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落基山研究所:2024年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報告(36頁).pdf

編號:182023 PDF  DOCX 36頁 1.98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RMI落基山研究所:2024年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報告(36頁).pdf

1、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2024.11rmi.org/2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關于落基山研究所(RMI)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MI)是一家于1982年創立的專業、獨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智庫,與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及創業者協作,推動全球能源變革,以創造清潔、安全、繁榮的低碳未來。落基山研究所著重借助經濟可行的市場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轉變。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國科羅拉多州巴索爾特和博爾德、紐約市及華盛頓特區和尼日利亞設有辦事處。關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是我國建材行業唯一的全國性、綜合性權

2、威社團組織,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和“AAAAA級全國性社會團體”稱號?,F有會員1500多家,由建筑材料行業制造、研發、流通、教育、規劃、標準、檢測、認證、展貿、傳媒以及建筑、建設等各個領域企事業單位組成。在中央社會工作部領導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以“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為己任,搭建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以“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為目標,助力行業、企業實現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國際化、現代化,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rmi.org/3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作者與鳴謝作者落基山研究所 郭凱迪李抒苡李婷李威閆榕王廣煦王萌安康欣其他作者落基山研究

3、所 廖登峰馬國淞引用建議落基山研究所,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2024,https:/ 師海霞、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張增壽、北京金隅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張云生、北京檸檬樹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黃俊鵬、中國建筑技術中心 黃寧、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 王旭輝、北京工業大學 劉宇、南京工業大學 于竹青、華新混凝土有限公司 黃勁、北京京華興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劉亞平、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偉。感謝RMI專家James Sun在報告撰寫過程中給予的寶貴建議。特別感謝匯豐氣候解決方案伙伴計劃對本報告的支持。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石紅衛羅寧張晉(綠色低碳建材分會)馬曉(綠

4、色低碳建材分會)王勇王志超劉新琪劉淑娟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劉慶祎王瑞蘊楊中周rmi.org/4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目錄執行摘要.51.低碳采購是推廣低碳建筑用材的重要抓手 .91.1.建筑用材減排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91.2.低碳采購是加速上游行業轉型的抓手.101.3.低碳公共采購推動建筑用材轉型在加速.112.低碳建筑用材采購機制 .132.1.我國綠色建筑用材推廣已具備政策和試點基礎 .132.2.從綠色到低碳:促進低碳采購的關鍵要素.152.3.完善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機制的主要工作方向.163.探索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之路 .173.1.從循環再生到

5、新興技術: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路徑.17混凝土降碳短期可通過提高摻混比例,長期依賴新興技術發展.17鋼材降碳短期關注廢鋼利用,長期需要氫冶金等技術發展.203.2.低碳公共采購的市場效益與減碳效益評估.213.3.低碳建筑用材應用的增量成本基本可控.234.夯實低碳建筑用材碳核算、評價及認證機制 .254.1.完善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細則.254.2.豐富本土建筑用材碳排放因子數據庫.264.3.在綠色建筑用材中納入碳排放指標.275.完善低碳采購的保障和激勵機制 .285.1.識別低碳建筑用材應用場景.285.2.強化采購需求標準中的“低碳”屬性.305.3.采用激勵措施促進低碳建筑用

6、材研發、生產及應用.315.4.創新技術標準,鼓勵低碳建筑用材生產與應用的標準化.326.開展低碳建筑用材采購的近期行動 .34參考文獻.35rmi.org/5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執行摘要建筑用材i降碳對推動建筑與基建行業全生命周期降碳、實現我國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鋼材、混凝土、水泥、鋁等主要建筑用材的生產減碳是我國重工業低碳轉型的重要行業。2020年,我國建筑用材生產造成的CO2排放量超過23億噸,占全國總量的20%以上,其中,在建筑工程中,水泥和鋼材的碳排放分別占建筑用材總排放量的53%和36%。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建筑與基建領域是建筑用材行業最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消費了我國超

7、過90%的水泥和45%的鋼材,因此建筑用材降碳也是推動建筑與基建全生命周期降碳的關鍵。公共采購是培育低碳建筑用材下游市場的重要抓手,能促進低碳建筑用材生產、認證及應用體系、低碳建筑用材規?;瘧?。公共工程項目是我國建筑用材消費的主要下游之一。2022年我國政府公共采購的水泥和鋼鐵消費量分別達到7.8和2.0億噸,分別占兩類建筑用材采購總量的40%和47%(圖表ES1)。撬動政府的購買力與對行業標準的影響力開展低碳建筑用材采購,不僅能激發低碳建筑用材產品的早期市場需求,還能對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認證、應用等關鍵環節的標準化起到促進作用,為低碳建筑用材的進一步規?;茝V奠定基礎。圖表ES12022

8、年全國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的水泥及鋼材對應規模與排放量注:本研究課題組基于2020年投入產出表、中國投資領域統計年鑒、中國建筑業統計年鑒等數據測算。2022年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套數達240萬套,按每套面積60測算,占當年住宅房屋竣工面積5.6%;估計2022年非住宅房屋公共采購比例為14.0%、交通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比例為88.5%。i 本報告定義的“建筑用材”是在房屋建筑和基礎設施中廣泛應用的各類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包括建筑鋼材、混凝土、石灰石膏、陶瓷玻璃等。12840公共采購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3210采購量/消費量(億噸)排放量(億噸CO2)水泥鋼鐵公共采購 4.70,40%非公共

9、采購 6.96,60%公共采購 3.72,47%非公共采購 4.21,53%住宅建筑其他建筑交通基建其他基建rmi.org/6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我國現有的綠色建筑用材推廣試點與政策基礎較好,未來可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機制。在公共工程中采購低碳建筑用材已成為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23個出臺國家層面的清潔購買法案,美國聯邦政府提出清潔購買項目,部分州也已將政府清潔采購納入立法。我國自2013年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大力發展綠色建材以來,一系列綠色建材評價、行業碳達峰方案、產品碳核算政策、政府采購綠色建材試點政策密集出臺(圖表ES2),推動了我國綠色

10、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的進程。但現階段我國公共采購推動低碳建筑用材規?;瘧玫闹С煮w系尚未完善,未來仍需破解低碳建筑用材經濟性不足,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與認證難度大,公共采購的激勵措施與保障機制不完善三方面的挑戰。圖表ES2綠色低碳建材支持政策時間軸為推動低碳建筑用材的經濟性,近期可主要采購基于循環經濟路徑生產的低碳建筑用材,例如再生鋼、大比例摻合料混凝土、再生鋁等,并逐漸鼓勵采購以新技術路徑生產的低碳建筑用材種類,例如基于氫冶金技術生產的綠鋼、采用低碳技術生產的水泥等。這一采購方式遵循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規律,在擴大低碳建筑用材應用規模的同時,能使工程項目的整體成本可控。目前以循環經濟為生產路徑的低

11、碳建筑用材相比傳統建筑用材已具有成本經濟性,新興低碳技術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例如,通過增加摻合料比例,混凝土已經能實現降本降碳雙重效益;摻合料比例從20%提高到30%時,能實現2.5%的成本下降和8.6%的碳足跡下降。目前廢鋼電爐路徑生產的再生鋼相比高爐路徑的鋼鐵僅有約5%的成本增長,但碳足跡僅為后者的20%。綠氫冶金路徑生產的低排放鋼材目前有27%的成本溢價,但隨著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預計2030年溢價可降低到3%以內,將具有成本經濟性。使用公共采購策略能帶動億噸級別的低碳建筑用材市場需求。據課題組估算,在推行低碳采購的政策情景下,到2030年,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每年能拉動4500

12、萬噸的低排放鋼材和2.77億噸的摻合料和近零碳水泥的市場需求(圖表ES3)。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能帶來顯著的直接減排效益。在低碳公共采購加速情景下,到2030年每年可直接帶動鋼材和水泥行業減碳2700和3700萬噸;如果低碳采購普遍推廣到全行業,則可以在鋼材和水泥行業推動6100萬噸和9700萬噸的減排量,總減排潛力達到1.58億噸。推廣低碳建筑用材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基本處于可控范圍內。例如,在工程項目中應用30%摻合料比例的低碳混凝土和廢鋼電爐路徑的鋼材,將使得建筑工程單位面積成本增加8元,溢價率僅為0.4%(圖表ES4)。中長期隨著零碳技術成熟與規?;瘧?,低碳建筑用材的經濟性會大大增強。綠

13、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42015201620172019202020222023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方案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關于推動綠色建材產品標準、認證、標識工作的指導意見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rmi.org/7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ES3市場自然發展和低碳采購加速情景下,低排放鋼材(左圖)和混凝土膠凝材料(右圖)公共采購量圖表ES4 建筑工程應用低碳建筑用材的增量成本(以典型公共建筑為例)注:相比于使用

14、常規水泥+20%摻比的混凝土和長流程鋼材的溢價率。工程成本的基準值為2042元/平方米,每平米建筑工程中鋼材成本為286元,混凝土成本為204元。開展低碳建筑用材產品的采購,需要建立產品碳核算及低碳產品認證體系,通過完善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細則、豐富本土建筑用材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在綠色建筑用材評價體系中納入低碳指標等多個工作健全低碳建筑用材采購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在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規則的完善方面,未來應盡快推動預拌混凝土、水泥、玻璃、陶瓷等主要建筑用材產品 PCR標準的制定、審議及發布,并盡快推動團標至行標的轉化,促進全行業應用。在建筑用材產品本土碳排放數據庫的建設方面,應優先細化完善混凝土、水

15、泥等大宗建筑用材在不同技術路徑和生產地區的碳排放數據,同時逐步增強建筑圍護材料等數據本土化率較低的產品碳數據(圖表 ES5),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學術機構等協力推動綜合性建筑用材碳數據庫的建設、更新及完善。在低碳建筑用材的評價及認證方面,可依托目前已相對成熟的綠色建材評價機制,在其中納入量化的碳足跡限值,并根據行業發展水平定期更新限值,逐步實現混凝土的碳排放等級評定和低碳混凝土界定工作。6,000 5,0004,000 3,000 2,000 1,000 0萬噸市場自然發展增量低碳采購加速億噸32.521.510.50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

