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nergy-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Energy-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2017年10月研究單位: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CATARC)支持單位: 美國能源基金會 Energy Foundation中國節能與
2、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 0 1 7 )主 要 作 者趙冬昶 郭千里 任煥煥 呂仁志王 昊 陳 川 賈莉潔 葛 鵬禹如杰 柳邵輝 呂 旺 呂 力金 璐 蘇 卉 曹一哲 鄒玉紅張丹陽 賈國瑞1 目錄Contents第 1 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 11.1 全球汽車能源發展戰略 11.1.1 中國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 11.1.2 歐、美、日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 21.2 中國車用能源測算 61.2.1 車用總能耗測算模型 61.2.2 汽車分車齡保有結構 71.2.3 汽車年行駛里程 81.2.4 分車種平均油耗 91.2.5 車輛殘存率分析 101.2.6 2016 年車用能源測算結
3、果分析 11第 2 章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 122.1 節能汽車產業發展概況 122.1.1 政策環境 122.1.2 國內節能汽車發展現狀 132.2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 182.2.1 政策環境 182.2.2 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 192.2.3 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配套環境 212.2.4 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環境 222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第 3 章 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特征 243.1 傳統乘用車市場特征 243.1.1 整備質量 243.1.2 腳印面積 283.1.3 驅動型式 303.1.4 平均排量 333.1.5 平均功率 363.1
4、.6 平均扭矩 403.1.7 功率 / 整備質量 443.1.8 功率 / 排量 473.2 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特征 503.2.1 新能源乘用車不同技術類型特點分析 503.2.2 新能源乘用車不同使用性質推廣特點分析 523.2.3 新能源乘用車不同推廣區域分布特點分析 533.2.4 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結構及性能趨勢分析 54第 4 章 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發展趨勢 594.1 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 594.1.1 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變化趨勢 594.1.2 單車燃料消耗量變化 604.1.3 與 2020 年節能目標差距分析 614.2 不同類別車型燃料消耗量情況 624.2.1 分車
5、輛類型燃料消耗量變化 624.2.2 分系別燃料消耗量變化 634.3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及達標情況 644.3.1 達標企業數量和產量分析 644.3.2 達標質量優良企業分析 654.3.3 產量 / 進口量前十企業達標情況分析 674.4 新能源乘用車對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影響 694.4.1 行業新能源乘用車核算前后平均燃料消耗量 694.4.2 典型企業新能源乘用車核算前后平均燃料消耗量 69目錄3第 5 章 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發展情況 725.1 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情況 725.1.1 商用車分類 725.1.2 輕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情況 735.1.3 重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情況 7
6、85.2 新能源商用車發展情況 855.2.1 新能源商用車不同技術類型特點分析 865.2.2 新能源商用車不同使用性質推廣特點分析 875.2.3 新能源商用車不同推廣區域分布特點分析 885.2.4 新能源商用車產品結構及性能趨勢分析 89第 6 章 節能與新能源技術發展情況 926.1 主要節能技術應用情況 926.1.1 渦輪增壓技術 926.1.2 缸內直噴技術 946.1.3 三缸發動機技術 966.1.4 米勒循環技術 1006.1.5 先進變速器技術 1046.1.6 怠速啟停技術 1096.1.7 混合動力技術 1116.2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配套趨勢 1156.2.
