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2019)(86頁).pdf

編號:82408 PDF  DOCX 86頁 2.24MB 下載積分:VIP專享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2019)(86頁).pdf

1、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 (2019)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陜西省教育廳 前前 言言 為全面反映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進一步提升全省教育網信工作水平,陜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全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調研工作,編著了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2019) 。目前已連續五年發布年度報告,本報告由省教育廳委托西安歐亞學院組織編撰。 本次調研工作堅持“全面普查, 重點突出”原則, 面向全省中小學校、本科院校、職業院校、特殊教育學校及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采用在線問卷方式,全面了解我省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本次共回收問卷6356 份,其中有效問卷 481

2、7 份(如下表) 。 教育信息化調研有效問卷數量統計表 序號序號 問卷類型問卷類型 數數 量量 2018 年 2019 年 1 1 中小學校 3147 4499 2 2 本科院校 44 54 3 3 職業院校 107 135 4 4 特殊教育學校 31 31 5 5 市、縣教育局 66 98 合計合計 33953395 48174817 備注:數據統計截至時間為 2019 年 12 月 31 日,部分指標出現波動,主要原因是 2019年有效問卷總數較上一年有所增加。 本報告數據來源主要包括:2019 年調研數據、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統數據、各市各高校報送的 2019 年度網信工作總結數據。

3、 報告編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數據量大,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各方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目目 錄錄 上篇上篇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總報告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總報告(2019) 一、總體情況一、總體情況 2 二、工作熱點二、工作熱點 5 (一)智能+教育 6 (二)教育大數據 8 (三)互聯網學習 10 (四)網絡精準扶貧 11 (五)網絡安全 12 (六)信息素養 13 三、發展趨勢三、發展趨勢 15 (一)黨政一把手雙負責的信息化管理體制成為基本要求 15 (二)“智能+教育”驅動教育創新發展 15 (三)“互聯網+教育”構建新的教育形態 16 (四)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治理體

4、系建設仍是重要任務 16 (五)基于互聯網的教育精準扶貧持續推進 16 (六)師生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仍然是重要目標 17 (七)網絡安全工作始終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17 下篇下篇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數據報告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數據報告(2019) 第一章第一章 基礎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信息化 22 一、信息化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22 二、基礎環境改善升級 27 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31 四、信息化在教學應用中更加深入 32 五、網絡信息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40 第二章第二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 41 一、頂層設計更加完善 41 二、智慧校園設施設備不斷升

5、級 45 三、在線課程和資源應用更加充分 46 四、信息化教學與管理融合應用效果顯現 48 五、數據治理與應用持續開展 51 六、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54 第三章第三章 職業教育信息化職業教育信息化 57 一、信息化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57 二、基礎設施環境持續升級 60 三、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62 四、信息化應用場景更加多元 64 五、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逐步完善 67 第四章第四章 特殊教育信息化特殊教育信息化 69 一、信息化戰略地位和保障持續加強 69 二、基礎設施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70 三、數字資源配備與應用環境逐步拓寬 71 四、信息化應用場景更加廣泛 73 五、網絡

6、信息與系統安全重視力度不斷加強 77 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 78 一、區域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78 二、數據采集與應用范圍逐步加大 79 三、信息化應用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 80 上 篇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總報告 (2019) 2 一、總體情況 2019 年, 陜西省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和陜西省委、 省政府教育信息化工作總體部署,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強力推動教育大數據建設應用,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為促進陜西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規范全省數字校園建設,(一)規范全省數字校園建設

7、,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升 陜西省教育廳制定印發陜西省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 ,統籌指導各級各類學校數字校園建設。 通過實施中小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全省中小學校(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在全國率先達到 100%,接入帶寬達到 100M 以上,提前完成目標任務;多媒體教室比例達到93%,使用率逐年提升;全省 54 所本科院校校園網主干帶寬均達到千兆以上,其中 75%達到萬兆;全省職業院校中,70%以上校園網主干帶寬均達到千兆以上,90%職業院校部署了無線網絡。 (二) 持續加大數字資源服務普及和網絡空間覆蓋, 構建了 “三(二) 持續加大數字資源服務普及和網絡空間覆蓋, 構建了

8、“三位一體”的教育資源共享應用體系位一體”的教育資源共享應用體系 持續推進 “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 (以下簡稱平臺) 建設與應用,完善了“平臺+空間+資源”三位一體的資源共享模式。全省已有 83 個市縣(區)完成了平臺分級部署,1 萬余所中小學學校 30 余萬名教師在平臺注冊并開設了空間。目前,我省平臺優質教育資源已覆蓋所有學科和學段,并且還在持續補充中。本年度,通過 “一師一優課”活動,全省教師在平臺實名曬課近 10 萬節,3 評選出省級優課 600 節,最終獲部級優課 348 節;6 萬名教師參加了第四屆全省中小學(中職)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最終評選出優秀微課和創新資源 30

9、00 件, 優質資源均已在平臺共享推廣。 (三三)教育大數據建設與應用逐步深入,教育治理能力進一步)教育大數據建設與應用逐步深入,教育治理能力進一步優化優化 全省教育系統累計投入信息化專項經費近 20 億元,省教育廳開展了 15 個信息系統建設, 整合 8 個國家系統和 38 個省建系統資源,建成了全省教育基礎信息數據庫,匯聚全省教育機構數據 2 萬余條,師生數據近 900 萬條?;诖髷祿诮逃鲐?、教育地圖、安全防控等方面開展創新應用服務, 開發建設了陜西教育地圖大數據分析平臺,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陜西模式”,委廳教育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精準資助和控輟保學等系統覆蓋到了全體建檔立卡家庭學生,

10、實現了動態監測、實時預警、當日處理。持續推進校園安全監控實時匯聚,全省超過 1.35 萬個視頻監控點接入省平臺,實現疫情防控、平安校園等網上督查和精準指揮。 (四四)智慧教育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快,信息化總體規劃和布局)智慧教育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快,信息化總體規劃和布局進一步進一步完善完善 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陜西教育現代化 2035 加快推進陜西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 ,省教育廳制定印發關于落實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和2019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明確提出了全省智慧教育創新發展的具體目標和任務要求。 省教育廳多次組織召開省級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專題會議, 探討發展思路,交流實踐經驗。

11、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累計舉辦各類信息化會4 議 700 余場,有效地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交流與創新研討。 (五五)信息化教學融合應用更加深入,師生信息素養顯著提升)信息化教學融合應用更加深入,師生信息素養顯著提升 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全省共認定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186 門,并推薦 26 門省屬高校課程參加國家遴選;認定了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109 項,并推薦 40 項參加國家遴選。 開展了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43 所院校近 2 萬人次參賽。 同時, 省高等教育 MOOC 中心上線 300 余門省級精品課程,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組織開展了第十九屆中小學

12、電腦制作活動,81項優秀作品和機器人隊伍在全國獲獎,其中一等獎 8 項,我省獲得“最佳組織獎”。圓滿完成了全省首次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1700 所初中的 35 萬余名學生參加,通過率達到 93%。在省“國培計劃”項目中安排資金 690 余萬元, 用于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師生信息素養顯著提升。 (六六)網絡扶智工程得到多方力量支持,取得了明顯成效)網絡扶智工程得到多方力量支持,取得了明顯成效 陜西省教育廳聯合省委網信辦設立了 “基于互聯網的教育精準扶貧”項目,建成“陜西教育扶智平臺” ,并在省級層面啟動試點應用工作。充分利用蘇陜協作平臺,積極與江蘇省教育廳對接,將其提供

13、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整合到“陜西教育扶智平臺”, 供薄弱地區學校使用。積極與中國移動開展合作,實施“藍色夢想中國移動多媒體教室”項目,為我省 9 個貧困縣(區)的 54 所學校建成了多媒體教室 90 間,累計投入資金 200 萬元。組織實施了希望工程“比翼行動”教育信息化公益項目,為 14 個項目縣捐贈價值5600萬元的智慧課堂設備和資源, 惠及60所學校的6萬余名師生。5 項目受到新華網、人民網等 20 余家媒體宣傳報道。 (七)多措并舉保障了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七)多措并舉保障了教育系統網絡安全 陜西省教育廳制定了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和通報制度, 組織開展了網絡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檢查, 通報并及時

14、處置了全省 300 余例安全風險。 積極參與國家 HW 行動和國慶 70 周年等重要時期網絡安全保障工作。 組織開展了全省教育系統第六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共開展 3200 余場宣傳活動和 260 余場知識技能競賽; 與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了第四屆“網安啟明星”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 (八)多渠道多角度(八)多渠道多角度抓牢宣傳陣地抓牢宣傳陣地 借助傳統主流媒體宣傳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 中國教育報 于 2019 年 5 月 25 日對我省組織召開的人工智能與教育發展會議情況進行了報道,10 月 19 日對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題為“完善環境、拓展應用、深度融合三段式發展公平

