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2023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企業ESG評級報告(5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2023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企業ESG評級報告(54頁).pdf(5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本報告所有數據除特殊說明外,均通過公開渠道收集。本報告編制組已盡力確保本報告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但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決策的直接建議或保證。使用本報告的用戶應自行判斷其內容是否適合其個人或組織的需要,并獨立承擔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產生的任何風險。我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損害或責任負責。本免責聲明適用于本報告的全部內容,并構成使用本報告的前提條件。我們保留隨時修改或更新本免責聲明的權利,用戶應定期查看本免責聲明以了解任何變更。免責聲明交通運輸行業企業ESG
2、評級報告ESG RATING REPOR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2023)2023年度報告發起單位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報告編制單位 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組吳梅張昕怡 任鵬飛謝宇陽 張云茜 王實未李艷 王艷艷 牛麗巖 張曉峰 聯合發布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副中心分行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支行深圳市戴德梁行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責任(ESG)
3、工作委員會中國節能協會交通節能專業委員會交通節能與環保編輯部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交科院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中桂通源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港航船舶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環海船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北京富華創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安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寰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中環智云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PREFACE前 言可持
4、續發展浪潮ESG新紀元的步伐,從而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事業明確戰略定位與前進方向。交通運輸企業,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勇當開路先鋒的重要載體和核心實踐主體,肩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與責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指引下,如何踐行ESG責任,加快推動低碳轉型進程,實現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這一行業必須面對并解決的重大課題。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需積極應考,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要求,為實現綠色發展貢獻力量。ESG信息披露的加強,不僅有助于推動企業向ESG發展方向實現轉型升級,而且能夠引導投資者樹立并踐行ESG投資理念,共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
5、展。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聯合上海天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發布 2023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以73家披露ESG信息的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對其ESG報告表現進行分析,旨在引導企業加強ESG管理,提高社會責任感和治理能力,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幫助企業防范規避風險、增強競爭力、創造增長,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ESG表現水平,推動行業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理念不謀而合,代表著更高階、更可持續的生產力發展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ESG潮流涌動,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新紀元的開啟。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So
6、cial(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是近年來金融市場興起的重要投資理念和企業行動指南,亦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金融市場和微觀企業層面的具象投影。各國相關監管機構、主要證券交易所以及非政府組織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相繼發布了一系列側重點各異的ESG披露準則。去年6月,ISSB正式發布首批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標志著ESG信息披露從以自愿披露為主向強制披露要求的重大轉變。雖然國內ESG發展較晚,但其“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等核心理念與我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在中國經濟向高質量增長轉型、踐行新發展理念、邁向碳中和目標、促進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下,ESG理念也隨之受
7、到廣泛關注。這給ESG理念在中國的落地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生態體系,完善ESG體系各項制度,對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監管部門已釋放出積極政策信號。今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發布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明確了信息披露框架和要求。5月,財政部發布 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標志著我國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建設正式啟動。交通運輸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性行業,在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指出交通運輸行業應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開路先鋒”。黨的二十大報告亦
8、著重指出,務必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報告發起單位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報告編制單位 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組吳梅張昕怡 任鵬飛謝宇陽 張云茜 王實未李艷 王艷艷 牛麗巖 張曉峰 聯合發布北京綠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副中心分行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支行深圳市戴德梁行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報社有限公司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責任(ESG)工作委員會中國節能協會交通節能專業委員會交通節能與環保編輯部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交科院
9、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中桂通源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港航船舶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環海船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科研院有限公司北京富華創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安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寰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中環智云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PREFACE前 言可持續發展浪潮ESG新紀元的步伐,從而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事業明確戰略定位與前進方向。交通運輸企業,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勇當開路先鋒的重要載體
10、和核心實踐主體,肩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與責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指引下,如何踐行ESG責任,加快推動低碳轉型進程,實現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這一行業必須面對并解決的重大課題。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需積極應考,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要求,為實現綠色發展貢獻力量。ESG信息披露的加強,不僅有助于推動企業向ESG發展方向實現轉型升級,而且能夠引導投資者樹立并踐行ESG投資理念,共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聯合上海天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發布 2023年度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以73家披露ESG
11、信息的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對其ESG報告表現進行分析,旨在引導企業加強ESG管理,提高社會責任感和治理能力,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幫助企業防范規避風險、增強競爭力、創造增長,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ESG表現水平,推動行業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理念不謀而合,代表著更高階、更可持續的生產力發展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ESG潮流涌動,標志著可持續發展新紀元的開啟。ESG是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是近年來金融市場興起的重要投資理念和企業行動指南,亦是可持續發展理
12、念在金融市場和微觀企業層面的具象投影。各國相關監管機構、主要證券交易所以及非政府組織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相繼發布了一系列側重點各異的ESG披露準則。去年6月,ISSB正式發布首批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標志著ESG信息披露從以自愿披露為主向強制披露要求的重大轉變。雖然國內ESG發展較晚,但其“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等核心理念與我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在中國經濟向高質量增長轉型、踐行新發展理念、邁向碳中和目標、促進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下,ESG理念也隨之受到廣泛關注。這給ESG理念在中國的落地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生態體系,完善ESG體系各項制度,對推動可持續發展
13、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監管部門已釋放出積極政策信號。今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發布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明確了信息披露框架和要求。5月,財政部發布 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標志著我國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建設正式啟動。交通運輸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性行業,在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指出交通運輸行業應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開路先鋒”。黨的二十大報告亦著重指出,務必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執行摘要報告概述主要成果發現數據來源及研究思路交通運輸行業概述行業概況交通運輸行業ESG政策本報告ESG評級
14、介紹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總體ESG評級結果分析ESG 環境部分評級情況ESG社會部分評級情況ESG治理部分評級情況交通運輸行業特色ESG議題評級分析交通運輸行業細分領域ESG評級分析鐵路公路領域港口航運領域航空機場領域 物流運輸領域交通細分領域對比分析交通運輸行業特色議題最佳實踐案例綠色交通議題運輸安全議題綜合評分與建議綜合評價企業ESG披露痛點改進建議未來展望附錄ESG評級方法論參考文獻和數據來源企業名單目 錄01020304050607080205343448363721263039222223240608121315171848機構簡介490203PREFACE執行摘要01EXECU
15、TIVE SUMMARY執行摘要報告概述主要成果發現數據來源及研究思路交通運輸行業概述行業概況交通運輸行業ESG政策本報告ESG評級介紹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總體ESG評級結果分析ESG 環境部分評級情況ESG社會部分評級情況ESG治理部分評級情況交通運輸行業特色ESG議題評級分析交通運輸行業細分領域ESG評級分析鐵路公路領域港口航運領域航空機場領域 物流運輸領域交通細分領域對比分析交通運輸行業特色議題最佳實踐案例綠色交通議題運輸安全議題綜合評分與建議綜合評價企業ESG披露痛點改進建議未來展望附錄ESG評級方法論參考文獻和數據來源企業名單目 錄010203040506070802053434
16、48363721263039222223240608121315171848機構簡介490203PREFACE執行摘要01EXECUTIVE SUMMARY0203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隨著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ESG報告評級已成為評估企業綜合表現、指導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依據。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ESG表現直接關系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整體福祉。因此,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聯合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46)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報告,旨在
17、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提升行業的社會責任感,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投資指引。ESG評級報告作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對企業自身、投資者以及政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企業來說,ESG評級報告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幫助企業認識到自己在環保事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同時,ESG評級報告也可以幫助政府評估政策的實施效果,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鑒于ESG披露信息的可獲得性,本報告的分析范圍是滬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據統計共有131家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本報告基于該131家樣本企業開展分析。截至2024年5月31
18、日,2023年披露 ESG 相關報告(含 ESG 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有73家,占比為55.73%。交通運輸行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較低,整體披露率為36.32%。其中環保培訓和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有毒有害物料消耗披露率較低,分別為2.74%、2.74%和1.37%。整體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方面信息披露較低,仍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好于環境,整體披露率為55.87%。其中產品研發創新、員工關愛和運輸服務/質量管理披露程度較高,披露率均為85%以上;但企業與員工、顧客的糾紛與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方面披露不足,披露率小于10%。交通
19、運輸行業治理責任信息披露情況最高,整體披露率為63.44%。在公司治理維度的信息披露較為完備,而在ESG治理方面披露率較低,ESG戰略/目標以及管理層薪酬同ESG績效掛鉤兩方面的信息披露率稍低,分別為24.66%和15.07%。整體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層面的信息披露程度較低,社會層面信息披露一般,治理責任信息披露較為完全,需要進一步推動企業相關信息披露。報告概述主要成果發現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披露情況指標披露情況關注企業總數(個)131ESG 相關報告數(份)73ESG 相關報告披露率55.73%E 指標平均披露率36.32%S 指標平均披露率55.87%G 指標平均披露率63.44%表1:
20、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披露情況圖1:2023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占比1.37%12.33%27.40%20.55%10.96%2.74%6.85%10.96%6.85%0%10%20%30%40%50%60%70%80%90%100%AAABBBBBBCCCCCCD各企業官方網站、滬深北交易所等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本報告全面梳理了73家不同企業的各類報告,包括ESG報告、CSR報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等。經過深入分析和評估,根據ESG評級評分,本報告將這些企業劃分為十個等級,即AAA、AA、A、BBB、BB、B、CCC、CC、C和D。然而,根據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公開ESG信息,
21、我們注意到目前尚無任何企業能夠獲得最高的AAA等級。在已發布報告的企業中,ESG評級主要集中在A級、BBB級和BB級三個等級。其中,BB級以上占比達到61.6%,顯示出大多數企業的ESG表現處于中等偏上水平。1)在國際通用政策及標準文件的基礎上,通過廣泛調研和理論分析,構建了一套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具有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特質的規范化、統一化ESG評級體系;2)根據公開來源信息,分析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2024年發布的2023年度ESG報告,對企業的ESG表現進行打分評級,為ESG投資提供參考;3)建立并持續維護交通運輸行業ESG報告信息庫,為政府決策和公眾監督提供數據支持。注:本ESG評級結果
22、僅作為基本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數據來源研究思路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數據來源及研究思路0203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隨著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ESG報告評級已成為評估企業綜合表現、指導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依據。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ESG表現直接關系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整體福祉。因此,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聯合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846)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報告,旨在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提升行業的社會責任感,為投
23、資者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投資指引。ESG評級報告作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對企業自身、投資者以及政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企業來說,ESG評級報告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幫助企業認識到自己在環保事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同時,ESG評級報告也可以幫助政府評估政策的實施效果,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鑒于ESG披露信息的可獲得性,本報告的分析范圍是滬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據統計共有131家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本報告基于該131家樣本企業開展分析。截至2024年5月31日,2023年披露 ESG 相關報告(含 ES
