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較于 3GPP R15 標準定義 NR MIMO 要求的基本功能及協議流程,R16 階段重點增強了波束管理和 CSI 反饋,支持多個傳輸點(multi-TRP)到單個 UE 的傳輸,以及多個 UE 天線在上行鏈路的全功率傳輸和降低 PAPR,這些增強功能可提升速率,提升邊緣覆蓋,減少開銷和提升鏈路可靠性。 上行滿功率發送在 R16 階段,針對上行兩天線非相干發送的終端,定義新的 UE capability 和新的碼本以及 Tx mode,其中 Mode 1(配置新碼本)和 Mode 2(修改功率控制和端口資源配置)這兩種傳輸方案,可以使得上行雙發的終端在小區邊緣可以上行滿功率(26dBm)發
2、送,相比 R15 部分終端因協議限制采用 23dBm 單發情況可提升上行覆蓋 23dB。該功能主要影響上行雙發終端的軟件修改,能夠保證上行雙發終端滿功率發射上行信號,保證覆蓋,是 R16 階段終端必選支持的關鍵技術之一。在 R15 階段,DMRS 符號的 PAPR 高于 PUSCH 符號,終端 PA 會進行限幅處理,導致 UE 的傳輸功率降低,影響上行發射功率,影響網絡覆蓋和邊緣速率。 3GPP R16 引入 Low PAPR DMRS 特性,重點解決上行傳輸時 DMRS 峰均比高的問題,通過引入低 PAPR 序列用于生成 UL 新的 DMRS 序列、SRS 和 PUCCH 格式 0 和 1
3、調制符號,預期可以降低 DMRS 符號的 PAPR 約 14dB。R15的路損參考信號配置都是基于RRC信令,比如以SSB為路損參考信號,會導致切換波束后的 PL 不匹配,并且 SSB 測量的 RSRP 對于網絡指標的規劃也存在不準確的問題。R16 協議版本通過 MAC CE 更新 PUSCH 和 SRS 的路損參考信號,采用 RRC 配置+MAC-CE 激活/更新機制,在開環功控時有利于 UE 更好評估鏈路質量,避免頻繁 RRC 重新配置和冗余信令,降低時延,提高效率。對于 PUSCH,可以通過 MAC-CE 消息激活對應于 SRI 域取值的路徑損耗參考信號。在非周期和半持續性 SRS 資源
4、集,可通過 RRC 信令配置多個路徑損耗參考信號,用 MAC-CE 來激活其中的一個。在 R16 階段,TypeII 碼本擴展至最高 4 層傳輸(3-4 流擴展,MU MIMO),并引入新的空頻壓縮碼本(1-2 流,MU MIMO)方案,與 R15 CSI-RS Type II 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可以大幅減少開銷并提升性能。Multi-TRP 功能,可以允許每個 TRP 采用不同的 DCI 調度不同的傳輸塊,利用不同 TRP 的空間信道差異來提升用戶數據速率,適用于 eMBB 場景;也可以允許不同 TRP 傳輸一個 DCI 調度的同一個傳輸塊,利用空分、時分、頻分等方式提升數據可靠性,適用于 e
5、MBB 和 URLLC 場景。R16 階段 MIMO 增強特性,可以對 R15 階段起到極大地補充作用,解決了 R15 階段遺留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終端效率及用戶體驗。計劃于 2021 年 Q3 升級 MIMO 增強的高優先級特性,并啟動實驗室互通和外場測試。高鐵場景是 5G 終端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運營商在所有高鐵沿線均部署了 5G 設備為高鐵用戶提供 5G 服務。相比 4G,5G 新特性大帶寬、更復雜的參考信號、上行雙發對 5G 高鐵終端提出很多挑戰,通過 5G 終端高鐵場景的測試,發現高鐵終端存在性能低、掉話、切換失敗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感知。為了進一步提升 5G 高鐵用戶感知需求。5G 公網與 5G 高鐵專網同頻組網,高鐵終端在空閑態狀態會重選到非高鐵專網,在高速的情況下,終端會出現接入失敗等現象,R16 標準引入專用的高鐵標識可以支撐終端對高鐵場景的判別,提升終端在高鐵場景下的解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