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研究院院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要點 2020 年,新冠疫情大流行下,全球銀行業經營依然穩定:資產規模上升但存貸款增長存在分化,盈利能力下滑但好于預期,資產質量下滑但風險總體可控,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中國銀行業經營整體良好, 規模、盈利增長平穩,資產質量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展望 2021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將開啟“共振復蘇”進程,銀行業經營穩步向好。就中國銀行業而言,資產規模穩定增長,凈利潤改善跡象更加顯現,不良貸款率或將小幅上升,多渠道補充資本金能力提升。 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銀行業將開啟發展新篇章,本報告將專題研究“十四五”期間綠色金融、 跨境金
2、融、 戰略新興產業金融支持等發展前景。 2020 年各國銀行業年各國銀行業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 2968.91484.1404.4229.1216.1167.4135.2108.682.374.348.4 23.8-70%-60%-50%-40%-30%-2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中國美國歐元區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南非凈利潤(億美元)同比增速(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 2021 年第 2 季度 “十四五”銀行業開啟發展新格局“十四五”銀行業開
3、啟發展新格局 中國銀行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中國銀行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2021 年第年第 2 季度季度) 2021 年上半年,各國常態化疫情防控疊加疫苗接種的推進,全球經濟進入復蘇拐點,為全球銀行業經營業績和資產質量的修復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各國央行寬松貨幣政策短期難以退出,全球低利率環境延續,全球銀行業的凈息差依然面臨較大挑戰。隨著經濟恢復步伐加快,中國銀行業經營體現以下幾個特點: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凈利潤改善跡象更加明顯,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 持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 總體來看, 2021 年是 “十四五” 開局之年,面臨“雙循環”的新格局,中國銀行業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一、一、全球
4、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全球銀行業發展回顧與 20212021 年上半年展望年上半年展望 (一)(一) 2021 年以來全球銀行業經營環境總體改善年以來全球銀行業經營環境總體改善 全球全球經濟經濟恢復性恢復性增長增長。2021 年以來,疫苗接種、主要國家經濟刺激計劃等因素將推動全球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年度全球企業高管調查顯示,76%的企業高管看好世界經濟增長趨勢。2021 年 2 月,摩根大通全球采購經理指數(PMI)提升至 53.2,連續 8 個月處于榮枯線之上。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由 2020 年 5 月的高點 429.43 下降至 2021 年 1 月的 272.57(圖1
5、) , 接近 2019 年 12 月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263.68) 。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主要經濟體銀行業不再延續疫情下逆勢擴張的態勢,資產規模有望實現平穩增長。 2021年1月, 美國和歐元區銀行業資產規模同比增速分別為15.7%和5.6%,分別較上月末下降 0.7 和 1.9 個百分點(圖 2) 。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2 2021 年第 2 季度 圖圖 1:全球經濟: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指數 圖圖 2:中美歐銀行業:中美歐銀行業資產資產同比同比增速增速(%) 資料來源:WIND,各國監管機構,中國銀行研究院 各國利率維持各國利率維持歷史歷史低位低
6、位。根據 BIS 數據,2021 年 1 月,主要發達市場加權平均利率水平為 0.06%,連續 11 個月保持不變(圖 3) ,其中美國、歐元區、日本持續維持低利率、 負利率環境不變; 主要新興市場加權平均利率水平為 4.11%。其中,土耳其于 2010 年 9 月、11 月和 12 月連續三次大幅加息后,主要政策利率維持在 17%的高位;其他新興市場利率均處于歷史低位,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政策利率已分別降至 0.5%及 1.75%,印尼在 2021 年 2 月再度降息至記錄新低的 3.5%,俄羅斯央行在 2021 年的首次會議上連續第四次維持關鍵利率不變。低利率和降息周期將進一步擠壓全球銀行業盈
