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免責條款 疫情沖擊下的中國汽車行業觀察疫情沖擊下的中國汽車行業觀察 汽車行業專題報告2020.6.30 中信證券研究部中信證券研究部 核心觀點核心觀點 陳俊斌陳俊斌 首席制造產業 分析師 S1010512070001 尹欣馳尹欣馳 汽車分析師 S1010519040002 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國汽車行業呈現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國汽車行業呈現 4 個明顯趨勢:個明顯趨勢:1、消費的“兩極化”,豪華品牌滲透率、消費的“兩極化”,豪華品牌滲透率 快速提升,同時入門級的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也快速增長;快速提升,同時入門級的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也快速增長;2、供給的“龍頭化”,龍頭公、
2、供給的“龍頭化”,龍頭公 司不僅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而且通過融資進一步拉大領先優勢;司不僅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而且通過融資進一步拉大領先優勢;3、“中國制造”的全球比較、“中國制造”的全球比較 優勢更為明顯;優勢更為明顯;4、“政策扶持”堅定在戰略新興方向和長效機制上,例如:新能源汽車、排、“政策扶持”堅定在戰略新興方向和長效機制上,例如:新能源汽車、排 放升級、二手車等。放升級、二手車等。 疫情沖擊下的消費“兩極化”。疫情沖擊下的消費“兩極化”。在疫情的沖擊下,消費者傾向盡量減少公共交通,更多采用 私家車出行。但是由于支付能力的不同,導致出現消費的“兩極化”。一方面,豪華品牌的 滲透率從 4 月
3、開始快速提升至 19%(2019 年同期:15%),同時,特斯拉國產 Model 3 的 3 月、5 月銷量均突破萬輛;另一方面,入門級的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成為剛需,吉利、 長城等頭部自主品牌今年以來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電動兩輪車行業 4 月以來則保持 50%以上 的快速增長。此外,電踏車、大排量摩托車則實現了從交通工具向戶外休閑體育用品的升級, 滲透率持續提升,保持快速增長。 疫情沖擊下的供給“龍頭化”。疫情沖擊下的供給“龍頭化”。疫情沖擊相當于外力作用的供給側改革,行業競爭格局進一 步得到優化。一方面,弱勢企業逐漸退出,例如:長安 PSA、東風雷諾等合資品牌相繼退出; 龍頭公司的市場份額
4、進一步提升,例如:自主品牌 CR6 提升至 56.2%(2018 年:51.8%)。 另一方面,龍頭公司加速融資,進一步拉大優勢,例如:吉利完成配售 64 億港幣,并擬進 行科創板發行;寧德時代公告 197 億元再融資,拓普集團公告 20 億元再融資等。 疫情沖擊下的優質“中國供給”。疫情沖擊下的優質“中國供給”。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國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并保證供貨的 效率、規模、穩定性,“中國制造”在全球的比較優勢日益明顯。同時,全球車企都在加大 電動、 智能的研發投入, 也需要高效的供應鏈來實現降本目標。 因此, 中國零部件企業從“進 口替代”到“全球替代”的趨勢日益明顯,優質企業的全球市場份
5、額持續提升。但隨著疫情 沖擊,“全球替代”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企業需要解決如何在海外建廠、運營,實現高 效屬地化配套的課題。 疫情沖擊下的“政策扶持”堅定戰略新興方向和長效機制。疫情沖擊下的“政策扶持”堅定戰略新興方向和長效機制。在疫情的沖擊下,政策堅定扶持 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方向,將補貼延期至 2022 年底,并放緩補貼退坡幅度,保障中國動 力鋰電池產業鏈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同時,鼓勵老舊柴油車輛的淘汰,推進排放升級,帶來 明確的市場擴容。排放升級一方面帶來明確的后處理市場增量,另一方面也進一步鞏固龍頭 企業的市場地位。此外,通過二手車業務的減稅優惠政策,打造循環消費的長效機制,預計 中國
6、二手車市場空間有望達到 4000 萬輛以上。 風險因素風險因素:疫情反復對于全球經濟的沖擊;行業銷量不達預期;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出現 惡性事故等。 投資投資策略:策略: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國汽車行業呈現 4 個明顯趨勢:1、消費的“兩極化”;2、 供給的“龍頭化”;3、“中國制造”的全球比較優勢更為明顯;4、“政策扶持”堅定在戰 略新興方向和長效機制上。重點推薦:1、消費兩極化:豪華品牌經銷商(中升控股、美東 汽車、永達汽車);特斯拉供應鏈(拓普集團、三花智控、銀輪股份);自主品牌 OEM(長 城汽車 H 股);兩輪車(八方股份、小牛電動);2、供給的“龍頭化”、 “中國供給”: 全 球份額提
