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 | 20222022年年0303月月0808日日超配超配糧食安全主題深度糧食安全主題深度糧食安全可控糧食安全可控 新技術推升農業強國新技術推升農業強國核心觀點核心觀點行業研究行業研究行業專題行業專題農林牧漁農林牧漁種植業種植業超配超配維持評級維持評級市場走勢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相關研究報告行業點評系列報告:湯加火山爆發或造成農業減產,關注種植鏈投資機遇 2022-01-19種業深度報告系列二: 高糧價出業績, 轉基因落地抬估值 2021-01-29種植鏈行業點評系列二: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落地,種植鏈
2、有望再迎強催化 2021-01-11農業行業-實質性派生品種專題: EDV 重塑行業, 頭部最為受益2020-12-24種植鏈行業點評系列一:農業迎政策驅動催化,種業與種植充分受益 2020-12-21全球格局全球格局:糧食全球分工明顯糧食全球分工明顯,國內糧食安全可控國內糧食安全可控。從全球看,美國、巴西等農業強國農業資源豐厚,是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大國;而墨西哥等亞非拉小國沒有糧食安全,主要系農產品成本高,農民收益差,參考日本經驗,農產品產量提升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支撐。 從國內看, 國內糧食基本維持自產自需,只有大豆等品類對外依賴較高;尤其從主糧角度看,國內糧食絕對安全。全球糧價全球糧價:農產品
3、處于歷史高位農產品處于歷史高位,景氣有望延續景氣有望延續。此輪全球糧價上漲主要由供給緊張和貨幣超發驅動。 美國、 巴西等農業主產區受干旱天氣沖擊, 玉米、大豆等主要農產品庫存消費比持續下降。此外,飼用需求回暖和疫情導致的貨幣超發也助推全球糧價上漲。另外,俄烏沖突加大小麥和玉米等農產品的流通緊張預期,情緒驅動農產品價格繼續走高。展望后市,拉尼娜或反復,新冠和地緣政治形勢尚不明朗, 供需緊張難緩解, 全球糧價高景氣有望延續。國內糧價:口糧絕對安全,國內糧價:口糧絕對安全,20222022 年小麥可能帶動玉米價格繼續走高。年小麥可能帶動玉米價格繼續走高。1)飼用糧:玉米基本面略有緩和,但供需仍偏緊;
4、大豆依賴進口,考慮全球糧價走勢,后續維持樂觀。2)口糧:玉米、小麥和大米三大主糧平均庫存消費比接近80%以上,安全邊際足夠?;久婵春眯←?,2021 年冬季小麥主產區出現晚播、發芽率低等問題,2022 年產量可能降低。由于小麥和玉米存在替代關系,玉米價格有望走強。3)白糖:國內產量下滑,供需缺口持續存在,受配額外進口成本驅動, 糖價將緊隨國際糖價蓄力周期反轉, 后續保持樂觀。振興農業振興農業:轉基因技術有望打造農業強國轉基因技術有望打造農業強國。雖然國內資源稟賦匱乏,但得益于國家對農業生產的補貼及政策支持,我國農業仍能維持自產自給。從農業部公示的轉基因安全性狀來看,國內轉基因后續推廣節奏有望加
5、速落地。參照美國大豆單產在轉基因種子推行后持續增長,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有望在轉基因落地后邁入高速提升通道,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打造農業強國。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惡劣天氣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轉基因推進不及預期風險。投資建議:看好投資建議:看好 20222022 年糧價景氣上行。一方面利好種植及種子板塊,另一年糧價景氣上行。一方面利好種植及種子板塊,另一方面飼料原材料成本的抬升或將加速豬價周期反轉方面飼料原材料成本的抬升或將加速豬價周期反轉, 看好生豬板塊的投資機看好生豬板塊的投資機遇遇。具體標的方面,1)種植板塊:推薦蘇墾農發、建議關注北大荒。2)相關農產品板塊:推薦中糧糖業,建議關注海南橡膠。
6、3)種子板塊:推薦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等。4)生豬養殖板塊推薦:華統股份、傲農生物、巨星農牧、天康生物、東瑞股份、中糧家佳康、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重點公司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公司公司公司公司投資投資昨收盤昨收盤總市值總市值EPSEPSPEPE代碼代碼名稱名稱評級評級(元)(元)(百萬元)(百萬元)2021E2021E2022E2022E2021E2021E2022E2022E601952蘇墾農發買入13.618,7410.530.692620000998隆平高科買入19.6725,9050.240.448245002385大北農買入8.6435,781-0.08
