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107頁).pdf

編號:163886 PDF  DOCX 107頁 4.02MB 下載積分: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中國貿促會: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107頁).pdf

1、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中國貿促會產業促進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本報告所含信息僅供參考,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財務、法律、商業、投資建議、投資咨詢意見或其他意見。中國貿促會產業促進部對本報告所含信息的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信息而獲得的結果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英國營商環境報告 2023編委會主任:李享副主任:史冬立編委:張軍馬磊劉曉紅張紅陽編寫組組長:趙萍副組長:周晉竹成員:張玉靜何宗武趙力進李佳悅王奉龍前言I第一章中英經貿合作現狀一、中英經貿合作韌性與潛力兼備002(一)中英雙邊貨物貿易下降趨勢放緩002(二)中國對英投資居對歐投資第二位002二、中英經貿合作仍需“破冰者”

2、精神004(一)高層交往推動中英加強經貿合作004(二)金融服務業是中英務實合作亮點006(三)中英綠色經濟領域合作前景廣闊006(四)“中國快線”提升中英海運效率006(五)中英科技創新合作雙贏效果明顯007第二章總體評價一、宏觀經濟積極因素與不利條件并存010(一)GDP 實現三個季度連續增長010(二)工資大幅增長帶來消費增長010(三)貨物貿易總額實現快速增長011(四)外商直接投資流量不斷下降012二、中資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謹慎樂觀013(一)超半數中企認為英營商環境一般013(二)中資企業保守實施對英投資計劃015(三)中資企業對英營商環境預期樂觀015三、中資企業在英國經營展現強

3、大韌性016(一)近半中企市占率與營收增長016目錄C O N T E N T S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02(二)四成中企在英盈利情況見好016四、中企認為英政府執法表現整體較好017(一)英政府執法公平公正表現較好017(二)多數中企能公平享受英優惠政策019第三章總體問題一、英國開始收緊外商投資安全審查022(一)三部門外商直接投資限制指數高022(二)逐步降低外商投資審查觸發條件023二、英國針對中企提高市場準入壁壘024(一)中企在外資審查過程中遭不公平待遇024(二)半數以上“雙反”調查針對中資企業025三、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資企業026(一)撤銷外資企業已完成的收購項目02

4、6(二)采購法案特別針對中資企業027(三)經濟問題政治化使中企開展業務承壓027四、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和穩固029(一)中企反映英國公共服務環境一般029(二)制約公共服務不穩定因素需重視029(三)外國人簽證辦理便利度下降030五、經濟復蘇乏力增加外企投資經營壓力030(一)通脹高企增加在英外企經營風險030(二)英對俄制裁給外企造成負面沖擊031第四章總體建議一、遵守貿易自由化原則降低準入壁壘034(一)在多邊框架下優化英國市場準入環境034(二)堅定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立場034二、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在英外資企業034(一)勿針對中資企業設置投資并購障礙034(二)勿濫用貿易救濟措

5、施針對中資企業034三、明確國家安全概念避免濫用行為034(一)勿增設外資審查“溯及既往”規則034目錄003(二)刪除采購法案針對中國的條款034(三)勿使外資安全審查演化為保護主義武器035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035(一)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水平035(二)提高外國員工簽證的便利度035(三)持續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035(四)著重控制對俄制裁負面影響035五、弘揚“破冰者”精神加強雙邊合作036(一)加強對話溝通積極探索務實合作新項目036(二)加強低碳減排合作共促綠色經濟發展036(三)加強科技合作共同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036第五章市場準入一、最新發展038(一)正式加入

6、 CPTPP 提高區域開放度038(二)開始實施全球關稅制度降低關稅壁壘038(三)啟動面向發展中經濟體的新貿易計劃039(四)新設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加強外資審查039二、問題分析042(一)中資企業表示英國市場準入環境一般042(二)76%的中企反映外資審查透明度較低043(三)最低安全標準提高外企合規成本044(四)英國外資審查給中企帶來多重負面影響044(五)外資審查五年追溯期增加投資不確定性045(六)近半中企認為英國市場準入壁壘將不變045三、我們建議046(一)提高外資審查透明度水平046(二)推動聯網產品標準互認046(三)避免外資審查歧視中企046(四)縮短外資安全審查時間046

7、(五)縮減外資安全審查范圍047(六)取消五年追溯期規定047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04第六章競爭政策一、最新進展050(一)著重干預互聯網領域的“扼殺式并購”050(二)加大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的執法權050(三)發布集體豁免新規鼓勵簽訂縱向協議052(四)擬立法設新監管機構加強數字市場監管052(五)新法案保護消費者權利與促進良性競爭052二、問題分析053(一)采取臨時措施權擴大監管機構自由裁量權053(二)更多信息披露要求大大增加企業合規成本053(三)數字法案過度強化單個執法部門的權力053(四)中資企業在英國反壟斷審查中易遭受歧視054三、我們建議054(一)嚴格控制競爭執法機

8、構的自由裁量權054(二)勿強制企業披露非必要信息抬升成本054(三)避免索要過度信息侵犯企業商業秘密054(四)審慎使用對個人和企業監管和執法權055(五)停止在反壟斷調查中歧視中資企業055第七章金融稅收一、最新進展058(一)英國金融市場具有良好的穩定性058(二)金融市場保持“雙峰”監管模式059(三)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維持領先地位059(四)通過立法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060(五)再度推進英國與歐盟金融監管合作060(六)創設頗具有競爭力的稅收環境060二、問題分析061(一)中資企業反映英國金融環境整體較好061(二)近六成中企反映能公平享受融資優惠061(三)超六成中企反映能公平享

9、受創新政策062(四)企業對英國未來金融環境較有信心063目錄005三、我們建議063(一)加快推動英國-歐盟金融服務監管合作063(二)深化與中國在金融重點領域中的合作063(三)簡化外企在英國金融市場的融資程序064(四)給予外資金融企業公平公正待遇064(五)持續推進綠色金融領域開放發展064(六)加快與中國開展綠色金融標準互認064第八章數字經濟一、最新進展066(一)英國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競爭力066(二)英對數字經濟實施柔性管理規制066(三)數據保護新法案通過二讀文本067(四)發展數字經濟的 6 個關鍵領域068(五)立法持續加強網絡安全監管069二、問題分析070(一)約 55

10、%中企反映英數字經濟環境一般070(二)企業反映英國數字環境面臨三大問題070(三)企業對英數字經濟環境預期較為樂觀071三、我們建議072(一)持續推動英國數字經濟領域擴大開放072(二)加強數字合作共同應對數據安全挑戰072(三)建立健全英國數字生態規制體系072(四)推動中英開展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合作072第九章公共采購一、最新進展074(一)公共采購項目供應商需提供碳減排計劃074(二)擬設采購法案健全公共采購法律體系075(三)采購法案修正案增加國家安全風險內容076二、問題分析076(一)企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營商環境一般076(二)企業反映公共采購市場開放程度不高077英國營商環境報

11、告2023006(三)中企在公共采購領域遭遇歧視性對待078(四)企業反映公共采購營商環境較難改善079三、我們建議080(一)重點推動英國公共采購市場擴大開放080(二)著力優化和提升公共采購營商環境080(三)停止針對中資企業的歧視性做法080第十章綠色經濟一、最新發展082(一)十項計劃推動綠色工業凈零排放082(二)加大對清潔能源和綠色技術投資084(三)鼓勵投資流向綠色自然保護部門084(四)出臺計劃加強對光伏產業的支持085(五)宣布推遲并放寬氣候政策的實施085(六)公布企業需遵守的綠色協議標準085二、存在的問題086(一)中資企業反映英綠色經濟環境總體一般086(二)英氣候和

12、能源新政策較少惠及中資企業087(三)超半數中企不能公平參與綠色能源計劃087(四)中資企業不能公平享受英能源補貼政策088(五)中資企業對英綠色經濟環境預期不樂觀089三、我們建議089(一)持續優化和提升綠色經濟營商環境089(二)公平公正的實施綠色經濟優惠政策089(三)避免借國家安全抬高綠色經濟壁壘089(四)加快同中國開展綠色標準互認合作090附錄一研究過程綜述091附錄二中國貿促會簡介095鳴 謝097前言2023 年 7 月 6 日,習近平向中英貿易“破冰之旅”70 周年活動致賀信指出,中英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發展,并強調,希望中英各界有識之士傳承富有遠見、開放合

13、作、敢為人先的破冰精神,奮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促進中英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貢獻。2023 年中英雙邊貨物貿易額為 980 億美元,同比下降 4.3%1,下降趨勢有所緩和。2022 年,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流量 28.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4%,英國是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流量的第二大目標市場2。中英經濟高度互補,合作潛力巨大。但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英國收緊外資審查、加大外資監管力度,先后發布2023 安全、國防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的國際發展:消除極端貧困和應對氣候變化白皮書,稱中國對英國及全球秩序構成“劃時代挑戰”,英國將遵循“保護”“結盟”“接觸

14、”三大支柱制定對華政策,給在英投資經營的中資企業帶來更多挑戰。為充分反映中資企業聲音,推動英國改善營商環境,中國貿促會產業促進部會同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開展了英國營商環境報告 2023研究。英國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英國經濟呈現復蘇跡象、市場成熟度處于較高水平,是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目的地,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評價謹慎樂觀。一、英國宏觀經濟積極因素與不利條件并存。2022 年第四季度開始,英國 GDP 實現三個季度環比連續增長,但增速較低,分別為 0.1%、0.1%、0.2%。2022 年英國對外貨物貿易同比增長 28.9%,但是外商直接投資流量不斷下降。二、企業對英營商環境謹慎樂觀。英政府執法公平

15、性和透明度總體表現良好。調查顯示,分別有 86.3%、72.6%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執法較為公平、執法過程透明,64.7%1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http:/2數據來源:2022 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商務出版社。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II的中資企業對未來英國營商環境預期樂觀。但是,中資企業對英投資計仍趨保守。調查顯示,72.6%的企業將保持在英業務的現有規模,僅 7.8%的企業表示將擴大在英業務。三、中資企業在英國經營展現強大韌性。調查顯示,45.1%的受訪企業預期 2023 年在英經營能夠實現盈利,這一比例比 2022 年高出 3.9 個百分點。通過梳理英國出臺的法

16、規與政策,結合調查數據,企業反映英國營商環境存在六大問題。一、中企反映英國營商環境總體一般。調查顯示,54.9%的中資企業認為英國營商環境一般,11.8%的企業認為英國營商環境較差,認為英國營商環境比較好的中資企業比例為 33.3%。其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環境和綠色經濟環境一般的企業比例高達 84.6%和66.67%。二、英國開始收緊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英國國家安全與投資法生效,建立獨立的外商投資審查機制,將觸發條件進一步擴展至涉及全股收購、股權或投票權的實質增長、或對政策產生重大影響的交易活動,取消對交易數額、標的市場份額及營業額設置的最低限額,并在 17 個關鍵行業引入強制申報要求,在 17

17、 個關鍵行業之外設立資源申報和傳喚通知機制;該法還設置了五年的“追溯期”,以及最嚴厲的懲罰措施。調查顯示,70.8%的在英中資企業表示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的外資審查正在增加。此外,英國在傳媒、原料、交通三個部門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限制指數較高,說明對外資限制處于較高水平。三、英國在外資審查和“雙反”調查中針對中企提高市場準入壁壘。一是在 2022 年4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間,英政府共收到 866 起外商投資交易的申報通知;針對65 項外商投資交易活動發出介入調查通知,其中,42%涉及與中國相關的收購;共否決5 起外商投資交易活動,其中 4 起收購方來自中國;此外,由于英

18、政府對外資企業在英并購活動增設附加條件,導致 2 家外資企業撤出英國市場,其中包括 1 家中資企業。二是自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15日,英國發起20起反傾銷調查和過渡性反傾銷審查,其中,涉及中國 18 起,占比高達 90%;發起 11 起反補貼調查和過渡性反補貼審查,其中涉及中國 6 起,占比為 54.5%。四、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資企業。一是撤銷外資企業已完成的收購項目。外資企業根據法定程序已經完成收購并且開始正常運營的項目,被英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宣布無效,違反了“不溯及過往”的法律原則,如 2022 年 11 月 16 日,英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已于 202

19、1 年 8 月完成收購的安世半導體出售新港晶圓廠86%的股權;2022 年 12 月 19 日,英政府要求已于 2021 年 1 月 21 日完成收購的盧森堡企業 LetterOne 出售英國 UPP100%的股權。調查顯示,39.2%的中資企業反映,英國存在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外資企業的現象。二是英國采購法案提出要加強公共采前言III購中可能存在的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供應商的審查,并且兩次明確提到要移除中國設備。法案一旦通過,就意味著英政府直接干預公共采購項目供應商選擇的行為將在法律層面獲得更大“支持”,中資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調查顯示,69.2%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采

20、購法案將更不利于外資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三是經濟問題政治化使中企在英開展業務承壓,英國針對中國“去風險”增加中企經營難度。2023 年 3 月 13 日,英政府發布新版安全、國防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稱中國對英國及全球秩序構成“劃時代挑戰”,將建立新機構、提供新資源應對挑戰。例如,英政府于 2022 年 11 月 29 日宣布將中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排除在塞茲韋爾 C 核電項目之外。此外,英國將中國列為危害其網絡安全的“假想敵”,禁止企業將網絡中心設在中國,給中國通訊企業在英國運營帶來較大困難。調查顯示,47.1%的中資企業反映,英國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傾向。五、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和穩

21、固,外國人簽證辦理便利度下降。一是英政府工作人員在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專業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調查顯示,52.9%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公共服務環境一般。二是英國收緊簽證政策,提高對技術工人簽證申請者基本年薪的要求、增加拒簽幾率、不公開簽證辦理進度;此外,英國脫歐以后結束了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居民跨境自由流動政策,導致英國勞動力緊缺,據相關研究,脫歐造成英國勞動力缺口大約 33 萬人。六、英國通脹高企進一步增加在英外企經營風險。受烏克蘭危機影響,自 2022 年 1月以來,英國為應對高通脹,維持緊縮貨幣政策,在英外資企業面臨融資難、成本上漲的壓力。調查顯示,31.4%的中企認為烏克蘭危機發

22、生以來,在英成本不斷上漲,也有部分企業反映,英政府制裁俄羅斯使跨境結算受損、原材料獲取困難、物流受阻等。針對英國營商環境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在英中資企業提出了八大建議,盼英政府能夠認真傾聽中資企業的訴求,盡快優化營商環境。一、遵守貿易自由化原則降低準入壁壘。建議英國繼續秉持開放、自由的基本理念,落實WTO自由貿易原則,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準入環境,不斷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避免在外資準入、網絡安全、數據和隱私保護等領域設置不合理規制和標準,降低市場準入壁壘。二、勿使外資安全審查演化為保護主義武器,建議英國避免將外資審查作為貿易保護的工具,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外資企業,制定公平、透明、合理、可預期的外

23、資審查制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避免將外資安全審查新規演化為保護主義的“武器”。三、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在英外資企業,勿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建議英國在貿易救濟措施、外資審查中公平對待所有外資企業,停止針對特定中資企業制造貿易投資障礙的做法,確保中資企業能夠公平參與英國市場競爭。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IV四、明確國家安全概念避免濫用行為。建議英國停止通過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限制外資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的錯誤做法,刪除采購法案及相關政策文件中限制或禁止特定地區企業公平參與英國公共采購的條款,營造公平開放的公共采購環境。五、建議英國遵守“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律原則,不對相關法律法規生效前的投資項目進行