7、升的優質零部件(愛柯迪、新坐標、豪能股份、敏實集團、福耀玻璃)、具有全球 競爭力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寧德時代、比亞迪 A+H、欣旺達、璞泰來);3、“政策扶持” 的增量市場:汽車電子(德賽西威、均勝電子、科博達、星宇股份)、重卡及國六排放(中 國重汽 H 股、中國重汽 A 股、濰柴動力 A+H 股、威孚高科)。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表 1:盈利預測表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公司簡稱公司簡稱 幣種幣種 收盤價收盤價 (元)(元) EPS(元(元/股)股) PE(倍)(倍) 評級評級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19 2020E 2021E 2022
8、E 消費兩消費兩 極化核極化核 心標的心標的 0881.HK 中升控股 HKD 38.96 1.98 2.08 2.45 2.86 20 19 16 14 買入 1268.HK 美東汽車 HKD 17.37 0.44 0.56 0.74 0.99 39 31 24 18 買入 3669.HK 永達汽車 HKD 8.53 0.75 0.84 0.93 1.11 11 10 9 8 買入 000625.SZ 長安汽車 CNY 11.19 -0.55 0.52 0.71 0.91 -20 22 16 12 買入 2333.HK 長城汽車 H HKD 4.45 0.49 0.35 0.41 0.53
9、9 13 11 8 買入 603489.SH 八方股份 CNY 141.00 2.70 2.30 3.61 4.83 52 62 39 29 買入 NIU 小牛電動 USD 106.79 12.98 16.48 19.90 22.24 8 6 5 5 增持 特斯拉特斯拉 供應鏈供應鏈 601689.SH 拓普集團 CNY 27.08 0.43 0.61 0.81 1.01 63 44 33 27 買入 002050.SZ 三花智控 CNY 21.58 0.51 0.59 0.67 55 48 42 買入 002126.SZ 銀輪股份 CNY 11.44 0.40 0.42 0.52 0.65
10、29 27 22 17 買入 汽車電汽車電 子子 002920.SZ 德賽西威 CNY 55.75 0.53 0.73 0.96 1.31 105 77 58 43 買入 603786.SH 科博達 CNY 71.89 1.19 1.20 1.55 1.99 61 60 46 36 增持 601799.SH 星宇股份 CNY 122.77 2.86 3.42 4.24 5.18 43 36 29 24 增持 搶全球搶全球 份額的份額的 零部件零部件 600933.SH 愛柯迪 CNY 13.22 0.51 0.50 0.67 0.81 26 27 20 16 買入 603040.SH 新坐標
11、CNY 27.52 1.26 1.30 1.95 2.55 22 21 14 11 買入 603809.SH 豪能股份 CNY 12.95 0.58 0.78 0.95 1.09 22 17 14 12 買入 0425.HK 敏實集團 HKD 21.65 1.47 1.32 1.44 1.66 13 15 14 12 買入 3606.HK 福耀玻璃 HKD 18.40 1.16 1.08 1.26 1.37 15 16 13 12 增持 鋰電池鋰電池 供應鏈供應鏈 300750.SZ 寧德時代 CNY 171.04 2.07 2.45 3.17 3.99 83 70 54 43 買入 0025
12、94.SZ 比亞迪 CNY 70.60 0.59 1.91 1.94 2.20 119 37 36 32 買入 1211.HK 比亞迪股份 HKD 59.65 0.59 1.91 1.94 2.20 92 29 28 25 買入 300207.SZ 欣旺達 CNY 18.37 0.48 0.57 0.89 1.14 38 33 21 16 買入 603659.SH 璞泰來 CNY 101.00 1.50 1.98 2.65 3.38 68 51 38 30 買入 重卡及重卡及 國六排國六排 放放 000951.SZ 中國重汽 CNY 29.15 1.82 1.95 2.10 2.12 16 1
13、5 14 14 增持 3808.HK 中國重汽 H HKD 18.18 1.21 1.36 1.47 1.57 15 13 12 12 買入 000338.SZ 濰柴動力 CNY 13.51 1.15 1.17 1.30 1.38 12 12 10 10 買入 2338.HK 濰柴動力 H HKD 13.09 1.15 1.17 1.30 1.38 11 11 10 9 買入 000581.SZ 威孚高科 CNY 20.65 2.25 1.97 2.18 2.17 9 10 9 10 增持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注:股價為 2020 年 6 月 29 日收盤價,港幣兌人民幣匯率為
