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F: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7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36頁).pdf

編號:81993 PDF  DOCX 36頁 1.65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SIPF: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7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36頁).pdf

1、 2017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引 言 資本市場是法制保障、規則導向的市場。通過法治的手段實現市場透明、規范和有序,需要監管部門稽查執法整治市場亂象、震懾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環境,塑造良好的市場生態?;閳谭ㄊ亲C券期貨監管的基本職責和核心職能之一。強有力的稽查執法是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繁榮發展的根本保障,是加快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防控金融風險的有力抓手,是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必由之路。在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中,稽查執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作用。為全面了解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成效,2018 年,中

2、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投?;鸸荆┙M織編寫了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子報告之2017 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著眼于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工作全局,考慮了稽查執法調查、審理及后續復議、訴訟等各環節的具體情況,立足 2017年度稽查執法實踐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舉措,圍繞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的制度建設、工作成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以及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情況、稽查執法社會滿意度等五方面,對 2017 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景展示,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以期為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工作的不斷完善提供參考

3、。目 錄 一、稽查執法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1(一)稽查執法法律供給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總體健全有效.1(二)稽查執法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執法合力進一步增強.2 二、2017 年稽查執法工作取得較大成效.4(一)稽查執法力度持續趨嚴,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4(二)行政處罰數量和金額再次刷新歷史峰值,有效凈化了市場生態.6(三)專項執法案件統籌部署、快速查處,持續牢筑風險防線.7(四)高效精準打擊類型化案件,形成強大執法威懾.10(五)行政處罰機制進一步優化,轄區監管權威性和威懾力進一步強化 .13(六)稽查執法科技執法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16(七)稽查執法效率進一步提升,

4、及時高效化解風險隱患.17 三、稽查執法內部評價、外部評價整體向好.17(一)稽查執法內部評價行政復議總體得到維持.17(二)稽查執法外部評價行政訴訟連續三年保持較高勝訴率.18 四、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密切,形成強大的監管合力.19 五、稽查執法滿意度、透明度進一步提升,稽查執法市場認可度逐年增長.20(一)2017 年稽查執法滿意度創歷史新高,稽查執法獲大多數投資者肯定.20(二)2017 年稽查執法透明度滿意度創歷史新高,大多數投資者對稽查 執法透明度表示滿意.22 六、政策建議.24(一)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一整套體系化制度安排,重點加大刑事打擊力度.24(二)加大宣

5、傳力度,進一步提高稽查執法透明度.26(三)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切實提高行政處罰案件執行率 .27(四)建議逐步探索將行政處罰罰沒款用于賠付市場投資者損失.27 附錄: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框架.29(一)評價思路.29(二)評價對象及方法.29(三)評價維度與評價指標設計.30 經過多年的探索完善,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制度建設已取得了較好成果,稽查執法法律供給不斷充足,各項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一)稽查執法法律供給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總體健全有效 近年來,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法律制度方面進一步完善,已形成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法律、司法解釋、行政

6、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交易所自律規則等一整套完備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見表 1)。同時,隨著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稽查執法跨境執法法律依據也日趨健全。2017 年,中國證監會與智利證券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希臘證監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截止 2017 年底,中國證監會已經與 62 個國家或地區簽署 66 份合作諒解備忘錄,為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后,稽查執法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表 1: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法律法規不完全例舉 法律法規類別 具體名稱 法律 證券法 證券投資基金法 公司法 刑法等 行政法規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

7、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等 部門規章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證券市場禁入規定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聽證規則等 法律法規類別 具體名稱 規范性文件 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2 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 3 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等 交易所自律規則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

8、市規則等 合作諒解備忘錄 證券期貨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二)稽查執法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執法合力進一步增強 為保證行政執法的公正、公平,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創新工作機制,形成了調查、審理相互配合、相互分離、相互監督制衡的查審分離體制(見圖 1),由證監會稽查局統籌指揮,稽查總隊、各個地方證監局稽查部門、滬深專員辦負責具體案件調查,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負責案件的審理并作出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或市場禁入決定。經過多年的執法實踐,查審分離體制日趨成熟、運轉高效有序。與此同時,證監會通過深化行政處罰機制改革,進一步優化調查、審理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完善行政處罰工作機制;逐步將案件行政處罰權全面下放至各地方

9、證監局,進一步發揮各地方監管執法合力。此外,為適應資本市場新變化、滿足監管執法新要求,2017 年證監會在滬深兩地設立巡回審理辦公室1,并全面啟動上海、深圳巡回審理試點的案件審理工作,推動行政執法力量貼近市場和監管一線,實現證監會集中統一執法與交易所一線監管的有機銜接和全系統執法能力、執法資源的有效整合,基本形成包括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各地方證監局、滬深巡回審理工作組在內的證監會系統行政處罰工作“一盤棋”格局,稽查執法合力進一步增強,執法效能進一步提升。1 證監會官網公布證監會決定在滬深交易所設立巡回審理辦公室 進一步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圖 1:中國證監會證券期貨執法流程 /2017 2017

