心部件企業:

76、底盤、汽車電子(、汽車電子(ADAS-高級駕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駛輔助系統、AD-自主駕駛自主駕駛)高端裝備高端裝備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民用航空航天及空間信息智能制造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高端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高端裝備服務高端裝備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高端裝備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支線飛機(ARJ21)單通道大飛機(C919)寬體客機(CR929)通用航空無人機發展內容民用航空1航天及空間信息2智能制造裝備3構建全鏈條產業體系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2025年目標商業運載火箭衛星互聯網北斗導航工業和服務機器人數控機床、增材制造、物流和倉儲裝備等系統集成、智能運維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77、打造智能制造應用高地和技術策源地產業規模超過1800億元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4高端能源裝備5大型郵輪、集裝箱船、LNG船等碼頭作業裝備、油氣開采加工平臺、海洋牧場裝備等氣電、核電、煤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智能電網等建設船舶和海工裝備研發、設計、總承包基地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建設新能源裝備基地產業規模達到650億元“大國重器大國重器”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ARJ21支線客機投入商業運營,“福建號”航母下水,正在建設國內首艘大型郵輪,建設國家重型燃氣輪機試驗基地 工業機器人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高端裝備:促進整機和核心零部件協同發展高端裝備:促進整機和核心零部件協同發展,提高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

78、能力,推進智能制造,建設智能提高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推進智能制造,建設智能產線、智能工廠產線、智能工廠,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打造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儲能產業圖譜(電化學儲能)下游上游中游核心詞:補風光短板;技術成熟、成本降低;峰谷電差價設備供應商:儲能電池設備供應商:儲能電池、變流器、變流器、EMS、BMS、溫控設備溫控設備儲能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政策支持123從國家層面首次提出裝機規模目標。2022年3月22日,“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發布,明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在建裝機容量達

79、到6000萬千瓦左右。從國家層面明確要拉開峰谷價差。2021年7月2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峰谷電價機制,合理確定峰谷電價價差。從國家層面要求新能源配儲能。2021年8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要求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規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掛鉤比例(時長4小時以上,下同)配建調峰能力,按照20%以上掛鉤比例進行配建的優先并網;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規模初期按照15%的掛鉤比例購買調峰能力,鼓勵按照20%以上掛鉤比例購買。投資及招商重點系統集成商系統集成商先進

80、材料先進材料打造與戰略性、基礎性、高技術競爭性地位相匹配的現代化材料產業體系化工先進材料精品鋼材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先進材料服務先進材料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先進材料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化工行業向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建設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發展內容化工先進材料1精品鋼材2關鍵戰略和前沿材料3以上?;^為主要載體,建設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產業規模達到2700億元2025年目標超高強度汽車用鋼、高能效硅鋼、高溫合金等短流程煉鋼高溫超導、石墨烯、D打印材料等模材料、纖維材料以寶山基地為主要載體,建設精品鋼材產業集群產業規模保持1000億元左右圍繞細分領域,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 2021年12月,

81、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超導電纜在滬正式投運先進材料:推動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先進材料:推動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強化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關鍵材料的保障強化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關鍵材料的保障,形成與產業體系相匹配的現代材料體系形成與產業體系相匹配的現代材料體系光伏新材料產業圖譜硅片生產中環股份隆基股份上機數控京運通上游中游下游硅料的采集、鑄錠和硅片的制造電池片、電池組建的制造以及發電系統的集成應用單晶硅生產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神工股份拓日新能多晶硅生產保利協鑫通威股份特變電工大全能源電池片生產通威股份恒星科技中利集團易成新能光伏組建生產逆變器光伏發電系統集成陽光電

82、源海陸重工茂碩電源科士達億晶光電中節能太陽能正泰電器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拓日新能晶科用戶分布式光伏工商企業分布式光伏光伏電站核心詞:世界70%;特高壓等輸變電技術成熟;技術出海電池片生產企業電池片生產企業逆變器逆變器生產企業生產企業光伏組建生產企業:控光伏組建生產企業:控制器、玻璃、背板制器、玻璃、背板光伏新材料政策支持、投資及招商重點政策支持123分時電價實施,分布式光伏迎重大利好。碳達峰碳中和的黨政同責。綠色消費政策的新變化。投資及招商重點打造成為品牌薈萃、市場活躍、消費集聚、影響廣泛的國際時尚之都、品牌之都時尚消費品時尚消費品時尚服飾特色食品智能輕工創意設計時尚消費品產業發展重點及目

83、標時尚消費品產業發展重點及目標2022年9月,上海召開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時尚服裝、潮流配飾、功能性家紡、車用紡織品等上海時裝周發展內容時尚服飾1特色食品2智能輕工3創意設計4引領時尚潮流,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2025年目標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化妝品、智能家居、適老及嬰童、時尚數碼、文創辦公等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時尚設計、數字設計、服務設計等形成一批認可度高、競爭力強的品牌產品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推出一批引領消費需求的新產品產業規模達到1400億元打造國際國內原創設計首發地、“設計”新業態新模式策源地、設計產業轉化高地時尚消費品: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時尚消費品:針對不同

84、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提供個性化、時尚化、智能化產品,為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提供個性化、時尚化、智能化產品,為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提供優質高端產品提供優質高端產品,建設國際時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設國際時尚之都、品牌之都六大重點產業規模構成六大重點產業規模構成緊密相關的生緊密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產性服務業金融、交通金融、交通 約約2.7萬億,占工業萬億,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總產值比重約約75%5000多家規上企業多家規上企業 約約占全市經濟占全市經濟比重一半左右比重一半左右 銷售收入約銷售收入約1.2萬億左右萬億左右衛生、文化衛生、文化高技術服務等高技術服務等相關生產性服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務業制造業制造業信

85、息、商貿信息、商貿檢驗檢測服務產業電商供應鏈管理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總集成總承包生產性專業服務智能運維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職業教育培訓服務研發和設計服務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到2025年,建立60家左右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遴選20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和平臺,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3第二部分:布局四大新賽道和五個未來產業引領未來的高度賦能百業的廣度持續增長的速度新賽道產業是上?!?+6”新型產業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增長動能,將不斷豐富、充實和拓展上海產業發展的內涵。綠色低碳數字經濟元宇宙智能終端97綠色低碳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元宇宙元宇宙智能終端智能

86、終端賽道發展重點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數字新產業數據新要素數字新基建智能新終端綠色低碳綠色低碳極致能效、低碳冶金、氫能產業、碳交易和碳金融、碳捕集及應用、智能電網等元元 宇宇 宙宙全息顯示、未來網絡、VR/AR/MR終端、3D圖像引擎等領域元宇宙+工廠、醫療、文娛、辦公等場景智能終端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交互、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信創終端等構筑面向未來的發展優勢,搶抓新賽道、培育新動能構筑面向未來的發展優勢,搶抓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到到20252025年年:上海數字經濟增加值力爭達到3萬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大于60%每年新增1萬家以上數字經濟新興企業主體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

87、轉型比例達到80%左右數字新產業數字健康智能制造數字金融智能城市低碳能源數字零售數據新要素數據產品與服務數字內容數字貿易數字設計數字安全軟件與算法新一代網絡區塊鏈元宇宙云原生與智能計算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設備智能商業終端智能穿戴產品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醫療設備智能新終端四個領域四個領域數字新基建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把握全球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以數據為關鍵要素,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科學家判斷技術前把握全球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以數據為關鍵要素,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科學家判斷技術前景、企業家發現市場需求、市場驗證賽道價值、政府營造發展環境,打造國際數字之都景、企業家發現

88、市場需求、市場驗證賽道價值、政府營造發展環境,打造國際數字之都人機協同、軟件定義5G+AI+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元宇宙兩個國家級智能工廠上汽乘用車工廠數字化工廠+生態數字化 全生命周期全業務鏈數字生態(鏈接2300+全球供應商、1100+經銷商)研發周期縮短38.4%,產品不良率下降7.5%,生產效率提高22%華誼新材料工廠數字驅動型生產 工藝生產數字孿生平臺:可視化、集成化、自動化、模型化、數字化 生產效率提升6.5%、運營成本降低7.5%、能源利用率提升19.4%100長陽秀帶 張江在線創新型企業100+應用場景100+品牌產品100+三年目標100+關鍵技術虹橋之源生鮮電商零售新型移動

89、出行在線研發設計工業互聯網在線金融服務在線展覽展示無人工廠遠程辦公在線文娛無接觸配送在線教育在線醫療1011024大特征規范確權統一登記集中清算靈活交付4個功能準公共服務全數字化交易全鏈生態構建制度規則創新上海數據交易所“4+4+5”數據產品掛牌100+,合作數商超500+5大首發數商體系全數字化數據交易系統數據交易配套制度數據產品登記憑證數據產品說明書累計建成5G+應用場景700+全國算力規模最大智能超算平臺已投入3740P103數字經濟F O C U S O N D I G I T A L E C O N O M Y104市北數智生態園普陀桃浦智創城-海納小鎮金橋5G生態園臨港新片區信息飛

90、魚三看三不看不看稅收看業態不看盈利看估值不看資歷看團隊五好五不缺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好應用不缺場景好創意不缺人才好團隊不缺資源105 培育“數商”龍頭企業 認定一批數字經濟民營企業為民營經濟總部 鼓勵外資企業在滬設立數字經濟功能型總部 支持國有資本組建運營數據產業的實體企業二、綠色低碳新賽道上海市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能源清潔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過程高效化終端電氣化資源循環化發展目標綠色低碳產業規模突5000億,形成2個千億、5個百億、若干十億產業集群重點培育10家綠色低碳龍頭企業,100家核心企業和1000家特色企業106綠色低碳新賽道新 技 術外三電廠超超

91、臨界機組樹立最低能耗標桿(煤耗降到251g/千瓦時)107新 工 藝寶武布局建設富氫碳循環試驗高爐 (低碳冶金新工藝)新 材 料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在滬投運,已平穩運作200余天新 裝 備 新 應 用 新 能 源上海中心冰蓄冷技術,每年將節約標準煤超過4000噸滬東中華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中國第五代大型LNG船“長恒系列”上海今年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000輛(已首發100輛)綠色低碳新賽道空間載體嘉定氫能港臨港重裝備產業園上?;^綠色低碳示范園“5+X”綠色低碳F O C U S O N G R E E N L O W C A R B O N108綠色低碳新賽道政策措施109 構建

92、上海綠色低碳標準體系:探索組建產業鏈標準化聯盟 發展碳交易碳金融:碳交易所、碳保險、碳基金 加強綠色低碳引導:舉辦節能宣傳周、碳博會等活動1980年2000年2021年互聯網時代TCP/IP,WWW 移動互聯網時代APP、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移動社交 虛實交互時代元宇宙、AR/VR、數字孿生、云原生、人工智能、區塊鏈 人類正在進入一個“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 三、元宇宙新賽道元宇宙元年110u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u培育10家以上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u打造100家以上高能級高成長的“專精特新”企業u推出50個以上創新示范應用、100個以上標桿性產品服務把握虛實交互的智

93、能硬件“第二塊屏”02把握未來5G+消費場景的“殺手級應用”01把握空間互聯網時代的新平臺入口03主要目標 元宇宙新賽道111腦機接口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元宇宙新賽道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空間計算、全息光場、腦機接口、類膚新材料等超前布局基礎設施5G+、衛星互聯網、AIaaS、隱私計算、智能合約等超級算力商湯新一代AI智算中心112虛實交互新商業數字會展、全景導覽服務、虛擬購物等數字會展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元展覽、云會場虛實交互新娛樂元游戲、元社交、數字創作、實時渲染等沉浸體驗米哈游打造HoYoverse,為全球玩家創造沉浸式虛擬世界體驗元宇宙新賽道虛實融合智能制造工業元宇宙、數字孿生工廠、元宇宙

