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及國內生物藥研發熱情高漲,實驗猴需求激增。近年來,隨著生物大分子藥在許多重大疾病領域取得的成就,抗體類、細胞及基因治療等創新生物藥的研發熱情高漲,而這些藥物具有抗原性,對臨床前使用的實驗動物要求極高,一項針對 39 種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究顯示,食蟹猴比其他被檢測的動物更容易表達單抗藥物的表位,交叉反應率高達 82%,而其他動物大多不到 20%,因此食蟹猴是單抗等大分子生物藥臨床前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實驗動物,生物藥評價的用猴量約為化學藥的 3 倍。2017 年以來,我國創新生物藥研發量井噴式增長,尤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相應的藥物和疫苗研發需求激增,2021 年 NMPA 審評通過 IND 的創新生物制品數量實現翻倍。創新生物藥研發熱潮迅速拉動了臨床前安評的實驗猴用量,2020 年內需已達 4 萬只,其中用于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的實驗猴高達 6000 只,約占既往國內年用猴量的 30%。我國創新藥研發方興未艾,預計未來實驗猴的需求量有望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