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AI手機、穿戴新品密集發布持續看好AI端側投資機遇-241121(88頁).pdf

編號:182315 PDF 88頁 5.62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AI手機、穿戴新品密集發布持續看好AI端側投資機遇-241121(88頁).pdf

1、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2024 年 11 月 21 日 推薦推薦(維持)(維持)消費電子行業深度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跟蹤報告報告 TMT 及中小盤/電子 本期報告本期報告綜合產業鏈和海內外龍頭財報綜合產業鏈和海內外龍頭財報最新最新數據,數據,全球消費電子全球消費電子 Q3 終端出貨終端出貨延續弱復蘇,延續弱復蘇,AI 終終端創新端創新依舊依舊為為最大看點最大看點;蘋果蘋果展望展望 Q4 營收同比增長低至中營收同比增長低至中個位數,同時將加大個位數,同時將加大 AI 方面資本支出方面資本支出,繼續看好蘋果明后年端側和云端繼續看好蘋果明后年端側和云端 AI 的的創新

2、趨勢創新趨勢;安卓方面,;安卓方面,小米小米/OPPO/vivo/榮耀密集發布榮耀密集發布旗艦旗艦機機,華為華為 Mate70新機新機開啟預售開啟預售,本輪新機都以本輪新機都以 AI、光學為亮點,關注、光學為亮點,關注 AI 功能迭代功能迭代及后續銷及后續銷量量;Meta/百度百度/Rokid AI 眼鏡眼鏡、豆包、豆包 AI 耳機耳機等新品等新品密集密集推出,推出,AI 穿戴主線關穿戴主線關注注度 提升度 提升;汽 車智能化加 速;汽 車智能化加 速,特斯 拉推出無人 駕駛車特斯 拉推出無人 駕駛車 Cybercab 和和Robovan,國內車企端到端模型進展加速,國內車企端到端模型進展加速

3、,把握汽車智能化主線,關注把握汽車智能化主線,關注華為華為/小米等新品牌崛起及小米等新品牌崛起及其其供應鏈供應鏈;特斯拉為首的企業加速布局特斯拉為首的企業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賽道賽道,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并舉行優選伙伴簽約儀式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并舉行優選伙伴簽約儀式。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Q3 手機等終端弱復蘇,關注手機等終端弱復蘇,關注 AI 新品銷售趨勢及市場新品銷售趨勢及市場反饋反饋。1)手機:手機:Q3 出貨持續回暖,關注新機出貨持續回暖,關注新機 AI 功能迭代節奏及銷售趨勢功能迭代節奏及銷售趨勢。Q3 全球/中國手機出貨同比+4%/

4、+3%,產業鏈總體維持 24 年出貨增長低個位數預測;蘋果表示將在今年 12 月和明年 4 月推出更多功能和更多語言版本,AI是驅動換機的重要因素,iOS18.1 系統的采用率是 17.1 的兩倍,關注 AI 功能持續迭代后的新機銷售趨勢;安卓旗艦進入密集發布階段,小米、OPPO、vivo、榮耀均已發布旗艦新機,Mate70 已開啟預售,本輪新機都以AI、光學為亮點,持續關注新機創新及后續銷量。2)PC/平板:平板:Q3 PC/平板出貨同比平板出貨同比-2%/+20%,AI PC 帶來的影響將在帶來的影響將在 25-27 年更為顯著年更為顯著。Q3 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2%,主要系成本上漲

5、、庫存補充等因素導致上季度出貨量激增,其中 Q3 AI PC 出貨占 PC 總出貨的 20%,產業鏈總體預計 24 全年 PC 出貨溫和復蘇,中長期看好 Windows 更新周期和 AI PC 驅動換機周期,預計 AI PC 帶來的影響將在 25-27 年更為顯著;平板方面,Q3 全球出貨量持續改善同比+20%,主因去年同期較低基數,并受到頭部廠商產品更新及庫存改善的推動,IDC 預計全年出貨增長 7%。3)可穿戴:可穿戴:關注關注 AI 穿戴創新趨勢,穿戴創新趨勢,AI 眼鏡、眼鏡、AI 耳機有望迎來密集發布耳機有望迎來密集發布期期。IDC 預計 24 年全球可穿戴出貨量將同比+6%至 5.

6、4 億臺;創新新品方面,繼續關注 AI 眼鏡、AI 耳機等新形態終端,眼鏡方面,近期 Meta 升級Rayban 眼鏡 AI 功能,百度發布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 AI 眼鏡,另外三星、小米等數 10 家廠商亦望在近幾個季度陸續發布 AI 眼鏡,產業鏈預計三星、小米首批銷量在小幾十萬臺規模,同時蘋果亦有相關布局,耳機方面,AI 大模型陸續接入 TWS,近期發布的 Ola Friend、FIIL GS Links AI 耳機接入豆包模型,蘋果、漫步者、安克等品牌后續也望推出 AI 耳機新品。4)XR:Q3 VRAR 銷量均同比下滑,銷量均同比下滑,Meta 如期發布如期發布 AR 原型機原型機

7、。VR 需求仍疲軟,Q3 全球銷量同比-5%,連續第九個季度下滑,主因 PS VR2、Quest 2 和 Vision Pro 需求不佳;AR 方面,Q3 全球銷量同比-4%,近幾年首次同比下滑,主因 AR 廠商渠道推廣投放減弱,傳統 B 端 AR 需求走弱,不帶顯示的 AI 眼鏡崛起也是一大因素;新品方面,Meta 如期發布 AR 原型機 Orin,我們認為硬件配置較頂級,采用 SiC 光波導+Micro LED 方案、鎂合金和無線連接的模塊化設計,但顯示、重量/尺寸和成本等仍有較大優化空間,另外 Rokid 聯合暴龍發布單色、輕便 AR 眼鏡,整合阿里通義 AI 模型。行業規模行業規模 占

8、比%股票家數(只)496 9.8 總市值(十億元)8696.0 10.2 流 通 市 值(十 億元)7300.2 9.4 行業指數行業指數%1m 6m 12m 絕對表現 15.9 36.6 4.9 相對表現 14.5 28.5-6.5 資料來源:公司數據、招商證券 相關相關報告報告 1、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秋季新品密集發布,關注蘋果等新機銷量及 AI 迭代節奏2024-09-25 2、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Q2 終端需求延續復蘇,把握蘋果 AI鏈回調建倉良機2024-08-22 3、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AI 終端應用加速落地,把握 AI 驅動下的蘋果鏈長線布局機會2024-06-17

9、 鄢凡鄢凡 S1090511060002 王恬王恬 S1090522090002 程鑫程鑫 S1090523070013 涂錕山涂錕山 研究助理 趙琳趙琳 研究助理 -60-40-2002040Nov/23Mar/24Jul/24Oct/24(%)電子滬深300 AI 手機、穿戴新品密集發布,持續看好手機、穿戴新品密集發布,持續看好 AI 端側投資機遇端側投資機遇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 行業深度報告 5)智能家居:)智能家居:Q3 TV 出貨同比正增長,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出貨同比正增長,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年初以來智能家居各品類需求延續分化,Q3 全球 TV 出貨同比+10%

10、,主要系去年同期低基數、三季度海外備貨旺季以及國補政策出臺刺激國內需求回暖,Q3 中國監控攝像頭市場增長動能減弱,銷量同比+3%,游戲機需求仍顯疲軟,任天堂下調 24/4/1-25/3/31 Switch 出貨量 100 萬臺至 1250 萬臺同比-20%,索尼維持 24/4/1-25/3/31 PS5 出貨量同比-13%至 1800 萬臺;創新新品方面,繼續關注 AI 賦能智能家居創新,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蘋果或進軍 IP 攝像機、家用機器人市場。6)汽車:)汽車:10 月乘用車銷量同環比提升,國內新勢力廠商銷量分化明顯。月乘用車銷量同環比提升,國內新勢力廠商銷量分化明顯。10月國內乘

11、用車銷量同比+11%環比+9%,主要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汽車消費、地方置換政策生效和車企新品推出驅動。新能源車維持近 50%同環比較快增長;新能源車銷量同比+50%環比+11%,月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分品牌看,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梯隊分化明顯,理想/鴻蒙智行 10 月銷量 5.1/4.2 萬輛,環比-4%/+4%;智駕方面,伴隨廣州車展開幕,理想/小鵬/小米等展示智駕新進展,如小米推出端到端超級智駕 HAD,華為智駕方案在自主品牌、合資車企等多品牌車型進一步普及,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Cybercab 和Robovan,預計 Cybercab 于 26 年開始生產,27 年規模量產。7)機器人:)

12、機器人: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運營,持續關注特斯拉為首的,持續關注特斯拉為首的全球科技企業加速布局全球科技企業加速布局。伴隨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全球科技企業近年來紛紛加強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人形機器人中長期市場空間可達百億美元;近期動態看,特斯拉 We Robot 大會演示 Optimus 人形機器人更多生活應用場景,華為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并舉行優選伙伴簽約儀式,兆威機電靈巧手等項目作為重點新技術新產品進行發布,Figure 推出其第二代人形機器人并展示在寶馬工廠工作視頻。產業鏈跟蹤:產業鏈跟蹤:繼續關注繼續關注 A

13、I 驅動零組件創新趨勢,短期關注蘋果下代新機驅動零組件創新趨勢,短期關注蘋果下代新機創創新變化新變化、華為新機、華為新機銷售趨勢銷售趨勢。1)品牌商:品牌商:蘋果蘋果將繼續加大將繼續加大 AI 資本支出資本支出,華為,華為 Mate70 新機新機開啟預售開啟預售。蘋。蘋果:果:Q3 經調業績超預期,Q4 營收望增長個位數,未來將繼續加大 AI 資本支出,同時關注明年新品創新變化;華為:華為:原生鴻蒙正式發布,關注Mate70 新機技術創新;ADS 4.0 將于明年開啟高速 L3 級商用,華為江淮合作尊界預計明年春天上市;小米:小米:Q3 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同環比提升。小米 15 系

14、列在起售價高于小米 14 系列的情況下,更快實現了100 萬臺銷量的突破;汽車 Q3 毛利率環比提升至 17.1%,產能爬坡、智駕進展提速,全年沖擊 13 萬臺交付目標;傳音:傳音:Q3 業績符合預期,其中毛利率企穩回升,匯兌損失導致凈利潤短期承壓,加速 AI 端側應用布局;安安克:克:Q3 業績再超預期,收入/利潤均實現同比 40%以上高增長,關注短期關稅擾動,看好渠道深化+潛力新品驅動公司長期成長空間。2)整機組裝:)整機組裝:關注關注 Q4 AI 新品創新景氣新品創新景氣,AI 化望推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化望推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期。期。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有望推動新

15、一輪換機需求,AI 賦能泛消費電子設備帶來產業鏈新機遇。從臺股 6 家頭部代工廠月度數據看,M10 合計營收13060 億新臺幣同比+6%環比+11%,下游需求延續回升趨勢;鴻海/廣達/緯創/英業達等廠商對 25 年 AI 端需求保持樂觀;國內龍頭持續受益新品驅動和自身 alpha,立訊精密立訊精密是蘋果秋季新品最受益者,全年業績展望 20-25%,我們認為實際達到區間中上限概率較大,Q4 提速可期;比亞迪電子比亞迪電子據我們跟蹤,Q4 整體展望樂觀,各項業務保持向好態勢,有望實現環比增長。3)主芯片:)主芯片:高通、聯發科高通、聯發科 Q3 手機業務同環比提升手機業務同環比提升,海外大廠加速

16、布局,海外大廠加速布局 AI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 行業深度報告 端側應用。手機:端側應用。手機:高通 Q3 營收近指引上限,其中手機業務表現符合預期;預計 Q4 營收中值同比+10%,主要受旗艦新品搭載的新品應用、中國客戶收入提升驅動。聯發科 Q3 手機業務營收同比+33%;預計 Q4 天璣 9400 銷售將帶動手機業務環比增長,上調 24 全年天璣旗艦手機芯片營收預期至同比+70%。PC:英特爾、AMD Q3 營收均符合預期,AMD 預計 Q4 數據中心和客戶部門增長將帶動 Q4 總營收同環比提升;英特爾預計 Q4 CCG 部門將出現季節性增長。IoT:國內 SoC 公司 Q3 業績

17、延續同比提升,關注行業復蘇趨勢、新品應用及細分賽道進展;其中恒玄歸母凈利同比+106%環比+18%,受益于下游可穿戴市場成長較好、新產品市場份額持續開拓及終端新品起量;晶晨 Q3 歸母凈利同比+80%環比-1%,T/A/W 系列產品營收同比均有提升;瑞芯微業績高增主要系公司汽車電子、工業、行業、消費等 AIoT多產品線市占率提升,此外中科訊龍三代 BT895x 平臺產品搭載于 FIIL GS Links 耳機中,支持豆包大模型 AI 功能,已上市預售。4)光學:)光學:今明年旗艦新機以潛望、今明年旗艦新機以潛望、大底大底等創新為亮點,關注國內模組等創新為亮點,關注國內模組/棱鏡棱鏡/CIS/鏡

18、頭等龍頭廠商份額提升鏡頭等龍頭廠商份額提升。臺企光學廠商 M10 營收同比-4%環比-7%。其中大立光 M10 營收同比+4%環比+0.4%;舜宇 10 月手機鏡頭銷量同比-2%環比-3%。國內 CIS 廠商加速高端機型國產替代,其中韋爾及思特威 Q3營收及歸母凈利同比高增。創新方面,蘋果 iPhone16 潛望式進一步滲透至Pro 機型,同時 iPhone16 Pro 超廣角攝像頭從 12MP 升級至 48MP,安卓近期旗艦新機也在加速普及潛望式、大底等創新,我們認為攝像頭模組廠商高偉、微棱鏡廠商水晶及藍特、鏡頭廠商舜宇等廠商有望受益于創新及份額提升。5)顯示:)顯示: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國內

19、補貼政策帶動下,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11 月電視面板價格維月電視面板價格維持平穩持平穩。價格來看,7 月下旬 TV 面板價格全面走跌,但 10 月控產及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開始止跌,進入 11 月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補貼政策帶動下,11 月電視面板價格維持平穩,但顯示器面板 10 月價格跌幅擴大,11 月仍有下跌壓力,而筆電面板價格 11 月或較 10 月出現更明顯跌勢;出貨來看,國內以舊換新政策驅動備貨,三季度 TV 面板出貨同比+1%。6)結構及功能件)結構及功能件:關注關注 iPhone17 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和供應商格局變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和供應商格局變化,以及化,以

20、及 AI 化推動終端散熱需求提升化推動終端散熱需求提升。消費電子需求持續回暖望推動板塊稼動率提升、盈利改善。金屬:金屬:Q3 中國折疊手機出貨 223 萬同比+14%,增速放緩,東睦、精研、統聯、科森等均有產品布局以及客戶卡位,期待頭部客戶進入折疊機市場;A 客戶體系建議關注 25 年 iPhone 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以及供應商格局變化,關注新導入手機中框供應體系的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玻玻璃:璃:iPhone17 玻璃有望逐步從 2D 向 2.5D 升級并在基材進一步優化,此外折疊機所需的 UTG 玻璃需求持續向上,未來或有更多的品牌廠商在玻璃方面進行升級;功能件:功能件:關注消費終端 AI

21、化創新推動散熱材料升級以及需求的提升,尤其蘋果未來新機的散熱方案或將增加新的高 ASP 料號。7)充電)充電/連接:連接:海外大廠海外大廠 Q3 營收同環比增長,看好營收同環比增長,看好 AI 業務成長空間。業務成長空間。海外大廠 Q3 營收表現均超指引,其中安費諾受 IT 數通等多業務驅動,Q3 營收創歷史新高,預計 Q4 營收將同比持續增長 20%左右。泰科受通信部門 AI相關應用驅動 Q3 營收通環比提升,預計 Q4 營收同環比雙位數增長,預計AI 業務在 FY25 銷售額將翻倍。國內立訊精密擬收購歐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汽車線束巨頭 Leoni AG 50.1%股權及子公司 Leoni K

22、 100%股權,通過資源互補、戰略協同,強強聯手打造汽車線束全球領導廠商;電連技術 Q3 營收及歸母凈利同環比提升,其中消費電子總體環比穩定,汽車業務受益于華為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 行業深度報告 新車發布帶來的拉貨,中長線受益于海內外智能駕駛發展。8)射頻)射頻/天線:天線: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仍大,關注國內龍頭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仍大,關注國內龍頭 L-PAMiD 新品進新品進展。展。穩懋 Q3 營收同比+4%環比-12%;QorvoQ3 營收同比-5%環比+18%,預計 Q4 營收同比-16%環比-14%,主要受 5G 中端機需求向入門級轉變影響。國內市場行業補庫結束、競爭激烈,其中卓勝微

23、 Q3 營收同比-23%環比-1%,歸母凈利同比-84%環比-55%;唯捷 Q3 營收同比-42%環比-31%,歸母凈利同比-175%環比-361%。建議關注卓勝微、唯捷創芯等公司濾波器、L-PAMiD 等高端品類的國產替代。9)電池:)電池:鋼殼電池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中長期關注終端鋼殼電池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中長期關注終端 AI 化帶動電池創化帶動電池創新趨勢新趨勢。臺股消費電池廠商 M10 營收 218 億同比+6%環比+19%,庫存方面,Q3 庫存同比+1%環比+16%,顯示新機備貨需求較佳。我們認為目前電芯環節呈現邊際向好趨勢,上游電池主材降價帶來成本端的優化,行業庫存已恢復至健康水

24、平,疊加 AI 賦能消費終端創新不斷,有望帶動需求回升,推動電芯廠商盈利能力恢復,且鋼殼電池、硅碳負極、復合集流體等新技術有望得到加速應用及推廣,iPhone16 Pro 采用鋼殼電池,未來蘋果亦將在新機擴大鋼殼電池的滲透率。10)PCB:重視蘋果明后年軟硬板創新升級,中長期聚焦關注算力浪潮及端重視蘋果明后年軟硬板創新升級,中長期聚焦關注算力浪潮及端側側 AI 升級趨勢升級趨勢。產業鏈 Q4 稼動率穩中向上,顯示行業仍景氣,板塊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中上區間;蘋果蘋果明后年硬件明后年硬件 AI 化升級帶動軟硬板的創新尤為需化升級帶動軟硬板的創新尤為需要重視,要重視,iPhone AI 化趨勢帶來的續

25、航需求以及功能持續增加,且未來蘋果亦有進一步輕薄化的趨勢,軟硬板均有底層創新升級的需要,從而推動其ASP 的提升。鵬鼎鵬鼎 10 月收入 44 億元同比-2%符合預期,下滑因去年同期15 系列出貨有遞延,目前公司整體稼動率仍保持在旺季水平,公司望憑借自身 Alpha 迎業績拐點;東山東山 Q3 業績受大客戶降價及 LED 業務虧損擴大而拖累,中長線關注 A 客戶終端 AI 化帶動軟板升級、T 客戶需求轉好趨勢、國內外算力市場開拓進展以及非核心業務的經營改善潛力。覆銅板環節的生益科生益科技技 Q4 訂單需求有所好轉,高速材料在國內外算力龍頭客戶獲得較佳進展,看好公司經營穿越行業短期波動以及周期+

26、成長驅動下的長線機會。11)聲學聲學/馬達馬達/微傳動微傳動:兆威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看好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兆威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看好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機器人方面,靈巧手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持續迭代創新,兆威兆威 Q3 業績超預期,近期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我們看好公司作為微傳動賽道隱形冠軍,在機器人領域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凸顯;瑞瑞聲聲 H2 消費電子多業務望持續改善,關注 A 客戶散熱供應鏈潛在入局機遇。12)被動元件:)被動元件:Q3 海外大廠營收普遍提升,海外大廠營收普遍提升,關注關注 AI 應用需求帶動應用需求帶動。Q3 村田、TDK 等海外大

27、廠營收同環比提升,主要系消費電子需求復蘇、AI 需求帶動;部分被工業設備和 EV 需求下降抵消。展望未來,大廠普遍看好 AI 應用市場的成長性。價格方面,村田表示汽車行業 Q4 MLCC 降價壓力較大;手機和電腦等消費市場預計與去年持平,但 AI 等創新應用有望帶動 ASP 小幅回升。國內方面,頭部廠商迎來下半年消費電子旺季,順絡、三環 Q3 營收同環比均提升,其中順絡中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業務均有帶動,三環主要受益于消費電子、光通信下游需求回暖及自身產品力提升。風華 Q3 業績同比高增/環比下滑,主營產品產能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關注國內大廠后續新品及 AI、新能源、新算力等領域應用進展。13)

28、設備:)設備:整體景氣承壓,整體景氣承壓,關注關注受益于受益于 AI 創新創新的的 3C 特定特定需求提升需求提升。消費電子、新能源光伏和儲能等下游需求不振,當前設備短期景氣度承壓。但我們認為 AI 端側創新加速落地,或驅動零部件迎來創新,關注受益于特定需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 行業深度報告 求的 3C 設備公司。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基于研究框架與產業數據跟蹤,我們認為消費電子產業鏈景氣度持續改善;而行業創新亦在加速,隨著產業鏈龍頭在 AI 技術上的共同投入,智能終端有望迎來 AI 創新浪潮;汽車智能化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高階智能駕駛正快速落地。1)蘋果鏈:)蘋果鏈:關注明年新品創新變化,

29、繼續看好蘋果端側和云端的關注明年新品創新變化,繼續看好蘋果端側和云端的 AI 創新趨創新趨勢,把握優質公司中長期向上投資機會勢,把握優質公司中長期向上投資機會。短期來看,短期來看,關注蘋果 AI 系統上線后市場反饋和新機銷量趨勢,以及后續 AI 功能迭代節奏,同時關注明年新品核心環節的創新變化;關于關稅問題,其實相較于外貿品牌類企業,蘋果鏈受關稅影響極少,其本身不直接承擔關稅,而蘋果在過去幾年已逐步完成了對美銷售產能的海外布局例如越南和印度,能夠有效規避根據產地產生關稅,另外,蘋果作為美國企業還在申請部分產品的關稅豁免,這從上一輪貿易摩擦蘋果幾乎沒受影響可看出,總體上,我們認為無需太擔心加增關

30、稅對供應鏈的影響;中長線看,中長線看,如我們此前觀點,我們持續強調果鏈硬件創新與AI 共振驅動三年向上周期,25-27 年我們認為蘋果 iPhone、穿戴和 XR 硬件又將迎來創新大年,看好蘋果 AI 時代端側創新以及云端的布局推動產業鏈迎新一輪發展機遇;蘋果 AI 持續迭代優化,支持后續機型的市場策略望推動老用戶換機潮,帶來國內蘋果鏈當前估值以及遠期業績的向上彈性,且不少優質公司有個體 alpha,我們繼續首推全面受益蘋果終端 AI 創新的立訊精立訊精密,密,繼續看好高偉電子、高偉電子、水晶光電、水晶光電、鵬鼎控股、東山精密、鵬鼎控股、東山精密、比亞迪電子、比亞迪電子、長長盈精密盈精密、瑞聲

31、科技、瑞聲科技、兆威機電兆威機電等,并關注領益智造、領益智造、恒銘達、欣旺達、恒銘達、欣旺達、環旭環旭電子、電子、世華科技、世華科技、歌爾股份、歌爾股份、珠海冠宇、珠海冠宇、統聯精密、統聯精密、德賽電池德賽電池等。2)安卓鏈:)安卓鏈:華為華為 Mate 系列新機系列新機開啟預售開啟預售,關注,關注 AI、光學等創新帶來的投、光學等創新帶來的投資機會資機會。安卓旗艦進入密集發布階段,小米、vivo、OPPO、榮耀均已發布旗艦新機,Mate70 開啟預售,本輪旗艦新機都把 AI、光學作為重點,后面建議重點關注新機創新及后續銷量,及安卓品牌端格局的變化。零部件端,我們認為 AI 布局將成為未來幾年

32、安卓鏈公司成長性分歧的關鍵,主芯片、光學、散熱、被動元件等環節望受益 AI 創新,建議關注受益 AI 創新及終端格局變化的優質標的小米集團、順絡電子、電連技術、瑞聲科技、舜宇光小米集團、順絡電子、電連技術、瑞聲科技、舜宇光學、傳音控股學、傳音控股等。3)AI 應用:應用:AI 手機、手機、AI 穿戴等終端穿戴等終端新品密集發布新品密集發布,把握,把握 AI 端側持續創新端側持續創新帶來的投資機遇。帶來的投資機遇。我們認為隨著終端品牌、芯片、軟件應用等產業鏈龍頭在AI 技術上的共同投入,手機/PC/可穿戴/機器人/智能汽車/XR/智能家居等終端望迎 AI 創新浪潮,AI 手機、眼鏡、耳機等終端新

33、品近期密集發布,把握AI 端側持續創新帶來的投資機遇。建議關注:a)繼續看好蘋果繼續引領繼續看好蘋果繼續引領 AI時代端側創新,把握蘋果時代端側創新,把握蘋果 AI 產業鏈優質公司中長期向上投資機會產業鏈優質公司中長期向上投資機會;b)其他品牌端的 AI 大模型及應用布局,如小米集團、傳音控股、聯想集團、螢石小米集團、傳音控股、聯想集團、螢石網絡、??低?、大華股份、安克創新、漫步者網絡、??低?、大華股份、安克創新、漫步者等;c)AI 驅動零部件創新,關注主芯片/晶圓代工/存儲/光學/PCB/散熱/電池/被動元件/聲學等環節。4)Smart EV:汽車智能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關注華為:汽車智

34、能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關注華為、小米小米及特斯拉及特斯拉汽汽車鏈,關注立訊并購萊尼帶來的汽車線束及其他多品類汽車業務出海機遇。車鏈,關注立訊并購萊尼帶來的汽車線束及其他多品類汽車業務出海機遇。伴隨多款已有車型煥新上市、新品產品矩陣陸續補齊,我們預計華為智選車型品牌競爭力將持續提升;此外華為智駕方案在多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中加速導入。小米 SU7 產能持續爬坡,24 年交付目標沖刺 13 萬臺;發布 HAD超級智駕,智駕技術進展提速,建議關注后續產能進展及用戶口碑情況,我們看好小米集團小米集團憑借生態優勢在汽車領域的長期趨勢。隨著特斯拉 Robotaxi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 行業深度報告

35、的推出以及后續 FSD 的迭代推廣,汽車智能化進程加速推進。此外,立訊精密收購萊尼及子公司股權,有望帶動自身汽車線束升級為全球性龍頭,同時除線束外的其他汽車多產品線亦迎來出???,協同效應明顯。建議關注深度受益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優秀供應鏈公司,包括 Tier1.5、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環節,看好立訊精密立訊精密、電連技術、電連技術、世運電路、兆威機世運電路、兆威機電、電、景旺電子、景旺電子、興瑞科技興瑞科技等。5)XR:關注關注 AR 賽道中長線賽道中長線成長空間成長空間。蘋果方面,我們建議關注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等深度參與蘋果 Vision Pro 及后續空間計算產品系列的產業鏈優質公

36、司;非A 方面,Meta AR 原型機 Orin 發布符合預期,但顯示、重量/尺寸、成本等方面仍有較大優化空間,AR 行業仍處發展早期,持續關注 AR 技術迭代以及 AI 賦能,看好 AR 賽道中長線的成長空間,關注光學、顯示等在 AR 終端BOM 占比較高,并有前瞻布局相關技術的廠商。6)出海:關注國內優質出海品牌廠商。)出海:關注國內優質出海品牌廠商。國內品牌廠商背靠國內完善的供應鏈制造體系具備競爭優勢,把握在海外市場具備渠道、品牌、運營、產品等優勢品牌商傳音控股、安克創新、螢石網絡傳音控股、安克創新、螢石網絡、綠聯科技、綠聯科技等。風險提示: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需求不及預期,AI 發展