94、+工業互聯網等工業元宇宙中國商飛交付實體飛機、數字飛機虛實融合醫療健康3D輔助診療平臺、數字療法、遠程康復等醫療元宇宙中山醫院發布AR輔助診療系統113創作者經濟培育數字資產要素市場,完善數字資產合規交易機制等上?;亓π瑯I上線數字資產“回力DESIGN-元年”標準規則體系數字人標準研制、數字身份和價值體系研究等BILIBILI數字人冷鳶獲評百大UP主元宇宙新賽道空間載體元宇宙F O C U S O N M E T A V E R S E元宇宙新賽道政策保障利用進博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博會等平臺全球推介 創新技術產品打造元宇宙開源社區和開源產品鼓勵相關國際組織、產業聯盟等機構落滬完善數字成癮

95、、內容安全、個人隱私等法律法規115010203技術迭代主導權行業標準定義權價值格局分配權傳統終端智能化新增需求產品化汽車家居手機機器換人沉浸式交互116虛擬現實眼鏡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營收千億級企業不少于2家百億級企業不少于5家打造10款以上爆款智能網聯汽車涌現 100+智能終端產品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穿戴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交互上海市促進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117上海汽車產量占全國10%累計開放621條1299公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向25家企業325輛車發放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牌照累計測試里程超700萬公里開放道路

96、、測試企業、牌照發放、測試里程全國第一118打造爆款品牌商用終端落地車聯網建設核心技術攻關S32、G60、G15等智慧高速公路電池、電機、電控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119上海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重點行業機器人密度383臺/萬人汽車行業989臺/萬人非夕RIZON拂曉世界首臺自適應機器人微創圖邁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核心部件攻關,運動、感知、控制三大系統工業機器人,支持高精度、柔性交互等工業機器人發展服務機器人,拓展清潔、醫療、配送、生活等應用120工程檢測遠程醫療智能廚電智能手環智能照明智能手表虛擬現實交互智能家居智能穿戴121智能終端F O C U S O N I N T E L

97、L I G E N T T E R M I N A L122123打造1個以上智能網聯汽車商用標桿應用場景 制定智能機器人標桿企業與應用場景推薦目錄首部人工智能省級地方性法規浦東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探索推進無人化測試、商業化運營、高速高架測試強化新賽道產業人才保障 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專項獎勵政策八大領域每年專項資金獎勵產業人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軟件、高端裝備、航空航天、先進材料、新能源“產業菁英”計劃,每年 200 名產業領軍人才產業青年英才“上海領軍人才”后備隊“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后備隊124強化新賽道產業資金保障 專項資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 金融支持百億

98、級元宇宙新賽道產業基金125數字經濟新賽道培育基金創新“基金+產業鏈+基地”模式 促進“投貸補保擔”聯動五個未來產業五個未來產業面向未來5-10年構筑發展優勢,培育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前沿產業到到2030年年: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涌現一批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成為參與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類別細分領域未來健康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能源腦機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細胞治療未來空間未來空間未來材料未來材料智能計算、通用AI、XR科技、量子科技、6G技術先進核能 新型儲能深海探采 空天資源利用高端膜材料 高性能復合材料

99、 非硅基芯材料五個未來產業五個未來產業上海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方案上海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四年時間),基本形成“(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走在全國新型工業化前列25%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萬億元工業總產值8000億元新增工業投資規模10%以上三大先導產業年均增速50%戰新工業總產值占比(2+2)(3+6)(4+5)兩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融合兩轉型推動產業數字化和綠色低碳兩轉型三大先導產業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六大重點企業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四大新賽道產業數字

100、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五大未來產業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五大行動五大行動”新型工業化五大行動二、經濟能級躍升行動三、產業生態優化行動四、企業服務升級行動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五、開放合作攜手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一)建設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集成電路上海已形成國內技術先進、產業鏈完整、配套齊全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n集聚超過 1000家 企業n產業規模約占全國 25%n集聚國內 40%產業人才n產業規模超 4000億元以設計帶動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打造設計孵化平臺n 推動建立自主IP產業生態n 籌建國家級EDA創新中

101、心以產線牽引全產業鏈發展n持續推動裝備零部件和材料攻關布局n布局光電混合計算、Chiplet等n提升特色產業園區能級(二)建設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迎來爆發期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加快智能算力集群建設 強化高質量語料運營服務 加強基礎大模型、垂類模型賦能 培育孵化一批創新型企業 打造超級應用場景 精心辦好世界人工智能大會n 上海市委書記主持召開人工智能企業座談會并強調,要為AI創新企業提供算力、語料、人才、資本等支撐,全力抓好布局深化、生態優化、系統支撐、企業培育。n 上海已有24款大模型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如人工智 能 實 驗 室 書 生 通 用 大 模 型、商 湯 商 量

102、、MiniMax ABAB等),打造“模速空間”n 創建國家級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三)建設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生物醫藥以產業創新突破和創新成果轉化為紐帶構建“研發+臨床+制造+應用”支撐體系n國際TOP20的藥企、醫療器械企業,分別有18家、19家將中國區或研發生產總部設在上海n全國TOP20企業,16家在上海布局n全球十大CXO企業,70%在上海運營。n產業規模突破 9000億元n2023年新增4款國產1類創新藥、9個類創新醫療器械以創新藥械產業化帶動生物醫藥突破發展加快前瞻領域布局n AI for Science等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

103、n 探索數字療法產業持續打造創新生態n深化探索市級醫院醫企協同研究創新平臺n打造產醫融合創新基地等創新載體n優化“1+5+X”產業布局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四)加快布局新賽道產業(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元宇宙智能網聯汽車n制定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工作方案,成立市級自動駕駛主體n加快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n建立全市統籌推進機制,全面提速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突破、示范應用n推動測試區連點成片、與長三角互聯互通n重點打造1-2個超級應用場景(如浦東前灘東體元宇宙超級場景、黃浦大豫園超級場景等),組織“揭榜掛帥”n加快AR/VR/MR智能終端、新型擴展和顯示技

104、術研發和產業化n發展數字內容產業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五)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n 培育6G重點企業n 制訂新一代通信產業鏈發展規劃 n 制訂促進低空經濟、綠色航空器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n 加快張江、臨港、大零號灣等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 n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化未來產業“一業一方案”,打造產業核爆點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六)提升智能化水平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新型智能基礎設施n實施“工賦鏈主”計劃,以40家工賦鏈主企業

105、帶動行業“智改數轉網聯”n引育200家數字化專業服務商,滾動發布一批“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n打造3-5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示范n實施智能工廠領航計劃,建設5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n實施“智能機器人+”,以“服務租賃+系統集成”模式擴大工業機器人應用n 重點行業機器人密度達500臺/萬人n區塊鏈:支持企業“上云上鏈上平臺”,拓展“區塊鏈+產業鏈”典型場景n智算集群:支撐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將算力納入新基建貼息政策范圍n工業專網:支持5G-A、50G-PON、“工業專網+”創新應用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七)推進綠色化轉型綠色低碳供應鏈升級計劃實施“綠能

106、入滬”工程推動數綠協同轉型n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園區n培育50家綠色供應鏈“鏈主”企業,20家綠色技術供應商,30家專業評估認證機構n鼓勵企業對接國際規則開發綠色產品,開展ESG評價n支持外向型企業更多使用綠電綠證,探索新增綠電消費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n推進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站布局建設n探索構建調度能力100萬千瓦以上的“虛擬電廠”設施體系n實施“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新模式n發展綠氫、綠氨、綠甲、新型儲能產業n建設碳足跡數據庫和工業碳管理平臺n支持將碳足跡核算作為綠色金融服務重要采信依據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八)創新融合化模式 支持制造企業向供應鏈管理、智能運維等服務

107、延伸,推動20家以上總集成總承包企業提升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建設重點產業垂直服務平臺、工業品數字服務平臺、跨境產業數字服務平臺,降低制造業物流成本 推動專業服務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培育壯大100家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主體實施生產性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計劃n發達國家“兩個70%”(服務業占GDP70%、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70%)n要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作用,推動生產、流通、交易、配套服務等供應鏈高效融合;要發展工業服務業。n2023年,上海市促進產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布;目標到2025年,全市產業互聯網平臺交易額突破3.3萬億元,引育100家以上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第一、新質

108、生產力培育行動第一、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增長n推動電光鋰、海陸空“新六樣”增份額;強化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元宇宙終端帶動,搶抓在線新經濟出海等新機遇,培育一批爆款產品和流量平臺n制定新一輪技改政策,加快大規模設備更新n到2027年,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2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工業投資持續擴大n強化招商統籌:加強招商“5個約束”(取消各區新招商落地企業數量考核指標等)、實施招商管理“3項備案”n創新招商方式:用好本市60個重要會展,開展招商引資全國行、全球行,開展重點產業鏈、資本、場景、載體等招商n提升招商能力:提升鏈

109、式招商能力、商務談判能力、數字化招商能力n用好“莫德納速度”“特斯拉速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n落實國家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新一輪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n創建20家市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n構建產業創新矩陣:推進概念驗證中心、材料數字引擎和中試基地與企業技術中心、功能轉化平臺等緊密對接n支持企業牽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開放型創新聯合體,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生態第二、經濟能級躍升行動第二、經濟能級躍升行動(一)強化產業空間保障推動“工業上樓”n堅持“工業姓工”“產業姓產”,推動具有“高輕凈”特點的企業工業上樓,未來3年打造智造空間3000萬平方米以上n加快盤活存量低

110、效用地,“應保盡?!敝圃鞓I項目用地需求,制造業每年用地不少于1萬畝,推廣M0類融合用地政策提升特色產業園區能級n打造國際一流產業地標,推動存量產業用地盤活利用n優化產業園區平臺主體開發運營機制,持續加大專業化、綜合性配套供給n鼓勵特色園區建立公共技術、供應鏈等專業服務平臺,提升綜合服務能級降低企業綜合成本n工業用地出讓起始價,最低可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確定;用好責任評估師制度,加強基準地價核算n建立產業用地地價和項目績效掛鉤機制n制訂上海市減輕企業負擔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措施,降低企業用水電氣熱網成本第三、產業生態優化行動第三、產業生態優化行動(二)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n發揮政府基金引

111、導作用,完善天使投資、VC/PE、股權并購等聯動體系,形成千億級規模產業基金池n鼓勵大企業開展CVC投資,發展供應鏈金融n用好200億元市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擔?;穑ㄈ┘訌姰a業人才服務n每年選拔200名產業菁英n力爭“十四五”末,三大先導產業人才100萬以上n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獎勵2萬余名關鍵崗位核心人才n每年培訓技能人才超3萬人次,培育“產業工匠”(四)激發工業數據價值n打造可信數據空間:實現數據共享、產能協同、資源匹配,培育智慧供應鏈、“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模式n鼓勵領軍企業打造工業特色語料集;上海數交所掛牌500個以上工業數據產品(五)擴大創新產品應用n面向“五個中心”建設開放城

112、市級應用場景,支持創新產品在重大工程、政府采購中優先試用和擴大應用n實施汽車芯片創“芯”計劃,加大裝備首臺套、軟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政策支持第三、產業生態優化行動第三、產業生態優化行動(一)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歸根到底是要培育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高增長企業。實施大企業“領航”計劃n更好發揮央企、國企帶頭作用n深化央地聯動n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盡快出產值、出效應n鼓勵外資研發中心開展成果轉化和本地化協同創新打造高增長企業集群n制定高增長企業清單,支持專精特新、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發展,實現總量倍增n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國有企業供應鏈、重要應用場景向民營企

113、業開放共享加快中小企業數智化轉型n發揮浦東列入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優勢,創新政策支持方式n孵化培育“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強化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等高水平賦能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n實施優秀企業家培育計劃n開展新生代企業家培育“繁星”計劃n支持工商業領軍人才評定,推動設立“民營企業創新百人”n大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第四、企業服務升級行動第四、企業服務升級行動 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全市累計發放“服務包”3.3萬件,配置服務管家4000多人,梳理市區兩級惠企政策超過2200項,企業總體滿意率達92.2%。(二)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建立政策歸集分類機制聚焦梳理政策“干貨”,推出創新孵化