24、額外審查,更不要按照當下法律規定對此前已完成的投資項目予以撤銷。六、立即停止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建議英國堅定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立場,勿將中國“挑戰論”等不實言論帶入經貿合作領域,給中資企業在英投資經營設置障礙,造成營商環境惡化。七、提高政府服務質量與效率,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建議英政府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整合服務資源、完善服務設施、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水平。建議英政府盡快出臺商務簽證綠色通道等政策,提高外國商務人員簽證通過率和簽證辦理效率,并加快與歐盟方就自然人移動達成協議,推動英國與歐盟之間人員跨境自由流動。八、弘揚“

25、破冰者”精神加強雙邊合作。建議英國加強與中國的對話溝通,積極探索務實合作新項目,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第一章中英經貿合作現狀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02一、中英經貿合作韌性與潛力兼備(一)中英雙邊貨物貿易下降趨勢放緩2022 年,中英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為 1034 億美元,同比下降 8.1%。2023 年中英雙邊貨物貿易下降趨勢有所緩和,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 980 億美元,同比下降 4.3%;其中,中國向英國出口貨物 779 億美元,同比下降 3.4%;中國自英國進口貨物 201 億美元,同比下降 7.9%,中英

26、雙邊貨物貿易仍有較大潛力(如圖 1-1 所示)。圖 1-1:2014 年-2023 年中英雙邊貨物貿易及其增速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http:/。(二)中國對英投資居對歐投資第二位2022 年,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流量達到 28.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8.4%(如圖 1-2 所示),居 2022 年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流量的第二位。截至 2022 年末,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存量為 193.5 億美元,占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存量(1410.7 億美元)的 13.7%,同比減少 0.4 個百分點(2021 年末該比例為 14.1%);英國居中國對歐洲各國直接投資存量第三位(如圖 1-3 所示

27、)。第一章中英經貿合作現狀003圖 1-2:2014 年-2022 年中國對英直接投資流量數據來源:2022 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圖 1-3:2022 年中國對英直接投資存量在對歐洲直接投資存量的占比數據來源:2022 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04二、中英經貿合作仍需“破冰者”精神(一)高層交往推動中英加強經貿合作2023 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51 周年,這一年中英逐漸恢復高層溝通與對話。以此為契機,中英雙方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積極探索務實合作新增長點,共同推動兩國在貿易、投資、基礎設施等傳統領域合作,拓展醫療衛生、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等新領域合

28、作,著力打造清潔能源、低碳科技、綠色發展等合作新亮點,推動解決全球高通脹、能源短缺、供應鏈緊張等問題(如表 1-1 所示)。表 1-1:近三年來中英高層對話簡況日期交流形式內容2023 年7 月 6 日習近平向中英貿易“破冰之旅”70 周年活動致賀信中英合作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發展。希望中英各界有識之士傳承富有遠見、開放合作、敢為人先的破冰精神,奮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促進中英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貢獻。2022 年3 月 25 日習近平同英國時任首相約翰遜通電話中方愿以坦誠、開放、包容的態度同英方開展對話合作,希望英方以客觀公正態度看待中國和中英關系,同中方一

29、道,推動兩國關系不斷發展。英方愿同中方開展坦誠對話,加強交流合作,拓展兩國經貿合作,深化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的溝通協調。2021 年10 月 29 日習近平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中方歡迎英方對華出口更多優質產品,拓展醫療衛生、綠色發展、數字經濟、金融、創新等領域合作。希望英方為中資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待遇,中方也將為英國企業在華合作提供便利。英方愿同中方深化經貿、教育、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歡迎中國企業赴英投資合作,愿為中方企業提供開放的營商環境。英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英中關系取得更大發展。2023 年9 月 10 日李強會見英國首相蘇納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新

30、德里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英國首相蘇納克。李強表示,中英同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聯系日益緊密,我們要以穩定互惠的中英關系更好造福兩國和世界。中方愿與英方一道努力,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客觀看待彼此發展,增進理解互信,推動中英關系行穩致遠。中方歡迎英方繼續拓展對華務實合作,愿同英方深化貿易、投資、綠色發展、人文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支持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蘇納克表示,英國尊重中國的歷史文化,重視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英方愿同中方進行建設性、坦誠對話,加強經貿、科技等領域務實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構建穩定和互惠的英中關系

31、。第一章中英經貿合作現狀005續表日期交流形式內容2023 年8 月 30 日韓正在北京會見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克萊弗利韓正表示,經貿合作是中英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兩國政府要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積極探索務實合作新增長點??巳R弗利表示,英國贊賞中國對世界經濟和減貧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愿同中國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凝聚共識,深化合作。2023 年6 月 8 日韓正會見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梁佑思韓正表示,中英兩國經貿合作勢頭良好、潛力巨大,金融業合作日益成為雙方務實合作的新動力。當前中國正在堅定不移擴大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各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方愿與英國金融界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兩國經貿關系持續健康

32、發展。梁佑思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未來的發展目標也一定會成功實現。英中兩國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金融業合作前景廣闊。倫敦金融城愿深化與中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合作,實現共贏發展。2023 年5 月 5 日-6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韓正應邀在倫敦出席查爾斯三世國王加冕儀式及相關活動。查爾斯三世國王表示,英中關系非常重要,希望雙方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及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期待中方在綠色發展等領域繼續發揮引領作用。韓正表示,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深度聯系。中國正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將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愿同英方加強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英合作基礎好

33、、潛力大。近年來,中英貿易投資持續增長。英國已成為中資企業赴歐投資的重要目的地,希望英政府為中資企業營造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投資環境。英國也是中國留學生和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希望英方為中國留學生提供良好、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中國游客提供安全和便利。2023 年5 月 4 日韓正出席中英工商界舉辦的歡迎晚宴并致辭韓正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國的發展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內外政策保持高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無論世界怎么變,中國都將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英國工商界在推動對華交流合作中

34、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期待其繼續為兩國關系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相信富有智慧和創新精神的中英人民,一定能夠創造更多機會,推動兩國合作再上新臺階,共促世界發展繁榮。2023 年8 月 30 日王毅同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克萊弗利舉行會談王毅表示,中方始終重視英國的大國地位和獨特作用,始終致力于發展穩定互惠的中英關系,始終認為中英合作具有全球影響。中英作為貿易金融大國,理應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巳R弗利表示,英方致力于加強對華溝通,采取積極行動解決困難,增進理解,擁抱機遇。英國企業期待開展更多對華合作,開拓中國市場。兩國政府應共同努力密切經貿聯系,釋放經濟活力,加強在科技、人工智能

35、、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合作,造福子孫后代。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整理。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06(二)金融服務業是中英務實合作亮點中英兩國在金融服務合作方面亮點紛呈。中英金融合作創造的“第一”最多。英國是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第一個向亞投行專門基金注資、第一個簽署“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的西方發達國家;2019 年 6 月 17 日,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滬倫通”,多家中資企業在倫交所上市,開中國與境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先河,為中英兩國金融投資者投資往來提供便利。中英金融合作機制日漸成熟。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機制自 2008 年建立以來,已經成為兩國金融政策協調和發展對接的重要平臺,在每年對話達成

36、的多項成果中,一半以上都屬于金融領域,截至 2019 年,共舉辦十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英金融合作已遠遠超出雙邊范疇,產生的影響較為廣泛。中英共同發起成立的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共同發布的金融服務戰略規劃、支持建立的由私營部門牽頭的中英金融服務峰會,不僅為提升兩國金融合作的全局性、戰略性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引領了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三)中英綠色經濟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中英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具有共同的目標和使命。中國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英國承諾至 2050 年實現溫室氣

37、體“凈零排放”目標。中英兩國持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體系,積極落實相關舉措,大力推進綠色目標實現。中國正在研究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框架、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進程,并于 2021 年 7 月 16 日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英國于 2021 年5 月 19 日正式上線英國全國碳交易市場,當天啟動了首筆碳配額許可證拍賣交易。中國發布并實施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 年版),推動實現綠色債券界定標準“國內統一、國際趨同”;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作為全球第一家為綠色債券設立專門板塊的交易所,也在不斷搭建與完善綠色金融交易平臺與交易機制并于近期向發行方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工具,以期進

38、一步提高綠色債券市場的透明度,給予發行方更大的靈活性。此外,中國在渦輪機和太陽能發電方面發展迅速,英國在海上風力發電有所創新,未來雙方在海上風力發電、儲能、電動汽車、電池等領域合作也擁有廣闊的前景。(四)“中國快線”提升中英海運效率“中國快線”是連接上海與利物浦的海上直達貨運航線,由英國全海航運公司運營,為英國從中國進口貨物提供了便捷物流,有效縮短了中國至英國之間的運輸時間。2021第一章中英經貿合作現狀007年 4 月,“中國快線”首次開通。該航線上來往中英間的貨船每 10 天一班,能夠在 30 天內從上海和寧波等中國港口運載 1500 個至 1700 個集裝箱直達利物浦港,中途不???。這一

39、定期直達服務提升了兩國間貨物海運效率。目前,全海航運公司計劃與更多中國港口加強聯系。1(五)中英科技創新合作雙贏效果明顯1978 年 11 月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奠定了中英科技創新合作的良好基礎。在科技創新合作的 40 多年時間里,中英互利雙贏效果明顯。中國是英國在科技領域的第二大合作伙伴2。2017年,兩國聯合發布中英科技創新合作戰略,成為中國與西方國家聯合制訂的第一個科技創新合作戰略。中英已建立起兩國科技創新合作聯委會、中英聯合科學創新基金、產業創新基金、中英科技園區等已有的重要平臺。中英科技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例如,2020 年 9 月中英政府共同確定山東高

40、速聯合體投資并承建的肯尼亞A13公路LOT3段升級項目為首個中英第三方市場合作示范項目;中英合著論文位列中外合著論文第二位。1 數據來源:“中國快線”上海利物浦直航海運航線開通一周年,人民網,http:/ 數據來源: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徐捷會見英國外交、聯邦與發展事務部司長庫馬爾艾耶,https:/ 實現三個季度連續增長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在 2022 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英國 GDP 環比連續下降之后,2022 年第四季度至 2023 年第二季度,英國 GDP 實現三個季度環比連續增長,增速分別為 0.1%、0.1%、0.2%(如圖 2-1 所示)。圖 2-1:英國季度 GDP 可比價

41、環比增長速度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二)工資大幅增長帶來消費增長2023 年英國平均工資水平呈現上漲態勢,于 6 月達到峰值,為 9.3%。2023 年 8 月,英國平均每周工資同比增長 6.9%(如圖 2-2 所示)1。英國平均每周工資水平不斷增長,帶來家庭消費強勁增長。2023 年 2 季度英國消費者支出環比增長 0.7%,為一年多來最大季度增幅;英國家庭支出在 2 季度環比增長 2.2%。消費者支出的增長刺激了商業投資,2 季度英國商業投資增長 3.4%。1 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https:/www.ons.gov.uk/employmentandlabourmarket/pe

42、opleinwork/employmentandemployeetypes/bulletins/averageweeklyearningsingreatbritain/october2023第二章總體評價011圖 2-2:英國平均每周工資增長速度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三)貨物貿易總額實現快速增長2022 年,英國位列全球第二大服務出口國,第五大服務進口國;位列全球第十五大貨物出口國、第六大貨物進口國1。2022 年,英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 1.06 萬億英鎊,同比增長 28.9%;其中,出口 0.42 萬億英鎊,進口 0.64 萬億英鎊。2023 年 1-9 月,英國貨物貿易總額 0.7

43、3 萬億英鎊,其中,出口 0.3 萬億英鎊,進口 0.44 萬億英鎊(如圖 2-3 所示)。圖 2-3:2016-2022 年英國對外貿易變化情況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1 數據來源:UNCTAD,2023 年世界貿易統計評論,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booksp_e/wtsr_2023_e.pdf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12(四)外商直接投資流量不斷下降2017 年以來,英國外商直接投資流量大幅下降,至 2021 年降至五年以來最低值,為-711.74 億美元,2022 年英國外商直接投資流量恢復增長,僅為 140.93 億美元(如圖2-4 所示

44、)。圖 2-4:2016-2022 年英國外商直接投資流量數據來源:聯合國貿發會議。從不同國別對英國直接投資流量來看1,2021年,美國對英直接投資流量最高;德國次之;瑞典和南非分別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中國對英直接投資流量位列第十一位(如圖2-5 所示)。圖 2-5:2021 年主要國別對英國直接投資流量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1 目前,英國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資數據僅包含了部分服務行業的投資數據,外國企業對英國農林牧漁、采礦等的投資數據并未公開發布。第二章總體評價013二、中資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謹慎樂觀(一)超半數中企認為英營商環境一般中資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的評價總體一般。調查顯

45、示,54.9%的中資企業認為英國營商環境一般,11.8%的企業認為英國營商環境較差,認為英國營商環境比較好的中資企業比例為 33.3%(如圖 2-6 所示)。圖 2-6: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市場準入壁壘提高、法律法規過度規制是在英中資企業普遍反映的三大問題。其中,51.0%的企業反映在英生產成本不斷上升,49.0%的企業反映英國市場準入壁壘提高,37.3%的企業反映英國營商環境存在法律法規過度規制的問題,也有一些企業反映英國營商環境還存在融資困難、企業稅賦過重、歧視中企、較難獲得簽證等問題(如圖 2-7 所示)。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1

46、4圖 2-7:企業對英國營商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不同性質中資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略有差異,調查顯示: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國國有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均是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中外合資企業中持這一觀點的比例高達42.9%,中國國有企業中持有此觀點的比例為 27.6%;民營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英國市場準入壁壘提高,持這一觀點的民營企業比例為 20.8%(如圖 2-8 所示)。圖 2-8:不同性質中資企業面臨的英國營商環境的主要問題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二章總體評價015(二)中資企業保守實施對英投資計劃中資企業對未來是否擴大對英投資業務普遍持保守態度。調查顯示,72%的企業表示,

47、將保持在英業務的現有規模,僅 8%的企業表示將擴大在英業務,18%的中資企業表示將縮減在英業務,還有 2%的中企反映將退出英國市場(如圖 2-9 所示)。圖 2-9:在英中資企業未來在英國的經營計劃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中資企業對英營商環境預期樂觀中英經貿往來具有良好的基礎,2023 年 7 月 6 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與英國48 家集團俱樂部、英中貿易協會共同在中國北京舉辦中英貿易“破冰之旅”70 周年活動。中英工商界共聚北京,敘友誼、話合作、謀發展,對中英開放合作和兩國友好往來充滿信心。調查顯示,64.7%的中資企業對未來英國營商環境預期樂觀(如圖 2-10 所示)。圖

48、2-10:在英中資企業對未來英國營商環境的預期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16三、中資企業在英國經營展現強大韌性(一)近半中企市占率與營收增長約五成受訪企業預期2023年在英市場份額和營業收入均出現增長。調查顯示,50.2%的受訪企業預期市場份額較上年增長,45.6%的企業預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如圖2-11所示)。圖 2-11:2023 年中企預期在英國市場經營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四成中企在英盈利情況見好2023 年,在英中資企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預期盈利的企業逐漸增多。調查顯示,2022 年,41.2%的中資企業表示在英盈利,49.0%的企業表示

49、達到盈虧平衡,僅 9.8%的中企反映虧損;2023 年,45.1%的在英中資企業預期盈利,這一比例比 2022 年高出 3.9個百分點(如圖 2-12 所示)。第二章總體評價017圖 2-12:2022-2023 年中資企業在英國經營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四、中企認為英政府執法表現整體較好(一)英政府執法公平公正表現較好調查顯示,86.3%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執法公平方面做的較好(如圖 2-13 所示);78.4%的中資企業反映,在英國投資經營未遭受過歧視性執法(如圖 2-14 所示);72.6%的中企表示,英國執法過程透明(如圖 2-15 所示);76.5%的中企表示,英國規范實行自