37、不及預期,發展不及預期,宏觀經濟宏觀經濟下下行行,貿易摩擦加,貿易摩擦加劇,行業競爭加劇劇,行業競爭加劇。表表 1:消費電子各細分板塊:消費電子各細分板塊 A/H 股公司股公司 板塊板塊 公司公司 品牌 小米集團、??低?、傳音控股、聯想集團、大華股份、安克創新、螢石網絡、視源股份、綠聯科技、漫步者、國光電器、朝陽科技等 整機組裝 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歌爾股份、聞泰科技、華勤技術、龍旗科技、深科技、光弘科技、康冠科技、盈趣科技、億道信息、易德龍等 主芯片 恒玄科技、中科藍訊、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富瀚微、樂鑫科技、安凱微、炬芯科技等 光學 高偉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水晶光電、瑞聲科技、奧

38、比中光、永新光學、歐菲光、藍特光學、宇瞳光學、三利譜、華陽集團、聯創光電、聯創電子、丘鈦科技、合力泰、聯合光電、福光股份等 面板 京東方 A、TCL 科技、和輝光電、深天馬 A、彩虹股份、維信諾、清越科技、奧來德、萊特光電等 LED 三安光電、諾瓦星云、兆馳股份、利亞德、木林森、華燦光電、聚飛光電、洲明科技、卡萊特、鴻利智匯、芯瑞達、艾比森、國星光電等 結構及功能件 立訊精密、工業富聯、比亞迪電子、信濠光電、領益智造、瑞聲科技、長盈精密、致尚科技、興瑞科技、世華科技、藍思科技、恒銘達、安潔科技、精研科技、思泉新材、中石科技、蘇州天脈、博碩科技、春秋電子、光大同創、飛榮達、福蓉科技、勝利精密、合

39、力泰、捷榮技術、萬祥科技、星星科技、傳藝科技、隆揚電子、科森科技、格林精密、鴻富瀚、福立旺、智動力、捷邦科技、英力股份等 連接 立訊精密、電連技術、維峰電子、永貴電器、滬光股份、中航光電、航天電器、信維通信、長盈精密、合興股份、兆龍互連、瑞可達、金信諾、意華股份、得潤電子、奕東電子、鼎通科技、徠木股份、勝藍股份、創益通等 充電 立訊精密、領益智造、奧??萍?、永貴電器、安潔科技、航天電器、碩貝德、利和興等 射頻/天線 立訊精密、卓勝微、唯捷創芯、信維通信、慧智微、碩貝德等 電池 珠海冠宇、德賽電池、欣旺達、紫建電子等 PCB 鵬鼎控股、生益科技、東山精密、滬電股份、深南電路、興森科技、景旺電子、

40、勝宏科技、世運電路、生益電子、弘信電子、奧士康、博敏電子、中富電路、奕東電子等 聲學/馬達/微傳動 立訊精密、兆威機電、瑞聲科技、歌爾股份、奮達科技、上聲電子、國光電器、天鍵股份、共達電聲等 被動元件 順絡電子、三環集團、法拉電子、風華高科、江海股份、宏達電子、火炬電子、潔美科技、艾華集團、麥捷科技、銅峰電子等 設備 大族激光、奧普特、杰普特、凌云光、賽騰股份、華興源創、博眾精工、新益昌、天準科技、聯贏激光、智立方、利和興、易天股份、榮旗科技、深科達等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整理(以上公司請參考招商電子組以及相關行業組覆蓋觀點)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 行業深度報告 注:電子及計算機組聯合覆蓋:

41、聯想集團、卡萊特;電子及軍工組聯合覆蓋:中航光電;電子及汽車組聯合覆蓋:華陽集團、上聲電子;電子及輕工組聯合覆蓋:盈趣科技;電子、汽車及機械組聯合覆蓋:維峰電子;通信組覆蓋:兆龍互連;汽車組覆蓋:福立旺、滬光股份、合興股份;機械組覆蓋:聯創光電、賽騰股份、華興源創、天準科技、聯贏激光、深科達;家電組覆蓋:康冠科技、兆馳股份;中小盤組覆蓋:合力泰、易天股份;化工組覆蓋:萊特光電、思泉新材;軍工組覆蓋:航天電器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8 行業深度報告 正文正文目錄目錄 一、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Q3 手機等終端弱復蘇,關注 AI 新品銷售趨勢及市場反饋.15 1、手機:Q3 出貨持續回暖,關注新機

42、 AI 功能迭代節奏及銷售趨勢.15 2、PC/平板:Q3 PC/平板出貨同比-2%/+20%,AI PC 帶來的影響將在 25-27 年更為顯著.20 3、可穿戴:關注 AI 穿戴創新趨勢,AI 眼鏡、AI 耳機有望迎來密集發布期.25 4、XR:Q3 VRAR 銷量均同比下滑,Meta 如期發布 AR 原型機.28 5、智能家居:Q3 TV 出貨同比正增長,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31 6、汽車:10 月乘用車銷量同環比提升,國內新勢力廠商銷量分化明顯.34 7、機器人: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持續關注特斯拉為首的全球科技企業加速布局.36 二、產業鏈跟蹤:繼續關注 AI 驅動

43、零組件創新趨勢,短期關注蘋果下代新機創新變化、華為新機銷售趨勢.39 1、品牌商:蘋果將繼續加大 AI 資本支出,華為 Mate70 開啟預售.39 2、整機組裝:關注 Q4 AI 新品終端景氣,看好 AI 化望推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期.46 3、主芯片:高通、聯發科 Q3 安卓業務同環比提升,海外大廠加速布局 AI 端側應用.50 4、光學:今明年旗艦新機以潛望、大底等創新為亮點,關注國內模組/棱鏡/CIS/鏡頭等龍頭廠商份額提升.53 5、顯示: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11 月電視面板價格維持平穩.55 6、結構及功能件:關注 iPhone17 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和供應商格局

44、變化,以及 AI 化推動終端散熱需求提升.58 7、充電/連接:國內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AI 應用助力海外連接大廠成長.62 8、射頻/天線: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仍大,關注國內龍頭 LPAMiD 新品進展.65 9、電池:鋼殼電池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中長期關注終端 AI 化帶動電池創新趨勢.67 10、PCB:重視蘋果明后年軟硬板創新升級,中長期聚焦關注算力浪潮及端側 AI 升級趨勢.69 11、聲學/馬達/微傳動:兆威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看好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74 12、被動元件:大廠 Q3 營收普遍提升,關注 AI 應用需求帶動.76 13、設備:整體景氣承壓,關注受益

45、于 AI 創新的 3C 特定需求提升.78 三、投資建議.79 四、消費電子板塊行情回顧.81 圖表圖表目錄目錄 圖 1:智能終端的創新升級趨勢.15 圖 2:2003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生命周期.15 圖 3:20072023 年全球市場智能手機份額.16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9 行業深度報告 圖 4:18Q124Q3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6 圖 5:18Q124Q3 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16 圖 6:18Q124Q3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17 圖 7:18Q124Q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17 圖 8:小米和傳音庫存(億元)及存貨周轉天數.17 圖 9:蘋果

46、存貨年化周轉天數.17 圖 10:海外手機鏈廠商庫存(百萬美元)及周轉天數.18 圖 11:國內手機鏈廠商庫存(億元)及周轉天數.18 圖 12:AI 手機主要參與廠商的布局對比.19 圖 13:智能手機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廠商).20 圖 14:全球 AI 手機出貨量預測(Canalys).20 圖 15:全球 GenAI 手機出貨量預測(Counterpoint).20 圖 16:20002023 年全球 PC 出貨量生命周期.20 圖 17:20102023 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生命周期.21 圖 18:18Q124Q3 全球 PC 市場出貨量.21 圖 19:18Q124Q3 全球

47、PC 品牌市場份額變化.21 圖 20:18Q124Q3 全球平板市場出貨量.22 圖 21:18Q124Q3 全球平板品牌市場份額變化.22 圖 22:惠普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23 圖 23:戴爾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23 圖 24:聯想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23 圖 25:PC 鏈芯片廠庫存(百萬美元)和庫存周轉天數.23 圖 26:AI PC 用戶類型和 AI 工作任務趨勢預測.24 圖 27:對端側 AI 體驗持續演變的考量.24 圖 28:PC 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 PC 鏈廠商).24 圖 29:全球 AI PC 出貨量預測(Canalys).25

48、 圖 30:全球 AI PC 滲透率預測(Counterpoint).25 圖 31:2021 和 2022 年可穿戴設備各品類占比.25 圖 32:20142023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25 圖 33:14Q1-24Q1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26 圖 34:20Q1-24Q2 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26 圖 35:百度發布小度 AI眼鏡.27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0 行業深度報告 圖 36:字節跳動豆包 AI 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27 圖 37:24-28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測(百萬臺).28 圖 38:20Q124Q3 全球 VR 頭顯銷量.28 圖 3

49、9:20Q124Q3 全球 AR 頭顯銷量.28 圖 40:生成式 AI 模型面向 XR 賦能對話式 AI 和全新渲染工具.29 圖 41:AR 原型機 Orin 由三部分構成.30 圖 42:AR 原型機 Orin 佩戴效果.30 圖 43:AR 原型機 Orin 功能展示.30 圖 44:Rokid Glasses AR 眼鏡亮點.31 圖 45:智能家居品類劃分.32 圖 46: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32 圖 47: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歷程.32 圖 48:全球 TV 季度出貨量.33 圖 49:2016-2024 年全球 TV 出貨量.33 圖 50: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市場價格段銷量份額

50、.33 圖 51:2020-2024 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銷量.33 圖 52:全球主要游戲主機月度銷量變化.34 圖 53:全球/國內汽車銷量(萬輛)及增速.34 圖 54:全球/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34 圖 55:中國乘用車月銷量及同比增速.35 圖 56: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同比增速.35 圖 57: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除比亞迪).35 圖 58: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比亞迪).35 圖 59:全球人形機器人主要參與者.37 圖 60: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38 圖 61: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38 圖 62: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38 圖 63

51、:Figure 人形機器人 Figure2.38 圖 64:AI 向未來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成果發布會.39 圖 65:蘋果分業務營收情況(億美元).41 圖 66:華為 HarmonyOS NEXT 推出時間線.42 圖 67:華為 ADS 發展進程.42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1 行業深度報告 圖 68: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百萬部)及增速.43 圖 69:小米手機分季度 ASP(元).43 圖 70:小米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億元).44 圖 71:預計小米汽車銷量(萬臺).44 圖 72:傳音控股季度營收及利潤(億元).44 圖 73:傳音控股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44 圖 74:安克創新

52、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45 圖 75:安克創新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45 圖 76:螢石網絡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46 圖 77:螢石網絡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46 圖 78:24Q3 部分 A 股品牌上市公司業績.46 圖 79:臺股整機代工廠商月度營收情況(億新臺幣,%).47 圖 80:立訊精密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48 圖 81:立訊精密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48 圖 82:比亞迪電子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49 圖 83:比亞迪電子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49 圖 84:華勤技術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50 圖 85:龍旗科技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50 圖 86:24Q3

53、部分 A 股整機組裝上市公司業績.50 圖 87:聯發科月度營收及增速.51 圖 88:高通業績指引.51 圖 89:AMD 分季度營收(億美元)收入情況.52 圖 90:英特爾分季度收入情況.52 圖 91:24Q3 部分 A 股主芯片上市公司業績.53 圖 92:舜宇手機鏡頭及攝像模組月度出貨(千件).54 圖 93:丘鈦手機攝像頭模組月度銷量(千件).54 圖 94:臺股光學板塊公司營收合計(億元新臺幣)及同環比.54 圖 95:iPhone16 影像亮點匯總.55 圖 96:華為 mateXT 非凡影像.55 圖 97:24Q3 部分 A 股光學上市公司業績.55 圖 98:20M32

54、4M11H1 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面板平均價格趨勢.56 圖 99:22M524M9 全球電視面板出貨情況.57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2 行業深度報告 圖 100:24Q3 部分 A 股顯示上市公司業績.57 圖 101:中國折疊屏季度出貨量及增長率.58 圖 102:華為 MateXT 的天工鉸鏈系統結構.58 圖 103:長盈精密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59 圖 104:長盈精密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59 圖 105:iPhone16 超瓷晶面板硬度較前代提升 50%.59 圖 106:vivo X Fold3 Pro 手機內屏 UTG 玻璃.59 圖 107:藍思科技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

55、60 圖 108:藍思科技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60 圖 109:熱管理裝置的功能構成.60 圖 110:不同材質的 VC 均熱板.60 圖 111:領益智造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61 圖 112:領益智造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61 圖 113:24Q3 部分 A 股結構及功能件上市公司業績.61 圖 114:過去 12 月公共充電樁保有量.62 圖 115:過去 12 月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總電量(億度).62 圖 116:24Q3 部分 A 股充電上市公司業績.62 圖 117:股權交割示意圖.64 圖 118:24Q3 部分 A 股連接上市公司業績.65 圖 119: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及占

56、比(萬臺).66 圖 120:穩懋月度營收.66 圖 121:Qorvo 季度營收及增速.66 圖 122:Qorvo 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增速.66 圖 123:24Q3 部分 A 股射頻/天線上市公司業績.66 圖 124:臺股消費電池月度營收數據(億新臺幣).67 圖 125:國內消費電池廠商季度庫存變化情況(億元).67 圖 126:oppo 夾心安全電池針刺實驗.68 圖 127:蘋果 iPhone16 Pro 采用鋼殼電池.68 圖 128:珠海冠宇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69 圖 129:欣旺達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69 圖 130:24Q3 部分 A 股電池上市公司業績.69 圖 131

57、:臺股 PCB 廠商庫存及 DOI 變動情況(億新臺幣).7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3 行業深度報告 圖 132:中國大陸 PCB 廠商庫存及 DOI 變動情況.70 圖 133:iPhone16 Pro 主板面積縮小.71 圖 134:iPhone15 Pro 的軟板拆解圖.71 圖 135:鵬鼎控股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72 圖 136:東山精密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72 圖 137:生益科技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73 圖 138:生益科技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73 圖 139:24Q3 部分 A 股 PCB 上市公司業績.74 圖 140: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價值量預測.74

58、 圖 141:全球機器人靈巧手市場規模.74 圖 142:iPhone 16Pro 配備 4 個新的錄音室級麥克風.75 圖 143:華為 Pura70 伸縮鏡頭.75 圖 144:兆威機電靈巧手全球發布會.76 圖 145:兆威機電靈巧手視頻展示圖.76 圖 146:24Q3 部分 A 股聲學/馬達上市公司業績.76 圖 147:村田季度營收及增速.77 圖 148:京瓷季度營收及增速.77 圖 149:TDK 季度營收及增速.77 圖 150:國巨月度營收及增速.77 圖 151:24Q3 部分 A 股被動元件上市公司業績.78 圖 152:24Q3 部分 A 股設備上市公司業績.78 圖

59、 153:消費電子指數行情.81 圖 154:電子細分板塊 2024 年 10 月漲跌幅(%).81 圖 155:電子細分板塊 2024 年年初至 10 月底漲跌幅(%).81 圖 156:消費電子(SW)-PE Bands.82 圖 157:電子行業歷史 PEBand.87 圖 158:電子行業歷史 PBBand.87 表 1:消費電子各細分板塊 A/H 股公司.6 表 2:蘋果 Vision Pro 上市以來的主要動態.29 表 3:各類終端品牌的主要廠商.39 表 4:AI 大模型陸續接入智能電動車.63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4 行業深度報告 表 5:消費電子各細分板塊 A/H 股

60、公司.80 表 6:A 股消費電子主要個股行情.82 表 7:H 股及境外消費電子主要個股行情.85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5 行業深度報告 一一、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終端景氣與創新跟蹤:Q3 手機等終端弱復蘇手機等終端弱復蘇,關注關注 AI 新品銷售新品銷售趨勢趨勢及市場反饋及市場反饋 隨著 AI 等技術的漸臻成熟,電子產品的形態逐步發生轉變,多個品類的智能終端在隨身、生活、出行等場景中創新不斷,正在以多點開花的形式遍布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將對智能手機、PC/平板、可穿戴(智能手表、TWS)、XR、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終端的景氣度與創新進行跟蹤。圖圖 1:智能終端的創新升級趨勢:智能終端的

61、創新升級趨勢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繪制 1、手機:、手機:Q3 出貨出貨持續回暖持續回暖,關注,關注新機新機 AI 功能迭代節奏功能迭代節奏及及銷售銷售趨勢趨勢 目前智能手機行業處于存量調整期,目前智能手機行業處于存量調整期,2014 年后行業集中度提升年后行業集中度提升,2023 年出貨年出貨量為近量為近 10 年最低值年最低值。以 iPhone4 為起點,技術不斷迭代創新,智能手機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目前智能手機行業處于存量調整期。2014 年后行業集中度提升,目前主要玩家包括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華為、榮耀、傳音等。據 IDC,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

62、出貨量同比-3.2%至 11.7 億部。圖圖 2:2003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生命周期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生命周期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6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3:20072023 年全球市場智能手機份額年全球市場智能手機份額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全球市場來看,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來看,智能手機年初以來年初以來需求穩步復蘇,需求穩步復蘇,Q3 全球出貨量同比全球出貨量同比+4.0%至至3.2 億臺。億臺。據 IDC,23Q1Q3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跌幅持續收窄,23Q4結束連續九個季度的下滑,主要系廠商庫存狀況 23Q2 以來持續改善,新機型

63、的推出,以及新興市場的需求反彈。24Q1-Q3 延續復蘇趨勢,24Q3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4.0%至 3.161 億臺,主要受益于新興市場需求較佳,以及北美、中國和歐洲市場處于換機周期的早期階段。中國市場來看,中國市場來看,Q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3.2%,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比增長。據 IDC,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878 萬臺,同比增長 3.2%,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新一輪換機周期的到來使得市場需求持續向好。圖圖 4:18Q124Q3 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圖圖 5:18Q1

64、24Q3 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分品牌來看,分品牌來看,全球全球市場方面,市場方面,Top 5 手機品牌手機品牌出貨量出貨量除三星外均呈現增長除三星外均呈現增長。據IDC,24Q3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Top5 品牌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 和vivo,出貨量分別為 5780、5600、4280、2880、2700 萬臺,同比-2.8%、+3.5%、+3.3%、+5.9%和+22.8%。三星盡管總出貨量下降,但仍保持了市場領先地位,在高端市場的份額繼續增長,得益于支持 Galaxy AI 的機型組合更加強大;蘋果出貨量

65、同比增長 3.5%,得益于之前機型的強勁需求和新 iPhone 16 系列的推出;vivo 增速較高,得益于產品發布和較低基數。中國市場方面,中國市場方面,0%10%20%30%40%50%60%70%80%9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SamsungAppleHuaweiOPPOXiaomiNokiaHTCRIMLGLenovovivoTranssionOthersCR5-25%-20%-15%-10%-5%0%5%

66、10%15%20%25%3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部)YoY-30%-20%-10%0%10%20%30%40%50%020406080100120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百萬部)YoY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7 行業深度報告 Android 市場同比增長市場同比增長 3.8%。據 IDC,24Q3 Top5 品牌為 vivo、蘋果、華為、小米和榮耀,出貨量分別為 1279、1073、1052、1018、1004 萬臺,同比+21.5%、-0.3%、+42.0%、+12.8%和-22.5%。vivo,Huawei 和 Xiaomi 等廠

67、商市場表現亮眼,推動了 Android 市場同比增長 3.8%。Apple 新品上市首銷以后,市場需求并無明顯改變,iOS 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 0.3%。圖圖 6:18Q124Q3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 圖圖 7:18Q124Q3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品牌份額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庫存端來看,終端廠商方面,庫存端來看,終端廠商方面,小米:從 22 年初以來一直在優化庫存管理,23Q3 存貨金額 368 億元,同比下降 30.5%,為 11 個季度以來最低的庫存水位,手機上游物料供應鏈在 23Q3 開始看

68、到庫存加速消化,23Q4 存貨同比來看亦有所下降,24Q1 存貨有較大增長主要源于汽車、家電等產品備貨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做了適當的備料;24Q2-Q3 庫存水位環比穩中有降,存貨周轉天數環比持續下降至 Q3 的 62.4 天。芯片廠商方面,芯片廠商方面,24Q3 全球手機鏈芯片大廠平均庫存環比微增。根據彭博數據,以高通、博通、聯發科、Cirrus Logic、Qorvo 為例,24Q3 平均庫存為 107.57 億美元,較 24Q2 平均庫存 104.78 億美元環比略有增加。24Q3 庫存周轉天數為 81 天,環比降低。思佳訊 FY24Q3 法說會表示公司庫存連續六季度下降,移動業務庫存趨于

69、正常,數據中心及無線基礎設施領域庫存水平較高,汽車與工業領域庫存持續降低,消費電子領域大部分庫存調整已完成。24Q3 國內手機鏈芯片廠商平均庫存與 DOI 環比有所提升。根據同花順和公司公告數據,韋爾股份、卓勝微、格科微、匯頂科技的整體庫存 24Q3環比提升,庫存周轉天數環比提升 1 天至 152 天以上。圖圖 8:小米和傳音庫存(億元)及存貨周轉天數:小米和傳音庫存(億元)及存貨周轉天數 圖圖 9:蘋果存貨年化周轉天數蘋果存貨年化周轉天數 資料來源:iF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蘋果,招商證券 0%20%40%60%80%100%蘋果三星小米OPPO傳音vivo華為其他0%20%40%60

70、%80%100%蘋果榮耀小米vivoOPPO華為其他02040608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小米-存貨傳音-存貨小米-DOI傳音-DOI0.005.0010.0015.0020.0007Q408Q309Q210Q110Q411Q312Q213Q113Q414Q315Q216Q116Q417Q318Q219Q119Q420Q321Q222Q122Q423Q324Q2年化存貨周轉天數=季初季末存貨均值/(季度營業成本*4)*36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8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0:海外手機鏈廠商庫存(百萬美元)及周轉天數:海外手機鏈廠商庫存(百萬美元)及周轉天數

71、圖圖 11:國內手機鏈廠商庫存(億元)及周轉天數:國內手機鏈廠商庫存(億元)及周轉天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注:包括高通、博通、聯發科、Cirrus Logic、Qorvo)資料來源:同花順,招商證券(注:包括韋爾、卓勝微、格科微、匯頂)新機方面,新機方面,蘋果方面,蘋果方面,iPhone16 普通款訂單有所下修,但 Pro 系列銷量需求仍佳,預計整體影響非常有限,蘋果表示將在今年 12 月和明年 4 月推出更多功能和更多語言版本,同時會加大 AI 方面的資本開支,蘋果表示 AI 是驅動換機的重要因素,目前 iOS18.1 系統的采用率是 17.1 的兩倍,關注蘋果 AI 功能持續迭代后

72、的新機銷售趨勢。安卓方面安卓方面,安卓旗艦進入密集發布階段,10 月 14 日vivo 發布 x200 系列新機,10 月 29 日晚小米發布小米 15 系列新機,10 月 30日榮耀發布 Magic7 系列旗艦新機,Mate70 已開啟預售。本輪旗艦新機都把 AI、光學作為重點,新機價格平均上漲大個位數,但消費補貼政策、購物節對沖了部分價格上漲壓力,vivo、OPPO 旗艦新機上市前幾周銷量實現同比增長,建議重點關注新機創新及后續銷量。AI 應用或成為手機創新的下一個突破口應用或成為手機創新的下一個突破口,生成式生成式 AI 在端側逐步落地在端側逐步落地。當前智能手機已進入存量市場,創新不足

73、導致用戶換機周期延長。手機作為當前互聯網的主要入口,AI 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我們認為混合式 AI 值得關注,AI 與手機融合的想象空間廣闊,或成為手機創新的下一個突破口。大廠動態:大廠動態:1)蘋果蘋果:6 月初重磅發布 Apple Intelligence,部分功能將于 10 月底率先在美國推出英語版,并將于 12 月推廣至更多英語國家市場,明年 4 月推出更多功能和更多語言版本,同時會加大 AI 方面的資本開支,蘋果表示 AI 是驅動換機的重要因素,目前 iOS18.1 系統的采用率是 17.1 的兩倍,顯示出消費者對于蘋果 AI 的明顯興趣。2)華為:華為:也在積極跟進,6 月 21 日

74、發布 Harmony Intelligence 鴻蒙原生智能,將 AI 與 OS 深度融合,10 月 22 日華為原生鴻蒙 HarmonyOS NEXT(HarmonyOS 5.0)已正式發布。3)谷歌:谷歌:8 月 14 日發布以 AI 為核心的谷歌硬件全家桶,將 Gemini 無縫集成到了折疊屏手機、智能手表、TWS 耳機等各類硬件中。0204060801001201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7Q318Q118Q319Q119Q320Q120Q321Q121Q322Q122Q323Q123Q324Q124Q3平均庫存(左軸)庫存周轉天數(右軸)0

75、10020030040050005010015020017Q117Q318Q118Q319Q119Q320Q120Q321Q121Q322Q122Q323Q123Q324Q124Q3平均庫存(左軸)庫存周轉天數(右軸)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19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2:AI 手機主要手機主要參與廠商的布局對比參與廠商的布局對比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繪制 展望未來,展望未來,第三方機構第三方機構和手機鏈廠商和手機鏈廠商維持維持 24 年年弱弱復蘇復蘇趨勢趨勢判斷判斷。第三方機構方。第三方機構方面,面,IDC 預測漲幅為同比+4%,主要系高性價比的安卓機在新興市場快速增長,同時 GenAI 功能

76、吸引更多高端市場興趣;Counterpoint 認為隨著宏觀經濟狀況改善支撐消費者信心有所恢復,預計 2024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 3.7%;Canalys 認為受供需兩端恢復的推動,預計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復蘇3%至 11.8 億臺。手機鏈廠商方面,手機鏈廠商方面,據 24Q2 業績會,高通全年維持判斷手機銷量同比持平或小幅增長;聯發科維持 24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低個位數增長預測,而全球 5G 滲透率有望達到 60%出頭;Qorvo 預計 24 年中國手機市場將出現低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長,與全球手機市場的走勢相似。AI 手機來看,手機來看,2024 年有望為生成式年有望為生成式

77、 AI 智能手機的元年,智能手機的元年,AI 手機滲透率未來將手機滲透率未來將持續提升。持續提升。Canalys 預計 2024 年全球 16%的智能手機出貨為 AI 手機,到2028 年,這一比例將激增至 54%。受消費者對 AI 助手和端側處理等增強功能需求的推動,2023 年至 2028 年間,AI 手機市場以 63%的 CAGR 增長。預計這一轉變將先出現在高端機型上,然后逐漸為中端智能手機所采用;Counterpoint 認為 2024 年是生成式 AI 智能手機的元年,預計 2024 年下半年將看到更多基于端側和云端的生成式 AI 模型支持的應用和功能問世。同時,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

78、將支持本地或云端部署的 AI 大模型,預測到 2027 年生成式AI 智能手機將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市場的 40%以上,保有量將超過 10 億部;IDC 預測到 2024 年,下一代 AI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 1.7 億部,占智能手機市場總量的近 15%。隨著用例的發展和行業參與者的不斷推動,下一代 AI 智能手機將在 2024 年之后快速增長。分陣營來看,分陣營來看,1)蘋果:)蘋果:重點關注 AI 功能上線節奏、新機銷量反饋,如我們此前觀點,我們認為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僅從 iPhone15 Pro 系列開始支持,望推動老用戶換機潮,且疊加后續創新機型,25-27

79、 年望走出持續上行趨勢;2)安卓:安卓:安卓旗艦進入密集發布階段,如 vivo x200 系列新機、小米 15 系列新機、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0 行業深度報告 榮耀 Magic7 系列旗艦新機等,Mate70 已開啟預售,總體建議關注華為回歸帶來的格局變化,以及小米、傳音等海外市場銷量趨勢。圖圖 13:智能手機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廠商):智能手機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廠商)資料來源:各第三方機構官網,各公司公告、業績說明會,招商證券整理 圖圖 14:全球全球 AI 手機出貨量預測手機出貨量預測(Canalys)圖圖 15:全球全球 GenAI 手機出貨量預測(手機出貨量預測(Count

