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發展動力系列 ??澜缜嗄辏?個體與國家的共同發展2021 NO.13(總第49期) 世界青年:個體與國家的共同發展世界青年:個體與國家的共同發展 復旦發展研究院復旦發展研究院 2021 年年 11 月月 作者:作者: 杜曉馨杜曉馨 復旦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復旦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目錄目錄 第一章 概論:健康、就業與參與世界主要青年研究機構重點關注的問題. 1 第二章 亟需關注的青年健康對社會發展的持續作用. 6 第一節 疫情之后世界青年的普遍悲觀主義情緒和心理問題. 6 第二節 青年對于個體發展的信心影響著社會發展. 9 第三節 青年心理問題解決方式的全球趨勢. 13 第三章 趨勢漸
2、新的青年就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17 第一節 超越就業率意義上的青年充分就業. 17 第二節 社會政策對青年就業問題的支持. 20 第三節 青年就業的新形態及其政府角色. 24 第四章 仍待落實的青年參與對社會發展的創新作用. 30 第一節 青年參與機制的政策鼓勵與政治環境. 30 第二節 青年的正面參與不足導致的負面參與. 33 第三節 青年新型參與方式的探索. 36 第五章 結論:世界青年的研究說明我們需要個體與國家的共同發展. 39 報告說明報告說明 本報告基于國際智庫動態與青年相關的有關條目,同時結合了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中期評估項目的相關資料和思路、世界不同國際組織和相關智庫的
3、研究報告,結合國家發展動力體系的理論框架,對世界青年發展的總體趨勢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斷。 摘要摘要/內容提要內容提要 近十年以來的世界青年報告最為關心的問題便是,青年人是否能夠成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聚焦在青年人的就業問題上的討論尤為凸顯,幾份報告都展現了在青年人沒有良好工作的前提下,很難真正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主題一再出現在報告中,并且由此展開問題和挑戰的分析,并對此提出一攬子的政策。如果用世界青年報告的相關內容對標中國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的相關內容,近年報告所關注的內容與“青年健康” 、“青年就業創業”、“青年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三方面的內容關切問題
4、的重合度是最高的,可以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是相當一致的。本報告從青年健康、青年就業和青年參與三個角度簡述了目前世界各國關注的青年問題和如何通過解決這些主要的問題,來排除社會發展的障礙,使得青年人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這些問題看似都是針對青年人自身的,然而,不妥善解決這些看似是青年以個體主義為中心的問題,就可能為國家發展埋下隱患。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論:健康、就業與參與概論:健康、就業與參與世界主要青年研究機構重點關注的世界主要青年研究機構重點關注的問題問題 國際組織對于青年群體的發展一直以來都給予了持續的關注。2016 年,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發布了第七份世界青年報告,主
5、題是青年人的民事參與。該報告指出,青年人有效參與民事生活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生活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而這些環境并非僅僅只是統計數據能夠體現出來的,缺乏體面工作、沒有充分的勞工權益和社會保障,會對青年人在其一生中參與民事生活的能力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而這又會對廣泛的社會發展產生長期的負面后果。由此可以看出,青年人對于社會的參與對整體社會的發展的重要影響是有明確的世界共識的。如果關注近十年以來的世界青年報告,便可以發現其中最為關心的問題便是,青年人是否能夠成為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聚焦在青年人的就業問題上的討論尤為凸顯,幾份報告都展現了在青年人沒有良好工作的前提下,很難真正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的
6、方方面面,這樣的主題一再出現在報告中,并且由此展開問題和挑戰的分析,并對此提出一攬子的政策。如果用世界青年報告的相關內容對標中國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的相關內容,近年報告所關注的內容與“青年健康青年健康” 、“青年就業創業青年就業創業”、“青年社會融青年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入與社會參與”三方面的內容關切問題的重合度是最高的,可以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是相當一致的。 同時,這些問題是世界上各個組織和機構,特別是智庫組織最為關心的方面??偛吭O在英國倫敦的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在 2016 年發布了當年度的“全球青年發展指數”(Global You