14、 0.9125,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 7.0767 rQpQrPuMqQtMrRpQtNpRpM8OcM7NoMqQnPnNkPoOrOfQrRnM6MqQxOuOoMoQuOpMoP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目錄目錄 疫情沖擊下的消費疫情沖擊下的消費“兩極化兩極化” . 1 豪華品牌滲透率快速提升 . 1 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成為剛需 . 2 從交通工具到休閑用品的消費升級 . 4 疫情沖擊下的供給疫情沖擊下的供給“龍頭化龍頭化” . 6 疫情沖擊下的優質疫情沖擊下的優質 “中國供給中國供給” . 9 疫情沖擊下的疫情沖擊下的“政策扶持政策扶持” . 12 具有全球
15、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 12 國六排放升級帶來市場擴容. 14 二手車稅收優惠激發長期增量 . 17 風險因素風險因素 . 20 投資策略投資策略 . 20 插圖目錄插圖目錄 圖 1: 2014 年-2020 年 5 月中國零售市場豪車品牌滲透率 . 1 圖 2:2020 年 4 月一二線城市豪車滲透率. 2 圖 3:2019 年-2020 年 5 月特斯拉銷量及增速(單位:萬輛) . 2 圖 4: 2018-2020 年 5 月頭部自主品牌占有率 . 3 圖 5:近 10 年電動自行車相關關鍵詞的 Google 全球搜索熱度變化 . 3 圖 6:近 90 天“電動自動車”和“摩托車”兩
16、關鍵詞的微信指數日環比變化(綠色為電動自行 車,紫色為摩托車) . 4 圖 7:我國兩輪車發展歷程及品類升級趨勢 . 5 圖 8:2006-2025E 年歐洲電踏車市場銷量情況 . 5 圖 9:2014-2026E 中國250cc 摩托車銷量趨勢(單位:萬輛) . 5 圖 10:2009 年-2019 年自主品牌整車企業分車型銷量及頭部六家車企 CR6(單位:萬輛) . 6 圖 11: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TOP100 中中國企業數量占比 . 10 圖 12: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TOP100 中中國企業營收占比 . 10 圖 13:2017 年至 2020Q1 汽車零部件板塊營收、歸母凈利潤
17、增速和同期國內乘用車產量 增速 . 11 圖 14:歷年 EV 乘用車可以獲得的最高補貼金額 . 12 圖 15:2019 年中國動力電池市場份額格局 . 13 圖 16:2019 年中國鋰電池四大原材料份額格局 . 13 圖 17:寧德時代鋰電池月度出口金額走勢 . 14 圖 18:中國、歐洲、美國過去 15 年間柴油車和汽油車排放標準的時間軸 . 15 圖 19:國六柴油車尾氣后處理系統示意圖 . 16 圖 20:二手車生態圈示意圖 . 18 圖 21:當前我國二手車交易流程 . 18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圖 22:較成熟市場二手車交易流程 . 18 圖 2
18、3:2011-2018 年中國二手車市場銷量及同比增速(%) . 19 圖 24:2011-2018 年美國二手車市場銷量及增速 . 19 表格目錄表格目錄 表 1:盈利預測表 . 2 表 2:部分汽車公司解散及虧損情況 . 6 表 3:2020 年來汽車行業融資梳理 . 7 表 4:汽車零部件板塊 2020Q1 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顯著好于行業的公司(單位:億元) . 11 表 5:部分中國零部件公司全球布局梳理 . 11 表 6:中國鋰電產業鏈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 14 表 7:國五、國六標準實施進度 . 15 表 8:國五與國六排放后處理主要技術路線對比 . 16 表 9:后處理技術空間
19、與擴容情況測算(單位:億元) . 17 表 10:CARMAX 主要經營數據 . 19 表 11:盈利預測表 . 20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1 疫情沖擊下的消費“兩極化”疫情沖擊下的消費“兩極化” 在疫情沖擊下,消費者盡力避免公共交通出行,但由于支付能力不同,導致出現消費 的“兩極化” :高端的豪華品牌、特斯拉的銷量占比快速提升;入門級的自主品牌、電動 兩輪車出貨量也快速增長;此外,還有一類消費升級體現在將兩輪車從交通工具向戶外休 閑體育用品的方向發展。 豪華品牌滲透率快速提升豪華品牌滲透率快速提升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以及前期積累需求的釋放,國內豪車消費在隨