7、利空間,同時對銀行業務多元化發展、風險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01301802302803303804302013-012017-012021-01-10-505101520252011-012014-012017-012020-01中國美國歐元區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3 2021 年第 2 季度 圖圖 3:主要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平均利率變動情況(:主要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平均利率變動情況(%) 注:平均利率水平根據各國 GDP 規模加權平均計算,發達市場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新興市場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印尼、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泰
8、國、土耳其等。 資料來源:BIS,中國銀行研究院 金融監管政策金融監管政策變化變化相對平穩相對平穩。2021 年一季度,各國金融監管環境仍以維持金融服務穩定、確保銀行穩健經營為主。2021 年 1 月 18 日,美聯儲確認針對大銀行的逆周期資本緩沖(CCyB)將維持在目前的 0%水平不變。該資本緩沖器是一種針對大銀行的宏觀審慎監管工具,當美聯儲認為大銀行的未來損失風險高于正常水平,則會相應提高大型銀行的資本要求。CCyB 維持在 0 不變意味著銀行資本仍然充足。俄羅斯于 2020 年 3 月采取了針對銀行的監管寬松措施,包括資本充足率的計算、暫緩計提貸款損失撥備等方面。近期俄羅斯監管機構表示將
9、該項寬松措施的截止日期確認為 2021 年 7 月 1 日。 隨著金融新業態不斷發展, 綠色金融、 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監管持續強化。 2021 年 3 月, 歐盟 可持續金融披露規定開始實施,對金融產品的 ESG 披露標準進一步強化;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發布有關進一步完善開放銀行治理的咨詢意見稿,以進一步優化開放銀行平臺的信息共享、 合規性安排、 監督治理等機制 (表 1) 。 012345672015-12016-102018-72020-4發達市場平均利率新興市場平均利率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4 2021 年第 2 季度 表表 1:2021 年年 1 季度部分金融監
10、管政策及其影響季度部分金融監管政策及其影響 時間時間 主要金融監管政策動向主要金融監管政策動向 主要影響主要影響 美國美國 2021.1 美聯儲確認針對大銀行的逆周期資本緩沖(CCyB)將維持在目前的 0%水平不變。 在美國銀行業經歷了疫情和經濟衰退沖擊之后繼續將大銀行的CCyB 維持在 0%不變,意味著系統性銀行的資本仍然充足,風險也并未大幅上升,利于銀行實現持續穩健經營。 歐盟歐盟 2021.3 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規定 (SFDR)開始實施,要求歐盟所有金融市場參與者披露 ESG 問題,并對具有可持續投資特征的金融產品提出了額外的披露要求。 ESG 投資的透明度將極大提高; 與 ESG 相
11、關的金融活動數據將極大增加;真正致力于 ESG 投資的金融產品有望脫穎而出。 英國英國 2021.3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 (CMA) 發布有關開放銀行未來治理的咨詢文件,重點是以下三個領域:UK Finance 提議建立一個基礎更廣的融資和治理模型,替代現有開放銀行實施平臺 OBIE;CMA 未來所需的合規監督安排;應采用的過渡性安排。 CMA 于 2017 年設立開放銀行實施平臺 OBIE,目前已擁有 300 萬活躍用戶,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其信息共享、監督治理、合規性安排等,開放銀行的監管將進一步強化、完善。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中國銀行研究院 (二二) 2021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全
12、球銀行業全球銀行業發展展望發展展望 2021 年上半年,各國常態化疫情防控疊加疫苗接種的推進,全球經濟將開啟“共振復蘇”進程,銀行業經營將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資產規模增速將放緩資產規模增速將放緩 2020 年,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主要央行實行了前所未有的超寬松貨幣政策,銀行業資產規模迅速擴張,但增速存在分化。從發達經濟體來看,美國、英國銀行業資產規模增速較快,2020 年末,美國銀行業資產同比增長 17.4%,英國銀行業資產同比增長 9.4%。從新興經濟體來看,巴西、南非銀行業資產增速較快,分別為 22.4%、11.4%(圖 4) 。2021 年,在經濟逐步回暖,疫苗推廣提振
13、市場信心的背景下,全球貨幣政策雖然延續繼續寬松的主基調,但整體寬松力度或較 2020 年有所減弱。經濟增速和貨幣供給影響銀行規模增速。預計 2021 年上半年,全球銀行業規模增速或有所放緩,較 2020 年末下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5 2021 年第 2 季度 降 1-2 個百分點。 圖圖 4:2020 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資產規模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資產規模1與增速與增速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中國銀行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存貸款增速差異分化仍將持續。2020 年,疫情沖擊下各經濟主體的預防性動機顯著增強,拉動各經濟體銀行存款大幅上升;但更為審慎的授信和風險管
