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研究所:2024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報告(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落基山研究所:2024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報告(36頁).pdf(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2024.11rmi.org/2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關于落基山研究所(RMI)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MI)是一家于1982年創立的專業、獨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智庫,與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及創業者協作,推動全球能源變革,以創造清潔、安全、繁榮的低碳未來。落基山研究所著重借助經濟可行的市場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轉變。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國科羅拉多州巴索爾特和博爾德、紐約市及華盛頓特區和尼日利亞設有辦事處。關于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CUMTB)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入選“
2、雙一流”建設高校,同時也是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學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聚焦國家能源科技需求,特別是在采礦工程與安全科學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取得了大批高水平創新性科研成果,推出了中國首個采掘機器人等重大創新成果,并在煤炭相關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學校與國內外多個合作伙伴密切協作,積極支持能源領域的高質量發展。rmi.org/3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作者高敏惠、郝一涵、李婷、汪維、謝璨陽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排列。除非另有說明,所有作者均來自落基山研究所。其他作者高俊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聯系方式汪維,wwangrmi.org引用建議落基山研究所,瓦斯
3、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2024,https:/ 建 軍山西高創能源新技術有限公司特別感謝 Global Methane Hub 對本報告的支持。本報告所述內容不代表以上專家和所在機構,以及項目支持方的觀點。作者與鳴謝rmi.org/4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目錄前言.5一、.瓦斯回收利用:煤炭生產企業降碳減排的積極舉措.61.煤炭生產側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62.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產側降碳減排的關鍵措施.73.瓦斯回收利用兼具多重效益.8二、.瓦斯回收利用現狀.91.我國瓦斯回收利用已形成技術體系.92.我國瓦斯回收利用已具備政策基礎.123.我國瓦斯回收利用已初見成效.14三、.瓦斯回
4、收利用的發展潛力與技術進步.161.瓦斯回收利用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162.瓦斯回收利用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有待提升.183.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應用潛力和成本效益分析.21四、.瓦斯回收利用技術市場展望.221.新政策、新市場為瓦斯利用技術發展釋放新機遇.222.瓦斯回收利用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成本不斷下降.243.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投資需求與市場規模.28五、促進瓦斯回收利用的行動建議.31附錄:瓦斯回收利用技術清單.32參考文獻.34rmi.org/5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前言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偉目標下,我國各行業正在實施積極舉措推動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2023 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比
5、重達到 26.4%,相較于 10 年前提高了 10.9 個百分點。截至 2024 年 7 月底,我國風電光伏裝機合計達到 12 億千瓦,提前六年實現規劃目標,新能源裝機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 40%。在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化石能源繼續發揮著保障能源安全、維護市場平穩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化石能源行業也在積極推進低碳轉型。煤炭生產企業通過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優化能源管理、開展生態修復與資源化利用等方式,逐步從過去增量式開發邁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與轉型階段。瓦斯回收利用作為煤炭生產側降碳減排的關鍵舉措之一,在我國政策支持下成效凸顯。煤炭生產過程的伴生氣體俗稱瓦斯,與常規的天然