10、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從維護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全局出發,立足于防控系統性風險、凈化市場環境,堅持打好常規案件查辦與專項執法行動“組合拳”,始終保持對各類證券期貨違法活動的高壓態勢,稽查執法在工作總量、查處案件的廣度和深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較大的成效。(一)稽查執法力度持續趨嚴,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 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全年共受理違法違規有效線索 625 件,較2016 年微增 3.65%;啟動調查 478 件,調查啟動率 76;全年新增立案案件 312件,立案率 65%,同比增長 9.8%;新增立案案件中重大案件 90 件,同比增長一倍;全年辦結立案案件 335 件,同比增長

11、 43;其中,移交行政處罰部門審理 303 起,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案件和線索 31 起,公安機關已對其中20 件立案偵查。此外,全年新增涉外協查案件 157 起,較前三年平均數量增長15%;全年共對 491 名涉案人員申請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依法凍結涉案資金 1.55億元。2 2 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會網站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工作情況通報證監會 2017 年案件辦理情況通報2015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16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圖 2:2015-2017 年線索受理和新增立案案件情況 (二)行政處罰數量和金額再次刷新歷史峰值,有效凈化了市場生態 2017 年,證監

12、會稽查執法部門對各類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查各領域重大案件,全年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24 項,同比增長 1.35%;罰沒款金額 74.79 億元,同比增長 74.74%;市場禁入 25 項/44 人,同比增長 18.91%。與之相比,2015 年、2016 年行政處罰決定數分別為 177 項、221 項,市場禁入決定數/人數分別為 11 項/21 人、21 項/38 人,罰沒款金額分別為 11.03 億元、42.83 億元。2017 年,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嚴格落實首長負責制、集體討論制以及聽證、復核制度,全年共召開聽證會 79 場,復核會 79 場,被處罰對象涉及機構和個人 521 個。

13、3 表 2:2015 年至 2017 年行政處罰情況比較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同比增幅 行政處罰決定數 177 221 224 1.35%市場禁入決定數/人數 11/21 人 21/38 人 25/44 人 18.91%罰沒款金額(億元)11.03 42.83 74.79 74.74%召開聽證會場數 73 70 79 12.86%召開復核會場數 73 74 79 6.76%涉及機構和個人的數量 246 371 521 40.43%3 行政處罰決定數、市場禁入決定數、罰沒款金額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會網站:2015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2016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4、年報2017 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情況綜述;聽證會、復核會場次及被處罰機構和個人的總數不包括各證監局相關數量。圖 3:2014 年至 2017 年行政處罰數和市場禁入人數情況(三)專項執法案件統籌部署、快速查處,持續牢筑風險防線 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通過統籌系統稽查資源,集中力量快速突破案件,在常態化執法的基礎上,以專項執法行動為抓手,集中打擊重點領域典型違法行為。2017 年共部署 4 個批次專項執法行動,組織查辦 54 起重大典型案件,對財務造假、炒作次新股、利用高送轉等違規交易以及私募領域違法違規等四大市場亂象進行了及時精準的打擊,專項行動案件平均調查時間僅為 65天,“慧球科技

15、”1001 奇葩議案、“雅百特”案查結分別用時 34 天和 37 天,“山東墨龍”案查結僅用 21 天,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一是集中打擊股票發行和持續信息披露環節違法違規案件,及時高效查辦“雅百特”跨境財務造假、“山東墨龍”業績變臉、“慧球科技”1001 奇葩議案、“昆明機床”連續多年財務舞弊及相關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 10 起典型案件,嚴防有毒資產侵蝕市場運行基礎;二是及時部署打擊重大惡性操縱市場專項行動,查獲馬永威等人系列操縱等 16 起重大案件,及時遏制“次新股”炒作、快進快出手法操縱市場、濫用行政處罰決定數市場禁入人數2014年158182015年17721201

16、6年221382017年224441581817721221382244405010015020025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信息優勢合謀操縱對市場秩序的嚴重干擾;三是集中查辦涉及并購重組、高送轉、重大投資決策等多個領域的 18 起內幕交易專項案件,對“弘高創意”實際控制人、“魚躍醫療”董事長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立案調查,著力祛除“靠消息炒股”的市場頑疾,維護市場公平交易原則;四是集中部署針對私募基金領域的 10 起專項執法行動案件,重點打擊違規經營、利益輸送、管理失范等可能引發風險外溢的違法行為,力促行業規范發展。表 3:“2017 年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各批案件情況 啟動

17、時間(2017 年)法網行動批次 重點打擊違法違規類型 案件 數量 案件總數 3 月 24 日 第一批 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 10 起 54 起 4 月 1 日 第二批 操縱市場案件 16 起 7 月 17 日 第三批 內幕交易案件 18 起 12 月 8 日 第四批 私募基金領域違法違規案件 10 起 表 4:“2016 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各批案件情況 啟動時間(2016 年)法網行動批次 重點打擊違法違規類型 案件 總數 5 月 13 日 第一批 審計評估機構違法 50 起 10 月 21 日 第二批 IPO 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 11 月 25 日 第三批 市場操縱專項行動 12

18、月 23 日 第四批 證監會與公安部首次聯手專項行動 表 5:“2015 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各批案件情況 啟動時間(2015 年)法網行動批次 重點打擊違法違規類型 案件 數量 案件總數 4 月 24 日 第一批 覆蓋全市場的五類綜合性違法違規行為 12 起 5 月 8 日 第二批 新三板市場多發的五類違法違規行為 10 起 5 月 22 日 第三批 市場反映強烈、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六類新型市場操縱行為 12 起 啟動時間(2015 年)法網行動批次 重點打擊違法違規類型 案件 數量 案件總數 6 月 5 日 第四批 嚴重擾亂信息傳播秩序的五類編造、傳播謠言行為 16 起 120起 7 月