15、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專題報道, 陜西日報分別于 2019 年 3 月 27 日、9 月 18 日、9 月 25 日(頭版頭條)和 11 月 1 日對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和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進行專題報道。 同時, 充分利用新媒體, 開通了“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微信公眾號, 及時發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政策、新動向。 二、工作熱點 陜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陜西教育現代化 2035加快推進陜西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時代的教育6 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我省持續推動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推進管理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

16、,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將人工智能、VR 技術等應用于教學與管理過程,助推教育教學能力大幅提升。 依據百度指數的相關關鍵詞熱度、中國知網(CNKI)等各類數據庫收錄的相關研究文獻數量,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信息化分會專項研究課題國內高校信息化建設年度熱點研究等,編制組梳理并歸納總結了 2019 年陜西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熱點(見圖 1)。 圖 1 2019 年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熱點 (一)(一)智能智能+ +教育教育 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 2019 年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2019 年 5 月, 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在北京舉辦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會議以“規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教

17、育:引領與跨越”為主題, 正式發布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成果文件北京共識人工智能與教育,同年 7 月,由北京師范大學未7 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編制的人工智能+教育藍皮書(2018)正式發布,藍皮書基于對教育領域需求的分析,構建了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基本應用框架,梳理了包括智能化教育環境、智能學習過程支持、智能教育評價、智能教師助理以及教育智能管理與服務在內的“人工智能+教育”五個典型應用場景。 陜西省迅速反應,當月即在陜西師范大學組織召開“陜西省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會議”,貫徹落實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部總體部署,結合陜西實際,著眼于未來學校和未來教師發展,在智慧校園建設、教

18、師隊伍建設、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教育評價方式改革、教育精準扶貧等方面精準發力,大力推進人工智能下的教育變革,全面構建安全可靠的智慧教育新生態,努力開創全省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新局面。 同時由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提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共同發起的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也于 2019 年 9 月在西安成立,共同謀劃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教育發展。 在具體應用方面, 2019 年 “人臉識別”技術在校園的應用更加廣泛,各學校積極嘗試探索,人臉識別考勤、門禁、消費應用場景不斷豐富?;?5G 的創新應用也在不斷探索,西北工業大學建成了 5G 試驗基站,建設了全國首個 5G 無人機創新應用實

19、驗平臺,開展了“5G+固定翼無人機”、“5G+音樂課+支教”教學,探索實踐了 5G 時代下教育教學的新場景、新模式。 調研數據也反映出陜西“人工智能+教育”發展情況,其中以本科院校最為突出,有 45.5%的本科院校在教學中應用了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見圖 2)。在職業院校中有 23.7%的教師希望能夠8 得到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培訓。 圖 2 本科院校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范疇 (二)(二)教育大數據教育大數據 2019 年,陜西省繼續強化教育大數據“陜西模式” ,進一步推進數據匯聚與應用服務。完成了“陜西教育地圖大數據分析平臺”(見圖 3) 的建設, 進一步優化了教育機構、 教師管理等信息系

20、統,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育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2019 年 4 月, 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我省作為優秀省份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 圖 3 陜西教育地圖大數據平臺 9 在高校大數據應用方面,西安交通大學建立了教育教學質量實時監測大數據平臺,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新途徑, 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精準破解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普遍存在的數據精準采集難、 課堂精準評價難、 教師精準督導難、學生精準幫扶難四大難題。該應用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調查數據也反映出我省本科院校大數據平臺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已建設和正在建設數據交換平臺的本科院校達到 80%,更有4

21、3.6%的本科院校開展了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建設(見圖 4) 。在智慧校園建設采用的各類新興技術中, 大數據以 60%的比例位于第一位,其次是云存儲與云計算(見圖 5) 。 圖 4 本科院校大數據分析及交換平臺建設情況 圖 5 本科院校智慧校園建設中采用的新興科技信息技術情況 10 (三)(三)互聯網學習互聯網學習 教育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媒介,借助寬帶網絡,不同地區的學生都可以享受到來自名校的優質資源, 也有助于提高教師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 2019 年, 陜西省持續推動“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規?;诤蠎?, 構建了“平臺+空間+資源”三位一體的資源共享模式,打造了省、市、縣、校多級

22、互通的基礎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所有學科及學段。 在本科院校中,西北大學啟動實施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項目,以學習空間、智慧教室建設為切入點,學習空間匹配智慧教室輕量化改造, 逐步實現課堂交互、 課外討論、 教學資料管理、 活動組織、文獻閱讀、科研融入的現代化學習環境,打造“生活即學習”的校園學習服務新生態。同時,加強了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豐富各類教育資源、學術報告、開發課程、課件等,涵蓋各類學科及交叉學科,并提供二維碼,供用戶通過手機快速查看,并為教師提供視頻在線編輯工具、引用工具等等,方便教師的教學應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借助互聯網手段推動教學過程升級,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

23、融合,實現“以學生為核心、多維度培養”的信息化時代教學過程(即實施問題導學、探究式學習,采用“線上預習+大課精講+小課討論+線下大作業”的教學方式) , 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路徑, 打造新時代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西安歐亞學院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推動教與學模式變革,升級了學校的教學核心系統 Tronclass(在線教學平臺) ,在原有的課前資料共享、預習、在線點名、巡課、作業布置、學習分析之外,加強了在線討論、互動,答疑等應用,進一步完善了在線學習的全流11 程, 提升了師生應用的滿意度, 2019 年平均每門課程的發帖數達到了 135.3 次,點擊總量超 7600 萬次,發揮了信息化

24、在教學質量提升中的促進作用。 (四)網絡(四)網絡精準扶貧精準扶貧 2019 年, 陜西省全省教育系統按照省委、 省政府“一網通辦”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相關要求,在全國率先利用大數據平臺,強力推動教育大數據建設與應用,建立學生精準資助信息系統,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重點就破解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的“三大難題”如何精準識別、如何精準定級、如何動態管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教育大數據中心建成后,陜西省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管理平臺與教育大數據中心對接, 融合陜西省扶貧辦的“陜西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建檔立卡人口信息、 從教育部各學段學籍管理系統回流的學生學籍信息以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

25、統”回流的學生受助信息, 通過教育大數據平臺實現以上三個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 完成對全省建檔立卡學生的精準識別和精準資助,實現學生資助從申報、認定到資助的全周期服務,提高學生資助工作的效率, 使之成為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工作人員的服務助手,為學生資助工作提供一條新路。同時還建成“陜西教育扶智平臺” , 旨在通過發達地區與薄弱地區 “名校+”“名師+”“名教研員+”結對幫扶,促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共享,提高一線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目前已在省級層面 40 所學校開展試點應用。2019年, 全省共資助各級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含幼兒) 135.85 萬人、資助金額 20.57 億元,其中建檔立卡家

26、庭學生(含幼兒)48.10 萬人、資助金額 11.85 億元。 12 (五)(五)網絡安全網絡安全 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不斷普及, 網絡與信息安全仍然是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一個關注重點。2019 年,陜西省教育廳制定了省本級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 省本級信息系統安全技術保障規范 、 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通報制度和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 進一步推動了網絡安全制度體系的完善。 從調研數據看,超過 60%的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網絡安全專題培訓,超過 50%的學校制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見圖 6) ;超過 94%的教育行政部門開展了網絡安全檢查工作,超過 90%的教育行政部門

27、組織指導了網絡安全事件處置工作(見圖 7) 。 圖 6 各類學校采取的網絡安全措施情況 23.6%29.5%52.4%60.5%35.6%46.7%64.4%60.7%70.9%74.5%87.3%85.5%完成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制定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開展網絡安全專題培訓本科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13 圖 7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網絡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六)(六)信息素養信息素養 為深入貫徹落實 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見 ,加快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能力提升步伐, 陜西省教育廳成立了能力提升工程 2.0 工作領導

28、小組,制定了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規劃(20192022)和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實施方案 , 印發了 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進實施指導意見 、 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應用考核指導意見等文件,共同促進全省基礎教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在落實推動層面, 陜西省教育廳積極鼓勵并引導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組織舉辦了第四屆中小學(中職)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6 萬名教師參賽,共評出優秀微課和創新資源 3000 件,在省人人通平臺共享推廣。組織開展了第十

29、九屆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1.8 萬名學生參加數字創作、創客項目和機器人競賽,全省征集數字創作類作品 1042 件、創客比賽隊14 伍 136 支、機器人參賽隊伍 1316 支。81 項優秀作品和機器人隊伍在全國獲獎,其中一等獎 8 項,我省獲得“最佳組織獎”。 從 2019 年起,陜西省全面開展初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全省 1700 所初中的 35 萬余名初二學生順利完成了首次考試, 通過率達到 93%,考試準備充分、組織嚴密、平穩有序,得到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省教育廳在“開放日”活動期間,也布置了教育信息化、大數據相關展板和演示系統,向群眾展示了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進展和成就