20、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以及前期積累需求的釋放,國內豪車消費在 5 月持續回暖。月持續回暖。 2020 年 5 月,豪華車品牌零售銷量為 29.3 萬輛(含進口車) ,同比增長 15.0%,好于乘 用車整體的-8.2%,實現連續兩月同比正增長,豪華品牌的市場滲透率達到 18.4%,同比 提升3.7%。 2020年1-5月, 中國車市豪華品牌合計零售銷量為109.0萬輛, 同比下降7.6%, 降幅較 1-4月的-13.9%有所收窄, 我們預計 6 月后月度銷量有望持續保持雙位數的正增長。 圖 1: 2014 年-2020 年 5 月中國零售市場豪車品牌滲透率 資料來源:Thinkercar,中信證券
21、研究部 豪華品牌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豪華品牌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隨著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的提升,乘用車消費需求逐 漸從首次購車為主轉向換購、增購需求為主,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以今年 4 月為例,北京 (31.2%) 、深圳(33.8%) 、上海(31.1%) 、杭州(32.7%)等城市的豪華品牌零售占比 已超過三成。而未來隨著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預計其他二三線城市也有望復制北上深杭 的豪車品牌升級路線。中國豪車滲透率自 2016 年(9.3%)以來每年穩步提升 1-2 個百分 點,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充分、平衡地發展,各省份消費的購買力逐漸增強,對 中國乘用車市場豪華品牌滲透率將有較強拉動作
22、用,此外因疫情各地出臺的消費刺激政策 也將進一步挖掘需求,中國豪華品牌的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至 20%以上。 18.4% 5% 7% 9% 11% 13% 15% 17% 19% 2014年1月 2014年3月 2014年5月 2014年7月 2014年9月 2014年11月 2015年1月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2015年7月 2015年9月 2015年11月 2016年1月 2016年3月 2016年5月 2016年7月 2016年9月 2016年11月 2017年1月 2017年3月 2017年5月 2017年7月 2017年9月 2017年11月 2018年1月 2018年3月
23、 2018年5月 2018年7月 2018年9月 2018年11月 2019年1月 2019年3月 2019年5月 2019年7月 2019年9月 2019年11月 2020年1月 2020年3月 2020年5月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2 圖 2:2020 年 4 月一二線城市豪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僅憑單一車型,特斯拉月度銷量再度破萬僅憑單一車型,特斯拉月度銷量再度破萬,表現搶眼,表現搶眼。受益于國產 Model 3 貢獻的銷 量增長,特斯拉 5 月份零售銷量達到 1.15 萬輛,同比高增 330%。2020 年 1-5 月,特斯 拉累計
24、銷量達到 3.5 萬輛,實現 115.8%的快速增長(4 月銷量下滑主要由于售價調整) 。 圖 3:2019 年-2020 年 5 月特斯拉銷量及增速(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Thinkercar,中信證券研究部 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成為剛需自主品牌、電動兩輪車成為剛需 自主品牌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提升。自主品牌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提升。疫情影響下,汽車普及率相對較低的三四五線城市 催生了“私家車剛需”無車家庭出于健康的考慮,傾向于用私人汽車代替公共交通, 成為出行的方式,頭部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同比提升。不考慮 2 月、3 月的極端情況,2020 年 4 月、5 月,6 家頭部自主品牌合計乘用車市占率分
25、別為 22.8%、22.3%,比去年同期 (22.1%、20.0%)分別高 0.7、2.3 個百分點。 33.8% 32.7% 31.2%31.1% 26.5% 24.2% 23.8% 19.8% 19.2% 17.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深圳杭州北京上海成都蘇州廣州西安鄭州重慶 0.1 0.1 0.9 0.3 0.3 0.6 0.2 0.3 0.6 0.1 0.6 0.7 0.4 0.2 1.3 0.5 1.2 318% 275% 37% 73% 33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 0.2