19、 3 日 第五批 發行、并購重組等環節的五類較為嚴重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 10 起 8 月 3 日 第六批 非法配資行為專項 16 起 9 月 7 日 第七批 新型操縱市場類違法違規案件 30 起 11 月 6 日 第八批 重點賬戶專項打擊 14 起 圖44 可見,近三年稽查執法專項行動日趨常態化,專項行動效果明顯。2015年證監會專項行動案件驟增,共部署八批次 120 起專項案件。經過 2015 年大力度專項整治,證券違法違規案件呈下降趨勢,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16 年證監會共部署四批次 50 起專項案件,同比下降 58.3%。與 2016 年相比,2017 年專項行動案件總體趨

20、穩。從專項案件部署的類型上看,專項案件主要集中打擊信息披露違法、市場操縱等市場主要違法類案件。圖 4:2015 年至 2017 年稽查執法專項案件數量 4 數據來源中國證監會官網證監會通報 2017 年專項執法行動工作進展證監會通報 2016 年證監稽查專項執法行動情況2015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年報。(四)高效精準打擊類型化案件,形成強大執法威懾 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集中力量查辦各領域重大有影響案件,依法快速查處唐漢博等跨境操縱“小商品城”案、“雅百特”海外財務造假案等跨境違法違規案件,嚴厲懲治了鮮言、唐漢博等一批“慣犯累犯”、職業違法團伙,形成了強大的執法威懾,及時回應了

21、市場關切。一是高效精準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64 件,較去年增長 33%。2017 年證監會對此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60 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包括“慧球科技”1001項議案違法系列案、“九好集團”忽悠式重組案、“雅百特”財務造假案、“方正證券”等信息披露違法系列案、“山東墨龍”虛假陳述案等。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對上市公司各類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高效精準打擊,引導上市公司規范公司治理,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回歸實體本源,不斷夯實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二是依法從嚴從快打擊操縱市場行為。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對操縱市場立案 38 件,

22、同比下降 17%。2017 年證監會對此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21 起,典型性案件包括首例跨境、跨市場操縱案,唐漢博利用“滬股通”跨境操縱“小商品城”;操縱案件涉案金額巨大的案件,如鮮言操縱市場案違法所得 5.7 億余元,朱康軍操縱市場案違法所得近 2.7 億元,唐漢博、唐園子等操縱市場案違法所得約 2.5 億元等。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在法律規定的空間內,嚴厲打擊各類型市場操縱行為,有效抑制市場不公平交易行為,消除市場風險隱患,為投資者營造了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三是持續加大對內幕交易案件的查處力度。2017 年,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60 起。2017 年,內幕交易案件平均案值超過

23、3,000 萬元,7%的案件涉案金額突破億元,超過 70%的內幕交易案件為獲利,最高獲利4,000 余萬元。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行為,警示處于信息優勢的上 市公司內部人,保護處于信息劣勢的中小投資者免受不法侵害,切實維護了公平透明的市場交易秩序。四是對中介機構違法行為嚴格問責。2017 年,證監會對中介機構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17 起。繼 2016 年專項行動集中打擊后,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對中介機構違法案件被立案調查 15 件,同比下降 40%。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嚴格追究中介機構法律責任,督促保薦人、財務顧問、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專業機構及其從業人

24、員切實勤勉盡責,強化合規意識,提升專業化水平,誠實守信、勤勉審慎地開展證券服務業務,進一步提高中介機構的履職水平,規范、強化資本市場的外部約束機制。五是嚴懲私募基金領域違法案件。2017 年,證監會對私募基金領域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 8 起,案件涉及私募從業人員“老鼠倉”。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嚴懲私募基金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及時精準地封堵監管漏洞,督促私募基金領域相關機構和人員恪盡職守、合規經營,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切實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六是執法領域進一步拓展。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對新三板領域立案 19 件,同比增長 14%;對期貨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立

25、案 3 件,對債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立案 2 件。2017 年證監會對新三板違法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5起,對期貨市場違法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 3 起。證監會稽查執法通過不斷加強對新三板市場、期貨市場監管執法力度,督促掛牌公司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約束新三板市場、期貨市場參與各方嚴格遵守交易秩序,維護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信息披露違法類案件內幕交易類違法案件市場操縱類違法案件其他案件2015年476418672016年526023632017年6060218347641867526023636060218301020304050607080902015年2016年2017年 圖 5:201

26、5 至 2017 年稽查執法類型化案件處罰情況 表 6:2017 年行政處罰案件類型數量及占比情況 案件類型 信息披露違法 操縱 市場 內幕 交易 中介機構違法 私募基金領域違法 期貨市場違法 新三板市場違法 其他 合計 數量 60 起 21 起 60 起 17 起 8 起 3 起 5 起 50 起 224 起 占比 26.79%9.38%26.79%7.59%3.57%1.34%2.23%22.32%(五)行政處罰機制進一步優化,轄區監管權威性和威懾力進一步強化 2014 年起行政處罰權逐步下放至各地方證監局,非重大疑難案件由各地方證監局自查自辦,突出各地證監局的轄區優勢,快查快審,高效精準