80、erpoint)資料來源:Canalys,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招商證券 2、PC/平板:平板:Q3 PC/平板平板出貨同比出貨同比-2%/+20%,AI PC 帶帶來的影響將在來的影響將在 25-27 年更為顯著年更為顯著 后疫情時代后疫情時代,PC/平板平板需求逐步回落需求逐步回落。隨著疫情帶來的短期需求釋放,疊加全球通脹高企等因素,2022-2023 年 PC/平板需求回落,據 IDC,2023 年全球 PC/平板出貨量同比-13.9%/-20.5%至 2.595/1.285 億臺,Top5 廠商表現均下滑。圖圖 16:20002023 年全球年全球 PC 出貨量

81、生命周期出貨量生命周期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1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7:20102023 年全球年全球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出貨量生命周期出貨量生命周期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24Q3 全球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出貨量同比-2.4%環比環比+6%至至 6880 萬臺萬臺,主要系主要系成本上漲、庫成本上漲、庫存補充等因素導致上一季度出貨量激增,銷售周期略有放緩存補充等因素導致上一季度出貨量激增,銷售周期略有放緩。據 IDC,20Q221Q1 受益于疫情驅動的居家經濟,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加速增長,但21Q2 同比增速開始明顯下滑,22Q1 增速轉負,22Q2

82、23Q1 跌幅持續擴大,主要受需求不振、庫存積壓等因素影響。23Q2-4 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跌幅持續收窄,據 IDC,23Q2、Q3、Q4 同比跌幅分別為-13.4%、-7.6%、-2.7%。PC市場在連續八個季度下滑后,24Q1、Q4 出貨量連續兩個季度同比恢復增長,同比增長 1.5%、3.0%。但是,24Q3 全球傳統 PC 出貨量同比下降 2.4%至 6880 萬臺,主要系成本上漲、庫存補充等因素導致上一季度出貨量激增,銷售周期略有放緩。AI PC 方面,據 Canalys,2024 年第三季度,AI PC 出貨量達到 1330 萬臺,占 PC 總出貨量的 20%。分品牌來看,全球分

83、品牌來看,全球 Top 5 PC 品牌品牌聯想、惠普和華碩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聯想、惠普和華碩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據IDC,24Q3 全球 PC 出貨量 Top5 品牌為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和蘋果,出貨量分別為 1650、1360、980、550 和 530 萬臺,同比+3.0%、+0.4%、-4.0%、+10.0%和-24.2%。圖圖 18:18Q124Q3 全球全球 PC 市場市場出貨量出貨量 圖圖 19:18Q124Q3 全球全球 PC 品牌市場份額變化品牌市場份額變化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平板電腦方面,平板電腦方面,24Q3 全球平板全球平板出貨量出

84、貨量持續改善持續改善,同比同比增長增長 20.4%至至 3960 萬臺萬臺。據 IDC,經過兩年多的下滑,24Q1 全球平板出貨量恢復同比增長,Q1、Q2 全-40%-20%0%20%40%60%80%020406080100全球PC出貨量(百萬臺)YoY0%20%40%60%80%100%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華碩其他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2 行業深度報告 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 0.5%、22.1%,Q3 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長 20.4%至 3960 萬臺,增長得益于去年同期較低的市場出貨量基數,并受到頭部廠商產品更新、市場換機周期到來以及庫存改善的推動。分品牌看,分品牌看,T

85、op 5 品牌出貨量均呈現不同幅度的同比增長。品牌出貨量均呈現不同幅度的同比增長。蘋果出貨量 1260 萬臺同比小幅增長 1.4%,主要系返校季有助于推動新推出的 iPad Air 機型的銷量,但新款 iPad Pro 表現低于預期,因為價格太高在新興市場缺乏吸引力;三星出貨量達 710 萬臺同比增長 18.3%,主要系高端平板電腦推出,包括具有 AI 功能的 Galaxy Tab S10 Ultra 和 Galaxy Tab S10+,同時低端 Galaxy A9 機型推動了大多數地區的銷售;亞馬遜重回前五名,出貨 460 萬臺同比增長 111.3%,主因更新了其 Fire HD 8 型號,

86、并添加了一些新的 AI 工具,同時 Prime Day 優惠推動了銷量提升;華為本季度仍位居第四,同比增長 44.1%,出貨量達 320 萬臺,源于華為在消費和商用市場推出了多款新產品;聯想的排名下滑至第五位,不過銷量同比增長 14.7%至 300 萬臺,由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大多數地區在本季度均實現了增長,同時業市場表現也顯著改善。圖圖 20:18Q124Q3 全球平板全球平板市場市場出貨量出貨量 圖圖 21:18Q124Q3 全球平板品牌市場份額變化全球平板品牌市場份額變化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庫存端來看,庫存端來看,PC 終端廠商庫存出現上行,終端廠商庫

87、存出現上行,PC 鏈芯片廠商英特爾、鏈芯片廠商英特爾、AMD 24Q3庫存環比上升,庫存周轉天數環比下降庫存環比上升,庫存周轉天數環比下降。終端廠商終端廠商方面,方面,戴爾近兩個季度有庫存增加,主要系為擴大 AI 服務器業務,而惠普庫存上升主要與戰略采購和海運有關。芯片廠商方面,芯片廠商方面,根據彭博數據取臨近兩季度庫存平均算法,以英特爾、AMD 為例,兩家公司平均庫存 24Q3 環比提升至 168 億美元,24Q3 庫存周轉天數環比下降 27 天達 104 天。據英特爾 24Q3 季報信息,英特爾成功在 24Q3降低了客戶部門(CCG)庫存,第四季度客戶部門庫存望持續減少,Altera 部門

88、終端客戶繼續消耗與之前供應限制相關的庫存,預計庫存正?;瘜⒊掷m到明年上半年。AMD 24Q3 季報表示 Q3 公司庫存環比增加主要系用于支持數據中心部門產品的持續增長,公司游戲部門 Q3 營收同比下降 69%主要系微軟和索尼減少了渠道庫存,嵌入式部門營收同比下降 25%主要系客戶持續調整庫存水平。-40%-30%-20%-10%0%10%20%30%0102030405060全球平板出貨量(百萬臺)YoY0%20%40%60%80%100%蘋果三星亞馬遜聯想華為小米其他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3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22:惠普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惠普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

89、數 圖圖 23:戴爾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戴爾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圖圖 24:聯想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聯想庫存(百萬美元)及存貨周轉天數 圖圖 25:PC 鏈芯片廠庫存(百萬美元)和庫存周轉天數鏈芯片廠庫存(百萬美元)和庫存周轉天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注:包括英特爾、AMD 創新方面,創新方面,兼容兼容 AI 功能的功能的 PC 或或改變改變人類人類工作方式工作方式,2024 年以來年以來 AI PC 密集密集發布發布。Canalys 認為兼容 AI 的新一代 PC 將改變我

90、們的工作方式?;旌显朴嬎愫捅镜赜嬎銓⑹谷藗兡軌虼蠓岣吖ぷ餍?,釋放自身的創造力。根據Canalys 定義,AI PC 的最低要求是的最低要求是擁有專用芯片組或模塊(包括 AMD 的XDNA、蘋果的神經引擎、英特爾 NPU 和高通的 Hexagon Tensor)以運行端側 AI 工作負載的臺式機或筆記本電腦。Copilot+PC 已于已于 6 月月 18 日上市日上市,關注關注 AI PC 新品市場反饋新品市場反饋。Windows 11 AI PC 是更快、更智能的 Windows PC。憑借可實現每秒超過 40 萬億次運算的全新 NPU 芯片的強大性能,以及提供長效續航并支持先進的 AI

91、模型,可以通過Recall 功能輕松回憶和找尋此前在 PC 上看過的內容;亦或是借助實時字幕突破語言障礙,該功能可以將包含中文在內的 40 多種語音實時翻譯成英文字幕。Copilot+PC 已于 6 月 18 日上市,應用適配效果、AI 功能實際上手效果為市場關注焦點。01020304050607002,0004,0006,0008,00010,000惠普總庫存惠普DOI-右軸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戴爾總庫存戴爾DOI-右軸01020304050607002,0004,0006,0008,00010,00019Q119Q

92、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聯想總庫存聯想DOI-右軸0501001502000500010000150002000017Q217Q418Q218Q419Q219Q420Q220Q421Q221Q422Q222Q423Q223Q424Q2平均庫存(左軸)庫存周轉天數(右軸)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4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26:AI PC 用戶類型和用戶類型和 AI 工作任務趨勢預測工作任務趨勢預測 圖圖 27:對端側對端側 AI 體驗持續演變的考量體驗持續演變

93、的考量 資料來源:Canalys,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Canalys,招商證券 展望未來,展望未來,產業鏈預計產業鏈預計 24 全全年年 PC 出貨出貨保持平穩保持平穩。第三方機構方面,第三方機構方面,IDC 認為盡管經濟有所改善,并出現了 AI PC,但全球傳統 PC 市場預計在 2024 年將保持平穩,出貨量將達到 2.6 億臺;Counterpoint 認為受人工智能 PC 和更換需求的推動,預計 2024 年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約 3%。PC 鏈廠商鏈廠商方面,方面,AMD 認為 2025 年市場對 PC 市場持有一定的樂觀態度,預計會有中個位數的增長,并對 2025 年的 PC 市

94、場持樂觀態度,但預計上半年會有一定程度的季節性變化。AI PC 帶來的影響將在帶來的影響將在 25-27 年更為顯著年更為顯著。第三方機構方面,第三方機構方面,Canalys 預測2024 年全球將出貨約 4800 萬臺支持 AI 的 PC,占 PC 總出貨量的 18%。但這只是重大市場轉型的開始,預計 2025 年支持 AI 的 PC 出貨量將超過 1 億臺,占所有 PC 出貨量的 40%,預計 2028 年供應商將出貨 2.05 億臺支持 AI 的 PC,2024 年至 2028 年期間的 CAGR 高達 44%;Counterpoint 預測 AI PC 滲透率將從 2024 年的 34

95、%上升至 2027 年的 78%。PC 鏈廠商方面,鏈廠商方面,聯想認為 AI PC將推動個人電腦市場穩步復蘇,并進入新一輪換機周期,到 2027 年,AI PC 在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比有望接近 80%。圖圖 28:PC 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需求展望(第三方機構或 PC 鏈廠商)鏈廠商)資料來源:各第三方機構官網,各公司官網、公告、業績說明會,Digitimes,abnotebook,招商證券整理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5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29:全球:全球 AI PC 出貨量預測(出貨量預測(Canalys)圖圖 30:全球全球 AI PC 滲透率滲透率預測(預測(Counterpoi

96、nt)資料來源:Canalys,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招商證券 平板電腦方面,平板電腦方面,2024 年平板市場有望年平板市場有望溫和溫和回暖,回暖,IDC 預計預計平板電腦平板電腦出貨出貨同比增同比增長長 7.2%。IDC 認為盡管長期銷量不太可能與疫情期間的激增相匹配,然而隨著消費者尋求以生產力為導向的設備,高端平板電腦或有較佳表現,預計 2024 年平板電腦出貨同比增長 7.2%。蘋果方面,我們認為 iPad Pro 帶來諸多創新看點,不同 iPad 系列的價格和功能區分越發顯著,以更好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有望提振 24 年 iPad 銷量。3、可穿戴:、可穿戴:關

97、注關注 AI 穿戴創新趨勢,穿戴創新趨勢,AI 眼鏡、眼鏡、AI 耳機有望耳機有望迎來密集發布期迎來密集發布期 TWS、智能手表、手環是可穿戴設備三大單品、智能手表、手環是可穿戴設備三大單品,TWS、智能手表仍處于滲透率、智能手表仍處于滲透率提升的階段提升的階段。廣義的可穿戴設備主要涵蓋耳戴設備、智能手表、手環、XR 以及衣物類等其他品類。其中 TWS、智能手表是主要品類,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2023 年年智能手表、智能手表、TWS 溫和復蘇,溫和復蘇,海外新興市場海外新興市場景氣度高景氣度高,可穿戴可穿戴呈現呈現蘋果蘋果一超多強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的競爭格局。智能手表、TWS 需求經歷 23Q

98、423Q1 連續兩個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后,23Q2 需求有所回暖,出貨量同比增速回正,23Q3 延續復蘇趨勢。23 年全年可穿戴出貨量實現溫和增長。分地區看,23 年印度等海外新興市場可穿戴需求表現強勁,主要受益于中低端 TWS、智能手表需求的增長。智能手表、TWS 呈現蘋果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圖圖 31:2021 和和 2022 年可穿戴設備各品類占比年可穿戴設備各品類占比 圖圖 32:20142023 年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注:其他包括眼鏡/衣物類等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0%20%40%60%80%100%20212022耳戴類智

99、能手表手環其他-20%0%20%40%60%8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出貨量(百萬臺)同比(%)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6 行業深度報告 24Q2 全球全球 TWS 出貨同比增長出貨同比增長 12.6%,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增長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增長 0.2%。據Canalys,24Q2 全球 TWS 市場達到雙位數增長,同比增長 12.6%,盡管傳統TWS 的增長有所放緩,但是領先的廠商通過提供 50 美金以下更實惠的 TWS選擇,以及開

100、放式耳機(OWS)的流行,持續推動 TWS 市場的發展。據Canalys,24Q2 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增長 0.2%,達到 4430 萬臺。主要得益于華為和小米的優異表現,基礎手表繼續引領市場增長,出貨量同比增長6%。在整個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中,基礎手表的市場份額達到 48%,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智能手表出貨量與同比持平,三星、Garmin、華為和谷歌的出色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蘋果出貨量下滑帶來的影響?;A手環的出貨量延續下行趨勢,同比下跌 14%。圖圖 33:14Q1-24Q1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圖圖 34:20Q1-24Q2 全球全球 TWS 耳機出貨量耳

101、機出貨量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Canalys,招商證券 創新方面,創新方面,關注智能手表大健康功能的迭代升級。關注智能手表大健康功能的迭代升級。運動管理、健康檢測為智能手表的核心功能,蘋果為首的科技廠商持續在運動、健康領域加大投入,建議持續關注新品運動管理(數據分析、運動姿態檢測、導航精度升級等)、健康檢測(血糖、血壓等)功能的迭代升級。AI 有望驅動智能耳機、智能手表創新,關注智能眼鏡等新有望驅動智能耳機、智能手表創新,關注智能眼鏡等新形態形態終端。終端。TWS、智能手表仍處于滲透率提升的階段,而智能眼鏡處在發展早期,我們認為 AI 有望賦能穿戴產品創新,加速穿戴行業發展。

102、其中耳機方面,耳機方面,AI 望驅動耳機成為隨身 AI 語音助手,并用于收集周身信息搭配 AI 功能使用。手表方面,手表方面,與聚焦數據分析和圖形識別的傳統 AI 應用不同的是,生成式 AI 引入了動態要素,使智能手表能夠實時生成個性化推薦和深度洞察,無需用戶自行生成,主流廠商紛紛公布了在其高端手表中植入云生成式 AI 的計劃。此外,建議關注智能眼鏡等此外,建議關注智能眼鏡等新新形態形態終端終端。AI 智能眼鏡是一款穿戴設備,兼具傳統鏡功能的同時,包括拍照錄像、耳機、翻譯等動能,并加入 AI 大模型,Ray-Ban Meta 智能眼鏡憑借其在影像、音頻等方面的較佳用戶體驗,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

103、據 Wills GenAI硬件榜,銷量已經突破 100 萬臺,今年銷量望突破 200 萬。新品方面,新品方面,1)AI 眼鏡:眼鏡:a)Meta Rayban 眼鏡升級對話、記憶、音視頻、翻眼鏡升級對話、記憶、音視頻、翻譯等譯等 AI 功能。功能。Meta 更新 Rayban 眼鏡 AI 功能,包括:a)改為連續對話:說“嘿 Meta”提出初始問題后,可以提出后續問題,而無需再次說“嘿 Meta”,而且不再需要說“看”來向 Meta AI 詢問正在看的東西;b)新增記憶功能:例如記住停車位置、語音設置提醒等信息;c)錄制視頻和發送語音:例如 Meta AI 在 WhatsApp 和 Messe

104、nger 上錄制和發送消息,并保持在線狀態;4)實時翻譯:支持西/法/意等語言的英語同傳,未來將支持更多語言;其他方面,新增Be My Eyes 免費應用,幫助盲人/視力障礙者與視力正常的志愿者建立視頻通-50%0%50%100%150%200%250%-20308013018014Q114Q315Q115Q316Q116Q317Q117Q318Q118Q319Q119Q320Q120Q321Q121Q322Q122Q323Q123Q324Q1出貨量(百萬臺)同比(%)-40%-20%0%20%40%60%80%100%02040608010012020Q120Q220Q320Q421Q121

105、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全球TWS出貨量(百萬臺)YoY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7 行業深度報告 話聯系,推進與 Spotify、Amazon Music 等音頻軟件合作,新推出限量版透明框架、漸變鏡片。b)百度百度發布發布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 AI 眼鏡。眼鏡。百度于 11 月 2024 百度世界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小度 AI 眼鏡,稱該產品為“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 AI 眼鏡”,據百度官方介紹,小度 AI 眼鏡具備第一視角拍攝、邊走邊問、卡路里識別、識物百科、視聽翻譯、智

106、能備忘等功能。后續 AI 眼鏡有望迎來密集發布期,三星、小米等數家廠商亦有望在近幾個季度陸續發布 AI 眼鏡,產業鏈預計三星、小米首批銷量在小幾十萬臺規模。2)AI耳機:耳機:字節豆包團隊發布字節豆包團隊發布 AI 耳機耳機 Ola Friend。字節跳動豆包 10 月初發布首款 AI 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其為開放式耳機,單耳重量為 6.6 克,官方宣稱同類最輕。其接入了豆包大模型,與豆包 App 深度結合,用戶戴上耳機后,無需打開手機即可通過語音喚起豆包進行對話。Ola Friend 已經在電商平臺開啟預售,售價 1199 元。另外,IIL GS Links AI 高音質開放式

107、耳機已經接入豆包大模型,漫步者、安克創新等品牌后續有望推出 AI 耳機產品。圖圖 35:百度發布小度百度發布小度 AI 眼鏡眼鏡 圖圖 36:字節跳動豆包字節跳動豆包 AI 智能體耳機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 資料來源:百度,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T 之家,招商證券 IDC 略微略微下調下調 2024 年可穿戴出貨年可穿戴出貨,預計,預計增長增長約約 6.1%,中長期看中長期看智能手表、智能手表、TWS 仍有仍有較大較大成長空間成長空間,關注,關注 AI 眼鏡等新形態智能終端眼鏡等新形態智能終端。展望今年,展望今年,IDC 9月底預計 2024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6.1

108、%(此前預測 7.3%)至 5.379 億臺,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產品創新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不同形態的可穿戴設備增長不均衡,其中耳戴式/智能手表/腕帶出貨量占比分別為 64%/29%/7%,2024 年出貨量同比+10.2%/-3.0%/+7.8%。耳戴式設備提升主要系新興市場普及、成熟市場更新周期的推動;智能手表 2024 年出貨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主要系印度市場白牌產品短期整合所致,預計 2025 年將重回增長。中長期看,中長期看,我們認為智能手表滲透率仍低,未來有望受益于運動、健康功能不斷完善而持續成長;AI 賦能 TWS 創新,全球中低端 TWS 市場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此外,A

109、I 智能眼鏡雖然目前銷量較小,但考慮到全球傳統眼鏡年出貨量超 10 億,如消費者愿意為 AI 智能眼鏡功能付費,未來傳統眼鏡用戶向智能眼鏡用戶切換的空間較大。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8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37:24-28 年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測(百萬臺)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測(百萬臺)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4、XR:Q3 VRAR 銷量銷量均均同比同比下滑,下滑,Meta 如期發布如期發布 AR原型機原型機 目前目前 XR 行業正處于行業正處于 VR 增速放緩,增速放緩,MR 有望有望起量,起量,AR 尚待技術成熟尚待技術成熟的的階段,階段,主要玩家包括蘋果、索尼等硬件龍頭和

110、主要玩家包括蘋果、索尼等硬件龍頭和 Meta、Pico(字節)等互聯網龍頭。(字節)等互聯網龍頭。22Q324Q3 全球全球 VR 銷量銷量連續第連續第 9 個季度同比下滑個季度同比下滑。據 wellsenn XR,24Q3全球 VR 銷量為 118 萬臺,同比下滑 5%,下滑主因索尼 PS VR2 和 Quest 2 的銷量下滑,三季度索尼 PS VR2 累計銷量為 9.6 萬臺,去年同期 PS VR2 發售上市不久,銷量 20 萬臺,同比下滑 52%,Meta 三季度銷量為 85 萬臺與去年同期持平,Quest 2 在三季度基本處于尾貨階段,下滑的數量靠 Quest 3 彌補,整體來看 M

111、eta 基本盤穩定。三季度蘋果 Vision Pro 銷量為 6 萬,銷量逐步走低。24Q3 全球全球 AR 銷量銷量近幾年首次近幾年首次同比同比下滑下滑。據 wellsenn XR,24Q3 全球 AR 銷量為 10.6 萬臺,同比下滑 4%,這是 AR 眼鏡近幾年第一個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季度。今年三季度整體市場偏淡,整體大環境消費行情下行,AR 廠商今年渠道推廣投放減弱,傳統 B 端 AR 眼鏡需求逐漸萎縮,不帶顯示的 AI 智能眼鏡崛起,也是造成整體銷量較淡的一大因素。圖圖 38:20Q124Q3 全球全球 VR 頭顯頭顯銷量銷量 圖圖 39:20Q124Q3 全球全球 AR 頭顯頭顯銷

112、量銷量 資料來源:wellsenn XR,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ellsenn XR,招商證券 AI 有望從硬件、內容兩個方面賦能有望從硬件、內容兩個方面賦能 XR 行業,帶動行業加速成長。行業,帶動行業加速成長。硬件方面,AI 算法有望持續提升 XR 感知交互體驗。內容方面,AIGC 技術賦能 3D 內容創0.0%2.0%4.0%6.0%8.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耳戴類智能手表手環其他合計YoY-100%-50%0%50%100%150%200%250%050

113、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海外(萬臺)國內(萬臺)合計YoY-20%0%20%40%60%80%100%0246810121416182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海外(萬臺)國內(萬臺)合計YoY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29 行業深度報告 作,豐富了內容端的供給。圖圖 40:生成式生成式 AI

114、模型面向模型面向 XR 賦能對話式賦能對話式 AI 和全新渲染工具和全新渲染工具 資料來源:高通,招商證券 蘋果方面,蘋果方面,關注關注蘋果蘋果 AR 等等空間計算產品系列的長線發展空間計算產品系列的長線發展。我們認為 Vision Pro 硬件性能頂級,但價格、重量和便攜性以及內容生態匱乏等仍為市場關注焦點,Vision Pro 生態和應用持續完善。我們認為隨著后續應用逐漸豐富以及產品價格優化,以及 AR 等新形態空間計算產品的推出,蘋果空間計算產品系列的長線發展仍值得期待。表表 2:蘋果蘋果 Vision Pro 上市以來的主要動態上市以來的主要動態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24Q1 Visi

115、on Pro 早期退貨率與其它蘋果產品相當,并未出現大規模退貨情況,此外彭博社稱蘋果門店提供的 Vision Pro 演示非常有效,部分門店的演示后轉化率高達 10-15%24Q1 蘋果 visionOS 1.1 Beta 1 發布:支持設備重置、引入設備管理功能,虛擬形象更加逼真 24Q1 蘋果發布Apple Vision Pro 為健康應用開發者帶來新機遇的文章,強調了 Vision Pro 如何賦能醫療行業 24Q1 蘋果公布多模態大模型研究成果,發布論文MM1:Methods,Analysis&Insights from Multimodal LLM Pre-training,這是一個

116、具有高達 30B 參數的多模態 LLM 系列,MM1 在上下文預測、多圖像和思維鏈推理等方面有不錯的表現 24Q1 英偉達新 API 助力工業開發:在蘋果 Vision Pro 頭顯中串流龐大 3D 模型 24Q2 蘋果為 Vision Pro 推出首部 Immersive Video 格式體育影片 24Q2 邀請部分 AVP 用戶測試使用 Spatial Persona(新版 Persona),支持 5 人虛擬聊天、看視頻、玩游戲 24Q2 淘寶、高德地圖等國內 App 蘋果 Vision Pro 版上線:“身臨其境”查看商品、地圖 24Q2 庫克電話會表 AVP 在企業領域取得一定成果,財

117、富100 強公司中有一半購買了 AVP 24Q2 庫克發布會再次提到 Vision Pro 在 B 端如汽車、醫療等行業應用案例 24Q2 蘋果 visionOS2 升級優化體驗,Vision Pro 于 6 月 28 日全球發售 24Q2 Vision Pro 未來有望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24Q3 抖音 VR 直播登陸 Vision Pro:支持全景直播、3D 禮物 資料來源:蘋果,IT 之家,VR 陀螺,青亭網,彭博社,Apple Insider,招商證券整理 非蘋果非蘋果方面,方面,Meta 如期發布如期發布 AR 原型機、原型機、Quest 3S 等新品等新品。

118、AR 原型機原型機 Orin 采用采用 SiC 波導、無線計算單元和肌電圖等前沿技術,未來將優波導、無線計算單元和肌電圖等前沿技術,未來將優化顯示效果、重量和降本?;@示效果、重量和降本。1)三部分構成:)三部分構成:AR 眼鏡本體、用于控制眼鏡的神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0 行業深度報告 經腕帶和用于計算手機大小的無線計算球,均為無線連接、低延遲;2)配置:)配置:采用 SiC 光波導+Micro LED 光學顯示方案,FOV 約 70,7 個攝像頭,鎂合金框架,重量 98 克;3)交互方式:)交互方式:支持手勢、眼動追蹤和語言控制,以及創新性采用神經腕帶,實現肌電圖 EMG 交互作為補

119、充,用于檢測手勢相關神經信號,具備觸覺反饋;4)應用:)應用:支持 Meta AI,展示功能包括視頻通話、物體識別、多屏顯示、游戲等。Meta 表示,未來一年將向 Meta 員工和特定受眾群體開放 Orin 的訪問授權,以便幫助開發團隊學習、迭代和構建消費者 AR 眼鏡產品線,未來優化方向包括:提升顯示質量、優化外形及尺寸大小、大規模生產降本。低價款低價款 Quest3S 售價售價 299 美元起,較美元起,較 Quest3 主要減配為光學方案。主要減配為光學方案。Quest3S為 Quest3 的低價版本,128/256GB 售價 299/399 美元,10 月 15 日發售,配置:1)芯片

120、:)芯片:采用與 Quest3 同樣的驍龍 XR 2 Gen 2;2)光學:)光學:采用菲涅爾透鏡,Quest3 為 Pancake;3)顯示:)顯示:單眼像素為 1832x1920、刷新率90/120Hz,Quest3 為 2064 x 2208、72/80/90/120Hz;4)FOV:水平 96/垂直 90,Quest3 為水平 110/垂直 96;Quest3S 支持 Quest3 絕大多數功能,包括全彩透視、空間音頻等。另外,Meta 宣布 Quest3 降價,Quest 3 512GB 版本從 650 美元降至 500 美元??傮w來說,我們認為 Meta Connect 大會符合預

121、期,主要看點為 AR 原型機 Orin發布、AI 功能升級。AR 原型機 Orin 硬件配置較為頂級,采用 SiC 波導材料、鎂合金和無線連接的模塊化設計,以提升 FOV、降低彩虹效應和減重,并創新引入神經腕帶加強手勢交互方式,但在顯示效果、重量和尺寸等方面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同時 Meta AI 持續迭代,望加速 AR 眼鏡發展。我們認為 AR 行業仍處于發展早期,AR 技術尚未成熟,持續關注 AR 技術迭代以及 AI 賦能。圖圖 41:AR 原型機原型機 Orin 由由三部分構成三部分構成 圖圖 42:AR 原型機原型機 Orin 佩戴效果佩戴效果 資料來源:Meta,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