16、0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0.0%0.7%-0.3%0.4%2.3%1.3%2.0%3.7%0.5%3.4%0.2%5.4%2.1%5.0%1.8%1.7%鋼材生產路徑高爐-轉爐廢鋼-電爐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2022)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2030)混凝土生產路徑常規水泥+20%摻比常規水泥+30%摻比近零碳水泥+30%摻比(2022)近零碳水泥+30%摻比(2030)混凝土鋼材基準情景rmi.org/8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ES5大宗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核算背景數據本土化程度來源:本研究課題組為完善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的激勵措施

17、與保障機制,應重視低碳建筑用材應用場景,建筑用材采購標準中的“低碳”屬性,多重激勵措施鼓勵低碳建筑用材研發、生產及應用,同時創新技術標準以鼓勵新型低碳技術推廣。結合未來新增建設需求、對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綠色低碳建筑用材選用基礎,本報告認為基礎設施、公共建筑及農宅是我國推廣低碳建筑用材的三大項目類型。在設計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的政策時,可以約束工程項目中使用的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限值,或者在項目層面約束單位面積隱含碳限值。同時,要通過多種激勵機制促進低碳建筑用材的研發生產、認證及應用各個流程,包括對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及認證給予獎補、為選用低碳建筑用材的承建商提供激勵、開發綠色低碳建筑用材保險等機

18、制。針對由于摻合料增加導致的混凝土性能改變、對工程的影響、與現有標準的兼容性等問題,也需要通過測試與驗證、創新標準體系等工作解決。我們認為,近期我國推動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可從以下四個行動方向入手:近期著重推動高比例摻合料混凝土、再生鋼、再生鋁等低碳建筑用材的標準化與生產能力提升,增加低碳建筑用材供給。結合各地區不同的建筑固廢、粉煤灰及礦渣、淤泥等固廢資源稟賦,在C30及以下強度的混凝土中探索增加摻合料比例至30%及以上;完善廢鋼資源化回收及應用體系,推動短流程煉鋼產量上升。優先推動預拌混凝土、水泥、玻璃、陶瓷等主要建筑用材的產品種類規則(PCR)制定、審議及發布,并盡快推動團標至行標轉化,促

19、進全行業應用。通過開展產品碳足跡大賽、鼓勵學術機構開發數據平臺、建立行業EPD平臺并引導龍頭企業優先申報等方式,對行業碳數據進行摸查,完善本土建筑用材碳排放數據庫。將產品碳排放屬性納入現行的綠色建材評價體系及政府采購需求標準中。在公共項目招投標時,在工程項目中針對鋼材、混凝土等主要建筑用材設置碳排放約束指標,或在工程項目中設置工程單位面積隱含碳限值。設置多維度激勵措施鼓勵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認證及工程應用,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可以針對低碳建筑用材供給、消費、認證等各個環節出臺財政、金融、政策上的激勵措施。探索低碳建筑用材的應用場景,積極開展低碳建筑用材的測試和試點工作??蓛炏仍诘缆坊A設施等非結

20、構工程領域測試使用低碳混凝土品種。待相關建筑用材產品的工程性能經過驗證后再規?;茝V應用。對于部分低碳建筑用材與現有標準兼容性的問題,應通過工程測試結果判斷標準修訂的可行性。100806040200數據本土化率%水泥混凝土砂漿平板玻璃 陶瓷磚巖棉保溫材料彈性地板防水卷材2435374765677276rmi.org/9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1.低碳采購是推廣低碳建筑用材的重要抓手 1.1 建筑用材減排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環節建筑用材減排對于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意義重大。本報告定義的建筑用材是在房屋建筑和基礎設施中廣泛應用的各類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包括建筑鋼材、混凝土、水泥、石灰石

21、膏、陶瓷玻璃等。建筑用材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工藝過程產生的碳排放,據本研究課題組估算,2020年,我國建筑用材碳排放量超過23億噸,占當年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各類政策及行業層面指導文件,強化指導建筑用材類行業減排、盡早實現碳達峰并為碳中和做好準備。建筑用材是我國重工業行業低碳轉型的重要領域。建筑用水泥(以混凝土為主要應用形式)和鋼材的碳排放分別占建筑用材碳排放總量的53%和36%,合計達到約90%,是排放量最大的兩類建筑用材,石灰石膏、建筑衛生陶瓷等其它建筑用材碳排放量在2020年達到2.5億噸(圖表1)。作為僅次于電力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行業,在“碳達峰”

22、、“碳中和”背景下,鋼鐵、水泥行業亟待實現低碳轉型。此外,近年來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出臺碳邊境調節機制,針對鋼材、水泥等能源密集型產品征收碳關稅,對我國鋼鐵和水泥行業的減排也造成了一定的外部壓力。內外雙重挑戰下,以鋼鐵、水泥為代表的建筑用材行業低碳轉型需求越發緊迫。圖表 12020年我國建筑用材碳排放構成來源:本研究課題組同時,建筑領域ii已經逐步形成全生命周期減排理念,建筑用材減碳對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減碳至關重要。建筑隱含碳排放(即建筑材料生產、運輸和建筑施工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建筑領域脫碳的一個重要關注點,隱含碳約占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 41%(圖表 2)。據測算,2022 年我國建

23、筑隱含碳排放總量約為 15 億噸,約占全國總二氧化碳排放的 13%。結構材料占建筑隱含碳的比重大于 60%,占建筑總碳排放的比重大于 12%。降低結構材料的碳排放是降低建筑隱含碳的重要方向。全球范圍看,不同國家與國際組織已逐步將碳指標納入到建筑認證體系中,開展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核算與評價,包括英國建筑研究院綠色建筑評估體系(BREEAM)、世界銀行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EDGE)、國際未來生活研究院(ILFI)的零碳認證和居住建筑挑戰認證、以及中國零碳建筑技術標準等。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的 LEED v5 將于 2025 年正式發布,鼓勵采取策略減少建筑用材隱含碳。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發布的 零碳建

24、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在國內提出全過程零碳建筑的建筑隱含碳排放不應高于 350kg CO2/m2,是建筑隱含碳量化控制的與重要信號。降低建筑用材碳排放已經成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減排的重要抓手。ii 建筑領域對應英文語境中的building sector,一般指與房屋建筑(包括住宅、辦公、學校、商場、賓館、文體娛樂設施等非工業建筑)相關的領域,涵蓋了建筑設計、施工、監理、建筑材料和設備、建筑服務。墻體材料,1%建筑玻璃,1%其他,2%水泥,53%建筑鋼材,36%石灰石膏,5%建筑衛生陶瓷,2%rmi.org/10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2 我國建筑全生命周期排放占比注:落基山研究所基于中

25、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4、國際能源署數據以及2023中國建筑與城市基礎設施碳排放研究報告測算得出。來源:落基山研究所 1.2 低碳采購是加速上游行業轉型的抓手政府通過公共工程項目采購的建筑用材是我國建筑用材消費的主體,使用低碳采購推動上游行業減碳是行業減碳的重要策略。公共采購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等公共部門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等,可以直接以貨物形式采購建筑用材,或通過建設工程承包商來間接采購建筑用材,其中我國建筑用材公共采購以承包商采購為主要形式。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的行業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房屋建筑工程及道路、橋梁、隧道、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工程。據落基山研

26、究所估算,2022年水泥和鋼材兩類建筑用材消費量分別達到19.4和4.3億噸,其中公共采購中的水泥和鋼材消費量分別達到7.8和2.0億噸,分別占兩類建筑用材采購總量的40%和47%,由此產生超過8億噸的碳排放量,其中水泥和鋼材碳排分別達到4.7和3.7億噸(圖表3)。從項目類別看,建筑用材公共采購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項目中,其水泥和鋼材消費量達到7.0和1.8億噸,占比超過90%;企業采購則主要集中在住宅建筑項目。圖表32022年全國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的水泥及鋼材對應規模與排放量注:本研究課題組基于2020年投入產出表、中國投資領域統計年鑒、中國建筑業統計年鑒等數據測算。2022年保障性租賃住

27、房籌集套數達240萬套,按每套面積60測算,占當年住宅房屋竣工面積5.6%;估計2022年非住宅房屋公共采購比例為14.0%、交通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比例為88.5%?;炷辽a及運輸 5%鋼材生產及運輸 5%鋁材生產及運輸 1%其他材料生產及運輸 1%現場施工 1%建筑隱含碳13%建筑運行19%其它領域68%12840公共采購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非公共采購3210住宅建筑其他建筑交通基建其他基建采購量(億噸)排放量(億噸CO2)水泥鋼材公共采購 4.70,40%非公共采購6.96,60%公共采購 3.72,47%非公共采購 4.21,53%rmi.org/11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通過在公

28、共工程項目中推廣低碳建筑用材使用可以助力培育低碳建筑用材的早期市場,促進包括建筑用材、建筑等上下游行業在內的產業鏈協同減碳,對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認證、應用等關鍵環節的標準化起到示范和培育作用,進而推動建筑用材行業和建筑行業的全面低碳轉型。政府采購低碳建筑用材可以通過公共項目的撬動擴大低碳建筑用材產品的早期市場需求,支付一部分上游生產的綠色溢價,從而形成良性的轉型成本分攤機制;同時也將公共采購資金引導到低碳建筑用材生產廠商,支持低碳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政府采購低碳建筑用材還可以推動低碳建筑用材技術、應用、碳核算、標識認證、建筑用材產品碳排放數據庫等重要標準和數據基礎的建立,利于低碳產品的進一

29、步市場化推廣。1.3 低碳公共采購推動建筑用材轉型在加速國際上,多國積極推進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以促進公共建筑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歐盟于2014年和2017年分別出臺了公共采購指令,逐步形成具有強制力的綠色公共采購政策體系。歐盟還要求各成員國出臺國家層面的清潔購買法案,目前27個成員國中已有23個出臺法案。其中荷蘭和瑞典已將減排效益納入政府項目招標的評估中,競標企業可提供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減排效益以獲得競標價折扣優惠。美國聯邦政府于2021年12月提出“清潔購買項目(Buy Clean)”,為聯邦政府采購美國制造的、低碳的建筑材料提供財政資金支持。2022年8月通過的 降低通