27、地打擊違法行為,節約行政資源。2017 年,各地證監局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123件,同比增長 44%,占同期證監會全系統行政處罰數量近 40%,罰沒款金額2.06 億元,同比增長 57%。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創歷史新高,轄 區監管權威性和威懾力進一步強化。1.各地證監局行政處罰進一步強化,執法合力進一步增強。從處罰案件的地域分布看,派出機構處罰案件數量與各轄區市場規模、執法能力相適應,華東地區 9 家派出機構處罰 37 件,華南地區 4 家派出機構處罰 25 件,華北地區5 家派出機構處罰 19 件,西南地區 5 家派出機構處罰 15 件,西北地區 5 家派出機構處罰 11 件,東北

28、、華中地區分別為 4 家派出機構處罰 8 件。5 信息披露違法26.79%操縱市場9.38%內幕交易26.79%中介機構違法7.59%私募基金領域違法3.57%期貨市場違法1.34%新三板市場違法2.23%其他22.32%信息披露違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中介機構違法私募基金領域違法期貨市場違法新三板市場違法其他 圖 6:2017 年行政處罰案件類型占比情況 表 7:2017 年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情況 派出機構轄區 華東 地區 華南 地區 華北 地區 西南 地區 西北 地區 東北 地區 華中 地區 總計 派出機構家數 9 4 5 5 5 4 4 36 行政處罰數量 37 25 19 15 11 8 8

29、 123 占 比 30.08%20.32%15.45%12.20%8.94%6.50%6.50%5 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會網站2017 年證監會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情況綜述。華東地區30.08%華南地區20.33%華北地區15.45%西南地區12.20%西北地區8.94%東北地區6.50%華中地區6.50%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中地區 圖 7:2017 年度證監會派出機構分片區行政處罰數量占比情況 2.日常監管與稽查執法密切配合,精準打擊了類型化案件。從類型化案件的查處情況看,2017 年,各地方證監局對違法行為從線索發現到立案處罰實現無縫銜接,快速反應,嚴懲了一批市場廣

30、泛關注的類型化案件。一是集中嚴懲私募基金違法行為。在私募基金快速發展過程中,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無視監管規則、屢跨監管紅線。針對私募基金領域違法行為,深圳證監局、湖北證監局、青島證監局等派出機構對 9 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未按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個人募集資金、向投資者承諾保本或最低收益、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私募基金產品等違法行為嚴肅問責,依法作出處罰,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范發展。二是重點打擊大股東違法減持行為。大股東違法減持歷來被廣大投資者深惡痛絕。為避免大股東任意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江蘇證監局、吉林證監局、新疆證監局等派出機構對 27 起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大股東違

31、法減持類案件作出處罰,約束上市公司內部人依法合規買賣股票,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三是嚴懲從業人員炒股行為。禁止從業人員交易股票是預防從業人員“監 守自盜”的有力約束,是公平、公正市場秩序的重要保障。上海證監局對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案當事人開出 5,700 萬元的“大額罰單”,創地方證監局單個案件罰沒款金額之最,對市場形成有效震懾。(六)稽查執法科技執法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廣泛運用,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的科技化水平越來越高,手法越來越隱蔽,案件調查的難度越來越大,能否依托高科技手段查辦案件,提高稽查執法的效率,節約行政資源,成為新時期考察稽查執法能力的重要因素。201

32、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科技執法體系建設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一是全面規劃科技化執法體系。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堅持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提升科技化執法水平,召開稽查執法科技化建設專題會議,設計構建以輻射稽查執法各環節的數據集中、數據建模、取證軟件、質量控制、案件管理、調查輔助“六大工程”并輔以執法監督的總體框架,加快推進科技化執法系統性建設。二是持續完善執法數據支持系統。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建立銀行資金電子化查詢平臺,有效提高調查辦案效率;依托中央監控系統平臺,建立稽查執法大數據支持系統,著手構建可疑主體智能查詢、違法所得自動統計、不公平交易線索自動篩查等智能化分析模

33、塊,優化案件管理和涉案數據分析系統;全面歸集違法違規線索、案件歷史數據,建立案件數據庫,提高數據集中利用率。三是著力提高辦案技術裝備水平。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為 39 家調查單位配發包括執法記錄儀在內的 700 余套執法裝備;挖掘系統技術資源,組織調查單位開發稽查信息共享云平臺、鷹眼資金分析軟件、內幕交易調查分析系統等一批實用性調查軟件工具。(七)稽查執法效率進一步提升,及時高效化解風險隱患 2017 年,稽查執法違法違規線索的調查率和立案案件的結案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專項調查案件平均調查時長大幅縮短,稽查執法效率明顯提升。1.有效線索的調查率:2017 年稽查執法部門共受理違法違規

34、有效線索 625件,啟動調查案件 478 件,有效線索的調查率達到 76.48%,代表著在每 10條違法違規線索中有 7.6 條展開了后續調查。2.立案案件的結案率:2017 年稽查執法部門新增立案案件 312 件,辦結立案案件 335 件(含上年度結轉案件),辦結立案案件數維持較高水平。3.專項案件平均調查時長: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通過統籌系統稽查資源,集中力量快速突破案件,專項行動案件平均調查時間僅為 65 天,“慧球科技”1001 項議案違法系列案、“雅百特”財務造假案查結時間分別為 34天和 37 天,“山東墨龍”案查結僅用 21 天。(一)稽查執法內部評價行政復議總體得到維