30、(見圖 8) 。 圖 8 陜西省教育廳“開放日”活動 15 三、發展趨勢 未來教育信息化將持續推動教育系統變革升級,進一步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下,教育信息化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推動力。 陜西省也將進一步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教育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黨政一把手雙負責的信息化管理體制成為基本要求(一)黨政一把手雙負責的信息化管理體制成為基本要求 按照陜西省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 ,各高等院校應成立由學校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的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 各中職學校、中小學校應建立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信息化管理體制

31、,進一步加強和統籌學校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各級各類學校應進一步強化信息化部門的管理職能,重視整體的信息化領導力提升,推動設立學校首席信息官 (CIO) 職位, 提升學校信息化工作的執行能力與應用效果。 (二)(二)“智能智能+ +教育教育”驅動驅動教育教育創新創新發展發展 面向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教育領域進一步突顯其創新驅動的力量,加快研究 5G、大數據、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是一項重要工作。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可以探索了解不同的學情狀態, 掌握學生全方位、 多角度、 精細化的學生畫像數據,再根據需求的不同,智能化的實現教學模式、教學資源與學生的匹配,提供個性化教育,從而實現

32、真正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學校管理方面, 越來越多的學校在探索利用智能技術開展教學過程監測和質量評價,優化校園運行機制與服務內容,實現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16 (三) “互聯網(三) “互聯網+ +教育”構建新的教育形態教育”構建新的教育形態 在 2020 年初的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停課不停學”成為了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要工作,也更加激發了“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全國師生通過全新的“在線課程”體驗,對“互聯網+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教學方式的研究思考和嘗試推演。在此形勢下,應進一步推動翻轉課堂、協同互動、移動學習等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讓“互聯網+

33、教育”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應加快數字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應用,進一步推動大資源共享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提升數字教育資源的服務供給能力,將課堂學習拓展至全社會, 構建終身學習的學習環境, 助推學習型社會建設。 (四)(四)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治理體系基于大數據的教育治理體系建設仍是重要任務建設仍是重要任務 通過教育大數據深入分析,挖掘教育教學規律,實現教育精準決策,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 以實現數據共建共享為目的,加強各類教育數據統籌管理, 進一步加強全省教育基礎數據庫建設,開展教育數據備份工作。開展數據分析研究和應用評估,提高教育數據質量。 各級各類學校與行政單位應持續探索教育大數據助推教育行政

34、決策科學化、教育治理精準化和公共服務高效化的應用。 (五)(五)基于互聯網的教育精準扶貧基于互聯網的教育精準扶貧持續推進持續推進 2020 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陜西省將繼續推進教育網絡扶智,通過建立健全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保障機制,積極應用網絡信息資源和平臺, 多形式創新舉辦教師和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培訓,發揮名師工作室和名師課程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17 (六)(六)師生師生信息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仍然是仍然是重要目標重要目標 適應新技術發展趨勢并提高應用能力,是全體教師、學生和行政管理人員面對信息化發展的必修課。 隨著新冠

35、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的開展,教師、學生乃至學生家長都對教學信息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應借此機會進一步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全員信息素養提升,通過舉辦各類信息素養提升培訓和活動, 讓教師主動適應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運用新技術提升教學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新技術、掌握新知識,并不斷提升信息安全與倫理認識,有效提升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 (七)(七)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工作始終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工作始終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結合互聯網新形勢、新變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利用新技術不斷提升技術防護能力,完善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機制;從長遠考慮,要

36、開展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加強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備份,并做好安全組織體系、 規章制度建設,要進一步做好宣傳引導,實現從全員認識到全員重視,再到全員參與,共同為教育信息化發展保駕護航。 18 附錄: 2019 年陜西省教育信息化重點工作一覽表 文件通知 印發落實教育信息化落實教育信息化 2.02.0 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從教育大數據、人工智能教育創新、教育信息化融合應用等七個方面進行了總體部署 印發20192019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表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表,提出了開展教育治理能力優化等“十項行動” 印發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陜西省中小

37、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2.0 規劃規劃(2019(20192022)2022)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陜西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2.0 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共同促進全省基礎教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發布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展報告(20182018 年)年),全面展示了 2018 年度我省各級各類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的信息化工作成效與發展趨勢 印發關于調整陜西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關于調整陜西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由省教育工委書記和省教育廳廳長擔任組長,進一步優化

38、體制建設 制定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監測預警及應急處置方案 制定陜西省規范校外線上培訓工作方案陜西省規范校外線上培訓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我省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活動 制定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通報制度陜西省本級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和陜西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通報制度陜西省本級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和陜西省本級信息系統陜西省本級信息系統安全技術保障規范安全技術保障規范,完善了網絡安全制度體系 印發陜西省學陜西省學校信息化建設標準校信息化建設標準,面向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中小學校,明確了管理體制與機制、基礎設施

39、及運行環境、數字資源、融合與創新應用方面的標準要求19 重要會議 召開“20192019 年陜西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年陜西省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推動 2019 年陜西省教育網信工作發展的相關問題 召開“20192019 年全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年全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董小龍,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建利出席并講話,會議表彰了 2018 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布置全年工作 召開“陜西高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陜西高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會議”,西北工業大學等

40、 6 所高校匯報交流了各自學校信息化工作的情況。 召開“陜西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調研座談會”“陜西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調研座談會”,各市教育局和高校信息化負責人參加會議并進行了匯報和交流研討 交流研討會 召開“高等學校高等學校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大會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大會”,全國 400 多所高校的 1200 多名教師參加會議,共同探討了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 舉辦“互聯網“互聯網+ +教育應用實踐”陜西智慧校園創新發展論壇教育應用實踐”陜西智慧校園創新發展論壇,通過圓桌論壇形式,交流了智慧校園建設的成功經驗范例和未來發展思路 召開“虛擬現實在教學中的深度應用技術交流會”“虛擬現實在

41、教學中的深度應用技術交流會”,全國 600 余位代表參加會議,圍繞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前景、發展路徑與實踐探索進行了深入交流。 召開“陜西省基礎教育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會議”“陜西省基礎教育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會議”,會上發布全國中小學首席信息官(CIO)隊伍建設白皮書 舉辦“智慧學鎮“智慧學鎮 5G5G 校園校園 20192019 全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峰論壇”全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峰論壇”,全國 23 個省份 546 所高校及企業代表共計 1300余人參加,會議深度討論了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等主題,增強了高校間合作交流 舉辦“第一屆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第一屆陜西省教育信息

42、化創新大會”,大會以“面向教育現代化 2035技術變革與教育創新”為主題,對“互聯網+”與“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智慧校園建設和教師教學變革做了精彩的分享和解讀 20 重大活動 與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第四屆“網安啟明星”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第四屆“網安啟明星”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普及網絡安全知識,不斷提升全省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攜手共建網絡安全。 舉辦青少年“愛挑戰”嘉年華活動和青少年創客創意大賽青少年“愛挑戰”嘉年華活動和青少年創客創意大賽,全力推廣教育信息技術,提升青少年信息化素養 舉辦第四屆全省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微課及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第四屆全省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微課及信

43、息化教學創新大賽,共有 6 萬名教師參賽,共評出優秀微課和創新資源 3000 件 開展陜西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陜西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全省 43 所院校近 2 萬人次參賽 開展 20192019 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年度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選,表彰了 57 個先進集體及 68 名先進個人 扶貧扶智 建成“陜西教育扶智平臺”“陜西教育扶智平臺”,旨在通過發達地區與薄弱地區“名校+”“名師+”“名教研員+”結對幫扶,促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共享,提高一線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目前已在省級層面 40 所學校開展試點應用 印發陜西省陜西省 20192019

44、年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第二批)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指南和陜西省義務教育年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資金(第二批)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指南和陜西省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指南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教育信息化項目建設指南,進一步明確了信息化項目建設要求 開展“藍色夢想“藍色夢想中國移動多媒體教室”中國移動多媒體教室”項目建設,為 9 個貧困縣(區)的 54 所學校建成多媒體教室 90 間,實施希望工程“比翼行動”希望工程“比翼行動”教育信息化公益項目,教育信息化公益項目,惠及全省 14 個縣區 60 所學校. 其他 開通“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微信公眾號“陜西省教育

45、信息化”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政策、新動向 21 下 篇 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數據報告 (2019) 22 第一章第一章 基礎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信息化 本次調研共收集中小學校問卷 6283 份,其中有效問卷 4499 份,問卷調查范圍覆蓋了全省 10 個地市、楊凌示范區及西咸新區等,具體問卷量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各地市中小學校有效問卷數量統計表 序號序號 地市地市 數量(份)數量(份) 序號序號 地市地市 數量(份)數量(份) 1 1 西安市 819 9 9 延安市 187 2 2 咸陽市 878 1010 商洛市 471 3 3 寶雞市 438 1111 韓