30、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將撥付大量資金支持聯邦項目采購低隱含碳材料及產品,還為環境產品聲明(EPD)及生態標簽的發展提供轉型資金補助。在州層面,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明尼蘇達州和科羅拉多州已經將政府清潔采購納入法律,對公共采購的幾類建筑用材產品設置了隱含碳上限。2024年以來,我國加快政策部署,完善產品碳核算及認證機制,推動低碳公共采購進程,為建筑用材行業低碳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圖表4)。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提出“適時將碳足跡管理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力度”。2024年6月

31、,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進一步聯合出臺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臺100個左右、到2030年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并要求將產品碳足跡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鼓勵政府和國有企業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和推廣應用力度。同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市政基礎設施和電子電器、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綠色采購需求標準,開展政府采購支持公路綠色發展試點,適時將碳足跡管理有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笨梢钥闯?,在公共采購中明確低碳約束

32、已經被提上日程,而相應的配套政策、標準和機制正在逐步完善。rmi.org/12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4推動產品碳核算、認證及低碳采購的頂層政策政策名稱發文機關發布時間主要內容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務院2021年10月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建材產品研發、認證和應用推廣,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財政部2022年5月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的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體系,分類制定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工信部等3部門2022年7月將水泥等產品碳排放指標納入綠色建材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開展綠色建材試點城市創建和

33、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工信部等4部門2022年11月細化實施方案,構建綠色建材產品體系,加快綠色建材生產應用,完善碳排放核算體系和產品限額標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國家標準委等11部門2023年4月研制產品碳足跡量化和種類規則等通用標準,探索制定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及碳足跡標準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2023年11月適時將碳足跡管理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力度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2024年6月將產品碳足跡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鼓勵政府和國有企業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和推廣應

34、用力度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國務院辦公廳2024年6月研究制定市政基礎設施等產品綠色采購需求標準,開展政府采購支持公路綠色發展試點,適時將碳足跡管理有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rmi.org/13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2.低碳建筑用材采購機制 2.1 我國綠色建筑用材推廣已具備政策和試點基礎2013年以來,一系列推廣綠色建筑用材的政策陸續出臺,推動綠色建筑用材持續發展,但缺乏對低碳屬性的關注(圖表 5)。2015 年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發布,充實完善了綠色建材政策工具箱。隨著 2019

35、年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方案的落地,通過引入合格評定活動,原有綠色建材評價體系進一步規范。2020 年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次將綠色建材推廣與政府采購掛鉤。然而,早期綠色建筑用材缺乏對于建筑用材碳足跡的關注,側重于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層面的要求。進入“十四五”以來,低碳屬性逐漸成為綠色建筑用材的關鍵一環。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將水泥、玻璃、陶瓷等建筑用材產品碳排放指標納入綠色建材材標準體系,加快推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擴大供給并提升質量,持續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綠色建材產品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完善了對綠色建材產品的定義,在“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

36、基礎上增加了“低碳”要求,提出研究建立綠色建材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完善綠色建筑用材碳足跡、碳標簽及低碳技術評價驗證標準體系,探索建立碳足跡背景數據庫,規范碳足跡評價。隨著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完善,低碳建筑用材發展將逐步走向快車道。圖表5 綠色低碳建材關鍵支持政策時間軸針對綠色產品認證,自2016年底國務院辦公廳提出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以來,我國綠色產品認證開始邁向體系化、規范化。截止2023年我國已陸續發布兩批87項綠色建材標準,其中51項已發布到目前,全國已發布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9100余張,涉及40個行業門類,其中預拌混凝土占比超過30%,其次是預制構件、預拌砂

37、漿等大宗建筑材料(圖表6)。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42015201620172019202020222023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實施方案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關于推動綠色建材產品標準、認證、標識工作的指導意見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rmi.org/14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6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覆蓋領域統計圖 來源: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技術委員會在試點項目層面,2020 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政府采購支

38、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次將綠色建材推廣與政府采購掛鉤,選取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 6 個試點城市在政府采購中探索支持綠色建筑及綠色建筑用材推廣應用模式,在 2022 年進一步擴容至 48 個市(市轄區),發布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適用于醫院、學校、辦公樓等政府采購工程項目,為各試點城市開展工作提供指導性技術規范。案例:湖州市綠色建材政府采購試點的機制與成效湖州市作為首批6個試點城市之一,在政府采購試點的機制探索和落實成效中走在前列。其明確綠色建筑用材使用試點建筑項目范圍,支持將技術成熟、成本合理、應用廣泛的綠色建筑用材納入采購目錄,分階段編制湖州市綠色建筑

39、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基本要求、規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建立全國首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發展服務平臺,增加綠色建筑用材履約驗收環節,建立企業和項目的信用評價和信用承諾機制。湖州采用財政和非財政多種手段激勵綠色建筑用材生產企業、項目和產品。包括為企業的綠色建材產品生產項目提供生產性設備投資獎勵政策,符合綠色建材需求標準的項目獎勵比例提高到7%;將優秀企業綠色貸款貼息和擔保費率補助標準上浮10%;對通過綠色產品認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每多獲得一張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再獎勵2萬元;并將政府采購綠色建材的增量成本納入到工程造價中。湖州綠色建材政府采購試點工作成效突出。截至2022年底,已累計新建綠色工程5

40、39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3001.9萬平方米,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達100%,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占比從36.2%提升至70.9%。2022年全市綠色建筑用材交易金額達8.35億元,同比增長578%。預拌混凝土預制構件預拌砂漿砌體材料墻面涂料塑料管材管件防水卷材保溫系統材料建筑門窗及配材門窗幕墻用型材建筑節能玻璃建筑陶瓷防水涂料建筑密封膠石膏裝飾材料建筑用閥門金屬復合裝飾材料反射隔熱涂料衛生 潔具rmi.org/15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2.2 從綠色到低碳:促進低碳采購的關鍵要素公共采購促進低碳建筑用材應用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在國內外已經開展廣泛實踐??偨Y諸多優秀案例和實

41、踐經驗,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制度應至少包括以下五個關鍵要素,即界定低碳采購范圍、完善數據核算及認證制度、明確對建筑用材產品及其供應商的碳要求、對低碳建筑用材及其供應商提出激勵措施、執行低碳采購并開展監測評估(圖表7)。與此同時,低碳采購需要以各利益相關方協同為基礎,推動上游供應商、下游消費者、政策制定者、投資者、行業機構、認證機構等各主體協調合作,實現建筑用材行業碳減排。圖表7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制度的關鍵要素1低碳采購范圍界定數據核算及認證制度對產品、服務及其供應商的碳要求對低碳產品、服務及其供應商的激勵執行體系及檢測評估 貨物 工程 服務 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 產品、工程層面碳排放核算

42、方法 低碳產品認證及采信制度 采購品目清單 產品限值式 供應商評優式 直接財政激勵 非直接財政激勵 非財政激勵 集中采購 編織、公開綠色低碳采購文件 項目履約驗收 低碳采購范圍界定:公共采購對象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三類,建筑用材可作為貨物直接被公共部門采購,建筑用材生產商被要求滿足一定碳排放標準;也可作為公共出資的建筑與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原料投入進行采購,工程承包商被要求采用符合規定的低碳建筑用材?;诖?,擴充完善低碳建筑用材的產品庫、標識和清單等至關重要,是準確界定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范圍的核心。數據核算及認證制度:開展低碳采購離不開完善的數據支撐。產業鏈上游賣方,即建筑用材生產商,應建立完

43、善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核算方法和碳足跡數據庫,例如鋼鐵行業已建立20余項碳足跡相關的產品種類規則(PCR,Product Category Rules)標準和環境產品聲明(EPD)發布平臺;下游買方,即公共部門和工程承包商應制定明確的貨物與工程項目碳核算方法和減碳目標,目前在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中已包含建筑用材生產碳排放。此外,應加強低碳產品認證與采信,統一建筑用材買賣雙方的碳核算標準,確保低碳采購的有效開展。對建筑用材產品及供應商的碳排放要求:可結合采購品目清單、產品限值和供應商評優等多種方法明確對建筑用材產品及其供應商的碳排放要求。品目清單方法要求符合低碳標識或納入清單的建筑用材產品被強制或優先

44、采購,操作簡單但難以體現產品碳足跡的差異性;產品限值法要求不允許采購高出給定碳強度上限值的產品,例如美國加州要求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產品須低于行業碳足跡均值;供應商評優法能夠將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納入到建筑工程承包商競標的考量中,提供對工程采購的直接激勵。對低碳建筑用材產品的激勵:由于低碳產品可能存在綠色溢價,激勵措施至關重要。利用直接財政激勵(補貼、獎勵等)、非直接財政激勵(金融優惠等)、非財政激勵(優先采購、評價傾斜等)等多種激勵措施已經在綠色建筑用材推廣試點中取得成效,仍須針對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設計并組合多種激勵工具。執行體系及監測評估:從采購全流程入手,對采購文件編制、評標及結果公示、合同

45、簽訂、履約驗收等各環節明確具體執行要求;利用集中采購、統一采購平臺等方式實現規?;?、標準化和透明化的低碳建筑用材采購;加強對低碳采購效果的監督與評估,對采購主體和供應商開展動態考核,并持續優化改進低碳采購政策。rmi.org/16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2.3 完善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機制的主要工作方向盡管我國已在宏觀支持政策、認證評價體系以及政府采購試點等方面持續發力,促進綠色低碳建筑用材的公共采購,但現階段從采購端推動低碳建筑用材規?;瘧玫闹С煮w系遠未成熟,存在低碳建筑用材經濟性不足,碳核算與認證難度大,保障機制與激勵措施不完善三方面的挑戰。在低碳建筑用材經濟性方面,低碳建筑用材較