35、持 2017 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案件被提起行政復議 41 件6,同比下降 38.80%,復議部門已作出復議決定 39 件,維持原行政行為 39 件,2 件復議尚未完結,行政復議維持率達 100%7;2016 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案件被提起行政復議 67件,復議部門作出復議決定 67 件,維持原行政行為 60 件,變更原行政行為 3件,撤銷原行政行為 1 件,撤回復議申請 3 件,行政復議維持率 94.03%;2015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案件被提起行政復議 5 件,復議部門作出復議決定 5 件,6 此處的行政復議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僅包括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案件而產生的復議數據。7 行政復議維持率=作

36、出維持的行政復議案件數/復議部門已作出復議決定數,已作出維持的行政復議案件數包含撤回復議申請數。行政復議維持率 100%。表 8:2015 至 2017 年度證監會行政復議情況 年 度 行政復議總數 維持原行政行為數 變更原行政行為數 撤回復議申請數 撤銷原行政行為數 未完結案件數 行政復議同比上漲 行政復議維持率 2015 年 5 5 100%2016 年 67 60 3 3 1 1240%94.03%2017 年 41 39 2-38.80%100%鑒于行政復議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年的行政處罰決定而引發的行政復議往往發生在下一年度。從年度行政復議總數上看,因 2015 年證監會加大稽查執法

37、力度,無論是行政處罰的總量,還是行政處罰的量罰幅度都較以往趨于嚴格,市場違法主體對稽查執法監管理念、原則尚處于適應期,體現在2016 年行政復議的數據上,即 2016 年行政復議數量驟增。2017 年,市場違法主體對“監管紅線”已有充分的了解和預期,因此,相比 2016 年呈現下降趨勢。綜上,近三年證監會行政復議數量總體呈上漲趨勢,但行政復議維持率始終維持較高水平。通過行政復議,絕大多數稽查執法案件得到了維持,行政處罰決定得到了內部監督的肯定和支持。(二)稽查執法外部評價行政訴訟連續三年保持較高勝訴率 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不含各地方證監局)共辦理行政處罰訴訟案件 48 件,201

38、5 年、2016 年分別為 31 件、43 件,同比增長 11.63%。8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積極主動配合司法審查,2015、2016、2017 年連續三年行政處罰訴訟案件始終保持較高勝訴率。2017 年證監會行政處罰訴訟 8 數據來源于證監會官網2017 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案件訴訟情況綜述,此處的行政訴訟數據僅包括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案件而產生行政訴訟的數據。的 48 件案件中,法院對其中 35 件案件作出判決或裁定。35 件案件中,原告主動撤訴 5 件,法院駁回再審申請 1 件,剩余案件無一例判決撤銷或改變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此外,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中,證監會稽查執法勝訴的

39、案件占 6 件。由此可見,司法機關對證監會訴訟案件整體評價向好。綜上,通過外部司法審查,證監會行政處罰訴訟案件總體得到了支持和肯定,稽查執法類型化案件的執法原則和執法標準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確立,相關行政處罰決定和市場禁入決定最終產生正式法律效力。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深入開展執法協作,形成協同配合的執法新格局。一是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緊密銜接。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與公安部五個證券犯罪辦案基地密切配合,在 15 起案件的線索發現、情報溝通、問題研判等方面無縫銜接,精準打擊;完善重大案件一體化辦案機制,在聯合調查、信息共享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應公安機關

40、要求出具行政認定意見,支持檢察起訴、司法審判;聯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開展涉金融案件集中執行活動,涉及 2014 年以來證監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41 起未執結案件。二是加強與相關行政監管部門的聯動協作。2017 年,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指導下,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深化與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的執法合作,健全在反洗錢、打擊“老鼠倉”、債券執法等方面的協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工信部、證監會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打擊證券期貨違法案件協作機制,全年辦理協查事項千余件;積極探索與稅務部門的執法協作,為“浙江九好”案的案件突破提供重要幫助;深化與審計署的重大案件線索通報和反饋機 制;加強與紀檢監察、國資管理

41、等部門的溝通協作,聯合防控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三是不斷拓寬跨境聯合監管執法空間。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與香港的執法合作,全年開展各類跨境執法協作事項 145 件,共同研究建立協同調查工作機制,召開兩次執法合作工作會議,聯合舉辦典型案例研討培訓班,互派執法人員交流實習。此外,2017 年稽查執法部門與巴基斯坦證監會、迪拜金融管理局等監管機構開展執法合作,為查實“雅百特”跨境財務造假案提供有力支持;加強與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等境外證券執法部門的溝通聯系,增進執法合作共識。2017 年,稽查執法部門通過官網主動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 224 件,市場禁入決定書 25

42、 件。與此同時,稽查執法部門通過官方網站公開“案情發布”9次、發布“工作動態”11 次,對專項案件、類型化案件等進行重點宣傳;此外,還發布 11 起典型案例分析,引導投資者主動學法知法守法。調查顯示,投資者對稽查執法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滿意度較以往顯著提升。(一)2017 年稽查執法滿意度創歷史新高,稽查執法獲大多數投資者肯定 為了解投資者對 2017 年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效果的真實看法,我們利用投?;鸸就顿Y者調查固定樣本庫9開展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調查問 9 投?;鸸緟⒄帐袌?、民意和社會調查術語以及市場、民意和社會調查服務要求兩項國家標準,利用分層 PPS 抽樣方法建立了包括