7、1 動力電池 1156.2.2 驅動電機 1206.2.3 整車控制器 121第 7 章 產品節能競爭力分析 1237.1 節能競爭力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1237.2 乘用車產品節能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 1237.2.1 因子分析數據指標體系 1237.2.2 節能競爭力評價方法簡介 1244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7.3 節能競爭力評價排名 1267.3.1 轎車節能競爭力評價排名 1267.3.2 SUV 節能競爭力評價排名 1277.3.3 MPV 節能競爭力評價排名 129附錄 131附錄 1 2016 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政策匯總 131 附錄 2 美國加州零排放汽車
8、(ZEV) 法規研究 146附錄 3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研究 1605一、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 0 1 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中國的汽車產業又一次站在了世界高峰,全年產銷分別達到了 2 8 1 1 . 9萬輛和 2 8 0 2 . 8萬輛,與 2 0 1 5年相比,分別增長 1 4 . 5 % 和 1 3 . 7 %,連續八年蟬聯全球榜首。2 0 1 6年汽車產銷的高速增長離不開購置稅減半、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等政策的影響,盡管隨著市場機制的健全和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未來的政策紅利將會逐步淡出,但從人均保有情況看,我國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還有較大的差
9、距,未來 1 0 - 1 5年的高速增長仍然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自主品牌的重新崛起,在 2 0 1 6年的表現可圈可點, 銷量大幅增長, 無論是在動力系統性能、 整車穩定性方面, 還是在造型、 內飾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合資品牌的差距不斷縮小,顯現出較強的競爭力。二、新能源汽車量質齊升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實現產業轉型、由大變強的必經之路。得益于準入、財稅、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及社會公眾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的提高,2 0 1 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 5 1 . 2 2萬輛和 4 8 . 4 0萬輛,與2 0 1 5年相比,分別增長 3 5 . 1 5 %
10、和 3 8 . 7 5 %。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增長,數量背后的品質也大幅提升。純電動乘用車的主要續駛里程段已經升至 1 5 0至 2 5 0 k m,2 5 0 k m以上的產量占比也已經接近 3 0 %,其中轎摘要6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車和 S U V的平均能耗水平在 1 5 0 Wh / k m左右。三、行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保持下降作為實施第四階段油耗標準的第一年,2 0 1 6年燃油車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已經下降到 6 . 8 7 L / 1 0 0 k m,相比于 2 0 1 5年下降 2 . 4 1 %,如果將新能源汽車計算在內,平均燃料消耗量約為 6 . 4
11、3 L / 1 0 0 k m,達到了國家標準的要求。得益于新能源車的核算優惠,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力軍, 自主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已經下降到5 . 8 7 L / 1 0 0 k m。四、節能技術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節能技術的升級和應用是推動燃料消耗量下降的關鍵因素。2 0 1 6年,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怠速啟停、先進變速器、常規混合動力、三缸發動機、米勒循環等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得到擴大。其中,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技術的應用比例分別達到3 4 . 5 % 和 2 8 . 7 %。五、后續政策持續推進在第四階段的節能管理工作中,中國將繼續在加強燃油經濟性約束和加大新能源汽車扶持兩個方面不遺余力
12、,通過政策法規的導向作用、行政政策與財稅政策的緊密配合、政策與市場的互饋協同等方式,促進行業節能水平的整體性提高。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政策的落地實施也將會產生強力的推動作用??梢灶A見的是,企業在面臨政策合規要求的過程中,會存在短時的不適應或應對不足的情況,但只有積極面對,勇于跨越,才能實現我們的節能目標和汽車強國夢。 第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1第 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的石油消費量逐年增長。2 0 1 6年四國(地區)的石油消費量分別達到 5 . 7 9億、6 . 1 3億、8 . 6 3億和 1 . 8 4億噸