24、G 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有73家,占比為55.73%。交通運輸行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較低,整體披露率為36.32%。其中環保培訓和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有毒有害物料消耗披露率較低,分別為2.74%、2.74%和1.37%。整體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方面信息披露較低,仍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好于環境,整體披露率為55.87%。其中產品研發創新、員工關愛和運輸服務/質量管理披露程度較高,披露率均為85%以上;但企業與員工、顧客的糾紛與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方面披露不足,披露率小于10%。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責任信息披露情況最高,整體披露率為
25、63.44%。在公司治理維度的信息披露較為完備,而在ESG治理方面披露率較低,ESG戰略/目標以及管理層薪酬同ESG績效掛鉤兩方面的信息披露率稍低,分別為24.66%和15.07%。整體來看,交通運輸行業環境層面的信息披露程度較低,社會層面信息披露一般,治理責任信息披露較為完全,需要進一步推動企業相關信息披露。報告概述主要成果發現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披露情況指標披露情況關注企業總數(個)131ESG 相關報告數(份)73ESG 相關報告披露率55.73%E 指標平均披露率36.32%S 指標平均披露率55.87%G 指標平均披露率63.44%表1: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披露情況圖1:2023交通
26、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占比1.37%12.33%27.40%20.55%10.96%2.74%6.85%10.96%6.85%0%10%20%30%40%50%60%70%80%90%100%AAABBBBBBCCCCCCD各企業官方網站、滬深北交易所等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本報告全面梳理了73家不同企業的各類報告,包括ESG報告、CSR報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等。經過深入分析和評估,根據ESG評級評分,本報告將這些企業劃分為十個等級,即AAA、AA、A、BBB、BB、B、CCC、CC、C和D。然而,根據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公開ESG信息,我們注意到目前尚無任何企業能夠獲得最高的AAA
27、等級。在已發布報告的企業中,ESG評級主要集中在A級、BBB級和BB級三個等級。其中,BB級以上占比達到61.6%,顯示出大多數企業的ESG表現處于中等偏上水平。1)在國際通用政策及標準文件的基礎上,通過廣泛調研和理論分析,構建了一套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具有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特質的規范化、統一化ESG評級體系;2)根據公開來源信息,分析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2024年發布的2023年度ESG報告,對企業的ESG表現進行打分評級,為ESG投資提供參考;3)建立并持續維護交通運輸行業ESG報告信息庫,為政府決策和公眾監督提供數據支持。注:本ESG評級結果僅作為基本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數據
28、來源研究思路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數據來源及研究思路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0205交通運輸行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轉移的業務活動及與這些業務活動相關的輔助活動。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在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不僅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還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诒緢蟾嫔鲜衅髽I樣本的分析,交通運輸行業可細分為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及物流運輸四大細分領域。鐵路公路領域,其作為關鍵的交通基礎設施,對商品流通、城市化水平
29、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規定,公路可根據其在路網中的地位和技術等級進行分類。從運營主體來看,收費公路可分為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隨著我國逐步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收費公路結構不斷優化。港口航運領域,港口作為貨運和貿易流通的樞紐,對腹地經濟運行情況和產業結構敏感。中國港口主要為腹地型,包括內河和沿海港口。腹地經濟狀況和產業結構對港口經營貨種和吞吐量產生較大影響。港口主要經營貨種包括集裝箱、散雜貨及油品等能源產品。其中,散雜貨和油品等能源產品吞吐量與鋼鐵、電力、煤炭、石油煉化等行業密切相關,堪稱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集裝箱以外貿箱為主,
30、吞吐量受全球經濟影響較大。據 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3年末,我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2023個,比上年末增加700個。航空機場領域,機場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部分,也是航空業穩定發展的基石。機場行業與國內外宏觀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緊密相連,且受民航業影響較大。機場運營企業收入可分為航空性業務收入和非航空性業務收入。截至2023年末,我國境內共有民用航空(頒證)機場259個,比上年末增加5個,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59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255個。物流運輸領域,2023年我國快遞與包裹收寄量達到驚人規模,每天約4.5億件,其中快遞
31、業務量占據絕大部分,達到3.6億件。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物流運輸的蓬勃發展態勢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行業概況交通運輸行業概述02OVERVIEW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0205交通運輸行業是指使用運輸工具將貨物或旅客送達目的地,使其空間位置轉移的業務活動及與這些業務活動相關的輔助活動。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在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不僅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還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诒緢蟾嫔鲜衅髽I樣本
32、的分析,交通運輸行業可細分為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及物流運輸四大細分領域。鐵路公路領域,其作為關鍵的交通基礎設施,對商品流通、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規定,公路可根據其在路網中的地位和技術等級進行分類。從運營主體來看,收費公路可分為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隨著我國逐步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增加,收費公路結構不斷優化。港口航運領域,港口作為貨運和貿易流通的樞紐,對腹地經濟運行情況和產業結構敏感。中國港口主要為腹地型,包括內河和沿海港口。腹地經濟狀況和產業結構對港口經營貨種和吞吐量產生較大影響。港口主要經營貨種包括集裝箱、散雜貨
33、及油品等能源產品。其中,散雜貨和油品等能源產品吞吐量與鋼鐵、電力、煤炭、石油煉化等行業密切相關,堪稱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集裝箱以外貿箱為主,吞吐量受全球經濟影響較大。據 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3年末,我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2023個,比上年末增加700個。航空機場領域,機場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部分,也是航空業穩定發展的基石。機場行業與國內外宏觀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緊密相連,且受民航業影響較大。機場運營企業收入可分為航空性業務收入和非航空性業務收入。截至2023年末,我國境內共有民用航空(頒證)機場259個,比上年末增加5個,其中定期
34、航班通航機場259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255個。物流運輸領域,2023年我國快遞與包裹收寄量達到驚人規模,每天約4.5億件,其中快遞業務量占據絕大部分,達到3.6億件。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物流運輸的蓬勃發展態勢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行業概況交通運輸行業概述02OVERVIEW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06072021年國務院發布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指出,要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養護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轉型,形成綠色低碳發展長效機制。政策對交通企業環境責任提出更高要求,交通運輸行業面臨ESG的機遇與挑戰加大。行業
35、領先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圍繞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能源消耗、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制度和措施等方面開展信息披露與表現提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中提出,要構建現代工程建設管理體系,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強化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要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推動安全生產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強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要加強交通運輸調度指揮系統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有效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但目前市場上的ESG評級體系更側重給出直接的評分結果,而對評分的邏輯過程分析較少,僅以簡單的ESG量化評分數據作為依據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不
36、同機構間ESG評級結果相關性較低,對于評級方法和指標的邏輯解釋不足,以及對中國本土政策和市場發展情況的關注度不夠等。當前,交通運輸企業面臨著減污降碳、提升綜合運輸能效多重挑戰,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生態體系來識別改善風險,助力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行業ESG政策表2:交通運輸行業ESG 政策重點內容梳理發布日期政策名稱發布部門重點梳理2024/5/29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國務院加大節能降碳工作推進力度,采取務實管用措施,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行動方案從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運輸裝備低碳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三個方面布局交通運輸節能
37、降碳行動。2023/12/8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和掛牌督辦辦法交通運輸部為了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強化責任落實,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隱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進一步規范行業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和掛牌督辦工作。2023/3/29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 年)交通運輸部要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優化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支持一批城市加強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項目建設,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
38、建設,努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2022/8/10綠色交通標準體系(2022年)交通運輸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統規劃新形勢下綠色交通標準制修訂任務,深入分析國際國內綠色標準發展趨勢,對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工作。2022/4/2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強化年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規范 關鍵系統運營技術要求,推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保護區聯防聯控,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深化綜合客運樞紐安全治理,強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2022/1/24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
39、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構建適應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為主線,以科技研發應用為重點,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基礎,以營造創新政策制度環境為保障,全面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發展水平,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交通強國。2021/12/9“十四五”現代綜合 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國務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養護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形成綠色低碳發展長效機制,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40、。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廣低碳設施設備;加強重點領 域污染防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完善碳排放控制政策。2021/10/29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交通運輸部優化空間布局,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能效;推廣應用新能源,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堅持標本兼治,推進交通污染深度治理;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綠色交通科技支撐;健全推進機制,完善綠色交通監管體系;完善合作機制,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06072021年國務院發布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指出,要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規劃、設計
41、、建設、運營、養護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轉型,形成綠色低碳發展長效機制。政策對交通企業環境責任提出更高要求,交通運輸行業面臨ESG的機遇與挑戰加大。行業領先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圍繞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能源消耗、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制度和措施等方面開展信息披露與表現提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中提出,要構建現代工程建設管理體系,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強化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要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系,推動安全生產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強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要加強交通運輸調度指揮系統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有效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但目前
42、市場上的ESG評級體系更側重給出直接的評分結果,而對評分的邏輯過程分析較少,僅以簡單的ESG量化評分數據作為依據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不同機構間ESG評級結果相關性較低,對于評級方法和指標的邏輯解釋不足,以及對中國本土政策和市場發展情況的關注度不夠等。當前,交通運輸企業面臨著減污降碳、提升綜合運輸能效多重挑戰,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生態體系來識別改善風險,助力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行業ESG政策表2:交通運輸行業ESG 政策重點內容梳理發布日期政策名稱發布部門重點梳理2024/5/29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國務院加大節能降碳工作推進力度,采取務實管用措施
43、,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行動方案從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運輸裝備低碳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三個方面布局交通運輸節能降碳行動。2023/12/8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和掛牌督辦辦法交通運輸部為了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強化責任落實,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隱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進一步規范行業安全生產警示、約談和掛牌督辦工作。2023/3/29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 年)交通運輸部要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優化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快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
44、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支持一批城市加強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項目建設,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努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2022/8/10綠色交通標準體系(2022年)交通運輸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統規劃新形勢下綠色交通標準制修訂任務,深入分析國際國內綠色標準發展趨勢,對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工作。2022/4/2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強化年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設,規范 關鍵系統運營技術要求,推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保護區聯防聯控,加強城市軌道交
45、通運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深化綜合客運樞紐安全治理,強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2022/1/24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構建適應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為主線,以科技研發應用為重點,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為基礎,以營造創新政策制度環境為保障,全面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發展水平,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交通強國。2021/12/9“十四五”現代綜合 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國務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
46、態優先,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養護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形成綠色低碳發展長效機制,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廣低碳設施設備;加強重點領 域污染防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完善碳排放控制政策。2021/10/29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交通運輸部優化空間布局,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能效;推廣應用新能源,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堅持標本兼治,推進交通污染深度治理;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綠色交通科技支撐;健全推進機制,完善綠色交通監管體系;完善合作機制,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