7、0.12-10872002041登海種業買入24.0121,1290.230.3610467600737中糧糖業買入8.7518,7150.460.561916002840華統股份買入17.367,920-0.430.94-4018002714牧原股份買入57.25301,2702.064.552813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預測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2內容目錄內容目錄綜述:糧價景氣上行,新技術助力打造農業強國綜述:糧價景氣上行,新技術助力打造農業強國.7 7供需雙振下,全球糧價保持景氣上行.7新技術推行在即,農業增量提質有底氣.9投
8、資建議:糧食安全值得重視,重點關注種子和種植板塊.10全球分析:糧食全球分工明顯全球分析:糧食全球分工明顯 國內糧食安全可控國內糧食安全可控.1111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工明顯,亞非拉小國高度依賴進口.11糧食供給高度依賴進口會嚴重威脅國內糧食安全.16國內:糧食以自產自需為主,但大豆進口依賴度較高.18全球糧價:糧價處于歷史高位全球糧價:糧價處于歷史高位, ,景氣有望延續景氣有望延續.2121飼用糧:高價位擁有強支撐,后續走勢需重點關注北美天氣情況.21口糧:飼用替代疊加產量預期下調,小麥后續價格仍將走強.25白糖:供需缺口首現,牛市周期已至.27后續關注:拉尼娜天氣和疫情反彈或將繼續推動全
9、球糧價景氣上行.29國內糧價:國內相對自主,口糧絕對安全國內糧價:國內相對自主,口糧絕對安全.3131飼用糧及口糧:供需基本面強勁,未來將繼續保持高景氣.31白糖:國內供給緊張,未來將跟隨國際市場保持高景氣.35振興農業:新技術推廣有望打造農業強國振興農業:新技術推廣有望打造農業強國.3838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相對較低,自產自給離不開政府補貼.38轉基因落地加速,農業生產提質增量有底氣.40振興農業,打造全球農業強國.46投資建議投資建議.4949相關標的.49風險提示風險提示.5555免責聲明免責聲明.5656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3圖表圖表目錄目
10、錄圖1: 2021 年各類糧食的庫存消費比下滑明顯.7圖2: 全球谷物價格水平正處于歷史高位.7圖3: 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小麥出口占全球小麥進口比例合計達 28%. 8圖4: 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大麥出口占全球大麥進口比例合計達 31%. 8圖5: 2021 年烏克蘭玉米出口占全球玉米進口比例達 16%.8圖6: 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菜籽油出口占全球菜籽油進口比例合計達 23%.8圖7: 石油現貨價帶動全球谷物價格指數上漲.9圖8: 石油價格與食糖、棕櫚油價格呈高度正相關.9圖9: 美國大豆單產持續提高,而我國仍距其有較大差距.10圖10: 1996 年以來美國轉基因作物應
11、用率快速提高.10圖11: 全球化背景下,糧食和農業領域貿易量擴張明顯.11圖12: 埃及等亞非小國的水資源極其匱乏.12圖13: 澳大利亞等農業大國的耕地資源十分豐富.12圖14: 全球谷物貿易分工明顯,小國進口依賴度較高(2015-2017 年均值). 12圖15: 印度、越南和泰國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國.13圖16: 亞非小國是大米的主要進口國.13圖17: 中緯度發達國家是小麥的主要出口國.13圖18: 亞非小國是小麥的主要進口國.13圖19: 南北美洲大國是玉米的主要出口國.14圖20: 亞洲、墨西哥和歐盟是玉米的主要進口地區.14圖21: 巴西和美國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15圖22: 中
12、國是大豆的主要進口國.15圖23: 巴西、泰國和印度是三大核心糖出口國.15圖24: 中國和美國的糖進口量較高.15圖25: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玉米出口國(20/21 年度).16圖26: 2008 年美國玉米產量大增,但出口量驟降.16圖27: 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在 2008 年 3 月攀升至 163 點,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 90%. 16圖28: 2019 年日本玉米和大豆的生產效率遠低于美國(噸/公頃).17圖29: 2019 年日本和美國的糧食價格存在明顯價差(美元/噸).17圖30: 國內大米貿易比不到 3%,無進口依賴.18圖31: 國內大米庫存較高,庫存消費比為 78%.18圖32:
13、 國內小麥貿易比約為 8%,無進口依賴.18圖33: 國內小麥庫存維持高位,庫存消費比高達 96%.18圖34: 國內玉米貿易比約為 10%,無進口依賴.19圖35: 國內玉米庫存維持高位,庫存消費比為 72%.19圖36: 國內大豆供給高度依賴進口,進口依賴度為 89%.19圖37: 國內大豆庫存維持低位,庫存消費比僅有 27%.19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4圖38: 國內大豆的進口集中度極高.20圖39: 巴西和美國大豆出口量逐年增長.20圖40: 國內糖進口量維持高位,進口依賴度為 29%.20圖41: 國內糖產不足需,庫存消費比持續下滑.20
14、圖42: 全球玉米的庫存銷售比呈下滑趨勢(百萬噸).21圖43: 玉米期貨價格正處于歷史高位.21圖44: 全球大豆的庫存銷售比維持低位(百萬噸).22圖45: 大豆期貨價格正處于歷史高位.22圖46: 美國、中國、巴西是全球玉米的前三大產區.23圖47: 巴西、美國、阿根廷是全球大豆的前三大產區.23圖48: 近 50%的美國西部地區遭遇極端干旱天氣.23圖49: 巴西東部及南部農業產區旱情嚴重.23圖50: 美國玉米主產區分布情況.24圖51: 美國大豆主產區分布情況.24圖52: 巴西玉米主產區分布情況.24圖53: 巴西湖泊水位相較往年下降明顯.24圖54: 小麥產不足需,庫存銷售比下
15、滑明顯(百萬噸).25圖55: 稻谷供需變化相對平穩 (百萬噸).25圖56: 小麥期貨價格增長明顯.25圖57: 稻谷期貨價格無明顯增長.25圖58: 印度新一輪疫情對 5 月份播種季的影響將相對有限.27圖59: 全球白糖出現供需缺口.28圖60: 國際糖期貨價格持續上行.28圖61: 全球糖期末庫存和庫存消費比下滑至低位.28圖62: 原油期貨結算價重新攀升至疫情前高位.29圖63: 受原油價格上漲影響,新榨季乙醇用蔗比例或將回升.29圖64: 南方濤動指數去年 7 月以來維持高正值波動.29圖65: 厄爾尼諾指數正逼近強拉尼娜現象的臨界值(-1.5).29圖66: 受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影
16、響,全球疫情再反彈.30圖67: 全球疫苗接種完成率仍較低(按每人接種兩劑估算).30圖68: 全球干散貨運費價格于 2022 年初再度反彈.30圖69: 美國、巴西等糧食主產區的通脹水平持續上行.30圖70: 國內玉米消費超六成來自于飼料.31圖71: 豬飼料產量增速保持高位.31圖72: 能繁母豬存欄已重回歷史高位.32圖73: 生豬存欄已重回歷史高位.32圖74: 2020 年共釋放了 5700 萬噸臨儲庫存.32圖75: 2015 年以來玉米產量增速下滑明顯.32圖76: 玉米優勢區布局示意圖.33圖77: 今年多地降水特征突破歷史極值.33圖78: 夏季降水空間差異明顯,集中在華北、
17、黃淮地區.33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5圖79: 云黔川渝氣象干旱面積變化情況.33圖80: 國內玉米現貨價(元/噸)仍處于高位.34圖81: 國內大豆現貨價維持上漲態勢(元/噸).34圖82: 國內豆粕現貨價保持上行趨勢(元/噸).34圖83: 小麥和玉米的價差出現倒掛,導致了轉向小麥的飼用替代需求(元/噸). 35圖84: 當配額外進口成本低于國內糖成本糖價會站上國內生產成本.36圖85: 當配額外進口成本高于國內糖成本時,國內糖價會跟隨國際糖價上漲. 36圖86: 2021 年夏季,廣西、廣州等甘蔗產區高溫明顯.36圖87: 2021 年夏季,
18、粵桂瓊地區經歷多輪嚴重旱情.36圖88: 國內糖期貨價格緊隨國際糖期貨價格上行.37圖89: 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8圖90: 我國農業機械化率低于美國等農業強國.38圖91: 我國生豬散養戶養殖占比約 50%.38圖92: 我國超 9 成肉牛養殖戶的年出欄量低于 10 頭.38圖93: 國內飼用糧單產較低,明顯落后于美國等農業強國.39圖94: 國內肉牛頭均出肉量顯著低于美國等肉牛養殖大國.39圖95: 我國農業生產仍離不開直接勞動力.39圖96: 我國農業人均增加值遠低于其他國家.39圖97: 黑龍江省歷年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40圖98: 增產是美國農民選擇轉基因