6、氣類似,主要成分為甲烷。瓦斯作為能源進行回收利用,不僅能夠補充能源供給、實現資源化利用、提供經濟價值,還能夠直接減少煤炭生產側的甲烷逸散,是短期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紤]到瓦斯回收利用可觀的氣候、環境、經濟和安全效益,“十一五”時期以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持續推動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發展,瓦斯利用量穩步上升,對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我國甲烷控排力度不斷提升,甲烷排放控制目標和政策持續出臺,為瓦斯回收利用創造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2023 年,多部委聯合發布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將瓦斯回收利用列為能源行業甲烷控排的關鍵行動之一。2024 年 7 月,生態環境部就溫
7、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見。這一系列政策為瓦斯回收利用市場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回收利用潛力大但經濟性不足、成熟度不佳、市場接受度不高的低濃度瓦斯回收利用技術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為使政策制定者、行業企業、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更好地識別瓦斯回收利用的潛力和發展空間,落基山研究所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研究并撰寫完成了本報告,針對我國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發展現狀、回收利用潛力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同時也對我國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成熟度、成本,以及投資需求等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行動建議,以期為相關市場參與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rmi.org/6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
8、展展望一、瓦斯回收利用:煤炭生產企業降碳減排的積極舉措1.煤炭生產側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煤炭作為主體能源,長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煤炭需求較大,煤炭生產和消費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1980 年至今,煤炭一次能源生產占比和能源消費總量占比均維持在 55%以上,支撐著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各行各業的生產活動。碳中和背景下,我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同時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目前重點行業的煤炭消費已經達到平臺期,煤炭生產消費占比穩中有降。2023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 48.3 億噸標準煤,其中原煤產量占比由 2005 年的 77%下降至
9、 67%,能源消費總量為57.2 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占比由 2005 年的 72%下降至 55%1。煤炭生產側是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在煤炭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煤炭開采、加工、儲存和運輸等環節,其中固定和移動設備燃燒化石燃料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煤炭開采和礦后活動中也會產生甲烷逸散。據估算,2023 年我國煤炭生產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 6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如圖表 1 所示)。與重點耗能行業相比,煤炭生產側排放比電解鋁行業高 50%,比合成氨行業高 220%,是我國水泥行業排放的 47%、鋼鐵行業排放的 40%。鑒于煤炭生產側在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的較大占比,其降碳減排對支撐
10、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未來,煤炭生產側排放將持續下降。受資源稟賦和國家戰略影響,未來我國煤炭生產將不斷集中,煤炭生產調運格局將不斷優化,預計到 2030 年我國煤炭生產側排放將在 2020 年基礎上下降約 20%,排放量約為 5 億噸 CO2e2。在煤炭生產過程中有必要持續實施降碳減排行動,不斷推進煤炭行業低碳化,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積極貢獻。圖表 1 我國煤炭生產過程排放量及變化趨勢來源:高俊蓮等,RMI87654321020152025E2030E2020億噸 CO2ermi.org/7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2.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產側降碳減排的關