114、、人才服務、數智化轉型等專項服務包完善企業訴求辦理機制建立服務管家治理機制建立重大項目管理機制完善服務評估評價機制對反映較集中的共性、復雜和高頻問題,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實施服務管家網格化管理,常態化開展培訓,建強5000人服務管家隊伍推進實施重大項目服務管理機制為企業量身定制投資促進包”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按月開展評估,納入各區產業信息化年度績效考核夯實專窗服務平臺基礎建設服務包“一鍵通”專窗平臺第四、企業服務升級行動第四、企業服務升級行動深化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n產業鏈補鏈提質計劃:推進工業機器人等8條重點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建立重點產業鏈互濟共保機制n創新鏈協同增效計劃:深化

115、G60科創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等產業合作n生態鏈優化賦能計劃:加強車路協同等標準互通,健全創新產品目錄互認機制,共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大市場打造產業對外開放新高地n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保稅維修、綠色再制造等業態發展,爭取增值電信等領域擴大開放n支持新能源汽車、能源裝備、醫療器械、高端零部件等企業優化產能全球布局,開拓“一帶一路”和歐美等國際市場n強化重大平臺溢出效應: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等第五、開放合作攜手行動第五、開放合作攜手行動上海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上海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 1:要在穩定工業大盤中堅定轉型升級,堅持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116、一起發力 要強化市區協同,每個重點產業領域都要有工作專班,每個專班都要有重點區參加 要落實工業用地政策,不能讓高地價消解了上海工業的綜合成本優勢 要強化招商引資,依托重大平臺和展會活動,積極主動與企業見面溝通 要加強企業服務,完善提升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發展計劃 1: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企業科技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 4:強調“1+4+1”六項工作要求建立建立市區協同市區協同工作工作機制機制建立以重點特色產業為抓手的市區協同聯動專班推進機制首批選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等14個重點特色產業、32個細分賽道,每個賽道不超過3個區

117、市級工作專班:由相關市級部門、相關區和龍頭企業組成區級工作專班:承擔產業發展主體責任,由區一把手主要領導推進本區重點產業發展,各區分管領導或產業部門主要領導擔任細分賽道“鏈長”市區協同制訂支持產業發展專項政策重點抓重點抓“六大攻堅戰六大攻堅戰”一是一是圍繞產業結構現代化,打好穩增長促投資攻堅戰;二是二是圍繞產業鏈高端化,打好新舊動能轉換攻堅戰;三是三是圍繞發展主體多元化,打好世界一流企業培育攻堅戰;四是四是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打好科創產業新高地攻堅戰;五是五是圍繞數綠轉型融合化,打好產業賦能升級攻堅戰;六是六是圍繞產業布局集群化,打好要素生態打造攻堅戰。n 圍繞產業結構現代化,打好穩增長促投資

118、攻堅戰n 圍繞產業鏈條高端化,打好新舊動能轉換攻堅戰n 圍繞發展主體多元化,打好世界一流企業培育攻堅戰n 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打好科創產業新高地攻堅戰n 圍繞數綠轉型融合化,打好產業賦能升級攻堅戰n 圍繞產業布局集群化,打好要素生態打造攻堅戰陳杰副市長出席市經濟信息化系統2024年工作會議 工作目標: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工業投資增長5%,軟信業營收增長15%,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營收增長5%,工業戰新產值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n 實施市區重點特色產業協同聯動專項工程 針對14個重點特色產業、32個細分賽道,組建“一產業一專班”,市區協同制訂支持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各市級專班掛圖作戰,加強

119、考核評估;各區建立“一把手工程”和“鏈長”負責制,落細落實年度任務,抓好產業“一條龍”服務。n 實施產業經濟穩增長提能級專項工程 推進落實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制定促進“工業降本增效”措施,降低用能用網用地成本,全力穩住工業基本盤;制定技改新政策,加快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1500項技改項目;推動企業“升規提質做強”,全年規上工業企業力爭達1萬家。n 實施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推進專項工程 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能力、加強招商統籌,推進“千項萬億”招商計劃,舉辦2024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建立“鏈長制”招商機制,推動招商與企業服務聯動;用好“六個一批”項目滾動推進機制,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n 實施集成電

120、路高端產業集群打造專項工程 制定設計產業相關方案,創建國家級EDA創新中心;推進汽車芯片創“芯”計劃,擴大國產芯片裝車應用;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布局硅光、Chiplet等領域。n 實施人工智能高端產業集群打造專項工程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進國產智算集群建設;推進基礎大模型、垂類模型賦能,開展語料數據高水平運營服務;加快“模速空間”建設,打造人形機器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n 實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專項工程 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打造標志性產品;制定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方案,開展智慧道路規?;ㄔO,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n 實施國貨潮品促時尚消費提質專項工程

121、創建全國“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實施時尚出品出海計劃;加快籌建工業博物館,全力打造浦江之畔新地標。一、圍繞產業結構現代化打好穩增長促投資攻堅戰二、聚力產業鏈條高端化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攻堅戰n 實施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專項工程 推動鏈主企業牽引大飛機、船舶、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建設,加快標志性產品攻關,加強本市鏈主企業培育;編制“卡脖子”重點方向新一輪行動方案,支持鏈上企業協同攻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產業科技創新平臺。n 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專項工程 推進藍天鑄鏈、深海補鏈、太空拓鏈、綠能升鏈計劃;制定低空經濟、大飛機產業鏈政策措施,提升大型郵輪自主化配套能力,加快重復使用火

122、箭、核聚變裝備等攻關及產業化。n 實施產業科創“核爆點”培育專項工程 發布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實施材料數字引擎專項;布局綠色材料、生物制造等新興板塊,建設一批新材料中試基地;制定新一代通信產業規劃,加快光通信等6G關鍵技術布局攻關;深化未來產業“一業一方案”,引育一批重點項目。三、圍繞發展主體多元化打好世界一流企業培育攻堅戰四、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打好科創產業新高地攻堅戰n 實施重點企業“服務包”升級專項工程 進一步梳理惠企政策“干貨”,推出金融、創新、投促、人才等專業服務包;建立健全5000人服務管家隊伍,推動重點企業走訪“全覆蓋”,對企業更加“精準畫像”,切實提升企業服務能力;及時

123、了解企業發展計劃,更好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助力重點重大項目落地服務;開展服務包“一鍵通”專窗平臺建設,加快企業訴求高效辦理。n 實施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專項工程 引導央企總部和新興業務板塊加快布局,支持在滬央企深度融入本地產業鏈建設;支持國企承擔產業科創任務,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重點產業鏈;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和獨角獸企業,提升南虹橋、市北高新、張江等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能級;推進高端制造業領域外資功能性機構集聚。n 實施產業數智化轉型發展專項工程 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展區塊鏈+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等試點示范;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推動萬臺工業機器人進百家智能

124、工廠;發展自主可控核心工業軟件和工業操作系統;推進元宇宙、能源數字化等重大應用場景建設。n 實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專項工程 發展綠色能源產業,擴大綠氨、綠色甲醇、綠電等供應;推進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行動,建設臨港“國際儲能灣”等;開展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升級計劃,培育綠色工廠、零碳園區;探索“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新模式,建設工業碳管理公共服務平臺。n 實施產業融合化發展專項工程 制定生產性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開展產業互聯網發展行動、“雙總”鏈主領航計劃;打造智慧供應鏈、培育2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單位。n 實施智造空間特色園區打造專項工程 鼓勵企業和園區平臺建設標準廠房、垂直工廠,制定智造空間

125、產業指引目錄,今年打造1000萬方智造空間;推進特色產業園區評價,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地標;推動存量產業用地盤活利用。n 實施產業信息化生態建設專項工程 制定無線電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實施“工業專網+”計劃,賦能智能制造、空間通信、車聯網等領域創新發展;統籌用好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社會資本等,促進“產業科技金融”循環互動;加強產業信息化國內外交流,完善市場化辦會機制,更高質量舉辦工博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全球AI開發者先鋒大會等產業盛會。五、圍繞數綠轉型融合化打好產業賦能升級攻堅戰六、圍繞產業布局集群化打好要素生態打造攻堅戰支持行業協會為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新貢獻支持行業協會為全市推進新型

126、工業化作出新貢獻強化樞紐平臺建設堅持“政府所想、企業所需、協會所能”的定位,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健全多層次交流合作平臺;在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架起緊密橋梁,主動沉到企業中去、把企業訴求帶上來,全力當好政府“參謀助手”。強化建言獻策能力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功能作用,聚焦“(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和高增長企業等領域,特別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化調查研究,增強前瞻性、留出冗余度,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強化產業生態營造攜手相關行業協會推進招商引資、標準編制、品牌營造;參與工博館籌建,助力講好上海工業故事;配合做好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

127、業選育推薦;深化長三角工經聯合作交流機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等。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中心輻射兩翼齊飛南北轉型新城發力9931.4,30%5727.2,17%3803.7,12%3222.4,10%2091.2,6%1987.0,6%1827.4,6%1559.3,5%1216.0,4%654.8,2%407.8,1%159.9,1%126.7,0%84.0,0%56.0,0%39.3,0%浦東嘉定松江閔行金山寶山奉賢青浦楊浦徐匯崇明普陀長寧靜安虹口黃浦 中心城區中心城區中心城區重點發展高附加值都市型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郊

128、區郊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一極戰略引領一極戰略引領 自由便利的 引領未來的 高端聚能的 面向大洋的u 全產業鏈融合的全產業鏈融合的集成電路集成電路產業產業u 開源創新賦能的開源創新賦能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產業產業u 面向高端前沿的面向高端前沿的生物醫藥生物醫藥產業產業u 集成創新驅動的集成創新驅動的民用航空民用航空產業產業u 深度跨界融合的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新能源汽車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u 體現尖端硬核的體現尖端硬核的高端裝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產業u 循環價值引領的循環價值引領的綠色再制造綠色再制造產業產業對全市制造業增長貢獻率達到1/3以上。三帶集群發展三帶集群發展沿江沿灣滬西沿江產業帶位于

129、浦東、寶山、崇明等,承擔國家戰略,發展高端芯片、大飛機、船舶海工等產業大國重器臨海產業帶從新片區延伸到奉賢、化工區、金山的杭州灣北岸地區,發揮空間優勢,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打造產業“增量區”滬西產業帶包括嘉定、青浦、松江、閔行等,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強化長三角產業協作。區域協同增量空間新城持續發力新城持續發力嘉定 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賢 新城南匯 新城園區類型集成電路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東方芯港G60電子信息國際創新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浦江創芯之城生物醫藥生物醫藥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灣區生物醫藥港、生命藍灣、東方美谷、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G60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130、青浦生命科學園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張江人工智能島、西岸智慧谷、馬橋AI創新區、信息飛魚航空航天航空航天北斗西虹橋基地、華東無人機基地、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新材料新材料碳谷綠灣產業園、超能新材料科創園、奉賢化工新材料產業園、電子化學品專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中以(上海)創新園、金橋5G產業生態園、機器人產業園、外高橋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閔行開發區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嘉定氫能港、臨港南橋智行生態谷、汽車新能港、張江機器人谷、臨港松江科技城、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園、臨港新片區海洋創新園在線新經濟在線新經濟張江在線、長陽秀帶、市北數智生態園、虹橋臨空數字經濟產業園20202020年起,上海先后發布了三批年起,上海先后

131、發布了三批5353個特色產業園區個特色產業園區,空間規模達到,空間規模達到210210平方公里,園區地均產出達到平方公里,園區地均產出達到141141億元億元/平方公里,高出全市平均值平方公里,高出全市平均值70%70%,為優質企業入駐提供了新的空間,為優質企業入駐提供了新的空間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加快產業數字賦能加快產業數字賦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增智。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數字融通,打造數字供應鏈;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培育一批新型產業電商平臺推進數字技術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賦能制造業發展促進企業數字化增效。加快企業

