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界研究院 前 言前 言2021 年新冠疫情反復,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的優勢進一步體現,患者開始積極利用互聯網資源來解決自身的醫療需求,用戶利用互聯網就醫的消費習慣正逐漸養成;另一方面互聯網醫藥、互聯網醫保、互聯網診療政策的陸續出臺,加強了對行業的政策支持,有利于行業的持續規范發展。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診療核心將轉化為居民、患者,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發展態勢。圍繞患者在就診全流程中的需求,探索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場景,院內,借助互聯網推出掌上醫院 APP,打造就醫流程閉環;院外,搭建互聯網醫院, 診后隨訪平臺, 讓患者能及時就醫, 復查復診, 科學管理自身的病程。從產業生態來看,參與到互聯網 +
2、 患者診療中的企業可分為平臺型,通過搭建在線問診、 健康咨詢、 慢病管理的全流程模式, 建立醫、 藥、 險的閉環;另一類為信息化服務企業,運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為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撐。當前,產業內各企業都以搭建閉合生態為發展方向,通過自身的平臺或是技術優勢為患者構建“醫 + 藥 + ?!钡耐暾w系。健康界研究院 目 錄CONTENTS第一章 行業綜述 / 011.1 行業界定 / 011.2 行業細分 / 02第二章 驅動因素 / 032.1 資源驅動 / 042.2 政策驅動 / 052.3 疫情驅動 / 062.4 老齡化驅動 / 06第三章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
3、/ 073.1 互聯網 + 患者診療之院內就診服務 / 073.2 互聯網 + 患者診療之互聯網在線診療 / 093.3 互聯網 + 患者診療之院外患者管理 / 13第四章 典型企業 / 154.1 平安健康 / 154.2 圓心科技 / 174.3 納里健康 / 194.4 思創醫惠 / 21健康界研究院 主要觀點主要觀點 新冠疫情的反復深化了患者對于互聯網診療服務的認識,加快了用戶習慣的養成,以患者為中心的互聯網醫療成為發展的新趨勢。 從藥品到診療再到互聯網醫保,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市場發展基本面穩定。 圍繞患者院內院外的全流程需求,各方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信息廠商不斷完善和升級一體化解決方
4、案;互聯網平臺企業圍繞患者需求,打造“醫、藥、險“一體的生態化平臺。123健康界研究院 1第一章 行業綜述第一章行業綜述1.1 行業界定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指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技術的支持下,以滿足患者需求為出發點,提高患者就醫就診體驗感為目標,圍繞患者在就醫診療、醫藥購買、保險報銷等三方面的需求而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本報告將聚焦在“互聯網 + 患者醫療”版塊進行研究分析。圖 1 互聯網 + 患者服務范圍界定資料來源: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21.2 行業細分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可大致分為三個板塊:一是院內患者就診服務, 聚焦于提供各類優化就醫流程的服務為主, 如診前的掛號
5、預約、醫院診療導航、報告自助打印等,幫助患者高效就醫效率。其中,需要廠商提供軟硬件產品來幫助提升患者就醫方便性,如給醫院開發相應的產品和小程序,提供自助打印機等。二是互聯網在線診療服務,主要為患者提供在線問診、遠程問診等服務,以遠程醫療平臺,互聯網診療平臺、線上醫療咨詢平臺為媒介向患者提供服務,藥品生產企業和醫療器械廠商則與平臺方合作,為患者提供藥品和診療器械。三是院外患者的管理服務,通過小程序、APP、云平臺等向患者提供診后隨訪和慢病管理服務,有效的幫助患者按時用藥,提供科學的康復指導,最終幫助患者實現自身的健康管理。圖 2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內容細分資料來源: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
6、究院 3第二章 驅動因素第二章驅動因素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在未來將處于一個持續穩定成長的態勢,預測行業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的 5038 億元增至 2030 年的 39293 億元人民幣;從發展速度來看,2025 年后增速將開始逐漸減緩,但仍將維持在 15% 至 20% 之間。市場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資源、政策、疫情和我國人口老齡化等。圖 3 中國互聯網診療市場規模預測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42.1 資源驅動診療資源分布不均,資源洼地患者就醫意愿未被滿足。從醫院數量看,2020 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約為 102 萬,但作為診療