14、理策略使得銀行貸款增速明顯低于存款增速, 存貸比有所下降,尤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存貸款增速差異更為明顯。發達經濟體存貸款增速剪刀差均為正值。2020 年末,美國銀行業存貸款增速相差近 20 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銀行業存貸款增速呈現明顯分化。印尼銀行業存貸款增速相差 16 個百分點,俄羅斯、南非、泰國銀行業存貸款增速剪刀差在 2%左右,馬來西亞、巴西銀行業的貸款增速反超存款增速。2021 年,伴隨著經濟走向復蘇,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將有所回暖,刺激銀行信貸增長。同時,全球貨幣政策寬松有所減弱, 1 歐元區采用包括荷蘭銀行集團等在內的 38 家銀行的數據。英國銀行業采用五大行數據,分別是匯豐控股、蘇格蘭
15、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渣打銀行和巴克萊銀行,五大行資產規模約占英國銀行業總資產的60%。日本銀行業數據為 2020 財年前三季度(2020.4-2020.12) ,采用三大金融集團數據,分別是三菱日聯、三井住友和瑞穗金融,三大金融集團約占日本銀行業總資產的 60%。 30.6821.907.907.804.002.181.400.730.730.650.450%5%10%15%20%25%05101520253035歐元區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南非資產規模(萬億美元)同比增速(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6 2021 年第 2 季度 銀行存款增長將有所放
16、緩。受兩方面影響,存貸款增速差異分化仍將持續,但有所縮小。 圖圖 5:2020 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存貸款增速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存貸款增速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中國銀行研究院 2.經營業績進入復蘇拐點經營業績進入復蘇拐點 2020 年, 受疫情沖擊, 全球銀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但進入下半年以來,隨著信貸減值準備計提力度回歸常態,全球銀行業盈利降幅較明顯收窄。2020年全年,美國銀行業同比下降 36.8%,降幅較上半年的同比降幅收窄 32.6 個百分點;日本銀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 12.7%,降幅較上半年收窄 15.7 個百分點。俄羅斯、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南非等新
17、興經濟體銀行業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 6.2%、24%、20%、46.6%、33%、58.6%。各國央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低利率、負利率環境成為常態,銀行業凈息差持續收窄,成為拖累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銀行業的凈息差分別為 2.83%、1.38%、1.2%、0.75%、1.5%,同比下降 15、13、15、5、10 個基點。 -15%-10%-5%0%5%10%15%20%25%-15%-10%-5%0%5%10%15%20%25%美國印尼歐元區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南非泰國馬來西亞巴西存貸款增速差存款增速貸款增速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7 20
18、21 年第 2 季度 圖圖 6:2020 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凈利潤及同比增速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凈利潤及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中國銀行研究院 2021 年,全球銀行業的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力度仍將大幅減弱,將帶來經營業績的持續改善。與此同時,各國央行維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凈息差仍將面臨挑戰,但整體形勢好于 2020 年,息差降幅或有所收窄。此外,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國際銀行把握金融科技的發展機遇,積極布局線上產品,發揮遠程辦公優勢,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帶動凈利潤穩步回升。 3.風險狀況風險狀況穩中向好穩中向好 2020 年,全球銀行業在疫情沖擊下,資產質量明
19、顯承壓。發達經濟體不良貸款余額上升較快,但不良率整體較為穩定。2020 年末,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增加 30%,不良貸款率為 1.18%,同比上升 0.24 個百分點;日本、英國、澳大利亞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加 17%、17%和 11%,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 0.1、0.24 和 0.04 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較快,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南非不良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加 16.3%、1484.1404.4229.1216.1167.4135.2108.682.374.348.423.8-70%-60%-50%-40%-30%-20%-10%0%0200400