132、數字化轉型從單項突破向集成融合轉變,打造數字孿生企業,建設智能工廠促進平臺生態數字化增能。推動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兩網貫通”,培育一批專業解決方案服務商,圍繞行業關鍵工序加快應用場景開放加快面向產業的數字新基建。推動制造業企業部署應用5G、千兆光纖寬帶、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深化5G+工業互聯網協同應用到2025年,建設200家標桿性智能工廠,打造300個AI+制造業示范性應用場景,建設25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平臺,完成1000+工業場景的APP化,帶動20萬中小企業上平臺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智能制造行動計劃 實施“工賦上?!庇媱澖洕鷶底只D型經濟數字化轉型1010大領

133、域大領域制造新模式商務新業態硬核新科技在線新經濟科創新生態航運新樞紐金融新科技數字新基建農業新面貌數據新要素智能工廠、智能工廠、燈塔工廠燈塔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5G+AI+5G+AI+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元宇宙元宇宙制造新模式:制造新模式:以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為主攻方向上汽乘用車國家級智能工廠 建設全業務鏈數字生態,鏈接2300+全球供應商、1100+經銷商 研發周期縮短38.4%,產品不良率下降7.5%,生產效率提高 22%商飛工業元宇宙 研發、制造、試飛、營銷、客服、采供實現數字化 構建“飛機實時監控+智能排故支援+供應鏈協同+大數據分析”的服務解決方案

134、寶鋼“黑燈工廠”通過“5G+AI+工業互聯網”,打造24小時不開燈作業的黑燈工廠 備件庫存降低20%,故障停機降低10%,現場點檢替代率65%,工藝質量分析效率提升30%,鑄坯質量提升5%示范案例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經濟數字化轉型方面,圍繞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經濟數字化轉型方面,圍繞10個重點領域,加強數字賦能;個重點領域,加強數字賦能;推動數字產業化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資料來源:上海市經信委整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數據資源 發布實施上海市數據條例、成立數據集團 成立上海數據交易所,數據產品掛牌超過100個,合作“數商”超過500家 建設國際

135、數據港,發布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跨境流動操作指引和正面清單 深化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11個行業領域的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公共數據開放連續第五年在排名全國第一5G基站滿格上海行動AI+IDC 綠色IDC工業互聯網平臺東數西算重要樞紐車路協同 累計建成5G室外基站 6萬+建設全國算力規模最大智能超算平臺,已投入3740P上海加快面向產業的數字新基建上海加快面向產業的數字新基建,建設建設G、千兆光纖寬帶、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千兆光纖寬帶、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為企業數字化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轉型提供支撐提高產業創新能力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發揮制造業創新中心

136、等平臺聚合效應,鼓勵行業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新增一批國家級和市級創新中心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的創新生態鏈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實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大產業創新專項,推動一批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應用“揭榜掛帥”,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推動國家級、市級、區級企業技術中心梯隊培育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進院士成果展示與轉化中心建設,放大科創中心建設溢出效應,提升大學科技園承載能力到2025年,力爭再建設5-10家具有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和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30-40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1-2家領域

137、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培育建設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強化質量標準建設。攻關制約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推動標準提檔升級,加快行業標準制定,擴大產業計量測試服務供給持續推進工業強基,夯實制造業發展根基加快基礎產品和技術突破。聚焦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業軟件等“五基”領域,引導和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加大基礎領域的研究投入,攻克一批基礎短板和瓶頸加強基礎產品和技術推廣應用。推動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及裝備首臺套、軟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等政策向基礎應用端延伸到2025年,實現300項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化突破,推動150項關鍵基礎材料示

138、范應用,研制10項大型工業基礎軟件,制訂10項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國際標準,創建10家國家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檢驗檢測試驗驗證平臺,創建5家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基礎零部件/元器件攻關行動 基礎工業軟件攻關行動基礎材料攻關行動 基礎制造工藝和裝備攻關行動產業標準與基礎技術檢驗檢測系統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打造標志性全產業鏈。攻關制約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推動標準提檔升級,加快行業標準制定,擴大產業計量測試服務供給,培育國家級和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鏈優化升級。鼓勵鋼鐵、石化、輕工等傳統優勢行業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

139、新產品規?;瘧猛苿友a鏈固鏈強鏈。聚焦芯片、智能傳感器、5G設備、生物藥制備、智能機器人、北斗導航、LNG船等特色產業鏈,圍繞龍頭企業,打通上下游環節,強化關鍵技術、材料、零部件、整機、等全鏈條培育,形成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技術和產品到2025年,本市重點產業鏈韌性持續增強,形成安全可控、自主開放的產業體系加強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實施產業鏈協同“一條龍”應用計劃 暢通本市產業鏈供需對接強化項目投資牽引強化項目投資牽引優化產業投資結構。瞄準重點領域,加快引進建設產業能級高、產業鏈帶動性強、社會效益好的重大產業項目,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規模,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持續實施“千項萬億”招商計劃強化招商引資統籌

140、。加強招商引資工作隊伍建設,創新平臺招商、場景招商、價值鏈招商、線上線下招商等精準招商模式,持續完善重大產業項目協調推進機制,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大技術改造煥新力度。持續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改善產品供給質量,優化供給結構,“十四五”累計完成技術改造投資5200億元以上?!笆奈濉逼陂g力爭工業投資規模累計達到8500億元左右到2025年,推進建設100個以上產業能級高、產業鏈帶動性強、社會效益好的重大產業項目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建立全鏈條的“店小二”服務體系 制定項目服務清單和政策包培育卓越制造企業培育卓越制造企業做優鏈主型企業。支持占據產業鏈價值鏈關鍵

141、環節的企業,優化整合生產、供需等上下游環節,提升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力和掌控力建設卓越制造企業群體做強世界級領軍企業。集中優勢資源和政策,支持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用戶流量、商業模式的領軍企業,力爭新增1-2家制造業世界500強企業做大高市值硬核企業。支持創新企業加強硬核技術攻關,提升企業品牌和綜合競爭力,實施民營經濟百強計劃,支持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做精專精特新企業。引導中小企業長期專注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在設計研發、生產配套、企業管理等方面相互合作到2025年,力爭再建設5-10家具有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和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30-40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142、1-2家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打造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產業人才匯聚促進產業人才匯聚實施重點產業人才培育專項。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力爭人才規模實現倍增,打造創新型產業人才高地實施上海卓越制造人才提升工程實施產業菁英計劃。以產業化項目為載體,支持一批創新成果顯著、團隊成長性好、市場認可度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和青年英才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引導產教融合型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開展多層次合作,持續推進“上海工匠”“首席技師”“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術能手”的選樹培育,加快引進海外人才。開展重點產業人才專項

143、獎勵,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十四五”期間力爭引進培育百萬產業人才到2025年,引進培育1000名產業領軍人才和產業青年英才,每年支持200名左右實施產業菁英計劃加快引進培育三大先導產業和六大重點產業領域企業人才支持人才團隊申報承擔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塑造產業名園加快塑造產業名園促進特色園區創新發展突出特色園區特定產業方向、特優園區主體和特強產業生態,優化園區管理機制,完善配套功能服務,在空間規劃、審批流程、存量盤活、環境評價等方面,優先給予政策試點發揮園區對產業的核心承載作用,加快園區數字化轉型建設高質量品牌園區推進臨港、張江、金橋、漕河涇等園區可持續發展,提升園區運營品質和產業能級,打造先進制

144、造業集群;深化“區區合作、品牌聯動”,探索多元化的園區運營模式提升園區服務水平鼓勵園區搭建集研發設計、中試孵化、檢測認證、知識產權、品牌管理、金融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集群組織和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業服務平臺2025年,培育建設50個左右特色產業園區,其中,打造3-5家千億級園區、5-8家五百億級園區、20-30家在關鍵產業鏈具備領先優勢的園區。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優化制造業能源結構。加強產能準入控制,大力發展氫能等綠色能源,加強資源循環利用,促進工業固廢高水平利用,推進工業余熱、余壓、余能應用等系統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發

145、應用。推進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碳中和,推進二氧化碳資源化技術應用,加快數字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綠色生產管理和清潔生產水平持續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堅持調整和引入相結合,引入更多高成長性項目,統籌安全和發展,“十四五”期間計劃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3000項加快綠色制造領跑。圍繞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發展綠色再制造推動綠色制造領跑開展綠色制造評價 大力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完善綠色工廠評價管理辦法 促進產業園區綠色新基建“十四五”期間計劃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3000項到2025年,建成一批理念領先、技術一流的“四綠”標桿,

146、基本形成綠色制造體系服務雙循環新格局服務雙循環新格局加大制造精品供給。強化內需牽引,推動企業大幅提升高技術、高價值、高品質產品供給能力,加大芯片、核心裝備、關鍵材料等戰略產品供給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構建產業合作網絡。加強整機、裝備、材料、零部件等產業鏈企業對接,促進制造業和物流業協同發展,深化長三角重點協同發展,廣泛開展國際產業合作,加強產品、服務、技術、品牌、標準輸出,拓展國際市場培育新型消費。發展信息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等,推出服務機器人、智能終端、智能穿戴、時尚服飾、綠色節能等一批國貨潮品促進資源要素循環暢通。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進保障制造業發展的土地、資本

147、、技術、數據等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構建各類資源要素高效流通、互聯融通的產業生態加強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強化技術創新協同 強化重點領域協作強化區域協同布局 強化區域政策聯動“十四五”期間計劃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項目3000項到2025年,進一步提升長三角產業協同水平,共同打造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目 錄CONTENTS發展基礎01總體要求0203發展重點04空間布局05主要任務06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深化產業改革創新 優化企業服務機制保障產業用地供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寬新興領域產品和服務準入門檻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優化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機制深化“上

148、海市企業服務云”建設保障制造業發展空間穩定工業用地布局規劃推動工業用地提容增效優化戰略預留區邊界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強化金融財政支持 激發產業數據潛力健全規劃實施機制促進產業、科技和金融良性循環和密切互動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資本投入放寬新興領域產品和服務準入門檻推動數據成為制造業生產的核心要素推動上下游企業開放數據,加強共享合作探索數據跨境流通制度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全市推進規劃實施的工作機制強化與各區以及產業、科技、金融等部門的統籌協調加強規劃宣傳推廣加強產業體系的統計分析優化營商環境1.0版突出重點,什么問題突出就抓什么,什么事情最難就抓什么優化營商環境2.0版系統施策,多維度、

149、立體化、全方位推動,涵蓋25個主要方面,實現面向企業和市民的所有政務服務“進一網、能通辦”優化營商環境3.0版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進一步聚焦提升“一網通辦”的應用效能,全力推進個人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建設優化營商環境4.0版圍繞優化政務環境、提升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等5方面提出31項任務,共207條舉措。上海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最好的服務上海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最好的服務好項目不缺土地好項目不缺土地大型企業購地置樓中型企業先租后售小型企業拎包入住好產業不缺空間好產業不缺空間好應用不缺場景好應用不缺場景好創意不缺人才好創意不缺人才好團隊不缺資

150、源好團隊不缺資源 特色園區、商務辦公承載產業空間,地等項目,房等項目 熱點區域:例如,張江人工智能島一樓難求。徐匯AI TOWER一房難求海量場景和流量:2400多萬常住居民270多萬市場主體770多公里軌道交通4350多萬集裝箱吞吐量400多個公園1000多萬人上下地鐵26萬多部電梯運行5G人才占全國52%集成電路40%生物醫藥25%人工智能33%智能網聯汽車25%一批科學家、企業家和精工巧匠 金融中心的強大服務能力,股票、債券、保險、信托、擔保等各類金融工具 支持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天使、創投、產業基金等各類市場化或政府基金新思維:不看稅收看業態、不看盈利看估值、不看資歷看團隊新思維:

151、不看稅收看業態、不看盈利看估值、不看資歷看團隊在優化產業營商環境中,重點推進在優化產業營商環境中,重點推進“五好五不缺五好五不缺”首日先行聯系1一般訴求5個工作日內反饋跨區域、跨部門等復雜訴求15個工作日內反饋515企業服務體系企業服務體系1+16+X+N1 6 個 區 級X 個 街 鎮N 個 園 區1 個 市 級企業服務云企業服務云“三個一”服務:一站式政策服務、一門式訴求服務、一網式專業服務)2018年上線以來,為近10萬注冊用戶提供服務支撐,累計發布政策6000余項,受理處置企業訴求7萬余個,服務企業80余萬家次。連續兩年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綜合排名第一;建立企業服務專員機制,服務專

152、員超過6200名“1 1、5 5、1515”訴求處理機制訴求處理機制上海全力做好服務企業的上海全力做好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金牌店小二”產業人才方面,實施產業人才方面,實施“1+3+1”的制度政策,加大對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和獎勵的制度政策,加大對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和獎勵重點機構推薦重點機構推薦聚焦“3+6”新型產業體系,定期向人社部門推薦人才引進重點機構,實行名單管理和動態調整。重點機構緊缺急需人才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辦本市常住戶口。人才獎勵人才獎勵1、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人員獎勵:設計人員獎勵,每年約1.5億元;核心團隊獎勵,首次突破 10 億、50 億和 100 億的管理團隊 2、重點產業領域

153、人才專項獎勵: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軟件、高端裝備、航空航天、先進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產業人才開展獎勵人才培養人才培養 設立“產業菁英”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5年重點引育1000名產業領軍人才,2021年開展了首批“產業菁英”選拔,近千人申報,遴選產生 200 名“產業菁英”面向高校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培育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首批市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18 個,入選國家級3個。1:關于新時代上海加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3: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人才培育專項 1:上海市重點領域(產業類)緊缺人才開發目錄“1+3+1”產業人才制度產業人才制度第三部分:

154、培育科創企業上市 近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培育措施包括強化梯度培育、加強政策支持、開展精準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加強動態管理等五個方面。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各地累計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萬多家,進一步引領和帶動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靖拍罨靖拍?1專業化專注核心業務,具有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的能力。04新穎化03特色化02精細化具備精細

155、化的生產、管理或服務,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或先進知識。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通過行業的交叉融合提供新的產品或服務,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配方或特殊原料進行研制生產,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政策依據政策依據政策依據政策依據本市文件本市文件梯度培育梯度培育為進一步加強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優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指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

156、堅持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堅持動態管理和精準服務。分層培育分層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分類促進企業做精做強做大,加快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推動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發布相關評價和認定標準,負責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本辦法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本辦法制定細則,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并依據細則負責本地區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負責專精特制定細則,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并依據細則負責本地區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

157、工作,負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新中小企業認定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其他機構不得開展與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關的評價、認定、授牌等活動。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強化優質中小企業的動態管理,建立健全“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笆奈濉逼陂g,努力在全國推動培育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梯度培育辦法提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優質中小企業是指在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創新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專注細分專注細分、市場成長性好市場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

158、、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小巨人”企業企業三個層次組成。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梯度培育梯度培育全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已達7061家全市專精特新”小巨人”507家截止截止2023年上半年年上半年上海市專精特新發展情況上海市專精特新發展情況培育舉措培育舉措一、國家支持一、

159、國家支持“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重點支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財建20212號)2021年,第一批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已經批復下達,本市共有4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圍,獲批中央財政專項資金8800余萬元。一、國家支持一、國家支持“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重點“小巨人”企業,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基礎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已

160、在上交所主板、科創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境外公開發行股票的)。2、產業導向: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主導產品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3、專業化程度: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70%以上。4、其他要求:同時滿足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成長性要求。創新能力方面,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4%以上;且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之一: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以上、自建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1個以上。經營管理方面,取得相

161、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成長性方面,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或有上市計劃(已遞交申請書或已進入輔導期)。二、上海二、上?!皩>匦聦>匦隆逼髽I融資服務企業融資服務中小企業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中小企業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 聯合上海市擔?;鸸芾碇行暮?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為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單戶300萬元,最高1000萬元的無抵押擔保貸款。通過“千家百億”信用擔保融資計劃為1650家“專精特新”企業發放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259.9億元。55年100信用貸款規模超過1

162、00億元1000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二、上海二、上?!皩>匦聦>匦隆逼髽I融資服務企業融資服務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貼息項目對本市專精特新企業上年度的9個月及以上的無抵押信用貸款(含應收賬款質押、股權質押、關聯公司擔保、擔保機構純信用擔保等),按照不超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0%且不超過貸款合同額的1%(單戶貸款合同額超過3000萬元按3000萬元計),給予貼息。項目由提供信用貸款的商業銀行代為申報,在獲得貼息資金后返還相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上年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貼息項目累計支持本市專精特新企業962家,支持金額3500萬元。二

163、、二、專精特新政策紅利項目示意圖專精特新政策紅利項目示意圖資質類資金類融資類減負類 專利試點示范企業 市區企業技術中心 市區工程技術中心 發明專利 知產貫標 科技小巨人 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軟集 信息化 人工智能 重點技術改造(3級)文創 品牌經濟 軍民融合 總集成總承包/電商雙推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 大張江/區工程區研發等 工業強基/新材料首批次 高新技術企業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雙軟”認證 高新技術成果轉化 中小微政策性擔保 科技履約擔保 產業引導基金 各級政府戰略合作金融產品經信委項目:技改、文創、生藥、強基、數字化等各產業及小企業專項科委項目:高新、創新基金、小巨人(培育)、成果轉化、

164、產學研等發改委項目:現代服務業、創新型總部、戰略新興產業商務委項目:各類型總部企業、總部孵化資質認定 上海市政府委辦局加分項目概要國家部委專項;大張江、大虹橋、臨港等功能區專項;各區委辦專項等二、二、專精特新政策紅利項目示意圖專精特新政策紅利項目示意圖補貼方向政策方向專精特新政策紅利“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貼息部分區給予相關榮譽企業貸款貼息部分區給予相關榮譽獎勵補貼;獎勵補貼;“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市財政擔保信用貸款額度提升企業市財政擔保信用貸款額度提升,從,從500w500w批次貸提升到最高批次貸提升到最高10001000萬至萬至20002000萬;萬;20232023年起年起“專精特

165、新專精特新”企業逐步成為新增貸款準企業逐步成為新增貸款準入條件。入條件。二、二、專精特新政策紅利專精特新政策紅利產融結合產融結合 經信委項目經信委項目“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優先推薦立項企業優先推薦立項;“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企業進入資本市場IPOIPO儲備庫儲備庫,針對擬上市企業多項輔導;,針對擬上市企業多項輔導;政府牽頭政府牽頭“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跨界聯動和行企業跨界聯動和行業產業鏈整合發展。業產業鏈整合發展。三、上海三、上?!皩>匦聦>匦隆逼髽I創新服務企業創新服務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自2016年起,與市科協合作,鼓勵企業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提升創

166、新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46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含服務中心)中,已有211家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45.5%。其中,院士工作站(服務中心)17家,專家工作站(服務中心)194家。工作站為企業引入服務的院士專家團隊總人數達到1029名?!皩>匦聦>匦隆逼髽I人才服務企業人才服務“專精特新專精特新”領軍人才培訓領軍人才培訓,2011年以來累計舉辦42期,對2000多名“專精特新”企業家進行輪訓?!吧虾0偌移髽I改制上市系列培上海百家企業改制上市系列培訓訓”,2011年以來已舉辦32期,培訓中小企業家3000多名?!皩>匦聦>匦隆逼髽I財務總監、首席企業財務總監、首席質量官、首席營銷官

167、等專業人才培訓班質量官、首席營銷官等專業人才培訓班。財務總監班,10期1000余人;首席質量官班,21期1400余人;首席營銷官班,4期300多人。PICTURE“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市場服務企業市場服務大手牽小手“走近央企”系列活動。發布大企業創新需求100余項,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進入央企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笆薪浶畔到y工會內部共享計劃”。遴選上?!皩>匦隆逼髽I中的部分“小產品、好產品、放心產品”對接經信系統105家單位30余萬名工會會員。231編印“市經信系統工會共享計劃”產品手冊,收錄了200多家企業500多個產品。通過向大型企業推薦團購等方式,讓工會的會員福利實現增值。積極組

168、織工會主席走訪中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推廣品牌,拓展市場,幫助企業現場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區縣、功能區、園區招商部門對區縣、功能區、園區招商部門對“專精特新專精特新”遷址落戶享專項獎勵遷址落戶享專項獎勵區縣補貼政策浦東新區按照上一年度研發費加計扣除額的10%給予資助,最高25萬元虹口區首次認定:10萬元,復核通過:5萬元。崇明區首次認定:5萬元。黃浦區首次認定:20萬元,復核通過:10萬元。嘉定區首次認定:30萬元。普陀區首次認定:10萬元;復核通過:5萬元。楊浦區首次認定:最高10萬元。徐匯區首次認定:最高20萬元。青浦區首次認定:5萬元;復核通過1萬元。長寧區首次認定:10萬元;復核通過:5

169、萬元。奉賢區首次認定:5萬元;復核通過:2萬元。寶山區首次認定:10萬元。松江區首次認定:20萬元。金山區首次認定:10萬元。閔行區首次認定:20萬元資質,復核通過:5萬元資助。靜安區最高25萬元補貼。知識產權體系 研發費用情況創新能力創新能力 主營業務增長情況 資產負債率成長性指標成長性指標 主導產品評價 主營業務占比專業化指標專業化指標三大認定指標1、創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創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創新中小企業評價標準創新中小企業評價標準達標條件01評價指標評價指標1.創新能力指標(創新能力指標(40分)分)評價指標評價指標2.成長性指標(成長性指標(30分)分)評價指標評價指標3.專業化指標(專

170、業化指標(30分)分)主營業務占比平均增長率從事特定市場年限主導產品情況數字化水平質量管理水平凈利潤率資產負債率產業導向細分市場地位特色化經營情況知識產權數量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占比研發機構情況4大類15項,滿分100分專業化專業化精細化精細化地區標準地區標準創新能力創新能力評分評分高于高于60分分為通過認定為通過認定2、“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企業 認定評分標準認定評分標準市級市級“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中小企業申報基本條件(須同時符合)評價指標評價指標一、專業化指標(滿分一、專業化指標(滿分25分)分)包括包括專業化專業化、精細化精細化、特色化特色化和和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四類十三個指標,

171、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四類十三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100分。分。評價指標評價指標二、精細化指標(滿分二、精細化指標(滿分25分)分)評價指標評價指標三、特色化指標(滿分三、特色化指標(滿分15分)分)地方特色指標。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結合本地產業狀況和中小企業發展實際自主設定1-3個指標進行評價(滿分15分)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35分)分)對應不同營收有3%-6%的研發投入及要求 有至少2 2項項發明專利及國家或省市級研發機構。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 注重數字化 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70%主導產品屬于:制造業核心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

172、 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 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等 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獨特優勢 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10%10%以上 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3 3年年以上 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高于70%70%增長率不低于5%5%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 發揮“補短板補短板”“”“鍛長板鍛長板”“”“填空白填空白”等重要作用3、國家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標準認定標準小巨人小巨人專專精精特特新新品品鏈鏈國家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企業培育4、創新能力指標:滿足一般性條件或創新直通條件。工信部統一全國申報工信部統一全國申報標準和基本流程標準和基本流程省級地方制定細則省級地方制定

173、細則評審完成后公示評審完成后公示認定情況認定情況在上海在上海企業服務云企業服務云填報后填報后區經委區經委市經信委中小市經信委中小辦辦工信部逐級申報工信部逐級申報010203創新中小創新中小-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流程申報流程u20232023年起省市級年起省市級常年常年申報,分批認定申報,分批認定1、年底年初財務指標籌劃,關鍵數據作專門調整;2、重點知識產權、質量體系、商標、技術中心等可突擊儲備;3、重視各項小分,小分決定成??;4、證明材料、行業協會背書愈顯重要;5、國家級項目重視隱性指標;6、專業性系統化輔導。創新中小創新中小-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專