122、Meta,招商證券 圖圖 43:AR 原型機原型機 Orin 功能展示功能展示 資料來源:Meta,招商證券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1 行業深度報告 Rokid 發布發布 Rokid Glasses AR 眼鏡,接入阿里通義眼鏡,接入阿里通義 AI,重量重量 49g。Rokid 在Jungle 2024 合作伙伴暨新品發布會上,發布 Rokid Glasses A 眼鏡新品,與暴龍眼鏡合作,可選多款配色,整體重量僅 49g,支持全天佩戴。Rokid Glasses 支持近視/散光人群定制鏡片。通過整合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多模態大模型,Rokid Glasses 支持接打電話、AI 問答搜索、A

123、I 識別物體、AI 拍照答題、AI 多語種翻譯、AI 導航、AI 轉譯、AI 健康提醒等。續航方面,Rokid Glasses 配有一個充電眼鏡盒,類似無線耳機的耳機盒,可以為眼鏡充電十次,而且 20 分鐘即可充滿。Rokid Glasses 搭載了高通驍龍 AR1 平臺,該平臺專門針對散熱限制在功耗方面進行設計優化,可以用于輕量化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 定價 2499 元,預計于 2025 年第二季度上市開售。圖圖 44:Rokid Glasses AR 眼鏡眼鏡亮點亮點 資料來源:Rokid,IT 之家,招商證券 Wellsenn XR 預計今明兩年預計今明兩年 VRMR 行

124、業處于銷量小年行業處于銷量小年,AR 增長看點主要來自增長看點主要來自于于 AI+AR 類眼鏡類眼鏡。wellsenn XR 再次下調 2024 年 VR 銷量預期,預計 2024年全球實現 774 萬臺(前值 797 萬臺)銷量規模,較 2023 年增長 3%,雖然2024 年 VR 市場將扭轉過去兩年的銷量下滑趨勢,重回正增長軌道,但今明兩年 VR 行業仍處于銷量小年。wellsenn XR 預計 2024 年全球 AR 銷量為 51 萬臺(前值 55 萬臺),與去年基本持平,2024 年將是陣痛轉換的一年,BB 觀影眼鏡增長遇到了瓶頸,光波導信息提示眼鏡今年沒能接力,2024 年 AR

125、市場將面臨一定的挑戰。5、智能家居:、智能家居:Q3 TV 出貨同比正增長出貨同比正增長,關注蘋果智能家居,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生態布局 智能家居互聯互通,通常以智能音箱智能家居互聯互通,通常以智能音箱/中控平板作為交互入口,控制電視、攝像中控平板作為交互入口,控制電視、攝像頭、掃地機器人、空調、照明等智能終端頭、掃地機器人、空調、照明等智能終端。目前智能家居行業仍處于發展早期,目前智能家居行業仍處于發展早期,AI 大模型有望加速行業進入全面互聯大模型有望加速行業進入全面互聯 3.0階段。階段。智能家居正從 2.0 階段向 3.0 階段發展,當前存在交互體驗不佳、個性化能力弱等痛點。而 3

126、.0 階段需要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提供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強調以用戶為中心。隨著 AI 大模型的出現,智能家居或將轉型為“全能 AI 生活助手”,有望加速進入 3.0 階段。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2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45:智能家居品類劃分:智能家居品類劃分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繪制 圖圖 46:全全球智能家居市場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規模 圖圖 47: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歷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Statista,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亞馬遜云科技,智次方,摯物產業研究院,招商證券 分品類來看,我們重點分析了電視、音箱、攝像頭、游戲機。分品類來看,我們重點分析了

127、電視、音箱、攝像頭、游戲機。其中其中電視處于成電視處于成熟期,攝像頭熟期,攝像頭等等滲透率仍有滲透率仍有一定一定提升空間提升空間,Switch 等等游戲機游戲機處于上代主機換機處于上代主機換機周期末期周期末期。2023 年年各品類需求表現分化各品類需求表現分化,24 年或延續分化年或延續分化趨勢。趨勢。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有望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有望進軍智能家居進軍智能家居 IP 攝像機市場,旨在通過無線連攝像機市場,旨在通過無線連接與其他接與其他 Apple 硬件產品無縫集成硬件產品無縫集成,同時或布局家用機器人賽道,關注蘋果智,同時或布局家用機器人賽道,關注蘋果智能家居生態布局。能

128、家居生態布局。(1)電視:電視:24Q3 全球出貨全球出貨同比增長同比增長 9.7%。據 DISCIEN 統計,24Q3 全球 TV 市場出貨 63M,同比增長 9.7%,主要系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三季度海外備貨旺季以及國補政策出臺刺激國內需求回暖。展望后續,展望后續,考慮到 24 年奧運會、歐洲杯、美洲杯等賽事的拉動、全球經濟仍然處于復蘇通道、高通脹緩解預期、面板價格相對平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奧維睿沃預測 2024 年全球 TV 出貨規模同比微增 0.6%。010020030040050020172018201920202021E 2022E 2023E 2024E市場規模(億美元)敬請閱讀末

129、頁的重要說明 33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48:全球全球 TV 季度季度出貨出貨量量 圖圖 49:2016-2024 年全球年全球 TV 出貨量出貨量 資料來源:奧維睿沃,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奧維睿沃,招商證券 (2)攝像頭:)攝像頭:Q3 中國監控攝像頭市場增長動能減弱中國監控攝像頭市場增長動能減弱。據洛圖科技,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全渠道(含拼抖快等新興電商)銷量為 780 萬臺,同比增長 3.1%;銷額為 17 億元,同比增長 1.8%。盡管延續了上半年量額雙增長的態勢,不過,線上市場的增長動能在開始明顯減弱,特別是傳統電商,7月和 8 月銷量都開始衰退,但新興電商仍漲超

130、 40%。預計預計 Q4 向好,向好,維持預測維持預測 2024 年年中國監控攝像頭中國監控攝像頭有望有望增長增長 5%至至 5600 萬臺萬臺。洛圖科技認為,進入第四季度,受國家政策熱度影響,整體市場的消費環境好轉,疊加超長期的雙十一大促,預計監控攝像頭的線上市場銷售將從中受益,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速將是全年最低,預測 2024 年全年,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全渠道的銷量將達 2988 萬臺,同比增長 12%。洛圖科技預測,2024 年全年中國監控攝像頭整體市場的銷量將達 5600 萬臺,同比增長約 5%。圖圖 50: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市場價格段銷量中國監控攝像頭線上市場價格段銷量份額份額 圖圖 5

131、1:2020-2024 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銷量年中國消費級監控攝像頭銷量 資料來源:洛圖科技,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洛圖科技,招商證券(3)游戲機:)游戲機:受到受到 Switch 進入生命周期第進入生命周期第 8 年、年、PS5 銷量下滑等因素影響,銷量下滑等因素影響,24 年以來年以來游戲機銷量游戲機銷量有所有所下滑。下滑。據 VGchartz,2024 年以來 Switch 銷量同比下滑,主因 Switch 進入生命周期第 8 年導致換機動力不足;PS5 銷量同比下滑較大,主因去年因供給端緩解導致同期基數較高;Xbox Series 需求較疲軟,銷量亦同比下滑。任天堂任天堂下調下調 2

132、5 財年財年 Switch 銷量,銷量,同比同比-20%至至 1250 萬臺,后續新機將在萬臺,后續新機將在25M3 前發布。前發布。任天堂最新電話會下調 25 財年(24/4/1-25/3/31)Switch 硬件銷量為 1250 萬臺(前值 1350 萬臺),同比下降 20%,預測不包括任天堂Switch 的繼任產品。任天堂認為 Switch 自推出以來已進入第八個年頭,要維持與以前相同的銷售勢頭將具有挑戰性,但公司將努力提升用戶對硬件的高參與度,同時讓更多消費者延長使用時間。此外,任天堂首席執行官前期表示-20%-15%-10%-5%0%5%10%15%010203040506070LC

133、D出貨量(百萬臺)OLED出貨量(百萬臺)合計YoY-7%-6%-5%-4%-3%-2%-1%0%1%2%3%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E出貨量(百萬臺)合計YoY0%5%10%1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02021202220232024E銷量(萬臺)YoY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4 行業深度報告 Switch 游戲機存在后續機種,這款游戲機有望在 25 財年內發布,即 2025 年 3月底之前。索尼認為隨著 PS5 進入主機生命周期后半部分,預

134、計銷量將逐漸下降,24 財年(24/4/1-25/3/31)總銷量將降至 1800 萬臺,同比下降 13.5%。圖圖 52:全球主要游戲主機月度銷量變化全球主要游戲主機月度銷量變化 資料來源:VGchartz,招商證券 6、汽車:、汽車:10 月乘用車銷量同環比提升,國內新勢力廠商銷月乘用車銷量同環比提升,國內新勢力廠商銷量分化明顯量分化明顯 全球汽車行業進入存量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中國為最大的電動全球汽車行業進入存量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中國為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汽車市場。根據國際汽車制造協會(OICA)數據,2017 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見頂,近十年來全球汽車銷量始終在

135、 80009000 萬輛上下浮動。細分賽道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傳統汽車產業正快速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2015到 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12.5 萬輛增至 1465 萬輛,CAGR+51.0%,2023 年中國大陸地區約占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的 65%。2023 年國內車市呈現“低開高走,逐步向好”的特點,多因素共振帶動 2023 全年汽車銷量同比+12.0%達 3009.4 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同比+37.9%至 949.5 萬輛,全年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31.6%,同比+5.9pct。圖圖 53:全球:全球/國內汽車銷量(萬輛)及增速國內汽車銷量(萬輛)及增速 圖圖 54:

136、全球:全球/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國際汽車制造協會、中汽協,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EV Sales、EV Tank、wind,招商證券 24M10 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10.7%/環比環比+9.1%,新能源車維持近,新能源車維持近 50%的同環的同環比較快增長。比較快增長。根據中汽協,10 月全國乘用車銷售 275.5 萬輛,同比+10.7%/環-20%-10%0%10%20%30%40%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全球汽車銷量國內汽車銷量全球yoy國內yoy0%5%10%15%20%25%30%35%2015201

137、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占比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5 行業深度報告 比+9.1%,同環比提升主要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消費,多地車展與促銷活動的開展以及企業新車密集投放等多項積極因素推動所致。10 月新能源車銷售 143萬輛,同比+49.6%/環比+11.1%,月度銷量再創歷史新高;新能源車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 46.8%。圖圖 55:中國乘用車月銷量及同比增速:中國乘用車月銷量及同比增速 圖圖 56: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同比增速: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招

138、商證券 10 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化明顯。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化明顯。根據目前已有的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商公布的信息,1)比亞迪)比亞迪 10 月銷量 50.3 萬輛,同比+66.5%/環比+19.8%;2)理想)理想10 月交付 5.1 萬輛,同比+27.3%/環比-4.2%;3)鴻蒙智行)鴻蒙智行 10 月交付量 4.2 萬輛,環比+4.3%,其中問界系列交付 3.4 萬輛;4)埃安)埃安 10 月銷量 3.8 萬臺,同比-8.1%/環比-5.5%;5)零跑)零跑 10 月交付 3.8 萬輛,同比+109.7%/環比+13.1%;6)極氪)極氪 10 月交付 2.5 萬輛,同比+91.6%

139、/環比+17.4%;7)小鵬)小鵬 10 月交付2.4 萬輛,同比+19.6%/環比+12.0%;8)蔚來)蔚來 10 月交付 2.1 萬輛,同比+30.5%/環比-1.0%;9)小米)小米 10 月交付首次超 2 萬輛。圖圖 57: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除比亞迪):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除比亞迪)圖圖 58: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比亞迪):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廠商月度銷量(比亞迪)資料來源:各公司公眾號和官網、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眾號和官網、招商證券 車市動態:特斯拉車市動態:特斯拉 robotaxi 亮相;小米汽車發布超級駕駛技術(亮相;小米汽車發布超級

140、駕駛技術(HAD);華為);華為智駕方案上車多家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車型。智駕方案上車多家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車型。1)特斯拉發布)特斯拉發布 2 款無人駕駛汽車:款無人駕駛汽車:北京時間 10 月 11 日,特斯拉召開“WE ROBOT”發布會,介紹無人駕駛及機器人產品技術進展。1)無人駕駛方面,特斯拉推出了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 和無人駕駛貨車 Robovan,以及針對 Robotaxi 的無線感應充電技術。其中,Cybercab 配備 AI5 芯片,搭載完全自動駕駛 FSD 能力,支持感應無線充電,產品不含方向盤和踏板,可容納 2 名乘客。預計未來 Cybercab 的運營成本可降至

141、 0.2 美元/英里,產品價格將低于 3 萬美元;預計將于 2026 年開始生產,2027 年規模量產。Robovan 無前擋風玻璃,可同時乘坐 20 人,也可運輸貨物,出行成本可降低至 0.05-0.1 美元/英里。此外在其他已有車型中,特斯-60%-40%-20%0%20%40%60%80%100%050100150200250300乘用車銷量(萬輛)YOYMOM-60%-40%-20%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100120140160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MOMYOY0.01.02.03.04.05.06.023M123M223M323M423

142、M523M623M723M823M923M1023M1123M1224M124M224M324M424M524M624M724M824M924M10問界鴻蒙智行理想埃安極氪零跑蔚來哪吒小鵬0.010.020.030.040.050.060.023M123M223M323M423M523M623M723M823M923M1023M1123M1224M124M224M324M424M524M624M724M824M924M1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6 行業深度報告 拉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再提升,預計明年在德州、加州率先推出完全無人監督的FSD,Model 3/Y 及 Cybertruck 均可搭

143、載;2)歐盟征收反補貼稅提議獲通過:)歐盟征收反補貼稅提議獲通過:10 月 4 日,歐盟投票結果通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提議將于下個月生效,在 10%的基礎上,對國產電車再加征不等比率的額外關稅,加征時長為 5 年;其中上汽/吉利/比亞迪/特斯拉的加征比率為 35.3%/18.8%/17%/7.8%,其他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車企加征 20.7%的關稅。3)地平線上市:)地平線上市:10 月 24日地平線于港交所掛牌上市,IPO 發行價為 3.99 港元/股,募資總額達 54 億港元;上市首日開盤價報 5.12 港元,上漲 28.32%。公司 24H1 營收 9.13 億元,同比+15

144、2%;24H1 毛利率明顯提升至 79%;24H1 凈虧損 51 億元,虧損同比擴大 170%;累計搭載 285 款車型。4)華為:)華為:2024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中,余承東表示華為 ADS 4.0 將于 2025 年推出高速 L3 級自動駕駛商用及城區 L3級自動駕駛試點。2024 年廣州車展中,鴻蒙智行共 4 品牌 7 車型全系搭載ADS 3.0;此外,阿維塔、長安深藍、嵐圖、方程豹、奧迪、廣汽、比亞迪等十家品牌亦推出帶有 ADS 方案的車型,如長安深藍 S07、比亞迪方程豹豹 8。5)小米:小米:2024 廣州車展期間,雷軍表示小米 SU7 10 月交付突破 2 萬輛,11 月預計

145、交付 2 萬+;小米正式發布超級駕駛技術(HAD),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智駕體驗進入新階段;預計 12 月底開啟先鋒版推送。6)高通:)高通:10 月 22 日高通發布全新車載芯片驍龍 Cockpit Elite(驍龍座艙至尊版平臺)和驍龍 Ride Elite(驍龍 Ride 至尊版),分別面向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二者采用相同架構設計,如有需要可以將兩者合并為一個 SoC,實現艙駕融合。a.座艙平臺 CPU性能+3 倍,GPU 性能+3 倍,NPU 性能+12 倍;對音視頻的支持也更全面,最多可滿足 16 個屏幕。b.驍龍 Ride 至尊版可處理 40 個多模態傳感器的信息,其中包含 20

146、 個高分辨率攝像頭;支持端到端視覺智駕能力。7、機器人:、機器人: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華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持續關,持續關注特斯拉為首的注特斯拉為首的全球科技企業加速布局全球科技企業加速布局 人形機器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又一大顛覆性產品,人形機器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又一大顛覆性產品,以特斯拉為首的全球科技企業紛紛加速布局。以特斯拉為首的全球科技企業紛紛加速布局。根據深企投產業研究院2024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人形機器人,也稱為仿生人形機器人,一般認為是應當具有類人的外觀、感知、決策、行為和交互能力,可以在生活、工作場景內如

147、人類一般完成外界感知、自主運動、行為交互等一系列任務的機器人。全球主要發達國家近年來紛紛加強人形機器人的整機制造、核心零部件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布局,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23 年 11 月,工信部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期已有一定基礎,但在關鍵基礎部件、操作系統、整機產品、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集聚資源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伴隨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

148、器人快速迭代掀起熱潮,國內外企業加速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7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59:全球人形機器人主要參與者全球人形機器人主要參與者 資料來源:新戰略,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聯盟,招商證券 203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有望達數百億美元。達數百億美元。根據 2023 年 7 月Markets and Markets 報告,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由 2023 年的 18億美元提升至 2028 年的 138 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約 50.2%。根據 2024 年 4 月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4

149、 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約 27.6 億元,2026 年達到 104.71 億元,2029 年達到 750 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 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 2035年有望達到 3000 億元規模。根據特斯拉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2 年 10 月 1 日發布的文章,特斯拉機器人預計將在 3-5 年內交付,產量將達到數百萬臺,價格可能不到 2 萬美元,對應市場規??蛇_數百億美元。遠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可達百萬億美元。遠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可達百萬億美元。根據深企投產業研究院2024 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從機器換人的角度來看,由于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人口下降和人力成本上

150、升等問題,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前景廣闊。人形機器人能夠發揮類人能力,用類人的感知、決策、運動和執行能力來幫助人們面對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隨著通用人工智能、感知和動力系統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人形機器人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成本逐漸下降,部署步伐加快,相關應用場景也不斷擴展,應用領域將全面覆蓋從制造業到醫療、救援、服務業等各個領域。馬斯克預測最終機器人:人的比例是 1:1 甚至 2:1,未來人形機器人需求量可達 100 億臺甚至以上,遠期對應空間百萬億美元級別。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38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60: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 圖圖 61: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中國人

151、形機器人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深企投產業研究院,Markets and Markets,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深企投產業研究院,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招商證券 從最從最近近動態來看,動態來看,1)特斯拉:)特斯拉:Optimus 在 Demo 視頻中展示更多生活應用場景,馬斯克稱特斯拉正改進 Optimus 機器人的設計,以便大規模生產;2)華為:)華為:深圳前海管理局、寶安區政府于 11 月 15 日主辦 AI 應用創新成果發布會,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并舉行優選伙伴簽約儀式,兆威機電靈巧手等項目作為重點新技術新產品進行發布;3)Figure:發布 Figure 02人

152、形機器人,OpenAI 大模型加持,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經過了從零開始地徹底重構,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電池、電子設備、傳感器和執行單元等關鍵技術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近期發布在寶馬車間工作視頻引發關注。圖圖 62:特斯拉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 圖圖 63:Figure 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 Figure2 資料來源:特斯拉,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Figure,招商證券 02040608010012014016020232028E市場規模-億美元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4E2026E2029E2035E市場規模-億元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

153、明 39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64:AI 向未來向未來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成果發布會人工智能應用創新成果發布會 資料來源:寶安科技創新公眾號,招商證券 二二、產業鏈、產業鏈跟蹤跟蹤:繼續繼續關注關注 AI 驅動零組件創新趨勢驅動零組件創新趨勢,短期關注蘋果下代新機短期關注蘋果下代新機創新變化創新變化、華為新機、華為新機銷售趨銷售趨勢勢 消費電子產業鏈包括上游芯片、光學、顯示、結構及功能件、充電/連接、射頻/天線、電池、PCB、聲學/馬達/微傳動、被動元件等零部件,中游整機組裝,下游品牌商,以及相關設備廠商。消費電子的景氣度往往會在整個產業鏈環節上進行傳導,因此我們通過緊密跟蹤各產業鏈環節的基本面變

154、化、創新節奏來感知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的景氣度,同時對各產業鏈環節的核心公司進行分析。1、品牌商:、品牌商:蘋果將繼續加大蘋果將繼續加大 AI 資本支出,資本支出,華為華為 Mate70 開開啟預售啟預售 我們圍繞下游智能手機、PC/平板、可穿戴、XR、智能家居、Smart EV、充電產品等各類終端品牌,從基本面變化和創新趨勢等角度分析國內外廠商最新動態和展望。表表 3:各類終端品牌的主要廠商:各類終端品牌的主要廠商 終端終端 主要廠商主要廠商 智能手機 蘋果、三星、小米、OPPO、vivo、華為、榮耀、傳音等 傳統 PC 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華碩等 平板電腦 蘋果、三星、亞馬遜、聯想、

155、華為等 可穿戴 智能手表 蘋果、三星、華為、佳明、小天才、Fire-Boltt、華米、Fitbit、小米等 TWS 蘋果、三星、小米、OPPO、漫步者、華為、安克創新、Skullcandy、BoAt、QCY 等 XR 蘋果、Meta、Pico、索尼、DPVR、微軟、華為、Xreal、雷鳥、Rokid 等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0 行業深度報告 終端終端 主要廠商主要廠商 智能家居 電視 小米、海信、TCL、創維、長虹、康佳、海爾、華為、索尼、松下、三星、LG、夏普、東芝、飛利浦等 音箱 亞馬遜、谷歌、蘋果、百度、阿里巴巴、小米、京東、安克創新等 攝像頭 螢石網絡/??低?、樂橙/大華股份、

156、小米、安克創新、普聯、喬安、360 等 掃地機 iRobot、科沃斯、石頭科技、小米、云鯨、安克創新、美的、海爾等 游戲機 任天堂、索尼、微軟等 投影儀 極米、堅果、愛普生、明基、索尼、松下等 Smart EV 特斯拉、比亞迪、理想、蔚來、小鵬、零跑、哪吒、埃安、極氪、塞力斯等 充電器及配件 安克創新、公牛集團、奧??萍?、綠聯、倍思、品勝、AILKIN、Belkin 等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整理 (1)蘋果:蘋果:Q3 經調業績超預期,經調業績超預期,Q4 營收望增長個位數,繼續加大營收望增長個位數,繼續加大 AI 資本支資本支出出。9 月季營收月季營收 949 億美元,經調整億美元,經調整 E

157、PS 1.64 美元,整體高于市場預期。美元,整體高于市場預期。蘋果 9 月季營收 949.3 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943.6 億美元),同比+6.1%環比+10.7%,增長受益于 iPhone、Mac 和 iPad 以及軟件業務增長推動;凈利潤 147.4 億美元,同比-35.8%環比-31.3%;攤銷 EPS 0.97 美元,下滑源于今年早些時候歐盟的一項裁決而承擔了 102 億美元的一次性稅收支出,蘋果表示不計這筆一次性費用的 EPS 為 1.64 美元,高于市場預期(1.60 美元)。分業務看,分業務看,iPhone 營收創營收創 9 月季新高,優于市場預期月季新高,優于市場預期:1

158、)iPhone:營收 462.2 億美元創 9 月季新高,同比+5.5%,高于市場預期(450.4 億美元),iPhone 活躍安裝基數在每個區域都創下了歷史新高;2)Mac/iPad:Mac 營收 77.4 億美元,同比+1.7%,符合市場預期(77.4 億美元),增長源于 MacBook Air 需求較好,Mac 安裝基數創歷史新高,本季度約有 50%客戶是 Mac 新用戶;iPad 營收 69.5 億美元,同比+7.9%,略低于市場預期(70.7 億美元),在墨西哥/巴西/中東/印度和南亞實現雙位數增長,iPad 安裝基數再創歷史新高,本季度購買 iPad 的客戶中有 50%以上是新用戶

159、;3)可穿戴/家居/配件:營收 90.4 億美元,同比-3.0%,低于市場預期(92.1 億美元),Apple Watch 安裝基數創歷史新高,本季度購買 Apple Watch 的客戶中有超 50%是首次購買該產品;4)服務:營收249.7 億美元,同比+11.9%,低于市場預期(252.7 億美元),增長源于活躍設備安裝基數的持續增長,交易和付費賬戶均創下歷史新高,付費賬戶和訂閱數量均同比增長雙位數。分地區看,分地區看,美洲/歐洲/大中華/日本/亞太其他地區營收 416.6/249.2/150.3/59.3/73.8 億美元,同比+3.9%/+11.0%/-0.3%/+7.6%/+16.6

160、%,其中美洲、歐洲和亞太其他地區收入創 9 月季新高。盈利能力方面:綜合毛利率 46.2%,同比+1.1pcts 環比基本持平,接近指引區間上限(45.5%-46.5%),其中硬件產品毛利率 36.3%,同比-0.3pct環比+1.0pct,服務毛利率 74.0%,同比+3.1pcts 環比基本持平;凈利率15.5%,同比-10.1pcts 環比-9.5pcts。未來未來展望:展望:預計 12 月季收入同比增長低至中個位數,AI 是驅動換機的重要因素,將加大 AI 方面資本支出。據管理層電話會信息,假設宏觀經濟環境不再惡化,蘋果預計 12 月季(24CQ4)收入同比增長低至中個位數,其中服務收

161、入同比增長雙位數。盈利方面,蘋果預計 12 月季毛利率區間 46%-47%,OpEx 區間 153-155億美元。AI 方面,蘋果表示將在今年 12 月和明年 4 月推出更多功能和更多語言版本,同時會加大 AI 方面的資本開支,蘋果表示 AI 是驅動換機的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1 行業深度報告 重要因素,目前 iOS18.1 系統的采用率是 17.1 的兩倍,顯示出消費者對于蘋果 AI 的明顯興趣。新品新品方面,方面,1)蘋果或首次進軍智能家居 IP 攝像機市場,旨在通過無線連接與其他 Apple 硬件產品無縫集成,計劃于 26 年量產;AI 化 AirPods,并進一步集成更多的健康管

162、理功能形成關鍵賣點之一;2)關注 iPhone17 核心環節的創新升級;3)關于短期新品訂單修正影響,據我們跟蹤,iPhone16 普通款訂單有所下修,但 Pro 系列銷量需求仍佳,預計整體影響非常有限。繼續繼續看看好蘋果好蘋果 AI 終端及算力生態引領行業趨勢終端及算力生態引領行業趨勢。如我們此前觀點,我們認為蘋果具有極強的軟硬件產品定義以及應用場景的創造優化能力,移動端 AI 化趨勢依舊需要緊跟蘋果的步伐,且 25-27 年我們認為蘋果 iPhone、穿戴和 XR 硬件又將迎來創新大年,看好蘋果 AI 時代端側創新以及云端的布局推動產業鏈迎新一輪發展機遇。圖圖 65:蘋果分業務營收情況(億

163、美元):蘋果分業務營收情況(億美元)資料來源:蘋果,招商證券 (2)華為:)華為:原生鴻蒙正式發布原生鴻蒙正式發布,Mate70 新機新機已開啟預售已開啟預售,ADS 4.0 將于將于2025 年推出高速年推出高速 L3 級商用、城區級商用、城區 L3 級試點。級試點。手機及鴻蒙系統:手機及鴻蒙系統:華為原生鴻蒙華為原生鴻蒙 HarmonyOS NEXT(HarmonyOS 5.0)正式發布正式發布,Mate70 新機新機已開啟預售已開啟預售。10 月 22 日華為原生鴻蒙HarmonyOS NEXT(HarmonyOS 5.0)正式發布,底座全部自研,采用全新系統架構,HOS NEXT 的流

164、暢度+30%,手機續航+56min;互聯方面基于全新分布式軟總線,跨設備連接速度快 3 倍,連接數量提升 4 倍,功耗-20%;此外全新小藝助手、安全和設計美學均全面升級。鴻蒙生態加速突破,目前已有超 1.5 萬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通用辦公應用覆蓋全國超過 3800 萬個企業,數千個政企內部辦公應用加速上線;目前鴻蒙操作系統在國內市場份額居 Top2,擁有 1.1 億+代碼行、675 萬注冊開發者、10 億+鴻蒙生態設備。此外,Mate70 已開啟預售,關注光學、感知系統、芯片等設計和功能創新。汽車方面,華為汽車方面,華為 ADS 4.0 將于將于 2025 年推出高速年推出高速 L3