13、油當量。為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四國(地區)不斷探索能源消費改革方向,針對石油消費量最大的汽車產業,提出了符合各國產業發展國情的汽車能源發展戰略。2 0 1 6年中國車用總燃油消耗測算值達 2 . 3 2億噸,占社會汽、柴油表觀消費總量的 8 1 . 4 %,其中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汽、柴油消費的比例為 4 7 . 5 : 5 2 . 5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車用燃油消耗所占比重預計仍將繼續上升。1.1 全球汽車能源發展戰略1.1.1 中國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選擇。 2 0 1 6年,我國能源消費量高達 3 0 . 5
14、3億噸油當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能源總消費量的 2 3 . 0 0 %。同時,我國的石油消費量也達到 5 . 7 9億噸油當量,全球范圍內僅次于美國的8 . 6 3 億噸油當量。 B P 數據顯示, 2 0 1 6 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增長1 6 0 萬桶/ 日,我國新增需求量達到 4 0萬桶 / 日,成為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 44.186 6. .13 38.631.84 5.79 020406080100120140全球歐盟美國日本中國( 億 噸油當量)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水電可再生能源132.7630.534.4522.7316.42圖 1-1 2016 年全球、歐盟(EU-28)、美國
15、、日本、中國能源消費結構數據來源:參考 BP 2017 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22 0 0 6 - 2 0 1 6年,我國原油需求日益擴大、但產量基本穩定,導致原油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 其中原油進口量由2 0 0 6 年的1 . 4 5 億噸增長至2 0 1 6 年的 3 . 8 1 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由 4 4 . 9 % 增長至 6 5 . 4 %,如圖 1 - 2 所示。國際原油價格長期劇烈波動,為我國的原油儲備戰略帶來機遇、也伴隨著挑戰。尤其是原油海上運輸時受制于馬六甲海峽的使用權,更加劇了我國能源壓力。 從經濟性和安全性考慮,我國應采
16、取多重措施降低原油對外依存度,確保國家能源安全。44.9%47.2%49.0%52.5%54.3%55.9%56.9% 57.5%59.4%61.3%65.4%0.0%10.0%20.0%30.0%40.0%50.0%60.0%7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萬噸)原油進口量原油產量原油對外依存度圖 1-2 中國原油進口量、產量及對外依存度數據來源:參考國家統計局除國家原油的戰略儲備、煉廠產能擴張等因素之外,汽車保有量的逐年攀升也是造成我國對進口原
17、油需求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2 0 1 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 8 0 0 萬輛, 持續位居全球第一。 相比而言, 我國汽車產業受經濟影響程度遠小于歐、 美、日等國家,雖然增速在 2 0 0 8年、2 0 1 1年出現下滑,但產銷量仍穩步升高。截至 2 0 1 6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 1 . 9 4億輛,其中傳統能源汽車保有量 1 . 9 3億輛。為降低我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大力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選擇。2 0 1 6年 1 0月,我國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再次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明確提出了“到 2 0 2 0年,實現當年產銷 2 0
18、 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 5 0 0萬輛”的產業發展目標。2 0 1 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 1 0 1 . 4 0萬輛,躍居全球首位。1.1.2 歐、美、日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為降低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歐、美、日提出不同的汽車能源發展戰略。(1 )歐盟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2 0 1 6年,歐盟(E U - 2 8 )能源消費總量為 1 6 . 4 2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 6 . 1 3億噸油當量;可再生能源 1 . 3 6億噸油當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8 . 2 6 %。為擺脫油氣進口 第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3依賴,歐盟于 2 0 1 1年底發布“2 0 5 0能源路
19、線圖”,提出到 2 0 5 0年新能源消費比例達到 7 5 % 的目標。近幾年,歐盟圍繞柴油汽車、生物燃料汽車、電動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開展其汽車能源戰略,且初具規模。2 0 1 5年歐盟替代燃料乘用車(A F V )占比已由 2 0 0 6年的 0 . 3 % 增至 2 . 8 %。同時替代燃料的組成也發生巨大變化,由早期的以汽油摻混乙醇為主,逐步轉向液化氣(L P G )和天然氣(N G )。此外,純電動和混合動力乘用車等發展迅速。2 0 1 5年歐盟新注冊的 E 8 5型乙醇、純電動、液化氣、天然氣、混合動力乘用車占比分別達到 0 . 4 5 %、1 5 . 0 0 %、3 6 . 4
20、9 %、2 0 . 6 9 %、2 7 . 3 7 %,如圖 1 - 4所示。AFV,2.80%柴油,51.80%汽油,45.40%0.45%15.00%36.49%20.69%27.37%2015年E85BEVLPGNGPHEV圖 1-4 2015 年歐盟 EU-28 新注冊乘用車按燃料分布情況數據來源:參考 EEA Monitoring CO2 emissions from new passenger cars and vans in 20150%10%20%30%40%50%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