174、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申報要點要點四、四、“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上市理想路徑企業上市理想路徑北交所北交所IPOIPO一輪風投一輪風投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二輪風投二輪風投上市輔導啟動上市輔導啟動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Start股改股改三板掛牌三板掛牌(基礎層)(基礎層)創新層創新層 “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各階段投融資策略企業各階段投融資策略如果將一家企業的生命周期劃分為早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的話,與各個階段相對應的直接融資形式就有了天使輪、PRE-A輪、A輪、B輪、C輪、D輪、IPO的劃分。產業基金的定義及分類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

175、金?;鹬饕幸韵氯N分類方式,即按資金募集方式、法律形式及投資對象分類。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政府產業基金投資屬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標政府產業基金投資屬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標的是未上市企業。的是未上市企業。截至2022年末,協會登記的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577家,存續私募基金124391只,私募基金管理規模19.78萬億元,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并在平臺登記的員工數15.95萬人。高要求高風險高回報公司需持牌經營人員需持證上崗私募股權基金的特點規模巨大132對于企業發展上市作用巨大對于企業發展上市作用巨大專業管理(GP+LP)分散投資(頂格投資)風險共擔(同股同權)

176、利益共享私募股權基金的特點2017-12-18香港X科技基金A輪輪2020-08-06哈勃投資等2022-05-20思特威(688213)科創板上市2018-08-15芯動能投資等2020-10-24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B輪輪C輪輪D輪輪IPO45科創版70%以上企業融資上市;創業版63%以上企業融資上市。國內頂級基金管理人(投資機構)國企派產業派海歸派紅杉紅杉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階段的劃分VC(風險投資)和PE(私募股權投資)種子輪:僅有一個idea,靠刷臉融資。天使輪:已經起步但尚未完成產品,模式未被驗證。融資金額一般為100萬到1000萬。A輪:有團隊、有以產品和數據

177、支撐的商業模式,業內擁有領先地位。融資金額一般為1000萬到1億元(專業風投機構VC)。B輪:商業模式已經充分被驗證,公司業務快速擴張。融資金額一般為2億元(上一輪跟投、新的風投、PE)。C輪:商業模式成熟、擁有大量用戶、在行業內有主導或領導地位,為上市作準備。融資金額一般為10億元(PE)。D輪、E輪、F輪融資:C輪的升級版。私募股權基金4個階段募投管退募集資金募集資金基金備案基金備案尋找標尋找標的發現的發現價值實價值實施對賭施對賭投后管理投后管理投后賦能投后賦能上市、并購上市、并購回購、清算回購、清算基金續存期一般5-7年,視情況可適當延長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特點財政部:政府投資基金是指由各級

178、政府通過預算安排,以單獨出資或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采用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的基金。A.發展時間短(2002始),規模大B.母子基金+直投模式根據清科創業旗下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累計設立1,988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45萬億元人民幣,認繳規模(或首期規模)約6.16萬億元人民幣。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特點(續)撬動社會資本,國家級、省市縣級規模不一,百億級到億元級D具有給企業背書、“投資+政策+落地”功能E戰略性投資、招商引才為主,財務投資為輔,具有返投要求,服務當地產業發展C國家級基金:國

179、家集成電路基金(3028.7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基金(357.5億元)、服貿基金(100億元)等。浙江省級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含PPP)基金(100億元)、鄉村振興投資基金(100億元)、轉型升級產業基金(251億元),其中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下設鳳凰行動、文化產業、特色小鎮、軍民融合、金融穩定、數字經濟和創新引領七大主題基金。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獨特優勢“合肥模式”的發展道路“合肥模式”的發展經驗通過“定增+”模式,打造產業基金標桿IPO北交所將重點立足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設立北交所的核心是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登陸北交所上市的108家企業中有65家屬于“專精特新”企業

180、,占比超6成。這當中還有23家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苿摪鍎t在“專精特新”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硬核科技?!皩>匦聦>匦隆辟Y質促進企業資質促進企業邁向邁向資本市場發展資本市場發展IPOIPO01北交所北交所IPOIPO(原精選層(原精選層)對應工信部專精特新)對應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儲備小巨人儲備03北交所是較難滿足創業北交所是較難滿足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中小板和科創板上市的中小企業登陸企業登陸A A股融資的最股融資的最佳通道選擇佳通道選擇02新三板創新層對應省新三板創新層對應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儲備業儲備04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將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將吸引眾

181、多行業投資機構、引吸引眾多行業投資機構、引導基金的投資,解決中小企導基金的投資,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前期股權融資的困境業發展前期股權融資的困境“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和北交所和北交所IPO關系關系主板主板科創板科創板創業板創業板北交所北交所板塊定位板塊定位突出“大盤藍籌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

182、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主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持續經營持續經營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發行人應當為在全國股轉系統連續掛牌滿十二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會計基礎會計基礎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最近三年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內控制度健全有效,被出具無保留結論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獨立性獨立性股權清晰,業務完整并具有直接面向市

183、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合規性合規性生產經營合法合規,相關主體不存在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違規記錄控制權穩定性控制權穩定性最近三年三年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最近二年二年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主營業務和管主營業務和管理團隊穩定性理團隊穩定性最近三年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 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最近二年二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核心技術人員應當穩定且最近核心技術人員應當穩定且最近二年內沒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二年內沒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最近二年二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董事、高級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最近24個月個月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董事、高級管理人

184、員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上市門檻上市門檻大盤藍籌非“小老樹”硬科技三創四新專精特新全面注冊制解讀及各板塊介紹全面注冊制解讀及各板塊介紹232各板塊發行上市條件對比:各板塊發行上市條件對比:233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現金流等組合指標,制定多元化、差異化的上市條件本次修訂同時適應性調整重新上市條件,總體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準保持一致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且最近三年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5億元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萬元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億元或者營業收

185、入累計不低于10億元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6億元億元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5億元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80億元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8億元億元+根據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發行類第8 8號號:股票發行上市注冊工作規程股票發行上市注冊工作規程,監管持續關注發行人的“兩符合兩符合”、“四重大四重大”情況:“兩符合”是指申請股票發行上市的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國家產業政策、是否符合擬上市板塊定位擬上市板塊定位;“四重大”是指項目是否涉及重大敏感事項、重大無先例情況、重大輿情、重大違法線索。

186、標準一標準一: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萬元;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預計市值10億元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預計市值50億元億元,且最近一年 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標準一標準一:預計市值:預計市值10億元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預計市值15億元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預計市值20億元億元

187、,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標準四標準四:預計市值:預計市值30億元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標準五標準五:預計市值:預計市值40億元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企業取得至少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需具備明顯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瓶苿摪鍎摪鍎搫摌I板業板上上市市的的市市值值及及財財務務標標準準北交所北交所標準一標準一:預計市值:預計市值2億元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平均ROE不低于 8%,或者最近一年凈

188、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平均ROE不低于 8%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預計市值4億元億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1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 30%,最近一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預計市值8億元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不低于8%;標準四標準四:預計市值:預計市值15億元億元,且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234各板塊發行上市條件對比:各板塊發行上市條件對比:發行上市條件改革發行上市條件改革-強調板塊定位強調板塊定位科創板科創板創業板創業板滬深主板滬深主板行業定位行業定位北交所北交所發行人的生產

189、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產業定位政策對產業定位。具有一定盈利規模一定盈利規模的大型藍籌企業或的大型藍籌企業或穩定發展的中型企穩定發展的中型企業業??苿摪逯饕嫦蚍蠂覒鹇?、突破關鍵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擬于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科創屬性科創屬性”提出明確的要求:“三創四新三創四新”: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成長型創新創

190、業企業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設置上市推薦行業負面清單行業負面清單,包括農農林牧漁、農副食品加工、采礦、食品林牧漁、農副食品加工、采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黑色金屬、電力熱飲料、紡織服裝、黑色金屬、電力熱力燃氣、建筑、交通運輸、倉儲郵政力燃氣、建筑、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居民服、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和修理等傳統行業務和修理等傳統行業,原則上不支持屬于上述行業的企業申報創業板上市,但若上述行業中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仍可以在創業板上市。堅

191、守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業的市場定位,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北交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產生,維持“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p 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p 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p 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p 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p 采用標準五上市可不適用前述“營業收入”的要求;軟件行業可不適用前述“發明專利”的要求,但研發投入占比應在 10%以上。p 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國際領先、進口替代等企業可不適用上述標準。

192、發行上市條件改革發行上市條件改革-上市板塊選擇上市板塊選擇科創板科創板創業板創業板滬深主板滬深主板市值及財務標準市值及財務標準北交所北交所 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不低于1.5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不低于10億元。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于20。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公司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p 標準一標準一:預計市值10億元,最

193、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人民幣1億元。p 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 15%。p 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人民幣1億元。p 標準四標準四:預計市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3億元。p 標準五標準五:預計市值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

194、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公司申請在創業板上市,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p 標準一標準一: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人民幣5,000萬元。p 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人民幣1億元。p 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3億元。公司申請在北交所公開發行并上市,應為在全國股轉系統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且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p 標準一標準一:預計市值 2 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 1,500 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

195、益率平均 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 2,500 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8%。p 標準二標準二:預計市值 4 億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 1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 30%,最近一 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p 標準三標準三:預計市值 8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 2 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合計比例 8%。p 標準四標準四:預計市值 15 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 5,000 萬元??苿摪蹇苿摪鍎摌I板創業板滬深主板滬深主板虧損企業上市虧損企業上市北交所北交所u 不允許虧損或存在未彌補虧損的企業上市。u 多套標準,允許虧損企業在滿足營收、市值等其他要求的

196、情況下上市。u 創業板預留一定的改革過渡期,未盈利企業在改革實施一年以后可以申請上市。(目前尚未出現)u 多套標準,允許虧損企業在滿足營收、市值等其他要求的情況下上市。紅籌企業上市紅籌企業上市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權u 允許紅籌企業上市:p 已在境外上市:市值2,000億元;或市值 200億元,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p 未上市紅籌企業:最近一年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且企業估值200億元;或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u 允許紅籌企業上市:p 已在境外上市:市值2,000億元;或市值 200

197、億元,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p 未上市紅籌企業:預計市值100億元;或預計市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5億元。u 允許紅籌企業上市:p 已在境外上市:市值2,000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或市值 200億元,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p 未上市紅籌企業:預計市值100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或預計市值5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5億元。u 未明確紅籌企業上市相關規定。u 不允許同股不同權。u 允許同股不同權,但有較高要求:p 僅允許上市

198、前設置,上市后不得新發行不同權股份。p 要求達到一定規模:預計市值100億元;或預計市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5億元。u 允許同股不同權,但有較高要求:p 僅允許上市前設置,上市后不得新發行不同權股份。p 要求達到一定規模:預計市值100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或預計市值5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人民幣5億元。u 允許同股不同權,但有較高要求:p 僅允許上市前設置,上市后不得新發行不同權股份。p 特別表決權部分不得進行交易。p 不得提高比例。發行上市條件改革發行上市條件改革-上市板塊選擇上市板塊選擇科創型企業發行上市條件決策:科創型企業發行上市條件決策:行業

199、限制行業限制p 是否具有科創或創新創業屬性p 是否屬于創業板負面清單u 綜合考慮行業定位、財務指標、區域優勢、特殊架構、審核周期、發行市盈率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板塊上市。綜合考慮行業定位、財務指標、區域優勢、特殊架構、審核周期、發行市盈率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板塊上市。財務指標要求財務指標要求p 企業盈利水平p 市值水平p 研發投入、現金流等區域優勢區域優勢p 上海 vs 深圳 vs 北京 vs 香港 vs 美國1 12 23 3紅籌企業或特殊紅籌企業或特殊股權結構的企業股權結構的企業p 收入、市值指標4 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p審核周期p發行市盈率p合格投資者門檻5 5 審核要點一:個人流水審核要點一

