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37頁).pdf

編號:602837 PDF 37頁 4.09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37頁).pdf

1、凝心聚力,共筑移動信息產業鏈集智創新,共建高階自智網絡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目錄前言:中國移動自智網絡實踐歷程一、自智網絡趨勢分析 (一)國家發展規劃指引 (二)行業發展創新需求 (三)運維升級必由之路 (四)通信運營商數智轉型產業共識與挑戰二、自智網絡頂層設計 (一)建立“234”能力架構,分層分域明確自智能力范圍 (二)建立5級技術成熟度標準,指引自智能力提升方向 (三)建立成效指標體系,量化衡量自智能力應用價值 (四)建立迭代提升閉環,體系化推動自智能力持續提升三、自智網絡技術創新 (一)加強單域自治能力,提升網絡維護效率 (二)加強跨域協同能力,打造極致業務體驗 (三)加強

2、精益管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四)加強重點領域能力創新,擁抱全新使能技術四、自智網絡典型案例五、自智網絡產業協同 (一)共同制定成效衡量標準,牽引自智網絡能力提升 (二)共同搭建經驗成果交流平臺,以終為始驅動自智網絡發展 (三)共同構筑協同攻關開放載體,加快建設自智網絡創新高地縮略語參考文獻23345688910121414202325283131313233351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前言2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中國移動自智網絡實踐歷程 2019年 理念創新5月,聯合產業伙伴,在業界創新提出自智網絡理念,寫入TM Forum 自智網絡白皮書1.01,迅速成為產業共識。

3、2021年 規模實踐2月,在業界率先提出“十四五”期間達到L4級的目標,清晰定義演進路徑、體系架構、分級標準、閉環迭代方法,指導全網開展自智網絡實踐。7月,總結實踐經驗,同步發布 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1)、TM Forum IG1218B 中國移動自智網絡最佳實踐。12月,全網從局部試點到全面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提升,自智網絡整體水平從L1.8級提升至L2級。2022年 創新突破1月,在業界率先提出并應用自智網絡成效指標體系,持續牽引數智化能力提升,量化驗證業務成效。11月,經過全網體系化開展自智網絡實踐,全網核心運維自動化率超過80%,AI中臺能力超過150個,自智網絡整體水平超

4、過L2.7級。12月,融合新思考,踐行新理念,探索新技術,全新發布 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為業界提供實踐指引。2023-2025年 協同共進中國移動承擔國家移動信息產業鏈鏈長,將在自智網絡領域,集聚產學研用優勢力量,凝心聚力共筑移動信息產業鏈,集智創新共建高階自智網絡,共同提升產業鏈生存力、競爭力和發展力。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不斷催生數字經濟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驅動全球數字化轉型。我國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的形勢變化,將數字中國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信息服務市場規模穩

5、步提升,給通信行業帶來了寶貴的轉型空間,驅動行業持續向社會輸出新業務、新服務、新網絡。與此同時,在隨之而來的差異化客戶需求、網絡規模增長和復雜度提升等多因素作用下,網絡運維工作壓力與挑戰劇增、成本居高不下。中國移動創新提出“自智網絡”,指導網絡運維的數智化轉型,牽引信息服務邁上新的臺階。一、自智網絡趨勢分析為加快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推動雙碳目標早日實現,通信行業需要以更快速度、更優路徑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是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核心要義。習近平總書記在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4文章中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黨的二十大會議重

6、申要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持續發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用能剛性增長。2022年7月發布的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5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元增至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成為推動經濟增長主要引擎之一。按照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6有關部署,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將從2020年的5個增加至26個,數據中心算力規模將從90EFLOPS增長至300EFLOPS,將會帶來信息通信行業用能需求的剛性增長

7、。實現綠色低碳持續發展目標,通信行業將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8月發布的 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7要求加快重點設施綠色升級。聚焦數據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機房三類重點設施,以全方位全過程的集約化布局、高效化設計、綠色化建設、低碳化技術、智能化運維為手段,加強數據中心統籌布局,推動基站主設備及配套設施節(一)國家發展規劃指引(一)國家發展規劃指引013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伴隨數字時代到來,算力在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據IDC預估未來五年全球算力規模將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300EFLOPS。2021-202

8、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8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各行各業對算力提出了“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廣覆蓋”等迫切需求,通過算力和網絡能力一體化拉通,利用網絡集群優勢突破單點算力的性能極限,提升算力的整體規模,從而讓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可“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成為消費者對算網新業務的期待。據 Statista 數據,2030 年數字業務的流量將是 2020 年的 13 倍。行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需求驅動了新業務、新服務、新網絡的發展與持續演進。(二)行業發展創新需求(二)行業發展創新需求1.“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算網業務需要算力和網絡能

9、力一體化拉通面對各行各業的數智化轉型需求,toB業務類型多樣化、復雜化程度越來越高。據Keystone Strategy&Huawei SPO Lab預測,2025年運營商全球5G toB市場規模將達到6020億美元。針對toB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敏捷支撐能力,在自助使用業務、自動交付業務、快速恢復業務等維度向網絡業務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打造多種解決方案和創新服務,解決當前業務開通中存在的流程環節多、耗時長、端到端自動能力不足等問題。綜合運用提高客戶滿意度、縮短產品上線時間、提供高效運營支撐等手段,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心紅利的運營模式轉型。2.實現從人口紅利到人心紅利轉換需

10、要面向行業客戶打造極致用戶體驗4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能技術運用推廣,加快核心通信機房綠色低碳化重構。最終實現到2025年,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改建核心機房PUE降到1.5以下。在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日益增長的客戶差異化業務需求與超大規模復雜網絡,對通信運營商從“支撐業務提質創收、提升基礎運維效率、保障網絡運行安全、降低運營成本”4個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驅動中國移動加速運維數智化轉型升級。(三)運維升級必由之路(三)運維升級必由之路2022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政企市場收入達到91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

11、1%,同比增長24.6%,政企客戶數達到2112萬家,其中移動云、5G垂直行業等DICT收入達到482億元,同比增長44.2%,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信息服務藍海收入“第二條曲線”不斷攀升9。未來,通信網絡將從連接百億人發展為連接千億物,通信網將演進為生產網,政企客戶對開通的敏捷性和網絡可靠性更加關注;5G使能千行萬業,而千行萬業的差異化SLA對網絡的連通性、帶寬、延遲、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多樣性、差異化需求;跨領域、多場景的新應用不斷涌現,導致網絡業務調度開通環節增多,存在端到端流程人工操作斷點,無法快速匹配客戶“零等待”需求。面向toB行業應用的實時在線一站式、按需靈活訂購,業務分鐘

12、級/秒級自動開通,業務不中斷,全方位安全保障等訴求,亟需運營商全面提升網絡業務端到端開通、驗收、質檢及主動性保障的自動化、敏捷化、智能化能力。1.敏捷支撐差異化的政企業務開通需求5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5G-A技術向“卓越網絡、智生智簡、低碳高效”三大理念持續演進和增強,成為工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5G-A(5.5G)是在行業需求場景更加豐富、行業應用不斷創新背景下的5G技術演進版本,“泛在萬兆體驗、千億聯接、內生智能”的5G-A新網絡將成為構建工業環境下人、機、料、法、環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面向2030年及未來,6G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全面融合,最終實現“萬物智聯、

13、數字孿生”的美好愿景。通過深度融合數據技術、運營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6G將具有空天地海全場景一體覆蓋,通信、計算、AI、感知等多維能力一體服務,泛在互聯、智慧內生、安全內生、綠色低碳等特點,推動社會普慧智能、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3.網絡技術持續演進促進數字實體經濟融合最終實現“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為落實國家戰略要求、滿足行業發展需求、支撐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中國移動開啟了網絡運維數智化轉型之路。從智能運維體系創新、網絡智能化產品打造與自智網絡產業協同等(四)通信運營商數智轉型產業共識與挑戰(四)通信運營商數智轉型產業共識與挑戰作為全球客戶數量最多、網絡規模最大、網絡服務最豐富的通信運營商