165、 級商用、城區級商用、城區 L3 級試級試點;尊界預計明年春天上市。點;尊界預計明年春天上市。在 2024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中,余承東表示汽車網聯化嚴重滯后于 5G 通信網絡的發展,建議加快 5G 上車;L3級自動駕駛預計最快明年實現商用,建議加快相關標準的立法。此外,華-60%-40%-20%0%20%40%6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iPhoneMaciPad可穿戴/家居/

166、配件服務營收同比增速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2 行業深度報告 為 ADS 4.0 將于 2025 年推出高速 L3 級自動駕駛商用及城區 L3 級自動駕駛試點;華為江淮合作的尊界在廣州車展亮相,明年春天上市,售價超100 萬元。圖圖 66:華為:華為 HarmonyOS NEXT 推出時間線推出時間線 圖圖 67:華為:華為 ADS 發展進程發展進程 資料來源:華為,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2024 世界智能網聯大會,招商證券 (3)小米:)小米:人車家全生態齊頭并進,人車家全生態齊頭并進,Q3 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同,經調整凈利潤同環比提升。環比提升。單季度營收再創

167、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同環比提升。單季度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同環比提升。公司 24Q3 營收925.1 億元,同比+30.5%/環比+4.1%,單季營收連續三個季度強勁增長;智能手機/IoT 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營收分別為474.5/261.0/84.6/97.0億 元,占 總 營 收 比 重 分 別 為51.3%/28.2%/9.1%/10.5%。24Q3 公司經調整凈利潤 62.5 億元,同比+4.4%/環比+1.2%,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凈虧損人民幣 15 億元。毛利率 20.4%,同比-2.3pcts/環比-0.3pcts,其中手機

168、 x AIoT分部毛利率 20.8%,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 17.1%。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持續顯現,24Q3 總體營業費用率 14.8%,同比-0.9pct;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4Q3 研發費用 60 億元,同比+19.9%/環比+8.3%;截止 24Q3 末研發人員達 2.04 萬人,環比 24Q2 末增加 11.7%,占員工總數48.6%。受益于主營業務高增長,公司 24Q3 末現金儲備 1516 億元,同比+18.7%,充沛的現金流為核心業務及新業務拓展提供堅實基礎。智能手機:智能手機:24Q3 出貨量及營收同比持續增長,毛利率階段性承壓;小米出貨量及營收同比持續增長,毛利率

169、階段性承壓;小米15 系列助力高端化穩步推進。系列助力高端化穩步推進。24Q3 公司智能手機業務營收 474.5 億元,同比+13.9%/環比+2.0%;毛利率 11.7%,同比-5.0pct/環比-0.4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核心零部件價格上升及競爭加劇,伴隨供應鏈成本回落,預計 Q4 手機毛利率表現會更好。出貨量方面,24Q3 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 43.1 百萬臺,同比+3.1%,出貨量連續 17 個季度排名穩居全球前三,市場份額為 13.8%。ASP 方面,24Q3 公司智能手機 ASP 1102 元,同比+10.6%/環比持平。公司高端化戰略持續推進,24 年 10 月發布的小

170、米 15系列在起售價高于小米 14 系列的情況下,更快實現了 100 萬臺銷量的突破。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在中國大陸/歐洲/印度/拉美/中東/東南亞/非洲市場市占率 14.7%/20.4%/16.7%/16.4%/16.4%/15.5%/11.7%,在 69 個市場排名前五;公司預計 25 年手機銷量仍將延續增長趨勢。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3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68: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百萬部)及增速: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百萬部)及增速 圖圖 69:小米手機分季度:小米手機分季度 ASP(元)(元)資料來源:IDC,小米,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彭博,小米,招商證券 IoT 及互聯網:及互聯網:

171、IoT 業務營收同比增速強勁,毛利率再上新臺階;互聯網業業務營收同比增速強勁,毛利率再上新臺階;互聯網業務穩健增長。務穩健增長。IoT 業務方面,24Q3 營收 261.0 億元,同比+26.3%/環比-2.5%,同比高增主要系智能大家電、平板及可穿戴產品收入增長帶動:1)智能大家電:24Q3 收入同比+54.9%,主要系國內空調出貨量增加;公司認為白電行業仍有產品創新和商業效率提升空間,預計 2025 年大家電業務增長勢能依然強勁。2)平板:24Q3 收入同比+36.5%,主要系境外市場推出的 Redmi Pad SE 8.7、Redmi Pad Pro 系列平板收入增加;3)可穿戴產品:2

172、4Q3 收入同比+40.2%,主要系 TWS 耳機及智能手表出貨量增加。24Q3 IoT 業務毛利率 20.8%,同比+2.9pct/環比+1.1pct,連續 3 個季度維持較高水平,充分體現公司產品結構改善以及核心自研能力提升的效果?;ヂ摼W業務方面,24Q3 營收 84.6 億元,同比+9.1%/環比+2.4%;毛利率 77.5%,同比+3.1pct/環比-0.8pct;營收及毛利率同比改善主要系廣告業務收入增加所致。Q3 公司全球互聯網服務用戶規模持續擴大、境外互聯網業務收入再創新高,境外收入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占比 32.5%,同比+2.5pct。汽車:汽車:24Q3 毛利率環比提升至毛

173、利率環比提升至 17.1%,產能爬坡、智駕進展提速,全年,產能爬坡、智駕進展提速,全年沖擊沖擊 13 萬臺交付目標。萬臺交付目標。24Q3 公司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營收 97.0 億元;毛利率 17.1%,環比+1.7pct;經調整凈虧損人民幣 15 億元。Q3 智能電動車的單車 ASP 23.9 萬元,環比+4.4%,主要系本季度交付的 SU7 Pro及 Max 占比提升。毛利率環比改善明顯,主要系 ASP 提升及大單品策略帶來的規模效應所致;預計 24Q4 毛利率將環比持續改善。公司汽車產能持續爬坡,24Q3 小米 SU7 交付達 3.98 萬輛,目前已完成交付 10 萬輛目標,上調全年

174、交付目標至 13 萬輛。自動駕駛進展提速,11 月正式發布超級駕駛系統(HAD),將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預計 12 月底開啟先鋒版推送。中長期看,我們認為小米有望憑借自身多領域的核心優勢躋身新勢力銷量第一梯隊,并努力向 15-20 年躋身全球前五車廠的目標進軍,看好公司中長期市值上升空間。-40%-20%0%20%40%60%80%100%0%2%4%6%8%10%12%14%16%18%小米小米銷量增速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4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70:小米智能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億元):小米智能汽車等

175、創新業務費用(億元)圖圖 71:預計小米汽車銷量(萬臺):預計小米汽車銷量(萬臺)資料來源:小米,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預測 (4)傳音:)傳音:Q3 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凈利潤短期承壓,毛利率企穩回升;加速業績基本符合預期,凈利潤短期承壓,毛利率企穩回升;加速AI 端側應用布局。端側應用布局。24Q3 營收 167 億元,同比-7%/環比-2%;歸母凈利潤 10.5億元,同比-41%/環比-14%;毛利率 21.7%,同比-3.5pct/環比+0.8pct。Q3 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較大,主要系匯兌損失影響;毛利率環比提升,主要系上游元器件價格壓力減輕所致。公司加速推進 AI 端側產品技術

176、布局,9 月以來旗下品牌發布多款搭載 AI 功能的手機,包括 PHANTOM 系列第二代折疊屏旗艦 PHANTOM V Fold2 5G,配備全新 TECNO AI,搭載包括 Ella AI 語音助手在內的一系列專為提升效率、優化溝通而生的強大 AI 功能;此外,9 月 13 日傳音控股與聯發科技攜手共建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聚焦大型語言模型、Agent 智能體、AI 語音、影像等領域在手機端的應用創新,提供更多生成式 Al 的端側部署和優化方案,共同探索面向大眾的 AI 智能體服務和手機端應用場景。圖圖 72:傳音控股季度營收及利潤(億元):傳音控股季度營收及利潤(億元)圖圖 73:傳音控股季

177、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傳音控股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5)安克創新)安克創新:Q3 業績再超預期,看好渠道深化業績再超預期,看好渠道深化+潛力新品共驅長期成長潛力新品共驅長期成長。前三季度表現優異,線下渠道、獨立站拓展順利。前三季度表現優異,線下渠道、獨立站拓展順利。公司 Q1-3 收入 164.5 億同比+39.6%,歸母凈利 14.7 億同比+21.3%,扣非歸母 13.0 億同比+41.1%,毛利率 44.3%同比+1.0pct,凈利率 9.3%同比-1.3pcts。分地域來看,境內收入5.7 億同比+31.5%,境外收入 158.8

178、億同比+39.9%;分渠道來看,線上收入115.0 億元同比+41.7%,線下收入 49.5 億同比+34.8%,其中公司獨立站收入16.5 億同比+104.5%,收入占比提升至 10.0%。Q3 業績再超預期,收入、利潤均實現同比高速增長。業績再超預期,收入、利潤均實現同比高速增長。單看 Q3,收入 68.0 億同0510152025303522Q1 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0.010.020.030.040.050.060.02024E2025E2026E-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0

179、50100150200250營業總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營收同比(%)歸母凈利潤同比(%)051015202530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5 行業深度報告 比+44.1%環比+29.0%,歸母凈利 6.0 億同比+52.4%環比+6.8%,扣非歸母 5.4億同比+42.0%環比+19.2%,毛利率 43.0%同比-0.5pct 環比-2.2pcts,凈利率9.2%同比+0.4pct 環比-1.8pcts。公司 Q3 收入、利潤實現同比高速增長,主要系海外市場線上

180、需求較為景氣,亞馬遜 Prime 會員大促日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時也受益于公司專注發展核心業務,持續推出創新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消費級儲能等新賽道亦持續貢獻收入增量。分業務看,充電儲能類、智能創新類、智能影音類三大品類均穩步發展,并推出多款創新產品。Q3 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受海運成本上漲等外部因素影響,但公司內部仍積極采取提效降本、供應鏈優化等措施降低影響。展望后續,看好儲能、安防等新品以及渠道深化助力公司長期成長,關注端側展望后續,看好儲能、安防等新品以及渠道深化助力公司長期成長,關注端側AI 布局。短期來看,布局。短期來看,Q4 為傳統旺季,公司為籌備平臺大促活動,主動增加產成品備貨,我們

181、預計主要核心產品望延續較佳表現。中長線看,中長線看,充電儲能板塊,公司望鞏固數碼充電領域的領先地位延續增長趨勢,儲能方面我們看好公司基于中小充產品的長期積累,憑借在北美等海外地區的渠道優勢以及品牌、技術、產品等方面的競爭力,打開充電類業務新成長空間;智能創新板塊,公司安防產品在海外市場具備競爭力,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清潔業務持續改善;智能影音板塊,公司音頻業務隨著產品持續創新,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望向上成長。渠道方面,公司基于“線上+線下”全渠道多元化銷售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多渠道、多層次的銷售體系,同時加強澳新、東南亞等潛力市場的開拓,構筑公司長期成長力。此外,公司表示看好端側 AI 發展,建議關

182、注 AI 賦能公司產品線創新及潛在新品布局。圖圖 74:安克創新:安克創新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圖圖 75:安克創新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安克創新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6)螢石網絡:)螢石網絡:Q3 業績承壓,業績承壓,2+5+N 生態驅動長期發展生態驅動長期發展。Q3 收入保持穩健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增長,利潤端下滑。,利潤端下滑。Q3 營收 13.8 億同比+12.7%環比+2.4%,歸母凈利 0.9 億同比-34.8%環比-40.5%,扣非歸母 0.9 億同比-33.5%環比-41.0%,毛利率 42.0%同比

183、-2.3pcts 環比-1.9pcts,凈利率 6.8%同比-4.9pcts 環比-4.9pcts,期間費用率 35.1%同比+1.8pcts。Q3 收入保持穩健增速符合預期,利潤端下滑,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大,主要受到產品結構調整、原材料成本上升、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同時公司在新品投放、渠道拓展等方面營銷費用投入增加及獨立辦公大樓入駐產生一定費用,導致利潤下降較大。展望后續,展望后續,今明年繼續今明年繼續關注關注 AI 創新融合,智能入戶、服務機器人等新品以及云創新融合,智能入戶、服務機器人等新品以及云平臺業務成長。平臺業務成長。螢石生態體系上半年已全面升級為“2+5+N”,以 AI 和螢石云的

184、雙核驅動,包含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入戶、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穿戴和智-20.0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102030405060708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營業同比(%,右軸)利潤同比(%,右軸)0.0010.0020.0030.0040.0050.00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銷售毛

185、利率(%)銷售凈利率(%)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6 行業深度報告 能控制 5 大 AI 交互類核心自研產品線以及通過生態控制器無縫接入的 N 類生態產品線。我們認為公司望受益 AI 發展新機遇,其新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面向垂直物聯場景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藍海大模型”,定義了螢石 L0-L4 的 AI 技術層級,實現邊緣計算和云計算協同,逐步實現 AI 應用場景化的層級躍遷。此外,公司目前云業務規模較低但盈利能力突出,隨著公司云平臺接入設備數、用戶數及付費率增加,有望帶來更高利潤貢獻。圖圖 76:螢石網絡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螢石網絡季度營收及利潤(百萬元)圖圖 77:螢石網絡季度毛利率及凈利

186、率:螢石網絡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圖圖 78:24Q3 部分部分 A 股品牌上市公司業績股品牌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2、整機組裝:關注、整機組裝:關注 Q4 AI 新品終端景氣新品終端景氣,看好看好 AI 化望推化望推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期動新一輪換機升級周期 整機整機組裝組裝環節,當前市場主要關注環節,當前市場主要關注:1)蘋果)蘋果 Apple Intelligence iOS18 有望有望在全球各地區陸續更新上線,此舉將推動智能手機在全球各地區陸續更新上線,此舉將推動智能手機 AI 化升級,帶動新一輪換機化升級

187、,帶動新一輪換機需求的釋放;需求的釋放;2)華為)華為 Mate70 系列新機系列新機已開啟預售已開啟預售,華為新機迭代帶動產業鏈,華為新機迭代帶動產業鏈創新升級加速;創新升級加速;3)AI 大模型持續賦能大模型持續賦能 PC、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各類消費終端、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各類消費終端設備,新品創新層出帶來產業鏈新機遇。設備,新品創新層出帶來產業鏈新機遇。中國臺灣代表廠商月度數據跟蹤:中國臺灣代表廠商月度數據跟蹤:從臺股 6 家頭部整機廠月度數據來看,24M10 月合計營收 13059.6 億新臺幣同比+5.8%環比+10.6%,下游需求持續回暖,24H2 旺季廠商展望普遍趨于樂觀,并看好

188、 AI 對于下游各終端的推動前景。從最新月度數據來看,1)鴻海:)鴻海:24M10 收入 8048 億新臺幣同比+9%環比+10%,同比增長源于 AI 云端網絡產品強勁增長,電腦終端產品及零組件出貨顯著增加,消費智能終端表現同比持平環比強勁增長。公司認為基于目前已經進入到 H2 旺季期間,運營將逐漸加溫,Q4 有望實現同環比增長。2)和碩:)和碩:-50050100150051015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營業同比(%,右軸)利潤同比(%,右軸)01020304050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

189、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傳音控股傳音控股1,079166.9-7%-2%10.5-41%-14%21.7%-3.50.8安克創新安克創新44268.044%29%6.052%7%43.0%-0.5-2.2視源股份視源股份29270.30%25%4.4-5%38%21.6%-2.4-1.0螢石網絡螢石網絡25813.813%2%0.9-35%-40%42.0%-2.3-1.9漫步者漫步者1547.714%9%1.215%7%38.3%-0.1-4.1國光電器國光電器8926.646%51%1.4-44%84%14.8%-2.00.8佳禾智能佳禾智能638.120%1

190、9%0.3-50%21%16.4%-2.81.5朝陽科技朝陽科技345.315%33%0.3-27%2%21.2%-3.2-3.4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7 行業深度報告 24M10 收入 1188 億新臺幣同比-16%環比+9%,公司展望 24 年 NB 等產品預計持平或微增,消費類電子以及手機等通訊產品表現疲軟,汽車電子保持雙位數增長但不及預期,展望 25 年:AI PC 將成為 NB 增長動能,消費類產品伴隨新品推出亦有增長,通訊產品受益于 5/6G、Wifi-7 的帶動,AI 服務器將在 Q1迎來放量增長;3)廣達:)廣達:24M10 收入 1359 億新臺幣同比+49 環比-12

191、%,公司 Q3 的高速增長主要源于新一代 AI 服務器開始出貨,預計 Q4 因 AI 新舊平臺切換 PC 出貨量將持平,25Q1 將恢復增長動能,受 AI 服務器出貨持續帶動,預計 25Q1 將表現環比增長;4)仁寶:)仁寶:24M10 收入 855 億新臺幣同比-2%環比+2%,10 月 PC 出貨量 280 萬臺同環比均-3.4%,仁寶預計 Q4 PC 市場旺季不旺;5)緯創:)緯創:24M10 營收 963 億新臺幣同比+23%環比-1%,緯創 10 月 NB出貨量 180 萬臺同比+6%環比-5%,桌面電腦及顯示器環比持平,AI 服務器增長雙位數,B 系列出貨變化無影響,展望 Q4 消

192、費類終端以及通用服務器出貨量環比持平,AI 服務器表現逐季增長;6)英業達)英業達:24M10 營收 657 億新臺幣同比+60%環比+15%,英業達預計 Q4 經營將更好,主要動能來自于 AI 服務器,展望 25 年,NB 的成長動能主要源于 Win10 系統停止支持帶動的換機潮,出貨量有望達雙位數,而公司 AI 服務器出貨量增速將達 60%。圖圖 79:臺股整機代工廠商月度營收情況(億新臺幣,:臺股整機代工廠商月度營收情況(億新臺幣,%)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注:選取臺股整機代工廠商:鴻海、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 國內龍頭方面,估值仍具向上空間,展望國內龍頭方面,估值仍具向

193、上空間,展望 25-26 年多新品驅動,年多新品驅動,alpha 明顯。明顯。1、立訊精密:立訊精密:Q4 業績提速可期,業績提速可期,三駕馬車共驅長線成長三駕馬車共驅長線成長。24 全年業績展望全年業績展望 20-25%區間,區間,Q4 提速可期。提速可期。公司展望全年歸母凈利區間為131.4-136.9 億,同比 20-25%增長,扣非 114.9-127.1 億,同比 12.76-24.82%增長,對應 Q4 業績 40.7-46.2 億,同比 13.7-29.0%,仍延續同環比增長,我們認為實際達到區間中上限概率較大,主要原因:1)公司為 iPhone16 Pro Max 新機主供廠商

194、,Pro 機型銷售相對較佳,加上 Apple Intelligence 落地和優化,我們認為 Q4 公司 iPhone 組裝業務份額和盈利能力將明顯提升,疊加iPhone 增量零部件和 Qorvo 資產在大客戶射頻模組提升份額,以及 airpods4等穿戴業務相對旺銷;2)通信業務尤其是 AI 算力相關高速電連接在國內外頭部客戶進展較佳,公司在 224G 電連接平臺全球技術領先,我們判斷 24 年通信營收將增長 30-40%,盈利將更佳;而公司汽車業務在線束連接器領域客戶拓展和產能布局進度提速,在其引領下 24 年將延續 50%以上高增長;我們綜合判斷 Q4 業績有望提速。三駕馬車共驅長線成長

195、。三駕馬車共驅長線成長。展望未來,1)消費電子方面,公司依托縱向整合與橫向并購,自身 iPhone 業務成長結合和碩整合仍讓未來三年份額和盈利有較大提-40.0%-20.0%0.0%20.0%40.0%60.0%8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臺股OEM/ODM月度營收合計環比同比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8 行業深度報告 升空間,而以 Qorvo 國內資產整合為代表,公司零部件及模組垂直一體化亦在持續深化;公司亦深度參與大客戶未來 AI 終端和 XR 等創新,卡位消費電子前沿趨勢;2)通信業務方面,公司

196、持續深耕電連接、光連接、風冷/液冷散熱、電源管理、射頻等產品,以“應用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為產品核心戰略,構建起強大的技術壁壘和市場競爭力。尤其在數據中心高速互聯領域,公司協同頭部芯片廠商前瞻性為全球主流數據中心及云服務廠商共同制定 800G、1.6T 等下一代高速連接標準,部分細分領域產品如外部高速銅纜、線纜及連接器組件、背板連接器及背板線纜、HSIO、SSIO 等更是以領先的技術、成本優勢和優異的產品表現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在此基礎上,公司以此為切入口,全面拉動光連接、散熱、電源模塊等產品與頭部客戶展開進一步深度合作,打開長線業務空間;3)汽車業務方面,公司依托強大的智能制造平臺,快速

197、實現向汽車產業相關產品的跨界賦能,并基于與海內外頭部主機廠和汽車品牌客戶的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汽車業務相關產品(高/低壓線束、高速線束、充電槍、汽車連接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液晶儀表、三合一電機系統、AR HUD、DMS 等)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近期收購萊尼線束業務疊加后續布局,為在未來三個五年實現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 Tier1 領導廠商的中長期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圖圖 80:立訊精密立訊精密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歸母凈利 圖圖 81:立訊精密立訊精密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2、比亞迪電子:比亞迪電子:24Q

198、4 整體展望樂觀整體展望樂觀,看好公司,看好公司 A 客戶客戶+汽車汽車+算力三駕馬車算力三駕馬車共驅成長共驅成長。24Q4 前瞻:前瞻:Q4 整體展望樂觀,各項業務保持向好態勢,有望實現環比增長。整體展望樂觀,各項業務保持向好態勢,有望實現環比增長。A 客戶手機 Pro 系列需求穩健,iPad 新品份額提升,機殼業務財務費用減輕,稼動率提升或將推動利潤釋放;汽車業務受益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以及新品放量,預計延續此前增長勢頭;英偉達業務,AI 服務器持續出貨,液冷散熱等算力新品通過驗證并有望出貨,數據中心電源模塊、高速銅纜等新品持續送樣,AMR加速布局。展望展望 24/25 年,年,A 客戶、安卓

199、高端向上、汽車及算力業務提供成長動能,盈利客戶、安卓高端向上、汽車及算力業務提供成長動能,盈利向好趨勢不變。向好趨勢不變。1)消費電子:公司收購捷普拓展 A 客戶機殼新業務,iPad 新品放量且手機玻璃業務份額持續提升,A 客戶產品 AI 化加速有望推動未來三年換機需求的釋放,將帶動更多增量成長空間,且公司自身自動化能力以及成本管控能力有望賦能新業務,預計為 25 年帶來彈性利潤釋放;安卓聚焦中高端產品,鈦合金及玻纖材料等結構件升級創新趨勢加速,華為旗艦機型回歸放量以及 AI 手機推動新一輪換機周期均有望帶來增量,盈利或有超預期貢獻。2)算力相關產品:公司在 AI 服務器、液冷散熱、光模塊、高

200、速銅連接、移動機器人-20%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凈利同比05101520毛利率(%)凈利率(%)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49 行業深度報告 (AMR)等賽道多點布局,且公司與英偉達具有多年的合作基礎,有望帶來新的增長動能。3)新能車業務:公司持續導入智能駕駛系統(低中高算力平臺)、熱管理系統、智能底盤和懸架等多個增量賽道產品,單車價值量將有望突破萬元,疊加公司在母公司汽車份額的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有望迎來“量+價+份額”齊升的高速增長期,且公司與英偉達(算力相關及智能駕駛領域)、大陸電子、博世等外部客

201、戶合作亦持續加深,行業地位有望逐步樹立,長線有望依靠母公司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新型 Tier1 廠商。圖圖 82:比亞迪電子比亞迪電子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歸母凈利(億元)圖圖 83:比亞迪電子比亞迪電子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華勤技術:國產華勤技術:國產 ODM 頭部廠商,頭部廠商,NB 及服務器業務有望成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及服務器業務有望成為公司第二成長曲線。公司 24Q3 實現收入 366.1 億同比+45.4%環比+58.0%,歸母凈利 7.6 億同比+8.0%環比+10.6%,毛利率 11%同比-6

202、.4pcts 環比+1.2pcts,整體表現符合預期,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數據中心業務放量高速增長。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智能手機為主,NB、Pad、AIoT 及服務器/交換機和汽車電子多品類產品矩陣,致力于打造“2+N+3”(2:手機+NB,N:耳機、手表手環、智能等消費類電子產品,3:企業級數據中心產品+汽車電子+軟件服務)的產品結構。公司持續將在智能手機 ODM 領域積累的研發制造技術經驗應用于 NB 和服務器領域,近兩年已形成一定的規模。NB 方面方面與聯想、宏基、華碩、三星、華為、榮耀、小米等品牌形成深入合作,隨著新產能的釋放,NB ODM 市占率有望持續上升;數據中心業務數據中心業務方面

203、,方面,與阿里、騰訊、字節緊密合作,NV L20/H20 AI 服務器產品均已量產出貨,此外高速交換機整機產品亦有布局,未來成長空間可觀。此外,公司通過對外收并購實現重點客戶以及業務領域的擴張:1)擬以 28.5 億港幣收購易路達控股 80%股份,此舉將幫助公司切入北美大客戶聲學產品供應鏈,并進一步優化公司在智能穿戴、音頻產品領域的產品隊列和客戶結構,并在供應鏈資源和成本管控等方面形成協同優勢;2)擬以 3.48 億元收購南昌春秋電子 65%股權,南昌春秋主要產品為 NB 金屬機殼,公司此次外延收購將助力公司 NB 整機業務結構件自供比率快速提升,加強垂直一體化優勢,打開潛在的業績彈性空間。龍

204、旗科技:安卓龍旗科技:安卓 ODM 核心供應商,核心供應商,AI PC+XR+汽車電子布局汽車電子布局打開新成長空間。打開新成長空間。公司 24Q3 實現收入 126.4 億同比+93.0%環比+5.8%,歸母凈利 0.9 億同比-46.7%環比-56.2%,毛利率 5.4%同比-5.3pcts 環比-0.7pct,盈利能力下滑較多。公司持續提升產能規模優勢和成本競爭力,不斷拓寬手機 ODM 領域的品牌客戶群并提升份額,23 年進軍 AI CP 領域,與高通達成戰略合作,積極拓展安卓等品牌,打開新的成長空間。在 XR 領域,公司與全球互聯網頭部客戶推出二代智能眼鏡產品,在 AI 技術的加持下,

205、二代智能眼鏡產品市場銷售表現良好,-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營收凈利營收同比凈利同比0.0%2.0%4.0%6.0%8.0%10.0%12.0%毛利率凈利率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0 行業深度報告 此外公司還與國內 AR 頭部品牌客戶合作 AR 算力單元產品,并積極開拓海外AR 產品市場。汽車電子方面,公司自 22 年開始積極開展汽車電子相關業務并成立汽車電子事業部,主要聚焦智能座艙域產品,品類包括域控制器、中控屏、扶手屏、手機無線充等。

206、目前已在惠州工廠建立汽車電子生產線,并通過部分客戶的審廠要求,開始產品的小批量出貨。圖圖 84:華勤技術:華勤技術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歸母凈利(億元)圖圖 85:龍旗科技:龍旗科技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億元)歸母凈利(億元)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圖圖 86:24Q3 部分部分 A 股整機組裝上市公司業績股整機組裝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3、主芯片:高通、聯發科、主芯片:高通、聯發科 Q3 安卓業務同環比提升,海外安卓業務同環比提升,海外大廠加速布局大廠加速布局 AI 端側應用端側應用 手機:高通、聯發科手機:高通

207、、聯發科 Q3 手機業務同環比增長,預計旗艦新品發布有望帶動手機業務同環比增長,預計旗艦新品發布有望帶動 Q4業績;大廠維持業績;大廠維持 24 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小幅提升判斷。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小幅提升判斷。1)高通:)高通:Q3 營收近指引上限,手機業務表現符合預期營收近指引上限,手機業務表現符合預期;預計預計 Q4 營收中值同營收中值同比比+9.9%。高通 24Q3 營收 102.4 億美元,同比+18.2%/環比+0.1%,接近指引上限,主要受益于汽車和 IoT 業務強勁增長;凈利潤 30.4 億美元,同比+33.3%/環比+14.7%。其中 1)QCT:24Q3 營收 86.8 億美元,