43、5,575 名個人投資者的全國證券市場調查樣本庫,涉及 51 家證券公司的 315 家營業部,覆蓋全國 31 個?。ㄊ?、區)、99 個城市,能確保在 95%置信區間內調查結果誤差率不超過 2%。卷共發放 5575 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 5355 份。在此次調查中,對 2017 年證券期貨稽查執法的總體滿意度,64.7%的投資者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占比最大,比 2015 年、2016 年分別增長 16.7%、9.8%,近三年度滿意度最高。其中,表示滿意的占比 52.9%,非常滿意的占比 11.8%;認為效果一般的投資者占 32.3%,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投資者僅占 3.1%,比 2015 年

44、度、2016年度降低 3.3%,3.7%,近三年度不滿意的投資者占比最低。在 2015 至 2016 年投資者滿意度調查中,投資者對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的投資者保護效果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占比分別為 48.0%、54.9%,占比最大;認為效果一般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 45.4%、38.2%,對效果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投資者僅占比分別為 6.6%、6.8%。非常滿意11.8%滿意52.9%一般32.3%不滿意2.20%非常不滿意0.90%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 圖 8:2017 年度投資者滿意度調查稽查執法滿意度情況 表 9:2015-2017 年稽查執法滿意度占比情況表 2015 年

45、度 2016 年度 2017 年度 非常滿意或滿意占比 48.0%54.9%64.7%效果一般占比 45.4%38.2%32.3%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占比 6.6%6.8%3.1%圖 9:2017 年度投資者滿意度調查稽查執法滿意度情況 上圖可見,近三年,投資者對我國稽查執法工作總體滿意度逐年增長,特別是 2017 年,投資者對稽查執法工作滿意度達到最高值的 64.7%,稽查執法工作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社會反響積極。(二)2017 年稽查執法透明度滿意度創歷史新高,大多數投資者對稽查執法透明度表示滿意 對于 2017 年稽查執法的透明度,包括能否及時發布稽查執法最新

46、動態、回應市場關切等方面工作,64.9%的投資者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其中表示滿意的占比 52.3%,非常滿意的占比 12.6%;認為效果一般的投資者占 31.5%,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投資者僅占 3.6%。滿意52.3%非常滿意12.6%一般31.5%不滿意2.6%特別不滿意1.0%滿意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特別不滿意 圖 10:投資者對 2017 年稽查執法透明度情況滿意度 圖 11:投資者對 2017 年證監會稽查執法工作及透明度情況的滿意度 上述可見,近三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始終堅持執法“全覆蓋、零容忍”,及時回應市場關切,及時通報重大敏感疑難案件的進展情況,每周五例行發布 行政處罰案件

47、情況,及時在政府信息公開欄公開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的情況等,投資者對 2017 年稽查執法的透明度整體偏滿意。此外,我們關注到,根據 2018 年 8 月 3 日證監會官網新聞發布證監會召開行政處罰工作座談會,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等有關部門的專家、上市公司、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行業代表,對證監會近年來的執法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證監會執法部門以負責任、有擔當的態度向違法行為亮劍,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查辦了一系列嚴重危害市場秩序的大案要案,糾正了一批侵蝕市場根基的新型、惡劣違法違

48、規行為,有效凈化了資本市場環境生態。10 評價結果顯示,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在法律制度、工作體制機制等方面已日漸完善,稽查執法打擊力度持續趨嚴,稽查執法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行政處罰數量、金額屢創新高,稽查執法內部評價、外部評價整體向好,稽查執法滿意度、透明度進一步提升,市場認可度逐年增長,投資者保護成效較為明顯。通過調查,稽查執法在以下幾個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完善的空間。(一)進一步完善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一整套體系化制度安排,重點加大刑事打擊力度 我國證券稽查執法的主要法律依據是 2006 年起施行的證券法。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創新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證券法與資本市場的發展之

49、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閳谭ㄓ米阌煤梅煽臻g的同時,也經常會囿于沒有法律規定,或法律規定不明確,抑或是法律規定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不匹 10 參見證監會官網證監會召開行政處罰工作座談會 配等情況,導致無法懲治證券期貨違法行為或達不到行政處罰預期的市場效果和法律效果。以稽查執法數量占比較高的、長期被市場質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為例,有上市公司長達 10 多年的年報披露信息存在虛假記載,違法情節惡劣的情形下,因證券法所規定信息披露違法的法律責任頂格處罰為對上市公司處以 60 萬元罰款,證監會行政處罰最終僅能處以 60 萬元。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是稽查執法強有力的武器,稽查執法既要于法有據,同

50、時也要能夠真正起到震懾作用。于法有據是依法監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需要相關部門與時俱進,加大法律供給,完善現有的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提高違法成本,讓稽查執法真正“長牙齒”。因此,建議立法層面考慮進一步健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的一整套體系化制度安排:一是行政處罰層面,建議提高對信息披露違法等行為的罰款金額,進一步加大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證券市場禁入的力度。同時,進一步增強證券市場禁入制度的可執行性,使情節嚴重的違法主體真正受到應有的懲罰,能被真正禁止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禁止在證券期貨市場上進行證券交易活動。二是民事賠償層面,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細化