20、6008001000120014001600美國歐元區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南非凈利潤(億美元)同比增速(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8 2021 年第 2 季度 10.3%、 12.4%、 12.2%、 41.8%, 不良貸款率同比分別提高 0.7、 0.02、 0.57、 0.67、1.29 個百分點。2021 年以來,隨經濟進入復蘇期,海外復工復產繼續推進,經濟主體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有所提高,疫情期間積累的存量不良逐步化解,增量不良在銀行防范風險、穩健經營的發展策略下得以控制,預計 2021 年上半年,全球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將穩中向好。疫情恢復程度決定
21、了銀行業資產質量的整體情況,銀行業仍應該高度關注餐飲業、旅游業等高度依賴客流量行業的信用風險,從源頭上降低信貸風險,避免不良資產前清后增。 圖圖 7:2020 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中國銀行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風險抵補能力充足。疫情期間,各國加強對銀行的資本監管力度,采取延緩或暫停股票回購與派息的措施,讓銀行預留更多資本金以對沖壞賬增加所造成的資本金損耗壓力,全球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2020 年末,美國、歐元區、英國、澳大利亞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 15.5
22、%、 20.1%、 18.9%、 17.6%, 同比分別上升 0.8、 1.9、3381.11281.8582.8550.2228.8213.3173.2161.5107.072.71.430%1%2%3%4%5%6%7%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歐元區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巴西泰國南非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不良貸款余額(億美元)不良貸款率(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9 2021 年第 2 季度 1.4、1.9 個百分點。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充足率相對穩健,泰國、印尼、南非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 20.1%、24.6%、16.6%,同比分別上升 0.5
23、、1.2、0.02 個百分點。 2021 年, 全球銀行業將借助加大利潤留存、 資本市場融資等多元化手段,進一步提升資本充足率,強化風險抵補能力。 圖圖 8:2020 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及同比變化年末主要經濟體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各央行和監管機構,銀行財報,中國銀行研究院 4.業務模式發生較大變化業務模式發生較大變化 一是低息環境推高非息收入業務。全球央行超寬松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退出,低利率環境拖累了國際銀行業經營業績的改善。在此背景下,各國銀行業在拓展資產負債表、控制成本、提高非息收入等方面集中發力,非息收入成為拉動國際銀行業凈利潤回升的重要因素,投行業務、交易
24、銀行業務也成為國際銀行業重點布局的領域。二是零售業務布局出現分化。銀行業的零售業務轉向回報率更高的市場及客戶,受疫情沖擊嚴重且經濟恢復進程緩慢的歐美發達國家的零售業務或將出現收縮,經濟恢復前景較好的亞洲地區零售業務規模有望進一步提高。三是線上、線下綜合業務能力明顯提高。疫情倒逼銀行業數字化24.6%22.5%20.1%20.1%18.3%17.6%17.5%16.6%15.5%-1.0%-0.5%0.0%0.5%1.0%1.5%2.0%2.5%0%5%10%15%20%25%30%印尼英國歐元區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日本南非美國資本充足率同比變化(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0
25、 2021 年第 2 季度 轉型,國際銀行業在利用金融科技拓寬線上銷售渠道的同時,優化現有物理網點布局,以鞏固線下優勢,線下渠道智能化水平提高,賦能線上線下渠道深度融合。與此同時,非接觸式服務模式成為主流,疫情期間全球銀行業加大采用非接觸式的服務模式爭攬客戶、搶占市場,遠程服務客戶的能力顯著增強。 5.流動性流動性壓力不減壓力不減 在美國財政刺激、 疫情好轉、 疫苗接種、SLR 政策即將到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美債收益率一路飆升,2021 年 3 月已突破 1.7%,年內或將繼續提高。美債是全球風險資產定價之錨,尤其美聯儲 SLR 豁免條款于今年 3 月底到期,美國大型銀行或將拋售美債以降低風