47、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0209本報告ESG評級介紹INTRODUCTION OFESG RATING IN THIS REPORT03本報告ESG評級基于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各細分領域(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及物流運輸)ESG實質性議題的深入剖析,同時參考國際權威評級機構MSCI對交通運輸行業相關領域的實質性議題研究,發現各細分領域的ESG實質性議題具有顯著的重合度。因此,本報告ESG評級不再對各細分領域分別制定差異化的評級指標體系,而是采用綜合分析的方式
48、,力求形成統一、規范的評估標準。在充分吸納聯合國及相關ESG報告組織所提建議議題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政策導向和行業實際ESG問題,本報告ESG評級將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指標體系劃分為四級。一級指標以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為基石,二級和三級指標則在此基礎上,根據ESG相關標準及企業核心議題進行系統梳理,四級指標則是對三級指標的具體量化及評估細化,確保評級過程既全面又精準。同時,我們將四級指標與三大交易所公開發布的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 進行了逐一比對,具體請參考附錄。經過比對與分析,我們發現指標與指引中的相關條款實現了高度的匹配和呼應,從而驗證了本報告ESG評級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49、本報告ESG評級指標體系共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32個三級指標以及116個四級指標。本報告ESG評級旨在全面、客觀地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方面的表現,并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對缺失的指標數據進行合理補充,以確保評級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本報告ESG評級介紹圖2: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指標層級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0209本報告ESG評級介紹INTRODUCTION OFESG RATING IN THIS REPORT03本報告ESG評級基于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各細分領域(鐵路
50、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及物流運輸)ESG實質性議題的深入剖析,同時參考國際權威評級機構MSCI對交通運輸行業相關領域的實質性議題研究,發現各細分領域的ESG實質性議題具有顯著的重合度。因此,本報告ESG評級不再對各細分領域分別制定差異化的評級指標體系,而是采用綜合分析的方式,力求形成統一、規范的評估標準。在充分吸納聯合國及相關ESG報告組織所提建議議題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政策導向和行業實際ESG問題,本報告ESG評級將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指標體系劃分為四級。一級指標以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為基石,二級和三級指標則在此基礎上,根據ESG相關標準及企業核心議題進行系統梳理,四級指標則是對三級指
51、標的具體量化及評估細化,確保評級過程既全面又精準。同時,我們將四級指標與三大交易所公開發布的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 進行了逐一比對,具體請參考附錄。經過比對與分析,我們發現指標與指引中的相關條款實現了高度的匹配和呼應,從而驗證了本報告ESG評級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本報告ESG評級指標體系共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32個三級指標以及116個四級指標。本報告ESG評級旨在全面、客觀地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個方面的表現,并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對缺失的指標數據進行合理補充,以確保評級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本報告ESG評級介紹圖2: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指標層級20
52、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在本報告ESG評級指標中,我們充分融入了交通運輸行業ESG核心議題,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關鍵指標。根據 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維度上,更加注重綠色交通、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因為交通運輸行業作為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需要積極承擔環保責任,推動綠色出行和低碳發展。在社會維度上,交通運輸行業對運輸安全及應急管理、產品安全及質量、職業健康與安全有更高的要求,這是由于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在治理維度上,交通運輸行業關注公平競爭及反壟斷、違禁品管理及反走私等問題。本報告
53、ESG評級指標的建立,旨在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朝著更加可持續、負責任的方向發展。通過該體系,企業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身在ESG各方面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制定針對性措施,提升ESG表現。同時,政府部門、投資者及其他相關方也可依據該體系對企業進行更為科學、全面的評估,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這將對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持續改進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圖3: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指標三級指標執行摘要1003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ESG RATING RESULTS AND ANALYSIS04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
54、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在本報告ESG評級指標中,我們充分融入了交通運輸行業ESG核心議題,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關鍵指標。根據 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維度上,更加注重綠色交通、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因為交通運輸行業作為碳排放的重要來源,需要積極承擔環保責任,推動綠色出行和低碳發展。在社會維度上,交通運輸行業對運輸安全及應急管理、產品安全及質量、職業健康與安全有更高的要求,這是由于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在治理維度上,交通運輸行業關注公平競爭及反壟斷、違禁品管理及反走私等問題。本報告ESG評級指標的建立,旨
55、在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朝著更加可持續、負責任的方向發展。通過該體系,企業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身在ESG各方面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制定針對性措施,提升ESG表現。同時,政府部門、投資者及其他相關方也可依據該體系對企業進行更為科學、全面的評估,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這將對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持續改進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圖3: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指標三級指標執行摘要1003ESG評級研究結果與分析ESG RATING RESULTS AND ANALYSIS041213在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中,已公開披露ESG報
56、告的企業,其評級主要集中在A級、BBB級和BB級三個層級。其中,BBB級企業數量最多,共計20家;BB級企業有15家;A級企業9家;AA級企業則僅有1家。整體來看,評級中樞落在BB級,意味著高達61.6%的企業的ESG報告評級達到了BB級及以上水平。這些企業的ESG報告在信息披露方面展現出了較為全面、條理清晰、質量較高的特點。然而,仍有半數企業的ESG表現尚顯一般,存在諸如行業信息披露不足、條理不夠清晰、重要內容缺失等突出問題。未來,隨著交通企業越來越聚焦于綠色轉型,以及信息披露逐步走向標準化,整個行業的ESG表現將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待加強,完整的
57、環境信息報告應涵蓋環境管理體系、資源優化利用、污染物排放控制、應對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減排、生物多樣性維護以及綠色交通實踐等七個核心領域。然而,目前大多數ESG報告僅能涵蓋其中兩到四個領域,且存在信息披露不深入、統計方法不夠科學等問題。根據ESG環境評分體系,環境評級被細分為E1至E10十個等級,其中E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E10則代表最低表現水平。然而,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環境評分普遍偏低,鮮有企業能夠達到E1至E3的高分區間,大部分企業集中在E4級以下水平,尤其是E5級別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8家;而ESG環境責任評分的集中區域為E6級,占比達到56.2%。造成高分區間企業稀缺的主要原因是
58、ESG報告中環境責任部分的篇幅普遍較短,難以全面反映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存在重要內容的缺失。而E10級別企業較多的原因則在于部分企業在披露報告中未能充分展示環境責任相關內容,甚至缺乏專門的環境責任章節。ESG 環境部分評級情況圖4: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報告評級分布圖5: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環境部分評級分布總體ESG評級結果分析企業數量20181614121086420E100012181110859E2E3E4E5ESG環境級別E6E7E8E9E10企業數量20151040AAA012091582585AAABBBBBESG級別BCCCCCCD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
59、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1213在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中,已公開披露ESG報告的企業,其評級主要集中在A級、BBB級和BB級三個層級。其中,BBB級企業數量最多,共計20家;BB級企業有15家;A級企業9家;AA級企業則僅有1家。整體來看,評級中樞落在BB級,意味著高達61.6%的企業的ESG報告評級達到了BB級及以上水平。這些企業的ESG報告在信息披露方面展現出了較為全面、條理清晰、質量較高的特點。然而,仍有半數企業的ESG表現尚顯一般,存在諸如行業信息披露不足、條理不夠清晰、重要內容缺失等突出問題。未來,隨著交通企業越來越聚焦于綠色轉型,以及信息披露逐步走
60、向標準化,整個行業的ESG表現將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交通運輸行業在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待加強,完整的環境信息報告應涵蓋環境管理體系、資源優化利用、污染物排放控制、應對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減排、生物多樣性維護以及綠色交通實踐等七個核心領域。然而,目前大多數ESG報告僅能涵蓋其中兩到四個領域,且存在信息披露不深入、統計方法不夠科學等問題。根據ESG環境評分體系,環境評級被細分為E1至E10十個等級,其中E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E10則代表最低表現水平。然而,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環境評分普遍偏低,鮮有企業能夠達到E1至E3的高分區間,大部分企業集中在E4級以下水平,尤其是E5級別的企業數量
61、最多,達到18家;而ESG環境責任評分的集中區域為E6級,占比達到56.2%。造成高分區間企業稀缺的主要原因是ESG報告中環境責任部分的篇幅普遍較短,難以全面反映企業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存在重要內容的缺失。而E10級別企業較多的原因則在于部分企業在披露報告中未能充分展示環境責任相關內容,甚至缺乏專門的環境責任章節。ESG 環境部分評級情況圖4: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報告評級分布圖5: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環境部分評級分布總體ESG評級結果分析企業數量20181614121086420E100012181110859E2E3E4E5ESG環境級別E6E7E8E9E10企業數量20
62、151040AAA012091582585AAABBBBBESG級別BCCCCCCD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301520251050S1S2S3S4S5S6S7S8S9S10381225778210ESG社會級別為了進一步提升環??冃?,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首先需要深化環保培訓和宣教工作。除了定期舉辦環保培訓和宣傳活動,企業還可以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線上課程、虛擬現實等,為員工提供更豐富、更生動的環保教育體驗。同時,企業還可以建立環保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環保實踐,共同推動企業的綠色發展。在廢水處理方面,企業應加大廢水循環利用的
63、投入,提升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水平,確保廢水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此外,企業還可以探索廢水資源化利用的途徑,將廢水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廢水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對于有毒有害物料的消耗問題,企業應加強物料管理,優化生產工藝,選擇環保性能更好的替代物料,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嚴格的物料使用監管機制,確保物料使用符合環保要求,防止物料泄漏和污染。在綠色發展方面,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應繼續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推廣節能技術和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此外,企業還應加強綠色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和市場競爭力。在審視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環保領域的表現時,我們可以發
64、現,盡管在能源消耗強度、清潔能源使用政策、助力“雙碳”目標的規劃和舉措、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及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等方面有著不俗的成績,但在環保培訓和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以及有毒有害物料消耗等具體議題上,仍有諸多待改進之處。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環保領域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只有不斷加強環保培訓和宣教、深化廢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優化物料管理、加大清潔能源使用力度以及注重綠色運營和辦公實踐,才能推動企業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在進一步深入分析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社會評分時,我們發現,盡管多數企業評分處于S3至S4區間,但仍有部分企業表現出較高的社會責任感,成功躋身
65、S1至S2的高分區間。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在ESG社會評分的分布中,S5至S7的中等評分區間企業數量較少,反映出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社會責任方面存在一定的分化現象。這一現象可能源于不同企業在戰略定位、資源投入以及執行力等方面的差異??傮w而言,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呈現出正態分布特征,但仍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交通運輸行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仍需加強規范化與系統性。相較于環境信息披露的現有水平,交通運輸行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展現出了積極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交通企業開始認識到,社會責任不僅關乎企業的聲譽和形象,更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
66、交通運輸行業基本能夠覆蓋產品安全及質量、職業健康與安全、客戶服務及權益、供應鏈管理、運輸安全及道路管理、社區責任以及企業責任等七個核心方面,但在ESG報告中的布局較為分散,缺乏統一的整合與梳理。關于ESG一級指標社會評分的劃分,我們設定了從S1至S10十個等級,其中S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而S10代表最低表現水平。根據當前統計數據,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社會評分主要分布在S3至S4的級別區間,呈現出一種正態分布特征。具體而言,S3級別的企業數量較為集中,共計25家。ESG社會部分評級情況1415圖6: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社會部分評級分布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
67、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301520251050S1S2S3S4S5S6S7S8S9S10381225778210ESG社會級別為了進一步提升環??冃?,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首先需要深化環保培訓和宣教工作。除了定期舉辦環保培訓和宣傳活動,企業還可以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線上課程、虛擬現實等,為員工提供更豐富、更生動的環保教育體驗。同時,企業還可以建立環保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環保實踐,共同推動企業的綠色發展。在廢水處理方面,企業應加大廢水循環利用的投入,提升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水平,確保廢水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此外,企業還可以探索廢水資源化利用的途徑,將廢水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廢
68、水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對于有毒有害物料的消耗問題,企業應加強物料管理,優化生產工藝,選擇環保性能更好的替代物料,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嚴格的物料使用監管機制,確保物料使用符合環保要求,防止物料泄漏和污染。在綠色發展方面,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應繼續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力度,推廣節能技術和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此外,企業還應加強綠色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和市場競爭力。在審視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環保領域的表現時,我們可以發現,盡管在能源消耗強度、清潔能源使用政策、助力“雙碳”目標的規劃和舉措、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及綠色運營及綠色辦
69、公等方面有著不俗的成績,但在環保培訓和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以及有毒有害物料消耗等具體議題上,仍有諸多待改進之處。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環保領域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只有不斷加強環保培訓和宣教、深化廢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優化物料管理、加大清潔能源使用力度以及注重綠色運營和辦公實踐,才能推動企業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在進一步深入分析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社會評分時,我們發現,盡管多數企業評分處于S3至S4區間,但仍有部分企業表現出較高的社會責任感,成功躋身S1至S2的高分區間。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在ESG社會評分的分布中,S5至S7的中等評分區間企業數量較少,反映出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
70、社會責任方面存在一定的分化現象。這一現象可能源于不同企業在戰略定位、資源投入以及執行力等方面的差異??傮w而言,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呈現出正態分布特征,但仍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交通運輸行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仍需加強規范化與系統性。相較于環境信息披露的現有水平,交通運輸行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展現出了積極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交通企業開始認識到,社會責任不僅關乎企業的聲譽和形象,更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交通運輸行業基本能夠覆蓋產品安全及質量、職業健康與安全、客戶服務及權益、供應鏈管理、運輸安全及道路管理、社區責任以及企業責任等七個核心方
71、面,但在ESG報告中的布局較為分散,缺乏統一的整合與梳理。關于ESG一級指標社會評分的劃分,我們設定了從S1至S10十個等級,其中S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而S10代表最低表現水平。根據當前統計數據,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社會評分主要分布在S3至S4的級別區間,呈現出一種正態分布特征。具體而言,S3級別的企業數量較為集中,共計25家。ESG社會部分評級情況1415圖6: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社會部分評級分布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20101214161868240G1G2G3G4G5G6G7G8G9G103121517764