14、之一,中國移動客戶總數已達到9.7億戶,隨著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網絡設備的數量與數據規模也成倍增長,帶來的網絡維護工作量也大幅增加,面對全網10大類、2301種、4.5億臺云網設備,線路機房巡檢、施工現場管理、工程驗收、啞資源采集、家客裝維等現場生產作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人工效率和維護質量存在不足。亟需加強全專業網絡設備的自動采控能力,結合圖像處理、語義識別等感知智能技術,實現全觸點智能運維,賦能一線提高運維效率。2.高效維護超大規模的一線運維觸點目前中國移動4/5G云化核心網與5網12頻無線網并存,涉及網絡專業多、代際多、層級多、地域多,日均采集處理DPI、MR、MDT等網絡大數據超3.5P

15、B,實時監控網絡告警超1億條,基于軟件化的新型分層解耦轉型網絡在實現資源彈性分配、動態調度等新特性的同時,也帶來網絡維護協同度復雜度的陡增,涉及跨層跨域綜合分析和故障診斷,僅靠傳統專家經驗難以支撐。亟需全息感知網絡變化,主動預測網絡隱患,自動定位跨域故障,精準調優網絡參數,提前修復消除風險,保障網絡可靠運行。3.主動預防跨域跨層的復雜云網故障當前運營商能源費用類成本占總運營支出的近30%,5G基站和數據中心快速投產,導致用電量成倍增加,5G基站能耗為4G基站的3倍,部分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高達1.5以上。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節能減排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助力運營商節省成

16、本,已經成為中國移動的重要使命和重點工作。然而傳統依賴基站硬件關斷、用冷設備改造等手段對能耗壓降已達天花板,需要運用智能策略等新技術,在保障網絡性能的前提下,亟需加強“一站一時一地一策”網隨業動精益管控能力,構建新型綠色低碳的網絡,實現降碳降本雙目標。4.精益管控高居不下的網絡運營成本6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與此同時,中國移動積極向產業共享最佳實踐,凝聚產業共識。推動構建以TM Forum與CCSA為核心的產業協作體系,帶領產業共同奔赴“三零三自”愿景。TM Forum的統計研究10表明,自智網絡國際產業協作成員數量在過去四年中增加了9倍,個人貢獻者數量增加了18倍;未來3-5年全

17、球運營商自智網絡相關投資占比預計將提高50%;自智網絡是超過90%運營商公認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推進自智網絡能力升級的過程中,通信運營商也面臨著多重挑戰:(1)如何量化度量自智網絡帶來的業務成效,以價值驅動自智能力提升,持續賦能業務創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2)如何定義高階自智網絡的關鍵技術畫像,指引DIOCT技術融合創新與規模應用。(3)如何以網強算,不斷豐富算力供給、應用和服務方式,提供算力泛在的社會級服務。(4)如何協同提升單域網元和跨域網管的AI能力,實現網絡全棧智能,以智提質。(5)如何加強產業鏈協同,在自智網絡領域共建標準、共享成果、共創新篇。7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

18、書(2022)方面,推動“網絡智能化技術”與“自智網絡體系”扎實、高效、有序發展。從2019年在TM Forum率先提出自智網絡理念1、2021年在業界發布首個面向全面實踐的“自智網絡”白皮書2、到2022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領先的自智網絡運營商10,歷時四年、三大里程碑,構建起匯聚各方力量統一運營支撐生產新生態。如圖所示,自智網絡旨在加強網絡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智能化運維能力,面向消費者和垂直行業客戶提供“零等待、零故障、零接觸”的“三零”體驗,支撐CHBN業務發展,面向網絡智慧運維打造“自配置、自修復、自優化”的“三自”能力,賦能運維提質增效降本。圖 1 自智網絡愿景目標建立自智網絡“234

19、”能力分層架構(如圖3),以“支撐客戶發展、夯實質量領先優勢”2大業務目標為牽引,構建網元、網絡、業務、商務4層協同的數智化運維能力,實現客戶需求管理、跨專業業務管理、單專業網絡資源管理3個閉環流程。其中,由網元自身實現內生自智,OMC系統和O域專業運維工作臺實現單專業網絡管理能力,O域運維能力中心實現跨專業的網絡管理能力和業務管理能力,B域業務支撐系統實現商務管理能力。(一)建立“234”能力架構,分層分域明確自智能力范圍(一)建立“234”能力架構,分層分域明確自智能力范圍8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2 自智網絡演進路線圖 3“234”能力分層架構2021年初,中國移動提出“2

20、025年實現L4級高階自智網絡”的實踐目標,經過三年全方位理論創新與探索性實踐積累,形成了成熟自智網絡能力提升實踐方法,包含“自智網絡能力架構、技術成熟度分級標準、業務價值衡量體系、迭代提升閉環”等四要素,指導全網開展規?;?、系統性、持續性的自智網絡實踐,2021年底已達到L2級部分自智網絡水平。二、自智網絡頂層設計02234初級自智2019年2021年2023年2025年部分自智基本自智高階自智L1L2L3L4針對網元管理、網絡管理、業務管理類能力,進一步以網絡全生命周期的6個運維域、11個核心運維場景、37類核心運維能力為框架(如圖4),按照5個重點專業和4類重點業務,細化梳理200余個核

21、心能力,覆蓋800余個核心子場景,并明確定義每個核心能力的功能技術規范,指導全網持續建設和完善網元、OMC、網管系統的數智化運維能力。支撐自智網絡核心能力升級的內核是技術創新。中國移動在TM Forum能力分級標準基礎上,從指引網絡運維能力演進與實際落地的角度出發,將IT技術從線上化到自動化、再演進到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與網絡運維特點相結合,超過200個核心能力、800個核心子場景定義了統一的技術成熟度代際特征(如圖5)。(二)建立 5 級技術成熟度標準,指引自智能力提升方向(二)建立 5 級技術成熟度標準,指引自智能力提升方向9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4 自智網絡核心運維能力框架

22、圖 5 自智網絡代際特征L1線上記錄L2固化規則L3規則解耦L4規則注智L5自主演進線上化自動化智能化L1 線上記錄:線下人工執行,線上記錄,生成數據,支撐自動分析。L2 固化規則:固化專家規則,系統自動執行,規則與功能不解耦。L3 規則解耦:規則與功能解耦,系統提供規則引擎,可靈活配置規則。L4 規則注智:結合專家經驗和 AI 學習能力生成規則,加速規則迭代。L5 自主演進:基于 AI 深度學習實現規則全自動迭代,無需專家參與。規劃建設維護優化運營網絡規劃1.需求預測2.規劃方案設計部署3.集成方案監控排障6.故障識別7.隱患識別8.定界定位9.處理方案10.故障處理11.場景監控網絡巡檢1

23、2.指令巡檢13.現場巡檢15.業務測試14.網絡測試16.質差識別17.質差定位19.質差優化驗證18.質差優化方案20.能效問題識別24.開通調度流程25.資源勘查26.業務裝維質檢27.批量投訴預警28.用戶投訴預測29.投訴定界21.能效問題定位23.能效優化驗證22.能效優化方案質量優化能效優化業務開通網絡投訴網絡測試4.工程驗收質檢5.開局配置資源管理資源變更管理30.資源調度流程31.變更方案32.硬件操作質檢33.軟件升級資源數據管理35.啞資源采集36.數據關聯37.數據核查34.網絡數據配置5個重點業務為無線網、核心網、網絡云、傳輸網、IP網。4類重點業務為個人業務、家庭業

24、務、政企業務、新興業務能力代際共分為5級,一項核心能力從L1提升至L5,代表該能力的靈活性、敏捷性、對變化的自適應性越來越強,可以更好地支撐業務發展和基礎運維??紤]核心能力對應的運維場景不同,中國移動對核心能力進行分類牽引:操作執行類與流程調度類能力以自動化作為演進目標;現場作業類、診斷分析類、預測分析類、方案設計類分別向L4-L5級的感知智能、診斷智能、預測智能、策略智能進行演進。10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為持續牽引自智網絡能力提升、量化衡量其商業價值,中國移動在單個能力技術等級的基礎上,按照正相關、客觀性、可量化、易獲取、透明化的原則,設計全局量化的成效指標體系(如圖6),包括