46、城市 66 4 4 安康市 538 1212 楊凌示范區 19 5 5 渭南市 183 1313 西咸新區 61 6 6 銅川市 126 1414 神木市 37 7 7 漢中市 393 1515 府谷縣 27 8 8 榆林市 256 合合 計計 44994499 為全面了解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情況,本報告主要從中小學校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環境建設、信息資源體系建設、信息化應用情況及網絡信息安全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一、信息化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信息化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一)(一)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全省有 17.03%中小學校主管信息化建設領導的職位

47、級別為正校級。結合數據對全省各地市中小學校主管信息化領導為23 正校級的占比進行了排序(見圖 1-1) 。其中,神木市中小學主管信息化領導為正校級的學校占比最高,達 32.4%,其次是西安市和韓城市,分別達25.5%和 22.7%。 圖 1-1 各地市中小學校主管信息化領導為正校級占比排名 調查數據顯示,同 2018 年度相比,2019 年全省設有信息化建設管理部門或有其他部門兼任行使該職能的中小學校由 56.37%提升到了 74.46%。結合數據對全省各地市中小學校設有信息化建設管理部門或兼任部門的學校占比進行了排序(見圖 1-2) 。其中,楊凌示范區全部中小學校均設有信息化建設管理部門或兼

48、任部門,排名第一;其次是韓城市和府谷縣,占比達 81.8%和 81.5%。 32.4%25.5%22.7%19.4%17.7%16.2% 16.0%15.1%14.8%14.5%13.1%10.5%9.6%9.3%8.9%正校級均值24 圖 1-2 各地市中小學校設有信息化建設管理或兼任部門占比 (二)(二)發展規劃與工作計劃發展規劃與工作計劃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有 57.04%的中小學校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且有 80.66%的學校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見圖 1-3) 。 圖 1-3 中小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制定情況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府谷縣 81.5%的中小學校制定了信息

49、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占比排名最高,其次是神木市、西咸新區(見圖 1-4) 。 100.0%81.8% 81.5% 81.1%80.1% 79.9% 79.3%77.0%76.0%74.9%73.8%72.2% 71.7%70.3%63.7%設有信息化建設管理部門均值57.04%80.66%42.96%19.34%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已制定未制定25 圖 1-4 各地市中小學校制定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占比排名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楊凌示范區 89.5%的中小學校制定了信息化年度計劃,占比排名最高,其次是府谷縣和漢中市,分別達 88.9%和 84%(見圖 1-5) 。 圖 1-5 各地市中小學校

50、制定信息化年度計劃的學校占比排名 81.5%64.9%62.3%60.2%58.8%56.8%54.7% 54.6%53.9%52.6%50.9%48.4%45.5%42.9%39.0%有中長期規劃均值89.5%88.9%84.0%81.8%80.7%79.3%78.7% 78.7% 78.3% 78.1% 78.0% 77.9%75.7% 75.3%67.5%制定了年度計劃均值26 (三)(三)配套資金與配套資金與人員保障人員保障 調查數據顯示, 超過 95%的中小學校設有信息化建設專項經費。 其中,用于網絡建設與設備購置的部分占總費用的 44.72%, 其次是運行與維護費用,占總費用的 2

51、3.83%(見圖 1-6) 。 圖 1-6 中小學校信息化建設經費使用配比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全省中小學校負責信息化建設和運維人員平均每校擁有 3 人。43.8%的學校設置了專職人員負責信息化工作,平均專職人員數量為 1 人(見表 1-2) 。 表 1-2 各中小學校信息化建設和運維人員情況 信息化建設與運維人數信息化建設與運維人數 專職人數專職人數 均值(人數)均值(人數) 3 1 (四)(四)制度制度體系與激勵措施體系與激勵措施 調查數據顯示, 中小學校信息化規章制度建設方面, 有 71.62%的學校制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類制度,有 57.48%的學校制定了信息化培訓制度(見圖 1-7) 。

52、 27 圖 1-7 中小學校信息化規章制度制定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有 46.25%的中小學校制定了信息化成果認定、 績效考核和獎勵辦法激勵并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有 31.63%的中小學校具有完善的職稱評聘辦法,從政策上認可信息化成果并給予傾斜。 二二、基礎環境改善升級基礎環境改善升級 (一)(一)校園網絡校園網絡 調查數據顯示,我省中小學校已經全部接入互聯網,校園主干網帶寬持續提升, 中小學校帶寬達均達到百兆以上。同 2018 年度相比,中小學校的無線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無線網覆蓋全部辦公區域和全部教學區域的比例增幅較大(見圖 1-8) 。 圖 1-8 中小學校無線網絡覆

53、蓋情況 20.39%20.14%16.30%22.18%35.81%36.21%小范圍部署覆蓋全部教學區覆蓋全部辦公區2019年2018年28 (二)(二)教學環境教學環境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陜西省中小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終端數量近 34 萬臺,師機比達 0.964:1,其中楊凌示范區的師機比最高,達 0.706:1(見表 1-3) 。 表 1-3 各地區中小學校師機比情況及排名 地區地區 師機比師機比 排名排名 楊凌示范區 0.706:1 1 府谷縣 0.752:1 2 榆林市 0.913:1 3 安康市 0.915:1 4 西安市 0.919:1 5 延安市 0.924

54、:1 6 神木市 0.951:1 7 漢中市 0.977:1 8 寶雞市 0.995:1 9 咸陽市 1.027:1 10 商洛市 1.069:1 11 渭南市 1.080:1 12 銅川市 1.128:1 13 韓城市 1.142:1 14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統數據顯示,陜西省中小學校統一配備的學生終端數量超過 51 萬臺,生機比達 9.735:1,其中府谷縣生機比最高,達 6.944:1(見表 1-4) 。 29 表 1-4 各地區中小學校生機比情況及排名 地區地區 生機比生機比 排名排名 府谷縣 6.944:1 1 楊凌示范區 7.841:1 2 寶雞市 8.159:1 3 榆林市

55、 8.409:1 4 漢中市 8.469:1 5 安康市 8.875:1 6 西安市 8.905:1 7 咸陽市 8.960:1 8 神木市 9.164:1 9 韓城市 9.754:1 10 渭南市 10.031:1 11 銅川市 10.104:1 12 商洛市 11.580:1 13 延安市 19.098:1 14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西安市中小學校錄播教室為 734 間, 排名最高, 其次是渭南市和榆林市, 分別為 347 間和 336 間;從校均錄播教室數方面看,全省各地市校均錄播教室為 0.36 間,其中,排名最高的延安市校均有 0.78 間錄播教室(見圖 1-9)

56、 。 30 圖 1-9 各地區中小學校校均錄播教室數及排名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中小學校教室中多媒體教室占 93%, 有 29.23%的學校多媒體教室平均使用率達 90%以上(見圖 1-10)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全省中小學校擁有計算機教室 11613 間,校均擁有計算機教室 1.5 間。 圖 1-10 各中小學校多媒體教室平均使用率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省中小學校中,有 39.1%的學校創新實驗室類型為創客實驗室,有 26.57%的學校創建了機器人實驗室(見圖 1-11) 。 0.78 0.49 0.46 0.40 0.36 0.34 0.30 0.28 0.27 0.1

57、8 0.16 校均錄播教室數均值29.23%17.47%21.72%16.63%8.20%6.76%90%以上80-90%60-80%40-60%20-40%0-20%31 圖 1-11 各中小學校創新實驗室類型情況 三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服務服務范圍范圍不斷擴大不斷擴大 調查數據顯示, 50.57%的中小學校使用了數字教育資源; 同時有 40.22%的中小學校建立了校本數字資源庫,校本數字化課程數量平均為 5 門,資源庫建設模式以自主研發和購買服務為主(見圖 1-12) 。 圖 1-12 中小學校本數字資源庫建設模式情況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對全省各地市中小學校建設校本數字

58、資源庫占比進行了排序 (見圖 1-13) 。 其中, 神木市中小學校建設校本數字資源庫占比最高, 達 56.8%, 其次是楊凌示范區、 府谷縣, 分別達 52.6%、 51.9%。 49.79%40.93%9.30%自主研發購買服務委托研發32 圖 1-13 各地市中小學校建設校本數字資源庫占比及排名 四四、信息化在教學應用中更加深入信息化在教學應用中更加深入 (一)(一)教學信息化應用教學信息化應用 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2019 年,全省已有 426所中小學校開設了網校,占總數的 5.2%。調查數據顯示,全省中小學校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學科教師比例達 79.44%。