72、351ESG治理級別在ESG報告中,社會責任部分通常占據較為顯著的篇幅,涵蓋三至四章的內容。然而,由于不同企業在編寫邏輯和表述方式上的差異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評級的難度。因此,我們建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進一步加強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工作,以提高信息的可讀性和可比性,從而更好地展現其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社會層面的表現雖有亮點,但仍需在多個方面持續努力。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優化服務、完善供應鏈風險管理以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等舉措,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將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從社會層面的多個議題來看,交通運輸行
73、業企業在研發創新、員工健康安全、員工成長培訓、運輸服務質量監控以及公益慈善活動等領域普遍展現出良好的表現。然而,在涉及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的披露上,存在明顯不足。此外,僅有個別企業能夠積極投身于當地社區建設及政策設施的參與之中。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社會層面所展現的積極面貌,無疑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也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領域。特別是在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方面,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尚未健全,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公眾形象,也阻礙了企業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信任建立。為了彌補這一不足,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應更加注重建立有效的糾紛處理機制,明確賠償標準,
74、及時公開處理結果,以增強公眾對企業的信任感。同時,企業還應加強員工服務意識的培訓,提升服務質量,減少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在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方面,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同樣需要加大關注力度。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產品質量。因此,企業應建立健全的供應鏈風險評估體系,及時識別并應對潛在風險,確保供應鏈的穩健運行。此外,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還應積極參與當地社區建設及政策設施的完善。通過與當地社區的緊密合作,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優化服務布局,同時也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為了更精確地評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的表現,我們將ESG一級指標的治理評分細分為G1至G
75、10共十個等級。其中G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G10則代表最低表現水平。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治理評分主要集中在G3至G4級別,呈現出正態分布態勢。值得注意的是,高達64.4%的企業在ESG治理責任方面的評分達到了G4級別及以上水平。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這些企業在治理責任履行上的優異表現。同時,G3級別的企業數量最多,共有17家,這也反映了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審視治理層面的多個議題,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黨的領導、合規管理體系、審計制度以及ESG利益相關方溝通等方面整體表現優秀。然而,在董事長與總經理分設、股東持股比例、違禁品及反走私管
76、理、管理層薪酬與ESG績效掛鉤等方面,企業披露的信息相對較少。此外,針對董事會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女性占比普遍不足30%,超過一半的企業尚未公開披露女性高管人員的情況??傮w來看,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有提升空間。行業內的優秀企業應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帶動全行業ESG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時,政府和社會各界也應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和指導,共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交通運輸行業在ESG治理部分表現突出,能夠在ESG報告中以獨立板塊的形式,系統全面地展示公司治理、ESG治理及數據治理三大核心內容。這不僅讓公眾和投資者對企業的ESG表現有更清晰地了解,也增強了企業的透明度
77、和責任感。1617圖7: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治理部分評級分布ESG治理部分評級情況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20101214161868240G1G2G3G4G5G6G7G8G9G103121517764351ESG治理級別在ESG報告中,社會責任部分通常占據較為顯著的篇幅,涵蓋三至四章的內容。然而,由于不同企業在編寫邏輯和表述方式上的差異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社會責任信息進行評級的難度。因此,我們建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進一步加強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工作,以提高信息的可讀性和可比性,從而更好地展現其在履行
78、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社會層面的表現雖有亮點,但仍需在多個方面持續努力。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優化服務、完善供應鏈風險管理以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等舉措,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將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從社會層面的多個議題來看,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研發創新、員工健康安全、員工成長培訓、運輸服務質量監控以及公益慈善活動等領域普遍展現出良好的表現。然而,在涉及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的披露上,存在明顯不足。此外,僅有個別企業能夠積極投身于當地社區建設及政策設施的參與之中。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社會層面所展現的積極面貌,無疑是行業持續健康發
79、展的重要支撐。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也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領域。特別是在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方面,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尚未健全,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公眾形象,也阻礙了企業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信任建立。為了彌補這一不足,交通運輸行業企業應更加注重建立有效的糾紛處理機制,明確賠償標準,及時公開處理結果,以增強公眾對企業的信任感。同時,企業還應加強員工服務意識的培訓,提升服務質量,減少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在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方面,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同樣需要加大關注力度。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產品質量。因此,企業應建立健全的供應鏈風險評估體系,及時識別并應對潛在風險,確保供應鏈的穩健運行
80、。此外,交通運輸行業企業還應積極參與當地社區建設及政策設施的完善。通過與當地社區的緊密合作,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優化服務布局,同時也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為了更精確地評估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的表現,我們將ESG一級指標的治理評分細分為G1至G10共十個等級。其中G1代表最高表現水平,G10則代表最低表現水平。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交通運輸行業企業的ESG治理評分主要集中在G3至G4級別,呈現出正態分布態勢。值得注意的是,高達64.4%的企業在ESG治理責任方面的評分達到了G4級別及以上水平。這一數據充分顯示出這些企業在治理責任履行上的優異表現。同時,G3級別的
81、企業數量最多,共有17家,這也反映了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審視治理層面的多個議題,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黨的領導、合規管理體系、審計制度以及ESG利益相關方溝通等方面整體表現優秀。然而,在董事長與總經理分設、股東持股比例、違禁品及反走私管理、管理層薪酬與ESG績效掛鉤等方面,企業披露的信息相對較少。此外,針對董事會性別比例失衡問題,女性占比普遍不足30%,超過一半的企業尚未公開披露女性高管人員的情況??傮w來看,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在ESG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有提升空間。行業內的優秀企業應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帶動全行業ESG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時,政府和社會
82、各界也應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和指導,共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交通運輸行業在ESG治理部分表現突出,能夠在ESG報告中以獨立板塊的形式,系統全面地展示公司治理、ESG治理及數據治理三大核心內容。這不僅讓公眾和投資者對企業的ESG表現有更清晰地了解,也增強了企業的透明度和責任感。1617圖7: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ESG治理部分評級分布ESG治理部分評級情況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綠色交通綠色交通屬于環境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包括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綠色建筑改造、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管理四級指標。盡管綠
83、色運營及綠色辦公的披露率已經達到了令人矚目的73.97%,顯示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出的積極努力,但綠色建筑改造的披露率僅為9.59%,這一數字相較于前者顯然偏低。這一現象的背后,可能存在如下原因。綠色建筑改造相較于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成本更高。許多企業在進行綠色化轉型時,往往優先考慮那些投入較少、收益較快且容易實現的領域,如綠色辦公和綠色運營。而綠色建筑改造涉及建筑結構的調整、材料的替換、能源的更新等多方面內容,其復雜性和高昂的成本使得許多企業在短期內難以承受。然而,在報告期內發生的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指標中,大部分企業避免展示負面事件,剩下20.55%的企業強調報
84、告期內未發生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在當今日益注重社會責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環境中,任何與健康和安全相關的問題都可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進而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業務運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對于那些選擇不披露負面事件的企業而言,雖然他們可能暫時避免了公眾的質疑和批評,但這種做法卻無法掩蓋問題的存在。長期來看,這種缺乏透明度和誠信的行為反而可能加劇消費者的不信任感,進而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構成潛在威脅。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那些勇于披露并正視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的企業,雖然短期內可能面臨一定的輿論壓力,但他們的坦誠和負責任的態度卻有助于重塑消費者的信任,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這些企
85、業通常會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企業而言,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的披露與應對不僅是一項法律義務,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道德擔當。只有真正關注客戶需求、尊重消費者權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運輸安全與道路管理作為社會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涵蓋運輸/服務質量管理、運輸安全、安全應急管理舉措以及報告期內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四個四級指標。在運輸服務質量管理、運輸安全及安全應急管理舉措三個評級維度上,其總體披露率均已超過75%,這表明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中,各類企業已充分認識到運輸安全的關鍵性。在運
86、輸服務質量管理方面,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提升服務水平。他們認識到,優質的運輸服務是吸引和留住客戶的關鍵,從而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通過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企業不僅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還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在運輸安全方面,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生命線,事關企業生存和社會穩定。因此,企業從源頭把控,加強車輛維護、駕駛員培訓和監管,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安全應急管理舉措方面,企業積極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突發事件往往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有顛覆性影響。通過制定應急預案,企業可以迅速響應,有效處置突發事件,將損
87、失降到最低,確保企業持續經營。1819表4:特色議題運輸安全披露情況表3:特色議題運輸安全披露情況交通運輸行業特色ESG議題評級分析 運輸安全指標披露情況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67.12%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73.97%綠色建筑改造9.59%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管理35.62%指標披露情況運輸/服務質量管理86.30%運輸安全80.82%安全應急管理舉措75.34%報告期內發生的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20.55%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綠色交通綠色交通屬于環境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包括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
88、綠色建筑改造、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管理四級指標。盡管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的披露率已經達到了令人矚目的73.97%,顯示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出的積極努力,但綠色建筑改造的披露率僅為9.59%,這一數字相較于前者顯然偏低。這一現象的背后,可能存在如下原因。綠色建筑改造相較于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成本更高。許多企業在進行綠色化轉型時,往往優先考慮那些投入較少、收益較快且容易實現的領域,如綠色辦公和綠色運營。而綠色建筑改造涉及建筑結構的調整、材料的替換、能源的更新等多方面內容,其復雜性和高昂的成本使得許多企業在短期內難以承受。然而,在報告期內發生的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指標中,大
89、部分企業避免展示負面事件,剩下20.55%的企業強調報告期內未發生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在當今日益注重社會責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環境中,任何與健康和安全相關的問題都可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進而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業務運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對于那些選擇不披露負面事件的企業而言,雖然他們可能暫時避免了公眾的質疑和批評,但這種做法卻無法掩蓋問題的存在。長期來看,這種缺乏透明度和誠信的行為反而可能加劇消費者的不信任感,進而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構成潛在威脅。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那些勇于披露并正視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的企業,雖然短期內可能面臨一定的輿論壓力,但他們的坦誠和負責任的態度卻有助于重
90、塑消費者的信任,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這些企業通常會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企業而言,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的披露與應對不僅是一項法律義務,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道德擔當。只有真正關注客戶需求、尊重消費者權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運輸安全與道路管理作為社會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涵蓋運輸/服務質量管理、運輸安全、安全應急管理舉措以及報告期內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四個四級指標。在運輸服務質量管理、運輸安全及安全應急管理舉措三個評級維度上,其總體披露率均已超過75%,這表明在我國交通
91、運輸行業中,各類企業已充分認識到運輸安全的關鍵性。在運輸服務質量管理方面,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提升服務水平。他們認識到,優質的運輸服務是吸引和留住客戶的關鍵,從而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通過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企業不僅為乘客帶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還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在運輸安全方面,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生命線,事關企業生存和社會穩定。因此,企業從源頭把控,加強車輛維護、駕駛員培訓和監管,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安全應急管理舉措方面,企業積極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突發事件往往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有顛覆性影響。通過
92、制定應急預案,企業可以迅速響應,有效處置突發事件,將損失降到最低,確保企業持續經營。1819表4:特色議題運輸安全披露情況表3:特色議題運輸安全披露情況交通運輸行業特色ESG議題評級分析 運輸安全指標披露情況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67.12%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73.97%綠色建筑改造9.59%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管理35.62%指標披露情況運輸/服務質量管理86.30%運輸安全80.82%安全應急管理舉措75.34%報告期內發生的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20.55%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
93、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1281062401065212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交通運輸業包括: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郵政業等部門。本報告將分析的上市企業樣本歸納為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物流運輸四大細分領域。本報告統計顯示,鐵路公路領域企業共計20家,其評分平均值為66.57分,其中,獲得BB級及以上評級的企業占比達到35%。然而,在ESG報告水平方面,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分散態勢,存在顯著的兩極分化現象。整體來看,評級水平偏低,以CC級作為中