26、0.4 0.6 0.8 1 1.2 1.4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192020YoY %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3 圖 4: 2018-2020 年 5 月頭部自主品牌占有率 資料來源:中汽協,中信證券研究部 注:6 頭部自主品牌:長城、吉利、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長安、比亞迪 規避公共交通,規避公共交通,疫情疫情刺激刺激 2C 需求需求,海內外,海內外兩輪車兩輪車銷量暴增銷量暴增。今年 2-3 月是我國受新 冠病毒疫情最嚴重的時期,行業產銷受到巨大影響。隨著 4 月份疫情的好轉,電動兩輪車 市場開始復蘇并強勢反彈;此外,病
27、毒高傳染性使得民眾對公共交通的需求減弱,對私人 交通工具的入門剛需大幅增加。 據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顯示, 今年 5 月, 在英國、法國及西班牙的市場上,電動踏板車的銷售額也分別增長了 8 倍、3.8 倍和 2.8 倍。另外根據 Google Trend 數據,全球電動自行車相關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已達到歷史新 高;微信指數也顯示,我國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關注熱度環比回升顯著;根據調研情況 反饋,小牛電動今年 4-5 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 50%以上。 圖 5:近 10 年電動自行車相關關鍵詞的 Google 全球搜索熱度變化 資料來源:Google Trend,中信證券研究部 24.
28、9% 29.4% 28.1% 23.3% 22.8% 15% 20% 25% 3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18201920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Jun-10 Oct-10 Feb-11 Jun-11 Oct-11 Feb-12 Jun-12 Oct-12 Feb-13 Jun-13 Oct-13 Feb-14 Jun-14 Oct-14 Feb-15 Jun-15 Oct-15 Feb-16 Jun-16 Oct-16 Feb-17 Jun-17 Oct-17 Feb-18 Jun-18 Oct-18 Feb-19 Jun-1
29、9 Oct-19 Feb-20 Jun-20 Electric Bikeebike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4 圖 6:近 90 天“電動自動車”和“摩托車”兩關鍵詞的微信指數日環比變化(綠色為電動自行車,紫色為摩托車) 資料來源:微信指數 疫情推動外賣、共享單車等行業發展,帶來疫情推動外賣、共享單車等行業發展,帶來電動兩電動兩輪車輪車 2B 銷量增長。銷量增長。疫情發生 以來,由于餐館堂食的傳染風險性較高,且受到“堂食禁令”等政策影響,外賣需求 迅速上升。 根據美團、 餓了么公布的數據顯示, 疫情爆發以來新增騎手共計超過 60 萬, 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也較 201
30、9 年有所提升。 鑒于電動兩輪車是外賣配送的主要交通工 具,其需求量也將顯著增長。此外,由于比地鐵、公交等出行方式更安全,疫情也推 動了共享單車需求增加,疊加由于新國標落地帶來的行業規范、行業巨頭持續加碼投 入,共享電單車也迎來放量。 從交通工具到休閑用品的消費升級從交通工具到休閑用品的消費升級 我國兩輪車產業發展經歷自行車摩托車我國兩輪車產業發展經歷自行車摩托車兩輪電動車兩輪電動車。 自行車產業發端自 1940 年上海自行車廠成立,1978 年年產量達到 854 萬輛, 躍居世界第一。70 年代中后期, 改革開放后軍工企業轉型民用摩托車生產,我國的摩托車產業快速成長,1994 年成為 世界第
31、一大摩托車產銷國;20 世紀后期的主要交通工具從自行車逐步向摩托車發展, 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進入 21 世紀 ,各地“禁摩令”陸續落地,兩輪電動車產業飛 速發展,占全球產量的 90%以上;2018 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前夕,超標車搶裝 將電動自行車年產量推升到近 4000 萬輛的高峰。 交通交通工具工具屬性的兩輪車市場步入存量,未來將向休閑娛樂消費品屬性發展。屬性的兩輪車市場步入存量,未來將向休閑娛樂消費品屬性發展。2003 年我國自行車年產量達到頂峰 7852 萬輛, 2008 年摩托車年產量達到頂峰 2838 萬輛, 交通工具屬性的兩輪車市場逐步接近飽和。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預計高端智