25、應用成效指標和商業價值指標。(三)建立成效指標體系,量化衡量自智能力應用價值(三)建立成效指標體系,量化衡量自智能力應用價值表格 1 自智網絡能力分類能力分類核心能力演進方向操作執行類自動化流程調度類自動化現場作業類感知智能預測分析類預測智能方案設計類策略智能診斷分析類診斷智能開局配置,故障處理,場景化監控,指令巡檢,質差優化驗證,能效優化驗證,資源勘查,軟件升級,網絡數據配置,資源數據關聯工程驗收質檢,現場巡檢,業務裝維質檢,硬件操作質檢,啞資源采集,資源數據核查故障識別,定界定位,網絡測試,業務測試,質差識別,質差定位,能效問題識別,能效問題定位,投訴定界規劃方案,集成方案,處理方案,質差

26、優化方案,能效優化方案,變更方案需求預測,隱患識別,批量投訴預警,用戶投訴預測開通調度流程,資源調度流程為牽引各個專業和業務領域持續提升能力水平,結合各領域應用特點,定義8類、28個應用成效指標,體現自動化、智能化在不同領域帶來的應用成效,包括核心網設備巡檢自動化率、傳輸設備巡檢自動化率、5G專網業務開通時長、云互聯業務開通時長等。各項指標逐一明確2025年的目標值、適用范圍、計算口徑等,保持長期正向牽引。1.分專業和業務領域的應用成效指標11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6 自智網絡成效指標體系框架表格 2 自智網絡應用成效指標No1234567891011121314業務開通效率網

27、絡配置自動化率驗收質檢通過率5G專網業務平均開通時長物聯網業務平均開通時長云互聯業務平均開通時長PON專線自動開通成功率家寬業務自動開通成功率云資源自助開通率無線基站開通自動化率核心網局數據配置自動化率云配置自動化率傳輸電調自動化率IP配置自動化率單站工程驗收上站次數家寬裝機質檢通過率政企裝維質檢通過率小時級小時級分鐘級96%99%99%95%95%95%80%95%1.1次97%80%類別指標名稱2025年目標值No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設備巡檢自動化率質量優化自動化率故障處理自動化率網絡設備節電比例核心網設備指令巡檢自動化率云設備指令巡檢自動化率傳輸設備指

28、令巡檢自動化率IP設備指令巡檢自動化率無線質差小區優化自動化率IP流量調優自動化率核心網業務故障自動倒換率云故障處理自動化率傳輸業務故障自動倒換率IP故障處理自動化率家寬投訴自動診斷率無線設備節電比基站機房單位負載空調節電比數據中心單位負載空調節電比95%95%95%95%85%90%90%90%90%70%60%15%15%15%類別指標名稱2025年目標值投訴處理自動化率28個應用成效指標牽引各域能力提升3個商業價值指標驗證總體商業價值為量化衡量自智網絡演進帶來的整體商業價值,中國移動在應用成效指標基礎上,聚焦質量、效率、成本的成效,增加“質量滿足度、節省人數、降本金額”3個商業價值指標,

29、均由各領域應用成效指標值、任務執行次數、單次任務價值等客觀數據匯總計算得出,以驗證全局商業價值,也為后續相關系統建設提供量化的決策依據。質量方面,針對CHB業務的開通、裝維、投訴等客戶觸點,全網質量滿足度=滿足SLA要求的任務數/任務總數。其中,各類業務的開通時長、裝維標準、業務故障時長等質量SLA存在差異,應按實際情況設定。效率方面,針對各專業的網絡配置、指令巡檢、故障倒換、質量優化等運維觸點,全網節省人數=通過自智能力替代人工而節省的工作時長/人均勞動時長。成本方面,針對設備能耗、代維人工等成本,全網降本金額=各類設備節電總量*單價+節省代維次數*單價。其中,各類單價應按屬地實際情況設定。

30、2.全局商業價值指標12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7 自智網絡閉環迭代提升方法自智網絡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經過長期的能力演進提升。中國移動遵循“產業協同與行標制定、頂層設計、數智化能力建設與應用、能力評估與分析”的閉環迭代方法,以年度為一個迭代周期,體系化推進全網自智網絡能力提升。(四)建立迭代提升閉環,體系化推動自智能力持續提升(四)建立迭代提升閉環,體系化推動自智能力持續提升閉環迭代演進L1-L51234產業協同與行標制定能力評估與分析頂層設計數智化能力建設與應用13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第一步:產業協同與行標制定 積極參與國際國內行業標準,協同產業鏈合作伙伴落地實

31、施??偨Y中國移動最佳實踐,共享回饋產業伙伴。第二步:頂層設計 遵循“234”能力架構、技術成熟度標準、成效指標體系,結合當前工作重點,迭代優化核心能力、核心子場景等。迭代優化網元、OMC、網管系統企標規范。第三步:數智化能力建設與應用 網元設備與OMC:引導設備廠商提升網元內生運維自動化、智能化能力,提升OMC集中化水平,加強自動采控能力和能力封裝,推動數據與操作能力開放。網管系統:持續優化運維流程、業務規則、數據模型,提升單域自治、跨域協同能力,推動AI技術應用創新。第四步:能力評估與分析 組織全網31省面向重點專業、業務、運維場景開展數智化能力評級。評選優秀創新能力標桿,推動全網復制推廣。

32、識別共性短板問題,針對性制定提升計劃,并推廣實施。14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8 面向高階自智網絡的關鍵技術圖譜面向2025年實現L4高階自智網絡的目標,中國移動從“單域自治、跨域協同、精益管控”三個方面,細化梳理了覆蓋各個重點專業、重點業務、重點管理領域的54項能力,形成“面向高階自智網絡的關鍵技術圖譜”,希望聯合產業伙伴進行重點攻關。三、自智網絡技術創新03單域自治是以提升專業運維效率為主要目標,在單個網絡專業內,通過提升網元、OMC、專業運維工作臺的數智化運維能力,實現本專業網絡資源的閉環管理。網元應內生實現可感知、高可靠、自優化、可操作,加強自身組件和運行狀態的深度感知,

33、實現單節點高可靠和自優化,在軟件部署、數據配置、網絡測試等方面開放自動化操作能力。OMC應實現對大規模網元的數據采集、下行操作、能力封裝,屏蔽不同廠家設備內部功能實現細節和數據模型差異,開放標準化的數據和操作接口,支撐上層網管系統實現跨廠家網絡協同管理。專業運維工作臺是管理單專業、跨廠家網絡的網管系統,應實現設備自動巡檢、網絡自動配置、故障自動處理、能效智能優化等能力。(一)加強單域自治能力,提升網絡維護效率(一)加強單域自治能力,提升網絡維護效率單域自治跨域協同精益管控無線網智能組網規劃高效基站部署主動預防隱患多目標協同優化定制化能力開放算網業務運營綠色網絡無線基站智能關斷機房空調智能溫控網

34、絡電費報賬稽核盤活空閑資源空閑光纜纖芯端子啞資源智能識別空閑機架U位智能識別無效設備智能識別稽核代維成本代維真實性稽核代維有效性稽核代維及時性稽核技術創新AI閉環運營柔性AI生產線多維數據關聯標注模型持續評測與迭代數字孿生網絡全息化網絡感知網絡時空鏡像網絡中臺能力服務化基于業務中臺共享網絡運維能力基于技術中臺共享網絡能力基于數據中臺共享網絡大數據5G toB業務業務敏捷開通業務交付智能質檢預防性主動維護“一戶一案”重客保障5G toC業務業務智能感知網隨業動智能尋優批量投訴預警業務故障智能定界家庭業務質差智能分析優化網格化精準運營視頻智能推薦核心網黃金級數據監測全路徑高頻撥測業務連續性增強零接

