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市場數據市場數據(人民幣)人民幣) 市場優化平均市盈率18.90 國金通信指數7013 滬深 300 指數4763 上證指數3386 深證成指13863 中小板綜指13080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RCS 行業跟蹤-5G 消息駛入快車道-RCS 行業跟蹤-5G消息. ,2020.7.28 2.擁抱趨勢,超配龍頭-國金通信通信行業 2020年中期策略 ,2020.7.16 3.未來已來,RCS 是 4G/5G 過渡期的精準 供給-國金通信 5GR. ,2020.6.2 4.全球配置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成寵兒- 國金通信衛星互聯網行業深. ,2020.5.9
2、5.萬億級產業揚帆起航,車聯網布局正當 時-車聯網系列開篇 ,2020.3.6 羅露羅露分析師分析師 SAC 執業編號:執業編號:S1130520020003 陳蓉芳陳蓉芳聯系人聯系人 2020 云計算云計算產業產業鏈全景掃描鏈全景掃描扶云直上扶云直上 投資建議投資建議 行業策略行業策略:移動互聯網不斷深化、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 復制,這三大驅動因素決定了云計算市場的高景氣周期才剛剛開始。產業鏈全 景掃描,數據印證當前市場供需兩旺,推薦關注公有云、數據中心基礎架構、 IDC、服務器以及 SaaS 龍頭廠商。 推薦組合推薦組合: 阿里巴巴(阿里云) 、深信服、萬國數據、浪潮信息
3、、金蝶國際 行業觀點行業觀點 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 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趨于成熟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趨于成熟。移動互聯網 不斷深化、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復制,是當前云計算 市場的三大核心驅動力。從全球和中國市場的趨勢來看,公有仍是云計算市 場增長的主力,其中中國的公有云比例有望在未來三年提升至 60%。更多企 業轉向多云部署,近 60%的用戶傾向于采用混合云(RightScale) 。IaaS 市場 跑馬圈地基本結束,中國市場 2019 年 CR5 超 76%,集中度未來仍將提升。 云巨頭紛紛向 AI 轉型,Cloud 2.0 時代競爭焦點轉向 A
4、I,云+AI 成為標配。 云計算市場水大魚大,云巨頭去庫存周期結束,云計算市場水大魚大,云巨頭去庫存周期結束,IDC、服務器、光模塊等上、服務器、光模塊等上 游產業鏈高景氣度將持續。游產業鏈高景氣度將持續。大型云廠商資本開支回暖跡象明顯,海外 FAMGA 合計資本開支環比連續四個季度回升,Q1 YoY 達到 40%。國內 BAT 合計資本開支 2019Q2 見底,YoY 19 年 Q4 起開始轉正。云計算產業鏈 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機遇:1)IDC 領域,國內市場仍處快速發展階段,預 計 2020 年規模增速達 30%以上。借鑒海外市場發展經驗,國內 IDC 市場集 中度將提升,第三方 IDC
5、廠商有望崛起,行業收入將向核心城市聚集。一線 城市的 IDC 政策趨緊仍將是常態,手握稀缺資源的第三方 IDC 廠商競爭力 凸顯。2)服務器領域,上游供給端芯片巨頭數據中心收入重回高增長,下 游需求側云巨頭資本開支加碼,疊加 5G 及邊緣計算建設推進、AI 產業化進 程加速,服務器龍頭廠商崛起機遇來臨。3)光模塊市場,云巨頭資本開支 環暖疊加 400G 需求放量以及中國廠商份額提升,行業龍頭業績有望持續增 長。 中國中國 SaaS 市場具備十倍空間,疫情加速企業云化進程,當前仍是布局優質市場具備十倍空間,疫情加速企業云化進程,當前仍是布局優質 標的良機。標的良機。此次疫情帶來了在線辦公、視頻會
6、議等 SaaS 應用需求的井噴, 同時也極大的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普及和教育成本。2020Q1,在傳統 IT 需求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云 IT 基礎設施產品支出仍然獲得正向增長。當 前國產替代、市場接受度提高、政策支撐和技術儲備到位以及渠道意識覺醒 等多重因素共振,行業目前已經開始有質量的增長,未來 3-5 年仍將處在高 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國內云計算行業 2B 時代來臨,未來市場集中度將持 續提升,當前仍是布局優質 SaaS 標的良機。 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云巨頭資本開支不及預期;企業上云進度緩慢;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2020 年年 08 月月 06 日日 創新技術與企業服務研究中心創新技術與