208、接近指引上限,同比+17.7%環比+7.5%;其中手機/IoT/汽車收入分別為 61/17/9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1.7%/+21.7%/+68.0%。2)QTL:24Q3 營收 15.2 億美元,接近指引上限,同比+20.5%環比+19.5%,主要受益于手機銷量略有增長。展望 24Q4,高通預計營收 105113 億美元,指引中值同比+9.9%。其中 1)QCT:預計-50.0%0.0%50.0%100.0%150.0%200.0%2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1

209、00.0%-50.0%0.0%50.0%100.0%15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歌爾股份歌爾股份907292.62%39%11.2138%32%11.4%1.2-2.3華勤技術華勤技術649366.145%58%7.68%11%7

210、.6%-3.2-2.6聞泰科技聞泰科技534195.729%13%2.7-68%9287%11.0%-6.41.2深科技深科技31838.018%-3%3.0101%26%16.4%0.0-0.4光弘科技光弘科技29818.711%13%0.5-56%26%11.5%-6.1-0.1龍旗科技龍旗科技224126.493%6%0.9-47%-56%5.4%-5.3-0.7康冠科技康冠科技14747.933%27%1.5-53%-33%12.2%-3.9-2.7盈趣科技盈趣科技1079.6-14%19%0.4-72%-55%26.6%-2.1-2.6億道信息億道信息6410.248%28%0.2-

211、48%8%13.1%-3.5-2.6易德龍易德龍375.46%-4%0.539%-9%27.8%4.80.4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1 行業深度報告 24Q4 營收 9096 億美元,中值同比+10.4%,其中手機業務收入將同比增長中個位數,主要系考慮到中國 OEM 收入環比增長 40%,以及最近發布的Snapdragon 8 Elite 平臺支持的安卓旗艦機加速發布影響;IoT 收入將同比增長20%以上,汽車收入同比增長 50%。2)QTL:預計 24Q4 營收 14.516.5 億美元,中值同比+6.2%。公司維持 24 年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低至中等個位數百分比的判斷。AI 方面,公

212、司對邊緣 AI 業務發展勢頭表現滿意,持續推出多款行業領先的驍龍 8 Elite、Cockpit Elite 和 Ride Elite 等新品。2)聯發科:)聯發科:24Q3 手機業務營收同比手機業務營收同比+33%;預計天璣;預計天璣 9400 的強勁銷售將帶動的強勁銷售將帶動Q4 手機業務環比增長;上調手機業務環比增長;上調 24 全年全年天璣旗艦手機芯片天璣旗艦手機芯片營收預期至同比營收預期至同比+70%。聯發科 24Q3 營收 1318 億新臺幣,同比+19.7%/環比+3.6%,營收接近指引上限。其中 1)手機業務:營收同比+33%/環比+4%,2)智能邊緣平臺:營收同比+8%/環比

213、+3%,3)電源 IC:營收同比+3%/環比+5%。展望 24Q4,聯發科預計營收 12651345 億美元,按中值計同比+1%/環比-1%,預計年度營收增長超目標,實現以美元計的中雙位數增長。其中 1)手機業務:預計 Q4 環比增長,主要系天璣 9400 的強勁增長將抵消主流和入門級市場季節性需求的下降;2)智能邊緣平臺:預計 Q4 收入將下降;3)電源 IC:預計 Q4 營收持平。此外公司認為 AI 大趨勢帶來了無數機遇,繼續致力于 AI 邊緣、云端中長期業務發展。10 月發布的天璣 9400 受到客戶和市場的高度認可,與天璣 9300 相比采用天璣9400 的機型更多,包括 vivo、O

214、PPO 和紅米的旗艦智能手機。并且搭載天璣9400 的智能手機銷售勢頭強勁,例如 vivo 宣布其 X200 系列的銷量在同期達到前一代的 200%,打破了其新設備的銷售記錄。因此預計 24 年天璣旗艦手機芯片收入增長將超 70%,高于此前超 50%的預期。圖圖 87:聯發科月度營收及增速:聯發科月度營收及增速 圖圖 88:高通業績指引:高通業績指引 資料來源:聯發科,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高通官網,招商證券 PC:AMD、英特爾、英特爾 Q3 營收營收符合預期,預計符合預期,預計 Q4 營收同環比增長。營收同環比增長。伴隨基于新伴隨基于新款款 SoC 的的 AI PC 新品密集發布,持續新品密

215、集發布,持續關注關注 AI PC 市場反饋及市場反饋及 25 年應用進展。年應用進展。1)AMD:24Q3 營收營收符合預期符合預期,各下游業務表現分化,持續上修數據中心各下游業務表現分化,持續上修數據中心GPU 營收指引,預計營收指引,預計 24Q4 營收同環比提升。營收同環比提升。AMD 24Q3 營收 68 億美元,同比+18%/環比+17%,同比增長系數據中心與客戶端處理器銷售額大幅增長,但被游戲和嵌入式部門收入下降所部分抵消。其中,1)數據中心部門:營收 35億美元,同比+122%/環比+25%;2)客戶部門:營收 19 億美元,同比+29%/環比+26%;3)游戲部門:營收 4.6

216、2 億美元,同比-69%/環比-29%;4)嵌入式部門:營收 9.27 億美元,同比-25%/環比+8%。公司預計 24Q4 總營收為 75億美元(3 億美元),中值同比+22%/環比+10%,主要系數據中心和客戶部門增長帶動。24 年數據中心 GPU 收入將超 50 億美元,較 7 月指引的 45 億美元和年初 20 億美元大幅提升。公司于 10 月推出了下一代 MI325X GPU,內存容-60%-40%-20%0%20%40%60%80%100%120%01002003004005006002023-072023-082023-092023-102023-112023-122024-01

217、2024-022024-032024-042024-052024-062024-072024-082024-092024-10營收(億元新臺幣)營收同比營收環比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2 行業深度報告 量和帶寬進一步提升,并提供比 H200 高出 20%的推理性能及訓練性能。預計MI325X 三季度將開始批量發貨,戴爾、惠普、聯想、超微等公司將在 25 年Q1 提供廣泛的系統可用性。此外下一代 MI350 系列硅芯片表現優異,預計25H2 發布,帶來迄今為止最大幅度的 AI 性能提升。2)英特爾:)英特爾:24Q3 營收符合預期,預計營收符合預期,預計 Q4 營收環比增長,毛利率回歸正常營

218、收環比增長,毛利率回歸正常EPS 轉正。轉正。英特爾 24Q3 營收 133 億美元,同比-6.1%/環比+3.6%,超指引中值(125-135 億美元)。預計 24Q4 營收 133 億-143 億美元,指引中值同比-10.4%/環比+3.8%,盡管第四季度客戶庫存繼續減少,CCG 業務應朝向季節性較高端的增長,預計 DCAI 和 NEX 業務整體收入將環比持平。公司仍看好 AI PC 的發展前景,正縮減轉型回歸核心業務 x86 生態,最近與 AMD 宣布成立x86 生態系統咨詢小組,擴展 x8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產能擴張和技術進展不及預期,客戶需求低于預期,宏觀經濟及政策風險。

219、本月發布Arrow Lake,將 AI PC 的強大功能帶到桌面端,顯著提升了每瓦性能,并首次將 NPU 引入高端桌面和入門級工作站平臺。3)高通:)高通:驍龍驍龍 X 系列平臺增加系列平臺增加 X Plus 8 核計算平臺。擴大了核計算平臺。擴大了 AI PC 目標市場,目標市場,X 系列筆記本電腦搭載與微軟合作打造的系列筆記本電腦搭載與微軟合作打造的 Co-Pilot Plus PC 功能。功能。個人計算方面,近期高通在最初發布基礎上擴展了產品組合,增加了驍龍 X Plus 8 核計算平臺。X Plus 8 核在性能和電池壽命方面保持領先地位,使 OEM 以更實惠的價格提供具有變革性、不打

220、折扣的輕薄、Co-Pilot Plus 的端側 AI 版 PC。戴爾、惠普、聯想、三星、宏碁和華碩在內的領先 OEM 都將搭載 X Plus 8 核平臺的設備。目前,在 X 系列產品組合中已有 58 個平臺推出或正在開發,驍龍 X 系列筆記本電腦率先獲得 10 月 1 日宣布的高通與微軟合作打造的全新 Co-Pilot Plus PC 功能,包括調用、點擊執行、改進搜索、照片超分辨率、生成場和陣列以及繪畫。圖圖 89:AMD 分季度營收(億美元)收入情況分季度營收(億美元)收入情況 圖圖 90:英特爾分季度收入情況:英特爾分季度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Io

221、T:國內國內 SoC 公司公司 24Q3 業績延續同比提升,關注行業復蘇趨勢及細分賽道業績延續同比提升,關注行業復蘇趨勢及細分賽道進展。進展。國內 SoC 以 IoT、智能家居等應用為主,過去幾個季度行業下游客戶去庫壓力持續緩解,同時下游需求持續復蘇;24Q1-24Q3 同比表現持續向好。1)晶晨股份晶晨股份 24Q3 營收 16.2 億元,同比+8%/環比-1%,其中國內/海外占比約 3:7,營收同比增長主要系 T、A、W 系列營收同比增長驅動。24Q3 歸母凈利潤 2.3億元,同比+80%/環比-1%;毛利率 38.2%,同比+2.2pct/環比+1.9pct,凈利潤同比高增長,主要系營收

222、及毛利提升、存貨銷售帶來的資產減值下降驅動;凈利潤環比下滑,主要系匯率因素導致 Q3 匯兌損失 3700 萬元,剔除匯兌損失影-40%-20%0%20%40%60%80%100%120%01020304050607080營收(億美元)YoY-40%-30%-20%-10%0%10%20%30%050100150200250營收(億美元)YoY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3 行業深度報告 響,Q3 經營性凈利潤環比提升多約 5500 萬。公司 Q3 產品價格穩健,T 系列延續增長趨勢,Q3 T 系列收入、出貨量均實現環比增長,同時毛利率環比提升,T 系列業務增速快于 TV 市場整體增速;新品方面

223、,W 系列 Wi-Fi 芯片首次突破國內運營商市場,預計 W 系列銷量 2024 年首次突破全年 1 千萬顆。2)瑞芯微)瑞芯微24Q3 營收 9.1 億元,同比+51%/環比+29%;歸母凈利潤 1.7 億元,同比+222%/環比+47%;業績高增長主要系公司汽車電子、工業、行業、消費等AIoT 多產品線市占率提升,疊加三季度傳統旺季推動業績表現所致。24Q3 毛利率 37.3%,同比+1.3pct/環比+0.5pct,毛利率已企穩并開始進入上升通道。公司圍繞 RK3588 系列為旗艦,此外新產品 RK3576、RK2118、RV1103B 等新品處在快速導入目標領域的頭部客戶階段,增量價值

224、更多將在未來持續釋放。3)恒玄科技)恒玄科技 24Q3 營收 9.4 億元,同比+44%/環比+7%,營收同環比提升,主要系下游可穿戴市場成長較好,公司 TWS 品牌市場份額持續領先,疊加 Q3 傳統消費電子旺季,終端新品發布較多所致;此外公司在智能手表/手環市場持續開拓,市占率快速提升。Q3 毛利率 34.7%,同比+0.2pct/環比+1.3pct,實現今年以來的環比持續改善;歸母凈利潤 1.4 億元,同比+106%/環比+18%;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收入增長攤薄期間費用率,同時毛利率逐季改善帶動凈利率回升。展望 Q4 和明年,受益于上游成本下降和產品結構改善,預計公司毛利率將持續改善。4)

225、全志科技)全志科技 24Q3 營收 6.2 億元,同比+40%/環比-5%;歸母凈利潤 0.3 億元,同比+995%/環比-54%,同比延續高增,環比下降主要系公司持續高研發投入所致;毛利率 30.8%,同比-2.6pct/環比-1.8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系產品結構中海外入門級產品占比提升。5)中科藍訊)中科藍訊 24Q3 營收 4.6 億元,同比+15%/環比+7%,歸母凈利潤 0.7 億元,同比-15%/環比-10%;毛利率24.5%,同比+0.1pct/環比+1.1pct,八大產品線毛利率環比均有改善。24 年 11月公司宣布訊龍三代 BT895x 平臺已經完成了與火山方舟 MaaS

226、平臺的對接,產品搭載于 FIIL GS Links 耳機中,可支持豆包大模型 AI 功能,現已上市預售。圖圖 91:24Q3 部分部分 A 股股主芯片主芯片上市公司業績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4、光學:、光學:今明年旗艦新機以潛望、今明年旗艦新機以潛望、大底大底等創新為亮點,關等創新為亮點,關注國內模組注國內模組/棱鏡棱鏡/CIS/鏡頭等龍頭廠商份額提升鏡頭等龍頭廠商份額提升 24 年年 10 月頭部光學大廠營收季節性下滑,關注下半年旗艦機型光學創新帶動。月頭部光學大廠營收季節性下滑,關注下半年旗艦機型光學創新帶動。1)中國臺灣光學廠商)中國臺灣光學廠商 24M10 營收

227、88.9 億元新臺幣,同比-3.6%/環比-6.5%。其中大立光 24M10 營收同比+3.6%/環比+0.4%,24Q3 營收同比+39.2%/環比+72.8%。展望后市,大立光于十月中旬法說會中表示由于客戶下修訂單幅度稍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瑞芯微瑞芯微3559.151%29%1.7222%47%37.3%1.30.5北京君正北京君正35310.9-9%0%1.1-27%-3%37.2%0.1-0.5恒玄科技恒玄科技3059.444%7%1.4106%18%

228、34.7%0.21.3晶晨股份晶晨股份28416.28%-1%2.380%-1%38.2%2.21.9全志科技全志科技2316.240%-5%0.3995%-54%30.8%-2.6-1.8樂鑫科技樂鑫科技1395.450%1%1.0340%2%42.1%1.6-2.0富瀚微富瀚微1125.08%13%0.857%17%38.3%-2.5-0.1中科藍訊中科藍訊1104.615%7%0.7-15%-10%24.5%0.11.1炬芯科技炬芯科技511.919%15%0.335%-8%48.2%2.70.9安凱微安凱微371.3-3%-2%-0.2-6103%-1641%16.5%-6.3-2.7

229、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4 行業深度報告 大,10 月拉貨動能將與 9 月差不多,11 月營運動能也不強。原因包含 1)之前獨家時量比較多,現有競爭對手;2)客戶根據銷售情況推算出貨量并進行調整。2)舜宇光學科技)舜宇光學科技 10 月手機鏡頭銷量同比-1.9%/環比-2.6%,手機攝像模組銷量同比-37.5%/環比-8.1%,手機攝像模組出貨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專注中高端業務,產品結構較去年同期顯著改善所致。公司此前上調全年出貨及毛利率指引:手機領域,預計 24 全年手機鏡頭出貨量增速 5%10%,手機鏡頭毛利率20%25%;維持 24 全年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同比持平指引,預計手機攝像模組

230、毛利率將由 24H1 的 6%8%持續提升至 24H2 的 6%10%范圍。車載領域,上調 24 全年車載鏡頭出貨量增速指引至 10%15%,毛利率指引不變。XR 領域,上調全年營收增速指引至 25%。3)高偉電子)高偉電子上半年營收超預期,預計隨著下半年公司導入蘋果 iPhone 新品后攝潛望和超廣角,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放量拐點,長線業績和市值空間可觀。圖圖 92:舜宇手機鏡頭及攝像模組月度出貨(千件):舜宇手機鏡頭及攝像模組月度出貨(千件)圖圖 93:丘鈦手機攝像頭模組月度銷量(千件):丘鈦手機攝像頭模組月度銷量(千件)資料來源:舜宇,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丘鈦科技,招商證券 圖圖 94:臺股

231、光學板塊公司營收合計(億元新臺幣)及同環比:臺股光學板塊公司營收合計(億元新臺幣)及同環比 資料來源:iFind,招商證券;注:臺股光學板塊選取大立光/玉晶光/揚明光/新鉅科 光學仍為蘋果、安卓手機創新主體。蘋果:光學仍為蘋果、安卓手機創新主體。蘋果:iPhone 15 Pro/Pro Max 支持空間視頻拍攝功能,降低 3D 視頻制作門檻,有助于 Vision Pro 生態內容搭建;9 月iPhone16 Pro 超廣角攝像頭從 12MP 升級至 48MP,潛望式攝像頭進一步下沉至 Pro 版,同時 16 全系主攝升級為融合式。安卓:安卓:安卓手機近年來大 pixel、超光譜影像及 AI 影

232、像功能等趨勢顯著,9 月華為首款三折疊手機 Mate XT 非凡大師攝像系統搭載多項 AI 圖片功能,如 AI 消除、AI 擴圖、AI 云增強等;關注11 月華為新機發布的光學影像創新。-60%-40%-20%0%20%40%60%8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手機鏡頭手機攝像模組手機鏡頭同比手機攝像模組同比-80%-60%-40%-20%0%20%40%60%80%1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手機攝像頭模組手機攝像頭模組環比手機攝像頭模組同比-40%-30%-20%-1

233、0%0%10%20%30%40%50%0204060801001202023-0120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2023-082023-092023-102023-112023-122024-012024-022024-032024-042024-052024-062024-072024-082024-092024-10營收合計同比環比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5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95:iPhone16 影像亮點匯總影像亮點匯總 圖圖 96:華為:華為 mateXT 非凡影像非凡影像 資料來源:蘋果,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華為發布會,招

234、商證券 韋爾、思特威等國內廠商韋爾、思特威等國內廠商 CIS 等環節逐漸切入主攝應用,等環節逐漸切入主攝應用,24Q3 業績同比增速業績同比增速可觀。其中,可觀。其中,韋爾股份韋爾股份 24Q3 營收 68.2 億元,同比+10%/環比+6%,再創單季度營收新高,主要受益于公司智能手機尤其高端手機市占率提升,50M 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內主流高端機型主攝,逐步替代海外競對產品;同時汽車 CIS 亦獲得更多新方案導入。歸母凈利潤 10.1 億元,同比+368%/環比+25%,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毛利率 30.4%,同比+8.7pct/環比+0.2pct,主要受益于產品結構優化和供應鏈結構優化,毛利率實

235、現多季度持續增長。思特威思特威 24Q3 營收 17.5億元,同比+150%/環比+8%;歸母凈利潤 1.2 億元,同比+14182%/環比-9%,毛利率 23.1%,同比+2.9pct/環比+2.1pct。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同環比高增長,主要系智能手機領域,公司應用于旗艦手機主攝、廣角、長焦鏡頭的高階 50M產品出貨量大幅上升,Q3 大客戶新機發布帶動公司上漲;同時智慧安防新品銷量有較大幅度提升。關注未來大客戶份額持續提升、新客戶導入進展。格科微格科微24Q3 營收 17.6 億元,同比+36%/環比+18%;歸母凈利潤-0.7 億元,同比-196%/環比-247%;毛利率 21.5%,同比-

236、4.1pct/環比-2.4pct。目前公司 32M 產品在安卓主流品牌前后攝均實現了量產應用,50M 0.7 微米產品亦已實現品牌客戶量產出貨,目標定位入門級安卓機,未來 50M 產品將覆蓋高中低檔終端市場。此外公司臨港廠產能預計將于明年年中全部轉換為高像素產品。圖圖 97:24Q3 部分部分 A 股光學上市公司業績股光學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5、顯示:顯示:新興市場需求平穩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及國內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補貼政策帶動下,11 月月電視面板價格電視面板價格維持平穩維持平穩 價格方面,價格方面,1)電視電視面板:面板:控產及補貼政策帶動下,控產及補貼政策帶動下,1

237、0 月月整月整月電視面板價格電視面板價格開開始始止跌止跌,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新興市場需求平穩及國內補貼政策帶動下,11 月月維持維持平穩平穩。據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歐菲光歐菲光52949.410%1%0.1-85%-66%12.7%0.91.4水晶光電水晶光電30720.521%57%4.367%75%36.7%8.15.4聯創光電聯創光電2198.910%7%1.12%-13%19.5%-0.62.4華陽集團華陽集團16626.537%2

238、0%1.854%23%21.1%-0.8-0.9聯創電子聯創電子10828.1-3%14%0.2138%374%11.0%3.40.8藍特光學藍特光學1004.141%93%1.161%466%44.6%5.415.5永新光學永新光學1002.21%5%0.4-30%-25%39.4%1.1-0.8宇瞳光學宇瞳光學657.433%10%0.5235%10%24.4%6.11.6聯合光電聯合光電564.86%3%0.1-26%-75%26.2%5.21.1福光股份福光股份531.937%10%0.0104%108%24.3%10.34.9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6 行業深度報告 WitsVi

239、ew,10 月上旬電視面板價格止跌,10 月整月看,受到面板廠國慶假期執行減產操作的幫助,以及國內近期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電視面板價格可望擺脫前一季度需求下滑、價格全面下跌的窘境。就目前觀察,小尺寸電視面跌勢已告尾聲,近期需求不差,預計 10 月份面板價格有望轉為持平。中尺寸面板仍是供給較多,跌價壓力較大的尺寸帶,預計 10 月份面板價格仍可能有下跌 1 美元的可能性。大尺寸面板在面板廠持續嚴控 10.5 代線稼動率,維持供需穩定下,加上近期以舊換新政策提振買氣,預計 10 月份面板價格也有望轉為持平態勢。進入 11 月后,電視面板需求仍維持在相對較好的水準,小尺寸面板新興市場需求不差,

240、大尺寸面板受惠于國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刺激,需求明顯上揚,加上品牌在十一長假促銷后,提前啟動雙十一促銷檔期,維持市場熱度不減的情況下,預期電視面板價格可望獲得支撐。目前預期 11 月份電視面板價格仍可全面維持持平態勢,且部分面板廠在需求好轉的狀況下,不排除將針對需求較好的特定尺寸提出漲價想法。2)顯示器面板:顯示器面板:10 月價格跌幅擴大,月價格跌幅擴大,11 月仍有下跌壓力。月仍有下跌壓力。據 WitsView,顯示器面板價格在 10 月份跌幅開始擴大下,面板廠壓力遽增,不過因為進入 11 月份后,需求仍處于淡季,因此跌價壓力仍在,但跌幅有機會不再擴大,可望維持與 10 月相當的跌勢。這主

241、要是因為近期電視面板需求轉好,價格走勢已趨穩,甚至不排除有漲價機會下,顯示器面板價格也有機會受惠而逐步趨向穩定。加上明年農歷新年落于 1 月份,不排除部分品牌客戶將于 12 月份提前備貨,也可望稍稍改善需求。3)筆電面板:)筆電面板:11 月月價格或較價格或較 10 月出現更明顯跌勢。月出現更明顯跌勢。據 WitsView,筆電面板需求雖然進入淡季,但在部分品牌客戶于年底前積極沖刺數量下,對面板的拉貨動能仍維持在一定水位,因此少部分面板廠在 10 月份為了爭取客戶訂單,率先在部分面板價格上作微幅退讓。進入 11 月份后,在需求仍稍有支撐下,預期面板廠對面板價格的態度將更為軟化,整體面板價格可能

242、會出現更為明顯的跌勢。圖圖 98:20M324M11H1 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面板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面板平均平均價格趨勢價格趨勢 資料來源:WitsView,招商證券 出貨來看,出貨來看,國內以舊換新政策驅動備貨,三季度國內以舊換新政策驅動備貨,三季度 TV 面板出貨同比增長面板出貨同比增長 1%。據奧維睿沃,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 TV 面板出貨量 186.6M,同比增長 1%;出貨面積 135M 平方米,同比增長 4%。其中 24Q3 TV 面板出貨 62.1M,同比增長1%,環比下滑 5%;出貨面積 44.3M 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別下滑 2%、8%。三季度 TV 面板出貨量雖然在增長

243、,但是出貨面積在下滑,三季度因海外 LCD 中小尺寸需求強勁,43 寸及以下的小尺寸 TV 面板出貨量大幅增長;中大尺寸 50寸75 寸因二季度備貨多庫存高,三季度需求相對下滑,而超大尺寸 85 寸及以上的面板需求雖在持續增加,但體量遠小于小尺寸增加的幅度,因此三季度LCD TV 面板平均尺寸同環比雙降。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7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99:22M524M9 全球電視面板出貨情況全球電視面板出貨情況 資料來源:奧維睿沃,招商證券 1)京東方:)京東方: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保持穩健,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龍頭地位持續穩固,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五大應

244、用領域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均保持全球第一。此外,公司持續優化收入結構,創新業務保持增長勢頭,其中 MLED 業務增長顯著,營收同比增長 135%;顯示業務方面,TV 類、IT 類、OLED 類和 LCD 手機及其他類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 25%、33%、24%、17%,產品組合持續優化。2)TCL 科技:科技:半導體顯示業務 2024 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消費需求不振的影響,大尺寸面板需求依然低迷,但供給端競爭格局的優化及按需生產的趨勢為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奠定基礎,在下游備貨需求季節性波動的影響下,電視面板價格在上半年溫和上漲,自三季度小幅回落,目前呈持平態勢。受益于硬件產品創新和換機需求

245、的帶動,中小尺寸面板產品出現結構性漲價后保持窄幅波動。TCL 華星發揮規模和效率效益優勢,持續優化業務和產品結構,并受益于主要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經營業績同比顯著改善。前三季度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769.56 億元,同比增長 25.74%;凈利潤 44.43 億元,同比改善 60.67 億元;實現經營凈現金流 198.38 億元。圖圖 100:24Q3 部分部分 A 股顯示上市公司業績股顯示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30%-25%-20%-15%-10%-5%0%5%10%15%0510152025電視面板出貨量(Mpcs)YoY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

246、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京東方A京東方A1,648503.59%6%10.3258%-21%17.4%2.60.0TCL科技TCL科技924428.3-11%6%5.3-58%-30%11.5%-6.4-1.5和輝光電-U和輝光電-U34913.0100%3%-4.856%24%-17.7%94.77.0彩虹股份彩虹股份26929.3-13%-7%3.1-46%-51%20.4%-5.7-7.2深天馬A深天馬A22481.2-7%0%0.2105%109%16.4%11.54.0維信諾維信諾185

247、19.134%-10%-6.231%-14%-3.0%40.55.8萊特光電萊特光電881.196%-16%0.4204%-24%66.8%6.40.1奧來德奧來德561.240%45%0.13580%395%50.4%1.64.4清越科技清越科技442.583%83%-0.166%68%8.3%9.2-1.9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三安光電三安光電67441.813%1%0.62278%-4%10.3%2.21.3兆馳股份兆馳股份23266.434%23%4.6-14%-7%14.4%-4.3-3.2諾瓦星云諾瓦星云169

248、8.1-1%-8%1.4-26%-32%55.0%0.90.4利亞德利亞德13418.3-9%0%0.5-57%98%28.3%-3.32.6木林森木林森12440.1-10%-4%1.0-32%24%27.9%-0.42.2華燦光電華燦光電10410.625%0%-1.145%19%2.5%14.11.9聚飛光電聚飛光電978.118%9%0.827%8%25.8%-1.61.6洲明科技洲明科技7520.114%5%0.3190%-66%28.0%-0.8-3.9鴻利智匯鴻利智匯5311.420%4%0.1-83%-79%17.9%-4.7-2.6國星光電國星光電508.3-7%-9%0.1

249、-62%-63%11.7%-1.60.0芯瑞達芯瑞達462.8-27%22%0.2-55%15%17.1%-6.3-4.3艾比森艾比森449.2-3%-1%0.3-62%63%28.6%-3.03.0卡萊特卡萊特431.6-23%38%0.0-103%82%45.0%-5.86.0面板面板LED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8 行業深度報告 6、結構結構及功能件:及功能件:關注關注 iPhone17 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和和供應商格局變化供應商格局變化,以及,以及 AI 化推動終端散熱需求提升化推動終端散熱需求提升 金屬件方面,消費電子金屬件方面,消費電子需求回暖持續推動業績