200、:個人流水審核關注:審核關注:2020年6月,流水核查要求在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首次明確,提出了資金流水核查的范圍和要求 近期,個人銀行流水核查趨嚴,監管機構在現場督導過程中頻繁發現保薦機構對發行人相關個人流水核查中出現漏查情形,比如金張科技,交易所在反饋問題中,對銀行流水核查方面的問詢也更加全面細致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保薦機構需核查所有相關個人擬定范圍的銀行的所有賬戶,并通過其他底稿資料進行印證,避免漏查管理建議:管理建議:梳理人員范圍、銀行范圍、時間范圍,確定個人流水的核查口徑 編制銀行流水核查進度表,確保人員、銀行均無遺漏,并作為底稿留存 設定重要性標準,保留核查記錄,實現數據的交叉核對

201、,關注關鍵事項比如分紅、增資、股權轉讓等,對異常流水與相關人員確認資金往來的原因背景、合理性和合規性,并收集相關證據關注點:關注點:個人流水核查個人流水核查個人卡核查范圍:個人卡核查范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行人主要關聯方、董事、監事、高管、關鍵崗位人員等開立或控制的銀行賬戶資金流水,以及與上述銀行賬戶發生異常往來的發行人關聯方及員工開立或控制的銀行賬戶資金流水,以及其他可疑賬戶,如經銷商賬戶等。審核審核要點二:股東持股情況要點二:股東持股情況2021年4月25日,深交所、上交所分別發布關于股東信息核查中“最終持有人”的理解與適用2021年6月16日,深交所、上交所分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股

202、東穿透核查的通知審核關注:審核關注:2021年2月5日,證監會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關于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 各保薦機構應當準確理解指引的監管要求,在對股東穿透核查時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穿透核查范圍,審慎履行核查義務,切實防范利用上市進行利益輸送、違法違規“造富”等行為。股東穿透核查應當把握好重要性原則,避免免責式、簡單化的核查。對于持股較少、不涉及違法違規“造富”等情形的,保薦機構會同發行人律師實事求是發表意見后,可不穿透核查。持股較少可結合持股數量、比例等因素綜合判斷。原則上,直接或間接持有發行人股份數量少于10萬股或持股比例低于0.01%的,可認定為持股較

203、少。管理建議:管理建議:關注點:關注點:股東穿透核查股東穿透核查 審核要點三:信息披露審核要點三:信息披露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促進建立規范運作體系,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促進建立規范運作體系,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求披露要求披露的內容的內容科創板與創業板的異同科創板與創業板的異同信息披露的要求要求一致對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發行人均應進行披露。發行人及董監高對披露信息的責任要求一致相關主體應該對招股說明書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相應的責任,創業板首發辦法增加“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承諾”。信息披露的內容不完全一致科創板:強調充分披露科研水平、科研人員、科研資

204、金投入等相關信息創業板:強調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充分披露自身的創新、創造、創意特征,針對性披露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或者業態創新情況,以及對新舊產業融合的促進作用募集資金投向與使用披露要求一致科創板:“科技創新領域”創業板:披露募集資金對企業主管業務、未來戰略以及業務創新創造性的支撐作用。同股不同權的披露要求一致均允許同股不同權,但需要在招股說明書中進行披露,同時保薦人應當就此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發表專業意見。未盈利情況下相關人員的鎖定期安排不完全一致均需要明確披露未盈利情況下相關人員的鎖定期安排,保薦人和發行人律師應當就此是否合規發表明確意見??苿摪澹阂笈逗诵募夹g團隊的股份鎖定期。創業板:沒有明

205、確要求。審核要點四:獨立性與關聯交易審核要點四:獨立性與關聯交易獨立性審核要點獨立性審核要點公司的獨立性主要考察公司是否被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非法控制,是否侵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獨立性仍是監管機構的審核紅線根據相關法規,公司在獨立性方面應當符合以下條件:資產獨立資產獨立:公司應當有開展生產經營所必備的資產,且應保持資產的獨立性和完整性。財務獨立:財務獨立:擬上市主體存在占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資金或獲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資金支持的情形,需要在申報前予以規范機構獨立:機構獨立:與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機構間不存在上下級關系人員獨立:人員獨立:公司應當有自身獨立、完整的組織架構和人員體系業務獨立:

206、業務獨立:是否對大股東不存在嚴重依賴、對其他公司業務存在重大依賴關關聯交聯交易易審核審核要要點點關聯方的認定標準嚴格按照交易所上市規則確定,確保關聯方披露范圍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監管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的一般態度是“規范”和“減少”。通過關聯交易輸送利益、代墊成本的行為是監管“紅線”。對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占用擬上市主體資金的情況,監管機構持“零容忍”的態度。不得存在發行人為控股股東及所屬企業違規擔保的情形,需要在申報材料前解除擔保責任應對方法:說明必要性、價格公允性、控股必要性、價格公允性、控股股東股東/實控人出具承諾、控制關聯交易規模實控人出具承諾、控制關聯交易規模 審核要點

207、五:財務內控規范性審核要點五:財務內控規范性財務內控不規范常見情形:財務內控不規范常見情形:轉貸違法銀行票據融資個人賬戶收付款第三方/關聯方賬戶收付款違規資金拆借違規對外擔保違反內部資金管理規定應對措施:應對措施:完成整改或糾正中介機構發表專業意見:是否構成對內控制度有效性的重大不利影響;是否屬于主觀故意或惡意行為并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若已整改,全面核查、測試并確認發行人整改后的內 控制度是否已合理、正常運行并持續有效。首次申報審計截止日后,發行人原則上不能再出現上述首次申報審計截止日后,發行人原則上不能再出現上述內控不規范和不能有效執行情形內控不規范和不能有效執行情形 審核要點六:研發支出資本

208、化審核要點六:研發支出資本化研發支出資本化審核重點研發支出資本化審核重點會計準則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重點關注事項重點關注事項研發支出資本化內控是否滿足會計準則要求攤銷年限、減值測試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要求研發項目內容、進度等;預計形成的無形資產會計要素,如預計使用壽命、攤銷方法等;充分披露減值風險和對未來業績的不利影響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核查要求核查要求研發支出的成本費用歸集范圍是否恰當,研發支出的發生是否真實,是否與相關研發活動切實相關。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是否合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劃分的依據是否完整、準確披露。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條件是否均已滿足,是否具有內

209、外部證據支持。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會計處理與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異。審核要點七:科創板科創屬性審核要點七:科創板科創屬性不能僅僅依賴于對發行人的訪談;要結合多種手段(專家、客戶、供應商的訪談以及檢索行業文獻等)增加了核心技術人員的簡歷;強調核心技術人員從業和創業經歷的披露;取得的專業資質、重要科研成果和獲得獎項等;核心技術人員股份鎖定期安排。關于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專項說明和競爭對手之間的比較,先進性究竟體現在哪里:研發體系、技術壁壘、投入產出;橫向比較近五年的發明專利、研發投入和人員占比等角度展開。經營情況、市場地位;技術實力;衡量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業務數據所處階段及進展;預算、人員、經費投入;相關

210、科研項目與行業技術水平的比較研發技術的產業化情況重要獎項;重大科研項目;核心學術期刊論文招股書論招股書論述質量述質量核查核查要求要求核心技核心技術人員術人員確定確定技術的技術的產業化產業化核心技術核心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科研實力實力在研在研項目項目同行業同行業情況情況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要求要求關注要點關注要點 審核要點八:未盈利公司審核要點八:未盈利公司尚未盈利、或最近一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發行人審核重點尚未盈利、或最近一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發行人審核重點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應結合行業特點分析并披露該等情形的成因;發行人還應說明尚未盈利或最近一期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是偶發性因素,還是經常性因素導致。影

211、響分析影響分析應充分披露對公司現金流、業務拓展、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研發投入、戰略性投入、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影響。風險因素風險因素應充分披露相關風險因素;未盈利狀態持續存在或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的,應分析觸發退市條件的可能性,并充分披露相關風險。投資者保護措施及承諾投資者保護措施及承諾應當披露依法落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規定的各項措施;還應披露本次發行前累計未彌補虧損是否由新老股東共同承擔以及已履行的決策程序。趨勢分析趨勢分析應當披露未來是否可實現盈利的前瞻性信息,對其產品、服務或者業務的發展趨勢、研發階段以及達到盈虧平衡狀態時主要經營要素需要達到的水平進行預測,并披露相關假設基礎;存

212、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發行人應當分析并披露在上市后的變動趨勢。審核要點九:同業競爭審核要點九:同業競爭同業競爭是監管機構審核關注的重點問題同業競爭是監管機構審核關注的重點問題同業競爭的審核邊界1 1、同業競爭主體的判定、同業競爭主體的判定除發行人控股股東外,發行人的主要股東(持股5%以上)、董監高人員與發行人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也需要關注,特別是對于發行人生產運營環節及獨立性構成重大影響的主要股東及董監高更需關注2 2、同業競爭行為的判定、同業競爭行為的判定在考慮是否與發行人構成同業競爭時,不能劃分過細,如以細分行業、細分產品、細分客戶、細分區域等界定同業競爭,而要從生產、技術、研發、設備、渠道、客

213、戶、供應商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關注是否存在直接競爭、替代關系,是否存在利益沖突、商業機會,是否用了同樣的商號、商標、原料、銷售渠道、經銷商、供應商等3 3、親屬同行業經營問題、親屬同行業經營問題從親屬關系遠近、業務緊密度、歷史上及目前的相互關聯及關系來分析,直系親屬擁有的相同、相似、上下游資產業務必須整合進入上市公司,其他親屬關系是否需要整合則需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4 4、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若對于有因政策限制等原因導致存在同業競爭且無法徹底解決的少量同業競爭業務,可按重要性原則進行解釋,但不能以重要性原則來進行規避,也不能為滿足發行條件而采取關聯方非關聯化等措施進行形式上的完善同業競爭的實質

214、是存在替代或競爭申報上市期間公司應當避免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對具有同業競爭關系的企業實施重大投資或控股 案例分享案例分享1:收入真實性核查:收入真實性核查收入真實性核查收入真實性核查 企業概況:某零售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零售業 擬上市板塊:中小企業板 上會日期:2020-10-29(被否)主要業務:公司是集珠寶首飾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連鎖銷售,品牌運營為一體的時尚珠寶集團.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鑲嵌首飾和素金首飾,品類包括戒指,項鏈,吊墜,手鏈等 發審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發行人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增幅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增幅遠高于同行業可

215、比公司。發行人加盟模式下實現的收入占比超過加盟模式下實現的收入占比超過80%80%。請發行人代表說明:(8)加盟商的終端銷售情況及加盟商的終端銷售情況及加盟商各報告期平均期末存貨變動情況,加盟商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積壓,是否提前壓貨銷售,是否存在加盟商各報告期平均期末存貨變動情況,加盟商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積壓,是否提前壓貨銷售,是否存在調節收入的情形,是否存在資金來自發行人、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及主要股東的情形;調節收入的情形,是否存在資金來自發行人、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及主要股東的情形;(9)請保薦代表人說明針對加盟商模式下的收入增長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加盟商終端銷售實現情況及期末存貨結針對加盟商模式下

216、的收入增長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加盟商終端銷售實現情況及期末存貨結存情況的核查依據、過程存情況的核查依據、過程,并明確發表核查意見。關注點:中介機構應綜合利用電話訪談、實地走訪、發詢證函等多種核查方法,核查發行人報告期內經銷商模式下的收入確認原則、費用承擔原則及給經銷商的補貼或返利情況、經銷商的主體資格及資信能力,核查關聯關系,結合經銷商模式檢查與發行人的交易記錄及銀行流水記錄、經銷商存貨進銷存情況、經銷商退換貨情況。中介機構應對經銷商模式下收入的真實性發表明確意見。案例分享案例分享2: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應收賬款逾期較高、壞賬準備計提不充分應收賬款逾期較高、壞賬準備計提不充分 企業