19、種子的主要原因.41圖99: 轉基因帶來大豆和玉米產量顯著增加.41圖100: 轉基因帶來美國農場收益顯著增加.41圖101: 美國玉米和大豆出口量占全球的 35%和 36%.41圖102: 我國轉基因推廣審定流程. 42圖103: 抗蟲(Bt)轉基因玉米在已放開轉基因玉米商業化種植的國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43圖104: 已用于商業化種植的抗蟲轉基因玉米品種統計.43圖105: 先正達 Agrisure Viptera 對多種害蟲的防治表現優秀,是目前巴西當地唯一對草地貪夜蛾具備100%殺蟲活性的性狀.44圖106: 與對照組相比,先正達 Agrisure Viptera 性狀實現玉米蟲害有
20、效防治,還可以將黃霉素含量減少70%以上.44圖107: 公司持有杭州瑞豐 25.14%股權.44圖108: 2019 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例達 13.2%.44圖109: 2020 年公司國審玉米品種數量位居第二.45圖110: 2020 年公司玉米種子收入 7.85 億元,占比 87.1%.45圖111: 新頒布的農業補貼、扶持政策名目繁多,貫穿全產業鏈.48圖112: 政策重點關注鄉村振興,各地積極響應號召全面推進.48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6表1: 全球大米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13表2: 全球小麥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14表3: 全球
21、玉米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14表4: 全球大豆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15表5: 日本農業補貼名目繁多(2014 年數據).17表6: 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21表7: 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22表8: 全球 21/22 年度玉米產量預估下調明顯.24表9: 全球 21/22 年度大豆產量預期明顯下調,庫消比降至 25.15%. 25表10: 全球小麥供需平衡表.26表11: 受干旱影響,全球小麥的產量和出口量預期在 2021 年 8 月被大幅下調. 26表12: 多家機構在 2021 年下半年大幅下調俄羅斯 21/22 年度的小麥產量預期. 26表13: 全球大米供需平衡表.27表14: 全球大米
22、供需預期較為平穩.27表15: 供需缺口將推動國內玉米價格區間上行(萬噸).34表16: 國內大豆供需將持續趨緊(萬噸).35表17: 國內食糖 2021/2022 年度的供需缺口預計為 111 萬噸.37表18: 我國針對口糧實施最低最低收購價政策.40表19: 1992-2019 年間全球獲不同國家監管批文許可數量排名前十的轉化體性狀統計.42表20: 大北農 3 個玉米品種和 1 個大豆品種已獲批生物安全證書.45表21: 2022 年中央一號文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要求.46表22: 2021 年各省政府工作報告均對鄉村振興及保障種子及糧食安全提出相關要求.47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23、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7綜述綜述:糧價景氣上行糧價景氣上行,新技術助力打造農業強新技術助力打造農業強國國自 2019 年以來,全球糧價持續位于景氣上行的通道當中,各國對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紤]到南美拉尼娜或反復,全球新冠形勢尚不明朗,疊加俄烏沖突加劇或對玉米、大麥、小麥、菜籽油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與貿易產生影響,我們認為玉米、大豆等飼用糧的供需緊張暫時難緩解,全球糧價高景氣在未來 2 年仍有望延續。從國內糧價來看,中國國內糧食基本維持自產自需,保障安全可控,只有大豆等品類對外依賴較高??紤]到小麥去年冬季晚播、以及玉米銹病等影響,我們認為國內 2022 年小麥、
24、玉米價格基本面有強支撐,或將帶動其他口糧價格溫和上漲。另外,考慮到我國轉基因政策在穩步推進的過程當中,樂觀預計 2023年前后轉基因商業化品種有望正式上市, 或將大幅提升我國農業種植的生產效率,助力打造農業強國。供需雙振下,全球糧價保持景氣上行供需雙振下,全球糧價保持景氣上行全球市場全球市場,受疫情和拉尼娜現象影響受疫情和拉尼娜現象影響,全球糧食供給緊張全球糧食供給緊張,糧食價格已上行至歷糧食價格已上行至歷史高位。史高位。從 USDA 公布的供需數據來看,2021 年各類糧食的庫存消費均出現較為明顯下降,其中小麥、玉米和大豆的庫存消費比下降尤為明顯,分別相較于 2020年降低 1.74%、0.