26、險資產敞口滿足 SLR 考核要求,美債收益率或將進一步提升,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給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帶來嚴峻挑戰。同時,資產價格波動引發的金融風險也會從銀行機構傳導至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劇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不利于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二、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二、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 2021 年上半年展望年上半年展望 (一)(一)2021 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新變化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新變化 2021 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復蘇態勢,銀行業監管取向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謀取平衡。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一是“十四五”開局一
27、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銀行業之年,銀行業發展面臨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機遇。3 月 13 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21-2025)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明確了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方向,提出了金融改革的方向?!笆奈濉逼陂g,金融機構資源將向科技創新、高端制造、消費升級、城鎮建設、民生金融、綠色金融等方向傾斜。銀行業信貸、投行業務、資管等業務將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1 2021 年第 2 季度 加大在相關領域的資源投入,迎來發展新機遇。 二是宏觀二是宏觀經濟經濟呈現穩步呈現穩步復蘇態勢復蘇態勢, 支持銀行業經營穩定, 支持銀行業經營穩定。
28、 2021 年 1-2 月份,經濟供需端復蘇態勢顯現,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33.8%, 同比加快 54.3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2 月份消費較上月增長 0.56%,消費保持恢復趨勢,但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1-2 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35%。其中,基建、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 36.6%、 38.3%和 37.3%。 內需回升、 外需較旺,需求對生產形成了有力拉動。1-2 月,出口增速較 2019 年同期加快 32.7 個百分點。 三是三是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銀行業銀行業流動性合理充裕。流動性合理充裕。2021 年 1 月上旬,央行流動性釋放從寬松狀態緩
29、慢調整方向。1 月 8 日起,央行公開市場 7 天逆回購量從 100 億元降到 50 億元,13 日起從 50 億元降到 20 億元。2 月 18 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大幅回籠流動性超過 2600 億元,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 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 1.71 萬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 10.1%;新增人民幣貸款 1.34 萬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短期貸款少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存在一定波動。2 月 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繼續維持不變。 四是銀行業維持四是銀行業維持嚴監管態勢嚴監管態勢,金融金融與科技的關系與科技的關系審慎探索審慎探索。2021 年以來,央行、銀保監會圍
30、繞銀行業風險處置化解、強化金融科技及互聯網金融業務監管、 優化銀行業存貸款管理、 規范大學生信貸投放等方面出臺一系列監管政策。此外,政策對房地產貸款提出更嚴格的監管限制,引導銀行業貸款流向實體經濟,并積極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萍寂c金融的關系將在反壟斷的框架內審慎探索。2020 年一季度,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發展互聯網貸款、互聯網存款等業務進行進一步明確,強調遏制此類業務的風險外包,限制相關業務的規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2 2021 年第 2 季度 模、集中度等,規范中小銀行“屬地經營” 。金融科技類企業通過輸出科技、數據、場景流量入口等,與商業銀行開展聯合信貸、助貸業務,
31、成為部分銀行資產快速擴張的重要原因,也為銀行經營帶來隱患。從歐洲、美國等各國的立法探索與實踐來看,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逐步規范市場行為是各國監管的共同努力方向(表 2) 。 表表 2:2021 年一季度銀行業監管動態(截至年一季度銀行業監管動態(截至 3 月月 23 日)日) 時間時間 發布單位發布單位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1.5 銀保監會 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村鎮銀行化解風險改革重組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主發起行向村鎮銀行補充資本以及協助處置不良貸款,適度有序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支持引進合格戰略投資者幫助收購和增資,以及強化對主發起行的激勵約束等。 1.15 銀保監會、人民銀行 發布關于規范商