35、觸智能值守傳輸網點亮ODN啞資源深度流檢測傳輸專線永久1:1保護VC-OTN正向開通IP網高精度實時感知集中自動管控差異化服務網絡故障自愈自優網絡云云異構統一管理云資源集中發放云業務無損升級云容量隱患預警云故障極簡容災算網原生編排算網感知算網質量保障算網能力開放中國移動運營著全球最大的無線通信網絡,基站總數已超過600萬,規模占全球1/3以上。面對超大規模、高復雜性的無線網絡,中國移動正在加速推動無線運維智能化演進。智能組網規劃:綜合考慮業務需求、建設成本及預期效益,對站點進行智能規劃和合理性評估,自動輸出網絡規劃方案,根據規劃目標動態調整。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識別室分方案圖紙中元器件設備和

36、建筑物要素,結合室內信號傳播模型完成覆蓋仿真,實現室分設計方案智能審核。高效基站部署:推進網絡極簡部署及快速開通,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基站“免上站”智能驗收,完成開站數據的智能采集、規劃、制作、加載及基站調測,大幅提升基站入網效率及質量。主動預防隱患:面對“五網十二頻”復雜網絡結構與超大網絡規模,構建隱患預測、根因識別、處理方案自動生成、主動預防處置等閉環隱患管理能力,提升網絡可靠性。多目標協同優化:面對客戶體驗最優、資源利用率最高、能耗最低等多層優化需求,構建多目標協同優化能力,實現無線網絡質量深入洞察、智能診斷,自動生成最佳優化方案,兼顧客戶體驗與網絡性能。定制化能力開放:加快無線OMC

37、省級集中化部署,降低運維復雜度;面向上層網管系統,開放可定制的數據配置接口,靈活開放其特性功能及運維能力。1.無線智聯,把AI注入每一個5G連接核心網是整個通信業務的管理中樞。隨著虛擬化和多制式向云原生和全融合持續演進,核心網組網規模、業務復雜度與多樣性不斷提高。為了鍛造高穩、高效、高連續性的精品核心網絡,中國移動正在加快推進數智化、全景化核心網運維體系全網落地。黃金級數據監測:網絡異常識別的周期越短,越有利于網絡隱患及時消除或故障快速修復。面向核心網網元告警、黃金指標、撥測、網元系統日志/業務日志、信令指標等關鍵運維數據,構建統一監測規則庫和全鏈路低時延數據通道,確保關鍵異常事件從實際產生、

38、識別到人員獲知的全流程周期控制在數分鐘內,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全路徑高頻撥測:業務撥測是識別核心網域內端到端業務異常及影響范圍的重要方式。結合定向路由、多級預警模型等技術,推進語音、數據、消息等關鍵基礎通信業務的全核心網2.核心固本,鍛造高穩核心網15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傳輸網是整個通信網絡的基礎底座。中國移動以業務需求驅動,積極探索家寬用戶體驗保障與無源光纖網絡感知、確定性數據傳輸專線等新技術的應用,持續增強傳輸網絡面向業務、面向客戶的服務能力。點亮ODN啞資源:為解決無源光纖網絡難以精確感知的長期技術難題,在分光器引入光虹膜微光反射特征,結合設備側的相干檢測技術與網管側的特征捕

39、獲智能算法,可以實現不依賴人工核查的光纖網絡動態感知,精準識別ODN中的分光器端口占用情況、光路質量,點亮ODN。3.全光傳輸,以智提質16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元15分鐘高頻遍歷撥測能力在全國部署落地,并通過雙叉定界算法等技術實現故障網元的快速收斂定位,有效縮短業務異常發現及定位時長。業務連續性增強:加快驗證5G-ToB/ToC等關鍵網元的業務無損升級功能,實現升級中業務零中斷、終端不下線、周邊設備無感知,保障業務持續在線。增強網元內部校驗、容錯、容災、自愈能力,提升網元運行連續性,同時將一鍵容災功能覆蓋至全量網元,將典型故障場景下的搶通時長壓降至數分鐘內,實現業務“自修復”,提

40、升網絡運行連續性。零接觸智能值守:將核心網事件的識別、通知、決策、執行等全環節規則固化至系統,實現應用“一鍵化”和重要信息主動推送,降低系統運行對人工操作的依賴占比,在計劃作業、割接操作、質量優化分析等高頻場景下,幫助運維人員在盡可能少甚至無需主動訪問系統的情況下完成運維任務,打造全景化零接觸智能值守能力。圖 9 點亮ODN啞資源OLT1二級分光器二級分光器一級分光器空閑空閑虛占離線在線23430m100m1.5km123412m0 11 110OLT(含OAI單板)光虹膜FDT光虹膜FATONT01 1 0 100 1 0101 1 0 1001 011 0OMC深度流檢測:連接、帶寬、應用

41、三類質差感知是超千兆家庭寬帶用戶體驗保障的核心技術,引入高頻率、免拆包的深度流檢測能力,結合多模質差排序算法實現對用戶質差的精準感知,并將質差根因定位至網絡的最小可更換、可配置單元。傳輸專線永久1:1保護:當前工業互聯網、能源、車聯網、遠程醫療等不同行業,紛紛提出差異化SLA(帶寬/時延/抖動)的網絡專線需求?;赟PN小顆粒技術、SR-TP隧道故障感知及重路由技術、Inband OAM隨流檢測技術的專線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垂直行業對確定性網絡的差異化需求,使數據傳輸超越“盡力而為”,實現“確定可控”,提供永久1:1高可靠性保護。17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10 深度流檢測保障網絡質

42、量圖 11 傳輸專線永久1:1保護N口丟包干擾網課卡頓光路誤碼秒級采集和對齊才能精準定位干擾因素干擾因素分鐘級采集和對齊會誤判應用質差帶寬質差連接質差大類應用精算,通用用戶測速感知,分段測速采集光路連接可用率秒級對齊,根因精確定位到最小可更換單元承載網是連接傳輸與核心的關系紐帶。承載網以安全、可靠、敏捷、靈活為目標,為信令、話音、互聯網、集客、云網/算網等業務提供差異性服務。中國移動承載網從業務角度出發,對集中管控能力、精細感知能力、差異化服務能力、網絡自愈能力等核心能力進行全面賦能,不斷提升網絡數智化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快、更便捷的網絡服務能力。高精度實時感知:包括網絡質量感知和業務質量

43、感知。網絡質量感知包括設備狀態感知、鏈路狀態感知、協議狀態感知、網絡利用率感知、網絡時延感知、網絡抖動和丟包感知等。業務質量感知是通過隨流檢測等感知特定業務經承載網絡特定路徑轉發時的網絡質量,反映特定業務的真實質量。感知能力的提升包括采集指標的豐富、采集頻率的提升(比如從分鐘級到秒級)、采集精度的提升(比如時延從毫秒級到微妙級)和采集效率的提升(比如采集方式從“拉”到“推”)等。集中自動管控:進行SDN改造,實現全部網元的集中納管、網絡拓撲自動發現、告警和日志的全量收集,分鐘級完成承載網段業務相關開通配置和擴縮容。差異化服務:利用SRv6技術夯實網絡差異化服務底座,支持基于“時延、帶寬、跳數、

44、指定部分節點”等多個因子約束的業務路徑計算能力,以及超大規模網絡路徑計算、故障收斂、流量質量等優化能力,并自動生成和配置SRv6 policy,實現云網業務的集中調度,提供差異化、確定性SLA保障。4.數智IP,承載確定性云網服務18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VC-OTN正向開通:基于CPE自動上線的功能特性,使用傳輸控制器與裝維APP配合完成業務自動下發、自動延展、自動測試驗證,一次上站即可完成部署,可靈活支持不同的CPE型號與業務類型,讓OTN專線的開通像家庭寬帶一樣便捷。圖 12 VC-OTN正向開通云承載CT通信網絡、IT行業應用等多樣性業務,其軟硬件分離的特點,給運維組織、運

45、維工具、運維流程等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云異構統一管理:高效整合不同的云資源池,避免多云造成的多個資源孤島,降低多云資源交付復雜度,重點基于異構多云的資源、性能、告警、工單、割接、動環數據等多維業務信息,構建支撐智能化運維的多維數據底座,加強多云統一管理能力。云資源集中發放:統一云資源池NFVO北向接口,構建云資源集中運營管理能力,實現云租戶、云主機、云存儲、云網絡、云容器等資源的一站式自助發放能力。云業務無損升級:為保障云平臺升級過程中的業務連續性,智能生成云資源池計算節點的分批無損升級方案,確保同一批升級的計算節點只包含業務網關的不同模塊的主用/備用,避免對業務造成影響,實現業務無感知割接。5