7、首選機構的三級醫院數量僅有 2996 個,在所有醫療機構中占比僅達 9%,但承擔的患者人數占比達到 50%,資源匹配不對稱。從醫院技術人員情況看,2020 年我國衛生人員總數約為 1348 萬人,其中注冊護士占比為 35%,執業(助理)醫師占比為 30%。盡管 2020 年的每干人口注冊護士數量增長為 3.3 人、每干人執業(助理)醫師數量增長為2.9人,但該數量仍然難以滿足龐大的病患基數的診療需求。此外,2020 年醫院醫師的日負擔人次比之去年有所下降,但各級醫院醫生的診療負擔依然嚴重。若引入互聯就診,不僅改善繁瑣低效的就醫流程,讓占少數的三甲醫院有效服務更多的患者、縮小非三甲醫院與三甲醫院
8、之間的醫療資源差距,而且可減輕醫生的工作負擔、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滿意度。圖 4 2020 年我國醫院資源分布情況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5第二章 驅動因素2.2 政策驅動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端政策落地加速。醫療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互聯網診療的發展與政策緊密相關,梳理 2015 年至今的互聯網醫療政策,國家對于互聯網診療的政策態度從審慎到開放。從保障體系上看,從網售藥品過渡到核心診療再到互聯網醫保,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鑄穩市場擴張基石。圖 5 互聯網醫療政策走勢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62.3 疫情驅動新冠疫情激
9、發互聯網 + 患者診療需求。此次疫情是 2014 年以來互聯網 + 患者診療行業的一次大飛躍。疫情期間,人們被迫轉向線上,對于互聯網醫療,特別是線上診療的認知上升,意識到線上也有豐富的醫生資源,具有便利性、節約時間和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的優點。根據官方數據披露,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已過 1600 家。2.4 老齡化驅動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增加醫療保健的整體需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 2.64 億,占 18.7%;65 歲及以上人口 1.9 億,占 13.5%。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而 65 歲
10、以上的人群中有 78.4% 患有慢性病,醫療保健需求巨大。圖 6 2019 年以來互聯網醫院及互聯網診療數據統計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7第三章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3.1 互聯網 + 患者診療之院內就診服務互聯網 + 患者就診之院內服務是針對”院內全流程就診服務“,主要體現在患者全流程優化和就醫路徑中如精準預約、自助服務、費用支付等重點模塊的建設完善。目前圍繞院內全流程就診服務,醫院和廠商合作提供的應用服務主要有以下兩類:第三章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院內服務主要指在實體醫院內,借助科技信息化企業提供的各類軟硬件產品,如掌上醫院 APP、
11、微信小程序、自助掛號機、自助報告打印機等方式,使患者在院內就醫流程更為便捷,增加就醫的滿意度;互聯網在線診療以互聯醫院為代表向患者提在線問診、遠程問診、在線復診、藥方審核等服務;院外患者管理以診后隨訪服務和慢病管理為主,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幫助患者做好我健康管理。健康界研究院 8圖 7 互聯網 + 患者診療院內服務及企業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1)推廣掌上醫院 APP,促進院內就醫流程優化及閉環管理服務此類服務較為常見的產品形式是掌上醫院 APP,主要針對本醫院內部診前、診中、診后醫療流程的閉環打造和線上線下業務的全流程管理。目前已推出的“掌上醫院”APP 主要上線功能有門
12、診查詢、預約掛號、診間繳費、智能導診、智能導航、病歷查詢、檢查預約、檢查結果查詢等功能。(2) 圍繞 “就醫路徑” 中的預約、 自助服務、 移動應用等細分領域重點建設。面向患者服務的 “互聯網+ “中另一種建設模式是圍繞 “就醫路徑” 中某一重點模塊展開,常見應用包括精準預約、移動支付、自助服務、醫院導航等。目前已有不少企業涉足該領域,其中既有品牌企業浪潮、百度的靈醫智慧,也有中小型的真趣科技、華序等。健康界研究院 9第三章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3.2 疫情驅動本部分內容聚焦目前主流的在線診療模式互聯網醫院進行重點說明,根據互聯網醫院運營主體的不同,互聯