25、39%和 2.54%,這說明 2021 年全球主要糧食供給偏緊,出現了明顯的供小于求情況。受供給緊張驅動,全球糧價走向歷史高位。從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截至 2022 年 1 月,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已相較 2020 年初累計增長超 30%。圖1:2021 年各類糧食的庫存消費比下滑明顯圖2:全球谷物價格水平正處于歷史高位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俄烏沖突危機加劇俄烏沖突危機加劇,全球全球農產品供給進一步收緊農產品供給進一步收緊。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大麥、小麥、玉米、葵花籽油等主要農產品的重要出口國,而沖突主要發生的區域恰為兩
26、國糧食主產區,當地軍事行動或將影響正常農業生產及貿易的開展。從全球小麥進口來看,俄羅斯及烏克蘭在 2021 年的全球小麥出口量合計占比達到 27.53%。從全球大麥進口來看,俄羅斯及烏克蘭在 2021 全球大麥出口總量的合計占比達到30.67%。另外,對于中國而言,俄羅斯是我國第七大的小麥進口來源國(2021 年占比 0.5%) ; 烏克蘭是我國第二大的玉米進口來源國 (2021 年前 11 個月占比 27%) 、第三大的大麥進口來源國(2021 年占比 25.75%)、以及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來源國(2021 年占比 64%)。我們認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作為全球重要的谷物及油脂等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
27、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8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及出口國,當地軍事行動的發生或將影響正常農業生產及貿易的開展,預計或導致全球小麥、大麥、玉米、葵花籽油等農產品供給緊缺,也有帶來國內進口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全球糧價或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圖3: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小麥出口占全球小麥進口比例合計達 28%圖4: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大麥出口占全球大麥進口比例合計達 31%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5:2021 年烏克蘭玉米出口占全球玉米進口比例達 16%圖6:2021 年俄羅斯及烏克蘭菜籽油出口占全球菜籽油進口比
28、例合計達 23%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石油價格高企,利好農產品價格走勢。石油價格高企,利好農產品價格走勢。由于石油價格波動會影響相關農產品的需求或供給水平,因此從歷史復盤來看,石油價格的強勢上漲基本都會引發相關農產品價格的高漲,尤其是與糖、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油脂的相關性更強。一方面,石油的主要替代品之一生物柴油的原材料包括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相關油脂,所以石油價格高漲將刺激棕櫚油、豆油、菜籽油等相關油脂需求的提升,從而拉升其價格。另一方面,石油價格上漲也會促進燃料乙醇需求提升,由此將提高糖產國在新榨季乙醇用蔗比例,從而擠壓糖產
29、品產量。綜合來看,近期石油價格的走強也有望對棕櫚油、豆油、菜籽油、食糖等相關農產品價格起到一定帶動作用。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9圖7:石油現貨價帶動全球谷物價格指數上漲圖8:石油價格與食糖、棕櫚油價格呈高度正相關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新技術推行在即,農業增量提質有底氣新技術推行在即,農業增量提質有底氣國內市場,國內市場,供需雙振下,國內糧價高景氣有望延續。供需雙振下,國內糧價高景氣有望延續。飼用糧方面,受干旱天氣影響,國內玉米產量受到沖擊,國外大豆產量存在不確定性,且國內畜禽存欄持續恢復
30、導致飼用糧需求旺盛。供需雙振下,國內飼用糧價格有望繼續維持高景氣??诩Z方面,供給和庫存相對充足,但持續上行的飼用糧價值正在導致轉向口糧的飼用替代需求,飼用糧價格持續高景氣也將為口糧價格維持高位提供強支撐。食糖方面,供需缺口首現,新一輪糖周期已經啟動,未來國內糖價有望跟隨國際糖價保持上行趨勢。國內轉基因技術落地在即。國內轉基因技術落地在即。我國已有 7 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和 3 個轉基因大豆品種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在獲得相關品種轉基因安全證書,并品種審定后,種子即可最終進行商業化種植。國內品種審定細則已于 2021 年 11 月正式披露公示,考慮相關綠色通道等政策的可能落地,轉基因后續推廣節奏有望超