32、能兩輪電 動車將迎來滲透率的增長;同時休閑屬性強+騎行體驗佳的電踏車、性能強勁而深受新 消費群體追捧的大排量摩托車也將成為新的高速增長點。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0.6.30 5 圖 7:我國兩輪車發展歷程及品類升級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自行車協會,中信證券研究部 消費升級使消費升級使兩輪車從交通工具向戶外休閑兩輪車從交通工具向戶外休閑消費品消費品發展發展。由于我國禁摩令的存在,摩托 車上路受到限制,作為代步工具的交通屬性逐漸淡化,而消費屬性強的大排量摩托車銷量 2011-18 年復合增速高達 47.4%。2018 年,大排量摩托車銷量仍只有 1
33、1 萬銷量,摩托車 滲透率僅 1%,參考發達國家當前消費結構,仍有巨大增長空間,估計未來 6 年內行業復 合增速將維持在 30%以上。電踏車憑借其優秀騎行體驗、豐厚社會效益,兼具通勤和運動 休閑屬性在海外興起,歐洲作為其最大消費市場 2019 年銷量 340 萬輛,市場規模超 50 億歐元,預計中期仍將保持 20%以上增長。目前,電踏車已經在日本和歐洲流行,中美等 國滲透率仍在 2%以下極低水平,預計遠期全球年銷量規??蛇_ 3000 萬輛。 圖 8:2006-2025E 年歐洲電踏車市場銷量情況 圖 9:2014-2026E 中國250cc 摩托車銷量趨勢(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CONEBI
34、,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年鑒,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 10 17 28 42 59 72 85 91 114 136 167 209 278 340 10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5E (萬輛) CAGR 20% 1.9 3.7 4.7 9.3 11 18 23 1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CAGR 30% 汽車行業汽車行業專題專題報告報告202
35、0.6.30 6 疫情沖擊下的供給“龍頭化”疫情沖擊下的供給“龍頭化” 疫情放大經營壓力,長尾弱勢企業逐步退出中國市場。疫情放大經營壓力,長尾弱勢企業逐步退出中國市場。鈴木于 2018 年 9 月將全部股 權轉讓,退出中國市場;2019 年底,長安汽車與 PSA 共同決定向第三方轉讓長安 PSA 的全部股權;東風雷諾于 2020 年 4 月宣布重組,雷諾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 50%股權轉讓 給東風汽車, 退出中國燃油乘用車市場, 在華業務重心轉移至輕型商務車和電動汽車領域。 PSA、雷諾的退出均與沉重的經營壓力密切相關:東風雷諾 2017 年銷量達到 7.2 萬輛的 峰值,其后受汽車消費整體低迷
36、影響,2019 年銷量驟降至 1.8 萬輛,在疫情沖擊下,今年 前 5 個月僅賣出 1283 輛,難以滿足盈利需求;長安 PSA 旗下豪華品牌 DS 在國內認可度 提升緩慢,2019 年銷量僅 2000 余輛,公司自 2011 年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近 50 億元,因長 期資不抵債合資雙方被迫將股份全部出售。 此外, 眾泰汽車 2019 年發生巨額虧損 112 億, 受疫情影響,其“國六”車型 TS5 銷售進展緩慢,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提升。 表 2:部分汽車公司解散及虧損情況 公司公司 時間時間 事件事件 長安鈴木 2018.9 鈴木將其持有的長安鈴木 50%股權轉讓給長安汽車,準備退出中國市場 長安 PSA 2019.11 長安汽車與 PSA 共同決定向第三方轉讓長安 PSA 的全部股權,目前已更名為寶能 汽車 東風雷諾 2020.4 雷諾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 50%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退出中國燃油乘用車市場 眾泰汽車 2020.6 公司公告 2019 年巨額虧損 112 億 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 一線自主品牌格局向好,行業集中度正在提升。一線自主品牌格局向好,行業集中度正在提升。過去 10 年間,自主品牌依靠緊 SUV 市場的快速擴容的紅利期,實現了快速成長。但自 2017 年自主品牌進入下行通道開始, 自主品牌向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