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主機廠投標角度來看,主要原因在于:1)此前降價可以分為主動降價和被動降價兩種。主動降價主要體現在經歷了 2020 和 2021 年連續兩年搶裝 21 年全面開始平價時起,各家出于市場競爭、獲取份額等因素的考慮,會主動在價格上采取一定的競爭策略。而從在手訂單情況來看,截至 2024 年 9 月底,金風科技在手外部訂單 41.4GW,同比增長 38.2%,再創歷史新高;運達股份累計在手訂單35.85GW,同比增長 56.09%;明陽智能在手可執行訂單總容量約 34.12GW,較2023 年底增加 9.28GW;頭部主機廠訂單都較為飽滿,預計主動價格競爭的動力不強。2)被動降價方面,主要是大兆瓦機型迭代攤薄單位千瓦成本,進而使價格被動下降。當前來看,陸風大型化迭代趨緩,結合產業鏈反饋,考慮到陸上運輸、吊裝、風速以及平臺化機型規模出貨等因素,預計國內陸風最高容量短期穩定在10MW 左右。