94、樞水平。進一步深入分析鐵路公路領域企業的ESG表現,發現盡管部分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仍有大量企業在此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特別是在環境保護方面,一些企業尚未形成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鐵路公路領域包括鐵路運輸業和道路運輸業,具體涉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地鐵、公交客運、出租車等多個行業。鐵路公路領域0221圖8:鐵路公路領域評級分布交通運輸行業細分領域ESG評級分析ESG RATING ANALYSIS OF SUB-SECTOR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05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
95、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1281062401065212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交通運輸業包括: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郵政業等部門。本報告將分析的上市企業樣本歸納為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物流運輸四大細分領域。本報告統計顯示,鐵路公路領域企業共計20家,其評分平均值為66.57分,其中,獲得BB級及以上評級的企業占比達到35%。然而,在ESG報告水平方面,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分散態勢,存在顯著的兩極分化現象。整體來看,評級水平偏低,以CC級作為中樞水
96、平。進一步深入分析鐵路公路領域企業的ESG表現,發現盡管部分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仍有大量企業在此方面存在明顯短板。特別是在環境保護方面,一些企業尚未形成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鐵路公路領域包括鐵路運輸業和道路運輸業,具體涉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地鐵、公交客運、出租車等多個行業。鐵路公路領域0221圖8:鐵路公路領域評級分布交通運輸行業細分領域ESG評級分析ESG RATING ANALYSIS OF SUB-SECTOR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05企業數量12810624010652121ESG級別
97、AAAAAABBBBBBCCCCCCD企業數量6824021843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企業數量3210312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圖10:航空機場領域評級分布本報告統計顯示,港口航運領域企業共計27家,數量位列首位。其評分平均值為78.07,顯示出較高的整體水平。其中,達到BB級及以上的企業占比高達77.8%,充分展現了該領域企業的優異表現。從ESG報告的整體水平來看,該領域企業表現良好,評級中樞達到BBB級,體現了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努力與顯著成效。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物流運輸領域企業共計19家,這些企業在ESG報告方面獲得的平均
98、評分為71.09分,整體表現呈現出一般水平。值得重視的是,在這些企業中,獲得BB級及以上ESG評級的占比高達57.9%,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我國物流運輸領域中已有部分企業在ESG表現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深入分析后發現,這些企業的ESG評級主要集中在BB級,這體現了我國物流運輸企業在ESG報告質量方面的分布特征。一方面,這反映了我國物流運輸企業在ESG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相應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仍需在ESG工作上下更大的功夫,尤其是對于那些評級較低的企業而言,仍需進一步提升ESG管理水平和報告質量,以實現行業的整體進步和發展。本報告統計顯示,航空機場領域企業在所有統計對象中數量最少,共計7
99、家。其ESG評分平均數為79.33,顯示出較高的整體水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領域企業中BB級以上的占比高達85.7%,顯示出其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整體來看,航空機場領域企業的ESG報告水平位居前列,評級中樞為BBB級,反映了其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的顯著成效。此外,鑒于航空機場領域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各企業之間的ESG報告水平也較為接近,未出現明顯的低分企業,進一步凸顯了該領域企業在ESG領域的普遍優勢和良好實踐。港口航運領域對應水上運輸業。物流運輸領域包括裝卸搬運、倉儲業和郵政業。航空機場領域為航空運輸業。港口航運領域物流運輸領域航空機場領域2223交通細分領域對比分析表5:交通細分
100、領域對比圖9:港口航運領域評級分布圖11:物流運輸領域評級分布行業類別企業數量平均分評級中樞鐵路公路2066.57CC港口航運2778.07BBB航空機場779.33BBB物流運輸1971.09BB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企業數量1281062401065212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企業數量6824021843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企業數量32103121ESG級別AAAAAABBBBBBCCCCCCD圖10:航空機場領域評級分布本報告統計顯示,港口航運領域企業共計27家,數量位
101、列首位。其評分平均值為78.07,顯示出較高的整體水平。其中,達到BB級及以上的企業占比高達77.8%,充分展現了該領域企業的優異表現。從ESG報告的整體水平來看,該領域企業表現良好,評級中樞達到BBB級,體現了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努力與顯著成效。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物流運輸領域企業共計19家,這些企業在ESG報告方面獲得的平均評分為71.09分,整體表現呈現出一般水平。值得重視的是,在這些企業中,獲得BB級及以上ESG評級的占比高達57.9%,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我國物流運輸領域中已有部分企業在ESG表現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深入分析后發現,這些企業的ESG評級主要集中在BB級,這體現了我國物
102、流運輸企業在ESG報告質量方面的分布特征。一方面,這反映了我國物流運輸企業在ESG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相應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仍需在ESG工作上下更大的功夫,尤其是對于那些評級較低的企業而言,仍需進一步提升ESG管理水平和報告質量,以實現行業的整體進步和發展。本報告統計顯示,航空機場領域企業在所有統計對象中數量最少,共計7家。其ESG評分平均數為79.33,顯示出較高的整體水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領域企業中BB級以上的占比高達85.7%,顯示出其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整體來看,航空機場領域企業的ESG報告水平位居前列,評級中樞為BBB級,反映了其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的顯著成
103、效。此外,鑒于航空機場領域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各企業之間的ESG報告水平也較為接近,未出現明顯的低分企業,進一步凸顯了該領域企業在ESG領域的普遍優勢和良好實踐。港口航運領域對應水上運輸業。物流運輸領域包括裝卸搬運、倉儲業和郵政業。航空機場領域為航空運輸業。港口航運領域物流運輸領域航空機場領域2223交通細分領域對比分析表5:交通細分領域對比圖9:港口航運領域評級分布圖11:物流運輸領域評級分布行業類別企業數量平均分評級中樞鐵路公路2066.57CC港口航運2778.07BBB航空機場779.33BBB物流運輸1971.09BB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
104、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具體來說,航空機場的ESG報告平均質量較高。這得益于航空公司對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視。在全球范圍內,航空公司積極推動節能減排、綠色飛行等項目,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同時,航空公司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提升企業形象。在治理層面,航空公司注重信息披露,提高企業透明度,為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提供信心。其次,港口航運行業的ESG報告質量較為穩定。這一行業在環保方面,積極推動綠色港口、低碳航運等項目,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社會責任方面,港口航運企業關注員工福利、社區參與等方面,
105、提升企業形象。在治理層面,企業注重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制,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物流運輸在ESG報告質量方面表現良好。物流企業重視節能減排,推廣綠色物流、低碳倉儲等項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責任方面,物流企業關注員工權益、安全生產等方面,提升企業形象。在治理層面,物流企業注重合規經營,加強信息披露,提高企業透明度。最后,鐵路公路行業的ESG報告質量相對較低。原因在于,這一行業在環保、社會責任和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和重視程度相對不足。然而,隨著我國政策對ESG問題的日益重視,鐵路公路行業有望在未來逐步提高ESG報告質量。通過對比分析,從整體上看,四個細分領域ESG報告的質量順序為:航空機場港口航
106、運物流運輸鐵路公路。2426圖12:交通細分領域評級分布企業數量6810240258221 111253261045333211ESG級別AAAAABBBBBBCCCCCCD鐵路公路航空機場航運港口物流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特色議題最佳實踐案例BEST PRACTICES OFKEY ISSU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06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具體來說,航空機場的ESG報告平均質量較高。這得益于航空公司對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視。在全球范圍內,航空公司積極推動節能減排、綠色飛行等項目,以
107、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同時,航空公司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提升企業形象。在治理層面,航空公司注重信息披露,提高企業透明度,為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提供信心。其次,港口航運行業的ESG報告質量較為穩定。這一行業在環保方面,積極推動綠色港口、低碳航運等項目,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社會責任方面,港口航運企業關注員工福利、社區參與等方面,提升企業形象。在治理層面,企業注重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制,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物流運輸在ESG報告質量方面表現良好。物流企業重視節能減排,推廣綠色物流、低碳倉儲等項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責任方面,物流企業關注員工權益、安全生產等方面,提升企業形象。在
108、治理層面,物流企業注重合規經營,加強信息披露,提高企業透明度。最后,鐵路公路行業的ESG報告質量相對較低。原因在于,這一行業在環保、社會責任和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和重視程度相對不足。然而,隨著我國政策對ESG問題的日益重視,鐵路公路行業有望在未來逐步提高ESG報告質量。通過對比分析,從整體上看,四個細分領域ESG報告的質量順序為:航空機場港口航運物流運輸鐵路公路。2426圖12:交通細分領域評級分布企業數量6810240258221 111253261045333211ESG級別AAAAABBBBBBCCCCCCD鐵路公路航空機場航運港口物流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特色議題最佳實踐案例BEST PRACT
109、ICES OFKEY ISSU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06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議題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特色議題,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不僅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社會形象關鍵內容。綠色運營涉及交通工具的低碳排放、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等方面,而綠色辦公則涵蓋了辦公場所的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員工的環保意識培養。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在該議題上的披露率為73.97%。然而,盡管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整體績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需要繼續加強在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方面的措施,在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上實現綠
110、色轉型。以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全球環境保護目標作出積極貢獻。綠色運營“碳中和”飛行:國航“凈享飛行”為旅客飛行提供“碳中和”服務。通過建立一站式碳抵消平臺,為旅客提供飛行碳足跡計算及國家核證減排量碳抵消服務,旅客可以自愿選擇通過飛行里程或現金支付的方式,參與國內植樹造林等碳減排項目,自主實現“碳中和”飛行,降低航空出行碳排放對于環境的影響。至2023年底,近1.2 萬人次參與抵消了2,500 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實現了約150 班北京上?!傲闾己桨唷?。飛行節油:作為航空運輸企業,國航通過不斷優化飛行節油舉措,通過優化飛行計劃高度、優化飛行計劃額外油、控制飛機重量、優化航路航線、
111、推行移動地圖應用、推進APU替代設施、研發飛機地面燃油交輸系統等措施,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國產化應用,積極引進高燃效機型,提升航油效能管控,加強航路優化等綠色低碳舉措,共同踐行綠色全旅程服務。減塑降廢:國航重視塑料對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全面推進減塑降廢專項行動,制定塑料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我們制定202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強度較2020年大幅下降的減塑目標,并按照 中航集團關于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專項行動(2021-2025年)的工作計劃,在旅客服務、貨物運輸、辦公場所、酒店和公寓、綠色采購、塑料垃圾分類回收和再利用六大板塊,全面落實減塑降廢的階段任務目標。用能管理:國航秉承低碳環保的能源資源管
112、理理念,嚴格遵守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 節能減排管理手冊,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化建設。我們積極開展節能環保專項督查,定期召開年度工作會,開發節能環保管理平臺以自動化生成各項環境數據,制定 節能診斷工作方案,將節能環保工作融入生產運營。此外,國航主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設備與工藝,積極引進并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加速推動價值鏈低碳轉型。中國國航一直秉持“綠色運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響應國家低碳環保的號召,高度關注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公司通過規范和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強化能源資源管理,嚴控污染物排放,重視低碳環保意識的培育,在兼顧經營效益的同時,謀求
113、綠色低碳發展。綠色運營順豐以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為目標,不斷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推動綠色運營,積極打造可持續物流。主要措施包括:綠色運輸:順豐通過優化運力、增加新能源車輛占比、升級車輛裝載容積、置換高軸數車輛等措施,提升運輸效率,減少能耗和污染。在航空運輸方面,順豐增加低能耗高效大型貨機的占比,提升航空基地內新能源車輛比例。綠色產業園:順豐積極打造綠色低碳產業園,通過鋪設屋面光伏、引入智能水電管理、優化倉庫空間布局等方式,提升中轉環節效率與節能效益。長沙和佛山的產業園獲得了“一級綠色倉庫”認證,貴州產業園獲得“綠色物流園區”認證。光伏項目:順豐在產業園區內大力推進光伏項目建設,截至2023年底,已
114、在26個產業園區建設光伏項目,14個項目已投入運營,總裝機容量達到64兆瓦,年發電量為1,839萬千瓦時??沙掷m包裝:順豐通過研發和推廣可持續包裝材料,推行包裝減量化、循環化、無害化、標準化。公司還深化可持續包裝的精細化管理,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包裝的發展。綠色辦公順豐在綠色辦公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以減少辦公運營中的環境影響:無紙化辦公:推廣電子回單、拍照回傳、無紙化報銷等無紙化流程,有效減少紙張使用。智能能耗管理:公司制定了 產業園能耗管理制度,安裝智能水電系統,對各園區公共能耗使用情況進行規范管理,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截至2023年底,已在5個園區投建運行,公共區域水耗下降
115、8.9%,電耗下降12%。綠色交通議題案例一:順豐控股2627案例二:中國國航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議題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特色議題,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不僅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社會形象關鍵內容。綠色運營涉及交通工具的低碳排放、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等方面,而綠色辦公則涵蓋了辦公場所的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員工的環保意識培養。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在該議題上的披露率為73.97%。然而,盡管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整體績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交通運輸行業的企業需要繼續加
116、強在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方面的措施,在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上實現綠色轉型。以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全球環境保護目標作出積極貢獻。綠色運營“碳中和”飛行:國航“凈享飛行”為旅客飛行提供“碳中和”服務。通過建立一站式碳抵消平臺,為旅客提供飛行碳足跡計算及國家核證減排量碳抵消服務,旅客可以自愿選擇通過飛行里程或現金支付的方式,參與國內植樹造林等碳減排項目,自主實現“碳中和”飛行,降低航空出行碳排放對于環境的影響。至2023年底,近1.2 萬人次參與抵消了2,500 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實現了約150 班北京上?!傲闾己桨唷?。飛行節油:作為航空運輸企業,國航通過不斷優化飛行節油舉措,通過優化
117、飛行計劃高度、優化飛行計劃額外油、控制飛機重量、優化航路航線、推行移動地圖應用、推進APU替代設施、研發飛機地面燃油交輸系統等措施,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國產化應用,積極引進高燃效機型,提升航油效能管控,加強航路優化等綠色低碳舉措,共同踐行綠色全旅程服務。減塑降廢:國航重視塑料對自然生態造成的影響,全面推進減塑降廢專項行動,制定塑料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我們制定202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強度較2020年大幅下降的減塑目標,并按照 中航集團關于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專項行動(2021-2025年)的工作計劃,在旅客服務、貨物運輸、辦公場所、酒店和公寓、綠色采購、塑料垃圾分類回收和再利用六大板塊,全面落實
118、減塑降廢的階段任務目標。用能管理:國航秉承低碳環保的能源資源管理理念,嚴格遵守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 節能減排管理手冊,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化建設。我們積極開展節能環保專項督查,定期召開年度工作會,開發節能環保管理平臺以自動化生成各項環境數據,制定 節能診斷工作方案,將節能環保工作融入生產運營。此外,國航主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設備與工藝,積極引進并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加速推動價值鏈低碳轉型。中國國航一直秉持“綠色運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響應國家低碳環保的號召,高度關注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公司通過規范和健全環境管理體系,強化能源資源管理,嚴控
119、污染物排放,重視低碳環保意識的培育,在兼顧經營效益的同時,謀求綠色低碳發展。綠色運營順豐以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為目標,不斷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推動綠色運營,積極打造可持續物流。主要措施包括:綠色運輸:順豐通過優化運力、增加新能源車輛占比、升級車輛裝載容積、置換高軸數車輛等措施,提升運輸效率,減少能耗和污染。在航空運輸方面,順豐增加低能耗高效大型貨機的占比,提升航空基地內新能源車輛比例。綠色產業園:順豐積極打造綠色低碳產業園,通過鋪設屋面光伏、引入智能水電管理、優化倉庫空間布局等方式,提升中轉環節效率與節能效益。長沙和佛山的產業園獲得了“一級綠色倉庫”認證,貴州產業園獲得“綠色物流園區”認證。光伏項
120、目:順豐在產業園區內大力推進光伏項目建設,截至2023年底,已在26個產業園區建設光伏項目,14個項目已投入運營,總裝機容量達到64兆瓦,年發電量為1,839萬千瓦時??沙掷m包裝:順豐通過研發和推廣可持續包裝材料,推行包裝減量化、循環化、無害化、標準化。公司還深化可持續包裝的精細化管理,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包裝的發展。綠色辦公順豐在綠色辦公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以減少辦公運營中的環境影響:無紙化辦公:推廣電子回單、拍照回傳、無紙化報銷等無紙化流程,有效減少紙張使用。智能能耗管理:公司制定了 產業園能耗管理制度,安裝智能水電系統,對各園區公共能耗使用情況進行規范管理,提升資源使用