13、網醫院可劃分以企業運營為主體模式和以醫院為主體模式。兩種模式都可以向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健康普及等方面的業務,但在診療深度上有所不同,以企業為主體的在線診療多為輕問診,以醫院為主的問診程度較深。表 1:互聯網醫院模式分類企業主導模式醫院主導模式主要形式I 型H 型H+I 型企業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醫院獨立建設互聯網醫院醫院與企業聯合開辦互聯網醫院,法人是醫院。企業收入平臺企業收入來自平臺用戶付費醫院對軟硬件采購費用醫院對軟硬件采購費用和后期運營分成費用醫生來源分為兩部分:自有簽約醫生、外部醫生分為兩部分:主要為本院醫生,也可利用其他醫院的醫生定位主要目的為獲得盈利線下實體醫院的線
14、上延伸,分散線下就醫壓力優勢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并提供其他配套服務可連接的參與者最多,能夠容納的診療服務方式也更多,可包含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的范圍問診情況圖文輕問診為主圖文、遠程為主,問診程度深健康界研究院 10圖 8 企業主導和醫院主導下互聯網醫院覆蓋場景對比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從覆蓋場景來看,企業平臺型互聯網醫院,更多側重于“常見病、慢性病”的在線復診等基礎醫療服務,而醫院主導型互聯網醫院覆蓋的醫療服務場景更為寬泛,而且天然具備線上和線下的醫療服務完整閉環。(1)企業主導模式(I 型)企業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 主要為患者提供 “健康咨詢” 服務為主, 通過平臺自身的
15、資源、信息優勢,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健康指導、健康教育、開藥、藥品配送服務等,以互聯網平臺為主,打造醫藥閉環。此類主要以平安健康、妙手醫生、微醫、丁香醫生、好大夫在線等企業為代表,在此平臺模式中,主導方與平臺運營方均為互聯網公司,為用戶提供付費的在線咨詢及問診服務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醫藥與器械類企業與平臺合作,負責向患者提供治所需的藥品與器械。健康界研究院 11第三章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圖 9 平臺企業為主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結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圖 10 2020 年已建互聯網醫院運營數據對比(N=123)資料來源:健康界研究院分析(2)醫院主導模式(H 型和 H+I 型
16、)此模式具體表現形式為以醫院為主體的互聯網醫院。根據健康界 2021 年對我國互聯網醫院的調研分析,在 2020 年,以醫院為主導的 H 型和 H+I 型互聯網醫院取得了較大突破,參與科室、參與醫生、診療人次均實現倍增式增長,說明患者在線診療服務需求快速增長,用戶在線問診習慣正逐漸養成。健康界研究院 12在醫院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中,醫院向信息化廠商采購軟硬件設備,搭建互聯網醫院平臺向患者提供在線診療、遠程會診等一系列服務,通常醫院與信息化廠商主要有兩種合作模式。一是醫院自行搭建私有云平臺,醫院作為平臺的主導方及運營方,該模式可以與醫院的線下系統做 O2O 連接,醫院向信息化廠商一次性付清費用,
17、代表性的企業有醫惠科技、創業慧康等;二是信息化廠商與擁有互聯網醫院資質的醫院合作建立公有云平臺,并進行后續運營,該模式支持醫院醫聯體和區域醫療體系,此模式下信息化廠商參與到后期運營,并通過診療分成盈利,如衛寧健康的子公司納里健康。圖 11 醫院主導的互聯網在線診療產業構成資料來源: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13第三章 互聯網 + 患者診療模式3.3 互聯網 + 患者診療之院外患者管理從當前院外患者管理服務領域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一是以醫院診后隨訪為主,側重于醫院對于出院后病人的康復管理,包括用用藥提醒、復診提醒、康復方案調整等服務?;颊邿o論是在院內就醫問診還是在線上問診,都需要去進行