31、預期,我們預計轉基因種子未來在 2023 年前后有望實現商業化落地并上市銷售。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有望打開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天花板轉基因技術的應用有望打開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天花板,助力打造農業強國助力打造農業強國。參照美國,其自 1996 年起便開始大力推廣轉基因技術在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種植中的應用,對推動其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單產及總產量的水平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美國大豆單產來看,隨著轉基因大豆種植滲透率的提升,其大豆單產水平在過去 20 年內也保持明顯向上增長趨勢。 而現階段我國大豆單產和美國相比較低,2020 年美國大豆單產平均 3.37 噸/公頃,而我國只有 1.88 噸/公頃,仍有接近
32、 1 倍的提升空間。未來隨著我國加快生物育種相關技術的普及,我國農業種植生產的效率有望快速提升,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自主供給水平或將再上新臺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0圖9:美國大豆單產持續提高,而我國仍距其有較大差距圖10:1996 年以來美國轉基因作物應用率快速提高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WIND,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投資建議:糧食安全值得重視,重點關注種子和種植板塊投資建議:糧食安全值得重視,重點關注種子和種植板塊綜合來看,2022 年全球糧食市場仍將保持供需緊張,全球糧價或將繼續保持景氣上行,一方面利好種植
33、及種子板塊,另一方面飼料原材料成本的抬升或將加速養殖虧損,豬價周期反轉蓄勢加速,看好生豬板塊的投資機遇。具體標的方面,1)種植板塊:推薦蘇墾農發,建議關注北大荒。2)相關農產品板塊:推薦中糧糖業,建議關注海南橡膠。3)種子板塊:推薦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等。4)生豬養殖板塊推薦:華統股份、傲農生物、巨星農牧、天康生物、東瑞股份、中糧家佳康、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1全球分析:糧食全球分工明顯全球分析:糧食全球分工明顯 國內糧食安全國內糧食安全可控可控糧食全球分工明顯,國內糧食安全可控。從全球看,美國、巴西等農業強國農業資源
34、豐厚,是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大國,而墨西哥等亞非拉小國沒有糧食安全,主要系農產品成本高,農民收益差,參考日本經驗,農產品產量提升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支撐。從國內看,國內糧食基本維持自產自需,尤其是口糧實現了絕對安全可控,只有大豆等品類對外依賴較高。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工明顯,亞非拉小國高度依賴進口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工明顯,亞非拉小國高度依賴進口糧食貿易在全球化背景下擴張明顯糧食貿易在全球化背景下擴張明顯。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受技術進步、貿易政策和協定等多重因素推動,運輸成本和進口關稅顯著降低,這進而推動了全球糧食貿易的繁榮。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20 年農產品市場狀況中指出,截至2018 年
35、,糧食和農業領域的國際貿易量已經由 1995 年(世貿組織農業協定于該年生效)的 6800 億美元增長一倍多至 1.5 萬億美元。圖11:全球化背景下,糧食和農業領域貿易量擴張明顯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 年農產品市場狀況,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小國農業資源匱乏,在全球糧食貿易中處于比較劣勢。小國農業資源匱乏,在全球糧食貿易中處于比較劣勢。國際貿易的本質在于各國以比較優勢完成分工,進而形成從生產、加工再到分銷的多邊貿易格局,雖然這有助于提高全球整體的生產效率,但也加深了處于比較劣勢國家對外部供給的依賴程度。在糧食和農業領域,亞非拉小國普遍存在人多地少或人多水少的問題,在人均資源上和以
36、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俄羅斯為代表的農業大國差距懸殊,這進而催生了分工明顯的全球糧貿格局。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2圖12:埃及等亞非小國的水資源極其匱乏圖13:澳大利亞等農業大國的耕地資源十分豐富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分工明顯的全球化貿易格局下分工明顯的全球化貿易格局下,亞非拉小國難保糧食安全亞非拉小國難保糧食安全,國內供給高度依賴進國內供給高度依賴進口???。從全球谷物貿易格局來看,國際糧食貿易分工明顯,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大國依靠豐富的農業資源成為谷物的主要出口國,而沙特阿拉
37、伯、日本和埃及、墨西哥等亞非拉小國在資源方面難與上述大國競爭,因此成為了谷物的主要進口國,國內供給高度依賴進口。圖14:全球谷物貿易分工明顯,小國進口依賴度較高(2015-2017 年均值)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 年農產品市場狀況,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下面我們結合 USDA 于 2022 年 2 月最新發布的全球農產品供需平衡表,對各類谷物的全球供需格局進行分別概述。(注:下文中“中亞各國”指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南亞各國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北非各國指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和突尼斯。)(1 1)大米大米:出口集中在亞洲南部出口集中在亞洲南部,