51、信息披露違法案件民事賠償司法解釋,盡快出臺市場操縱、內幕交易違法案件相應的民事賠償司法解釋。鑒于現行證券法對市場操縱、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法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較為原則、籠統,可操作性不強。目前,信息披露違法民事賠償責任有相應的司法解釋,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發生后對應的民事賠償成功率相對較高,但對于具體民事賠償案件涉及的細節問題,如揭露日的確定、系統性風險的扣除、民事賠償金額的計算等缺乏細致可操作性的規定;市場操縱、內幕交易違法案件因缺乏相應的司法解釋作具體的細化規定,民事賠償成功的寥寥無幾。三是刑事追責層面,建議進一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案件涉案金額普遍偏大,如市場操縱類案件違法

52、所得少則上千萬,多則上億元。通過證監會官方微博周五例行發布的行政處罰評論區,我們關注到市場多數聲音呼吁能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此外,我們利用投?;鸸竟潭颖編?,針對此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66.3%11的投資者支持加大對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印發的通知是稽查執法刑事追責的重要依據。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自 2016 年起持續推動該司法解釋的修訂工作。為此,建議相關部門充分考慮新時期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新特點,進一步貼近新型證券期貨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新特點,如市場操縱短線化特征日益增多等。具體來講,建議在相

53、關法條設計時可以將“涉案金額”“造成投資者實際損失”等絕對數額標準及“累犯慣犯”“對證券期貨市場造成的惡劣影響”等因素納入刑事追責的考慮范圍,進一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警示市場主體,提振市場信心。(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稽查執法透明度 稽查執法的作用不僅在于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回應市場關切,更在于法制普及、法制宣傳與教育,劃定監管紅線,警示市場主體敬畏法律,進而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規進行市場交易。近年來,證監會強化稽查執法,行政處罰力度空前。同時稽查執法部門高度重視執法工作的新聞宣傳,通過視頻媒體、紙質媒體多種渠道、多種形式不斷向市場發聲,宣傳稽查執法理念、執法原則

54、,形成市場威懾,獲取市場的肯定與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針對加大稽查執法宣傳力度,我們利用投?;鸸竟潭颖編爝M行了問卷調查,75.8%12的投資者表示支持加大稽查執法宣傳力度。對于進一步拓展 11 調查共發放問卷 1312 份,收回有效問卷 1300 份,其中 862 人表示支持加大對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12 調查共發放問卷 1312 份,收回有效問卷 1300 份,其中 985 人表示支持加大稽查執法宣傳力度?;閳谭ㄐ侣勑麄鞯膹V度與深度,建議可以考慮進行重大案件聽證社會直播、拍攝典型案例系列專題片等多種形式進行深度宣傳。(三)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切實提高行政

55、處罰案件執行率 近年來,證監會稽查執法部門開出的巨額罰單越來越多,億元罰單頻頻出現,體現了監管部門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決心,對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起到積極作用。但是,證券稽查執法部門也常會因當事人拒絕或故意拖延繳納罰沒款而面臨“執行難”的問題。特別是因訴訟階段法院原則上停止執行程序,有當事人為了不及時繳付罰沒款而提起行政訴訟,導致罰沒款拖延至一審、二審訴訟程序結束后才繳納,時間跨度可能涉及兩三年甚至更長。上述情況不僅容易造成當事人纏訴,而且增加了行政機關的訴訟成本,造成了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此,建議公安機關、司法機關、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共同努力,構建更加便捷有效的協作機制,進一步加大聯

56、合懲治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為的力度。針對證券市場違法行為的特殊性,可考慮提前凍結資金的次數、期限等進一步放寬;對于逾期不繳納罰款的,在依法申請法院強制措施的同時納入“失信名單”等,以保障行政處罰罰款的有效執行。(四)建議逐步探索將行政處罰罰沒款用于賠付市場投資者損失 目前,證券市場行政處罰罰沒款巨大,用途上一律上繳國庫。通過研究證券法學界觀點,觀察證監會官方微博稽查執法新聞評論區,我們發現,不少觀點關注罰沒款的流向,呼吁行政處罰罰沒款用于賠付市場投資者損失。證券市場違法活動嚴重侵害了投資者權益,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利益。因此,將違法違規者的罰沒款用于賠付受損的投資者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具體操作細節

57、方面,有觀點認為13可將證券市場罰沒款歸入投資者保護基金,進一步擴大保護 13 武漢大學課題組發表的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完善研究,證券法苑,2014 年第 1 期?;鸬倪m用范圍,使違法違規者得到處罰的同時受害人的權益亦得到了保護。此外,有觀點14建議推進落實證券民事賠償優先于行政罰款制度。盡管我國法律規定民事損害賠優先于行政罰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很難做到。鑒于目前資本市場虛假陳述案件的民事賠償訴訟通常以行政處罰為前置程序,即只有在行政處罰后,法院才可能受理民事訴訟,民事賠償的判決才具備可能性,從而導致即使中小投資者民事賠償勝訴,由于行政罰款已上繳國庫,民事賠償金很難執行。因此,考慮建立證券