250、改善,需求回暖持續推動業績改善,關注關注 iPhone17 潛在結構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和供應商格局變化件材質及設計和供應商格局變化。結構件主要廠商:富士康、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長盈精密、春秋電子、東睦股份、精研科技、統聯精密、勝利精密、科森科技、福立旺、福蓉科技、英力股份等。A 客戶體系建議關注 25 年潛在結構件材質及設計以及供應商格局變化,關注新導入手機中框供應體系的立訊精立訊精密密。折疊屏折疊屏手機手機市場市場增速放緩增速放緩,中長期中長期滲透率滲透率有望有望持續提升。持續提升。9 月 10 號華為發布全球首款商業化量產的三折疊屏新機 Mate XT 非凡大師,引發市場對于三折疊機的

251、強烈關注,根據群智咨詢數據,MateXT 在 24Q3 銷量預計在 20 萬臺左右。據 IDC 數據,24Q3 中國折疊機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223 萬臺同比+13.6%,增速有所放緩,其中華為以 41.0%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長期看,據TrendForce 預估,24 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 1780 萬臺同比+12%,滲透率在 1.5%,隨著鉸鏈和屏幕等相關技術日漸完善且產品價格持續下探,預計到28 年滲透率有望達到 4.8%。在折疊屏方面折疊屏方面,東睦股份、精研科技、統聯精密、東睦股份、精研科技、統聯精密、科森科技科森科技等廠商此前均有鉸鏈等產品和技術布局,伴隨折疊屏新品不斷

252、推出,技術成熟以及成本持續下探,且未來海外頭部品牌廠商亦將進入并推出高端折疊機型,有望推動折疊機需求中長期保持快速增長。圖圖 101:中國折疊屏季度出貨量及增長率:中國折疊屏季度出貨量及增長率 圖圖 102:華為:華為 MateXT 的天工鉸鏈系統結構的天工鉸鏈系統結構 資料來源:IDC,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華為商城,招商證券 長盈精密長盈精密:Q3 業績符合預期,業績符合預期,Q4 盈利能力望延續逐季改善趨勢盈利能力望延續逐季改善趨勢,看好行業景,看好行業景氣向上及公司管理優化氣向上及公司管理優化。Q3 業績符合預期,收入創單季度歷史新高。業績符合預期,收入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253、 121.0 億同比+23.6%,歸母凈利 5.9 億同比+38159.1%,扣非歸母 3.7 億去年同期虧 0.76 億。單看 Q3 營收 44.1 億同比+13.5%環比+17.4%,歸母凈利 1.6 億同比+20.6%環比+29.6%,扣非歸母 1.5 億同比+43.7%環比+68.0%,毛利率 20.0%同比-1.5pcts 環比+1.8pcts,凈利率 4.0%同比+0.1pct 環比+0.3pct,期間費用率14.0%同比-1.8pcts。Q3 收入創歷史新高,主要系進入 Q3 傳統旺季,公司訂單需求持續好轉帶動稼動率提升,其中安卓業務產能偏緊,同時 A 客戶新料號導入帶來新增量,

254、新能源業務稼動率保持向上趨勢,疊加費用端下降,帶動 Q3盈利能力環比改善。-50%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22Q2 22Q3 22Q4 23Q1 23Q2 23Q3 23Q4 24Q1 24Q2 24Q3折疊機出貨量(萬臺)同比(%)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59 行業深度報告 展望展望 24Q4 及及 25 年,消費電子及新能源業務向上年,消費電子及新能源業務向上+管理能力優化望帶動公司盈管理能力優化望帶動公司盈利彈性釋放。利彈性釋放。短期看,公司 Q4 訂單需求有望保持較佳趨勢,預計收入環比有望向上,疊加費用端下行、新能源業務良效

255、率提升等因素,預計整體盈利能力將延續逐季改善趨勢。全年看,消費電子業務,公司在 A 客戶持續“提份額+擴品類”望帶動新增量,安卓鈦合金機殼持續放量,國內安卓客戶需求逐步回升;新能源業務,T 客戶及 C 客戶等行業核心頭部廠商結構件訂單持續導入放量,產能稼動率不斷提升。25 年看,A 客戶 Mac、AI Phone 等新項目有望帶來新增量,同時新能源業務有望延續好轉趨勢,公司對內的提質增效和費用的嚴格管控有望收獲成效,帶來利潤增量的彈性空間。圖圖 103:長盈精密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長盈精密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 圖圖 104:長盈精密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長盈精密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

256、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玻璃蓋板方面,玻璃蓋板方面,關注關注 3D/微晶玻璃在安卓旗艦機型的應用趨勢,將推動蓋板單微晶玻璃在安卓旗艦機型的應用趨勢,將推動蓋板單價大幅提升,此外,雙折疊屏及三折疊屏手機亦推動價大幅提升,此外,雙折疊屏及三折疊屏手機亦推動 UTG 玻璃的需求玻璃的需求。蘋果玻蘋果玻璃蓋板領域,璃蓋板領域,目前廠商主要有藍思科技、伯恩、比亞迪電子(22 年進入,中山工廠,未來持續提升份額);蘋果手機玻璃蓋板未來已將有望逐步從 2D 向2.5D 升級并在玻璃基材方面進一步升級,增加強度,而后蓋玻璃的設計及用量或有降規減量的趨勢。安卓市場安卓市場方面,方面,價格企穩

257、且部分產品有小幅回升,盈利端正處于邊際改善態勢。目前安卓廠商在玻璃蓋板的強度、透光率和耐磨性方面持續升級,2.5D 及 3D 微曲面的玻璃蓋板滲透率和需求不斷提升,如華為的第二代昆侖玻璃、小米的龍晶玻璃、榮耀的巨犀玻璃、vivo 的鎧甲玻璃等,也推動了手機玻璃蓋板 ASP 的回升,iPhone16 新機采用全新超瓷晶面板,硬度較第一代提升 50%。此外,UTG 玻璃需求受益于折疊屏手機需求高速增長持續走強。圖圖 105:iPhone16 超瓷晶面板超瓷晶面板硬度較硬度較前前代提升代提升 50%圖圖 106:vivo X Fold3 Pro 手機內屏手機內屏 UTG 玻璃玻璃 資料來源:蘋果官網

258、,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vivo 官網,招商證券 -600-400-2000200400600-20-1001020304050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營收歸母凈利營收同比(%)歸母凈利同比(%)-30-20-10010203040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毛利率(%)凈利率(%)敬

259、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0 行業深度報告 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公司 24Q3 收入 173.6 億同比+27.4%,歸母凈利 15.1 億同比+37.8%,毛利率 21.4%同比+1.0pct,凈利率 8.7%同比+0.7pct,業績超預期,保持改善趨勢,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公司在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兩大賽道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較強的垂直整合能力幫助公司實現結構件份額穩步提升以及智能終端整機及部件業務的顯著增長,全年業績有望保持較快速度增長,且蘋果 AI 升級以及未來 A 和非 A 折疊機的放量有望帶動新一輪需求的釋放,成為公司中長期成長動能。圖圖 107: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

260、凈利歸母凈利 圖圖 108:藍思科技藍思科技季度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功能件方面,功能件方面,伴隨伴隨 AI 終端加速推出,單機散熱材料規格及用量有望進一步提升終端加速推出,單機散熱材料規格及用量有望進一步提升。主要廠商:領益智造、安潔科技、恒銘達、中石科技、思泉新材、光大同創、博碩科技、瑞聲科技等,其中領益智造為行業龍頭廠商。隨著邊緣端設備 AI 化加速升級,所需算力不斷提高,功能日益復雜、性能和集成度不斷提高,單機功耗有進一步提升趨勢,這將帶動單機散熱材料的需求提升。目前對于 AI 終端的散熱設計方法處于多元化發展階段

261、,散熱技術與材料介質繁多,在解決熱管理系統中不同工作溫度范圍的元器件所面臨的散熱問題,可以通過多種導熱材料、零部件取長補短,實現對 AI 終端的高效散熱。以智能手機為例,以石墨膜等散熱材料和 VC 均熱板為主的散熱設計系統逐漸成為主流趨勢。隨著 AI 終端朝著高性能、高集成和輕薄化的方向發展,厚度進一步降低的超薄均熱板需求日益突出,鈦材質的超薄 VC 均熱板對于智能手機,特別是折疊屏手機的輕薄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蘋果在 16 系列新機方面大幅改進了其散熱方面的性能,預計未來在下一代新機或將采用 VC 均熱板這一新散熱料號,這有望大幅提升單機 ASP。我們建議關注在散熱方面具備領先優勢且客戶卡位較

262、佳的領益智造、瑞聲科技、恒銘達等。圖圖 109:熱管理裝置熱管理裝置的功能構成的功能構成 圖圖 110:不同材質的:不同材質的 VC 均熱板均熱板 資料來源:領益智造,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領益智造,招商證券 領益智造領益智造:24Q3 收入 123.6 億同比+32.1%,歸母凈利 7.1 億同比+14.7%,扣非歸母凈利 6.1 億同比+0.2%,毛利率 17.2%同比-4.2pcts,凈利率 5.8%同比-5000500100015002000-50050100150200250營收歸母凈利營收同比(%)歸母凈利同比(%)-15-10-50510152025303519Q119Q219Q3

26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1 行業深度報告 0.9pct,業績表現超市場預期。24Q3 公司 AI 終端及通訊類業務快速增長,產品種類向垂直整合、復合工藝、模塊化進一步發展,收入提升明顯。24Q4 進入各大 AI 終端客戶的新品周期,公司新產品出貨占比提升,量價有望均有提升。領益近年積極優化調整業務布局,盤活不良資產,加強核心客戶業務的拓展,持續鞏固其在 A 客戶供應鏈中的地位,伴隨 A 客戶終端產品 A

264、I 化加速,散熱、電池、快充等領域均有望迎來創新升級,推動單機價值量的提升,且公司在ARVR 領域具備深度布局,具備 AR 眼鏡整機組裝、注塑結構件和聲學件制造的綜合能力;在汽車電子以及光伏領域,公司配合海外客戶在印度等海外布局產能,打造新的增長點,短期該等業務處于虧損階段,未來經營有望逐步改善實現扭虧。圖圖 111:領益智造領益智造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歸母凈利 圖圖 112:領益智造領益智造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圖圖 113:24Q3 部分部分 A 股結構及功能件上市公司業績股結構及功能件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

265、源:wind,招商證券 -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20406080100120140營收歸母凈利營收同比(%)歸母凈利同比(%)-5051015202530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工業富聯工業富聯4,7521,

266、702.840%16%64.01%41%7.0%-2.31.0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藍思科技藍思科技1,081173.627%30%15.138%173%21.4%1.05.0領益智造領益智造627123.632%33%7.115%208%17.2%-4.22.2長盈精密長盈精密23644.114%17%1.621%30%20.0%-1.51.8飛榮達飛榮達11812.511%6%0.55%43%19.0%-1.00.3星星科技星星科技1154.352%85%-0.5-3%-3%12.4%6.15.7福蓉科技福蓉科技107

267、6.925%22%0.4-55%-8%11.6%-11.00.5安潔科技安潔科技10411.8-2%-6%0.5-53%-33%20.9%-6.1-2.3恒銘達恒銘達897.641%47%1.546%57%36.3%1.95.2勝利精密勝利精密858.9-3%1%-0.59%-63%9.6%-2.5-2.6格林精密格林精密794.048%31%0.2246%33%21.2%2.63.6精研科技精研科技785.7-32%-6%0.4-74%-53%25.1%-9.9-15.0中石科技中石科技724.545%31%0.7252%112%33.0%5.35.0捷榮技術捷榮技術644.3-1%43%-

268、0.5-646%34%11.0%-7.12.6科森科技科森科技648.840%-10%-0.719%18%9.3%-0.85.7萬祥科技萬祥科技633.234%18%0.1-20%-46%18.6%-5.4-1.4致尚科技致尚科技622.9138%9%0.234%-24%36.2%-0.64.5捷邦科技捷邦科技572.528%39%0.1204%1216%27.7%3.52.9傳藝科技傳藝科技565.211%13%0.1-49%-32%24.3%-0.51.4興瑞科技興瑞科技534.7-9%-6%0.4-40%-40%24.4%-3.8-3.1博碩科技博碩科技534.1-1%36%0.6-34

269、%74%38.6%-4.16.8春秋電子春秋電子5111.120%14%1.1346%826%16.9%1.32.0信濠光電信濠光電504.3-18%19%-0.8-613%10%3.1%-18.4-8.1鴻富瀚鴻富瀚462.854%42%0.644%212%38.5%-7.54.4隆揚電子隆揚電子450.811%12%0.2-16%86%50.3%12.14.2福立旺福立旺383.516%13%0.2-26%4%25.3%-4.3-1.8光大同創光大同創373.421%22%0.1-75%168%23.0%-9.0-0.5英力股份英力股份355.119%30%0.0158%-28%10.6%

270、-2.6-4.0智動力智動力264.213%7%-0.265%14%9.6%9.82.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2 行業深度報告 7、充、充電電/連接:國內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連接:國內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AI 應用應用助力海外連接大廠成長助力海外連接大廠成長 充電: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充電: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10 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持續增月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持續增長,長,24 年年 1-10 月樁車增量比月樁車增量比 1:2.6。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24 年 1-10 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 328.8 萬臺,同比+19.8%,

271、其中公共/私人充電樁增量的同比增速為-8.6%/30.1%,公共/私人充電樁增量占比為20%/80%。在公共充電樁中,截止 24M10 直流/交流充電樁占比約 45%/55%,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湖北、安徽、北京、河南、四川 TOP10 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占比達 69.2%。與電動汽車對比來看,24 年 1-10 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與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的樁車增量比為 1:2.6,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特斯拉特斯拉 Cybercab 取消充電口,推出無線充電技術。取消充電口,推出無線充電技術。根據特斯拉“We“Robot”發布會,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 Cy

272、bercab 將摒棄傳統的 NACS 端口,轉而采用無線感應充電技術。該技術通過車位上的發射線圈與車輛內的接收線圈之間的電磁感應實現能量傳輸,無需人工插拔充電線,功率可達 19kW。此前,特斯拉已經收購了工業應用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提供商 Wiferion,其技術能提供高達 93%的充電效率。無線充電技術的創新有望提高用戶體驗和使用效率,預計會對未來電動車的充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圖圖 114:過去:過去 12 月公共充電樁保有量月公共充電樁保有量 圖圖 115:過去:過去 12 月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總電量(億度)月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總電量(億度)資料來源: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招商

273、證券 資料來源: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招商證券 圖圖 116:24Q3 部分部分 A 股充電上市公司業績股充電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連接:多傳感融合趨勢及連接:多傳感融合趨勢及 AI 大模型陸續上車,促進高頻高速連接器的車內應大模型陸續上車,促進高頻高速連接器的車內應用。用。1)自動駕駛:AI 大模型對于多模態感知的處理能力更強,有望更好促進多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環比同比-

274、50.00%0.00%50.00%100.00%150.00%200.00%0102030405060充電電量(億度)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領益智造領益智造627123.632%33%7.115%208%17.2%-4.22.2航天電器航天電器24410.7-32%-18%0.3-84%-83%35.8%1.4-20.7安潔科技安潔科技10411.8-2%-6%0.5-

275、53%-33%20.9%-6.1-2.3奧??萍紛W??萍?615.92%-1%0.7-50%-39%18.1%-3.6-1.5碩貝德碩貝德805.115%14%0.0102%-95%24.0%-0.7-2.8永貴電器永貴電器715.257%16%0.332%-15%30.4%0.32.4利和興利和興330.9-27%-22%0.0-84%-68%26.6%2.17.6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3 行業深度報告 傳感器融合的應用,數據量呈指數級提升驅動車用高速連接器的需求增加。2)智能座艙:大模型陸續接入車載語音助手,人機、車機交互功能帶來車端通信連接器和電連接器的用量提升。如問界/智界中依托

276、盤古大模型的 AI 語音,小米SU7 內置全新小愛 AI 大模型等。表表 4:AI 大模型陸續接入智能電動車大模型陸續接入智能電動車 車企車企 AI 大模型接入智能電動車進展大模型接入智能電動車進展 鴻蒙智行 24 年 8 月發布 ADS 3.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首發搭載于享界 S9,9 月已陸續向問界全系及智界 S7 推送 預計 25 年推出 ADS 4.0,并實現高速 L3 的商用和城區 L3 的商用試點 小米 24 年 11 月正式推出小米 HAD 超級智能駕駛,全面接入端到端大模型,11 月開啟定向內測,預計 12 月底開啟先鋒版推送 蔚來 24 年 4 月蔚來 NOMI GPT 大

277、模型正式上線;7 月發布 NWM 世界大模型和智能駕駛端到端架構NADArch 2.0;11 月展示中央計算平臺 ADAM,集成 1 顆高通驍龍 8295 智能座艙芯片+4 顆英偉達 Orin X 智能駕駛芯片,代表著汽車算力天花板 極越 整合了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和 Apollo 高階智駕系統,3 月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視覺大模型 VTA 正式發布;24 年 11 月底將發起千人智駕評測,年底向全國用戶推送純視覺“無圖”智駕 理想 23 年 12 月引入 Mind GPT 能力;24 年 7 月發布基于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的全新自動駕駛技術架構;10 月宣布任務大師 2.0 全面接

278、入 Mind GPT,11 月底將開啟推送 OTA 6.5 哪吒 聯合 360 集團共同發布 NETA GPT 大模型,24 年 7 月 NETA“乾坤圈”大模型首次上車哪吒 L 小鵬 24 年 5 月發布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10 月小鵬 P7+搭載端到端大模型 AI 天璣系統 5.4.0版本,支持 100%無圖智駕;24 年 11 月正式發布小鵬天璣 AIOS,重新定義 AI 智艙交互方式 吉利 24 年 1 月發布吉利星睿 AI 大模型;10 月底發布雷神 EM-i 超級電混,首次將 AI 技術引入動力系統領域;11 月極氪發布浩瀚智駕 2.0 端到端 Plus 架構,實現無圖

279、智駕 資料來源:華為、吉利、理想、哪吒、小米、招商證券 海外連接大廠看好海外連接大廠看好 AI 應用帶動,應用帶動,Q3 營收表現均超指引,預計營收表現均超指引,預計 Q4 營收有望持營收有望持續同比增長。續同比增長。1)安費諾:安費諾:AI 需求等驅動需求等驅動 Q3 營收超指引上限,預計營收超指引上限,預計 Q4 營收同營收同環比雙位數增長。環比雙位數增長。24Q3 營收創歷史新高,達 40.40 億美元,同比+26%/環比+15%,增長主要由 IT 數通、移動網絡、移動設備、商業航空和國防市場的業務增長及公司收購貢獻;營業利潤率、訂單量亦創新高,調整后營業利潤率達21.9%,同比+1.1

280、pcts/環比+0.6pcts;訂單總額達 44.12 億美元,同比+39%/環比+9%。公司預計 24Q4 銷售額 39.540.5 億美元,同比+19%22%,其中移動設備有望保持較高水平,商用航空市場將實現環比高個位數增長,IT 數通將實現環比中個位數增長,國防市場將環比小幅增長。2)泰科:)泰科:Q3 營收超此前營收超此前指引,預計指引,預計 FY25 AI 業務收入翻倍。業務收入翻倍。泰科 Q3 營收 41 億美元,同比+2%/環比+3%,主要受益于通信部門 AI 相關應用銷售帶動。公司通信、工業部門營收實現同環比增長,交通運輸部門營收同環比下降短期承壓。Q3 訂單總額超 38 億美

281、元,受到季節性因素、AI 項目強勁和一般工業市場持續疲軟的綜合作用。展望未來,預計 Q4 銷售額 39 億美元,同比+2%/環比+1.8%,主要系季節性驅動。公司看好 AI 應用對業績的驅動,預計 AI 業務在 FY25 銷售額將翻倍,進一步推動整體業績增長。立訊精密收購萊尼及子公司股權,打造汽車線束全球領導廠商。立訊精密收購萊尼及子公司股權,打造汽車線束全球領導廠商。9 月 14 日立訊發布公告,收購 Leoni AG 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通過新加坡立訊持有 Leoni AG 的 50.1%股權,全資子公司香港立訊與控股子公司匯聚科技合資成立的新加坡匯聚將持有 Le

282、oni K 100%股權。Leoni AG 和Leoni K 將在完成股權交割后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萊尼為歐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汽車線束巨頭,產能遍布全球,核心大客戶均為奔馳、寶馬、大眾等頭部車企,在歐洲地區及豪華品牌市場核心地位突出。此次萊尼并購協同效應明顯:此次萊尼并購協同效應明顯: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4 行業深度報告 對于立訊來說,萊尼在線束研發經驗、海外優質客戶基礎、全球產能布局方面具備深厚優勢,與立訊汽車線束業務具有高度互補性,收購萊尼有助于汽車線束實現區域性龍頭向全球性巨頭的躍升,在客戶準入、產能布局、市場拓展等方面實現快速拓展,亦為立訊除線束外的多產品線打開出???;對于萊尼

283、來說,立訊在管理運營、資金、商務拓展等方面全方位優化賦能,有助于快速降低財務成本和提升運營效率,從而改善自身經營及業績表現。我們判斷收購將于 25年正式完成,公司目標在 25 年幫助萊尼實現損益兩平,26-27 年盈利逐步提升,并在 5-7 年內追平立訊自身線束盈利水平,二者強強聯手打造全球汽車線束連接器行業領導廠商,結合其他品類業務同步發展,進一步助力立訊在三個五年內成為全球汽車 Tier1 領導廠商。圖圖 117:股權交割示意圖:股權交割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招商證券 電連技術:電連技術:24Q3 營收及歸母凈利同環比提升,汽車業務加速放量。營收及歸母凈利同環比提升,汽車業務加速放量

284、。1)消費電)消費電子業務方面,子業務方面,受庫存水位、景氣度影響,預計 Q3 手機業務占比將下降,考慮到軟板業務環比持續提升,預計 Q3 消費電子業務總體經營環比穩定;展望24Q4 小米、榮耀、華為等智能手機品牌機型的密集發布,有望帶動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提升,毛利率亦有望改善。2)汽車業務方面,汽車業務方面,受益于 Q3 下游大客戶新車如智界 R7 的發布帶動,疊加鴻蒙智行全系銷量持續強勁,有望驅動公司汽車高頻高速連接器產品放量。近期海內外智駕滲透提速,如比亞迪聯手華為智駕、特斯拉發布無人駕駛新車,華為 25 年 ADS 4.0 將開啟高速 L3 級商用,同時ADS 高階智駕在多家自主品牌及合

285、資車企進展加速。公司作為國內車載高頻高速連接器龍頭,有望受益于客戶智駕滲透和銷量突破。長線來看,公司汽車連接器在頭部客戶中導入順利,未來將加強國內主機廠、海外 tier1 及整車廠導入,有望打開更大的成長空間。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5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18:24Q3 部分部分 A 股連接上市公司業績股連接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8、射頻、射頻/天線: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仍大天線:國內市場競爭壓力仍大,關注國內龍頭,關注國內龍頭LPAMiD 新品進展新品進展 穩懋穩懋 24Q3 營收同比營收同比+4.4%/環比環比-12.4%;Qorvo 預計預計 Q4 營收同比營收同

286、比-16%/環比環比-14%,主要受,主要受 5G 中端機需求向入門級轉變影響。中端機需求向入門級轉變影響。1)穩懋)穩懋:24M10 公司營收12.3 億元新臺幣,同比-22.9%/環比-0.8%。24Q3 營收同比+4.4%/環比-12.4%,低于此前 24Q3 營收環比個位數下滑的指引。環比下降主要系安卓拉貨動能放緩影響。2)Qorvo:FY25Q2(CQ3)單季營收超指引中值,FY25Q3 營收指引不及預期。Qorvo FY25Q2(CQ3)營收同比-5.2%/環比+18.0%至 10.47 億美元,超此前指引中值,其中 ACG(高級蜂窩網絡)部門營收同比-11.6%/環比+17.0%

287、至 7.51 億美元。公司本季度在最大客戶端支持了其季節性增長;在安卓端表現不及預期,主要系最大安卓客戶市場份額下降及中端智能手機向入門級轉變的趨勢影響。展望未來,公司預計安卓 5G 中端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向入門級轉移的趨勢無法逆轉,并將對公司 FY25Q3、Q4 及 FY26Q1 的營收和稼動率帶來壓力;預計公司 FY25Q3(CQ4)營收 9 億美元,同比-16.2%/環比-14.0%;預計FY25 財年公司手機業務營收同比 FY24 將出現低個位數下降。毛利率方面,FY25Q2(CQ3)毛利率 47.0%;未來受中低端安卓機產品組合變化影響,公司預計短期毛利率和稼動率將低于此前指引,但維持

288、 FY25Q1 為毛利率低點的預測不變;預計 FY25 全年毛利率在 45%左右,長期毛利率目標 50%以上不變。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中航光電中航光電87649.06%-6%8.4-10%-8%35.5%-5.0-3.0信維通信信維通信26626.518%40%3.32%547%23.8%-4.86.6航天電器航天電器24410.7-32%-18%0.3-84%-83

289、%35.8%1.4-20.7長盈精密長盈精密23644.114%17%1.621%30%20.0%-1.51.8電連技術電連技術19911.941%8%1.524%4%33.6%-1.51.1滬光股份滬光股份15121.1121%12%1.8902%19%20.5%7.84.0兆龍互連兆龍互連894.919%2%0.336%-28%16.8%1.40.3意華股份意華股份8415.720%-4%0.671%-33%20.0%1.70.3永貴電器永貴電器715.257%16%0.332%-15%30.4%0.32.4合興股份合興股份663.9-11%-7%0.70%-8%34.3%1.40.4金信

290、諾金信諾625.527%-3%0.0109%-91%19.3%-0.41.8瑞可達瑞可達606.361%27%0.441%76%20.8%-5.6-0.1鼎通科技鼎通科技532.558%-3%0.3263%-7%29.9%4.71.9勝藍股份勝藍股份493.2-7%3%0.324%10%24.8%-0.61.0奕東電子奕東電子464.415%10%-0.1-818%-270%13.2%-2.9-1.7得潤電子得潤電子4512.0-28%-13%-0.3-2806%54%12.5%-7.2-3.1維峰電子維峰電子431.415%2%0.2-22%-28%39.4%-2.5-5.1徠木股份徠木股份

291、333.727%3%0.2-24%-33%20.5%-5.0-4.4創益通創益通301.822%28%0.0-171%59%21.4%-7.2-1.1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6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19:國內:國內 5G 手機出貨量及占比(萬臺)手機出貨量及占比(萬臺)圖圖 120:穩懋月度營收:穩懋月度營收 資料來源:信通院,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iFind,穩懋,招商證券 圖圖 121:Qorvo 季度營收及增速季度營收及增速 圖圖 122:Qorvo 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增速季度歸母凈利潤及增速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彭博,招商證券 國內大廠國內大廠 24Q3 營收及歸母凈

292、利承壓,行業競爭壓力仍較大,建議關注濾波器、營收及歸母凈利承壓,行業競爭壓力仍較大,建議關注濾波器、L-PAMiD 等高端品類的國產替代。等高端品類的國產替代。卓勝微、唯捷創芯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同環比下滑,主要系行業競爭激烈、價格壓力較大影響。卓勝微卓勝微 24Q3 營收 10.8 億元,同比-23%/環比-1%;歸母凈利潤 0.7 億元,同比-84%/環比-55%,業績下滑主要受市場競爭格局影響,以及公司芯卓持續投入導致的研發費用增長,以及資產減值、毛利率、匯率變化帶來的影響。公司 L-PAMiD 產品系列已在部分品牌客戶驗證通過,三季度完成新一輪的產品迭代,關注性能表現及客戶端導入情況。唯

293、捷創芯唯捷創芯 24Q3 營收 4.2 億元,同比-42%/環比-31%,歸母凈利潤-0.4億元,同比-175%/環比-361%;公司 Q3 正式成為韓國客戶合格供應商并有具體項目開始合作,預計 Q4 其發射端產品交付將逐步提升,明年 Q1 接收端產品預計將開始量產交付。圖圖 123:24Q3 部分部分 A 股股射頻射頻/天線天線上市公司業績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60%-40%-20%0%20%40%60%8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萬臺)YOY-80%-60%-40%-20%0%20%40%60%80%

29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營收(億元新臺幣)YOYMOM-60%-40%-20%0%20%40%60%02468101214FY19Q3FY19Q4FY20Q1FY20Q2FY20Q3FY20Q4FY21Q1FY21Q2FY21Q3FY21Q4FY22Q1FY22Q2FY22Q3FY22Q4FY23Q1FY23Q2FY23Q3FY23Q4FY24Q1FY24Q2FY24Q3FY24Q4FY25Q1FY25Q2營收(億美元)營收YoY-800%-600%-400%-200%0%200%400%600%-2-101234FY20Q1FY20Q2FY20Q

295、3FY20Q4FY21Q1FY21Q2FY21Q3FY21Q4FY22Q1FY22Q2FY22Q3FY22Q4FY23Q1FY23Q2FY23Q3FY23Q4FY24Q1FY24Q2FY24Q3FY24Q4FY25Q1FY25Q2歸母凈利潤(億美元歸母凈利潤YoY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立訊精密立訊精密2,842735.827%44%36.822%26%11.8%-2.0-0.9卓勝微卓勝微50310.8-23%-1%0.7-84%-55%37.1%-9.4-4.

