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國內工藝水平及勞動力素質的提升,軸承產業鏈轉移至我國是大勢所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世界八大軸承公司逐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過去軸承套圈毛坯成型、套圈車加工、熱處理、套圈磨加工、裝備等環節“縱向一體化”全部自制,逐步過渡到產業鏈專業化分工模式,把涉及軸承套圈毛坯成型、套圈車加工、熱處理等制造工序的磨前產品轉向工藝穩定、勞動力素質較高的中國采購,并且在中國大陸不斷增設成品軸承工廠,形成了國際軸承套圈的龐大市場。據頭豹研究院,無論是從銷售額還是產量上來看,我國都已經是世界第三大軸承生產大國。例如舍弗勒、斯凱孚等國際巨頭近 25 年間均逐步在中國新增制造基地,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關停歐美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