32、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重點要求商業銀行依法合規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不得借助網絡等手段違反或者規避監管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地方性法人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立足于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應當強化銷售管理和網絡安全防護,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各級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采取監管措施或者實施行政處罰。 2.18 銀保監會 發布銀行保險機構聲譽風險管理辦法(試行) 。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從事前評估、風險監測、分級研判、應對處置、信息報告、考核問責、評估總結等七個環節
33、,建立全流程聲譽風險管理體系,形成聲譽風險管理完整閉環。明確了銀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管責任、責任分工、監管措施、問責處罰、行業協作等,要求監管機構將銀行保險機構的聲譽風險管理納入法人監管體系,將機構的聲譽風險管理狀況作為監管評級及市場準入的考慮因素,并可針對發現的問題依據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實施行政處罰。 2.20 銀保監會 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 。通知明確了三項定量指標,包括出資比例,集中度指標,限額指標等。嚴控跨區域經營,明確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 3.17 銀保監會等五部委 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
34、明確了加強放貸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管理,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做好輿情疏解引導工作,大家違法犯罪問題查處力度。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中國銀行研究院 (二)(二)2021 年上半年銀行業經營展望年上半年銀行業經營展望 2021 年上半年,隨著經濟恢復步伐加快,中國銀行業經營將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3 2021 年第 2 季度 一是資產規模保持穩定一是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增長。2020 年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增速達到 11%,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顯現。銀行業積極落實各項結構性政策工具,加大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35、,考慮到經濟運行恢復情況,2021年 GDP 增長目標設定在 6%以上,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宏觀經濟的回暖改善為銀行資產業務發展帶來增長潛力。 預計 2021 年上半年, M2增速均將保持在 10%左右,商業銀行資產負債增速維持在 9%-10%左右。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引導銀行將資金投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領域,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提供信貸服務。預計上半年,普惠金融業務規模仍將保持較高增速。 二是凈利潤改善二是凈利潤改善跡象跡象更加更加顯現顯現。 2020 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 1.94 萬億元,較 2019 年下降 2.51%;ROE、ROA 分別為
36、10.49%、0.85%,分別較 2019年下降 1.89、0.12 個百分點。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滑原因主要包括凈息差收窄對利息收入的負面影響、大幅計提撥備對利潤的侵蝕等。2020 年商業銀行凈息差為 2.10%, 較 2019 年下降 0.09 個百分點。 息差縮窄主要受到資產收益下降的影響。其中,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積極向實體經濟讓利等政策指引下,貸款利率整體穩中趨降。2021 年一季度,LPR 報價仍保持前位,貸款利率上行趨勢顯現,為銀行凈息差企穩提供一定支撐作用。2020 年不良出清為銀行業優化業務結構、合理擺布資產結構提供空間。2020 年 3-4 季度以來,針對不良的撥備計提力度