59、有 91.55%的中小學校使用了基于區/縣級及以上教育云平臺的學校網絡空間。 結合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對全省各地市中小學??臻g開通率進行了排序 (見圖 1-14) 。 其中, 西安市中小學??臻g開通率最高,達 56.6%,排名第一,其次是銅川市,達 48.9%。 56.8%52.6%51.9%47.0%42.6%40.7%39.3% 39.3%37.7%36.3%35.3%32.7%31.7%31.0%28.7%設有校本數字資源庫均值33 圖 1-14 各地市中小學??臻g開通率及排名 調查數據顯示, 我省中小學校教師空間用于網絡教研率平均達 70.52%,教師空間用于教學率平均

60、達 63.18%。 在網絡學習空間功能中, 教師經常使用的依次是備課、授課和資源共享(見圖 1-15) 。 圖 1-15 中小學校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功能應用情況 56.6%48.9%36.4%26.6%26.4%19.9%19.0%16.4%11.7%10.7%4.4%學??臻g開通率均值8.05%12.09%33.82%34.13%35.25%51.19%53.73%59.46%79.18%在線考試/測驗作業批改學習指導師生互動家?;泳W絡研修資源共享授課備課34 調查數據顯示, 在使用網絡學習空間功能方面, 有 54.36%的學校學生使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課前預習, 有 48.36%的學校學生使

61、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課后復習(見圖 1-16) 。 圖 1-16 中小學校學生網絡空間功能使用情況 根據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在全省中小學校中,各地市中小學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平均為 16.38%,具體如下表。其中,西安市中小學生網絡空間開通率最高, 達 37.4%, 其次是榆林市, 達 31% (見圖 1-17) 。 圖 1-17 各地市中小學學生網絡空間開通率及排名 54.36%48.36%44.22%36.59%33.86%33.54%27.39%20.18%9.93%37.4%31.0%23.6%20.3%14.6%13.5%9.1%9.1%9.0%6.6%5.9%學生空間

62、開通率均值35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有 61.6%的中小學教師通過國家教育資源平臺獲取數字教育資源, 是目前最主要的獲取途徑 (見圖 1-18) , 中小學教師最常使用的工具是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見圖 1-19) 。 圖 1-18 中小學校教師獲取數字教育資源途徑情況 圖 1-19 中小學校教師軟件工具應用情況 成績分析工具閱卷工具網絡教研平臺網絡教學平臺及時通訊工具專用學科教學軟件數字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備課課堂教學實驗考試教研36 調查數據顯示,在各類網絡教研形式中,教師最常用的是瀏覽教研活動,達 65.98%,其次是參與名師課堂達 65.64%(見圖 1-20) 。 圖 1-

63、20 中小學校教師網絡教研形式使用情況 (二)(二)管理信息化應用管理信息化應用 結合調查數據分析,在各類管理系統中,學生管理與教務管理功能應用最為廣泛,分別達到 65.79%和 57.84%(見圖 1-21) 。中小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應用范疇主要是部門/學校工作總結, 達 38.34% (見圖 1-22) 。超過 57.39%的中小學校實現了常用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統一認證。 圖 1-21 中小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45.89%60.12%62.56%65.45%43.70%61.81%65.64%65.98%開展互動研討觀看現場直播參與名師課堂瀏覽教研活動2019年2018年6

64、5.79%57.84%44.94%30.16%30.10%29.16%2018年2019年37 圖 1-22 中小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應用情況 結合調查數據分析可知, 有 81.24%的中小學最常用的網絡空間功能是學籍管理(見圖 1-23) 。 9.07%11.01%15.22%17.59%25.03%25.22%28.01%29.52%30.32%34.50%33.73%5.85%10.51%15.20%18.27%18.63%21.54%22.40%33.54%34.34%35.34%38.34%業務流程重組和再造課程實施情況跟蹤學校發展評估教師培訓效果評估教師個人評聘考核部門績效考核

65、學校規劃制定教學質量分析教師培訓課程設置家?;硬块T/學校工作總結2019年2018年38 圖 1-23 中小學校網絡空間功能使用情況 在網絡空間支持平臺方面,全省超過 65%的中小學校支持國家平臺與省級平臺(見圖 1-24) 。 圖 1-24 中小學校網絡空間支持平臺使用情況 全省有 89.8%的中小學校經常使用微信進行家?;?, 同時有 64.37%11.85%12.22%12.78%27.65%31.81%33.07%35.12%53.99%81.24%學情分析和學情預警學生成長報告生成學生學習行為記錄班級組織管理教師考核管理家?;咏處熃虒W分析數字資源共享學籍管理2019年2018年6

66、2.58%57.47%46.92%38.04%27.52%73.44%65.77%54.43%47.54%25.27%省級平臺國家平臺市級平臺縣級平臺校本平臺2018年2019年39 的中小學校采用電話進行家?;?, 使用各類 APP 進行互動的比例大幅減少(見圖 1-25) 。 圖 1-25 中小學校家?;臃绞角闆r (三)(三)信息化服務應用信息化服務應用 結合調查數據分析,在校園一卡通應用方面,就餐和圖書證仍然是最主要的功能(見圖 1-26) 。 圖 1-26 中小學校校園一卡通功能使用情況 23.86%10.55%20.88%42.18%57.24%60.75%87.90%8.22%9

67、.34%17.25%37.28%55.23%64.37%89.80%相關APP郵箱網絡學習空間短信QQ電話微信2019年2018年16.2%6.6%5.9%5.0%4.4%3.9%3.3%2.8%1.2%餐卡圖書證學生證門禁卡考勤卡 教職工證 醫療卡 家校通卡 購物卡40 五五、網絡信息安全得到更多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 82%的中小學校明確了網絡安全的各級責任人,并形成了安全機構職責文件或會議紀要, 有 52.39%的學校制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見圖 1-27) , 且網絡安全監控范圍不斷擴大, 教學樓覆蓋范圍達 93.29%(見圖 1-28) 。 圖 1-

68、27 中小學校采取的網絡安全措施情況 圖 1-28 中小學校安全監控系統校園覆蓋情況 23.58%29.52%52.39%完成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制定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69.40%84.26%84.13%90.71%91.57%70.53%86.13%86.51%92.93%93.29%生活區操場辦公區校門教學樓2019年2018年41 第二章第二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 一一、頂層設計更加完善頂層設計更加完善 (一)(一)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陜西省本科院?,F已全部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 且都成立了

69、專家咨詢委員會。同 2018 年度相比,學校主管信息化建設領導的職位級別為正校級的比例有了大幅提升(見圖 2-1) 。 圖 2-1 本科院校主管信息化領導職位級別情況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在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部門中,承擔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部門仍是網絡中心/信息中心,同時校園卡中心、圖書館、電教中心/教育中心等部分職能部門也承擔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化工作 (見圖2-2) 。 25.0%40.00%68.2%49.09%4.5%1.82%2018年2019年正校級副校級部處級42 圖 2-2 本科院校承擔信息化工作職能部門分布情況 結合調查數據分析, 有 78.18%的本科院校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中長

70、期發展規劃,80%的本科院校制定了具體行動計劃或實施計劃(見表 2-1) 。 表 2-1 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設中長期規劃及具體行動計劃制定 中長期規劃中長期規劃 具體行動計劃或實施計劃具體行動計劃或實施計劃 比例比例(% %) 78.18 80 (三)(三)配套資金與人員保障配套資金與人員保障 2019 年,我省本科院校共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約 6.75 億元,平均每校在本年度投入的經費約 1405.5 萬元。其中,西安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年度信息化經費投入超 4000萬元,共有 24 所院校本年度投入信息化經費超 1000 萬元(見表 2-2) 。 (二)發展

71、規劃與(二)發展規劃與工作計劃工作計劃2019 年,我省本科院校共舉辦各類信息化會議 422 次,其中工作會171 次、研討會 103 次,其他不同類型的會議 101 次,平均每所學校舉辦9 次信息化工作會議,有效地推動了校內信息化的建設應用和校際間的交流合作。43 表 2-2 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情況排名 本科院校本科院校 經費投入總額經費投入總額(萬元) 排名排名 西安科技大學 5000 1 西北大學 4275.42 2 陜西中醫藥大學 4111 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4000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3392 5 西北政法大學 3348.03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3200 7 陜西

72、科技大學 2822 8 西安醫學院 2740 9 陜西理工大學 2697 10 西安外國語大學 2693 11 西安工業大學 2248 12 西安航空學院 1995 13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1692.76 14 西安交通大學 1625.26 15 西安外事學院 1582.28 16 西安音樂學院 1527.5 17 西安歐亞學院 1496 18 陜西師范大學 1400 19 延安大學 1346 20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1316.22 21 西安工程大學 1303.6 22 安康學院 1225.15 23 西北工業大學 1150 24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承擔學校信息化工作職能部