296、3信維通信信維通信26626.518%40%3.32%547%23.8%-4.86.6唯捷創芯唯捷創芯1914.2-42%-31%-0.4-175%-361%21.4%-1.9-2.6碩貝德碩貝德805.115%14%0.0102%-95%24.0%-0.7-2.8慧智微-U慧智微-U491.3-13%-12%-1.115%-12%-5.2%-14.9-7.0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7 行業深度報告 9、電池:、電池:鋼鋼殼電池殼電池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中長期關注終端中長期關注終端AI 化化帶動電池創新趨勢帶動電池創新趨勢 消費電池行業消費電池行業景氣需緊跟庫存及下游終

297、端需求情況,景氣需緊跟庫存及下游終端需求情況,Q3 整體表現旺季不旺,整體表現旺季不旺,進入進入 Q4 下游消費需求因品牌新機持續推出呈現改善趨勢。下游消費需求因品牌新機持續推出呈現改善趨勢。從中國臺灣消費電池廠商月度和季度數據來看,24Q3 收入 542.1 億同比-2.1%環比+12.2%,24M10 月營收 217.9 億同比+5.9%環比+19.0%,Q3 同比下滑表明旺季需求稍顯疲軟,但進入 Q4 消費電子環節實現同環比增長,顯示新機帶動需求回升。庫存方面,國內消費電池廠商 24Q3 庫存同比+1.0%環比+15.6%,同環比提升更多源于下游終端新品備貨所致。圖圖 124:臺股消費電

298、池月度營收數據(億新臺幣):臺股消費電池月度營收數據(億新臺幣)圖圖 125:國內消費電池廠商季度庫存變化情況(億元):國內消費電池廠商季度庫存變化情況(億元)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注:選取臺股:新普/正崴/順達/加百裕/西勝/桓鼎-KY/統振/興能高/天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注:選取 A 股:珠海冠宇/德賽電池/欣旺達 電池持續向高能量密度高容量方向升級,硅碳負極電池持續向高能量密度高容量方向升級,硅碳負極、鋼殼電池、復合鋁箔、鋼殼電池、復合鋁箔技術技術有望得到加速推廣。有望得到加速推廣。伴隨著 AI 手機、AI PC 為代表的消費終端 AI 化加速演進,用戶對于終端續航

299、需求將進一步提升。2023 年 3 月榮耀發布 Magic 5 Pro,搭載了 5450mAh 的青海湖電池,榮耀表示這是首款將硅碳負極電池技術商用的智能手機產品。而在 2023 年 11 月 vivo 發布 X100 Pro,搭載了采用碳元重組、激光刻蝕、極片重塑等技術的藍海電池,容量達到了 5400mAh。目前采用 10%左右的含量的硅和碳的復合材料組成硅碳負極材料,其實際克容量大約在 450-600mAh/g 之間,約為傳統石墨負極的 1.3 倍。未來隨著安卓市場競爭加劇,硅碳負極技術有望得到加速推廣,或將帶動旗艦手機電池 ASP 的提升。另一方面,復合集流體技術亦有大規模商業化跡象,O

300、PPO 早在 2021 年就展示了搭載復合鋁箔電池的“三明治”夾心式安全電池產品,實現了 1500 次循環后仍然保有 80%初始容量,體現出更高安全性能和不錯的循環性能,隨著工藝技術的迭代優化,明后年復合鋁箔技術或有望在頭部品牌廠商旗艦機型得到應用。此外,蘋果在新機 iPhone16 Pro 系列采用鋼殼電池,帶動單機電容量以及價值量提升,未來蘋果亦將在新機擴大鋼殼電池的滲透率,或將在手機電池領域掀起新的創新潮。-50%0%50%100%0.050.0100.0150.0200.0250.0Jan-20May-20Sep-20Jan-21May-21Sep-21Jan-22May-22Sep-

301、22Jan-23May-23Sep-23Jan-24May-24Sep-24臺股消費電池合計同比環比-40%-20%0%20%40%0.050.0100.0150.0200.0國內消費電池廠商庫存同比(%)環比(%)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8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26:oppo 夾心安全電池針刺實驗夾心安全電池針刺實驗 圖圖 127:蘋果:蘋果 iPhone16 Pro 采用鋼殼電池采用鋼殼電池 資料來源:OPPOVOOC 閃充開放日活動,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微機分,招商證券 電芯環節呈現“日韓戰略轉型逐步退出,國內廠商加速崛起”的局面,整體競電芯環節呈現“日韓戰略轉型逐步退出,國內廠商加

302、速崛起”的局面,整體競爭格局較佳。爭格局較佳。目前全球消費電芯市場格局方面,ATL(TDK 旗下全資子公司)占據約 40%、日韓廠商(松下/三星 SDI/LG 化學)合計占據 25%、珠海冠宇占據 15%左右、其他包括欣旺達等廠商。我們認為目前電芯環節呈現邊際向好趨勢,上游電池主材降價帶來成本端的優化,行業庫存恢復至健康水平,疊加 AI賦能消費終端創新不斷,有望帶動需求回升,推動電芯廠商盈利能力恢復。而PACK 環節格局相對穩定環節格局相對穩定,國內廠商份額望穩中有升,國內廠商份額望穩中有升。目前消費電池 PACK 環節主要廠商為欣旺達、德賽電池、新普、NVT 等,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此

303、外,此外,消費電池行業中長期正向著“電芯+Pack”垂直一體化的“A+A”模式轉變,電芯廠持續向 Pack 環節延拓擴產,而由于電芯產品具有較高的專利技術壁壘和較長的客戶開發周期,Pack 廠選擇向 BMS SiP 級封裝領域發展,或選擇向上游電芯環節投入開拓。珠海冠宇:珠海冠宇:24Q3 消費主業消費主業保持保持盈利盈利改善趨勢,改善趨勢,業績業績略不及預期主要受動力類略不及預期主要受動力類虧損拖累以及匯兌損失虧損拖累以及匯兌損失。公司 24Q3 收入 31.7 億元同比+3.4%,歸母凈利 1.7億元同比+11.4%,扣非歸母凈利 1.5 億元同比+24.6%;毛利率 28.3%同比-0.

304、5pct,凈利率 4.2%同比-1.0pcts。Q3 整體經營保持向好態勢,利潤表現不及市場預期主要受動力類虧損拖累,以及 Q3 匯率波動帶來幾千萬的匯兌損失。展展望望中長期中長期,公司手機電池導入北美大客戶新機,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AI PC對終端續航要求推動電池升級或有望帶動 ASP 提升,毛利率有望保持改善趨勢,動力類業務伴隨啟停及無人機放量占比提升,疊加股權比例逐步稀釋有望實現減虧。公司擬在馬來西亞擬投資 20 億元建設消費類電池產品,預計 26-27 年建成年產能 5000w 顆電池約 20+億產值的基地,主要為北美大客戶備產,未來有望拿到更多份額,且果鏈電池環節將呈現“電芯+Pac

305、k”一體化的趨勢,將進一步打開公司的成長空間。欣旺達:欣旺達:24Q3 旺季業績表現不及預期,盈利能力保持恢復態勢旺季業績表現不及預期,盈利能力保持恢復態勢。24Q3 收入143.6 億同比+18.9%,歸母凈利 3.9 億同比+6.4%,扣非歸母凈利 3.5 億元同比+46.9%,毛利率 15.1%同比+0.7pct,凈利率 1.0%同比+0.3pct。公司展望24/25 年全球手機和 PC 預計呈現復蘇態勢,公司子公司鋰威消費類電芯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消費電芯自供率,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盈利能力改善,且公司不斷加大對消費鋰電技術的投入,有望未來切入北美大客戶核心產品的電芯供應鏈

306、,打開新的增長空間。而動力電池進展持續向好,預計未來 2-3 年將進入正向循環,虧損逐步收窄。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69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28:珠海冠宇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珠海冠宇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 圖圖 129:欣旺達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欣旺達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圖圖 130:24Q3 部分部分 A 股電池上市公司業績股電池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10、PCB:重視蘋果明后年軟硬板創新升級重視蘋果明后年軟硬板創新升級,中長期聚焦中長期聚焦關注算力浪潮及端側關注算力浪潮及端側 AI 升級趨勢升級趨勢 Q4

307、PCB 產業鏈產業鏈 Q4 整體景氣仍有望維持,稼動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整體景氣仍有望維持,稼動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們總我們總體認為,相較于體認為,相較于 19-21 年的年的 5G 上升周期,此輪上升周期,此輪 AI 驅動的科技創新上升周期將驅動的科技創新上升周期將持續更長時間且產生的市場需求也更廣闊,國內持續更長時間且產生的市場需求也更廣闊,國內 PCB 行業持續升級擴充中高行業持續升級擴充中高端產能并布局海外產能,業績釋放具備持續性。端產能并布局海外產能,業績釋放具備持續性。我們看好此輪我們看好此輪在需求持續復蘇在需求持續復蘇背景下的背景下的國內外國內外 AI 算力浪潮驅動下的科技創新大

308、勢,并認為伴隨著下游算力浪潮驅動下的科技創新大勢,并認為伴隨著下游 AI 技技術加速演進,持續賦能終端,我們認為術加速演進,持續賦能終端,我們認為 PCB 板塊目前三大主線可期:板塊目前三大主線可期:1)受益于全球)受益于全球以及國內以及國內 AI 算力旺盛需求,在算力賽道擁有優秀產品技術實力算力旺盛需求,在算力賽道擁有優秀產品技術實力及產能布局的廠商有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及產能布局的廠商有望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微軟、亞馬遜、谷歌、Meta 等科技廠商均加大 24 年對云和 AI 基礎設施的資本開支,各國以及各科技龍頭對于 AI 大模型的競爭促使大算力場景下對 AI

309、服務器、400G/800G 交換機等所需的高多層 PCB 板以及高階 HDI 板的結構性旺盛需求。而國內算力需求規模巨大,但受海外禁令限制,算力芯片以及國產服務器、交換機等基礎設備替代緊迫。我們認為以華為 910C、寒武紀為代表的國產算力芯片有望受益于國內互聯網廠商以及央國企算力采購增加于明后年迎來快速放量??ㄎ缓M?NV、AMD、TSL 等核心算力龍頭供應鏈以及 AWS、Meta、谷歌等 CSP 廠商的滬電、勝宏、景旺、生益科技、生益電子、世運等廠商以及深南、方正、興森、廣合等在國內市場深耕并有望受益國產算力需求的優質標的。2)以蘋果為首的消費電子科技公司加速智能終端的以蘋果為首的消費電子科

310、技公司加速智能終端的 AI 升級進程,有望推動手升級進程,有望推動手機、機、PC 終端終端 PCB 板的升級以及換機需求。板的升級以及換機需求。蘋果 WWDC24 發布 Apple Intelligence,其 AI 在云端數據中心和終端方面有望加速布局,帶動蘋果端側硬件明后年持續升級,此外安卓廠商亦將在端側 AI 加速布局,推動硬件升級。AI-1,000.0-5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5.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

311、223Q323Q424Q124Q224Q3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400.0-200.00.0200.0400.0600.0-50.00.050.0100.0150.020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公司公司市值市值(億元)(億元)營收營收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歸母歸母同比同比環比環比毛利率毛利率同比同比(pcts)(pcts)環比環比(pcts)(pcts)欣旺達欣旺達447143.619%11%3.96%-23%15.1%0.7-1.6珠海冠宇珠海冠宇19431.73%13%1.711%81%28.3%-0.64.1德賽電池德賽

312、電池9860.319%25%1.1-39%78%9.7%-0.7-0.8紫建電子紫建電子373.331%24%0.3398%210%32.4%10.06.3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0 行業深度報告 化升級將帶來消費電子軟硬板設計理念和技術的革新,HDI/SLP 規格以及滲透率有望得到提高、FPC 升級帶動 ASP 提升。在此背景下,以深耕蘋果鏈的鵬鼎、東山以及在 HDI/SLP 具備積累的景旺、方正、勝宏等廠商有望受益。3)自主可控主線:自主可控主線:先進封裝等上游載板等核心環節加速突破,有望迎來價值重先進封裝等上游載板等核心環節加速突破,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估。HBM 產品推動以 CoWo

313、S、2.5D/3D 堆疊等為代表的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增長,國內封測廠商在先進封裝領域均有明確擴產規劃,先進封裝的需求以及國內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國內載板廠商興森、深南等 ABF 載板產線陸續在23H2 建成投產,生益、華正、南亞等在載板基材陸續突破,產能的釋放有望解決國內高端產品被“卡脖子”的風險。PCB 庫存方面,庫存方面,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及臺股及臺股 PCB 廠商庫存廠商庫存 24Q2 環比提升,周轉天數有環比提升,周轉天數有小幅下滑小幅下滑。24Q1/24Q2 A 股 PCB 廠商庫存環比+2.0%/+8.9%,臺股 PCB 廠商庫存環比-0.8%/+3.3%,顯示伴隨需求回暖、庫存去化后

314、行業出現庫存的回補跡象。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 PCB 板塊庫存 23 年周轉天數在庫存水位持續下滑,24Q2 需求回暖,國內以及臺股 PCB 廠商周轉天數小幅下滑,環比-2.0/-2.2。產能利用率情況,國內產能利用率情況,國內頭部頭部廠商廠商 24Q3 整體產能利用率整體產能利用率在在 85%-95%之間,進入之間,進入Q4 整體景氣度維持整體景氣度維持。據我們今年對各 PCB 廠商的跟蹤情況來看,24H1 多數廠商產能利用率保持在 80%以上,呈現環比提升的趨勢,顯示淡季不淡,行業整體景氣度向好,進入 H2 頭部 PCB 廠商整體稼動率將保持環比提升趨勢,下游訂單能見度普遍在 1-2 個月。

315、圖圖 131:臺股:臺股 PCB 廠商庫存及廠商庫存及 DOI 變動情況(億新臺幣)變動情況(億新臺幣)圖圖 132: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PCB 廠商庫存及廠商庫存及 DOI 變動情況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注:選取臺股 PCB 廠商:臻鼎/嘉聯益/臺郡/耀華/欣興/南電/景碩/精成/志超/華通/金像電/敬鵬/瀚宇博德/健鼎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消費電子領域,消費電子領域,蘋果蘋果明后年硬件明后年硬件 AI 化升級帶動軟硬板的創新尤為需要重視?;墡榆浻舶宓膭撔掠葹樾枰匾?。硬板方面,考慮到 iPhone 的 AI 化趨勢帶來的續航需求,且未來蘋果亦有進一步輕薄化

316、的趨勢,鋼殼電池在機內的空間占比會不可避免提升,擠占機內其他模組及主板的空間,我們認為 iPhone 主板未來的集成度將持續提升,主材、線路設計均有創新升級的需求。而根據 Tekanarie Report 的數據,今年 iPhone16 Pro 的主板采用兩層結構,尺寸較 15 Pro 小了 20.7%,集成度再一次提升。展望明后年新機,我們預計一方面主板所用材料以及加工工藝均會繼續升級,此外機內芯片的封裝工藝亦可能有所變化從而帶動主板的面積和線路設計亦有革新。軟板方面,一方面受制于機內物理空間的壓縮,另一方面,AI iPhone 的功能模塊越來越多,如 iPhone16 Pro 系列新增相機

317、控制按鍵模組,且光學、聲學、顯示等模組也在升級,數據傳輸要求提高,這些均會推動明后年 iPhone 新機軟板的升級迭代,價值量有望得到較大提升。0.010.020.030.040.050.06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臺股PCB廠商庫存(億元)DOI0.020.040.060.08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

318、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PCB廠商庫存DOI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1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33:iPhone16 Pro 主板面積縮小主板面積縮小 圖圖 134:iPhone15 Pro 的軟板拆解圖的軟板拆解圖 資料來源:Tekanarie Report,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Prismark,招商證券 鵬鼎控股:鵬鼎控股:Q3 業績穩健表現符合市場預期,業績穩健表現符合市場預期,看好看好 AI 化升級周期公司業績向上化升級周期公司業績向上彈性彈性。Q3 業績穩健表現符合市場預期,增長源于大客戶新機提前

319、備貨且訂單量更佳。業績穩健表現符合市場預期,增長源于大客戶新機提前備貨且訂單量更佳。單 Q3 季度收入 103.6 億同比+16.1%環比+60.9%,歸母凈利 11.9 億同比+15.3%環比+314.7%,扣非歸母凈利 11.7 億同比+13.7%環比+365.4%,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源于北美大客戶今年新機備貨較去年有所提前,且備貨指引同比去年更佳,公司新品料號和份額亦有擴大,利潤增速基本跟隨收入,顯示公司整體經營的穩健性;毛利率 23.62%同比+0.78pct 環比+8.14pcts,凈利率 11.48%同比-0.09pct 環比+7.03pcts,今年大客戶新機在軟硬板方面創新有限,部

320、分料號存在一定降價壓力,但公司毛利率同比保持改善趨勢源于公司產能稼動率同比提升明顯,效率管控做到了很好的對沖;凈利率相對穩健顯示公司對于費用率的 管 控。費 用 方 面,銷 管 研 財 費 率 0.6%/2.6%/6.1%/1.3%同 比-0.1/-1.2/+0.2/+2.0pcts,其中管理費用節省約 0.65 億,研發費同比增加約 1 億,財務費同比增加約 2 億,主因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損失增加。公司持續加大了對AI 手機及 AI PC 等終端產品的研發力度,加速進行高階高速混壓厚板、功率晶片內埋、高精度定深背鉆、新型 Cavity 開蓋等技術布局,同時也加速了高階HDI 及 SLP 產能

321、的擴產進度,淮安第三園區一期產能已投入量產,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高階 HDI 及 SLP 產品領域的市占率。展望展望 24/25 年,公司積極布局年,公司積極布局 AI 終端及算力、智能車和低軌衛星等領域,并有終端及算力、智能車和低軌衛星等領域,并有望迎來多點開花。短期來看,望迎來多點開花。短期來看,10 月收入 43.63 億元同比-2.2%,符合預期,同比下滑源于去年同期 15 系列出貨有遞延導致,目前公司整體稼動率仍保持在旺季水平。中中長期來看,長期來看,我們依舊堅定認為果鏈硬件創新與 AI 共振驅動三年向上周期的大趨勢不變。公司亦樂觀看待端側 AI

322、 大趨勢,大客戶智能終端 AI 升級提速,未來新機 ASP 以及需求提升潛力令人期待,公司傳統業務在大客戶 AI化的加持下將開啟新一輪的成長,AI 服務器/車載/MR/光通訊/低軌衛星等非手機業務的擴張有望為公司提供遠期增長動能。東山精密東山精密:Q3 業績繼續受降價及業績繼續受降價及 LED 業務拖累,關注明年新品軟板升級趨勢業務拖累,關注明年新品軟板升級趨勢。Q3 業績受大客戶降價及業績受大客戶降價及 LED 業務虧損擴大而拖累。業務虧損擴大而拖累。Q3 收入 98.4 億同比+11.4%環比+10.7%,歸母凈利 5.07 億同比-0.3%環比+86.8%,扣非歸母凈利 4.92 億同比

323、+7.3%環比+93.3%,扣非歸母同比增速轉正說明公司整體經營已呈 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2 行業深度報告 現好轉的跡象。毛利率 14.65%同比-0.16pct 環比+2.05pcts,凈利率 5.16%同比-0.59pct 環比+2.13pcts,期間費用率 8.0%同比+0.2pct 環比-0.1pct。Q3 業績承壓主因:1)Q3 大客戶新機備貨優于同期,稼動率較佳,但因軟板升級略顯不足,價格有部分承壓;2)LED 業務虧損呈現擴大趨勢,提質增效措施的效果仍需時間;3)精密制造及觸控顯示模組業務 Q3 出現改善跡象,隨著稼動率的持續提高,單月已實現扭虧為盈,據三季報數據,前三季度

324、新能源業務實現收入 61.6 億同比+36.89%,整體保持快速增長勢頭;4)匯率波動約帶來一定的匯兌損失。中長線,關注中長線,關注 A 客戶終端客戶終端 AI 化帶動軟板升級、化帶動軟板升級、T 客戶需求轉好趨勢客戶需求轉好趨勢、國內及海、國內及海外算力市場開拓進展以及外算力市場開拓進展以及非核心業務的經營改善潛力。非核心業務的經營改善潛力。明后年為 A 客戶的創新大年,手機、可穿戴、pad&筆電等產品均有望迎來大的 AI 升級革新,有望推動新一輪的換機需求釋放,且 AI 化升級將帶來軟硬板設計理念和技術的革新,有望推動 ASP 的提升,公司 A 客戶業務有望迎來加速增長;T 客戶方面,未來

325、 FSD、Robotaxi、新車型、人形機器人等產品陸續推廣,公司深耕 T 客戶進行多元產品布局,精密制造業務隨著稼動率和業務規模提升,業績有望迎來彈性釋放。此外,公司子公司 Multek 在 HDI 及高多層板領域技術積累豐富,或有望在國內及北美算力市場獲得新的突破。非核心的 LED 及觸控顯示業務整體伴隨著內部管理加強,有望向著邊際改善的態勢發展。公司 A+T 長線核心戰略持續推進,有望在端側 AI 化大趨勢下持續受益。圖圖 135:鵬鼎控股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鵬鼎控股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 圖圖 136:東山精密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東山精密季度收入及歸母凈利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

326、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生益科技:生益科技:Q3 因需求波動增速放緩,看好公司經營穿越行業短期波動因需求波動增速放緩,看好公司經營穿越行業短期波動。前三季度收入 147.4 億同比+19.4%,歸母凈利 13.7 億同比+52.7%,扣非歸母13.1 億同比+55.8%,毛利率 22.0%同比+2.5pcts,凈利率 9.8%同比+2.7pcts。Q3 業績因需求波動增速放緩。業績因需求波動增速放緩。公司業績前三季度增長主要受益于:1)公司覆銅板產銷量同比上升,單位制造成本下降,同時優化銷售結構,使得覆銅板產品營收與毛利率同比上升,以及享受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增加其他收益,推動盈利增

327、加;2)子公司生益電子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積極完善產品業務區域布局,隨著市場對高層數、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的多層 PCB 需求增長,產量、銷量、收入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毛利增長,帶動凈利潤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單看 Q3,Q3 收入 51.2 億同比+14.5%環比-1.7%,歸母凈利 4.4 億同比+27.8%環比-18.6%,扣非歸母 4.0 億同比+24.1%環比-22.6%,毛利率22.9%同比+2.9pcts 環比+1.1pcts,凈利率 9.2%同比+1.7pcts 環比-1.8pcts,期間費用率 13.3%同比+2.7pcts 環比+2.9pcts。Q3 業績同比增速較上半年有

328、所-100.0-50.00.050.0100.0150.0200.025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300.0-200.0-1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20.00.020.040.060.080.0100.0120.0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3 行業深度報告 放緩,主要系 7 月份以來,下游 PCB 客戶因為需求波動和銅價下降有一定庫存調整,市場擔心 CCL 行業后續有價格壓力,三季度訂單量、稼

329、動率環比有所下降,疊加股權激勵成本對費用端有所影響。CCL 板塊來看,未來存在成本和需求雙重推動漲價的可能性,整體估值相對較板塊來看,未來存在成本和需求雙重推動漲價的可能性,整體估值相對較低。低。我們整體認為在未來全球經濟持續回暖,疊加處于降息周期的背景下,上游原材料價格將處于向上通道,且需求的回暖預期逐步加強勢必通過庫存這一因素擴大對上游的拉貨需求,故我們認為未來中長期 CCL 整體處于上升通道。短期來看,PCB 行業原材料庫存有所消化,旺季景氣仍在延續,CCL 訂單有望逐步回暖,行業內因銅價上漲或在醞釀新的漲價情緒,CCL 盈利能力或仍將保持改善趨勢。展望未來,公司經營有望穿越展望未來,公

330、司經營有望穿越 CCL 行業短期波動,產品高端化不斷取得新進展行業短期波動,產品高端化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堅定看好生益科技長線成長邏輯。新突破,堅定看好生益科技長線成長邏輯。短期看,雖然市場擔心 CCL 行業后續有價格壓力,但公司仍通過訂單結構優化來維持高稼動率,且價格整體看仍保持平穩,疊加國家補貼政策驅動下,家電等產品訂單需求有望好轉,預期 Q4經營業績環比更佳,我們認為公司經營有望穿越 CCL 行業短期波動;中長期看,在中高端產品方面,公司 M7/M8 材料已通過海外 N 客戶及國內 H 客戶的認證,預計有望在下半年及明年逐步起量,且國內算力需求亦有望今年迎來持續放量,公司在國內核心客戶

331、供應鏈具備卡位優勢;傳統服務器 EGS 平臺滲透率快速提升,M6 材料需求持續釋放,推動產品結構高端升級;此外北美 A 客戶項目亦有較佳進展;ABF 載板基膜(SIF 膜)已配合國內大客戶驗證,目前進展良好。且公司在汽車板、數通板、衛通板等中高端產品卡位優勢明顯,有望持續發力,帶來額外成長動能。此外,生益電子在數通領域逐步突破海外頭部云廠商客戶,取得大額 AI 訂單,且亦有機會在國內算力大客戶取得訂單,新產能持續釋放,有望對生益科技形成彈性利潤貢獻。公司長期邏輯清晰,產品高端化升級有望公司長期邏輯清晰,產品高端化升級有望持續兌現,中長線持續兌現,中長線具備具備超預期潛力。超預期潛力。圖圖 13

332、7:生益科技生益科技季度營收及季度營收及歸母凈利歸母凈利 圖圖 138:生益科技生益科技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季度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100.0-50.00.050.0100.0150.00.010.020.030.040.050.060.019Q119Q219Q319Q420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營收(億元)歸母凈利(億元)營收同比(%)歸母同比(%)0510152025303519Q119Q219Q319Q420

333、Q120Q220Q320Q421Q121Q221Q321Q422Q122Q222Q322Q423Q123Q223Q323Q424Q124Q224Q3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敬請閱讀末頁的重要說明 74 行業深度報告 圖圖 139:24Q3 部分部分 A 股股 PCB 上市公司業績上市公司業績 資料來源:wind,招商證券 11、聲學、聲學/馬達馬達/微傳動微傳動:兆威兆威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看好公重磅發布靈巧手新品,看好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稀缺性與成長潛力 機器人方面,機器人方面,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星辰大海,靈巧手為產業鏈核心環節。星辰大海,靈巧手為產業鏈核心環節。伴隨特斯拉Optimus 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掀起熱潮,全球科技企業近年來紛紛加強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消費電子行業深度跟蹤報告:AI手機、穿戴新品密集發布持續看好AI端側投資機遇-241121(88頁).pdf)為本站 (YY)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