37、大幅降低, 預計 2021 年上半年撥備對銀行盈利的拖累效應將逐步消除,凈利潤改善跡象顯現。預計上半年,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將有望維持在 5%左右。 三是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三是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2020 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 1.84%,較 2019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4 2021 年第 2 季度 年小幅下降 0.02 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 14.70%,較 2019 年小幅提升 0.06 個百分點。除貸款核銷外,商業銀行通過與資產管理公司達成債權轉讓協議、加快發行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等方式加大不良處置力度。2020 年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 5 萬億元, 撥備覆蓋
38、率為 184.5%, 較年初僅下降 1.5 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較為充足。2021 年以來,金融監管持續發力,推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有序運行。預期上半年,疫情影響下延期還本付息的部分貸款或將集中到期,為銀行帶來短期風險壓力,特別是對于部分不良率相對偏高的中小銀行。同時,監管對不良的認定標準趨嚴,鼓勵逾期 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鼓勵部分符合條件的機構將逾期 60 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預期 2021 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在一定程度上仍將小幅上升,在房地產融資、產能過剩行業、部分中小企業、個人消費金融等業務領域風險壓力猶存。 四是四是保持保持多渠道多渠道補充資本補充資本金
39、金。2020 年末我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 10.72%,較年初下降 20 個基點。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受到的監管及 TLAC等額外資本要求,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壓力較大。2020 年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 12%,其他一級資本貢獻率持續上升,體現了監管引導銀行多渠道、多層次補充資本的政策效果有所顯現。二級資本充足率貢獻度與年初持平,受部分中小銀行信用事件影響,市場對中小銀行的二級資本債認可程度出現下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承壓。2021 年銀保監會工作會議提出,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夯實穩健經營基礎。多地通過發行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共有29 家中小銀行資本得到有效補充。 預期上半
40、年, 諸如優先股、 可轉債、 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發行規模將繼續保持在現有水平。 五是五是行業內部經營分化加劇行業內部經營分化加劇。疫情沖擊加速部分經營面臨困難銀行的風險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5 2021 年第 2 季度 暴露,經營較為穩健的銀行則隨實體經濟的恢復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大型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在 2020 年二、三季度大幅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四季度隨著經濟企穩,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好轉。城商行、農商行等類別銀行的客戶群體多為中小企業,在第三、第四季度仍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銀行撥備計提力度并未收縮,為其盈利能力的修復帶來了挑戰。城商行、農商行在 2020 年第四
41、季度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仍為負(圖 9) 。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 3.88%,撥備覆蓋率為 122%, 已低于 150%安全區間。 從披露年報及業績快報的 10 家城商行2來看,上市城商行 2020 年凈利潤增速達 11.76%,不良貸款率僅 1.20%;上市農商行2020 年凈利潤增速達 3.75%,不良貸款率僅 1.35%。中小銀行內部經營分化程度加劇,部分領先城商行堅持屬地經營,做到“小而美”;而部分城商行由于公司治理機制欠缺、 資產跨地域快速擴張等種種因素, 經營風險將進一步暴露。預計 2021 年上半年,部分資產結構較優、前期不良處置力度較大的國有大型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盈利增速將高于行業平
42、均增速。部分經營出現問題的中小銀行需要在監管的支持下探索風險處置、經營轉型等。 2 包括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成都銀行、青島銀行、蘇州銀行、西安銀行、廈門銀行等。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6 2021 年第 2 季度 表表 3:20162021 上半上半年中國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及預測銀行業發展及預測(萬億元萬億元,%) 指標指標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H1(E) 規模規模 資產(萬億元) 232.3 252.4 268.2 290.0 319.7 351.6 負債(萬億元) 214.8 232.9 246.6 265.