73、門的人員均值超過 17 人,在編人數均值超過 12 人(見表 2-3) 。同時在推進學44 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校也設立了二級單位信息化建設與應用隊伍,整體上以基層員工為主(見圖 2-3) 。 表 2-3 本科院校信息化工作職能部門人員情況 運維人數運維人數 專職人專職人數數 均值(人)均值(人) 17 12 圖 2-3 本科院校各二級單位信息化專兼職崗位人員級別 調查數據顯示, 2019 年度本科院校信息化經費投入占本校同期教育總經費支出比例均值達 7.46%。在各項經費支出中,40.79%的費用用于學校網絡建設與設備購置費用,為最主要的經費支出(見圖 2-4) 。 圖 2-4 本科院校各

74、項信息化經費支出比例情況 11.36%13.64%75.00%處級副處級基層員工45 (四)(四)制度體系與激勵措施制度體系與激勵措施 2019 年,我省本科院校也進一步完善了校內的信息化制度與規范,制定或優化了相關制度 324 個,包括了信息化發展規劃、工作要點、標準規范等等,平均每校發布信息化相關制度 6.61 個。 調查數據顯示,本科院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信息化建設順利實施, 學校為促進信息技術應用,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激勵, 其中有69.09%的本科院校制定了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見圖 2-5) 。 圖 2-5 本科院校促進信息技術應用措施情況 二二、智慧校園設施設

75、備不斷升級智慧校園設施設備不斷升級 調查數據顯示,本科院校校園網主干帶寬均達到千兆以上,其中萬兆級與 2018 年度相比略有提升,達 74.55%,同時有 75%的本科院校部署了IPV6 出口。 調查數據顯示,在無線網方面,本科院校實現校內全覆蓋的本科院校由 27.3%上升到 43.64%(見圖 2-6) 。 29.09%29.09%38.18%40.00%69.09%制定教師信息素養評價標準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教學工作量評估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體系制定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46 圖 2-6 本科院校無線網覆蓋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在中心機房建設方

76、面, 有 63.64%的本科院校標準化機房為基本型,容錯型機房比例有所上升,達到了 7.27%。 三三、在線課程和資源應用更加充分在線課程和資源應用更加充分 (一)(一)數字化資源數字化資源 結合調查數據分析,2019 年全省本科院校均已擁有數字圖書館,數字化教學科研資源的來源主要是購買資源庫賬號進行在線訪問(見圖 2-7) 。 20.45%36.36%34.09%47.73%43.18%14.81%44.44%48.15%50.00%51.85%小范圍部署校內全覆蓋覆蓋全部教學區覆蓋全部辦公區覆蓋全部學生宿舍2019年2018年47 圖 2-7 本科院校數字化教學科研資源來源情況 (二)(二

77、)數字資源應用數字資源應用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本科院校信息化數字資源中,使用慕課、網絡課堂以及授課視頻的比率有所提升(見圖 2-8) 。 圖 2-8 本科院校教師使用數字教學資源情況 50.00%79.55%81.82%56.36%74.55%92.73%建設校本資源購買資源,本地存儲購買資源庫賬號,在線訪問2019年2018年94.55%65.45%61.82%52.73%52.73%29.09%29.09%12.73%10.91%2019年2018年48 四四、信息化教學與管理融合應用效果顯現信息化教學與管理融合應用效果顯現 (一)(一)教學信息化應用教學信息化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 7

78、0%的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學系統經常使用網絡教學,有 63.6%的院校經常使用教學資源管理功能(見圖 2-9) 。 圖 2-9 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學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83.33%的本科院校將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見圖 2-10) 。 圖 2-10 本科院校虛擬仿真技術主要應用情況 25.5%23.6%52.7%60.0%58.2%58.2%63.6%72.7%學情分析網絡教研網絡考試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督促以質量評價教學資源制作教學資源管理網絡教學79.55%75.00%63.64%9.09%83.33%59.26%57.41%5.56%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教師教學演示學生自學自

79、練職業技能考核2018年2019年49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有 69.09%的本科院校建立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有 45.45%的本科院校建立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 (見圖 2-11) 。 圖 2-11 本科院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建設情況 (二)(二)管理信息化應用管理信息化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本科院校最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是教學教務信息管理,其次是圖書館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財務信息管理以及設備資產信息管理,均超過了 90%(見圖 2-12) 。 34.09%43.18%56.82%36.36%45.45%69.09%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庫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虛擬仿真

80、實驗教學中心2019年2018年50 圖 2-12 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三)(三)信息化服務應用信息化服務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本科院校的一卡通應用功能逐步豐富,主要應用功能為餐飲、 圖書借閱以及門禁管理, 均超過了 80% (見圖 2-13) , 且有 31.82%的學校實現了一卡通虛擬卡與實體卡的融合應用。 51 圖 2-13 本科院校校園一卡通功能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本科院校中有 47.27%的學校已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平均各校在服務平臺上的微應用超過了 53 項。 五五、數據治理與應用持續開展數據治理與應用持續開展 (一)(一)數據匯聚與治理數據匯聚與治理 調查

81、數據顯示,各本科院校的數據沉淀以一卡通數據為主,其次是上網行為和門禁數據(見圖 2-14) 。 94.55%83.64%81.82%67.27%61.82%56.36%49.09%36.36%34.55%29.09%27.27%18.18%14.55%52 圖 2-14 本科院校綜合數據沉淀情況 結合調查數據可知, 在數據匯聚過程中, 有 23.64%的學校認為學校的基礎數據治理效果非常精準或比較精準,67.27%的本科院校認為本?;A數據的治理效果一般(見圖 2-15) 。 圖 2-15 本科院?;A數據治理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學校在數據治理中采取的措施中,有 80%的本科院校建設或正在建設

82、數據交換平臺,70.91%的本科院校建立了校級數據標準(見圖 2-16) 。 88.64%70.45%61.36%87.27%87.27%67.27%一卡通上網行為門禁2018年2019年1.82%21.82%67.27%9.09%非常精準比較精準一般比較差53 圖 2-16 本科院校采取的數據治理措施情況 (二)(二)數據共享與應用數據共享與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 有 78.18%的學校常用管理信息系統之間實現了數據共享。在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應用上,有 69.1%的本科院校將數據主要應用于業務流程重組與再造以及部門/學校工作總結(見圖 2-17) 。 圖 2-17 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應

83、用情況 43.64%49.09%70.91%80.00%建設或正在建設大數據分析平臺建立了校級系統接口規范建立了校級數據標準建設或正在建設數據交換平臺36.4%40.0%54.5%54.5%69.1%業務流程重組再造部門績效考核教師個人績效考核學校規劃制定部門/學校工作總結54 六六、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一)(一)網絡安全制度網絡安全制度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本科院校都建立了網絡安全相關規章制度, 有87.3%的學校制定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有 85.5%的學校開展了網絡安全專題培訓(見圖 2-18) 。 圖 2-18 本科院校采取的網絡安全措施情況

84、(二)(二)網絡安全系統網絡安全系統 各本科院校對信息系統采取了一定的安全等級保護,以校園官網、教務系統、一卡通系統為主(見圖 2-19) 。 圖 2-19 本科院校信息系統定級情況 調研數據新鮮事, 有 90.91%本科院校網絡安全系統主要應用功能為網絡運行故障檢測,其次是網絡防病毒、入侵檢測(見圖 2-20) 。55 圖 2-20 本科院校網絡安全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 全省本科院校中有 98.18%的學校安全監控系統覆蓋了校門和教學樓(見圖 2-21) 。 圖 2-21 本科院校安全監控系統校園覆蓋情況 (三)(三)數據安全工作數據安全工作 調查數據顯示, 有 96.36%

85、的本科院校對重要數據進行了備份, 確保數90.91%81.82%80.00%76.36%60.00%網絡運行故障監測網絡防病毒入侵檢測數據備份和容災信息過濾98.18%98.18%90.91%87.27%81.82%校門教學樓辦公區操場生活區56 據安全(見圖 2-22) 。 圖 2-22 本科院校采取的數據安全措施情況 (四)(四)網絡安全保障網絡安全保障 調查數據顯示,在網絡與系統安全方面,超過 90%的本科院校采用安全認證的形式開展技術防護(見圖 2-23) 。 圖 2-23 本科院校采取的網絡安全技術防護措施情況 47.27%90.91%96.36%存儲或使用重要數據及個人隱私數據的系

86、統必須合法合規并通過審計,使用與監管分離嚴格控制重要數據及師生隱私數據訪問權限,留存訪問日志重要數據必須備份,確保數據安全,并根據定期進行數據恢復演練90.9%76.4%70.9%69.1%67.3%56.4%54.5%安全認證防病毒攻擊輿情監控數據傳輸安全信息數據安全數據安全存儲安全管理系統57 第三章第三章 職業教育信息化職業教育信息化 一一、信息化戰略地位不斷提升信息化戰略地位不斷提升 (一)(一)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主管領導與部門建設 調查數據顯示,全省有 35.29%的高職院校和 20.79%的中職學校由正校級領導主管信息化建設工作(見圖 3-1) 。 圖 3-1 職業院校主管信息化建