7、企業服務研究中心 通信行業研究買入(維持評級)行業深度研究行業深度研究 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深度研究 - 2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 三力驅動,云計算高景氣度方興未艾. 5 1.1 移動互聯網走向深化,云計算需求遠未見頂.5 1.2 數字化轉型加速,傳統行業上云是云計算高增最主要邏輯. 7 1.3 物聯網進入規模復制階段,數字洪流待引爆. 8 2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 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趨于成熟.9 2.1 公有云是增長主力,混合云部署占比提升.9 2.2 公有云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市場格局基本確立. 10 2.3 智能云趨于成熟,Cloud 2.0 時代競爭焦點
8、轉向 AI.12 3云巨頭收入維持中高速增長,資本開支持續加碼.12 3.1 主要云廠商收入維持中高速增長.12 3.2 美國云巨頭資本開支超運營商,中國云廠商資本開支仍有巨大空間.13 3.3 云廠商本輪去庫存周期結束,資本開支持續回暖.14 4.IDC 市場仍處高速成長期,未來有望加速整合.15 4.1 政策催化 IDC 行業確定性強,國內市場仍處高速成長期.15 4.2 IDC 市場加速整合,第三方 IDC 龍頭是投資首選.16 4.3 中美 IDC 廠商均處于新一輪擴張期,中國 IDC 廠商投資強度仍有上升空 間.18 5. 云計算基礎硬件設備處于長期上升周期,服務器產業鏈受益最大.1
9、9 5.1 基礎硬件設備與云巨頭資本開支高度相關. 19 5.2 服務器中國市場率先回暖,5G和 AI 成為新驅動力.20 5.3 網絡設備市場短期復蘇乏力,白牌廠商份額提升.23 5.4 光模塊 400G需求放量,中國廠商份額提升.24 5.5 芯片廠商數據中心業務重回高增長,供給端業績改善超預期.25 6. 中國 SaaS 市場具備十倍空間,當前仍是布局時點. 26 6.1 中國 SaaS 市場具備至少 10 倍發展空間.26 6.2 軟件收入與 GDP 增速脫鉤,云 IT 支出逆疫情增長.27 6.3 云計算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后期 SaaS 有望加速增長.27 6.4 經營管理和垂直行業
10、類 SaaS 規模大.28 7.重點公司.28 8.風險提示.29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云計算產業鏈代表企業.5 圖表 2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激增兩倍以上(單位:萬 GB).5 圖表 3 :疫情期間部分在線辦公軟件日均下載量走勢.6 圖表 4 :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保持高增速.6 行業深度研究 - 3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 5 :移動互聯網典型行業使用時長占比.6 圖表 6 :韓國 4G 和 5G 人均流量對比(單位:MB).7 圖表 7 :韓國 5G 用戶數(單位:萬).7 圖表 8 :運營商累計 5G 用戶數量(單位:萬). 7 圖表 9 :5G 手機出貨量(單位:
11、萬部).7 圖表 10 :中歐美企業上云率對比(2016-2018).8 圖表 11 :中國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率預測.8 圖表 12 :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占 AI 軟件市場規模比例.8 圖表 13 :中國 AI 云服務市場規模:億美元.8 圖表 14 :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測.9 圖表 15 :物聯網產生龐大數據量.9 圖表 16 :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公有云占比.9 圖表 17 :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公有云占比.9 圖表 18 :企業用云策略.10 圖表 19 :企業混合云采用率.10 圖表 20 :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10 圖表 21 :全球公有云市場結構(單位:億美元)
12、.10 圖表 22 :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單位:億元).11 圖表 23 :中國公有云市場結構(單位:億元).11 圖表 24 :國外 IaaS CR4 份額提升(2015-2019).11 圖表 25 :中國 IaaS CR5 份額提升(2015-2019).11 圖表 26 :中國 AI 云服務市場 2019 年廠商評估.12 圖表 27 :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產品數量統計.12 圖表 28 :國內外主要云計算廠商云業務收入同比增速仍維持在高位.13 圖表 29 :中國三大運營商與 BAT 資本開支(億美元).13 圖表 30 :美國四大運營商與 FAMGA 資本開支. 14 圖表 31
13、 :FAMGA 合計資本開支于 4Q19 起回暖.14 圖表 32 :BAT 合計資本開支增速于 4Q19 轉正.14 圖表 33 :Amazon 單季度資本開支及增速.15 圖表 34 :Microsoft 單季度資本開支及增速.15 圖表 35 :阿里單季度資本開支及增速. 15 圖表 36 :騰訊單季度資本開支及增速. 15 圖表 37 :全球 IDC 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16 圖表 38 :中國 IDC 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16 圖表 39 :全球 IDC 市場主要廠商份額(2019).16 圖表 40 :中國 IDC 市場主要廠商份額(2019).16 圖表 41 :Eq