18、定期的復查復診,但以往許多患者受制于繁瑣復雜流程和來回路程因素,沒有辦法按時去醫院復查復診,導致患者恢復水平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互聯網 +患者診后隨訪也受到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一大發展趨勢。該模式下不僅縮減了醫生和患者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加強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進一步推進。 通過搭建智能隨訪系統, 將醫生和患者端有機的聯系起來, 讓患者能及時與醫生溝通,獲得更為準確及適當治療。二是側重慢病管理服務,通過互聯網平臺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專業的咨詢、定期檢測、風險評估、綜合干預與管理等服務,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延緩疾病進程、減少并發癥
19、、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并降低醫療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傳統的慢病管理模式存有缺乏慢病預防知識普及、依從性差、缺乏專業指導等問題,而互聯網和新技術的出現則幫助解決了上述問題,依托互聯網平臺,患者能更方便的與醫生進行實時溝通,借助現代技術對于自身的健康狀況有更為準確的記錄與管理。目前的慢病管理以指標監測、用藥指導、不良反應干預、網絡購藥等方面的服務居多。從院外患者管理服務來看,醫生端和患者主要使用企業提供技術和產業服綜合平臺。健康界研究院 14其中像卓健科技、醫惠科技側重于幫助醫院搭建診后隨訪平臺,幫助院方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院后隨訪服務。以平安健康、妙手醫生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則
20、更注重于患者自身的慢病管理,通過自身平臺搭建醫患橋梁,利用自身的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等,為患者提供整體的慢病管理方案。圖 12 互聯網 + 患者院外管理服務構成情況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15第四章 典型企業第四章典型企業互聯網 + 患者診療服務版塊中涉及到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和醫療信息化服務廠商,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企業進行說明。4.1 平安健康(1)企業綜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健康”;股份代碼:01833.HK)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公司于 2018 年 5 月 4 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21 年正式更名為“平安健康”。健康界研究院
21、 16圖 13 平安健康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2)業務板塊目前,公司融合了保險 + 醫療健康、家庭醫生會員制、O2O 醫療服務三大模式,通過在線醫療、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四大業務板塊,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醫療健康服務。根據平安健康官方公布,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達 4 億,累計咨詢量超 11.8 億次,自有醫療團隊約 2000 人,外部醫生專家 4.65 萬名。在“AI 醫生助手、駐司醫生、外部醫生、大咖醫生”組成的四層醫生網絡體系賦能下,平臺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問診、開方、用藥指導、報告解讀、隨訪關懷、預約掛號、在線購藥
22、等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線下網絡方面,平臺合作醫院超 4000 家 ( 其中三甲醫院占比約50%),合作藥店數目超過 18.9 萬家。健康界研究院 17第四章 典型企業圖 14 平安健康業務構成情況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4.2 圓心科技(1)企業綜述圓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 旗下有妙手醫生、 圓心醫療、 圓心惠保、 圓心藥房、 圓心公益、無界進修、圓心研究院等多個業務品牌。致力于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全病程服務,打造聯結患者、醫生、醫院、藥企和保險的 IT、數據體系、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公司已于 2021年 2 月和 8 月連續完成 E 輪和 F 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紅杉、騰訊、Or