46、高的溢價制約了低碳建筑用材規?;l展的力度。由于低碳零碳建筑用材的某些關鍵生產技術尚處于研發示范和商業化起步階段,生產工藝尚不成熟,生產成本仍然較高,技術實際應用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驗證,低碳建筑用材市場需求方對于低碳建筑用材的增量成本和效果存在顧慮。公共采購在培育早期低碳建筑用材市場和撬動低碳建筑用材加速發展的作用尚未完全發掘,需要識別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生產路徑。在碳核算與認證方面,當前我國仍缺乏完善的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與低碳建筑用材評價及認證體系。建筑用材產品的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本土碳排放數據庫尚不完善,亟待進一步研究與標準化,為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提供基礎數據支撐?,F有的認證標準主

47、要聚焦在綠色建筑用材,對低碳建筑用材的特性和性能缺乏具體的評估標準和測試方法,導致市場上低碳建筑用材的質量參差不齊,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認證標識,消費者和建筑企業難以辨別和選擇可靠的低碳建筑用材產品。完善低碳建筑用材的認證體系,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和認證流程,確保低碳建筑用材的環境效益能夠被全面、客觀地評價和認可。在保障機制與激勵措施方面,建筑用材的低碳屬性尚未明確納入到現行的綠色建筑用材評價體系以及公共采購需求標準中,也未能在公共建設項目招投標中加以考核,使得低碳建筑用材的規?;瘧萌狈嶋H場景。有必要在綠色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經驗的基礎上,明確對低碳屬性的約束,同時對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認證-

48、應用全鏈條給予激勵與保障。綜上所述,以公共采購為抓手探索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路徑、夯實低碳建筑用材碳核算基礎與認證機制、完善保障機制和激勵措施是破解現階段低碳建筑用材推廣應用緩慢的關鍵舉措,也是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方向。rmi.org/17公共采購推動建筑用材低碳轉型 3.探索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之路 3.1 從循環再生到新興技術:經濟技術可行的建筑用材低碳化路徑在我國,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最主要的建筑結構形式。相比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以木結構和鋼結構為主,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占比達到民用建筑的80%以上;其次為鋼結構,占5%。建筑用水泥和鋼材的碳排放分別占建筑用

49、材碳排放總量的53%和36%,合計達90%,是建筑用材碳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因此本章著重分析降低建筑用材中所水泥(以混凝土為最主要應用形式)和鋼材的脫碳技術與成本?;炷两堤级唐诳赏ㄟ^提高摻混比例,長期依賴新興技術發展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和基礎設施的重要原料,也是水泥在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應用形式。我國建筑結構的主要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設施土木工程項目也大量使用混凝土,2021年我國混凝土總產量達32.9億方,人均產量超2億方2。預拌混凝土產品從搖籃到大門的碳足跡中有86.0%由原材料(主要為水泥)生產貢獻,而水泥95.9%的碳足跡則由熟料生產貢獻(圖表8),同時混凝土在使用階段具有吸收CO2的

50、功能。因此,混凝土降低碳足跡的主要路徑有三條:一是使用摻合料替代水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二是使用碳足跡更低的水泥,即使用減碳技術降低水泥熟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三是利用混凝土的固碳效應實現一定的碳封存。圖表8 熟料-水泥-預拌混凝土系統碳足跡構成來源:本研究課題組(1)提高摻合料比例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比例粉煤灰和礦渣等摻合料以降低水泥使用量是一種在近期可行且兼具降本降碳效果的減碳路徑。目前在混凝土制備中廣泛使用摻合料來實現降本增效,標準混凝土的摻加量約 1520%?,F行標準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范(GB/T 510032014)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規定在水膠比大

51、于 0.4、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制備混凝土時,C30 混凝土中粉煤灰、礦粉和復合摻合料的最大摻入比例分別為30%、45%以及 40%45%。團體標準綠色建材評價-預拌混凝土要求綠色混凝土的固體廢棄物摻加量要達到 30%。因此,摻合料比例未來可提高至 30%-40%,仍具有增長潛力。86.0%13.3%92.0%95.9%100%80%60%40%20%0%預拌混凝土水泥熟料產品生產運輸能源生產原材料生產rmi.org/18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提高摻合料比例短期內已具備經濟性,能夠帶來降本降碳的雙重效益(圖表9)。在粉煤灰和礦粉雙摻情況下,摻合料比例從20%提高至30%,混凝土生產成本可從

52、435元/立方米下降至424元/立方米,碳足跡由291kg CO2eq/m3下降至267kgCO2eq/m3,下降率分別為2.5%和8.6%。若摻入比例達到40%,則混凝土生產成本將降至413元/立方米,碳足跡也降低至242 kgCO2eq/m3。圖表9不同摻合比例下的混凝土生產成本以及混凝土碳足跡注:以C30混凝土為例。來源:本研究課題組(2)低碳水泥生產水泥低碳化路徑在中遠期產生更大的減碳潛力。水泥生產分為生料制備、熟料煅燒和水泥粉磨三個階段,其中熟料煅燒環節的碳排放占比95%以上,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燃燒排放)以及碳酸鹽原料在煅燒過程中分解產生的CO2(過程排放)。降低水泥生產階段碳排

53、放的重點在于降低燃燒排放和過程排放,其中燃燒排放大約占水泥生產碳排放的35%,過程排放約占60%。主要路徑包括能效提升、燃料替代、原料替代,以及碳捕集與封存(圖表10)。其中能效提升可以通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從而降低碳排放;燃料替代通過使用低碳排放的燃料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降低單位能源的燃燒排放;原料替代通過降低原料中的石灰石用量減少其在煅燒分解時產生的排放;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將水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起來,并用于混凝土的養護或骨料制造等。500400300200100050040030020010000%20%25%30%40%混凝土生產成本(元/立方米)混

54、凝土碳足跡(kg CO2eq/m3)413424430435457242267279291341摻合料摻入比例混凝土生產成本混凝土碳足跡rmi.org/19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 表10低碳水泥技術及減排潛力說明減排潛力(相比于傳統生產路徑降碳%)能效提升通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生產單位水泥的能源消耗。目前常用的水泥節能技術有熟料燒成節能減排技術、粉磨系統節能減排技術、水泥生產數字化技術等三種14%燃料替代使用固體廢物、生物質燃料、以及其他新型燃料如氫能、電力等低碳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以降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活動排放35%原料替代使用鋼渣、電石渣、硅鈣渣、粉煤灰等含鈣的工業廢渣替換原料中的

55、部分石灰石,以降低水泥煅燒過程中石灰石分解產生的排放40%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由于目前尚未看到能完全替代石灰石、沒有過程排放且能大規模應用的替代工藝,碳捕集、封存與利用(CCUS)是水泥碳中和的必要技術60%降低熟料比控制水泥中熟料的用量,降低單位水泥碳排放23%綠色電力在水泥生產中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來源的電力5%來源:本研究課題組水泥低碳化極大依賴目前尚未普及的技術,如燃料替代、CCUS 等。目前使用近零碳技術生產水泥會導致水泥成本大幅上升。使用CCUS生產的水泥熟料平均成本在2020年為589元/噸,而傳統水泥熟料生產工藝的成本僅為232元/噸,因此溢價率將近 100%。由于熟料成本的

56、增加,使用近零碳水泥制備的混凝土成本將上升至 506 元/立方米。但未來隨著零碳技術成熟和成本下降,近零碳水泥生產成本將出現下降趨勢,到 2030 年,近零碳混凝土溢價率降到約為16%,而碳足跡則從 266kgCO2eq/m3下降至 95kgCO2eq/m3,降幅超過 64%,其中剩余碳排放主要來源是骨料和運輸環節,分別為 37kgCO2eq/m3和 42kgCO2eq/m3。圖表11使用常規水泥和近零碳水泥制備的混凝土成本及碳足跡比較注:常規混凝土以添加30%摻合料的C30混凝土為例。來源:本研究課題組520500480460440420400380元/立方米常規水泥常規水泥近零碳水泥近零碳

57、水泥202220252030kgCO2eq/m3300250200150100500水泥運輸骨料摻合料外加劑生產rmi.org/20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3)尾端固碳尾端固碳是混凝土降碳的新興技術。尾端固碳是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統稱。二氧化碳在混凝土固碳技術中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養護混凝土,以及用于再生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備人工骨料。其中二氧化碳養護混凝土的技術已有較多討論和實驗研究,也開展了部分試點;二氧化碳制備人工骨料則處于更早期階段。尾端固碳技術既能吸附二氧化碳,又能增強混凝土強度從而減少混凝土用量,在減碳技術能開發為碳資產的情景下,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混凝土降碳技

58、術選擇。鋼材降碳短期關注廢鋼利用,長期需要氫冶金等技術發展降低鋼材碳排放的路徑主要包括能效提升、廢鋼短流程、氫冶金工藝和碳捕集等(圖表 12)。在各類低排放鋼材減排路徑中,廢鋼短流程煉鋼和氫冶金技術相對最為成熟,減碳潛力也最大。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高爐轉爐路徑(長流程)的噸鋼生產成本為 3179 元/噸,而碳排放高達 1.80t CO2eq/t(圖表 13)。廢鋼電爐煉鋼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其碳排放系數僅 0.36t CO2eq/t,是長流程工藝的 20%。預計隨著電網碳排放因子的持續下降,電爐工藝的碳排放系數將持續降低。廢鋼電爐路徑的生產成本為 3329 元/噸,溢價率僅 5%,已經是經濟可

59、行的低排放鋼材生產技術。綠氫直接還原鐵(DRI)加電爐路徑同樣可顯著降低鋼鐵碳排放,目前碳排放系數為 0.48t CO2eq/t,僅為長流程工藝的 27%。與廢鋼電爐路徑類似,其碳排放系數將進一步隨著電網碳排放因子的下降而持續降低。綠氫 DRI 的成本隨著風光儲氫成本的快速降低而下降,2022 年噸鋼生產成本約為 4018 元/噸,溢價率為 26%,預計到 2030 年噸鋼生產成本將大幅降低至 3290 元/噸,此時溢價率將低至 3%,氫冶金將具有巨大的經濟性。圖表12低排放鋼材技術及減排潛力減排路徑說明減碳潛力(相比于長流程降碳%)能效提升主要包括余熱余壓利用、分布式能源耦合等方式。過去十年

