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勵不同運輸方式加強協同合作,積極發展公鐵、空鐵、公空、空海等聯運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質量,積極推進聯運票務一體化,高鐵無軌站、異地候機樓、行李直掛運輸等專業化服務不斷完善。杭州蕭山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機場的部分城市候機樓結合公路航空聯運初步實現了跨運輸方式行李直掛。提高旅客聯運信息化水平,鼓勵綜合客運樞紐建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高旅客聯運公共信息服務能力。中國交通聚焦提高貨運服務體系的綜合效率,不斷優化貨物運輸結構,持續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運輸組織水平,推動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2016 年至 2020 年間,中國鐵路貨運量由 33.3 億噸增長至
2、45.5 億噸,在貨運量中的占比由 7.6%增長至 9.8%;水路貨運量由 63.8 億噸增長至 76.2 億噸,在貨運量中的占比由 14.5% 增長至 14.8%,鐵路、水路在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中的骨干作用進一步凸顯。截至 2020 年底,環渤海地區、山東省、長三角地區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已全部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礦石采用鐵路、水運和皮帶機疏港的比例達到 61.3%,較 2017 年增長了20 個百分點。加快建設高效貨運服務網絡,大力發展高鐵快運,加強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提升道路貨運規?;?、集約化水平,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提升城市配送服務水平。發展“互聯網 +”高效物流,近 1300 家
3、網絡平臺道路貨運企業在城鄉配送、多式聯運、線路整合、甩掛運輸、冷鏈物流等領域探索創新運營模式,整合社會零散運力近 300 萬輛,提高了運輸效率。推進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大件運輸、危險品物流等專業化物流發展。加快快遞擴容增效和數字化轉型,壯大供應鏈服務、冷鏈快遞、即時遞送等新業態新模式。將多式聯運作為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可持續交通發展的重要手段,創新公鐵聯運、空鐵聯運、鐵水聯運、江海聯運、水水中轉、滾裝聯運等高效運輸組織模式。出臺了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加強了多式聯運發展的頂層設計。組織開展了三批 70 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在基礎設施建
4、設、組織模式創新、技術裝備研發應用、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不斷探索,覆蓋全國 28 個省份,已開通線路 390 余條,累計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超過 1400 萬標箱。集裝箱鐵水聯運加快發展, 2020 年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超過 680 萬標箱,2016 年至 2020 年,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 23%?!盎ヂ摼W +”交通運輸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模式,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覆蓋中國 300 多個城市,日均完成訂單量達到 2000 萬單?;ヂ摼W租賃自行車已在中國 360 余個城市投放運營,投入車輛達1945 萬輛,日均使用量約 4570 萬人次。共有 50 余家汽車分時租賃企業開展經營,投入運營的
5、車輛超過 20 萬輛。為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健康發展,中國交通運輸部先后出臺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制定了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了新業態發展定位、方向和目標。中國積極推進智慧化運輸服務發展,探索出行即服務(MaaS)模式,圍繞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共享出行等各類交通運輸方式,實現數據資源、運營調度、票務清分、聚合支付、信息服務、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整合,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廣泛開展應用示范。北京市建立了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為市民提供整合多種交通方式的一體化、全流程智慧出行服務。廣州市啟動了“廣州市一站式出行服務體系應用試點工程”,實現人與公共交通出行網絡、生活消費網絡的連接,構建一站式支付 + 出行 + 生活新生態。深圳市推出了深圳灣生態科技園 MaaS 試點示范,市民通過小程序“SOGO 出行”提前預約上車時間與地點,系統根據需求規劃路線,實現工作地和地鐵站之間的公交快速接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