50、由裁量權(如圖 2-16 所示)。圖 2-13:企業對英國執法公平性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18圖 2-14:企業對在英投資經營是否遭受歧視性執法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圖 2-15:企業對英國執法過程透明度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二章總體評價019圖 2-16:企業對英國行政執法裁量權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多數中企能公平享受英優惠政策英國在實施優惠政策方面基本能夠做到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調查顯示,68.6%的英中資企業表示能夠公平享受英國的各項優惠政策(如圖 2-17 所示)。圖 2-17:在英中企對是否能公平

51、享受優惠政策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三章總體問題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22一、英國開始收緊外商投資安全審查(一)三部門外商直接投資限制指數高英國對外商直接投資總體限制較少。英國外國直接投資限制指數為 0.04,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員中位居第 17 位1(如圖 3-1 所示),但是英國傳媒、原料、交通等領域對外商直接投資限制較高。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2022年國際直接投資統計報告2,英國在傳媒、原料、交通三部門的外商直接投資限制指數分別為 0.225、0.138、0.092,其外資限制均處于較高水平。圖 3-1:OECD 成員外國直接投資限制指數資料來源:根據經濟

52、合作發展組織 2022 年國際直接投資統計報告內容整理。1 按照限制指數從低到高排序。2 資料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InternationalDirectInvestmentStatistics2022,https:/data.oecd.org/fdi/fdi-restrictiveness.htm#:text=FDI%20restrictiveness%20is%20an%20OECD%20index%20gauging%20the,restrictions%20on%20key%20foreign%20personnel%20and%20operational%20rest

53、rictions.第三章總體問題023(二)逐步降低外商投資審查觸發條件英政府持續收緊外商投資審查機制。2002 年,英國出臺企業法,首次設立外商投資審查規定,并規定了較高的審查觸發條件,即被收購企業在英年營業額超過 7000 萬英鎊,或在英市場市占率超過 25%。2017 年 10 月,英正式啟動外資安全審查改革,對影響國家安全的并購交易進行審查,并將審查觸發條件降至在英年營業額超過 100 萬英鎊的企業。2022 年 1 月 4 日,英國正式生效的國家安全與投資法1建立獨立的外商投資審查機制,將觸發條件進一步擴展至涉及全股收購、股權或投票權的實質增長、或對政策產生重大影響的交易活動,取消對

54、交易數額、標的市場份額及營業額設置的最低限額,并在17個關鍵行業引入強制申報要求,在17個關鍵行業之外設立資源申報和傳喚通知機制;該法還設置了五年的“追溯期”,以及最嚴厲的懲罰措施。調查顯示,70.8%的在英中資企業表示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的外資審查正在增加(如圖 3-2 所示)。圖 3-2:中資企業認為英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的外資審查變化情況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1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NationalSecurityandInvestmentAct,NSIA.https:/www.legislation.gov.uk/primary+secondary?title=nation

55、al%20security%20and%20investment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24二、英國針對中企提高市場準入壁壘(一)中企在外資審查過程中遭不公平待遇英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否決或干預的大部分交易均與中國相關。2023 年 7 月 11日,英國內閣辦公室發布了2021 年國家安全和投資法:2023 年年度報告1(以下簡稱報告),對在 2022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間(以下稱“報告期”)的外商投資審查情況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英政府共收到 866 起外商投資交易的申報通知;英政府針對 65 項外商投資交易活動發出介入調查通知,其中,

56、42%涉及與中國相關的收購,20%涉及與美國的收購;報告期內,英政府共針對 15 起外商投資交易活動發布最終命令,否決或者附加條件的允許收購,其中 8 起交易的收購方來自中國;英政府共否決 5 起外商投資交易活動,其中 4 起交易的收購方來自中國。此外,由于英政府對外資企業在英并購活動規定附加條件,導致 2 家外資企業撤出英國市場,其中包括 1 家中資企業。調查顯示,48.75%的受訪企業認為外資審查過程中遭受過英政府的歧視性待遇;51.25%認為外資審查過程相對公平,未遭受過歧視性待遇(如圖 3-3 所示)。圖 3-3:中資企業認為接受英國外資審查過程中是否遭受歧視性待遇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

57、研究院。1數據來源,英國內閣辦公室,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security-and-investment-act-2021-annual-report-2023第三章總體問題025(二)半數以上“雙反”調查針對中資企業英國“雙反”調查涉及中國最多。自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11 月 15 日,英國共發起“雙反”調查31起1。其中,發起20起反傾銷調查和過渡性反傾銷審查,涉及中國的18起,占比高達 90%(如圖 3-4 所示);發起 11 起反補貼調查和過渡性反補貼審查,其中涉及中國的是 6 起,占比

58、為 54.5%(如圖 3-5 所示)2。圖 3-4: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11 月英國發起反傾銷調查3數據來源:英國貿易救濟局。圖 3-5: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11 月英國發起的反補貼調查4數據來源:英國貿易救濟局。1 包括過渡性反傾銷審查和過渡性反補貼審查。英國脫歐后針對此前歐盟已經并且正在實施中的貿易救濟措施所采取的過渡性復審制度。2數據來源,英國貿易救濟局,https:/www.trade-remedies.service.gov.uk/public/cases/?sort-closed-cases=Case+No.&direction-closed-c

59、ases=desc#completed-cases3 包括過渡性反傾銷審查。4 包括過渡性反補貼審查。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26三、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資企業(一)撤銷外資企業已完成的收購項目2022 年英國國家安全與投資法生效以來,外資企業在英國根據法定程序已經完成收購并且開始正常運營的項目,被英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宣布無效,違反了“不溯及過往”的法律原則。2022 年 11 月 16 日,英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出手干預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對英國最大的芯片廠新港晶圓廠的收購,此項目收購行為已于2021 年 8 月完成,早于國家安全與投資法生效時間,但該法允許英政府行使追溯權和

60、介入權。英政府在 2022 年 5 月啟動追溯審查,并在 6 個月后正式要求安世半導體出售新港晶圓廠 86%的股權。2022 年 12 月 19 日,英政府要求盧森堡企業 LetterOne 出售英國 UPP100%的股權,此前 LetterOne 已于 2021 年 1 月 21 日完成對 UPP 全部股權的收購。上述兩次收購行為均按照合法收購流程與被收購方簽署相關協議,卻在 1-2 年之后仍被英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撤銷,這不僅違反了“不溯及過往”的法律原則,更導致外資企業前期在英國投入的各項生產要素淪為沉沒成本,給外企帶來嚴重損失,提高了外資企業投資英國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調查顯示,39.

61、2%的中資企業反映,英國存在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外資企業的現象(如圖 3-6 所示)。圖 3-6:企業對英國是否存在以“國家安全”為由無理打壓外資企業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三章總體問題027(二)采購法案特別針對中資企業英國采購法案提出要加強公共采購中可能存在的、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供應商審查,并且兩次明確提到要移除中國設備1。法案一旦通過,就意味著英政府直接干預公共采購項目供應商選擇的行為將在法律層面獲得更大“支持”,中資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調查顯示,69.2%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采購法案將更不利于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如圖 3-7 所示)。圖 3-7:英

62、國采購法案對中企影響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經濟問題政治化使中企開展業務承壓針對中國“去風險”增加中企經營難度。里希蘇納克自 2022 年 10 月 25 日任英國首相以來,多次聲稱中國是當今全球安全與繁榮的“最大挑戰”,要對中國“去風險”,并高調宣布中英關系“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中國是英國的“威脅”。2023 年 3 月 13 日,英政府發布新版安全、國防與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稱中國對英國及全球秩序構成“劃時代挑戰”(epoch-definingchallenge),將建立新機構、提供新資源應對挑戰2。7 月 13日,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持續炒作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正

63、利用“投資活動”和“間諜活動”,瞄準英國的電信、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工程、能源和學術界,并1 數據來源,英國議會,“ProcurementBill:ProgressoftheBill”P39、P40,https:/commonslibrary.parliament.uk/。2數據來源,英國政府,IntegratedReviewRefresh2023:Respondingtoamorecontestedandvolatileworld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integrated-review-refresh-2023-respondi

64、ng-to-a-more-contested-and-volatile-world/integrated-review-refresh-2023-responding-to-a-more-contested-and-volatile-world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28對核電廠等關鍵國家基礎設施領域進行干擾干預1。調查顯示,47.1%的中資企業反映,英國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傾向(如圖 3-8 所示),英政府在一些項目上阻止中國企業投資,其中,中國國有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64.7%的國有企業反映英國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傾向(如圖 3-9 所示)。例如,英政府于 2022 年 11 月 29

65、日宣布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排除參與塞茲韋爾 C 核電項目。此外,英國將中國列為危害其網絡安全的“假想敵”,禁止企業將網絡中心設在中國,給中國通訊企業在英國運營帶來較大困難。圖 3-8:在英中資企業對英國是否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現象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圖 3-9:不同性質在英中企對英國是否存在經濟問題政治化現象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1數據來源:financialpost,https:/ 3-10 所示)。圖 3-10:在英中企對英國公共服務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制約公共服務不穩定因素需重視英國部分地方政府經濟發展面臨較大挑戰。2023 年 9

66、月 5 日,伯明翰市政委員會宣布該市破產。伯明翰是英國第二大城市,擁有 110 萬人口。該市市政委員會于 8 月份曾宣布,2023 年至 2024 年伯明翰市面臨著 8740 萬英鎊的預算短缺,2024 年至 2025 年將面臨1.648億英鎊的預算短缺1。僅次于倫敦的第二大貿易集散地英國中部工業城市諾丁漢市于當地時間 11 月 29 日也宣布破產。此外,由于成本上升、通貨膨脹飆升以及收入減少,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方政府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財政壓力。根據郡議會組織2的調查顯示,英國十分之一的地方政府恐無法實現財政年度預算平衡,這一比例在兩年之后可能達到60%。英國城市面臨的越來越大的財政壓力恐無法

67、支持英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甚至或將導致公共服務水平下降,在英外資企業或將面臨更差的公共服務。1 數據來源,localgovernmentchronicle,https:/ CountyCouncilsNetwork,郡議會組織由英格蘭各地的地方政府組成。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30(三)外國人簽證辦理便利度下降簽證問題仍然給在英投資和經營企業造成困擾,英國對工作簽證的嚴格管理阻礙了人力資本的跨境流動。受訪企業反映,當前英國簽證辦理難度加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英國工作簽證要求正在變得更嚴格,例如英國提高了對技術工人簽證申請者基本年薪的要求,將最低年薪從 2.56 萬英鎊提高至 2.62

68、 萬英鎊1;二是英國簽證辦理時間更長,拒簽幾率增加,多家企業表示,2023 年以來遭遇過由于不能及時獲取簽證延誤赴英商業訪問行程的經歷;三是簽證辦理進度相對不透明,簽證申請人只能被動等待,無法向相關工作人員咨詢辦理進度。此外,英國脫歐以后結束了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居民自由流動政策,導致英國失去大量勞動力,據相關研究,脫歐造成英國勞動力缺口大約 33 萬人2。五、經濟復蘇乏力增加外企投資經營壓力(一)通脹高企增加在英外企經營風險受 2022 年初發生的烏克蘭危機影響,英國通脹高企,經濟復蘇乏力、面臨滯漲風險。2022 年 1 月,英國通貨膨脹率開啟上漲通道,連續快速上漲,至 2022 年 10 月

69、通脹率達到最高值 9.6%,與 2022 年 1 月相比抬升 4.7 個百分點;之后,通脹率波動下降,至 2023年 9 月下降至 6.3%,仍處于高位(如圖 3-11 所示)3。英國商會(BCC)預計,英國 2023年的通脹率將降至 5%,并最終在 2024 年回落至英國央行 2%的目標。圖 3-11:2022 年以來英國通貨膨脹率變化情況數據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1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網站,https:/www.gov.uk/skilled-worker-visa/when-you-can-be-paid-less。2 數據來源,德國 HR 業務管理平臺,https:/ 數據來源,英國國家

70、統計局,https:/www.ons.gov.uk/economy/inflationandpriceindices/timeseries/l55o/mm23第三章總體問題031為應對持續的高通脹,英國央行將利率維持在 5.25%的決定,此前,英國央行已經連續 14 次上調基準利率。貨幣政策持續緊縮將進一步增加英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在英外資企業面臨融資難、成本上漲的壓力。(二)英對俄制裁給外企造成負面沖擊英國制裁俄羅斯已經影響到在英經營的外資企業。調查顯示,31.4%的受訪企業認為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經營成本不斷上漲,也有部分企業反映,英政府制裁俄羅斯使跨境結算受損、原材料獲取困難、物流受阻等(

71、如圖 3-12 所示)。圖 3-12:英對俄制裁給外企造成的負面影響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四章總體建議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34一、遵守貿易自由化原則降低準入壁壘(一)在多邊框架下優化英國市場準入環境英國一直以來都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和倡導者,建議英國繼續秉持開放、自由的基本理念,落實 WTO 自由貿易原則,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準入環境,不斷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避免在外資準入、網絡安全、數據和隱私保護等領域設置不合理規制和標準,降低市場準入壁壘。(二)堅定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立場建議英國勿將中國“挑戰論”等不實言論帶入經貿合作領域,給中資企業在英投資經營設置障礙,造成營

72、商環境惡化。二、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在英外資企業(一)勿針對中資企業設置投資并購障礙建議英國在外資審查中公平對待中資企業,停止針對特定中資企業制造投資障礙的做法,停止濫用國家行政力量將中資企業排除在外的行為,確保中資企業能夠公平參與英國市場競爭。(二)勿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針對中資企業建議英國不要將貿易救濟措施變為保護本國市場的工具,不要頻繁地針對中國產品發起雙反調查,避免出現因限制中國商品進入英國市場致使英國消費者福利受損的情況。三、明確國家安全概念避免濫用行為(一)勿增設外資審查“溯及既往”規則建議英國遵守“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律原則,不對相關法律法規生效前的投資項目進行額外審查,更不要按照當下

73、法律規定對此前已完成的投資項目予以撤銷。(二)刪除采購法案針對中國的條款建議英國尊重國際法,停止通過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限制中國企業參與英國公共采購第四章總體建議035的錯誤做法,刪除采購法案及相關政策文件中限制或禁止中國企業公平參與英國公共采購條款,營造公平開放的公共采購環境。(三)勿使外資安全審查演化為保護主義武器建議英國避免將外資審查作為貿易保護的工具,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外資企業,制定公平、透明、合理、可預期的外資審查制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避免將外資安全審查新規演化為保護主義的“武器”,違反 WTO 自由化原則。調查顯示,若英國放開市場準入限制,53%的中資企業表示會擴大在英投資。四、優化營

74、商環境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一)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水平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是營商環境的直接體現,公共服務不足或者效率低下嚴重制約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開展。建議英國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建議英政府不斷整合服務資源、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設施、創新服務方式、強化信息共享和加強監管評估,增加針對企業的便利化服務,提高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使企業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的公共服務。(二)提高外國員工簽證的便利度建議英國盡快出臺商務簽證綠色通道等政策,提高外國商務人員簽證通過率和簽證辦理效率。建議英國加快與歐盟方就自然人移動達成協議,推動英國與歐盟之間人員自由流動,

75、為歐盟公民赴英工作提供便利,緩解英國勞工緊張局勢,幫助外資企業降低用人成本。(三)持續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建議英國通過采取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著重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水平,提升市場主體活力水平,管控通貨膨脹帶來的經濟損害。(四)著重控制對俄制裁負面影響建議英國進一步完善跨境結算服務、加強物流服務,降低因制裁俄羅斯對營商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36五、弘揚“破冰者”精神加強雙邊合作(一)加強對話溝通積極探索務實合作新項目建議英國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積極探索中英雙方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領域務實合作的新