14、uinix 及國內主要第三方 IDC 服務商關鍵指標.17 圖表 42 :全球 IDC 市場并購規模(2015-2018,單位:億美元).17 圖表 43 :Equinix 營收規模及增速(2015-2018).17 行業深度研究 - 4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 44 :全球 IDC 分布(按主機托管收入). 18 圖表 45 :中國 IDC 機柜分布及增長預測.18 圖表 46 :美國 IDC 廠商營收&資本開支增速.19 圖表 47 :中國 IDC 廠商營收&資本開支增速.19 圖表 48 :美國 IDC 廠商營收、資本開支以及投資強度(單位:百萬美元).19 圖表 49 :中
15、國 IDC 廠商營收、資本開支以及投資強度(單位:百萬元).19 圖表 50 :基礎硬件設備市場規模增速與云巨頭資本開支增速高度相關.20 圖表 51 :數據中心資本支出占比: (%).20 圖表 52 :2018-23 中國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規模及預測.21 圖表 53 :2018-23 中國人工智能整體市場規模及預測.21 圖表 54 :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單位:萬臺).22 圖表 55 :中國服務器出貨量(單位:臺). 22 圖表 56 :服務器 ASP(單位:美元). 23 圖表 57 :全球服務器市場收入份額. 23 圖表 58 :全球路由器市場規模(億美元). 24 圖表 59 :全
16、球路由器市場份額. 24 圖表 60 :全球交換機市場規模(億美元). 24 圖表 61 :全球交換機市場份額. 24 圖表 62 :光模塊演進路徑.25 圖表 63 :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億美元). 25 圖表 64 :Top15 光器件廠商市場份額.25 圖表 65 :Top10 光模塊廠商的變遷.25 圖表 66 :Intel+AMD DC CPU 收入合計同比增速上行.26 圖表 67 :英偉達 GPU 增速 2019Q4 轉正.26 圖表 68 :信驊收入月度同比增速 2019 年 7 月轉正.26 圖表 69 :瀾起科技 2020 年 Q1 環比增速拉升.26 圖表 70 :中國
17、SaaS 市場“十倍論”.26 圖表 71 :2017 年起軟件行業收入增速與 GDP 增速逐漸脫鉤.27 圖表 72 :全球 IT 基礎設施投入:億美元.27 圖表 73 :云 IT 基礎設施支出占比提升(2018-2024).27 圖表 74 :中國公有云市場占全球比例. 28 圖表 75 :中國公有云市場增長率(%).28 圖表 76 :2019 年中國 SaaS 細分市場占比.28 圖表 77 :2019 年中國 SaaS 細分市場規模&增速.28 行業深度研究 - 5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1. 三力三力驅動驅動,云計算云計算高景氣度方興未艾高景氣度方興未艾 移動互聯網不斷深
18、化、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復制,這三移動互聯網不斷深化、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走向規模復制,這三 大驅動因素決定了云計算市場的高景氣度周期才剛剛開始大驅動因素決定了云計算市場的高景氣度周期才剛剛開始。 供給端看,云巨頭的規模和集中度達到可媲美運營商的成熟產業高度。多個環 節市場集中度高,可通過產業鏈典型企業的經營數據管窺行業態勢,確定投資 節奏。 圖表圖表1:云計算產業鏈代表企業:云計算產業鏈代表企業 來源:分析師整理,國金證券研究所 1.1 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走向深化,走向深化,云計算需求云計算需求遠未見頂遠未見頂 COVID-19 疫情期間,我國單月互聯網接入流量
19、為平時疫情期間,我國單月互聯網接入流量為平時 2 倍。倍。據工信部數據, 2019 年 5 月起,我國移動互聯網單月接入流量穩定在 1,000,000 萬 GB 以上。 疫情期間,20 年 3 月當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歷史最高 2,560,160 萬 GB, 為平時的兩倍以上。這一數據表明,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流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表圖表2: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激增兩倍以上(單位:萬: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激增兩倍以上(單位:萬GB) 來源: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行業深度研究 - 6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今年的疫情對行業云化進程加速明顯。今年的疫情對行業云化進程加速明顯。突發疫情帶來