21、3201420152016(萬輛)產量銷量產量增速銷量增速圖 1-3 2006-2016 年我國汽車產量、銷量及增幅情況數據來源:參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4(2 )美國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2 0 1 6 年美國能源消費量為 2 2 . 7 3 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消費量 8 . 6 3 億噸油當量。陸路運輸消耗油品量占美國石油產品總消耗量的 6 6 . 9 8 %(I E A ,2 0 1 4年數據)。2 0 0 9年美國次貸危機后,美國汽車產銷量大幅下滑,降幅分別達到 3 4 . 1 6 %、2 1 . 4 3 %。經過多輪量化寬松政策,美國市場經濟
22、大幅改善,伴隨著消費者信心提升、燃油價格的穩定,促使美國汽車產業恢復性增長。2 0 1 6年,美國汽車產銷量恢復到1 2 1 9 . 8 1萬輛、1 7 8 6 . 5 8萬輛。-40%-30%-20%-10%0%10%20%30%40%500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萬輛)產量銷量產量增速銷量增速圖 1-5 2006-2016 年美國汽車產量、銷量及增幅情況數據來源:參考 OICA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后,美國不得不直面石油危機問題而制定汽車能源戰略和政策。早期,美國政府無法確定未
23、來汽車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因此采取了綜合性發展戰略;后期,奧巴馬政府對汽車能源的發展認識逐漸清晰,提出近期推廣柴油及非石油產品的天然氣、乙醇等汽車,中期發展油電混合和純電動汽車,遠期發展氫動力燃料電池汽車。 E P A數據顯示, 美國替代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壓縮天然氣汽車等產量占比由2 0 1 1 年的0 . 1 %上升至2 0 1 5 年的0 . 8 %,其中以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主。2 0 1 5年純電動汽車產量占比 0 . 5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占比 0 . 3 %,如圖 1 - 6所示。(3 )日本能源形勢與汽車能源戰略日本國內
24、資源匱乏,油氣資源全部依賴于進口。陸路運輸油品消耗量占日本石油產品總消耗量的 4 0 . 6 0 %(I E A ,2 0 1 4年數據)。2 0 1 6年,日本能源消耗量 4 . 4 5億噸油當量,其中石油消費量 1 . 8 4億噸油當量,天然氣消耗量 1 . 0 0億噸油當量,兩項資源消耗量占能源總消耗量的 6 3 . 8 8 %。日本是全球汽車生產強國,但產銷量受日本國內消費市場規模限制。2 0 0 6年至2 0 1 6年,汽車年銷售量均維持在 5 0 0萬輛左右,如圖 1 - 7 (a )所示。為降低能源進口依賴,促進汽車產業發展,日本一直致力于汽車能源的戰略轉型。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
25、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5一是保持傳統汽車先進性的同時開發新一代汽車;二是保持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領先地位;三是政府制定新一代汽車整體的發展戰略。HEV,2.4%柴油,0.9%汽油,95.9%AFV,0.8%62.5%37.5%0.0%2015年BEVPHEVFCV+CNG圖 1-6 2015 年美國汽車產量按燃料分布情況數據來源:參考 EPA Light-Dut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Fuel Economy Trends: 1975 Through 2016-40%-30%-20%-10%0%
26、10%20%30%4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a)2006-2016年日本汽車產量、銷量及增幅情況(萬輛)產量銷量產量增速銷量增速83.99%1.31%1.16%0.04%13.49%2015年(b)2015年日本新一代乘用車注冊量分布情況HEVPHEVBEVFCV清潔柴油圖 1-7 日本汽車發展情況數據來源:(a)參考 OICA; (b)參考 JAMA The Motor Industry of Japan 2016日本新一代汽車包括清潔柴油汽車、天氣然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燃料電池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 按照日本的汽車
27、能源戰略思路,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6到 2 0 2 0年新一代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 2 0 - 5 0 %,其中混合動力車占 2 0 - 3 0 %,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 1 5 - 2 0 %,燃料電池汽車占 1 %,清潔柴油車占 5 %。到2 0 3 0年新一代汽車銷量占新車總銷量的 5 0 - 7 0 %,其中混合動力車占 3 0 - 4 0 %,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占 2 0 - 3 0 %,燃料電池車占 3 %,清潔柴油車占 5 - 1 0 %。截至2 0 1 5 年日本新一代汽車保有量約為 6 2 5 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 8 . 1 %;其中混
28、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 純電動、 燃料電池和清潔柴油乘用車注冊量分別達到9 5 . 9 4 萬輛、 1 . 5 0萬輛、1 . 3 3萬輛、4 9 4輛和 1 5 . 4 1萬輛。1.2 中國車用能源測算1.2.1 車用總能耗測算模型車用總油耗的測算方法分兩類:一、采用“車輛保有量 燃料經濟性指標 年行駛里程” 的方法 ; 二、 從汽車交通運輸量出發, 采用噸公里油耗和人公里油耗進行計算。本文選取國內外普遍采用的第一類方法進行計算。首先,將汽車保有結構按不同車輛種類和車齡進行細分,調用汽車歷史保有量、年銷量及殘存率等數據;其次, 按照如下公式計算總油耗數據。 本文中車輛分類如圖1 - 8所示