7、th Development Index)及報告,依據衛生與福利、教育、就業與機會、公民參與和政治參與等 5 個類別的 18 項指標,對全球 183 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發展前景進行評估,英聯邦甚至為各個國家能夠做出自己的指數推出了一個工具包,目前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已經依賴這個工具包產生了本土的青年發展指數,并進行了發布,用以為青年相關的政策提供數據上的支持信息,從中也體現出,青年健康、 2 青年就業以及青年的社會參與在其中被關注的程度,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觀念上的更新,這些觀念的更新可能會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阻力。 首先,從“青年發展指數”中比較具體的指數可以看出,在青年健康方面,青年人的生理健
8、康和心理健康已經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心理健康中,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是青年對于個體發展的信心,尤其是社會整體環境對于青年發展機會的影響,這很可能影響著青年整體對于自身幸福感的獲取。近年來全球不同國家的相互關系、流動的受限、意識形態的極端化、國家經濟發展放緩等等問題,都有可能對青年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青年的信心指數。表 1 可見,澳大利亞的青年發展指數的健康和福祉一項,對于自殺率等心理相關的指標予以重點的關注。 表 1 澳大利亞青年發展指數健康與福祉的相關數據統計口徑及來源 指標名稱 描述 數據來源 最近更新年份 傷害 15-29周歲人群在最近的 12個月內所經歷傷害的比例人數
9、 澳大利亞統計局 2014 衣原體感染 每十萬人中 15-29周人口的感染率 國家傳染病監測系統 2014 近期違法藥物 12-29周歲在近 12 個月內至少有一次非法使用 17 種禁用藥物中一種的人數比例 澳大利亞健康和福利研究院 2013 自殺率 15-29周歲人群每十萬人中的自殺比例(基于國家青年比例及全國總人數) 澳大利亞統計局 2013 數據來源:澳大利亞青年發展指數 第二, 在青年就業方面,不同的研究機構對于青年就業的研究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就業率這一個簡單的指標上了,聯合國提倡的概念是青年人的充分就業,即受到一定的勞動訓練,能夠找到自己合適的職業。同時商業咨詢機構有數據顯示,青年人的
10、整體擇業觀已經出現了轉變,有相當大部分的青年人愿意選擇零工經濟。青年人對于充 3 分就業的訴求以及對于就業多樣化的選擇價值觀,這些就業趨勢都是世界不同類型機構在青年研究中所重點關注的。青年人的推遲就業、臨時就業以及青年人對于充分就業的追求與他們能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承擔什么樣的角色,能否成為合格的建設者都需要在對這些概念更新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圖 1:世界部分區域青年失業率(2015-2017) 數據來源:2018年世界青年報告2015-2017年世界部分地區的失業率 第三,在青年的社會參與和政治參與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上兩方面的影響,青年首先需要對于個體的發展有足夠的信心,能夠真
11、正在整體社會環境中得到充分就業的機會,才能感覺自己在有效參與社會發展。缺乏通常機制內的參與途徑會讓青年人訴諸相對極端的方式進行抗爭,從而影響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520162017 4 圖 2 世界部分地區參與抵制、請愿和示威游行的青年(百分比) 數據來源:2015年世界青年報告世界部分地區參與抵制、請愿和示威游行的青年人數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不同的國際組織、重要的智庫對于青年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這三個主要方面,同時這三個主要的方面需要今后各界以概念更新的方式進行看待和研究,才能讓青年人成為
12、國家持續發展的真正動力。以下就從三個方面亟需關注的青年健康對社會發展的持續作用:趨勢漸新的青年就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仍待落實的青年參與對社會發展的創新作用來討論青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這些6.56.121.19.75.96.13.84.96.95.46.720.91520.641.632.921.112.16.114.615.321.61314.321.99.81417.75.97.616.711.816.3010203040506070抵制活動請愿活動示威游行 5 問題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以及在解決這些問題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嘗試,本文將對這些內容進行綜述,從而了解如何從政策層面出發來促使
13、青年人在創新型國家的新階段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動力。 6 第二章第二章 亟需關注的青年健康對社會發展的持續作用亟需關注的青年健康對社會發展的持續作用 第一節第一節 疫情之后世界青年的普遍悲觀主義情緒和心理問題疫情之后世界青年的普遍悲觀主義情緒和心理問題 疫情之后,英美國家的智庫普遍對青年人整體的悲觀主義情緒表達出關切。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事務與外交戰略研究中心于2020年09月11日由研究員 Christine Huebner 發布的新悲觀主義:COVID-19 如何讓青年人對自己的人生掌控力失去信心1一文指出新冠疫情的種種不確定性使英國青年人對生活與未來的掌控力失去信心。其中援引多項智庫和