121、效率。截至2023年底,已在5個園區投建運行,公共區域水耗下降8.9%,電耗下降12%。綠色交通議題案例一:順豐控股2627案例二:中國國航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綠色辦公中國國航倡導員工踐行環保、低碳的綠色辦公理念,加強員工節能減排意識,引導員工在工作中節約能耗,降低運營對環境的影響。具體措施包括:員工節能意識培訓:每年設置專項資金用于環境保護培訓及宣傳工作,牢固員工低碳降碳意識。建立能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統計信息化系統,開發環保字典,為員工提供節能環保政策法規的知識檢索服務。開展綠色專題培訓,總計133人次,798小時。綠色低碳行
122、為倡議:發布綠色低碳行為倡議書,倡導員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綠色低碳辦公習慣、低碳出行方式、低碳生活方式。開展“雙碳”戰略、資源節約型社會、長江大保護、可持續航空燃料、塑料污染治理等知識競答。綠色采購和塑料污染治理:推行綠色采購,發布 關于推行綠色采購的通知,上架環保材質辦公用品,推出員工自帶杯子購買飲品折扣活動。在公司各樓宇內設置垃圾分類回收設施,全面推行禁限塑工作。綠色運營智能化技術應用:實施了智能隧道管控技術,通過太陽光反射照明系統和實時車流量監測的隧道照明節能控制技術,提升隧道的照明效率和節能效果。低碳減排項目:招商公路投資的行云數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紙改電”項目在20
123、23年獲得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高速公路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稱號。該項目節約了5.25億張紙質發票,節省成本約8000萬元,提升人工車道單車通行效率約25%50%,全年減少碳排放約3.62萬噸。綠色養護技術:持續研發先進的道路養護技術和科學的道路養護方法,深入開展改性瀝青等綠色養護相關技術研究,在各下屬公司、各路段廣泛應用地熱再生、橡膠瀝青路面等技術,循環利用廢舊材料,降低養護排放。其中京津塘高速通過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塘沽延長線路面維修工程中,實現廢舊瀝青路面材料100%資源化利用,回收3.10萬噸材料,節省982噸瀝青,減少570.40噸二氧化碳和21.50萬立方米有害氣體排放。清潔能源發展
124、:依托高速公路及相關交通場景,通過布局光伏運營、儲能、碳交易、配售電等產業鏈配套業務,以清潔能源發電為核心,開發分布式光伏,打造具有招商公路特色的一體化清潔能源體系。其中豐縣光伏項目和丹東港一期分布式光伏項目,分別實現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綠色辦公倡導綠色辦公理念:節能環保培訓和宣傳:組織開展節能環保管理人員的能力提升培訓,共計66人次參加培訓,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海報等形式組織節能環保宣傳活動,超過3900人次參加。綠色辦公措施:電動車替換公務車:推動電動車替換達到報廢年限的公務車,預計到2025年替換19輛公務車,累計節油38噸,減少碳排放111.15噸。無紙化辦公:鼓勵采用無紙化辦公、循環
125、使用辦公用品、調整廣場燈光照明時間等措施。節能標志提醒:在能耗設備上張貼節能標志,提醒全員主動節能。駕駛員培訓:提升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車輛維護標準化水平,以減少動態能耗。招商公路以守護生態環境為己任,持續完善節能管理體系,擴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鼓勵和推動能源應用技術及方案創新,提升能源資源利用率,努力實現能耗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環境最優化的目標。在推動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方面積極實踐,通過多項具體舉措實現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案例三:招商公路2829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綠色辦公中國國航倡導員工踐行環保、低碳的綠色辦公理念,加強員工節能
126、減排意識,引導員工在工作中節約能耗,降低運營對環境的影響。具體措施包括:員工節能意識培訓:每年設置專項資金用于環境保護培訓及宣傳工作,牢固員工低碳降碳意識。建立能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統計信息化系統,開發環保字典,為員工提供節能環保政策法規的知識檢索服務。開展綠色專題培訓,總計133人次,798小時。綠色低碳行為倡議:發布綠色低碳行為倡議書,倡導員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綠色低碳辦公習慣、低碳出行方式、低碳生活方式。開展“雙碳”戰略、資源節約型社會、長江大保護、可持續航空燃料、塑料污染治理等知識競答。綠色采購和塑料污染治理:推行綠色采購,發布 關于推行綠色采購的通知,上架環保材質辦公用品,推出員
127、工自帶杯子購買飲品折扣活動。在公司各樓宇內設置垃圾分類回收設施,全面推行禁限塑工作。綠色運營智能化技術應用:實施了智能隧道管控技術,通過太陽光反射照明系統和實時車流量監測的隧道照明節能控制技術,提升隧道的照明效率和節能效果。低碳減排項目:招商公路投資的行云數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紙改電”項目在2023年獲得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高速公路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稱號。該項目節約了5.25億張紙質發票,節省成本約8000萬元,提升人工車道單車通行效率約25%50%,全年減少碳排放約3.62萬噸。綠色養護技術:持續研發先進的道路養護技術和科學的道路養護方法,深入開展改性瀝青等綠色養護相關技術研究
128、,在各下屬公司、各路段廣泛應用地熱再生、橡膠瀝青路面等技術,循環利用廢舊材料,降低養護排放。其中京津塘高速通過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塘沽延長線路面維修工程中,實現廢舊瀝青路面材料100%資源化利用,回收3.10萬噸材料,節省982噸瀝青,減少570.40噸二氧化碳和21.50萬立方米有害氣體排放。清潔能源發展:依托高速公路及相關交通場景,通過布局光伏運營、儲能、碳交易、配售電等產業鏈配套業務,以清潔能源發電為核心,開發分布式光伏,打造具有招商公路特色的一體化清潔能源體系。其中豐縣光伏項目和丹東港一期分布式光伏項目,分別實現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綠色辦公倡導綠色辦公理念:節能環保培訓和宣傳:組織開
129、展節能環保管理人員的能力提升培訓,共計66人次參加培訓,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海報等形式組織節能環保宣傳活動,超過3900人次參加。綠色辦公措施:電動車替換公務車:推動電動車替換達到報廢年限的公務車,預計到2025年替換19輛公務車,累計節油38噸,減少碳排放111.15噸。無紙化辦公:鼓勵采用無紙化辦公、循環使用辦公用品、調整廣場燈光照明時間等措施。節能標志提醒:在能耗設備上張貼節能標志,提醒全員主動節能。駕駛員培訓:提升駕駛員的駕駛技能和車輛維護標準化水平,以減少動態能耗。招商公路以守護生態環境為己任,持續完善節能管理體系,擴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鼓勵和推動能源應用技術及方案創新,提升能源資源
130、利用率,努力實現能耗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環境最優化的目標。在推動綠色運營和綠色辦公方面積極實踐,通過多項具體舉措實現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案例三:招商公路2829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運輸安全議題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要議題,安全的保障對交通運輸行業的運營穩定性和公眾信任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對事故預防和乘客安全意識的提高,運輸安全成為全球交通運輸行業關注的焦點。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在提升運輸安全績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整體披露率達到了80.82%,反映出行業對運輸安全信息透明度的重視。盡管如此,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通過更嚴
131、格的安全標準、增加技術投入和提高員工培訓質量來實現進一步的提升,以確保乘客和貨物的安全運輸。京滬高鐵強化“大安全”意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認真落實委托運輸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監督職責。扎實做好安全投入與保障,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督促受托單位緊盯季節性安全、重點病害、外部隱患,加強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析研判,全面消除安全風險,提升高鐵運營本質安全水平。確保了旅客和鐵路運營的安全穩定,為旅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出行環境。筑牢安全根基:京滬高鐵設立安全監管委員會(簡稱安委會),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公司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全線運營持續安全穩定。持續加強安全領域資金投入,研究審批立項技改
132、、大修、專項整治項目191項,投入金額8.02 億元。其中,安全生產費項目54 項,投入金額2.58 億元。安全風險防控: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等法律法規,遵守鐵路行業安全管理要求,修訂 公司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制定 深化鐵路安全基礎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監督治理體系,重點從提升隊伍素質、確保設備質量、加強環境治理、強化安全管理等方面,著力提升京滬高鐵本質安全水平。落實與受托單位的分層分級對接溝通機制,組織專業工程師到全線工務、房建、供電系統開展設備調研,重點圍繞外部環境、涉鐵工程、設備維管、季節性風險等工作開展對接交流,共同研究
133、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隱患排查整治:遵循加強鐵路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相關要求,組織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重點監督季節性安全、重點病害、外部隱患。全年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專項整治11項、實施安全專項整治23 項。堅持以“守底線、抓重點、控關鍵、防風險”為原則,緊盯防洪防汛、高溫防脹、低溫防斷、防風防雷、防冰防凍、秋冬季防火等季節性安全隱患開展排查治理。以輕質漂浮物、油氣管線防護監管、公跨鐵上跨橋、危樹等為監管重點,綜合運用遙感衛星、視頻監控、無人機綜合巡檢、第三方監測和人工線路巡防等手段,加強現場檢查,推動沿線安全環境綜合治理。制定 公司外部環境安全監督實施細則,對外部環境安全隱患實施分級
134、分類管理,繼續推進“雙段長”工作機制,全線設置區段283 個,設置地方段長283 人,鐵路配備段長223 人,全線配備專職巡查員844 人,設置巡邏點440 處。應急風險管理動態修訂應急預案,制定冰凍雨雪惡劣氣候條件、節假日大客流、設備故障、列車晚點等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規范應急事件分級、響應措施和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各類應急處置場景救援演練。保障設備設施安全嚴格落實“五辦”“八要辦”原則,扎實推進設備設施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安全精準投入,開展設備設施狀態監管,確保設備設施服役狀態良好。全年全線設備安全保持穩定,本線線路平均TQI 為2.54(標準為5.0),線路設備優良率100%,供電設備優
135、良率100%,與同期開通線路相比處于領先水平。公司堅持調研先行,深入運營一線了解設備情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項目立項下達,確保設備狀態良好。對重點區段、重要部位和重要設備設施進行不定期的抽查,開展全線房建設備設施質量檢查評比,不斷提升房建設備質量和維護管理水平。持續推進CN道岔隱患整治和重點病害整治,加強無砟軌道結構維護,開展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檢定工作。運輸安全議題3031案例一:京滬高鐵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運輸安全議題是交通運輸行業的重要議題,安全的保障對交通運輸行業的運營穩定性和公眾信任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對事故預防和乘客安
136、全意識的提高,運輸安全成為全球交通運輸行業關注的焦點。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在提升運輸安全績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整體披露率達到了80.82%,反映出行業對運輸安全信息透明度的重視。盡管如此,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通過更嚴格的安全標準、增加技術投入和提高員工培訓質量來實現進一步的提升,以確保乘客和貨物的安全運輸。京滬高鐵強化“大安全”意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認真落實委托運輸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監督職責。扎實做好安全投入與保障,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督促受托單位緊盯季節性安全、重點病害、外部隱患,加強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析研判,全面消除安全風險,提升高鐵運營本質安
137、全水平。確保了旅客和鐵路運營的安全穩定,為旅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出行環境。筑牢安全根基:京滬高鐵設立安全監管委員會(簡稱安委會),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公司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全線運營持續安全穩定。持續加強安全領域資金投入,研究審批立項技改、大修、專項整治項目191項,投入金額8.02 億元。其中,安全生產費項目54 項,投入金額2.58 億元。安全風險防控: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等法律法規,遵守鐵路行業安全管理要求,修訂 公司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制定 深化鐵路安全基礎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監督治理體系,重點從提升隊伍素質、確保設備質量、
138、加強環境治理、強化安全管理等方面,著力提升京滬高鐵本質安全水平。落實與受托單位的分層分級對接溝通機制,組織專業工程師到全線工務、房建、供電系統開展設備調研,重點圍繞外部環境、涉鐵工程、設備維管、季節性風險等工作開展對接交流,共同研究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隱患排查整治:遵循加強鐵路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相關要求,組織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重點監督季節性安全、重點病害、外部隱患。全年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專項整治11項、實施安全專項整治23 項。堅持以“守底線、抓重點、控關鍵、防風險”為原則,緊盯防洪防汛、高溫防脹、低溫防斷、防風防雷、防冰防凍、秋冬季防火等季節性安全隱患開展排查治理。以輕質漂浮
139、物、油氣管線防護監管、公跨鐵上跨橋、危樹等為監管重點,綜合運用遙感衛星、視頻監控、無人機綜合巡檢、第三方監測和人工線路巡防等手段,加強現場檢查,推動沿線安全環境綜合治理。制定 公司外部環境安全監督實施細則,對外部環境安全隱患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繼續推進“雙段長”工作機制,全線設置區段283 個,設置地方段長283 人,鐵路配備段長223 人,全線配備專職巡查員844 人,設置巡邏點440 處。應急風險管理動態修訂應急預案,制定冰凍雨雪惡劣氣候條件、節假日大客流、設備故障、列車晚點等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規范應急事件分級、響應措施和管理辦法,積極開展各類應急處置場景救援演練。保障設備設施安全嚴格落
140、實“五辦”“八要辦”原則,扎實推進設備設施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安全精準投入,開展設備設施狀態監管,確保設備設施服役狀態良好。全年全線設備安全保持穩定,本線線路平均TQI 為2.54(標準為5.0),線路設備優良率100%,供電設備優良率100%,與同期開通線路相比處于領先水平。公司堅持調研先行,深入運營一線了解設備情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項目立項下達,確保設備狀態良好。對重點區段、重要部位和重要設備設施進行不定期的抽查,開展全線房建設備設施質量檢查評比,不斷提升房建設備質量和維護管理水平。持續推進CN道岔隱患整治和重點病害整治,加強無砟軌道結構維護,開展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檢定工作。運輸安全議題
141、3031案例一:京滬高鐵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完善安全制度體系:持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修編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管理制度法定自查工作制度業務外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體系手冊白云機場航空安全保衛方案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體系手冊(SMSDG)等7項制度,進一步完善白云機場安全治理體系,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運行安全:跑道安全:組織開展包括防止車輛和人員跑道侵入、外來物管理、飛行區場地管理、不停航施工管理、凈空管理、目視助航設施
142、管理等8個方面的跑道安全專項整治,防范化解飛行區運行風險。危險品運輸安全:制定 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體系手冊(SMS-DG),針對貨艙內裝載的危險品及出港航班危險品貨物,嚴格落實操作流程及安全作業要求。鳥擊防范:結合已發生的鳥擊事件組織開展鳥擊防范工作排查,并通過優化人員配備、加強培訓檢查、引進新設備等,構筑防范鳥擊安全屏障。加強“三基”建設:按照民航局提出的“三基”工作要求,深入推進安全“三人小組”活動,在關鍵保障崗位應用“手指口述”。2023年,共開展七期三人小組沙龍活動,公司高管與一線員工面對面研究解決安全問題,鼓勵一線員工主動發現并解決安全問題。2023年,通過“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
143、發現航空器保障作業中19 個高風險點,安全隱患共1758 條切實有效消除可能影響航空器飛行的安全隱患。案例二:白云機場3234綜合評分與建議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 SUGGESTIONS07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完善安全制度體系:持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修編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管理制度法定自查工作制度業務外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體系手冊白云機場航空安全保衛方案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體系手冊(SMSDG)等7項制度,進一步完善白云機場安全治理體系,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運行安全:
144、跑道安全:組織開展包括防止車輛和人員跑道侵入、外來物管理、飛行區場地管理、不停航施工管理、凈空管理、目視助航設施管理等8個方面的跑道安全專項整治,防范化解飛行區運行風險。危險品運輸安全:制定 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體系手冊(SMS-DG),針對貨艙內裝載的危險品及出港航班危險品貨物,嚴格落實操作流程及安全作業要求。鳥擊防范:結合已發生的鳥擊事件組織開展鳥擊防范工作排查,并通過優化人員配備、加強培訓檢查、引進新設備等,構筑防范鳥擊安全屏障。加強“三基”建設:按照民航局提出的“三基”工作要求,深入推進安全“三人小組”活動,在關鍵保障崗位應用“手指口述”。2023年,共開展七期三人小組沙龍活動,公司
145、高管與一線員工面對面研究解決安全問題,鼓勵一線員工主動發現并解決安全問題。2023年,通過“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發現航空器保障作業中19 個高風險點,安全隱患共1758 條切實有效消除可能影響航空器飛行的安全隱患。案例二:白云機場3234綜合評分與建議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 SUGGESTIONS07從環境管理角度看,整體披露率僅為36.32%。在環保培訓與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以及有毒有害物料消耗等關鍵指標上,交通企業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相對較弱,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交通運輸部發布的 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 明確強調,需加大節能低碳技術的宣傳、交流、培訓及推廣力
146、度,預期未來在政策指引下,將有更多交通企業積極采納清潔能源、低碳零碳運輸設備等先進技術手段。從社會責任角度看,交通運輸行業整體表現尚屬可觀,然而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尤其在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的披露率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鑒于交通運輸行業以國有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納稅、公益慈善及員工責任等方面表現相對出色。特別是國有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評分相對較高,充分體現了其作為行業骨干的社會擔當。從公司治理角度看,交通上市公司的治理評分相對較高。這些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在多方監督之下,黨政建設、制度管理等方面表現良好。然而,鑒
147、于ESG理念在國內起步較晚,交通上市公司在ESG管理方面仍有待完善,特別是在薪酬與ESG績效掛鉤的機制建設上,仍需進一步加強與改進。綜觀全局,交通企業在民生改善方面確實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受限于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以及個別關鍵指標表現不佳等因素,其整體的ESG評分表現尚算穩健。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交通企業正逐步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積極投身于綠色轉型的偉大實踐。同時,財政部等相關部門亦在大力推進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工作,以促進行業整體的規范化發展。部分企業尚未將ESG數據與業務戰略進行有效對接。ESG報告常被視作孤立任務,而非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這導致ESG工作難以融入
148、企業日常運營和決策體系,亦難以充分體現ESG對企業長遠價值的貢獻。當前,ESG披露領域尚未形成統一且標準的披露體系,導致企業在披露內容、格式及深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現象增加了投資者和評級機構在對比不同企業ESG績效時的難度,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披露工作的復雜性和成本。部分企業在ESG管理方面尚未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和運作流程。這包括缺乏專門的ESG管理部門、未制定明確的ESG戰略和目標,以及缺乏有效的ESG風險管理和監控機制等。這些問題阻礙了企業在ESG領域的工作持續推進,亦難以應對日益嚴格的ESG監管要求。部分企業在ESG報告中未能詳盡展示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的核心信息。此種情況造成投