29、:將汽車分為乘用和商用兩大類,在商用車中劃分客車與貨車兩小類,根據長度與總質量對其進一步劃分。 (),1OilVPAFEVMTDennii ji ji ji jj= (1-1) (),k,0,SalesSRFEAFEVPi-k jk jijki ji j= (1-2)其中:i 表示年份;j 表示車輛種類;n表示車種數量;k 表示車齡; 表示車輛可能到達的最長使用壽命;O i li表示 i 年份的車用燃油消費數量(k g );V Pi , j表示 i 年份 j 類車的保有量(單位:輛);A F Ei , j表示 i 年份 j 類車的平均燃油經濟性(L / 1 0 0 k m);V MTi , j
30、表示 i 年份 j 類車的年行駛里程(1 0 0 k m);D e ni , j表示 i 年份 j 類車的燃油密度(k g / L )(汽油取 0 . 7 3 2 ,柴油取 0 . 8 3 5 );S a l e si - k,j 表示 i - k 年時 j 類車的銷量(單位:輛);S Rk , j表示 j 類車在 k 年的殘存率; 第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7F Ei , k , j表示 i 年份 j 類車在 i - k 年的燃油經濟性。乘用車商用車汽車客車貨車中型客車7 m 長度1 0 m輕型客車3 . 5 m 1 0 m重型貨車最大設計總質量 1 4 t中型貨車6 t 最大設計總質量
31、1 4 t輕型貨車1 . 8 t =151413121110987654321圖 1-12 2012-2016 年中國乘用車分車齡結構 本報告基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 2 0 1 2 - 2 0 1 6年保有量數據,采用 L o g i s t i c 模型對于中國乘用車殘存率曲線進行回歸分析,擬合得出了 2 0 1 6年保有結構的殘存率曲線。結果發現中國乘用車的殘存率下降較快,第 1 0年下降至 8 2 . 5 %,第 2 0年下降至1 . 7 %,具體如 1 - 1 3圖所示。 82.5%1.7%0%10%20%30%40%50%60%70%80%90%100%0 1 2 3 4 5 6
32、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殘存率圖 1-13 中國乘用車殘存率曲線 第1章 能源形勢與車用能源測算111.2.6 2016 年車用能源測算結果分析 乘用車成品油消耗量占車用成品油總消耗量的比重升至 4 7 . 5 %。根據前文中車用汽、柴油測算模型及相關數據計算 2 0 1 6年中國車用汽、柴油總油耗達2 . 3 2 億噸, 占社會汽、 柴油表觀消費總量的8 1 . 4 %, 詳細結果見表1 - 3 和表1 - 4 。表 1-3 2016 年中國汽車分車種汽油、柴油消費情況(單位:萬噸)燃油乘用車客車貨車大型中型輕型重型中
33、型輕型微型汽油1 0 8 7 0 . 31 1 . 12 6 . 52 5 1 . 90 . 01 2 . 86 7 4 . 96 2 . 5柴油1 3 3 . 95 0 4 . 53 8 7 . 34 2 8 . 77 2 8 3 . 86 5 7 . 91 8 6 3 . 74 . 5合計1 1 0 0 4 . 25 1 5 . 64 1 3 . 86 8 0 . 67 2 8 3 . 86 7 0 . 72 5 3 8 . 66 7 . 01 2 1 7 0 . 1比例4 7 . 5 %5 2 . 5 %表 1-4 2016 年中國汽車整體汽油、柴油消費情況年份車用能源消耗(百萬噸)汽油
34、柴油汽油、柴油合計2 0 1 61 1 9 . 11 1 2 . 62 3 1 . 7 05010015020025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百萬噸汽油柴油圖 1-14 2013-2015 年車用汽、柴油消費情況2 0 1 6 年, 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汽、 柴油消費的比例為4 7 . 5 : 5 2 . 5 , 受商用車保有量下降,乘用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影響,乘用車成品油消耗占比進一步增高。隨著乘用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乘用車燃油消耗所占比重仍將繼續上升。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12第 2章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面對嚴峻的能源與環境形勢,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
35、源汽車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家戰略。為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綜合管理體系,從宏觀規劃、準入與生產管理、財稅政策及路權優惠等方面,對節能汽車發展給予支持和引導。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 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1 節能汽車產業發展概況2.1.1 政策環境從產業規劃層面推動節能汽車發展。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產業,我國政府相繼對外發布綱領性文件,明確汽車產業發展目標,為汽車企業后續產品的規劃布局劃定指導方向。2 0 1 2年 6月,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 0 1 2 - 2 0 2 0 年)(國發2 0 1 2 2 2 號)
36、,提出我國節能汽車產業發展目標“到 2 0 2 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 . 0升 / 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 4 . 5升 / 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明確節能技術發展目標“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2 0 1 5年 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 2 0 2 5 (國發2 0 1 5 2 8號),將節能汽車產業列入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提出掌握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的戰略目標。國務院發布的規劃性文件為汽車產業未來 1 0年的發展思路劃定基調,也
