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游氣源供應結構的變化以及下游中石油合同氣中管制氣和非管制氣的比例變化中均可看出,我國低價管制氣在整個天然氣市場中的占比呈下降趨勢。從上游來看,我國管制氣的氣源主要包含陸上常規氣及中亞進口管道氣,近年來國產陸上氣氣量增速顯著放緩,中亞進口管道氣量有所下降,而非管制氣如中俄進口管道氣、進口 LNG 供應量等顯著增長,導致管制氣在整個上游氣源供應中的占比呈下降趨勢,由 2019年的 46%降至2023年的 39%。與之對應,從下游來看,2022-2024 年中石油合同氣中非采暖季管制氣的占比持續下降,由2022 年的 75%降至 2024 年的 65%,同時非管制氣量占比逐漸提升,由 25%增至 35%。此外,采暖季管制氣供應比例維持 55%,已經處于較低水平。管制氣占比下降,市場化定價氣源比例提升,預計未來趨勢或將延續。在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之外,我國天然氣價格也在氣源結構的變動中被動地趨于市場化。對于我國天然氣資源商來說,低價管制氣比例降低,天然氣市場的售價逐漸趨于市場化,可參與競爭的市場范圍有望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