87、設領導(CIO)職位級別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有 62.96%的院校承擔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部門為網絡中心/信息中心(見圖 3-2) 。 圖 3-2 職業院校信息化管理部門情況 (二)(二)配套資金與人員保障配套資金與人員保障 各高職院校 2019 年度網信工作總結數據顯示,我省高職院校共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約 2.54 億元,平均每校在本年度投入的信息化經費約 81956.44%20.79%50%35.29%副校級正校級高職中職58 萬元,其中,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等 12 所院校本年度投入信息化經費超 1000 萬元(見表 3-1) 。 表

88、3-1 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情況 高職院校高職院校 經費投入經費投入總額(萬元)總額(萬元) 排名排名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2471.7 1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2388 2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 2074.45 3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1780 4 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1750.5 5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1716.56 6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 1462 7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1390 8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1284.76 9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1176.76 10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131.06 11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1016 12 調查數據顯示,2019 年,學校信

89、息化經費總投入占本校同期教育總經費支出比例均值達 4.92%。在各項分類經費投入中,網絡建設與設備購置費用占比最高,達 33%(見圖 3-3) 。 圖 3-3 職業院校各項信息化經費投入情況 59 調查數據顯示,全省職業院校中,高職院校的信息化運維總人數均值達 8 人, 其中專職人員達 5 人; 中職學校的信息化運維總人數均值達 4 人,其中專職人員達 2 人(見表 3-2) 。 表 3-2 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運維人員均值 運維總人數運維總人數 專職人數專職人數 高職院校高職院校 8 5 中職學校中職學校 4 2 (三)(三)激勵措施與保障培訓激勵措施與保障培訓 調查數據顯示,職業院校為促進信

90、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所采取的措施中,有 52.94%的高職院校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體系, 有 47.06%的高職院校制定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 中職學校中,有 41.58%的院校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體系,有50.5%的院校制定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見圖 3-4) 。 圖 3-4 職業院校采取的促進信息技術應用措施情況 38.61%36.63%23.76%50.50%41.58%29.41%29.41%32.35%47.06%52.94%制定教師信息素養評價標準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教學工作量評估制定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

91、力培訓計劃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體系高職中職60 各高職院校 2019 年度網信工作總結數據顯示,2019 年,我省高職院校共舉辦各類信息化會議 183 次,包括 85 次工作會、23 次研討會及 69 次相關會議,平均每校舉辦 5.72 次重要的信息化工作會議。在相關制度發布方面,我省高職院校制定或優化了相關制度 153 個,包括了信息化發展規劃、工作要點、標準規范等,平均每校發布信息化相關制度 5 個。 調查數據顯示,職業院校開展的各類教育信息化培訓內容中,課件制作技術是教師最期待的培訓內容,占 88.15%(見圖 3-5) 。 圖 3-5 職業院校教師最期望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內容

92、情況 二二、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環境環境持續升級持續升級 調查數據顯示, 在高職院校中, 有 44.12%的院校校園網主干帶寬達萬61 兆級,有 41.18%的院校校園網為千兆級(見圖 3-6) 。有 61.76%的高職院校和 29.7%的中職學校實現了無線網絡的校內全覆蓋。 圖 3-6 職業院校校園網主干帶寬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高職院校中, 有 73.53%的院校建設了虛擬仿真實訓室,其次是互動體驗室和數字化技能教室;在中職學校中,有 38.61%的院校建設了虛擬仿真實訓室(見圖 3-7) 。 圖 3-7 職業院校仿真實訓系統環境建設情況 61.39%3.96%41.18%44.12%千兆

93、級萬兆級高職中職0.99%19.80%9.90%38.61%20.59%23.53%23.53%73.53%大場景虛擬仿真實訓室數字化技能教室互動體驗室虛擬仿真實訓室高職中職62 三三、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更加更加完善完善 (一)(一)網絡學習空間網絡學習空間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 在高職院校中, 有 52.94%的院校網絡學習空間常用功能為數字資源共享;在中職學校中,網絡學習空間常用功能為班級組織管理及教師考核管理(見圖 3-8) 。 圖 3-8 職業院校網絡學習空間功能應用情況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 在高職院校中, 有 70.59%的教師開通網絡學習空間主要用于師生互動與授課;而在

94、中職學校中,教師開通網絡學習空間主29.70%21.78%17.82%27.72%52.48%58.42%22.77%8.91%12.87%11.88%8.82%14.71%26.47%29.41%32.35%35.29%35.29%38.24%44.12%52.94%家?;訉W生成長報告生成學生學習行為記錄學生綜合評價教師考核管理班級組織管理學籍管理學情分析和學情預警教師應用教學分析數字資源共享高職中職63 要用于資源共享與備課(見圖 3-9) 。 圖 3-9 職業院校教師開通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情況 (二)(二)數字教學資源數字教學資源 調查數據顯示, 有 24.44%的職業院校建立了校本數字

95、資源庫。 在學校獲得的各類開放資源中, 以創新創業案例為主, 其次是崗位技能標準庫 (見圖 3-10) 。 20.79%15.84%53.47%12.87%22.77%16.83%32.67%68.32%64.36%33.66%33.66%5.88%20.59%23.53%32.35%38.24%47.06%61.76%61.76%67.65%70.59%70.59%家?;訂栴}診斷網絡研修作業批改學生學習評價在線考試/測驗學習指導資源共享備課授課師生互動高職中職64 圖 3-10 職業院校在線開放資源應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職業院校教師在備課、課堂教學、實驗環節以及教研中,使用的各類數字教育

96、資源以 PPT 課件為主;而在作業批改和考試環節中,則以電子試題/試卷為主。 四、信息化應用四、信息化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場景更加多元 (一)(一)教學信息化應用教學信息化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 在高職院校中, 有 76.47%的院校使用信息化教學系統時最常使用的功能是網絡教學; 在中職學校中, 有 72.28%的院校使用信息化教學系統時,最常用的功能是教學資源制作(見圖 3-11) 。 6.93%14.85%12.87%15.84%18.81%2.94%20.59%29.41%38.24%41.18%用工信息庫人才需求信息庫企業信息庫崗位技能標準庫創新創業案例高職中職65 圖 3-11 職業院校信

97、息化教學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73.53%的高職院校和 38.61%的中職學校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見圖 3-12) 。 圖 3-12 職業院校虛擬仿真技術主要應用情況 34.65%10.89%32.67%45.54%28.71%10.89%20.79%72.28%54.46%45.54%20.59%26.47%38.24%44.12%50.00%50.00%52.94%67.65%73.53%76.47%網絡教研網絡閱卷虛擬仿真實訓網絡備課學生學習指導頂崗實習管理網絡考試教學資源制作教學資源管理網絡教學高職中職73.53%38.24%35.29%35.29%38.61%32.67%

98、22.77%18.81%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教師教學技能訓練學生自學自練職業技能考核高職中職66 (二)(二)管理信息化應用管理信息化應用 調查數據顯示,全省各職業院校已建立了系列管理信息系統,在各系統的常用功能方面,高職院校主要集中在教學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及學生管理三個方面,均超過了 80%;中職學校主要應用在學生管理方面,達72.28%(見圖 3-13) 。在系統認證方面,有 43.52%的系統之間已經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 圖 3-13 職業院校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19.80%22.77%13.86%33.66%52.48%49.50%12.87%72.28%36.63%55.45%4

99、1.18%52.94%61.76%67.65%73.53%79.41%79.41%82.35%85.29%88.24%學校后勤服務教科研管理學生實習管理設備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教學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學生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教學管理高職中職67 調查數據顯示, 有 61.76%的高職院校管理系統基礎數據主要應用于教學質量分析與工作總結;中職學校的基礎數據主要應用于教學質量分析、工作總結以及教師個人績效等(見圖 3-14) 。 圖 3-14 職業院校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應用情況 五、五、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逐步完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逐步完善 調查數據顯示, 針對網絡安全采取的措施中, 有 82.35%的高職

100、院校制15.84%8.91%21.78%7.92%32.67%14.85%15.84%22.77%9.90%32.67%33.66%17.65%23.53%26.47%26.47%35.29%41.18%47.06%50.00%50.00%61.76%61.76%優化教師培訓課程設置優化教師編制配備部門績效考核評估教師培訓效果教師個人績效考核學校發展評估課程實施情況跟蹤學校規劃制定業務流程重組和再造部門/學校工作總結教學質量分析高職中職68 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有 76.47%的院校開展了網絡安全專題培訓;在中職學校中,有 58.42%的院校制定了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有55.45%