20、了在線辦公、遠程教育、 在線游戲、視頻流媒體等需求的井噴,為云計算帶來強勁動能。以在線辦公為 例,從我們監測的數據看,春節前后主要在線會議 APP 下載量增長了 10 倍。 雖然近期疫情得到控制數據有所回落,但這次疫情極大的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 型的普及和教育成本,整體云化趨勢得到加強。 圖表圖表3:疫情期間部分在線辦公軟件日均下載量走勢:疫情期間部分在線辦公軟件日均下載量走勢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創新數據中心 2015 年以來,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和用戶時長增長進年以來,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和用戶時長增長進 入平臺期。移動互聯網流量發生結構性變化,視頻在互聯
21、網文娛比例的提升,入平臺期。移動互聯網流量發生結構性變化,視頻在互聯網文娛比例的提升, 是未來流量爬升的主要催化劑。是未來流量爬升的主要催化劑。 2013 年至 2019 年,移動互聯網累計接入流量復合增速在 110%以上。根據 QuestMobile,短視頻已超過手機游戲,成為繼社交之后的第二大流量應用。 到 2025 年,視頻預計將占據整體網絡流量的 90%(華為) 。新的視頻類應用不 斷迸發以及視頻自身朝著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演化,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 提升的持續驅動力。 圖表圖表4: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保持高增速: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保持高增速圖表圖表5:移動互聯網典型行業使用時長占比:移
22、動互聯網典型行業使用時長占比 來源: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QuestMobile,國金證券研究所 5G 規模建網、規模建網、5G 手機商用驅動流量快速增長。手機商用驅動流量快速增長。據韓國數據,現網中 5G 用戶 人均流量為 4G 用戶的 2 倍以上。韓國 4G 用戶人均使用流量約 10,000MB, 5G 用戶人均使用流量在 20,000MB 以上。用戶數方面,韓國 5G 用戶數從 2019 年 4 月的 27.2 萬人增長到 2020 年 5 月的 700 萬人。我國 5G 手機出貨量 穩步提升,據工信部數據,2020 年 6 月 5G 手機單機出貨量在 1700 萬臺以上, 行業深
23、度研究 - 7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5G 手機單月出貨量占比已達 60%。消費者對 5G 手機接受度較高,三大運營 商 5G 用戶總數已超過 8500 萬戶。 根據歷史經驗,每次移動通信技術代際升級用戶根據歷史經驗,每次移動通信技術代際升級用戶 DoU 平均提升十倍。據此估平均提升十倍。據此估 算,預計算,預計 2025 年年 5G 用戶的用戶的 DoU 將達到將達到 50G/月,移動互聯網流量仍有很大月,移動互聯網流量仍有很大 空間??臻g。 圖表圖表6:韓國:韓國4G和和5G人均流量對比(單位:人均流量對比(單位:MB)圖表圖表7:韓國:韓國5G用戶數(單位:萬)用戶數(單位:萬)
24、 來源:Wind,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國金證券研究所 圖表圖表8:運營商累計:運營商累計5G用戶數量(單位:萬)用戶數量(單位:萬)圖表圖表9:5G手機出貨量(單位:萬部)手機出貨量(單位:萬部) 來源:三大運營商公告,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1.2 數字化轉型加速,傳統行業上云是云計算高增最主要邏輯數字化轉型加速,傳統行業上云是云計算高增最主要邏輯 傳統企業上云率提升和上云程度的不斷深化將是中國云計算未來高增長最主要傳統企業上云率提升和上云程度的不斷深化將是中國云計算未來高增長最主要 的邏輯的邏輯。我國與全球
25、云計算市場有較大結構性差別;全球以 SaaS 為主(64%, 2018) ,我國以 IaaS 為主(62%,2018) 。美國云計算市場領先我國 3-5 年: IaaS 層領先 3 年,SaaS 層領先 5 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尚不及美國十分之 一。從需求端來看,發達市場如美國早已進入云計算 2.0 時代,我國處云計算 1.0 向 2.0 轉換期,傳統企業上云比重較低。 未來在政策和需求雙重驅動下,傳統企業上云大勢所趨。2018 年中國云計算產 業行業結構中互聯網企業份額占比達 60.3%,包括政府在內的傳統企業份額占 比僅 39.7%,傳統行業中交通物流行業占比最高,但也不足 10%。根據
26、國務院 發展研究中心,預計至 2023 年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率將超過 60%,上云深度 將有較大提升。 行業深度研究 - 8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10:中歐美企業上云率對比(:中歐美企業上云率對比(2016-2018)圖表圖表11:中國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率預測:中國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率預測 來源: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 ,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 ,國金證券研究所 數字化轉型遵循先云化再數字化轉型遵循先云化再 AI 化,化,AI 是云計算發展的加速劑也是企業上云不斷是云計算發展的加速劑也是企業上云不斷 深化的必然結果。深化的必然結果。企業擁抱 AI,