37、給汽車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近幾年汽車企業在節能技術方面投入逐步增大,行業整體油耗水平持續下降,2 0 1 6年國產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 6 . 8 2 L / 1 0 0 k m(未計入新能源汽車) , 先進變速器、 渦輪增壓發動機等節能技術應用比例與國際差距日益縮小。從生產規范層面監督節能汽車發展。為加強汽車行業燃料消耗量的管理,提高汽車節能水平,國家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圍繞油耗備案與公示、油耗標識、油耗標準、企業平均油耗等方面開展工作。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 B 1 9 5 7 8 )和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 第2章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13價方法及指標
38、(G B 2 7 9 9 9 )對我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下降提出了具體要求,落實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 0 1 2 - 2 0 2 0年)的要求。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C A F C )實現了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汽車節能管理水平。2 0 1 3年 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我國正式實施 C A F C核算及公示管理,至今已穩定運行 4 年,先后公示了 2 0 1 3 至 2 0 1 6 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披露了我國生產(銷售)乘用車的 1 0 0多家企業包括不達標企業的
39、燃料消耗量水平等信息;基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核算公示的結果,我國政府正在探索實施基于燃料消耗量水平的獎懲管理制度。2 0 1 4 年 1 0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對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給予通報、暫停公告、投資限制等處罰,強化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約束性。2 0 1 6年 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 (征求意見稿) (簡稱 暫行辦法 ) ,明確了監管對象、C A F C及積分核算方法、不達標企業的處罰措施等。在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準、核算、
40、公示、加強管理的政策制定下,我國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逐年降低。從財政補貼層面拉動節能汽車市場。為拉動小排量節能汽車市場消費,我國政府在消費者購置環節做減法,針對節能汽車予以減征購置稅的政策。2 0 1 6年 1 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次發布關于減征 1 . 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財稅 2 0 1 6 1 3 6號),決定自2 0 1 7年 1月 1日起至 1 2月 3 1日止,對購置 1 . 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 7 . 5 % 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我國政府目前對部分車型的車船稅實施減征政策,雖然車輛應繳的車船稅金額占整車購置成本比例很小,但對消費市場起到了良好的引
41、導作用。2 0 1 5 年 5 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 2 0 1 5 5 1號),繼續對節約能源車船,減半征收車船稅。目前累計公示三批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包括節能性汽車(乘用車、燃用天然氣重型商用車、汽柴油重型商用車)共計 1 7 3 4款車型。2.1.2 國內節能汽車發展現狀受政策補貼的影響,節能型乘用車迎來大踏步增長目前行業對于節能汽車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我們從國家各類節能汽車的鼓勵政策出發,分析節能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一)排量視角的節能汽車分析為鼓勵節能和新能源汽車
42、,促進小排量汽車的發展, 2 0 0 9年開始,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 . 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對排量 1 . 6升以下的節能汽車給予惠民補貼。2 0 1 5年1 0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減征 1 . 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14的通知,對購置 1 . 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暫減按 5 % 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我們以排量的視角,分析節能汽車即排量 1 . 6升及以下的乘用車發展情況。2 0 1 3至 2 0 1 5年,行業(含進口,下同)1 . 6 L及以下排量乘用