14、學術研究成果,指出本次疫情確實給英國青年人帶來較大的打擊。其中提到的一項 2018 年的研究提及,青年人對于未來的信心主要基于他們對于辛勤工作的轉化能力是否存在信仰,新自由主義的信仰中對于人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到底是否存在推動未來發展的能力,青年人對于這些變化是否能夠進行心理上的調適,他人以及整體社會對于這些事情的看法和做法,這一些都會塑造出青年人對于未來的信心。即,從心理層面來說,青年人對于未來的信心主要源于自己的努力是否能夠通過一定的機制得到回報,有了這種信心,英國的青年人廣泛地認定自己突破重圍的能力,無論生活中可能會遭遇什么;反之,則可能出現信心的危機。同時,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將對青
15、年人產生威脅,低薪工作者受沖擊更大。社會關系脆弱的人受疫情影響更嚴重,在社會上感到孤立或排斥的人更容易在疫情影響下走向仇恨。相比疫情前,有 36%青年人認為自己的精神健康是個人面對的最大問題,疫情后人數增長到了 44%。 圖 3 各年齡段人群對未來的態度 1 C. Huebner, D. Arya. The New Pessimism: How COVID-19 Has Made Young People Lose Faith in Their Own Agency EB/OL. (2020-09-11)2021-08-10. https:/blogs.lse.ac.uk/covid19/20
16、20/09/11/the-new-pessimism-how-covid-19-has-made-young-people-lose-faith-in-their-own-agency/ 7 數據來源:社會組織“希望而非仇恨”發布的 16-24周歲的調查利用了 AI手段在線上調查平臺中抽取了有代表性的個體,做了 2000 多人的問卷。 從一些研究結果來看,青年人有抱負,是重要的心理指標。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 Carol Graham 在 2021年 2 月在對抗絕望的經驗秘魯年輕人的希望、抱負和結果2一文中指出,疫情期間美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惡化動搖了本就不穩定的低技能工人的勞動力市場。
17、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數據,相比 1999年的自殺率,2017年有顯著的增高。在新冠之前的 2019 年,美國的自殺就成為了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比較疫情前后的數據,在疫情爆發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有更多的人表示自己遭遇了心理上的沖擊(見圖 4)。這一點影響,對于青年人尤甚。美國 CDC 的家庭脈搏訪問調查顯示,報告自己有焦慮 2 C. Graham. Lessons for Combating Despair? Hope, Aspirations, and the Outcomes of Yo
18、ung Adults in Peru EB/OL. (2021-02-01)2021-08-10.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up-front/2021/02/01/lessons-for-combating-despair-hope-aspirations-and-the-outcomes-of-young-adults-in-peru/ 41%59%43%57%48%52%47%53%47%53%38%62%0%10%20%30%40%50%60%70%我對未來持悲觀態度我對未來持樂觀態度16-24周歲的數據來源于青年民意測驗,周歲的數據來源于青年民意測驗
19、,25-65周歲以上數據來源于周歲以上數據來源于希望而非仇恨的全國代表性民意測驗,包含了希望而非仇恨的全國代表性民意測驗,包含了2003名名18歲以上成年歲以上成年人在人在2020年年5月月1日到日到4日之間接受的問卷調查日之間接受的問卷調查65+55-6445-5435-4425-3416-24 8 和/或者抑郁障礙的青年人明顯多于更高的年齡段,18-24 周歲高達 56%,25-49 周歲48.9%。 表 2 1999年和 2017年美國各年齡段的自殺率對比 年份/年齡段 1999 2017 10-14周歲 1.9 3.3 15-24周歲 16.8 22.7 25-44周歲 21.6 27
20、.5 45-64周歲 20.8 30.1 54-74周歲 24.7 26.2 數據來源:https:/www.cdc.gov/nchs/products/databriefs/db330.htm 圖 4 美國人成年人報告焦慮和/或抑郁障礙的平均比例 數據來源:https:/www.kff.org/coronavirus-covid-19/issue-brief/the-implications-of-covid-19-for-mental-health-and-substance-use/ 疫情事實上將原本就具有一定惡化趨勢的青年心理問題放大了,成為一個全世界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為青年人
21、的心理健康不僅僅事關這一群體本身的個人發展,也關系到社會整體乃至國家的發展。秘魯發展研究院 2021 的一份報告提到,新冠疫情加劇世界各地年輕人的焦慮、抑郁精神健康問題。針對四個中低收入國家(印度、埃塞俄比亞、秘魯和越南)生活貧困的青年人群體開展的調查顯示,在越南和秘魯,沒11.00%41.10%2019年1-6月(美國疾控與預防中心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21年1月(美國人口統計局的家庭脈搏調查) 9 有網絡接入的受訪者患上焦慮的可能性明顯更高,且教育中斷明顯增加了年輕人的焦慮和抑郁。此外,各國疫情的嚴重程度與受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呈現了顯著的相關性。16-24 周歲的女性在疫情期間受影響的比