23、biMed、中信證券、中金資本等,并于 2021 年 10 月正式向港交提出上市申請。健康界研究院 18(2)業務板塊圓心科技有三個業務板塊 : 院外綜合患者服務、 供給端賦能服務以及創新醫療健康服務。主要依托妙手醫生、圓心藥房、圓心易保三個平臺打造閉環流程。其中妙手醫生主要提供在線問診及復診處方服務,在線問診服務通過多種方式使醫院的醫生與患者建立聯系,包括圖文、電話及視頻。通過此在線問診平臺,授權醫生可回復患者的詢問并填寫電子處方及檢查單?;颊咄ㄟ^數字處方及檢查單擁有更多選擇進行藥房交付及健康檢查服務的理想時間及地點。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止八個月,妙手醫生的每月平均用戶訪問量
24、約為 41.5百萬。圖 15 圓心科技發展歷程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19第四章 典型企業4.3 納里健康(1)企業綜述納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是衛寧健康(股票代碼:300253)子公司。納里健康構建了“互聯網 + 醫療健康”成熟體系,為醫院提供“IT+ 運營”整體建設服務。納里健康基于 “一個中心、 兩個平臺” 的產品架構, 助力實體醫院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診前、診中、診后一體化閉環管理。目前,公司產品與服務已覆蓋全國 31 個省市區,對接醫療機構 6000 余家,服務患者突破 3 億人次。標桿客戶包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省中醫院、 上
25、海市兒童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天津市天津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等。圖 16 圓心科技業務構成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20(2)業務板塊納里健康通過“IT+ 運營”模式為醫院提供整體建設服務,目前已經助力 100 多家醫院獲得互聯網醫院牌照。納里健康的“IT+ 運營”的完整解決方案具體包括: IT 建設環節納里健康布局單體醫院、醫聯體、醫院聯盟、醫共體,以及身邊醫生平臺布局基層衛生服務領域,幫助實體醫院打造擁有自身特色、線下線上、院內院外深度結合的互聯網醫院模式,產品線包括就醫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互聯網診療服務、 遠程醫療協同、家庭醫生
26、服務、人工智能、第三方協作等。 聯合運營環節互聯網醫院運轉的核心在于運營。納里健康提出“IT 建設 + 運營”模式,以專業運營團隊線上線下雙向支持,攜手院方共同打造“互聯網醫院運營中心”。這其中,既包括醫患端的推廣運營,醫生端的品牌打造和激勵,也針對患者診后服務運營進行探索:以??祁I域為突破口,根據醫院需求開展??苹】倒芾矸?。同時,納里健康也積極建設生態運營體系,引入醫藥、體檢、商保、物流等第三方單位共同來進行生態運營實現共贏。2021 年上半年,納里健康平臺提供互聯網醫療應用服務的醫療機構累計達 6,800 余家,其中與實體醫療機構已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含已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
27、醫院累計 310 余家。納里健康在繼續做好實體醫療機構“數字新基建”的同時,積極探索互聯網醫院從建設到運營的轉變,實現嚴肅醫療到健康管理服務的業態延伸,同期,納里健康平臺完成收費在線問診訂單 60 余萬次;醫生注冊量累計超過 30 萬人,患者注冊量累計超過 3,700 萬人。健康界研究院 21第四章 典型企業4.4 思創醫惠(1)企業綜述思創醫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2010 年 4 月在深圳創業板上市 ( 股票代圖 17 納里健康互聯網醫院解決方案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健康界研究院分析健康界研究院 22圖 18 思創醫惠患者在線診療服務體系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健康界研究院分析碼
28、 300078),思創醫惠旗下的醫惠科技,一直以“簡約智慧醫療”為理念,以“病人安全、醫療質量、臨床效率和費用控制”為目標,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為依托,實現從居民到醫護人員全人全程可及連貫的智慧醫療信息服務。(2) 業務板塊思創醫惠面向患者的“互聯網 +”服務是其“智慧醫院”戰略板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患者為中心,將互聯網 +、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支付、人工智能、認知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和 5G 等新技術融入板塊中,搭建了健康宣教、云隨訪、患者預約,智能導航與導診系統、掌上醫院、智能 MDT& 遠程醫療平臺等多個服務模塊,為患者提供了線上 + 線下全流程的服務。健康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