60、,中國鋼鐵行業在能效提升方面發展迅速,重點鋼企噸鋼能耗從2010年的600千克標準煤降至2020年的545千克標準煤。1520%廢鋼短流程以廢鋼為原料,利用電爐生產粗鋼,是未來鋼鐵低碳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F階段,受制于國內廢鋼資源和電爐產能不足,短流程鋼產量約占全國粗鋼的10%。未來,隨著社會廢鋼和進口廢鋼資源的逐步擴大和回收體系的完善,短流程工藝得益于其自身在降低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大幅減少噸鋼碳排放方面的關鍵作用,將在中國鋼鐵產業結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95%氫冶金主要包括高爐噴吹氫氣和氫氣直接還原鐵兩種技術路徑。其中,高爐噴吹氫氣可對現有的高爐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從而避免現有的年輕高爐資產大

61、規模擱淺,并通過使用氫氣替代部分噴吹煤和焦炭來降低碳排放。而直接還原鐵的減碳潛力大,氫氣可將球團礦直接還原成固態海綿鐵,使用綠氫的情況下,減排潛力可達到95%。短期內,高爐噴吹氫氣是行業的發展重點。95%碳捕集、封存與利用在鋼鐵行業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對高爐-轉爐路徑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用于利用或封存。鋼鐵行業排放源較多且濃度較低,碳捕集的難度和成本高。高爐氣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對轉爐等其他工序較高,可優先作為捕集對象。60%電解鐵礦石是直接利用電能在高溫或低溫的情況下將鐵礦石還原為鐵的技術,但目前國內尚未有試點或規劃,未來發展存在不確定性。95%注:采用零碳電力后,短流程煉鋼、氫冶金+電爐都可實

62、現零排放。來源:本研究課題組rmi.org/21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13不同生產工藝下的鋼材成本及碳足跡比較注:BF-BOF為高爐轉爐路徑,廢鋼EAF為廢鋼電爐路徑,綠氫DRI EAF為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路徑。來源:本研究課題組 3.2 低碳公共采購的市場效益與減碳效益評估公共采購有助于在早期階段擴大低碳建筑用材的下游市場規模以助力低碳建筑用材推廣。本報告針對市場自發形成的技術部署趨勢和在有低碳采購政策推動下加速采購低碳建筑用材的兩種情景,設定了“市場自然發展”情景和“低碳采購加速”情景,以分析公共采購對低碳建筑用材的拉動效應和降碳效益(圖表14)。在近期,公共采購可迅速擴大已具

63、有成本經濟性的低碳建筑用材市場,這類低碳建筑用材通常以循環經濟、固廢利用等減碳降本的生產路徑生產,例如高比例摻混的混凝土和短流程鋼。對于混凝土而言,可提高摻合料摻比來降低常規水泥需求;對于鋼材而言,可提升市場對廢鋼電爐煉鋼的需求,助力實現電爐煉鋼占比在2025年達到15%和在2030年達到20%的行業目標。與此同時,公共采購還應兼顧目前成本仍較高但未來減碳潛力大的技術路徑,逐步擴大氫冶金和CCUS等技術路徑的部署,助力技術成熟與生產規?;?。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投產的水泥CCUS項目年碳捕集規模僅5.1萬噸,氫冶金項目產能150萬噸。盡管在建或規劃的水泥CCUS項目碳捕集規模達到30萬噸,而

64、氫冶金項目產能500萬噸,但相比全社會鋼鐵與水泥產能仍屬小規模應用。因此,公共采購應自2025年起陸續推動與低碳、零碳建筑用材生產的產能規劃相銜接,增加新技術生產的零碳建筑用材采購占比,撬動高成本建筑用材生產技術更快走向商業化。5,0004,0003,0002,0001,0000元/噸BF-BOFBF-BOF廢鋼EAF廢鋼EAF綠氫DRI EAF綠氫DRI EAF202220252030tCO2eq/t鋼21.61.20.80.40rmi.org/22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14兩種情景下鋼材和混凝土的公共采購比例鋼材混凝土膠凝材料高爐-轉爐廢鋼電爐綠氫DRI常規水泥近零碳水泥摻合料市

65、場自然發展202289.9%10.0%0.1%80.0%0.003%20.0%202588.6%11.0%0.4%78.0%0.023%22.0%203087.0%12.0%1.0%72.9%0.071%27.0%低碳采購加速202289.9%10.0%0.1%80.0%0.003%20.0%202584.0%15.0%1.0%76.6%0.4%23.0%203077.5%20.0%2.5%66.5%3.5%30.0%注:“市場自然發展”情景指按照過去的市場發展演變趨勢外推至2030年,其中廢鋼電爐比例按照歷史趨勢外推,綠氫DRI和近零碳水泥按照中國已有產能規劃設定2025年水平,2030年按

66、照趨勢外推,混凝土摻比按照趨勢增長;“低碳采購加速”情景面向碳中和目標來反推2030年的采購需求,其中廢鋼電爐比例按照國家碳達峰行動目標要求設定,綠氫DRI和近零碳水泥占比按照RMI對鋼鐵和水泥碳中和路徑研究結果設定,混凝土摻比按照低碳建筑用材標準要求設定。近零碳水泥占膠凝材料的比重由近零碳水泥占總水泥的比重和水泥占膠凝材料比重相乘得到。根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2030年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能夠拉動4500萬噸的低排放鋼材和2.77億噸的摻合料和近零碳水泥的市場需求(圖表15)。廢鋼電爐和綠氫DRI的規模分別達到4000萬噸和500萬噸。相比于按照市場自然發展進行公共采購,能夠額外帶來1900萬

67、噸的低排放鋼材需求。對于混凝土而言,通過使用摻合料或近零碳水泥替代常規水泥作為混凝土膠凝材料,2030年摻合料和近零碳水泥的公共采購需求分別為2.48億噸和2900萬噸,相比于按照市場自然發展進行公共采購,能夠額外帶來8300萬噸的摻合料和近零碳水泥的需求,減少了對常規水泥的需求。圖表15市場自然發展和低碳采購加速情景下,低排放鋼材(左圖)和混凝土膠凝材料(右圖)公共采購量注:本報告中低排放鋼材包括廢鋼電爐路徑和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路徑生產的鋼材。來源:本研究課題組6,000 5,0004,000 3,000 2,000 1,000 0萬噸市場自然發展增量低碳采購加速億噸32.521.510.

68、50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rmi.org/23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低碳建筑用材的公共采購還能帶來直接減排效益,并通過示范作用與標準化流程對全行業產生更大的減排影響。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在我國使用公共采購手段推動低碳建筑用材市場的情景下,2030年一年帶動鋼材和水泥行業的CO2減排量分別達到2700和3700萬噸,合計達到6400萬噸(圖表16)。隨著公共采購對低碳建筑用材早期市場培育的完善,生產與應用標準化與經濟性增強,市場上低碳建筑用材品種的增多、產量

69、的提高,建筑、基建等下游行業對低碳建筑用材的應用會進一步推廣,撬動更大的減排潛力。在建筑業普遍開展低碳建筑用材采購的情景下,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2030年鋼材和水泥行業的CO2減排量將分別達到6100萬噸和9700萬噸,每年的總減排潛力將達到1.58億噸。圖表16低碳采購帶動的鋼材與混凝土減排潛力來源:本研究課題組 3.3 低碳建筑用材應用的增量成本基本可控推廣應用低碳建筑用材會對工程項目產生一定的增量成本,但增量成本基本可控。據落基山研究所估算,應用循環再生路徑生產的低碳建筑用材在實現減排的同時并不會造成成本大幅增長,甚至可以實現降本。例如,將混凝土摻合料比例從20%提升至30%,可以使建筑

70、工程單位面積成本降低6元;使用廢鋼-電爐生產的再生鋼僅會使工程成本增加13元/平方米,二者結合使用僅會增加單位面積工程造價約8元/平方米,溢價率僅0.4%(圖表17),而由此帶來的單位工程面積減碳量為142kgCO2,相當于碳減排成本僅56元/噸,低于中國目前全國碳市場的碳價(約90元/噸,圖表18)。應用新型技術生產的近零碳水泥和鋼材將對建筑工程造價帶來較大影響,但其經濟性會在遠期大幅改善。例如,采用近零碳水泥和綠氫DRI工藝生產的鋼材將使單位面積工程造價提高109元,相當于溢價率為5.4%,而由此帶來的CO2減碳量為211kg/m2,相當于碳減排成本為518元/噸CO2,不具備經濟競爭力。

71、到2030年,隨著綠氫制氫工藝進與氫冶金的規?;瘧?,使用綠氫DRI生產的鋼材只會導致約10元/平方米的增量成本,使用近零碳水泥的增量成本也降低至26元/平方米,二者同時使用,增量成本可以控制在36元/平方米,溢價率不超過2%,將具備較高的經濟可行性。21.61.20.80.40億噸20242025202620272028 20292030鋼材減排量水泥減排量低碳公共采購撬動市場減排量rmi.org/24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圖表17建筑工程應用低碳建筑用材的增量成本(以典型公共建筑為例)注:相比于使用常規水泥20%摻比和高爐轉爐鋼材的溢價率。工程成本的基準值為2042元/平方米,其中鋼

72、材采購成本為286元/平方米,混凝土采購成本為204元/平方米圖表18低碳建筑用材公共采購的單位碳減排成本及中國碳價預測來源:本研究課題組,現有中國碳價預測報告3,4,56005004003002001000元/tCO2常規水泥30%摻比+廢鋼電爐近零碳水泥30%摻比+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20222030碳減排成本碳價0.0%0.7%-0.3%0.4%2.3%1.3%2.0%3.7%0.5%3.4%0.2%5.4%2.1%5.0%1.8%1.7%鋼材生產路徑高爐-轉爐廢鋼-電爐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2022)綠氫直接還原鐵-電爐(2030)混凝土生產路徑常規水泥+20%摻比常規水泥+30%摻比近