76、的合作機會,廣泛了解在英中企的聲音與訴求,尊重企業基于市場規律做出的商業選擇,避免因地緣政治危機損害在英企業的合法權益。(二)加強低碳減排合作共促綠色經濟發展建議英國在清潔技術轉讓、凈零排放、綠色產業發展、綠色供應鏈等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加快對華綠色低碳標準銜接,推進雙方綠色項目互信互認,為中資企業在英創造更多綠色投資機會,支持中資企業在綠色和可持續的貿易投資。(三)加強科技合作共同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建議英國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投入,營造良好金融環境,加強和改善監管環境和法治環境,為中資企業參與英國科技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充分發揮中資企業在推動英國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第五章市場準入英國營商

77、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38一、最新發展(一)正式加入 CPTPP 提高區域開放度2023 年 7 月 16 日,英國商業貿易部大臣在新西蘭正式簽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1協議。英國成為 CPTPP 成立以來首個新成員,也是歐洲第一位加入CPTPP 的成員國。CPTPP 是英國“脫歐”以來簽署的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英政府正推動 CPTPP 于 2024 年生效實施2。為加入 CPTPP,英政府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領域均做出了較高水平的開放承諾。在貨物貿易領域,英國針對 CPTPP 成員進一步降低關稅壁壘,使英國與 CPTPP成員之間約 95%的商品實現零關稅。在服

78、務貿易領域,英國進一步放寬了金融、電信、法律和公共服務等領域針對各締約方的市場準入門檻;支持跨境數據自由流動,禁止不合理的數據本地化要求,對個人數據實行高標準保護。在投資領域,英國承諾減少投資壁壘,為在英國投資的 CPTPP 成員企業創造新的投資機會。3(二)開始實施全球關稅制度降低關稅壁壘英國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英國全球關稅”4,取代此前實施的歐盟對外關稅制度?!坝蜿P稅”具有稅制更簡化、關稅稅率更低的特點,大幅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依據新關稅制度,自 2021 年 1 月起,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其他現行最惠國待遇政策,英國對 60%的進口產品(價值約 4250 億

79、英鎊)免征關稅。新關稅制度實施前,這一比例僅為 47%。英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從 7.2%降至 5.7%。具體來看,英國全球關稅制度包含三大重點內容。一是簡化關稅:取消低關稅,對于未與英國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取消所有低于 2%的關稅,這一舉措免除了約 500 類產品的關稅;設立標準關稅區間,簡化稅率范圍,以促進貿易,對于稅率高于 2%的關稅,在不提高現行關稅稅率的前提下,取消稅率中的小數、將稅率向下取整為 2%、5%或 10%的倍數;簡化農產品進口措施,將復合關稅中的百分比稅率向下取整并把貨幣單位改為英鎊。二是取消關鍵原材料、英國很少生產或不生產的產品、綠色產品等三類1 Comprehen

80、siveandProgressiveAgreementforTrans-PacificPartnership,CPTPP。2 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signs-treaty-to-join-vast-indo-pacific-trade-group-as-new-data-shows-major-economic-benefits3 資料來源:英國加入 CPTPP 的戰略方法報告,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

81、ds/attachment_data/file/1027860/dit-cptpp-uk-accession-strategic-approach.pdf4 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theUKGlobalTariff,UKGT。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government-announces-uk-global-tariff.第五章市場準入039產品的關稅,為此新關稅制度取消了近 2000 種產品的關稅。三是維持關稅不變,為保護英國部分行業企業的競爭力,支持英國企業發展,英國保留了三類產品關稅不變:維持對牛羊肉、家禽等農產品的關稅不變,對汽車產品維持

82、10%關稅不變,維持對絕大多數陶瓷產品關稅不變。(三)啟動面向發展中經濟體的新貿易計劃2023年6月19日,英國2023年貿易優惠計劃(發展中國家貿易計劃)條例1生效。根據該條例,英國向 65 個國家提供關稅減免和貿易規則簡化的貿易條件,這 65 個國家中包括非洲 37 個國家、亞洲 26 個國家,以及美洲 2 個國家。該計劃通過取消或削減超過90 億英鎊的進口商品關稅,使英國企業每年節約 7.7 億英鎊成本,使英國的衣服、食品和兒童玩具等各種物品價格下降,增加了英國消費者的選擇,也為英國企業創造國際貿易和發展英國經濟提供了機會。2(四)新設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加強外資審查國家安全與投資法3規定了

83、需要進行國家安全審查的收購活動的類型、觸發事件、審查辦法等,為英國外資審查提供了法律依據4。1.審查范圍。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規定擬對三類收購活動進行安全審查:股權類+特定資產類的控制權轉移的交易;收購英國目標實體或資產的交易;收購在英國境內開展經貿活動或向英國境內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外國目標實體或特定資產的交易。此外,英政府可對部分在 2020 年 11 月 12 日之后至法案生效前交割的交易進行追溯。2.觸發事件。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規定了兩類觸發英國國家安全審查的事件。一是收購方獲得符合條件的實體的控制權,并規定了收購方獲得符合條件的實體控制權的四種情況(見表 5-1);“符合條件的實體”是指在英國

84、境內開展經營活動、或者向英國境內人員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任何非個人的實體,不論是否法人,包括公司、有限責任合伙企業、任何其他法人團體、合伙企業、非法人協會和信托。二是收購方獲得符合條件的資產的控制權(見表 5-1)?!胺蠗l件的資產”是指在英國境內開展經營活動、或者向英國境內人員提供商品或服務所涉及的包括以下任何類型的資產:土地,有形(或在蘇格蘭稱為有形)動產,具有工業、商業或其他經濟價值的想法、信息或技術。1 數據來源,英議會,TheTradePreferenceScheme(DevelopingCountriesTradingScheme)Regulations2023,DCTS.https:

85、/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23/561/made2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introduces-new-post-brexit-trading-scheme-for-developing-countries3 NationalSecurityandInvestmentAct,NSIA。4 數據來源,英國議會,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21/25/introduction/enacted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40表 5-1:觸發國家安全

86、審查的事件及其生效條件觸發事件生效條件(滿足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即可觸發審查)收購方獲得符合條件的實體的控制權1.收購方在該實體中持有股比增加持有股比從 25%或以下增加到 25%以上;或,持有股比從 50%或以下增加到 50%以上;或,持有股比從低于 75%增加到 75%或以上。2.收購方在該實體中持有投票權的百分比增加持有投票權的百分比從 25%或以下增加到 25%以上;或,持有投票權的百分比從 50%或以下增加到 50%以上;或,持有投票權的百分比從低于 75%增加到 75%或以上。3.收購方通過收購投票權,獲得通過或否決管理該實體事務產生的任何類別決議的權利。4.收購方通過收購,獲得對該

87、實體的政策產生重大影響的權利。收購方獲得符合條件的資產的控制權1.獲得對該資產的使用權,或獲得對該資產更多的使用權:2.獲得對該資產使用方式的指導權或控制權。對該資產的使用包括開發、變更、操縱、處置或者銷毀等。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整理。3.申報方式。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規定了 17 個特定敏感行業,包括先進材料、先進機器人、人工智能、民用核技術、通信、計算機硬件、政府的關鍵供應商、加密身份認證、數據基礎設施、國防、能源、軍民兩用物資、量子技術、衛星和空間技術、應急服務供應商、合成生物學、運輸(見表 5-2)。若擬議交易涉及上述 17 個敏感行業,則該交易適用強制申報機制,

88、企業發生相關領域交易時,必須提前向國家安全審查部門申報。表 5-2:英國 NSI 法案要求強制申報的 17 個行業及其符合條件的實體可能的經營范圍情況1序號強制申報行業符合條件的實體可能經營的領域1先進材料研究、開發或生產、提供合格或經認證的設計、材料、零件或產品等;擁有、創造、提供或利用知識產權;提供專有技術或服務;回收和再利用等2先進機器人開發或生產先進的機器人技術;開發或生產專門設計或改進的用于先進機器人技術的核心部件3人工智能對使用人工智能的商品、軟件或技術進行實體研究、開發或生產;識別或跟蹤高級機器人技術或網絡安全4民用核技術持有非軍事用途的核場地許可證;是非軍事許可場地的租戶;持有

89、2003 年核工業安全條例中所描述的 I、II 或 III 類核材料;持有運輸核材料的 A 類或 B 類許可證;正計劃建造一個核反應堆;正在等待核監管辦公室的相關評估結果;持有與鈾濃縮相關的設備、軟件或信息;持有敏感核信息;正在接受與裂變核反應堆有關的公共資金1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security-and-investment-act-guidance-on-notifiable-acquisitions/national-security-and-investment-act-guidan

90、ce-on-notifiable-acquisitions第五章市場準入041續表序號強制申報行業符合條件的實體可能經營的領域5通信屬于公共電子通信網絡或服務(PECN/S),在英國的營業額至少為 5000 萬英鎊;向營業額至少為 5000 萬英鎊的 PECN/S 提供“相關設施”;擁有一座建筑物,其主要目的是容納有源電信設備;擁有一個在英國營業額至少為 5000 萬英鎊的海底電纜系統;擁有一個供英國營業額至少 5000 萬英鎊的 PECN/S 使用的電纜登陸站;為PECN/S 使用的海底電纜系統或電纜登陸站提供維修或維護服務,在英國的營業額至少為 5000 萬英鎊;擁有頂級域名注冊機構、域名

91、系統解析器、權威托管服務或受一定門檻限制的互聯網交換點;為以下任一項提供廣播基礎設施:英國廣播公司、頻道 3(ITVPLC 和 STV)、頻道 4、頻道 5、S4C、國家商業廣播(模擬或數字)6計算硬件擁有計算機處理單元及其架構、邏輯或物理設計等產品或功能的知識產權所有權等;設計、維護或交付用于安全配置或管理的服務;制作、包裝計算機硬件7政府的關鍵供應商與政府簽訂了包含以下任何特征的公共合同:處理和/或存儲機密或絕密材料;獲得列表 X(有時稱為設施安全許可)認證的要求要求員工接受安全檢查(SC)級別或更高級別的審查8加密身份認證開發和生產加密認證產品,例如生物識別或雙因素認證9數據基礎設施以數

92、字形式為公共當局存儲、處理和傳輸數據,以及促進公共電子通信網絡的互連,例如運營數據中心、云存儲服務等10國防政府承包商,或是提供此類商品或服務的政府承包商分包商中的任何一個,以及已被政府告知其持有或可能擁有機密材料的實體,從事包括研究、開發、生產、創造或應用用于國防或國家安全目的的商品或服務的活動11能源擁有、運營現有或新的上游石油設施;持有石油許可證;持有發電許可證;持有燃氣執照;向英國境內提供石油基道路、航空或供暖燃料(包括液化石油氣)等12軍民兩用物項研究、開發和生產受英國出口管制的商品或技術,具體涉及英國軍事清單、兩用清單、放射源清單等13量子技術開發和生產量子技術,包括量子通信,量子

93、成像、傳感、計時或導航,量子信息處理、計算或模擬等14衛星和空間技術從事運營、開發、生產、創建或使用以下任何活動:空間碎片管理,軌跡活動,衛星通信,安全設施,空間基礎設施運行控制設施,提供或處理空間態勢感知數據(SSA)15應急服務供應商為如下機構提供應急服務:邊防部隊、英國交警部隊、民用核警察、消防和救援機構、國防警察、國家犯罪局、警察機構16合成生物學從事如下任何活動:開展合成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參與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使用合成生物學生產商品,使用合成生物學來降解材料,或提供使這些活動成為可能的服務17運輸擁有或經營較大的港口、機場,以及空中交通管制設施數據來源:英政府網。對于不適用強制申報

94、的擬議交易,若交易當事方認為交易可能存在國家安全的問題,可進行自愿申報。該法對自愿申報設置主動審查權,對自愿申報的交易,政府有權在交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42易交割后五年內1行使主動審查權,對交易活動進行干預及施加救濟措施。4.審查期限。英政府對外資的安全審查最長可達 105 個工作日,即 5 個多月之久。國家安全與投資法規定,企業在提交申報后(無論強制申報或自愿申報),政府應在規定的 30 個工作日內(在特定情況下可延長)決定是否介入交易以進一步開展國家安全評估。若政府決定介入,此交易將適用 30 至 75 個工作日的額外審查期(在特定情況下也可延長)。二、問題分析(一)中資企業表示英國

95、市場準入環境一般中資企業對英國市場準入環境總體評價一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半數受訪中資企業認為市場準入環境一般,這一比例達到 49.02%,還有 7.84%的受訪企業認為較差(如圖 5-1 所示);二是近七成的受訪中資企業表示近年來英國對華市場開放程度未有改善,這一比例達到 68.63%,5.88%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對華市場開放程度下降(如圖 5-2 所示)。圖 5-1:中資企業對英國市場準入環境評價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1 或者在相關政府部長知悉交易后 6 個月內。第五章市場準入043圖 5-2:中資企業評價近年來英國對華市場開放程度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76%的中

96、企反映外資審查透明度較低英國外資審查過程不透明,外企在英投資項目不確定性增加。調查顯示,76.25%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外資審查過程不透明;僅 23.75%的企業認為外資審查過程透明(如圖5-3 所示)。圖 5-3:中資企業對英國外資審查透明度評價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44(三)最低安全標準提高外企合規成本2022 年 10 月,英政府出臺2022 年產品安全和電信基礎設施法案1,擬實施“最嚴電信安全新法規”,保護英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以及更廣泛的基礎設施避免受到網絡安全攻擊和侵害。2023 年 4 月 29 日,英政府出臺產品安全和電信基礎設施(相關可連接產品的安全

97、要求)條例草案,規定制造商對絕大多數的消費類聯網產品實施最低安全標準才能投放市場(見表 5-3)。制造商和進口商須確保產品附有合規聲明,并在出現合規失敗的情況下采取行動,保存調查記錄等。違規企業最高將被處以 1000 萬英鎊或其全球營業額 4%的罰款。條例擬于 2024 年 4 月 29 日起生效。條例一旦生效,將提高外資企業在英投資經營的合規成本。表 5-3:英國最嚴網絡安全新規提出需遵守最低安全要求的產品范圍覆蓋產品范圍豁免產品范圍智能手機可連接的攝像頭、電視和揚聲器可連接的兒童玩具和嬰兒監視器可連接的安全相關產品,如煙霧探測器和門鎖多個設備連接的物聯網基站和集線器可穿戴可連接健身追蹤器戶

98、外休閑產品,如不可穿戴的手持可連接 GPS 設備可連接的家庭自動化和報警系統可連接的電器,如洗衣機和冰箱智能家居助理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醫療設備沒有蜂窩連接的平板電腦電動車充電樁和智能計量產品供應北愛爾蘭的符合相關立法規定的產品數據來源:英政府網。(四)英國外資審查給中企帶來多重負面影響調查顯示,英國加強對外資的審查,中資企業受限越來越多。81.6%的受訪企業認為在英可投資領域有限,較多活動無法開展;72.3%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外資審查對我科技類企業更加嚴格;65.9%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外資審查增加了企業資金成本,64.2%的受訪企業表示增加了時間成本;62.5%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外資審查阻礙我企業

99、技術創新;25.1%的中企表示,由于外資審查無法進入英國市場,還有 12.5%的中企反映被迫退出英國市場(如圖 5-4 所示)。1數據來源,英國政府,ProductSecurityand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Act2022,PSTI。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22/46/contents第五章市場準入045圖 5-4:中資企業認為英國外資審查對其造成的負面影響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五)外資審查五年追溯期增加投資不確定性英政府在國家安全與投資法中對外商投資活動設定了五年1的可追溯期,大大增加了中資