149、資者、消費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在理解企業ESG績效和戰略時面臨較大障礙。此外,部分企業僅提供描述性內容,缺乏量化的具體指標和數據支撐,使得評估工作難以深入進行。經過對交通運輸行業披露率較低的四級指標進行深入統計分析,我們發現這些指標中存在顯著的重復現象。為便于參考,現將相關數據整理成下表,以供參考。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本評級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在ESG披露方面存在以下待改進的方面:綜合評價企業ESG披露痛點3435表6:交通運輸行業亟需改善指標清單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深度不足0102ESG數據與業務戰略融合度低03ESG披露標準化程度不高04ESG管理體系不健全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
150、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行業類別環境社會治理交通運輸行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重大風險與影響(供應鏈)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大股東持股比例鐵路公路碳核查/盤查舉措重大風險與影響(供應鏈)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違禁品及反走私管理港口航運廢水循環使用強度止損和賠償機制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員工滿意度調查大股東持股比例航空機場環境管理目標通過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管理層薪酬同 ESG 績效掛鉤廢氣排放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大股東持股比例物流運輸其他自然資源管理勞動糾紛管理層薪酬
151、同 ESG 績效掛鉤固體廢物處置達標情況供應鏈安全保證與應急預案ESG 戰略/目標從環境管理角度看,整體披露率僅為36.32%。在環保培訓與宣教、廢水循環使用強度以及有毒有害物料消耗等關鍵指標上,交通企業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相對較弱,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交通運輸部發布的 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 明確強調,需加大節能低碳技術的宣傳、交流、培訓及推廣力度,預期未來在政策指引下,將有更多交通企業積極采納清潔能源、低碳零碳運輸設備等先進技術手段。從社會責任角度看,交通運輸行業整體表現尚屬可觀,然而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和潛力。尤其在員工與顧客糾紛及賠償、供應鏈重大風險與影響等負面信息的披露率方面,仍有較
152、大的提升空間。鑒于交通運輸行業以國有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納稅、公益慈善及員工責任等方面表現相對出色。特別是國有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評分相對較高,充分體現了其作為行業骨干的社會擔當。從公司治理角度看,交通上市公司的治理評分相對較高。這些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在多方監督之下,黨政建設、制度管理等方面表現良好。然而,鑒于ESG理念在國內起步較晚,交通上市公司在ESG管理方面仍有待完善,特別是在薪酬與ESG績效掛鉤的機制建設上,仍需進一步加強與改進。綜觀全局,交通企業在民生改善方面確實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受限于環境責任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以及個別關鍵指標表現不佳
153、等因素,其整體的ESG評分表現尚算穩健。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交通企業正逐步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積極投身于綠色轉型的偉大實踐。同時,財政部等相關部門亦在大力推進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工作,以促進行業整體的規范化發展。部分企業尚未將ESG數據與業務戰略進行有效對接。ESG報告常被視作孤立任務,而非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這導致ESG工作難以融入企業日常運營和決策體系,亦難以充分體現ESG對企業長遠價值的貢獻。當前,ESG披露領域尚未形成統一且標準的披露體系,導致企業在披露內容、格式及深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現象增加了投資者和評級機構在對比不同企業ESG績效時的難度,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披露工
154、作的復雜性和成本。部分企業在ESG管理方面尚未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和運作流程。這包括缺乏專門的ESG管理部門、未制定明確的ESG戰略和目標,以及缺乏有效的ESG風險管理和監控機制等。這些問題阻礙了企業在ESG領域的工作持續推進,亦難以應對日益嚴格的ESG監管要求。部分企業在ESG報告中未能詳盡展示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的核心信息。此種情況造成投資者、消費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在理解企業ESG績效和戰略時面臨較大障礙。此外,部分企業僅提供描述性內容,缺乏量化的具體指標和數據支撐,使得評估工作難以深入進行。經過對交通運輸行業披露率較低的四級指標進行深入統計分析,我們發現這些指標中存在顯著的重復現
155、象。為便于參考,現將相關數據整理成下表,以供參考。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本評級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在ESG披露方面存在以下待改進的方面:綜合評價企業ESG披露痛點3435表6:交通運輸行業亟需改善指標清單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深度不足0102ESG數據與業務戰略融合度低03ESG披露標準化程度不高04ESG管理體系不健全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行業類別環境社會治理交通運輸行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重大風險與影響(供應鏈)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大股東持股比例鐵路公路碳核查/盤查舉措重大風險與影響(供應鏈)
156、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違禁品及反走私管理港口航運廢水循環使用強度止損和賠償機制董事長/總經理分設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員工滿意度調查大股東持股比例航空機場環境管理目標通過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管理層薪酬同 ESG 績效掛鉤廢氣排放強度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大股東持股比例物流運輸其他自然資源管理勞動糾紛管理層薪酬同 ESG 績效掛鉤固體廢物處置達標情況供應鏈安全保證與應急預案ESG 戰略/目標當前,我國ESG理念體系仍處于發展階段,與國際通行做法存在一定差距。為推進我國ESG理念體系的發展,有必要借鑒國際資本市場的成功經驗,同時發揮我國經濟體制優勢,形成具有
157、中國特色的ESG理念體系。為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行業ESG披露水平,對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投資者等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為深入貫徹落實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和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的精神,確?!笆奈濉迸c“十五五”兩個五年規劃的無縫銜接,進而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現代化目標,交通運輸部于去年3月正式發布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從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明確了清晰的發展路徑。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將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主動適應新時代交通發展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為實現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貢獻力量。第一,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應依據形勢判
158、斷,審慎制定并適時推出強制性的政策措施?;诿绹唑寗有畔⑴兜臍v程分析,我們認識到,強制性政策對于顯著提升ESG信息披露企業的數量增速具有關鍵作用,是行業追趕先進水平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推進過程中,必須審慎評估強制披露ESG指標可能帶來的風險,特別是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以及其他特殊敏感信息的風險。因此,在出臺強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指引政策時,應詳細闡釋關鍵指標,并著力增加信息披露的定量化指標,為交通運輸行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提供一套明確、規范的框架和邊界。其次,交通運輸企業應巧妙地平衡ESG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微妙關系,ESG倡導的是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目標往往
159、與短期或中期的財務指標產生沖突。因此,企業有必要深入剖析ESG與公司財務績效之間的潛在關系。通過不斷地研究和實踐,企業可以逐步構建一個全面且符合自身特點的ESG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管理層和員工的職責,確保責任到位、執行有力。在數據管理方面,企業應建立一套嚴格的數據質量控制體系,以防止數據錯誤或誤導的情況發生。這不僅有助于確保ESG戰略的有效實施,還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通過不斷優化ESG管理策略,交通運輸企業可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最后,投資者應將交通運輸企業的ESG表現納入考量范疇,促進企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鑒于我國ESG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參與者對ESG
160、的認知尚需深化,對其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尚需明確,且關于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的混淆與誤用現象較為普遍。為提升社會對ESG的全面認知,應充分利用ESG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的專業力量,針對ESG市場的人才需求,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并設計系統的培訓項目。為確保社會各方面主體對ESG理念有更為深入且系統性的理解,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審慎考量ESG因素,并避免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從而忽視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改進建議未來展望3637010203在環境方面,計劃強調推動綠色發展,特別是在“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中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運輸結構調整專項行動,優化重點區域的運輸結構,持續推動大宗物資由公路運
161、輸向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轉移,加快鐵水聯運、江海直達運輸的發展步伐,并著力提升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能力。在社會方面,計劃注重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在“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中強調,要以“聯網、補網、強鏈”為核心任務,優化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加快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同時,計劃還提出加快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支持一批城市加強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項目建設,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以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在治理方面,計劃注重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深化改革提升管理
162、能力行動”中要求,要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工作的法治化進程,完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推動執法工作的嚴格規范、公正文明。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當前,我國ESG理念體系仍處于發展階段,與國際通行做法存在一定差距。為推進我國ESG理念體系的發展,有必要借鑒國際資本市場的成功經驗,同時發揮我國經濟體制優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ESG理念體系。為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行業ESG披露水平,對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投資者等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為深入貫徹落實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和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的精神,確?!笆奈濉迸c“十五五”兩個五年規劃的無縫銜接
163、,進而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現代化目標,交通運輸部于去年3月正式發布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從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維度明確了清晰的發展路徑。交通運輸行業企業將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主動適應新時代交通發展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為實現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貢獻力量。第一,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應依據形勢判斷,審慎制定并適時推出強制性的政策措施?;诿绹唑寗有畔⑴兜臍v程分析,我們認識到,強制性政策對于顯著提升ESG信息披露企業的數量增速具有關鍵作用,是行業追趕先進水平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推進過程中,必須審慎評估強制披露ESG指標可
164、能帶來的風險,特別是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以及其他特殊敏感信息的風險。因此,在出臺強制性的ESG信息披露指引政策時,應詳細闡釋關鍵指標,并著力增加信息披露的定量化指標,為交通運輸行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提供一套明確、規范的框架和邊界。其次,交通運輸企業應巧妙地平衡ESG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微妙關系,ESG倡導的是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目標往往與短期或中期的財務指標產生沖突。因此,企業有必要深入剖析ESG與公司財務績效之間的潛在關系。通過不斷地研究和實踐,企業可以逐步構建一個全面且符合自身特點的ESG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管理層和員工的職責,確保責任到位、執行有力。在數據管理方
165、面,企業應建立一套嚴格的數據質量控制體系,以防止數據錯誤或誤導的情況發生。這不僅有助于確保ESG戰略的有效實施,還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通過不斷優化ESG管理策略,交通運輸企業可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最后,投資者應將交通運輸企業的ESG表現納入考量范疇,促進企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鑒于我國ESG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參與者對ESG的認知尚需深化,對其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尚需明確,且關于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的混淆與誤用現象較為普遍。為提升社會對ESG的全面認知,應充分利用ESG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的專業力量,針對ESG市場的人才需求,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并設計系統的
166、培訓項目。為確保社會各方面主體對ESG理念有更為深入且系統性的理解,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審慎考量ESG因素,并避免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從而忽視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改進建議未來展望3637010203在環境方面,計劃強調推動綠色發展,特別是在“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中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運輸結構調整專項行動,優化重點區域的運輸結構,持續推動大宗物資由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轉移,加快鐵水聯運、江海直達運輸的發展步伐,并著力提升城市綠色貨運配送能力。在社會方面,計劃注重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在“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中強調,要以“聯網、補網、強鏈”為核心任務,優化完善綜
167、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加快構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同時,計劃還提出加快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支持一批城市加強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項目建設,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以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在治理方面,計劃注重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能力行動”中要求,要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工作的法治化進程,完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推動執法工作的嚴格規范、公正文明。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39附
168、 錄08APPENDIXESG評級方法論評級指標體系39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編號三級指標編號四級指標1性質交易所指引2對應條款環境 EE1環境管理E1.1環境保護E1.1.1環境管理體系/制度定性第二十九條E1.1.2環境管理目標定性第二十九條E1.1.3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定性第二十九條E1.1.4環境預警與突發事故風險應急管理機制定性第三十三條E1.1.5環保投入強度定量第二十條E1.1.6環保培訓和宣教強度定量第二十條E1.1.7環保違法違規事件與處罰定性第三十三條E2資源利用E2.1能源E2.1.1能源管理體系定性第三十五條E2.1.2能源消耗強度3定量第三十五條E2.1.3清潔能源使用政
169、策定性第三十五條E2.1.4清潔能源使用強度定量第三十五條E2.2水資源E2.2.1水資源目標和規劃定性第三十六條1.中國交通運輸行業ESG評級指標體系 四級指標分為定性和定量。2.2024年4月12日,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正式發布 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3.能源消耗強度即每萬元營業收入所消耗的能源,其余定量指標中涉及“強度”指標均采用同樣計算方法。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E2資源利用E2.2水資源40E2.2.2節約用水舉措定性第三十六條E2.2.3新鮮水使用強度定量第三十六條E2.2.4循環水使用強度定量第三十六條E2.2.5循環用
170、水量占比定量第三十六條E2.3其他資源E2.3.1其他自然資源管理定性第三十七條E2.3.2有毒有害物料消耗強度定量第三十四條E3污染物排放E3.1廢水E3.1.1廢水管理目標和規劃定性第三十條E3.1.2減少廢水排放舉措定性第三十條E3.1.3廢水排放強度定量第三十條E3.1.4廢水循環使用強度定量第三十條E3.1.5廢水排放達標情況定性第三十條E3.2廢氣E3.2.1廢氣管理目標和規劃定性第三十條E3.2.2減少廢氣排放舉措定性第三十條E3.2.3廢氣排放強度定量第三十條E3.2.4廢氣排放達標情況定性第三十條E3.3固廢E3.3.1固體廢棄物管理目標和規劃定性第三十一條E3.3.2固體廢
171、棄物處理舉措定性第三十一條E3.3.3固體廢物處置達標情況定性第三十一條E3.3.4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置強度定量第三十一條E3.3.5無害廢棄物排放強度定量第三十一條E3.3.6危險廢棄物排放強度定量第三十一條E3.4其他污染物E3.4.1其他污染物管理定性第三十條E4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E4.1溫室氣體排放E4.1.1識別氣候變化風險,以及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戰略定性第二十一條E4.1.2碳核查/盤查舉措定性第二十六條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環境 E41E4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排放E4.1溫室氣體排放社會 SE4.1.3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定量第二十四條E4.