11、鍵措施甲烷是煤炭生產側排放的主要溫室氣體,是煤炭生產側減排的重點之一。煤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消耗和甲烷逃逸兩大部分(如圖表 2 所示)。能源消耗主要為煤礦生產過程消耗的原煤、油、氣,以及外購電力和熱力,上述排放主要為二氧化碳,約占煤炭生產側排放的 40%左右。煤礦逃逸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為甲烷,隨著煤炭生產過程的開采、洗選、運輸和儲存等活動以瓦斯的形式不斷釋放到大氣。據統計,煤炭生產側的甲烷排放占比高達 57%3,是降碳減排的重點之一。除上述排放外,井工煤礦仍會在關閉和廢棄后的 1030 年內緩慢釋放甲烷。我國目前已關閉煤礦高達 10000 處,到 2030 年關閉煤礦的數量
12、可能增加至 15000 處4,廢棄井的甲烷減排同樣值得關注。瓦斯回收利用是煤炭生產側降碳減排的關鍵措施。目前,煤炭生產側的大部分甲烷排放已經能夠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回收和利用。其方法與傳統天然氣的利用方式類似,即將瓦斯氣體作為燃料進行燃燒,其中的甲烷將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熱量用于發電和供熱。根據 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化石來源甲烷在 100 年尺度下的全球增溫潛勢是二氧化碳的 29.8 倍,瓦斯回收利用可以大幅降低煤炭生產過程的逸散排放。與此同時,產生的電力和熱力還能夠替代煤礦燃煤鍋爐等設施的煤炭消費,進一步減少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圖表 2 我國煤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來源及趨勢
13、注:生產側排放包括井工和露天煤礦開采原煤,并經洗選等過程成為煤炭產品的過程,不包括關閉和廢棄井產生的排放來源:任世華等5,RMI 分析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020142018201220162020201120152019201320172030E排放占比/%開采和礦后甲烷排放煤炭消耗電熱消耗油氣消耗rmi.org/8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3.瓦斯回收利用兼具多重效益瓦斯回收利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還具有多重效益:能源效益:如上文所述,瓦斯與常規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相同,均為甲烷。因此在合理的濃度下能夠作為天然氣進行直接使用,替代煤炭。每回收利用 1000 方的
14、純瓦斯氣體,約等于節省 1.2 噸標煤。經濟效益:瓦斯回收利用產生的電力和熱力能夠替代煤礦燃煤和外購電力,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銷售電力、熱力、燃氣的方式為其他地區供能,獲得能源銷售利潤。安全效益:煤礦瓦斯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瓦斯爆炸風險,減少因瓦斯濃度超標導致的停產,從而顯著提高礦井的安全性和生產穩定性。通過回收控制瓦斯濃度,能夠確保井下作業環境安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社會效益:甲烷不僅是強效的溫室氣體,還是臭氧的前體物。開展瓦斯回收利用能夠減少甲烷排放,從而避免臭氧的增加,有助于人體健康和糧食生產。瓦斯回收利用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也能夠為當地社區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煤礦可
15、以通過如下瓦斯回收利用方式獲取經濟收益(如圖表 3 所示):1)礦區節能:瓦斯用于替代礦區內燃煤,就地進行回收利用,產生的熱量用于對礦區進行供熱,用于井筒保溫以及煤礦廠區內提供熱水等等,能夠減少煤炭消耗和外購熱力。2)電力/熱力銷售:瓦斯經過回收利用后進行發電或產生熱蒸汽,電力通過發電上網進行銷售,蒸汽通過管道輸送供給到礦區周邊使用。3)管道氣直接銷售:濃度較高的瓦斯氣體作為非常規天然氣,通過管道直接輸送至周邊的住宅區或工廠,用作民用燃氣滿足居民的烹飪取暖需求,或用作工業鍋爐的燃料。4)化工原料氣:高濃度的瓦斯可以作為化工原料制造炭黑、甲醇等產品。圖表 3 瓦斯回收后的主要利用途徑來源:RMI
16、礦工宿舍供暖、洗澡用水煤礦自用,替代燃煤民用燃氣、區域供暖制造炭黑、甲醇等烘干煤粉發電上網工業鍋爐制造其他合成燃料煤礦瓦斯礦區自用瓦斯發電民用/工業用氣化工原料rmi.org/9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二、瓦斯回收利用現狀1.我國瓦斯回收利用已形成技術體系煤炭生產側的瓦斯主要來自煤炭開采過程、礦后活動和廢棄礦井。煤礦的開采過程會破碎煤層,導致原本賦存在煤層內的瓦斯氣體釋放到大氣中,開采分為露天開采和井工開采(即地下煤礦開采),露天開采產生的瓦斯不經過管道直接逸散到大氣中,而井工開采產生的瓦斯由抽采系統的管道和乏風系統的風井輸送至地面。開采過程并不能釋放煤炭中的全部瓦斯,仍有部分瓦斯存儲在煤炭中
17、,并隨著后續的加工處理、儲存和運輸活動緩慢地釋放到大氣,即為礦后活動排放。除煤炭開采加工過程外,煤礦在停產和廢棄后的一段時間里依然可能會通過自然或人為通道繼續釋放瓦斯氣體6,造成資源浪費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我國瓦斯回收利用重點在井工煤礦的抽采瓦斯和乏風瓦斯以及廢棄礦井。井工開采產生的瓦斯可以通過乏風系統和抽采系統進行收集,經乏風系統收集到的瓦斯稱為乏風瓦斯,其濃度一般低于 0.75%,抽采瓦斯濃度一般在 090%,兩者可輸送至回收利用設施進行利用。露天煤礦和礦后活動產生的瓦斯氣體屬于無組織逸散,目前較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回收利用。井工煤礦在廢棄后產生的瓦斯也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回收利用。密封良好