100、企業投資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制定投資經營計劃造成不利影響,給企業帶來不穩定預期,也削弱了企業投資的信心。(六)近半中企認為英國市場準入壁壘將不變調查顯示,47.1%的受訪企業認為英國未來市場準入環境將保持不變,29.4%的中企表示英國未來市場準入壁壘將會提高,23.5%的中企表示英國未來會放寬市場準入壁壘限制(如圖 5-5 所示)。1 或者在相關政府部長知悉交易后 6 個月內。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46圖 5-5:中資企業對英國市場準入環境未來變化的評價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我們建議(一)提高外資審查透明度水平建議英政府建立公開透明的外資審查制度,及時在公開渠道公示對企業審查的進度

101、及預計完成審查時間,減少企業外資審查的不確定性。(二)推動聯網產品標準互認建議英國在網絡安全標準、關鍵技術研發等領域與中國開展深入交流并尋求合作機會;在網絡安全方面形成產品互認機制。(三)避免外資審查歧視中企建議英政府在國家安全審查過程中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避免對中資企業采取更加嚴苛的審查標準和審查要求,減少中資企業進入英國市場的障礙。(四)縮短外資安全審查時間建議英國縮短當前國家安全審查的時間,為外資企業打造高效便捷的投資程序;對于需延長審查時間的交易活動向企業出具明確的理由,減少不確定性。第五章市場準入047(五)縮減外資安全審查范圍建議英國縮減外資安全審查范圍,將不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從

102、“強制申報”清單中移除,進一步降低外商投資門檻。(六)取消五年追溯期規定建議英國取消當前國家安全審查中“政府擁有五年追溯期”的規定,停止違反“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法治原則。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48第六章競爭政策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50一、最新進展(一)著重干預互聯網領域的“扼殺式并購”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1是英國競爭政策監管和反壟斷執法指定機構,其作用是保護消費者和促進市場公平競爭。2021 年 3 月 18 日,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發布并購評估指南(修訂版)2,對關于市場并購案件的第一階段調查和第二階段調查提出了分析新框架。新分析調查框架重點關注與互聯網有關的領域

103、,加強針對“扼殺式并購3”的調查與監管。新分析框架主要從兩方面調查參與并購活動的企業:一是考察被并購者內部文件和商業計劃,通過分析其產品市場吸引力、研發顛覆性商業模式或技術的可能性、迅速獲得市場規模的可能性等,評估其潛在市場競爭力;二是審查交易估值,當認定“扼殺式并購”可能對未來競爭產生限制性影響時,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將注重調查財務模型和架設,評估并購后定價和產能,以及預測其他可能削弱競爭的情況。并購評估指南(修訂版)對未達到申報標準但具有限制競爭效果的并購,依法處理。(二)加大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的執法權2022 年 4 月,英國原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4向議會提交關于“改革競爭和消費者政

104、策”的提案,提出競爭執法相關規則的改革措施5。提案規定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五項內容:采取更積極的有利于競爭的戰略;優化市場調查機制;改進合并控制制度;加強對非法反競爭行為的執法力度;對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競爭執法工具進行改革(見表 6-1)。1 CompetitionandMarketsAuthority,CMA。2 資料來源:CMA.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merger-assessment-guidelines3 扼殺式并購并不存在一個被普通認可的嚴格的法律定義,在反壟斷法的語境里,一般是指市場中的現有企業僅為了終止目標企業的創新項

105、目/業務,并搶占未來的競爭優勢,而進行的并購活動。在扼殺式并購中,新生競爭者/創新項目/業務通常是指一家具有前瞻性創新能力的企業,且該等創新對現有企業的未來發展構成嚴重威脅。4 DepartmentforBusiness,Energy&IndustrialStrategy。2023 年 2 月 7 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宣布改組內閣,將商務、能源與產業戰略部拆分為能源安全與凈零部和商務與貿易部。5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nsultations/reforming-competition-and-consumer-policy/outcom

106、e/reforming-competition-and-consumer-policy-government-response#executive-summary第六章競爭政策051表 6-1:“改革競爭和消費者政策”關于競爭執法規則改革的內容改革方向具體內容更積極的有利于競爭的戰略1.定期對英國經濟競爭強度進行評估并發布“競爭狀況”報告,加強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以下簡稱 CMA)作為政府經濟顧問的作用。2.為 CMA 引入與其競爭執法相關的新的職能,包括與新的數字競爭制度相關的職能。優化市場調查機制1.改進 CMA 的市場調查程序:允許在市場研究和市場調查期間有更多機會接受具有約束力的企業

107、承諾;為 CMA 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來定義市場調查的范圍。2.鼓勵 CMA 有效利用其市場研究和市場調查工具。3.通過以下方式,在市場調查中創造更靈活、更通用的救濟措施:使 CMA 能夠要求企業進行試驗,以確定某些救濟措施的最終形式;增強 CMA 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反競爭行為后的執法能力。改進合并控制制度1.保留自愿和非中止性合并控制制度2.調整 CMA 管轄權的閾值:提高審查門檻,規定合并各方在英國營業額由超過 7000 萬英鎊至提高至 1 億英鎊;擴大審查范圍,增加對所謂的“獵殺式收購”1和其他不涉及直接競爭對手的合并進行審查。3.引入“小型合并安全港”制度,對雙方在英國營業額均低于 10 萬

108、英鎊的合并免予審查,以減輕小微企業的負擔。4.使 CMA 能夠通過以下方式提供更有效的合并調查:接受在調查早期解決競爭問題的企業的承諾;加強和簡化合并“快速通道”程序;更新 CMA 發布合并通知的方式。加強對非法反競爭行為的執法力度1.修改 1998 年競爭法第一章的禁令,使其適用于在英國境外實施的協議、一致做法和決定。2.通過以下方式授予 CMA 在競爭法調查中新的證據收集權:擴大調查個人的權力,以便CMA 可以調查任何相關人員;在所有競爭法調查中引入保存證據的義務;賦予 CMA 在根據搜查令檢查住宅時“扣押和篩選”證據的權力;加強 CMA 在執行搜查令時獲取遠程存儲信息的權力。3.關于 C

109、MA 在競爭法調查中的臨時措施決定:(a)規定對競爭法調查中的臨時措施的上訴規則,以及(b)修改 CMA 在采取臨時措施決定時如何訪問案件檔案的規則。4.引入新的保密框架,以確保 CMA 擁有必要的工具來保護收到的相關機密信息。5.將違反第二章禁令免于經濟處罰的營業額門檻從 5000 萬英鎊降至 2000 萬英鎊。6.擴大競爭上訴法庭的管轄權。7.修訂2005 年嚴重有組織犯罪和警察法(SOCPA),使 CMA 成為“指定檢察官”,并可以利用該法的“協助罪犯”程序來加強對反競爭行為的執法。8.恢復法院和競爭上訴法庭對違反競爭法懲罰的自由裁量權。9.取消對競爭法案件中 CMA 內部決策程序的法定

110、要求,允許 CMA 自主決定。改革 CMA 競爭執法工具1.如果企業(或自然人以外的任何其他實體)未能遵守調查措施,包括未能遵守信息請求、隱瞞、偽造或銷毀證據以及提供虛假或誤導性信息,賦予CMA能夠處以高達企業全球年營業額1%的罰款,以及在違規行為持續的情況下,每天額外處以高達全球每日營業額 5%的罰款的權力。2.如果自然人隱瞞、偽造或銷毀證據,或提供虛假誤導性信息,CMA 有權處以最高 30000 英鎊的固定罰款,并有權在違規行為持續期間處以最高 15000 英鎊的每日額外罰款。3.使 CMA 能夠對其競爭執法職能中不遵守 CMA 下達的命令行為處以基于營業額的處罰:對違反承諾、指示、命令或

111、臨時措施的行為實行民事處罰制度,罰款的上限為年營業額的 5%;在違規行為持續的情況下,每日額外罰款營業額 5%。4.通過更新主管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規則,使英國競爭主管部門能夠利用強制性信息收集權力獲取信息。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1 killeracquisition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52(三)發布集體豁免新規鼓勵簽訂縱向協議2022 年 6 月 1 日,英國縱向協議1集體豁免指令生效2,旨在替代 2022 年 5 月 31日失效的歐盟縱向集體豁免規則。相對于歐盟縱向集體豁免規則,新的指令根據英國國情進行了調整,以確保競爭法不會對企業施加不必要的負擔,并鼓勵達成縱向協

112、議,以促進投資和創新,維護消費者權益。相對于歐盟縱向集體豁免規則,新指令主要變動包括:(1)取消零售平價義務,要求經銷商不得通過任何其他間接銷售渠道(包括通過其他分銷商或在線平臺等中介)以更低的價格或其他更好的條件提供產品或服務;(2)擴大豁免范圍,將線上線下不同價的協議納入豁免范圍(例如,就線上銷售的產品,收取高于線下銷售產品的價格的協議);(3)允許企業更加靈活地設計其經銷系統,例如允許企業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實施獨家經銷的同時,在另一地域范圍內授權多家經銷商。(四)擬立法設新監管機構加強數字市場監管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于 2019 年提出設立新的“數字市場部”3以強化數字經濟領域的執法能力。

113、2021年4月6日,英政府在競爭與市場管理局之下正式設立“數字市場部”4,負責監管大型互聯網科技企業。新部門有權開具罰單,阻止相關交易。英政府希望通過設立新部門對大型科技企業加強監管,確保相關科技巨頭不會利用任何市場主導地位排擠競爭對手。新部門在獲得議會立法授權后開展相關執法工作。(五)新法案保護消費者權利與促進良性競爭2023 年 4 月 25 日,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發布數字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法案5,旨在支持數字市場的創新、投資和發展,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公平競爭的侵害,促進數字市場的競爭。2023 年 11 月 8 日,數字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法案通過二讀文本。該法案有三大重點內容:一是加強消

114、費者保護,二是健全數字市場監管機制,三是強化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競爭執法權(見表 6-2)。1 縱向協議:供應鏈上下游公司之間的協議。2 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TheCompetitionAct1998(VerticalAgreementsBlockExemption)Order2022。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22/516/introduction/made3 DigitalMarketsUnit,DMU。4 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digital-markets

115、-unit5 資料來源: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DigitalMarkets,CompetitionandConsumersBill,DMCCB。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ma-submission-to-the-digital-markets-competition-and-consumers-bill-committee/cma-submission-to-the-digital-markets-competition-and-consumers-bill-committee第六章競爭政策053表 6-2:英國數字市場、競爭和消費者

116、法案主要內容類別具體內容加強消費者保護1.進一步增強 CMA 對虛假評論、訂閱陷阱和壓力銷售等行為的執法權力。包括授權 CMA 認定違反消費者法行為的決定權,確保消費者更快得到保護,同時保障遵循公平交易規則的公司不會處于劣勢。2.對違反法律的企業處以最高達其全球營業額 10%的罰款。健全數字市場監管機制1.針對數字市場建立了一個新的、有針對性的監管機制,即在 CMA 設立數字市場部(DMU),允許其使用適當的方法來監督數字公司的責任,使所有創新企業能夠公平競爭。2.制定規則,防止具有戰略市場地位的公司利用其規模優勢限制數字創新或市場準入。強化 CMA執法權1.強化 CMA 的調查和執法權力,使

117、其能夠更快、更靈活地進行競爭調查,從而更快地識別和阻止非法的反競爭行為。2.修改競爭監管框架,包括調整經營者集中認定和罰款門檻,以使 CMA 更容易對損害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競爭的行為采取行動。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二、問題分析(一)采取臨時措施權擴大監管機構自由裁量權英國在競爭執法改革方面強調了非正式執法手段的作用,規定執法機構具有采取臨時措施的權力,只需向企業提供通知,即可采取臨時措施,而無需提供正式、包含充分證據的文件,大大增加了執法的自由裁量權。(二)更多信息披露要求大大增加企業合規成本“改革競爭和消費者政策”的提案規定,第一,英國定期對經濟競爭強度進行評估并發布“競

118、爭狀況”報告,要求企業提供更多經營信息,包括自愿提供和強制提供兩部分內容;第二,增設個人披露信息責任,要求公司董事等個人提供參與企業合法競爭的證據等信息(以往以公司為主體提供)。提案對企業及公司董事提出更多信息披露要求,使企業合規成本大大增加,尤其是擁有較少資源的中小型企業,負擔進一步加重。(三)數字法案過度強化單個執法部門的權力數字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法案(DMCCB)強化了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對數字市場競爭的監管和執法權,規定CMA 有權調查無關聯個人,制定個人和企業的新義務,突擊搜查電子證據(包括在云端訪問的任何信息),以及有權要求處于英國境外的企業個人提供文件和信息等。英國營商環境

119、報告2023054(四)中資企業在英國反壟斷審查中易遭受歧視近年來,英國針對外資企業的反壟斷審查力度不斷加大,其中,中資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大。調查顯示,遭遇過英國反壟斷審查的企業中,認為存在更嚴苛反壟斷審查的比例達到 62.9%(如圖 6-1 所示)。圖 6-1:英國反壟斷審查是否存在歧視中資的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我們建議(一)嚴格控制競爭執法機構的自由裁量權建議英政府在市場競爭執法過程中,建立清晰的審查考量要素清單以及舉證標準,最大程度限制主管機關過寬的自由裁量權。(二)勿強制企業披露非必要信息抬升成本建議英政府科學合理管理企業和個人數據信息,停止強制企業和個人提供非必要信息的

120、要求,勿人為抬升企業合規成本。(三)避免索要過度信息侵犯企業商業秘密建議英政府審慎要求企業提供更多經營信息,避免過度索要信息加大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風險,遵守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給予外資企業安全可靠的信息環境。第六章競爭政策055(四)審慎使用對個人和企業監管和執法權建議英政府相關部門在調查無關聯個人、為個人和企業制定新義務、搜查電子證據,以及要求英國境外企業或個人提交文件時采取審慎的態度,謹防過度執法阻礙企業正常投資經營。(五)停止在反壟斷調查中歧視中資企業建議英政府公平公正對待內外資企業,勿在反壟斷審查中歧視中資企業。第七章金融稅收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58一、最新進展(一

121、)英國金融市場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其資本市場、商業基礎和監管體系較為成熟,風險應對能力較強,為內外資企業投資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英國銀行業監管規則較為嚴格,其銀行業一級資本充足率維持在 15%左右。2023 年第二季度,英國銀行業的普通股一級資本規模為 4620 億英鎊,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為 29,180 億英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5.8%(見表 7-1)。表 7-1:英國銀行業普通股一級資本和風險加權資產以及資本率水平12022 年 第二季度2022 年 第三季度2022 年 第四季度2023 年 第一季度2023 年 第二季度普通股一級資本(十億英鎊)468490

122、475465462風險加權資產(十億英鎊)30103132294029412918一級資本充足率(%)15.515.716.115.815.8數據來源,英國中央銀行。此外,英國保險市場償付能力逐漸增強。2019 年一季度英國非人壽保險和人壽保險償付能力資本要求覆蓋率分別為 148%和 165%,至 2023 年第二季度,這兩個指標分別為188%和 191%,分別比 2019 年一季度高出 40 和 26 個百分點(如圖 7-1 所示)2。圖 7-1:英國保險業償付能力資本要求(SCR)覆蓋率數據來源,英國中央銀行。1 資料來源:英國中央銀行 https:/www.bankofengland.c

123、o.uk/statistics/banking-sector-regulatory-capital/2023/2023-q22 資料來源:英國中央銀行,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statistics/insurance-aggregate-data-report第七章金融稅收059(二)金融市場保持“雙峰”監管模式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世界金融監管改革進程加快,一些國家從分業監管逐步走向雙峰監管,英國是此次改革的典型。2013 年 4 月,英國開啟“雙峰”監管模式1,撤銷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2,將英格蘭銀行改造成集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審慎于一身的“