22、例最高。除了疫情最不嚴重的越南外,所有受調查國家的主觀幸福感都比 2016 年有明顯下降。其中,秘魯青年人輕度焦慮和抑郁比率要比越南同齡人分別高出 4 和 3 倍。在世界范圍內,青年人的心理問題已經變得不容忽視。 第二節第二節 青年對于個體發展的信心影響著社會發展青年對于個體發展的信心影響著社會發展 許多研究達成共識,青年人的努力得到回報,是信心的基礎。失去了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來自落后社區的低收入青少年就較難獲得必要的教育和其他技術提升的投資,以參與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從數據可以看出,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受教育程度有密切的關系,越是受到一定勞動培訓的青年,越是相對容易對未來有較強的的信心
23、(見圖 5),以受教育的程度劃分,最顯著的經濟滿意度降低發生在輟學的人群中。而即使在學的美國大學生也同樣遭受嚴重的心理問題,2020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0%的大學生對未來的工作充滿憂慮,49%的學生對身邊人的健康表示關切。3這項針對 502 名在校大學生的全國性調查中,85%的受訪者表示新冠疫情導致了其壓力和焦慮的增加。此外,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一項針對美國成年人心理困擾的最新調查中發現,在 18 至 29 歲的年輕人中,有 24%的人報告了嚴重的心理困擾,而在 2018年4 月的調查中該比例僅為 4%。 3 K. Ne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
24、th Continues to Suffer from COVID-19, New Survery by TimelyMD Finds EB/OL. (2020-06-29)2021-08-10. https:/timely.md/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continues-to-suffer-from-covid-19-new-survey-by-timelymd-finds/ 10 圖 5 美國 1972年到 2016年以受教育程度為分組的經濟滿意度 數據來源:Blanchflower, D. G., & Oswald, A. J. (2019). U
25、nhappiness and pain in modern America: a review essay, and further evidence, on Carol Grahams happiness for all?.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7(2), 385-402. 疫情讓青年人個體的能動性受到了動搖,在全球疫情陰影籠罩和居家社會隔離的情形下,產生出了對于現狀無力控制的情緒,這一現象對于中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人來說,后果尤其嚴重。英國皇家兒科和兒童健康學院在 2020 年 5 月開始發布并且持續更新的報告4總結了所有涵蓋了 0-25歲的相關調
26、查報告,報告名稱、調研地點、人群年齡跨度、調查覆蓋人數、主導機構一一詳細列出,這些報告顯示,青年人對于未來產生了比較新的悲觀情緒。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事務與外交戰略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4 Royal College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COVID-19 Research Studies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Views. EB/OL (2021-01-25)2021-08-10. https:/www.rcpch.ac.uk/resources/covid-19-research-studies-childr
27、en-young-peoples-views 11 Christine Huebner 進行的質性研究對此有所歸納5。其對象為 15 至 24 周歲的英國青年人,很多人正在從基礎教育階段邁向高等教育階段,或者剛從學校畢業即將進入職場,與談內容包含了他們自從疫情危機以來的經歷、希望和恐懼。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英國青年,但是這些青年人來自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來自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些在職有些在讀,也有一些未就業也未就學的,事實上也證明,在疫情下對于他們的影響是非常不同的。慈善組織“街頭游戲”的報告6集中調查了英格蘭和威爾士最貧困的270 個社區,研究發現,對于低收入家庭來說,封鎖期間的居住環境往往
28、不佳。由于青年人被困在過度擁擠的住房中,私人空間有限,難以接觸社會支持機構。同時,缺乏運動的現象加重了貧困家庭青年人的心理負擔,68%的青年人表示自己在封鎖期間缺乏運動。這些客觀的因素都可能加重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同樣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青年研究網絡”組織有研究7揭示了在服務行業青年人受到疫情影響的狀況,這一研究調研了紐卡斯爾和墨爾本服務行業的 32 位青年人,讓他們記錄兩周內自己受到的疫情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項研究的結論表明,疫情對于他們經濟、就業方面的影響大小有時候會被他們的家庭支持所中和,大部分的參與者并不認為疫情對他們造成的是人生轉折點的作用,而僅僅是某些人生計劃的擱置和 5