18、的廢棄井工礦井在關閉后可以重新進行瓦斯抽采,甲烷濃度可達到 1590%之間7。抽采出的廢棄井瓦斯氣體可以與井工礦抽采瓦斯采用類似的方式進行回收利用。與正在生產的井工礦不同的是,廢棄井的瓦斯抽采工程更為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還需要處理礦權、瓦斯所有權等權屬問題,需要更大的投入。我國煤炭生產側產生的瓦斯大部分由井工開采產生,占比高達 70%以上(如圖表 4 所示),廢棄煤礦產生的瓦斯排放占 12%,上述來源是開展瓦斯回收利用最關鍵的環節。圖表 4 我國煤礦瓦斯排放的主要來源來源:劉文革等8,馬翠梅等9,數據為 RMI 估算69%15%12%4%露天開采廢棄礦井礦后活動井工開采乏風瓦斯100%低濃度
19、抽采瓦斯高濃度抽采瓦斯70%23%7%露天開采過程中煤層破碎和臨近暴露煤層釋放CH4礦井廢棄后緩慢地釋放CH4在煤炭洗選、儲存、運輸及燃燒前的粉碎等過程中殘存的瓦斯緩慢釋放CH4井下采掘過程釋放,按環節和濃度劃分為:高濃度抽采瓦斯(濃度30%)低濃度抽采瓦斯(濃度30%)乏風瓦斯(濃度0.75%)rmi.org/10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歐美國家最早啟動煤礦瓦斯回收利用,高濃度瓦斯和乏風瓦斯利用技術的發展較為成熟。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發展始于 20 世紀 60 年代,受到能源危機的推動,最早由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礦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進行嘗試。在 20 世紀 80 至 90 年代,采用高濃度瓦
20、斯進行燃燒發電的技術逐漸成熟,歐美國家在該階段開展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瓦斯發電項目。進入 21 世紀,在溫室氣體減排的全球背景下,乏風瓦斯的利用逐漸受到重視,以澳大利亞研發的乏風瓦斯氧化技術為代表。隨著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和不斷推進,主要產煤國對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的實施力度不斷增強,在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等國際政策的推動下,抽采瓦斯和乏風瓦斯利用項目得以加速推廣。我國的瓦斯回收利用雖然起步較晚,但通過借鑒國際經驗和自行探索,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瓦斯梯級利用技術體系?!笆晃濉币詠砦覈旱V瓦斯抽采利用技術不斷發展,經過多年連續攻關,利用方式逐
21、漸多元化,逐漸形成了煤礦瓦斯梯級利用的技術體系10(如圖表 5 所示)。目前,瓦斯已經可以作為燃料氧化供熱發電、用作民用和工業燃料、以及提純制備 LNG 和 CNG 等等(本報告對各類技術的適用范圍、具體原理、代表企業等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詳見本報告附錄)。煤礦需要按照瓦斯的來源和濃度,合理選擇不同的技術,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乏風瓦斯(甲烷體積分數 500100500501005505年度瓦斯逸散(萬噸)內蒙古以露天煤礦和低瓦斯井工礦為主,煤礦數量多,瓦斯含量較低。山西我國煤炭產量最高的省份,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煤礦,以井工礦為主。陜西2022年煤炭產量7.4億噸,位列全國第三,以井工煤為主。安
22、徽2022年,煤炭產量為1.1億噸,均來自井工煤礦。貴州多為高瓦斯含量的井工礦井,規模小、排放較為分散。瓦斯利用量占全國比重按濃度和來源劃分的瓦斯回收利用率山西省其他省份68%19%14%瓦斯發電管道輸送其他48%52%100%乏風瓦斯抽采瓦斯濃度30%廢棄礦井瓦斯利用途徑1%1%30%瓦斯發電/熱電聯產采用高濃度瓦斯作為燃料燃燒,通過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或內燃機驅動發電設備進行發電,余熱可以作為蒸汽銷售。山東勝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濟柴動力有限公司、淄柴動力有限公司、山東綠環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卡特彼勒(Catepillar)、INNIO、曼海姆(MWM)、道依茨(DEUTZ)TRL
23、 7930%高濃度瓦斯提濃制備 CNG/LNG經過提純濃縮工藝,使瓦斯氣體的濃度達到 90%以上,經壓縮后制備為CNG 或 LNG。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科院、中國化工集團、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美國西南研究院(SwRI)等TRL 7930%工業/居民直接使用(40%)將高濃度抽采瓦斯收集后經過處理,通過管道輸送至城鎮進行民用,或作為瓦斯鍋爐和工業窯爐的燃料使用。晉能控股集團、陽煤集團等TRL 79廢棄礦井30%地面抽采利用按照廢棄礦井井下甲烷體積分數的差異,進行分級抽采利用。適用地面井提取采空區甲烷,并加以利用?;春幽茉醇瘓F、德國道依茨(DEUTZ)、捷克 Green Gas DPB 公司、英
24、國Alkane Energy 公司、美國 Vessels Coal Gas(VCG)公司TRL 13rmi.org/34瓦斯回收利用技術發展展望參考文獻1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https:/ 柳軍波,高俊蓮,徐向陽,中國煤炭供應行業格局優化及排放,自然資源學報,34(3):473-486,DOI:10.31497/zrzyxb.20190303,2019年3 任世華,謝亞辰,焦小淼,謝和平,煤炭開發過程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發展的技術途徑,工程科學與技術,DOI:10.15961/j.jsuese.202100924,https:/ 袁亮,我國煤炭資源高效回收及節能戰略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ht