43、車產量(進口量)分別為 1 1 7 5 . 2 5萬、1 3 0 7 . 6 1萬和 1 3 4 9 . 5 4萬輛。2 0 1 5年 1 0月“車輛購置稅減征”的優惠政策正式發布, 2 0 1 6年行業 1 . 6 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產量(進口量)達到1 7 2 0 . 4 2萬輛,較 2 0 1 5年增長 3 7 0 . 8 8萬輛,在行業中乘用車占比也增長至 7 1 . 3 %,如圖 2 - 1所示。 1175.25 1307.61 1349.54 1720.42 64.5%64.4%64.1%71.3%60%62%64%66%68%70%72%100012001400160018002
44、00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萬輛排量視角的節能乘用車產量/進口量排量視角的節能乘用車產量/進口量占比圖 2-1 排量視角的節能乘用車產量(進口量)變化數據來源:根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數據管理系統”統計2 0 1 3至 2 0 1 6年,1 . 6 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產量不斷增長。自主企業 1 . 6 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產量占比較高,2 0 1 3至 2 0 1 5年先有所下降,2 0 1 6年又反增至 8 2 . 3 %,總產量達到 6 1 0 . 3 6萬。合資企業 1 . 6 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產量占比低于自主企業,但總產量較高,2 0 1 6年總產量已突破千萬,產量占比
45、由 2 0 1 3年的 6 3 % 增長至 6 9 . 3 %,總產量也由 7 7 9 . 1 6萬輛增長至 1 0 9 7 . 4 1萬輛,如圖 2 - 2所示。 383.31 398.47 409.41 610.36 779.16 895.83 925.83 1,097.41 80.2%79.2%70.6%82.3%63.0%64.1%64.8%69.3%0%10%20%30%40%50%60%70%80%9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32014201520162013201420152016自主合資萬輛排量視角的國產乘用車產量排量視角的國產乘用車產量占比圖 2-2
46、 排量視角的國產乘用車規模發展趨勢數據來源:根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數據管理系統”統計 第2章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概況15從分車輛類型的角度來看,S U V車型小型化趨勢明顯,1 . 6 L及以下排量的 S U V產量占比不斷增長, 從2 0 1 3 年的2 7 %增長至2 0 1 6 年的5 8 . 6 %。 轎車的產量穩步增長,2 0 1 6年產量占比達到 8 0 . 8 %;MP V總體也呈現增長的趨勢,2 0 1 6年達到 8 5 . 8 %;交叉型乘用車的排量均在 1 . 6 L或以下水平,如圖 2 - 3所示。 73.2%73.4%73.8%80.8%27.0%38.0%44.
47、2%58.6%74.9%81.4%76.6%85.8%0%20%40%60%80%100%12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轎車SUVMPV交叉型乘用車圖 2-3 排量視角的乘用車分車輛類型產量變化數據來源:根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數據管理系統”統計(二)車船稅視角的節能汽車分析關于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優惠政策于2 0 1 2 年已經開始實施。 2 0 1 5 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新的優惠政策通知,要求排量在 1 . 6 L及以下的乘用車同時符合節約能源乘用車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才能享受政策優惠,我們以表 2 - 1節約能源乘用車綜合工
48、況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作為分析中國節能乘用車的發展情況的依據。表 2-1 節約能源乘用車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整車整備質量(C M)(k g )具有兩排及以下座椅 (L / 1 0 0 k m)具有三排或三排以上座椅(L / 1 0 0 k m)C M 7 5 04 . 75 . 07 5 0 C M 8 6 54 . 95 . 28 6 5 C M 9 8 05 . 15 . 49 8 0 C M 1 0 9 05 . 35 . 61 0 9 0 C M 1 2 0 55 . 65 . 9C M 1 2 0 55 . 95 . 9資料來源:關于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2
49、0 1 3至 2 0 1 6年,行業(含進口,下同)車船稅角度的節能乘用車產量(進口量)呈現直線上升態勢,2 0 1 3年僅 3 6 . 5 2萬輛,2 0 1 6年增長至 3 4 4 . 0 6萬輛,增幅達到8 4 2 . 1 %,占全行業的比例也由 2 0 1 3年的 2 % 增長至 2 0 1 6年的 1 4 . 3 %。在油耗標準法規日益加嚴的大環境下,節能汽車迎來了大踏步的增長,如圖 2 - 4所示。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報告(2017)1636.52 127.68 231.54 344.06 2.0%6.3%11.0%14.3%0%5%10%15%10509013017021
50、0250290330370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x 10000車船稅視角的節能汽車產量/進口量車船稅視角的節能汽車產量/進口量占比萬 圖 2-4 車船稅視角的節能汽車產量(進口量)變化數據來源:根據“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數據管理系統”統計從分系別的角度來看,韓系節能汽車的產量較低,占比僅為 0 . 7 1 %,自主、日系、美系、 歐系都呈現大幅度的增長態勢。 其中自主乘用車2 0 1 3 年節能車產量僅1 3 . 8 3 萬輛,2 0 1 6年增長至 8 4 . 7 4萬輛,占自主乘用車的 8 . 9 6 %;日系從 2 0 1 3年不到 1萬輛快速發展至2 0 1 6 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