29、C. Huebner, D. Arya. The New Pessimism: How COVID-19 Has Made Young People Lose Faith in Their Own Agency EB/OL. (2020-09-11)2021-08-10. https:/blogs.lse.ac.uk/covid19/2020/09/11/the-new-pessimism-how-covid-19-has-made-young-people-lose-faith-in-their-own-agency/ 6 Street Games. The Experience of th
30、e Coronavirus Lockdown in Low-Income Areas of England and Wales. EB/OL (2020-05-06)2021-08-10. https:/www.streetgames.org/the-experience-of-the-coronavirus-lockdown-in-lowincome-areas-of-england-and-wales 7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New Research Reveals Unequal Impact of the Pandamic on Young Peo
31、ple. EB/OL. (2020-08-20)2021-08-10. https:/www.newcastle.edu.au/newsroom/faculty-of-education-and-arts/new-research-reveals-unequal-impact-of-the-pandemic-on-young-people 12 延后,這些青年人本身家庭背景對于他們應對服務業受到疫情沖擊的危機來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而更加驗證了大型的公共危機對于弱勢群體的負面作用遠大于優勢群體,弱勢群體對于社會整體發展的信心將極大程度被突發的公共事件所影響。 在南美,研究則明確指出了抱負水平
32、即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是青年人更為積極參與培訓、教育和勞動的重要動能。Carol Graham 近期在秘魯發表的論文8中通過調查利馬一個貧困城市周邊社區的青少年群體,探討了教育、工作和流動抱負與個人對未來的投資傾向之間的聯系(見圖 6)。調查顯示,超過 80%的受訪者渴望完成大學或研究生教育,且有一半的樣本在三年后保持了相同的抱負水平(有四分之一樣本顯示出了更高的抱負水平)。 圖 6 變動的抱負水平 數據來源:C. Graham, J. R. Pozuelo. Do High Aspirations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Evidence from a Longitu
33、di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 in PeruEB/OL.(2021-01-01)2021-08-10. 8 C. Graham, J. R. Pozuelo. Do High Aspirations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 in PeruEB/OL.(2021-01-01)2021-08-10. http:/humcap.uchicago.edu/RePEc/hka/wpaper/Graham_Ruiz-Pozuelo_2021_high-a
34、spirations-Peru.pdf 27%18%19%52%47%28%21%17%23%教育工作流動降低的抱負水平不變的抱負水平增長的抱負水平 13 具有更高抱負的受訪者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教育和健康相關的結果。此外,利馬地區許多自身教育水平不高的父母都愿意為子女的教育投資。作者指出,提高抱負水平可能是改善總體福祉和長期結果的潛在政策杠桿,而且有證據表明干預措施可以改變青年人的抱負水平。 因此,從對策的角度出發,針對低收入青年的干預措施不僅要鼓勵他們獲取勞動技能,也應該注重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對未來的希望,更為重要的是,為青年人提供更加充分的獲取勞動培訓的相關資源,并且完善其機制。 第三節第
35、三節 青年心理問題解決方式的全球趨勢青年心理問題解決方式的全球趨勢 正因為以上提及的青年人的信心基礎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正在經歷的大變動才對于目前青年人的整體心理狀態能起到較為重要的影響,也應該通過全球格局的思路去進行解決。 青年人的心理正在面臨全球變化的巨大影響,針對青年人的心理支持體系也在面臨新的變革,蘭德公司行為社會學家 Lisa Sontag-Padilla 在大學生需要心理健康支持 一文9中提到,為了控制新冠疫情的傳播,許多大學仍然處于網絡授課狀態,針對大學生的醫療服務也開始向遠程模式轉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了解和接受這樣的服務仍存在挑戰性。美國在 CDC 和美國國
36、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開始推廣Telemental 的理念,即通過電子化的溝通方式和線上視頻會議的手段來為人們提供健康支持服務。有研究佐證認為這樣的服務會如面對面的心理咨詢一樣也能對很多心理問題帶來有效的咨詢作用,包括多動癥、創傷應激癥、焦慮癥和抑郁癥等。10因此,推廣線上的心理咨詢是目前要遵循安全指引所作的第一項工作(圖 7)。其次,學校 9 L. Sontag-Padilla. College Students Need Mental Health Support EB/OL. (2020-10-12)2021-08-10. https:/www.rand.org/blog/2020/1