58、期貨行政罰款的代繳收制度、行政罰款的撥回制度等,對于落實民事賠償優先制度至關重要。綜上,建議相關部門考慮研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處罰罰沒款用于投資者賠償的具體制度。14 徐明,積極推進立體型中小投資者保護機制,證券時報 2017-12-18。(一)評價思路 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效能的充分發揮,有賴于健全的稽查執法制度安排和完備的工作機制?;閳谭ǖ墓ぷ鞒尚w現在稽查執法的數量和質量,稽查執法的數量主要通過年度案件查處的數量來反映,稽查執法的質量主要通過內部行政復議和外部行政訴訟來體現,即稽查執法履行完畢后能否經得住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進而產生實際的法律效力。此外,與外部門精準而密切的協作有助

59、于監管執法合力的有效發揮,有利于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的共同打擊,有助于市場秩序的穩定和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最后,投資者對稽查執法的滿意度,從主觀方面體現年度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的成效。鑒此,報告從稽查執法制度建設、稽查執法工作成效、稽查執法的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情況、稽查執法社會滿意度等 5 個評價維度設計了 30 項指標對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成效進行評價。(二)評價對象及方法 中國證券期貨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是我國法定15的對全國證券市場實施集中統一監督管理的機構。2017 年,證監會持續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緊扣風險防范和穩定發展,聚焦重點領域和市場關切,嚴厲打擊各

60、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活動,堅持常態執法與專項行動相結合,嚴肅查處了資本市場的典型案件,形成了有力的市場震懾,市場監管更趨有效,市場生態明顯好轉,投資者保護成效明顯。按照前述評價思路,我們對 2017 年度我國證券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設立派出機構,按照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期貨稽查執法情況及投資者保護狀況進行了評價。評價方法上,我們采取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評價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成效。具體而言,稽查執法的制度建設、稽查執法工作成效、稽查執法的

61、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情況等 4 方面評價維度采取客觀評價的方式,通過歷史比較的方法與既往年度的相關指標進行縱向比較,客觀評價 2017 年度稽查執法工作成效;稽查執法社會滿意度采取主觀評價的方式,通過投資者調查的方式將投資者主觀意見納入評價內容,反映投資者對 2017 年度稽查執法工作的真實看法。(三)評價維度與評價指標設計 我們構建了 2017 年度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框架(見表 1),從稽查執法制度建設、稽查執法工作成效、稽查執法的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情況、稽查執法社會滿意度等 5 個維度,對我國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情況及投資者保護狀況進行評價。1.稽

62、查執法制度建設 通過分析稽查執法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情況及工作體制機制的完備情況,評價稽查執法的依據和權限是否逐步完善,稽查執法工作體制機制運轉是否有效,是否與資本市場新情況、新特點相適應。2.稽查執法工作成效 年度稽查執法工作成效的評價,主要包括稽查執法工作總量、稽查執法工作的廣度和深度、科技執法體系建設以及稽查執法案件調查的效率等評價內容,運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進行評價。具體指標設計如下:一是稽查執法工作總量??紤]稽查執法部門16工作全鏈條、各環節,本次 16 本文所提及的稽查執法部門包括證監會稽查局、行政處罰委員會,稽查總隊,各地方證監局調查、審理部門,上海、深圳巡回審理辦公室。評價除考慮調查

63、環節的違法違規有效線索總量、新增立案案件總量等指標外,還將案件審理環節召開聽證會的總量、作出行政處罰總量、作出市場禁入案件總量及處罰權下放后派出機構查處并審理案件總量等相關量化指標予以考慮,旨在通過與以往年度進行縱向歷史比較,更加全面地考察稽查執法的工作成效。二是稽查執法工作的廣度與深度。通過分析稽查執法查處案件類型的特點,包括查處專項執法行動案件批數、類型化案件的查辦情況等,評價本年度稽查執法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三是科技執法體系建設,主要采用定性的方式對新時期稽查執法科技化水平予以評價。四是稽查執法案件調查的效率,主要通過有效線索的調查率、立案案件的結案等予以考察。3.稽查執法的內部評價與外部

64、評價 近年來,證監會稽查執法工作始終如一地保持對各領域違法行為的全覆蓋、零容忍,執法力度空前,行政處罰數量屢次刷新歷史峰值。與此同時,行政相對人對行政處罰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數量也不斷攀升。通過分析稽查執法內部監督(行政復議的情況)和外部司法審查(被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包括年度行政復議案件總量、年度行政復議案件維持的案件總量、年度行政訴訟案件總量、年度行政訴訟勝訴案件總量等四項具體指標,評價稽查執法工作質量。4.稽查執法與外部門協作情況 通過分析稽查執法與刑事追責的銜接情況、與外部門合作情況、跨境執法合作情況等,評價稽查執法有效性以及與外部門共同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的成效。5.稽查執法社會滿意度 通過調查的方式,采集投資者、行業專家以及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對稽查 執法的評價意見等,對 2017 年度稽查執法的社會效果、市場效果、警示作用等方面進行評價。鑒于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可獲取的信息有限,評價框架、指標選取等方面難免有疏忽和不足之處,未來我們將不斷修改完善。2017 年度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框架 1.11.21.31.4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3.13.23.33.44.14.24.35.25.12.1.4.5.3.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SIPF: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7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36頁).pdf)為本站 (愛喝奶茶的貓)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