101、的院校開展了網絡安全專題培訓(見圖 3-15) 。 圖 3-15 職業院校采取的網絡安全措施情況 30.69%40.59%55.45%58.42%50.00%64.71%76.47%82.35%完成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防護體系開展網絡安全專題培訓制定網絡安全應急預案高職中職69 第四章第四章 特殊教育信息化特殊教育信息化 一、一、信息化戰略地位和保障持續加強信息化戰略地位和保障持續加強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 25.81%的特殊教育學校設置有信息技術部門, 有19.35%的學校由正校級領導主管信息化工作(見圖 4-1) 。 圖 4-1 特殊教育學校主管信息化工作領導

102、級別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全省有 48.39%的特殊教育學校以文件形式明確了信息化經費投入。近一年,本校信息化經費總投入占學校同期教育經費總支出(不包含教師人員經費)的比例平均為 15.6%;在經費投入分類方面,網絡與設備費用占 38.87%(見圖 4-2) 。 圖 4-2 特殊教育學校信息化經費投入情況 70 調查數據顯示,特殊教育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其中 51.61%的學校制定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見圖 4-3) 。 圖 4-3 特殊教育學校采取的促進信息技術應用措施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特殊教育學校中有 74.2%的學校領導參加了信息化相關培訓

103、,其中 19.35%的學校領導參加了國家級培訓,29%的學校領導參加了省級培訓(見圖 4-4) 。 圖 4-4 特殊教育學校領導參加信息化培訓情況 二二、基礎設施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調查數據顯示,有 83.9%的特殊教育學校校園網主干帶寬為百兆級。在無線網絡覆蓋方面, 有 54.84%的學校實現了無線網的校內全覆蓋 (見圖4-5) 。 35.48%35.48%48.39%51.61%建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達標標準開展教師信息素養評價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教師評聘考核制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19.35%29.03%35.48%38.71%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地市級培訓

104、區縣級培訓71 圖 4-5 特殊教育學校實現無線網校內全覆蓋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特殊教育學校擁有的各類多功能教室中,有 90.3%的學校設置了律動室,有 83.9%的學校設置了感覺統合訓練室與康復室(見圖 4-6) 。 圖 4-6 特殊教育學校多功能教室類型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近 97%的特殊教育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同時,多媒體教室占學校教室總數量的比例均值達 68.12%。有 45.16%的多媒體教室設置了交互式白板一體機。 三三、數字資源配備與應用環境逐步拓寬數字資源配備與應用環境逐步拓寬 調查數據顯示, 有 38.71%的特殊教育學校建立了校本數字資源庫。 在各類數字教育資源中, 有

105、 54.84%的學校擁有與教材完整配套的語文和數學90.3%83.9%80.6%71.0%61.3%54.8%51.6%41.9%32.3%22.6%16.1%12.9%2019年2018年72 數字教育資源(見圖 4-7) 。 圖 4-7 特殊教育學校與教材完整配套的數字教育資源的學科分布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 93.5%的學校在數學和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在教師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方面,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為主要途徑,占 57.69%(見圖 4-8) 。 圖 4-8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主要獲取數字教育資源的途徑情況 3.23%3.23%3.23%9.68%12.90%

106、16.13%16.13%22.58%35.48%38.71%54.84%54.84%物理歷史地理英語思想品德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康復類課程藝術類課程社會適應類課程語文數學20.51%20.51%36.54%39.10%39.74%51.92%57.69%校本數字資源庫個人自費購買個人制作商業搜索引擎(百度等)教師或科研組共享特殊教育網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73 四四、信息化應用場景更加廣泛信息化應用場景更加廣泛 調查數據顯示,教師對各類搜索引擎、社交軟件以及演講展示等方面應用較好(見圖 4-9) 。 圖 4-9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使用信息化工具情況 在各類軟硬件系統應用方面,多感官統合訓練系

107、統及認知能力訓練設備的應用情況相對較好, (見圖 4-10) 。 0%20%40%60%80%100%搜索引擎社交軟件演講展示文字處理網絡地圖在線教育資源平臺數據庫編輯處理照片編輯處理視頻和動畫非常熟練比較熟練一般比較不熟練非常不熟練74 圖 4-10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使用各類軟硬件系統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 41.9%的特殊教育學校師生最常用的軟件系統為個別康復支持系統,其次為心理測量與訓練系統、多感官統合訓練系統(見圖 4-11) 。 0%20%40%60%80%100%屏幕助視器有聲閱讀機盲用便攜式電腦視力測試評估設備中國手語教學軟件聽覺康復訓練設備視聽統合訓練儀器律動訓練設備認知能力訓

108、練設備多感官統合訓練系統言語障礙矯治(訓練)設備個別化康復教育支持系統心理測量(評估)與訓練系統非常熟練比較熟練一般比較不熟練非常不熟練75 圖 4-11 特殊教育學校師生軟件系統資源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近 30%的學校經常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康復課程教學(見圖 4-12) 。 圖 4-12 特殊教育學校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康復課程教學頻率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有 58.06%的特殊教育學校實現了運用信息系統進行財務管理,有 54.84%的學校運用信息系統開展學生管理(見圖 4-13) 。 41.9%35.5%32.3%22.6%19.4%12.9%12.9%6.5%6.5%6.5%6.5%12.

109、90%19.35%29.03%25.81%12.90%總是使用經常使用有時使用很少使用從不使用76 圖 4-13 特殊教育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功能使用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信息技術對師生的影響方面,超過 70%的特殊教育學校認為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開展差異化教學(見圖 4-14) 。 圖 4-14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對師生的影響情況 35.48%25.81%58.06%45.16%54.84%29.03%教務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學生管理設備資產管理0%20%40%60%80%100%提高學習成績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創造力幫助學生寫作開展差異化教學非常贊同比

110、較贊同一般比較不贊同非常不贊同77 五五、網絡信息與系統安全重視力度不斷加強網絡信息與系統安全重視力度不斷加強 調查數據顯示,我省特殊教育學校已全部實現了辦公區的安全監控,同時超過 90%的學校實現了操場、 教學樓、 校門以及生活區的安全監控 (見圖 4-15) 。 圖 4-15 特殊教育學校校園安全監控系統覆蓋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 54.8%的特殊教育學校網絡安全系統實現了網絡防病毒功能,同時有 45.2%的學校網絡安全系統具備信息過濾功能(見圖 4-16) 。 圖 4-16 特殊教育學校網絡安全系統功能應用情況 90.3%93.5%96.8%96.8%100.0%生活區教學樓校門操場辦公

111、區45.2%54.8%32.3%12.9%19.4%信息過濾網絡防病毒網絡運行故障監測入侵檢測數據備份和容災78 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 一、區域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一、區域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調查數據顯示,我省超過 95%的教育行政部門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管理小組。 有 47.96%的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教育信息化經費在當地生均公用經費、教育附加費中的支出比例,經費分配模式主要是區域統籌使用及學校自主使用相結合的形式(見圖 5-1) 。 圖 5-1 教育行政部門教育信息化經費分配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 我省 96.94%的教育行政部門明確了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要求

112、、任務、措施。有 94.9%的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了網絡安全檢查工作(見圖 5-2) 。 6.06%7.58%19.70%14.29%20.41%61.22%分配至學校,由學校自主使用區域統籌使用兩者混合2019年2018年79 圖 5-2 教育行政部門網絡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二二、數據采集與應用范圍逐步加大數據采集與應用范圍逐步加大 調查數據顯示,本級教育行政部門基礎數據來源主要以本級業務系統采集為主,其次是下級中心數據上報和行政專題調研(見圖 5-3) 。 圖 5-3 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基礎數據來源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基礎數據應用方面,上級數據匯報及部門年度工作總結是主要的應用點(見圖 5-

113、4) 。 43.94%62.12%72.73%46.94%59.18%68.37%行政專題調研下級中心數據上報本級業務系統采集2019年2018年80 圖 5-4 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基礎數據應用情況 三三、信息化應用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信息化應用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 調查數據顯示,利用現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務與學校監測(見圖 5-5) 。 圖 5-5 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應用使用情況 61.22%69.39%73.47%80.61%學??冃гu估區域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定部門年度工作總結上級數據匯報30.6%38.8%38.8%39.8%48.0%決策支持評估評價公共服務核心業務管理學校監測81 調查數據顯示,65.31%的教育行政部門最常用的信息系統是財務管理系統,其次是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內部公文流轉系統等(見圖 5-6) 。 圖 5-6 教育行政部門公共應用信息系統應用情況 5.10%9.18%10.20%13.27%16.33%17.35%19.39%36.73%46.94%53.06%65.31%會議管理系統科研信息系統統一用戶管理與身份認證系統數據管理與分析系統電子簽章系統郵件系統檔案管理系統信息發布與管理系統內部公文流轉系統網絡視頻會議系統財務管理系統2019年2018年

友情提示

1、下載報告失敗解決辦法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報告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2019)(86頁).pdf)為本站 (愛喝奶茶的貓) 主動上傳,三個皮匠報告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三個皮匠報告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