37、0/college-students-need-mental-health-support.html 10 NIH. What is Telemental Health? EB/OL.2021-08-10. https:/www.nimh.nih.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21-MH-8155-Telemental-Health.pdf. 14 和社區應該產生聯動來對心理咨詢師的相關資源進行共享以保證其充分供給。第三,蘭德公司在 2018 年的調查顯示學生對于朋輩間的互助團體并不了解,因此加強朋輩為基礎的心理互助小組和相關機制將對于大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38、最后,地方和國家層面實際上都存在危機中心這樣的組織為人們提供心理支持,他們通?;臼欠怯?,能夠做專業心理咨詢的有些是志愿者也有些是執業醫師,大學應該和這些中心有所合作,提供財政上的支持,以為學生提供持續的資源。 圖 7 蘭德公司 2018年相關研究顯示的大學生線上咨詢服務意愿 數據來源:L. Sontag-Padilla. College Students Need Mental Health Support EB/OL. (202010-12)2021-08-10. https:/www.rand.org/blog/2020/10/college-students-need-mental
39、-health-support.html 各類研究認為,有創造性地解決青年人的心理問題,必須納入到政策考慮的范圍內來,必須實現學校和家庭的互動。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教育心理與學習系統系心理與咨詢服務副教授 Marty Swanbrow Becker 在 2021 年為布魯金斯學會撰寫的報告疫情當下,教育者在學生心理健康保護中扮演關鍵角色11中指出,疫情中的隔離政策和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加劇了美國學生本就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者、學校輔導 11 M. S. Becker. Educators are Key in Protecting Student Mental Health During th
40、e COVID-19 pandemic. EB/OL. (2021-02-24)2021-08-10.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brown-center-chalkboard/2021/02/24/educators-are-key-in-protecting-student-mental-health-during-the-covid-19-pandemic/ 15 員、管理人員和父母可以做好三件事以此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于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可以提供專門的學生心理健康工具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就提供了在線的工具包供學生使用;同時家長和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與
41、資源充分對接,并利用國家自殺預防熱線和特雷弗專案(針對 LGBTQ 青年群體的自殺預防組織) 等公共資源;第三,要幫助學生建立社會聯系,早有研究表明,具有自殺傾向的青年可能都傾向于找自己的朋輩進行傾訴12,目前對于學校的挑戰是如何在虛擬環境下,幫助學生與社群、社會建立聯系,Becker 提出比較有效的圖景包括了減小班額、增加虛擬課堂互動、將學生進行分組配對等等方式。這些有效的增強心理健康的方式,在疫情結束時候也會有持續的正向作用。 一些更為具有創意的方式也在全世界范圍內被運用起來。美國蘭德公司 2021 的報告13探索為更為實際和具體的創新性心理疏導方式,他們認為改善年輕退伍軍人的行為健康服務
42、范圍是當前的政策重點之一。該報告對兩個橫向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美國年輕退伍軍人調查中進行重復分析,并根據參與者是否篩查出行為健康問題并接受相應的行為健康服務來考察其在電子游戲上花費的時間差異。研究數據表明,患有抑郁癥或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參與者,以及退伍后接受過戒毒服務的參與者,均會花費更多時間玩電子游戲。今后的政策應重點關注電子游戲的開發和評估,使其能夠成為一種加強行為健康服務的療法,更好的為上述人群提供服務。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的非常駐研究員 Richard J.Cordes也有非常類似的觀點,在其 2021年 5月的具有重大影響的游 12 Drum, D. J., Brownson, C., Bu
43、rton Denmark, A., & Smith, S. E. New data on the nature of suicidal crises in college students: Shifting the paradigm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9:40(3), 213. 13 S. Grant, A. Spears, E.R. Pedersen. Video Games as a Potential Modality for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 for Young
44、Adult Veterans. EB/OL (2021-01-07)2021-08-10. https:/www.rand.org/pubs/external_publications/EP68425.html 16 戲:下一代嚴肅游戲一文14中指出,嚴肅游戲(指那些以教授知識技巧、提供專業訓練和模擬為主要內容的游戲)有助于推動人類行為研究、優化科學研究和知識管理流程,并幫助監管和司法機構在虛擬環境下測試新型商業模式。目前, 游戲對人類心理健康、社交技能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已引起業內關注。有不少玩家表示會通過游戲來磨練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社交等技能。 這為未來的政策制定打開了思路,教育領域對于兒童有