124、超級央行”。央行內設審慎監管局3負責宏觀監管,監管對象涉及所有重要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基礎設施;下設金融行為監管局4,負責行為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以及不受審慎監管局監管的金融機構微觀監管。在“雙峰”監管框架下,英國央行監管權力得到提升。(三)推動金融監管改革維持領先地位2022 年 12 月 9 日,英政府發布金融監管改革計劃愛丁堡改革5,以維護自身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確保英國繼續成為世界上最開放、最具活力和最具競爭力的金融服務中心之一。該項金融改革計劃提出四方面主要舉措,包括建立有效利用資本的競爭性市場、打造可持續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保持金融業技術創新的前沿地位、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125、見表 7-2)。表 7-2:愛丁堡改革主要舉措及實施細則重點主要舉措實施細則中重點內容建立有效利用資本的競爭性市場1.改革銀行的圍欄制度;2.廢除和改革歐盟法律,建立更智能的金融監管框架;3.廢除零售打包的規定,就零售披露的新方向提供咨詢;4.建立新的英國長期資產基金;5.改革賣空監管條例;6.簡化支付賬戶條例中關于消除客戶信息的規定;7.提出推行批發市場審查改革的二級立法;8.建立加速清算工作組;9.完善房地產投資信托的稅收規則;10.承諾在 2024 年之前建立英國證券買賣匯總記錄帶制度。打造可持續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1.2023 年初發布更新的綠色金融戰略;2.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就將

126、環境、社會和治理評級提供商納入監管范圍進行咨詢。1 所謂的“雙峰監管”模式是指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通過審慎監管防范金融體系不發生系統性分析,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通過行為監管對于金融機構的投機性經營進行規范,打擊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同時還要保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2 FinancialServiceAgency,FSA3 PrudentialRegulationAuthority,PRA4 FinancialConductAuthority,FCA5 TheEdinburghReforms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60續表主要舉措實施細則中重點內容保持金融業技術創新的前沿地位1.推出數

127、字貨幣咨詢服務;2.于 2023 年實施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沙盒;3.與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合作,構建新的間歇交易批發模式。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服務1.進一步改革英國消費者信貸法案;2.分清受監管的財務建議和財務指導之間的界限。數據來源:英國財政部。(四)通過立法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2023 年 6 月 29 日,英國上議院投票通過金融服務和市場法 20231。該法將加密貨幣的相關金融活動和市場活動納入監管范圍,并將穩定幣2視為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來實施金融監管,還規定建立“沙箱”以促進金融市場中的區塊鏈等新技術。該法注重透明度、定期報告,重視成本效益分析,加強金融服務監管機構的審查和問責權限。(五)

128、再度推進英國與歐盟金融監管合作2023 年 6 月 27 日,英國與歐盟在布魯塞爾簽署了“歐盟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谠撜徑鈧渫?,雙方將共享信息,共同應對挑戰,協調立場。備忘錄顯示,雙方承諾每年舉行兩次定期會議,討論“在金融服務問題上的自愿監管合作”。英國與歐盟金融服務貿易適用“對等”原則,當雙方監管環境“對等”時給予相互準入資格。2020 年 1 月 31 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喪失原歐盟成員國身份,脫歐初期英國和歐盟雙方在金融服務合作方面的條款始終懸而未決,落戶英國的金融機構不被允許在歐盟成員國開展經營,大型金融企業逐漸將其總部從倫敦撤離轉入歐盟成員國城市。(六)創設頗具有

129、競爭力的稅收環境英國稅收標準與國際稅收標準一致,與經合組織合作打擊避稅行為。為增加財政收入,英國將公司稅稅率由原來的 19%提高至 25%,但仍是 G7 中最低的稅率。具體來看,利潤小于 50,000 英鎊的企業繼續按 19%征稅,約占活躍貿易公司的 70%;對于利潤超過50,000 英鎊的公司,引入階梯稅率;利潤為 250,000 英鎊或以上的企業按 25%的全額稅率征稅3。1 數據來源:英國議會,FinancialServicesandMarketsBill,FSMB。https:/bills.parliament.uk/bills/3326.2 穩定幣是指一種具有穩定價值的加密貨幣。3

130、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uidance/corporate-tax第七章金融稅收061表 7-3:英國公司稅稅率規定企業類型稅率規定利潤小于 50,000 英鎊的企業19%利潤超過 50,000 英小于 250,000 英鎊的公司階梯稅率利潤為 250,000 英鎊或以上的企業25%數據來源,英政府網。二、問題分析(一)中資企業反映英國金融環境整體較好調查發現,64.71%的企業對英國的金融環境評價較高,表示其在英國處理融資貸款、金融稅收等問題較為順利,英國金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較強(如圖 7-2 所示)。圖 7-2:企業對英國金融環境整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

131、會研究院。(二)近六成中企反映能公平享受融資優惠英政府針對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實行不同的“貸款擔保計劃”。調查顯示,56.86%的企業認為其在英國當地進行融資并未受到不公平待遇,可以公平地從當地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貸款擔保計劃”中受益,但仍有 43.14%的受訪企業表示不能公平地參與該計劃(如圖 7-3 所示)。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62圖 7-3:企業是否能公平參與英國“貸款擔保計劃”政策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超六成中企反映能公平享受創新政策對于外資企業在英國開展創新活動,當地針對不同的行業實行不同的金融扶持、稅收優惠支持政策。根據訪談調查,64%的受訪企業認為在其行業領

132、域可以公平享受英國一系列創新支持政策(如圖 7-4 所示)。圖 7-4:企業能否公平享受英國一系列創新支持政策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七章金融稅收063(四)企業對英國未來金融環境較有信心總體來看,中資企業對英國未來的金融環境仍較有信心。調查顯示,45.10%的企業認為英國未來的金融環境將逐步改善,47.06%的企業認為金融領域未來發展將保持不變,剩余 7.84%的企業對此持悲觀態度,認為英國未來的金融環境會變差(如圖 7-5 所示)。圖 7-5:企業預期未來英國的金融環境會如何變化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我們建議(一)加快推動英國-歐盟金融服務監管合作建議英國落實“歐盟英國

133、金融服務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中關于注冊在英的外資金融企業在歐盟國家開展經營的保障措施,放寬英歐雙方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比例限制,對離岸市場金融產品采取鼓勵的態度,豐富雙方投資的融資渠道,推動全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二)深化與中國在金融重點領域中的合作針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建議英國加強與中國在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推動金融市場安全、創新,共同應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64(三)簡化外企在英國金融市場的融資程序建議英國為外資企業在全球投資經營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更為多樣的融資渠道,更加方便、快捷的融資方式,以此支持在英外資

134、企業成長。(四)給予外資金融企業公平公正待遇建議英國采取統一的監管標準,一視同仁地對待內外資金融企業,不得要求外資銀行披露更多信息,不得對外資銀行采取更高監管頻次。(五)持續推進綠色金融領域開放發展建議英國倡導綠色理念,擴大綠色金融市場開放,完善綠色金融激勵機制,打造對外資有吸引力的綠色金融環境。(六)加快與中國開展綠色金融標準互認建議英國持續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引入更多中資機構參與英國金融市場的綠色投融資實踐,推動中英綠色金融標準跨境互認。第八章數字經濟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66一、最新進展(一)英國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競爭力近年來,英國始終在數字經濟領域保持著較為強勁的競爭力

135、1,在 2022 年聯合國電子政務指數(EGDI)排名中位列世界第 11 位,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布的“2022 年全球數字競爭力排名”中位列 16 名,在 2022 年全球網絡安全指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 2 名,在 2020 年華為全球連接指數位列世界第 8 名(如表 8-1 所示)。表 8-1:英國數字經濟不同領域的全球排名2類別總體排名/總分具體分項指數2022 年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11通信基礎設施指數(0.9186)、人力資源指數(0.9369)、在線服務指數(0.8859)2022 年全球數字競爭力排名16知識排名(12)、技術排名(25)、未來準備排名(16)2

136、022 年全球網絡安全指數2法律指數(20)、技術指數(19.54)、組織指數(20)、能力發展指數(20)、合作指數(20)華為全球連接指數8寬帶指數(80)、云計算指數(63)、人工智能指數(48)、物聯網指數(69)、供給指數(73)、需求指數(81)、體驗指數(85)、潛力指數(61)數據來源:GlobalCybersecurityInde。(二)英對數字經濟實施柔性管理規制英政府更多地扮演著數字經濟“護航員”的角色,主要致力于在數字領域提高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水平,引領生產企業進行自主轉型。自 2009 年 6 月發布數字英國報告至今,英國共頒布并實施了十余項數字經濟發展政策(見表 8

137、-2),英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舉措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內嵌于整體數字經濟戰略政策網絡中,并與其他領域的措施互相促進和協調。同時將原來的“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改組為“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負責主管建設本國數字經濟,從而在行政體制上強化了對數字經濟的管理。1 注:數字競爭力的衡量由一系列具有行業認可度的指標構成,包括 IMD 全球數字競爭力排名、華為全球連接指數、網絡就緒指數(NRI)、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以及網絡安全指數等等。2 英國全球數字競爭力排名數據來自 WorldDigitalCompetitivenessRanking2022;英國的全球連接指數數據來自華為全球連接指數(GCI)

138、2020;英國的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數據來自 E-GovernmentDevelopmentIndex2022;英國的全球網絡安全指數數據來自 GlobalCybersecurityIndex.第八章數字經濟067表 8-2:英國主要數字經濟文件一覽表發布時間文件名稱1發布機構2009 年 6 月數字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10 年 4 月數字經濟法(2010)議會2013 年 6 月信息經濟戰略商業、創新和技能部2015 年 2 月數字經濟戰略(2015-2018)創新英國2017 年 3 月數字戰略(2017)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17 年 4 月數字經濟法(2

139、017)議會2018 年 1 月數字憲章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18 年 10 月數字技能合作伙伴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20 年 12 月國家數據戰略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22 年 10 月數字戰略(2022)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英政府尤其重視數據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產權保護以及競爭監管,期望建立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保護數據安全和隱私,通過推廣數字產權模式增強企業和個人參與數字經濟的主動性;通過加強網絡信息監管維持經濟活動的合法秩序。同時英政府還積極采取競爭性政策遏制國際大型數字公司的壟斷行為,致力于保持數字經

140、濟市場的活力,為眾多中小型數字公司保留充足的創新發展空間。(三)數據保護新法案通過二讀文本2017年英國出臺數據保護法案2,加強對個人數據的保護。英國脫歐以后,一直謀求重新修訂數字法案。2022 年 7 月,英國下議院提出數據保護和數字信息法案3;該法案已于2023年4月17日通過二讀文本4。通過該法案,英國一方面抓住基于脫歐的“去監管機會”,修訂歐盟的數據保護規則,減輕企業負擔;另一方面維持當前數據監管框架的基本面,保持數據保護高標準。修訂后的數字法案重點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界定數據保護內容,對個體信息定1 表中文件的英文名稱:數字英國 DigitalBritain,數字經濟法(2010)D

141、igitalEconomyAct2010,信息經濟戰略 InformationEconomyStrategy,數字經濟戰略(2015-2018)DigitalEconomyStrategy2015-2018,數字戰略(2017)UKDigitalStrategy2017,數字經濟法(2017)DigitalEconomyAct2017,數字憲章 DigitalCharter,數字技能合作伙伴 DigitalSkillsPartnership,DSP,國家數據戰略 NationalDataStrategy,數字戰略(2022)UKDigitalStrategy2022。2 DataProtect

142、ionBill,DPB。3 TheDataProtectionandDigitalInformationBill,DPDIB。4 資料來源:英國議會,https:/bills.parliament.uk/bills/3430。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68義、資料保障原則、數據主體權利、自動決策、控制者和處理者的義務、個人數據的國際傳輸、國家安全豁免、情報服務處理、信息專員的角色與執法等概念與范圍進行界定;明確數字驗證服務,對個人應要求提供的信息進行驗證;設置數據共享義務,要求數據持有者應當向用戶或第三方提供“用戶數據”和“業務數據”,或者對此類數據進行某些處理(例如收集和保留);加強信息專員

143、辦公室1職能,法案將信息專員辦公室升級為資訊委員會2,并配齊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成立完整的法定機構,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和數字信息安全;增加不經用戶同意就可使用跟蹤技術的條款。新法案規定:如果信息收集的目的是進行統計,以便改進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從而提升服務的外觀或功能;或者是以確保安全、防止欺詐、自動用戶身份驗證、檢測技術故障為目的,并且存儲或訪問信息被認為是提供服務所必需的;則使用 cookies 和跟蹤技術不需要征得用戶同意,但是,用戶仍然有權利選擇反對或退出。新法案最大的特點是軟化了現有監管框架,減輕了企業合規成本,預計在未來 10 年內,新法案將為英國省下 47 億英鎊的合規成本。(四)發展

144、數字經濟的 6 個關鍵領域2022 年 6 月 13 日,英國科技和數字經濟部發布英國數字戰略(以下簡稱戰略)3,并于 2022 年 7 月 4 日進行了更新,新增加了“數字雇主的簽證路線”。該戰略旨在通過數字化轉型建立更具包容性、競爭力和創新性的數字經濟,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發展科技業務的最佳地點,提升英國在數字標準治理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為此,英國重點關注數字基礎設施、創意和知識產權、數字技能和人才、數字企業融資渠道、高效應用數字技術、提升英國數字經濟的國際地位 6 個關鍵領域的發展。面對前期投入大且風險高的數字技術研發,英政府領頭注入資金,幫助企業承擔相當比例的風險,激勵研發團隊與制造業企業

145、增加對數字化的研究和投資,進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谝恢币詠矸e累的科研優勢,英國數字經濟在工業上的滲透率長期超過三成以上(見表 8-3)。制造業數字經濟占比在 2020 年排名世界第四,僅次于德國、韓國和美國。此外,制造業的數字技術采用率不斷上升,其中增材制造技術的采用率高達 28%,機器人約為 22%,工業互聯網 12%,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7%,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5%。1 TheInformationCommissionersOffice,ICO。2 TheInformationCommission。3 UKDigitalStrategy。數據來源,英國政府網

146、站,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s-digital-strategy。第八章數字經濟069表 8-3:2017-2020 年英國數字經濟行業滲透率變化(%)2017201820192020第一產業26.327.127.529.9第二產業34.531.532.033.0第三產業55.557.257.166.1數據來源: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1)。(五)立法持續加強網絡安全監管2023 年 10 月 26 日,網絡安全法正式獲得英國議會批準成為法律1。首先,網絡安全法規定了該法適用于三種類型的服務/服務提供者,并列明了例外情形。一是搜

147、索引擎服務和用戶到用戶(user-to-userservice,U2U 服務)的服務。U2U 服務指用戶直接在服務平臺上生成的內容,或用戶上傳到服務平臺上可共享的內容,主要包括社交媒體、視頻分享、私訊、網上商城、文件和音頻共享、論壇、信息共享、游戲服務等。二是境外搜索引擎和境外 U2U 服務,主要包括:英國用戶在境外平臺使用的服務,或者目標市場是英國的境外網絡服務;可能會對在英國境內的自然人造成實質傷害的服務。三是對搜索引擎/U2U 服務的接入者,包括互聯網接入提供商、軟件應用商城運營者等。該法規定了例外情形,列明了監管范圍以外的活動,包括:電子郵件、短信和彩信服務,且該電子郵件、短信和彩信是