38、亞非地區的小國高度依賴進口亞非地區的小國高度依賴進口。從 USDA 估計的 20/21 年度數據來看,印度、越南和泰國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國,三者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39.9%、12.4%和 12.0%,CR3 為 64.2%。大米的主要進口國為中亞各國、菲律賓和尼日利亞,三者在全球進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6.99%、4.73%和 5.16%,進口依賴度分別為 140.7%、17.7%和 49.1%。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3圖15:印度、越南和泰國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國圖16:亞非小國是大米的主要進口國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
39、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表1:全球大米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百萬噸百萬噸)庫存銷售比庫存銷售比(%)進口占比進口占比(%)消費量占比消費量占比(%)進口依賴度進口依賴度(%)中亞中亞-0.2716.30%6.99%1.16%140.69%菲律賓菲律賓0.1726.02%4.73%2.87%17.71%尼日利亞尼日利亞0.0912.50%5.16%1.43%49.08%歐盟歐盟-0.1134.12%3.85%0.68%91.79%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0.109.53%1.29%7.12%1.70%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2 2)小麥小麥:出口集中
40、在中緯度發達國家出口集中在中緯度發達國家,亞非小國是主要進口國亞非小國是主要進口國。從 USDA 估計的 20/21 年度數據來看,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是小麥的主要出口國, 它們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19.3%、 14.7%、 13.0%、 13.3%和 11.8%,CR5 為 72.1%。小麥的主要進口地區為北非各國、南亞各國和中亞各國,三者在全球進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14.6%、 13.2%和 9.1%, 進口依賴度分別為 60.9%、 103.2%和 45.6%。圖17:中緯度發達國家是小麥的主要出口國圖18:亞非小國是小麥的主要進口國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
41、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4表2:全球小麥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百萬噸百萬噸)庫存銷售比庫存銷售比(%)進口占比進口占比(%)消費量占比消費量占比(%)進口依賴度進口依賴度(%)北非北非-2.5225.29%14.63%5.98%60.87%南亞南亞-0.3522.37%13.16%3.18%103.18%中亞中亞-1.425.93%9.11%4.98%45.55%孟加拉國孟加拉國0.3826.75%3.70%1.02%90.00%尼日利亞尼日利亞0.514.23%3.38%0.7
42、1%118.74%日本日本-0.1616.54%2.82%0.81%86.46%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3 3)玉米玉米:南北美洲大國是主要出口國南北美洲大國是主要出口國,亞洲亞洲、墨西哥和歐盟是主要進口地區墨西哥和歐盟是主要進口地區。從 USDA 估計的 20/21 年度數據來看,美國、阿根廷、烏克蘭和巴西是玉米的主要出口國,它們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38.7%、22.2%、13.2%和 11.3%,CR3為 74.1%。玉米的前五大進口地區為中國、南亞各國、墨西哥、日本和歐盟,它們在全球進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15.9%、11.1%、8.9%、8.3%和 7.8%。
43、其中韓國、日本和埃及的進口依賴度較高,分別高達 98.7%、100.5%和 58.7%。圖19:南北美洲大國是玉米的主要出口國圖20:亞洲、墨西哥和歐盟是玉米的主要進口地區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表3:全球玉米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百萬噸百萬噸)庫存銷售比庫存銷售比(%)進口占比進口占比(%)消費量占比消費量占比(%)進口依賴度進口依賴度(%)中國中國5.1872.18%15.88%25.06%10.35%南亞南亞1.3210.45%11.14%4.33%42.05%墨西哥墨西哥-0.437.03%8.88%3.85%
44、37.67%日本日本0.089.55%8.33%1.35%100.52%歐盟歐盟0.259.83%7.80%6.82%18.67%韓國韓國-0.0716.27%6.30%1.04%98.74%埃及埃及-0.388.29%5.18%1.44%58.72%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4 4)大豆:進出口份額極為集中,巴西和美國是主要出口國,中國獨占六成進大豆:進出口份額極為集中,巴西和美國是主要出口國,中國獨占六成進口份額口份額。 從 USDA 估計的 20/21 年度數據來看, 巴西和美國是全球大豆的核心出口國,它們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分別高達 49.7%和 37.4%,共占據了