45、 edutainment(游戲教育)15的相關研究,這樣的思路也可以在對青年人進行充分的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到針對青年心理健康的相關政策中。 14 R. J. Cordes. Games with Serious Impact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rious Games EB/OL. (2021-05-21)2021-08-10. 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geotech-cues/games-with-serious-impacts-the-next-generation/ 15 D. Pojani, R. Ro
46、cco. Edutainment: Role-Playing versus Serious Gaming in Planning Education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20. doi:10.1177/0739456X20902251. 17 第三章第三章 趨勢漸新的青年就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趨勢漸新的青年就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第一節第一節 超越就業率意義上的青年充分就業超越就業率意義上的青年充分就業 由于充分的就業是積極心態的主要來源,因而探討青年就業的相關挑戰和政策對策,將對于青年健康也起到正向的信息支持作用
47、。2018 年由 Andy Furlong 等人撰寫的勞動力市場中的青年人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書16對于積極心態的重要論述,認為心態積極對于所有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最終能夠呈現出的輸出成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青年人所面臨的壓力比政府所公布的要嚴峻得多,基于勞動力市場的不安全感實際上對于青年人來說具有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也實際上更為復雜,但青年人事實上也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了適應性的調整,作者最終指出勞動力市場的整體條件能夠對于生活的滿意度以及青年人的樂觀情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 8 2017 年 部分地區青年(15-24周歲)失業率對比 數據來源:2018年世界青年報告青年人與 2030年可持
48、續發展議程 16 A. Furlong, J. Goodwin, H. OConnor, S. Hadfiled, S. Hall, K. Lowden, R. Plugor. Young People in the Labour Market: Past, Present, FutureM. London: Routledge. 2019. 11%38.50%42.70%45.50%10.50%11.10%10.80%16.10%18.90%13%0%5%10%15%20%25%30%35%40%45%50%中國萊索托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東亞東南亞南亞東歐拉美及加勒比海世界 18 對于青年人來說
49、,充分的就業首先需要充分的培訓。2011 年的世界青年報告就提及青年人對于非正式的教育給出了比較積極的期盼和看法,認為這些教育機會能夠對正式的教育經歷有所補充,讓青年人掌握必要的技能,同時對于沒有機會獲得正式教育的青年人也是重要的獲取教育機會的資源。職業教育在青年人眼中是非常主要的為職業做準備的一種方式,盡管他們認為目前能夠獲取這樣的教育機會仍舊是不充分的,也對這些職業教育是否能真的為他們獲取體面的職業存疑??傮w來說,青年人尤其認為,實習經歷和志愿者經歷能幫助他們發展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提高他們的求職機會,也能增強企業家的精神。報告也呈現了相關的結果表示,青年人對于信息和通訊技術領域、社交網絡和
50、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所謂“綠色職業“)所能帶來的新型職業已經有所察覺。青年人們都認同自我鼓勵、奉獻精神、耐心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是求職中的制勝法寶。 充分培訓的重中之重是能夠跟上整體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步伐。塔塔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全球主管 Balaji Ganapathy 在為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撰稿的企業如何在技能革命中引領目標明確的的行動17一文中提到,疫情加速了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對傳統業務模式的改變。正如瑞士世界經濟論壇 2020 年 10 月發布的未來工作報告 2020所述,到 2025 年,預計將有 50%的員工需要重新學習技能。 世界經濟論壇和塔塔合作的 “2020 年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