172、2減排管理E4.2.1助力“雙碳”目標的規劃和舉措定性第二十三條E4.2.2溫室氣體減排強度定量第二十七條E5生物多樣性E5.1生物多樣性E5.1.1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定性第三十二條E5.1.2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定性第三十二條E6綠色交通E6.1綠色交通E6.1.1綠色產品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定性第二十條第二十八條E6.1.2綠色運營及綠色辦公定性第二十條第二十八條E6.1.3綠色建筑改造定性第二十條第二十八條E6.1.4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管理定性第二十條第二十八條S1產品安全及質量S1.1產品安全及質量S1.1.1產品安全與質量管理制度定性 第四十七條S1.1.2通過產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定性
173、第四十七條S1.2產品創新與發展S1.2.1產品研發創新定性第四十二條S1.2.2知識產權保護定性第四十二條S2職業健康與安全S2.1員工健康安全S2.1.1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定性第五十條S2.1.2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定性第五十條S2.1.3員工安全風險防控定性第五十條S2.1.4安全事故及工傷應對定性第五十條S2.1.5員工關愛與幫扶定性第五十條S2.2員工發展與培訓S2.2.1員工雇傭和員工組成定性第五十條S2.2.2員工職業發展制度定性第五十條S2.2.3員工民主管理定性第五十條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環境 E42S2.2.4員工培訓和實踐舉措定性第五十條S
174、2.2.5員工發展的成效定性第五十條S2.3員工滿意度S2.3.1員工滿意度調查定量第五十條S2.3.2勞動糾紛定性第五十條S2.3.3員工流動情況定量第五十條S3客戶服務及權益S3.1客戶服務及權益S3.1.1負責任宣傳定性第四十四條S3.1.2止損和賠償機制定性第四十七條S3.1.3應對客戶投訴定性第四十七條S3.1.4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定性第四十八條S3.1.5客戶滿意度定量第四十七條S3.1.6投訴解決率定量第四十七條S4供應鏈管理S4.1供應商管理S4.1.1供應商選擇與管理定性第四十五條S4.1.2供應商數量及分布定性第四十五條S4.1.3因不合規被中止合作的供應商數量定性第四十五
175、條S4.2供應鏈環節管理S4.2.1供應鏈管理政策及措施定性第四十五條S4.2.2供應鏈安全保證與應急預案定性第四十五條S4.2.3重大風險與影響(供應鏈)定性第四十五條S5運輸安全及道路管理S5.1運輸安全及道路管理S5.1.1運輸/服務質量管理定性第四十七條S5.1.2運輸安全定性第四十七條S5.1.3安全應急管理舉措定性第四十七條S5.1.4報告期內發生的客戶健康與安全負面事件定性第四十七條S6社區責任S6.1社會公益活動S6.1.1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定性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S6.1.2公益慈善投入定性第四十條S6.1.3志愿服務績效定性第四十條社會 SS2職業健康與安全S2.2員工發展與
176、培訓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S6社區責任治理 GS6.2社區共建S6.2.1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政策措施定性第三十九條S6.2.2對當地社區的貢獻與影響定性第三十九條S7企業責任S7.1 國家戰略響應S7.1.1服務國家戰略定性S7.1.2應對公共危機定性S7.1.3公共服務定性第三十八條S7.1.4稅務貢獻定性第四十條G1公司治理G1.1治理策略G1.1.1黨的領導定性G1.1.2企業戰略與商業模式分析定性第十七條G1.1.3企業文化建設定性第十一條第十二條G1.2組織架構G1.2.1董事長/總經理分設定性 第十一條第十二條G1.2.2獨立董事占比定量第十一條第十二條G1.2
177、.3女性董事占比定量第十一條第十二條G1.3股東情況G1.3.1大股東持股比例定性 第十五條G1.3.2股東大會情況定性 第十五條G1.4合規管理G1.4.1合規管理體系定性 第五十一條G1.4.2合規審查具體流程定性 第五十一條G1.4.3訴訟和懲罰定性 第五十一條G1.5風險管理G1.5.1風險管理體系定性 第五十二條G1.5.2重大風險識別及防范定性 第五十二條G1.5.3審計制度定性第五十二條G1.6商業道德及反壟斷G1.6.1商業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定性第五十五條43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社會 SG1公司治理G1.6商業道德及反壟斷G1.6.2避免違反商業道德的舉措
178、定性第五十五條G1.6.3反壟斷與公平競爭定性第五十四條第五十六條G1.6.4違禁品及反走私管理定性第五十六條G2ESG 治理G2.1ESG 治理G2.1.1董事會參與 ESG 管理定性第十二條G2.1.2ESG 工作組織架構定性第十二條G2.1.3ESG 戰略/目標定性第十三條G2.1.4ESG 利益相關方識別定性第十四條G2.1.5ESG 實質性議題識別定性第五條G2.1.6ESG 相關制度定性第十二條G2.1.7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活動定性第五十三條G2.1.8管理層薪酬同 ESG 績效掛鉤定性第十二條G3數據治理G3.1數據治理G3.1.1基礎平臺建設定性第六條G3.1.2數據匯聚互通定
179、性第六條G3.1.3數據安全及隱私定性第六條44治理 G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各指標權重值通過判斷矩陣法來確定:a)對于任一三級指標 ,兩兩比較其下屬的四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記為 代表四級指標 相對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相對重要程度,構造判斷矩陣A,注意在矩陣A中 。例如某三級指標下轄n個四級指標,則判斷矩陣如式(1)所示。判斷矩陣中元素的意義是橫排因素相對豎排因素的重要程度,用標度1-9來衡量。標度1-9依次表示重要性遞增。倒數關系使判斷矩陣滿足矩陣要求,如表1所示。評級指標權重設計45當 0.1 時可以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e)即為四級指標 的權重值。注意
180、此處 為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權重,而非最終權重結果,為表述更為清晰,使用 代表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權重。f)同樣,針對各二級指標下轄的三級指標,重復步驟(a)(e),可得各三級指標關于其所屬二級指標的權重值 ,代表三級指標 對其所屬二級指標 的權重系數。g)重復上述步驟,可得各二級指標對其所屬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 ,代表二級指標 關于其所屬一級指標 的權重系數;和各一級指標關于評級結果的權重系數 ,代表一級指標 關于評級結果的權重系數。h)確定最終各四級指標對評級結果的權重,如式(7)所示:通過對環境、社會、治理三個議題下的四級指標評分相應四級指標的權重值+其他得分(可讀性、可及性、
181、可比性、完整性、平衡性等維度)綜合評分計算表如下:b)求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采用方根法計算矩陣特征向量的近似值。首先計算判斷矩陣A每行元素乘積的 n 次方根,如式(2)所示:為一致性比率,計算方法如式(6)所示:其中 為度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指標,越大,判斷矩陣 一致性越差,為 0 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查表2得到對應 的 值,其中 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c)計算判斷矩陣 A 的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如式(4)所示:d)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如式(5)所示:其次將 歸一化處理,如式(3)所示:評級分數計算標度含義1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具有同樣重要性3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
182、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顯重要7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強烈重要9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極端重要2,4,6,8上述相鄰判斷的中間值倒數兩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重要的標度表2:隨機一致性指標 值表1:判斷矩陣標度的含義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111122122131212111A10.9146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各指標權重值通過判斷矩陣法來確定:a)對于任一三級指標 ,兩兩比較其下屬的四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記為 代表四級指標 相對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相對重要程度,構造判斷矩陣A,注意在矩陣A中 。例如某三級指標下轄n個四級指標,則判斷
183、矩陣如式(1)所示。判斷矩陣中元素的意義是橫排因素相對豎排因素的重要程度,用標度1-9來衡量。標度1-9依次表示重要性遞增。倒數關系使判斷矩陣滿足矩陣要求,如表1所示。評級指標權重設計45當 0.1 時可以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e)即為四級指標 的權重值。注意此處 為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權重,而非最終權重結果,為表述更為清晰,使用 代表四級指標 關于三級指標 的權重。f)同樣,針對各二級指標下轄的三級指標,重復步驟(a)(e),可得各三級指標關于其所屬二級指標的權重值 ,代表三級指標 對其所屬二級指標 的權重系數。g)重復上述步驟,可得各二級指標對其所屬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 ,代表
184、二級指標 關于其所屬一級指標 的權重系數;和各一級指標關于評級結果的權重系數 ,代表一級指標 關于評級結果的權重系數。h)確定最終各四級指標對評級結果的權重,如式(7)所示:通過對環境、社會、治理三個議題下的四級指標評分相應四級指標的權重值+其他得分(可讀性、可及性、可比性、完整性、平衡性等維度)綜合評分計算表如下:b)求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采用方根法計算矩陣特征向量的近似值。首先計算判斷矩陣A每行元素乘積的 n 次方根,如式(2)所示:為一致性比率,計算方法如式(6)所示:其中 為度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指標,越大,判斷矩陣 一致性越差,為 0 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查表2得到對應 的
185、值,其中 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c)計算判斷矩陣 A 的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如式(4)所示:d)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如式(5)所示:其次將 歸一化處理,如式(3)所示:評級分數計算標度含義1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具有同樣重要性3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顯重要7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強烈重要9表示兩個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極端重要2,4,6,8上述相鄰判斷的中間值倒數兩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重要的標度表2:隨機一致性指標 值表1:判斷矩陣標度的含義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111122122131212111A10.91462023
186、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47其中,為四級指標的指標 評分,其形式為數據標準化后的百分制無量綱數值;為相應四級指標的權重值。代表其他得分。ESG評級得分從高到低分別為 AAA、AA、A、BBB、BB、B、CCC、CC、C、D十個級別。評級分數計算ESG 級別對應評分含義AAA95-100ESG 信息披露水平優秀,ESG 報告清晰完整,詳略得當,數據詳實,具有高度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AA90-95ESG 信息披露水平優秀,ESG 報告詳細全面,數據清晰,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較高的社會責任意識。A85-90ESG 信息披露水平高,ESG 報告全面完整,可持續發展能力
187、一般,但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BBB80-85ESG 信息披露水平較高,ESG 整體表現較好,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社會責任意識薄弱。BB75-80ESG 信息披露水平正常,ESG 整體內容完整,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但正在努力提升社會責任意識。B70-75ESG 信息披露水平一般,ESG 整體表現一般,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需要加強社會責任意識。CCC65-70ESG 信息披露水平一般,ESG 整體表現一般,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社會責任意識較弱。CC60-65ESG 信息披露水平較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社會責任意識薄弱。C50-60ESG 信息披露水平差,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需要積極提升社會責任
188、意識。D0-50ESG 信息披露水平很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需要迫切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參考文獻和數據來源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后)1交通運輸部.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2024-06-18.2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T/CERDS 32022 企業ESG評價體系S.2023.3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R.2023.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物流運輸楚天高速北部灣港白云機場暢聯股份大眾交通廣州港海航控股傳化智聯福建高速國航遠洋吉祥航空大秦鐵路贛粵高速海峽股份
189、南方航空德邦股份廣深鐵路錦港股深圳機場東航物流海汽集團連云港中國東航華鵬飛吉林高速遼港股份中國國航京滬高鐵江西長運寧波港密爾克衛錦江在線寧波海運瑞茂通龍江交通寧波遠洋申通快遞寧滬高速秦港股份順豐控股山東高速青島港鐵龍物流申通地鐵日照港物產中大深高速廈門港務西部創業四川成渝上港集團永泰運外服控股唐山港圓通速遞現代投資天津港韻達股份粵高速興通股份中儲股份招商公路鹽田港中國外運中原高速招商港口中谷物流中遠海發中遠??刂羞h海能中遠海特重慶港珠海港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48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47其中,為四級指標的指標 評分,其形式為數據標準化后的百分制無量綱數
190、值;為相應四級指標的權重值。代表其他得分。ESG評級得分從高到低分別為 AAA、AA、A、BBB、BB、B、CCC、CC、C、D十個級別。評級分數計算ESG 級別對應評分含義AAA95-100ESG 信息披露水平優秀,ESG 報告清晰完整,詳略得當,數據詳實,具有高度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AA90-95ESG 信息披露水平優秀,ESG 報告詳細全面,數據清晰,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較高的社會責任意識。A85-90ESG 信息披露水平高,ESG 報告全面完整,可持續發展能力一般,但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BBB80-85ESG 信息披露水平較高,ESG 整體表現較好,可持續發展
191、能力有限,社會責任意識薄弱。BB75-80ESG 信息披露水平正常,ESG 整體內容完整,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但正在努力提升社會責任意識。B70-75ESG 信息披露水平一般,ESG 整體表現一般,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需要加強社會責任意識。CCC65-70ESG 信息披露水平一般,ESG 整體表現一般,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社會責任意識較弱。CC60-65ESG 信息披露水平較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社會責任意識薄弱。C50-60ESG 信息披露水平差,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需要積極提升社會責任意識。D0-50ESG 信息披露水平很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需要迫切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參考文獻和數據來
192、源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后)1交通運輸部.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政府信息公開-交通運輸部(),2024-06-18.2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T/CERDS 32022 企業ESG評價體系S.2023.3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2022-2023R.2023.鐵路公路港口航運航空機場物流運輸楚天高速北部灣港白云機場暢聯股份大眾交通廣州港海航控股傳化智聯福建高速國航遠洋吉祥航空大秦鐵路贛粵高速海峽股份南方航空德邦股份廣深鐵路錦港股深圳機場東航物流海汽集團連云港中國東航華鵬飛吉林高速遼港股份中國國航京滬高
193、鐵江西長運寧波港密爾克衛錦江在線寧波海運瑞茂通龍江交通寧波遠洋申通快遞寧滬高速秦港股份順豐控股山東高速青島港鐵龍物流申通地鐵日照港物產中大深高速廈門港務西部創業四川成渝上港集團永泰運外服控股唐山港圓通速遞現代投資天津港韻達股份粵高速興通股份中儲股份招商公路鹽田港中國外運中原高速招商港口中谷物流中遠海發中遠??刂羞h海能中遠海特重慶港珠海港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48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49 機構簡介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的前身為交通部環境監測總站,成立于1985年7月,1996年經中編辦批復同意設立交通部環境保護中心,2009年大部制
194、改革后,更名為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中心具有中國交通環保管理、監測、研發的三大職能,承擔交通環保規劃的編制,交通環保政策、法規、標準的制定;組織承擔交通環保和監測技術交流培訓;承擔交通環??蒲虚_發項目,承擔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設計;負責行業監測網站的業務管理、交通環保信息統計;開展行業環境調查、測試、仲裁分析;以及交通建設項目環?!叭瑫r”的咨詢管理工作,水土保持相關咨詢服務工作。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非常重視ESG領域的工作,作為主要參編單位,編制了 企業、社會、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T/CAS868-2024),未來在指導和規范行業ESG管理方面繼續發力。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195、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前身為上海鐵道學院建設監理科技公司,擁有建設部最高監理資格等級工程監理綜合資質,現為同濟科技(股票代碼:600846)子公司,在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全過程工程咨詢、監理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從項目策劃到實施完成的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詢服務,業務足跡遍布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涉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板塊。近年來,天佑咨詢堅持走數字化升級為依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探索企業多元化拓展的新模式,構建了“工程咨詢+綜合管理咨詢”的創新業務框架,致力于成為科技創新引領的綜合性咨詢企業。隨著我國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天佑咨詢將ESG碳管理咨詢作為
196、創新發展的核心業務之一,自主研發了“碳96天佑碳智慧管理系統”,采用“平臺+咨詢”一體化的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碳排放規劃及方法論制定、碳排放核算、能碳雙控減排規劃等一站式碳管理咨詢服務。ORGANIZATION PROFILE2023年度交通行業上市公司ESG評級報告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中心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本報告所有數據除特殊說明外,均通過公開渠道收集。本報告編制組已盡力確保本報告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但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決策的直接建議或保證。使用本報告的用戶應自行判斷其內容是否適合其個人或組織的需要,并獨立承擔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產生的任何風險。我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損害或責任負責。本免責聲明適用于本報告的全部內容,并構成使用本報告的前提條件。我們保留隨時修改或更新本免責聲明的權利,用戶應定期查看本免責聲明以了解任何變更。免責聲明交通運輸行業企業ESG評級報告ESG RATING REPOR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2023)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