45、全球近九成的大豆出口份額,進口方面,中國是大豆的第一大進口國,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為 60.2%,其后的歐盟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為 8.9%。供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主要大豆進口國的供給均高度依賴于進口,其中墨西哥、南亞各國、中國和歐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5盟的進口依賴度分別高達 96%、94.1%、89.4%和 83.9%。圖21:巴西和美國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圖22:中國是大豆的主要進口國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表4:全球大豆主要進口地區供需情況供需缺口供需缺口(百萬噸百萬噸)庫存銷售
46、比庫存銷售比(%)進口占比進口占比(%)消費量占比消費量占比(%)進口依賴度進口依賴度(%)中國中國7.6930.90%60.24%30.77%89.39%歐盟歐盟-0.446.64%8.93%4.86%83.94%南亞南亞-0.047.52%5.82%2.82%94.14%墨西哥墨西哥0.001.60%3.62%1.72%96.00%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5 5)白糖白糖:巴西巴西、泰國和印度是主要出口國泰國和印度是主要出口國,中國和美國是主要進口國中國和美國是主要進口國。從 USDA估計的 20/21 年度數據來看,巴西、泰國和印度是全球糖的核心出口國,它們在全球出口
47、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51.3%、11.6%和 9.6%,CR3 為 72.5%。進口方面,中國和美國是前兩大糖進口國,在全球出口量中的占比分別為 8.9%和 5.2%。 供需方面,中國和美國對糖的進口依賴度較高,分別為 31.6%和 25.8%。圖23:巴西、泰國和印度是三大核心糖出口國圖24:中國和美國的糖進口量較高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6糧食供給高度依賴進口會嚴重威脅國內糧食安全糧食供給高度依賴進口會嚴重威脅國內糧食安全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而如
48、果國內糧食供給過度依賴進口,會使國內糧食市場極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多邊關系惡化等經濟或政治因素影響而出現供給不足所導致的大幅度價格波動,進而影響民生。以 2008 年的全球糧食危機為例, 受當年農業大國旱災水災及美國糧食能源化等事件影響,多國對糧食出口量做出了相應限制。作為全球第一大玉米出口國,美國2008 年玉米產量同比增加 22%,但出口量卻同比驟降 24%,這對全球玉米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在 2008 年 3月攀升至 163 點,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 90%。突然飆升的糧食價格讓地處中東、依賴進口的多個亞非拉小國陷入動亂。圖25:美國是全球第
49、一大玉米出口國(20/21 年度)圖26:2008 年美國玉米產量大增,但出口量驟降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資料來源:USDA,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圖27: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在 2008 年 3 月攀升至 163 點,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 90%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整理由此可見由此可見,糧食自產對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糧食自產對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對于生產成本較高但對于生產成本較高的小國,目前維持自產仍離不開高額的政府補貼。的小國,目前維持自產仍離不開高額的政府補貼。此處我們選擇日本為例,因為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和美國同屬于科
50、技強國,但受制于國土面積、地理條件和小農模式,其在農業生產領域大幅落后于美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聲明及其項下所有內容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17國,國內糧食供給高度依賴進口,自產則高度依賴政府補貼,因此具有很好的代表意義。從 OECD 糧農組織農業展望報告 2020-2029中的 2019 年數據來看:(1)在生產效率方面,除小麥和稻米之外,日本玉米和大豆的單產水平均遠低于美國,其中玉米每公頃的平均產量比美國低 9.55 噸,大豆每公頃的平均產量比美國低 1.5 噸。(2)在生產成本方面,雖無直接的成本數據,但日本各類糧食價格高昂,均與美國存在巨額價差,其中小麥、玉米、稻米和大豆的價格分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