43、5 293.1 319.5 資產同比增長(%) 15.80 8.68 6.27 8.14 11.0 10.0 負債同比增長(%) 16.04 8.40 5.89 7.71 10.2 9.2 凈利潤(萬億元) 1.65 1.75 1.83 1.99 1.94 2.03 盈利盈利 ROA(%) 1.09 1.01 1.00 0.97 0.85 0.89 ROE(%) 14.76 13.94 13.15 12.38 10.49 11.02 凈息差(%) 2.27 2.06 2.13 2.19 2.10 2.13 成本收入比(%) 27.78 28.64 28.41 28.62 27.99 28.20
44、 風險風險 不良貸款率(%) 1.74 1.74 1.83 1.86 1.84 1.87 撥備覆蓋率(%) 176.4 181.4 186.3 186.1 184.5 185.3 資本充足率(%) 13.28 13.65 14.20 14.64 14.70 14.30 核 心 一 級資 本 充足 率(%) 10.75 10.75 11.03 10.92 10.72 10.56 資料來源:中國銀保監會,中國銀行研究院 圖圖 9:2020 年銀行業凈利潤年銀行業凈利潤季度累計同比增速(季度累計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銀保監會,中國銀行研究院 -30%-20%-10%0%10%20%30%40
45、%50%大型國有銀行股份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外資行2020Q12020Q22020Q32020Q4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7 2021 年第 2 季度 三、專題: “十四五”開啟銀行業發展新篇章三、專題: “十四五”開啟銀行業發展新篇章 (一) “十四五”時期中國銀行業發展展望(一) “十四五”時期中國銀行業發展展望 “十三五”期間,銀行業改革持續推進,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走向世界前列。 “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 ,既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也有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銀行業將開啟發展新篇章。
46、 1.信貸規模增長保持穩定信貸規模增長保持穩定 “十三五”時期,商業銀行的總體信貸投放規模延續增加態勢(圖 10) ,從貸款規模來看,2020 年末貸款余額比 2016 年末增加 62%。從貸款增速來看,信貸投放增速總體呈穩中有降趨勢,同比增速較 2016 年末下降 0.64 個百分點。 圖圖 10: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和增速(萬億元,: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和增速(萬億元,%)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研究院 在公司信貸方面, 投向投放規模較大的行業主要有三類 (圖 11) , 第一類是貸款規模增速較快、不良率偏低的行業,如水利、環境或公共設施管理業、租0%5%10%15%20%25%02
47、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5-122016-122017-122018-122019-122020-12各項貸款余額短期貸款余額中長期貸款余額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右軸)短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右軸)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8 2021 年第 2 季度 賃和商務服務業; 第二類是貸款規模增速一般, 但不良率很低的行業, 如電力、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類行業以及房地產業、建筑業;第三類是貸款規模增速較低、不良率較高行業,如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 圖圖 11:36 家家 A 股上市銀行信貸投向股上市銀行信貸投向 資料來源:WIN
48、D,中國銀行研究院 在個人信貸方面, 商業銀行住戶貸款規模穩步增加, 增速持續下降 (圖12) ,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 年末,住戶貸款同比增加 14.2%,較 2016 年末下降 9.3 個百分點。其中,住戶消費貸款余額與住戶貸款余額變化趨勢相同,年末同比增加 12.7%,較 2016 年末下降 19.5 個百分點。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19 2021 年第 2 季度 圖圖 12:住戶貸款情況:住戶貸款情況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研究院 展望“十四五” ,經濟增速、貨幣政策、金融結構變化以及監管政策綜合決定了銀行業信貸規模增長將總體平穩。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
49、確指出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增長依然會維持中高速,決定貸款需求穩定增長;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是“十四五”金融改革方面的目標,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主要作用是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穩健、 “不急轉彎”的貨幣政策空間,使流動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意味著銀行貸款融資的比例將有所下降;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是“十四五”對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方針,銀行業仍面臨不良資產反彈、金融同業風險暴露、金融科技“偽創新” 、 “假創新”等新型風險加速滲透等問題,需要審慎穩健開展信貸業務。因此,預計“十四五”時期商業
50、銀行貸款余額年均同比增速將保持 10%左右。 銀行公司信貸結構將面臨調整。銀行公司信貸結構將面臨調整。一方面,房地產貸款規模和增速將繼續下行。 “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與0%5%10%15%20%25%30%35%0102030405060702015Q42016Q42017Q42018Q42019Q42020Q4住戶貸款余額(萬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萬億元)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萬億元)住戶貸款同比增速(右軸)住戶消費性貸款同比增速(右軸)住戶經營性貸款同比增速(右軸) 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 中國銀行研究院 20 2021 年第 2 季度 實體經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