25、tps:/ 任世華,謝亞辰,焦小淼,謝和平,煤炭開發過程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發展的技術途徑,工程科學與技術,DOI:10.15961/j.jsuese.202100924,https:/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6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2006年7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有效回收利用廢棄煤礦瓦斯最佳實踐指南,https:/unec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6/BPG%20AMM%20CN.pdf,2020年8 劉文革,徐鑫,韓甲業等,碳中和目標下煤礦甲烷
26、減排趨勢模型及關鍵技術,煤炭學報,https:/ 馬翠梅,戴爾阜,劉乙辰,等,中國煤炭開采和礦后活動甲烷逃逸排放研究J,資源科學,42(2):311-322,https:/ 劉文革,徐鑫,韓甲業等,碳中和目標下煤礦甲烷減排趨勢模型及關鍵技術,煤炭學報,https:/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征求意見稿),https:/ 梁沛然,甲烷控排新政倒逼低濃度瓦斯利用提速,中國能源報,http:/ 國家發展改革委,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https:/ 譚杰,我國煤礦瓦斯中和利用發展現狀及建議,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8(8):59-61
27、,66.DOI:10.16200/ki.11-2627/td.2018.08.013,2018年15 Gao et al,Decreasing methane emissions from Chinas coal mining with rebounded coal production,Environ.Res.Lett.16 124037,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c38d8/meta,2021年16 桑樹勛,劉世奇,韓思杰等,中國煤炭甲烷管控與減排潛力,煤田地質與勘探,51(1):159175.DOI:10.1
28、2363/issn.1001-1986.22.11.0908,http:/ 國家能源局,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452號(資源環境類41號)提案答復的函,2021年18 國家能源局,煤層氣:從“奪命瓦斯”到“澎湃動力”,http:/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202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石油工業出版社,2024年20 The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https:/edgar.jrc.ec.europa.eu,2024年21 譚杰,我國煤礦瓦斯中和利用發展現狀及建議,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8(8)
29、:59-61,66,DOI:10.16200/ki.11-2627/td.2018.08.013,2018年22 張志剛,霍春秀,煤礦區煤層氣利用技術研究進展,礦業安全與環保,http:/ 李德慧,李國富,劉亮亮等,山西省煤層氣(瓦斯)開發利用現狀及發展方向,礦業安全與環保,http:/ 羅申國,宋沛鑫,馮大偉等,我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現狀及綜合利用途徑分析,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20(07):83-87,DOI:10.16200/ki.11-2627/td.2020.07.025,2020年25 李德慧,李國富,劉亮亮等,山西省煤層氣(瓦斯)開發利用現狀及發展方向,礦業安全與環保,http:/
30、 韓甲業,應中寶,我國低濃度煤礦瓦斯利用技術研究,中國煤層氣,2012(9):39-41,https:/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有效回收利用廢棄煤礦瓦斯最佳實踐指南,https:/unec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6/BPG%20AMM%20CN.pdf,2020年28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https:/ 生態環境部,關于就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 公開征求意見的函,https:/ 王科,呂晨,中國碳市場建設成效與展望(2024)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1、),2024,26(2):16-27,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7182,http:/ 生態環境部,關于公開征求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https:/ 王慶一,2020能源數據,https:/www.efchina.org/Attachments/Report/report-lceg-20210430-3/2020能源數據.pdf,2021年33 劉文革,韓甲業,趙國泉等,我國通風瓦斯(VAM)利用潛力及經濟性分析,中國煤層氣,DOI:JournalArticle/5af4e3c9c095d7
32、18d81ed257,2009年34 熊云威,肖正,煤礦瓦斯氧化利用安全保障系統設計與應用,礦業安全與環保,2018,45(1):43-46,http:/ https:/ 重視合作,旨在通過分享知識和見解來加速能源轉型。因此,我們允許感興趣的各方通過知識共享 CC BY-SA 4.0 許可參考、分享和引用我們的工作。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除特別注明,本報告中所有圖片均來自iStock。RMI.Innovation.Center22830 Two Rivers RoadBasalt,CO 81621www.rmi.org 2024年9月,落基山研究所版權所有。Rocky Mountain Institute和RMI是落基山 研究所的注冊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