148、用戶生成的唯一內容;企業內部業務服務,前提是該服務是同一主體經營的一家或多家企業的內部資源或工具等。其次,該法對監管范圍內的服務和服務提供者作出了大量合規要求。一是保護兒童權益,該法規定,服務提供商應對所提供的服務進行評估,如果評估結果認定該服務可能存在兒童用戶,則服務提供商應采取措施保護兒童,避免其受到網絡侵害。二是監控非法內容,該法規定服務提供商有義務采取措施避免其服務存在“非法內容”。三是確立了一系列與通訊有關的犯罪行為,包括發送虛假信息或具有威脅內容的信息以傷害他人或協助、鼓勵他人自殘等。四是該法對服務提供商列明了其他要求,包括防止出現欺詐性廣告、保護言論自由、保證用戶對網絡瀏覽內容具

149、有選擇權利等。第三,該法規定英國通信管理局2享有執法權。對于違法者,英國通信管理局有權對其處以最高 1800 萬英鎊(約合人民幣 1.62 億元)或其公司全球年收入 10%的罰款。1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網,https:/bills.parliament.uk/bills/3137/stages2 英國通信管理局是英國的電信監管機構。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70二、問題分析(一)約 55%中企反映英數字經濟環境一般截至 2021 年,英國數字經濟占 GDP 的比重較高,超過 60%1。但是,中資企業對英國數字經濟營商環境的評價一般。調查顯示,54.90%的企業認為英國的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整體一般

150、,還有 3.92%的受訪企業認為較差,41.18%的企業認為英國的數字經濟營商環境較好(如圖 8-1 所示)。圖 8-1:企業對英國數字經濟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企業反映英國數字環境面臨三大問題業務領域收緊、監管較嚴、合規成本更高是英國數字經濟營商環境面臨的三大問題。調查顯示,41.2%的受訪企業反映中資企業在英國數字經濟領域的業務收緊,31.4%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數字經濟監管環境較為嚴格,23.5%的受訪企業表示企業合規成本更高;此外,還有 17.6%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對數字企業的違規處罰成本大幅提高,5.9%的受訪企業反映平臺產品正被迫退出英國市場(如圖 8-2

151、所示)。1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 年)。第八章數字經濟071圖 8-2:英國數字經濟環境存在的問題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企業對英數字經濟環境預期較為樂觀綜合來看,盡管英國數字經濟環境存在一定的收緊趨勢,但是中資企業的評價仍較為積極,對未來英國數字經濟環境預期較為樂觀。調查顯示,62.75%的企業看好英國數字經濟環境,表現出對英國該領域的樂觀態度(如圖 8-3 所示)。圖 8-3:企業對未來英國數字經濟環境的預期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72三、我們建議(一)持續推動英國數字經濟領域擴大開放建議英國繼續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對

152、外開放力度,重點推動電子商務、電信業領域擴大開放。重視外企呼聲,聽取企業表達有關意見訴求,持續提高營商環境水平,塑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數字經濟環境。(二)加強數字合作共同應對數據安全挑戰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彼此制度的差異性,加快建立具有差異性、靈活性和可操作的規則,提升數據安全保護的全球治理水平。(三)建立健全英國數字生態規制體系建議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數字經濟規制體系,明確數字經濟領域外國企業存在的法規定義、厘清責任邊界、維護英國數字市場合理競爭,并重視中資數字企業在其中的賦能作用。(四)推動中英開展數字領域高層對話合作建議英國與中國在數字治理領域強化標準交流合作與互

153、鑒,共同推動中英高級別數字對話及其配套機制常態化、落地化,加強大型企業在線內容監管、跨境數據流動、數據保護和個人隱私保護等領域的對話和合作。第九章公共采購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74一、最新進展(一)公共采購項目供應商需提供碳減排計劃2021 年 6 月 5 日,英政府內閣辦公室出臺一項新的政府采購規則政府采購合同中的碳減排計劃1,要求參與大型公共項目的供應商必須制定并提供碳減排計劃(CarbonReductionPlan)。新規適用于英國所有的中央政府部門、執行機構及非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并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起正式實行。根據該規則,當公共采購項目(包含采購物品

154、及服務)的合同金額超過 500 萬英鎊/年時,采購部門就必須要求供應商提供碳減排計劃,并將碳減排計劃作為評估供應商能力的一項內容,另外供應商除提供碳減排計劃外,還需列出已經實施以及在合同履行期間將要采取的環境管理措施。供應商碳減排計劃必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供應商需作出到 2050 年實現在英業務“凈零”排放的承諾;供應商需提供涉及溫室氣體議定書2范圍一(直接排放)和范圍二(間接電力排放)的排放源,以及涉及范圍三(價值鏈排放)的 5 類排放源的說明(見表 9-1);提供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數據,并以二氧化碳當量計量;列出有效的環境管理措施、認證情況或具體減排措施,這些措施或認證必須在實現“

155、凈零”排放前都可落實;供應商在其官網上公開碳減排計劃。表 9-1:英國政府采購碳減排計劃需要披露的排放源3類別具體內容范圍 1 直接排放固定燃燒:來源包括用于加熱建筑物的鍋爐、燃氣爐和燃氣熱電聯產(CHP)工廠。移動燃燒:主要來源于燃燒產生溫室氣體的燃料的車輛。無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來自有意或無意的泄漏,例如:設備的接縫、密封件、包裝和墊圈的泄漏,煤礦礦井和通風裝置排放的甲烷,使用冷藏和空調設備過程中產生的氫氟碳化物(HFC)排放,以及天然氣運輸過程中的甲烷泄漏等。過程排放:過程排放是指在工業過程和現場制造過程中釋放的溫室氣體。例如,在水泥制造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工廠煙霧、化學品等。1 資料來

156、源:英國政府網,TakingaccountofCarbonReductionPlansintheprocurementofmajorgovernmentcontracts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procurement-policy-note-0621-taking-account-of-carbon-reduction-plans-in-the-procurement-of-major-government-contracts2 TheGreenhouseGasProtocol。3資料來源:Technicalstandardforco

157、mpletionofCarbonReductionPlans,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procurement-policy-note-0621-taking-account-of-carbon-reduction-plans-in-the-procurement-of-major-government-contracts第九章公共采購075續表類別具體內容范圍 2 間接排放企業購買的能源(包括電力、蒸汽、加熱和冷卻)消耗所產生的間接排放。范圍 3 價值鏈排放企業價值鏈中發生的間接排放(不包括在范圍 2 中),可以分為 8 類上游環節的

158、排放和7 類下游環節的排放。上游排放是指與購買或收購的商品和服務相關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下游排放則是指與售出商品和服務相關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英國政府采購合同中的碳減排計劃涉及以下五類:上游運輸和配送;作業中產生的廢棄物;商務旅行;員工通勤;下游運輸和配送。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二)擬設采購法案健全公共采購法律體系英國目前有350余種不同的公共采購條例,散布在不同的制度文件中1。為改革現有公共采購制度、提升公共采購效率,需要構建一個統一的公共采購政策體系。為此,英政府制定了一套公共采購轉型方案,并于 2022 年 4 月 29 日公布了該方案。方案主要包括采購法案2和次

159、級立法兩部分內容。采購法案主要包括適用范圍、原則和目標、采購執行、排除和禁止、合同管理、透明度規制、救濟措施、監管機制、國際貿易協定等內容(見表 9-2)。次級立法內容主要為采購法案實踐過程中涉及的清單、計算、需要進一步定義的概念以及采購實體適用透明度以及相關規制的具體要求等內容。該轉型方案預計 2024 年底全面生效。相對于原有采購規制,方案中的新規則將進一步降低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成本,確保英國公共部門的合同更多地流向中小企業;對應標或履約情況不佳的供應商設置嚴厲的處罰性措施,如禁止其參與其他公共采購項目;提出了多項有助于減輕供應商行政程序負擔的新舉措,包括簡化復雜的采購程序、設立新的數字化供

160、應商注冊系統等。表 9-2:英國采購法案主要內容3類別內容適用范圍該法案涵蓋了大多數中央政府部門、獨立機構、地方政府、公用事業公司等廣泛的公共部門授予的合同,同時將適用范圍擴展至國防和安全合約。原則和目標該法案規定了授予公共合同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和目標。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支持實現國家戰略優先事項;堅持誠信行事和透明度原則,有義務考慮中小企業面臨的特殊障礙,幫助中小企業克服障礙。1 資料來源:英國政府網,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transforming-public-procurement2 ProcurementBill。3資料來源

161、:GovernmentCommercialFunction,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he-procurement-bill-summary-guide-to-the-provisions/the-procurement-bill-a-summary-guide-to-the-provisions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76續表類別內容采購進行該法案規定了訂約當局進行采購和授予合同的程序。引入新的競爭性招標程序,首次確保訂約當局能夠設計最能滿足其合同和市場特殊需求的競爭。該法案規定,由二級立法確定社會、衛生和教育服務的采購,以“輕觸

162、式合同”進行采購,并為此類采購程序留出空間。該法案規定將繼續為公共服務互助組織和受支持的就業提供者保留某些合同。該法案為不通過競爭授予合同的有限情況制定了一定規則,以保護公共采購秩序。排除和禁止該法案列出了供應商可能被排除在采購之外的情況。例如可能因嚴重不當行為、令人無法接受的糟糕表現或其他不適合競標公共合同的情況。該法案規定訂約當局可以拒絕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供應商的投標。該法案對采購活動加強監督,引入針對嚴重不當行為的公開禁止名單制度。合同管理該法案規定了管理合同必須采取的步驟,包括加強確保供應商按時獲得報酬的規則,評估和公布供應商表現信息的新要求。透明度規制該法案要求訂約當局及時發布采購通

163、知,從而提高透明度水平。發布通知是新的透明度標準的基礎。該法案確保采購信息公開,不僅支持有效競爭,也讓公眾了解資金是如何使用的。補救措施該法案詳細說明了訂約當局違反新制度造成損失或損害供應商對可采取的補救措施。從授標決定到簽訂合同之間的期限內提出的任何索賠都將導致采購自動暫停。監管機制該法案規定增設采購審查機構,使其監督訂約當局,并有權調查其是否遵守新法案。國際貿易協定英國通過加入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獲得進入國際公共采購市場的機會,該法案規定英國要給予協定締約方同等進入英國公共采購市場的機會,禁止英國歧視來自這些國家的供應商。資料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三)采購法案修正案增加國

164、家安全風險內容2023 年 6 月 6 日,英國內閣向議會提出采購法案的修正案,旨在應對公共采購中存在的國家安全風險。修正案主要包括以下三項內容:(1)在內閣辦公室新設一個國家安全采購部門,調查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供應商,并決定是否禁止這些公司參與公共采購。該部門成員將在政府各部門開展工作,幫助負責公共采購的人員避免與這些供應商簽訂合同。(2)以國家安全為由引入新的、針對特定領域的強制性禁令,禁止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供應商簽訂公共采購合同。(3)公布從敏感的中央政府場所移除受中國國家情報法約束的公司生產的監控設備的時間表。二、問題分析(一)企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營商環境一般公共采購是近年來

165、英國立法改革的重點關注領域,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英國公共第九章公共采購077采購營商環境一般。調查顯示,84.6%的企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營商環境一般,15.4%的企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營商環境較差;尚沒有一家中資企業認為英政府采購營商環境較好(如圖 9-1 所示)。圖 9-1:企業對英國公共采購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二)企業反映公共采購市場開放程度不高英國公共采購市場對中資企業的開放程度還不高,調查顯示,81.5%的受訪企業表示從未參與過英國公共采購項目,這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意向參與英國公共采購,但因種種原因無法成功參與的中資企業,甚至包括成功中標但卻被無理由拒絕授予合同的極

166、端情況(如圖 9-2 所示)。圖 9-2:企業是否參與過英國的公共采購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78(三)中企在公共采購領域遭遇歧視性對待英國公共采購程序不透明、采購信息較難獲取,中資企業在英公共采購領域遭遇歧視性對待。調查顯示,76.9%的受訪企業表示在英政府公共采購領域遭遇歧視性對待(如圖 9-3 所示)。69.2%的受訪中資企業認為英國公共采購程序不透明(如圖 9-4 所示)。53.8%的中資企業反映,不能及時有效地獲取英國公共采購信息(如圖 9-5 所示)。圖 9-3:英國公共采購是否存在通過歧視性標準將中資企業排除在外的情況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圖

167、9-4:企業對英國公共采購程序透明度的看法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九章公共采購079圖 9-5:中企對是否能夠有效獲取英國公共采購信息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四)企業反映公共采購營商環境較難改善調查顯示,針對英國公共采購環境未來發展趨勢,65.3%的受訪企業表示英國公共采購環境將會保持現狀,24.5%的受訪企業表示將會惡化,僅有 10.2%的企業表示將會有所改善(如圖 9-6 所示)。圖 9-6:企業預期未來英國的公共采購環境變化趨勢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80三、我們建議(一)重點推動英國公共采購市場擴大開放企業普遍反映不能參與英國公共采購市場

168、,建議英政府將推動公共采購市場開放列入英國對外開放的優先事項中,可通過推動與更多的國家簽訂政府采購雙邊協議、支持更多的國家(例如中國)盡早加入政府采購協定等方式,擴大雙邊和多邊朋友圈。(二)著力優化和提升公共采購營商環境在英國各分部門的營商環境中,外資企業對公共采購環境評價最差,建議英政府將優化和提升公共采購營商環境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增加外資企業參與公共采購的機會,加強與外資企業的聯系,聽取其建議和訴求,不斷提升公共采購營商環境水平。(三)停止針對中資企業的歧視性做法建議英國停止通過設置歧視性標準將中資企業排除在政府采購之外的做法,對內外資企業參與公共采購一視同仁;制定嚴格的公共采購流程規范指

169、引,發布條款清晰的公共采購招標文件,提高政府采購流程的透明度。第十章綠色經濟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82一、最新發展(一)十項計劃推動綠色工業凈零排放2020 年 11 月 18 日,英政府發布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更好地重建、支持綠色工業并加速實現凈零排放,提出推動實現凈零排放并創造就業機會的 10 大要點1(見表10-1)。表 10-1:英國時任首相鮑里斯 約翰遜提出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2序號主題內容預計效益與影響1發展海上風電到 2030 年,英政府將投資約 1.6 億英鎊建設現代化港口和海上風電基礎設施,其 40吉瓦海上風電目標的承諾將拉動約 200 億英鎊的私營

170、部門投資,屆時其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提高 4 倍。到 2030 年支持多達 6 萬個工作崗位;在20232032 年減排量達到 2.1 千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到 2050 年,海上風電的接入可以為消費者節省高達 60 億英鎊的能源費用,并大幅減少對沿海社區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到 2030 年,完成約 60%的英國海上風電投入。2推動低碳氫發展到 2030 年,英政府投資 5 億英鎊推動低碳氫發展,并吸引超過 40 億英鎊的私人投資,實現 5 吉瓦的低碳氫產能目標,并建成首個氫能城鎮試點。到 2030 年將支持 8000 個工作崗位,有可能到 2050 年支持多達 10 萬個工作崗位;20232032

171、 年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將達到 4.1千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與工業界合作,到 2030 年將制氫能力提高到 5 吉瓦;在保持國內消費者體驗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氫氣的使用量,將消費者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7%。3提供先進核電到 2030 年,英政府將投入約 5.6 億英鎊,發展大型核電廠,并研發下一代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和先進模塊化反應堆(AMR),使核能發展成為英國可靠的低碳電力來源。大型核電站將提供約 1 萬個工作崗位;政府支持將大幅拉動私營部門投資,其中,僅小型模塊反應堆的私營部門投資就將超過 3 億英鎊;1 吉瓦發電量將為 200 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核能、可再生能源及其他低碳技術將