27、需要深入到企業生產系統,與線下、本地各種 場景結合,采用云服務是必然趨勢。電子商務等新興應用上云完畢,云計算轉 向以傳統企業代表的下半場,云需求逐漸從基礎設施上云轉為業務智能化。 2019 年,中國 AI 公有云服務占 AI 軟件市場規模約 10.3%,美國 AI 軟件公有云 服務占 AI 軟件市場規模約 15.6%。無論是相對于整體軟件市場中公有云服務占 比,還是相對于美國市場 AI 公有云服務占比,中國 AI 云服務都將有很高的增 長空間。據 IDC 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云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 顯 示,中國 AI 云服務市場 2019 年市場規模達 1.66 億美元,2018 至
28、 2024 年 CAGR 將達到 93.6%,AI 能力已成為用戶進行云服務選型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圖表圖表12:中國:中國AI公有云服務占公有云服務占AI軟件市場規模比例軟件市場規模比例圖表圖表13:中國:中國AI云服務市場云服務市場規模規模:億美元:億美元 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1.3 物聯網進入規模復制階段,數字洪流待引爆物聯網進入規模復制階段,數字洪流待引爆 物聯網物聯網即將進入到規模復制階段即將進入到規模復制階段,數字洪流待引爆。,數字洪流待引爆。2017 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 第一次超過全球人口數,2019 年中國三大運營商連接數超過 10 億。當
29、前的物 聯網正處在全球連接數從百億到千億,中國連接數從十億到百億的高速增長期。 物聯網產生龐大數據洪流,云計算不可或缺。無論是面向消費者、企業還是工 業場景,無處不在的物聯網設備都會產生龐大的數據洪流,云計算是物聯網發 展不可或缺的一環。據 IDC 預測,2020 年物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達 33ZB。隨 著 5G 終端的應用,流量爆發式增長顯著,到 2025 年物聯網預計產生 175ZB 的數據量。 行業深度研究 - 9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14: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測: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測圖表圖表15:物聯網產生龐大數據量:物聯網產生龐大數據量 來源:GSMA,國金證券研究所
30、來源:IDC,國金證券研究所 2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 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趨于成熟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趨于成熟 2.1 公有云公有云是增長是增長主力主力,混合云混合云部署占比提升部署占比提升 公有云仍是增長主力軍。公有云仍是增長主力軍。根據 Gartner,2020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 4114 億美元,同比增速為 16%。其中公有云占比 2014 年的 28%提升到 2020 年 的 48%。根據信通院,2022 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900 億元,同比 增速為 28%。其中公有云占比由 2015 年的 27%提升到 2022 年的 60%。從全
31、球 和中國市場的趨勢來看,公有仍是云計算市場增長的主力,占比逐漸提升。 圖表圖表16: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公有云占比公有云占比圖表圖表17: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公有云占比公有云占比 來源:Gartner,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中國信通院,國金證券研究所 更多企業轉向多云部署,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更多企業轉向多云部署,混合云采用率提升。企業用戶逐漸轉向多云部署策略, 即利用多個云服務商來提供多個服務或完成單獨的任務,并且傾向于公有云和 私有云結合的混合云方式。根據 RightScale2019 年調查報告,受訪的 123691 名 用戶中,84%的受訪者使用了 4 個以上的云平臺,58%的用戶喜歡混合云部署 方式,相較于 2018 年的 51%提升了 7 個百分點。 行業深度研究 - 10 - 敬請參閱最后一頁特別聲明 圖表圖表18:企業用云策略:企業用云策略圖表圖表19:企業混合云采用率:企業混合云采用率 來源:RightScale,國金證券研究所來源:RightScale,國金證券研究所 2.2 公有云市場持續高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