73、零碳水泥+30%摻比(2022)近零碳水泥+30%摻比(2030)混凝土鋼材基準情景rmi.org/25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4.夯實低碳建筑用材碳核算、評價及認證機制建筑用材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是一套系統工程。在核算規則方面,需要發布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及重點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同時推動規則的國際銜接;在底層數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因子庫;在認證與披露方面,需要建立建筑用材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和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分級管理制度,同時探索建立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信息披露制度;在應用場景方面,需要拓寬應用場景,在重點行業、企業和產品上先行先試,形成試點

74、經驗。目前我國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管理工作整體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建筑用材產品核算通則及規則標準數量較少且不統一、建筑用材產品數據庫本土化程度不高、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認證與披露制度尚不完善等問題,限制了上下游低碳應用場景的采信。要推動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一方面需要夯實核算基礎,完善建筑用材本土數據庫的建設和核算規則的發布;另一方面需要加強低碳建筑用材的評價及認證機制,促進下游選用低碳建筑用材(圖表19)。圖表19碳足跡評價與應用的管理模式 4.1 完善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細則我國正積極推動建立產品碳足跡核算體系,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制定發布了與國際接軌的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目前國際上廣泛使用

75、的碳核算標準或規范包括ISO 14067:2018 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及指南、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產品全生命周期核算與報告標準,以及PAS 2050:2008 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這些標準為核算產品和服務在全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提供了量化、監測、報告及審定與核查的整體框架。2024 年 9 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 GB/T 240672024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填補了此前國內產品碳足跡核算通用標準的空白。該標準與 ISO 14067 國際標準銜接,使得我國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國際保持一致且兼具中國特色,為我國后續產品碳足跡體系

76、的完善打下基礎。完善細化每個建筑用材類別的產品種類規則(PCR)以確保核算結果的可比性是我們接下來要著重開展的工作。產品種類規則是為一個或多個產品種類的產品碳足跡或部分產品碳足跡的量化和信息交流制定的一套具體規則、要求和指南,是確保同類產品碳足跡核算結果可比的規范性要求6。目前國內建筑用材領域已發布的PCR數量較少,且權威性不夠,實施率不高。截至2023年底,建筑材料行業現行的PCR標準共有14項,其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9項。從層級角度看,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相對較少,團體標準相對較多。同時,不同團體針對同一產品發布的PCR技術標準不統一,如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廣東省節能減排標

77、準化促進會均發布了陶瓷磚的PCR,但二者的系統邊界設定、分配原則等核心規則存在差異,這將導致最終核算結果各不相同、可比性較差。另外,國內建筑用材產品的PCR均是從建筑用材產品本身的角度制定的,和下游建筑降碳需求存在兼容性問題。例如,建筑用材碳足跡核算主要關注建筑用材產品從“搖籃”到“大門”的碳足跡;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夯實建筑用材產品 碳核算細則完善低碳建筑用材 評價認證機制 豐富建筑用材本土 碳足跡數據庫 拓寬低碳建筑用材 下游應用場景 rmi.org/26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排放除了材料使用外,還關注建筑運行及拆除等階段的排放,需要從系統角度分析建筑材料使用對后續排放的影響。相關部委

78、及行業協會應盡快啟動針對不同類別建筑用材產品PCR標準的征集及研制工作,爭取盡早發布不同建筑用材產品PCR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4.2 豐富本土建筑用材碳排放因子數據庫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產品生命周期原料、生產、工藝等不同,構建我國本土建筑用材碳排放數據庫對于公正衡量建筑用材生產碳排放情況尤為重要。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相關研究起步較晚。目前國內進行產品碳足跡評價首選是歐洲地區運行較為成熟的數據庫如Ecoinvent等。國外數據庫的數據通?;谄鋰一騾^域各行業的平均數據,其地域代表性、技術代表性和時間代表性不足,不能真實反映我國建筑用材產品的碳足跡情況。以最典型的國家平均電力排放因子為例(

79、圖表20),與生態環境部2024年4月最新發布的中國2021年電力平均排放因子相比,IEA公布的我國國家電力CO2排放因子高10.3%,Ecoinvent取值高51.2%。圖表20不同機構發布的中國電力平均排放因子比較發布機構生態環境部IEAEcoinvent發布文件國家統計局關于發布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IEA數據庫Ecoinvent軟件指標名稱全國電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國家電力CO2排放因子國家電力CO2排放因子代表年份202120202020指標數值0.55687 0.61438 0.8429 指標單位kg CO2/kWhkg CO2/kWhkg CO2/kWh為了客觀反

80、映我國產品碳足跡現狀,需要盡快健全我國本土碳排放數據庫?;趪鴥饶车湫徒ㄖ貌纳芷跀祿?,對部分大宗建筑用材產品的碳足跡清單數據的本土化水平進行統計(圖表21)。發現水泥、預拌混凝土、砂漿等建筑結構材料生產所用原材料種類相對較少、生產工藝簡單,數據的本土化率達70%左右,而防水板材、巖棉、外加劑等建筑用材產品生產所用原材料相對較多,其碳足跡背景數據的本土化率僅為30%左右。綜合來看,當前我國建筑結構材料的基礎數據相對較豐富,建筑維護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等的數據基礎較差。未來應繼續細化完善混凝土、水泥等大宗建筑用材在不同技術路徑和生產地區的碳排放數據,同時逐步增強建筑維護材料等數據本土化率較低

81、的產品碳數據。rmi.org/27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圖表21大宗建筑用材產品碳排放背景數據本土化程度來源:本研究課題組 4.3 在綠色建筑用材中納入碳排放指標碳排放指標在我國部分綠色建材評價標準中已經有所體現,但尚未成為定量化的強制性指標。綠色建材評價標準準中對于產品的低碳指標如碳排放量、碳減排量等的設定主要分為三類情況:一是在環境屬性指標中提出要進行碳足跡分析,但對碳足跡值并沒有明確限值要求;二是要求提交第三方機構出具的EPD或碳足跡報告;三是在環境屬性指標中提出了碳排放分級指標要求,不同星級的綠色建材有具體的碳排放限值要求。目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已采信的72項綠色建

82、材產品標準中,1項(鋼結構房屋構建)需要提供碳足跡報告,且不同星級標準對應不同的限值;6項要求提供第三方編制的碳足跡報告;57項需要提供碳足跡報告但并不需要第三方核查,也并未設置碳足跡限值;還有8項未作出碳相關要求。圖表22 認監委采信的72項綠色建材產品標準中對碳的要求來源:本研究課題組完善我國低碳建筑用材評價機制可以依托目前已相對成熟的綠色建材評價機制,將其中已涉及的低碳指標定量化,并在綠色建材申請時設置更明確的碳足跡閾值。在碳足跡指標限值的設置上,可以采取漸進式策略。例如,美國加州清潔購買項目要求政府項目中采購的四類建筑用材溫室氣體排放量需低于一定閾值,該閾值根據行業平均水平設置,并每三

83、年進行重新評估和設定,可以起到獎勵先進、鼓勵轉型的作用。而要確定不同建筑用材產品的碳足跡閾值,特別是同種產品在不同性能類別下的碳足跡差異(如不同強度混凝土),摸清行業碳排放家底,明確各類建筑用材產品碳核算標準等關鍵問題,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工作。100806040200數據本土化率%水泥混凝土砂漿平板玻璃 陶瓷磚巖棉保溫材料彈性地板防水卷材24353747656772766 要求提供第三方編制的碳足跡報告8無碳足跡相關要求1需要提供碳足跡報告且設置碳足跡限值57 要求提供碳足跡報告但不需要第三方核查 rmi.org/28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5.完善低碳采購的保障和激勵機制 5.1 識

84、別低碳建筑用材應用場景識別中國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的主要領域須結合中國房地產及基礎設施的整體發展趨勢,識別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并提前布局納入低碳建筑用材采購策略,實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雙重效益。綜合考慮未來建設需求與建設量、建筑用材使用量、應用低碳材料的難度、對造價的敏感性等因素,本報告識別出以下可以測試應用低碳建筑用材的工程項目使用場景?;A設施項目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對建筑用材需求大、結構形式相對簡單、相比住宅建筑更適宜應用固廢等摻混材料;同時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大多為政府采購,政策示范導向強,更便于設置低碳相關標準,整體而言是未來推廣低碳建筑用材廣泛應用的重要場景。國際上,

85、一些城市和地區已經以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為優先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混凝土的低碳采購要求與低碳測試試點,例如美國加州、華盛頓州、科羅拉多州等均要求在政府采購的項目中采用低于行業平均排放值的低碳混凝土及鋼材;英國某高架橋建設中部分應用了摻入90%礦渣作為膠凝材料的新型混凝土,該混凝土符合預拌混凝土BS EN197膠凝材料標準,同時使得混凝土碳足跡降低了62%10。2024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文件中也提到,“開展政府采購支持公路綠色發展試點,適時將碳足跡管理有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p>

86、我國道路工程建設量大,工程渣土、建筑固廢量等混凝土摻合料足,未來在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中應用低碳混凝土將是實現推廣低碳建筑用材和固廢循環利用雙重效益的重要途徑。案例:浙江寧波在道路工程中將工程渣土資源化利用為再生路基填料2022年4月,由浙江省工程勘察設計院提供技術支撐、寧波夯涌環??萍加邢薰具M行生產及施工的寧波市海曙區城市支路項目正式施工11。項目利用寧波地區建筑垃圾中占比最大的淤泥、淤泥質土工程渣土經集中拌和、破碎篩分預處理后形成基土,然后通過工藝配比摻入配方材料等形成路基填料,運輸至場地后通過碾壓施工形成固化土路基。在路基填料產品中,工程渣土占比(重量比)約92%,其他摻入物占比約8%。