217、概況: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擬上市板塊:科創板 上會日期:2020-09-01(被否)主要業務:公司主要專注于政府安全生產監管,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城市公共安全服務的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產品研發和應用,提供安全生產智能監測產品和服務 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1、請發行人代表:(3)結合期末應收賬款余額中逾期款項占比較高的情況,說明項目服務商與回款相關的履約義務是否未能切實履行、相關合同條款是否流于形式合同條款是否流于形式。2.請發行人代表:(1)發行人對資信狀況惡化客戶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與

218、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異;(2)說明發行人是否對應收賬款逾期風險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否已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發行人由于已存在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不充分而可能遭受損失的風險;(3)說明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發行說明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發行人員工及前述主體的關聯方是否與相關客戶、第三方達成任何未披露的約定人員工及前述主體的關聯方是否與相關客戶、第三方達成任何未披露的約定。關注點: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應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相關規定,考慮預期信用風險。對于應收款項,應當先將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區分開來,單

219、獨進行減值測試。單獨測試未發生減值的應收款項(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應收款項),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應收賬款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發行人不應以欠款方為關聯方客戶、優質客戶、政府工程客戶等理由而不計提壞賬準備。案例分享案例分享3:個人銀行流水核查:個人銀行流水核查個人銀行流水核查個人銀行流水核查 企業概況: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擬上市板塊:創業板 受理日期:2020-06-24(2020-12-16撤材料)主要業務:從事新型顯示、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領域用功能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第四輪審核問詢函提出的主要問題:關于保薦人執業質量

220、關于保薦人執業質量(1)保薦人對發行人及其關聯方的資金流水與資金往來核查不全面對發行人關聯自然人資金流水核查不全面保薦人在核查發行人收入真實性時,核查了發行人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在報告期內合計108個銀行賬戶的資金流水。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保薦人遺漏了前述相關人員的118個銀行賬戶的資金流水,占應核查銀行賬戶總數的52.21%;已獲取的銀行賬戶資金流水中有12個不完整,占已核查銀行賬戶的11.11%。未審慎核查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之一孫建購買大額私募基金的底層資產及資金流轉情況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發行人實際控制人之一孫建存在購買大額私募基金的情況,報告期內累計發生額7

221、,820萬元,保薦人未審慎核查相關私募基金的底層資產及資金流轉情況。未審慎核查發行人向供應商員工支付工資的情況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發行人每月分別向供應商兩名員工支付13,130元,資金流水摘要為“工資”。保薦人未審慎核查發行人向供應商員工支付工資的情況。關注點:個人卡核查工作不到位讓監管機構對于保薦人執業質量產生質疑。需要注意個人卡核查的完整性、大額銀行流水交易的原因、與供應商及其員工發生的非正常交易的資金往來等情況。案例分享案例分享4:內部控制規范:內部控制規范內部控制不規范內部控制不規范 企業概況:北京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紡織服裝、服飾業 擬上市板

222、塊:中小企業板 上會日期:2020-01-09(被否)主要業務:主要從事童裝的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運營推廣,直營及加盟銷售等核心業務。發審委會議提出的主要問題:報告期內,發行人存在刷單與自買貨行為、固定資產相關內控不健全、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費用、未發行人存在刷單與自買貨行為、固定資產相關內控不健全、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費用、未能充分抵消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存貨及其減值計提等問題。能充分抵消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存貨及其減值計提等問題。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前述問題的基本情況,釆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相關責任追究情況,整改是否到位;(2)實際控制人曹勝奎與自然人初鋒、馬長海之間資金往來的原

223、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利益安排;相關固定資產的核算是否真實、準確;(3)申報后至申報后至20192019年年6 6月仍存在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代墊費用情形的原因,相月仍存在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代墊費用情形的原因,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4)涉及事項的相關歷史會計處理、資產負債確認,及整改會計差錯期后調整,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上述事項所產生錯報對報告期財務狀況的影響;(5)發行人報告期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薄弱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薄弱。2、發行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營業收入持續增長

224、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行業可比公司情況一致;(2)對加盟商銷售產品實現終端銷售及期末庫存情況,是否存在加盟商鋪貨為發行人調節收入等情形;(3)電商直營快速增長的原因,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趨勢一致;電商渠道銷售和回款的流程,IT審計的結論,是否存在線上瀏覽和下單客戶的異常情況。關注點:發行人存在刷單與自買貨行為、固定資產相關內控不健全、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款項或費用、未能充分抵消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存貨及其減值計提存在瑕疵等問題.案例分享案例分享5:涉嫌商業賄賂問題:涉嫌商業賄賂問題銷售費用高企、涉嫌商業賄賂銷售費用高企、涉嫌商業賄賂 企業概況:蘇州某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專用設備制造業 擬

225、上市板塊:滬主板 上會日期:2021-5-27(被否)主要業務:公司是專業從事臨床血管給藥工具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類醫療耗材靜脈留置針系列、輸液港,以及醫用敷料、注射器等其他產品。發審委會議提出的主要問題:報告期內,發行人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9.25%、29.56%、30.53%,遠高于行業可比公司。請發行人代表說明:(1)銷售費用率遠高于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2)銷售人員工資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原因;銷售人員能提供高質量專業服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單位銷售薪酬高于同行業水平的合理性;(3)銷售人員人均工資遠高于發行人平均職工薪酬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是否存在變

226、向通過經銷商資金回轉實現銷售等情況;(4)報告期內業務宣傳費、業務活動費的主要支付內容,發行人及關聯方是否與支付對象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存在通過業務宣傳費、業務活動費進行商業賄賂或不當利益輸送的情況;(5)發行人實控人大額現金收支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直接、間接與發行人、發行人經銷商、供應商、終端醫院及其他關聯方存在交易或往來的情形,是否存在商業賄賂行為。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并發表明確核查意見。關注點:營收依賴單一產品,毛利率高于行業可比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存在不確定性。銷售費用高企,研發費用率低于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隱藏的商業賄賂費用。經銷商多次卷入商業賄賂案,合法合規經營受到質疑。案

227、例分享案例分享6:研發費用核查問題:研發費用核查問題研發費用核查研發費用核查 企業概況:某智能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工業機械業 擬上市板塊:科創板 上會日期:2021-7-22(被否)主要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車身成型系統、總裝系統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車身成型系統、車輪裝配與檢測系統、其他整車總裝與整車下線檢測系統等三大主要產品。上市委會議提出的主要問題:請保薦代表人說明對發行人研發費用歸集方面的核查情況,發行人研發投入占比是否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相關信息披露事項是否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的要求。關注點:研發費用歸集存在較大瑕疵,被質

228、疑研發投入占比不符合科創板上市條件:(1)對于形成研發樣機/資本化項目領料,保薦機構獲取的研發領料單已經過發行人事后整理,且未獲取發行人生產倉儲部門原始單據并進行核對,發行人由研發人員以郵件形式請購,財務部根據采購發票直接計入研發費用,沒有相應的領料流程;(2)同一部門中,存在常備研發人員與其他人員崗位相同的情況,發行人常備研發人員并非固定;(3)發行人Expert、IWT并未設立專門的研發部門,研發活動大多于生產項目上進行,員工日常于系統中按生產項目登記工時,但未單獨登記研發工時。報告期末或申報期末,發行人從研發人員的總工時中篩選研發工時,主要系境外管理層根據各項目經理編寫的研發報告等文件,

229、按照實際情況判斷。但保薦機構未能提供發行人管理層篩選研發工時的有效資料。案例分享案例分享7:科創屬性不足:科創屬性不足科創屬性不足科創屬性不足 企業概況:上海某藥物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醫藥制造業 擬上市板塊:科創板 上會日期:2021-09-17(被否)主要業務:發行人是一家專注于抗腫瘤創新藥物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中國領先的自主創新生物技術公司。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請發行人代表:(1)說明發行人核心技術在主要產品研發中發揮的具體作用,發行人是否獨立自主對引進或合作開發的核心產品進行過實質性改進并做出實質性貢獻;(2)說明發行人是否主要依靠

230、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引入相關產品管線而對第三方技術存在重大依賴,發行人關于“具有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技術研發體系完備,不存在核心技術依賴于第三方的情形”的自我評價是基于歷史事實還是基于未來展望;(3)結合發行人已開展二期以上臨床試驗的核心產品均源自授權引進或合作研發的情況,分析發行人是否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規定的第五套上市標準。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關注點:發行人暫無任何一款成功上市藥物,而在研究的RMX3001項目和ON101項目在臨床III期以前的臨床試驗、德立替尼和谷美替尼的早期項目及部分臨床試驗均由合作方負責進行,從而監管部門多次提出“發行人是否獨立自主對引進

231、或合作開發的核心產品進行過實質性改進并做出實質性貢獻”的質疑。案例分享案例分享8:創新屬性不足:創新屬性不足創新屬性不足創新屬性不足 企業概況:江蘇某節能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建筑業 擬上市板塊:創業板 上會日期:2021-03-25(被否)主要業務:致力于地基基礎及既有建筑維護改造的設計和施工。地基基礎包括樁基施工、基坑支護、地基處理和邊坡支護等;既有建筑維護改造包括隔震加固、結構補強、整體移位、糾偏、頂升/迫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文物保護等。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根據申報材料,發行人主營業務包括地基基礎包括樁基施工、基坑支護、地基處理和邊

232、坡支護等;既有建筑維護改造包括隔震加固、結構補強、整體移位、糾偏、頂升/迫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文物保護等。其屬于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業態的深度融合,符合創業板 定位。請發行人代表:(1)結合建筑業企業運用建筑業 10 項新技術(2017 版)在列新技術開展業務的情況,說明發行 人掌握并熟練運用行業通用技術屬于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深度 融合的理由;(2)結合既有建筑維護改造業務的特點、合同 簽訂及對應收入確認情況,說明既有建筑維護改造業務屬于 新業態的理由,以及相關業務收入占比持續下降的原因;(3)說明發行人的核心技術和研發優勢。請保薦人代表發表明確 意見。關注點:1、發行人所處的建筑業正處于深圳

233、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負面清單行列。2、主營業務與“四新”的深度融合情況未達到監管要求。在科創板相關IPO企業在不滿足科創屬性被否后,也開辟了不符合創業板定位被否的先河,值得引起后續申報企業的注意??苿撔推髽I科創型企業IPO上市全流程實務與執行要點上市全流程實務與執行要點印印發發招招股股書書確確定定價價格格范范圍圍路路演演簿簿記記定定價價上上市市預預路路演演上市準備階段上市準備階段報批審核階段報批審核階段發行上市階段發行上市階段取得證監會注冊向交易所報送申請材料上市委審議若干輪問詢并答復挖掘投資價值、撰寫招股書等申報材料開展審計評估、盈利預測(如需)等工作確定工作組,聘

234、請保確定工作組,聘請保薦機構、會計師、律薦機構、會計師、律師師根據盡調情況和合規性要求,梳理潛在問題,為上市清理障礙各方進場開展業務、財務、法律等盡職調查工作研究論證并形成初步上市方案,制定上市時間表申報材料的準備申報材料的準備輔導培訓,并通過證輔導培訓,并通過證監局輔導驗收監局輔導驗收n科創板或創業板科創板或創業板IPOIPO實行注冊制注冊制,大大縮短了企業上市的周期,審核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不含問詢回復時間)n科創板或創業板科創板或創業板IPOIPO發行審核工作由交易所完成,之后報證監會注冊由交易所完成,之后報證監會注冊,通過多輪問詢努力“問出真公司”n強化信息披露強化信息披露,出臺詳盡的披露指引,強化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原則與各監管機構及時溝通匯報工作進展一般不超過6個月越早越好越早越好一般不少于6個月不超過不超過1 1個月個月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2024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上市報告(256頁).pdf)為本站 (海綿寶寶)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