46、.多云筑基,建立高可靠底座19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圖 13 云業務無損升級網絡故障自愈自優:典型故障和隱患實時感知、自動識別、自動分析、自動處理或優化。通過實時感知網絡狀態、自動分析流量成分、智能計算優化方案和自動下發優化策略等進行承載網流量自動調優。計算節點1計算節點2計算節點3計算節點n同批次待升級節點MANOVIM/PIM通知待升級節點承載業務遷移上報分批節點倒換完成后通知節點重啟213SBC-CDB1SMF-GSU1AMF-OMU1SMF-IPU1UDM-OMU1SBC-CDB2AMF-GSU1AMF-OMU2SMF-CDU1SBC-OMP1SBC-SPE1AMF-IPU

47、1PCR-OMU1SMF-CDU2UDM-GSU1SBC-SPE2SMF-GSU2AMF-CDU1SMF-IPU2UDM-OMU2云容量隱患預警:依據業務應用場景與資源匹配度分析,實現資源池、設備、虛機等多維度的資源容量監控總覽,并對資源容量進行超門限設置,達到資源容量超門限告警及預警,為容量整體優化配置與合理規劃提供有效依據。云故障極簡容災:利用云平臺高可靠、高可用的原生優勢,集成業務應急預案相關的各類操作能力,實現業務故障一鍵編排、一鍵下發、一鍵處置,保障故障情況下的業務秒級智能切換。算力網絡旨在豐富和擴展算力的供給、應用和服務方式,提供靈活性和高效性的算網服務。網絡要基于不同業務場景的流

48、量和算力特征,實時計算最佳路由轉發及控制策略,實現網隨業動、網隨算動,同時具備故障和隱患的感知、分析、診斷、處理能力,為客戶提供永不中斷的算力網絡服務。算網原生編排:算網基礎設施層自身要具備本專業域獨立管理調度能力,同時對外提供標準化封裝、可自動執行的原子能力和服務,從而減少調度復雜性,減小系統面向多類型、多廠商的基礎設施的適配消耗。當前不同專業域原生編排能力構建的方式和側重點不盡相同,針對以云為主的算力域的原生編排能力構建,云管系統與資源耦合度高,重點需要考慮不同云之間能力的差異化適配以及在算力度量、調度層次和粒度上的標準化;針對網絡域,各域內設備、資源與網管平臺已基本實現解耦,需要完善基礎

49、設施層網絡協議定義外的原子化能力構建、網絡管控層北向接口的標準化以及增強租戶級業務管理和開放能力。算網感知:根據各類算網業務售前、售中、售后場景,抽象出通用的感知場景,分主題、分層次、分維度構建一體化的算網感知模型,實時捕捉算網業務與資源的動態特性,并通過對算網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等環節的一體化編排,實現數據服務能力的彈性與擴展性,保障1.構筑自智算網,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20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跨域協同是圍繞算力網絡、5G toC、5G toB、家庭寬帶等 CHBN 重點業務,以提高業務支撐效率、提升網絡質量為主要目標,基于網管系統加強重點業務端到端、跨專業的數智化能力,充分

50、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積極開展 AI 應用創新,持續優化網絡結構和運維流程,實現業務閉環管理、網絡閉環管理。(二)加強跨域協同能力,打造極致業務體驗(二)加強跨域協同能力,打造極致業務體驗5G專網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之一,隨著5G專網逐步從服務生產向融入生產轉變,客戶提出了快速開通、極簡運維、極高質量的需求。中國移動正大力推進5G專網深度融入企業生產,推進企業綠色、安全發展,賦能工業2.0數字化轉型。業務敏捷開通:基于業務編排系統和專業運維工作臺,實現5G toB業務的自編排、自配置能力,支撐客戶差異化服務快速部署和動態調整。在線自動解析行業SLA需求,自動識別網絡資源,實現業務“自勘查”

51、;依托模型化網絡編排能力,自動生成三域參數,實現業務“智設計”;直連三域工作臺,自動化下發網絡配置,實現業務“自開通”。業務交付智能質檢:基于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AI能力,對開通過程中的服務、工藝、2.打造高品質5G專網,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21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及時有效傳遞算網感知信息,為多要素智能編排與一體化運維提供感知能力基礎。該能力推動采集工具進一步輕量化、敏捷化演進,以實現資源狀態實時采集,契合算網環境的動態特性,以及持續完善針對新型算力(如GPU、FPGA等)與網絡協議(如RoCE)的狀態感知方案,構建分層次、分維度的指標體系,統一量化異構算力節點可用性、連接

52、可用性、網絡負載狀態等指標。算網質量保障:算力網絡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點接入、即取即用”,且高質量、高可靠、有保障的服務。除了完成業務基礎生命周期管理外,還需要具備持續高質量的業務維護能力。當出現服務質量下降和中斷時,系統需要具備自動調整和調度能力修復故障。算網業務質量保障首先依賴系統的故障感知和預測能力,能夠對算網業務狀態和SLA業務質量持續監控,及時發現故障或質量下降。同時需要能夠對可能出現的故障或業務質量下降進行預測,提前發現問題。算網業務質量保障需要系統具備自動決策、自動執行的能力,針對感知到的故障,依據決策模板自動快速給出分析結果和解決措施,并快速轉換為對南向專業域的調度或配置。算網

53、能力開放:定制算網業務需求類型多,不同外部系統、不同角色用戶對算網運維數據的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這要求系統需要具備多樣、靈活的開放能力。算力網絡是一個層次化的網絡,在開放能力上也需要支持多層次能力的開放,包括系統開放給運營層的算力網絡資源和數據,以及基礎設施層各專業域的能力,從而支持全面的能力開放、靈活組裝和豐富的組合形態。系統開放內容包括算網的資源、數據、能力、服務和流程等,能力開放的方式包括API調用、文件傳輸和開源等多樣方式,適應消費者的不同需求。105G網絡提供超高清視頻、VR/AR、VoNR等豐富的數字化個人業務,保持最優業務質量、滿足場景化和多樣化的業務體驗是關鍵競爭力。業務智能

54、感知:研究探索NWDAF等方案,強化網絡內生數據洞察與業務感知,智能識別用戶級質差問題,生成優化建議或下發策略,保障和增強用戶體驗,實現業務“自優化”。面向云游戲、高清視頻(網紅直播等)、AR/VR等業務,提供適配業務及資源分布的優化方案。面向健康碼等關鍵數據業務,通過感知和預測無線側小區級負載情況,實現擁塞環境下的質量保障。網隨業動智能尋優:在用戶分布動態變化的情況下,傳統統計分析方式,難以從1萬多種5G基站參數組合中,快速找出最佳參數方案。利用AI粒子群優化算法,根據扇區覆蓋特點、客戶量與業務量歷史趨勢,提前預測業務變化,快速找到最優波束參數組合,分時段自動下發業務參數,同時對站點故障、高

55、負荷等異常事件,自動識別建立應急波束補償機制。批量投訴預警:基于網絡故障、輿情、投訴等數據,通過人工規則、AI自動閾值等算法,及時發現和預警批量投訴,結合相關拓撲、性能、告警、日志等數據進行多維度關聯分析,輸出批量投訴的原因構成、異常增幅及共性根因,加快問題發現和定位閉環。業務故障智能定界:個人業務豐富,組網復雜,跨域故障定界定位難。通過面向業務,基于多維數據接入,利用AI+規則相結合,綜合判斷業務影響、網絡異常情況、故障根因分析,實現故障的智能識別和定界。在跨域故障定界中,通過AI挖掘歷史告警,學習故障傳播關系,構建故障傳播圖,根據故障傳播圖進行溯源分析,進行故障的根因分析。構筑從依賴人工經

