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思維人工智能時代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思維 遼寧省職教學會 高 鴻 順應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數字技術已然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內核,它是由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移動通信等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由數字技術塑造的基礎平臺就是新質生產力的底座。推動數字技術擴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是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幾乎所有行業的深度融合,“智能+行業”將成為未來世界職業教育的主形態。數字技術為產品和服務的結合創造了全新的顛覆式方式,破除了行業之間的傳統界限。傳統工業社會的教育已不適合培養數智時代所需的人才。
2、職業教育應積極尋求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變革之道,重塑職業標準和人才質量觀,重塑技術復合與能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應人工智能時代對職業教育的新挑戰。2022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要“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案哔|量發展”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主線、推動高等職業教育主動變革的內驅動能。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大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肩負起其應有的責任擔當。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提高建設效率,在內涵發展上下功夫,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凸顯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支撐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服
3、務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這也是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伴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高等職業院校必須以新思維、新模式應對新挑戰。一、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具有新思維 一是趨勢性思維。把握經濟社會特別是產業發展趨勢是提高人才培養精準度、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與靈活性、促進產教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一環。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產業發展已經擺脫了傳統的增長方式,呈現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高端化發展趨勢,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涌現,不斷推動著經濟的轉型與升級,高職院校必須主動謀劃主動求變,
4、向“新”發展,以應對新發展趨勢帶來的新挑戰。二是創新性思維。高職院校要實現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創新驅動,就是要做好教育改革的增量,在職業教育改革的深水區要勇于探索,在變局、危局中謀新局,去重塑人工智能時代的職業教育。三是產業思維。要跳出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小邏輯,遵循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大邏輯去思考、設計職業教育的發展模式,以產定教,提升專業與產業的匹配度。四是服務思維?!靶码p高”建設要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功能定位。五是平臺化思維。打破傳統職業教育的邊界,整合政校行企多方資源,要強化平臺與載體建設,推動職業教育發
5、展全要素的開放、共享與互動。六是數字化思維。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幾乎所有行業的深度融合,“智能+行業”將成為未來世界職業教育的主形態。職業教育應積極尋求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變革之道,重塑職業標準和人才質量觀,推動管理與教育教學全方位數字化轉型,適應人工智能時代對職業教育的新挑戰。七是系統化思維?!靶码p高”建設是個系統性工程,不能零打碎敲,而應樹立整體性觀念,各項建設任務、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彼此銜接,需要系統設計,全方位、全維度全要素全環節統籌實施,以動態性、開放性的視角推動從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齊頭并進、整體提升。二、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打造新模式 高等職業院校
6、要根據經濟社會以及自身改革發展需求確立新目標、實施新舉措、打造新模式。這里的“新”不僅是“從0到1”的“創新”,更多的則是“更新”,即在現有基礎上的深化、轉型與升級,全面提升發展水平,布局和引領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新賽道。一是打造產教融合升級版。當前,國家層面有關產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臺,直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問題:如何讓“產”與“教”走向更深度的融合。高職院校應學好用好現有的產教融合政策紅利,把握好發展機遇期,勇于破冰,強化以多方協同創新實現組織形式的迭代更新,以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為契機,升級產教融合新模式。二是全面升級專業群建設水平。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建設邏輯,根據產
7、業轉型升級對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提出的新需求,一方面要動態調整組群專業,優化組群專業結構,另一方面要豐富現有組群專業的內涵,精準對接產業,分析產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并據此重構專業群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及師資隊伍建設,實現專業群建設的全面升級;三是升級技術技能創新平臺與載體。高職院校落實科教融匯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要主動融入科研鏈,將技術與生產實踐相結合,聚焦立地式研發推進科教融匯,搭建多功能一體化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構建“研育共舉”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新模式。四是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既是手段也是內容,數字化轉型應將數字技術融入教學模式、管理與服務、數字化生態建設、數字
8、化體制機制以及教師與學生的數字素養培育等學校發展的方方面面,以開啟基于數字化的能力進化之旅。三、推動轉型:以數字技術助力教育生態重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教育數字化首次進入黨的報告。教育轉型發展進入新賽道、快車道。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一場由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教育變革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數字技術應用于教育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起步、應用、融合、轉型。在起步階段,關注重點為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師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在應用階段,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和完善的學習管理系統必不可少;在融合階段,利用數字技術促進教師教學
9、能力發展和基于數字化環境的教學方法創新是其鮮明的特征;在轉型階段,重點關注充分融合新興技術助力教育生態重構。數字化轉型是職業院校在數字時代改革創新趨勢的整體性、系統性工程,不僅覆蓋“學校專業課程與教學”三個層面,而且涉及教學、學習、管理、服務、生活等多方面,這也決定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需從學校整體發展水平躍升的需求出發,制定涵蓋多方面協同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方案與行動策略。一是創新教學模式,全要素推進教學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方位、全過程的深度融合,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方式、教學環境為著眼點,全要素推進教學的數字化轉型。二是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創新能力,滿足職業教
10、育數字化轉型新要求。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是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保障。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提升教師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工具和設備的能力、教師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能力、教師數字化教學研究的能力,以及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培養措施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水平等,推進職業教育教師的數字能力建設。三是推進管理與服務數字化轉型,促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管理與服務的數字化是全維度、全領域實現職業教育數字化的重要方面。要恪守以人為本理念,打造數字化管理與服務新理念;關注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為升學與就業提供數字化服務保障;堅持需求導向,推動管理、服務系統建設與應用的整體設計;培養數字化治理專門人才
11、,構建數字治理模式。四是加強數字化基礎支撐條件,打造職業教育數字化新生態。全方位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數字校園建設,深入貫徹安全、綠色理念;優化數字化建設思維,穩固提升現有信息化設備與環境的應用效能。五是健全數字化體制機制,保障數字化轉型有序開展。提升規劃能力,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完善工作人員數字化能力培訓以及交流機制,提升數字化建設能力;營造多主體協同的建設格局,以數字化提升產教融合效力;完善數字化效果評價機制,保障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結語結語: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不僅為高職院校指明了新的發展路徑,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專業定位、人才培養定位,以服務好、支撐好為宗旨,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自覺肩負起引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責任,展現新時期卓越高職院校的新作為、新風采。謝 謝 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高鴻 手機:1303243652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