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類型的保險資管機構在管理第三方基金方面有不同的側重點。保險資管公司在管理第三方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而其他具有存量保險資金業務的保險機構,特別是三大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在管理養老金方面表現出優勢。據 IAMAC 的調研,在 26 家擁有有效數據的保險資管公司和 8 家其他具有存量保險資金業務的保險機構(下稱“其他保險機構”)中,2020 年有 22 家保險資管公司和 8 家其他保險機構都開展了第三方保險資金業務。平均而言,保險資管公司管理的第三方保險資金為人民幣 716 億元,是其他保險機構管理金額的兩倍多。2020 年有 20 家保險資管公司和 6 家其他保險機構開展了銀行資
2、金業務,保險資管公司管理的業務規模是其他保險機構的近 9倍。2020 年僅有 11 家保險資管公司和 5 家其他保險機構管理了養老金,后者平均管理的養老金為人民幣 2,418 億元,遠高于前者(圖表 15)。2020 年其他保險機構中 3 家養老保險公司管理的養老金規模均突破人民幣 2,000 億元,而 26 家保險資管公司中只有兩家管理的養老金規模超過人民幣 1,000 億元。保險資管機構為客戶提供各類資管業務,并收取資產管理費。保險資管機構提供的最常見的保險資管服務是專戶業務和保險資管產品。根據中國銀保監會,保險資管產品可進一步分為組合類資管產品(主要投向債券和股票)、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投
3、資期限為 7 年,主要投向基礎設施產品)和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非上市企業股權和私募基金)。2020 年專戶業務占保險資管機構總業務的四分之三(2018 年:79%)。保險資管產品(尤其是組合類資管產品)在過去兩年的業務增長強勁,同期 CAGR 達到 28%,但其業務貢獻仍然較小。頭部保險資管機構盈利能力強頭部保險資管機構管理著保險資管行業的大部分資產,而且保持著較為強勁的盈利能力。根據我們的分析,前 10 大保險資管機構(按 AUM 排名)包括 7 家保險資管公司和 3 家養老保險公司,2020 年管理著保險資管行業 80%以上的資產,至少貢獻了行業資產管理費收入的三分之二(據我們測算)。我
4、們認為頭部保險資管機構盈利能力強的原因在于他們通常享有管理母公司大量系統內資金的先天優勢。截至 2020 年底,國壽資產和平安資管的 AUM為行業最高,分別為人民幣4.1 萬億和3.6 萬億元,集團資金是上述兩者最重要的資金來源,貢獻了近 90%的 AUM。不過,我們也看到一些頭部保險資管機構在管理第三方資金方面取得了成功,例如泰康資產,其 AUM 僅次于國壽資產和平安資管。2012 年泰康資產的總 AUM 中有 17%來自第三方資金,2020 年這一比例逐漸增長至一半以上。3 家養老保險公司(平安養老、國壽養老、長江養老),每家 AUM 均在人民幣萬億元以上,這些養老保險公司利用了在管理養老金方面的優勢,特別是在管理企業年金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