56、驗轉變為基于AI數據挖掘及知識管理,從單維規則的簡單場景分析轉變為利用有向傳播圖的復雜故障場景分析,從人工總結規則到AI規則自增長等自動化智能化的能力。3.夯實5G個人業務質量,讓5G更好用22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質量、安全等多方面的施工情況進行智能化質檢,由機器替代人工進行全面檢查,對于質檢不合格的施工項進行實時預警督辦,杜絕業務“帶病”入網。預防性主動維護:依托軟硬探針、OMC、DPI等手段,實現基于網元、業務等多維度監測指標的采集和跨域融通,結合機器學習算法構建質量感知識別分析模型,實現感知潛在質差用戶/業務的自動識別挖掘和主動修復?!耙粦粢话浮敝乜捅U希壕C合分析業務端到端

57、的SLA關鍵指標、網絡性能、設備告警數據,實時監測業務狀態,為5G專網重要客戶提供多維度、分鐘級專屬畫像,實現“一戶一案”業務端到端的SLA保障。家庭業務核心競爭力在于客戶體驗,固定網絡運維要從網絡網元維護到面向家庭業務體驗;中國移動深度應用AI技術,打造質差智能分析優化、網格化精準運營能力、智能推薦視頻內容的能力,實現家寬客戶滿意度領先。質差智能分析優化:家寬用戶體驗敏感度高,故障定位困難,反復上門運維效率低;融合數據采集,對質差用戶、質差原因、終端等進行業務體驗建模,通過分鐘級時序關聯算法,實現質差根因自動定界定位分析;提供上網質量分析、單用戶質差查詢及VIP體驗保障等能力,質差預測準確率

58、達90%,從而降低投訴率、提升家庭用戶體驗。網格化精準運營:基于網格化的家寬業務洞察,應用AI流量建模,對網絡的承載能力進行分析和動態預測,匹配現網的資源能力進行動態調整;基于網格進行千兆潛客識別、場景化寬帶潛客分析,支撐網格化精準營銷。視頻智能推薦:采用終端應用數據逆向采集方法獲取電視類業務全量的硬件信息和業務信息,構建用戶畫像,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訓練推薦算法,建立電視內容的智能推薦體系。4.提供家庭業務,連接美好生活針對通信基站、通信機房、數據中心三類重點設施,以集約化布局、高效化設計、綠色化建設、低碳化技術、智能化運維為手段,加強數據中心統籌布局,推動基站主設備及配套設施節能技術運用推廣

59、,加快核心通信機房綠色低碳化重構。無線基站智能關斷:5G基站能耗高,傳統粗放型節電方法難以實現精細節能,最大化節能同時缺少突發業務應對方案,難以兼顧保障最佳用戶體驗。AI賦能基站能耗智能評估,感知異常監控,短時預測及時喚醒,長時預測生成動態策略,實現“一站一時一策”,大幅節省能耗成本。1.精準節能,運營綠色網絡隨著網絡規??焖僭鲩L,云網設備能耗、閑置網絡資源、代維人工帶來的運營成本壓力不斷加劇,亟需構建感知智能、策略智能等 AI 能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三)加強精益管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三)加強精益管控能力,降低運營成本23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光纜纖芯端子、機

60、房機架、無效設備等空閑資源,產生了大量閑置成本,在生產過程中采集現場關鍵圖片,基于AI機器視覺開發啞資源識別模型能力,或基于NFC、RFID等設備的唯一標識特性制作電子標簽,將啞資源物理實體與資源數據進行唯一綁定,可以減輕現場人工核驗工作量,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識別和盤活空閑網絡資源??臻e光纜纖芯端子啞資源智能識別:在機房ODF、街道光交箱、樓宇光分纖箱等設備內部,均有若干個光纜纖芯的承載端子,部分端子在業務調整或下線后,因運維人員未及時回收清退,導致端子資源無法二次使用、閑置浪費。在啞資源生產維護流程中,由運維人員現場拍攝端子面板照片進行AI圖像識別,或通過電子標簽掃描讀取,批量采集并識別光

61、纖承載端子的空閑狀態,自動更新后臺資源數據,盤活光纜纖芯資源??臻e機架U位智能識別:機房投資最終形成的生產力基本單位就是機架內的U位空間,維護機架內空間U位的空閑信息是再利用的前提。在機房巡檢流程中,由巡檢人員現場拍攝機架照片,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識別采集機架空閑U位信息,盤活機架空間資源。無效設備智能識別:對機房內已退網的無效設備及時關電下架,既可節約設備維護成本和用電成本,又可騰出機房空間。在機房巡檢流程中,由巡檢人員現場拍攝機架照片,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識別采集無效設備并進一步清退,盤活機房空間。2.精準識別,盤活空閑資源在家集客業務裝維、無線優化、傳輸外線維護、機房巡檢等一

62、線運維場景,需要依靠大量代維人員執行,每天派發的按次計費代維工單超過1000萬,規模大、成本高、工作復雜度高。為確保代維工作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需要采用圖像識別等AI技術,替代專家抽檢方式,對代維結果進行全量智能稽核,降低虛報代維成本,提升代維質量。3.精準稽核,核銷低效無效代維機房空調智能溫控:數據中心機房空調的能源消耗量大,空調溫度干擾因素多,精細決策復雜。AI賦能空調能耗建模、工況預測、參數尋優多環節進行節能,基于數據驅動的灰箱模型以及粒子群尋優算法,得到制冷系統能耗最優的控制參數組合,下發給群控系統,提升數據中心空調節能效率。網絡電費報賬稽核:傳統人工稽核電費報賬單據的效率低、標

63、準不統一、覆蓋面有限,效果難保證。對報賬材料照片進行目標檢測、OCR識別、實體識別、防偽識別等,取代人工稽核工作,對運維質量的智能監督,可以降本電費成本、減少跑冒滴漏風險。24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人工智能是高階自智網絡的核心技術要素,中國移動將進一步升級集中化網絡AI平臺,建立AI閉環運營體系。AI閉環運營又稱為MLOps(Machine Learning Operations),是DevOps理念的擴展,旨在圍繞AI模型開發、標注、訓練、測試、集成、監控、迭代等全生命周期,建立一套自動化運營流程及工具,提升AI研發的敏捷性、透明度和軟件質量。1.探索AI閉環運營體系圖 14 M

64、LOps定義與范疇網絡運維能力正持續向數字化、智能化、開放化進行演進,下一步將重點探索AI閉環運營、數字孿生網絡、網絡能力服務化等新技術在運維領域的深度應用。(四)加強重點領域能力創新,擁抱全新使能技術(四)加強重點領域能力創新,擁抱全新使能技術代維真實性稽核:人時類代維工作是按照現場工作的人員數量及工作時長進行付費。在代維流程中,由代維人員現場拍攝人員及作業照片,通過AI人臉識別、目標檢測技術,自動識別照片中的人數、人員等信息,對人數不足、人員不符、重復報工等問題產生的成本進行核減。代維有效性稽核:巡檢類代維工作要對不同資源對象進行巡檢、檢修,要求必須對設備隱患進行閉環處理。在代維流程中,由

65、代維人員現場拍攝處理后的設備照片,通過AI目標檢測技術,自動識別照片中的設備型號、運行狀態等信息,與工單隱患描述進行對比稽核,對未有效完成代維任務產生的成本進行核減。代維及時性稽核:代維工作通常有時限要求,必須在工單規定時間內完成。在代維流程中,由代維人員現場拍攝工作照片,通過OCR識別技術,自動識別代維照片水印中的經緯度、時間信息,與工單時間信息進行對比稽核,對未及時完成代維任務產生的成本進行核減。MachineLearningData EngineeringML ModelDataDevOpsMLOpsCD4MLPipelineCodeSoftwareEngineeringCI/CD25中

66、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柔性AI生產線:中國移動自智網絡能力建設過程中,采用運維人員自主研發、集團內部單位合作研發、外部第三方合作研發等多種研發合作模式,各研發團隊具有不同的技術背景和研發流程。對于運維自研人員,結合自身業務知識,側重使用成熟工具進行零編碼、低代碼建模方式,開發系統原型,快速驗證效果。對于研究院、設計院等集團內部專業研發團隊,統一基于AI研發生產線,進行專業化編碼建模、集成、維護與迭代。對于外部合作伙伴,通常以成熟產品或功能模塊的形式交付,先在其本地封裝鏡像,再通過AI研發生產線進行集成與維護。因此,亟需構建一套多租戶、可編排的柔性AI生產線,按需配置不同AI研發工作流