87、該道路項目不僅實現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和道路建設的降碳效益,根據第三方單位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這類再生路基還具備更好的水穩性、回彈住宅模量和平整度,使得路面更經久耐用12。目前,浙勘集團已經圍繞這一項目進行了產業化布局。未來一年內,在杭甬兩地,以類似“云倉”的概念,將建設三座年產量50萬噸左右、專門用于渣土再生處理的工廠。項目達產后,可以為所在地區綜合處理10%左右的城市余泥渣土,并在道路工程中作為再生路基填料使用。rmi.org/29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前兩批“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試點的主要推廣建筑類型,具備良好的綠色建材推廣經驗和實踐基礎;同時公共建筑的工程質

88、量高、選材體系完善,低碳建筑用材在公共建筑中也具備優先推廣的條件。根據2020年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在快速城鎮化的帶動下,我國城鄉建筑面積大幅增加,自2014年至今,我國民用建筑每年的竣工面積基本穩定在25億m2左右,人均住宅面積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我國人均公共建筑面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低位,其中,醫院、文體建筑等公共服務類建筑的規模仍有待增加,將是未來新建建筑的主要類別(圖表22)。圖表23 2017年中外住宅及公共建筑人均面積對比來源: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13 農宅我國農宅的使用壽命比較短,未來將會有大量新建和改造需求;2022年以來,我國先后開展了多批綠色建材下鄉活動

89、,加快了節能低碳、安全性好、性價比高的綠色建材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結合農宅新建需求及政策實施基礎,未來,結合裝配式農宅、現代竹木結構、低碳混凝土與低碳鋼等低碳建造手段與材料,低碳建筑用材將在農村住宅獲得進一步的廣泛應用,助力農村住宅的全生命周期脫碳。706050403020100人均建筑面積(m2)美國美國英國英國德國德國印度印度法國法國中國中國日本日本公共建筑住宅rmi.org/30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5.2 強化采購需求標準中的“低碳”屬性 我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的力度在近年來不斷加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由最初南京、杭州、紹興、湖州、青島、佛山6

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擴大到了48個,未來,試點城市仍將進一步擴大至100個14。然而對于大多數建筑用材種類而言,碳排放約束指標尚未被定量化地納入當前我國政府采購綠色建材的指標體系。以預拌混凝土為例,在政府綠色建材采購試點城市需要遵循的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中,對于預拌混凝土提出了“綠色”和“品質”的兩方面指標要求,碳排放相關的要求并未包含在內。在政府項目中納入碳排放相關指標可以從產品層面或項目層面著手。在產品層面,可以針對政府項目中所需的結構材料(鋼材、混凝土等)等隱含碳較高的建筑材料設置科學、合理的碳排放強度限值。從規則制定的角度,可以對于現有綠色建材評價標準或需求標準做進一步的修

91、訂,提出量化的碳強度約束值。案例:美國BUY CLEAN法案對建筑用材產品碳強度的要求美國加州政府于2017年10月簽署了清潔加州法,該法案是美國首個限制建筑用材隱含碳排放的法案,該法案對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及建筑項目使用的特定建筑用材的碳排放進行了限制,其中主要涉及鋼鐵、混凝土中的鋼筋、平板玻璃及礦棉保溫板等四大類建筑用材產品。該法案的實施是漸進的:在2019年承包商需要在施工期前提交產品環境聲明(EPD),公布建筑用材的碳排放數據。在接下來的兩年,加州綜合服務部(DGS)收集建筑用材碳排放的數據,于2021年1月建立碳排放的基準線。從2021年7月起,政府項目中特定建筑用材的碳排放必須滿足基

92、準線的要求,具體限值如下:合格材料未加工產品的最大可接受 GWP1限值(從搖籃到大門2)加工產品可接受的最大 GWP 限值(僅限A1模塊3)熱軋結構鋼型材1,010 kgCO2eq/t1,080 kgCO2eq/t空心結構型材1,710 kgCO2eq/t1,830 kgCO2eq/t鋼板1,490 kgCO2eq/t1,590 kgCO2eq/t混凝土鋼筋890 kgCO2eq/t920 kgCO2eq/t平板玻璃1,430 kgCO2eq/t不適用輕密度礦棉板保溫3.33 kgCO2eq/m2 4不適用高密度礦棉板保溫8.16 kgCO2eq/m2 4不適用備注:1.GWP:全球變暖潛能值

93、,基于 100 年壽命影響;2.當 EPD 申報非制造產品GWP時,使用此欄確定是否符合要求。將制造商“從搖籃到入口”的GWP(即信息模塊A1-A3的總和)與限值進行比較;3.當EPD申報制造產品GWP時,使用此欄確定是否符合要求(將信息模塊A1中的GWP與限值進行比較)。這些限值由非制造產品的GWP推導得出,并考慮了制造過程中的廢棄物;4.輕密度、高密度礦棉板保溫的限值為熱阻RSI=1時的值。DGS 利用當前全行業 EPD 來確定行業平均值并設定上述最終限值。rmi.org/31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項目層面上,可以對于政府建設項目提出單位面積隱含碳排放限值等約束指標,從而從項目整體管

94、理角度起到限制隱含碳的目的??紤]到不同建筑形式、氣候區域以及建筑功能對于隱含碳排放的影響,這類要求可以在具體項目的招投標書中給出,也可以在當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增加對于建筑單位面積隱含碳的相關指標。與產品層面給出碳排放限額的方式相比,項目層面的指標可以對建筑整體隱含碳進行更好的把控,但碳核算的難度也對應增加,相應的標準和規范還有待進一步修訂。案例:法國RE法案對建筑單位面積隱含碳提出限值要求據法國生態轉型部稱,法國建筑行業占全國能源消耗的 43%以上,占 CO2排放量的 25%。2020 年,法國頒布了新的建筑節能規范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2020(簡稱“R

95、E 2020”),旨在提高新建筑的能源性能,降低其從建筑用材使用到建筑拆除階段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15。對于 2022 年 1 月 1 號之后的新建或改建住宅建筑,法規規定了建筑物 50年使用壽命期間每年的最大碳排放閾值,該閾值隨時間推移而降低。從 2025 年起,每 3 年(2025 年、2028 年、2031 年)將收緊一次排放閾值。目標是到 2030 年,與 2013 年建筑和翻新(工業和交通,范圍 3)的排放水平相比,實現至少減少 30%、最多減少 40%的排放。這一在初始階段設定易于達成的目標并逐步加嚴的方式,旨在讓所有參與者熟悉并逐步參與這種新的排放核算方法。該法規還旨在改變建筑材料

96、和技術,并為低碳建筑材料創造市場。202220242025202720282030從2031年開始獨立或附屬房屋640 kgCO2/m2/yr530 kgCO2/m2/yr475 kgCO2/m2/yr415 kgCO2/m2/yr集體住房740 kgCO2/m2/yr650 kgCO2/m2/yr580 kgCO2/m2/yr490 kgCO2/m2/yrRE2020中規定不同建筑類型每年最大碳排放閾值(范圍三)5.3 采用激勵措施促進低碳建筑用材研發、生產及應用激勵措施可以在低碳建筑用材產業發展初期一方面幫助低碳建筑用材生產企業逐步通過規?;l展獲得更高的成本競爭力,另一方面幫助產業鏈形成

97、更加完整有效的低碳建筑用材的設計施工驗收流程,最終實現低碳建筑用材的可持續規?;l展。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引導作用,將為低碳建筑用材大批量選用賦能添力。從第一、二批政府采購綠色建材試點城市的實踐經驗來看,政府財政資金主要通過獎勵、補貼的形式直接激勵綠色建材生產,通常直接的資金獎補以綠色建材產品認證作為主要的獎補依據。由于公共采購是市場的早期驅動力,并具有引導市場、率先示范的作用,因此國際上,在推動低碳建筑用材發展的起步階段,政府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時通常留出一定比例的溢價空間,達到激勵低碳建筑用材使用的目的。rmi.org/32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案例:荷蘭使用CO2績效階梯工具為低碳

98、企業競標政府項目提供競標優惠自2015年起,荷蘭要求政府機構實施綠色低碳采購。為識別和采購符合氣候友好標準的工程項目,荷蘭公共機構采用CO2績效階梯這一工具,識別競標企業的減排雄心和行動,并為低碳企業提供競價優惠,以此選取優質低碳企業承包公共項目,推動實現氣候和環境目標。具體而言,CO2績效階梯共分為五個等級,前三個等級側重評估企業在自身運營方面的碳管理和減排,從第四和第五個等級開始,評估企業在供應鏈減排上的承諾和行動。企業在競標政府項目前,可以申請CO2績效階梯的證書。在競標時,企業的CO2績效等級越高,則可以獲得的競價優惠等級也越高,投標公司最高可以獲得10%的競價優惠(每級2%)。最終在

99、公共采購項目中,結合企業競標價和競標優惠,確定最終競標企業。使用這一低碳競價優惠政策讓荷蘭的低碳減排進程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約有4000家企業采用CO2績效階梯工具,據統計,獲得該認證的機構平均每年可減少3.2%的排放量,這一比例是荷蘭平均水平的兩倍16。目前,包括鐵路等基礎設施行業、服務業、景觀管理和廢物管理等領域的公共采購機構均已采用這一工具進行招標項目的碳管理。另一方面,一些非財政性激勵措施也可以助力打通低碳建筑用材的供給、認證和應用鏈條。例如,政府采購工程項目中規定綠色建筑用材使用要求,對采購項目中的綠色建筑用材使用往往以檢測、自我聲明以及認證等多種形式加以確認。青島等城市在不增加政府

100、財政支出的前提下,為有效擴大綠色建筑用材供給,開發了“綠色建材保證保險”,即允許投保的建筑用材產品供應商可以在拿到訂單后再去做檢測,用利潤覆蓋檢測成本。如果供應商通過檢測,采購順利進行;若未通過,則由保險公司來先行承擔損失?!俺兄Z+保險”的創新機制既擴大了政府采購綠色建材庫的容量,又降低了供應商的機會成本,有效推動了綠色建材的應用17。另外,通過在用地供應、項目審批流程等方面采取優先審批、簡化流程等措施,將項目納入重點支持范疇,可以保障具有綠色低碳屬性的項目優先建設。5.4 創新技術標準,鼓勵低碳建筑用材生產與應用的標準化阻礙低碳建筑用材應用的障礙之一是新型低碳技術創新與現有標準的兼容性問題。