172、在實現電力系統深度脫碳中發揮關鍵作用;創造高技術工作崗位;AMR 將在工業、供暖和運輸行業脫碳中發揮重要作用。1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reen-finance-strategy2數據來源,英政府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936567/10_POINT_PLAN_BOOKLET.pdf第十章綠色經濟083續表序號主題內容預計效益與影響4加速向零排放車輛過渡到 2030

173、 年,英政府將投入約 23.82 億英鎊,并吸引約 30 億英鎊的私營部門投資,通過為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研發和批量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加速英國向零排放車輛過渡,到2030 年(比原計劃提前十年)實現停止售賣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及貨車,到 2035年,停止售賣混合動力汽車。到 2030 年 提 供 約 4 萬 個 工 作 崗 位;到2032 年溫室氣體減排量將達到 5MtCO2e,到 2050 年達到 300MtCO2e。英國道路上成千上萬的超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車和廂式貨車將獲得額外的補貼;工作場所、街道、高速公路和公路主干道上將安裝成千上萬個充電樁。5公 共 交 通、

174、騎行和步行到 2030 年將騎行和步行打造成更受歡迎的出行方式,并投資適用于未來的零排放公共交通方式。到 2025 年 將 提 供 約 3000 個 工 作 崗 位;20232032 年,綠色公共交通、騎行和步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可達到 2MtCO2e。新增 4000 輛零排放公交車,占英格蘭公交車總量的 12%;推動鐵路電氣化;啟動第一個國家公交戰略,使公交服務系統更加便捷;斥資 5 億英鎊重新開放 19631965年英國鐵路網縮減和鐵路結構重組期間關閉的鐵路線路和車站;到 2025 年,將提供超過 1000 英里的安全騎行和步行網絡。6“凈零航空”和綠色航運到 2030 年,英政府將投入約

175、5000 萬英鎊,研發凈零排放飛機、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清潔海洋技術,幫助航空業和航海業變得更加綠色清潔。SAF 制造業將提供多達 5200 個工作崗位;航空航天業的經濟價值將達到 120 億英鎊;到 2032 年,清潔海洋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約1MtCO2e;到 2050 年,SAF 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將達到 15MtCO2e。使英國能夠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支持航空業的發展;鞏固英國航空航天的全球領導者的地位;使英國處于凈零排放飛機革命的最前沿。7住宅和公共建筑英政府將投入約 10 億英鎊,并吸引大約110 億英鎊的私營部門投資,使新老住宅、公共建筑變得更加節能、更加舒適。到 2030 年,

176、提 供 約 5 萬 個 工 作 崗 位;20232032 年,綠色建筑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將達到 71MtCO2e。到 2028 年,每年安裝 60 萬個熱泵;根據未來房屋標準建造的房屋將實現“零碳就緒”(zerocarbonready),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當前減少75%80%;綠色住房補助金計劃(GreenHomesGrantscheme)將幫助約 280 萬戶家庭提高能源效率。8投資于碳捕集、使用與封存到 2030 年,英政府將投入約 10 億英鎊,創建 4 個 CCUS 集群,引領全球 CCUS 技術的發展。到 2030 年 提 供 約 5 萬 個 工 作 崗 位;20232032 年碳捕

177、集、使用與封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將達到 40MtCO2e。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84續表序號主題內容預計效益與影響9保護自然環境英政府將投入約 52 億英鎊的防洪資金和 8000 萬英鎊的綠色復蘇挑戰基金,通過創建新的國家公園及杰出自然美景區(AONB)、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減少企業和社區來自洪水的威脅,保護景觀,恢復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適應氣候變化,同時創造綠色就業機會。到 2027 年,通過提高防洪能力,增加約 2萬個工作崗位;保護國家景觀,減緩氣候變化,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10綠色金融與創新將啟動凈零創新(netzeroinnovation)投資組合,該投資組合將包

178、括 10 億英鎊的政府資金、10 億英鎊的配對資金以及來自私營部門的 25 億英鎊資金。投資組合將側重于與這十點計劃相對應的以下10個優先領域:浮動式海上風電;小型模塊化反應堆;能源靈活儲存;生物能源;氫能;綠色建筑;直接空氣捕獲;碳捕集、使用與封存;工業燃料轉換;應用于能源領域的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到 2030 年創造約 30 萬個就業崗位;實現低碳行業的碳減排。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二)加大對清潔能源和綠色技術投資2021年10月19日,英政府發布凈零戰略1,以“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為基礎,制定了一項全面的經濟刺激計劃,旨在支持英國企業和消費者向清潔能源和綠色技術過渡、降低英國

179、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投資可持續清潔能源、降低未來能源價格高企和波動風險,保障英國能源安全。根據該戰略,英國將在 2030 年前為綠色產業創造 44 萬個就業崗位,釋放多達 900 億英鎊的投資,以在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三)鼓勵投資流向綠色自然保護部門2019 年 7 月 2 日,英政府發布綠色金融戰略2,確立了兩大長遠目標:一是通過政府參與,使私營部門的資金流動更清潔更環保;二是加強英國金融業的競爭力3。2023 年 3 月 30 日,英政府發布動員綠色投資,綠色金融戰略(2023)4,鼓勵對自1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網,NetZeroStrategy:BuildBackGreen

180、er。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033990/net-zero-strategy-beis.pdf2 GreenFinanceStrategy。3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reen-finance-strategy4 GreenFinanceStrategy。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

181、.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149690/mobilising-green-investment-2023-green-finance-strategy.pdf第十章綠色經濟085然和氣候變化的投資,助力英國實現到 2050 年凈零排放的目標。該戰略認為全球正在向有彈性的、對自然有利的、凈零經濟的方向進行轉型,給英國金融服務行業帶來巨大機遇。該戰略鼓勵和支持投資流向凈零排放領域、能源安全和環境行業,提出到2027 年,英國每年至少動員 5 億英鎊的私人資金用自然恢復,到 2030 年,每年將增加到10

182、億英鎊以上。(四)出臺計劃加強對光伏產業的支持2023 年 3 月 30 日,英政府發布綠色能源計劃,公布了擴大本土清潔能源規模和建設綠色產業的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承諾簡化安裝光伏系統和海上風電的規劃許可程序,英政府承諾改革能源基礎設施(特別是光伏系統和海上風電);投資 100 億英鎊增加產能以促進出口(包括清潔部門),這些資金將提供給英國出口融資。(五)宣布推遲并放寬氣候政策的實施英國于 2008 年通過氣候變化法案1,提出到 2050 年將碳排放量在 1990 年的水平上降低至少 80%2。2019 年 6 月 27 日,英國新修訂氣候變化法案3生效,正式確立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

183、體“凈零排放”的目標4,英國由此成為全球首個立法承諾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國家。但是,2023 年 7 月 31 日,英國首相蘇納克發表演講稱,英國將頒發數百個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許可證,繼續支持北海石油和天然氣行業5;2023年9月20日,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發表演講提到,將采取“新方法”實現凈零排放,包括將新汽油和柴油車銷售禁令從 2030 年推遲到 2035 年、放緩淘汰燃氣鍋爐、不對北海油氣開采設限等,旨在保護“生活拮據的英國家庭”免受“不可接受成本”影響6。(六)公布企業需遵守的綠色協議標準2023 年 10 月 12 日,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發布了新的綠色協議指南(以下簡稱指南)7,按

184、照是否符合競爭法,規定存在橫向競爭關系的企業間達成的綠色協議時,需遵循的標準。1 ClimateChangeAct2008。2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dsi/2019/97801111876543 TheClimateChangeAct2008(2050TargetAmendment)Order2019。4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dsi/2019/97801111876545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hundr

185、eds-of-new-north-sea-oil-and-gas-licences-to-boost-british-energy-independence-and-grow-the-economy-31-july-20236 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pm-speech-on-net-zero-20-september-2023。7數據來源,英國政府,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cma-launches-green-agreements-guidance-to-help-busine

186、sses-co-operate-on-environmental-goals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86首先,指南列出了六大不會損害競爭的綠色協議標準:涉及公司內部行為的協議(例如,禁止在工作場所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開展聯合運動以提高對環境可持續性認識的協議,制定全行業環境可持續性目標的協議,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監測和報告自己的環境可持續性目標的協議,參與環境可持續性標準(如綠色標簽倡議)或逐步淘汰不可持續產品的協議,協議各方的市場占有率不足 10%,并且不試圖通過定價、市場共享或操縱投標等方式限制競爭的協議。其次,指南也規定了可能會對競爭造成損害的可持續協議標準,主要包括:限制使用或開發更具

187、環??沙掷m性的產品或服務,分配競爭對手之間的客戶或市場,操縱投標、限制產品質量提升或創新。此外,如果消費者從協議中獲得的好處大于協議造成的競爭損害(例如協議導致產品價格上漲,但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則該協議具備獲得豁免的機會。二、存在的問題(一)中資企業反映英綠色經濟環境總體一般目前,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核心議題,國際社會已經形成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勢頭。中英氣候變化合作大有可為。但是,對于中資企業來說,英國綠色經濟環境還有待改善。調查顯示,66.67%的中資企業反映英國綠色經濟環境一般,僅 25.49%的中企反映英國綠色經濟環境較好,7.84%的中企反映英國綠色經

188、濟環境較差(如圖 10-1 所示)。圖 10-1:對英國綠色經濟環境的總體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十章綠色經濟087(二)英氣候和能源新政策較少惠及中資企業中英兩國已經有不少清潔能源合作案例,來自中國的投資正成為英國凈零碳排放目標的重要推力。近年來,英國出臺的一系列氣候和能源新政策較少惠及中企。調查顯示,62.8%的中企反映英國氣候和能源新政策對其沒有影響,17.6%的中資企業反映具有負面影響,19.6%的中企反映具有正面影響(如圖 10-2 所示)。圖 10-2:英國氣候和能源新政策對中企在英投資經營產生的影響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超半數中企不能公平參與綠色能源計劃英國

189、正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復興核電以及建設碳捕獲等新興產業,這將在英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新的市場機會。但是中資企業在英國清潔能源投資領域面臨不公平競爭。調查顯示,54.9%的中資企業反映不能公平參與英國“綠色能源計劃”相關項目(如圖 10-3 所示)。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88圖 10-3:企業對能否公平參與英國“綠色能源計劃”相關項目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四)中資企業不能公平享受英能源補貼政策英國出臺多項能源補貼政策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但是中資企業被排除在這些優惠政策之外,使中資企業在與當地綠色企業競爭時處于劣勢。調查顯示,58.8%的中資企業反映不能公平享

190、受英國能源補貼政策(如圖 10-4 所示)。圖 10-4:企業對能否公平享受英國能源補貼政策的評價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第十章綠色經濟089(五)中資企業對英綠色經濟環境預期不樂觀中資企業認為未來較難參與英國綠色經濟市場。調查顯示,未來計劃投資英國綠色產業的中資企業不足三成,僅 27%的中企表示計劃投資英國綠色產業,73%的中企表示未計劃對英國綠色產業進行投資(如圖 10-5 所示)。圖 10-5:企業是否計劃投資英國綠色產業數據來源:中國貿促會研究院。三、我們建議(一)持續優化和提升綠色經濟營商環境建議英國推動綠色經濟市場環境全面提升,重點聽取和吸收外資企業對于綠色環境優化的訴求,著重

191、解決外資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給予中資企業便捷參與英國綠色產業的機會。(二)公平公正的實施綠色經濟優惠政策建議在綠色經濟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提供的優惠政策方面,英國應保證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制定公正、公開、透明的政策享惠機制,確保中企能夠公平公正的參與到英國綠色能源計劃項目中,確保中企能夠公平享受能源補貼政策。(三)避免借國家安全抬高綠色經濟壁壘建議英國不要借國家安全名義抬高中資企業進入英國綠色經濟市場的壁壘,給予中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90企更多參與英國綠色經濟市場的機會。(四)加快同中國開展綠色標準互認合作綠色金融標準不一致將增加跨境投資主體承擔多重認證的額外成本,或加大擬投資綠色標的不被認

192、可的風險,建議英國加快在綠色標準互認方面開展與中國的對話和合作,降低中資企業綠色資產跨境交易成本,消除中資企業投資英國綠色產業的風險。附錄一研究過程綜述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92一、研究方法2023 年,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啟動了英國營商環境報告 2023/2024調研,為充分了解、反映在英中資企業的訴求,課題組綜合采取了文本分析、問卷調查、企業調研等多種研究方法。(一)文本分析課題組系統梳理了英國脫歐后出臺的經貿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涵蓋市場準入、競爭、金融稅收、數字經濟、公共采購、綠色經濟等多個方面,運用文本分析方法總結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最新進展,并針對其可能對營商環境

193、產生的影響提出問題和相關建議。(二)問卷調查此次抽樣調查樣本量約占 2022 年末我國在英國設立企業總數的 17%。問卷填寫人員均為了解企業在英國具體經營情況的高層管理人員;問卷題目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經營情況、總體營商環境評價、市場準入環境評價、數字經濟環境評價、金融稅收環境評價、物流環境評價、公共采購環境評價、綠色經濟環境評價等。在問卷調查過程中,課題組獨立完成問卷編寫、數據整理與分析等環節。(三)企業調研課題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多種方式調研在英經營的中資企業 54 家,接受調研的對象均為企業負責英國業務的高層管理人員。為從不同視角更加全面了解企業在英經營情況,課題組還走訪了會計

194、師事務所、咨詢服務公司等第三方服務機構。二、問卷調查對象特征(一)受訪企業性質從接受問卷調查的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 111 家,占總受訪企業的 72%;國有企業27 家,占比 18%;合資企業 15 家,占比 10%。附錄一研究過程綜述093(二)受訪企業規模從接受問卷調查的企業規???,小型企業數量最多,達到 71 家,占總受訪企業的46.4%;中型企業 38 家,占比 24.8%;大型企業 35 家,占比 22.9%;微型企業 9 家,占比 5.9%。(三)受訪企業行業抽樣調查企業覆蓋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英國營商環境報

195、告2023094附錄二中國貿促會簡介英國營商環境報告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096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成立于 1952 年,是全國性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中國貿促會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國家有關重大發展戰略,促進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推進與境外對口機構機制化合作;接待境外高層次經貿代表團來訪,組織中國經貿代表團出訪;管理全國出國舉辦經貿展覽會,負責中國參加國際展覽局和世界博覽會事務;舉辦和組織企業參加經貿展覽會、論壇、洽談會及有關國際會議;在外經貿領域代言工商,參與經貿政策法規制定、對外經貿談判和國際商事規則制定;開展法律顧問、商事調解、經貿和海事仲裁等工作,簽發

196、和出具出口商品原產地證明書、對外貿易有關文件和單證,提供專利申請、商標注冊、訴訟維權等知識產權服務;組織產業和企業應對經貿摩擦;提供經貿信息、經貿培訓等服務。中國貿促會將與各有關國際組織、各國各地區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商協會組織和工商企業界建立廣泛聯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加大對企業服務的力度,為推動多雙邊經貿關系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造福各國人民做出積極貢獻。中國貿促會網址:https:/www.ccpit.org/中國貿促會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 1 號中國貿促會電話:010-88075000鳴謝英國營商環境報告 2023由中國貿促會產業促進部統籌編制,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組織編寫。雖然我們力求完善,但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難免,懇請社會各界批評指正。在編寫本報告過程中,中國貿促會駐英國代表處、廣西貿促會、廣東國際商會、寧夏國際商會、南京市國際商會、廈門國際商會、英國中國商會、匯豐銀行倫敦總部等給予了我們極大支持,對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此外,我們參閱了中國外交部、中國商務部、中國海關總署、英國商業貿易部、英國能源安全與凈零排放部、英國財政部、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英國稅務海關總署、英國國家統計局、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清算銀行等部門和機構的公開信息和數據。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國貿促會:英國營商環境報告2023(107頁).pdf)為本站 (顏如玉)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