67、,滿足各類租戶的AI閉環運營,提高整體研發效率與質量。多維數據關聯標注:通信網絡規模龐大、架構復雜,一項業務相關的數據往往需要跨層跨域。例如,基于AI算法實現手機上網問題定位定界,需要關聯分析無線、核心網等專業,涉及包括XDR、MR/MDT、用戶級/小區級/網元級/業務級KPI指標、設備告警等多源異構海量數據,需要結合業務場景和專家知識,建立跨域、多維度、高質量的數據集,精細設計復雜場景下的數據關聯標注流程,以全面提升模型準確性。模型持續評測與迭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場景切換、業務量變化等,AI模型性能可能出現退化,進而影響業務質量。因此在模型部署時,需充分挖掘不同場景的核心數據特征,針對性

68、建立持續評測指標集,打通數據反饋閉環,密切跟蹤模型性能下降和業務質差情況,自動觸發AI模型的再訓練、再集成,實現讓AI模型持續適應變化。數字孿生網絡技術是未來6G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是以“數據、模型、交互、映射”作為核心要素構建物理網絡的虛擬鏡像,結合AI、網絡測量等技術,提供網絡全方位可視、可定制和可迭代的業務預驗證能力,應用于網絡全生命周期,使能通信網絡向千行百業提供個性化、差異化、高可靠服務。全息化網絡感知:推動DPI、MR、MDT、告警、性能、撥測、投訴、日志、社會事件、自然災害等多維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的全量標準化采集,全面提升網絡事件可感知性和可分析性,結合數字孿生網絡技術,強化網絡

69、事件推理能力和高性能的跨層拓撲監控能力,支持網絡事件傳播路徑和影響范圍可視化,自動匯聚關聯網絡事件相關信息,準確定位根因。網絡時空鏡像:通過物理網絡和孿生網絡實時交互、相互影響,數字孿生網絡平臺可以直觀可視或回放網絡的各種狀態以及周邊環境的狀態,也可以根據歷史時間序列數據,建立模型對該序列未來變化趨勢進行預測,根據預測結果提前進行網絡參數調整和配置變更,讓網2.探索數字孿生網絡26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中國移動正在打造具有運營商特色、自身特點的智慧中臺AaaS(Ability as a Service:能力即服務)體系,包括業務中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AssS是以“積淀能力、支撐

70、發展、注智賦能”為目標,將應用軟件、硬件設備、標準規范、組織、文化、流程等元素有機結合,通過“中央廚房”這種開放模式,提供統一封裝、靈活調用的能力服務?;跇I務中臺共享網絡運維能力:將網絡配置、網絡質量、故障診斷、差異化算路和流量自動調度等能力和數據服務化,以API形式對公司內外共享開放,賦能產品創新和業務發展,提升客戶感知?;诩夹g中臺共享網絡能力:面向未來算網業務,逐步推進IP等網絡能力向前開放。建立“需求輸入-能力開放-使用反饋”前后端高效循環模式。加強云專網原子能力的模塊化封裝,分類、分級、分步進行網絡能力的開放,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滿足不同階段的云網業務需求。推動能力的標準化供給,制定合

71、理的能力調用及資源使用原則,構建能力開放網關實現集中供給,保障資源使用效益?;跀祿信_共享網絡大數據:以網絡數據共享平臺作為網絡域數據對外共享的統一出口,向數據中臺共享網絡域數據;同時以租戶入駐開發等方式消費B/M域數據,實現跨域數據融合分析,同時基于跨域數據建設優質數據服務能力,進行集中賦能,在全網快速復制應用。3.探索網絡中臺能力服務化絡時刻保持最佳的狀態。同時針對不同優化目標或創新應用進行并行驗證而不會對實際網絡產生影響,助力網絡實現低成本試錯、智能化決策和高效率創新,加速產品預研。1227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為加速AI技術在全網規模應用,中國移動自主研發集中化網絡域“九

72、天”AI平臺,具備網絡AI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通過總部集中建設,實現了算力集中、能力集中和運營集中。AI平臺采用云邊協同架構,在浙江等10省分布部署中心節點和邊緣節點,實現了集中訓練和分布式推理。當前,AI平臺已支撐研發單位25家,上臺能力350個,覆蓋各個網絡專業與CHBN各類業務。平臺使用單位32家,接入生產應用超2000個,日均推理調用達38億次,累計調用量達1.4萬億次。同時,創新開展東數西訓試點,將東部數據傳輸到西部清潔能源運營的數據中心,低成本、高效率完成集中訓練后,將模型回傳到東部邊緣節點進行實時推理。有效提升IT資源整體利用率,減少約15%機架需求,每年能耗下降約20%。1

73、.集智創新,打造集中化AI平臺面對行業客戶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業務需求,中國移動構建了業務端到端自動編排能力,自動關聯調度網絡資源數據,基于無線、傳輸、核心網運維工作臺實施5G切片配置自動下發,支撐資源勘查、參數分配、數據配置全流程自動執行,全網5G專網業務開通時長由一周縮短至1個工作日。2.融合賦能,推動5G融入千行百業圖 15 中國移動東數西訓示意圖四、自智網絡典型案例0428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家庭寬帶的網絡部署需要面對各式復雜的裝維環境,需要面對用戶快速開通、快速響應,以及在線視頻、云游戲、視頻會議等多樣化的客戶體驗保障需求。中國移動聯合諾基亞公司,打造家寬業務端到端的智能運

74、營能力,在福建落地應用。在裝機方面,構建智能調度模型,實現95%以上工單精準派發,同時采用圖像、OCR文字識別等AI能力,實現裝維工藝質檢自動完成,準確率達到70%以上,確保裝機質量的同時減少了60%的人工工作量。在客戶體驗保障方面,構建用戶質差問題主動智能分析能力,在網絡層面實現了10類家客業務質差問題的準確識別和分段定界定位,通過主動運維,日均解決1700個質差隱患。在客戶滿意度提升方面,深度挖掘投訴、性能和告警等數據構建矩陣式定界能力,實現36類問題定位并閉環解決,問題識別準確率達77%,月均主動服務151萬用戶。3.極致體驗,服務千家萬戶算網業務對網絡提出了穩定可靠、廣域覆蓋、彈性敏捷

75、、確定性體驗等核心要求,需要滿足客戶的泛在接入、一跳入算、差異化服務需求。中國移動聯合中盈優創公司、華為公司,在全國云專網通過網絡遙測 Telemetry協議、邊界網關鏈路狀態協議BGP-LS,實現異構網絡的質量、路由實時感知;通過拓撲、質量、告警等多維數據關聯分析能力,實現網絡時延地圖的動態繪制;通過動態資源分配、跨廠商設備配置數據自動制作能力,實現業務自動開通;通過帶寬、時延、開銷、必經點、避讓點、親和屬性等多因子約束融合的路徑智能計算能力,實現差異化自動算路;通過運用SRv6、SDN技術,實現業4.以網強算,提供“即取即用”網絡服務面對全國第一個跨省5G行業應用,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公司,集

76、中拉通福建、江蘇、廣東、四川、青海、上海6省的寧德時代廠區網絡運行數據,覆蓋“客戶側終端+無線基站+跨省專線+核心網UPF”端到端網絡,開發“寧德時代5G專網數字大屏”,綜合呈現各廠區的網絡拓撲、資源容量、性能指標、告警信息等運維視圖,有效支撐客戶開展自助運維工作。面對國家電網特高壓傳輸通道巡檢難題,中國移動聯合中興公司,充分考慮特高壓密集通道所處環境復雜、受地質與山火災害影響大、高空高壓作業的危險等情況,精準分析匹配電力業務SLA需求,構建大帶寬、低時延5G專網,結合高精度定位、無人機圖像識別技術,實現特高壓傳輸通道的無人智能巡檢,在安徽落地應用,安全性提升至99.99%,節省80%的現場巡