101、以水泥和混凝土標準為例,現行大多數國家的標準明確規定了水泥和混凝土產品的配方(即“規定性標準”),這有利于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規?;?,也便于監管部門評估產品質量。然而,現有規定性標準中對于混凝土配比的限定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混凝土企業探索創新低碳的混凝土配方與品種,也不利于低碳混凝土獲得市場應用的條件。供應鏈減排(范圍1+2+3)45231ABCD企業減排(范圍1+2)A 數據基礎B 減排雄心C 透明度D 供應鏈協同荷蘭碳減排階梯認證工具 低碳企業競標政府項目獲得競價優惠示意企業競標價階梯認證水平競標優惠 影子價格 中標合同A970萬歐元無0%970萬歐元未中標B1000萬歐元三級4%960萬歐元未

102、中標C1030萬歐元四級7%958萬歐元中標1030萬歐元rmi.org/33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近年來,“基于性能的標準”(PBS,Performance Based Standards)在國際上獲得較多的關注和討論。PBS指的是一種標準設定方法,側重于規定性能目標或結果,而不是限定具體的方法、技術或配方。對于水泥和混凝土生產而言,PBS標準并不限定水泥和混凝土產品的生產方法和所用材料,而是規定成品的性能參數(如強度、耐久度、環境影響等),凡是滿足性能參數的產品均可滿足標準從而實現應用。PBS可以鼓勵混凝土企業主動研發低碳混凝土產品,創造出滿足或超過所需強度和質量要求、同時降低成本和

103、環境足跡的混凝土。盡管PBS有著靈活性優勢,但仍需要輔以嚴謹全面的性能測試和試點機制,以確保創新的混凝土產品能滿足工程要求。國際上已經出現了在市政工程試點項目中采用PBS標準測試新型低碳混凝土的案例。在我國推進低碳建筑用材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中,也可以率先在具備條件的特定工程項目中試點采用PBS機制。在低碳混凝土等材料具備性能驗證基礎后,可以考慮大規模推廣應用。案例:美國波特蘭市創新測試低碳混凝土2016年,美國波特蘭市供應鏈報告分析顯示,建筑服務是該市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類別,其中,混凝土是城市建設項目中常用的高排放材料之一。因此,該市于 2019 年制定了低碳混凝土計劃,以降低城市項目中使

104、用的混凝土混合物的總體碳強度。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18:第一階段自 2020年1月開始,要求市政應用的混凝土用量超過 50 立方碼的項目,須提交經第三方驗證的混凝土III 型環境產品聲明(EPD)。此階段旨在解決混凝土碳強度數據不足的問題;第二階段在人行道坡道上對不同的低碳混合料進行試點測試,收集低碳混凝土的性能數據;基于第二階段的測試信息,將在第三階段中確定城市建設項目混凝土最大全球變暖潛力(GWP)上限閾值。在第二階段的人行道坡道低碳混凝土測試中,結果顯示,低碳混凝土符合該市的混凝土標準,成本沒有增加甚至更便宜,同時將碳足跡減少了2334%。傳統和低碳混凝土的主要區別在于早期強度,但所有低碳

105、混凝土在第 14 天都達到了規定的抗壓強度。波特蘭市低碳混凝土試點測試綜合強度結果(psi)低碳混凝土試點測試摻合料GWP(kg CO2eq/yd3)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7 day14 day28 day56 day3000psi 比強度360340320300280260240220200礦渣摻入比例3050%100%水泥摻入rmi.org/34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 6.開展公共采購低碳建筑用材的近期行動在公共工程項目中采購和使用低碳建筑用材對于培育低碳產品早期市場、完善低碳建筑用材的碳核算-認證-采信體系、促進建筑及建筑用材行業的

106、產業鏈協同降碳具有關鍵引導作用,已成為各國政府推動低碳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工作方向。我國持續推進建材行業碳達峰工作計劃,已連續發布三批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試點項目,加速發展產品碳核算方法學體系,為上下游聯動推廣低碳建筑用材奠定了基礎。從目前的“綠色建材”推廣邁向“低碳建材”推廣,近期的行動建議如下:首先,著重推動高比例摻合料混凝土、再生鋼、再生鋁等低碳建筑用材的標準化與生產能力提升,增加低碳建筑用材供給。提高混凝土中的摻合料比例已實現降本降碳的雙重效益,各地可結合當地建筑固廢、粉煤灰、礦渣、淤泥等循環再生資源,將循環經濟與混凝土低碳發展相結合,在C30及以下強度的混凝土中探索、測試并增加摻合料

107、比例至30%及以上。在低排放鋼材生產方面,應大力推動再生鋼生產,完善廢鋼資源化回收及應用體系,盡快實現我國碳達峰行動目標中設置的2025年短流程煉鋼產量占比15%的目標。同時,應鼓勵引導LC3水泥、氫冶金、CCUS等零碳技術的研發及試點應用,逐步增強其技術經濟可行性。其次,應優先發布預拌混凝土等主要建筑用材類別的產品種類規則(PCR),通過一手數據完善本土建筑用材產品碳足跡數據庫,推動建筑用材產品PCR的廣泛應用。應盡快推動預拌混凝土、水泥、玻璃、陶瓷等主要建筑用材產品PCR標準的制定、審議及發布,并盡快推動受行業認可的團標向行標轉化,促進全行業應用。針對建筑用材產品數據本土化率不足的問題,可

108、以通過鼓勵企業參與、鼓勵學術機構開發數據平臺、建立行業EPD平臺并引導龍頭企業優先申報等方式,對行業碳數據進行摸查,為后續具有指導意義的建筑用材碳排放因子、制定低碳建筑用材標準奠定數據基礎。第三,應將低碳屬性更明確地納入現行綠色建材評價體系及政府采購需求,并在公共項目招投標中予以考核。鑒于公共采購已關注環境、資源等“綠色”指標,未來“綠色”向“低碳”的過渡可依托現有體系,在綠色建材評價和政府采購需求標準中進一步明確“低碳足跡”要求。在公共項目招投標時,應明確要求項目選材的低碳屬性,如設定公共項目建筑用材的低碳閾值、規定單位建筑面積隱含碳限值等。參考國際經驗,可設定行業平均值作為公共項目應用閾值

109、,并定期審閱及更新指標,以更好地發揮公共采購引領行業低碳轉型的作用。第四,應設置多維度激勵措施,鼓勵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認證及工程應用,促進全產業鏈協同。針對當前部分低碳建筑用材尚不具備經濟性、低碳建筑用材認證需要承擔額外費用、建筑用材減碳的創新舉措與現行標準存在不兼容等問題,應在低碳建筑用材的生產、消費、認證等環節出臺激勵措施。針對建筑用材的采購方,可提供免稅降費、低碳認證補貼等政策優惠;針對建筑用材應用,應用低碳建筑用材的工程項目可考慮根據低碳建筑用材的應用比例設置相應的工程造價競標優惠額度,以鼓勵競標商選用低碳建筑用材參與政府項目競標。最后,應探索低碳建筑用材的應用場景,積極開展測試和試

110、點工作。本報告識別出基礎設施、公共建筑及農宅為應用低碳建筑用材的優先領域,未來可著力推動低碳建筑用材在這些領域公共項目中的規?;瘧?。對于大比例摻合料混凝土與現有標準的兼容性問題,可優先在道路基礎設施等非結構工程領域測試使用低碳混凝土品種,并針對工程效果修訂相應標準;待相關建筑用材產品的工程性能經過驗證后再規?;茝V應用。rmi.org/35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參考文獻1 郭凱迪,李威,薛雨軍,閆榕,需求側低碳采購推動原材料轉型:實踐與趨勢,落基山研究所,2023,https:/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2021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回顧與展望,2022,https:/

111、Slater,H.,De Boer,D.,錢國強,王庶,2021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2021年12月,ICF,北京,https:/ Slater,H.,王庶,黎瑞鑫,2022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2023年2月,ICF,北京,https:/ 路孚特,2023中國碳市場長期碳價預測報告,2023,https:/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https:/ 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4,https:/ IEA,Emissions factors 2023,2023,https:/www.iea.org/

112、data-and-statistics/data-product/emissions-factors-20239 Ecoinvent,Ecoinvent v3.10,2023,https:/ecoinvent.org/ecoinvent-v3-10/10 Tarmac,Low carbon concrete for High Speed 2 Rail Project,2021,https:/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案例,等你來點贊!2023,https:/ 中國寧波網,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看似普通的瀝青道路里面藏著“秘密武器”,2024,http:/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

113、,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0,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0,https:/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2024,https:/ French Ministry of Ecological Transitio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2020-RE2020,https:/www.ecologie.gouv.fr/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guide_re2020_version_janvier_2

114、024.pdf16 OCED,The Netherlands CO2 Performance Ladder,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ipac-policies-in-practice_22632907-en/the-netherlands-co2-performance-ladder_890de76d-en.html17 大眾報業,全國首單“綠色建筑用材保證保險”落地青島,2022,http:/ Carbon Leadership Forum,Low carbon concrete sidewalk pilot-2020,https:/carbo

115、nleadershipforum.org/low-carbon-concrete-sidewalk-pilot-2020/落基山研究所,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2024,https:/ 重視合作,旨在通過分享知識和見解來加速能源轉型。因此,我們允許感興趣的各方通過知識共享 CC BY-SA 4.0 許可參考、分享和引用我們的工作。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除特別注明,本報告中所有圖片均來自iStock。RMI Innovation Center22830 Two Rivers RoadBasalt,CO 81621www.rmi.org 2024年11月,落基山研究所版權所有。Rocky Mountain Institute和RMI是落基山研究所的注冊商標。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RMI落基山研究所:2024年低碳采購撬動建筑用材減排潛力報告(36頁).pdf)為本站 (可不可以)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