77、檢人力。29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5G網絡帶來高品質體驗的同時,網絡能耗也在持續增長。超大規模網絡節能涉及海量參數組合的動態精準調優,如何改進基于專家經驗的傳統節能方案,滿足客戶業務體驗前提下實現最佳節能效果至關重要。中國移動集團聯合華為公司,以“智能節電策略管理+站點業務感知”為核心,網管層和網元層協同配合,實現空域、時域、頻域、功率域的全面節能。網管層基于站點能耗與頻段、覆蓋、性能數據,建立節能策略模型,動態制定節電策略,保障整網能耗最優;網元層根據網管層節電策略,實時感知小區和鄰區的速率、用戶數及話務流量,利用短周期預測等算法精準預測小區業務變化,配合智能遷移用戶能力,實現小

78、區的智能深度休眠、體驗協同節能、功率自適應節能。結合自動化感知小區負載變化能力及時喚醒小區。目前已在全網應用,在獲得最大化網絡節能效果的同時,保障網絡性能和用戶體驗,在傳統節電模式基礎上,全網年均額外節電超過3億度。5.綠色運營,實現5G基站智慧節能務流量自動調度。當前,云間網絡已實現秒級鏈路質量監測、分鐘級業務開通、忙時流量調度8Tbps,實現客戶業務體驗顯著提升,基本實現“即取即用”的網絡服務。30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自2019年在TM Forum首次提出“自智網絡”理念至今,從理念創新到理論成熟,從企業標準到行業標準,從局部試點到全網實踐,中國移動一直致力于積極推動全球自智

79、網絡產業發展。自智網絡建設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體系化工程,既需要運營商以業務價值作為牽引,跨層跨域進行統一規劃統籌實施,更需要產業各界遵循統一標準從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到應用落地的積極配合。下一步,中國移動將積極落實國家要求,勇擔移動信息產業鏈鏈長,充分發揮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的作用,廣泛邀請產業伙伴參與,共同制定自智網絡統一價值衡量標準,引領5G智能運維業務需求,加速智能運維技術創新,實現行業價值提升。五、自智網絡產業協同當前,我國在通信網絡領域的技術研究與應用十分活躍,相關企業正在深度參與相關標準制定。然而,各標準組織間的自智網絡相關標準制定工作布局規劃相對獨立,缺乏統一的成效衡量標準和代際演進路

80、徑牽引。為此,中國移動呼吁產業伙伴,加入以TM Forum和CCSA為核心的自智網絡產業標準協作,遵循價值導向和面向實踐的原則,統一建立自智網絡價值度量的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對運營商的建設規劃與供應商的產品研發提供有效指導,促進產業伙伴對標提升。(一)共同制定成效衡量標準,牽引自智網絡能力提升(一)共同制定成效衡量標準,牽引自智網絡能力提升05作為自智網絡理念發起者與實踐先行者,中國移動將繼續通過舉辦合作伙伴大會專題論壇、參與組織國際產業、標準、學術專題會議等多種形式,圍繞自智網絡業務需求規劃與應用實踐探索搭建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為更多優質產業伙伴提供資源和幫助。針對相關產業動態、核心技術研發

81、、應用示范經驗分享等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廣泛邀請國內外運營商、行業研究機構、行業客戶等合作伙伴,聚焦自智網絡的業務需求、實踐經驗與創新成果,共同為自智網絡的長期發展定目標、指方向、聚資源。(二)共同搭建經驗成果交流平臺,以終為始驅動自智網絡發展(二)共同搭建經驗成果交流平臺,以終為始驅動自智網絡發展31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為進一步激發產業協同創新活力,降低第三方企業參與自智網絡建設的門檻,確保自智網絡產業安全可信、自主可控,中國移動計劃牽頭成立智能網絡聯合研發實驗室、網絡智能化協同創新基地等產業鏈創新載體,通過需求牽引、研發合作、資本扶持、資源傾斜等政策,為合作伙伴提供支撐保障,共

82、同定義L4目標畫像,協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助力關鍵技術攻關,加速創新成果成熟,攜手打造專精特新高價值用例,促進產業協同發展。首先,引入高校、AI企業、通信網絡企業、垂直行業、專業協會等各類合作伙伴參與組建自智網絡示范區,助力自智網絡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其次,搭建開放創新平臺,進一步向產學研用各界提供環境、數據、算力、配置、仿真等資源,開放網絡智能化能力和評測認證服務,降低單點技術創新與系統集成驗證門檻;第三,開放涵蓋典型場景的網絡AI數據集,舉辦ITU/AIIA/5G綻放杯等高水平國內外AI專題賽事,聯合高校研發專題課程、組織技能認證,加快建設自智網絡的人才中心與創新高地。(三)共同構筑協同攻

83、關開放載體,加快建設自智網絡創新高地(三)共同構筑協同攻關開放載體,加快建設自智網絡創新高地32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縮略語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Ability as a Servi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llianceAugmented Reality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Customer,Home,Business,NewChina Mobile Network

84、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Data,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ep Packet InspectionEx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Gross Domestic ProductGraphic Processing Unit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nband Operations Adm

85、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inimization of Drive-TestsMachine Learning Operations智慧中臺/能力即服務人工智能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增強現實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個人、家庭、政企與新市場中國移動互聯網客戶前置設備數據、信息與通信技術深度報文檢測每秒一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第五代移動通信

86、技術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國內生產總值圖形處理器國際數據公司帶內操作管理與維護信息技術國際電信聯盟關鍵性能指標管理與編排最小化路測機器學習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管理AaaSAIAIIAARAPICCSACHBNCMNETCPEDICTDPIEFLOPS5GFPGAGDPGPUIDCInband OAMITITUKPIMANOMDTMLOps33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Measurement Report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Optical Character Rec

87、ognition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ptical Line Terminal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Passive Optical NetworkPhysical Infrastracture Manager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over Converged EthernetSoftwa

88、re Defined NetworkService-Level AgreementSlicing Packet NetworkSegment Routing-Transport ProfileSegment Routing IPv6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elecom Management ForumUser Plane FunctionVirtual Container-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Virtualized Infrastracture ManagerVoice over New RadioVirtual Reality

89、Wi-Ficall/transaction DetailRecord測量報告網絡功能虛擬化編排器網絡數據分析功能光學字符識別光纖配線架光分配網光線路終端操作維護中心光網絡終端光傳送網無源光網絡物理基礎設施管理器 電源利用效率基于融合以太網的遠程直接內存訪問軟件定義網絡服務等級協議切片分組網分組傳送網分段路由基于IPv6的分段路由傳輸控制協議電信管理論壇用戶平面功能支持虛容器交叉的光傳送網虛擬基礎設施管理器5G超高清視話虛擬現實IEEE定義的無線網絡技術呼叫/會話詳細記錄MRNFVONWDAFOCRODFODNOLTOMCONTOTNPONPIMPUERoCESDNSLASPNSR-TPSRv6

90、TCPTM ForumUPFVC-OTNVIMVoNRVRWi-FiXDR34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TM Forum.Autonomous Networks:Empower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 the Telecoms Industry.Release 1.0 2019.https:/www.tmforum.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22553-Autonomous-Networks-whitepaper.pdf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1TM Forum.IG1305 Autonomous Netwo

91、rks:Empower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rom strategy to implementation Release 4.0.2022 https:/www.tmforum.org/resources/how-to-guide/autonomous-networks-empowering-digital-transformation-from-strategy-to-implementation/習近平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http:/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http:/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https:/ 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

92、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https:/ 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https:/ 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https:/ Forum.Autonomous networks:from concept to reality.2022https:/inform.tmforum.org/research-and-analysis/reports/autonomous-networks-from-concept-to-reality/中國移動.算網大腦白皮書.2022中國移動.數字孿生網絡白皮書.2021參考文獻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5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凝心聚力,共筑移動信息產業鏈;集智創新,共建高階自智網絡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國移動:中國移動自智網絡白皮書2022(37頁).pdf)為本站 (AG)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